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板件检验规范

手板件检验规范
手板件检验规范

版本修订记录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现有产品所使用的手板件来料检验。

2.工作职责

IQC:负责来料检验及按标准判断物料是否合格;

仓管员:负责物料报检及不良品的退料工作;

采购员:负责物料采购及退单打印;

品质部:负责来料不良品评审组织;

其它部门:负责不良品评定。

3.抽检方案

一致性:全检

外观:按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检查水平Ⅱ:AQL=0.65;

尺寸:首次量产来料全尺寸检验1pcs,重要尺寸全检;正常每批抽检3pcs重要尺寸。

适配性:首次量产来料适配3pcs,正常每批抽检1pcs

特殊性能:阻燃测试首次来料测试1pcs,正常每6批(最小数量100pcs)抽测1pcs。

附着力测试首次量产来料测试1pcs,正常每3批(最少数量30pcs)抽测1pcs

耐酒精测试首次量产来料测试1pcs,每批来料抽测1pcs

环保要求:根据样品资料,首次导入的供应商样品阶段测试1pcs,正常每6批(最小数量100pcs)抽测1pcs。

4.仪器及工具

游标卡尺、直尺、针规、酒精灯、软布、500g砝码、3M胶纸、橡皮擦、美工刀、放大镜、塞规、毛刷

5.检验条件

5.1 所有检验均应在正常光线条件下或在40W至60W日光灯下,并模拟最终使用条件下进行。检测过程中

不使用放大镜,所检验表面和人眼呈45°角(如图1)。A级面在检验时应转动,以获得最大反光效果。

B级面和C级面在检验时不必转动。

光源=40W日光灯

零件表面人眼

距离500毫米

图1

6.定义

6.1一致性:指同一批来料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体现在:外形、颜色、光泽、丝印、包装、标识等,并且与

样件无明显差别、与前批来料可保持良好的一致。

6.2外观标准定义:

外观标准为A、B、C面:图纸最少需表面A、B、C面,参考图纸确定如因特殊原因未标明按照以下定义来确定A、

B、C面。

A面:零件组装成产品后无需借助辅助工具在允许的可视角度(+/-45度)范围内可见区域。

B面:零件组装成产品后无需借助辅助工具非A面范围内可见区域的其它区域;零件组装成产品后需借助辅助查看工具的区域。

C面:零件组装成产品后被其它部件遮盖的区域,或借助辅助拆卸工具(如电批)方可看见的区域。

7.0检验标准

7.1 尺寸检验标准:对已在图纸中标明的关键尺寸,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对照有效版本图纸进行检验并记录指

定的尺寸数据,其它尺寸(仅作符合性验证)可只记录不合格数据,如果没有标注关键尺寸,以带小数点的尺寸为关键尺寸。

7.2手板件外观检验标准

颜色、丝印、表面处理、外形、嵌件、包装等符合图纸要求,缺陷原则上以图纸为准,如图纸未注明参照以下要求。

7.3尺寸

符合图纸要求

7.4适配性

无装配困难、无法装配现象,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7.5特殊性能

7.5.1阻燃要求根据图纸要求符合阻燃特性,图纸无要求无需符合此项标准。

7.5.2附着力标准:符合图纸要求。图纸无要求无需符合此项标准,图纸有要求需符合以下标准,图纸特殊要求除外。

7.5.2.1烤漆工艺需测试符合百格测试要求(切口脱落面积小于10%);

7.5.2.2喷漆喷油工艺工艺橡皮擦测试橡皮擦擦拭或软布测试无脱落;

7.5.2.3直接成型无表面处理工艺(如喷漆、丝印、烤漆)工艺无需测试。

7.5.3 耐酒精标准:符合图纸要求,原则上图纸必须注明表面处理是否需耐酒精,如图纸没有此要求一律按耐酒精处理,图纸特殊要求除外,其它需符合以下要求:通过耐酒精测试

8.0检验方法

8.1 ROHS检验

查看来料出厂检验报告、供方ROSH声明、来料绿色ROHS标签、或ROHS检测报告,确认是否为ROHS来料。8.2外观检验

8.2.1参照图纸,确认包装及颜色符合要求,然后确认外观是否有缺陷,无缺陷判定合格,有缺陷使用塞规、针规或卡尺确定缺陷状况,同时参照7.2标准判定是否符合要求。

8.2.2缺陷说明

8.2.2.1凸物:产品表面突出的部份。

8.2.2.2雾状:金属零件表面呈云雾状模糊、不清晰、不光亮现象。

8.2.2.3水印:电镀与氧化后不洁凈或氧化不力造成附着产品表面上的膜状或块状之杂物。

8.2.2.4发黄:氧化作业时,其表面药水未清洗干凈或无色铬酸盐作业时,其作业时间与作业方式不规范,产品表面呈现黄色印迹。

8.2.2.5异色:同一产品,其颜色与亮度在不同的部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如孔边亮块。

8.2.2.6色差:产品表面颜色及亮度与标准颜色及亮度样本呈现明显差异或同批产品其表面颜色与亮度存在着明显差异。

8.2.2.7凹坑:因基体材料表面本身缺陷或由于加工过程中造成材料表面出现凹陷弹丸状的缺陷,如压伤等。

8.2.2.8刮伤:硬质或尖锐物体划过产品而形成的有手感的线状浅沟。

8.2.2.9刮、擦花:表面之间或产品与其它异物相互接触,引起磨损或磨擦而造成的无手感表面缺陷。

8.2.2.10基材花料:电镀或氧化前因基体材料腐蚀;或者材料中的杂质;或材料微孔等原因所造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花纹外观。

8.2.2.11砂眼、斑点:因基体材料本身存在着汽泡、杂质等原因,氧化后,产品表面出现针孔状小孔,因氧化、喷砂不良造成产品表面呈现斑状小点。

8.2.2.12缺角:同基材本身缺陷或加工过程中相互碰撞造成棱角边碰坏的不良现象。

8.2.2.13裂纹:产品基材断裂或其表面氧化皮膜龟裂,所呈现的线状纹路。

8.2.2.14露白:因氧化挂具装卸产品不当或产品相互碰撞、摩擦,造成表面氧化膜脱落,现露基材本色之状况。8.2.2.15烧伤:拉丝处理时,操作不当造成零件表面过热而留下之烧蚀痕迹。

