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计算器软件需求说明书(参考Word)

科学计算器软件需求说明书(参考Word)
科学计算器软件需求说明书(参考Word)

科学计算器系统

说明书

目录

1引言 (4)

1.1编写目的 (4)

1.2背景 (4)

1.3定义 (4)

1.3.1 关键字 (4)

1.3.2 缩略语清单 (4)

1.4参考资料 (5)

2任务概述 (5)

2.1目标 (5)

2.2用户的特点 (5)

2.3假定和约束 (5)

2.3.1 开发期限: (5)

2.3.2 技术约束: (5)

3需求规定 (5)

3.1对功能的规定 (5)

3.2对性能的规定 (6)

3.2.1精度 (6)

3.2.1.1. 输入精度: (6)

3.2.1.2. 传递精度: (6)

3.2.1.3. 输出精度: (6)

3.2.2时间特性要求 (6)

3.2.2.1 响应时间: (6)

3.2.2.2 更新处理时间: (6)

3.2.2.3 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 (7)

3.2.2.4 解题时间: (7)

3.2.3灵活性 (7)

3.2.3.1 操作方式上的变化: (7)

3.2.3.2 运行环境的变化: (7)

3.2.3.3 同其他软件的接口的变化: (7)

3.2.3.4 精度和有效时限的变化: (7)

3.2.3.5 计划的变化或改进: (7)

3.3输人输出要求 (7)

3.3.1 输入:CString (7)

3.3.2 输出:CString (7)

3.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7)

3.5故障处理要求 (8)

3.5.1 软件故障 (8)

3.5.1.1 兼容性故障: (8)

3.5.1.2 病毒故障: (8)

3.5.2 硬件故障 (8)

3.6其他专门要求 (8)

4运行环境规定 (8)

4.1设备 (8)

4.1.1 处理器型号及内存容量: (8)

4.1.2 外存容量、联机或脱机、媒体及其存储格式,设备的型号及数量: (8)

4.1.3 输入及输出设备的型号和数量,联机或脱机: (8)

4.1.4 数据通信设备的型号和数量: (8)

4.1.5 功能键及其他专用硬件: (8)

4.2支持软件 (9)

4.2.1 操作系统: (9)

4.2.2 开发环境: (9)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主要描述科学计算器系统需求,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描述用户使用本软件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和定义开发人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使用户利用系统能够完成他们的任务。

1.2背景

说明:

1待开发系统为科学计算器系统;

2该软件系统为首次开发,无历史版本。

1.3定义

1.3.1关键字

科学计算

1.3.2缩略语清单

1.4参考资料

1.《深入浅出MFC》侯俊杰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

3.《VC++深入详解》孙鑫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年

2任务概述

2.1目标

开发该系统是为了实现基本的科学计算器的功能,主要应用于日常工作学习中遇到的科学计算问题,系统应该能够很好地完成基本的科学计算任务,做到准确快速地计算出用户所需数据。

2.2用户的特点

本系统用户面向能够对计算机进行基本操作的全体人员;

2.3假定和约束

2.3.1 开发期限:

本系统开发期限为两周;

2.3.2 技术约束:

本系统采用C++语言开发,利用Visual C++ 6.0 的MFC框架。

3需求规定

3.1对功能的规定

系统IPO表

3.2对性能的规定

3.2.1精度

3.2.1.1. 输入精度:

本系统对于输入精度无具体要求,只要输入在合法范围内,均可接受;

3.2.1.2. 传递精度:

对输入数据进行精度和类型的转换,将所有合法输入都转换为双精度;

3.2.1.3. 输出精度:

输出均为双精度;

3.2.2时间特性要求

3.2.2.1响应时间:

系统对于一般运算的响应应该在0.1second之内完成,对于较大数据的响应至少要在1second之内;

3.2.2.2更新处理时间:

系统的更新处理时间为0.1second;

3.2.2.3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

数据转换和传递都应在0.1second之内完成;

3.2.2.4解题时间:

解题时间与计算时间相同,至少0.1second;

3.2.3灵活性

3.2.3.1 操作方式上的变化:

可以键盘或鼠标点击输入;

3.2.3.2 运行环境的变化:

支持所有windows NT 及以上的windows系统;

3.2.3.3 同其他软件的接口的变化:

无;

3.2.3.4 精度和有效时限的变化:

无;

3.2.3.5 计划的变化或改进:

无。

3.3输人输出要求

3.3.1 输入:CString

对输入的表达式用CString字符串存储

如:( 13 + 34 * 1.2 – 20 ) / 0.02

3.3.2 输出:CString

对于输出结果,亦用CString存储

如:2590.000000000000

3.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由于该系统无数据库,因此对于数据管理的能力无特殊要求;

3.5故障处理要求

3.5.1软件故障

3.5.1.1兼容性故障:

若与使用的电脑的操作系统不兼容,则不能使用此系统,该系统运行的系统参考运行环境规定;

3.5.1.2病毒故障:

由于电脑感染病毒而导致该系统不能使用的,解决方法为尝试重新安装。

3.5.2硬件故障

3.6其他专门要求

4运行环境规定

4.1设备

4.1.1处理器型号及内存容量:

Pentium II以上处理器,最低内存256M;

4.1.2外存容量、联机或脱机、媒体及其存储格式,设备的型号及数量:

硬盘容量:100G,无联机要求;

4.1.3输入及输出设备的型号和数量,联机或脱机: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

输出设备:液晶或CRT显示器;

联机要求:无联机要求;

4.1.4数据通信设备的型号和数量:

无数据通信设备需求;

4.1.5功能键及其他专用硬件:

最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方向与就业形势

2002年以来,高校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连年下滑,成为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一大热点,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计算机专业人才是短缺还是过剩?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是“无业可就”还是“有业不就”?本文就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供需现状和就业形势略作分析。 一、IT人才短缺 (1)世界IT人才短缺,需求理性调整 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后,全球IT人才需求缩水,这是产业发展中的正常调整。尽管一些IT公司大幅度裁员,但IT人才供不应求仍是世界范围的现象,许多发达国家的人才缺口达到20%。美国从2002年初开始,IT人才需求稳步回升,2003年从业人员比2002年提升了4.2%,至2006年计算机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67万人。欧洲IT专业人才缺口2005年将达到170万人。发达国家计算机专业人才短缺,需要从中国、印度等国招聘。 (2)我国IT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2007年我国IT市场总值将达到519亿美元,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世界IT产业生产基地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正陆续在我国设立,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推动我国由IT 大国向IT强国转变。据测算,我国为了发展信息产业,每年至少需要100万人才,其中专业人才需求在40万人以上,而我国每年只能培养20万左右,缺口很大。据报道,2005年我国IT人才缺口为42.5万人。

(3)IC人才、网络存储人才、电子商务人才、信息安全人才、游戏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2008年国内IC工程师的需求量将达到25万人,目前只有4000人,IC人才严重短缺。2002年我国存储系统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56亿元,且以10%~20%的年增长率递增。2004年我国存储市场人才需求在3万人以上,而国内达到存储工程师资格的技术人员不到500人,网络存储人才匮乏。2006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可达120000亿美元,我国互联网用户正在以每年100%的速度递增,未来十年大约需求200万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我国现有信息安全专业人才4000多人,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2004年我国网络游戏用户数高达2633万,市场收入为24.7亿元,而我国游戏技术开发人员不到3000人。到2006年我国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元,年均人才需求超过2万。 (4)在软件人才层次结构上,水平高的系统分析员和有行业背景的项目策划人员偏少,同时软件蓝领也比较缺乏 我国软件产业的年销售额和出口额递增速度保持在35%左右,2005年销售额将达到2500亿元,出口额将增至50亿美元。2002年我国不合理的橄榄型软件人才结构中博士、硕士4.3万人,占7%;本科生19.6万人,占33%;大专生9.9万人,占17%;其他人员29.4万人,占43%。按合理的金字塔型软件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认识实习报告

认识实习报告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 指导教师: 题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认识实习 实习时间:2017年6月26日-2017年6月30日 应用技术学院

