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编制依据及原则

隧道施工编制依据及原则
隧道施工编制依据及原则

隧道施工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 编制依据

1 根据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42-94)、《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2 承包方上报的投标文件;

3 通过踏勘工地,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4 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的特点,认真进行方案比选,确定最优方案,达到经济、合理、可行。

1.1.2 编制原则

1 安全第一原则

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特别是该隧道的防突涌水、涌泥、涌砂,进口瓦斯地段、出口大跨段顺层滑坡段的施工安全,爆破作业安全,软弱围岩防坍塌的施工安全。对重点安全部位,制定有效的技术方案及措施,安全防护到位,确保万无一失。

2 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质量目标和创优规划的总体要求,贯彻ISO9001质量体系,推广应用“四新”技术,确保质量规划目标的实现。

3 方案优化的原则

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工期紧,编制中对施工各环节的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4 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总指对本隧道工期要求及结合本标段总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建设单位要求。

5 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标段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上场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先进、精良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做好建设资金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6 突出环保水保的原则

结合工程项目采取积极、严密的环保、水保措施,尽可能减少施工对生态平衡的影响。贯彻国家“绿色通道”战略,遵守铁道部及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xx省及地方政府对xx线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的要求,加强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1.1.3 项目目标

1 质量目标

标验收合格率100%,工程质量达到部优等级。

2 安全目标

杜绝因公死亡事故,年重伤率控制在0.6‰以下,年负伤率控制在5‰以下。无等级火灾事故,无爆炸事故,无爆破物品丢失事故,无重大坍方事故。

3 工期目标

2012年10月1日至2012年11月30日前全面完成开工准备工作,2012年12月1日正式开工,2013年11月30日完工,历时十三个半月,425个日历天。

4 环保目标

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测控制项目与控制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要求。

5 文明施工目标做到“一通、二无、三整齐、四清洁、五不漏”的标准。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物流有序,标识醒目,标牌规范。

6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职业健康、劳动保护、医疗卫生保证制度,确保职工的职业健康。

XXX隧道勘察设计费用计算

XXX隧道勘察设计工程量及费用计算 一、计算依据 1、XXX隧道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文件》; 2、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发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以下简称《收费标准》); 3、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建设部质量安全与行业发展司编写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使用手册》; 二、公路工程勘察收费 1、复杂程度赋分值 根据《收费标准》表11.7-1地形3 ;通视通行4 ;地物1 ;工程地质7 ;合计为 15分。 2、复杂程度 根据《收费标准》表11.7-3,本工程勘察复杂程度类别定为Ⅲ级。 3、根据《收费标准》公路工程勘察说明14.1.4款 工程勘察收费=工程勘察收费基价×实物工作量×附加调整系数 根据《收费标准》表14.3-1,公路工程勘察收费基价为: 初勘:5.05万元/km 详勘:5.55万元/km 4、根据《收费标准》表14.3-2,附加调整系数路线取1.5,桥梁取2.0,隧道取3.0。 5、实物工作量 根据《投标文件》第二卷技术文件中各单项工程的实物工作量见下表:

6、工程勘察费用计算 (1)正线 根据《收费标准》14.1.4款计算公式,本项目正线勘察费用计算见下表: 正线工程勘察(初勘+详勘)费用为:21.9211+24.0912=46.0123万元。 (2)比较线 根据《收费标准》14.1.4款计算公式,本项目比较线勘察费用计算见下表: 根据《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使用手册》14.1.4[解释]2规定,比较线初勘(测)按正线的70%计算,即比较线勘(测)费为:30.5803×70%=21.4062万元。 7、通用工程勘察费 经过对本项目的认真研究分析,按规范进行工作量估算,估算工作量已超出《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规程》常规范围,按照《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14.1.2规定,超出的工作量执行通用工程勘察收费标准。 经过计算,超出工作量计有980m,其中 0~10m :Ⅰ类80m

