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17章

宏观经济学第17章
宏观经济学第17章

六.选择题

下列问题是按照教材中的顺序安排,从各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A.古典学派兴起与凯恩斯革命

1.下面哪一位经济学家不属于古典学派:

a.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庇古。

e.上述各位都是属于古典学派。

2.为什么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会迅速地回复到其长期均衡的状态:a.因为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人们能够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出回应。

b.因为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财政政策能够有效地影响总需求。

c.因为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供给是以固定的比率增长的。

d.因为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价格和工资是有弹性的。

e.因为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短期过短,从而没有实际意义。

3.刺激性的总需求政策在古典模型中无效的原因在于:

a.经济已经处于,或是正在趋向于潜在GDP水平。

b.这些政策只会导致价格的上升。

c.失业更多的是短期内的微观问题。

d.所有以上的选项。

e.以上选项都不是。

4.凯恩斯认为:

a.在长期内,经济趋向于其潜在GDP水平。

b.在大萧条期间,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c.需求创造自己的供给。

d.工人对实际工资的变化而非名义工资的变化反应迅速。

e.以上选项都不是。

5.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

a.当产出处于潜在GDP水平之下时,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或向上倾斜的。

b.总供给曲线始终是水平的或向上倾斜的。

c.总供给曲线无关紧要,起作用的只有总需求。

d.当失业率变化时,总供给曲线将会移动。

e.当政府减税时,总供给曲线将会移动。

6.凯恩斯主义的衰落部分是由于:

a.20世纪60年代财政政策的失败。

b.其对于长期经济增长激励的过分强调。

c.理查德·尼克松的宣言:“现在,我们都是凯恩斯主义者。”

d.其对于工资和价格刚性的过分强调。

e.以上的选项都不是。

7.在前面几章的储蓄—投资图中,如果美联储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将导致:a.储蓄和投资曲线下移,从而GDP减少。

b.投资曲线上移,从而GDP减少。

c.投资曲线上移,从而GDP增加。

d.储蓄曲线下移,从而GDP增加。

e.投资曲线下移,从而GDP减少。

B.货币主义

8.货币数量论认为:

a.V和名义GDP都是固定不变的。

b.V和实际GDP都是固定不变的。

c.只有V是固定不变的。

d.V和价格水平是固定不变的。

e.以上选项都不是。

9.货币主义者认为:

a.在短期内,货币供给决定名义GDP。

b.在长期内,货币供给决定价格。

c.财政政策根本是无效的。

d.在长期内,市场的力量将使产出维持在潜在GDP水平上。

e.所有以上的选项。

10.上一个10年的经历使我们得到了哪些教训:

a.遵循严格的货币供给增长目标将导致严重的失业。

b.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c.货币主义者的任何观点都不应该被政策的制定者所采纳。

d.货币很重要,但财政政策也同样重要。

e.只有a和d正确。

11.货币规则(monetary rule)阐述的是:

a.经济应以固定的比率增长,而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则是变化的。

b.无论经济条件如何,货币供给都应以固定的比率增长。

c.货币政策应维持一个稳定的实际利率。

d.联储应该与通货膨胀作斗争。

e.在衰退期间,货币供给的增长应更快一些。

12.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货币周转速度不稳定的原因在于:

a.货币政策调整频繁。

b.利率不稳定性增加。

c.金融部门的创新。

d.所有以上选项。

e.只有a和c正确。

C.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13.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包括:

a.假定人们对于将来的预期是理性的和有效的。

b.假定价格的变动是非常灵活的。

c.假定工资的变动是非常灵活的。

d.所有以上选项。

e.只有a和c正确。

14.根据理性预期的假设:

a.绝大多数失业都是自愿的。

b.在短期内,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但在长期内是无效的。

c.由于国会的耽搁,财政政策在长期内是有效的,在短期内则是无效的。

d.不管在什么环境下,任何政策都可能有效。

e.以上选项都不是。

15.根据理性预期的假设,减税对于刺激消费:

a.如宣传的一样有效。

b.只有辅之以相应的货币政策才会生效。

c.不会有效,因为人们会预期将来的税收增加,从而将因减税而增加的收入储存起来。

d.如果不存在向国外市场漏出的问题,该政策可能会有效。

e.以上选项都不是。

16.按照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的观点,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实际上:a.是水平的。

b.斜率为正。

c.是垂直的。

d.斜率为负。

e.根据不同的条件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17.如果一个经济试图将其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上移,以使失业率维持在自然失业率之下,理性预期的宏观经济学家将预期:

a.人们是不会被愚弄的,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导致通货膨胀。

b.逐渐地,人们会发现实际工资上升了,从而该曲线在长期内变成了垂直线。

c.经济会在短期内会取得成功,但只有存在很大的经济增长时,才能取得长期的成功。

d.随着潜在产出的增长,自然失业率最终会下降。

e.上述结果都不会发生。

18.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建议包括:

