脂肪分析

脂肪分析
脂肪分析

脂肪主要成分的简单综合分析

一、脂肪分子结构与作用力特点的分析

脂肪的主要成分是甘油同高级饱和脂肪酸构成的三酸甘油酯。

1、动物油中的脂肪酸甘油酯碳数一般为14~24,大部分呈长链锯齿状结构,因此结构匹配性较好,分子与分子直接有较强的亲和力。

2、由于碳链较长,碳与碳之间为单键连接,电子云的流动空间较大,易变形,所以有较强的色散力。

3、由于酯键的存在,对电子的吸引较强,电子云分布不均匀,偏向羰基氧,是分子呈极性,所以有部分取向力和诱导力。

4、由于脂肪酸甘油酯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水分子与脂肪酸甘油酯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强得多,于是表现出难溶于水的特性。

二、脂肪作为溶剂的特征

从脂肪的结构来看,脂肪由甘油和饱和甘油酯构成,饱和甘油酯具有较长的烃键,并且由于缺少双键而呈现锯齿状,因而占据更大的空间。

1、脂肪分子与分子之间作用力较大

2、弱极性:脂肪分子机构中长烃键占据空间大,而烃键的极性较弱,导致脂肪分子整体为弱极性。

3、高熔点:常温下为固体,加热融化为液体,脂肪分子之间结构匹配较高,分子与分子之间作用力较强。

4、润湿性:脂肪分子中脂键中有氧原子,可以和水分子形成氢键,因此具有一定的润湿性。

5、滋养微生物:润湿性的存在,但水分含量较高时,容易滋养微生物。

6、氧化性:脂肪分子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可以生成甘油和脂肪酸,而且可以被进一步氧化,生成有机酸类物质。

7、水解性:脂肪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的三甘油酯,酯键在酸或者碱的催化的条件下可以被水解。

三、脂肪可溶解的主要成分类型

1、存在环式结构的: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尽管维生素A/D/E/K每种都至少有一个极性基团,但由于高度疏水的环式结构和长脂肪族烃链的存在导致它们可溶于脂肪。

2、含有长脂肪族烃链的:凡士林等

3、弱极性物质:芳香族化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乙醚、氯仿

四、脂肪与其它溶剂的匹配与使用

由于脂肪正常情况下是固体,很少加热使之成为液态作为溶剂使用。

但在中药栓剂,软膏剂等制备中可能会将某些脂肪作为基质使用,如豚脂、羊毛脂等。

脂质体综述

中药脂质体 摘要:药物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的一线化疗药物因为其毒性作用及多药耐药性限制了其临床应 用。而新型抗癌药物成本高昂、研发周期过长,无法满足 临床需要。因此利用新的剂型如脂质体,以提高药物疗效、 降低毒性作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脂质体、肿瘤、靶向性、化疗 脂质体(liposomes)是一种类似于生物膜结构的双分子层微小囊泡,可以包裹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主要材料是磷脂和胆固醇。在给药系统研究领域中,脂质体非常引人瞩目,一是因为所用材料磷脂和胆固醇是生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机体内源性物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无毒无免疫原性;二是脂质体的组成结构和生物细胞相似,易与细胞发生吸附、融合、脂交换、内吞而被细胞摄取;三是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变形性,比相同粒径的其他类型的纳米粒容易进入病灶组织,如透过肿瘤组织的毛细血管壁进入肿瘤组织[1]。此外,脂质体表面还很容易进行修饰,如用聚乙二醇(PEG)修饰的长循环脂质体,用对特定组织或细胞有特异结合性的配基进行修饰的主动靶向脂质体,双层脂膜掺入胆酸盐之后形成的柔性脂质体,以及掺入带碱性脂质成分制

备的用于基因转染的阳离子脂质体等[2]。通过选用合适的磷脂成分以及调整磷脂成分、胆固醇的用量比例,还可以制备pH敏感、热敏感的脂质体,利用病变局部pH、温度等的改变而在该处选择性释放药物。大量试验证据表明,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可以提高药物治疗指数、降低药物毒性、减少副作用、具有靶向性、可缓释长效以减少药物剂量、具脂质体细胞亲和性和组织相容性等特点。中药脂质体的疗效是由脂质体所包裹的中药成分所决定的,目前脂质体主要用于包裹毒性大、不稳定或吸收效果差的中药,中药脂质体在抗癌、抗菌、免疫调节、酶系统疾病治疗、镇静方面以及肝炎治疗中都有所应用[3]。 脂质体具有的独特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使其具有如下特点:①靶向性。脂质体能选择性地分布于人体内某些组织和器官,俗称药物导弹。②缓释性。药物被包在脂质体内,在组织和血液中的扩散速率降低,药物作用的时间延长。③长效性。在脂质体双分子层的保护下,药物可避免氧化、降解和破坏,药物的疗效延长。④无毒性。脂质体膜与哺乳动物的细胞相似,对机体无免疫原性,不会引起局部组织损伤、不诱发过敏反应。⑤与细胞有亲和性。可增加药物通过细胞膜的能力,起到增强疗效的作用。⑥给药途径多样性。脂质体不仅可静脉给药,也可通过皮肤、皮下、肌肉、黏膜给药,还可以将脂质体制成涂擦剂、膏剂、口服液等。⑦可控性。在制备的过程中,通过改变其表面的性质如颗粒大小、表面电荷等改变脂质体药物的靶向性,从而控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4]。 脂质体的基本成分磷脂的性质是决定脂质体物理稳定性、与药物

