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秦汉工艺美术史

浅谈秦汉工艺美术史
浅谈秦汉工艺美术史

浅谈秦汉工艺美术

——社会形态对工艺美术发展的影响

谭斌斌

(梧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广西梧州 543002)[摘要]社会形态对工艺美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讲述秦汉时期的时代背景以及秦汉的工艺美术来向大家说明社会形态对工艺美术发展的影响。

[关键字]社会;工艺美术;发展;影响

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统一时期的合称,这个时期国家大体稳定,社会生产力

一、秦汉工艺美术发展的时代背景

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社会较为稳定,统治者采用休养生息政策,使百姓安居乐业,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使社会经济日趋繁荣。工商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分工细化,剩余增多。

另外,秦汉时期的思想比较开明。秦汉前期统治阶层自上而下的实行黄老的“无为而至”,自汉武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是指儒家,而术指的是法家和黄老之术,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承黄老之术。这样使民间不仅在经济上得到休养生息,也使得人们的思想变得开明起来。

统治阶层实施相关政策,如“派专门官吏开办手工作坊”,实施“劝农养桑”和劝农种植染料,开通丝绸之路等。

二、秦汉工艺美术的发展及其特点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的种类众多。主要有织绣印染、漆器、青铜器、陶瓷、玉器、金银器、秦砖汉瓦。

1.织绣印染

由于秦汉时期统治阶层推行“劝奖农桑”政策,使丝绸产量大量提高。不仅官府织造兴旺发达,民间织造也迅速发展。在汉代诗文和画像石、墓室壁画里,出现大量以丝织、蚕桑为题材的作品和大批的丝绸出土文物都可以反映秦汉时期织造的发达。秦汉的丝绸产量不仅品种众多,而且织造精良,装饰丰富。从两汉开始,以丝绸为代表的织物成了中国最重要的工艺美术门类。秦汉时期中央和地方还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手工业生产,加上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工艺美术在前代的基础上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其中的某些门类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如著名的丝绸产地都城设有少府属下,临淄设有“三服官”,襄邑也设有服官。时人有议论:“故时奇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正是由于官府的介入以及产品主要为皇家占有,使得织造技术精益求精,因此,使得秦代咸阳、西安长安、东汉洛阳成了当时高档丝绸的重要产地。同时部分织造技术也流入民间,这也对带动民间织造技术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秦汉时主要的丝绸工艺技术有印染、刺绣、丝绸图案。因为如果不染色,则多数织物仍属于非成品,因此,不论官府、民间,织造往往连带染色。政府还鼓励百姓种植染料,使得出现了专门种植染料的农户。在中央设又有专门染色的作坊。染出彩色一是审美需求,二是封建礼制的需要。古人在正式场合的衣着有严格的色彩限定,色彩是等级、贵贱的基本标志。汉代的染色技术十分高超,那时人们不仅将织物染成特定的颜色,还利用染料为织物印染图案。

2.秦汉的时期的刺绣工艺也已相当发达。东汉王允在《论衡 程材篇》中所描述:

“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棉,顿妇无不巧。日见之,日为之,手狎也”。但制作刺绣费工耗财,因此刺绣常被认为是奢侈品。

3.除印花和刺绣外,还有带有图案的两汉丝绸。带有图案的两汉丝绸主要是锦。其中,图案类型以几何纹样最多,而又以菱形最为典型。也有少量的动物纹样。不管是几何纹样还是动物纹样通常都会用云气纹来装饰,它以线形的舒卷起伏为表现形式,它增加了图案的动感,既具有分割画面的作用,又能使各装饰区产生统一的效果

4.秦汉的漆器种类也很丰富。有博具、乐器、文具、兵器和屏风、几、案的各种家具。

5.秦汉时期的青铜器依然重要。主要为日用器具,如灯和熏的数量大,种类多,最典型的要数釭灯。

6.秦汉的陶瓷有陶器、原始瓷器和瓷器两类。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陶器。瓷器产生于东汉,是在原始瓷器的工艺技术上发展而来的。

7.秦汉的金银器也明显比以前繁盛。主要以掐丝和焊缀小金珠为代表的饰物。

由上可见,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发展的特点是种类多,技艺高。工艺美术不仅在统治阶层得到了相当的重视,而且在民间也得到了广泛发展。另外就秦汉工艺美术的风格来看,它既表现多样,又趋于统一。

三、秦汉工艺美术繁荣原因的探究

为什么会这样呢?

1.这与社会形态以及社会主流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因为秦汉时期统治者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稳步发展,为工商手工艺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再加上统治阶层的带动,如“劝农养桑”,派专门官吏设置手工作坊,这使得秦汉工艺美术品趋于统一,大大地带动了工艺美术的发展,是工艺美术发展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2.其次是社会统治思想方面的影响。

例如秦汉初期整个社会黄老的“无为而至”思想盛行,工商手工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形成种类多,表现形式多样的特点。中后期儒家思想盛行加上统治阶层的直接带动,使工艺美术趋于统一,并且使得工艺美术品的制作精益求精,制作工艺自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正式由于统治者思想开明,所以派特使如张謇,班超出使西域,通过派潜特使了解到西域的风土人情,物产丰富。这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到后来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东方与西方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本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如通过丝绸之路可以获得西域各国特有的矿物,染料等物产和工艺技术,这就可以极大的刺激本国制作工艺的发展。本国的工艺美术品也可以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西域各国。所以丝绸之路的开通对工艺美术的发展具有刺激作用。这也体现了当时统治者深远的眼光和开明的思想。

3.秦汉时期盛行的神仙思想也对工艺美术的影响巨大。

从秦汉的工艺美术品可以看出这一点。秦汉的丝绸、漆器、青铜器、陶瓷、玉器、金银器等都装饰有典型的云气纹。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云气纹,是因为神仙思想在秦汉时期大为流行。当时人们企盼长生不老,而且地位越尊崇,生活越优裕,企盼就越强烈。例如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曾百般寻仙访药以求长生,英明的汉武帝也曾被巫蛊事件所迷。这样的神仙思想自然对工艺美术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人们用云气纹来表现那种神仙般的飘逸,将自己的神仙思想寄托于其中。又如两汉典型的玉衣,人们认为它可以使死者的肉身不坏,精气不泄。之所以会这样也是与神仙思想密不可分。因

