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复习修订稿

地图学复习修订稿
地图学复习修订稿

地图学复习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第一篇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一、地图的基本特性

1. 可量测性——特殊的数学法则(地图投影、比例、尺地图定向)

2. 直观性——地图语言(符号、注记、颜色)

3. 一览性——制图综合(概括)

二、地图的概念

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地图的分类

1.普通地图: 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

六大地理要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境界、各种独立目标。大比例尺地图:[1/10万,1〕

中比例尺地图:(1/100万,1/10万)

小比例尺地图:(0,1/100万]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1:5千 1:1万 1:万 1:5万 1:10万 1:25万 1:50万 1:100万

2.专题地图

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得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

自然专题地图:地质图、地貌图等

人文专题地图:政区图、人口图、经济图等

其他专题地图:航空图、航海图、城市地图

§地图的基本内容

数学基础

控制点、坐标网、比例尺和地图定向

地理要素

普通地图:自然和人文要素

专题地图: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

整饰要素

外图廓、图名、图例、坡度尺、三北方向图解、文字比例尺、编图单位、编图时间和依据等。

§地图用途和基本功能

二、地图的基本功能

1.传输功能

编图者(信息源)——用图者(目的地)

2.信息载负功能空间信息载体:直接信息、间接信息

3.模拟功能

空间模型

形象—符号模型:等高线

4.认知功能

空间认知:空间定位、格局、相互关系、时空变化等

图形认知:数量和质量特征

§地图的成图过程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一般过程

1.地图设计(根据要求收集资料,确定比例尺、投影,选择地图内容和表示方

法……)

2.数据输入(将作为制图资料的图形、图像、统计数据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数

字形式,以数据库形式记录在计算机可存储介质上……)

3.数据处理(加工处理数据,建立新编地图以数字形式表达的图形……)

4.图形输出(将数字地图变成可视的模拟地图形式)

第二篇地图的分幅与编号

一、地图的分幅

编图、印刷、保存、使用方便

三、我国基本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顶点的编号怎么看

分成1:10万时是3*3

J-50/J50

横列号 =[ 纬度/4°] + 1

纵行号 = [ 经度/6°]+31 (东经)

纵行号 =31- [ 经度/6°] (西经)

[ ] 代表取整

旧分幅编号法

1:100万为基础J-50

1:50万 -A / B/ C / D

1:25万 -[1]——[16]

1:10万 -1——144

1:10万为基础 J-50-5

1:5万 -A / B / C / D

1:万 -B-1——4 (以1:5万为基础)

1:1万 -(1)——(64)

1:5千–(2)-A——D(以1:1万为基础)

ppt图廓经度109°30’

受不了啊,全部图解算了

地图学的定义: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第三篇地图投影

二、地图投影的基本理论

地图投影的实质:建立平面上的点(x, y)和地球表面上的点(Φ,λ)之间的函数关系。即x=f1(Φ,λ),y=f2(Φ,λ)

地图投影概念源于西方古地中海,采用几何透视的方法来实现球面上的曲线向平面转换;传统意义上针对地球是静态的,地图是二维的、矢量的。三维地图日趋发展……

地图投影变形概念与定义、长度比、长度变形、面积比、面积变形、角度变形(变形/不变形-1)

主比例尺:在计算地图投影或制作地图时,将地球椭球按一定比率缩小而表示在平面上,这个比率称为地图的主比例尺(普通比例尺)

局部比例尺:地图上除保持主比例尺的点和线以外的其它部分的比例尺。变化比较复杂,以投影种类、投影性质的不同,常常是随着线段的方向和位置而变化。

变形椭圆:地球面上一无穷小的圆在平面上一般被描写为一无穷小椭圆。这个椭圆是由于投影变形而产生,故称此椭圆为变形椭圆。

主方向的性质:1、地球面上的正交线投影后仍然正交。2、投影后具有最大长度比和最小长度比。

地图投影分类

按变形性质:等角、等面积、任意(等距属于任意)

按投影方式:

1.几何投影:将椭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辅助面上,借助辅助面将椭球面展开成

平面(套定义)

按辅助投影面和地球体的位置关系划分为(正轴、横轴、斜轴)

按辅助投影面类型(圆锥,圆柱,方位)按辅助投影面与地球面的相切或相割关系划分(切投影、割投影)

2.条件投影:在几何投影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按数学法则加以改造形成的。

地图投影的一般命名方式:正轴等角切圆柱投影

几类常见的地图投影

圆锥投影

适宜作为中纬度处沿纬线伸展的制图区域

等角圆锥投影

我国1978年后采用等角圆锥投影作为百万分之一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圆锥投影变形特点

①变形只与纬度有关,与经差无关,同一纬线上的变形是相同的;

②切圆锥投影中,标准纬线上长度比等于n。=1,其余纬线上长度比均大于1,并向南、北方向增大;

③在割圆锥投影中,标准纬线n1=n2=1,变形自标准纬线向内、向外增大,在标准纬线之间之间n<1,之外n>1.

切圆锥投影变形

割圆锥投影变形

记法:纬线长度比根据一般规律,经线长度比等面积mn=1,等角时与等面积相反m=n,等距离m=1

方位投影

方位投影的种类

1.非透视投影:等角、等面积、任意

2.透视投影:正射、外心、球面、球心、内心怎么区分啊啊啊啊啊

两极地区正轴方位投影

赤道附近圆形区域地图横轴方位投影

方位投影变形特点:

①等变形线与纬圈一致;

②在切方位投影中,切点上无变形,随着远离切点,变形增大;

③在割方位投影中,在所割小圆上,角度变形与“切”的情况一样,其他变形(长度变形与面积变形)则自所割小圆向内与向外增大。

圆柱投影

低纬度沿纬线伸展的地区

墨卡托投影——正轴等角圆柱投影

等角航线:两点间与所有经线构成相同方位角的一条曲线,是两点间的一条特殊的定位线。

——是等角投影,经线又是平行的直线……

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投影条件

1、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

2、投影后无角度变形。

3、中央经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

变形规律

中央经线上无长度变形

无角度变形,面积比为长度比的平方

在同一纬线上,离中央经线越远变形越大;

在同一经线上,纬度越低变形越大;

长度比的等变形线平行于中央子午线。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UTM——横轴等角割圆柱投影(割地球于两个等高圈上)

圆柱投影变形特点:

①变形随纬度变化,与经差无关;

②在切圆柱投影中,赤道无变形,变形自赤道向两侧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在割圆柱投影中,在两条标准纬线上无变形,变形自标准纬线向内和向外增大。

三、地图投影的应用和变换

(一)、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

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

1.制图区域地理位置决定了所选择投影的种类。

极地——正轴方位投影

赤道附近——横轴方位投影

中纬地区——正轴圆锥投影或斜轴方位投影

2. 制图区域形状直接制约地图投影的选择。

中纬度地区:

沿纬线方向延伸的长形区域——单标准纬线正轴圆锥投影

沿经线方向略窄,沿纬线方向略宽的长形区域——双标准纬线正轴圆锥投影

沿经线方向南北延伸的长形区域——多圆锥投影

圆形区域——斜轴方位投影

低纬赤道附近:

沿东西方向长条形区域——正轴圆柱投影

圆形区域——横轴方位投影

3. 制图区域的范围大小也影响地图投影的选择。范围小时,无论什么投影方式都无太大变形差异;对于区域广大的地图需要慎重的选择投影。

制图比例尺

不同比例尺地图,对精度要求不同,投影选择不同。

以我国为例,大比例地形图,量算及精确定位,选择各方面变形都较小的地图投影,如分带投影的横轴等角椭圆柱投影;中小比例尺的省区图,定位精度相对降低,选择正轴等角、等积、等距圆锥投影。

