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智慧校园平台建设可行性报告

互联网智慧校园平台建设可行性报告
互联网智慧校园平台建设可行性报告

互联网智慧校园平台建设

可行性报告

目录

二、项目投资额 (6)

三、合作期限 (7)

四、收费方式 (7)

五、项目建设时间计划 (7)

六、产权归属 (7)

七、合同约定 (8)

八、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10)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学院“互联网+”网络平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项目背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105.49亩,现有建筑物40余幢(其中学生公寓17幢,见下表),在校生1万余人,教职工536人;“十三五”期间预计学生人数达到1.5万人,教职工达1200余人。

3、需求分析

目前我校校园网络仍然为建网初期的千兆骨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模式,覆盖范围包括实训1、

2、3号楼、办公楼、5号教师公寓(东招西招),体育部办公室、后勤办公楼、图书馆等,网络出口带宽为102M。

针对我校目前的现状,提出以下需求:

将校园数字广播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建立在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平台上,即共用校园网络的光纤链路和带宽;

部署覆盖学校主要建筑物和学生活动密集区域的无线网络,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业务需求以及改造现有的有线网络;

中心机房建设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要满足有关的规定和办法;

核心网络、汇聚网络、接入网络、综合布线、安全设备、系统管理、实时管理等基础性设施一次性投资建设;

要有足够的网络出口带宽和同时能满足网络和实时监控的光纤链路;

投资建设的项目需要征求学校各业务部门的功能需求,收集有关的业务应用资料,如电子邮件、数据库、虚拟存储、桌面云办公、网络学习空间、多媒体教学平台等。

4、建设目标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该项目将建设覆盖全校范围内的基础网络环境,办公、实验、图书馆及有关业务场所等的有线网络,覆盖全校范围内的无线网络,构建基础云环境,提升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的承载和支撑能力。

建立云服务模式: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校园云模式。提供存储、网络、安全认证等基础服务,推动云办公、云存储、云教学等应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的自我学习能力。

建设广播、监控设施:该项目将建设覆盖校园主要办公区、学生活动区和校园主干道路的数字IP网络广播系统,覆盖主要建筑物的出入口、学校南大门、东大门、以及校园主干道路的网络监控系统等。

建成后的网络平台将成为省内同类院校中先进、稳定的校园网络,更好地为我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提供服务。

5、项目建设原则

可靠性和稳定性。该项目首先要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需求,还要承担教职工生活和学习服务,满足学生公寓上网的需求,同时也要保障视频监控的实时性,所以系统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是校园网络基础平台正常运转的首要条件。在可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开放性和标准化。校园网络基础平台建设,只有开始,没有终结。一个阶段建设完成后,为了

保证下一阶段的建设中,不同设备的兼容性,网络系统在设计时必须采用开放技术,支持国际标准协议,具有良好的互通性,保证支持同一厂家的不同系列的产品与不同厂商的不同设备无缝连接和互操作的能力。

具有高处理能力和可扩展性。在网络设计时,应以万兆以太网技术为核心,在满足现有的网络用户和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同时考虑未来业务发展、规模的扩大,要求设计的关键网络设备具备扩展能力和必要的扩展接口等,以及要保证对新技术的支持。

另外还要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维护性、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以及设备的扩展和升级等。

6、建设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 20988-2007 )

《云计算关键领域安全指南》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2008)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09)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7、建设主要内容

本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活动密集区域内的校园数字IP广播系统和建设主体设施和关键位置的校园监控系统。

(1)基础设施中有线网络要求:万兆骨干网覆盖到全校的所有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以及教师公寓等,以及满足招标方在合同期内提出新的有线网络的需求。

(2)基础设施中无线网络要求:校园95%以上覆盖范围,包括办公楼、教学楼、阶梯教室、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公寓楼、食堂、运动场、生活广场以及校园内各交通主干道等设施和范围。

(3)校园广播要具备手动广播、定时广播、临时广播、建立节目库等功能,支持各类自制的语音教学课件点播,对区域范围内可以安排语音播放及教学有关素材,实现单点广播,即某部门需要广播不必去机房,而是根据授权在自己的办公室即可实现,还应实现分区域、多区域独立或组团广播,真正实现无人值守,系统服务器自动运行,不同时间播放不同节目等;

(4)视频监控系统采用数字高清图像传输方式,全部用高清网络摄像机,数字视频信号进入交换机后通过万兆骨干网络方式传输;实现24小时,30天高清晰度录像,在数据中心机房的存储设备中留存30天。

设备的选择根据监控区域不同,选择也不一样,一般选用高清红外半球摄像机和高清红外枪型摄像机对固定区域进行监控,选用高清红外球型摄像机对大范围区域进行巡视和重点监控。

摄像机的选择、选址和安装必须符合GB50348、GB50395的相关规范以外,同时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公共区域:不应出现监控盲点,在面积较大的公共区域宜安装具有转达和变焦放大功能的摄像机和多台摄像机,通过监控屏幕应能辨别范围内的人员活动情况;

财务、重点实验室、保密室等重要部位安装的摄像机,应能清晰辨别显示区域内人员的体貌特征和活动情况,涉及机密场所的监控图像按相应保密等级管理;

安装与主要通道、交叉路口的摄像机,其监控图像应能清晰显示进出口人员的体貌特征;

机动车出入口、停车场、南大门附近以及其他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应选用低照度带强光抑制功能的彩色固定摄像机和自动光圈镜头,应能清晰辨别出入人员和面部特征和机动车牌号;

摄像机安装角度宜减小监控图像俯视程度;室外摄像机如采用立杆安装,立杆的强度和稳定度应满足摄像机的使用及安装场所设备所需的防护等级的要求。

二、项目投资额

学院“互联网+”网络平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额为1000万元,全部费用由投标方承担;