编制依据和原则

编制依据和原则 1.1编制依据 1、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施工图,以及现场勘察情况,招标文件编制。 国家现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规程、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建筑施工手册。 2、《质量保证手册》及《质量程序文件》。 3、建设单位可能提供的条件和水电供应情况。 4、设计单位对该工程材料,技术和工艺的要求。 1.2编制原则 1、严格按照ISO9001:2000国际质量认证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切实执行国家 施工及验收规、操作规程和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严格执行基建程序。发挥我公司技术优势,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管 理,加快施工进度。 3、充分发挥整体实力,大量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 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 4、加强工程管理的科学性,计划性,合理安排机械,材料,劳动力的进退场, 确保施工现场文明整洁。 5、遵循国家就地方有关保护文件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 噪音。 6、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消防要求,做好消防准备。 7、本施工组织设计详细之处,均以国家现行施工规验收标准及操作工艺标准 理解并执行。 工程概况 2.1 主体工程 本工程为砖混结构多层居住房屋,共3栋。1#楼五个单元,2#、4#楼是四个单元,7层采用标准方案。1#楼建筑面积为7195平方米,2#楼建筑面积5753平方米,4#楼建筑面积5629.03平方米,共计18559.03平方米。 4#楼建筑物总长60米,车库宽13.88米,层高3.6米,住宅宽12.5米,总高21.30米,室+0.00绝对标高98.500米,室外高差为-0.30米。 2.2 基础工程 现场地势较平缓,自然地面绝对标高96.500米---99.500米。低于室外设计绝对标高。根据地质勘探资料,现场地下水位较低,施工不考虑排水措施。基础持力层为亚黏土。 基础为桩基础,桩的直径为400mm,长度为12米,桩最小中心距1400mm,结构为砖墙承重,外墙370厚,墙240厚,隔断墙120厚。每层设置混凝土圈梁(现浇)。预制混凝土过梁,楼板为现浇板,屋面板为混凝土屋面板,屋面做一道隔气层2道防水。 2.3 装饰工程

第二节 编制依据及原则

第二节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50-049-200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O-91) 2. 编制原则 2.1采用成熟、可靠、先进、针对性强的施工方法、方案及施工组织形式。 2.2紧紧围绕施工合同的有关目标及特殊要求,突出解决施工合同明示或暗示的工程特点。 2.3强调科学的组织管理,特别是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部署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本工程所涉及的各方面的有利及不利的影响因素。 2.4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 2.5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原则,精心进行施工现场规划布置。尽量压缩施工临时占地,严格组织、精心管理、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场。 2.6严格执行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 2.7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和防护措施,坚持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生产。实现“消灭重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消灭一切机械设备重大损失事故,消灭交通责任运输重大事故,消灭等级火灾事故,确保施工区域通行行人及车辆安全和施工范围内综合管网正常运行及安全迁移,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标准化工地,确保地上建筑(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的目标。 2.8坚持施工与环境协调的原则,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污水、废物对周围的影响。 第三节施工计划 1.工序施工顺序安排 2.施工工期进度计划:根据我公司的技术、装备能力及多年的施工经验,总工期控制在天。

隧道施工方案45919

隧道工程施工工艺 一、总体方案 (一)施工原则 采用大型施工机械配套施工,开挖出渣机械配套作业线、初期支护砼机械配套作业线与二次衬砌砼施工作业线相配合一条龙作业。软弱围岩坚持“短进尺、弱(不)爆破、快封闭、强支护、紧衬砌”的原则,开挖后仰拱及时跟上封闭成环。施工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先进的量测探测技术对围岩提前做出判断,拟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布置 隧道根据施工现场场面状况,采用单向掘进,隧道进口布置一个隧道专业机械化施工队。洞内施工开挖、出渣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模筑砼平行作业。隧道路面待贯通后从洞口反向施工。根据地形地貌及工期要求,本隧道不设施工支洞。 (三)总体方案 根据磐南隧道围岩情况、及断面设计,结合本承包人现有技术装备力量和多年的隧道施工经验,确定Ⅲ类围岩采用正台阶开挖法施工,Ⅳ类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施工。隧道出渣采用侧翻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初期支护施作及时可靠,衬砌砼采用机械化作业,二次衬砌采用砼输送车、输送泵和全断面液压衬砌台车相配合的方案。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处理分析数据,高速支护参数。开挖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探测工作,根据围岩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隧道施工测量控制 为保证隧道贯通精度,拟定如下测量控制方案: 1、地表平面控制 (1)为保证洞口投点的相对精度,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和实地地形情况布设精密控制网,并保证洞口附近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精密控制网点。 (2)地表控制网经过多次复测,复测无误后方可引线进洞的测量工作。 2、洞口联系测量 为保证地面控制测量精度很好地传递到洞内,采用如下洞口控制测量方案: (1)在洞口仰坡完成及洞口施工至设计标高后,在洞口埋设二个稳固的导线控制点。 (2)洞口附近在基础稳定处埋设2~4个水准点,与地表水准控制网级网观测及平差计算,以便于隧道进洞水准测量。 3、测量方法及措施 (1)地表平面控制测量选用全站仪施测,建立四等导线控制网,并把隧道中线和横向轴线纳入控制网内以保证放样精度。 (2)高程控制按四等网施测,用自动按平水准仪施测,精度至毫米。 (3)洞内控制测量与地表控制测量按同等精度建网,施工中线测量使用全站仪。 (4)具体要点:

隧道工程-编制依据

隧道工程-编制依据 1、xx铁路公司(筹备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中对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投资及技术标准的要求。 2、SJS-II标段《投标书》及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总体安排。 3、xx隧道设计文件。 4、xx隧道部分施工资料及现场调查资料。 5、国家、地方现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铁道部颁发强制性标准、规范等技术标准。 6、xx铁路公司(筹备组)有关文件。 二、工程概况 xx隧道位于xx省xx县境内,隧道进口位于xx村附近,地势平缓。隧道出口处地势陡峻,沟侧有一土路,可通往外侧307国道。 隧道进口里程为DK284+318,出口里程为DK287+432,隧道全长3114m。其中Ⅱ级围岩320米,Ⅲ级围岩2228米,Ⅳ级围岩302米,Ⅴ级围岩264米。隧道进口至DK284+484.87段位于R=4000m曲线上,其余位于直线上。隧道进口至DK285+450段坡度为3‰的上坡,DK285+450至出口DK287+432段为3.5‰的上坡。隧道为双线隧道,隧道进口至DK284+484.87线间距由4.50~4.4m渐变,DK285+484.87至出口线间距为4.4m。 1、工程地质 xx隧道表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Q4dl+pl)新黄土,上更新统风积(Q3eol)新黄土,第四系中更新统风积层(Q2 eol)老黄土,第三系上新统(N2)砂岩、砾岩、泥岩及砂砾岩互层;三迭系上统(T3)砂岩,根据地

质调查通过岩性描述如下: 新黄土:褐黄色,坚硬~硬塑,上部具有湿陷性,层厚0~65m,进出口,DK285+480~DK285+530及隧道区山体xz表层均有分布;上部具湿陷性。老黄土:淡黄色、棕黄色,坚硬,分布于新黄土之下,厚度0~35m。 砂岩:灰黄色、灰褐色,强风化~弱风化,薄~厚层状,产状近水平,节理发育,该层为隧道洞身通过的主要地层。 xx隧道围岩级别及开挖方法详见下表2-1。 表2-1 xx隧道围岩分级表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及目标 第一节编制依据 1、《青岛市二环北路道路积水改造工程施工》的招标文件及答疑文件。 2、随同招标文件提供的工程设计图纸、勘察报告及其它相关设计文件。 3、国家和行业颁发的施工技术规范、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发的标准、规范、规程、法规及政策。 4、我单位可投入本工程的资源。 5、通过现场调查获得的资料。 6、适用的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

第二节编制原则 1、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方案的编制中,对雨水沟、雨污水管线、道路恢复等施工方案综合比选,从而选定一种较好的施工方案。 2、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本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新建雨水沟、雨污水管线和道路恢复,必须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3、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承诺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质量管理方针,积极推广和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强化标准管理,加强内部核算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可行的、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实行网络控制,组织各工序之间的施工顺序,实施进度监控,特别要抓住重点控制工序和部位,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5、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科学配置施工要素,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组织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建设资金的周转使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及设备的

隧道换拱施工方案设计

隧道 初期支护拆换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二零一四年四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围 (1) 三、工程概况 (1) 四、初期支护加固方案 (2) 五、初期支护拆换方案及施工工艺 (2) 六、监控量测系统 (5) 七、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7)

一、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云()至桂()铁路YGZQ-3标招标、投标文件。 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技术规、高速铁路技术指南和验收评定标准。 3、《中华人民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 4、近年来我公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 5、我公司的人员和机械设备等综合能力以及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围 该初期支护拆换施工方案适用于云桂铁路(广西段)XXXXXX段初期支护拆换。 编制容主要包括:初期支护加固方案、拆换方案及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和安全、文明施工等管理措施。 三、工程概况 XX隧道进口里程XX,出口里程XX,全长714m,最大埋深约43m。隧道围岩性为页岩夹泥质砂岩。 全结合地形地质条件,隧道进口XX段,采用V级单压式抗震明洞,XX 段采用V级偏压式抗震明洞,隧道出口XX段埋深较浅且横坡较缓,全隧为V级浅埋段,除明洞外其余地段均采用V级B型复合衬砌。截至目前,XX 隧道出口施工进展情况为:掌子面上台阶里程K155+146,中台阶里程K155+155.1,下台阶里程K155+161.1,仰拱里程K155+165.9,二衬里程K155+169.4。 通过监测数据分析,XX隧道K155+155.1~K155+169.4段初期支护净空轮廓实测资料如附件1所示。洞初期支护出现扭曲变形侵入二次衬砌限界,

施工方案编制原则及规范要求

施工方案编制原则及规范要求 安治国 2018年8月21日 一、施工方案编制原则 1、施工方案定义 根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2的定义,施工方案是以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用以具体指导其施工过程。 具体讲,施工方案是针对工程项目,根据施工目的、施工现场调研收集的资料和信息、施工图纸、施工验收规范、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资料,通过对施工实施过程中所耗用的人力、材料、设备等资源在工期的要求下,通过合理组织,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从中选择安全可靠、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的最优施工工艺和方法。 施工方案依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对专业工程施工而编制的具体作业文件,是施工组织设计的细化和完善。施工方案以专业工程为对象,制定专业工程施工工艺,部署专业工程资源、工期,明确HSE 和质量等要求。施工方案直接指导专业工程施工;保证专业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配置专业工程资源,保证专业工程工期。 2、编制原则 施工方案应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能突出重点和难点,并制定出可行的施工方法和保障措施;方案能满足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要求,并且施工所需的成本费用低。