a.确立并坚持稳定的货币政策规则,从而使货币周转率的变化使经济维持在潜在GDP的均衡水平。

b.应该避免相机抉择政策。

c.认为任何政策的调整都不会有助于解决类似1973年石油危机的问题。

d.应利用财政政策一次性地决定公共和私人支出组合,然后不再管它。

e.所有以上选项。

19.历史上,持续失业期的存在伤害了:

a.理性预期的预期假设。

b.理性预期的灵活性假设。

c.理性预期的上述两个假设。

d.依据不同的条件,可对理性预期的任有意一个假设构成伤害。

e.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对理性预期的任一假设构成伤害。

20.如果理性预期关于价格灵活性的假设条件不存在的话,那么:a.失业期可能会存在。

b.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为负。

c.政府能够通过政策行为来追求短期经济目标。

d.预期假说将受到影响但不会被推翻。

e.所有以上选项。

21.以抑制通货膨胀为目标的货币政策与以控制失业率为目标的财政政策的政策组合,似乎引起了高消费、低投资和高赤字,其原因在于:

a.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通货膨胀是无效的。

b.在衰退期,积极的财政政策往往会持续下去,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政策不得不趋向紧缩。

c.国会从来都无法通过财政政策及时地避免衰退。

d.经济超出其潜在GDP水平时,财政政策的刺激是无效的。

e.以上选项都不是。

22. 真实商业周期(RBC)理论:

a.同样依赖于理性预期与竞争性市场的假设。

b.将商业周期纯粹地解释为总供给的变动。

c.认为失业率的变化是最低可持续失业率变动的结果。

d.所有以上选项。

e.以上选项都不是。

23.效率工资理论:

a.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最低可持续失业率会下降。

b.为实际工资的刚性及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提供了一种解释。

c.指出工资率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没有或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d.最早由凯恩斯提出。

e.探讨的更多的是生产和产出而非工资。

24.财政政策的李嘉图规则认为税率变动对消费支出没有影响,其原因在于:a.当减税时家庭储蓄增加,因为他们认为政府在将来某个时间一定会增加税收以弥补新的赤字。

b.政府有预算盈余。

c.当减税时家庭减少储蓄,以充分利用乘数和增长的经济。

d.从贸易和比较优势中的获益补偿减税。

e.投资支出的变化能够抵消减税的效应。

25.关于里根政府在1981年实行的用于刺激经济复苏的供给学派政策,下列哪一种陈述是正确的:

a.这意味着对宏观经济行为的凯恩斯模型的摒弃。

b.这意味着人们相信价格和工资的调整确保了衰退的短期性。

c.它隐含了一个假设,那就是增加由一条近乎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决定的潜在产出是最有效率。

d.该政策倾向于通过减少个人作得税来增加总需求。

e.所有以上选项。

26.供给学派认为下列哪个因素具有重大的激励功效:

a.储蓄。

b.投资。

c.增加产出。

d.努力工作。

e.所有以上选项。

27.20世纪80年代里根的减税政策:

a.使经济陷于衰退。

b.同拉弗曲线描述的一样,实际上为政府带来了更多的收入。

c.可能是更多地刺激了总需求而非总供给。

d.所有以上选项。

e.以上选项都不是。

七、问题解答

下列问题旨在帮助你运用教材中提到的概念。

A.古典学派兴起与凯恩斯革命

1.a.(凯恩斯主义/ 古典主义)观点认为,总需求的减少不会对GDP产生重大影响,因为相应地,价格将(立即发生/ 出现一定程度的/ 不

会显著的)变化。由此总供给曲线是(位于潜在产出水平的水平线/ 经

过潜在产出、斜率为正/ 在潜在产出水平上的垂直线)

b.然而,(凯恩斯主义/ 古典主义)观点认为。总需求的减少将会引起GDP下降。下降幅度大于先前需求的减少。因为相应地,价格将

(立即发生/ 出现一定程度的/ 不会有显著的)变化。由此总供给

曲线是(达到潜在产出水平的水平线/ 达到潜在产出、斜率为正的

曲线/ 在潜在产出水平之上的垂直线)。

2.古典主义的观点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前提之上,即价格和工资对非均衡的即时反应。

a.这一观点在(二战期间/ 1989年的股市崩盘时期/ 大萧条时期)遭

到重创。20世纪30年代初期持续的(8% / 25% / 34%)的失业率,使人们对于通过工资下降来减少超额劳动供给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b.今天,依然存在着诸多对于工资粘性的解释,请列出4条。

(1)

(2)

(3)

(4)

c.如果你同意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认为存在工资粘性,那么,伴随较高失业率——不仅指劳动还可包含其他资源——下的均衡就是(有