三、合作期限

双方的合作期限拟为10年。

四、收费方式

收费只能由运营商负责实施;收费的范围是学生的上网费及未来开展的业务费用;收费标准要根据市场行情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优惠幅度为当地资费标准的5%。

教职员工使用网络不能收取费用,办公、教学和科研等区域内上网不能收取费用,学生访问校内资源全部免费。

五、项目建设时间计划

合同签订后6个月内集中完成校内有线、无线网络建设;建成后1个月内组织试运行,试运行21日后招标方组织验收;合格后正式运行。

六、产权归属

项目完成后形成的相应资产(包括设备、光纤线路及辅材设施、有关的配置信息、程序文档、图表有关技术资料等)在合同期内归属学校但不能自行处置(投标方违约除外),合同期满后由学校自行处置。

七、合同约定

(一)项目管理

该项目由投标方协助招标方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及广播系统、监控系统等的管理和维护;投标方负责培训学校有关的网络技术管理人员、广播、监控系统的管理人员并使校园管理人员能独立管理教学、科研、实验等场所的网络基础设施,能独立管理广播、监控系统;投标方主要负责学生公寓的网络管理、维护等。

(二)管理制度

该项目必须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同时也必须遵守学校有关的管理制度,如有不一致地方应以更为严格的规定为准。

(三)信息安全

该项目涉及所有的信息系统(包括软硬件、数据、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要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特别是确保域内学校、教职员工及学生等各类保密信息的安全。

(四)软硬件升级

合同期内,投标方负责投资建设的网络基础设施的硬件升级和必要的更换,以及相关配套软件的升级维护等;

合同期内,学校负责校园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自验收之日起的下一年度以后的成本性维护费用。

(五)网络流量监控计量

要有实时的网络流量监控界面,包括网络出口流量监控、各接入信息点的流量监控,以及核心网络设备的监控界面,各接入点能查询实时的流量使用和剩余情况;

严格规范的使用认证、计费软件系统,避免出现流量被“偷”现象;

在节假日、校庆纪念日等特殊日子要适当的进行赠送流量等优惠活动。

(六)网评

本项目建设必须确保学生的利益不受到任何侵害,同时也为了更好的为学生们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合同期内拟定期开展网评,网评的主要内容是无线上网的速度、网络流量的使用和计量以

及网络维护服务等方面,网评满意度至少达到60%以上,项目方可继续进行,同时要做好上网速度和上网流量的计量等的普及和引导工作。

(七)其他

1、投标方按照项目建设时间计划进行实施。

2、无线AP的数量不限于方案设计数,实施过程中按实际需求提供,直到满足招标方提出的建设目标。

3、投标方须安排足够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保障项目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等。

4、项目建设完成后,投标方需要提供网络基础设施、广播和监控系统等的整体运行细节和技术资料给招标方。

5、投标方能根据招标方相关要求,及时进行互联网行为管理及互联网访问限制;能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和安全部门要求,提供互联网出口的上网行为审计和日志查询。

6、在合同期内,未尽学校许可,投标方不得在用户终端植入广告或从事盈利性的广告经营活动;不得植入低俗广告并且必须保障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以及域内的网络安全。

7、在合同期内,因不可抗拒原因(如自然灾害、政府行为等)该合同必须终止,因此造成的损失由投标方自行承担;所有设施应保持当时的原状,更不允许投标方拆除。

8、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投标方不得向学校提出额外的要求,如由于新的IT技术出现而造成投资资金的增加等。投标方负责对投资的网络设备进行软硬件的升级和更新,以保障学校网络、广播和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转。

在合同期内,投标方负责现有的有线网络(办公楼、实训1、2、3号楼、东招西招、图书馆、体育馆办公室、后勤办公室等建筑物节点)的升级改造以满足招标方的需求。

在合同期内,因招标方有新的建筑物(如3号教学楼、实验与科研大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等)而产生的有线、无线网络等建设费用都由投标方按照万兆以太网及802.11AC以上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追加投资资金以满足招标方的需求。

9、关于本项目建设的未尽事宜,尤其涉及到学校的公共利益,产生分歧时,双方应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协商解决。

10、本项目投标人中标后,需缴纳10万元履约保证金,用于保护招标人免受因投标人行为而蒙受的损失;履约保证金可采取银行转帐或电汇的方式;双方签订合同后10个工作日内未交纳规定数额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将被取消中标资格。

合同期满后,退换投标方缴纳的履约保证金。

下列任何情况发生时,招标人将不予退还其交纳的履约质量保证金:

(1)如果中标人在投标有效期内(90天)撤回投标;

(2)中标人提供的投标文件虚假响应招标文件;

(3)中标人在投标有效期内收到中标通知书后,由于中标方非因不可抗力原因未能按照招标文件要求与招标方签订并履行合同;

(4)中标人在投标有效期内收到中标通知书后,自愿放弃中标的。

(5)在合同期内,项目建设未满足合同要求的。

(6)未履行招标文件和合同中规定的建设承诺、服务承诺或其他承诺的。

(7)在合同期内,中标人有违约行为的。

八、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本项目均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及有关现行的规程、标准、规范、办法。本工程必须达到并不限于现行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法定要求,如上述法定要求与标书要求有不一致的地方,以较严格者为准。

(1)网络基础和无线设备

网络基础设施选择的硬件产品必须是国内知名IT品牌,并有相配套的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支持合同期内的升级维护,并且为同一品牌,便于管理。

解决方案采用有线无线相融合,提供整体无线网络性能监控,支持对AC/AP/射频/终端的性能监控等。设备参考表如下:

校园数字IP广播系统信息点分布表(参考)

校园监控系统信息点分布表(参考)

(5)网络出口带宽

要有足够的出口带宽满足教职工、及学生的上网需求;

平均租用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商的带宽数量(每个运营商至少1G带宽),分配有公网IP地址1—2个;并且承担在用的联通100M带宽费用(1年);

教职工上网必须有独立的出口带宽;

随着新技术、新业务等校园网络应用需求时要适当的增加出口带宽。

(6)光纤

光纤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芯数,还有考虑种类。光纤芯数满足1用1备1冗余,常规的网络应用、广播和监控业务要有备份芯数外,还要留有可扩展的芯数;室内、室外要选择不同种类的光纤,室外要考虑管道、架空、直埋等环境的影响,室内垂直布线、水平布线要有区别;根据传输距离的远近要考虑单模还是多模。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方案》得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以国家、省、市、县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得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得智慧教学与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得智慧管理,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得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得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得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得现代化奠定坚实得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学校概况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校园网始创建于1992年,校园网络全覆盖于2013年实施。学校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按照《“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学校得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得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间、

计算机教室**间,全自动录播教室**间、数字化实验室**间,学术报告厅**个,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以及科技航模课程基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高速连入市县城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瞧,我校现已建成学校网站、人事管理、资产管理、校本资源库、电子备课、影像资源库、网上报修、心理辅导、家校联系、电子图书等平台。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瞧,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制作质量较高得多媒体课件。管理人员能熟练使用办公应用软件。 四、存在不足 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得问题主要就是:系统性得整体规划有待提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基础设施装备不先进、不全面、严重老化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在校务管理、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对师生全面素质能力与发展水平方面考核得平台需进一步完善。 五、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几年得跨越式建设与发展,建成高水平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实现高速、安全得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员工信息化应用得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得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得信息环境,建设可共享得优质校本资源库,实现教学教研、管理服务得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师生得信息素养与应用水平,最终建

智慧校园基础支撑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基础支撑平台建设方案 1.1.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应用系统如果采用各自独立的身份认证机制,用户就要记忆不同系统中的账号/密码。为方便师生使用,解决多应用带来的多账号问题,需要建立统一的身份管理平台,用户在平台上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所有具有权限的应用。 统一身份认证以IDM/IM(身份认证管理)为基础提供安全的用户身份管理功能,并配合Access Manager 基于代理架构的访问控制,提供Web应用的单点登录和Web应用保护。IDM/IM都集成了Directory Server(LDAP)目录服务器来存储统一身份库信息。统一身份认证实现的功能如下: 1.建立统一的集中身份库——统一身份数据中心,对各应用系统的所有用户提供集中和统一的管理,同时根据各个业务应用系统的认证方式的不同提供灵活的认证机制; 2.在集中身份库的基础上,在满足数字校园管理平台信息系统内部业务流程规则的前提下,通过身份管理技术实现身份库与各个业务应用系统(门户、OA、教学、教务等系统)用户身份信息的自动同步处理功能; 3.在集中身份库的基础上,提供单点登录(SSO)功能,用户只需要通过一次身份认证就可以访问具有权限的所有资

源。 集中身份库与门户系统的统一可以为整个平台提供集中的管理、安全机制,实现整体的统一。 4.1.1.设计要点 ●支持用户数据的集成,适应中小学用户数据分散管理 的现状 ●支持用户数据存储模式,适应中小学教职工多重身份 的现状 ●支持多种认证方式,确保异构业务系统能够集成,让 用户获得完整的单点登录体验 ●满足不同用户或系统的认证安全需求 ●保证身份认证平台的高可靠性和高性能 前三个需求是身份认证平台发挥作用的基础,而随着应用集成的力度和广度的加大,后两个将是身份认证平台必须妥善处理的问题。 校园应用功能多样、结构复杂,各应用系统的权限管理基本上采用分级授权的方式。身份认证平台可以采用统一的权限模型,供各应用系统使用,相应的权限数据既可集中管理也可分布式管理。从实践结果看,集中权限控制的效益并不明显,建议不强求集中控制,由各应用系统设计开发时按需选择。

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建设内容: 网络环境建设 1、有线网络 功能描述:校园主干网万兆,千兆到桌面。是校园多媒体教学、校园服务、校园管理、综合安防、有线电视、电子公告屏、校园宣传系统、校 园广播等各系统模块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 效果:依托高速、可靠的网络平台是学校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及保障。 要求:(1)每间教室、功能室建筑施工方预埋网线最低标准为:软光纤或六类防屏蔽专用线到教室。有线网络接口10个(班班通(一体机)1个、讲台1个、教师行为教学分析系统2个、电子班牌1个、校园广播1个、老师教室内办公1个、班级门禁1个,无线AP接口2个),每栋教学楼楼层交换机使用硬光纤相连接(即光纤到楼层,到楼采用万兆模块),每间教室设置一个有线电视接口。(2)办公室有线网络接口3个或每一面墙一个,门房3个(分别布在除门口外所在的三面墙)、路灯竿上3个(监控、AP、预留) (3)每个网口应配备相应电源插座(监控、音箱不配),预埋相应电源管道; 2、无线网络 功能描述:作为有线网络的一个有效补充,智慧校园的基础保障,实现师生在校园内随时、随地的接入需要,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是智慧校

园各功能模块应用的重要保障。 依据:详见附件 效果图: 预算:详见附件 (1)教室内能满足50台平板电脑同时接入 (2)校园内能随时随地无缝接入 要求:建筑施工方每层教学楼无线节点网线预埋,室外无线节点网线预埋。 3、中央控制室(中心机房) 功能描述:作为校园信息处理的核心所在,具有网络中心、数据中心、校园安防中心、一卡通中心的功能。 依据: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

