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四首

外国诗歌四首
外国诗歌四首

外国诗歌四首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学习策略与测评》(粤教版第二册)·新世纪出版社出版华武仁原创6.(《致大海》《我一无所求》《底片》《黑八月》)一、重点、难点与对策《致大海》作于1824年。这一年,普希金遭到流放。在此之前,诗人曾打算偷渡出海,逃避流放,但没有成功。写这首诗,正体现着身处困境的诗人对自由的极度向往,表现了诗人在沙皇残酷专制的现实面前,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奔放而自由的抒情,是《致大海》最重要的特色。这首诗用开阔的意象,澎湃的激情,拟人的手法,直抒胸臆的文笔,纵情抒写大海。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向大海倾吐自己的苦闷之情,借大海表达自己的理想向往。在这一对话过程当中,诗人作为抒情主体,获得一个壮阔如大海的抒情形象。整首诗气势磅礴,

意境雄浑,诗情奔放,是一曲悲壮而凄美的自由颂歌。《我一无所求》,题目为编者所加,体现了抒情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这是一首爱情诗,抒发了诗人对所爱的人一往情深却一无所求的心意;诗歌含蓄、优美,用词讲究,意境轻柔。《底片》从小处着眼,以小显大,以一个小小的“底片”为写作对象,引发人深深的思考。《黑八月》抒写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从前只爱光明日子,现在也爱如黑八月一样的黑暗日子;诗歌意象鲜明突出,情感态度明确坚定。学习重点:1.领会本单元选编的几位外国诗人的个性风格,感悟他们的诗情诗意。2.初步认识中外诗歌的不同风貌。学习难点:理解“大海”这一诗歌意象;品味《我一无所求》中所体现的爱与美;把握《底片》一诗富有哲理和思辩的诗意;感悟《黑八月》所呈现的宽厚的人生胸襟。学习策略: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情感,了解外国诗歌的一般特点。学生可借助网

络平台,作一点课外延伸,进一步感受中外诗歌的不同特色。二、基础与能力训练(一)基础知识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闪烁shuò絮xù语迷惘mǎng 喑yīn 哑B.峭qiào 壁倔jué强喋dié喋薄bó雾C.柔嫩nèn 嗡wēng 嗡湿shī 婆钏chuàn 镯D.体谅liàng 寂jì静一摞luó啜chuò饮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下乡体验生活期间,他住在一间风雨飘摇的土屋里,衣着打扮也很土气,俨然一位典型的乡巴佬。B.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释放了被他们扣押的三名以色列人质,可以色列却投桃报李仍然对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实施了暗杀行动。C.李华这次全市统考获得了第十名的好成绩,非常高兴,回家的路上一蹦一跳的,步伐犹如蜻蜓点水一般轻盈。D.希望某些领导人少说些空话,多干些实事,真正为社会弱势群体谋福利,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3.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2005

年全国Ⅱ)A.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C.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D.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4.下面对本单元诗歌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致大海》的诗人独自徘徊于大海的岸上,领略她的“黄昏时分的幽静”、“任性的脾气的发作”、时而庇护渔人时而让渔船覆没的“喜怒尤常”——所有的一切,都是诗人的奔放自由性格的折射。B.《我一无所求》用优美的文笔写乡间的生活小景,诗中呈现着各种美丽而恬静的画面。富有画面感和色彩感是泰戈尔抒情诗的一大特点。C.《黑八月》描写的雨季应该是非常漫长、晦暗的,但是诗人却以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语言来叙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人生宽厚的接纳,反映出一种生活的厚实感和韧性的生命

力。D.《底片》在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单一和多样等等方面形成了一种张力,因此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在表现方法上,本诗采用了白描、独白的方式。5.对下列有关《致大海》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这里的震惊是指拿破仑对俄国的征伐事件。B.“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位君王”,这里表现了诗人对投身希腊革命的诗人拜伦的崇拜。C.“正象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阴沉/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这是赞美拜伦,更是赞美大海。D.“到处,人们的命运都是一样:/哪里有幸福,必有教育/或暴君看守得非常严密。”这几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沙皇统治现实的失望。6.下面是某中学对一个班46名学生心态所作的调查,请用一句话对下列调查作出结论。(不超过10个字)①你最值得高兴的事情是什么?18人选答“找到一个好朋

友”,14人选答“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②你最大的苦恼是什么?17人选答“没有知心朋友”,13人选答“不被别人理解”。③你受委屈时向谁诉说?29人选答“朋友”,17人选答“独自忍受”。

④你对家长的最大希望是什么?17人选答“该自己做的事让自己做主”,16人选答“感情上的理解”。答:7.仿照下面的一首小诗,续写一节诗,要求使用比喻的手法,句式和例句相同。情是仿写:情是跳荡的火焰,炽热鲜艳,令人陶醉。但若不添柴加木,火焰就会熄灭。8.文学常识填空:⑴普希金是(国别)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被称为“ ”。诗体小说是其代表作。⑵出生在诗人是推荐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13年,他因创作了诗集而荣获诺贝尔奖。(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诗歌,完成9~14题。我一无所求泰戈尔我一无所求,只站在林边树后。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润在空气里。湿草的懒味悬垂在地面的薄雾中。在榕树下你用