几种植物油脂肪酸的成分

1.花生油 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主要有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山萮酸(behenic acid),亚油酸37.6%,油酸41.2%,二十碳烯酸,二十四烷酸等。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2.菜籽油 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 3.芝麻油 脂肪酸大体含油酸35.0-49.4%,亚油酸37.7-48.4%,花生酸0.4-1.2%。 4.棉籽油 脂肪酸中含有棕榈酸21.6-24.8%,硬脂酸1.9-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亚油酸44.9-55.0%, 5.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90%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66%左右,还含有维生素E,植物固醇、磷脂、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 寒冷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15%左右,亚油酸70%左右;温暖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65%左右,亚油酸20%左右。 6. 亚麻油 含饱和脂肪酸9-11%,油酸13-29%,亚油酸15-30%,亚麻油酸44-61%。 7. 红花籽油 含饱和脂肪酸6%,油酸21%,亚油酸73%。 8. 大豆油 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 脂肪酸组成如下:豆蔻酸≦ 0.05% 饱和脂肪酸,棕榈酸 7.5 - 20.0% 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 0.3 - 3.5% 单不饱和脂肪酸,十七烷酸≦ 0.3%,十七碳一烯酸≦ 0.3%,硬脂酸 0.5 - 5.0% 饱和脂肪酸,油酸 55.0-83.0 %单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 3.5 –21.0% 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 1.0% 多

脂肪酸测试

脂肪酸检测--科标检测 通过实验结果,发现在大部分含油脂丰富的食物中,有一半左右的热量是由脂肪和油类提供的。天然的脂肪和油类通常是由一种以上的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各种酯的混合物。脂肪是人体的三大供能营养素之一,对人体有许多重要的生理作用。脂肪的成分中大于90%是脂肪酸,而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中n-6系和n-3系含有人体的必需脂肪酸,也就是人体无法合成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脂肪酸。所以对食品中脂肪酸的检测十分必要。 在众多脂肪酸检测方法中,GC-MS联用技术发展较早,成熟度较高,其优势在于:微量或痕量分析,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分离度好,分辨率高,重复性佳,保留时间稳定;且由于已有成熟的商品化标准谱图数据库,可对未知化合物进行快速检索和鉴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脂肪酸分析技术。 科标化工分析检测中心可依照ISO、ASTM、DIN、GB、HB等标准完成食品、饲料、药品、纺织品、农业、高分子材料、生物产品、建筑材料以及其他产品理化性能、力学性能、电气性能等测试。中心通过了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MA)实验室认证认可,能出具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此外,本中心分析能力较强,能对橡胶、塑料、油墨、涂料、各类助剂、胶黏剂、未知物等进行成分分析和鉴定,能对市场上新的产品进行配方分析,为顾客产品研发生产排忧解难。 脂肪酸检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一、实验原理 科标中心参照国标及各种文献将脂肪酸衍生化成脂肪酸甲酯,使用十九酸内标,用正己烷提取后稀释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外标法结合内标法定量分析。 二、仪器和试剂 Thermo Trace131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H-4数显恒温水浴锅;盐酸、甲醇、氯仿为分析纯试剂,正己烷为色谱纯试剂。 三、试验方法 1、样品提取 称取适量样品,加入4mL的甲醇/CH2Cl2(1:3)混合溶液,摇匀;恒温在30℃以下超声抽提10min。取出离心管,放于离心机中离心(1800rpm,10min),收集上清液,重复3次;将萃取液在柔和氮气流下吹干。

如何分析脂肪酸(Fatty Acid)

常常有客户问我们: 1.如何分析脂肪酸呢? 2.大部分的问题是哪一种的气相柱最适合? 3.或是一定需要衍生吗? 答案是根据需要分析的样品基质是什么。 以下是我们推荐的四种气相柱并讨论其优点。 (1)ZB-FFAP - 这种色谱柱是用来分析没有被衍生的游离脂肪酸。大多数的小分子量,C2 到C8 的有机酸通常不必衍生,可以顶空分析(参考应用资料8186 )。分子量高些的样品可以溶解后,过滤,然后进样(参考应用资料14856)。但是这结果可能会因为样品不太干净,色谱柱寿命就可能短些。 (2)ZB-WAX –使用这种色谱柱,甲酯化的脂肪酸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这种色谱柱对非饱和的脂肪酸的分析会比极性较低的色谱柱选择性更好(参考应用资料16320)。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样品在分析以前需要甲酯化。甲酯化可以改善峰形和分析效果;甲酯化后使沸点降低,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分离。 (3)ZB-1 HT,ZB-5HT 或是其他低极性的色谱柱- 甲酯化的脂肪酸的分子量较大、沸点较高的基质时特别推荐此类色谱柱。因为高分子量和高沸点的基质很可能留存在色谱柱中。极性较低的色谱柱在高温下较稳定,可以在较高温操作使高沸点的杂质的洗脱。色谱柱使用寿命也比较长。但是极性较低的色谱柱的分离度不会比极性高的色谱柱好,所以可以应用在一些特殊的样品,需要更多此类色谱柱的应用可以参考我们的应用资料14863。此外我们的特殊柱,极性稍高MultiResidue的色谱柱,可以在较高温下操作,分离效果也好些(参考应用资料16322)。(4)BPX-70 –是专门设计用来来分离顺式和反式脂肪酸甲酯化合物的色谱柱。目前这类色谱柱愈来愈多被使用,因为愈来愈多的国家规定产品要标示反式脂肪酸的比例。 两种常用来甲酯衍生化脂肪酸的方法。 (1)三氟化硼方法: a.约10 毫克的脂肪酸和1毫升10% 的三氟化硼甲醇溶液加入小玻璃瓶中。 b.然后用充氮,加热到摄氏100度五分钟 c.冷却后,加1 ml的水和5 ml的正己烷。涡漩1分钟,然后取上层的有机液。 d.吹干后,加50-200 微升的非极性溶剂溶解。 (2)甲醇甲酯化法:(脂肪酸必须干燥,有时如果没有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结果可能会不好)。 a.在有盖的塑料管中加入2 ml的正己烷脂肪酸液(脂肪酸约10 mg),然后加入0.2 毫升的2M的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 b.在常温中,涡漩2分钟。稍微离心,取有机层样品,做气相检测。