为人们虽然热烈追求长生不老,但始终无人得以实现。于是,人们又改追求来世的幸福,以大批精美的工艺美术品殉葬,以图来世享用,所以制作玉衣来保存死者的肉身。

四、社会形态与工艺美术之间的关系

可见,秦汉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思想对秦汉工艺美术的发展影响重大,同样秦汉工艺美术品的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思想。

既一个时期的社会形态会对那个时期的工艺美术产生影响,而一个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可以大概反映那个时期的社会形态。因此如果一个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制度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工艺的提高以及社会统治思想过于拘谨时,那么它的工艺美术必然得不到很好的发展。相反,其工艺美术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齐中.秦汉工艺美术[J],秦汉工艺美术,2009,(01)

[2]尚刚.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J],秦汉工艺美术,2007,(01)

[作者简介]谭斌斌(1990—),男,汉族,广西桂林人,梧州学院08工业设计1班,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工艺美术史试卷(1993-2002)

工艺美术史试题-1993 一、填充题(每题2分,共10分) 1、原始社会彩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类类型。 2、汉代四神纹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纹样。 3、清代四大名绣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地区。 4、传统吉祥图案表现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形式。 5、中国工艺美术主要分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类型。 二、问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汉代工艺美术风格特点? 2、唐代工艺美术蓬勃发展主要因素? 三、论证题:(14分) 论述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相互关系。 1995-中国工艺美术史 一、填充题:每题5分,共30分 1、传统工艺产品可分为_____工艺,_____工艺,_____工艺,_____工艺,_____工艺,_____工艺,_____工艺等七大类。 2、商代青铜器的五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洒器。其造型与装饰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代的四神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含义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宋代瓷器特点:_____、_____、_____、,造型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装饰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代家具总结传统工艺,提出四条设计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6、清代四大名锈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绣品题材与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彩陶艺术的装饰手法与形式?它对传统工艺装饰有何影响? 2、春秋战国新技术发明有几种?对提高工艺品的造型与装饰有何作用? 3、简明概括汉、唐、宋、元、明、清的工艺美术品的风格特点? 4、唐代工艺美术品革新、发展的社会因素是什么?对发展现代工艺有何借鉴? 5、清代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是什么?如何借鉴有何见解? 三、论证题:20分(要求有概念阐明,有内容实倒,有论述观点或见解) 论述“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1996-中国工艺美术史 一、填充题:(每题6分,共30分) 1、新时器时代晚期的彩陶,其绘飾用色为_____、_____、_____、三色。仰韶文化的制陶,其器形式样繁多,有水器_____、_____ ,饮食用具有_____、_____、_____等,和蒸煮食物用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盛储用的_____、_____、_____等。其纹飾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中国工艺美术史·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英文名称: 开课院系: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美术系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 总学时:32学时撰写人王弥笑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是美术系基础理论必修课程之一,主要讲授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设计思维和理念,以及相关设计作品和每个时代工艺美术(设计)风格形成的深厚、复杂的文化背景。 本课程通过对中国各时期工艺美术(设计)风格、设计作品、设计思维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使学生基本掌握中国工艺美术历史的发展脉络、各时代的设计审美和设计观念,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使之建构基础的设计理论知识体系。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工艺美术及设计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各时期经典工艺美术作品进行直观、详细地分析,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造型、纹饰等特点,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内容安排及学时分配 (一)导论及原始时期的工艺美术(2学时) (二)夏商西周时期工艺美术(4学时) (三)秦汉时期工艺美术(6学时)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工艺美术(6学时) (五)隋唐时期工艺美术(6学时) (六)两宋时期工艺美术(4学时)

(七)元明清时期工艺美术(4学时) 四、成绩考核 1、本课程以基础知识和基本史脉的掌握为主要考核内容,以课堂提问、解答、课间布置思考题为辅,结合学生表现、期末学期论文(或考试)给予综合评价; 2、课程成绩评定:平时作业及考勤(30%),期末考试(70%)。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1、《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尚刚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2、《中国美术史教程》,蒲松年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3、《美术鉴赏》,张道一著,高教出版社,2006年版2月。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设计

第一章工艺美术概论 古代中国的设计艺术 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私有制形成,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石器时代以后,经历了金石并用期,人类历史进入青铜时代。在社会发展史上,是奴隶社会时期。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在河南郑州一带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与夏代同期。二里头文化已经进入青铜时代。商代分为早期和殷商(晚期)两个阶段。以晚期最为辉煌,河南安阳小屯为其王都。周--周人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部落,活动在陕西、甘肃一带。周武王灭商成立周朝。定都西安西南的镐京。周代实行分封制、世袭制和等级制。礼治是其根本。周代的等级制充分反映在工艺美术方面。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的专门著作《考工记》,它总结了各种工艺制作的科学经验,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论点,至今仍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依据《考工记》所著,那时的工艺制作的分工已经较为趋向专业化状态。春秋战国---这是一个大动乱、大转变的时期,所谓"礼崩乐坏"的时期。各诸侯国的兼并和分裂,也造成了地方特点的成熟和文化的交融。封建制度逐渐形成。战国时期,冶铁工业的出现,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学术领域的百家争鸣,带动了中国社会思潮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巨大发展。 青铜是红铜加锡、铅的合金。 青铜较之红铜,有熔点低和硬度大等优点。大约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我国进入青铜时代。 1、青铜器的型制: 武器和工具:戈、矛、斤、刀、钺、镞、铲、凿等乐器:钲、铙、钟、鼓 生活用品:(包括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鼎、鬲、豆、爵、角、觚、尊、壶等。 2、青铜器的制造工艺: 陶范、分范、铸造、镶嵌、鎏金、失蜡等。商代青铜器是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流行饕餮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 蝉纹、人面纹等纹饰,郑州杜岭出土的饕餮乳丁纹方鼎、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尊、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及人面纹方鼎等为代表。西周前期继承商代风格,在后期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总体风格质朴、简约,强调韵律感和节奏性,体现有条不紊的秩序和规律。