乳油般柔嫩的手挤着牛奶。我沉静地站立着。我没有说出一个字。那是藏起的鸟儿在密叶中歌唱。芒果树在村径上撒着繁花,蜜蜂一只一只地嗡嗡飞来。池塘边湿婆天的庙门开了,朝拜者开始诵经。你把罐儿放在膝上挤着牛奶。我提着空桶站立着。我没有走近你。天空和庙里的锣声一同醒起。街尘在驱走的牛蹄下飞扬。把汩汩发响的水瓶搂在腰上,女人们从河边走来。你的钏镯叮当。乳沫溢出罐沿。晨光渐逝而我没有走近你。9.“我一无所求”的标题为编者所加,你认为加合理吗?答:10.“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润在空气里。/湿草的懒味悬垂在地面的薄雾中。”几句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效果如何?答:11.诗歌用优美的文笔写乡间的生活小景,诗中呈现着各种美丽而恬静的画面。请自选角度对这一画面作简要评述。答:12.“我没有走近你”在诗歌中重复两次,请分析其“重复”的原因?答:黑八月沃尔柯特这么多雨水,这么多

生活,正如这黑八月肿胀的天。我的姐妹——太阳在她的黄房间里抱窝不出。……所以当你——我的姐妹重新出现,用你体谅的眼和繁花的额分开雨的珠帘,一切都会同往常不一样了,真的(你看,他们不让我如我所愿地爱),因为,我的姐妹呀,那时我将已学会爱黑暗日子同光明日子一样。爱黑的雨白的山,而从前,我只爱我的幸福和你。13.这几节诗歌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归纳正确的一项是()①夸张②呼告③比喻④反复⑤比拟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14.理解下面诗句的含义。⑴这么多雨水,这么多生活,正如这黑八月/肿胀的天。答:⑵我将已学会爱黑暗日子同光明日子一样。/爱黑的雨白的山,而从前,/我只爱我的幸福和你。答:(三)课外拓展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20题。啊,向阳花①布莱克②向阳花啊!你等累了吧,你计数着太阳的步伐;你渴望甜蜜的,黄金的住处,作为一生旅途的归

途。青春在那里怀着热望而消亡,苍白的圣女在雪里素裹红妆,从他们的坟墓中急起追往,我的向阳花所向往的地方。(朱维之译)①诗歌预言了人类社会的更新,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和向往。②威廉·布菜克(公元1757年一1827年),杰出的英国诗人和画家。15.诗里的“向阳花”是的象征。“你等得累了吧”,是对的真实写照。16.“青春在那里怀着热望而消亡”一句诗用了修辞方法,其作用是。17.诗歌全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从诗意表达“显”与“隐”的角度,比较一下诗歌前后两节表达的特色?答:。明天,天一亮……〔法〕雨果明天,天一亮,原野露曙色,我就动身。我知道你在跂望。我行经森林,我行经山泽,我再不能长此天各一方。我注视着思念踽踽地走,什么也不闻,什么也不见,怀着忧心,倚着背,交*着手,白昼,我觉得如同黑夜一般。我不看直下江流的远帆,也不看落日散成的彩霞,几时我到了,就

在你的墓前,放下一束青枝和一束花。(闻家驷译)18.明明是诗人自己渴望早一点见到女儿墓,诗人却说“我知道你在跂望”。为什么?答:19.“我注视着思念踽踽地走”,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答:20.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女儿的深切思念。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的?答:三、课后反思读《致大海》,要了解大海这一意象的本质特点。它自由奔放、任性不屈;而且大海也是壮美的;拿破仑与拜伦在诗中以其各自经历丰富了大海这一意象的历史感。不仅如此,对于诗人那颗渴望自由的心又因不能投入大海怀抱而惆怅时,大海则被视为诗人的知己,听其倾诉心曲。可见诗人将大海的形、影、声、光组成自由的颂歌。在泰戈尔的诗作中,爱与美是最重要的两大主题。《我一无所求》,乍一看似乎在向某一位清晨挤奶的姑娘表明着心意,事实上表达的却是一种宗教的情绪。这种从有限到无限,有

限与无限相统一的美的信仰集中表现在《我一无所求》的精神追求中,其最终的满足和归宿都是美的体验。《底片》作者在描写这些客体时,并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又不介入,采取超然的态度,她对所描写的主题既深切关注,又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而且往往被自嘲、幽默、讥讽等所冲淡和掩盖。在表现手段上,希姆博尔斯卡采用提问和对话的方式会提出一些极富哲理性的问题,她的诗歌语言也极富个性,明白如话而又含义深奥,带有警句和格言的意味,令人回味无穷。《黑八月》比喻新奇,贴切,丰富,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用“黑色”来修饰“八月”,来喻指生活中的挫折、困难,“一摞菜盘从天上摔下来”比喻雷声,用“山岭冒烟像口大锅”来喻指现实情况的糟糕,贴合生活实际,而又给人以“陌生化”的感觉。读这些诗歌,要找准切入点,切忌泛泛而读,泛泛而论。也可跟同类中国新诗比较,意象的选择,诗意的开掘,手法的运用等