脂质体与当前国内外脂质体研究进展

摘要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很多优点, 但是其主动靶向性和稳定性较差,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近年来国内外研制出许多新型脂质体。通过检索近 20 年来国内外有关新型脂质体的相关文献, 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提出脂质体在制剂中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对新型脂质体如长循环脂质体、pH敏感脂质体、温度敏感脂质体、前体脂质体、磁性脂质体、免疫脂质体、膜融合脂质体、柔性脂质体等的研究及应用做一综述, 并展望了新型脂质体的发展前景。脂质体在制剂中应用是新剂型和新技术的现代化重要标志,也是国际化的需要,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研制出稳定的脂质体是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走向实用的前提,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脂质体,药物载体,临床研究,综述

Abstract Liposome as drug delivery system has many advantages, but its less active targeting and stability,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se shortcoming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we have developed many novel liposome. By retrieved near 20 years to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bout new fat mass body of related literature, on its for integrated analysis and summary, made fat mass body in prepara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in the exists of problem and recommendations, on new fat mass body as long cycle fat mass body, and pH sensitive fat mass body, and temperature sensitive fat mass body, and Qian body fat mass body, and magnetic fat mass body, and immune fat mass body, and film fusion fat mass body, and flexible fat mass body, of research and the application do a summary of, and prospect has new fat mass body of development prospects. Application in liposome preparation are important signs of modernization of new dosage forms and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needs, as a novel drug delivery system, developed stable liposomes is towards practical premise of liposome as drug carriers, it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s:Liposome ,Drug carrier ,Clinical research ,Overview

减肥市场的分析

减肥行业背景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病,肥胖已与艾滋病、吸毒和酒癖并列为世界四大医学社问题,并以每五年扩大一倍的趋势增加。 有报告说:在我国,肥胖人群早已突破7000万,肥胖检出率已达10%以上,城市成年人体重超重者已接近40%,城市中小学生肥胖儿比例已超过20%,而且,我国肥胖症患者的增加速度已超过某些发达国家。 据《北京晚报》报道,北京城市人口肥胖检出率已超过46%。 在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政府拿出国民经济的5%用于肥胖的治疗。 按最保守的算法,美容保健行业中的减肥业市场消费总量早已超过百亿,减肥业的总体市场潜力达数百亿之高。 行业现状市场消耗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国内利润空间达百亿之多;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减肥方法在保健与美容市场上占有独特的优势。入世以后,就整个保健美容业来讲,绝大部分的产品已被国外品牌所替代,而就减肥项目来说,却由国内的减肥方法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且已经成功地走向了国际市场;二十一世纪,高科技的介入,如基因、数码、仿生等技术的应用为减肥行业带来了新的突破、新的商机;随着人们对肥胖、对健康的认识,以及对回归自然的追求,一种真正“健康、安全、有效”的减肥方法将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减肥行业已成为近年来健康产业中产生百万富翁最多的一个行业,而健康产业被誉为本世纪的“朝阳产业”。

行业特点“减不完的肥,赚不完的钱”,显示了减肥市场周期无限;投资比较低,回报周期快,利润高,风险低,比较适合小投入、尝试创业的人群;减肥方法据不完全统计,有二千七百多种,但行业中品牌竞争已日渐突显,且已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国际市场上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的减肥方法占据了主导地位,国有品牌不受外来技术及产品的竞争,同时还具备了国际市场扩张的资本;相对于其它行业来讲,减肥市场消费人群不受年龄、性别、个人喜好等其它外在因素的影响,只要是属于肥胖患者,都需要减肥;随着国家对行业法规的逐步完善,市场消费环境将得到较好的调整,整体减肥市场将向正规化方向发展。 投资回报减肥、美容作为一个健康的新兴产业,可以说是“小荷初露”。相对于别的行业来讲,“投入低、回报快、利润高”,减肥的高增长市场消费很明显地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这里面蕴藏着一个巨大的商机。 相信现在很多网销小店铺的店主,都在烦恼一件事,那就是店铺销售问题,小物品小饰品,利薄,还不好卖,做为一个网销店,要怎么赚到利润点,产品跑得快,如何让产品销售一空,赚得信誉和利润点,这是所有店家都在想的事,怎么解决问题?麦可泰尔公司诚邀你加入一个好平台。

常用食用油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

食用植物油脂肪酸营养成分对比表 人们对脂肪酸的研究中发现,有的脂肪酸分子结构中含有“双键”,有的不含双键,人们把含双键的脂肪酸叫不饱和脂肪酸,把不含双键的叫饱和脂肪酸。大多数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如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阿甘油、葵花子油含量较多,而动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很低。奶油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亦低,但含有维生素A、

D,溶点低,易于消化,小儿可以食用。脂肪中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等。但有的不饱和脂肪人体可以合成,有不能合成。 各类碳链长短脂肪酸名称: C6酸己酸 C8酸辛酸 C10酸癸酸 C12酸月桂酸 C14酸肉豆蔻酸 C16酸棕榈酸 C18酸硬脂酸 C20酸花生酸 C22酸山嵛酸 C24酸木质素酸 C26酸蜡酸 C28酸褐煤酸 C30酸蜜蜡酸 ω-3脂肪酸 1970年前后,科学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格陵兰岛(位于北冰洋)的爱斯基摩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居民要比丹麦本土上的居

民少很多。之后分析爱斯基摩人日常饮食发现他们以鱼类食物为主,因天气寒冷很难吃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按医学常识来说,常吃动物性食物,而少吃蔬菜、水果的人更易患心脑血管疾病,而事实是爱基斯摩人不仅身体健康,而且患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人都很难找到。 后来科学家发现,这一现象与一种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简称ω-3脂肪酸,看起来怪怪的名字)的物质有关。如果把对心血管有害的胆固醇及毒素称为“血管里的垃圾”,那么ω-3脂肪酸就是血管里的“清道夫”,帮助清除对心血管有害的物质,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哪些食物富含ω-3脂肪酸? ω-3脂肪酸是人体的必需脂肪酸,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只能依靠膳食补给,科学补充膳食脂肪酸对人体健康至为关键。那么,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富含ω-3脂肪酸?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食用呢? 坚果: 坚果中富含ω-3脂肪酸量最高的一个品种是亚麻籽。亚麻籽可以用来制作糕点或小吃;亚麻籽粉可以用来做面包、花卷、发糕、拌粥、拌面、拌酸奶、做煎饼、打豆浆等,亚麻籽粉容易氧化,应做到随做随吃。紧随亚麻籽之后富含ω-3脂肪酸的坚果是核桃和松子。糖尿病患者每天吃两个核桃,一小把松子对健康大有裨益。

