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运动和力单元 易错题难题测试综合卷检测试题

人教版运动和力单元 易错题难题测试综合卷检测试题
人教版运动和力单元 易错题难题测试综合卷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一只木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

B.木箱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D.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为一对平衡力

2.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 叠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在2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f1,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f1=0N,F2=20N B.f1=10N,F2=20N

C.f1=20N,F2=40N D.f1=10N,F2=40N

3.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小球()

A.在a处弹簧的弹力最大

B.在b处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C.从a到c过程中,小球的速度逐渐减小

D.在b处小球受到的弹力与它所受的重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

4.小红和妈妈在超市购物,她用8N的力水平推着一个购物车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小红发现前面有人,她马上用17N的水平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运动(此时妈妈不再施力),在此过程中有关小车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是17N B.小车受到的合力是8N

C.小车受到的是平衡力D.小车受到的合力是25N

5.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

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

C.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

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6.为了保证飞机在起降过程中的安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前轮先接触地面

B.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后轮先接触地面

C.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前、后轮同时接触地面

D.起飞时前、后轮同时离开地面,降落时前、后轮同时接触地面

7.如图所示,昆明公共自行车绿色标志由人、自行车和道路三个元素组成,寓意绿色出行,以下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骑行过程中,人受到了路面的摩擦力

B.摩擦力大小不受路面粗糙程度的影响

C.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通过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8.在有些地区,人们常在小河边洗衣服。如图所示,人们先把脏衣服浸泡在河水里,然后提出来放在石板上,用木棒捶打,水花四溅…,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衣服被洗净为止。这里,用木棒捶打的主要目的是()

A.把衣服上的灰尘打碎,以便于洗涤

B.增大木棒与灰尘之间的摩擦,将灰尘带走

C.迫使湿衣服里面的水从衣服纤维之间的缝隙中高速喷出,利用高速水流将灰尘冲洗掉D.木棒捶打,使衣服突然运动起来,而衣服上的灰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静止,从而使灰尘脱离衣服

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置着A、B两个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物体对A物体的支持力与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物体受到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水平地面对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B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对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0.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仍保持静止,则()

A.小孩对箱子的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小孩对箱子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

C.小孩对箱子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力

D.小孩对箱子的推力与箱子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11.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河里戏水的小鸭子上岸后,抖动翅膀时身上的水由于惯性而被抖掉

B.用力推桌子,桌子静止不动,因为推力等于摩擦力

C.放学时骑车太快易造成交通事故,是由于运动快惯性大,很难停车

D.抛出的石块因受到重力作用上升得越来越慢

12.梅西在发任意球时,能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该现象说明()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梅西充分发挥了惯性力的作用

二、填空题

13.超市里小红用15N的力推着重30N的购物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购物车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购物车安装车轮的作用是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14.载有20t防疫物资的汽车沿岳华公路匀速直线向西行驶,汽车受到的水平牵引力是2.5 104N,则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________N。到达我县防疫站卸下一半物资后,汽车以原速继续前进,那么汽车的动能与进站前相比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如图所示是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它能在各种结构槽道中蜿蜒前行,遇到拐弯时则略有停顿,好似略作思索后继续行进,在拐弯时液态金属机器受______(填平衡力/非平衡力)作用。在物质燃料耗尽后,液态金属机器由于具有______它将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16.地铁已成为北京的主要绿色交通工具之一,乘坐地铁需要进行安全检查,如图是安检时传送带运行的示意图。某乘客把一行李箱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在行李箱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行李箱_____(选填“受到”或“不受”)摩擦力的作用,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17.如图a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_____(加速/减速/匀速)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b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_____(加速/减速/匀速)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_____(水/烧杯)具有惯性.

18.如图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做的一个实验:她将小球拉到一定高度并拉直细线,放手后发现小球悬停在空中.然后轻轻拨动小球,小球便不停地绕O点转动,若转动中突然剪断细线,小球将会做______运动,这是由于小球具有_______.