等,可比之处甚多,在比较中提高自己对现代诗歌的感悟能力。课外阅读链接:《外国诗歌选》主编:湖南省外国文学研究会《世界名诗鉴赏金库》主编:许自强6.(《致大海》《我一无所求》《底片》《黑八月》)(一)基础知识1.C(A惘wǎng;B薄báo ;D摞luò)。2.D(A“风雨飘摇”形容社会形势很不稳定,早已失去其本义。B“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与句意明显不符。C“蜻蜓点水”比喻做事不深入,属望文生义。D“站着说话不腰疼”为群众口头熟语,指不了解对方真正的情况而空发议论,用在此处贴切)。3.C。“很高兴”有歧义,是“祈爱群”,还是“新来的援藏干部”?D.“因患病住院”有歧义,是一人,还是两人?应改为“83岁高龄的黄昆因患病住院,姚明正在美国,二人均未能到场领奖。”)4.A (“诗人的奔放自由性格的折射”一语不确,应为“大海的奔放自由性格的写照”)。5.A(这里的震惊不是拿破仑对俄国的征伐事件,而是指拿破仑的人格

魅力和气魄)。6.中学生渴望沟通和独立。7.灵动的清流/轻盈清澈/令人惊叹/但若不流动/清流就会成为死水8.⑴俄国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欧根·奥涅金》⑵印度泰戈尔《吉檀迦利》(二)课内阅读9.用“我一无所求”作为标题很好。全诗表达了对纯真、和谐的乡间爱情的崇尚和追求,也是诗人对纯真、和谐的人生的崇尚和追求的诗化。“我一无所求”,不是什么都不“求”,而是更突出了追求的唯一、执着。如此看来,以“我一无所求”为题,更好凸现了诗人的创作倾向与诗作的主题。(也可提出不同意见,言之成理即可)10.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倦意”“”黎明的眼“湿草的懒味”等语汇,不仅真切呈现了黎明时的情景,且把无情的自然万物变得富有人情味,很好折射出了“我”内在情感。11.一幕生活小景,发生于乡间恬静的榕树下。从景观的动与静的角度看,这里有静的自然景观和动的人的景观。清晨,乡村的一切仍带着黎明时分的倦意,湿润的

空气,薄雾中的嫩草,芒果树在村径上飘洒着繁花,蜜蜂在四周嗡嗡飞着。就在这样的情景中,“我”提着空桶子,看着“我”的女人挤牛奶。这是一幅近乎静态的美丽的图画。远处,湿婆天的庙门开了,朝拜者开始诵经;汲水的女人从河边走来,水瓶里发出汩汩的声响。这是动态的景观。动态也罢,静态也罢,这里只有客观的描摹而没有主观的诉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是无需用言语的,一切自有一种和谐的空气流溢于四周。诗人所要表达的爱,正融化于这幅乡间美景之中,爱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当诗人的感情移位于大自然的时候,周围的一切就莫不充溢着爱意。12.泰戈尔的诗歌着重刻画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景观。“我没有走近你”两次在诗中重复,更是凸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主题。13.C(诗中含夸张、比喻和比拟)。14.⑴一实一虚,以黑八月的雨水,来写人事的纷杂。⑵这首诗

描写的雨季应该是非常漫长、晦暗的,但是诗人却以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语言来叙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人生(哪怕的似黑八月的生活)宽厚的接纳,反映出一种生活的厚实感和韧性的生命力。(三)课外拓展15.诗里的“向阳花”是一切渴望美好理想社会的人类精神的象征。“你等得累了吧”,是对人生苦苦探求理想的悲苦心情的真实写照。16.拟人。“青春在那里怀着热望而消亡”,这里的“青春”本来是个抽象的观念,诗人将它拟人化,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17.这首小诗的特色是借物言志,借向阳花向太阳的特性,展开了奇妙的联想和对未来世界的神奇想象。(答“象征”亦可,只要言之成理)前一节诗明快、袒露,后一节诗隐晦、深奥,有神秘色彩。从全诗的中心思想看,诗意是鲜明易懂的。即抒写诗人对人生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向往,个人感受与大众的心灵是相通的,既反映了诗人自己的内心愿受,又表现了人类对宏图的追求,蕴含着巨

大的鼓深力量。18.明明是诗人自己渴望早一点见到女儿墓,却写女儿在翘首待父。这种换位的写法表明了诗人爱女儿之深。他永远不肯相信女儿已死去,觉得女儿仍在盼着见他,这样就写活了父女间那份依依深情。19.“我注视着思念踽踽地走”,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内心抽象的思念化作具体可感的行动,这种写法既新奇,又真实,恰切地表达了诗人急于赶路去见女儿的心情。20.第一节用“我行经森林,我行经山泽”表明路途之远和赶路之急;第二节用“什么也不闻,什么也不见”表达用心之专一;第三节用“不看远帆,不看彩霞”表示诗人之执著。这样,那份急切、执著与专一的思念之情就被表达得真挚动人了。在诗人心中,女儿是光明和希望。失去女儿,就失去了一切。女儿已死,见不到她,诗人便无心去做任何事。所以,诗人说“白昼,我觉得如同黑夜一般”,这是表达诗人对女儿爱之深,思之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江苏省无锡市2020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无答案)

2020年秋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 命题单位: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怪癖.p?粘.贴niān 摭.拾zhí引吭.高歌hánɡ B.商榷.què骨骸.hái 放诞.dàn 汗流浃.背jiā C.坍圮.qǐ亘.古ɡèn 矫.饰jiǎo 凝眸.远眺móu D.颤.动chàn 悄.然qiǎo 监.生jiān 含英咀.华jǔ 2.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3分) A.沉湎脉搏金碧辉煌山洪暴发 B.重迭蒙蔽金石可镂百无聊赖 C.寥落焦躁良晨美景枯燥无味 D.慰藉发轫根深蒂固一愁莫展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 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_______。 ③即使现有的产品畅销,也要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A.反应无可厚非未雨绸缪 B.反映无可非议防微杜渐 C.反映无可厚非防微杜渐 D.反应无可非议未雨绸缪 4.下列各句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中贾府四姐妹分别是: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将她们名字的首字合在一起谐音就是“原应叹息”之意,这预示了她们不幸的命运。 B.《边城》中无论是眉眼秀拔出群为人聪明而富有感情的天宝,还是豪放豁达不拘小节的傩送,都信守着灵魂的纯洁,表现了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