一、前沿技术总结 当代,发展最快而且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学科无疑是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了,计算机已经成为了21世纪的一种象征,当代的社会,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推动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已被成为“计算机文化”和“计机思维”。计算机科学围绕信息、知识、智能等主题发展迅速。《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详细地介绍了计算机科学前沿热点的若干问题,并提出未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的超级计算机超高速计算机采用平行处理技术改进计算机结构,可以使计算机系统同时执行多条指令,或同时对多个数据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超级计算机通常是由成百数千甚至更多的处理器构成,能完成普通计算机和服务器所不能计算的大型的复杂任务。从超级计算机获得的数据分析和模拟成果,能推动各个领域高精尖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新型高性能计算机问世随着硅芯片技术的高速发展,硅技术越来越接近了其自身的物理发展极限。因此,迫切要求计算机从结构变革,到器件与技术的革命这一系列的技术都要产生一次质的飞跃才行。新型的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分子计算机和纳米计算机由此应运而生。 随着这些新型计算机的诞生我们不难发现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再从多方面发展: 第一个是向“快”的方向。速度越来越快,性能越来越高,计算机的主频越来越快。专用计算机的并行程度比通用机更高,并行计算机的关键技术是如何高效率地把大量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即各处理机之间的高速通信,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成千上万台计算机使之协调工作,这就是并行计算机的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的功能。 第二个方向就是向“广”度方向发展,计算机发展的趋势无处不在,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近年来更明显的趋势是网络化与向各个领域的渗透,即在广度上的发展开拓。国外称这种趋势为普适计算或者叫无处不在的计算。未来计算机将存在于家中的各种电器中,到那时笔记本,书籍都将电子化、数字化。所以有人预言未来计算机也将成为最常用的日用品。 第三个方向是向“深”度方向发展,即向信息的智能化发展。网络上有大量的信息,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我国近年来整体经济建设发展非常迅速,各行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标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得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在我们所熟知的工作行业与领域中,都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提供相关的技术帮助,才能拥有当前快速的发展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经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教育、医疗、科技、工业等众多领域,它的高科技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指导作用,成为控制这些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迅速,应用广泛 我国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对推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在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的前提下,我国正不断引入一个又一个新的动力来推动科技的生产。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创新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很好的使用,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数量,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专业化表现越来越明显 有些设计公司,比如CAD平面设计公司或者一些设计院等部分,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设计软件,他们就不可能有如此高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所以,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化表现越来越明显,形成很多相关的产业,促进了这些领域的发展。比如在高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图书馆自助还书设备。过去,我们借书、还书都需要在图书馆专门的服务窗口才能完成这些步骤,但是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自助还书设备步入校园,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服务,满足了广大师生群体的需要,专业化表现越来越突出。 (三)走向专业化、多功能化 目前,许多企业和行业正在朝着专业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这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因此,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只有这样,它才能

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10C#程序设计大赛试题

C#程序设计大赛试题 1. 字符串处理问题(10分) 问题描述:从键盘接收一个字符串(不多于80个字符),将其中的数字字符按原顺序组成一个新字符串,将其中的英文字母都用大写按原顺序组成另一个新字符串,然后再输出这两个新字符串,每个一行。如果原字符串中没有数字字符或没有英文字母,则输出"There are not digits."或"There are not letters." 。当接收的字符串为”**”时程序结束。 样例输入: a@B1C3D$5ef&gh 样例输出: 135 ABCDEFGH 样例输入: abcd%eG#h 样例输出: There are not digits ABCDEGH 2.矩阵转换问题(15分) 问题描述:行与列的个数均为n 的矩阵称为n 阶方阵。假定矩阵中的每个元素的值在0到9之间,则可以将矩阵中的所有元素按行依次排列得到一个“单行矩阵字符串”。例如,3*3的3阶方阵 4 3 5 2 4 5 0 1 9 可以描述为"435245019"。 你的任务是从键盘接收“单行矩阵字符串”并将其以矩阵样式输出,若判断行数与列的个数不一样,即非n阶方阵,则输出“Error” 样例输入: 435245019 样例输出: 4 3 5 2 4 5 0 1 9 样例输入: 9 样例输出: 9 样例输入: 0123456789

