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知识点

1 一年级语文下册部分知识点归纳一年级语文下册部分知识点归纳五拃甸小学普琼一、汉语拼音(立足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练习巩固):1、音节补充声母、韵母、声调。(平翘舌、前后鼻、二三声调)2、给下面的音节分类。(三拼音节、整体认读音节)3、给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打√。4、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音节。cháng( 长短) 长zh?ng( 长高) 乐lè(快乐)yuè(音乐)只zhī(一只)zh?(只有)空kòng(有空)kōng(天空)xìng(高兴)兴xīng(兴盛)5、字母表:A a R r B b S s C c T t D d U u E e V v F f W w 发fā(发现)种fà(头发)zhòng(种下)还zh?ng(种子)hái(还有) huán(还书)G g X x H h Y y I i Z z J j K k L l M m N n O o P p Q q 二、字1、组词。(形近字和同音字)么(什么)无(无法)高(高兴)跟(跟着)以(以后)问(问好)各(各种)气(生气)公(公共)元(一元)亮(明亮)很(很好)队(中队)间(时间)名(名字)汽(汽水)千(一千)汽(汽水)为(因为)桃(桃子)对(对面)象(大象)找(找到)坐(坐下)干(干净)吃(吃草)办(办法)跳(跳高)队(大队)像(好像)我(我的)座(座位)看(看见)有(有无)请(请进)主(公主)妈(妈妈)话(说话)处(到处)秀(秀气)着(着急)友(朋友)情(亲情)王(王子)蚂(蚂蚁)活(生活)外(外面)香(香水)见(听见)吓(吓人)军(军人)贝(宝贝)虾(河虾)写(写字)2、一字开花。(一字组多词)如:爱(爱人)(亲爱)(爱情)(可爱)(热爱)(友爱)园(公园)(菜园)(果园)(花园)(桃园)1

2 乡(家乡)(老乡)(乡亲)(乡情)(乡下)地(土地)(大地)(田地)(种地)(天地)情(亲情)(友情)(爱情)(热情)(情意)名(有名)(出名)(名字)(成名)(名气)雪(雪白)(雪花)(白雪)(下雪)(雪人)原(草原)(平原)(高原)(原来)(原因)3、加偏旁组字,再组词。例一、寸过(过去);巴口吧(来吧)。4、偏旁加部件组成新字或连线。例一、青+(虫)= 蜻5、用偏旁造字。单人旁:你、们、他、借、像、做、什、伙、伴、位提手旁:找、扫、把、拉心字底:总、忘、想、念、意、思、急、息门字框:问、间、闭口字旁:叶、呢、吧、呀、吓、叫、吹、吃、听、唱走字旁:赶、起言字旁:认、语、诗、谁、请、许、说、话虫字旁:蚂、蚁、虾耳朵旁:阳、那、都禾字旁:秀、香、和、秋竖心旁:快、忙、情、怕草花头:花、草、苗宝盖头:完、家、定走之底:这、边、远、进、过、道、选、连、送人字头:全、会、合绞丝旁:红、绿、级、练、给立刀旁:到、刚王字旁:玩、球足字旁:跑、跟、跳反文旁:收、放、故两点水:冷、净、凉三点水:江、河、湖、海、沙、淡、没、洋、洗、活方框儿:因、园 2 赶—干=(走)

3 女字旁:奶、妈、姑、妹双人旁:得、往、很木字旁:桃、树、林、机、桥6、量词填空。一(孔一()石桥间)书房一(只)船一(颗)枣一(把)伞)牛一(群)羊一(堆)杏一(个)苹果一(个)人一(朵)花一(片一()树叶一(头一(条)彩虹一(一(座幅)房)画一(只)鸟一(群)鸭子一(艘)军舰四(根)柱子一(口)水缸一(道)小溪两(条)腿一(把)铜号几(位)老一(束)鲜花一(匹)骏马一(辆)小车一(方)鱼塘一(畦)秧苗一(面)队旗一(处)风景座)天安门一(块)石头一(口)井一(竿)翠竹一(包)菜子一(块)稻田一(轮)圆月一(杆)大称一(块)石碑一(列)火车一(片)沙滩一(场)球赛一(片)欢笑7、字的结构分析笔画笔顺填空。(1)字的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独体字。(2)注意以下字的笔顺:非、北、专、女、万、定、可、为、海、绿、我、球、奶、秀、级、练、发、成等。8、生字“小魔术”(P111):加一笔:日——(白)(田)(目)(电)(旧)(由)(旦)加两笔:口——(只)(古)(石)(右)(可)(加)(叶)减一笔:王——(土)(干)(工)(三)9、区分以下形近字或音近字:坐和座非和飞原和园和、合和河跟和根气和汽园和圆心新和辛在和再以和已进和近像和象请和情话和画相和向玩和完阳和洋做和作很和得称和秤美和没跳和桃10、用两个字组新字:(如