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和答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人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人将予以删除 无锡市普通高中2019届秋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语文 一、语言运用题(共4题,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来说,金庸确实是一个无法拒绝的存在,一个无法绕过的文学存在——有人当 往往被他的小说“撞”得 ▲ , A. B. C. D. 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总会受到一定地理环境的影响,总以一定的地域空间作为背景,▲,▲ , ▲ ;▲ ,▲ ,▲ 。 ①使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得到交流、融合 ②文化的这种地域性,是文化的本质属性之一

③但同时,文化也并不完全局限于地理环境 ④它作为一种强制力量,制约着不同地域的文化性质类型、发展方向和速度 ⑤它也通过种种方式突破空间地域的限制,向其他地域传播 ⑥因而文化总是具有地域性特点 A. ⑥②①③④⑤ B. ⑥②④③⑤① C. ②④③⑤①⑥ D. ②④⑤⑥③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通读所给材料,了解大意,找到各句之间的联系,结合上下文确定答案。本题所给材料谈的是文化要受到一定地理环境影响的话题。⑥是对上文的总结,应排在首位,②“这种地域性”指⑥的“地域性特点”,应排在⑥后;④“它”是指②中的“这种地域性特点”,应排在②后;③“但”表转折,⑤说的是文化不局限于地域性的表现,是对③的进一步解释,应排在③后;①是⑤的结果,应排在⑤后。故应选B项。 3.下面诗句描写的景色,最适合用传统水墨画来表现的一项是 A. 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陆游《马上作》) B.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雪后晚睛》) C. 晒网炊烟起,停舟月影斜。(马朴臣《渔》) D.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白居易《南湖早春》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和诗歌鉴赏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然后认真阅读选项,分析所给诗句的含意,确定答案。本题题干问的是“下面诗句描写的景色,最适合用传统水墨画来表现的一项”,“传统水墨画”多用黑白两色,因此应排除色彩鲜艳的诗句。所给选项中,A项的“淡日穿云翠霭浮”,红日和翠霭,构成明丽的画面;B项,“软红光里涌银山”,红光和银山,画面艳丽;C项,“炊烟”“舟”“月影”,画面淡雅;D项,“碎红”“新绿”,色彩对比鲜明,画面艳丽。故选C项。 4.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理解不贴切的一项是

七年级上册语文 4 古代诗歌四首

4古代诗歌四首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 zhì(竦峙)jié(碣)石澹.澹(dàn) 萧瑟 ..(xiāo)(sè) 枯téng(藤) 天yá(涯)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我寄愁心/与明月B.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D.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断肠人/在天涯) 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东临.碣石(登上、到达) (2)潮平两岸阔.(开阔) (3)海日生.残夜(升起) (4)乡书.何处达(信) (5)断肠 ..人在天涯(形容悲伤到极点) 4.填空。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诗中最能反映诗人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 A.《观沧海》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关怀、寄以慰藉的名作。 C.《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其词牌名,秋思是其题目,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解析:“天净沙”是曲牌名。) 6.为增强同学们对诗歌的兴趣,感知诗歌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语文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吧。 (1)在这次综合性实践学习中,你准备建议开展哪些活动?(至少举出三个) 示例:诗歌朗诵、手抄报、作文比赛、知识问答比赛等。 (2)搜集、整理诗歌:同学们在整理搜集到的诗歌时,需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请你按照示例,再设想两个分类的标准。 示例:①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②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童谣…… ③按______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

语文试卷 注意:本试卷共4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1-3题。 唐诗的自然精神 刘宁 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今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 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 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例如《新晴野望》,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理解唐诗的自然精神,提到的第二位大诗人是李白,李白更是自然精神塑造的诗人,今天的我们要理解他,要抓住他的两个鲜明的精神特质,即大鹏精神和赤子之心。 大鹏精神,这个“大鹏”就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李白一生皆以大鹏自比,化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的豪迈奔放,就是大鹏扶摇高举的境界。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所说的逍遥远游之境,和人世是有对立的,超脱流俗的同时,也有背离常情的怪诞,自己的妻子去世不仅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这和常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很不一样。李白不是这样,他天才豪放,但身上毫无怪诞之处,他的悲欢喜怒同于常人,却又比常人表达得更浓烈,更为本然。这种本然的表达,使李白的诗歌经常呈现出天真如赤子的境界。他的《长干行》,刻画一位女子与丈夫两小无猜,笔触极为纯净天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正是在自然精神的浸润下,呈现出许多难以言传的艺术神妙。宋代以下,随着思想文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唐诗所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发生了改变。这些都增加了理解唐诗的难度。理解唐诗应深入其精神文化背景,对唐诗的自然精神,对唐诗神妙的艺术之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品味和思考。 (选自2018年10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A.现实的人生常常背离“道”,背离“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超脱“背离”,回复本然。 B.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求悠然心会的真意,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 C.山水诗追求静、远、空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恰恰是自然精神在山水诗上的体现。 D.宋代以后,唐诗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改变了,后世理解唐诗有了一定的难度。