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1背景概述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2.方案简介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是通过建设统一标准的公共服务平台,将贯穿在教育日常工作中的学生、教师、资产和管理等基础数据,按规范格式统一保存在数据中心,在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基础上,统一建设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数据管理,便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融合云计算理念进行架构设计,主要分为基础设施层、平台服务层、软件服务层、客户端服务层。基于先进、灵活、开放的云计算基础架构,将各类基础数据存储于云端,并有效整合和管理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形成从管理、教学、办公到研究、在线学习等标准、统一的“三通两平台”体系,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各级教育机构提供高带宽、大容量的教育网络服务,全面、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服务及高效、便捷、实用的教育教学应用服务,实现各基层教育机构间的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和交换,确保教育系统内信息、学生信息、人事信息、资产信息等数据的高度准确和统一,减少重复录入,降低维护成本,实现区域范围内均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中等专业学校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2015—2020) 一、?建设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一)建设意义 智慧校园建设,是当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趋势,是提高教育现代 技术水平、规模培养信息技术技术技能人才的紧迫任务,将极大地推动 学校信息化建设,对学校各项工作、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产生重要 的影响,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显着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1.有利于实现数据共享,避免信息孤岛 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学校各项业务的信息化管理, 搭建各部门间信息共享的桥梁,保证学校各项数据的权威和质量,为学 校领导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化应用水平 构建智慧校园应用系统,将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 效率,实现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数据、资料、文件等的共享,也提高 了教职工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3.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智慧校园的建设,将推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变革, 普及多媒体教学、网络远程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质量的 提高。

4.有利于提升学校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智慧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二)校园网现状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校园网始建于2012年8月,目前已建成覆盖学校教学区的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校园网基于三层网络结构,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作为主干技术,呈星型网络拓扑结构,通过电信100M光纤接入Internet和泰安教育城域网。目前我校拥有各类服务器3台,各类核心、汇聚和接入交换机10台,接入信息点50多个。 为了实现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学校还逐步建设了校园门户网站(),提供了WEB、FTP、OA办公等应用服务,在学校教学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在学生实习实训上,将计划建成多个电脑仿真实训室,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实施教学,实训课根据教学需要按照先计算机仿真模拟,再实际操作的程序进行。 (三)可行性分析 从整体上看,学校校园网硬件设施较为完善,网络应用有一定的发展,学校及各处室、各专业部能通过学校或部门网站开展工作,拓宽了信息交流的渠道。但是我校信息化应用还有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智慧校园项目基础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项目基础平台建设方案 实现智慧校园基础平台搭建,通过此平台提供教师基础信息管理、学生基础信息管理、用户认证管理、门户管理、资源管理、应用管理、第三方应用接入等基础功能与服务。 3.1.统一认证管理 实现统一用户认证、统一账号登陆、统一入口功能。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实现各业务系统的单点登陆,实现统一的身份管理、权限管理和统一的分级授权机制。 完善的第三方接口管理体系,接口适用所有统一认证入口,实现用户基础数据平台对产品的配置和后台管理。 3.2.统一基础信息库建设 提供学生基础信息、教室基础信息、学校基础信息、学期管理、年级管理、年级班级设置、学科设置、教师任教设置、教师分组设置等基础数据设置功能。并为第三方业务提供必备的数据接口。 3.3.统一应用接入 为第三方应用接入提供标准接口,以实现第三方无缝接入,实现数据同步等。为实现更好的数据兼容性,各个应用

系统的数据都将通过平台API接口进行交互和调用,平台的所有接口都将以REST的设计和开发方式呈现。通过统一的应用接口管理,应用可以遵照平台数据交互标准向任何平台上的其他应用提供数据调用接口,方便数据交互。 以保护用户账号和平台资源信息为初衷,任何整合到平台的应用都要受应用管理平台的统一管理。应用必须在平台进行应用注册并在获得唯一的应用密匙后方可完成系统接入。在实现应用与平台或应用间的数据交换和请求是应用密匙则将成为平台上唯一的通用的且安全的标识。 3.4.统一的数据标准 平台的设计一定要注意保证其日后的可扩展性,因此,平台设计注重遵循标准规范,致力于教育云平台标准体系建设。 标准建设需要做到最好的兼容性、可扩展性: 1.采用最广泛应用、得到最广泛验证的标准,来使得多 样资源、应用能够同本平台兼容。 2.在设计和实现时着重考虑跨平台、兼容等特性 3.资源和应用一旦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改造,相当于从多 样性的、异构的状态进入到平台能够完全控制的状态。 因此一旦我们的资源标准进行升级,我们能够自动、 批量地对已入库管理的资源和应用进行统一的升级。

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方案(2018完整版)

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方案(2019完整版) 2019年7月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以国家、省、市、县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的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以“统筹

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 成员:*** *** *** 三、学校概况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校园网始创建于1992年,校园网络全覆盖于2013年实施。学校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按照《“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间、计算机教室**间,全自动录播教室**间、数字化实验室**间,学术报告厅**个,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以及科技航模课程基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高速连入市县城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看,我校

