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二)(教师版)

2020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二)(教师版)
2020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二)(教师版)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二)

徐汇区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

京师诸司库务,皆由三司举官监当。而权贵之家子弟亲戚,因缘请.托,不可胜数.,为三

司使者常以为患。田元均为人宽厚长者,其在三司,深厌干请者,虽不能从,然不欲峻拒之,每温颜强笑以遣之。尝谓人曰:“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士大夫闻者传以为笑,然皆服其德量也。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因缘请.托()(2)不可胜数.()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被三司使者常常当作是忧心之事。

B.担任三司使的人常把这当作忧心之事。

C.这成为三司使者常认为的疾病。

D.担任三司使的人常把这当作疾病。

13.文中“三司”的工作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士大夫们认为田元均有“德量”是因为他(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

11.(4分)(1)请求,(2)计算(查点、计数)

12.(2分)B(2分);A(1分)

13.(2分)举官监当京师诸司库务(举荐掌管京师各司库的官员)

14.(4分)(1)遣干请者/不走后门(坚持原则)【“深厌干请者”得1分】

(2)温颜强笑/态度温和(为人宽厚、委曲求全)

松江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书斗鱼

予客建业○1,见有畜波斯鱼者。其大如指,鬐鬣②具五采。两鳃有大点如黛,性矫悍善斗。人以二缶③畜之,折藕叶覆水面,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知其勇可用。乃贮水大缶,合之。各扬鬐鬣,相鼓视。怒气所乘,体拳曲如弓,鳞甲变黑。久之,忽作秋隼击④,水泙然鸣,溅珠上人衣。连数合,复分。当合,如矢激弦,绝不可遏。已而相纠缠,盘旋弗解。其一或负,胜者奋威逐之。负者惧,自掷缶外,视其身纯白云。

予闻:有血气者,必有争心。然则斯鱼者,其亦有争心欤?抑冥顽不灵而至于是欤⑤?哀哉!然予所哀者,岂独鱼也欤?

【注释】①客建业:旅居南京。②鬐鬣(qí liè):腹鳍和背鳍。③缶: 这里泛指缸。

③秋隼(sǔn):秋天的猎鹰。⑤冥顽不灵: 糊涂顽固不开窍。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鬐鬣具.五彩()(2)连数.合,复分()

11.下列不能体现波斯鱼善斗的-项是________ (3分)

A.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

B.忽作秋隼击,水泙然鸣

C.当分,如矢激弦,绝不可遏

D.已而相纠缠,盘旋弗解

12.本文先描述了斗鱼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继而生动刻画了两鱼相斗的情景,意在讽刺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5分) 【答案】

10.(1)有(2)多次,屡次

11. A

12.外形特征饲养方法(或:性情特点)一些人为了名利而勾心斗角,甚至互相残杀

普陀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12分)

苏轼私识范淹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①,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③,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祜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④。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有则改)【注释】①总角: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②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③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④殁(mò):死。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轼从旁窃.观()(2)始举.进士()

10.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时间即使没有完结,但已经暗暗地认识了他们了。

B.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但已经暗暗地记住他们。

C.时间虽然没有结束,但是我已经记住先生的话了。

D.当时即使没有完全明白,但我已经记住先生的话。

11.从“先生”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范仲淹等人的_________________之情,这也深深影响了苏轼。范公葬后,苏轼不仅与“先生”有同感,话语中还流露了_________________之情。(4分)

【答案】

9.(1)偷偷地(2)选拔,推举,考中

10.B

11.敬佩,赞扬;未能见范公的遗憾惋惜

浦东新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①,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②,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③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④;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

计.事者。”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选文有删节)

[注]①南郑:刘邦被封为汉王,国都在南郑。②上:指汉王刘邦。不我用:即“不用我”。

③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④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王只想在汉中称王,就没有韩信的用处。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诸将易.得()(2)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11.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信几次对萧何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B.韩信几次对萧何说,萧何感到他非常奇怪。

C.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认为韩信是奇才。

D.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感到他非常奇怪。

12.在萧何心中,韩信是个怎样的人?(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3.根据选文情节内容,请在下面空格处依次填入一个词。(3分)

萧何识韩信→萧何□韩信→萧何□韩信→刘邦□韩信

【答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