19.如图所示,一位穿着旱冰鞋的小女孩用力推墙,身体却向后运动,这可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同时还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小女孩穿旱冰鞋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

20.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N;若只将拉力增大,当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1.0N时,木块所受合力的大小为______N。

21.小李利用图示装置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N;在木块上放重物,重复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用力F =40N,按住一重10N的木块,如图所示,当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N,摩擦力的方向______.

23.如图所示,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因为锤柄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______会继续向下运动,从而套紧锤头,且锤头质量______越容易套紧。

24.有一架直升飞机重1.5×l05N,悬停在空中时,直升飞机受到向上的举力,这个力的大小为_______N,当它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时,举力_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实验题

2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每次测量时都观察小车右端所对刻度线的位置),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

阻力的大小大较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cm18.326.8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下图甲所示,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则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为________;

(2)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且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小丽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了解到的知识,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A.做匀速圈周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来回摆动

D.保持静止状态

26.小丽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时,她找来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A、B 两个木块(B的表面更粗糙),放在木板上进行实验:

(1)实验中沿水平方向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测出滑动摩擦力,应用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

(2)甲、乙两图,小丽分别以较快和较慢的速度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F2>F1,她认为摩擦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有关。她的结论是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

(3)小丽在实验中发现,要想控制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会很困难,可以对之加以改进,如图丙所示。当加速拉动物体B下方的长木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F1(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7.小明参观战士操练时,发现战士们手榴弹的投掷距离不同.他猜想手榴弹的投掷距离可能与投掷的角度和出手时的速度有关.回家后,他和用两把射出水流速度不同的水枪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

(1)从水枪口射出的水流,由于_______仍能继续运动,最终落到地面,是由于受到_______的作用.

(2)在研究水流落地点与枪口的距离s与枪管和水平方向夹角θ的关系时,要保持_______不变.

(3)①分析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可初步得出:在水流射出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枪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_______时,射出的水平距离最大.②分析实验序号为1、6(2、7或3、8等)的数据,可初步得出:_______.

(4)实际上影响投掷距离还有其他因素,请你猜想:战士的投掷距离还可能与_______等有关.

28.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拉力与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图所示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

(2)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3)小明在进行乙图中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滑动摩擦力F 摩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压的关系图线如丁图所示,由图可知:F摩= F压。乙图

中当木块与砝码对地面的压力变为12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匀速滑动时受到的拉力为N,如果此时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和砝码水平向右一起做加速运动,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N,此时砝码受(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作用。方向为。(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

(4)小明某次拉动木块由静止变为匀速运动时,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戊所示(其中0~3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到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N的水平拉力;若木块所受的拉力F=4N,则木块所处的状态是。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四、解答计算题

29.作图:(1)如图所示,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小车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运动,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图中已标出)

(______)

(2)当物体A沿斜面匀速下滑时,请在图中画出斜面对A的作用力的示意图。

(_____________)

(3)当物体A沿斜面匀速下滑时,请在图中画出A对斜面的作用力的示意图。

(___________)

30.如图,物体M沿斜面匀速下滑,请画出它的受力示意图。

31.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_____)

32.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请你画出该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A.重力和压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A选项错误;

B.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选项正确;

C.压力和支持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C选项错误;

D.木箱所受的重力重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选项错误.2.A

解析:A

【详解】

在甲图中,物体A、B在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B都受到平衡力作用,而物体B在物体A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B不受摩擦力,即摩擦力为0,即

f1=0N

物体A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的大小,也为20N;在乙图中,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因此推力与此时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推力的大小也为20N.即

F2=20N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D

解析:D

【详解】

A.在a处弹簧形变量为零,因此没有弹力;

B.弹簧的弹性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c位置时形变量最大,因此c点的弹性势能最大;

C.由图像乙可知从a到c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先变大后减小;

D.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受竖直向上的弹簧的弹力,竖直向下的重力,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小球速度越来越大.随弹簧压缩量的增大,弹力越来越大,当小球到达b 点时,弹力与重力相等,两力是一对平衡力,合力为零.

