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解

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解
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解

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课辛亥革命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03年上海历史卷·25)1.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此事造成了

A.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

B.干王洪仁玕被黜去位

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

D.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

(2004年全国文综卷Ⅳ·22)2.太平天国政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

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B.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C.农副产品全部上缴国库

D.农副产品全部归农户所有

(2004年江苏文综卷·12)3.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应诏统筹全局折》

D.《临时约法》

(2005年全国文综卷Ⅱ·17)4.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2005天津文综卷·16)5.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

民破天荒之创举也”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2005辽宁文理综合卷·10)6.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

主宪法,它规定:①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总统有权单独颁布法令③国民享有居住、言论等自由④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05年江苏综合卷·11)7.1853年,太平军占领下列哪个城市后改名天京,定为都城?

A.天津

B.南京

C.安庆

D.扬州

(2005年江苏文综卷·14)8.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被推举为该组织总理的

A.黄兴

B.孙中山

C.章炳麟

D.赵声

(2005江苏历史·10)9.下列选项中属于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是①列强扶植袁

世凯世凯②袁世凯掌握清政府的实权③临时政府对袁世凯没有约束措施④革命营垒内部意见分歧

A.①②③ D.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05年江苏历史卷·8)10.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

(2006年全国文综卷Ⅰ·13)11.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

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规定是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

(2006年天津文综卷·14)12.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月,仅有制造或政法

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006年上海历史卷·28)13.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

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2008年广东历史卷·11)14.“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

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2008年上海历史卷·11)15.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影响的是

A.秦末农民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2008年北京文综卷·15)16.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2008年全国文综卷Ⅱ·16)17.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

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二、非选择题

(2005年广东历史卷·30)1.(14分)清朝末年,面对清王朝的日益衰败,有人预测,他必将被一个新的王朝所取代。但历史的车论并未重蹈王朝循环的覆辙。

请回答:

(1)哪些因素导致了取代清王朝的是一个民主共和国而非封建王朝?(10)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取代清王朝的民主共和过和以往封建王朝的根本不同。(4分)

(2008年山东文综卷·34)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南京临时政府内部对是否接受“清室优待条件”有不同意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4分)

(2)概括说明“修正清室优待条件”比“清室优待条件”有哪些进步。(6分)

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04年全国文综卷Ⅰ·21)1.中共“一大”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

A.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B.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C.开展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D.同国民党合作推动国民革命

(2004年全国文综卷Ⅰ·22)2.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1921年底孙中山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B.1922年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参加改组国民党会议

C.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D.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2004年江苏文综卷·18)3.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

派第一枪的起义是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2004年江苏文综卷·19)4.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在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

导是通过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2004年江苏文综卷·21)5.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覆灭的事件是1949年4

月23日的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2004年江苏历史卷·13)6.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是

A.粉碎重点进攻

B.战略反攻

C.三大战役

D.渡江作战

(2005年江苏文综卷·16)7.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袁世凯称帝

D.五卅惨案的发生

(2005年江苏文综卷·18)8.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C.美蒋勾结,发动内战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005年江苏文综卷·21)9.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实施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①孟良崮

战役②辽沈战役③淮海战役④平津战役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6年北京文综卷·21)10.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①“联

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06年上海历史卷·29)1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

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第五次反围剿

D.长征

(2006年广东历史卷·11)12.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

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

D.确立了“联俄”政策

(2006年广东历史卷·12)13.有学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社迅速增多的原

因,是南京国民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植政策和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这一看法忽略了

A.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B.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

C.解放的土地改革

D.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

(2006年广东历史卷·14)1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

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长江

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2007年天津文综卷·21)15.“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

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

A.同情农民疾苦

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抑制贫富不均

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

(2007年上海历史卷·10)16.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

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作,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

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2007年上海历史卷·25)17.20世纪初期,中国曾“以俄为师”。这里的“俄”通常是指①

沙俄②苏俄③苏联④独联体⑤俄罗斯

A.①②

B.②⑤

C.②③

D.③④

(2007年江苏历史卷·13)18.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

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C.③④D.①④

(2007年广东历史卷·9)19.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

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2007年广东文科基础历史试题·10)20.“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2007年广东理科基础历史卷·63)2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

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2008年广东历史卷·8)22.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

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2008年广东理科基础历史卷·64)23.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