样例输出: Error 3.数字图形问题(15分) 问题描述:从键盘接收一个自然数N(1≤N≤9),当输入的自然数N不属于此范围时退出程序。对于N(1≤N≤9),在屏幕上输出如下图形,并且保证N在图形中只出现一次,且在图形的中心。 当N=1时:当N=3时:当N=4时: 1111111111111 122211222221 123211233321 122211234321 111111233321 1222221 1111111 4.数字排列问题(20分) 问题描述:对于给定的正整数n,则1到n这n个数可以构成n!种排列,把这些排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字典顺序)列出。例如当n=3时,列出1 2 3,1 3 2,2 1 3,2 3 1,3 1 2,3 2 1六个排列。 任务描述:给出某个排列,求出这个排列的下k个排列,如果遇到最后一个排列,则下1个排列为第1个排列,即排列1 2 3…n。 比如:n = 3,k=2 给出排列2 3 1,则它的下1个排列为3 1 2,下2个排列为3 2 1,因此答案为3 2 1。 输入:第一行是一个正整数m,表示测试数据的个数,下面是m组测试数据,每组测试数据第一行是2个正整数n( 1 <= n < 1024 )和k(1<=k<=64),第二行有n 个正整数,是1,2 …n的一个排列。 输出:对于每组输入数据,输出一行,n个数,中间用空格隔开,表示输入排列的下k个排列。 样例输入: 2 3 1 2 3 1 3 1 3 2 1 样例输出: 3 1 2 1 2 3 5.水果计数问题(20分) 问题描述:水果店老板认为,只要两种水果的名字中有一个字相同就属于同样的类别。例如“小雪梨”和“大雪梨”是同一种水果,而“核桃”和“水蜜桃”也被认为是同一种水果。尤其要指出的是,如果有三种水果x, y, z同时出现,且x和y是同一种水果,y和z也是同一种水果的时候,x和z在此时也被认为是同一种水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课程介绍 方向1:高性能计算 1、《数值计算方法》: ?课程介绍:数值计算方法重点讲述科学计算与工程出现的数学问题的数值解法。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非线性方程解法、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插值法与曲线拟合、数值微分与数值积分、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等。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与掌握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各种常用的数值计算公式、数值方法的构造原理及适用范围,掌握数值计算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深入理解方法的设计原理与处理问题的技巧,重视误差分析与收敛性、数值稳定性,注重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之后可以继续提高运用数学知识,为今后用计算机去有效地解决数值计算问题打下基础。 2、《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 ?课程介绍: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就是当今计算机系统的研究热点。本课程从硬件与软件的角度,着重讨论对称多处理机系统、大规模并行处理机系统、机群系统与分布共享存储系统的组成原理、结构特性、关键技术、性能分析、设计方法及相应的系统实例等。 ?课程目的:并行计算的性能与并行算法的并行性与计算机系统的并行处理能力有很大关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开发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并行性, 以适应并行计算的性能需求与规模需求。 3、《高性能计算》: ?课程介绍:主要介绍高性能计算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及其与科学计算与应用的相互关系、介绍高性能计算的基本支撑平台的常识与使用方法,包括linux操作系统,高性能数值软件库,工具链的基本使用、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PI)的程序设计方法、计算加速器(GPU)的基本原理,程序设计与性能调优、典型并行算法与基本计算方法介绍。使学生对高性能计算的内涵与设计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建立基本的概念,初步掌握在科研过程中所需使用的高性能计算工具与编程技术,通过具体实例介绍高性能计算问题的基本算法基础。 ?课程目的:本课程针对计算机学科的学生进行高性能计算的专业素质培养,介绍运用高性能并行计算机、深入解决科学计算问题所必须掌握的高性能计算原理、并行程序设计与性能优化等方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8级软件工程试卷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软件工程》期末试卷(河海大学文天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8级)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15题,每题1分,共15分) 01、工程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 C )的媒介。 A. 社会服务 B. 经济价值 C. 生产力 D. 政治统治 02、软件需求变化带来的影响与时间的关系是(D )。 A. 线性的 B. 非线性的 C. 单调递减的 D. 单调递增的 03、Definition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1) the application of a systematic, disciplined, quantifiable approach to the ( D )of software; that is, the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to software. (2) The study of approaches as in (1). A. plan B. design C. test D. develop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04、( A )是软件规划阶段应包含的活动。 A.可行性分析 B.绘制模块流程图 C.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D.编码和测试 05、概要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C )。 A. 各个模块的详细过程 B. 软件所需的费用 C. 软件的体系结构 D. 软件的功能 06、模块内聚性最低的是(B ) A. 逻辑内聚 B. 巧合内聚 C. 时间内聚 D. 功能内聚 07、模块耦合程度最高的是(D )。 A. 数据耦合 B. 非直接耦合 C. 控制耦合 D. 内容耦合 08、在结构化设计方法中全面指导模块划分的最重要原则是(B ) A. 程序模块化 B. 模块独立性 C. 模块高内聚 D. 模块低耦合 09、白盒测试在设计测试用例时,主要研究的文档是(B ) A. 需求规格说明 B. 详细设计说明 C. 项目开发计划 D. 概要设计说明 10、UML中的“序列图”是按照(A )来构图的。 A. 时间顺序 B. 对象关系 C. 消息传递 D. 空间组织 11、UML十类图中的实施图(Deployment Diagram)描述的是( D )。 A. 功能需求 B.对象间的交互活动 C.对象间的关系 D.软件(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就业前景 就业现状 1、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2、软件工程方向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3、通信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4、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学生毕业后可为政府、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发展趋势 截至2005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就业人数 322.8万人,其中工人约占6 0%,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较低,远不能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软件业人才供需矛盾尤为突出。2002年,全国软件产业从业人员59.2万人,其中软件研发人员为15.7