可能/ 不可能)存在的。根据这一状况,凯恩斯主义者指出(没有

任何办法/ 总需求某种程度的增加/ 总需求某种程度的减少)能

提高均衡GDP及就业水平。

d.与此相反古典主义者则指出(不必采取任何措施/ 通过总需求某种程度的增加/ 通过总供给某种程度的减少)来改变这一状况。他或

她会强调,现有的失业是自愿的,或者是人为的障碍阻止了工资下

降至均衡水平。

e.请例举3种凯恩斯主义者针对减少失业可能提出的政策建议。

(1)

(2)

(3)

B.货币主义

3.a.请填写交易方程式:

b.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周转率和实际GDP被认为是(按照同比例变化/ 固定不变的/ 按照不同的比例变化)。结果是,按照这一理论,货币供给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体现在(价格/ 产出/ 投资)中。

c.尽管这是对(衰退/ 恶性通货膨胀/ 高流通)的合理解释,但是对近30年货币周转率一直处于(攀升态势/ 下降态势)的经济,以

及在货币主义的实验的1980 、1981及1982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货币

周转的多变性难以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4.抛开原始的货币数量论不谈,现代的货币主义者们运用稳定的货币周转率和货币数量理论来阐述他们的观点,其核心就在于V的大致

稳定性。货币主义者们的第1个命题就是:货币供给在短期内决定

名义GDP。

a.如果短期内V是固定的,那么按照货币数量方程,货币供给的任何变化都将引起(名义/ 实际)GDP(同比例的/ 逐渐的)变动。

他们的第2个命题是,在长期内,货币供给决定价格。

b.这一论点来自货币数量论以及货币主义者(保守的政治观点/ 相信工资和价格对于市场的变化具备反应能力/ 相信货币周转率按比

例变化)。进一步地,市场出清将使实际GDP处于其(潜在水平/ 名

义水平/ 次优水平),因此,货币数量方程拥有(1 / 2 / 3)个常量,即

由此可见,货币供给的任何变化,都直接地反映为价格的同比例变

化。

同样的,现代货币主义的数量理论依然排除了财政政策改变GDP的

有效性。道理很简单,数量方程中不存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影响。

财政政策的唯一职能就在于,它决定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支出组合。

5.a.美联储在主席保罗·沃克的领导下,在至间(写出年月)进行了货币主义者的实验。

b.在此期间,联储不再试图(维持稳定的利率/ 维持稳定的汇率/ 使银行储备金和货币供给遵循既定的增长路径),而是将注意力

集中于(平抑利率的变动/ 维持稳定的汇率/ 使银行储备金和

货币供给遵循既定的增长路径)。

c.下面哪些陈述准确地描述了此次实验的教训?(请在正确的题号上画图)

(1)在严厉的货币政策条件下,货币周转率被证明是相当稳定

的。

(2)紧缩的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更多地是影响价格而非产出。

(3)在决定总需求的过程中,货币被证明是相对无力的。

(4)严厉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的代价相对不是很高。

图17-2

6.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仍在继续。如图17-2所示,初始均衡点为E点,它也是长期总供给同线AS和总需求曲线AD的交点,均衡水平下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为AS′。

a.随着货币供给的减少,总需求曲线将移至(AD′/ AD″)。在短期内,产出将降至(OB / CO / FO / OG)。在长期内,价格将降至(OB / CO / FO / OG)。

b.由此,图17-2便能够解释为什么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更多地影响(产出/ 价格),而在长期内则更多地影响(产出/ 价格)。

由于在长期内潜在GDP决定产出,因此,紧缩的货币政策最终将引起价格下降(即通货紧缩);另一方面,由通货紧缩引起的衰退的成本又无法避免。

C.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7.a.理性预期的支持者认为,衰退时期存在的绝大多数失业都是(自愿的/ 非自愿的)。

图17-3表示的是劳动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其中,SS曲线代

表供给曲线,DD曲线代表初始的需求曲线。

图17-3

b.初始的均衡工资为美元,自愿失业者的人数为。也就是说,这些人(情愿/ 不情愿)接受既定工资下的工作,因为(他们认为这一工资水平太低了/ 他们根本找不到工作)。

c.如果需求曲线降至D′D′,那么理性预期论就会预期工资将(立即/ 缓慢而痛苦地)降至美元,与此相对应的自愿失业人数为,非自愿失业人数为。

d.如果工资没有下降,那么将有人有工作,人没有工作,其中自愿失业人数为,非自愿失业人数为。

8.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认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是导致人们产生困惑和误解的根源之一。如图17-4所示。