地图表现的主题和内容。

交通图,航海图,航空图——等角投影

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中的分布图,类型图,区划图——等面积投影

世界时区图——经线投影成直线的正轴圆柱投影

出版方式

单幅图,系列图,地图集。

单幅图和系列图投影选择比较简单;

地图集应该尽量采用同一系统的投影,再根据个别内容的特殊要求,在变形性质方面予以适当的变化。

(二)、地形图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

1. 概念:

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是以椭圆柱作为投影面,使地球椭球体的某条经线与椭圆柱相切,然后按照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东西两侧各一定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圆柱面上,再将其展开平面而成。该投影由德国高斯于19世纪20年代拟定,经克吕格1912年对投影公式加以补充,称为高斯-克吕格投影。

2. 经纬线特征:

中央经线和赤道为互相垂直的直线,其他经线均为凹向并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其他纬线均为以赤道为对称轴的向两极弯曲的曲线,经纬线成直角相交。

3. 变形分布规律:

①中央经线没有长度变形。其余经线长度比均大于1,距中央经线愈远变形愈大;

②在同一条经线上,长度变形随纬度的降低而增大;

③在同一条纬线上,长度变形随距中央经线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变形在边缘经线与赤道的交点上;

为了保证地图的精度,采用分带投影方法,将投影范围的东西界加以限制,使其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把许多带结合起来,可以为整个区域的投影。

4. 6°分带和3°分带

我国规定1:1万-1:50万比例尺地形图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1:1万及大于1:1万采用3°分带,小于1:万采用经差6°分带。

5. 坐标网

(1) 经纬线网

经线和纬线构成的坐标网,又称地理坐标网。

作用:控制和确定地表各点和整体地形的实地位置。

用于分析和计算投影变形;确定比例尺、量算不可缺少。

表示:1:5千—1:25万以图廓形式表示1:50万—1:100万图面直接绘出内图廓有加密分划短线

(2)方里网

由平行于投影坐标轴的两组平行线所构成的方格网。又称直角坐标网。

作用:大比例尺地图上,方便展绘点位和读图上地理坐标

在高斯-克吕格投影上,规定以中央经线为X轴,赤道为Y轴,两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X值在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Y坐标值在中经以东为正,以西为负,我国的X值均为正,但Y值在中经经西为负,运用起来很不方便,故将各带的坐标纵轴西移500km,并冠以带号,称通用坐标。

邻带方里网:

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将邻带的坐标延伸到本带的图幅中。

邻带方里网(grid of neighboring zone)是投影带边缘图幅上绘制的相邻投影带的坐标网。中国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是按经线分带的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位于投影带边缘的两相邻图幅,按带分别计算坐标值,两图上的坐标网不能相拼接,故影响地图的使用。为此,规定每投影的带的西边缘经差30’以内的图幅,以及东边缘一幅图内,除绘本带坐标网外,需在外图廓上加绘邻带坐标网短线,并加注千米数,以构成邻带坐标网。

(三)地图投影变换

研究从一种地图投影变换为另一种地图投影的理论和方法。其实质是建立两平面场之间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1. 解析变换法

找出两投影间坐标变换的解析计算公式。

(1)反解变换法:

通过中间过渡的方法,反解出原地图投影的地理坐标(φ、λ),代入新投影中求得其坐标。

{x,y}——{@,¥}(地理坐标)——{X,Y}

(2)正解变换法

不要求反解出原地图投影点的地理坐标(φ、λ),而直接引出两种投影点的直接坐标关系式。

(3)综合变换法

将反解变换方法与正解变换方法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变换方法。通常根据原投影点的坐标x反解出纬度φ,然后根据φ、y而求得新投影点的坐标(X、Y)。

2.数值变换法

在资料图投影方程式未知时,或不易求得资料图和新编图两投影间解析关系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多项式来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用数值逼近的理论和方法来建立两投影间的关系。

3.数值-解析变换法

已知新投影方程式,而原投影方程式未知时,采取类似上述的多项式,求的资料图投影点的地理坐标(φ、λ),即反解数值变换,然后代入新方程式中,即可实现两种投影间的变换。

第四篇地图数据

§地理变量与制图数据

一、地理变量的基本类型

(一)基本概念

(1)地理变量:

地理现象的空间位置和地理属性的定性或定量描述即构成地理变量。

(2)制图数据:

当地理变量用于制图时,这些变量就转化成了制图数据。

制图:地理变量(分级分类)制图数据(符号化)地图符号

地理变量分类

按性质:空间数据、属性数据

作为制图数据分:点位、线性、面积、体积

二、地理变量的量表系统

基本概念:按数据的不同精度程度将它们分成有序排列的四种量表,称为量表系统。(1)定名量表:事物定性不定量

(2)顺序量表:分级定性;有等级无数量

(3)间隔量表:即利用某种单位对顺序增加距离信息;顺序量表+距离(量的差别)

(4)比率量表:一种完整的定量化方法,可描述客体的绝对量。

四种量表的精度顺序: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隔量表〈比率量表

四种量表数据的转化:比率量表间隔量表顺序量表定名量表

§数据源

地图资料、统计资料、影像资料、文字资料

§地图数据的加工

(一)加工类型:可比、可制图

(二)加工方法:平均值、比率、密度、位能

制图数据的分级

§4.4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

一、图形数据:

1.基本概念:用来表示地理物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分布特征诸方面的信息.又称空间数据

2.作用:

-空间定位:确定位置

-空间量度:长度、面积、体积等

-空间结构: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空间聚合:空间数据与专题数据的结合

矢量数据

矢量数据就是代表地图图形的各离散点平面坐标有序的集合

?点:用一对(x,y)坐标表示

?线:用一串有序的(x,y)坐标表示

?面:用一串有序的但首尾坐标相同的(x,y)坐标对表示其轮廓范围

栅格数据

?将地图的制图区域的平面表象按一定的分辨率做行和列的规则划分,就形成了一个栅格阵列……由平面表象对应位置上像元灰度值所组成的矩阵形式的数据就是栅格数据。

?点:用中心点所处的单个像元来表示

?线:用其中轴线上的像元集合来表示

?面:用其覆盖的像元集合来表示

二、属性数据

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专题属性和质量描述等数据,表示地理物体的本质特性.又称非空间数据.