课本133 页)例:1、父王人马女日虫巴禾义立里2、口那田力今对木云人心门日(爸)(全)(妈)(香)(蚁)(童)3、日元木且女几王生日昌口月(哪)(男)(念)(树)(会)(间)4、音夕门乃日口禾也女心山十(星)(机)(姐)(玩)(明)(唱)(意)(问)(早)(秀)(她)(岁)3 4 三、词语。1 本册的双生字词:丁冬母亲热情女孩远处军队洗脸过桥和气定时乡亲说话着急冷淡江南短处竹桥笑脸过河语气时间老乡朋友认真. 老师江湖到处看着扫把高原话语房间家乡你们得意练习江河找到叫声扫地原因笑话帮忙专心红花主意非常请坐照亮笑声种地桃园蚂蚁早晚想念绿草同意常常让座明亮苗条没有送别凉快送给画家爷爷因为玩球座位明晚面条许多跳远快乐干净合唱知道阳光桃树再见照明前面许可学习赶快伙伴听话全家办法树苗再会空气后面冷热高兴就是起立古诗父母亲情什么可以空军情面淡红香气成名得到名气父亲爱情男孩可是海军脸面淡绿秀气有名得意2、近义词十分=特别=非常=格外马上=立刻=赶紧=赶快高兴=开心=快活=快乐朋友=伙伴3、反义词(括号里是学写过的字)(是)——(非)(有)——(无)(晚)——(早)(左)——(右)慢——(快)臭——(香)(收)——(放)(长)——(短)(高)——矮、低(笑)——哭旧——(新)(南)——(北)丑——(美)(去)——(来、回)(大)——(小)(远)——近主意=方法=办法=点子很多=许多时刻=时时=时常仿佛=好像喜欢=喜爱替=帮=为=给(前)——(后)(出)——(进、入)(上)——(下(冷)——(热)(古)——(今)(东)——(西)死——(活))(去)——(来)甜——(苦)闲——(忙)(合)——(分)(答)——(问)(以后)——(以前)(男)——(女)(冷淡)——(热情)湿——(干)黑暗——(光明、明亮)红——(绿)4、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春回大地百花齐放和风细雨千山万水万物复苏百鸟争鸣万紫千红诗情画意柳绿花红春风拂面鸟语花香四面八方欢歌笑语春暖花开山清水秀各种各样冰雪融化五颜六色蒙蒙细雨自言自语泉水丁冬百花盛开古往今来万里无云 4 5 5、相对应的内容连线或填空本册要求学生积累掌握的词语主要有下面这些类型:(1)、懒洋洋地(晒太阳)难忘的(节日)慢吞吞地(说)长长的(小河)小路长长的——长长的小路兴冲冲地(走进来)(2)、鸟蛋凉凉的——凉凉的鸟蛋杨树高高的——高高的杨树(3)、连线或填空碧绿碧绿的叶子(小草、菜地)火红火红的太阳(花儿)青青的假山(小虾、草地)弯弯的小河(月儿、小船)美丽的风景挺拔的松树淘气的娃娃亮晶晶的眼睛宽宽的街道鲜艳的红领巾长长的小路温暖的春天精彩的球赛茂密的树林美丽的夏夜绿油油的荷叶高高的房子轻巧的桥了不起的创举炎热的夏天雪白雪白的雪花(浪花、梨花、贝壳)金黄金黄的落叶(麦田、稻田、油菜花)绿绿的草地(小草、叶子)有趣的问题高远的蓝天会心的微笑可口的松果多彩的季节满意的笑容美丽的衣裳大大的脑袋凉爽的秋天难忘的日子雪白的肚皮透明的翅膀闷热的天气金黄的稻子雪白的肚皮快乐的时光黑灰色的身子寒冷的冬天(4)、照样子写出来。①亮晶晶兴冲冲②飞来飞去说来说去③又香又甜又白又胖凉冰冰红润润走来走去写来写去又大又圆又大又红绿油油懒洋洋跑来跑去游来游去又高又大又大又多大小——大大小小许多——许许多多明白——明明白白多少——多多少少来往——来来往往又细又长胖乎乎慢吞吞光秃秃静悄悄跳来跳去④高兴——高高兴兴红火——红红火火干净——干干净净三、句子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通过把句子写完整的训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完整的一句话,以达到让他们写一句完整话的目的。全册共有以下9 种练习句式。(1)、()替/给/帮/为()。我给妈妈洗手绢。5 例:我替爸爸拿拖鞋。6 我帮老师收作业。(2)、()正(我为大家扫地。)呢!例:李老师正忙着改作业呢!小鸡正忙着吃虫子呢!我正忙着写作业呢!(3)、()渐渐()。