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概论

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发展概论 姓名:杜前胜学号:1108031008 班级:工业设计(3)班我国的工艺美术史源远流长,在不断发展中汇聚了大量的优秀工艺作品。而在这之中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发展可谓是到了繁荣昌盛的地步。而这之中原因何在?这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离不开的。 公元前475年左右,周王室失去了对诸侯国的完全统治。从此,诸侯国间陷入了长久的战争中,在最后的只剩下齐楚赵魏韩燕秦七国,七国间的纷争不断,这就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在此期间,政治上:春秋末期,奴隶起义不断。新型地主阶级与奴隶主展开争权夺利的斗争,并陆续在一些诸侯国取得了统治实权。地主阶级取代了奴隶主阶级专政,各地主阶为了状大阶级的统治,努力鼓励社会的生产,这为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政治的保障。 其次在经济上,由于战国时期是历史上封建统治的开端,因而使大量的奴隶从压迫中解放出来,获得人生自由和少量的土地和生产工具,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一些自由民成为了独立的手工业者,这在一定程度又一步的刺激了战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 文化在一种事物的发展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对于等级制度和礼乐制度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当今社会人们对法律的重视。而且,在古代时统治阶级对于迷信的崇拜达到了超乎想象的地步,往往将政治与宗教联系,当然,这里的宗教并非是某个团体或组织,而是封建统治者心中对迷信的的崇拜心理。由于统治阶级政教合一,地主所讲究实际生活的享受。例如铜器的发展,由奴隶社会的青铜“礼器”都变成了那些精巧的实用器物,从而使之成为财富的象征,而代表统治权力的作用渐渐淡化。这些都有助于青铜器漆器染织等方面的发展。 历史的车轮转到公元前221年时,当时中国大陆上最强大的帝国秦国在狼烟中建立了起来。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的封建集权制。秦始皇嬴政灭六后,设“三公九卿”管理政务,从中央到地方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修驰道,筑长城,兴修水利,以此来发展经济,使得经济迅速发展,对封建文化的高速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文化上秦朝人崇尚纯朴自然的美学关。由于暴政,不久,农民起义推翻了统治中国15年秦王。但秦朝15年的工艺美术发展为后来的汉朝

中国工艺美术史总结

古代中国的设计艺术(一) 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私有制形成,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石器时代以后,经历了金石并用期,人类历史进入青铜时代。在社会发展史上,是奴隶社会时期。 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在河南郑州一带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与夏代同期。二里头文化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商代分为早期和殷商(晚期)两个阶段。以晚期最为辉煌,河南安阳小屯为其王都。 周--周人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部落,活动在陕西、甘肃一带。 周武王灭商成立周朝。定都西安西南的镐京。 周代实行分封制、世袭制和等级制。礼治是其根本。 周代的等级制充分反映在工艺美术方面。 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的专门著作《考工记》,它总结了各种工艺制作的科学经验,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论点,至今仍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 依据《考工记》所著,那时的工艺制作的分工已经较为趋向专业化状态。 春秋战国---这是一个大动乱、大转变的时期,所谓“礼崩乐坏”的时期。 各诸侯国的兼并和分裂,也造成了地方特点的成熟和文化的交融。 封建制度逐渐形成。战国时期,冶铁工业的出现,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学术领域的百家争鸣,带动了中国社会思潮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巨大发展。 青铜是红铜加锡、铅的合金。 青铜较之红铜,有熔点低和硬度大等优点。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我国进入青铜时代。 1、青铜器的型制: 武器和工具:戈、矛、斤、刀、钺、镞、铲、凿等 乐器:钲、铙、钟、鼓 生活用品:(包括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鼎、鬲、豆、爵、角、觚、尊、壶等。 2、青铜器的制造工艺: 陶范、分范、铸造、镶嵌、鎏金、失蜡等。 商代青铜器 是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流行饕餮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纹饰,郑州杜岭出土的饕餮乳丁纹方鼎、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尊、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及人面纹方鼎等为代表。西周前期继承商代风格,在后期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总体风格质朴、简约,强调韵律感和节奏性,体现有条不紊的秩序和规律。 酒器稍减,食器增多,铭文加长。流行顾首的夔纹、分尾的鸟纹、窃曲纹、重环纹、波带纹及瓦纹,长篇铭文习见。 陕西扶风出土的毛公鼎(铭文长达497字)、大克鼎等,皆属西周时期的典型器。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工艺,在应用角度是一种钟鸣鼎食的组合。它已失去祭祀和礼器的特性,向生活日用器物发展,增加了许多以实用为主的用品。 装饰题材,逐步摆脱宗教神秘气氛,使传统的动物纹进一步抽象化,变为几何纹,并出现了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题材,如宴乐、射猎、战争等;装饰手法采用模印、刻划和镶嵌;制作工艺的分铸、焊接、镶嵌(金银错)、腊模(失腊法)、鎏金等新技术,使青铜工艺达

秦汉工艺美术史

第四章秦汉 秦:公元前221年~前207年 西汉:公元前207年~公元8年 新莽:公元9年~25年 东汉:公元9年~25年 一、工艺美术与时代●政治经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多元 ●中央集权:工艺美术面貌趋于整一 ●重要帝王:武帝(公元前141年~前87年)国力鼎盛儒家至尊:工艺美术表现礼教 丝绸之路:工艺美术中外交流 ●神仙思想:云气纹、仙人瑞兽 ●追求来生,殉葬品、葬玉

二、生产格局 生产中心—— ●黄河中下游:今豫、鲁与冀晋南部 ●都城:西汉长安、东汉洛阳(高档制作) ●蜀地:地远路险,运送困难,产品材料高贵、制作精细官府—— ●管理:官署——工官 中央:隶属少府 尚方、织室(一度分为东织、西织)、东园 地方:一些原材料充裕、手工业发达郡县 仅《汉书·地理志》记载便有十几处 ●产品:奢侈品,多供皇家,少数出卖 ●分工:分工细密,规模大 西汉元帝,齐三服官各工匠数千,耗资巨大 西汉蜀郡、广汉郡,一年耗钱各五百万造金银器

少府所属三工官、两织室一年耗钱各五千万 民间—— ●农村:纺织 ●城市:作坊众多,产品齐全 部分高档产品还大量进入帝王家 部分高官显贵私人作坊规模很大 西汉张安世、东汉郭况制作的家童都有数百 一、引言 ●材料 丝(最重要,大发展)、麻、葛、毛、棉 ●丝绸规格(战国→北魏) “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约51×924cm)●主要丝绸出土地 西汉: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公元前168年稍晚):

衣物58件。品种:绢、纱、绮、绮、锦、绦 装饰:织纹、刺绣、印染 东汉:新疆及甘肃,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叙利亚、朝鲜 ●麻、葛、棉 通常不施装饰 ●毛 西北地区见异域刻毛 二、著名丝绸产地 ●都城:咸阳、长安、洛阳东织、西织、织室 东汉:大司农属下,平准令掌管织物染色 ●临淄:汉设齐三服官,为皇家织造,西汉中期,最盛 春献冠帻纵为首服,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 ●襄邑(今豫东睢县):设服官,产锦绣。