8.2.2.16手印:因人员操作时用手直接触摸产品而在产品表面留下的印迹。

8.2.2.17腐蚀:因产品在碱腐蚀中,表面产生大量黑点及白点状斑点。

8.2.2.18晶粒:产品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雪花状斑点。

8.2.2.19聚油:产品在喷漆过程中,孔或框边缘,漆聚集。

8.2.2.20披锋:加工过程中边角及孔位边所残留的铝屑。

8.2.2.21变形:目视散热器齿的弯曲。

8.2.2.22水口不平:进胶口位没有修整,高出正常平面,系人为因素造成。

8.2.2.23缺料:由于注塑机压力过低,打出的制品出现不完整或缺胶的现象,很薄的壁出现。

8.2.2.24工艺角清理不净:由于加工过程导致一些不能加工的角无法清理干净。

8.2.2.25手工打磨:机加无法加工,然后通过手工打磨达到的形状。

8.2.2.26预埋件松动:手板中的预埋件(螺母、螺柱等)等嵌入零件主体中容易松动,甚至脱落等情况。

8.3尺寸检验

参照图纸要求,使用卡尺、直尺及针规量测重要尺寸及全尺寸

8.4特殊性能检验

8.4.1阻燃性能检验(适用于硅胶、橡胶、塑料等手板件)

取一小片手板样品(直径6cm左右),放入酒精灯上,样品点燃后移开酒精灯如6秒内火焰熄灭符合阻燃测试要求。

8.4.2附着力检验(根据图纸要求是否进行此项试验)

8.4.2.1百格测试

取产品烤漆表面(最好为B级面或C级面)或色板样品上,用用美工刀纵横各划出11条划线,划线长度约为20MM,深度以划破漆层为宜。用毛刷将划线边缘的漆层粉末或丝状物清除干净。准备好长度约为75MM的3M 胶带,将3M胶带的一端从百格的最边缘,慢慢平贴在百格上面,然后用手指轻轻触压,确保胶带与色板(或产品)之间无残留气泡,压平后,等待90±30秒,然后左手压住色板(或产品),右手捏住胶带的自由端,反方向约180度迅速撕除3M胶带。使用放大镜,仔细检查百格上涂层的脱落情况。

8.4.2.2橡皮擦测试/软布测试

取产品喷漆或喷油表面(最好为B级面或C级面)或色板样品上,使用橡皮擦或软布均匀用力(约0.5kgn 力)反复擦拭20次,用干净软布清洁表面后检查喷漆或喷油是否有严重脱落。

8.4.3耐酒精测试(根据图纸要求是否进行此项试验)

用2层棉纱布裹住500g的砝码上,将酒精滴在棉纱布上,使沙布充分吸收酒精,以不流出酒精为宜,以2秒/

来回一次的速度在60mm长度范围内来回擦拭50次;(棱角弧面为20次),测试面无油漆脱落,无印油褪色。注:如无500g砝码可用同等重量的无棱角面物体代替。

8.5 记录

检验完成后将检验状况做好相关记录(P08-03YA 物料入厂检验报告)。

9.0 注意事项

9.1 取出放回时请注意保护手板件表面,遵从轻拿轻放原则,如需其它工具(如刀片)打开包装时请注意防止工具刮伤。

9.2 外观检查前需先确认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如包装不符合要求可判定不合格。

9.3 外观检查时先用软布将表面擦拭干净后方可开始检查,如批量表面未做清洁可判定不合格。

9.4 附着力测试时优先按照色板样品、产品C级面、B级面、A级面取样,取样只取一次,如取产品测试,测试完后的产品需按照不合格品评审流程来评审测试样品。

9.5 耐酒精测试优先按照产品B级面、A级面、C级面取样、色板样品,取样只取一次,如非A级面测试时发现不符合要求需加测A级面测试。

9.6 外观检验时发现不合格,需抽检1pcs尺寸规格,判定尺寸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9.7 返工产品再次检验时需完成所有检验。(特殊性能检验按照正常抽检)

10.0判定原则

任何不符合7.0条例(检验标准)要求的均判定为不合格,按照不合格品程序处理,符合检验标准IQC办理允收动作。特殊性能测试如发现不合格需追踪抽测未测试批次的特殊性能。

首件检验流程规范

、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中对新品首件检验、批首件检验的要求及管理规定,以利于整批产品加工得到满足顾客的要求。 2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对新品的首件检验、批首件检验的要求及工作程序。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对新品的首件检验、批首件检验的控制。 3职责 3.1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安排首件检验工作。 3.2未经新品首件、批首件检验或首件检验不合格,而擅自生产产品,由此引起的质量事故,由直接责任者负责。 3.3检验员、生产线负责人对首件检验的正确性负责。 3.4对首件确认工作未完成,检验员开始出具质量凭证,造成的质量事故,责任由检验员负责。4控制要求 4.1对生产部门首次连续性生产的第一个完工的半成品和成品,必须经过首件检验和确认。 4.2对于常规生产产品,须按批次进行首件检验。 4.3由于设备、工艺等原因造成的停机,停机再开机时要进行首件检验和确认。 4.4产品材料、规格变更后投入生产时要进行首件检验和确认。 4.5新品首件检验时,应由生产单位负责通知检验有关人员,按现行有效的图纸、清单(或顾客提供的样件)、工艺文件进行,检验员填写检验记录,检验合格后在首件卡上签字,并将卡片挂在首件产品上做好首件标记;首件检验不合格应立即退回,重做首件,并做好记录。未经首件检验合格的产品不得进行验收。 4.6首件作为批量生产的样件,由生产部门负责保留到全批生产结束后才能最后送交。 4.7首件检验中应检查产品生产过程所用的所有原辅材料必须与规定相符。 5工作程序 5.1在首件制作过程中,生产线负责人、检验人员应到生产现场监督检查实际生产者按生产工艺流程,根据现行有效的生产工艺文件自行完成首件,并对每一生产工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解决。

首件检验标准

结构部首件检验规范及要求 1、目的: 为确保产品品质,预防出现批量性的产品不合格,特制定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中对首件检验的要求及管理规范。 2、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对首件检验的要求及工作程序。 3 、职责 3.1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安排首件检验工作。 3.2未经首件检验或首件检验不合格,而擅自生产产品,由此引起的质量问题,由直接责任者负责。 3.3检验员、工序负责人、下道工序对首件检验的正确性负责。3.4 工序负责人对首件检验完成后,由下道工序进行复检。如不履行复检职责,下道工序负同等责任。 3.5 对首件确认工作未完成,检验员在?首件检验记录表?上签字的,造成的质量问题,责任由检验员负责。 4、控制要求 4.1首件检验中应检查产品生产过程所用的所有原辅材料必须与规定相符。 4.2 对生产部门首次连续性生产的第一个完工的半成品和成品,必须经过首件检验和确认。 4、3 对于常规产品,须按批次进行首件检验。 4.4 在下列情况下应该进行首件检验:

