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校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docx

职业技术学校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docx
职业技术学校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docx

职业技术学校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按照学校XX届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全面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教育质量,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汽车专业技术初中级人才。

2.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为重点,探索本校模块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

3.遵照“基础知识够用、实用能力广、操作技能精、创新意识强,设计思维新颖”的原则组织教学。

4.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形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二、教材分析

1、教材采用模块组合的方法

2、突出新知识、新技术、新器件的应用。

3、体现了汽车运用技术中级工应知应会的要求,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

4、本期完成本教材第4、6、7模块的教学,本学期周课时4节。

三、学情分析

1、学生经过一期的学习,有一定的专业素养,缺乏专业理论基础,但好动手。

2、学生对汽车专业的学习热情较高。

3、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够强、工作作风不够踏实。

4、全班学生人数较多,都是男生,教学难度大

四、教学目标

1、能描绘汽油机燃料系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会对汽油机燃料系的常见故障进行检修。

2、能阐述润滑系的作用和组成,能识别润滑系各部件会对汽油机润滑系的常见故障进行检修。。

3、能阐述冷却系的作用和组成,能识别冷却系各部件。会对汽油机冷却系的常见故障进行检修。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是教学的重点。

2、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各部件的检修是学习的难点。

六、具体措施及教学方法

1、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灵活运用多重教学方法与手段。

2、主要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制作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形成教学课件系列。

3、主要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

4、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与督促。

5、注重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七、考核方式

时作业占10%,学生互评占10%,理论考核占30%,实操占50%。

八、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课题一、二)4

第二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课题三1)4

第三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课题三2)4

第四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课题四1)4

第五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课题四2)4

第六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课题五1)4

第七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课题五2)4

第八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课题六)4

第九周复习汽油机燃料供给系4

第十周期中考试4

第十一周润滑系(课题一)4

第十二周润滑系(课题二1)4

第十三周润滑系(课题二2)4

第十四周冷却系(课题一)4

第十五周冷却系(课题二1)4

第十六周冷却系(课题二2)4

第十七周复习4

第十八周期末考试4 合计7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总结

《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教学总结 依据我校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在校教务科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对汽车专业《机械识图》课程进行了较大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1.“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分开进行,难以有机统一。根据《机械识图》课程直观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相对集中了一个月时间,进行“三位一体”的教学,即将汽车发动机的拆装实习、现场教学和课堂多媒体教学有机组合在一起,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同学们的认知规律,由老师指导,学生动手,由外到内,由表及里,逐个系统,逐个零部件地进行发动机的拆装,在分组拆装发动机的同时,老师现场讲解其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直观明了,学生轻松掌握;学生现场提问,现场得到解答,师生互动,既锻炼了同学“真刀实枪”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师生感情交流。对发动机一些复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全班集中进行多媒体教学,这样有分有合,有理论有实践,实践——理论——再实践,不断提高,现场即是课堂,多媒体课堂也在现场,灵活机动,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2.“五合一”的教学内容组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发动机原理分为二册,先讲“构造”,后讲“原理”,将一个有机整体割裂开来,导致讲“构造”时难以深入,而讲“原理”时,又枯燥乏味,而且以前所学的构造已经忘记,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本次调整,我们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合成一门课,相关内容有机穿插,有些系统是先讲构造,后讲原理;而有的是先讲理论,提出问题,再讲构造;还有的是构造、原理穿插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觉得有骨有肉。除此之外,我们还结合拆装发动机的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绪论(一) 【组织教学】 采用各种方法,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点名认识学生,宣布课程相关要求。 【新课引入】 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这一学期,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希望我们能像第一学期那样合作愉快,共同进步。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主要向大家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维护和修理以及故障诊断和排除方面的系统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再配以相关实训,大家将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规维护和修理、故障诊断和排除方面的基本技能。【讲解新课】 随着汽车工业及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已成为机电一体化的载体。现代汽车结构日益复杂,传统汽车维修技术已不能适应,必须拓展新知识、新技术。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等要求汽车维修不仅要恢复汽车的经济性、动力性、安全性指标,还要在诸如废气排放、噪声控制、舒适耐用等方面达到国家标准和满足社会需求。一系列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使汽车维修的内涵跨入更广阔的领域。 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有关汽车维修的相关知识:一、发动机零件的耗损形式 汽车发动机的零件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耗损。其耗损的形式主要有:磨损、腐蚀、疲劳和变形四类。