4.D

解析:D

【解析】

解答:开始购物车在8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所以购物车受到的是平衡力,经分析可知,此时水平方向上只存在两个力:水平向前的推力和水平向后的摩擦力,它们大小相等,即8N,当小红发现前面有人,用17N的水平向后的力拉小车,使小车减速运动,因小车减速运动,所以小车受的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因为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变化所以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是8N,故A 错误;在此过程中有关小车受力的购物车突然减速时,水平方向仍然存在两个力:水平向后的拉力17N和水平向后的阻力8N,因两者方向相同,所以,合力为17N+8N=25N.故B 不正确,D正确.

5.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A.中0~2秒时,F=1N,物体的运动速度为0,即处于静止状态,则推力F与摩擦力形成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不对;

C中4~6秒时,推力F=2N,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CD正确;

B.中2~4秒时,推力F=3N,物体运动的速度逐渐增加,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但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属于滑动摩擦,因此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摩擦力不变,仍与匀速运动时摩擦力相同,故摩擦力是2N,B对;错误的是A。

考点:滑动摩擦力

6.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飞机起飞时,沿跑道高速运动,当升力达到一定的时候,为了保证安全,前轮先抬起来;飞机飞行减速降落,由于具有水平向前的速度,后轮先着地,才可以平稳降落,若前轮先着陆,机身后半部分由于惯性会向前翻。故答案为B。

考点:惯性

7.D

【详解】

A.在骑行过程中,人与路面不接触,不产生摩擦力,故A不正确;

B.车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受路面粗糙程度的影响,故B不正确;

C.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C不正确;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了闸皮对车圈的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D。

8.C

解析:C

【详解】

用木棒捶打衣服,水从衣服的纤维中冲出,水给尘土一个力,尘土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尘土脱离衣服。

故选C。

9.D

解析:D

【详解】

A.物体B对物体A的支持力与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物体A受到的重力与物体A受到物体B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物体B受到的重力与水平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既不是相互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10.B

解析:B

【解析】

由于箱子未动,处于静止状态,因此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的推力和摩擦力也是一对平衡力,小明对箱子的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阻力,ACD错误,B 正确.

故选B.

【点睛】应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会根据物体的状态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力的关系,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物体在静止时推力等于阻力.

11.C

解析:C

【详解】

A.河里戏水的小鸭子上岸后,抖动翅膀时身上的水由于惯性而被抖掉,A正确,不合题意;

B.用力推桌子,桌子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则推力与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B正确,不合题意;

C.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骑车快不能增大惯性,C错误,符合题意;

D.抛出的石块受到重力作用,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与阻力共同作用,会使石块上升得越来越慢,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2.C

解析:C

【详解】

A.虽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是该现象不能体现相互性,故A不符合题意;

B.虽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但是该现象不能体现物形状的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C.梅西在发任意球时,能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足球的运动状态不断变化,方向在变化),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符合题意;

D.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而不是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3.减小

【分析】

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的条件进行判断;当受力不平衡时,物体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力,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

解析:减小

【分析】

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的条件进行判断;当受力不平衡时,物体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力,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重30N的购物车,在15N水平推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大小是15N.

(2)购物车安装车轮的作用是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

14.5×104 变小

【详解】

[1]救灾货物的汽车沿济青高速公路向西行驶,受到牵引力和阻力的作用,因汽车匀速行驶,所以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阻力与牵引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阻力大

解析:5×104变小

【详解】

[1]救灾货物的汽车沿济青高速公路向西行驶,受到牵引力和阻力的作用,因汽车匀速行驶,所以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阻力与牵引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阻力大小为2.5×104N,方向水平向东。

[2]当到达灾区某救助站卸下一半物资后,汽车继续前进,虽然汽车前进的速度与进站前的速度大小相同,但汽车的质量减小,动能减小,所以汽车的动能与进站前相比减小。15.非平衡力惯性

【详解】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1]液态金属机器拐弯过程中,方向发生变化,所以受到的是非平

解析:非平衡力惯性

【详解】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1]液态金属机器拐弯过程中,方向发生变化,所以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2]在物质燃料耗尽后,由于惯性,液态金属机器仍然可以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16.不受因为行李箱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或者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最多只有一个摩擦力,不会有第二个力,所以可知行李箱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详