例: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天气渐渐热起来了。小树渐渐长高了。(4)、()一边()一边()。例:小鸟一边飞一边叫。他一边说一边笑。爸爸一边喝水,一边看书。妈妈一边洗手,一边说话。老师一边说,一边写。(5)、“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改。()把()。()被()。例:老牛把草吃完了。我把门打开了。(6)、()那么(草被老牛吃完了。门被我打开了。),那么()。例:西瓜长得那么大,那么圆。我的头发那么长,那么黑。(7)、()已经()。苹果那么香那么甜。他的脸那么白那么胖。例:我已经长大了。春天已经到了。(8)、()像(小树已经发芽了。我已经写完作业了。)。小燕子的尾巴像剪刀。我们像花儿一样美丽。)。例:月儿弯弯的像小船。荷叶像一把小圆伞。(9)、()十分(例:我十分专心地看书。他十分高兴地回家去了。(十分=特别=非常=格外)四、课文1、本册要求背诵的课文如下:6 7 《1 柳树醒了》、《9 两只鸟蛋》、《4 春晓、村居》、《13 所见、小池》、《14 荷叶圆圆》、《16 要下雨了》(自选)、《18 四个太阳》、《19 乌鸦喝水》、《20 司马光》、《24 画家乡》(自选)、《25 快乐的节日》2、对此我做了以下的摘录:(1)春雷跟柳树(说话),(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春风)给柳树梳头,柳树跟(孩子们)玩耍了,玩着玩着,小(朋友)们,(长高)了。(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我(小心)地捧着鸟蛋,(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6)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表示要(下雨)了。(7)我画了个(四)个太阳:(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红红的)太阳(照亮)冬天,(春天的)太阳是彩色,(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8)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9)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10)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11)(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12)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13)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14)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15)(地球爷爷)的手就是(地心)引力。(16)植树节是每年的(3 月12 日)。(17)(《春晓》)(《村居》)是描写(春天)的古诗,描写夏天的古诗有(《所见》)、(《小池》)。(18)青蛙小的时候叫蝌蚪。(19)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表示要(下雨)了。(20)燕子会捉(空中)的害虫,青蛙会捉(田里)的害虫,啄木鸟会捉(树干上)的害虫,七星瓢虫专(爱吃)(叶子上)的蚜虫。(21)取人之(长),补己之(短)。7 8 (2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3)((()月()月()月()日是国庆节。)日是元旦节。)日是儿童节。(()月()月()日是妇女节。)日是中秋节。3、把乱的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五、阅读。阅读的复习其实可以说是各个复习知识要点的一个综合体现。复习阶段,我们可以注重学生这些阅读方法和能力的培养:①正确、通顺地拼读文字材料,知道大致的意思。②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③运用指定的符号在文中找到要求的语句。④在文字材料中,寻找问题的答案。⑤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进行语言的积累。六、看图写话本册的写话复习,重点要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仔细观察画面,弄懂图意。3、积累一些句式,如:谁干什么。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并能运用指定的句式来写话。4、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

语,把话写完整、写通顺。5、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6、认真检查写好的句子,发现错别字及时改。8