图17-4

a.在初始点A,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6%,工资膨胀率为%。

假定现在政府通过经济政策来刺激就业,使得经济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移到B点。

b.理性预期理论指出,失业者将(只接受更高的实际工资的增长/ 误以为

更高的名义工资的增长就是实际工资的增长),从而促进经济的上述变化。

只有当劳动者认为(名义/ 实际)工资上升了,他们才会被吸引到工作中来(记住,6%的自然失业率中包括了大量的自愿失业者),从而失业率才会下降。

c.按照理性预期理论,图中B点%的工资的增长将被价格的上涨所抵消,因而实际工资的增长将为(预期的正增长/ 0 / 实际上为负增长),于是原来在A点上的自愿失业者将再次离开工作岗位。

d.其结果就是,经济将回到(C点/ D点/ E点)而不是B点。

即使在短期内,由于劳动者不会受愚弄,从而使得政策的激励也只会导致工资和价格的上升而不是失业率的下降。

e.注意:激励是源于货币政策的变化还是财政政策的变化(很重要/ 并不重要),其最终结果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是/ 不是)相同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呈不稳定状态,并且是出于政策的目的,而实际上是(目前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垂线/ 水平线)。

f.

9.a.如果就业政策:(a)总是无法立即实施;(b)使事情变的更槽,如导致通货膨胀,那么相机而行抉择的政策变化(毫无疑问是允许的,因为

这正是人们期望的/ 应予以停止,因为它们有害无益)。

b.货币供给应该按(既定的/ 变化的)比率增长,这明确地表示出货币周转率将是(固定的/ 变化的,其目的在于维持潜在GDP水平)。

10.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撒切尔夫人政府时期,他们所实施的供给学派的恢复政策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就是摒弃凯

恩斯模型的短期均衡政策主张,将注意力转向了中期。

a.这种摒弃原因在于,供给学派认为供给曲线是(接近于垂直的/ 接近于水平的),因此,任何可能即将来来临的衰退都将是短期的且温和的。

b.特别是,对于劳动市场的超额供给,价格和工资会(迅速地/ 缓慢地)做出调整,而总需求的变化将对GDP(产生较大的/ 几乎不产生)影

响。

图17-5

第二方面涉及一系列的税收激励,其目的在于通过增加潜在GDP最大限度地使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主要向右移动),如图17-5中AS移至AS′所示。这一政策的有效性还取决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

c.如果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或者说经济位于AD1与AS曲线的交点),那么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将有效地(增加/ 减少)实际GDP 水平并使价格(下降/ 上升)。

d.如果总供给曲线接近于水平(或者说经济位于AD2与AS曲线的交点),那么,它的移动就将(略微增加实际GDP / 略微减少实

际GDP / 大大增加实际GDP),并实际使价格(上升/ 下降)。

同样,上述观点成立的基础是没有考虑凯恩斯模型中AS曲线是倾

斜的或水平的这两种情况。第三方面则为个人所得税的大幅减少。

e.理所当然,个人所得税的减少将影响(总需求/ 总供给)。于是,人们便会预期,只有在总供给曲线是(接近于垂直的/ 接近于水

平的)时,这个行动才能在价格稳定的前提下提高实际GDP。

f.否则,总需求的增加将只会影响(价格/ 潜在GDP / 产出)。

显然,为了证明第三方面的成立,模型的设计者们并未完全抛弃凯

恩斯主义。事实上,里根时期的人们力图与20世纪60年代初肯尼

迪时期——凯恩斯主义者制定联邦政策干预经济的高潮时期——

的减税进行对比,来证明该政策的可行性。

11.在美国,供给学派的实验经历了两届总统任期。

a.1981年的经济复苏计划预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实际GDP 年平均增长率为4.8%,而实际情况表明增长率(明显高于/ 基

本上等于/ 明显低于)预期。

该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增加储蓄和投资、提高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

长。

b.事实上,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国民储蓄率(大幅上升/ 基本上保持不变/ 大幅下降),投资呈(下降/ 不变/ 上升)态势,

生产率增长呈(上升/ 保持不变/ 下降)态势。

这一纪录显然与人们所期望的截然不同。

八、讨论题

回答下列问题,解释你这样回答的原因。

1.为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的货币周转率不稳定?这种情况对货币主义有什么影响?

2.无论是货币主义者还是古典经济学家都主张固定的规则,试解释固定的规则在两种学派的理论中的作用。

3.根据你的经济学知识以及对当前宏观经济的了解,你认为本章提及的哪种学派的观点从现在看最为正确?哪一种是最不正

确的?