1、批量加工(10台以上) 2、客户要求 3、设计要求 4、非常规产品 5、停机再开机时 6、原材料及规格更改时 5、首件检验流程 5.1 在首件制作过程中,工序负责人、检验人员应到生产现场监督检查实际生产者按生产工艺流程,根据现行有效的生产工艺文件自行完成首件,并对每一生产工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解决。 5.2 常规产品及停机再开机生产的产品首件生产必须完成所有生产工序,经生产者检验合格在?首件检验记录表?上签字后再交由检验人员进行首件检验。首件检验时,检验员应会同工序负责人按现行有效的图纸、清单(或顾客提供的样件)、工艺文件、产品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在首件产品上做好标识(如签注“首件合格”等),并在?首件检验记录表?上由生产者(或代表)、检验人员签字确认。首件检验不合格立即退回,重做首件,直至合格。 5. 3 批量生产过程中材料、规格发生变更后生成的半成品、成品都需要进行首件检验及确认。 5.4 首件检验时应及时做好首件记录,并填写?首件检验记录表?5.5 当首件生产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反映和处理,并对不合格项重新进行确认。只有当检验合格的首件,并将结果记录在?首件检验记录表?上,并由检验员对质量作出认可后,方可组织生产。

首件检验管理制度

首件检验管理制度 一、目地: 为规范首件作业流程,避免因未做首件出现盲目生产造成批量性质量问题,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二、范围: 本公司各车间制造过程,均应进行首件检验。 三、定义: 首件检验:是指产品在批量生产之前,或因生产过程中设备、人员等影响产品生产的因素有较大变化时,应对产品所用原材料和所生产出的产品重新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确认;首件品指的是量产前面第一或前几件产品。 四、检验时机: 1. 产品连续批量生产前; 2. 设备模具更换或设备模具损坏维修好以及优化改进后; 3. 工程变更产品首次生产时; 4. 批量生产后中途转做其它产品,重新开始生产时; 五、检验流程: 1. 操作工按照生产计划单依据工艺技术标准要求进行自检; 2. 操作工判定生产制作的产品首件符合要求时,填写自检数据并签名,并将首件交互检人员进行确认,互检人员确认合格后签名。 3. 由班组长对首件进行确认; 3. 操作工将该首件提交QC(过程检验员)进行确认. 4. QC(过程检验员)依据依据工艺卡片、图纸等技术标准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并对检验的结果作出判定。如判定不合格,应向相应的操作工提出,并要求改善,重新制作首件,直至判定为合格为止,方可以进行量产。 5. 检验人员对首件判定不合格但属于设计问题或生产加工单位暂时无法改善的问题时.由生产车间通知部门主管、品质主管、技术中心进行裁决,必要时通知

其他有关部门人员一起进行判定评审,判定合格或临时放行才能进行大批量生产。

六、 首件合格品处理方式: 首件合格样品均由过程检验员放置在过程检验遏制区,并由过程检验员进行钢印标识,待本工序完工后与剩余相同规格的半成品一起流入下道。 七、 责任划分: 1. 对于所有检验项目以检验指导书、工艺卡片及图纸等技术标准为准,检验必须认真对照技术标准确认,不能漏检项目或在不确认是否合格的情况下盲目签字确认。 2. 如因首件检验有误造成产品批量不良返工(报废),组长(班长)、QC (过程检验员)负同等责任。 3. 如首件没有被确认或确认不合格,操作工仍然进行批量生产,则加工出来的不良品由操作工全部负责。 4. 首件检验时效性,,要求30分钟内完成。并由过程检验员向送检操作工作出判定结果。 八.首件作业流程图: 权责部门 流程 表单与注意事项 3、巡检记录单 各加工工序 各工序班组长 检验人员 生产车间 2、巡检记录单 1、巡检记录单

紧固件检验规范

出厂检验规范 1、引言 1.1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标准紧固件的出厂检验 1.2每个紧固件都应当符合相应标准的全部规定,但这在大量生产中总是部可能的,根据紧固件的功能和应用,将全部符合标准的和不完全符合标准的紧固件截然分开是不必要的,也是不经济的。 2 引用标准 下列规范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实施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6-81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GB197-81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 GB3103.1-82紧固件公差螺柱、螺钉和螺母 GB1237-88紧固件的标记方法 GB3098.1-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柱和螺钉 GB3098.6-82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栓和螺母 GB90-85紧固件验收检查标志与包装 GB5779.1-86紧固件表面缺陷——螺栓、螺钉和螺栓——一般要求 3 尺寸检验要求 3.1 AQL的确定 3.1.1六角螺栓: a.本厂公差等级为B级,AQL分别为: 对边宽度、对角尺寸、螺纹通规、螺纹止规均为1.0;头下圆角半径 1.5;其他所有项目2.5. 3.1.3双头螺柱: a.当公差等级为B级,AQL分别为: 对边宽度、对角尺寸、螺纹通规、螺纹止规均为1.0;其他所有项目:2.5. 3.2检查比例(LQ10/AQL)的确定。 按生产者风险不大于5%的抽样方案定LQ10/AQL值为6.2(生产者风险等于5%) 3.3检查项目 3.3.1六角螺栓 a. B级公差等级的主要项目——对边宽度(S),对角尺寸(e),头下圆角半径rmin,螺纹通规,螺纹止规; c. B级公差等级的次要项目——头厚(K),无纹处直径(ds),螺纹长度(b),

首件检验规定

首件检验规定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首件检验规定 1目的 规范和管理品质检验工作,防止不合格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确保总装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质量管理工作首件检测活动。 3术语 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4职责 品管部是检验和试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程序的监督和管理; 工艺技术部负责提供产品检验和试验所需的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技术标准等技术资料;品管部负责组织编制首件检验和试验规范或检验作业指导书;负责对检验数据的记录和保存,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并形成报表,并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反馈,责成供货方进行整改;生产单位负责生产物料的接收、确认和报检,作好状态标识,以及将首件样品交品质部确认并填写(首件质量确认报告)表。 检验人员负责对生单位送检之产品的检测、判定、隔离和标识; 品管部主管负责部分重要零部件的检验和试验; 5补充说明 生产用物料接收和检验通知