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精校版)(最新精品)

无锡市普通高中2019年春学期期终教学质量抽测建议卷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组是()(3分) 网络谣言于阴暗的环境,是经不起真相的照射的。因此,及时公布真相,让一夜成名的造谣者身败名裂正。当然,某些时候,真相公布后,谣言还在继续,真相成了“孤家寡人”,甚至真相与谣言相杂,混淆视听。因此战胜网络谣言,还要在力度上下功夫。 A.滋生急不可待扶摇直上 B.滋生迫在眉睫以讹传讹 C.萌生急不可待以讹传讹 D.萌生迫在眉睫扶摇直上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B.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们送礼物。小萌领到礼物非常高兴,她说:“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笑纳了。” C.本报强烈呼吁大家踊跃投稿,不管名流大家还是文坛新人,我们都一视同仁,唯以质量为准。 D.令爱出身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此大家闺秀,博通之人,当是小女学习的榜样。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据传为存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和《公 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合称“春秋三传”。 B.“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主要作品有屈原的《离 骚》《九辩》《天问》,宋玉的《九歌》等。 C.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与老子同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D.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 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4.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要从下列对联中选出内容适合的三副,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这三 副对联依次是(3分)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人毫端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外国诗歌四首的同步练习

《学习策略与测评》(粤教版第二册)· 新世纪出版社出版华武仁原创 外国诗歌四首(《致大海》《我一无所求》《底片》《黑八月》) 一、重点、难点与对策 《致大海》作于1824年。这一年,普希金遭到流放。在此之前,诗人曾打算偷渡出海,逃避流放,但没有成功。写这首诗,正体现着身处困境的诗人对自由的极度向往,表现了诗人在沙皇残酷专制的现实面前,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奔放而自由的抒情,是《致大海》最重要的特色。这首诗用开阔的意象,澎湃的激情,拟人的手法,直抒胸臆的文笔,纵情抒写大海。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向大海倾吐自己的苦闷之情,借大海表达自己的理想向往。在这一对话过程中,诗人作为抒情主体,获得一个壮阔如大海的抒情形象。整首诗气势磅礴,意境雄浑,诗情奔放,是一曲悲壮而凄美的自由颂歌。《我一无所求》,题目为编者所加,体现了抒情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这是一首爱情诗,抒发了诗人对所爱的人一往情深却一无所求的心意;诗歌含蓄、优美,用词讲究,意境轻柔。《底片》从小处着眼,以小显大,以一个小小的“底片”为写作对象,引发人深深的思考。《黑八月》抒写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从前只爱光明日子,现在也爱如黑八月一样的黑暗日子;诗歌意象鲜明突出,情感态度明确坚定。 学习重点: 1.领会本单元选编的几位外国诗人的个性风格,感悟他们的诗情诗意。 2.初步认识中外诗歌的不同风貌。学习难点:理解“大海”这一诗歌意象;品味《我一无所求》中所体现的爱与美;把握《底片》一诗富有哲理和思辩的诗意;感悟《黑 八月》所呈现的宽厚的人生胸襟。学习策略: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诗歌意 象,品味诗歌情感,了解外国诗歌的一般特点。学生可借助网络平台,作一点课外 延伸,进一步感受中外诗歌的不同特色。 二、基础与能力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闪烁shuò絮xù语迷惘mǎng 喑yīn 哑 B.峭qiào 壁倔ju?强喋di?喋薄bó雾 C.柔嫩nan 嗡wēng 嗡湿shī婆钏chuàn 镯 D.体谅liàng 寂jì静一摞luó啜chuò饮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下乡体验生活期间,他住在一间风雨飘摇的土屋里,衣着打扮也很土气,俨然一位典型的乡巴佬。 B.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释放了被他们扣押的三名以色列人质,可以色列却投桃报李仍然对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实施了暗杀行动。 C.李华这次全市统考获得了第十名的好成绩,非常高兴,回家的路上一蹦一跳的,步伐犹如蜻蜓点水一般轻盈。 D.希望某些领导人少说些空话,多干些实事,真正为社会弱势群体谋福利,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

江苏省无锡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7高二上·天津期末)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讫今恶梦云霄雨霁钟鼓馔玉 B . 玷辱青暝感恩带德金碧辉煌 C . 修葺松弛哀声叹气不既不离 D . 通宵辐射不落言筌陈词滥调 2. (2分) (2017高三上·江苏开学考)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件事让他和他的事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局,其中______只有他自己明白,别人无从知道。 ②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______ ,一天内攀登上500米高的山岭,又下到1000米深的峡谷。 ③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______找到“桃花源”。 ④商场里,羊羔绒外套这两年虽然一直______ ,却是明星和街拍达人们钟爱的单品。 A . 委屈考察按图索骥不温不火 B . 委屈考查顺藤摸瓜不瘟不火 C . 委曲考查顺藤摸瓜不瘟不火 D . 委曲考察按图索骥不温不火 3. (2分)(2018·镇江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系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B . 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的优势,满足了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

