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美德倡议书怎么写

弘扬美德倡议书怎么写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道德资源。道德是真、善、美;道德是仁、义、礼;道德是孝、信、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弘扬美德倡议书,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弘扬美德倡议书怎么写(一)

全县广大干部群众:

金秋送爽,今又重阳。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值此之际,我们又迎来中国传统敬老日九九重阳节。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培育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我们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如下倡议:

01

传承孝老爱亲家风,践行当代核心价值

近年来,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孝老爱亲”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希望我

们每一位凌云儿女都能怀着一颗恭敬感恩之心孝敬老人。要履行孝老义务,争做文明和谐家庭。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要及时行孝,从现在做起,在保障父母基本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更要多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与长辈经常沟通,常回家看看。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带领晚辈问候、看望、陪伴老人,传承孝老爱亲优良家风。

02

开展为老志愿服务,传递人间大爱真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立足本职岗位,关心照顾好老同志,设身处地关爱身边的老人,耐心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和帮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孝敬父母的同时,也要关爱身边的所有老人,特别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老人以及残疾人,多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希望我们每一位凌云人都能尽己所能到敬(养)老院、社区、贫困村及身边老年人家中开展家政服务、医疗义诊、心理辅导、生活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以“扶贫济困”“邻里守望”等多种方式建立志愿者与老年人长期稳定的志愿服务关系,争做敬老助老模范。

03

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弘扬民俗文化精神

结合凌云县“八个一”宣传活动,充分利用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全县性的节日民俗、文化娱乐、献爱心活动。在全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和乡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重阳民俗文化表演、乡村文艺联欢、民俗文化展、百家宴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在活动中了解中华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和节日民俗,继承优秀传统美德。

4

共同支持老龄事业,真正让夕阳红起来

老龄事业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千家万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各级党政机关及社会各界要共同关注和支持老龄事业,关心关爱老年人。老人根深,子孙业茂。希望我们每一位凌云老人都能树立“积善传家”的养老志向,传承优良家风家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希望每一位凌云老人能离岗不离职、离职不离责,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实现老有所为,积极为凌云各项事业发展献计献策。

让我们行动起来,关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共同传承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为我县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取得实效做出积极贡献!

凌云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弘扬美德倡议书怎么写(二)

爱家国扬美德喜迎颂歌七十年倡议书

广大妇女姐妹们: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被授予的最高荣誉,是城市形象、品味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共享创建成果,建设幸福和谐呼伦贝尔,是全体市民共同心愿。全力打造和维护呼伦贝尔文明城市形象,为文明城市增光添彩,是各族各界妇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妇联向全市广大妇女姐妹们发出倡议:

--我们携手同行,做呼伦贝尔服务奉献的志愿者。我们要大力弘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奉献精神,充分发挥巾帼志愿者作用,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让巾帼志愿者的旗帜飘扬在呼伦贝尔的各个角落,共同守护呼伦贝尔的蓝天白云、青山碧水,让爱心、善心、诚心、真心与我们同在。

--我们携手同行,做呼伦贝尔文明风尚的传播者。衷心希望各族各界妇女姐妹以主人翁的精神做城市的文明使者,从我做起,用文明的行动影响他人,“做文明人,创文明城”,遵守市民基本道德规范,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个人品德,营造城市浓厚的道德氛围。

--我们携手同行,做好呼伦贝尔文明创建的推动者。我们应自觉做到,文明在仪表,文明在口中,文明在手上,文明在脚下,文明在习俗,文明在家庭,文明在用车,文明在窗口,在创城这一社会系统工程中,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形成文明生活常态,营造更有品位的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

妇女姐妹们,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识大体,顾大局,讲责任,求奉献。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家庭做起,为呼伦贝尔美丽发展、争进前列,打造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美丽幸福家园助力添彩!

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

关于弘扬美德倡议书怎么写(三)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营造敬老、爱老、孝老、助老的社会氛围,传承社会责任,传播社会文明,铜鼓县妇联向全县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做尊老敬老美德的积极宣传者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十四孝”故事千古传颂,孝德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一个个孝子,一次次孝行,在历史长河中汇聚、升华,化作文化的力量,融入民族的基因。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人,作为新时期的公民,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民族瑰宝传承下去、发扬光大。20XX年7月1日,新修

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常回家看看”写进了法律条文,把儿女常回家看望老人作为法律义务来规范。我们要继承、发扬和宣传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利用各种时机、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人口老龄化形势,宣传弘扬敬老美德,宣传敬老助老的好典型、好事迹、好思想,让更多的人接受敬老文化的熏陶,筑牢孝亲敬老思想根基,让敬老美德与时俱进、薪火相传。

二、做尊老敬老美德的模范实践者

关爱老年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常回家看看,常关怀社会上老年人。一杯水、一碗汤、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常念跪乳之恩,常怀反哺之情,抓紧一切机会孝敬父母长辈。

常打电话问候,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陪爷爷奶奶拉拉呱、聊聊天,为家中的老人洗一次脚、捶一次背、梳一次头、做一道菜等,给老人送上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让父母长辈感受到子女的亲情和关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儿女之心善待身边的老人,尽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关爱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关心支持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