物料从仓库料出后,由生产组长依生产计划单对所到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和生产产品型号规格等进行确认; 如果所生产的物料为客户要求试做样品,生产组长需在样品及《生产计划单》上注明“样品”标识。新样品由工艺技术部进行测试,品管部协助。 如物料为客户加急订单,生产组长应在《首件质量报告》表上注明为“加急订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检; 物料报检应在领料后的半个小时内完成。 物料检验 检验责任部门在收到首件检验通知后,区分是否为急需用料,如是急料,应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内安排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及时告知生产部和品管部。如不能及时完成,应立刻与工艺技术部和生产部协商解决。 检验员收到送检通知后,依据对应的图纸及检验指导书规定的检验内容逐项检验。对有经确认检验样品的零部件,需参照样品的质量水平进行对比检验。无检测手段的可采用上机测试的方法进行验证; 每种物料检验的抽样比例按《物料检验抽样规范》中的规定执行,无抽样比例的与品管部门协商决定; 一般物料检验部门应按报检先后顺序进行检验,原则上在接到《首件检验通知单》的半个小时内完成。 检验完毕后,检验人员应及时填写检验记录并存档; 各部门检验后的记录应及时交由品管部存档和统计分析;将填写好的《首件检验通知单》过程质量管理看板上。 不合格品处置 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检验人员和及时做出隔离、标识,避免混用;检验人员判定不合格的零件,在检验完成后应及时向品管部报告并提供相关检验报告或数据;

紧固件检验规范标准

紧固件检验规 文件编号: 版次: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发布日期: 2011 年 7月 30 日实施日期: 2011 年 7月 30 日

紧固件检验规 1 目的 为了确保本公司采购的紧固件符合技术设计的要求,特制订本检验规,采购人员与检验人员需依此检验规进行采购和验收。 2 围 本检验规规定了本公司采购的各种标准紧固件(包括螺钉、螺栓、螺母、垫圈、自攻螺钉等)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验收规则。 3 职责 检验员:负责依据检验规及相关产品规格资料执行各项检验。 采购人员:负责依本规的质量要求进行产品的采购。 质量部经理:负责审批相关检验记录表,协调处理质量异常问题。 4 工作程序 4.1 操作者资格 经公司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质量检验员任职资格,了解紧固件的相关术语及要求。 4.2 检测设备及工具 游标卡尺(0.02mm) 1 六角搬手 1套 4.3 测试条件 典型环境温度:;20℃—30℃ 典型环境湿度:30%—60% 4.4 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4.4.1 质量说明文件 目测法检查,要求送检产品应附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或“检测记录”。“检测记录”中测试数据应在其相应规允许围并结论合格。 4.4.2产品型号、数量 目测法检查,要求根据装相单中填写的规格型号和数量描述情况查验实物应与送检单描述一致。 4.4.3产品包装

目测法检查,要求产品、外包装完好无破损、无碰撞或淋雨现象,标识清晰。 4.4.4外观、性能技术要求、缺陷分类及测试方法 4.4.4.1外观表面质量、缺陷分类及测试方法 外观表面质量、缺陷分类及测试方法见表1。 序 号 检验项目技术要求 测试方法 及工具 缺陷分类 MAJ MIN 1 包装不允许混入其它不同品种、规格或半成品 目测法 √ 2 镀层有镀层产品镀层应完整、无漏镀、浮锈√ 3 表面 产品应清洁,无油污、金属屑、毛刺√ 无烂牙、螺纹异常√ 表面无裂缝、爆裂、在拐角上不允许有皱纹√ 不影响使用的凹痕(凹痕深度不得超过0.02d,最大值 为0.25mm) √ 4.4.4.2.1螺栓的技术要求、缺陷分类及测试方法 螺栓的技术要求、缺陷分类及测试方法见表2,外形图见图1。[本表包括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六角头螺栓全螺纹—C级(GB/T5781)、六角头螺栓(GB/T5782)] 膨胀螺栓的技术要求、缺陷分类及测试方法见表3。 序 号 检验项目技术要求 测试方法 及工具 缺陷分类 MAJ MIN 1 头部 对边 宽度 (S) 5780/ 5781 规格M5 M6 M8 M10 M12 M16 游标卡尺√ Max 8 10 13 16 18 24 Min 7.64 9.64 12.57 15.57 17.57 23.16 5782 Min 7.78 9.78 12.73 15.73 17.73 23.67 2 头部 厚度 (k) 5780/ 5781 Max 3.875 4.375 5.675 6.85 7.95 10.75 游标卡尺√min 3.125 3.625 4.925 5.95 7.05 9.25 5782 Max 3.65 4.15 5.45 6.58 7.68 10.18 Min 3.35 3.85 5.15 6.22 7.32 9.82 3 长度(L) ≤10 12~ 16 20~ 30 35~ 50 55~ 80 90~ 120 130~ 150 160~ 180 游标卡尺√±0.75 ±0.9 ±1.05 ±1.25 ±1.5 ±1.75 ±2 ±4 GB5780 GB5781

产品首件确认管理规定

产品首件检验确认管理规定 一.目的:为了规范生产员工的首件检验,降低因首件确认不及时或不正确而造成批量报废,保证产品质量,节约公司成本,特制定此规定。 二.适用范围:公司生产部的各个生产工序 三.具体内容: 1.首件确认的定义: 首件是指每个生产班次刚开始加工的第一件玻璃或加工过程中因换人、换料、换活、调整设备等改变条件后加工的第一件玻璃,对于大批量生产,首件往往是指第一件到第五件之间的任意一件。 首件确认必须采用“三检制”的方法,即先由生产者自检,再由班组长复检,最后由品管员专检。 2.下列情况必须经首件确认方可继续生产: 2.1每个班刚开始; 2.2 每个工人每道工序第一件加工后; 2.3 生产中更换操作员; 2.4 生产中更换或调整工装机器设备; 2.5 更改调整工艺参数; 3.首件确认的条件: 3.1正式批准的文件图样;(作业指导书、客户检验标准等) 3.2模板及样板经检验判定合格的;(有技术部或品管部、客户的相关人员签名)3.3签字确认必须有责任人、班组长、品管员共同签名; 3.4不执行首件确认盲目生产,不听劝告者,品管员有权拒绝检验产品,由此而

造成的损失由直接责任者负责,视情节严重赔偿报废品损失另加行政处罚; 3.5首件确认不合格,需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后再次进行首件确认; 3.6确认合格后,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勤看、勤量、勤检查,品管员需 要加强巡检的次数,预防不合格品发生; 3.7对于生产重要零部件的关键工序和尺寸,应建立质量控制点,加强“三检”,增 加巡检的次数。 4.首件确认错误责任之规定: 4.1 产品不经首件确认报告而私自生产,所出现的玻璃报废损失由生产责任人、 班组长、品管员按7:2:1比例承担;生产员工另加行政处罚200元,班组长另加行政处罚100元,品管组长另加行政处罚60元,品管员另加行政处罚50元。 4.2 确认错误而致批量性报废由生产责任人、当班班组长、品管员按5:2:3 比例承担报废玻璃的损失。 4.3 生产责任单位要求品管员进行首件确认,而品管员无故拖拉(超半小时以 上)未及时处理时,对品管员每次处罚100元(需生产责任单位举证,品管主管确认);因此而造成批量错误生产责任人、当班班组长、品管员按6:2:2比例承担损失。 4.4 首件确认正确但在生产过程中员工擅自调整工艺、参数、机器等而致批量 性玻璃报废,由此产生的损失责任人、班组长、品管员按8:1:1承担。编制:品管部审批:

五金紧固件检验规范

五金紧固件检验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五金紧固件的技术要求、检验项目、抽样与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电信用五金紧固件成品的检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6-81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GB197-81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 GB3103.1-82紧固件公差螺柱、螺钉和螺母 GB1237-88紧固件的标记方法 GB3098.1-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柱和螺钉 GB3098.2-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 GB3098.4-82紧固件机械性能细牙螺母 GB3098.6-82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栓和螺母 GB90-85紧固件验收检查标志与包装 GB5779.1-86紧固件表面缺陷——螺栓、螺钉和螺栓——一般要求 GB5779.2-86紧固件表面缺陷——螺母——一般要求 3 尺寸检验要求 3.1 AQL的确定 3.1.1六角螺母: a.当机械性能等级≥8级时,AQL分别为: 对边宽度1.0;对角尺寸1.0;螺纹通规 1.5;螺纹止规 2.5;其他所有项目2.5. b.当机械性能等级<8级时,AQL分别为: 对边宽度对角尺寸及螺纹通规均为1.5;螺纹止规2.5;其他所有项目4.0. 3.1.2六角螺栓:a.当公差等级为A、B级时,AQL分别为: 对边宽度、对角尺寸、螺纹通规、螺纹止规均为1.0;头下圆角半径 1.5;其他所有项目 2.5. b.当公差等级为C级时,AQL分别为: 对边宽度、对角尺寸、螺纹通规、螺纹止规均为1.5;其他所有项目4.0. 3.1.3双头螺柱:a.当公差等级为A、B级时,AQL分别为: 对边宽度、对角尺寸、螺纹通规、螺纹止规均为1.0;其他所有项目:2.5. b.当公差等级为C级时,AQL分别为: 对边宽度、对角尺寸、螺纹通规、螺纹止规均为1.5;其他所有项目4.0. 3.2检查比例(LQ10/AQL)的确定。 按生产者风险不大于5%的抽样方案定LQ10/AQL值为6.2(生产者风险等于5%) 3.3检查项目 3.3.1六角螺母

首件检验制度(20200515185015)

首件检验制度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确保生产品质,尽早发现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避免出现批量性品质问题,特制定本制度。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的生产加工过程,均应进行首件检验,并依本制度执行。 1.3.权责单位 1)品管部负责本制度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制度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3)生产部积极配合本制度的执行。 2.首件检验规定 2.1.首件定义 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工装、机床的调整、工装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成品或半成品)。对于大批量生产,“首件”往往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成 品或半成品)。 2.2.首件检验时机 1)每个班组开始生产时。 2)所有工序第一个加工产品的成品。 3)生产中更换操作人员。 4)生产中对于生产工艺进行变更。 5)生产中更换设备、模具调整等的。 6)新产品第一次量产时的首件产品。 7)每一制造命令(订单)开始生产的首件产品。 8)更换原材料(如生产过程中材料变更等); 2.3.首件检验要求 1)三检制:送检的产品必须先由操作人员进行自检;然后再由班组长进行复检,最后由检验员专检。 2)所有半成品的首件必须进行试样合格后方可生产。 3)所有首件产品必须留样,留样时限另行规定。 4)合格的首件产品必须要经生产、质保同时汇签留样。 5)有正式批准的图样、检验条件、检验规范、工艺流程。 6)首件检验不合格的,需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后重新进行首件检验。 7)首件样品存放的时间:正常量产的首件产品一星期更换一次;产品量产任务因待料、模具异常等中途停止 不做的首件产品必须待生产任务后方可更换;试模、试样的首件样品需有生产、工艺、质保认可后方可更 换。 8)对于首件发生报废的产品,检验员要开具报废单,说明理由,并上报主管。 2.4.新产品首件检验 2.4.1.检验流程 1)生产人员依工艺流程加工调试,并进行自检。 2)品管PQC人员在生产人员加工调试时,应根据各相关检验依据文件或样品,并从旁协助,同时就外观等易 于判定之特性予以确认。 3)生产班组认定生产之产品合乎要求后,将该首件交PQC进一步检验。 4)PQC人员依据检验文件、规范,对首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如判定不合格,应向生产人员提出,并要求改善, 直到判定合格为止。 5)PQC判定合格,或判定不合格但属生产工艺的问题或生产人员无法改善之问题时,由PQC填写《首件检验 报告》一式三联,呈主管审核。 6)经品质主管审核后的《首件检验报告》及首件产品由直接送往工艺部门,交具体开发该产品的技术人员检 验。 7)工艺部人员经检验后,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并填入《首件检验报告》中。 8)工艺部、品管部均判定合格后,《首件检验报告》一联由品管部保留,一联由工艺部保留,一联转生产部, 生产部可以正式量产。 9)工艺部、品管部判定不合格时,如属生产人员原因时,应由生产人员改善、调试直到合格为止;如属工艺

首件检验规定

首件检验规定 1目的 规范和管理品质检验工作,防止不合格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确保总装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质量管理工作首件检测活动。 3术语 3.1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3.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3.3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4职责 4.1品管部是检验和试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程序的监督和管理; 4.2工艺技术部负责提供产品检验和试验所需的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技术标准等技术资料; 4.3品管部负责组织编制首件检验和试验规范或检验作业指导书;负责对检验数据的记录和保存,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并形成报表,并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反馈,责成供货方进行整改;4.4生产单位负责生产物料的接收、确认和报检,作好状态标识,以及将首件样品交品质部确认并填写(首件质量确认报告)表。 4.5检验人员负责对生单位送检之产品的检测、判定、隔离和标识; 4.6品管部主管负责部分重要零部件的检验和试验; 5补充说明 5.1生产用物料接收和检验通知 5.1.1物料从仓库料出后,由生产组长依生产计划单对所到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和生产产品型号规格等进行确认; 5.1.2如果所生产的物料为客户要求试做样品,生产组长需在样品及《生产计划单》上注明“样品”标识。新样品由工艺技术部进行测试,品管部协助。 5.1.3如物料为客户加急订单,生产组长应在《首件质量报告》表上注明为“加急订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检; 5.1.4物料报检应在领料后的半个小时内完成。 5.2物料检验 5.2.1检验责任部门在收到首件检验通知后,区分是否为急需用料,如是急料,应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内安排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及时告知生产部和品管部。如不能及时完成,应立刻与工艺技术部和生产部协商解决。