人教版一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位置 1、上下、前后、左右(1)分辨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2)能够用这些词表述事物的位置关系 2、位置:(1)电影院的座位号(书本P8-4;一课四练P9-5)(2)表格中某个物体在第几行第几个。(如书本P6-做一做;课作P4-1)(3)某个物体要怎样移动才能到达某个位置。(如书本P8-5,课作P4-3) 3、难点:(1)左右的相对性(如课作P3-3与P4-2)(2)站牌的前后(如一课四练P4-4) 4、拓展:(1)、排队做操,小红前面有2人,后面有10人,这个队列共有几人?(2)、从上往下数我家在第5层,从下往上数我家也在第5层,这幢房子一共有多少层?(3)、如从前往后数和从后往前数小明都排在第3,从左往右数和从右往左数小明都排在第4,这个队列有多少人?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能够用“破十法”、“想加做减法”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熟练掌握书本P23页的退位减法表(重点) 3、求未知数:如:(1)16—()=9、()—8=9、()—()=6 (2)13-()﹤6,()里可填(),()里最大能填几,最小能填几。13-()﹥8,()里可填(),()里最大能填几,最小能填几。 4、能够看图解应用题:(会求“还剩”、“还需”类似的题)如:书本P25-7;课作P7- 5、P9-4、p10-4 5、拓展:(1)、看同一本书,小红看了12页,平平看了16页,问谁剩下的页数多?(2)、把4、5、 6、 7、 8、 9、10、11填入()里,每个数只用一次。()-()=()-()=()-()=()-() 第三单元:图形拼组 1、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 2、数图形:(1)数有几个正方形拼成。(如:课作P17-3)(2)数有几个正方体。方法:一层一层数,遮住部分直接由上一层加。(如:课作P18-1;一课四练P20-2 ;书本P100-11) 3、观察不同的面:(依据: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如:书本P29-4;课作P18-3;一课四练P20-4) 4、补墙:方法一:数一数。先数出满的一排有几块砖;然后一层层数出已经有几块了,还少几块,把少的块数写在那行的旁边;最后把少的数加起来。方法二:画一画。注意:砖的排列一般是隔行相同。所以画的时候,一定要画在上一行相应砖块的中间。建议:从作业中反应:画的方法错的比较多,所以最好用数的方法。(如:P29-5;课作P18-2) 5、求面对面的面:方法:面对面的两个面中间隔一格,上下两个肯定是相对的。(如:书本P30-7;课作P18-4)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的组成、读数、写数(1)28、29、()、()、();5 2、()、()49、()3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一个数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2,这个数是()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8,这个数是()87后面的第5个数是(),这个数个位上是(),十位上是()100里面有()个十,()个一(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3)75,读作:七十五。注意:很多小朋友在读的时候会省掉中间的十,直接读七五,这是不规范的。 2、数的顺序:(书本P38页的百数表)(1)规律:竖着看:十个十个增加;个位上的数字都一样。横着看:一个一个增加;十位上的数字都一样。(2)应用:(如课作P23-4)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分类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分类知识点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被誉为科学的皇后。对于我们的广大小学生来说, 数学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下面特地为大家整理了分类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分类知识点】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1、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2、让学生懂得把物体按一定的标准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3、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在分类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力、判断力,动手操作能力。 整理书包(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1、让学生经历整理分类的过程,体验整理分类的必要性。 2、让学生自主选择某种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活动,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让学生懂得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课后练习题】

3+9= 15-6= 4+8= 17-8= 3+6= 12-0= 4+5= 7+4= 9+1= 18-6= 20-9= 21-9= 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在表中。 得数是12 得数是9 得数是9和12之间的数 个数 (1) (2)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加法算式减法算式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2018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大全

2018 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大全 第一重点:认识图形(二)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 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 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第二重点: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第三重点:认识人民币 1.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 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 主要题型: 填合适的单位。(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如:(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

(2)65元-3元7角 =64元10角-3元7角 =61元3角 4. 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 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 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第四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 1.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 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 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小学是我们整个学业生涯的基础,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下就是为大家分享的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生活中的数学 各课知识点: 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 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 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 U C A B R ?= 4.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 11 ()f x N M N >--. 8.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 i n m a x m a 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2)当a<0时,若[]q p a b x ,2∈-=,则{}m i n ()m i n (),()f x f p f q =,若