1)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编制方案首先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有实现的可能性。编制方案在资源、技术上提出的要求应该与当时已有的条件或在一定时间能争取到的条件相吻合,否则是不能实现的,因此只有在切实可行的范围内尽量求其先进和快速。 2)满足工期、动态管理控制 满足合同要求的工期,按工期要求投入生产,交付使用,发挥投资效益。所以在制订施工方案时,必须保证在竣工时间上符合合同的要求,并能争取提前完成。为此,在施工组织上要统筹安排,均衡施工,在管理上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 3)保质量、促安全、符合技术规范 工程建设是百年大计,要求质量第一,保证施工安全是每个参与人及全社会的要求。因此,在制订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并提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使方案完全符合技术规范、操作规范和安全规程的要求。 4)降成本、增效益、应用技术创新 在合同价格的控制下,尽量降低施工成本,使方案更加经济合理,增加施工生产的盈利。从施工成本的直接费(人工、材料、机具、设备、周转性材料等) 和间接费中找出节约的途径,采取措施控制直接消耗,减少非生产人员。在技术上尽可能地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新材料,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5)充分考虑业主的要求

排水工程项目编制依据与原则及工程概况

排水工程项目编制依据与原则及工程概况 第1节编制依据 1、成华区同乐新型社区片区排水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承包(EPC)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补充图纸。 2、国家、部、省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 3、有关成都市市政工程施工的各类定额及文件。 4、我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积累的施工经验。 5、现场调查资料。 第2节编制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按照业主提出的要求,以及招标文件的规定,为将成华区同乐新型社区片区排水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承包(EPC)工程施工建成一流质量的原则编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我单位近年来在市政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先进施工方法、工艺设备。 2、调集我单位精锐的管理人员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并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 3、树立视优良工程为合格工程的标准,一定要在施工中创一流施工水。 4、充分考虑各种不利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施工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时留有余地。

5、针对本合同段的施工特点点着重考虑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措施。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1节工程概述 1、工程名称:成华区同乐新型社区片区排水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承包(EPC)工程。 2、工程位置:本工程分别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同乐片区、桂林片区规划红线范围内。 3、工程特征:市政排水工程。 4、工程规模:包括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其中雨水干管(d800~d1200)1150米、污水干管(d800)1150米,雨水支管(d400)230米、污水支管(d400)230米。项目总投资约740万元。 5、承包方式:包设计、包勘察、包施工、移交及保修。本方案重点对施工技术措施进行阐述。 第2节工程目标 1、工期目标: 开工日期:合同签定后,完成勘察和设计(勘察与设计总共占工期15日历天)后以业主发出开工令之日起计55日历天(45天形成通水能力,55天全部完工)2011年1月10

隧道路面施工方案

贵州道安高速流河渡至陆家寨段第TJ26标段(K244+014~K254+013.267) 隧道路面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道安高速公路TJ26标项目部(盖章)2015年 3 月20 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1、工程概况 (1) 2、主要工程数量 (2) 三、人工、材料、机械设备投入情况 (2) 1、人员投入 (2) 2、材料投入 (3) 3、机械设备投入 (3) 四、施工工艺 (4) 1、施工顺序 (4) 2、施工准备 (4) 3、施工方法 (4) 4、养生 (7) 5、质量控制标准 (8) 五、质量、安全、环保保证措施及责任人 (9) 1、保证体系 (9) 2、保证措施 (11) 六、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2) 1、保证体系 (12) 2、安全保证措施 (14)

隧道路面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1.1贵州省道安高速公路流河渡至陆家寨段施工招标文件、图纸、补遗书等相关资料; 1.2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指南; 1.3贵州省对于高速公路建设的相关法律和要求; 1.4工程承包合同、协议、纪要等有效合同文件; 1.5现场踏勘获取的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和周边环境条件,水电路临时租地等情况,水文地质气象,交通、机械等; 1.6人力资源、材料、设备和经济方面的实际情况; 1.7本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机械设备、技术水平及多年积累的施工经验。 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范围为:道安高速公路第TJ26合同段隧道路面工程。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西洋隧道是拟建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道安改线段(YK248+800~YK251+700)的一座上下行分离隧道。隧道左线起讫里程桩号为ZK250+293~ZK250+603,设计高程 1085.82~1091.67m,全长310m,属短隧道,最大埋深50.0m;右幅起讫里程桩号为 YK250+335~YK250+688,长353m,属短隧道,最大埋深53.5m。洞轴线走向方位角约为177°,洞门型式均采用端墙式,洞室净空:10.25m×5.0m。隧道纵坡左线为-2.00%的单向坡,隧道纵坡右线为-2.00%的单向坡。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与技术规范: 1、绿地·上郡三期景观绿化工程施工图; 2、绿地·上郡三期景观绿化工程招标文件及相关文件; 3、绿地·上郡三期景观绿化工程工程量清单; 4、施工现场踏勘; 5、国家省市现行的工程建设有关技术规范文件和行业标准; 5.1《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5.2《园林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5.3《园林植物栽植技术规范》 5.4《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规范》 5.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6《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8《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10《钢筋焊接试验方法标准》 5.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5.12《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IS09001标准及公司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