标准紧固件规范

修订记录 一、目的 对所采购的标准件的质量进行控制,对进货检验所涉及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抽 样等进行规定。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螺栓、螺母、平垫、弹垫、销轴等标准件的进货检验。 三、一般性检查(按S-3级, AQL=2.5) 3.1 查随货技术资料质量证明书,证明该标准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证明书应包括: 1. 供方名称或厂标; 2. 制造依据的标准; 3. 精度级别; 4. 表面处理方法。 3.2 外观检查 3.2.1抽查是否有等级钢印标志 a) 性能等级为4.6、5.6及≥8.8级的螺栓、螺钉必须标志; b) 性能等级为5级及≥8级的螺母必须标志; c) 螺纹直径≥5mm的螺栓、螺钉、螺母才需要标志。 3.2.2 螺钉表面: 表面应光洁、平整、无毛刺、无锈斑、无缺牙、无烂牙,镀层不得有起泡、脱落或锌白等缺陷,厚度应满足规定要求。 四、尺寸检查(按S-3级,AQL= 2.5) 依据相关的国标或技术要求进行检查 4.1 对螺栓、螺钉及螺母,应检查螺纹大小径、螺纹导入长度、螺距,同时使用相应的螺纹 规止通规进行检测;

a) 电镀前的螺栓、螺钉应使用公差等级为6g螺纹环规检查,电镀后的螺栓、螺钉应使 用公差等级为6h螺纹环规检查; b) 电镀前的螺母应使用公差等级为6G螺纹止通规及塞规检查,电镀后的螺母应使用公 差等级为6H螺纹止通规及塞规检查; c) 螺栓、螺母、螺钉通规检查须每个螺纹能顺利通过才合格,止规检查最多只能通过两 个螺纹才合格。 4.2 对自攻螺钉类,按标准要求进行螺纹尺寸检测:螺纹外径、末端外径、螺纹导入长度、 螺距。 五、性能检查 5.1 硬度检查(每批抽3Pcs试验,按Ac/Re=0/1判定) a) 根据实际情况,对大于或等于M8的螺栓、螺钉、螺母直接在洛氏硬度计上测试即可; b) 有机械性能等级要求时,按对应的国标或图纸进行检验;未作要求时;螺栓、螺钉必 须为4.8级,螺母必须为8级; c) 对于自攻、自挤螺钉,硬度检测应制成镶件,测试其表面硬度、芯部硬度及渗碳层深 度。 1. 自攻、自挤螺钉热处理后的表面硬度应≥450HV0.3 2. 自攻钉热处理后的芯部硬度: 螺纹≤ST3.9:270~390 HV5 螺纹≤ST4.2:270~390 HV10 3. 自挤螺钉热处理后芯部硬度应为290~370HV10 4. 自攻螺纹规格与渗碳层的关系: 5. 自挤螺钉螺纹规格与渗碳层的关系:

首末件检验规定

首末件检验规定 河南赛尔车轮有限公司 首末件检验程序 编制:技术部审核:王海成批准:庞海强文件编号:JS-Y-03 一、目的 为确保生产产品和过程特性与生产技术要求保持一致,并防止大量不良之发生,特制定本程序。 二、范围 凡制造部门生产产品首末件检验均遵照执行 三、职责 技术部编制产品首末件检验程序;质检部、生产车间共同完成首末件测量,做好记录,并负责标识和封存。 四、定义 1、首件是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工装、机床的调整、工装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对于大批量生产,“首件”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 2、首件检验是对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工装、机床的调整、工装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一般要检验连续生产的3-5件产品,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 3、末件是在工人完成整个产品生产后随机抽查几件产品。 4、末件检验是在工人完成整个产品生产后进行末件封样与首件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模具或工装完好。 五、程序

1、作业流程,见附件 2、首件产出后,操作工及时通知或告知专职检验员检验,以首末件检查表项目逐一检查,并记录签字,若检验员发现并判定不合格,须停机处理或更换模具时,则由检验员、车间共同决定,并记录于首末件检查表,经整改再依据首末件检验程序,进行复检。对检验合格的首件做标识即“首件”字样,具体可由质检部和车间共同确定认可的可追溯性标识。 3、末件产出后,操作工要对产品做“末件”标识,并送质检部由检验员检验,仍以首末件检查表项目逐一检查,并记录签字。 4、首件检查样品,须保留至末件检查合格以后,一起退回生产车间。 2011.7.16 首末件检验流程 生产 通知首末件检验 NO 检验整改 末件YES 首件YES NO 复检 入库继续生产

首件检验规范

首件检验规范 1 目的 为确保生产品质,预防出现批量性的产品不合格,特制定本规范。 2 范围 本公司的生产加工过程均应进行首件检验并依本制度进行。 3 职责 品质部PQC负责首件检验并填写首件检验报告。 生产部负责首件的自检及送检工作,生产组长负责检验的确认。 4 术语 首件:是指生产部加工生产的产品,经自我调试确认,判定合乎要求后,进行批量生产前的第一个或三个产品(半成品、成品)。只有在首件检验合格后才可以进行批量生产。 首件检验:产品生产时进行的检验、试验,目的是为了验证人、机、料、法、环、测这些影响因素在正常的控制条件下。 5 规范内容 首件检验的时机: 在每批产品投产时,以及生产过程当中人员、机器设备、物料、工艺方法、环境条件、测试方法这六种因素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发生显着变化时进行。 5.1.1 新产品第一次试产、量产时的首件产品。 每一批开始生产的首件产品。 5MIE变更后的首件产品。制程中换料或工艺更改条件下生产之产品;生产线连续中断生产2小时以上 工装、设备维护维修后的首件产品; 新产品首件检验 5.2.1 生产部依工艺流程加工或调试并进行自检。

品质部PQC在生产部加工测试时,应依照相关检验依据或样板,从旁协助同时就外观等易于判定之特性予以确认。 生产部认定生产之产品合乎要求时,将该首件交PQC进一步检验。PQC依据检验标准对首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如判定不合格,应向生产部提出并要求改善,直到判定合格为止。 PQC判定合格或判定不合格,但属设计问题或生产部无法改善之问题时,将首件产品送往开发部门,交具体开发该产品之技术人员做检验。研发技术人员经检验后,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并填入《首件检验单》中。 研发部、品质部均判定合格后,生产部方可正式量产。 研发部、品质部判定不合格时,如属生产原因应对生产部改善、调试直到合格为止,如属设计原因时,应停止生产,由研发部拟出对策加以改善后,方可恢复生产,并需重新作首件确认。 正式量产后的首件检验。 5.3.1参照就产品之首件检验流程进行。 因不属新产品在客户没有技术修改变更之一般状况下,只要品质部判定合格即可生产,不必送研发部检验。 操作过程 a) 生产线按照正常生产流程进行生产; b) 作业员对生产的首件产品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首件检验单并交线长进行确认; c) 线长确认合格后交PQC检验员进行确认; d) 检验员确认合格后可继续生产,确认不合格时随即展开生产异常措施活动; e) 样品由生产线保留至产品生产完成时为止。 首件发现之质量不良的追踪管制