工艺美术史课程标准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700032 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授课单位:装潢设计教研室 学时:3 6课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常璐 2009/8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系(部)主任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 1.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工艺美术史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 课程的作用: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了解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从中吸取宝贵的营养。既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岗位人”、“职业人”服务,更为培养能生存发展的“社会人”、适应文化全球交流、经济全球化的“国际人”奠定基础。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与《图案设计》、《现代陶艺》等课程有比较紧密地联系。它为艺术设计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基本理念 《工艺美术史》是一门培养学生专业设计理念的课程,使学生对各历史时期工艺美术的形成发展及时代特点有所了解。从实际的设计角度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达到“用中学”的教育理念。 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既要掌握具体作品,还需理解工艺美术的设计思想,这一点对设计类专业学生尤为重要。中国工艺美术史,只关注造型、纹饰、技法、功能及审美风格是远远不够的,而应是侧重营造的观念,应充分阐释设计的要求和如何去设计,才能与时俱进,为今天的设计艺术服务。 讲授中国工艺美术史,要针对不同专业,将教学内容适当衍发;同时注意增加人文素质内容。既要贴近专业、服务专业,又要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二、课程总体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了解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从中吸取宝贵的营养,达到设计古为今用的目的。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部分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1.课程内容 年代内容年代内容 原始社会A.陶瓷工艺、石器工艺。 B.装饰的萌芽。 C.其他工艺。商代工艺美术A.青铜工艺。 B.陶瓷、雕刻艺术。 C.其它工艺。 周代A.漆器工艺、青铜工艺。 B.陶瓷工艺。 C.染织工艺。春秋战国时期A.青铜工艺。 B.漆器工艺、陶瓷工艺。 C.染织工艺、其他工艺。

浅谈秦汉工艺美术史

浅谈秦汉工艺美术 ——社会形态对工艺美术发展的影响 谭斌斌 (梧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广西梧州 543002)[摘要]社会形态对工艺美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讲述秦汉时期的时代背景以及秦汉的工艺美术来向大家说明社会形态对工艺美术发展的影响。 [关键字]社会;工艺美术;发展;影响 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统一时期的合称,这个时期国家大体稳定,社会生产力 一、秦汉工艺美术发展的时代背景 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社会较为稳定,统治者采用休养生息政策,使百姓安居乐业,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使社会经济日趋繁荣。工商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分工细化,剩余增多。 另外,秦汉时期的思想比较开明。秦汉前期统治阶层自上而下的实行黄老的“无为而至”,自汉武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是指儒家,而术指的是法家和黄老之术,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承黄老之术。这样使民间不仅在经济上得到休养生息,也使得人们的思想变得开明起来。 统治阶层实施相关政策,如“派专门官吏开办手工作坊”,实施“劝农养桑”和劝农种植染料,开通丝绸之路等。 二、秦汉工艺美术的发展及其特点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的种类众多。主要有织绣印染、漆器、青铜器、陶瓷、玉器、金银器、秦砖汉瓦。 1.织绣印染 由于秦汉时期统治阶层推行“劝奖农桑”政策,使丝绸产量大量提高。不仅官府织造兴旺发达,民间织造也迅速发展。在汉代诗文和画像石、墓室壁画里,出现大量以丝织、蚕桑为题材的作品和大批的丝绸出土文物都可以反映秦汉时期织造的发达。秦汉的丝绸产量不仅品种众多,而且织造精良,装饰丰富。从两汉开始,以丝绸为代表的织物成了中国最重要的工艺美术门类。秦汉时期中央和地方还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手工业生产,加上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工艺美术在前代的基础上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其中的某些门类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如著名的丝绸产地都城设有少府属下,临淄设有“三服官”,襄邑也设有服官。时人有议论:“故时奇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正是由于官府的介入以及产品主要为皇家占有,使得织造技术精益求精,因此,使得秦代咸阳、西安长安、东汉洛阳成了当时高档丝绸的重要产地。同时部分织造技术也流入民间,这也对带动民间织造技术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秦汉时主要的丝绸工艺技术有印染、刺绣、丝绸图案。因为如果不染色,则多数织物仍属于非成品,因此,不论官府、民间,织造往往连带染色。政府还鼓励百姓种植染料,使得出现了专门种植染料的农户。在中央设又有专门染色的作坊。染出彩色一是审美需求,二是封建礼制的需要。古人在正式场合的衣着有严格的色彩限定,色彩是等级、贵贱的基本标志。汉代的染色技术十分高超,那时人们不仅将织物染成特定的颜色,还利用染料为织物印染图案。 2.秦汉的时期的刺绣工艺也已相当发达。东汉王允在《论衡 程材篇》中所描述:

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考研核心笔记

【笔记名称:】 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考研核心笔记 【笔记截取内容:】 第五章秦汉的工艺美术 第一部分知识提要与学习任务 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从政治上看,此时正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给后来汉民族的形成和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汉承秦制”,西汉王朝的建立,进一步巩固了统一的局面。政治的稳定,社会的繁荣,给汉代的手工业带来了极大的促进。手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和兴旺发达,使手工业的艺术设计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汉代成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青铜器生产,虽已逐渐进人尾声,仍然产生了不少设计精美的实用青铜产品;织物是汉代手工业艺术设计的重要产品,其品类繁多,设计优美,制作精湛;作为实用品的漆器,逐渐取代青铜器,在汉人的生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上三者共同构成了汉代艺术设计新的景观。 一、时间、地域概念的掌握 1.汉代青铜产品的著名设计家,见于文献记载的有丁缓。 2.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东汉“马踏飞燕”。 3.陕西临潼出土的秦兵马俑。 4.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以“丝国”驰名世界。 5.世界上最轻、最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丝绸衣服――湖南长沙马王堆 二、几组重点概念的掌握 1.汉代刺绣的三种代表性纹样:信期绣、乘云绣、长寿绣。 2.汉代印染工艺中的印花敷彩纱。 3.彩陶和汉代彩绘陶的区别。 4.汉代四神纹样: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5.汉代的画像砖和瓦当,尤其瓦当的装饰纹样需要注意。 三、难点分析 1.博山炉。这个知识点要注意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关系,博山炉的出现跟当时汉人的流行习尚和审美思潮有关,不仅具有熏香的实用功能,而且满足了汉人羽化登仙的精神需要和富于浪漫的审美追求。 2.汉代青铜灯具的艺术成就。这个知识点在历年考试中都是重点关照对象,关于其艺术成就,这里归纳集中为四个方面:(1)功能合理;(2)结构科学;(3)造型生动;(4)装饰富丽。据此四点展开分析,那么面对可能出现的论述题就能迎刃而解。 3.汉代铜镜的特点。根据其不同时期不同的特色分为三个时期进行解答:(1)前期,包括西汉时期,这时期的铜镜用平雕手法,镜面较平,镜边简略,或用连弧纹作边饰;(2)中期,包括西汉末至王莽时期,主要是流行规矩镜;(3)后期,即东汉时期,此期镜面微凸,便于照出人面的全部,更接近科学原理。 四、小结 秦汉时期是我国艺术设计的第一个高峰,但由于秦朝统治的时间很短,给我们遗留下来的工艺品不多,所以秦朝不作为考查的重点,只需掌握兵马俑即可。但是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焊的时代,无论是纺织、漆器、青铜器等都较发达,所以本章每年都会有名词解释或简答、论述题的出现,类如青铜器,虽然在此时期即将退出生活历史舞台,但是却创造了青铜灯具这个卓越的艺术成就,尤要引起复习时注意,建议本章节列人“三星级”复习。