4.请解释供给学派经济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

5.讨论一下20世纪80年代早期里根政府的供给学派政策的结果。

九、问题答案

三、关键概念复习

6古典理论

10萨伊定律

7挤出效应

11凯恩斯革命

13 货币主义

15 货币的收入周转率

12 货币与价格的数量论

2 货币规则

4 货币主义者的实验

14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1 理性预期假说

9 真实商业周期论

5 政策无效性理论

16 卢卡斯批评

7 适应性预期

3 供给学派经济学

六、选择题

1、E 2.、D 3、D 4、C 5、A 6、E 7、E 8、B 9、E 10、E 11、B 1

2、D 1

3、D 1

4、A 1

5、C 1

6、C 1

7、A 1

8、E 1

9、C 20、E 21、B

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篇一: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一、概念题 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答: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国民收入核算(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答:国民收入核算指用于衡量GDP和许多相关统计数字的核算体系,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统计和会计的方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系统科学的定量描述,为经济分析和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制订经济政策或计划管理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一词最早出现于1941年。荷兰经济学家范·克利夫在荷兰《经济学家》杂志1941年7月号和11月号上,先后发表两篇文章,首次使用了“国民经济核算”一词。国民收入核算一般有三种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常用的为后两者。其核算的理论基础是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产出等于总支出。 3.存量与流量(stocks and flows)答:存量与流量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记录经济信息的两种基本形式。存量是指在一定时点上测算的量,如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的状况或持有的资产和负债数量。存量具有时点的基本特征。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反映一定时期内经济价值的产生、转换、交换、转移或消失,它涉及机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标准答案完整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4.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 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5.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算是投资? 解答: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建造新厂房、购买新机器设备等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购买债券或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GDP。公司从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才算投资活动。 6.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 解答: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是因为公务员提供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政府给他们的工资就是购买他们的服务,因此属于政府购买,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并不是因为灾区或困难人群提供了服务,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们发生了经济困难,丧失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因此这部分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所以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 7.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也计入GDP? 解答: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商品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DP和收入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GDP。举例说,某人购买一件上衣支出100美元,这100美元以支出形式计入GDP。实际上,若这件上衣价格中含有5美元的营业税和3美元的折旧,则作为要素收入的只有92美元。因而,从收入法计算GDP时,应把这5美元和3美元一起加到92美元中作为收入计入GDP。 8.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解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 (2)购买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卡车生产时已经计入GDP了,当然买卖这辆卡车的交易手续费是计入GDP的。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和答案

1、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A、国内生产净值 B、个人收入 C、个人可支配收入 D、国民收入 E、国内生产总值 2、下列哪一项应计入 GDP中: A、面包厂购买的面粉 B、购买 40 股股票 C、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 D、购买政府债券 E、以上各项都不应计入。 3、计入 GDP的有: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算合成的收入 B、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C、出神股票的收入 D、晚上为邻居照看儿童的收入 E、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困难补助收入 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中的注入因素是 A、投资; B、储蓄; C、净税收; D、进口。 5、政府支出乘数 A、等于投资乘数 B、比投资乘数小 1 C、等于投资乘数的相反数 D、等于转移支付乘数 E、以是说法都不正确 6、在以下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 0.7 ; B、边际储蓄倾向为 0.2; C、边际储蓄倾向为 0.4; D 、边际储蓄倾向为 0.3。 7、国民消费函数为 C=80+0.8Y,如果消费增加 100 亿元,国民收入 A、增加 100 亿元; B、减少 100 亿元; C、增加 500 亿元; D、减少 500 亿元。 8、如果政府支出增加 A、对 IS 曲线无响应 B、IS 曲线向右移动 C、IS 曲线向左移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政府税收的增加将 A、对 IS 曲线无响应 B、IS 曲线向右移动 C、IS 曲线向左移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位于 IS 曲线左下方的收入与利率的组合,都是 A、投资大于储蓄; B、投资小于储蓄;