形式:特征码--数字编码

三、地图数据的存储方式

1.全栅格矩阵式

2.行程格式

3.矢量格式

4.5栅格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是通过空间点的密集而规则的排列表示整体的空间现象的,其数据结构简单,定位存取性能好,可以与影像和DEM数据进行联合空间分析,数据共享容易实现,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一种空间数据存储结构

一、栅格数据有关的概念

?1、像元(像素)

–栅格阵列

?2、灰度

–用来表示个个像元所具有的表象信息

–灰度值不同区分不同的地物

?3、二值图像(二元图像)

–如果一个图像的灰度值只有“0”、“1”良种,这这个图像为二元图像(二值图像)

–其中通常用“0”代表背景元素,“1”代表前景元素

?4、栅格数据

?有平面表象对应位置上像元灰度值所组成的矩阵式数据就是栅格数据。

?象元+灰度

?5、四方向相邻与八方向相邻

–在捕捉地物时,需要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搜索。在栅格数据中常用的概念有四方向相邻和八方向相邻

点、线、面的表示

?1)、点实体:表示为一个像元;中心点所处的象元

?2)、线实体:表示为在一定方向上连接成串的相邻像元的集合;轴线上的象元集合

–中轴线的宽度仅为一个象元,即仅有一条途径从轴上的一个象元到达另一个象元

?3)、面实体:表示为聚集在一起的相邻像元的集合。用其所覆盖的象元集合来表示。

三、栅格数据结构的建立

一)栅格数据的获取途径

1、来自于遥感数据

2、来自于对图片的扫描

3、由矢量数据转换而来

4、由手工方法获取

二)栅格系统的确定

栅格系统的确定包括栅格坐标系的确定和栅格单元尺寸的确定

三)栅格代码(属性值)的确定

?1)、中心归属法(中心点法)

?2)、长度占优法

?3)、面积占优法

?4)、重要性法

四、栅格数据的一般组织方法

1、未经压缩的组织方法

1)、全栅格矩阵式结构

2)、全栅格联合矩阵式结构

?1)、全栅格矩阵式

?结按顺序存放象元的灰度值

?当用文件保存一幅地图时,须记录的是像素的位置+灰度值。

?文件是一维的,而矩阵式二维的,矩阵的长度与宽度在文件头中记录。

?一个文件存贮一层的信息,如果多于一层则采用多个文件,也可以在一个文件中存贮多层信息,记录每个Pixel的行、列号以及与该象元有关的层的信息。

?适合于类型变化比较复杂地图形数据。

?优点:便于开窗检索

2)、全栅格联合矩阵式结构

?指在同一个网格系统中存储多种要素的空间数据,就像地图中的分层,这样可以少记。

?叠置分析时使用

2、压缩方法

?由于栅格文件很大,而地图中许多要素都具有连通性,也就是有许多象元的相邻象元也代表同一种地物,可以采取某种方法对他进行适当的压缩

?常用的方法有,行程编码、霍夫曼编码、四叉树编码

1)、行程编码

–按行扫描,将相邻等值的像元合并,并记录代码的重复个数。

–对于游程长度编码,区域越大,数据的相关性越强,则压缩越大。

–其特点是,压缩效率较高,叠加、合并等运算简单,编码和解码运算快。

2)、霍夫曼编码

?主要记录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的边界。他把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的边界表示为:由某一起点开始并按某些基本方向确定的单位矢量链。

?具体编码过程:

–A 找起点,并记下行、列号(自上而下,从左到右)

–B 按顺时针方向寻找相邻的灯指点,记下方位编码

优点:

–链式编码对多边形的表示具有很强的数据压缩能力,且具有一定的运算功能,如面积和周长计算等,

–探测边界急弯和凹进部分等都比较容易;

缺点:

对叠置运算如组合、相交等则很难实施,

对局部修改将改变整体结构,效率较低,

而且由于链码以每个区域为单位存储边界,相邻区域的边界则被重复存储而产生冗余。

3)、块式编码

?块式编码是将游程长度编码扩大到二维的情况,把多边形范围划分成由像元组成的正方形,然后对各个正方形进行编码。

?块式编码的数据结构由初始位置(行号,列号)和半径,再加上记录单元的代码组成。

?块式编码的特点:一个多边形所能包含的正方形越大,多边形的边界越简单,块式编码的效果越好。

?游程和块式编码都对大而简单的多边形更有效,而对那些碎部较多的复杂多边形效果并不好。

?优点:块码在合并、插入、检查延伸性、计算面积等操作十分方便。

?缺点:对某些运算不适应,必须再转为简单的数据形式才能被进行。

4)、四叉树编码(Quadtree Encoding)

?基本思想:

–将栅格地图分为4等分(四象限)

–判断每个象限是否继续再分,判断依据:该象限只代表一种地物

–如要继续,重复上两步

?四叉树有两种形式:指针四叉树和线性四叉树

?指针四叉树就是在子节点和父节点之间设立指针,而由于指针所占用的空间十分巨大,因此难以达到数据压缩的目的。

?线性四叉树不需要记录中间结点和使用指针,仅记录叶子节点,用地址来表示叶节点的位置,因而可以大大压缩数据量,也是目前广泛用于数据压缩和UIS总的数据结构。

?现行四叉树的地址编码方式分四进制和十进制两种

?基于四进制的线性四叉树编码

?基于十进制的线性四叉树编码

矢量数据结构

矢量数据结构是最常见的图形数据结构,是一种面向目标的数据组织方式。矢量方法强调离散现象的存在,将线离散为一串采样点的坐标串,面状区域由边界线确定。由于矢量数据结构具有结构紧凑,冗余度低,利于网络、检索分析等优点,是GIS主要的数据存储结构之一。

二、矢量数据的图形表示

?矢量方法将地理现象或事物抽象为点、线、面实体,将它们放在特定空间坐标系下进行采样记录

?1、点实体:记录点坐标和属性代码;

?2、线实体:记录两个或一系列采样点的坐标,并加属性代码;

?3、面实体:记录边界上一系列采样点的坐标,由于多边形封闭,边界为闭合环,加面域属性代码。

三、矢量数据的获取方式

?1)外业测量

?2)栅格数据转换

?3)跟踪数字化

四、矢量数据的一般组织方法

?1、点实体的数据结构

?2、线实体数据结构

?3、面实体数据结构

五、矢量数据的编码方法

考虑以下问题:

?1)矢量数据自身的存贮和处理。

?2)与属性数据的联系。

?3)矢量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拓扑关系)

(一)简单数据结构

?1、标识码:按一定的原则编码,简单情况下可顺序编号。标识码具有唯一性,是联系矢量数据和与其对应的属性数据的关键字。属性数据单独存放在数据库中。

?2、点结构中的X,Y坐标:是点实体的定位点,如果是有向点,则可以有两个坐标对。

?3、线结构中的坐标对数n:是构成该线(链)的坐标对的个数。 X,Y坐标串是构成线(链)的矢量坐标,共有n对。也可把所有线(链)的X,Y坐标串单独存放,这时只要给出指向该链坐标串的首地址指针即可。

?4、面结构是链索引编码的面(多边形)的矢量数据结构,链数n指构成该面(多边形)的链的数目。链标识码集指所有构成该面(多边形)的链的标识码的集合,共有n个。

这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直观、易实现以实体为单位的运算和显示的优点。由于面结构建立了链索引,一个面(多边形)就可由多条链构成,每条链的坐标可由线(链)的矢量数据结构获取。这种方法可保证多边形公共边的唯一性;但多边形的分解和合并不

易进行;邻域处理比较复杂,需追踪出公共边;在处理“洞”或“岛”之类的多边形嵌套问题时较麻烦,需计算多边形的包含等。

?1、坐标序列法:任何点、线、面实体都可以用(X,Y)来表示

?优点:

?直观简单,易于实现以多边形为单位的运算和显示

?缺点:

?1)邻接多边形的公共边被数字化和存储两次,由此产生冗余和边界不重合的匹配误差。

?(2)每个多边形自成体系,而缺少有关邻域关系的信息。

?(3)不能解决“洞”或“岛”之类的多边形嵌套问题,岛只作为单个的图形建造,没有与外包多边形的联系。

?(4)没有方便方法来检查多边形边界的拓扑关系正确与否,如有无不完整的多边形等

2、改进型坐标序列法:多边形——点号;点号——坐标值

3、树状索引编码法

?该法采用树状索引以减少数据冗余,并增加邻域信息

?方法是:

–对所有边界点进行数字化,将坐标对以顺序方式存储

–由点索引与边界线号相联系

–由线索引与各多边形相联系

–形成树状索引结构

点索引(点号,坐标值);线索引(线号,起点,终点,点号)多边形索引(多边形号,边界线号)

?优点:

–公共边只存储了一次

–邻域、岛状信息可以通过索引文件得到

缺点:

–邻域信息、岛状信息处理比较繁琐

–拓扑关系检查比较困难

–人工方式编码容易出错

4、拓扑结构编码法(邻域和岛状问题)

(二)拓扑数据结构

1、拓扑元素:点、线、面

2、拓扑关系

?描述地图中的有关信息,不仅要有定位信息、属性信息,还要有空间关系

?空间关系表示要素间的邻接、关联、包含关系。拓扑关系不依赖于地图,但他们可以应用于地图图形的数据处理

3、拓扑关系的表示

?点、线、面之间的拓扑关系有:拓扑邻接(同类元素)、拓扑关联(不同类元素)、拓扑包含(同类不同级元素;简单、多层、等价)

4、拓扑关系的建立

?矢量数据结构的一个突出优点是能够完全显示的表达结点、弧段、面之间所有关联关系

(块面——弧段;弧段——左边块面、右边块面;结点——弧段,弧段——结点)5、拓扑关系的应用

?简化分析和查询工作

?在城市规划中,规划人员做多边形和多边形相邻的查询。例如可迅速查询那些有污染的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由公共边界,某交通干道是否穿越大型繁华商业区等等。

?利用弧段和结点的关系,可构成网络系统来描述区域的河流、城市的道路以及综合管线等。在描述的基础上可分析河流的污染状况、道路车型线路的选择、电力、煤气的选线、故障排除等等。

§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相互转换

一、两种数据结构的比较

栅格结构可用于大范围小比例尺的自然资源、环境、农林业等区域问题的研究。矢量结构用于城市分区或详细规划、土地管理、公用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1、矢栅一体化的概念

?无论是点状地物、线状地物、还是面状地物均采用面向目标的描述方法,因而它可以完全保持矢量的特性,而元子空间充填表达建立了位置与地物的联系,使之具有栅格的性质。这就是一体化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从原理上说,这是一种以矢量的方式来组织栅格数据的数据结构。

(一)、矢量─栅格转换

点的栅格化(X ,Y)-I,J 坐标——行列号

线段的栅格化

(二)、栅格——矢量

I,J——(X,Y)

线的矢量化:二值化、细化、矢量化、曲线光滑

第一章地图符号

二、地图符号的分类

1.按地图符号与比例尺的关系分为:

- 依比例尺符号:面状要素

- 不依比例尺符号:点状要素

- 半依比例尺符号:线状要素

2.按符号表示的地理尺度分为:

- 定性符号

- 等级符号

- 定量符号

3.制图对象的几何特征:点线面

等高线的基本特点

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等;

等高线是封闭连续的曲线;

等高线图形与实地保持几何相似关系;

在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愈密,坡度愈陡。

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一、专题地图十种基本的表示方法

定点符号法

线状符号法

范围法

质底法

等值线法

定位图表法

点数法

运动线法

分级统计图法

分区统计图法

四、表示方法的相互比较

定点符号法与定位图表法

相同点:都表示定位于点上的现象,符号和图表都要求按定位点配置。

区别:定点符号法表示定位于该点上的某一具体时刻或某一时间段的数值,点与点间相互独立互不关联;定位图表法反应的是该点周围区域的面状现象的空间变化,是一种周期性数值且需要多个点共同反映布满制图区域的现象特征。

质底法和范围法

相同点:在图斑范围内用颜色、网纹、符号等手段显示其质量特征。

区别:质底法表示布满全区的面状分布现象;范围法表示各自独立的间断成片现象,可交叉可重叠有空白

定点符号法和分区统计图表法

定点:局限于该点上的数据,必须严格定位在这个点上,有多少点就有多少个符号

分区统计:所代表区域内数量的总值,没有严格定位意义,只须放在该区域范围内的适当位置

电子地图的特点

1、动态性

2、交互性

5、多比例尺显示3、无级缩放

4、无缝拼接

8、共享性

6、地图信息多维化表示

7、超媒体显示

9、空间分析功能

第六篇制图综合理论

§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

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的特点,以概括、抽象的形式反映制图对象的带有规律性的类型特征和典型特点,而将那些对于该图来说是次要的、非本质的物体舍掉,这个过程叫作制图综合。它是通过概括和取舍的方法来实现的。

§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

地图用途、地图比例尺、景观条件、图解限制、数据质量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复习题复习课程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复 习题

1、哪种类型的脱水渴感最明显?为什么?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渴感最明显。因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细胞外液钠浓度增高,渗透压增高,细胞内水分外移,下丘脑口渴中枢细胞脱水引起强烈的渴感。另外细胞外液钠浓度增高,也可直接刺激口渴中枢。 2、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有何影响,其机制是什么? 急性低钾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其机制为超极化阻滞。细胞外钾急剧减少,而细胞内假没有明显减少,细胞内外钾浓度差增大,根据Nernst方程,细胞的静息电位负值增大,使其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增大,需要增大刺激强度才能引起兴奋,即兴奋性降低。3、高钾血症对神经肌肉有何影响?其机制是什么? 高钾血症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可呈双相变化。当细胞外钾浓度增高后,[钾离子]i/[钾离子]e 比值减少,按Nernst方程静息电位(Em)负值减小。Em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缩小,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如Em下降到或接近阈电位,可因快钠通道失活而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即去极化阻滞。 4、试述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 低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心肌兴奋性增高,传导性减低,自律性增高,收缩性增高。 5、高钾血症及低钾血症对心脏兴奋性各有何影响?试述其机制。 高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其机制为去极化阻滞,即高钾血症时,细胞内外液中钾离子浓度差变小,按Nernst方程Em负值减小,使其与阈电位的差值减少,故兴奋性增高;但严重高钾血症时,Em接近阈电位时,快钠通道失活反而使心肌兴奋性降低。急性低钾血症时,细胞内外液钾离子浓度差变大,但低钾事心肌细胞膜的钾电导降低,细胞内钾外流减少,Em负值变小,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缩小,故兴奋性增高。 6、试述水肿的发生机制。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导论 一.地图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依据特定的数学法则,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将地理信息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客观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理信息的载体——多样性 数学法则的结构——(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 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图形的形状变化和尺寸变化) 符号系统的运用——(地理信息的图形借助地图符号,地图是符号的模型) 二、地图的功能与分类 1.地图的功能: (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分为直接(从图中直接反映)和间接信息(分析)组成, (2).地图的传递功能将制图者和用图者联系起来,统一在地图信息的传递过程中 (3).地图的模拟功能所需表示的对象,在众多特征中抽取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进行实物的模拟 (4).地图的认知功能用图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图形进行联想和推演和各种分析 2.地图的类型 (1)按尺度划分: 大比例尺地图:大于比例尺1:10万的地图 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1:100万 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 (2)按区域划分(了解) A.星球图、地球图 B.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 C.国家图、行政区图 D.局部区域图 (3)按照地图的图型划分 普通地图(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不偏重哪一个要素,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各自学科体系进行层次细分,构成地图的主要内容) (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 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 (5)按其他指标分类 按用途 按语言种类 按历史年代 按出版和使用方式 三、地图学 1.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2.地图学的学科体系(了解)