关于药物脂质体的研制分析

关于药物脂质体的研制分析 一、前言 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载药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评价脂质体质量的指标有外观、粒径分布和包封率等。其中包封率是衡量脂质体内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亲脂性药物,由于其对磷脂膜的亲和性,可以在制备过程中得到很高的包封率,且不易渗漏。而亲水性药物在制备时则必须包封在脂质体囊内部或多层脂质体层间的水性介质中,除一些特殊药物外包封率普遍不高,且易泄露。制备中为了得到更大的包封率,不得不增加囊内的容积,而这与控制脂质体在有效的粒径范围内又相互矛盾。 二、制备方法 1、常规方法 对于一些亲水性药物,使用常规的制备方法也可以得到满意的包封率。胡静等用简单的薄膜水化-机械分散法研究了硫唑嘌呤(Aza)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卵磷脂与胆醇摩尔比、缓冲液(PBS)pH值、水相用量及药脂重量比。通过正交设计得到最佳处方所制得的3批硫唑嘌呤脂质体形态圆整,大小均匀,粒度范围0.01~0.42μm,包封率均达30%以上。但在实验中发现药脂重量比增加时,包封率反而下降,这说明Aza的利用率在减少。 2、三维网状脂质体 亲水性药物在脂质体内包封的多少取决于在脂质体形成时其在囊内溶液和囊间溶液中的分配,此比率越高,包封率也越高。因此提高囊内溶液的体积可以提高药物的包封率。M. Brandl等通过提高单位体积内磷脂的浓度,以增加在内相中的体积同时又不改变脂质体的形状和大小,从而增加药物的包封率。它将磷脂溶解在水性介质中达到200-300mM浓度,形成一种半固体的糊状物,再用一步高压匀质法使磷脂“强制水化”制成了“Three-dimensional liposome network”。通过电镜观察,发现这种糊状物包埋了水溶性的标记药物,而且还具有缓释作用。所谓一步高压匀质法就是将磷脂粉末和药物分散在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中,轻微振摇后在GM Lab 40 匀质机中高压匀质切割即得脂质体。 3、将药物引入制好的空白脂质体中 由于脂质体一般为混悬液,在储存和运输中难免出现渗漏,聚合等现象影响了包封率和粒径。采用空白脂质体加药物的方法可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Anye首先提出了前提脂质体(proliposome )的概念,将水溶性甘露醇分散在脂质体膜材的乙醇溶液中,挥干乙醇制的粉状的前体脂质体,此前体脂质体是以甘露醇为主要支架,磷脂膜粘附在其上的结构。该前体脂质体易于保存。药物

节段分析法(超声,心脏)

一、左位心:心脏位于左侧胸腔,心脏轴线指向左下侧,心尖朝向左侧者统称左位心 右位心:心脏位于右侧胸腔,心脏轴线指向右下侧,心尖位于右侧胸腔者统称右位心 中位心:心脏中位,心脏轴线居中,心尖居中,没有明显向两侧偏移者统称中位心。 临床上常见的称法: 正常左位心:心脏轴线指向左方,心尖在左侧胸腔,指向左侧,内脏正常位,心脏大血管各节段位置和相互连接关系均正常 镜面右位心:心脏轴线指向右方,心尖在右侧胸腔,指向右侧,内脏转位,心房、心室和大动脉位置全部与正常左位心相反,如同镜面像,但心脏大血管的连接关系通常无异常 单发左位心,即左旋心:心脏轴线指向左方,多数有心房反位,内脏完全或不完全转位,或不定位,一般心脏的左位程度较轻。 单发右位心,即右旋心:心脏轴线指向右方,内脏正常位,一般心脏右位程度较轻,心房心室和大动脉的位置、相互关系多数正常,只是正常左位心的长轴朝向右侧,心尖朝右。 X普放上,右旋心患者的心脏影类似于右位心,但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影一般仍在左侧胸腔,左心缘缺乏动脉段。左旋心的心脏影类似于正常左位心,大部分于左侧胸腔,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影位于位于脊住右侧或左侧。中位心的心脏影位于胸腔中央。 肝脏位于上腹右侧,胃泡位于左侧,提示内脏位置正常,多属心房正位;肝脏在左侧,而胃泡在右侧,内脏转位,提示心房反位;肝脏居中多数提示心房不定位,但心房不定位者的肝脏也可以位于左侧或右侧。 中位心,或叫镜面中位心:心脏轴线和心尖居胸腔中间,指向下方,心尖朝前,室间隔几乎呈前后位,左右心室并列,心房和心室的位置可正常或反位,不论内脏位置如何,心脏居中,心脏大血管结构与中位心呈镜面者也有人称镜面中位心。 十字交叉型心脏 十字形交叉型心脏是一种特殊的心脏畸形,为特殊的心室和房室连接区排列异常,共同特征是房室连接区空间位置异常,包括心房、心室间隔扭转,使每个心室与其相关心房处于对侧位置上,通常简称十字交叉心。其它名称有混合型左位心、上下心室心、楼上楼下心室、心室旋转的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十字交叉房室关系、交叉性房室连接等。 二、关于动脉圆锥: 动脉干圆锥,亦称漏斗部,上连接大动脉,下连接心室。肺动脉干和主动脉干下有无漏斗部圆锥肌,通常决定大动脉的相互关系与心室之间的连接关系。 肺动脉瓣下圆锥肌:肺动脉瓣与三尖瓣之间有圆锥肌,故无纤维连接,而主动脉与二尖瓣之间有纤维连接,常见于正常心脏和镜面右位心。