C . 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组委会11月12日下午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49岁的铁凝为中国作协主席,成为担任这一职务的首位女性作家。 D . 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4. (2分)下列文学作品、作家及体裁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故都的秋》郁达夫散文 B . 《包身工》夏衍报告文学 C . 《游褒禅山记》苏轼山水游记 D . 《离骚》屈原诗歌 5. (2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月考)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被称为“诗仙”。他的诗想象奇特,气势豪迈,极具浪漫主义风格。代表作有《行路难》等。 B . 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出师表》《捕蛇者说》《醉翁亭记》《陋室铭》。 C .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D .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6. (2分) (2017高二上·淮安期末)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哈姆莱特》这部悲剧中,最令哈姆莱特难受的倒还不是没能继承照理来说应由他继承的王位,而是母亲乔特鲁德很快就忘记了和老国王的恩爱。 B . 探春理家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都是为了谋取一己之私利,满足自己权欲的虚荣。 C . 在官渡之战中,陆逊及时抓住战机,下令采用火攻,烧尽蜀军40多座军营。蜀军全线崩溃。刘备逃回白帝城。不久羞愧发病而死。 D . 《老人与海》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老虎,这是因为老虎为百兽之王,孤独贫困的老人屡遭厄运,但从不灰心,总力图在老虎身上汲取力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硬汉”形象。 7. (2分)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年春学期期终教学质量抽测建议卷 高一语文 2018.06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组是()(3分) 网络谣言于阴暗的环境,是经不起真相的照射的。因此,及时公布真相,让一夜成名的造谣者身败名裂正。当然,某些时候,真相公布后,谣言还在继续,真相成了“孤家寡人”,甚至真相与谣言相杂,混淆视听。因此战胜网络谣言,还要在力度上下功夫。 A.滋生急不可待扶摇直上 B.滋生迫在眉睫以讹传讹 C.萌生急不可待以讹传讹 D.萌生迫在眉睫扶摇直上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B.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们送礼物。小萌领到礼物非常高兴,她说:“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笑纳了。” C.本报强烈呼吁大家踊跃投稿,不管名流大家还是文坛新人,我们都一视同仁,唯以质量为准。 D.令爱出身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此大家闺秀,博通之人,当是小女学习的榜样。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据传为存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和《公 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合称“春秋三传”。 B.“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主要作品有屈原的 《离骚》《九辩》《天问》,宋玉的《九歌》等。 C.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与老子同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D.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 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4.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要从下列对联中选出内容适合的三副,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这 三副对联依次是(3分)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4、外国诗歌四首

外国诗歌四首 致大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学方法 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诵,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问题研究法。对比较难以理解的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 阅读评点法。对精彩的词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 媒体设计 投影仪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我国是诗的国度,当我们徜徉在唐诗宋词优美的诗境中时,也不妨调转艺术的轻舟,扬起思维的双浆,驰向外国诗歌的殿堂,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另一番艺术的优美风光。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解题 1.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在俄罗斯文学中,他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普希金写了不少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的作品,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2.背景介绍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由于诗歌具有跳跃性,学生初读这首诗时,一时难以把握这首诗的结构思路。教者可设计

江苏省无锡市2019年秋学期普通高中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2019年秋学期普通高中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Word 版 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上.) 1. 2015- 的相反数是( ▲ ) A .2015 B .2015- C .20151 D .2015 1 -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2)2(2-=- B. 1052)(a a = C .7 52a a a =+ D.5125256=? 3.在下列交通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4.下列水平放置的四个几何体中,主视图与其它三个不相同的是( ▲ ) A . B . C . D . 5.如图,已知△ABC(AC <BC ),用尺规在BC 上确定一点P ,使PA+PC=BC ,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 ▲ ) C D 6. 已知α是一元二次方程 x 2 -x -1=0 中较大的根,则下面对α的估计正确的是( ▲ ) A . 0<α<1 B . 1<α<1.5 C .1.5<α<2 D .2<α<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上) 7.-27的立方根是___ ▲____. 8.某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0.000 000 94m ,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9.说明命题“4x >-,则216x >”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x = ▲ .

10.如图,正方形ABOC 的边长为3,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象经过点A ,则k 的值是 ▲ . 11.某校 7 名初中男生参加引体向上体育测试的成绩分别为:8,5,7,5,8,6,8,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 12.如图,一束平行太阳光照射到正五边形上,若∠1= 46°,则∠2=___▲___. 13. 下列说法:①要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应采用普查的方式;②若一个游戏的中奖率是1%,则做100次这样的游戏一定会中奖;③甲、乙两组数据的样本容量与平均数分别相同,若方差=0.1,=0.2,则甲组 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④“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是必然事件. 正确说法的序号是 ▲ . 14.如图,如果将半径为10cm 的圆形纸片剪去一个圆心角为120°的扇形,用剩下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接缝处不重叠),那么这个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____▲___. 15.函数y=ax 2 +bx+c 的三项系数分别为a 、b 、c ,则定义[a ,b ,c ]为该函数的“特征数”.如:函数y=x 2 +3x-2的“特征数” 是[1,3,-2] ,函数y=-x+4的“特征数”是[0,-1,4] .如果将“特征数”是[2,0,4]的函数图像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一个新的函数图像,那么这个新图像相 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 . 1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E (3,2)在双曲线k y x = (x >0)上 . 过动点P(t ,0)作x 轴的垂线分别与该双曲线和直线x y 2 1 -=交于A 、 B 两点,以线段AB 为对角线作正方形ADB C ,当正方形ADBC 的边 (不包括正方 形顶点) 经过点E 时,则t 的值为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2分. 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 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2分)(1 )计算:1063(2015)π-?--(2)先化简,再求值:2111211x x x x x x +?? +÷ ?--+-?? ,其中x 1. 18.(本题满分8分) 解方程:32121---=-x x x . x (第12题图) (第14题图) (第16题图)