万人,占26.52%。而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国家技术人员的平均比例都在30%以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人员总量稍显不足。 需求分析 1.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按照人事部的有关统计,中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 8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目前联合调查的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状况表明,随着中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开发的人员。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中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人才28万人、初级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领域,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2,数控人才需求增加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是指承担数控机床具体操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工人;而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其中数控编程技术工艺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随着企业进口大量的设备,数控人才需求将明显增加。 3.软件人才看好教育部门的统计资料和各

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试卷1答案

1、B 2、A 3、C 4、D 5、D 6、C 7、A 8、B 9、D 10、C 11、A 12、B 13、C 14、B 15、D 二、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5:×、×、×、×、√ 6—10:√、×、×、√、× 三、填空题(本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驱动模块(程序),存根模块(程序); 2、数据,文档 3、多对多; 4、模块的扇出,模块的扇入 5、事物流,变换流 6、依赖 四、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20分,答对要点即得分) 1.答: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维护等阶段。 分析阶段:分析、整理和提炼所收集到的用户需求,建立完整的分析模型,将其编写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和初步的用户手册。 设计阶段:设计人员依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确定软件的体系结构,进而确定每个模块的实现算法、数据结构和接口等,编写设计说明书,并组织进行设计评审。 实现阶段:将所设计的各个模块编写成计算机可接受的程序代码,与实现相关的文档就是源程序以及合适的注释。 测试阶段:在设计测试用例的基础上,测试软件的各个组成模块。 然后,将各个模块集成起来,测试整个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已有的规格说明。 维护阶段:为了改正错误、适应环境变化和增强功能,对软件进行一系列的修订。 2.答:结构化方法的最大特点是面向功能分解问题。但由于处理与数据是分离的,并且在设计阶段与分析阶段采用不同的模型。优点是:简单、实用,适合于瀑布模型,易于为开发者掌握,特别适合于数据处理领域中的应用。缺点是:对于规模大、复杂的项目不太适应;难以解决软件重用,难于适应需求变化,难以解决维护问题。 面向对象方法以最稳定的对象与类系统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通过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领域简述论文

《计算机科学引论》课程专题报告题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领域简述

目录 第一部分:计算思维的作用及其背景 1.为什么要讲述计算思维? 2.计算思维的设立背景是什么? 3.计算思维的概念? 第二部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课程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培养目标 第三部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根据前两部分的介绍可以看出该专业同学的实际技能 2.具体的计算机应用领域 3.根据科幻电影的情节设想的未来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导论的作用及其背景 (1)为什么要讲述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导论课程有紧密关系,计算思维的倡 导者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教授就 在该校开设了“计算思维导论”课程,作为计算机传业 学生的第一门课程。计算机导论是讲述计算思维。2007 年秋,周以真教授在CMU率先开设了“计算思维导论”。 2008年6月,对CS2001(CC2001)进行中期审查的报 告(CS2001 Interim Review)(草案)中将“计算思维” 与“计算机导论”课程绑定在一起,明确要求“计算机 导论”课程讲授计算思维的本质。巧合的是,本课程与 周以真倡导的“计算思维导论”课程异曲同工,讲授的 都是计算机学科的本质。若用“思想与方法”代替“基 础概念”,计算思维又可以解释为采用计算机科学的思 想与方法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 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经过十几 年的教学实践,美国这一教学理念已被国内相当多的人 接受,而从计算思维,或者说从更为具体的学科思想方 法这一层面讲授计算机科学,更是的道理越来越多的人 的支持。计算推动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影响这各门学科 的发展,并产生了一系列的新兴学科,如计算生物学、计算物理学、计算化学、计算经济学、计算社会学、计