图解分析肥胖的问题所在

图解分析肥胖的问题所在 相同重量脂肪与肌肉的体积比较 五磅脂肪和肌肉,重量一样,但脂肪占据了更多空间。相同重量的脂肪和肌肉,但前者所占体积显然更大。

脂肪细胞、组织(上图)、电子显微镜下的脂肪细胞(下图)

肥胖的程度不在于脂肪细胞数量的多少,而在于每一个脂肪细胞内脂肪液滴的大小脂肪细胞的结构中,细胞器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空间用来盛放脂肪液滴。 脂肪都藏在哪儿 皮下是脂肪的蓄积部位。“啤酒肚”的脂肪都在哪里?腹壁外层、腹膜腔外、器官周围、器官内、腹膜腔后等均有分布,其中器官内脂肪是危害健康的元凶。

胖子和瘦子的比较 “胖子”与“瘦子”的较量。不仅仅是皮下脂肪,“胖子”的内脏脂肪含量也明显高于“瘦子”。体重都是70kg,因为年龄、身高和脂肪分布的关系,看上去是如此的不同。 减肥不能只看体重,因为人体体重由脂肪重量和去脂肪重量共同构成,所以体重下降并不代表减去肥肉了,有可能减去的是身体的水分,所以减肥时重要的是体型而非体重。减肥重要的是最大程度保留身体内的肌肉和水分的基础上减去脂肪重量(这就需要一些综合健身运动)。

对于成年人来说,脂肪细胞的数量虽然不会再增加了,但是却不代表不会再发胖!数量固定的脂肪细胞体积还是会膨胀,而且膨胀的幅度高达500倍之多!你能想象身体里每个脂肪细胞都变大500倍以后的身材外观吗?超级恐怖呀! 趁着身材曲线还只是微微变形的时候,赶紧努力把它们消除吧!千万不要等到脂肪细胞已经膨胀到不像样的地步,到时连想哭都哭不出来啦! 减少饮食中热量的摄取 减少进食热量,就从脂肪类食物、碳水化合物下手!

首先减少摄取脂肪类,人体摄取的热量来源,主要包括脂肪、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三大类食物,而其中造成脂肪细胞膨胀的罪魁祸首就是脂肪类食物!一定要避免肥肉、奶油、汉堡、薯条、油炸品、巧克力、蛋糕、全脂牛奶等。 再降低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量,碳水化合物也可以在肝脏中转变成脂肪储存在脂肪细胞内,然而,肝脏一天大约只能将15-20公克的葡萄糖转变成脂肪,因此碳水化合物转变成脂肪的速率有限,还是不如脂肪类那样快速哦!米饭、面条、面包、馒头、马铃薯、番薯、玉米等五谷根茎类要减少摄取量。 增加热量消耗的食物 绿茶里面含有一种强力的抗氧化物质EGCG(儿茶素),其中又以绿茶最为丰富。它可以抑制脂肪酸合成酵素,加速卡路里的消耗,消除多余的脂肪。 日文的“唐辛子”其实就是辣椒素啦!辣椒素是辣椒辛辣的来源。多吃辣椒具有刺激人体肾上腺的效用,会使新陈代谢加快,自动就能消耗掉许多的热量哟!

脂肪酸与人体健康

脂肪酸与人体健康 脂肪酸是具有长碳氢链和一个羧基末端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自然界约有40多种脂肪酸,但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却只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人体所含的脂肪酸一般为14-24个碳原子,只有视网膜例外,含有多达36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的脂肪酸 1 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 (MUFA)的碳链中只含有一个不饱和双键,MUFA 可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但甘油三酯(TG)水平不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有所升高。MUFA 在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主要是对凝血功能,血压,血脂等方面进行调节从而影响着冠心病的发生。 MUFA 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首先是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内皮细胞通过释放舒血管和缩血管物质来调节血管的紧张度,内皮细胞分泌的多种代谢产物与血液凝固、血纤蛋白溶解、黏附等有关。MUFA 可通过影响动脉壁中不同物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发挥作用。 其次是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血栓形成是冠心病的临床症状之一,而血小板聚集、血液凝固和血纤蛋白溶解共同影响着血栓的形成。MUFA 可减少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影响凝血过程。 MUFA对血纤蛋白溶解也有影响。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血纤蛋白溶解有重要作用,是通过组织型纤溶解酶原激活剂和抑制剂之间的平衡调节实现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摄入富含MUFA膳食导致抑制剂血浆浓度降低,提示血纤蛋白溶解活性升高。还有实验表明富含MUFA 的地中海膳食具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MUFA 对血压的影响 MUFA 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可下降3%~9%。MUFA 能降低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达27%,为高血压的预防提供了一条营养途径。 MUFA 对血脂的影响 LDL 的氧化修饰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初始原因,当LDL 颗粒中MUFA 含量较高时,其LDL 的氧化敏感性则降低。Baroni等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研究中表明:MUFA 含量多的LDL 则不易被氧化修饰。有人认为橄榄油的抗LDL 氧化作用可能与其中含有多酚类化合物有关。有人对花生油的研究证实:富含