螺栓螺母紧固件检验规范

紧固件检验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五金紧固件的技术要求、检验项目、抽样与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电信用五金紧固件成品的检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6-81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GB197-81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 GB3103.1-82紧固件公差螺柱、螺钉和螺母 GB1237-88紧固件的标记方法 GB3098.1-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柱和螺钉 GB3098.2-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 GB3098.4-82紧固件机械性能细牙螺母 GB3098.6-82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栓和螺母 GB90-85紧固件验收检查标志与包装 GB5779.1-86紧固件表面缺陷——螺栓、螺钉和螺栓——一般要求 GB5779.2-86紧固件表面缺陷——螺母——一般要求 3 尺寸检验要求 3.1 AQL的确定 3.1.1六角螺母: a.当机械性能等级≥8级时,AQL分别为: 对边宽度1.0;对角尺寸1.0;螺纹通规1.5;螺纹止规2.5;其他所有项目2.5. b.当机械性能等级<8级时,AQL分别为: 对边宽度对角尺寸及螺纹通规均为1.5;螺纹止规2.5;其他所有项目4.0. 3.1.2六角螺栓:a.当公差等级为A、B级时,AQL分别为: 对边宽度、对角尺寸、螺纹通规、螺纹止规均为1.0;头下圆角半径1.5;其他所有项目2.5. b.当公差等级为C级时,AQL分别为: 对边宽度、对角尺寸、螺纹通规、螺纹止规均为1.5;其他所有项目4.0. 3.1.3双头螺柱:a.当公差等级为A、B级时,AQL分别为: 对边宽度、对角尺寸、螺纹通规、螺纹止规均为1.0;其他所有项目:2.5. b.当公差等级为C级时,AQL分别为: 对边宽度、对角尺寸、螺纹通规、螺纹止规均为1.5;其他所有项目4.0. 3.2检查比例(LQ10/AQL)的确定。 按生产者风险不大于5%的抽样方案定LQ10/AQL值为6.2(生产者风险等于5%) 3.3检查项目 3.3.1六角螺母 a. 主要项目——对边高度(S);对角尺寸(e);螺纹通规、螺纹止规。 b. 次要项目——厚度(m),外倒角圆直径(dw)内倒角圆直径(Da)螺纹底孔(D1)3.3.2六角螺栓

首件检验规范.

首件检验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 1、目的 :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提高产品质量; 控制批量性质量问题和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减少质量损失,降低质量成本。 2、适用范围:本公司的加工生产过程过程。 3、职责 3.1 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安排首件送检工作。 3.2 检验员对首检的正确性负责。 3.3未经首检或首检不合格, 而擅自安排或生产产品, 由此引起的质量事故, 责任由直接车间管理者和责任者承担。 3.4 对首检错误,检验员盖首检合格章,造成的质量事故,责任由检验员和操作者共同承担。 4、定义: 首件——加工出的第一件产品,可以是部件、零件、某工序完工的在制品。 首件检验(首检——首件产品经操作者自检合格后,再提交检验员进行检验的活动。 5、程序 5.1首检的时机 /场所

①每个工班次刚开始加工的第一件产品; ②过程发生改变(人员的变动、换料等后加工的第一件产品; ③由于设备、工艺等原因造成的停机,停机再开机时要进行首检; 5.2首检的要求 ①首检采用三检制:自检、互检及专检。 ②三检制;送检的产品必须先由操作人员进行“自检”,然后再由班组长或同事进行“互检”,最后由检验员‘专检’,确定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 ③首检后,检验员对检验合格的首件产品,应用记号笔标记“√” , 以示首检合格,标明日期,并保持到本班或一批产品加工完了为止。 ④ 3件产品仍然树不起首件 , 质检员需叫停该工序的生产 , 通知生产、质检及相关部门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重新进行加工树首件。 5.3首检记录的主要项目 ①产品上是否有打印的跟踪标记、跟踪标记是否与跟单或者技术文件上要求一致。 ②所执行的技术文件(图纸、工艺等与跟单上要求的技术文件是否相符。 ③机械加工后的实际质量特征(几何尺寸、形位公差、螺纹紧密距、螺纹止口尺寸、产品表面粗糙度、外观等

首末件检验程序

1目的1.1确保生产过程的工艺正确和使用的零部件正确从而避免批量质量问题。 1.2每个工序的第一件样品、最后一件样品、生产过程得到及时有效的评估。 2范围 2.1适用制造过程当中所有首末件检验、过程检验的活动。 3定义 3.1首件检验: 每班开班时,生产换型时,重新开机后,设备重新调整后生产的第一件半成品或 成品。 3.2末件检验: 每班下班时,生产换型时,重新开机后,设备重新调整后生产的最后一件半成品 或成品。 4涉及部门 4.1质检部 4.2生产部 4.3技术部 5一般原则 5.1首件检验进行时间 5.1.1每个班上班时。 5.1.2产品换型时(产品零件号更换时)。 5.1.3设备重新开机后。 5.1.4生产过程中设备重新调整后。 5.1.5工装模具调整后。 5.2首件检验的数量至少一件,并进行首末件对比。 5.3首件检验是对各工序的设置(如工装, 模具, 工艺参数等)和零部件的使用正确与否进行验 证,从而避免产品批量质量问题。必要时对一些重要的参数,进行SPC数据分析。 5.4首件检验原则上不对原材料合格与否进行重复检验, 因为原材料的检验由来料检验控制。 除紧急发放的原材料外, 首件检验将假设所有到生产线上的原材料都是合格的原材料。 5.5所有从原材料仓库申领的零件标识必须随时和物料一起,不能丢失,原材料仓库在发放零 件时必须确保生产部申领的零件都有正确的标识,并且这些标识必须伴随零件到达相应的 加工工序,该工序加工完成后由该工序的零件编号代替上一道工序的零件编号。 5.6首件检验将根据批准的最新版本的工程图纸, 批准的控制计划, 有关技术标准和/或特殊 的指导书进行。

紧固件进货检验规范

北京安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紧固件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JS-17-1/1 版次:A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发布日期: 2011 年 7月 30 日实施日期: 2011 年 7月 30 日