(2008年上海历史卷·13)24.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

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C.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

(2008年上海历史卷·28)25.“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

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保路运动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一二·九运动

(2008年上海历史卷·30)26.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

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C.解放军入北京城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2007年四川文综卷·18)27.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

B.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绘农民,不允许土地买卖

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

D.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2007年四川文综卷·20)28.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A.继续实行减租减息

B.实行土地公有制

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D.保留富农土地

二、非选择题

(2007年广东历史卷·29)1.(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一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

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

(2008年北京文综卷·40)2.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圣火于2008年5

月4日开始在国内113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

北京奥运圣火在江西瑞金→井冈山→南昌传递,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

图1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图14 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图15 南昌起义

请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第一图片相对应的历史

事件的意义。

排序:图( )→图( )→图( )(2分)

历史意义:(6分)

图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AABDC BBBCA DCABC CB

1.(1)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发展壮大;清政府实施的各项改革。

(2)制定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采用总统制和三权分立制度。

2.(1)(本题可从“接受”和“不接受”两者中任选一观点作答,但只表明态度不给分,必须说明理由)

答案一:应该接受。应从南京临时政府面临的严峻形势、“清室优待条件”的进步作用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如回答其他方面,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答案二:不应接受。应从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清室优待条件”反封建的不彻底性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如回答其他方面,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彻底废除了帝号;进一步削弱了清室特权;体现了民主平等的观念。

如果照抄材料或回答“减少清室费用”、“居住地发生变化”等可酌情给分。

ADCBC BABAA DBAAD BCDAB ADDCB BDC

1.(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2)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3)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①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②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③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

2.(3)排序:15→14→13

图13:建立了全国性的红色政权。

图14:创建了第一支坚强的红军部队;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图15: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了。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唐宏胜 一、课标要求 2003年版: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 2017年版:认识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 1、核心理论(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及表现。 2、核心思维(时空观念):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及形势图的解读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3、核心方法(史料实证):运用史料教学分析《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 4、核心能力(历史解释):在史料教学的基础上对太平天国的纲领和运动失败的原因进行理性和客观评判。 5、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关注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联系实际,关注“三农”、民生等当代问题。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教学难点: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认识 四、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继承了古代农民运动的特点,也体现了时代特征。学习本课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鸦片战争的危害,思考近代救亡图存的道路,认识中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学情分析 优势:1.知识储备: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学生基础较好。经过初中的学习,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一定程度了解。2.能力储备:经过3个多月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归纳、自学和探究能力。 不足:史料解读能力欠缺,自学和合作探究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六、课型 新课教学 七、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时 导入新课:2分钟 讲授新课:35分钟(兴起原因5分钟,经过8分钟,纲领15分钟,反思7分钟) 本课小结:3分钟 八、教学准备 硬件准备:教师机和学生机平板电脑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第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说课教案设计

一、课标及教材分析 1、新课标解读 我们的课本是新课改之后的教材,因此首先要对新课标进行解读。 (一)新课标要求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这就要求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形成感性的认识。主要史实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包括运动的兴起,发展,全盛和失败。 (二)在了解主要史实的基础上,新课标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那就是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这就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农民阶级反封建的作用以及存在着的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了解教材的地位可以使教师在宏观上理解教材内容,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2、教材地位 《太平天国运动》是新课标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第一课。在此前专题二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正是这些斗争的延续,同时它又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开启了近代民主革命的新篇章,因此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了解各自所包含的内容及其产生的意义和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首先以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作为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直观、全面的了解这段史实,引导学生感受历史的、辩证的评价方法。其次,通过合作式学习,到黑板上填写表格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农民运动的作用与局限性,同时感受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意识和斗争精神。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我定位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设计依据在于这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线索,只有了解了主要的史实才能理清运动的发展脉络和进程,对这场运动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这是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有助于深入理解领导者的思想,了解运动成败的原因。 难点:农民起义的作用和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是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它每一步的发展都蕴含了农民阶级的思想,他们敢于同封建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作斗争,但是他们封王建制、确定尊卑等级制度、内部争权夺利等却是封建腐朽思想的体现,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这一点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将它作为教学的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学法上谈谈。 二、教法学法 我们都知道历史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历史史实,更要使学生体会到一种科学的态度和情感价值观。高一的学生正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变之中,因此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对历史史实的渴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的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word 含答案)-学习文档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选择题 1.19世纪60年代在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民歌,其中说:“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指的是() A.禁烟运动是的中国军民 B.英勇斗争的太平军 C.甲午中日战争时的清军 D.义和团运动中的群众 2.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的是() A.洪秀全 B.冯云山 C.杨秀清 D.萧朝贵 3.有这样一位美国人,他梦想发战争财,受雇于清政府组建“洋枪队”,结果“咎由自取”反丧了卿卿性命。此人是() A.西摩尔 B.瓦德西 C.华尔 D.赫胥黎 4.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者,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页。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的重大事件表述准确的是()