脂质体的研究与应用

脂质体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脂质体是某些细胞质中的天然脂质小体有关脂质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检索、分析、整理和归纳,综述了脂质体的分类、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关键字:主动载药;被动载药;药物载体;前体脂质体;靶向给药脂质体(Liposomes)是由磷脂胆固醇等为膜材包合而成。磷脂分散在水中时能形成多层微囊,且每层均为脂质双分子层,各层之间被水相隔开,这种微囊就是脂质体。脂质体可分为单室脂质体、多室脂质体,含有表面活性剂的脂质体。按性能脂质体可分为一般质体(包括上述单室脂质体、多室脂质体和多相脂质体等)特殊性能脂质体、热敏脂质体、PH敏感脂质体、超声波敏感脂质体、光敏脂质体和磁性脂质体等。按电荷性,脂质体可分为中性脂质体、负电性脂质体、正电性脂质体。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在恶性肿瘤的靶向给药治疗方面极具潜力。为克服脂质体作为载体的靶向分布不理想、稳定性较差的缺点,近年来开发了一些新型脂质体,如温度敏感型、PL敏感型、免疫、聚合膜脂质体。前体脂质体概念的提出和研究,提供了克服脂质体不稳定的较好思路。 目前,制备脂质体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薄膜法、反相蒸发法、溶剂注入法和复乳法等,这些方法一般称为被动载药法,而pH梯度法,硫酸铵梯度法一般被称为主动载药法。 1被动载药法 脂质体常用制备方法主要有薄膜分散法、反相蒸发法、注入法、超声波分散等。陈建明等[1]在制备含药脂质体时,首先将药物溶于水相或有机相中,然后按适宜的方法制备含药脂质体,该法适于脂溶性强的药物,所得脂质体具有较高包封率。 1 )薄膜分散法 此法是最原始但又是迄今为止最基本和应用最广泛的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将磷脂和胆固醇等类脂及脂溶性药物溶于有机溶剂,然后将此溶液置于一大的圆底烧瓶中,再旋转减压蒸干,磷脂在烧瓶内壁上会形成一层很薄的膜,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缓冲溶液,充分振荡烧瓶使脂质膜水化脱落,即可得到脂质体。 2)超声分散法 将磷脂、胆固醇和待包封药物一起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后旋转蒸发去除有机溶剂,将剩下的溶液再经超声波处理,分离即得脂质体。超声波法可分为两种“水浴超声波法和探针超声波法”,本法是制备小脂质体的常用方法,但是超声波易引起药物的降解问题。 3)冷冻干燥法 脂质体混悬液在贮存期间易发生聚集、融合及药物渗漏,且磷脂易氧化、水解,难以满足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要求。目前,该法已成为较有前途的改善脂质体制剂长期稳定性的方法之一。 4 )冻融法 此法首先制备包封有药物的脂质体,然后冷冻。在快速冷冻过程中,由于冰晶的形成,使形成的脂质体膜破裂,冰晶的片层与破碎的膜同时存在,此状态不稳定,在缓慢融化过程中,暴露出的脂膜互相融合重新形成脂质体。分别用反相蒸发法、乳化法和冻融法制备了甲氧沙林脂质体。 5)复乳法

4肥胖类型分析

接下来呢我们呃进行今天的专业课程肥胖类型的分析。 我们大家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喜欢让专家看还是喜欢让普通的大夫看呢。我们都喜欢找专家,尽管这些专家呢真的是搬砖的,但是我们还是要找专家看?包括我们去专柜买化妆品的时候。如果一个销售的美女看到我的皮肤跟我分析的头头是道的话。而且时不时冒点儿我不太懂的专业知识出来,我就会很信服他。基本上成交的几率就很高了。所以同样的道理我们做减肥产品也是在做销售。 医院的专家不是说随随便便上个学就能当专家。其次时间要多,看的多了治病治的多了自然成了专家。所以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课,把你们都打造成减肥专家。首先我们来面谈一下肥胖的危害,这个在针对有病症或者是年纪稍大一些的人的时候有很大的帮助。 研究证明,脂肪过量会引发心脑血管、癌症等一些疾病。还有颈脖后脂肪过多会压迫神经,导致头疼容易压迫呼吸道导致打鼾。同时身体肥胖意味着髋关节膝盖和脚踝等承重关节。不得不磨损的更快,更容易导致关节炎行走十个关节以及后脚跟儿容易产生剧烈的疼痛。此外呢器官被脂肪包围还会导致静脉曲张。因此在现代越来越多的人,所以加入到我们减肥的大军中。 下面就对于一些减肥中遇到的问题给大家分析一下。健康的减肥不是一个简单让你减掉多少斤。这是一个系统的方法。让一个肥胖者恢复到标准体重。并修复代谢的系统形成易瘦体质是一个彻底解决肥胖问题的方法。 有的人会问节食可以减肥吗?当然可以。但是需要极大的毅力,并且极易反弹。因为人的身体把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囤积能量,使细胞新生的能力。你的身体并不知道你在减肥,他觉得分解脂肪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因为在几千几万年的

进化中,人类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细胞已经形成了有热量时拼命转化成脂肪的功能。 所以当你开始分解脂肪的时候,身体就用一个饿的信号来提醒你进食。这是人的生存本能长期的节食营养不够。注意我这里说的是营养不是热量。 像大米白面这种碳水化合物本身就没有什么营养。主要功能呢就是提供热量。加上现在的大米白面都是精加工过的。营养物质全部被破坏掉,所以量相对要减少。再说回去长期节食。当你偶尔吃一顿的时候,哪怕不是高脂高热的食物都会加倍转化、加倍吸收。这点减肥过的朋友应该知道在减肥时吃一顿火锅儿第二天体重增加三斤是很容易的。当然这里并不是脂肪主要是水分。我自己其实也是这样我要是同一天的中午吃一顿火锅儿第二天我肯定会涨三斤。火锅这种油份盐分含量高的。可以让大量的水分在身体驻留。长期节食营养不够不仅仅是反弹的问题,还有内分泌失调。卵巢早衰停经脱发皮肤变差,胃病等等。 盲目节食会造成你的基础代谢低。身体不但会分解肌肉来提供热量提供能量,而且你的身体会认为你陷入了绝境。为了生存自动调整到储脂的状态。于是你哪怕多吃了一个苹果多余的热量都会马上储存为脂肪。同时,由于肌肉大量分解你的基础代谢又进一步降低。就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也就是俗称越减越肥。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些顾客说是饿胖的。 咱们再说说运动吧!运动能减肥吗?这是一个古老而简单的问题答案很简单,运动当然能减肥。运动减肥能成功吗?很难很难。 接下来咱们做一但做一道简单的算术题。一般认为慢跑一小时大约消耗三百到四百千卡的热量。一克脂肪可以提供九千卡的热量。那么假设你坚持每天跑步一小