C、投资等于储蓄; D、无法确定。 11、当经济中未达到充分就业时,如果 LM 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 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C、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D、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12、一般地,在 IS 曲线不变时,货币供给减少会导致 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C、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D、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13、如果现行产出水平为 10万亿元,总需求为 8 万亿,可以断定,若经济不是充分就业,那么: A、就业水平将下降 B、收入水平将上升 C、收入和就业水平将均衡 D、就业量将上升 E、就业水平将上升,收入将下降 14、在流动陷阱(凯恩斯陷阱)中 A、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十分有效 B、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无效 C、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D、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5、如果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卖出国债; B、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提高再贴现率; 16、如果名义利率为 6%,通货膨胀率为 12%,那么实际利率是 A、6%; B、18%; C、12%; D、-6%。 17、自发投资增加 10 亿元,会使 IS 曲线 A、右移 10 亿元 B、左移 10 亿元 C、右移 10 亿元乘以支出乘数 D、左移 10 亿元乘以乘数 18、由于经济萧条而出现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愿性失业 19、如果某人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是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愿性失业 20、根据哈罗德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经济将: A、累积性扩张 B、累积性萧条 C、均衡增长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中文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复习题 1、由于整个经济的事件产生于许多家庭与许多企业的相互作用,所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必然是相互关联的。当我们研究整个经济时,我们必须考虑个别经济行为者的决策。由于总量只是描述许多个别决策的变量的总和,所以宏观经济理论必然依靠微观经济基础。 2、经济学家是用模型来解释世界,但一个经济学家的模型往往是由符号和方程式构成。经济学家建立模型有助于解释GDP、通货膨胀和失业这类经济变量。这些模型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略去无关的细节而更加明确地集中于重要的联系上。模型有两种变量: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一个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3、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价格迅速变动使得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即市场走向供求均衡。这种假设称为市场出清。在回答大多数问题时,经济学家用市场出清模型。 持续市场出清的假设并不完全现实。市场要持续出清,价格就必须对供求变动作出迅速调整。但是,实际上许多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虽然市场出清模型假设所有工资和价格都是有伸缩性的,但在现实世界中一些工资和价格是粘性的。明显的价格粘性并不一定使市场出清模型无用。首先偷格并不总是呆滞的,最终价格要根据供求的变动而调整。市场出清模型并不能描述每一种情况下的经济,但描述了经济缓慢地趋近了均衡。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我们在几十年中所观察到的实际GDP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数据 复习题 1、GDP既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收入,又衡量对经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GDP能同时衡量这两件事,是因为这两个量实际上是相同的: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这个事实又来自于一个更有基本的事实:由于每一次交易都有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所以,一个买者支出的每一美元必然成为一个卖者的一美元收入。 2、CPI衡量经济中物价总水平。它表示相对于某个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价格的同样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现期价格。 3、劳工统计局把经济中每个人分为三种类型:就业、失业以及不属于劳动力。一 失业率是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其中劳动力为就业者和失业者之和。一 -I、奥肯定理是指失业与实际GDP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就业工人有助于生产物品与劳务,而失业工人并非如此。失业率提高必定与实际GDP的减少相关。舆肯定理可以概括为等式:实际GDP变动百分比-3%-2×失业率的变动,印如果失业率保持不变,实际GDP增长3% 左右。这种正常的增长率是由于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失业率每上升一个百分比,实际GDP一般减少2个百分比。一 问题和应用一 1、大量经济统计数字定期公布,包括GDP、失业率、公司收益、消费者物价指数及贸易结余。GDP是一年内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失业率是要工作的人中没有工作的人的比例。公司利润是所有制造企业税后会计利润,它暗示公司一般的财务健康情况。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衡量消费者购买的物品的平均价格,它是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贸易结余是出口物品与进口物品之间的价差。一 2、每个人的增值是生产的物品的价值减去生产该物品所需的原材料的价值。因此,农夫增值是1美元,面粉厂的增值是2美元,面包店的增值是3美元。GDP就是总的增值,即为6 美元,它正好等于最终物品的价值。一 3、妇女与她的男管家结婚,GDP减少量等于男管家的工资。这是由于GDP是衡量经济中所有人

曼昆版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七版课后题与答案

二十三章 1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C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并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 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 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 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 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 投资中。 C.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 中的投资,因为销 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的存货投资是负的,因而减少了当期的GDP。 C.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 中的消费(C),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计算在消 费的非耐用品类中。 D.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 号高速公路。 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 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 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 E.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答:我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 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F.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 答: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增加了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本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NX 增加 2.GDP组成部分中的“政府购买”并不包括用于社会保障这类转移支付的支出。想想GDP 的定义,解释为什么转移支付不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答:因为转移支付并不是要交换现在生产的物品或劳务,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转移支付就像税收和回扣一样。转移支付和税收一样改变了家庭收入,但并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由于GDP 是要衡量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从物品与劳务的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所以,不把 转移支付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6.考虑以下美国GDP的数据: A.1996 年到1997 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多少?(注意: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百 分比的变动。 答:1996 年到1997 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5.86%。 B.1996 年到1997 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多少? 答:1996 年到1997 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1.8%。 C.按1992 年的价格衡量,1996 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 年的价格衡量,1996 年的实际收入是69654.5 亿元。 D.按1992 年的价格衡量,1997 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 年的价格衡量,1997 年的实际收入是72419.7 亿元。

宏观经济学第2章 习题与答案

f 第14章国民收入的核算 一、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投资折旧净投资存货投资净出口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 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2.家庭成员提供的家务劳动要计入GDP之内。() 3.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4.用价值增值法计算一国产出的总价值,可以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5.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所有的价值增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 6.以前所生产而在当年售出的存货,应当是当年GDP的一部分。() 7.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8.销售一栋建筑物的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9.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10.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GDP 中。() 11.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GDP中。() 12.政府国防费用支出不属于政府购买。() 13.失业救济金属于政府的转移支付。()