管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要点

管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要点

1.管理的基本职能并简要说明各个职能的含义 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职能指管理者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做的谋划和安排。包括选取合适的组织目标,制订战略方案以及实现这些目标。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任何管理都是从计划开始的。 组织职能指管理者有效地组织和调配资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实施计划任务。管理者建立组织结构来协调激励组织成员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职能指管理者建立有效的组织指挥体系,指导、激励和协调组织成员。 控制职能指管理者按目标计划制定管理标准,对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及时纠偏,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2.怎样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管理的科学性在于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丰富,可复制学习,可知道人们实现有效的管理。管理的科学性强调人们必须按照管理科学规律进行管理,强调学习管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和创新性。要有效地实现管理,管理者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管理者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还要灵活运用管理知识,讲究管理技巧。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与基础,管理的艺术性是科学性的补充与提高。 3.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 管理者的基本技巧是指管理者将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用于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技术、知识、方法和程序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又称“人事技能”,是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主要包括理解、激励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 4.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和内容 古代管理理论包括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和行政组织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 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生产效率。 ②工作定额原理。为发掘工人们劳动生产率的潜力,就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作量定额。他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的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 ③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④标准化原理。工人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操作手法,而且工人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和所在工作现场环境等等都应该都标准化以提高劳动生产力。

人体解剖生理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人体解剖生理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Jyw.koala 1.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 2、为什么说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 答:首先器官是由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构成的结构,用来完成某些特定功能,器官的组织结构特点跟他的功能相适应;骨由骨组织,骨髓和骨膜构成,有一定的性状,在骨髓中存在血管和神经,有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的功能,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 3、比较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和反射中枢内兴奋传导的异同 答:神经和肌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组织,两者之间并无原生质的直接相通,神经冲动从神经末梢传向肌纤维是通过他们之间的特殊部位来完成的,即神经肌肉接头,当运动神经冲动传至神经末梢对Ca2+通

透性增加,Ca2+内流入神经末梢内,这时接头前膜内囊泡向前膜移动,融合、破裂,将Ach释放入接头间隙形成量子释放,Ach与终板膜的化学门控通道偶联的受体nAchR结合,使受体构型发生改变,使Na和K在终板膜上的通透性增加,产生终极电位形成兴奋突触后电位,这时多个终板电位引起肌膜的动作电位。完成一次神经-——肌肉间的传递。 特点:突出延迟、突出疲劳、单向传导 4、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对躯体运动的控制特点 答:(1)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交叉性的,但对头面部肌肉的支配是双侧的,下部面肌和舌肌仍受对侧支配。 (2)机能定位精确。躯体运动在皮层运动区的投影与支配部位呈倒影,但头面部是正立的。 (3)运动愈精细复杂的肌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皮层的代表区愈大。 (4)刺激皮层运动区所引起的肌肉运动主要是个别肌肉的收缩,不发生肌肉群的协同性收缩。 5、什么是脊休克?原因 答:脊休克是指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在手术后暂时丧失反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

管理学简答题汇总及答案

1:如理解管理的涵? 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为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淘汰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事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败或成效的高低。(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管理具有怎么样的性质? 答: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管理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质:(1)管理具有二重性。(2)管理具有科学性。(3)管理具有艺术性。 3:影响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的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部分。宏观环境,又称为社会大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竞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全球化环境。产业环境,又称作具体环境或中观环境,是指与特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环境因素。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政府管理部门、新闻传播媒介等。 4:影响组织的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组织部环境是指组织拥有的资源条件,它包括组织部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组织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组织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等。 组织文化环境,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容是什么?

植物生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 1、简述氧化酶的生物学特性与适应性。 植物体内含有多种呼吸氧化酶,这些酶各有其生物学特性(如对温度的要求和对氧气的反应,所以就能使植物体在一定范围内适应各种外界条件。 以对温度的要求来说,黄酶对温度变化反应不敏感,温度降低时黄酶活性降低不多,故在低温下生长的植物及其器官以这种酶为主,而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温度变化的反应最敏感。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酶系统的更替正好反映了酶系统对温度的适应。例如,柑橘的果实有细胞色素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黄酶,在果实末成熟时,气温尚高,呼吸氧化是以细胞色素氧化酶为主;到果实成熟时,气温渐低,则以黄酶为主.这就保证了成熟后期呼吸活动的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植物对低温的适应。 以对氧浓度的要求来说,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氧的亲和力最强,所以在低氧浓度的情况下,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而酚氧化酶和黄酶对氧的亲和力弱,只有在较高氧浓度下才能顺利地发挥作用。苹果果肉中酶的分布也正好反映了酶对氧供应的适应,内层以细胞色素氧化酶为主,表层以黄酶和酚氧化酶为主。水稻幼苗之所以能够适应淹水低氧条件,是因为在低氧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加强而黄酶活性降低之故。 2、长期进行无氧呼吸会导致植株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会使植物受伤死亡的原因:第一,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使细胞质的蛋白质变性;第二,因为无氧呼吸利用每摩尔葡萄糖产生的能量很少,相当于有氧呼吸的百分之几(约8%),植物要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就要消耗更多的有机物,这样,植物体内养料耗损过多;第三,没有丙酮酸氧化过程,许多由这个过程的中间产物形成的物质就无法继续合成。作物受涝死亡,主要原因就在于无氧呼吸时间过久。 3.举出三种测定光合速率的方法,并简述其原理及优缺点。 (1)改良半叶法,选择生长健壮、对称性较好的叶片,在其一半打取小圆片若干,烘干称重,并用三氯醋酸对叶柄进行化学环割,以阻止光合产物外运,到下午用同样方法对另一半叶片的相对称部位取相同数目的小圆片,烘干称重,两者之差,即为这段时间内这些小圆片累积的有机物质量。此法简便易行,不需贵重设备,但精确性较差。 (2)红外线CO2分析法原理是:气体CO2对红外线有吸收作用,不同浓度的CO2对红外线的吸收强度不同,所以当红外线透过一定厚度的含CO2的气层之后,其能量会发生损耗,能量损耗的多少与CO2的浓度紧密相关。红外线透过气体CO2后的能量变化,通过电容器吸收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整理资料讲解

1.地图的定义 地理环境诸要素(内容)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并经过制图综合(特征)的一种缩小表像(形式)以表达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数质量特征及空间分布和发展变化(目的、结果)。 2.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可测量性、可比性);地图必须经过科学制图综合(清晰性、一览性);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直观性、易读性);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传递性、持久性)。 3.地图的基本内容 数学要素(骨架):地图坐标、投影、比例尺、控制点等 地理要素(主体):表达地理信息的各种图形,文字标记 辅助要素(润滑剂):说明地图的编制情况,为应用提供相关内容,在主要图形的外侧,如图名、图号、图例、比例尺等;对主要图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补充,如统计图表、剖面图、测图时间、出版单位等 4.地图的分类 按比例尺分:-大比例尺地图(≥1:10万)-中比例尺地图(1:10万~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1:100万)-微缩地图 按地图的图形内容分类:-普通地图(是指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专题地图(是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得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 5.图幅编号 a=[φ/4°]+1 φ纬度;b=[λ/6°]+31 λ经度1:1万(G) 1:5000(H) c=4°/△φ-[(φ/ 4°)/△φ] △φ图幅纬差2′30″1′15″ d=[(λ/6°)/ △λ]+1 △图幅经差3′45″1′52.5″ X1X2X3 X4 X5X6X7 X8X9X10 λ0=(X2X3-31)*6°φ0=(X1-1)*4° λ=λ0+(X8X9X10-1)* △λφ=φ0+(4°/△φ-X5X6X7)* △φ 6.现代地图学体系 地图学的定义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理论地图学(地图学理论基础)~地图信息、传输、模式、认知理论;地 图可视化原理、数学制图原理、地图语言学(地图符号学)、地图感受理 论、地图概括(制图综合)理论、综合制图理论、地学信息图谱理论 现代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地图编制方法与技术)~普通地图制图学、专题**、遥感制图学、计算机制图学、地图印制学与计算机出版系统、多媒体电子地图与 网络地图设计和制作 ┗应用地图学(地图应用原理与方法)~地图功能、评价、分析与研究方法、 使用方法、信息自动分析和处理系统、应用、数字地图应用 7. 大地水准面: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水准面的特点:面上任意一点的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 地球椭球面:人们假想,可以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就能形成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即踢球椭球体。其表面可用数学模型定义和表达称为地球椭球面。