A.金田起义标志着初步建立政权 B.天京事变标志着军事上进人全盛时期 C.《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学习西方 D.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近代史上,下列史实能够彰显这种优良传统的是() 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②义和团运动③五四运动④戚继光抗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下列史实都发生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确的是()①太平军占领南京②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③北伐西征④天京事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7.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北伐时期 B.天京事变 C.安庆陷落

8.下列组合搭配不正确的是() A. 虎门销烟——林则徐 B. 黄海大战——邓世昌 C. 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 D. 收复新疆——左宗棠 9. 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的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这个纲领是()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四洲志》 D.《天朝田亩制度》 10.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洋人怕的红头军。”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 陈胜吴广起义 C.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D. 五四爱国运动 11.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A.北伐失利 B.永安建制

[教案]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人教版(必修)第1模块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 周庄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备课组执笔人:唐洪杰 【单元规划】 本单元导言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本单元历史内容的基本认识。第一段指明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民主革命的任务。第二段指明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农民阶级领导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他们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是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种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由工人阶级领导完成的特殊情况,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 第二部分是本单元的学习要点。本单元的四个学习要点是四节课中需重点掌握的内容。 第三部分是学习建议。教材从世界形势、学习实践和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提出建议。 课时安排: 的内容:第一,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的领导下迅速兴起,定都天京,巩固政权,达到全盛时期。第二,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由于阶级和环境的局限性,二者都没有实现,但都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第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内部矛盾导致天京变乱,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太平天国转入后期的防御战,最终失败。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拜上帝教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东征、西征。《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2、技能: 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材解读

《太平天国运动》教材解读 一、解读课标 1、课标引述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课标解读 本课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历史。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的时期的到来使得中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新的矛盾又使得农民斗争肩负起双重任务——反封建、反侵略。同时,社会的变化还使农民利用“上帝”的权威来进行反封建斗争,宣传平等思想。太平天国反剥削、争平等,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和要求,保证了革命形势由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再到1856年达到全盛时期的迅猛发展。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最高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二、教材分析与整合 1、单元整合 第四单元为《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更是各阶级、各阶层的人士寻求救国真理、改造中国、发展中国的探索史。而《太平天国运动》正是是农民阶级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旧式农民运动的延续,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上承第十课《鸦片战争》民族危机而出现,又开启了近代民族革命的新篇章。因此,从结构上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文本解读 (1)教材内容分析 本科教材以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失败为主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领导下迅速兴起,定都天京,巩固政权,与清对峙,进入全盛时期。第二,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颁布了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由于阶级和环境的局限性,纲领没有实现。第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由于政权迅速封建化,致使统治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天京变乱,削弱了天平天国的力量。洪仁玕提出了开创性的《资政新篇》,不符合农民革命的范畴,迫于战争形势,不能实现。太平天国转入后期的防御战,最终失败。 (2)教材结构及编写意图 “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一目,从背景、兴起和发展三个方面来介绍太平天国,意在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一目,《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是农民阶级几千年来理想蓝图的完全体现,集中反映了农民阶级的革命要求。引导学生对《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客观分析,全面掌握农民阶级在近代社会的革命性和局限性。 “天朝悲剧”一目,介绍了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过程。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3.1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 +材料)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导入:课件展示洪秀全的诗《吟剑诗》,让同学们猜猜其作者,从而导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并展示课标要求。 材料:《吟剑诗》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河。擒尽妖邪扫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 东西南北敦煌极,日月星辰奏凯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平乐如何。 整体感知:列出本课的三大主要内容,让学生从总体上认知本课的内容。 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感受太平天国运动的惊天动地 感悟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财富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板书) 师:考察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首先应当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来思考一下这场震惊中外的农民大起义,它的兴起有哪些原因?(要求学生先不要看书,若搁浅则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此启发学生) 【多媒体展示】阅读材料,从而总结出运动兴起的原因。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 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在1841年--1849年八年之间增 加了330多万两。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 个省。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从3万箱增至6、7万箱, 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鸦片战争后,洋布、 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材料四:洪秀全(1814-1864)曾几次赴广州应考秀才,均名落孙山。 社会的急剧变化,个人发展道路的坎坷,增强了他对清朝黑暗统治的憎恨,开始探索救世之道。屡试不第后,受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启发,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他假说自己是上帝的次子,特下凡除妖魔,以此号召群众起来推翻清政府。 T: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板书】1、历史背景 (1)鸦片战争影响,阶级矛盾激化 (2)自然灾害严重 (3)洪秀全受西方基督教影响,创办拜上帝教 师: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同西方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是沿海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比如说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棉排挤了中国的土布、棉布,当时民间买洋布、洋棉的十家人有九家都在买,使得商人纷纷破产,农民也受到影响。除此之外,清政府战败,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向民间搜刮,加重税捐,官府经常抓人,并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年至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就有七十多起,遍及全国十几个省。 师:当时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尚未深入到中国内地,人民与列强的正面冲突还不大,他们直接感受到的是清政府的压迫和剥削,所以列强的入侵,以及清政府的腐朽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在加上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最终使农民阶级不堪忍受煎熬,只得起来反抗。 师:时势造英雄,在农民起义潮流中,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了主流。 洪秀全是出生于广东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后来成为一名私塾教师,一面教书一面读书,读书就是为了参加科举,但是他从16岁开始连续四次参加科举,屡试不中,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后来他几次经过广州,目睹了英国侵略中国的暴行,,1943年鸦片战争结束,广州一带笼罩着抗英和反清的气氛,