解析:不受因为行李箱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或者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最多只有一个摩擦力,不会有第二个力,所以可知行李箱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详解】

[1][2]在行李箱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行李箱在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的,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或者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最多只有一个摩擦力,不会有第二个力,所以可知行李箱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17.匀速减速水

【解析】

【详解】

如图甲,烧杯和水一起向右运动,水面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水面向右倾斜,是车减速运动速度变慢,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

动状态

解析:匀速减速水

【解析】

【详解】

如图甲,烧杯和水一起向右运动,水面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水面向右倾斜,是车减速运动速度变慢,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水面向右倾;这种现象是水具有惯性造成的.

18.匀速直线惯性

【详解】

若转动中突然剪断细线,小球将不再受到细线的拉力,此时小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由于惯性,小球将沿细线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匀速直线惯性

【详解】

若转动中突然剪断细线,小球将不再受到细线的拉力,此时小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由于惯性,小球将沿细线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19.相互的运动状态减小摩擦

【详解】

[1]小女孩用力推墙,身体却向后运动,小女孩对墙施力,墙也对小女孩施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小女孩身体向后运动,说明力可以改

解析:相互的运动状态减小摩擦

【详解】

[1]小女孩用力推墙,身体却向后运动,小女孩对墙施力,墙也对小女孩施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小女孩身体向后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小女孩穿旱冰鞋的目的是把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与地面的摩擦。

20.6 0.4

【详解】

[1]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是0.2N,示数为0.6N

解析:6 0.4

【详解】

[1]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是0.2N,示数为0.6N,所以摩擦力也是0.6N。

[2]拉力增大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还是0.6N,增大的拉

力改变了木块的运动状态。

21.8 变大

【详解】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一个大格为1N,一个大格又分为5个小格,所以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0.8N;

在木块上放重物,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增大,接触面粗

解析:8 变大

【详解】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一个大格为1N,一个大格又分为5个小格,所以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0.8N;

在木块上放重物,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增大,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22.10N 竖直向上

【详解】

(1)木块下滑,相对于墙壁向下运动,墙壁会给它一个向上的摩擦力.由于木块是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下滑,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

解析:10N 竖直向上

【详解】

(1)木块下滑,相对于墙壁向下运动,墙壁会给它一个向上的摩擦力.由于木块是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下滑,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木块受到的重力是10N,由于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摩擦力大小也等于10N,方向竖直向上.

23.惯性越大

【详解】

[1]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当锤柄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

[2]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因此锤头的质量越大解析:惯性越大

【详解】

[1]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当锤柄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

[2]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因此锤头的质量越大越容易套紧。

24.5×105 不变

【详解】

[1]直升机悬停在空中,竖直方向上所受的两个力:重力和举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举力的大小为1.5×105N。

[2]直升机沿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力还是平衡力,所以

解析:5×105不变

【详解】

[1]直升机悬停在空中,竖直方向上所受的两个力:重力和举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举力的大小为1.5×105N。

[2]直升机沿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力还是平衡力,所以举力不变。

三、实验题

25.0cm 小大匀速直线改变 D

【详解】

(1)[1]从图甲可以看到,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为6.80dm,即68.0cm;

(2)[2][3]从表中可以看到,毛巾比棉布粗糙,棉布比木板粗糙,毛巾的阻力大于棉布的,棉布的阻力大于木板的,在毛巾上前进的距离较小,在棉布上前进的距离较大,在木板上前进的距离最大,则可知道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大;

(3)[4][5]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大,可推理若接触面完全光滑,且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6]小丽同学荡秋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小丽同学将保持静止状态,故选D。

26.二力平衡错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大于

【解析】

【详解】

(1)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平衡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实验中是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