其中,磨损是最主要的一种耗损形式,大约有80%的零部件是由于磨损而报废的。 1、磨损 相互运动的零件,其相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会造成零件表面的磨损,致使零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发生变化,配合特性变坏。 所以,通常以汽车主要部件的磨损情况作为衡量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指标。 汽车零件的磨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零件的磨合期 特征:零件磨损较快。 原因:新加工零件表面存在微观凹凸不平,产生了嵌合磨损所致。 时间:新车或新修竣车运行1000~1500km以内。 要求:零件的载荷越大、滑动速度越高和表面越粗糙,其磨损量就越大。故新车或新修竣车,应按规定以较小的载荷和较 低的速度运行。 正常工作期 特征:零件的磨损量随行驶里程的增加而增长,但增长很缓慢。 原因:零件工作表面已经磨合,润滑条件较好,相配零件的间隙在正常技术范围内。 时间:取决于零件的材料、结构、使用条件及是否正确维护。 要求:合理使用、强制维护。 加速磨损期 特征:相配零件间隙已达到最大允许使用极限,磨损量急剧增加。 原因:间隙增大,润滑油膜难以维持,冲击负荷增大,导致磨损

全国“xx杯”汽车与维修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发动机的构造说课稿

<<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说课材料 说课:张新国 单位:大连市交通口岸学校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大连市交通口岸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名教师,我叫张新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发展也十分迅猛。继2006年全国汽车产销量突破700万辆大关后,2007年超过870万辆,2008年达到930余万辆。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为6962.6万辆。同时,汽车技术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微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净化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各方面,正逐步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这给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一节------《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及依据、说学法及依据、说教学过程及设计和说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同时也恳请各位老师指导和批评。 (一)教材分析 为了适应现代汽车维修企业,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上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培养汽车维修初中级专门人才的新模式。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成有所专,专有所用。我们学校汽车运用专业已有60余年历史,近年来以汽车市场为向导,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汽车维修行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掌握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技能在职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企业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培养目标,学生能否真正掌握基本的汽修技能。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选用了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高等教育出版社版)。该教材参照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编写,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时计划: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及企业实际需要,将本课程总学时设为120学时,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适度够用”为原则,“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为满足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需要在学时的分配上向实践倾斜,设置为理论70学时,实践50学时,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机械维修的常识。 教材处理:面对中职学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要尽力改变以往老师一本书、一支粉笔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或者“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实行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一体化”。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利用实物教学、进行直观演示,将书本上的零件名称、具体工作原理,实实在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缩短认识过程、加深理解。可以在演示中讲解,边讲解边演示,多讲授些稳定性、经验性的知识,并且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很快能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促进理解、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发动机的构造说课稿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一节------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及依据、说学法及依据、说教学过程及分析、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是《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第一章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本书的概论部分,了解了发动机在汽车中的重要作用,本章节进一步让学生从总体上认识发动机的组成和作用,这为今后学习详细的具体构造、原理和维修打下基础,起到过渡作用。学好本章节也能起到提升学生对汽车核心部分的认识,培养对今后学习的兴趣,并为实训课打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汽修专业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识记和理解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结构组成即“两大机构、五大系”,以及它们的作用,了解零件的专用名词,连接关系。 2. 能力目标:引导和鼓励学生养成多听、多看、多问的学习方法,逐步学会独立思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发动机内部结构的认识,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对本专业的热爱。 (三)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只有掌握了总体构造和作用才有利于接下来对各部分的具体原理及维修的理解,依此确立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每部分的作用。虽然有图片展示,但具体大小及安装部位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大部分学生比较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它们见到最多的还是汽车表面的构造。依此确立本节课的难点是各部分的具体组成零件,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安装部位等。 二、说学情 现在的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高,而对内容枯燥的理论则学习效率低。另处,学生对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学生之前学到的发动机概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留意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有效运用因材施教,让学生参与教学环节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及依据 根据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进行教学。鉴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对汽车内部结构想了解,但缺乏相关知识,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经验认识,所以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以及生活体验来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引导学生认真学好结构组成,了解专用名词,更多的掌握“是什么”,“用来干什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情景教学法、举例法、直观教学法和讨论法。本课的教学应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并有部分零件实物,如:连杆活塞、活塞环凸轮轴、摇臂、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教案 教案1 教学时数:2 重点: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单缸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单缸发动机工作原理 难点突破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着重强调活塞的运动方向、气门的开闭情况、气缸容积的变化与缸内压力温度的关系,使学生通过一个行程的讲授掌握知识的规律,进而很自然地接受其他各行程的工作原理。 第一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第一节发动机的分类 1) 按照所用燃料分类: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 2) 按照行程分类:二行程发动机、四行程发动机 3)按照冷却方式分类:水冷式发动机、风冷式发动机 4) 按照气缸数目分类:单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 (5) 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直列式发动机、双列式(V型)发动机 (6) 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分类:增压式发动机、非增压式发动机 第二节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4、单缸发动机的结构 利用课件讲授,对照课件中的结构图,逐一讲授,使学生对四冲程发动机的构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就弄清楚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的基本工作情况。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应对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加以特别强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曲轴之“曲”、连杆之“连”、活塞之“活”与“塞”、气门之“门”、气缸之“缸(容器)”等,使这些发动机的重要机件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二、发动机常用基本术语 利用课件进行讲授,对照课件中的构造简图,对发动机的常用术语逐一说明,简单说明其含义。 特别注意强调术语中的关键字:止点——止、气缸总容积——总、气缸工作容积——工作、燃烧室容