5.13其他有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和验收标准以及当地城市相关要求及标准。 二、建筑材料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 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 3、《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5、《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 三、编制原则 1、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及附图表中,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规范。 2、遵循设计文件和规范验收的原则,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现行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 3、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根据自身施工能力、施工经验、技术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平行作业,尽量平衡施工高峰。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本项目的施工任务。 4.坚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各项工序施工中针对当地特殊施工条件:温度、气候条件合理安排,做到工序合理,精心施工。为力争达到全方位优质工程打下基础。 5、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在工序施工中,严格执行业主单位的指令,严格管理。 6、坚持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各项工序施工中,对于能够提高或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进度以及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积极采用。

路基施工编制依据及原则

路基施工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某高速某段YA8标《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3) 我国现行公路、桥涵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1-201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E40-2007)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2015) 《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4) 1.2编制原则 (1)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结合本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采用科学的组织方法,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方案。做好劳动力、物资、机械的合理配置,推广“四新”技术,采用国内外可靠、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力求施工方案的适用性、先进性相结合,做到施工方案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确保实现设计目标。

(2)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 要求工程达到高平顺性、高稳定性和耐久性,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标准,确保每个检验批、分项工程的质量达到优质工程标准的要求,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实现质量国际一流的目标。 (3) 保证工期的原则 本工程工期紧,质量标准高,必须保证足够的技术装备和人员投入,采用机械化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合理安排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及交叉施工作业对工期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以一流的管理,确保合同工期。 (4) 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综合管理,合理调配,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安排各项施工程序,超前计划,合理安排工序衔接。运用网络施工管理技术,组织连续、均衡、有序地施工。 (5)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预防措施,确保施工生产和人身安全。 (6)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原则 实行文明施工,重视环境保护,珍惜土地,合理利用。严格

项目编制原则及依据

目录 第1部分项目编制原则及依据 (1) 1.1 编制原则 (1) 1.2 编制依据 (1) 1.3 工程使用的主要规范章程 (1) 第2部分项目的选择与概况 (3) 2.1 工程概况 (3) 2.2 选择原因 (3) 2.3 施工条件及特点 (3) 第3部分项目范围管理 (4) 3.1 项目范围管理-产出物界定 (4) 3.1.1 项目管理目标 (4) 3.1.2 主要工程做法 (6) 3.1.3 交界面配合及人员协调说明 (16) 3.2 WBS分解 (17) 3.2.1 按施工阶段分解的原因 (17) 3.2.2 按阶段说明工作内容 (17) 3.2.3 项目范围变更预测及措施 (18) 第4部分项目组织管理-项目组织结构图 (20) 4.1 项目组成原则 (20) 4.2 项目经理部组建说明 (20) 4.3 项目组织结构图 (22) 第5部分时间管理 (25) 5.1 项目时间管理---活动清单 (25) 5.2 项目时间管理—顺序网络图 (26) 5.3 项目时间管理---绘制横道图(甘特图) (27) 5.4 项目时间管理—工期保证措施 (27) 5.5 项目管理时间—工期变更管理 (28) 第6部分工期质量回访、保修制度 (29)

一、项目编制原则及依据 1.1、编制的原则: 1、本公司在经过全面研究招标单位的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并对工程环境、现场条件、气候、市场供应能力进行调查研究之后,依据国家现行规范、规程及本公司的项目管理办法、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资料编制而成。 2、本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本公司的施工经验、施工能力、设备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统筹安排,并通过优化施工方案,使质量指标、价格指标、工期指标符合招标文件的精神,为中标后的实施施工合同提供一个纲领性文件。 3、认真贯彻执 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 设工程质 量 4、根据工程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计划及方法,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地生产,缩短工期。 5、为加快工期、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贯彻建筑工业化方针;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努力提高标准化、机械化施工水平。 6、贯彻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按GB/T9002—IS09001标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定预防和纠正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7、保证施工不扰民,树立企业形象。讲究经济效益,实行定额用料,减少大型临时设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减少物资运输,节约能源,降低工程成本。 8、针对本工程的地理环境特点、结构特点、工期要求及护墙、护坡、公路作法等具体之处,提出合理可行的保证措施,对难点进行阐述。采用计算机、复印机、照相机和摄像机辅助管理,对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监控,对工程技术资料进行管理,保证技术资料准确、及时、完整、美观并符合归档要求。 1.2、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及答疑记录 (2)、企业管理层对招标文件的研究分析结果 (3)、工程现场情况 (4)、发包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 (5)、有关市场信息