智慧校园实施方案

智慧校园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福建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以及我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及申报福州市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我校将以国家、省、市、县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的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应用为核心,以福建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为引领,实施以开放多元、融合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提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概况 近年来,在***政府、教育局的支持下逐年加大投入学校智慧校园(信息化)硬件建设,近三年年均100万元以上。我校已建成班班84寸以上互动式平板多媒体,12间教室配置了智慧教室系统,千兆网进教室,并接入互联网,三间学生电脑教室,1间平板互动云教室,3套录播系统多媒体听课室,1套手拉手校际互动教学系统,容纳200多人学术报告厅1个, 1间学生机器人科技活动室,并建有监控中心、网络中心、红领巾电视台可向所有教室实时直播。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技术平台。学校创建了学校主流媒体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教学楼、办公楼、图书楼已实现wifi全覆盖,安全监控基本全覆盖,为每位教师配备了办公台式电脑和移动备课笔记本。为学校信息的传输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这是一份完整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壹教德智慧校园 解 决 方 案

深圳市一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兴业路2005号广兴源互联网创意园A栋625 这是一份“完整”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2018年6月7日,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发布,各大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也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那么,智慧校园是不是学校想建就能建好的呢? 当然不是,智慧校园建设并不简单,有教育政策的影响、学校方针的考量,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今天,小壹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较为全面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供大家参考,方案内容如下: 智慧校园建设简介 智慧校园建设是一个以大数据为中心,将校园教学,生活和管理集为一体的智能化校园方式。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更加便利和高效的校园生活、教学体验。 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智慧校园,提高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并探索图和促进基于大数据模式下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现实形式,逐步解决校园教学的全向交互、校园环境的全面感知、校园管理的高效协同、校园生活的个性便捷,最终实现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怎么建设 智慧校园的建设应该通过管理科学化决策,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形成智慧的教育生态圈。智慧校园的建设应当注重以服务为核心,以人文本,搭建学校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有效地分析数据,利用数据分析结果做好校园管理工作。 智慧校园的三大核心特征之一: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因此,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一定要注重这一块的内容建设。 智慧校园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智慧校园建设总体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软件系统,二是智能硬件设备;其中智能硬件设备含括范围最大,一间教室就有很多智能设备:智慧班牌、电子白板、学习平板等等,再有便是校园中的,诸如数字图书馆、智能门禁、校园安防等。 而软件系统,则是这些智能硬件的承载平台,在通过物联网、互联网将之统一管理,让其集中统一在一个系统上,方便学校更好的管理校园。 智慧校园的建设标准 按照实际情况来说,智慧校园建设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标准,不同的省份也有不同的教育

智慧校园网络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网络解决方案规划 HUAW€I

二O 一五年六月

目录 第 1 章现状及需求分析 (4) 1.1 建设背景 (4) 1.2 应用与服务发展规划 (5) 1.2.1 智慧型教学服务 (5) 1.2.2 智慧型科研服务 (6) 1.2.3 智慧型管理服务 (6) 1.2.4 智慧型生活服务 (7) 1.3 建设内容 (7) 第 2 章智慧校园网络详细设计 (9) 2.1 校园网络建设原则 (9) 2.2 总体网络架构 (9) 设计原则 (9) 逻辑架构 (10) 物理架构 (11) 2.3 校园网基础区域网络规划 (12) 组网规划 (13) 1.1.2 可靠性设计规划 (14) 1.1.3 安全性规划设计 (16) 2.4 虚拟园区网解决方案 (16) 虚拟校园网概述 (16) 横向虚拟化 (17) 业务逻辑隔离 (18) 2.5 华为eSight 企业运维解决方案 (18) 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管理 (19) 网络效率管理 (21) 第 3 章方案配置建议 (22)

第1章现状及需求分析 1.1 建设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明确将“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主要发展任务,从战略层面高屋建瓴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中国高等教育校园信息化建设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信息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数字资源、信息应用等数字化校园,基本实现校园管理、生活服务等信息化,实现依托计算机和互联网实现师生之间交流互通。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社交等新兴技术日益影响着校园信息化建设,构建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的智慧型校园成为各高校信息化建设主题。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持续引领校园建设热潮。 趋势一,传统信息化建设追求系统的独立性,孤立地以单个业务部门或服务对象为主体,硬件基础设施、软件、数据库、信息系统等相分离,独立支撑相应的业务系统,这种现象将在未来一年中大大改观;随着顶层设计理念的普及与深入,各高校的建设模式朝着“一体化战略” 转变。以信息化“一站式”服务为目标、以用户服务为核心,融合软件、硬件、服务为一体,面向用户提供简单易用、明确统一的服务入口。 趋势二,主流业务的大数据需求日益旺盛——由“综合管理信息化”向“教学和科研信息化”转变。在教学信息化方面:许多具备良好IT 应用技能的教师对信息化需求旺盛、使用IT 手段辅助教学得心应手,随着MOOC 在高校的发展与应用,利用MOOC 平台上的数据分析和评估教学效果,将呈现越来越来多的需求;在科研信息化领域:云技术得到高度重视,利用云计算和分布式技术开展科研信息化,强化协同工作和知识管理,统一资源,提升计算和存储效率,降低了科研工作的门槛;数据密集型科学的全新科研范式日趋明显,通过科研大数据分析获取的科学发现和成果,将不断增加,从而刺激各科研单位更加重视大数据的应用与分析。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云时代看今日现代教育技术新样态 生为本想未来智慧课堂教学启华章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新一代移动网络技术等兴起和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从数字技术进入智能化时代,智慧教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对于一日千里的新技术地不断崛起,教育能否赶上其步伐,广大教师能否迅速跨越这条“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将技术扎根于教育实践本身,与教育很好的融合,让技术为教育更好的服务。这是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智慧教育项目重要的一个环节。现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确定创新实验室项目作为重点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扎实有序地推进我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年》、《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和《市智慧教育建设总体方案》以构建生态型智慧校园为目标,以师生发展为根本,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为核心,通过创新实验教室项目促进技术与各学科的融合和跨学科教育,让参加者透过动手设计 (design and create) ,将科学、工程、多媒体、艺术及音乐等跨学科知识,融会于一个充满互动合作、寓游戏于学习的环境。以实验先行、以点带面、辐射推广,扎实稳定地推进我校智慧校园试点项目建设的工作进展。