积——小、压缩比——比、排量——排。 这些关键字的意义讲清了,不但可使学生掌握这此术语的含义,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四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2、排气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讲授过程是:先对照课件中不运动的示意图进行讲授,再利用动画加深理解。 讲授中特别强调的应该是:气门的开闭情况、活塞开始时的位置及运动方向、气缸的气体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规律,行程终了时气门的开闭情况等,具体参数只是帮助学生理解,不作为重点内容强调。 工作过程全部讲授完成后,利用动画对工作过程进行小结。 教案2教学时数:2 重点:柴油机与汽油机工作原理上主要区别 难点:二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突破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四行程发动机的知识,着重将活塞上方和下方的工作分别清晰的分开,使学生对曲轴箱换气的原理形成清晰的思路。 四、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2、压缩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教学方法:仍利用课件演示讲授,由于已讲授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柴油机工作原理重点放在其工作原理与汽油机的区别上。 四个过程讲授结束后,利用动画进行小结,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其规律。 五、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二行程汽油机与四行程汽油机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1)没有专门的配气机构,而是在气缸壁上开有三对窗孔:由上而下依次是:排气孔、换气孔、进气孔。活塞同时作为换气阀使用。 (2)曲轴箱是密封的。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师姓名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数6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 授课项目及 任务名称 项目1 汽车总体认识 任务一汽车总体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1.熟悉汽车的总体构造及各系统总成的主要组件; 2.熟悉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正确理解各布置形式的主要特点;能力 目标 3.熟悉汽车识别代码的规则,能正确找出并解释车辆识别代码。 情感 目标 4.学习对先进修车仪器的使用,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汽车的总体构造 2. 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 3.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4. 汽车识别代码(VIN码)教学难点1.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2. 汽车识别代码(VIN码)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讲授汽车的总体构造。通过动画模拟发动机的实际运行状况,使学生更形象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通过老师的示范使学生了解如何获取汽车识别代码(VIN码)的信息。 学时安排1.汽车的总体构造约40分钟。 2. 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约60分钟。 3.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约100分钟。 4. 汽车识别代码(VIN码)约40分钟。 教学条件多媒体课件、实车台架。 课外作业课后习题 检查方法 1.随堂提问,计平时成绩。 2.检查课本课后习题内容。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 任务引入 以汽车需要维修的故事引入新课。 知识链接 一、汽车总体构造 1. 发动机 2. 底盘 3. 车身 4. 电气设备 二、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 1.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型) 2.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型) 3.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型) 4. 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型) 5. 全轮驱动(4WD型) 三、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汽车向前行驶时,承受较复杂的各种力的作用,有纵向力、横向力和垂直力以及力矩等。 1. 汽车的驱动力 2. 附着力 3. 行驶阻力 (1)滚动阻力 (2)空气阻力 (3)坡度阻力 4. 驱动力、附着力与行驶阻力的关系 四、汽车识别代码(VIN码) VIN(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汽车识别代码是汽车制造厂为了识别一辆汽车而规定的一组字码,它由一组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共17位,故又称17位码。17位VIN码的每一位代码代表着汽车某一方面的信息参数。我们从该码中可以识别出车辆的生产国家、制造公司或生产厂家、车辆的类型、品牌名称、车型系列、车身形式、发动机型号、车型年款(属于哪年生产的年款车型)、安全防护装置型号、检验数字、装配工厂名称和出厂顺序号码等信息。 1. 汽车识别代码(VIN 码)的规定 2. VIN 码中各代码的含义举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读书铸魂强体博才 XXXXXX学院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工程汽车学院汽修教研室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一、课前分析 (一)生产实际分析 新发动机装配、发动机大修及气门出现异响时,都需检查调整气门间隙。 (二)学情分析 授课学生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该班学生已经完成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前两个模块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能正确使用一些日常工具,并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总体构造及曲柄连杆机构有了全面的了解。 通过前两个模块的教学,该班学生在学习新课时都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致,渴望学到更多的新知识是他们的最大优点,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刻和对所学技能不愿多加练习,熟练程度不够,往往存在自以为是的误区。所以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同学们学习优点和不足,在深刻分析他们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有重点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确定及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企业生产实际的需要,结合学生情况和我校教学资源情况,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理解气门间隙的概念,领会气门间隙的调整原理。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两次调整法进行四缸发动机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根据与老教师的交谈、学过的学生的交流及自己教学经验,确定本次课的难点为:气门间隙的调整原理。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根据我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及我校对模块教学的要求,本次课实施分组教学,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组2名学生。由我负责每一组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 1.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为了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本次课总体上采用边讲边练、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2.多媒体课件讲授法:为了加深学生对气门间隙的调整原理这个难点的理解,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将彩色图片、动画、视频等有机结合,生动形象,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3.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入新课,使学生觉得学的内容能解决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乐于接受所学知识。 4.口诀教学法:为了更快的使学生掌握两次调整法进行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教学生“双排不进、不进双排”的口诀。 5.示范操作法:在实践操作时,先由教师示范操作,讲解操作要领和规范,然后学生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五)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 1.探究学习:研究四缸发动机曲轴布置、工作情况表、凸轮的形状等与调整气门间隙的关系,使其能够更好的领会本节的难点。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探讨、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自主学习:通过布置作业与思考题,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网上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整体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与检修”课程整体教学方案 一、课程定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模块是汽车维修专业的验印教学模块;通过该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就业后,具备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基本理论,获得该领域维修,检测,诊断岗位上完成电子控制系统、各电控总成维修任务时应掌握的专项技能知识;熟悉发动机电控元器件的构造,获得对各总成、主要零部件制造、装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本教材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每个教学项目和下分的课题都安排了相关的实践操作,是一个一体化较成熟的教学模块 二、本课程原有教学内容体系与教法的弊端分析 本课程原教学模式是沿用理论课+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理论上对知识点强调比较多,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较弱。因为实验课安排课时较少,学生实践技能掌握不到位。 本次教学改革中本课程组坚持“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教学改革方向,根据汽车行业对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人才需求,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特点和知识结构,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情境式教学,按项目组织教学、按任务采用教材,运用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教学法和细分课题等多种教学形式,按教学的过程化考核等手段,力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顺利地完成本教学模块的学习任务,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三、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一)课程管理信息