(2)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速度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两图压力大小不同,实验过程没有控制物体间的压力保持不变,因此,不能正确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所以她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3)拉动木板时,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由于木块相对地面静止,则摩擦力与弹簧秤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实验时不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但是弹簧测力计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使读数更准确,由于A、B两个木块的质量相等,即压力相等,但B的表面比A 的表面更粗糙,所以当加速拉动物体B下方的长木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F1。27.惯性重力水流射出的速度 40°夹角相同,初速度越大,射出的水平距离越远空气的阻力

【解析】

(1)水流离开枪筒后,不再受到水枪施加的作用力,但由于运动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能够继续向前运动;最终落到地面是由于受到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2)他猜想手榴弹的投掷距离可能与投掷的角度和出手时的速度有关,由此类比,水流落地点到枪口的距离和枪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水流流出枪口的速度有关,要探究水流落地点与枪口的距离s与枪管和水平方向夹角θ的关系,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水流射出时的速度一定;(3)①分析表一的数据,可以发现:在水流射出速度一定,都为V 1 时,枪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0°时,射出的水平距离最大;②1、6两次实验,枪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都是20°,第6次实验水流射出速度比较大,射出的水平距离比较大,由此得出结论:枪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时,水流射出时的速度越大,水流射出的水平距离越大;(4)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可知,站的越高,扔得越远,因此我们做出猜想:战士的投掷距离还可能与高度有关;

28.相等(或二力平衡)(1)乙(2)粗糙(3) 0.25 3 3 静摩擦力水平向右(4) 4.2 C

【解析】

试题分析:(1)要使测力计的示数与摩擦力相等,木块必须处于平衡状态,匀速拉动木块使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要研究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所以应比较甲、乙两图。

(3)比较甲、丙两图发现: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由此可知研究的是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故结论为: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的越粗糙摩擦力的越大.故此题答案为:(1)匀速直线运动.

(2)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压力一定时,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考点定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二力平衡条件、

四、解答计算题

29.

【详解】

(1)[1] 以A为研究对象,受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摩擦力二力平衡保持静止;A受到支持力方

向竖直向上,过物体的重心,分别沿支持力和摩擦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分别用N和f表示,如图所示:

(2)[2]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斜面对A有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如图所示:

(3)[3]当物体A沿斜面匀速下滑时,A对斜面的作用力有对斜面的摩擦力和对斜面的压力,压力方向垂直受力面向下,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沿斜面向下,如图所示:

30.

【解析】

【详解】

物体M沿斜面匀速下滑,因此它受到的力有: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三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重心上,从重心开始沿力的方向分别作各力的示意图,如图:

【点睛】

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出物体所受到的力是关键,要注意物体下滑时没有沿斜面向下的力的作用。

31.

【解析】

地球表面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方向竖直向下;

物体受到斜面斜向上的支持力,也斜面垂直;

在斜面上物体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所以还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作用点都画在物体的重心,如图:

点睛:重点是力的示意图,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关键,明确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

32.

【详解】

物体静止在地面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故作图如下:

力、运动和力易错题整理

第 1 页 共 1 页 郑州一中实验初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二次周考 物理试题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30分钟 考查内容:第七章、第八章 命题人:王留峰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72分) 1.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2.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 A.桨划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3.如图所示,物体A 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 当水平力减小为F /2时,物体A 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 此时物体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 A .减小为原来的1/2 B .和原来一样 C .增大为原来的2倍 D .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各用4N 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 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4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 ,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 ,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 5.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则关于人的受力分析的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 D.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电梯对人斜向上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推力 6.如图所示,一木板B 放在水平面上,木板A 放在B 的上面,A 的 右端通过轻质弹簧秤固定在直立的墙壁上,用力F 向左拉动B , 使它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这时弹簧秤示数为T ,下面的说法中 F B A T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分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分析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错例1 题目描述: 典型错解: 错因分析: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于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有所误解,认为像综合算式48-7+12=53(人)和分式48-7=41、41+12=53(人)两种算式的形式不一样就是两种列式的方法,没有将其与解决问题的思路联系起来,再加上教师在讲授的时候没有有效引导,从而导致这样的错误出现。