秦汉时期的美术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美术 (221 BC——公元220年) [知识点提示]: (一)秦俑艺术;(二)西汉大型石刻造像艺术;(三)西汉帛画;(四)两汉墓室壁画;(五)画像石、砖艺术。 [重、难点提示]: 介绍秦汉美术的繁荣与发展,秦汉在雕塑艺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秦俑艺术和两汉大型的纪念碑式的石刻造像);汉代绘画在种类、题材、内容上的丰富和艺术上的新风格。 第一节秦汉时期的美术概况 一、历史文化背景: 1.历史概况: a.秦:(BC221—BC206) 西汉:(BC206—公元8年) 新莽:(公元9—24年) 新汉:(公元25—220年) b.秦汉时期的中国,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强大、富庶、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最为繁荣的 国家之一,在东西经济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东汉班超出关经营,以及在交通上起重大作用的“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社会思想: 以“儒”为主,以“道”为辅,佛教自西汉后期已传入中国,东汉时代已为少数统治者支持和信仰,但无显著影响。 两汉时代的社会思想表现不外是:一者尊君、一统、伦常之说支配人心;一者神仙方士之说盛行,谶纬学说盛行。 形成以儒、释、道三家哲学相结合的中国哲学的主要根基思想 二、社会思潮对美术的影响 三、美术发展的概况: 1.突出成就: a.秦汉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等,美术的各方面,都得到飞跃的发展,体现了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富于创造活力的时代特征,对民族美术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三国两晋南北朝以至隋唐美术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b.建筑:都城及宫殿、坛庙、苑囿、住宅以至陵墓等建筑类型,已形成中国建筑一整套有异于世界其它各系建筑的艺术表现手法。 c.雕塑:秦始皇兵马俑、两汉大型石刻造像艺术、汉俑等雕塑类型,气势雄浑、真实生动、充分运用了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交织的艺术表现手法。 d.绘画:马王堆的西汉帛画、汉代墓室壁画、画像石、砖等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想和道德理想。 d.工艺美术:分工细致、种类繁多、制作精美、青铜工艺、陶瓷工艺、漆器工艺、丝织工艺等成就辉煌、蜚声中外。 书法艺术:各种书体已基本臻于完备,玺印篆刻艺术也很发达。 2.题材内容: a.表现统治者的威严和奢侈享乐的生活。 b.祈求长寿升仙和神仙世界的表达。 c.表彰功臣、烈女、贞妇、孝子、贤妃、忠勇侠义之士、古圣先贤之类的人物故事。 3.艺术风格: a.简朴雄浑、奔放有力,展示了奋发向上、满怀自豪感以及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时代精神。 b.这个时期在美术创作中已着力神情的生动刻划和动态情节的明确表达,同时也往往注意抓取动人的细节,并适当运用夸张的手法。 第二节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 秦汉时代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史上一个突飞猛进、成就辉煌、风格奔放沉雄、影响深远的发展阶段。就文献记载和现在已发现的事物资料来看,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大体可分为: ①宫殿、坛庙、苑囿、陵墓前的大型仪卫纪念性雕塑。 ②用于砌筑及装饰墓室、石祠、石阙的画像石、砖。 ③用于殉葬的陶、石、木、金属雕塑的人物和动物(俑) ④中原地区汉族与边远各民族的实用工艺装饰性雕塑等。 一、秦俑艺术: 自1974年3月在陕西临潼西杨村距秦始皇陵东1.5公里的地方发现大型陶兵马俑后,才真正揭开秦代雕塑艺术的宝库,填补了秦代雕塑乃至美术史的空白。 1.形制结构: a.现已发现的三个俑坑,均为地下土木结构建筑,坑底铺青砖,总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估计从 葬兵马俑约八千件,已出土一千多件,从形制来看,是按当时的左、中、右军制安排的一个统一完整、威武雄壮的军阵构图。

工艺美术史考试题库

为什么以圆为主? 1原始陶器造型都与圆关系紧密 2圆无棱角无论使用,携行,均难碰伤 3陶瓷烧造难免变形,圆形变化最小 瓷器作为容器的优点? 1原始瓷器多属容器,坚固适用 2釉层部位光亮美观,吸水性减弱,便于清洗更宜实用 3在商代中期出现 简述秦汉时期丝绸图案? 1西汉丝绸图案几何纹样最多,菱纹为典型 2菱纹通常是复合的,既以大菱纹居中,两侧各套一个小菱纹 3出现更少的是植物纹样,茱萸是可辩识的唯一此类题材 4在汉代,丝绸以致工艺美术的装饰题材中,最多出现也最有代表性的云气纹 5云气纹较少单独组成图案,往往用串联瑞兽灵禽题材,她增加了图案的动感,即具有分割画面的作用,能使装饰区产生统一效果 联珠纹的三个阶段 1唐前期,最引人注目的组合是联珠纹,联珠圈内还时时出现人物纹样2内置的纹样主要是禽兽和狩猎等人事活动,其构图方式有单独和对称两种。