外国诗歌四首

外国诗歌四首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学习策略与测评》(粤教版第二册)·新世纪出版社出版华武仁原创6.(《致大海》《我一无所求》《底片》《黑八月》)一、重点、难点与对策《致大海》作于1824年。这一年,普希金遭到流放。在此之前,诗人曾打算偷渡出海,逃避流放,但没有成功。写这首诗,正体现着身处困境的诗人对自由的极度向往,表现了诗人在沙皇残酷专制的现实面前,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奔放而自由的抒情,是《致大海》最重要的特色。这首诗用开阔的意象,澎湃的激情,拟人的手法,直抒胸臆的文笔,纵情抒写大海。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向大海倾吐自己的苦闷之情,借大海表达自己的理想向往。在这一对话过程当中,诗人作为抒情主体,获得一个壮阔如大海的抒情形象。整首诗气势磅礴,

意境雄浑,诗情奔放,是一曲悲壮而凄美的自由颂歌。《我一无所求》,题目为编者所加,体现了抒情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这是一首爱情诗,抒发了诗人对所爱的人一往情深却一无所求的心意;诗歌含蓄、优美,用词讲究,意境轻柔。《底片》从小处着眼,以小显大,以一个小小的“底片”为写作对象,引发人深深的思考。《黑八月》抒写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从前只爱光明日子,现在也爱如黑八月一样的黑暗日子;诗歌意象鲜明突出,情感态度明确坚定。学习重点:1.领会本单元选编的几位外国诗人的个性风格,感悟他们的诗情诗意。2.初步认识中外诗歌的不同风貌。学习难点:理解“大海”这一诗歌意象;品味《我一无所求》中所体现的爱与美;把握《底片》一诗富有哲理和思辩的诗意;感悟《黑八月》所呈现的宽厚的人生胸襟。学习策略: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情感,了解外国诗歌的一般特点。学生可借助网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无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 试题(word无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诗的自然精神 刘宁 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今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 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 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例如《新晴野望》,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理解唐诗的自然精神,提到的第二位大诗人是李白,李白更是自然精神塑造的诗人,今天的我们要理解他,要抓住他的两个鲜明的精神特质,即大鹏精神和赤子之心。 大鹏精神,这个“大鹏”就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李白一生皆以大鹏自比,化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的豪迈奔放,就是大鹏扶摇高举的境界。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所说的逍遥远游之境,和人世是有对立的,超脱流俗的同时,也有背离常情的怪诞,自己的妻子去世不仅不悲痛

外国诗歌四首

6、《外国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方诗歌的抒情方式和灵活的选材特点 2、通过朗诵体悟诗歌情感 3、通过讨论探究诗歌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握诗歌的感情,分析诗歌的抒情表意方式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外国诗歌的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他们出生贵族,享受了良好的教育和生活,但最终却用自己的方式砸碎了华丽的镣铐,带着平等、自由和爱,赤脚走向了广阔的原野。他,是俄罗斯的太阳,金屑一样的诗句释放着灼目的热和狂傲的力,他歌颂大海,他呼唤利剑,他以高加索的囚徒为伴;他,是印度的泰戈尔,宁静的梵音似午后叶与花的私语,天空的飞鸟、秋天的落叶、水中的鹅卵石都在他的诗中找到休憩的家园。今天,让我们感受这两颗高贵而伟大的心灵,聆听他们风格迥异的歌唱。 二、诗人简介和诗歌背景(幻灯投影) 1、普希金(1799——1837),俄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俄国现实文学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提供了典范。他出生贵族家庭,一生向往并讴歌自由,他抨击了农奴制,揭露沙皇暴政,曾多次被流放。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致大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 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奉承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被革职遣送回乡。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致大海》这首诗。 2、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小说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的作品富有民族风格和特色,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见解,饱含了对生活、国家和人民的爱,风格清新,有神秘和感伤的情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1913年他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也是首个亚洲人)。代表诗作有《故事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边缘集》、《生辰集》等。 三、朗读——读出感情,读出疑难。 1、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致大海》、《我一无所求》,感受诗情和诗意。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朗读,然后请学生谈谈喜欢的饿理由。 3、听录音,然后请学生谈谈感触最深的一点或疑难点。 在学生可能谈到的体会或提出的疑问的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提出的问题: (1)大海的形象特点及其特征。

江苏省无锡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byfen

2016年春学期无锡市普通高中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 2016.06 命题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答题卡)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答题卡)上,请看清试题序号。 一、古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片断,完成1 -10题。(28分) 烛之武退秦师(节迭) ①佚之孤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②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③子犯请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表述中,不能致使秦伯退军的一项是(3分)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C.许君焦、瑕,軔济而夕设版焉。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古代礼仪要求面对地位不比自己低的人时不能直呼其名,而用与其人有关的其他人、亊、 物来代替,以表示对方的尊敬。以下各句不属于 ...这类情况的一项是(3分) A.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泰王 D.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既东封郑”中的“封”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又欲肆其西封. B.范增数目.项王 C.封闭宫室,还军霸.上 D.朝济而夕.设版焉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分)