教学建议: 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交流和反馈解题的思路,使学生明确48-7+12=53(人)这个算式中,4第一步48-7就表示转走7人以后班级的人数,再加上12表示转来后现在学生的人数。对比分式48-7=41、41+12=53(人)不难发现,二者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从而告诉学生解题思路相同的算式是相同的方法,激发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如48+12-7=53,先求出转来后的班级人数,再求转走后的班级总人数。 错例2 题目描述: 校园里有22盆菊花,月季花比菊花多13盆,两种花一共有多少盆? 典型错例: 错因分析: 通过学生的做题,可以分析出造成学生错误的原因大致有两个:首先是学生审题不够仔细,对于问题没有认真分析,想当然的拿两个已知的数字22和13相加;其次学生对其中的数量关系不够明确,没有认真分析其中的两个已知条件以及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月季花比菊花多13盆”这个中间条件分析得不够透彻,以至于不知其所以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题目,认真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知道要想求“两种花一共有多少盆”这一问题,必须知道月季花和菊花各多少盆,从而顺着问题去找。学生进而从已知的条件中知道菊花有22盆,但月季花需要借助“月季花比菊花多13盆”这一中间条件去求,从而知道月季花可以用“22+13”这一式子表示,找到了两个必须的条件,“两种花一共多少盆”学生就可以列式22+13+22=57(盆)。因此在此类知识上,引导学生对于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的分析是今后教师教学的重心。 错例3 题目描述: 小红:我今年6岁。妈妈:我的年龄是小红的6倍。妈妈比小红大几岁? 典型错例: 错因分析: 学生出现此类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够仔细,对于问题没有斟酌就开始下笔,以至于答非所问。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已知条件的分析还不到位,对于“我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这一中间条件理解还不是很透彻。

受力分析练习题(含标准答案及详解)

精选受力分析练习题35 道(含答案及详解) 1.如右图 1 所示,物体M 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关于M 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D ) A.M 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B.M 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 C.M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D.M 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 2.(多选)如图 6 所示,两个相似的斜面体A、B 在竖直向上的力 F 的作用下静止 靠在竖直粗糙墙壁 上。关于斜面体A和 B 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图6 A .A 一定受到四个力 B.B 可能受到四个力 C.B 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D.A 与B 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3、如图3所示,物体A、B、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 B 、 C 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A 受6个,B 受2个,C受4个B.A 受5个,B 受3个,C 受3个 C.A 受5个,B 受2个,C受4个D.A 受6个,B 受3个,C 受4个 4.(多选)如图5所示,固定的斜面上叠放着A、B 两木块,木块 A 与 B 的接 触面是水平的,水平力F 作用于木块A,使木块A、B 保持静止,且F≠0。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B D) 图5 A . B 可能受到5个或 4 个力作用 B.斜面对木块B 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A对B的摩擦力可能为0 D.A、B 整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5、如右图 5 所示,斜面小车M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且M 、m 相对静止,小车后来受力个数为( B ) 图1