(二)课程目标 1、职业能力目标 1).具有正确使用汽车维修设备、仪器的能力; 2).能够找去各传感器的安装位置。 3).针对汽车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制定诊断、检修、保养作业计划的能力;4).正确执行操作规范和安全规章的能力和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 2、知识目标 1).熟悉电控发动机各系统结构; 2).懂得各传感器工作原理知识; 3).掌屋汽车电控发动机电路图的识图能力。 3、素质目标 学生协同完成对电控发动机中各传感器、执行器的检修工作。通过学生讨论汽车故障表现的形式、分析引起故障的可能原因、最终确定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在这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了学生找到成就感、建立自信心,同时学生在电控发动机维修中形成了固定的维修思维能力(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可能引起故障原因——得出结论——排除故障)。(三)教学项目内容

发动机说课稿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号参赛选手。今天要说课的课程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我将从以下这六个方面逐一向大家汇报。 一、课程设置 1、课程定位 随着汽车市场不断地发展,汽车市场急需大量专业强,素质高的专业人才。本专业主要是为汽车后市场服务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技术型人才。根据企业人才的需要,本课程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明确一般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课程体系。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汽车的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有较全面的认识,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汽车运用工作打下基础。本门课程构建于《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气压与气动》等课程的基础上,也是进一步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电气设备》、《汽车故障诊断》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各教学情景的实施,使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原理、检修方面的系统知识,培养学生在“汽车发动机检修”领域内的核心职业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同时会使用检测仪器对发动机进行故障检测、诊断和排除,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检修的基本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培养学生专业必备基本素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汽车发动机构造认识,拆装和检修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以发动机拆装与检修工作过程为主线,与工作实践为起点,通过设计工作任务,构建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职业行动中获取知识,锻炼职业技能,通过完成系列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教学评价的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够获得未来所必需的综合职业能力。 2、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根据课程特色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职业工作过程构建课程学习领域。将工作任务按汽车发动机总成的拆装维修过程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依托一体化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教案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项目二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总体组成; 2.区分与识别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传感器、执行器; 3.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实训课时: 2课时 三、实训器材 1、工具:常用工具1套。 2、设备:科鲁兹轿车科鲁兹型发动机、别克电喷发动机故障实训台各一台,科鲁兹和丰田皇冠轿车整车各一辆。 一、科鲁兹发动机在整车中的位置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为整个汽车提供动力。一般轿车来说,除个别型号的汽车外,发动机通常安装在车头箱中。 2

1—科鲁兹发动机 2—离合器 3—变速器 4—真空助力器5—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6—动力转向器 7—传动轴 8—盘式 制动器(前轮) 9—前悬架 10—排气系统 11—燃油箱 12—后悬架 13—鼓式制动器(后轮) 14—车身 二、科鲁兹发动机技术参数 1.发动机代码科鲁兹 2.排量 1.781L 3.缸径 81mm 4.冲程 86.4mm 5.压缩比 9.5 6.功率 74kW 7.额定功率时转速 5200 r/min 8.最大扭矩 155Nm 9.最大扭矩是转速 3800 r/min 10.使用汽油标号(研究法辛烷值) 90 RON 11.喷射控制系统 M.3.8.2 12.点火系统 M.3.8.2. 13.爆震控制有 14.自诊断有 15.λ控制有 三、科鲁兹发动机总体结构 1.作用发动机的作用主要是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成机械能,并对外输出。 2.组成汽油发动机基本上都是由2大机构和5大系统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 3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教案

项目二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总体组成; 2. 区分与识别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传感器、执行器; 3. 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实训课时: 2课时 三、实训器材 1、工具:常用工具1套。 2、设备:科鲁兹轿车科鲁兹型发动机、别克电喷发动机故障 实训台各一台,科鲁兹和丰田皇冠轿车整车各一辆。 一、科鲁兹发动机在整车中的位置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为整个汽车提供动力。一般轿车来说, 除个别型号的汽车外,发动机通常安装在车头箱中。