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

1.油脂 (1)天然高级脂肪酸 组成油脂的脂肪酸绝大多数是含碳原子数较多,且为偶数碳原子的直链羧酸,约有50多种。油脂中常见的脂肪酸见表4-1。 表4-1油脂中常见的脂肪酸 天然存在的高级脂肪酸具有如下的共性: ①绝大多数为含有偶数碳原子的一元羧酸,碳原子数目在十几到二十几个。 ②绝大多数多烯脂肪酸为非共轭体系,两个双键之间由一个亚甲基隔开;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多为顺式构型。 ③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比同碳数的饱和脂肪酸的熔点低,双键越多熔点越低。例如,十八碳的硬脂酸69 ℃,油酸13 ℃,花生四烯酸-50 ℃。 ④十六碳和十八碳的脂肪酸在油脂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人体中最普遍存在的饱和脂肪酸为软脂酸和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为油酸。高等植物和低等动物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 (2)油脂的皂化值及碘值 1 g油脂完全皂化时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称为皂化值。根据皂化值的大小,可以判断油脂中三羧酸甘油酯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皂化值越大,油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表示该油脂中含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脂肪酸较多。皂化值是衡量油脂质量的指标之一。

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油脂,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油脂的不饱和程度可用碘值来定量衡量。100 g油脂所能吸收碘的克数称为碘值。碘值与油脂不饱和程度成正比,碘值越大,油脂中所含的双键数越多,不饱和度也越大。由于碘与碳碳双键加成的速度很慢,所以常用氯化碘或溴化碘的冰醋酸溶液作试剂。有些油脂可作为药物,如蓖麻油用作缓泻剂,鱼肝油用作滋补剂。 表4-2几种常见油脂中的脂肪酸的含量(%)和皂化值及碘 值 (3)食用油的变质 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我们都知道油脂和含油较多的食品(例如香肠、腊肉、糕点等)放置时间过长,会产生辣、带涩、带苦的不良的味道,有些油脂还有一种特殊的臭味。这种油脂在空气中放置过久变质,产生难闻的气味的现象,称为酸败。发生了油脂酸败的食物不仅吃起来难于下咽,而且还有一定的毒性。长期食用酸败了的油脂对人体健康有害,轻者呕吐、腹泻,重 者能引起肝脏肿大造成核黄素(维生素)缺乏,引起各种炎症。油脂的酸败 是因为在空气中的氧、水和微生物的作用下,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被氧化成过氧化物,这些过氧化物继续分解或氧化生成有臭味的低级醛、酮和羧酸等。光、热或潮气可加速油脂的酸败。为防止油脂的酸败,必须将油脂保存在低温、避光的密闭容器中。还可以在油脂中加入少量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是一种良好的抗氧化剂,一般在油脂中加入0.02%的维生素E,就可以抑制其氧化反应的进行。 油脂的酸败程度可用酸值来表示。油脂酸败有游离的脂肪酸产生,它的含量可以用KOH中和来测定,中和1 g油脂所需的KOH的毫克数称为酸值。酸值越小,油脂越新鲜;一般来说,酸值超过6的油脂不宜食用。 (4)脂类的生理功能 脂类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中,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重要成分之一,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①供给和贮存热能。每克脂肪在体内氧化可释放出约38 kJ的热量,比等质量的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的供热量大一倍多。脂肪贮存占有空间小,能量却比较大,所以贮存脂肪是储备能量的一种方式。人类从食物中获得的脂肪,一部分贮存在体内,当人体的能量消耗多于摄入时,就动用贮存的脂肪来补充热

脂质体

脂质体(Liposomes)是由磷脂胆固醇等为膜材包合而成。磷脂分散在水中时能形成多层微囊,且每层均为脂质双分子层,各层之间被水相隔开,这种微囊就是脂质体。脂质体可分为单室脂质体、多室脂质体,含有表面活性剂的脂质体。按性能脂质体可分为一般质体(包括上述单室脂质体、多室脂质体和多相脂质体等)特殊性能脂质体、热敏脂质体、PH敏感脂质体、超声波敏感脂质体、光敏脂质体和磁性脂质体等。按电荷性,脂质体可分为中性脂质体、负电性脂质体、正电性脂质体。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在恶性肿瘤的靶向给药治疗方面极具潜力。为克服脂质体作为载体的靶向分布不理想、稳定性较差的缺点,近年来开发了一些新型脂质体,如温度敏感型、PL敏感型、免疫、聚合膜脂质体。前体脂质体概念的提出和研究,提供了克服脂质体不稳定的较好思路。 脂质体作为目前最先进的,被喻为"生物导弹"的第四代给药系统成为靶向给药系统的新剂型。 脂质体的靶向性 通过改变脂质体的给药方式、给药部位和粒径来调整其靶向,另外,还可在脂质体上连接某种识别分子,通过其与靶细胞的特异性结合来实现专一靶向性。 靶向性是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最突出的优点,脂质体进入体内后,主要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从而使所携带的药物,在肝、脾、肺和骨髓等富含吞噬细胞的组织器官内蓄积。 1.天然靶向性是脂质体静脉给药时的基本特征,这是由于脂质体进入体内即被巨噬细胞作为外界异物吞噬的天然倾向产生的。脂质体不仅是肿瘤化疗药物的理想载体,也是免疫激活剂的理想载体。 2. 隔室靶向性是指脂质体通过不同的给药方式进入体内后,可以对不同部位具有靶向性,可以通过各种给药方式进入体内不同的隔室位置产生靶向性。在组织间或腹膜内给予脂质体时,由于隔室的特点,可增加对淋巴结的靶向性。 3. 物理靶向性这种靶向性是在脂质体的设计中,应用某种物理因素的改变,例如用药局部的pH、病变部位的温度等的改变而明显改变脂质体膜的通透性,引起脂质体选择性地在该部位释放药物。弱离子性药物的脂质体,在进入体内后,可以选择性地在肿瘤的低pH局部释放药物。这种受pH影响释放药物的脂质体称为pH敏感脂质体。 4.配体专一靶向性这种靶向性是在脂质体上连接某种识别分子,即所谓的配体,通过配体分子的特异性专一地与靶细胞表现的互补分子相互作用,而使脂质体在靶区释放药物。 脂质体的分类 1. 阳性脂质体 阳性脂质体(cationic liposome)又称阳离子脂质体,正电荷脂质体(Positiveiy charged liposome)是一种本身带有正电荷的脂质囊泡。 1.1 阳性脂质体的组成大多数阳性脂质体是由一种中性磷脂和一种或多种阳性成分 组成。 中性磷脂成分:阳性脂质体中使用的中性磷脂成分上与常规脂质体相似,如胆固醇(cho1)、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酚乙醇胺(PE)等。 阳性成分:多为合成的双链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体外稳定性好,体内可被生物降解的优点,但均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