A .3 B .4 C .5 D .6 解读: 对 M 和 m 整体,它们必受到重力和地面支持力.对小车因小车静止,由平衡条件知墙面 对小车必无作用力,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如右图所示,它受四个力;重力 M g ,地面的支持力 F N1, m 对它的压力 F N2 和静摩擦力 Ff ,由于 m 静止,可知 F f 和 F N2 的合力必竖直向下,故 B 项正确. 6、如图 6 所示,固定斜面上有一光滑小球, 有一竖直轻弹簧 P 与一平行斜面的轻弹簧 Q 连接着, 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小球所受力的个数不可能的是( A ) A .1 B .2 C .3 D .4 7、如图 7 所示,在竖直向上的恒力 F 作用下,物体 A 、B 一起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在运动过程 中,物体 A 保持和墙面接触, 物体 B 紧贴在 A 的下表面,A 和 B 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D ) A. 竖直墙面对物体 A 有摩擦力的作用 B. 如果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较小,则物体 C. 物体 B 受到 4 个力作用 D. 因为有向上的加速度,所以 A 、B 处于超重状态,恒力 F 一定大于物体 A 和 B 受到的重力之和 8、如图 8所示,小车 M 在恒力 F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 ( ) A. 若地面光滑,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 B. 若地面粗糙,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 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 D. 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的作用 【答案】选 C 、D. 【详解】先分析重力和已知力 F ,再分析弹力,由于 F 的竖直分力可能等于重力,因此地面可能 对物体无弹力作用,则 A 错; F 的竖直分力可能小于重力,则一定有地面对物体的弹力存在,若地面粗糙,小车受 摩擦力作用,共四个力作用, B 错;若小车做匀速运动,那么水平方向上所受摩擦力和 F 的水平分力平衡,这时小 车一定受重力、恒力 F 、地面弹力、摩擦力四个力作用,则 C 对;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当地面光滑时,小车受重力 和力 F 作用或受重力、力 F 、地面支持力作用,选项 D 正确 . 9、如图 9 所示, 用一根细绳和一根杆组成三角支架, 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 杆的一端顶在掌心, 当A处挂上重物时, 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图中的( D ) 10、如图 10 所 示, 一倾斜墙面 下有一 质量为 M 的物体 A 受到一竖直向上的推力 F 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则( BD ) A. A 可能受到一个力的作用 B. A 可能受到二个力的作用 A 、 B 间可以没有摩擦力作用 B C D 图9 图6 图7 图8 A

第八章 运动和力单元 易错题难题质量专项训练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易错题难题质量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②A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F ③物体B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④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2.如图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B点,摆向另一侧的最高点C,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剪断悬线,小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C.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D.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做匀速圆周运动 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4.下列关于生活中几个事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辆汽车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跳高运动员竖直向下蹬地的力大于他的重力,运动员就能从地上跳起来 C.鸡蛋掉到地面上破裂,是因为地面对蛋壳的作用力大于蛋壳对地面的作用力 D.一袋重500N的米放在地面上,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它,这袋米受到的合力为200N 5.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C.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在空中会下落

运动和力单元 易错题难题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一只木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 B.木箱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D.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为一对平衡力 2.如图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B点,摆向另一侧的最高点C,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剪断悬线,小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C.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D.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做匀速圆周运动 3.如图,用手握住装有水的瓶子,使其竖直且静止在手中,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瓶子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瓶子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瓶子静止在手中,此时瓶子受到竖直向下的摩擦力 C.手握瓶子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 D.减少瓶子里水的质量,酒瓶受到的摩擦力也减小 4.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G=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0~t1时间内小球处于平衡状态 B.t1~t2时间内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C.t2时刻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D.t3时刻小球处于非平衡状态 5.下列关于运动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若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将逐渐停下来 D.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但其运动方向可能保持不变 6.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 叠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在2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f1,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f1=0N,F2=20N B.f1=10N,F2=20N C.f1=20N,F2=40N D.f1=10N,F2=40N 7.如图所示,是南开中学教师运动会的“同心鼓”项目,这个项目要求老师们同时用力拉着鼓四周的绳子,通过有节奏的收、放绳子使鼓起伏,让球在鼓面上跳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B.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平衡力 C.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 D.鼓悬空保持静止时,因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不为零 8.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不等式易错题分析

不等式易错题分析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不等式易错题分析 一、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易错题 (一)、随意消项致误 例题1:解不等式; 22(44)(43)0x x x x -+-+≥ 错解:原不等式可化为:2(2)(1)(3)0x x x ---≥ 解得2(2)0,(1)(3)0x x x -≥∴--≥ 所以31x x ≥≤或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31x x x ≥≤或 剖析:错误是由于随意消项造成的,事实上,当2(2)0x -=时,原不等式亦成立 正解:原不等式可化为:20x -≠且(1)(3)0(2)0x x x --≥-=或 解得31x x ≥≤或或x=2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31x x ≥≤x|或或x=2 (二)、函数不清致误 例题2:已知函数22(45)4(1)3y m m x m x =+-+-+的图像都在x 轴的下方,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错解:,依题意,对,0x R y ∈>恒成立,于是函数的图像开口方向向上,且图 像与x 轴无交点。故[]2224504(1)43(45)0 m m m m m ?+->???=--+-