紧固件检验规范 1 目的 为了确保本公司采购的紧固件符合技术设计的要求,特制订本检验规范,采购人员与检验人员需依此检验规范进行采购和验收。 2 范围 本检验规范规定了本公司采购的各种标准紧固件(包括螺钉、螺栓、螺母、垫圈、自攻螺钉等)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验收规则。 3 职责 检验员:负责依据检验规范及相关产品规格资料执行各项检验。 采购人员:负责依本规范的质量要求进行产品的采购。 质量部经理:负责审批相关检验记录表,协调处理质量异常问题。 4 工作程序 4.1 操作者资格 经公司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质量检验员任职资格,了解紧固件的相关术语及要求。 4.2 检测设备及工具 游标卡尺(0.02mm) 1 内六角搬手 1套 4.3 测试条件 典型环境温度:;20℃—30℃ 典型环境湿度:30%—60% 4.4 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4.4.1 质量说明文件 目测法检查,要求送检产品应附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或“检测记录”。“检测记录”中测试数据应在其相应规范允许范围内并结论合格。 4.4.2产品型号、数量 目测法检查,要求根据装相单中填写的规格型号和数量描述情况查验实物应与送检单描述一致。 4.4.3产品包装 目测法检查,要求产品内、外包装完好无破损、无碰撞或淋雨现象,标识清晰。

4.4.4外观、性能技术要求、缺陷分类及测试方法 4.4.4.1外观表面质量、缺陷分类及测试方法 外观表面质量、缺陷分类及测试方法见表1。 4.4.4.2.1螺栓的技术要求、缺陷分类及测试方法 螺栓的技术要求、缺陷分类及测试方法见表2,外形图见图1。[本表包括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六角头螺栓全螺纹—C级(GB/T5781)、六角头螺栓(GB/T5782)] 膨胀螺栓的技术要求、缺陷分类及测试方法见表3。 GB5780 GB5781

首件检验标准

首件检验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结构部首件检验规范及要求 1、目的: 为确保产品品质,预防出现批量性的产品不合格,特制定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中对首件检验的要求及管理规范。 2、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对首件检验的要求及工作程序。 3 、职责 3.1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安排首件检验工作。 3.2未经首件检验或首件检验不合格,而擅自生产产品,由此引起的质量问题,由直接责任者负责。 3.3检验员、工序负责人、下道工序对首件检验的正确性负责。 3.4 工序负责人对首件检验完成后,由下道工序进行复检。如不履行复检职责,下道工序负同等责任。 3.5 对首件确认工作未完成,检验员在?首件检验记录表?上签字的,造成的质量问题,责任由检验员负责。 4、控制要求 4.1首件检验中应检查产品生产过程所用的所有原辅材料必须与规定相符。4.2 对生产部门首次连续性生产的第一个完工的半成品和成品,必须经过首件检验和确认。 4、3 对于常规产品,须按批次进行首件检验。 在下列情况下应该进行首件检验: 1、批量加工(10台以上) 2、客户要求

3、设计要求 4、非常规产品 5、停机再开机时 6、原材料及规格更改时 5、首件检验流程 5.1 在首件制作过程中,工序负责人、检验人员应到生产现场监督检查实际生产者按生产工艺流程,根据现行有效的生产工艺文件自行完成首件,并对每一生产工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解决。 5.2 常规产品及停机再开机生产的产品首件生产必须完成所有生产工序,经生产者检验合格在?首件检验记录表?上签字后再交由检验人员进行首件检验。首件检验时,检验员应会同工序负责人按现行有效的图纸、清单(或顾客提供的样件)、工艺文件、产品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在首件产品上做好标识(如签注“首件合格”等),并在?首件检验记录表?上由生产者(或代表)、检验人员签字确认。首件检验不合格立即退回,重做首件,直至合格。 5. 3 批量生产过程中材料、规格发生变更后生成的半成品、成品都需要进行首件检验及确认。 5.4 首件检验时应及时做好首件记录,并填写?首件检验记录表? 5.5 当首件生产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反映和处理,并对不合格项重新进行确认。只有当检验合格的首件,并将结果记录在?首件检验记录表?上,并由检验员对质量作出认可后,方可组织生产。 5.6 只有经过首件确认后,检验员方可开始进行正常交收检验工作 5、7首件检验的内容

压铸首末件及定时检验规范(含表格)

压铸首末件及定时检验规范 (ISO9001:2015)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压铸工序上一班末件、本班首末件检验及定时检验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压铸事业部首末件检验及定时检验的质量控制。 2 术语和定义 压铸首件:指每班开工、异常停机、人员变更、技术文件变更、技术方法变更、技术参数变更、换模、修模(含粑件)、换字头、换状态时,出现上述任一情况下开始生产后压铸工自检合格5~10件产品中抽取的样本。 压铸末件:压铸工每班下班时最后一件带浇口、集渣包、排气槽的尾件。 定时检验:在每小时的整点时刻对产品实施的质量检验的过程。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4 职责 4.1 压铸生产部负责首末件及定时检验的实施。 4.2 质量控制部门负责首末件及定时检验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5 管理要求

5.1 压铸工序首末检验及定时检验 5.1.1 首末件检验及定时检验标准:压铸工对照“压铸首件送检通知单”项目、检验作业指导书、修模通知等技术标准中的所有项目采取目测的方式进行自检,压铸班长、巡检对照检验作业指导书、修模通知等技术标准中的所有项目采取目测的方式进行互检、专检。 5.1.2 上一班的末件检验:压铸工对上一班的末件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放在指定工作台上,由压铸班长、巡检分别进行互检、专检。 5.1.3 本班首件检验 5.1.3.1 压铸工在开始生产压铸首件时,先去除首件浇冒口、飞皮,并对首件进行检验后,填写“压铸首件送检通知单”随首件交质量专检台,涉及换模、换字头、修模后的首件产品,压铸工应将修模前的样件和修模后的首件一同送质量专检台,并在“压铸首件送检检查记录”上登记。 5.1.3.2 压铸巡检按检验作业指导书、修模通知等要求对本班首件产品的尺寸及外观进行全面检查,涉及盖类字样位置检测的必须进行划线检查,并在“压铸首件送检检查记录”上进行记录。 5.1.3.3 有打磨要求的盖类产品在首件检验合格后,压铸巡检安排将上述产品交表面处理工序进行试打磨验证,表面处理工序应在30分钟内完成试打磨验证,打磨巡检确认效果并在“盖类产品打磨验证记录表”上记录。 5.1.3.4 现场工艺将首件产品交表面处理工序进行抛光验证,并在“压铸毛坯抛光验证登记记录表”上进行记录,打磨巡检确认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