部编语文一年级知识要点汇总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1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会写字及组词 1 春夏秋冬 春(春风)(春雨)(春天)(春日) 风(风雨)(风云)(大风)(东风) 冬(冬天)(立冬)(冬日)(冬雪) 雪(大雪)(风雪)(雪人)(雨雪) 花(开花)(花白)(雪花)(白花花) 飞(飞鸟)(飞天)(飞虫)(飞机) 入(入学)(入口)(出入)(入门) 2 姓氏歌 姓(姓名)(姓李)(姓王)(姓吴) 什(什么)(干什么)(为什么) 么(多么)(什么)(好么)(对么) 双(双手)(双目)(双耳)(双人) 国(中国)(国画)(立国)(国学) 王(国王)(王后)(王子)(大王) 方(对方)(大方)(比方)(东方) 3 小青蛙 青(青蛙)(青天)(青鱼)(青年) 清(清水)(清明)(清早)(清白) 气(天气)(力气)(和气)(正气) 晴(晴天)(晴好)(晴日)(晴空) 情(友情)(同情)(心情)(人情) 请(请问)(请人)(回请)(申请) 生(学生)(花生)(生气)(出生) 4 猜字谜 字(生字)(字画)(名字)(字体) 左(左右)(左手)(左耳)(姓左) 右(右手)(右耳)(左右)(山右) 红(红花)(火红)(口红)(红木) 时(小时)(时间)(有时)(四时) 动(生动)(动心)(开动)(动手) 万(万里)(万国)(万年)(十万) 二、易写错的字 春: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 雪:上面是雨字头,不要写成“雨”字。

入:撇短捺长。姓:左边不要写成“忄”。 双: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国:里面是“玉”,不要写成“王”。 方:上面有“丶”,不要写成“万”。 气:共四笔,不要写成“乞”。 晴:左边是“日”,不要写成“目”。 字:下面是“子”,不要写成“于”。 左:被包部分是“工”,不要写成“土”。 万:上面没有点,不要写成“方”。 三、会认字 霜吹落降飘游池入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阴雷电阵冰冻夹 四、多音字 落的降什少好重相 五、反义词 出——入降——升好——坏 清——浊晴——阴左——右 凉——热爱护——伤害 喜欢——厌烦广大——窄小 六、近义词 保护——爱护喜欢——喜爱 七、词语搭配 保护禾苗保护眼睛保护益鸟 爱护小青蛙爱护公物爱护小动物 八、好句积累 1.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 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冬: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2.关于青蛙的古诗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宋·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 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唐·张籍《过贾岛野居》)

一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年级组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生活中的数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1、生活中的数 (1)认、读、数、写10以内的数。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二)各课知识点: 1、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通过观察情境图,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 (2)在数数的活动中,体会有序数数的方法。 2、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初步认识1~10各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2)在具体情境活动中,学习运用数字符号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量。 3、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4、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知道在生活中“0”所表示的几种常见的意义,知道“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0”比1,2,3,…小。 (2)会正确书写“0” 5、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个数。 (2)学会6~10各数的读写方法。

习题设计: 一、找规律填数。 (1)2、()、4、()、()、()、8、9、() (2)10、()、()、7、6 二、数一数。(12分) ☆○△☆□□ 三、画你喜欢的水果,数量和左边的同样多。 四、把同类的圈起来。 (1)(2) 五、圈一圈,算一算。 二比较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1、比较 比较具体事物的有关属性(大小、多少、高矮、长短和轻重),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二)各课知识点:

1、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知识点: (1)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判断生活中具体物体之间的大小与多少 2、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或长短的关系。 (2)理解无题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 3、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1)体验两个物体间的轻重,认识物体之间存在着轻重的差异。(2)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认识测量无题轻重的工具的重要性。 习题设计: 一、在○里填上“=”“>”或“<”。 1.8○10 2.9○7 3.6○6 4.5○4 5.6○9 二、看上面的数,画一画,划一划。 三、比一比,按问题画“√”。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推荐】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一、复习要点: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 10角,1角 =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 = 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知识结构: 数与代数部分 20以内 100以内数的量与计量找规律 退位减法认识及加减法(一) 人民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 简单计算解决问题 空间与图形 上下、前后、左右相对位置图形拼组 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统计与概率 统计图统计表整理数据解决问题 三、复习的方法: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经典版)

初中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知识 ㈠、数与代数 A、数与式: 1、有理数 有理数: 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数轴: 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 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 负数。 绝对值: 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 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 加法: 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 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平方根: 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 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 ②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代数式 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合并同类项:

一年级小学语文必备知识点大全

一年级小学语文必备知识点大全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好其它课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理了一年级小学语文必备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一、反义词 远—近去—来黑—白高—低(矮)大—小 哭—笑早—晚出—入左—右上—下 开—关多—少恨—爱好—坏答—问 有—无对—错热—冷暖—冷弯—直 短—长前—后明—暗男—女升—降 深—浅快—慢回—去反—正外—里 重—轻圆—扁东—西生—死胖—瘦 头—尾宽—窄美—丑进—出臭—香 空—满干—湿今—古闲—忙天—地 真—假朋友—敌人漂亮—丑陋 仔细—马虎举头—低头开心—伤心 二、给词语加上形容词 美丽的鲜花美丽的春天美丽的孔雀 清清的河水火红的枫叶高大的雪松 青青的豆角青青的草地青青的瓦

暖和的衣裳暖和的被子暖和的天气 雪白的云朵雪白的棉花雪白的墙 雪白的肚皮白白的手帕白白的墙 白白的雪花弯弯的月儿弯弯的小路 高高的山高高的房子高高的大树 圆圆的足球圆圆的荷叶圆圆的脸蛋 尖尖的铅笔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空 小小的船儿长长的尾巴金色的阳光 大大的西瓜可爱的小熊快乐的生日 金黄的秋天大大的公园绿色的小伞 明亮的灯光红红的太阳漂亮的衣服 鲜艳的花朵甜甜的笑容高高的灯笼 宽宽的门大大的窗红红的苹果 长长的小路长长的小河 三、一般的比喻句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蓝蓝的天空像大海。红红的太阳像火球。闪闪的星星像眼睛。 四、“有”的使用 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江上有一座小桥。天上有一架飞机。水里有许多小鱼。 五、“越”的使用 雨越下越大。天越来越黑。

飞机越飞越高。我越长越高。 六、填空题经常会填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我们(爱)北京。我们(爱)五星红旗。 七、“从”在句子中的使用 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小明从屋里跑出来。 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我从学校走出来。 八、语气词及标点符号的使用 你去北京吗? 你是小学生吗? 我的书包呢? 你的本子呢? 他是你的朋友吧? 天要下雨了吧? 弟弟多可爱呀! 大家快来呀! 花儿真香啊! 我们学校多美啊! 青蛙在洞里睡着啦! 我们8岁啦! 九、各种句式的掌握 小兔爱吃草,也爱吃萝卜。 我爱爸爸,也爱妈妈。 你是学生,我也是学生。 你有桃子,他也有桃子。 菜园里有白菜,有南瓜,还有茄子。 超市里有饼干,有水果,还有蔬菜。

(完整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本单元主要是让小朋友结合现实情境中的物体或人,数出1-10各数,并能用相应的点子图来表示物体或人的个数。重点是说清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难点是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或人。在数数时要按一定的次序,可边数边打标记,及时检查,不重复不遗漏,注意物或人的数量与点子数量的一致。 本单元主要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重点是掌握一般的比较方法,比如在比较物体的长短或高矮时,要把物体的一端对齐;比较物体轻重时,可以借助简易天平进行判断。难点是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如: 可以采用先分组比较,比出轻重,再将每组较重的物体进行比较的方法。 再如: 可以采用仔细观察、适度推理的方法进行比较。 总之,比较时要结合具体情境,常用基本的方法,活用简单的推理,巧用灵活的策略。 本单元主要让小朋友学习把一些常见的或熟悉的物体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重点是按照同一种标准对给出的物体进行分类。难点是把一些物体按不同标准依次分类,确定分类标准对小朋友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常用的分类标准有:颜色、形状、用途等,当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意义和作用。 如: 这里的菠萝、香蕉、西瓜是属于水果一类,而茄子、青菜、毛豆是属于蔬菜一类。