二、目标任务 (一)主要目标:创新实验教室建设目的在于让学习者透过动手设计 (design and create) ,将科学、工程、多媒体、艺术及音乐等跨学科知识,融会于一个充满互动合作、寓游戏于学习的环境。教师通过STEM项目与各学科老师建立伙伴协作关系,将创新教学法及工具融合课程,并成为推广未来教室的先行者。透过创作,学生会不断探索多种实践创意的可能性,反复试验不同解决困难的方法,以及将科技融入艺术当中,让他们发挥和表达无穷的创意。学生在创作时,亦会互相分享和合力实践创新的意念,从中领略团队沟通和合作的艺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基本功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具有独立思考和探究创新能力的学生为目标。 (二)主要任务: 1、新课改提出的各学科之间要上下贯通、有机衔接,要建立互相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推动跨学科综合育人。教育者通过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制、教学风格等综合素质的提升转变,利用创意科艺教室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习智慧发展。在学校开设相关专题教育,与各学科老师建立伙伴协作关系,融合多学科知识的大课堂,建成符合我校特色,涵盖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智慧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2、创新实验教室项目主要教学由麻省理工开发之编程语言-Scratch,通过积木形式的编程指令,降低小学生学习编程的门槛,

智慧校园统一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统一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系统概述 (6) 1.1设计背景 (6) 1.2现状分析 (6) 1.3设计目标 (8) 1.3.1一站式服务需求; (8) 1.3.2标准化需求; (8) 1.3.3开放性需求; (8) 1.3.4数据共享需求 (9) 1.3.5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 (9) 1.3.6基于信息的“智慧”业务应用 (9) 1.4设计原则 (9) 1.4.1以平台为框架,无缝集成学校已建和今后新建的业务应用系统。 (9) 1.4.2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10) 1.4.3先进性原则 (10) 1.4.4扩展性原则 (10) 1.4.5系统安全性原则 (10) 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10) 2.1总体设计思路 (10) 2.2系统总体架构 (11) 第3章建设方案 (12) 3.1信息标准 (12) 3.2共享数据中心平台 (12) 3.2.1平台概述 (12) 3.2.2平台目标 (13) 3.2.3平台功能 (14) 3.3数据清洗与整合平台 (15) 3.3.1平台概述 (15)

3.3.2平台功能 (15) 3.4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16) 3.4.1平台概述 (16) 3.4.2平台功能 (17) 3.5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18) 3.5.1平台概述 (18) 3.5.2平台功能 (19) 3.6空中智慧校园平台 (21) 3.6.1平台概述 (21) 3.6.2平台功能 (22) 3.6.3平台特点 (24) 3.7综合信息查询系统 (24) 3.7.1平台概述 (24) 3.7.2平台功能 (25) 3.8学生生命周期业务系统 (26) 3.8.1迎新报到管理系统 (26) 3.8.2学工管理系统 (26) 3.8.3宿舍管理系统 (26) 3.8.4教务管理系统 (27) 3.8.5离校管理系统 (27) 3.8.6校友系统 (27) 3.9教师管理与服务业务系统 (28) 3.9.1办公管理系统 (28) 3.9.2人事管理系统 (28) 3.9.3评教管理系统 (29) 3.9.4教材管理系统 (29) 3.10安全设施 (29) 3.10.1数字证书管理系统 (29) 3.10.2虚拟专网(SSL VPN) (29)

智慧校园详细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2017年11月

一、数字校园建设目标 在国家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政策背景下,数字校园的建设水平体现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也反映了决策者的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高瞻远瞩的水平;更是衡量学校办学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要求,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开展本期数字校园建设。实现学校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充分提升学校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数字校园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1.实现校园内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科研水平; 2.实现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合理规划、合理分配、合理利用; 3.提高学校管理过程和管理系统的质量、效益、效率; 4.保证资源和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科学性。

二、信息化现状和需求 1.信息化现状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学校完成建立校园骨干网络建设。已经完成部分应用系统建设,这些信息化建设内容在学校取得了许多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也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存在信息孤岛,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等系统及数据各自独立,部门数据不能有效及时 交互,导致财务收支存在漏洞。 新生数据不能及时同步到各部门,导致各部门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学籍变动、人事变动,信息缺乏互通,造成财政收支漏洞; 学生处和后勤部门信息不统一,学生突发状况很难处理; …… 2.缺乏校园信息化集中应用与展示平台,各自独立的应用系统导致缺乏协同工作能力,也缺 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重管理轻服务,为师生提供的信息服务没有良好的应用体验。 学生入学时:对于报到注册流程不能及时获取,迎新现场无序; 学生在校时:各类申请服务需要填写大量的重复信息,十分繁杂; 学生离校时:不清楚离校手续审批情况,仍然需要到每个业务部门排队盖章; 老师年底时:年终总结填写,仍要到各个系统去统计自己的工作量、科研情况,不能通过系统统一获取和生成; …… 3.单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如教务管理、图书馆管理、资产管理等),很难站在自己这个信息 集上,进行整个学校的全面信息查询和决策分析,各个应用系统能够发挥的效益没有更好地利用和挖掘。 全校总体情况统计信息,不全面、不及时、不准确;