隧道施工编制依据及原则

隧道施工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 编制依据 1 根据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42-94)、《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2 承包方上报的投标文件; 3 通过踏勘工地,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4 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的特点,认真进行方案比选,确定最优方案,达到经济、合理、可行。 1.1.2 编制原则 1 安全第一原则 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特别是该隧道的防突涌水、涌泥、涌砂,进口瓦斯地段、出口大跨段顺层滑坡段的施工安全,爆破作业安全,软弱围岩防坍塌的施工安全。对重点安全部位,制定有效的技术方案及措施,安全防护到位,确保万无一失。 2 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质量目标和创优规划的总体要求,贯彻ISO9001质量体系,推广应用“四新”技术,确保质量规划目标的实现。 3 方案优化的原则 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工期紧,编制中对施工各环节的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4 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总指对本隧道工期要求及结合本标段总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建设单位要求。 5 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标段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上场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先进、精良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做好建设资金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6 突出环保水保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和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 a路面工程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等。 b我单位对工程现场及周边环境的考察分析。 c我公司现有可投入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 d现行部颁的《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2、编制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按照业主提出的要求,以及招标文件的规定,即将该项路面工程建设成一流质量的原则进行编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采用我单位近年来在公路路面建设中使用的先进施工方法、工艺设备。 b调集我单位精锐的管理人员和最雄厚的技术力量,并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 c树立以优良工程为合格工程的标准,一定要在该项路面工程施工中创一流施工水平。 d充分考虑各种不利于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施工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时留有余地。 e针对不同地段的施工特点、难点着重考虑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措施。现场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1、现场组织机构 根据209国道兴山县兴盛矿产有限公司平水至三岔口公路改建工程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工期等方面的要求及本工程的规模,我单位将组建一套高效、精干、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装备先进、施工水平过硬的. 队伍。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名,技术负责人1名,经理部内设工程技术科、质量安全科、财务科、综合办公室等职能部门。 项目经理部是施工队伍的核心,其职能是按照业主和合同条款的要求,圆满地履行施工合同,即指挥施工机械和人员在业主规定的工期内,以优良的工程质量完成合同范围内的所有工程项目,项目经理对外接受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的一切有关工程的指令,对内则是协调和指挥各施工队顺利完成分项工程。项目经理原则上必须常驻工地,不允许擅离施工现场,如有特殊情况(如病休等)需要离开项目经理部,必须将一切事务与权力暂时移交副经理,并征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同意,总工程师负责工程质量与工程施工技术。 项目经理部中的工程技术科的职能是制订和下达施工计划,检查、督促各施工队,按时完成任务,每月对各施工队完成的施工任务计量计价,编制中期支付文件,并报送监理和业主,其次协助技术负责人解决各施工队在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编制重大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案。质量安全科直接在技术负责人领导下负责全合同段的质量及施工安

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原则和编制方法

工程施工环节成本控制原则。 (1)采用全面控制的原则。全面控制包括两个涵义,即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第一,全员控制。建安成本控制涉及项目组织中所有部门、班组和员工的工作,并与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应充分调动每个部门、班组和每一个员工来控制成本、关心成本的积极性,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才能有效的控制成本。第二,全过程成本控制。项目建安成本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从施工准备开始,经施工过程至竣工移交后的保修期结束,因此成本控制工作要伴随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我们只有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做好控制工作,才能使工程建设成本处在有效控制之下。 (2)采用目标控制原则。目标控制原则是管理活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它是把计划的方针、任务、目标和措施等加以逐一分解落实。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要全面,既要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对责任部门(个人)的业绩进行检查和考评,并同其工资奖金挂钩,做到赏罚分明。 (3)动态控制原则。建安成本控制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活动,所以必须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所谓动态控制原则就是将工、料、机投入到施工过程中,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将其与目标值相比较,检查有无偏离,如无偏离,在继续进行,否则找到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和编制方法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有工程承包合同、进度报告、施工成本计划、工程变更。 在施工阶段,项目经理的一个基本的任务就是保持对项目现场施工成本控制,并将其与建筑师/工程师的设计成本相区别,施工成本总额是下列这些项目的函数:为项目配备的现场工作人员的数量和类型,现场办公管理费用,材料和服务,来自总公司的支持服务,汽车租赁和燃料费用,公司一般成本和管理成本分摊给工地办公室的份额,外部咨询服务或合同服务,以及工作利润等。 把预算和实际现场服务成本的月度累积制成表格,而且在时间与成本图标上标出每一个数量,这样绘制的图表在形式上与传统的建筑S曲线图相似,可以进行可视化比较,这种比较不仅能够清楚地表明合同在任何给定的时间的状态,而且还能显示在于预期的节约或者费用超支的变化趋势方面的任何变化。也可以通过画曲线图表示为这样的现场服务而给业主开发票的数量的方式,提供一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施工成本计划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降低施工成本任务的指导性文件。如果针对施工项目所编制的成本计划达不到目标成本要求时,就必须组织施工项目管理班子的有关人员重新研究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重新进行编制。同时,编制成本计划的过程也是动员全体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过程,是挖掘降低成本潜力的过程,是检验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期管理、物资消耗和劳动力消耗管理等是否落实的过程。 编制施工成本计划,需要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以作为施工成本计划编制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设计文件、工程承包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成本预测资料等,按照施行工项目应投入的生产要素,结合各种因素的变化和拟采取的各种措施,估算项目生产费用支出的总水平,进而提出施工项目的成本计划控制指标,确定目标总成本。目标成本确定后,应将总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机构、班驵、便于进行控制的子项目或工序。最后,通过综合平衡,编制完成施工成本计划。 施工成本计划编制依据包括: 1)、投标报价文件 2)、企业定额、施工预算 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文件 4)、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市场价 5)、企业颁布的材料指导价、企业内部台班价格、劳动力内部挂牌价格