【爱考宝典】2020年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分数线、专业目录汇总

简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目前承担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任务。现有教职工96人,是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 本科专业: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 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新 兴(支柱)产业人才培训计划项目”。本科生规模1600余人。 研究生专业: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软件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点和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研究生规模100余人。 专任教师队伍:现有7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5人;具有博士学位 教师31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6人。拥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楚天学子”特聘 教授、武汉工程大学教学名师和师德标兵。 计算机学院拥有完善的实验设备和先进的科研仪器,除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外,还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提供条件。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为每位学生配备专业的学业导师,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质量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准,签约率每年都超过95%,始终名列学校前列,体现在:一是就业城市好,每年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就业的人数稳定在35%以上,其他毕业生也大多集中在省会城市和沿海大城市就业;二是就业单位强,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外企、上市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和IT企业,其中包括:微软、宝洁、中国移动、中国网通、工商银行、华为、联想、百度、腾讯、金山、浪潮等。三是薪酬待遇高,根据麦克斯进行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我院毕业生平均薪资水平位居全校第 一。 学院狠抓考研升学,考研率逐年上升,2016年超过24%,2017年达到27%,一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科

20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

2016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序号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11201024201刘桃茹张丹彤21201024202陈昆张丹彤31201024203张旭宋阳41201024204张佳静逯波51201024205张帅郭喜61201024206金玉逯波71201024207司碧莹杨峰81201024208李园园杨峰91201024209司晓秋宋阳101201024210姜姗张丹彤111201024211窦婉禹张丹彤121201024212邓向阳逯波131201024213张雨张丹彤141201024214宋晓娜申宏亮151201024215张悦陈泰宇161201024216吴学敏张丹彤171201024217赵婧含张雪181201024218王磊张丹彤191201024219温建平张丹彤201201024221刘彦庆张丹彤211201024223王子鹏刘明221201024224孙佳欣姜雪梅231201024225胡君涛丰雪琰241201024226吴显龙申宏亮251201024227吕成伟董启明261201024228杨文冰王延松271201024229王振宇段君伟281201024231李俊锋申宏亮291201024232董强徐承彬301201044101张奇李冰洁311201044102姚依男郭喜