1—科鲁兹发动机 2 —离合器 3 —变速器 4 —真空助力器 5—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6 —动力转向器7 —传 动轴8 —盘式制动器(前轮) 9 —前悬架10 —排气系统11 —燃油箱12 —后悬架13 —鼓式制动器(后轮) 14 —车身 二、科鲁兹发动机技术参数 1.发动机代码科鲁兹 2.排量 1.781L 3.缸径81mm 4.冲程86.4mm 5. 压缩比9.5 6. 功率74kW 7. 额定功率时转速5200 r/min 8. 最大扭矩155Nm 9. 最大扭矩是转速3800 r/min 10. 使用汽油标号(研究法辛烷值)90 RON 11. 喷射控制系统M.3.8.2 12. 点火系统M.3.8.2. 13. 爆震控制有 14. 自诊断有 15.入控制有

三、科鲁兹发动机总体结构 1. 作用发动机的作用主要是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成机械能,并对外输出。 2. 组成汽油发动机基本上都是由2大机构和 5 大系统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

发动机总体构造说课稿

发动机总体构造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节选自《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一单元的课题一《发动机总体构造》。对于这节课我将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这样的教学理念出发,来体现我的教学思想。 一教材分析 我使用的教材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类专业教材中的一本。这本教材以企业需求为依据,科学确定培养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同时也反映了汽车专业的技术发展,突出表现该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今天我所讲课的是这本书第一单元的课题一《发动机总体构造》。此课题是本书的基础章节,只有掌握本课题的内容,才能为接下来各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 我所教的学生为职业中学的学生,处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好奇心重,不喜欢老师死板的教学方法,喜欢活跃的课堂。对于刚开始接触专业课程的学生来说,对本书有很强大新鲜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能引导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引领进专业课程的大门。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我认为此课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发动机的作用及专业术语2 熟悉发动机的基本原理3.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4 了解各种新型的发动机。 5.通过本课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发动机的构造为本课的重点。因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多注重理论知识,要求学生理解过多,是本课的难点。四教学设计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现通过以下教学方法实施。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人身体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吗?”此时应该有个别同学回答,“是心脏”,然后再提出问题“那同学们知道在每天在路上奔跑的汽车的心脏是什么?”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入本课课题,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接下来向学生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述及常用术语。然后引入本课的难点,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因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重,喜欢新鲜活跃的课程,从而对这部分会觉得比较枯燥。针对这个情况,我采用已多媒体手段为辅助的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动画,直观的反映发动机工作原理的四个过程,这样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详细讲解完之后,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看着动画说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巩固练习。接下来是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发动机由两大系统五大机构组成。此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及维修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及维修 授课教师李业旺 授课班级 15级汽修5 参考教材《汽车构造》 授课时间:2016学年度第1学期

学情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D13E1班为汽车运用及维修一年级学生,共9人,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较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整体水平不够理想,从课堂上看,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很容易分心,作业和试卷上的错误比较多。 二、认知状况 大多数学生对汽修行业并不了解,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汽修。但是通过第一学期汽车认知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已经对汽车有了个一个整体框架概念.部分同学在假期参加社会维修实践,具备一定拆装经验.但是班级学生厌烦理论课程的学习,喜欢实践动手,但做事缺乏耐性。对感兴趣的事情有较强的持续性。 三、解决方案及实施计划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先从行为习惯做起,再到怎样学习专业知识,后到提高技能水平。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2、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延伸及拓展需深入了解,特别是对各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理解及运用。 3、注重开发性使用对教材,做到“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对于知识的重难点力求把握准确,突破有法.对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而不是变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因为操练并不发展意义,重复并不引起理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引起学生的厌恶。同时,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4、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价值,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大力鼓励和奖励学生,对优良学生,鼓励他们还要刻苦学习,努力进步,要致力于发展性思维训练,不光是为了考试分数高,更主要的是掌握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