公共管理学简答论述整理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四、简答 1、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2)欧洲或莱茵模式 3)东亚 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2、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答: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3)权力过于集中;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3、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答:1)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2)入世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3)入世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论述题 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答:第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第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第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第四,就人事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 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的多。第五,与私人部门的管理不同,公共 管理包 括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因此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点。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共管理与其它体制不同点有哪些? 答:1)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 式是不 同的:(1分)a,20世纪30年代以前,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奉行 自由经济政策,(1分)奉行三个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契约原则、 自我负责原则(3分)b,由于爆发经济危机,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1分) c,2 0世纪7 0年代以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滞涨”现象,西方新自由 主义思潮由此兴起(1分) d,80年代以后西方的政府管理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的思路来进行的(1分) 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别,各市场经济 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也是不同的:(1分)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1 分);欧洲或莱茵模式(1分);东亚的政府主导模式(1分)3、案例分析: 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 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 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 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八十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

生理学简答论述题

真好的一份 生理学简答论述 1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几种,举例说明之。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五种: (一)单纯扩散:如O2、CO2、NH3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 (二)易化扩散:又分为两种类型:1.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2.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K+、Na+、Ca2+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 (三)主动转运(原发性)如K+、Na+、Ca2+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四)继发性主动转运如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糖时跨管腔膜的主动转运:(五)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如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为入胞作用;腺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则为出胞作用。 2比较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异同点。 单纯扩散和异化扩散的共同点是均为被动扩散,其扩散通量均取决于各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电位差和膜的通透性。 两者不同之处在于: (一) 单纯扩散的物质具有脂溶性,无须借助于特殊蛋白质的帮助进行跨膜转运;而易化扩散的物质不具有脂溶性,必须借助膜中载体或通道蛋白质的帮助方可完成跨膜转运; (二)单纯扩散的净扩散率几乎和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而载体易化扩散仅在浓度差低的情况下成正比,在浓度高时则出现饱和现象; (三)单纯扩散通量较为恒定,而易化扩散受膜外环境因素改变的影响而不恒定。 3描述Na+--K+泵活动有何生理意义? Na+--K+泵活动的生理意义是: (一)Na+泵活动造成细胞高K+是细胞许多生化反应所必需的; (二)Na+泵不断将Na+泵出胞外,有利于维持胞浆正常渗透压和细胞的正常容积; (三)Na+泵活动形成膜外Na+的浓度差是维持Na+-H+交换的动力,有利于维持胞pH值的稳定;(四)Na+泵活动建立的势能贮备,为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以及非电解质物质的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能量来源。 4简述生理学上兴奋性和兴奋的含义及其意义。 生理学上最早把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之为兴奋性,而把组织细胞受刺激发生的外部可见的反应(如肌细胞收缩,腺细胞分泌等)称之为兴奋。自从生物电问世后,近代生理学术语中,兴奋性和兴奋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含义,兴奋性被视为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则是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动作电位是各种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最先出现的共有的特征表现,是触发细胞呈现外部反应或功能改变的前提和基础。 5衡量组织兴奋性质的指标有哪些?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有阈强度、阈时间、基强度、利用时、强度-时间曲线、时值等。其中、阈时间、基强度、利用时不常用;强度-时间曲线和时值可以较好的反应组织兴奋性的高低,但测定方法较为复杂,因而也不常用;而最简便、最常用的指标是阈强度,可近似的反映组织兴奋性的高低。 6神经细胞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有何变化?机制何在? 各种可兴奋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当时和以后的一个短时间,兴奋性将经历一系列的有次序

第一章 地图学基础复习题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毛赞猷等编 复习指导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 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地理信息的载体。 2、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 3、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5、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6、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8、地图按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9、虚地图是指存在于人脑中或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在电脑中的地图。前者例如心像地图,后者如数字地图。 10、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等。 11、地图是伴随着文字出现的,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产生的。古尼罗河、黄河流域的农田水利和城郭的发展带动了天文测量、平面测量和地图制作技术。古希腊手工业作坊比较发达,地中海贸易和战争使测绘用于航海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他们着重于测量经纬度、研究地图投影、编绘航行地图,因而将地图测绘建立在天文——大地测量的基础上。 12、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圆球的观念,埃拉托色尼估算出地球的一段经线弧长,以此推算出地球的大小。托勒密是西方重要的天文学家、地图学家,他的名著是《地理学指南》。 13、1978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了一块公元前310年以前铜版的“兆域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平面图实物。 14、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秦王嬴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绘在四块松木板上的地图七幅,

周三多版管理学简答、论述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奥斯本头脑风暴法实施的原则。 答:①对别人的建议不作任何评价,将相互讨论限制在最低限度内; ②建议越多越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必考虑建议质量; ③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 ④可以补充完善已有的建议以使其更有说服力。 2.简述双因素理论中双因素的作用。 ①双因素是指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维持因素,有维持现状作用,保健因素处理的不好,会引发对工作不满情绪的发生;处理的好,可以预防或消除这种不满。但这类因素并不能对员工起激励的作用,只能起维持作用,所以保健因素又可称为“维持因素”;②激励因素是指起激励作用的因素,与激励因素相关的工作处理的好,能够使人们产生满意情绪;如果处理不当,其不利效果顶多只是没有满意情绪,而不会导致不满。 3.组织变革的外在动因有哪些? ①整个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②科学技术进步; ③资源变化的影响; ④竞争观念的变化。 3.沟通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试比较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的优缺点。 答:一般来说,单项沟通指没有反馈的信息传递。双向沟通指有反馈的信息传递,是发送者和接受者相互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沟通。 从时间上看,双向沟通比单项沟通需要更多的时间。 从信息理解的准确程度上看,在双向沟通中,接收者理解发送者意图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从接收者和发送者的自信程度上看那,在双向沟通中,接收者和发送者都比较相信自己对信息的理解; 从满意度上看,接收者比较满意双向沟通,发送者比较满意单项沟通; 从噪音上看,双向沟通的噪音比单向沟通要大的多。 4,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的许多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曾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来解释人的激励问题。请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1)员工不但关心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而且还关心报酬的公平性。 (2)员工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的比较来判断其所得报酬的公平性,而这种公平性会影响员工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3)员工选择的比较参照物有“其他人”“制度”和“自我”三种类型。 5.有效的控制除了以正确的目标计划为前提外,还必须经过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这三个基本步骤。请简述在衡量绩效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1)通过衡量绩效,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2)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 (3)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病理生理学简答论述题