321201044103高吴多徐承彬331201044104孙裕卿马玉萍341201044105李昊原徐承彬351201044106宋培元戴红361201044107解传奇戴红371201044108席望博徐承彬381201044109张金元刘君玲391201044111田野平孟宇桥401201044112王超马玉萍411201044113温玉龙戴红421201044115李建园杨峰431201044116郭吉庆杨峰441201044117张小强马玉萍451201044118李福顺孙超461201044119王冠刘君玲471201044120刘阳王延松481201044121张宇董启明491201044122陶乐戴红501201044123高崇王延松511201044124黄淯付宏杰521201044125贲莘媛初作玮531201044126陈学敏董启明541201044127孙红月徐承彬551201044128张卓戴红561201044129韩蕊陈泰宇571201044130李金菲曲丽娜581201044131黄爽王延松591201044132史冬梅杨峰601201044133律烨王延松611201044134王婷婷齐艳茹621201044135钟玲姜雪梅631201044136郝继莹孟宇桥641201044137李营姜雪梅651201044138牛晓雪李冰洁661201044139王航李冰洁671201044140吕薇郭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 雷建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雷建强 发表时间:2017-11-09T17:12:01.2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作者:雷建强 [导读] 摘要: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实至名归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日渐加深,其发展也越来越高速化。 九冶建设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54 摘要: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实至名归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日渐加深,其发展也越来越高速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慢慢的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方方面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更是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方式。本文就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起源、发展状况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并且详细的论述了计算机科技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计算机科技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现状 上世纪20年代,计算机的诞生促进了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到目前为止,计算机技术要已经被运用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行业,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而在当今计算机信息时代,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发展广度越来越宽,发展高度不断提升。计算机科学技术从单一的信息技术逐渐走向了多元化的领域技术,光学计算机技术、纳米计算机技术、生物计算机技术成为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状况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而它所取得的成就是人力社会迄今为止任何一种技术都无法比拟的。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的计算机ENICA在美国诞生,掀开了电气时代向电子时代的迈进历程,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都是围绕着硬件展开的,先后走过了电子管时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逐步进入后来的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以及现在的智能计算机时代,计算机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深入;截至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发展趋势靠拢网络、软件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众所周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发明最早是为了进行军事研究,这奠定了在通讯、计算、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基础。随着科技的发展,其逐渐应用到了其他领域,比如教育领域、医疗领域、工业领域和社会生活。在如今的快速经济时代,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陆续出现并且不断的升级更新,各种智能化家用电器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目前,计算机科技越发的要求高速化、微型化、精确化。根据我们调查发现,目前世界上运行最快的计算机是由我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浮点运算速度为33.86千万亿次每秒,比第二名快将近一倍。 2、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方向 2.1、发展高度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度主要体现在计算机主频上。计算机主频发展程度越高,计算机的性能就越稳定,运行速度就越快。目前,英特尔公司已经研发出了超过10亿晶体管的计算机微处理器,也就是说计算机可以有多个处理器共同工作,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2.2、发展广度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广度主要指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范围。现阶段,我国社会的计算机已经普及,几乎家家都有一台计算机,计算机无处不在。并且,目前人们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笔记本、冰箱、洗衣机等都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电子化产品。很可能在若干年要以后,纸质书籍被淘汰,人们普遍使用电子书进行学习。 2.3、发展深度 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深度指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发展。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发展课题主要包括人机互动、信息选用等。人工智能要求计算机具备多种思维逻辑能力和感知能力,能够与人进行自由交流。现阶段,计算机人工智能主要运用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人工智能会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普及。 3、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3.1、高速计算机技术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发明了空气绝缘体来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的技术。并且,纽约保利技术公司发明了计算机使用的新型电路。在这种电路中,芯片之间用胶滞体所包裹的导线连接,而胶滞体的大部分物质是空气。胶滞体导线不吸收任何信号,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并且,胶滞体导线能够节约成本,降低计算机的耗电量,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但是,胶滞体导线的散热性较差,保利公司针对这一问题研发出了电脑芯片冷却技术。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积极借鉴美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发成果,积极研发提升计算机运行速度的科学技术,高速计算机技术成为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3.2、超微技术生物计算机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国家便将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到生物领域,积极研制生物计算机。生物金计算机主要运用生物芯片,以波的方式传递信息,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生物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普通计算机的十万倍。并且,生物计算机的存储空间十分强大,计算机消耗较小,与普通计算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计算机已经突破了超微技术领域,实现了超微机器人。在生物计算机背景下,我国加强重视生物计算机的优势,积极探索生物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超微技术在生物领域的运用,尤其强调生物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医疗行业的运用,以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 3.3、光学计算机 光学计算机用光作为计算机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光的信息传输速度远远高于普通计算机,并且,光的偏振特征和光的频率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信息传输的能力。另外,光学计算机不需要任何导线,光线交叉也不会造成信息干扰,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智能水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英国、法国、德国等六十多个国家组成了科研队伍进行光学计算机研究。现阶段,计算机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加快研发光学计算机技术,光学计算机成为了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结束语 总体上说,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几乎离不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得体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得体会篇一: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认识 对专业的认识 上世纪90年代,万维网在世界范围的蓬勃兴起,使“计算”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这使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内涵和外延发生较大变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育内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计算理论、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而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及其应用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教育内容得以强化。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通过对核心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如学习高等数学、C语言、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Java应用开发技术、C#程序设计、Internet应用开发、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网络协议分析等课程,为更为深入地学习计算机科学打下了基础。如果说理论学习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础,那么实践课程就是要求我们将这种基础能力锻炼为实际操作能力。而这种实践能力无论是对于以后继续学习,还是今后面临的就业问题,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同时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这是因为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计算机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工具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其功能仍需要不断升级改造以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掌握已有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时刻关注和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新知识。 在学习专业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当今信息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应运而生。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透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从云计算还衍生出云物联应用、云安全、云储存应用、云呼叫应用、云教育应用等相关应用。可以看出,云计算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在学习专业的过程中,关注云计算,学习云计算的相关技术。