学校关于智慧校园建设情况汇报材料.doc

学校关于智慧校园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华蓥山学校地处我区的最北端,北与四川省邻水县接壤,是**的北大门。西北方10公里就是红色革命摇篮、著名的佛教胜地、东部小峨眉华蓥山。晴朗的天气,站在小学部操场,云雾缭绕的华蓥山主峰——宝鼎巍然耸立,学校因山得名。我校历史悠久,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先后办过初小、高小、民中、初中、高中。最后一次中小学合校是2010年,当时的华蓥山中学和华蓥山中心校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最后一次初中分流是2015年,原初中的65名学生整体并入我镇的高完中——华蓥中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34人,招生覆盖四村一社区。现有教学班10个,学生346名,幼儿班2个,学生57名。80载沧桑岁月,厚重了学校的文化。培养出了一大批诸如艾道淳主任等在各行各业卓有建树的优秀学子,学校先后获得“市级安全文明校园” ,区级“文明礼仪示范学校”“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文明单位标兵”“特色教育学校”等殊荣,办学水平多次被评为区一等奖。 近年来,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不但狠抓了学校内部管理,而且在硬件设施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随校舍改造工程同步推进的班班通设备和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下面我将这项工作的具体情况给领导们做个汇报: 一、关于设施的配备情况

近两年里,在区教委、区技装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学校高标准的完成了智慧校园的建设。 1. 学校所有的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及投影仪,投入资金39万元。 2. 学校所有的教室和功能教室安装知识点测评与学习系统(畅言智慧课堂系统),投入资金20万元。 3.学校所有学科教师配备教学平板电脑,投入资金15万元。 4. 学校微机室完成了英语听说模拟考试系统的建设,同学们可以在计算机教室完成在线的英语考试,投入资金2.5万元。 以上四项,总计投入资金76.5万元。 二、关于设施的使用情况 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山区,各种信息同城区比较,相对闭塞,但智慧平台的建设,将学校各自独立的资源及服务系统进行了统一,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不但为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好的空间,实现了平台软件和学校硬件之间的无缝对接,有力地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1. 落实主体责任,实行专人管理 我校自智慧平台建立后,为了高效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学校对此项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分工,明确了一名副校长分管智慧平台工作,由教导主任主抓教师培训,信息技术教师主抓技术支撑和平台维护,后勤主任负责资产管理和设备送修。 2.创新培训方式,教师学有所得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模块

一. 信息化校园各个系统建设方案 本次项目主要涉及到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和装备提升,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配备。具体建设有:校园网络(有线与无线)、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精品录播教室建设、传递教室、创客教室、终端设备、校园一卡通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校园电视台系统、校园数字广播系统、校园信息发布系统、校园车辆管理系统、学校人行出入口管理系统、校园视频监控综合管理系统、校园无线覆盖、互动教学系统建设、计算机机房建设、软件系统等。 1. 硬件系统部分 1.1.1校园网络(有线与无线) 校园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统一规划、设计,核心层、汇聚层及接入层三层网络架构设计,主要涉及的设备:万兆核心交换机、千兆汇聚交换机、千兆接入交换机、出口路由、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器、认证审计、网络环境监控平台等。 规划子网:教学子网、办公子网、安全监控子网、一卡通子网、数字广播子网、信息发布系统子网、无线网络子网(办公SSID、教学SSID、教师生活SSID、学生学习SSID)。 安全设计:进行内外网络隔离处理,上网行为管理、防火墙、无线网络实名认证、数据流量审计等工作。 综合布线设计:重新设计弱点线路线槽桥架,做好工作子区间、水平子区间、垂直子区间、管理子区间布线工作。 常规主流厂商:锐捷、华三、华为、万网博通 1.1.2多媒体教室 按照实际勘察报告与学校实际需求,常规配置普通教室有多媒体电教平台,主要配置设备:65寸触控(70寸、80寸、86寸、82寸等)一体机(OPS电脑:I3/4GB/128GB SSD硬盘,电子白板软件)、推拉黑板、多媒体教学电脑 (I5/4GB/500GB)、多媒体中央控制器、高清视频展台、2.4G无线扩音教学系统、多媒体讲台。 常规主流厂商:希沃、鸿合、东方中原、艾博德、联想/Dell/同方、ITC

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 基础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3) 1.1.项目背景 (3) 1.2.建设目标 (3) 第二章、总体规划 (4) 2.1.建设原则 (4) 2.2.总体架构 (5) 2.3.分阶段实施规划 (6) 第三章、基础平台建设 (6) 3.1.统一认证管理 (6) 3.2.统一基础信息库建设 (6) 3.3.统一应用接入 (7) 3.4.统一的数据标准 (7) 3.5.支持市教育资源平台应用引入 (7)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经过多年发展,我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校园网络基本普及,信息化应用已逐步深入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日益成为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交流、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智慧校园改造的信息化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 ?信息化基础设施尚不完备,信息化教学探索不足; ?适切性信息资源缺乏,资源共享机制并未建立; ?校园信息需要统一整合分析,促成智能化校园管理。 1.2.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平台提高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并探索如何促进基于大数据模式下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实现形式,逐步解决校园教学的全向交互、校园环境的全面感知、校园管理的高效协同、校园生活的个性便捷,最终实现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具体目标就是实现“五个智慧化”和“一站式服务”: ?智慧教学 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智慧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智慧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智慧管理 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智慧教务 构建综合教学管理的智慧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欢迎阅读 中等专业学校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2015—2020) 一、?建设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职工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3. 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智慧校园的建设,将推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变革,普及多媒体教学、网络远程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 有利于提升学校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智慧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3 (三)可行性分析 从整体上看,学校校园网硬件设施较为完善,网络应用有一定的发展,学校及各处室、各专业部能通过学校或部门网站开展工作,拓宽了信息交流的渠道。但是我校信息化应用还有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智慧校园应用系统的体系没有建立,学校的各项业务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仍然依靠手工操作处理日常业务,效率低下。 2.学校数据重复录入,重复管理,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各部门数据 8.学生的学生学籍、成绩、实习实训情况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管理,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记录。 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体系建设,进行长远的规划,提供相互数据交换的功能,建设智慧校园,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及规范,实现校园数据的