病理生理学简答论述题 1.论述水肿发生的机制?(论述题,可以拆成简答题) 水肿发病的基本机制包括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和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 ①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⑴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⑵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⑶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以上因素会导致 血管内液体滤出大于回收而使组织液生成过多 ② 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钠、水潴留 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⑵近端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心房钠尿肽分泌减少、肾小球滤过分数 增加) ⑶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以上因素会导致体内钠水潴留 2.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原因 失钠大于失水 失水大于失钠 等渗性体液大量丢失 血清钠浓度(mmol/L ) <130 >150 130?150 血浆渗透压(mmol/L ) <280 >310 280?310 体液减少主要部位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口渴 早期无,重度脱水者有 明显 有 体温升高 无 有(脱水热) 有时有 血压 易降低 正常,重症者降低 易降低 尿量 正常,晚期减少 减少 减少 尿钠 极少或无 正常,晚期减少 减少 脱水貌 明显 早期不明显 明显 防治 补等渗液 补水为主,适当补钠 补2/3等渗液 尿量比较:早期根据晶体渗透压,晚期根据血容量,尿量由 ADH 决定 尿钠比较:早期根据失钠失水的比较看 ADS 变化,晚期根据血容量,尿钠由 ADS 决定 等渗性脱水因可以发展为低渗性脱水或高渗性脱水,所以两者的表现都有可能 3. 简述急性低血钾和急性重度高血钾时产生骨骼肌无力的发生机制的有何不同(简答题) 4. 简述高钾血症与低钾血症对心脏,骨骼肌的影响有何不同及相应机制?(论述题) 低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及机制: ① 兴奋性f 血钾J T 心肌细胞膜对 K +通透性J T 钾外流J T Em 负值J T EmEt 距离减小T 兴奋性f ② 自律性f 血钾J-细胞膜对K +通透性JT 复极化4期K +外流减慢T Na +内流相对加快 T 心肌快反应自律细胞自动去极化 加速T 自律性f 急性低钾血症(骨骼肌、胃肠道平滑肌) 细胞外液钾浓度急剧降低 T [K +]i / [K +]e 比值变大 T 膜内外钾浓度差增大 T 静息状态下钾外流增加 T 静息电位(Em )负值增大 T Em-Et 距离增大 急性重度高钾血症: 细胞外液钾浓度急剧升高 T [K +]i / [K +]e 比值更小 T Em 值下降或几乎接近于 Et 水平 T Em 值 过小,肌细胞膜上快钠通道失活 T 细胞处于 去极化阻滞状态,不能兴奋 ⑷淋巴管回流受阻

地图学基础知识

地图学: 第一章: 现代地图学概论 地图定义:按照严密的数学法则,并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把空间事物抽象地表示在平面或者球面上,并且其还具有传输事物信息的一种图形 地图的基本特性: 1、严密的数学法则 2、科学的地图概括 3、特定的符号系统 地图的组成要素: 1、数学要素 确定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骨架”作用,大地控制点、比例尺、经纬网2、地理要素 地图根据制图要求表达的内容(内容要素), 自然要素:水系、地形、土质植被 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线, 用图形表示,“图形要素” 3、辅助要素 图名图号、图例、文字说明等 4、现代地图还包括技术设备和技术操作 地图的功能 1、信息载负功能 2、信息传输功能 3、客观模拟功能 4、认知与感受功能 现代地图分类 (一)按地图功能和内容分类 按地图功能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特种地图 按地图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主要方法) 普通地图:

同等详细程度全面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可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 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 (二)按地图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地图(>=1:10万),地市规划 中比例尺地图(大于1:100万,小于1:10万),国家或省级规划 小比例地图(1:100万以及更小比例尺),教育普及 第二章: 制图框架与成图方法 一、地图成图方法: 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 地理空间信息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以及属性特征 大地水准面:假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面静止时的平均水面,并假设此面穿过穿过大陆与岛屿,连续扩展形成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闭合曲面 大地水准面高低起伏,地球内部物质密度不均,起伏不定的重力等位面,又称地球物理表面 平均海水面为椭球体面,地球数学表面 地理坐标系: 空间参照系是测量空间点坐标位置的一种度量衡制 地球表面点坐标的确定包括两方面内容: 1、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面上的投影位置,采用地理坐标系 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采用高程系 天文经纬度: 天文经度:首子午面与过观测点的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 天文纬度:过某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管理学简答论述题

《管理学基础27870》 第一章绪论 1、简述企业成为决定社会经济活动和人类生存活动的基础性力量的原因。(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答:第一、企业是生产要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 第二、企业是技术产业化的平台; 第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第四、企业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微观基础; 第五、企业是人类生产活动社会化和国际化的主体。 ! 2、简述人事管理的内容和任务。 答:第一、根据企业活动的特点,选聘符合一定素质和技能要求的劳动者; 第二、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根据劳动力的特点分配适当的工作,明确工作责任,据此考核工作情况和分配劳动成果,并努力提高和维持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积极性; 第三、进行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能和思想政治、科学文化素质,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准备力量。 论述题: 1、论述管理的二重性。 答:管理具有二重性是由生产过程本身的二重性决定的。一方面,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的产物,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具有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也称管理的生产力属性或一般性,它是由生产力引起的,反映了人同自然的关系,它只受生产力决定,而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无关。管理的社会属性也称管理的生产关系属性或管理的特殊性,它反映的是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性质,它是由管理所处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带有明显的政治性。管理的二重属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2、试述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原因。 \ 答:管理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存在着客观规律性。管理作为科学,就是指人们发现、探索、总结和遵循客观规律,在逻辑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并在管理实践中应用管理原理与原则,使管理成为在理论指导下的规范化的理性行为。如果不承认管理的科学性,不按规律办事,违反管理的原理与原则,随心所欲地进行管理,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导致管理失败。管理虽然可以遵循一定的原理或规范办事,但它绝不是按图索骥的照章操作行为,管理理论作为普遍适用的原理、原则,必须结合实际应用才能奏效。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千变万化的管理对象,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地、创造性地运用管理技术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管理的艺术与技巧,这就是管理是艺术的含义。把管理只当成科学,排斥管理的艺术,完全按管理原理与原则去刻板解决管理问题也必然是碰壁,不能取得成功的。所以,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说它是科学是强调其客观规律性,说它是艺术是强调其灵活性与创造性,两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变 1、简述分工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

管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要点

1.管理的基本职能并简要说明各个职能的含义 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职能指管理者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做的谋划和安排。包括选取合适的组织目标,制订战略方案以及实现这些目标。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任何管理都是从计划开始的。 组织职能指管理者有效地组织和调配资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实施计划任务。管理者建立组织结构来协调激励组织成员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职能指管理者建立有效的组织指挥体系,指导、激励和协调组织成员。控制职能指管理者按目标计划制定管理标准,对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及时纠偏,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2.怎样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管理的科学性在于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丰富,可复制学习,可知道人们实现有效的管理。管理的科学性强调人们必须按照管理科学规律进行管理,强调学习管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和创新性。要有效地实现管理,管理者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管理者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还要灵活运用管理知识,讲究管理技巧。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管理的科

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与基础,管理的艺术性是科学性的补充与提高。 3.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 管理者的基本技巧是指管理者将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用于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技术、知识、方法和程序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又称“人事技能”,是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主要包括理解、激励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 4.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和内容 古代管理理论包括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和行政组织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 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生产效率。 ②工作定额原理。为发掘工人们劳动生产率的潜力,就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作量定额。他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的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 ③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④标准化原理。工人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操作手法,而且工人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和所在工作现场环境等等都应该都标准化以提高劳动生产力。 ⑤差别计件工资制。 ⑥职能化原理。主张计划与执行相分离,实行职能工长制。