再如: 这些树叶可以按颜色分成红色、黄色和绿色三类,也可以按形状分成三类。 本单元是让小朋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物体间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重点和难点是辩认左右方位。要求把小朋友自己作为判断的主体,用自己的左、右手为标准来说明相关情境中的物体哪个在哪个的左边,哪个在哪个的右边。 1.注意学会两种表述方式。一种是“( )的( )面是( )”,另一种是“( ) 在( )的( )面”。如:○◎△☆□●,“△的左面是( )”,我们先盯准△,再伸出左手,看△的左边应该是(◎);“□在☆的( )面”,我们要盯准的是☆,再伸手看□的方位,□应该在☆的( 右 )面。要学会根据题目确定观察的标准物,适时伸出左手或右手比一比,多多思考与表达。 2.当人或小动物排成一队时,脸所朝着的方向就是前面,而背对的方向就是后面,这是约定俗成的。 3.多留心生活中的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多思多问,逐渐领悟。 本单元主要是10以内数的认识,主要包括数数、认数、读数、写数和数的大小比较等。小朋友通过学习要理解10以内各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的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 数与计算打好基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数的含义、写数和大小比较;教学难点是在具体情境中正确区分一个数表示的是几,还是第几。 1.数数、认数、读数可结合实际生活进行,使小朋友感觉到数就在我们身边。如: 一天上几节课,第几节是数学课;认识钟面上的哪些数;乘几路公交车等。 2.熟练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会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10以内的数。理解>、<和=的意义,会正确书写>、<和=,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能灵活选择合适的数学符号,尤其是选择>或<时,要特别注意“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及时进行检查。 3.正确区分“几”和“第几”。“几”一般是指物体的总数量,“第几”一般是指 从左数起或从右数起的其中一个物体。关于“几”和“第几”的问题经常会结合着“左”“右”的话题。 如: (1)从左边起涂3个。

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学习目标: 1.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4.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5.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6.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二、学习难点: 1.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2.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4.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5.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6.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 7.了解和掌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三、知识点概括总结: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上:位置方位名词,例:汽车在马路的上面。 下:位置方位名词,例:船在桥的下面。 前:位置方位名词,例: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 后:位置方位名词,例: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 2.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退位减法,例:12-9=3. 3.图形的拼组(作风车): 4.数一数: 5.读数:24读作“二十四”;169读作“一百六十九”。 6.比较数的大小:先比较高数位的数学,再按照数位的高低依次比较。 例:39和145比较大小,39百位数字为0,145百位数字为1,0小于1,所以39小于145

初三数学知识点大全

初三数学知识点大全 ? ?所属栏目:九年级数学 ?试卷版本:人教版 ?适用学期:上学期 ? 试卷介绍相关试卷 第21章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一般地,式子 叫做二次根式. 注意:(1)若这个条件不成立,则不是二次根式; (2)是一个重要的非负数,即;≥0. 2.重要公式:(1),(2); 3.积的算术平方根: 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4.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5.二次根式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利用近似值比大小; (2)把二次根式的系数移入二次根号内,然后比大小; (3)分别平方,然后比大小. 6.商的算术平方根:,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7.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1);(2); (3)分母有理化的方法是: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使分母变为整式. 8.最简二次根式: (1)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2)最简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不能含有小数、分数,字母因式次数低于2,且不含分母; (3)化简二次根式时,往往需要把被开方数先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 (4)二次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必须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10.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1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六种代数运算,以前学过的,在有理数范围内的一切公式和运算律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都适用; (2)二次根式的运算一般要先把二次根式进行适当化简,例如:化为同类二次根式才能合并;除法运算有时转化为分母有理化或约分更为简便;使用乘法公式等.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 1.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0时,ax2+bx+c=0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问题时,多数习题要先化为一般形式,目的是确定一般形式中的a、 b、 c;其中a 、 b,、c可能是具体数,也可能是含待定字母或特定式子的代数式.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要求灵活运用,其中直接开平方法虽然简单,但是适用范围较小;公式法虽然适用范围大,但计算较繁,易发生计算错误;因式分解法适用范围较大,且计算简便,是首选方法;配方法使用较少. 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当ax2+bx+c=0 (a≠0)时,Δ=b2-4ac 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请注意以下等价命题: Δ>0 <=>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Δ=0 <=>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Δ<0 <=> 无实根; 4.平均增长率问题--------应用题的类型题之一(设增长率为x): (1) 第一年为 a , 第二年为a(1+x) , 第三年为a(1+x)2. (2)常利用以下相等关系列方程:第三年 = 第三年 或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总和. 第28章解直角三角形