汽车发动机构造试讲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教案 xxx 一、教案使用说明: (一)、本教案是《汽车构造》第五版上册中第一章“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的一个部分。 (二)、本教案授课对象是车辆工程各专业学生。 (三)、本教案适用于一个课时。 (四)、本教案第一次用作2014年7月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试讲使用,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要求学生掌握关于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包括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术语,汽车发动机的分类,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二)、要求学生理解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 (三)、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拆装操作,使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和功能有更清楚的认识,并引导学生使其掌握分析发动机性能的能力,同时学以致用,使学生初步具备进行发动机性能试验和某些专项试验的能力。 (四)、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引发学生对涉及本课程或其他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的兴趣,如汽车车身结构、汽车维修技术、汽车制造工艺、汽车底盘构造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术语,汽车发动机的分类,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 (二)、本次课的教学难点是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式 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注意在各个环节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增强教学互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视频、图片等视觉冲击明显的工具来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实验操作,拆装练习来强化巩固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发动机基本术语和类型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是把某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变成机械能的机器。现代汽车所使用的发动机多为内燃机。内燃机把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然后又把热能转变成机械能,并且这种能量转换过程是在发动机气缸内部进行的。汽车上使用的内燃机主要是汽油机和柴油机。 1、工作循环:在发动机内,每一次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都必须经过吸入空气、压缩和输入燃料,使之发火燃烧而膨胀作功,然后将生成的废气排除这样一系列连续过程,称为一个工作循环。一个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过程。 2、上止点(Top Dead Center):活塞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的位置。 3、下止点(Bottom Dead Center):活塞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的位置。 4、活塞行程S: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 5、曲柄半径R:曲轴旋转中心到曲柄销中心的距离。 6、气缸工作容积(排量)VS(L):活塞由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活塞顶部所扫过的容积。V S=(π/4)D2·S×10-6 7、燃烧室容积(压缩容积)V C :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部上方的容积。 8、气缸总容积V a: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V a = V S +V C 9、压缩比ε: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ε= V a / V C =1+ V S/ V C 10、发动机(内燃机)排量VL(L):所有气缸的工作容积之和。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与维修 授课教师李业旺 授课班级 15级汽修5 参考教材《汽车构造》 授课时间:2016学年度第1学期

学情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D13E1班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一年级学生,共9人,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较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整体水平不够理想,从课堂上看,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很容易分心,作业和试卷上的错误比较多。 二、认知状况 大多数学生对汽修行业并不了解,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汽修。但是通过第一学期汽车认知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已经对汽车有了个一个整体框架概念。部分同学在假期参加社会维修实践,具备一定拆装经验。但是班级学生厌烦理论课程的学习,喜欢实践动手,但做事缺乏耐性。对感兴趣的事情有较强的持续性。 三、解决方案及实施计划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先从行为习惯做起,再到怎样学习专业知识,后到提高技能水平。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2、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需深入了解,特别是对各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理解与运用。 3、注重开发性使用对教材,做到“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对于知识的重难点力求把握准确,突破有法。对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而不是变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因为操练并不发展意义,重复并不引起理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引起学生的厌恶。同时,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4、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价值,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大力鼓励和奖励学生,对优良学生,鼓励他们还要刻苦学习,努力进步,要致力于发展性思维训练,不光是为了考试分数高,更主要的是掌握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

《发动机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说课稿

《发动机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xxx学院汽车工程系的x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汽车构造》课程中的一节——发动机工作原理。下面我将从本课程的特点、教材的选择、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特征、教学难点以及我如何设计授课过程几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课程特点 《汽车构造》是学生在经过前面的基础课程的学习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汽车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本门课程在整个汽车专业的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我们汽车专业,不管学生是汽车维修专业的还是汽车营销和保险理赔专业的,本门课程都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二、教材的选择 为了贯彻教育部的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的办学理念,我们始终把学生们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为我们培养的目标,并且尤其突出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鉴于此,我们选择了作为国家银领工程的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系列教材,由张子波主编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 三、教学目的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汽车构造中的基础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明白街上的汽车来回运动的动力源泉是什么,汽车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工作的基本原理,同时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中的一些基本术语。 四、教学内容 本章包含以下知识点: 1 、发动机的分类 2 、发动机的基本构造 3 、四冲程发动机的常用术语及工作原理 4 、国内外发动机型号的含义 五、学生特征分析 万事开头难,对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汽车的专业课程,新鲜感比较强,好奇心也比较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确实当一个好师傅,把学生领进专业课程的大门,为他们继续学习夯实基础。 六、教学难点 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主要有:1.学生对发动机的内部构造不太熟悉,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没见过发动机,更不要说其内部构造了。2.学生的机械知识以及空间想象能力不是很高,在看书上的结构剖视图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困难。 3 .学生对于发动机的内部到底是如何燃烧的,混合气是如何形成的等动态问题很难理解。 七、授课方法及教学设计 在讲授本节的内容的时候,针对我们刚才分析的学生在具体学习中的遇到的教学难点,我作了如下的课堂设计:首先通过引入“大家每天都看到车辆在路上来回的跑,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汽车来回跑的动力从哪儿来的吗?” 这样的问题,让大家来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然后我给大家总结各位同学的意见,带着大家一起来分析,同时使用我们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里面有丰富的彩图、动画和视频,以动态的形象引领学生的学习。这时,学生们也许会有疑问了,车上的发动机到底是不是老师课件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个样子啊,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教学内容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 修教案