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无锡市普通高中秋学期期终教学质量抽测建议卷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2017年开春,《朗读者》甫一推出,立即引发了荧屏内外热切的关注,迅速成为叫好又叫座的现象级电视节目。人们从不同视角,对《朗读者》给予了近乎异口同声的赞美,这是中国电视荧屏多年未曾出现过的景观。 ②21世纪以,伴随着中国电视市场化产业化探索的不断深入,在内容生产尤其是娱乐类节目的生产领域,中国电视开启了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板的热潮。这种潮流,将中国电视自主原创节目的空间挤压至边缘角落,中国电视行业内进行自主原创的意愿日益弱化。不论是从节目运营还是从行业能力提升以至价值取向等方面看,大规模引进国外节目模式已然产生了相当严重的负面效应。 ③《朗读者》的出现与成功,打破了过去若干年对于引进国外模式的惯性思维与路径依赖,而以本土原创打造出了中国电视的独特品牌出了中国电视节目本土化自主创新的成功道路。《朗读者》因此成为中国电视节目不依赖国外节目模板的引进,而凭借自主创新大获成功的典范案例。《朗读者》以此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电视节目走本土化自主原创道路令人期待的前景。 ④从整体上说,《朗读者》是一档以文学作品朗读为主导的电视文化类节目。但是《朗读者》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将自己陷于单一的文学朗读,并没有将自己陷于“大雅”的文化之中,而是巧妙地将新闻性的访谈、纪实性的纪录和娱乐性的综艺与文化类节目融为一体,将多种电视节目类型有机融合,从而探索出中国电视类型节目创作生产的新路径。 ⑤《朗读者》的成功给我们带了怎样的经验与启示呢? ⑥从角色担当看,中国的电视节目应该自觉担当起主流文化与主流价值观传播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中国电视人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与责任,这种使命与责任,不仅是要很好地承担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使命,也不仅是要收获电视产业的良好效益,更要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国家和民族的电视文化。《朗读者》以独特的精英文化视角,将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家国情怀融入节目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了很好的传达,充分地体现了主流文化的诉求。同时,又将普通百姓的情感和爱等大众文化的内涵与视角,融入其中,实现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等多种文化的有机结合与融合,创造了当代中国难能可责的多种文化有机结合的新经典。 ⑦从发展规律看,中国的电视节目既应顺乎潮流,又不可盲目追逐潮流。作为电视技术与艺术本身的探索,无论是从全球视野还是从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看,都会在某个阶段出现潮流性的景观。在中国电视这些年的发展进程中,尤其是最近十几年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进程中,娱乐节目不断造就着阶段性的景观。尽管满足了百姓的基本娱乐需求,但是过度娱乐化也容易导致低俗化乃至恶俗化的取向与问题。《朗读者》的成功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坚定的信念:不追逐单纯的收视率,不追逐引进洋模式的潮流,同样可以取得叫座又叫好的了不起的成就。 ⑧从创新理念看,中国的电视节目的创新不呈现为一种线性状态——从开始径直走向结束,而是呈现为一种循环状态——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有新的内容与形式加入,推陈出新。近年,电视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新兴媒体迅速发展的态势下,很多关于“电视将死”的呼声甚嚣尘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无锡市普通高中2017年秋学期期终教学质量抽测建议卷 高一语文 2018.01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按题号全部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区域内,答在其它区域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 高▲ 的作品来的。 ②传统文化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 ,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 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③宋词是由唐诗发展而来的▲ 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和音乐两方面的特点。 宋词的流派众多,佳作层出不穷。 A.品味物换星移别出心裁B.品位物换星移别出心裁 C.品味时过境迁别树一帜D.品位时过境迁别树一帜 2.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 ..的一项是()(3分) A.卷起千堆雪B.举酒欲饮无管弦C.纵一苇之所如D.千树万树梨花开 3.下列对联中涉及的我国传统节日依次是()(3分) ①岁通盛世家家富,人遇年华个个欢②冒雨先寻菊,迎晴便插萸 ③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④天上冰轮满,人间彩灯明 A.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春节B.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C.春节重阳节端午节元宵节D.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春节 4.对柏桦《家居》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家居 柏桦 三日细雨,二日晴朗 门前停云寂寞 院里飘满微凉 秋深了 家居的日子又临了

祖父的像挂在壁上 帘子很旧,但干干净净 屋里屋外都已打扫 几把竹椅还摆在老地方 仿佛去年回家时的模样 父亲,家居的日子多快乐 再让我遨二三知己 酒约黄昏 纳着晚凉 闲话好时光 A.从全诗看,诗人的家在乡间,这首诗写了诗人离开家乡一年后回到乡间居住的一段日子的生活和心境。 B.诗歌第一节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用“寂寞”“微凉”等词表达了诗人不敢回家的悲凉心境。 C.诗歌第二节直接写回家后的所见。“古朴”两字,既是对自己的家的描绘,也打通了诗人笔下的故里与中国农耕社会的田园和家庭在时空上的阻隔。 D.诗歌第三节写出家居的恬淡,用一个“闲”字串起家居所有温馨的日子,寄至味于淡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尽显无遗。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这个社会要有一个从群众里走出去的孤独者,他才会比较有思考性,▲ ,在群众里面,我们会很安全;跟大多数人一样,就不会被发现。 ①因为他走出去,可以回看群众的状态 ②我自己也是一样,当我在群众中,我根本没有办法思考 ③就像大陆朋友所说,“不要做前面几个,也不要做后面几个” ④所以孤独是思考的开始,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让自己孤独 ⑤如果他在群众当中,便没办法自觉 A.①⑤②④③B.⑤②④③①C.①②⑤④③D.②⑤④③①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古代把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称晦,每月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月末最后一天叫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