必须脂肪酸详解

第一章 现代文明病与脂肪酸 1、现代文明病 随着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一些长期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如营养不良、恶性传染病已被逐步根除或得到有效控制,人类的寿命明显延长。然而,另一类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现代文明病已成为致命的主要原因。 粗看起来,这些病各有成因,实际上却彼此联系,互为因果。摄入过量脂肪而消耗不足,人就会发胖。肥胖多伴有高血脂。血脂沉积在血管内膜下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沉积在肝脏就引起脂肪肝。动脉硬化发生在心脏会引起心绞痛、心肌更塞;发生在脑血管就容易形成脑血栓、引起脑中风。而多发性脑血栓又是早老性痴呆的主要原因。 人类90%的糖尿病属于Ⅱ型,多见于肥胖型中老年人。糖尿病使全身代谢紊乱,以血管受损最重;血管狭窄加上肾缺血必然会引发高血压。脂肪肝极易硬化和癌变,所以肥胖者易患多种癌症。 这就是现代文明病的简单因果关系。 2、“好脂肪”和“坏脂肪” 导致现代文明病的主要原因是营养过剩、脂肪作祟。那么,什么营养过剩?脂肪如何作祟? 人是由亿万个细胞组成的有机整体。在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中,蛋白质不容易缺乏,几乎任何肉食都可以满足8种必需氨基酸,而且应当限制。正常的饮食维生素、微量元素一般都不缺乏,唯有脂肪易过量,而且是“好脂肪”少“坏脂肪”多。 人类可食用的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组成。其中: 1)、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油和肉类、蛋类、奶制品中。这类脂肪酸过量,能引起人体血脂增高,引发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病变。 2)、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芥酸):在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中含量较高,对人体不产生动脉病变,即不明显升高血脂,也不明显降低血脂。 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分为: ω-6系列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主,可在 人体内转化为花生四烯酸,含量较多的食用油有花生油、玉米油、葵花油、豆油、棉籽油等。 ω-3系列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EPA、DHA(深海鱼油的主要成分),其中,α-亚麻酸是ω-3系列脂肪酸的母体,被称为生命核心物质,主要含于亚麻油、紫苏油中。 这两种脂肪酸都是人体必需脂肪酸。 3、认识人体必需脂肪酸

脂质体了解知识

脂质体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脂质体 英文名称:liposome 定义1: (1)某些细胞质中的天然脂质小体。(2)由连续的双层或多层复合脂质组成的人工小 球囊。借助超声处理使复合脂质在水溶液中膨胀,即可形成脂质体。可以作为生物 膜的实验模型,在研究或治疗上用来包载药物、酶或其他制剂。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方法与技术(二级学科) 定义2:(1)某些细胞质中的天然脂质小体。(2)由连续的双层或多层复合脂质组成的人 工小球囊。借助超声处理使复合脂质在水溶液中膨胀,即可形成脂质体。它可以作 为生物膜的实验模型,或在临床上用于捕获外源性物质(如药物、酶或其他制剂)后 将它们更有效地运送到靶细胞,经同细胞融合而释放。 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脂质体 脂质体(liposome)是一种人工膜。在水中磷脂分子亲水头部插入水中,脂质体疏水尾部伸向空气,搅动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直径25~1000nm不等。脂质体可用于转基因,或制备的药物,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内部生物学定义:当两性分子如磷脂和鞘脂分散于水相时,分子的疏水尾部倾向于聚集在一起,避开水相,而亲水头部暴露在水相,形成具有双分

子层结构的的封闭囊泡,称为脂质体。药剂学定义脂质体 (liposome): 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体。 目录 分类 组成与结构 脂质体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脂质体的特点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临床应用 给药途径 脂质体的体内过程 新型靶向脂质体 简介 机会性真菌感染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癌症患者一种常见的致残和致死病因,对这些患者需实施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为确定伏立康唑与制霉菌素B 和氟康唑相比,预防或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癌症患者真菌感染的利与弊,丹麦北欧Cochrane中心的J?尴rgensen等检索了Medline和Cochrane(截至2005年5月)数据库,并检索了相关文献和试验数据,从中提取相关随机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于今年1月25日在线发表了分析结果。[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6, (1): CD004707] 编辑本段分类 脂质体的分类 1.脂质体按照所包含类脂质双分子层的层数不同,分为单室脂质体和多室脂质体。 小单室脂质体(SUV):粒径约0.02~0.08um;大单室脂质体 (LUV)为单层大泡囊,粒径在0.1~lum。 多层双分子层的泡囊称为多室脂质体 (MIV),粒径在1~5um之间。 2.按照结构分:单室脂质体,多室脂质体,多囊脂质体 3.按照电荷分:中性脂质体,负电荷脂质体,正电荷脂质体 4.按照性能分:一般脂质体,特殊功效脂质体 编辑本段组成与结构 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 脂质体的组成:类脂质(磷脂)及附加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