市政下穿隧道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说明 §1、编制原则: 遵守合同签订的施工期限,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可根据施工情况,分期分批进行安排;根据合同工期的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搞好工序衔接,达到均衡生产,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 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做到机械化作业和流水作业、标准化作业。应用科学的计划方法确定最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法。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因地置宜地采用快速施工、平行作业。对于复杂的工程应通过科学计划找出最佳的施工组织方案;对各道工序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测,并及时将施工全过程的各类施工信息反馈到设计监理部门,再反馈指导施工;落实季节性施工的措施,确保连续施工,全面平衡人工、材料用量,力求实现均衡施工;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尽量减少临时工程,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妥善安排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安全,实现文明施工。 §2、编制依据: (1)、《220KV后子门变电站配套电力通道工程(二环路至一环路)施工招标文件》; (2)、《220KV后子门变电站配套电力通道工程(二环路至一环路)施工图设计》;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4)、《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 (6)、《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7)、市政工程有关电力通道等施工规范,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8)、我公司管理水平、机械设备、人力、施工技术力量和工程组织水平。 (9)、施工标准图集、规范。 二、工程概况 §1、概述: 项目名称:220KV后子门变电站配套电力通道工程(二环路至一环路)建设地点:本工程位于成都市蜀都大道东段,起点接一环路已建电力隧道,东至双桥子立交以东,全长2.19Km。结合道路改建工程,新建电力隧道敷设220Km高压电缆。新建电力隧道起点位于一环路已建隧道,在蜀都大道南侧机动车道下(二环路口东向变线至红外线绿线内),距规划道路中心线5.0m,由西向东,K0+615.00至K2+774.00。新建电力隧道覆土约在1.0~10m,电力隧道断面尺寸2.0m×2.0m(内净尺寸)。其中明挖隧道为方形箱涵钢筋砼结构,长约1405.0m;暗挖隧道为马蹄形复合衬砌结构,长约786.0m。 施工方案以明挖为主,过主要路口和管线较多段采用暗挖法(共计四段:一环路及暗河;一心桥;经华南路;双桥子立交段)。 本工程包括电力隧道主体工程、附属安装工程、消防工程及边坡支护工程。

隧道工程造价编制讲解

试题 第1题 公路隧道施工时遇围岩破碎易涌水地质时,选择的处理措施为直接向围岩注入水 泥浆,其目的是() A.堵水 B.排水 C.截水 D.引水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2题 隧道主体建筑物包括() A.洞口和洞身 B.明洞和暗洞 C.承载衬砌和构造衬砌 D.洞身和防排水、通风、照明等附属建筑物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3题 新奥法施工顺序为() A.装饰→开挖→喷锚→模筑混凝土 B.开挖→喷锚→模筑混凝土→装饰 C.开挖→模筑混凝土→喷锚→装饰 D.开挖→装饰→模筑混凝土→喷锚 答案:B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4题 开挖土石方的弃渣,当弃渣超出规定弃渣场时,其超出部分另计超运距运费,按()计量 A.m? B.m??km C.m?/km D.t/km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5题 机械不变费用不包括() A.折旧费 B.大修理费 C.经常修理费 D.动力燃料费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6题 秦岭终南山隧道为() A.特长隧道 B.长隧道 C.中隧道 D.短隧道 答案:A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7题 隧道按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划分为() A.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城市隧道 B.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公路隧道 C.交通隧道、运输隧道 D.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城市隧道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8题 以下关于衬砌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A.承载衬砌的作用是承受围岩垂直与水平方向的压力 B.构造衬砌不需进行荷载计算 C.构造衬砌需要进行荷载计算和衬砌设计 D.衬砌段之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变形缝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9题 新奥法施工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 A.少扰动、早支撑、慎撤换、快衬砌 B.少扰动、早支撑、慎撤换、紧封闭 C.少扰动、早支护、勤测量、快衬砌 D.少扰动、早支护、勤测量、紧封闭 答案:D 您的答案:D