14.居民购买住房是一种消费支出,住宅是一种耐用消费品。() 15.购买普通股票是投资的一部分。() 16.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 17.总投资和净投资之差就是GNP和NNP之差。() 18.如果一个企业用购买的一台新设备替换一台报废的旧设备,因为机器数量未变,所以企业购买这台新设备不属于投资行为。() 19.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DP中。() 20.家庭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中。() 21.国内生产总值是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国外净要素支付后的余额。()22.折旧费用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23.国民生产净值衡量的是在一年内对在商品生产中消耗的资本作了调整后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4.国民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报酬总和,它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 25.居民得到的收入不一定是他们挣得的。() 26.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27.GDP缩减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28.如果两个国家的GDP总值相同,那么它们的生活水平相同。() 29.如果2000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高于1999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那么,我们就知道,2000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一定比1999年的多。()30.在衡量一国人均GDP时,用总产出除以那些实际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劳动力数量。() 31.在甲乙两国产出不变的条件下,将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两国的GDP 总和会增加。() 32.在通货膨胀时,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要高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 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 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 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 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 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 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 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 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 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4. 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 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 GDP 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 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 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21章 可贸易和不可贸易商品)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 第21章可贸易和不可贸易商品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可贸易商品(tradable goods) 答:可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是对商品的一种划分,可贸易商品是指参与国际贸易、价格随着国际价格变化而变化的商品;不可贸易商品是指不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其价格由国内供求状况决定,不受国际价格影响的商品。一般而言,此种对一国商品的划分主要是出于理论分析的需要。 联合国产业分类标准(SIC)将商品和劳务主干产业分为以下九种:①农业、狩猎业、林业、渔业;②采矿业;③制造业;④电力、燃气和水;⑤建筑业;⑥批发和零售业、餐饮、旅馆;⑦运输、仓储和通讯;⑧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业服务业;⑨社区、社会与个人的服务。其中农业、采矿业和制造业的商品,通常被认为是最可贸易的商品。 商品可贸易性有两个主要决定因素:第一是运输成本,它是贸易的自然障碍,运费在商品总成本中的比重越低,商品越易进行国际贸易;第二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程度,表现为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即使运输费用很低廉,这些措施也能够阻碍国际贸易。 在有些版本的教材中,将可贸易商品定义为在区域(国家)间的价格差异可以通过套利活动消除的商品,而不可贸易商品则指不可移动的商品以及套利活动交易成本无限高的商品,主要包括不动产与个人劳务项目,其区域间的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 2.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PPF) 答: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为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当时最好的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 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时,增加一定量的一种产品的生产,就必须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整个社会生产的选择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间的不同产量组合,所有这些不同产量的组合就构成了社会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假设一个社会把其全部资源用于A和B两种产品的生产,那么生产可能性边界可用图21-11中的曲线来表示。

最新宏观经济学答案版

宏观经济学答案版

想当初管理学死掉后对《市场营销》的担忧,班上又一个人都不认识,那种无助。这些题目,本来只是想浏览哈,看看不懂的就了事。打开电脑后想起下载那天有童鞋说要答案,又正好能力范围之内。本着助人为乐的精神,填了一下,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童鞋。另外,不接受批评与抱怨哈! 1.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之间的关系。1 (1)失业与通货膨胀 (2)失业与产量 (3)总需求与总供给 (4)通货膨胀与产量 (5)就业与通货膨胀 (6) 2.随着人均资本增加,如果人均资本的增加并未导致人均产量的较小增加, 则--------抵消了-------的影响。2 (1)收益递减规律,劳动力增长 (2)收益递减规律,技术进步 (3)劳动力增长,较低投资 (4)技术进步,收益递减规律 (5)技术进步,劳动力增长 3.如果经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能使经济更接近于充分就业。4 (1)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削减。 (2)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 (3)政府支出和税收的等量削减。 (4)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 (5)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 4.依据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应增加将:2 (1)降低利率,从而减少投资和总需求。 (2)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和总需求。 (3)提高利率,从而增加投资和总需求。 (4)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和总需求。 (5)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和增加总需求。 5.以下哪种情况会引起沿着货币需求曲线向下的移动?1 (1)利率上升。 (2)国民收入的增加。 (3)货币供应的减少。 (4)国民收入的减少。 (5)利率下降。 6.为了减少货币供给,中央银行会使用-------的方法。5 (1)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所要支付的利率。