3联珠圈改为双层,双层联珠圈又改为内层联珠,外层卷草。 两宋的刻丝艺术 1两宋丝绸,刻丝声誉最高,工艺特点是通经断纬 2通经断纬的技艺起源于古埃及 3定州是汉地最早的著名刻丝产地 4几位著名的刻丝工匠如云间的朱克柔,沈子蕃 八宝八吉祥 1八宝:珠,钱,磬,祥云,方胜,犀角,书,画,灵芝,元宝,金锭,银锭 2八吉祥:宝轮,法螺,宝伞,宝盖,莲花,宝罐,金鱼,盘长 明式家具 1明式家具的重要产地有北京,扬州,徽州,广州。最重要的是苏州。2明式家具重选材,材料主要是花梨,紫檀,铁力,杞梓等硬木以及非硬木的榉木,楠木。充分显示材质之美。 3明式家具的品类大为丰富,椅凳,桌案,床榻,柜架等样式,应有尽有。椅凳和桌案两类样式尤其繁复。 4明式家具装饰做法有攒斗,雕刻,镶嵌。其中,雕刻最常见。雕刻又可分为阴刻,浮雕,透雕,圆雕。

工艺美术史

1图腾:源出印第安奥基华斯部落的语言,意为氏族的徽号或标志。 2陶瓷:以黏土制坯,大多经800 ~1000 以上的高温烧成的器物。制陶的出现曾被认为是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 中国已知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七八千处,分布在各省市自治区内,其中,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 东北分布较多。在各遗址的出土物中,陶器、陶片竟占80%,他们见证着人类生活形态的演变,即由以渔猎、采集 为主的游牧发展到以农耕为主的定居。按坯体呈色,原始陶器大体有红、灰、黑、白之分,著名的彩陶往往属于泥制红陶。工艺美术讲究装饰和造型,原始陶器的装饰之美集中体现于彩陶,造型之美突出表现于黑陶。 3陶器的制坯方法大体有捏塑、泥条盘筑、轮制三种 4轮制:将坯料置于可转动的陶车旋轮面的中央,转动旋轮,用手提拉坯料成形。 5对比彩陶和彩绘陶的区别:1彩陶,即在坯体上以矿物质颜料绘画图案,然后焙(bei)烧的陶器,多属泥质红陶。彩绘陶则是先焙烧厚画图案。2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彩绘陶主要用作随葬的明器。3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彩绘陶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秦汉时期是彩绘陶发展的繁荣时期。 6黄河流域是中国彩陶最发达的地区:中游是仰韶文化,上游是马家窑和齐家文化,下游是大汶口文化。 〖仰韶文化彩陶〗: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渑(mian)池的仰韶村。主要有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马家窑文化彩陶〗 先后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代表器型:旋纹彩陶尖底双耳瓶、舞蹈人纹彩陶盆属马家窑类型 7黑陶:在强还原气氛的窑炉里烧成的,烧成温度一般高于同时同地的红陶和灰陶。多数黑陶内外皆黑少数则在灰陶或红陶外施加黑色陶衣,即所谓黑皮陶或黑衣陶。更重要的黑陶文化是: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因1928年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 而分布在山东中东部及江苏淮北的则称之为“山东龙山文化”或“典型的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上承大汶口文化,器物普遍采用成形,造型规整周正,台壁厚薄均匀,显示出极高的工艺水平。著名的蛋壳黑陶高柄杯是代表。 8论述黑陶和白陶的区别。 9工艺美术的适用的表现:a表现于造型b原始陶器的适用还表现于器物的尺度和比例 10红山文化玉器作品的重要特征是常取动物造型。常见的题材有龙、鹰、鸟、龟、蝉、鱼、猪头等,还有马蹄形器、玦型器、丫型器、勾型器、勾云型器、环、壁、双联璧、三联壁等。表现手法有浮雕、圆雕、镂空等。器表常光素,偶以线纹表现细部。风格刚健质朴,与装饰比较,造型显然是最重要的表现手段。 红山文化玉器里面最受推崇的作品是玉龙 11对比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 A:范围 B:红山文化玉器以造型为主要的艺术手段,器型大多为动物 良渚文化玉器不仅造型更加规范,还常带繁缛神奇的装饰。装饰中,兽面纹不少,突出的是神人兽面纹,它以减地浮雕手法和阴线相结合刻画形象。表现细部的阴线极为纤细,显示出及其精湛的技艺。 12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启示 A功能和美观的统一 从原始的工艺美术中,今日固然可以剥离出装饰与造型,但在先民那里,装饰往往是其图腾、神徽的标志。尽管后人可据以分析美的法则,但它们当年却起着佑护的功能,有明确的功利意义,绝少唯美的成分。作为造型因素的耳、扭、流、执等当然丰富了视觉,但祖先附加它们的目的却主要是方便使用。而新石器、玉器、陶器等的磨光,增添了器物的美感,还令持握端捧手感舒适,提高了适用性。 B技术对艺术的制约 典型为原始陶器,它们的造型效果与制坯方法关系密切。捏塑适于制作小型器物,造型一般不规整。较大的器物常用泥条盘筑,采用此法成型的器物大多胚体厚薄均匀。轮制有慢轮、快轮之分,快轮的出现晚于慢轮,以快轮拉坯成型可使器物胎体极薄。若无快轮的启用,蛋壳陶的出现有如梦呓。