编制依据及原则

第1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2编制原则 第2章工程概况 2.1工程自身条件 2.2外在条件 第3章施工部署及准备 3.1施工组织部署 3.1.1人员准备 3.1.2劳动力组织和配备劳动力计划 3.2主要材料和机械设备准备计划 3.3临时设备安排 3.4施工技术准备 第4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4.1测量 4.1.1定位放线 4.1.2垂直度控制 4.1.3观测沉降 4.2地下室施工 4.3承台独立基础施工 4.4主体结构施工 4.4.1模板工程 4.4.2钢筋工程 4.4.3砼工程 4.4.4砌体工程 4.5楼地面工程 4.6装饰工程 4.7屋面工程 4.8门窗工程 4.9给排水工程 电气工程 设备调试 脚手架工程 第5章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保证措施 5.1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及步骤 5.1.1编制依据 5.1.2步骤 5.2施工进度计划 5.3总工期及保证措施 5.3.1计划总工期 5.3.2技术组织保证措施 5.3.3进度计划的检查和调整

第6章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 6.1质量目标 6.2质量组织机构 6.3质量保证制度 6.4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6.5采取的措施 6.6质量目标实现落实方法 第7章安全文明技术施工及其保证措施 7.1安全及文明环保目标 7.2制度保证 7.3保证措施 第8章季节性施工方案 8.1雨季施工方案 8.2冬季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第1章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 1.“爱伦坡社区A19栋住宅楼”招标文件。 2.“爱伦坡社区A19栋住宅楼”施工图纸及说明。 3. 国家、省、市有关规范、规程。 测量规范(GBJ50026-9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0版房屋建筑部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隧道施工专项方案

隧道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术规程》JTJ 076-95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42-94 4、《爆破安全规程》 5、XX高速公路招标文件。 6、XX高速公路施工设计图纸。 二、工程概况 XX隧道左线起止桩号为ZK21+422~ZK23+719,右线起止桩号为YK21+432~YK23+676,隧道左线长2297米,右线长2234米,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是本合同段控制性工程。本隧道为分离式长隧道,左洞出口端为削竹式洞门,其他洞口均为端墙式洞门,隧道净空为10.75×5.0m。隧道进出口均位于平曲线范围内,进口左右线曲线半径分别为R=2900m、2600m,出口左右线曲线半径分别为R=1100m、1300m。隧道进出口各设置一处转向车道。 本隧道在区域上主要受福安-南靖(北东向)深断裂带及厦门-南靖(东西向)断裂带的影响。隧道场区区域上受黄井仑-宝桥断裂带控制,该断裂带有六条平行展布的断层组成,走向北东,倾向南东,为压性、压扭性断裂,隧道区没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情况,隧道各段地质情况见表5.2.6-1。 隧道左洞的围岩级别为V级围岩1122米,IV级围岩1175米,右洞的围岩级别为V级围岩1088米,IV级围岩1156米。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采用机械化配套施工,无轨运输,建立以装载机、挖掘机、全断面衬砌模板台车、自动计量拌合站、砼输送车、输送泵、自卸汽车为主要特征的大型机械设备配套施工体系,实现一系列机械化

作业线的有机配合,严格机械设备管、用、养、修制度。 三、施工的危险源和可能造成的伤害 隧道施工虽然作业工序简单,但在施工中围岩的地质超前预报、地下水的探测均存在局限性,加上隧道本身施工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工作面受到限制,人员、机械比较集中,交叉作业多,还可能受到瓦斯等有害气体的危害。采用钻爆法施工,存在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隐患也较多。 (一)危险源 1、洞内照明不足,机械对交叉作业人员造成的机械伤害及洞顶危石坠落打击。 2、通风设备不完善或风量过小,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及检测不及时,中毒或爆炸。 3、作业平台高处作业,人体坠落。 4、爆破作业,爆破器材存放、回收不及时及瞎炮的处理,可造成爆炸事故。 (二)可造成的伤害:伤残、死亡等安全事故。 四、隧道施工的各项安全措施 1、隧道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措施 机械电设备的布局要合理,且要装设安全防护装置,操作者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前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推土机、装载机和挖掘机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和导向,以防砸伤人员等,应按规定对隧道施工机械和电力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及保养、试验、日常检查、凡是不符合要求者严禁使用。 2、防触电及电器设备安全措施 进行安全用电知识教育,定期检修电器设备;电器设备外壳要进行防护性接地、保护性接零或绝缘;在潮湿的洞内环境中,施工临时照明设备及手提工具,不得使用超过36V的高电压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