百色市财经职业技术学校 百色市民族旅游学校 教案 授课专业:汽车维修 授课名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师: 教务负责人: 学校负责人: 2014年 11 月 30 日

第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分钟 第页

教学内容(讲稿) 备注(包括:教学手段、时间分配、临时更改等) 1.1发动机总体构造 1.1.1发动机组成 1、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三部分组成。其作用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通过连杆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由气门组及气门传动组组成。其作用是使可燃混合气及时充入气缸并及时将废气从气缸中排出。 3、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和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由于使用的燃料和燃烧过程不同,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别,而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根据混合气的形成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传统化油器式和电控直喷式两种。其作用是将一定浓度和数量的可燃混合气(或空气)供入气缸以供燃烧,并将燃烧生成的废气排出。 4、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有水冷却系统和风冷却系统两种,现代汽车一般都采用水冷却系统。其作用是将受热机件的热量散到大气中去,从而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5、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作用是将润滑油送至各个摩擦表面,以减轻机件的磨损,并清洗、冷却摩擦表面,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6、起动系统 起动系统的作用是将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转入自行运转。 7、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是汽油发动机独有的,按控制方式不同又分为传统点火系和电子控制点火系两种。其作用是按规定时刻向气缸内提供电火花以点燃气缸中的可燃混合气。柴油发动机由于其混合气是自行着火燃烧,故没有点火系。 1.1.2发动机分类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模块化教学设计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模块化教学设计方案 (108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维护和修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规维护和修理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以及为适应汽车工业发展提供所必须的继续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原理、维护、修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初步具有汽车发动机零件结构和耗损分析的能力;初步具有发动机维护、修理能力和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能力。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 3. 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初步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 2. 熟练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能对发动机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和耗损分析。 4. 能对发动机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排除。 5. 能按维修工艺对发动机进行维修、装配、调整和性能试验。 (三)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质量意识。 三、教学要求和内容 基础模块 (一) 汽车发动机总论 了解汽车发动机类型,理解发动机总体构造、基本术语和主要技术参数。 (二)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1.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

和相互装配关系。 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和维修方法,掌握曲柄连杆机构装配与调整方法。 3. 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理解曲柄连杆机构异响故障诊断。 (三)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1. 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理解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配气机构的维修 掌握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方法和维修方法,熟练掌握配气相位的测量和调整方法,掌握气门间隙调整方法,掌握气缸压缩压力测量方法和压缩压力失准的原因分析方法。 (四) 发动机冷却系的构造与维修 1. 发动机冷却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理解发动机水冷却系循环路线,掌握发动机水冷却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发动机水冷却系的维修 掌握散热器、节温器、水泵的检修方法。 3. 发动机水冷却系的常见故障诊断 掌握发动机水冷却系水温过低或过高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五) 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1. 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理解发动机润滑系的作用和循环路线,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发动机润滑系的维修 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的机油泵、滤清器等的检修方法。 3. 发动机润滑系的常见故障诊断 掌握发动机润滑系油压过低或过高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六)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 1.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了解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维修 掌握化油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的检修方法,掌握化油器的维护和调整方法。 3.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综合故障的原因、现象,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油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掌握汽油机常见油电路综合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七)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 1.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