工艺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工艺美术史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 1.吉州窑的窑址在__江西_省的吉安,它鼎盛于宋代(南宋)时期。 2.青铜是红铜_与__锡________的合金。 3.长信宫灯出土在河北省____满城___县,它以_青铜鎏金工艺制成。 4.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主要彩陶类型有半坡、___庙底沟_______、_____马家窑_____、半山和马厂。 5.德清窑在今日的_____浙江省_____省,六朝时,其产品的主要釉色为_____青色_____色。 6.青花以_____钴_____为呈色剂,它的成批出现在_____元代_____代。 7.汉代丝绸最流行的纹样是___云气纹_______纹,而在几何纹中,___双菱纹_______纹最常见。 8.明代金属工艺以景泰蓝最为著名。 9.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的专门著作《考工记》出现于战国时期时期。 10.宋代除了五大名窑外,还有一些非常有名的民间窑场,比如北方的耀州窑、和南方的建窑、江西的吉州窑。 11.清代吉祥图案最突出的特点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12.青花瓷以__钴____为呈色剂,效果一般为白地____青__ 花。 13.磁州窑鼎盛于____金代__时代,常见的装饰手法有___划花、白地绘黑花___地黑花等。 14.秘色瓷烧造于___五代___代。 1、15、____鎏金_____ 又称“火镀金”。汉代时称“金涂”或者“黄涂”。这种加工技术在_春秋战国 __时期已经出现,汉代时比较流行。 16、朱碧山是____元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银___________匠。 17、铜鼓最早出现于________春秋________时期,而_______汉代________代的作品最为精美。 18、古彩又称_____硬________彩,以________康熙________年间的作品最负盛名。 19、瓷酒具是宋代瓷器的重点产品,尤其是梅瓶和玉壶春堪称宋代酒具产品设计的新创造。 20、龙泉窑以烧造______粉青__________釉瓷器著称,是______宋代_____时期的重要窑场。(210) 21、魏晋南北朝植物纹样的代表是_____忍冬_________纹和______莲花_________纹。 22、最能体现元代时代特色的丝织品代表品种是一种加金的织物,在元代文献中被称为纳石失。 23、隋代的印染工艺中,有一种用木板雕出花纹,然后将布夹着入染的,称为夹缬。(154) 24、明代宋应星的《开工天物》,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07) 25、果园厂是明代封建官营的漆器生产机构。《髹饰录》是明代的一部漆艺专著,由黄大成所著。 26、青铜器在物理和化学性能上有硬度高和熔点低的特点。 27、西汉末期流行规矩镜,在这类铜镜上,一般都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案作装饰。 28、战国最重要的铜镜产区是南方的楚国。 29、元代的工艺美术,其中在染织工艺中较有成就的是纳石失,即在丝织物中采用加金技术,这是

原始,秦汉工艺美术史1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1、绘图,彩陶不同时期的典型纹样与器型。 2、阐述古玉的作用、造型。 3、新石器时代石器的特点描述。 第二章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 1、比较彩陶、青铜器纹样的异同,并尝试说明其原因。2、绘图,描绘十二章纹,并说明其含义。 3、“胡服骑射”的服装改革。 第三章秦、汉工艺美术 1、汉代青铜灯的特点(制作工艺和的艺术构思)。2、汉代工艺美术的风格特点。 3、汉代漆器工艺得以发展的原因及其装饰。 4、铜镜的工艺特点和纹饰。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 1、胡床介绍。 2、魏晋南北朝佛教建筑的类型,特征。 3、魏晋名士服饰风采描述及其原因分析。 第五章唐代工艺美术 1、唐锦。 2、选择一件隋唐时期的屏风进行说明与评价。 3、对唐代金器“赤金走龙”的装饰工艺做阐述。 4、列举隋唐时期书籍装帧的形式。 5、唐三彩。

6、解释“南青北白”瓷器制造格局。 第六章宋代工艺美术 1、宋锦。 2、介绍宋代家具发展趋势。 3、选择五个著名瓷窑,对其代表性瓷器进行介绍。 4、背子。 第七章元代工艺美术 1、元代瓷器工艺的品种、工艺和纹饰艺术特点。 2、描绘元工艺美术的特点。 3、选择一件元青花、元代法郎作品进行描述,描述内容包括其制作工艺、装饰工艺、用料、尺度,以及你对它们的评价。 4、作图并描述,元代贵族妇女的首服(帽子)。 第九章明代工艺美术 1、列举《园冶》的“借景”手法。 2、顾绣的特点。 3、介绍一件成化斗彩鸡缸杯,内容包括技术工艺、装饰工艺、大小尺寸、艺术韵味等。 4、明式家具。 5、景泰蓝。 第九章清代工艺美术 1、阐述清代工艺美术的总体特征。 2、比较康熙硬彩与雍正软彩的差异。 3、描绘一件清代玻璃工艺作品,内容包括技术工艺、装饰工艺、大小尺寸、艺术韵味等。 4、瓷母是什么?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配历年经典试题)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 古代中国的设计艺术(一) 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私有制形成,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石器时代以后,经历了金石并用期,人类历史进入青铜时代。在社会发展史上,是奴隶社会时期。 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在河南郑州一带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与夏代同期。二里头文化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商代分为早期和殷商(晚期)两个阶段。以晚期最为辉煌,河南安阳小屯为其王都。 周--周人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部落,活动在陕西、甘肃一带。 周武王灭商成立周朝。定都西安西南的镐京。 周代实行分封制、世袭制和等级制。礼治是其根本。 周代的等级制充分反映在工艺美术方面。 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的专门著作《考工记》,它总结了各种工艺制作的科学经验,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论点,至今仍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 依据《考工记》所著,那时的工艺制作的分工已经较为趋向专业化状态。 春秋战国---这是一个大动乱、大转变的时期,所谓?°礼崩乐坏?±的时期。各诸侯国的兼并和分裂,也造成了地方特点的成熟和文化的交融。

封建制度逐渐形成。战国时期,冶铁工业的出现,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学术领域的百家争鸣,带动了中国社会思潮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巨大发展。 青铜是红铜加锡、铅的合金。 青铜较之红铜,有熔点低和硬度大等优点。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我国进入青铜时代。 1、青铜器的型制: 武器和工具:戈、矛、斤、刀、钺、镞、铲、凿等 乐器:钲、铙、钟、鼓 生活用品:(包括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鼎、鬲、豆、爵、角、觚、尊、壶等。 2、青铜器的制造工艺: 陶范、分范、铸造、镶嵌、鎏金、失蜡等。 商代青铜器 是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流行饕餮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纹饰,郑州杜岭出土的饕餮乳丁纹方鼎、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尊、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及人面纹方鼎等为代表。 西周前期继承商代风格,在后期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总体风格质朴、简约,强调韵律感和节奏性,体现有条不紊的秩序和规律。 酒器稍减,食器增多,铭文加长。流行顾首的夔纹、分尾的鸟纹、窃