共建共享,协同发展。一方面结合泰安市民卡建立学校进出校门、实训楼宿舍楼门禁、图书馆借阅、食堂小店消费等系统,利用电信校讯通,学生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另一方面学校各部门、班主任能及时将学生的平时学习、作业情况,期中、期末测试成绩、任课教师评语、 程中,应从学校的需求出发,根据学校各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合理规划,按照统一的信息标准和技术标准,规范实施。 2.完善基础、突出应用

智慧校园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的建设

第22卷 现代教育技术 Vol.22 2012年第1期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No.1 2012 智慧校园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的建设 冀翠萍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济南 250130) 【摘要】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是提供智慧应用与服务,而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有线、无线、VPN 全覆盖的网络环境,基础信息库、资源与业务数据库、数据仓库构建的数据环境,以服务总线为核心的服务支撑环境,共同构成运行支撑平台建设的内容。存储虚拟化平台能够满足弹性增长的存储需求和大规模并行计算的需求,是构建学校私有云的实践与尝试,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智慧校园;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服务总线;WLAN;存储虚拟化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1—0049—05 一智慧校园的概念 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信息服务在学校教学、科研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初期,校园信息化的目标是建立校园网以及接入Internet,并尝试将计算机应用到远程教学方面,这个时候应用系统多是单机版本或C/S架构的系统,存在着信息孤岛问题。后来,在成熟的校园网的基础上,伴随B/S架构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始构建以教学、科研、管理为主体的管理型应用系统。当前,校园信息化为了适应以信息服务为中心,实现“按需定制、随需应变”的灵活模式,在SOA框架范围内统一技术支持标准,强调流程和服务的整合,进行资源共享、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深化多维交叉式一体化服务,将业务更多的扩展到教学、学习生活中。 1 智慧校园的提出 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1]。这幅蓝图描绘的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南京邮电大学做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智慧校园”规划[2],他们认为,“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应当主要反映在三个层面: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可见,“智慧校园”的建设要以服务学校、服务教学、服务社会为方向,以深化应用、优化服务为核心,以业务协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为主线,以打造统一、高效、智能的管理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为重点,在前期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以物联网和云计算平台为依托,全面提升校园信息化应用与服务水平。 2 智慧校园的特点 智慧校园正在慢慢改变着校园传统的教学、学习、生活、管理和服务模式,总的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1)智能化的设备监控与管理[1]。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每一个运转的设备成为感知器,将感知到的各项运行数据、故障情况等采集下来,并传送给监控管理终端。 (2)灵活的数据统计与辅助决策。学校管理部门经常有数据查询的需求,这些需求是随机的、多变的、不可预见的,校园各应用系统中积累了大量统计数据,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数据模型,进而通过数据分析的手段,获取所需的汇总数据、维度数据、切片数据和细节数据,辅助领导决策。 (3)信息服务无盲区。灵活、敏捷、开放、扁平化的网络环境,为用户提供高可靠、高稳定、高性能的网络服务。园区内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办公室、课堂、宿舍、餐厅等都随时随地地访问互联网络,使用各种信息服务。 (4)信息推送与主动服务。传统信息化是“人找信息”,IT设备“被动服务”,智慧应用能够提供“信息找人,按需服务”,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实现个性化信息的主动推送。 (5)个性化访问服务。以用户为中心组织信息与服务,从内容、方式、界面等提供“按需定制”的个性化访问服务。 (6)丰富的访问渠道与手段。除了支持传统的电脑访问网络以外,手机、PAD、电视等多种终端都可以访问互联网,访问信息门户,获取所需信息,建立联系网络。 3面向对象的智慧校园总体架构 “以人为本”是现代学校的重要理念之一,如何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是建设成败的关键。这里我们以满足用户需要为中心,以支援用户工作为目的,以分析用户特点为方向,来组织相关的应用与服务,构建智慧校园的运行支撑平台。总体架构(图1)的设计,是管理者从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角度对智慧校园的宏观认识和把握。

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xxxxx腾讯智慧校园建设 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腾讯智慧校园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发展步伐,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家校联系的深度融合,根据濮阳市教体局通知要求,经办公会研究决定,特制定《xxxxx腾讯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系列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第二次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教育信息化推进会议精神,按照省教体局进一步推进学校腾讯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意见,以建设为基础、应用为支柱,以促进学校管理、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及学生家长为核心,以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校园环境为目标,促进优质管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家校联系,全面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二、目标任务 提升“腾讯智慧校园平台”的建设、管理、应用水平,加快建设涵盖学校的智慧校园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完成全县公立学校“腾讯智慧校园平台”建设,基本建成以移动终端、智慧教学、智慧教育等为主要标志的“互联网+”和智能化信息智慧校园环境,基本实现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 三、工作举措 1、加强领导,构建全覆盖管理网络。 (1)将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列为学校重点工作,在2018年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健全以校长为组长,以校主任和腾讯智慧校园管理员为副组长,学校其它教师为组员,成立腾讯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智慧校园成员工作具体分工:组长负责根据学校规划,组织拟订智慧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副组长负责整合校内资源,协调各方关系,推进数字智慧校园硬件建设,根据计划制定具体操作细则。组员:统筹组织、协调与落实智慧校园建设各项具体工作。 (2)完善覆盖腾讯智慧校园所有管理层面和应用层面的层级管理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