人体解剖生理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人体解剖生理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1.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 2、为什么说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 答:首先器官是由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构成的结构,用来完成某些特定功能,器官的组织结构特点跟他的功能相适应;骨由骨组织,骨髓和骨膜构成,有一定的性状,在骨髓中存在血管和神经,有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的功能,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 3、比较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和反射中枢内兴奋传导的异同 答:神经和肌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组织,两者之间并无原生质的直接相通,神经冲动从神经末梢传向肌纤维是通过他们之间的特殊部

位来完成的,即神经肌肉接头,当运动神经冲动传至神经末梢对Ca2+通透性增加,Ca2+内流入神经末梢内,这时接头前膜内囊泡向前膜移动,融合、破裂,将Ach释放入接头间隙形成量子释放,Ach与终板膜的化学门控通道偶联的受体nAchR结合,使受体构型发生改变,使Na和K在终板膜上的通透性增加,产生终极电位形成兴奋突触后电位,这时多个终板电位引起肌膜的动作电位。完成一次神经-——肌肉间的传递。 特点:突出延迟、突出疲劳、单向传导 4、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对躯体运动的控制特点 答:(1)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交叉性的,但对头面部肌肉的支配是双侧的,下部面肌和舌肌仍受对侧支配。 (2)机能定位精确。躯体运动在皮层运动区的投影与支配部位呈倒影,但头面部是正立的。 (3)运动愈精细复杂的肌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皮层的代表区愈大。 (4)刺激皮层运动区所引起的肌肉运动主要是个别肌肉的收缩,不发生肌肉群的协同性收缩。 5、什么是脊休克原因 答:脊休克是指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在手术后暂时丧失反活

现代地图学基础.

第一章 现代地图定义:按照严密的数学法则,用特定的符号系统,将地球或其它星球的空间事象,以二维或多维、静态或动态可视化形式,抽象概括、缩小模拟等手段表示在平面或球面上,科学地分析认知与交流传输着事象的时空分布、数量质量特征及相互关系等多方面信息的一种图形或图像。 地图的基本特性 (1)具有严密的数学法则:地图是正形投影。(2)进行了科学的地图概括:地图的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 (3)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地图图式。(4)现代地图基本特性有所拓展,但是地图的3条基本特性却没有实质性改变。 现代地图的组成要素 数学要素:(1)用来确定地理要素的空间相关位置;(2)地理要素:根据制图要求所要表达的内容;(3)辅助要素:对主图内容与形式的补充,也是用图的工具或参考;(4)技术设备和技术操作:计算机的软硬件设备和具体的技术操作。 现代地图的分类体系 (一)按地图的功能和内容分类 1、功能分: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和特种地图; 2、内容分:普通地图、专题地图。这是最主要的分类方法。 (二)按地图的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地图:大于和等于1:10万;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万大于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小于等于1:100万 1、模拟地图:是利用经过人工抽象和符号化了的图形及图像描述制图内容的地图。 现代地图学:以地图信息传输与地图可视化为手段,以区域综合制图与地图概括为核心,以地图科学认知与分析应用为目的,研究地图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大众化科学。 现代地图学的学科体系 2、现代地图学理论:地图信息与传输、地图模拟与模型、地图认知与感受; 第二章制图框架与成图方法 大地球体: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它实际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地球物理表面。

管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简答题:1.根据明茨伯格的理论,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 答:亨利?明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扮演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信息角色是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和发言人角色;管理者所扮演的四种信息角色是企业家角色、干扰对付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和谈判者角色。 2.崇尚道德的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答:崇尚道德的管理具有以下个特征:把遵守道德规范看做责任;以社会利益为重;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视人为目的;超越法律发;自律;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3.简述头脑风暴法的特点及原则。 答:头脑风暴法的特点是: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倡导创新思维。 原则:(1)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建议不作评论;(2)建议不必深思熟虑,越多越好;(3)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4)可以补充完善已有的建议。 4.决策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答:1)诊断问题或识别机会;2)明确目标;3)拟定方案;4)筛选方案;5)执行方案;6)评估效果。 5.决策遵循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答: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现实中,(1)组织内外的很多因素都会对组织的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些因素的一切信息;(2)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拟定数量有限的方案;(3)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未来是不确定的,人们对未来的认识和影响十分有限,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不一致。现实中的上述状况决定了决策者难以做出最优决策,只能做出相对满意的决策。 6.简述计划与决策的区别与联系。 答:决策与计划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说它们是相互区别的,因为这两项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是关于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我们是从“管理的首要工作”这个意义来把握决策的内涵的。任何组织在任何时期为了表现其社会存在,必须从事某种为社会所需要的活动,在从事这项活动之前,组织当然必须首先对活动的方向和方式进行选择;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它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但计划与决策又是相互联系的,这是因为: (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逻辑延续。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2)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有时甚至是不可以割地交织在一起的。 决策制定过程中,不论是对内部能力优势或劣势的分析,还是在方案选择时关于各方案执行效果或要求的评价,实际上都已经开始孕育着决策的实施计划。反过来,计划的编制过程, 或无法落实的决策,既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也是决策的更为详细的检查和修订的过程。者

病理生理学简答论述题

病理生理学简答论述题 1.论述水肿发生的机制?(论述题,可以拆成简答题) 水肿发病的基本机制包括血管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和体外液体交换失平衡。 ①血管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⑴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⑵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⑶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⑷淋巴管回流受阻 以上因素会导致血管液体滤出大于回收而使组织液生成过多 ②体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 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⑵近端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心房钠尿肽分泌减少、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 ⑶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以上因素会导致体钠水潴留 2. 尿钠比较:早期根据失钠失水的比较看ADS变化,晚期根据血容量,尿钠由ADS决定 等渗性脱水因可以发展为低渗性脱水或高渗性脱水,所以两者的表现都有可能 3.简述急性低血钾和急性重度高血钾时产生骨骼肌无力的发生机制的有何不同(简答题) 急性低钾血症(骨骼肌、胃肠道平滑肌):急性重度高钾血症: 细胞外液钾浓度急剧降低细胞外液钾浓度急剧升高 →[K+]i/ [K+]e比值变大→[K+]i/ [K+]e比值更小 →膜外钾浓度差增大→Em值下降或几乎接近于Et水平 →静息状态下钾外流增加→Em值过小,肌细胞膜上快钠通道失活 →静息电位(Em)负值增大→细胞处于去极化阻滞状态,不能兴奋 →Em-Et 距离增大→表现为肌无力、肌麻痹 →细胞处于超级化阻滞状态,兴奋性降低 →表现为肌无力、肌麻痹 4.简述高钾血症与低钾血症对心脏,骨骼肌的影响有何不同及相应机制?(论述题) 低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及机制: ①兴奋性↑ 血钾↓→心肌细胞膜对K+通透性↓→ 钾外流↓→Em负值↓→Em-Et距离减小→兴奋性↑ ②自律性↑ 血钾↓→细胞膜对K+通透性↓→复极化4期K+外流减慢→Na+流相对加快→心肌快反应自律细胞自动去极化加速→自律性↑ ③传导性↓ 血钾↓↓→心肌细胞膜对K+通透性↓→钾外流↓↓→Em-Et距离过小→钠通道失活→钠流减慢→0期去极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