《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工艺美术史》教学大纲 任课教师:公共课部肖超颖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国内外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变化过程以及中外工艺美术之间的联系有大致的了解,并对各时期不同的工艺美术种类及其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并在实践中能运用所学知识借古鉴今,推陈出新。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取理论讲授、专题讨论、主题设计创新与应用数学、案例教学、专题知识竞赛、参观学习、论文竞赛、行业调研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教学模式,并结合当前的设计作品现状和学生所上的专业设计课程进行评价和讲解。 三、教学要求 正确理解中外工艺美术的起源与发展,深入了解各历史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重点与特点,以及材料与加工对工艺美术的影响。正确地掌握工艺美术在品种、造型、装饰纹样、题材以及艺术风格等特点,本课程的学习还要求理解中外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地位与影响。掌握进行工艺美术设计与制作所必须的相关技能。 四、教学内容 中国编 1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距今约200万年~4000年) 1.1 石器工艺 1.2 彩陶工艺和黑陶工艺 本章小结 2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工艺美术 2.1 青铜工艺 2.2 陶瓷工艺 2.3 十二章纹饰

本章小结 3 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公元前475年~公元220年) 3.1 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 3.2 秦代的工艺美术 3.3 汉代的织绣工艺 3.4 汉代的铜器工艺 3.5 汉代的画像砖和瓦当 3.6 汉代的漆器工艺 3.7 汉代的画像石 本章小结 4 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公元581~907年) 5.1 陶瓷工艺 5.2 染织工艺 5.3 金属工艺 5.4 漆器工艺 本章小结 5 宋代的工艺美术(公元960~1279年) 6.1 陶瓷工艺 6.2 织绣工艺 6.3 金属工艺和漆器工艺 本章小结 6 元代的工艺美术(公元1271~1368年) 7.1 陶瓷工艺 7.2 织绣工艺 7.3 金属工艺 7.4 漆器工艺 本章小结 7 明代的工艺美术(公元1368~1644年) 8.1 陶瓷工艺 8.2 织绣工艺 8.3 金属工艺 8.4 漆器工艺 8.5 明式家具 本章小结 8 清代的工艺美术(公元1644~1840年)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国工艺美术史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概论等 面向对象:本科 开课单位:艺术系 总学时数:36理论学时:30实验学时:6 学分:2 一、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能力培养要求 本课程依托大量文献史料和相关图片,将中国工艺美术史按时间和工艺类别加以论述,并介绍每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工艺作品,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工艺大师及其作品。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史中介绍陶瓷工艺,丝织工艺的篇幅较多,内容较为系统,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理解认知能力。通过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背景、工艺的发展和成就、艺术风格、艺术作品、工匠大师有全面的了解,并培养学生对优秀工艺作品的鉴赏和批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第1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1.1 概述 1.2 石器玉器骨器 1.3 制陶工艺 1.4 其它工艺 学习目标:了解作为中国工艺美术萌芽期的原始社会工艺特点,以及对后世带来的影响。

第2章夏商西周时期的工艺美术 2.1 概述 2.2 青铜工艺 2.3 玉石工艺 2.4 陶瓷工艺 2.5 其它工艺 学习目标:了解本时期青铜器、陶器、玉石等工艺类型的风格和艺术特点;掌握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设计及取得的艺术成就。 第3章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 3.1 概述 3.2 青铜工艺 3.3 漆器工艺 3.4 陶瓷工艺 3.5 玉石工艺 3.6 染织工艺 学习目标:掌握本时期达到顶峰的青铜工艺,尤其是具有典型性的;同时掌握发展迅速的漆器和染织工艺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4章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4.1 概述 4.2 青铜工艺 4.3 陶瓷工艺 4.4 玉石工艺 4.5 漆器工艺 4.6 染织工艺 4.7 画像砖画像石工艺 学习目标:对中国此时的工艺美术发展有较为宏观的认识,青铜、漆器、陶瓷砖瓦、纺织服饰、金银玉雕等各个领域中的工艺生产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第5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 5.1 概述 5.2 陶瓷工艺 5.3 织绣工艺 5.4 金属工艺 5.5 漆器工艺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该课程是艺术设计学科各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理论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工艺美术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了解不同时期工艺的造型、色彩、装饰以及审美思想特征。从而更好的理解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既为艺术设计各专业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专业学习的各种理念。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第二章商周、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 第三章秦汉的工艺美术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 第五章隋唐的工艺美术 第六章宋代的工艺美术 第一节概说 一、时代背景 1、唐灭亡后的五十多年时间,我国处于分裂的局面,史称“五代十国” 2、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历史上称作“北宋”,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的局面。 3、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攻破开封,宋室南下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形成宋金对峙的局面。 4、公元1279年,南宋亡于元。 二、工艺美术概况 1、宋代工艺美术具有突出成就的是陶瓷,不论是生产规模,制作技术和艺术水平,都达到较高水平。名窑遍布南北各地。 2、缂丝也是这时期出色的产品。北宋时定州是缂丝的重要产地,南宋时云间的缂丝艺人辈出。漆器生产形成了地方中心,如浙江温州。 3、宋代各民族之间的互相接触和交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辽瓷、金的钧瓷、西

夏的染织等。其中特别是辽,在工艺美术方面,取得了较全面的发展。 第二节陶瓷工艺 一、宋瓷概况 宋代的陶瓷,是工艺美术中最为杰出的一个品种,是我国古代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是“瓷的时代”,简称宋瓷。宋代的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南北方都有许多名窑,创造了独具风格的陶瓷品种。不论在陶瓷产量或艺术质量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论瓷者往往把定、汝、官、哥、钧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二、宋瓷兴盛的原因 1、饮茶之风盛行。 2、铜的缺乏,以瓷代替各种铜制器皿。 3、海上外销的兴起。特别是南宋以后,形成一条海上的“陶瓷之路”。 三、宋代名窑: 1、定窑 定窑在今河北曲阳,此地古属定州。 定瓷胎质坚细,作乳白色。碗、盘之类因器体很薄,为避免 烧制变形,多系覆烧,故口部为不施釉的涩边,常用铜或金银 镶口。 还有紫定、黑定、绿定等。苏东坡“定州花瓷琢红玉”,正 是对“红定”的描写。也有装饰金花的,用大蒜汁调金描花, 牢固不脱。 定瓷的装饰常见的有印花、刻花、划花。 2、汝窑 在河南临汝,宋代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 汝窑产品由于铁的还原而呈葱绿色。釉色天青,深浅不一,釉质莹润,光泽内含。 吸取了越窑釉色和定瓷装饰的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汝窑烧制时间很短,所以传世文物极少。 3、官窑 是指由宫廷官方经营垄断,并由宫廷专用的瓷窑。 宋代的官窑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北宋官窑在汴京,南宋官窑在临安。官窑土质细润,釉色晶莹,造型端庄,做工工整。 釉色粉青,紫口铁足,有蟹爪纹开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