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

《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天平天国运动》。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展开今天的说课。首先来看第一部分——说教材。 《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民版教材必修一,也就是政治模块第三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的第一课。该课主要讲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为了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而不懈抗争的基本史实。太平天国运动既是旧式农民运动的延续,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同时也第一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一顺应世界潮流的要求,因而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教材中,《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上承第二专题的民族危机,又开启了之后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新篇章。因此,从结构上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突出。 分析了教材地位以后,我们来看教学目标。在说教学目标的时候,我准备先说总体的课程标准,然后说具体的教学三维目标。课程标准对《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的学习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在这里课程标准提出了“了解”和“认识”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其实这也就说明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次重点。在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太平天国运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我也会积极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引导学生去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等问题,从而步步深入,彻底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下面来看具体的教学三维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首先通过教师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由盛而衰、以及最终走向失败的基本史实。主要史实有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等。其次通过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使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并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接着通过教师对《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内容的讲解以及一些实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正确看待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局限性。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农民阶级由于其自身的落后性,并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重任。最后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学生对以上问题的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在讲述太平天国运动自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以及北伐、西征、东征这一过程时,我准备插入一系列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地图,从而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在讲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主要内容时,我准备引入一系列阅读材料,通过对历史文献材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我准备适当引入史学界的论证,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自我鉴别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首先通过教师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以林凤翔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和英雄观的教育。其次通过对天京事变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最后对太平天国运动评价时,必须跳出传统史学对其完全肯定的框架,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的同时,还存在着摧残传统文化、领导阶层内部生活腐化等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从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得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事实。所以在教学中我会紧紧围绕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由盛而衰---走向失败这条主线,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的知识框架。《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以往学生认知基础上来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

11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历史学科课时教案 首页 课题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授课时间年月日年级班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过程;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 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 (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内容分析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太平天国的性质、作用;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 教学方法本节课可采取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图示法。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后反思成功: 问题与 思考:

临 猗 三 中 课 时 教 案 附 页 备 注 【导入新课】 多媒体放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内容,引入第二张:太平天国运动(板书) 【讲解新课】 一、背景(板书)【根据课本内容和播放视频“太平天国运动背景”学习】 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加速,银价激涨; 洋货大批涌人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巨额战争赔款分摊到参战省份,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 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3、主观原因是洪秀全及其拜上帝教的推动。 【过渡】时势造英雄,正当社会阶级矛盾愈演愈烈之际,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农民战争爆发的时机日渐成熟。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多媒体显示过程】 (1)1851年1月 金田起义——兴起(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3)北上进军(4)定都天京(5)北伐西征 【合作探究】1: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北伐军失败固然因为严冬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但从战术上讲,孤军深入、后援不济,这犯了兵家之大忌,其失败也就成为必然。 【过渡】西征胜利后太平天国就达到全盛时期紧接着发生了一场亲者痛仇者快的悲剧,令天国由盛转衰那就是 (6)、天京变乱①过程: 洪 杨 韦 石 ①逼 ②杀 ④杀 ③责 ⑤疑 ⑥走 ⑦灭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1.了解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全盛、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原因的史实。 2.简述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评价。 3.通过对太平天国坚持14年的斗争史实的探索过程,深刻感受农民阶级强烈的反封建意识以及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立志奋发图强、振兴中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过程和历史意义;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太平天国运动,它的主要内容有: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 二、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 (1)原因: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回答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分析)鸦片战争巨额的军费和赔款,全部转嫁到贫苦农民身上,使本已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教师: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教师:(分析)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是“反封建”。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所以,太平天国还具有反侵略性质。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是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教师:(引导学生介绍洪秀全以及“拜上帝会”) ①思想上——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②组织上——形成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 (2)发展经过: 教师: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说一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学生:(阅读教材,观察示意图,归纳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归纳总结进行板书) ①金田起义——运动爆发 ②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③定都天京——同清对峙;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实现“天国”梦 ④北伐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⑤天京事变——由盛转衰;提拔新人,颁布《资政新篇》——改变不利局面 ⑥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3)颁布制度: ①《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 教师:《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展示材料及问题)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教材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和封建压迫而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抗与探索,它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政治文明进程,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一环。对于认识中国民主革命道路途径和深刻认识当今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本课讲述了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社会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新的矛盾又使得农民斗争肩负起双重任务——反封建、反侵略。同时,社会的变化还使农民利用“上帝”的权威来进行反封建斗争,宣传平等思想。太平天国反剥削、争平等,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和要求。《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最高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结合教师所给出的材料分析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2.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功绩、《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定都天京;太平军北伐、西征、东征;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运用: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讲析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经济在幅员辽阔的古老中国广泛存在,使得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人的主体。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至今依然如此。如今我国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提到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民都是十分重要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进入近代的中国农民怎样担任起近代反侵略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这一任务的?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太平天国兴起的背景 教师补充材料: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因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由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义,从而准确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包含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剥削两方面的内容。 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文献资料,提炼有效信息,并加以归纳,来分析评议拜上帝会的宗教理论。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的宗教理论已融入“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基督教义,说明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在政治上从西方寻找救国方案,带有时代的特点。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南通市小海中学顾中华 一.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熟悉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原因;掌握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启示及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短剧表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和局限性。通过运用历史材料和历史地图、创设情景、提问、列表和对比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三.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及失败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难点:比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异同及理解两纲领不能实行的原因;分析和论证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金田起义”的浮雕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多媒体材料: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鸦片和棉纺织品输入大量增加,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两,约合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持续上涨。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1)西方列强的侵略 (2)腐朽的封建统治和自然灾害的严重 (3)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和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思考2.洪秀全是通过什么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动太平天国运动?这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 宗教形式;农民阶级局限性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兴起、发展和全盛到衰落) 让学生阅读教材,快速整理: (1)开始标志:1851年金田起义(2)初步建立政权:1851年永安建制 (3)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4)全盛:北伐、西征后(5)由盛转衰:1856年天京变乱 (6)后期防御战:江北的大营、三河镇大捷、江南大营、上海近郊、安庆、天京保卫战。(7)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思考3. 材料4: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之间,等级非常深严,君臣上下有了天渊之别,甚至连称呼、服饰等都有明确规定,不准逾越。诸王出行,官兵必须回避道旁,高呼万岁或千岁。天王及诸王都是世袭的。 结合材料4说明太平天国政权还是农民政权吗?出现了什么趋势?材料4和天京变乱都说明了什么? 不是。封建化趋势。农民阶级局限性。 三.太平天国革命纲领 (一)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1.目的: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的社会 2.内容:(1)土地的分配(原则: 方法: (2)产品的分配(原则:

【范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一)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革命活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太平天国防御战的概况;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 2.能力要求:(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3.情感目标:(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2)通过讲述太平天国英雄们威武不屈的斗争事迹,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2)《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3)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它是后期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且太平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在这里是一个集中体现。(4)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因为这是本课内容最后的落脚点。 2.难点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学生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设计 师:同学们,我们请一两位同学就初中已有知识或通过文学作品、影视剧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太平天国的内容,描述某一历史片段或简单的阐明自己的看法。准备好了的同学,请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解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高一历史编写人;关松波审定:巩义三中高一历史组2009年6月 学习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3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学习重点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学习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学习方法: 采用提问法、图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知识链接 1、导入新课 利用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的影响,出示图片“抽大烟”“五口通商后的上海”,使学生感受近代社会变化,从而进入本课学习。 知识点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A级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________(2)外部原因:___________ (3)直接原因:___________ 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_____________标志太平天国的兴起(2)____________标志天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3)定都_-__,1853年,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政权。 3、太平天国运动的全盛 (1)北伐 概况:_________,北伐军北上,经两年奋战,全部牺牲。 失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牵制大量清军兵力,为太平天国的--------创造了有利条件(2)西征: 石达开指挥军队在___________大败湘军,在江西取得辉煌战果 太平军取得了清朝的半壁江山,标志天平天国进入__________全盛时期 B级、思考探究 1、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你是如何理解的? 2、太平天国运动是否就是鸦片战争引起的呢 3、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突出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哪一社会矛盾的激化 A.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B.民族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 4、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B.洪秀全自称天王C.永安建制D.定都天京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导学案: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含解析

第11 课时太平天国运动 学习目标 1.掌握拜上帝教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西征的有关史实;正确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并正确评价;掌握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等有关史实;理解《资政新篇》的内容并正确评价。 2.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正确认识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认识到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预习检测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金田起义:(1)背景:金田起义是当时中国面临的①矛盾和②矛盾激化的结果。(2)爆发: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 2.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攻克③,改名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 4.北伐和西征:1853年太平天国先后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其中西征的重大胜利使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1.目的: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 2.主要内容:在土地分配方面,其原则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其方法是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④;在产品分配方面,其原则是“⑤”,其方法是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其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意义与局限:《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献,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⑥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它体现的⑦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三、天国悲剧 1.天京变乱: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1856年秋发生了天京变乱。 2.重建领导核心:为重振国威,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又让洪仁玕总理朝政。 3.军事防御斗争: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驻扎江北的大营;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在进攻上海时,⑧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损失惨重。 4.颁布《资政新篇》 (1)颁布: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由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2)内容: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等。(3)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⑨的设想,但未能真正实行。 5.太平天国失败:1864年⑩,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四、简答 1.《天朝田亩制度》让农民真正拥有土地了吗?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提纲 人民版必修1

A、清政府的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B、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自然灾害严重 D、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 2、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A、标志:1851年金田起义 B、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标志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C、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 D、失败:1864夏,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特点、失败原因及意义 性质:反封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失败原因:主观上:战略的失误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功绩:深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教训:农民阶级无法承担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方案《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时间1853年颁布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1859年干王洪仁玕提出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 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 想社会 振兴太平天国 内容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无处不均匀。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 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 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政治:中央集权,广开言路经济:发展资 本主义工商业 文教:奖励技术发明,兴办学馆 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评价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 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 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空想性: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 进步意义: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 义的方案; 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

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是空想。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迫于形势,并未实行。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8)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史料阅读分析与问题探究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下列一组图片: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提问)这些事件反映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鸦片战争后一辈又一辈中国人不懈的追求,走在这一过程最前列的是哪一个阶级呢?由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同时也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跟随洪秀全去追寻他的天国梦。 一天国梦起 多媒体展示三则材料。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材料总结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同学们归纳总结老师指导、点评。 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外国列强侵略的加剧,对百姓来说是人祸不断,可偏偏又逢天灾,这些都导致了矛盾的激化。(幻灯片展示)矛盾的激化必然会引起农民的反抗,那么,农民渴望过一种怎样的生活呢?(幻灯片展示洪秀全材料) 洪秀全结合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农民的平均主义和西方基督教思想,创立了拜上帝教,为正处在苦难中的百姓,描绘了一幅人间天国的美好画卷,(幻灯片展示)一时间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