美国最牛气的50所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排名

美国最牛气的50所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排名 美国有很多知名的科技公司,例如:Facebook、Google, Apple, Raytheon等等,这些公司每年都会招聘大量的业界精英,这些毕业生基本都是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院毕业的学生,那么这些学生都来自于哪些大学呢?Business insider对美国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做了排名,小编列举了美国最好的50个大学,想要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同学们可以做个参考。 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麻省理工学院 2.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3. 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 4.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卡内基梅隆大学 5. Georgia Tech 佐治亚理工学院 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7. 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顿大学 8. Cornell University 康奈尔大学 9.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学 10. Duke University 杜克大学 11.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t Ann Arbor 密歇根安娜堡分校 12.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伦斯勒理工大学 13.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14. Columbia University 哥伦比亚大学 15. Yale University 耶鲁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描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描述 (一):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分析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该专业应用十分广泛,它以计算机基本理论为基础,突出计算机和网络的实际应用。 目前我国计算机专业主要分为三大类:计算机基础专业、与理工科交叉的计算机专业、与文科艺术类交叉的计算机专业。1.计算机基础专业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这些专业不但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应用开发技术,具有必须的理论基础,同时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潜力。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开发、维护等工作。推荐院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2.与理工科交叉的计算机专业与理工科交叉而衍生的计算机专业很多,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自动化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等。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和上升的平台,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就业面相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说宽得多,不但适用于IT领域,也适用于数学领域。推荐院校: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宁波大学、深圳大学2)自动化专业: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归并了多个自动控制领域专业的宽口径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并立足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控制这一新兴 应用领域制定专业课程体系,是工业制造业的核心专业。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就业基础和优势。推荐院校: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重庆大学3)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这是一个由信息科学、计算数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交叉渗透而构成的专业,就业面涉及到教学、商业、网络开发、软件设计等各个方面,就业率高达95%以上。就业现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14498127.html,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马维杰 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年第05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成果的日新月异,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自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崛起,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开启了现代化的新时代。计算机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先进。基于此,本文就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方向进行研究,并对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作出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探究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5-0000-00 当今社会中,计算机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使得计算机科学技术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并且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把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十分重要,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很好的运用在我国发展建设上具有重大意义。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状分析 此前,计算机的应用极为广泛,小到家庭大到企业和区域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改变着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由于计算机技术有它独特的专业性特点,所以人们对其特点的需求越来越多。如智能化教学的应用,不仅为学习提供便利还带来了真实的科技展示。此外,计算机科学技术能满足人们的诸多需求,导致其自身的多元化、家庭化、办公化、教学化、区域化等,计算机在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并不可替代。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整体方向 纵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从兴起到繁盛不断的在适应人们的需求,应对生活的多样性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发展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 2.1计算机特有的高效性 随着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的速度提高成了最主要的需求问题。从计算机的微处理器来看,晶体管的集成已经超过了10亿以上,也就是说计算机能够驾驭更多的处理器,这样使处理器与处理器之间获得了更密切的联系,并且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完成了信息的高速传播并且更好的适用于日常生活。例如医疗系统的应用、教育系统的应用、银行系统以及商业等大型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领域,信息的发展与交换有赖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高速度传输,使得各领域在短时间内密切联系并且共同进步[1]。 2.2 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更加普遍

0835软件工程培养方案-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0835) Software Engineering (0835)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1、学科、专业简介 学科代码:0835 软件是客观世界中问题空间与解空间的具体描述,它追求的是表达能力强、符合人类思维模式、具有构造性和易演化性的计算模型。工程是综合应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改造改造客观世界的具体实践活动及其成果。软件工程是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等为基础,研究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方法和技术,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软件工程的研究对象是软件系统,本学科涵盖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其中,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发现软件可信性、度量和演化的基本规律,以应对当今软件所面临的复杂性、开放性和演化性等一系列重要挑战;而工程的重点在于综合应用各种科学方法和知识,深刻理解设计合格软件产品所涉及的多方面因素,经济、高效地构建可靠、易用的软件产品。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主要包括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软件质量等知识域。 软件工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计算机科学中的程序理论和计算理论,以及求解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既关注构造软件的理论、模型与算法及其在软件开发与维护中的应用,也关注求解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及其在软件建模、分析、设计和验证中的应用。 软件工程学科的方法论基础主要是系统工程、管理学和经济学等,重点关注软件系统的复杂性问题,涉及大型复杂软件系统开发、运行与维护的原则和方法。由于软件的特殊性,软件工程与传统的工程学有所不同。软件工程更关注抽象、建模、信息组织和表示、变更管理等,在软件的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实现和质量控制,而且持续进化是软件的重要特征。同时,过程管理、质量保证、成本进度计划与控制等也是软件工程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工程是软件产业和信息产业的支撑学科,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交叉应用是软件工程的学科特性。 2、研究方向 (1)软件需求工程 主要研究软件系统的功能性需求与非功能性需求的抽取、建模、验证等技术。 (2)软件体系结构 主要研究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软件体系结构风格、软件体系结构评价和软件体系结构的形式化方法等。 (3)软件测试与质量工程 主要研究软件测试用例设计与应用、自动化测试的技术和工具、以及质量保证的概念、过程与工具等。 (4)软件项目管理 主要研究大型软件项目的计划、跟踪、管理、监理和控制的技术、方法和工具。 (5)高可信软件系统开发技术 主要研究高可信软件系统的需求建模、形式化分析、架构设计、测试与质量保证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