一年级知识点总结大全

小学六个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语文是一门源于生活的科目,学习好语文需要同学们的不断积累,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不同年级的学生也有着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小学的同学快来看看小编给你们汇集的《小学六个年级语文学习方法》吧,相信对你们会很有用哦!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学法指导 从教材要求上讲,小学语文教材低段(一、二年级)的教学,着重是进行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说、阅读、写话的训练。从心理特征上看,低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七至八岁阶段,他们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在认识、理解事物或学习时往往要借助实物或形象。要学生掌握简单的学习方法,具体说来就是: 1.借助形象物学习汉语拼音和简单的汉字。 2.学会写字的基本方法。 3.能用形象记忆法、趣味记忆法、情境记忆法背诵课文。 4.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的方法。 5.通过先想后说的方法,说、写完整的话,通顺的话,规范的话。 6.课后能用复习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或家长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手段,教会学生学习。这个阶段中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多数是从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感知到的。 二、小学语文中年级学法指导 小学语文的中段(三、四年级)教学,着重进行段的训练。通过对段的理解,段的练习,逐步过渡到篇的训练,这时的中年级学生,已是九至十岁。从心理特征上看,这个阶段的学生有意性、目的性逐渐发展起来,有意注意也随之增长,能较为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思维方式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从语文知识上看,学生已学会汉语拼音,能认识1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有了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在掌握简单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学会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课前预习找疑点,课堂笔记记要点,课后复习抓重点的方法。 2.学会用音序、部首、数笔画的方法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3.学会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方位变化观察法”(以方位为序进行观察),“时间推移观察法”(以时间为序进行观察),“情节发展观察法”(以事件情节发展为序进行观察),“移步换境观察法”(以地点移动为序进行观察)。 4.学会按时间先后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思路顺序介绍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分段的方法。 5.学会用“摘句法”、“归纳法”、“取主法”概括段意。 6.学会用“理序法”、“路标法”、“化整法”、“提纲法”、“首尾法”背诵课文。 教师或家长在这个阶段中,要开门见山地教给学生各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并在教学中进行示范性指导,让学生在练习中反复实践。 三、小学语文高年级学法指导 小学语文的高段(五、六年级)教学,着重是进行篇的训练,要在加强对课文条理、层次、内容理解、篇章结构训练的基础上,突出布局谋篇的训练。这时的学生,年龄已达十一、二岁。从心理特征上看,他们已能长时间地、有效地知觉事物,能区分事物主要和次要的特征,思维的发展已达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大大加强。从学习方法上看,他们已基本学会和掌握学习语文知识基本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熟练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改善。 1.学会用“比较法”掌握不同类型课文的内容、结构、特点。 2.学会用“质疑法”阅读课文,通过边读、边质疑、边释疑的过程得到新的知识。 3.学会用“连缀段意法”、“找中心句法”、“审题归纳法”、“重点段落归纳法”、“课后问题归纳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学会用“课题分析法”、“重点段落分析法”、“分析主要内容法”、“找文中总结、小结、过渡或议论等关键句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学会逐步掌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 6.学会用“总结改善的方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更科学,更系统,更完善。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认识图形(二)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 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成绩!希望提供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知识点1:十几减9 方法:想加算减;(利用“9加几得十几”来计算。) 破十法;(把十几分成十和几,先用10减9得1,在把1和几相加的方法。 连续减:把减数分成与被减数个位上的数相同的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用被减数去减去与它个位上相同的一个数是10,在用10减去另一个数,即可求出差。 (让孩子选择自己熟练的方法,进行运算。当孩子对20以内的退位减不熟练时,适当的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讲解。让孩子理解计算过程后在练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 知识点2:十几减几 (知识点3:看图列算式) ☆知识点4:用数学解决问题 1.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1)知道部分求总数(一共) 要多少元? 例:水杯30元,布娃娃45元,一共 .. 水杯的价钱+布娃娃的价钱=总数 有多少的问题 (2)求原来 .. 例:奶奶卖出去35只鸡,鸡窝里还剩7只,奶奶家原来有多少只鸡? 卖出的鸡+还剩的鸡=原来的鸡 2.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1)知道总数求一部分 多少个? 例1:一共采了28只桃,吃了10个,还剩 .. 总数-吃掉的桃=还剩的桃 (2)求两数相差 多少的问题 ..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四位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五)四位数写法 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六)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七)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八)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九)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预习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1、认识和会画 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 (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缺了( 8 )块 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 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计算方法 11-9=□ 方法一:破十法 11-9=2 先算:10-9=1,再算:1+1=2 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 11-9=2 因为:9+2=11,所以:11-9=2 方法三:连减法 11-9=2 11-1-1-1-1-1-1-1-1-1=2 2、解决问题 (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 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 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 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例1: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 12-7=5(个) 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 12-7=5(个) 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按大人和孩子分 2、按男女分 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