宏观经济学脉络图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加入时间:浏览:3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 3 总学时:54 理论学时: 0 实验学时:0 开课对象:经济学类、财经类、管理类各专业本科 开课分院、系:经济分院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宏观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经济类本科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类各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经济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内容,所以该课程在经济学人才培养过程具有重要的地位。 宏观经济学以经济总体运行及其后果作为研究对象,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宏观经济政策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课程研究涉及经济增长、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等主要的宏观经济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来说明决定国民收入、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危机的根源,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宏观经济学还对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的理论观点、政策主张等进行介绍。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以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和我国经济改革实践为背景,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并能结合实际分析与应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 《经济数学》《微观经济学》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2、课程教学内容、要求 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当掌握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国民收入各个总量的概念及其关系,特别要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要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国民收入各个总量之间的关系,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是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前提。国民收入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国民收入的各个总量中,最基本的总量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本章说明的是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在内的各个国民收入总量及其关系、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 一、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 二、国内生产总值 三、国民收入的五个总量。 四、名义GDP和实际GDP 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绿色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三、用生产法核算GDP 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三、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其他消费理论,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掌握投资乘数等乘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投资乘数原理。 【教学内容】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包含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四个市场,只涉及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被称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奠基人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凯恩斯主义关于一个经济社会的总产出或者总收入如何被决定的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说明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其内容包括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全】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 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 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 6.IS 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 ,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 曲线。P487 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 8.LM 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 与利率r 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 曲线。P500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 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 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 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 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 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 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 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 17.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 或者人均GDP 的增长。 18.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 19.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 1.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 中可以看出。 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 2.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 答:平衡预算指政府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平衡预算指政府支出G 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 (即G=T )。政府支出G 和税收T 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 在四部门经济中, 要使平衡预算乘数=1,应当是0,0==γP t ,即是在只有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三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或者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国际市场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和进口。 3.经济学家认为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扩张有利,试说明理由? 答:坚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节约交易成本,劳资双方喜欢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关系,原材料供求中喜欢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由于这种长期劳动合同和原材料供求合同存在,使厂商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相对稳定,而通胀又使产品价格上升,从而使使厂商的实际利润增加,刺激厂商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全社会产量和就业都增加。 4、试说明图中A 、B 两点的经济涵义。 r%

宏观经济学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1 【单选题】在宏观经济学中,商品总产量是指(A)。 A、GDP B、恩格尔系数 C、基尼系数 D、戴尔指数 2 【单选题】谁最早给宏观经济学下定义(D) A、马歇尔 B、凯恩斯 C、萨缪尔森 D、夏皮罗 3 【多选题】下列关于宏观经济学说法正确的是(ABC)。 A、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各种总量关系 B、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 C、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变化规律 D、采用个体分析的方法 4 【判断题】《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的 代表作。(×) 5 【判断题】宏观经济学中研究的价格就是CPI。(√) 合成谬误和市场非出清 1 【单选题】零售商对价格调整时所产生的(C)叫菜单成本。 A、成本下降 B、额外收入 C、成本负担 D、收入下降 2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关于合成谬误正确的是(C)。

A、合成谬误中,总体等同于个体的叠加 B、合成谬误中,每个人个体其实都是非理性的 C、合成谬误是宏观经济学中的理论 D、合成谬误是微观经济学中的理论 3 【单选题】为什么会银行挤兑( D) A、国家经济崩溃 B、货币大量贬值 C、银行经营不善 D、社会谣言传言 4 【判断题】宏观经济学认为,市场总能找到供应和需求的平衡点,从而导致市场出清。(×) 5 【判断题】每个人在银行挤兑过程中采取的是一种理性的举动。(√)市场失灵和国家干预 1 【单选题】凯恩斯的着作是宏观经济学的发端。(C) A、《货币改革论》 B、《论概率》 C、《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D、《凡尔塞和约的经济后果》 2 【单选题】宏观经济学的观点包括(B)。 A、市场组织应当是自由放任的 B、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干预 C、市场应当完全依靠“看不见的手” D、需求和供给能达到均衡而促使市场出清 3 【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是帕累托有效性的含义(C) A、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不均衡点 B、需求曲线的最高点 C、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均衡点 D、供给曲线的最高点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的核算 一、单选题 1.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2.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 B.国内生产净值(NDP) C.国民收入(NI) D.个人收入(PI) 4.下列哪项命题不正确: A.国民生产净值(NNP)减直接税等国民收入(NI) B.国民生产净值(NNP)加资本消耗(折旧)等于GNP 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

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 5.王五买了一辆旧车,盖了一幢新房,还购买了一些政府债券,反映在国民收入帐户上,下列叙述哪个正确?() A.他买了一辆旧车,还买了一些政府债券,因此C和G增加了 B.他买了一辆旧车,还买了一些政府债券,因此C和I增加了 C.他买了一辆旧车,盖了一幢新房,因此C和I增加了 D.他盖了一幢新房,因此I增加了 6.下列各项中,能计入当年GDP的有() A.当年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价值 B.当年拍卖xx作品的收入 C.当年出售债券的收入 D.当年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的收入 7. 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A.直接税 B.间接税 C.折旧 D.净出口 8.一国的GDP大于GN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9.煤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不对 B.一定对 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D.以上说法全对 10.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将(). A.小于,下降 B.超过,不变 C.小于,不变 D.超过,下降 11.以下哪个不是存量指标()? A.社会财富 B.存货 C.投资 D.资本 12.下列哪项不是要素收入()? A.工人工资 B.居民的存款利息 C.公司对希望工程捐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