正解:当2450m m +-≠时,同上述解答有119m <<, 若2450m m +-=时,则m=1或m=5 若m=1,,则已知函数化为3y =,则对,0x R y ∈>恒成立; 若m=5,则已知函数化为243y x =+,对,0x R y ∈>不恒成立,故此情形舍去。 所以m 的取值范围为119m ≤< (三)、漏端点致误 例题3:已知集合{}{}2|20,|3A x x x B x a a =--≤=<+,且A B 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错解:{}{}2|20|12A x x x x x =--≤=-≤≤ 若使A B φ=,需满足231a a >+<-或,解得24a a ><-或,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4a a ><-或。 剖析:上面的解法错误原因在于忽视了集合{}|12A x x =-≤≤的两个端点值-1和2,其实当2a =时{}|25B x x =<<,满足A B φ=;当31a +=-时,即4a =-时也满足A B φ=。 正解:{}{}2|20|12A x x x x x =--≤=-≤≤若使A B φ=,需满足231a a ≥+≤-或,解得24a a ≥≤-或,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24a a ≥≤-或。 (四)、条件非充要致误 例题4:若方程2(2)50x m m +-+-=的两根均大于2,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错解:设两根为12,x x ,则有题意可得:1212044x x x x ?≥??+>??>?2(2)(5)02454m m m m ?---≥??->??->?

(完整word)精选受力分析练习题(含答案及详解),推荐文档

精选受力分析练习题15道(含答案及详解) 1.如右图1所示,物体M 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关于M 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 .M 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 B .M 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 C .M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D .M 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 2、如图2所示,物体A 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物体B 的受力个数为 ( ) A.2 B.3 C.4 D.5 答案 C 解析 B 物体受四个力的作用,即重力、推力F 、物体A 对B 的支持力和物体A 对B 的摩擦力. 3、如图3所示,物体A 、B 、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 作用于C 物体,使A 、 B 、 C 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A 受6个, B 受2个, C 受4个 B .A 受5个,B 受3个,C 受3个 C .A 受5个,B 受2个,C 受4个 D .A 受6个,B 受3个,C 受4个 4、如图4所示,在水平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若A 与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B 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解析:对于B 物体,一定受到的力有重力、斜面支持力、A 的压力和A 对B 的摩擦力,若以整体 为研究对象,当F 较大或较小时,斜面对B 有摩擦力,当F 大小适当时,斜面对B 的摩擦力为零,故B 可能受4个力,也可能受5个力.答案:BC 5、如右图5所示,斜面小车M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 ,且M 、m 相对静止,小车后来受力个数为( B ) A .3 B .4 C .5 D .6 解析: 对M 和m 整体,它们必受到重力和地面支持力.对小车因小车静止,由平衡条件知墙面对小车必无作用力,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如右图所示,它受四个力;重力M g ,地面的支持力F N1,m 对它的压力F N2和静摩擦力Ff ,由于m 静止,可知F f 和F N2的合力必竖直向下,故B 项正确. 6、如图6所示,固定斜面上有一光滑小球,有一竖直轻弹簧P 与一平行斜面的轻弹簧Q 连接着, 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小球所受力的个数不可能的是 ( A ) A .1 B .2 C .3 D .4 7、如图7所示,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 作用下,物体A 、B 一起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在运动过程 中,物体A 保持和墙面接触,物体B 紧贴在A 的下表面,A 和B 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竖直墙面对物体A 有摩擦力的作用 B.如果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较小,则物体A 、B 间可以没有摩擦力作用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图7

人教版第八章 运动和力单元 易错题难题专项训练检测

人教版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易错题难题专项训练检测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块从左侧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冲上右侧的光滑曲面,最远能到达A点。现在启动传送带,使皮带沿逆时针方向运动,让该物块仍从P点自由滑下,则物块最远能到达图中的() A.A点B.B点C.C点D.D点 2.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某期节目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绳子穿过内壁和端口光滑的空心圆筒,绳子上端系一个金属球,下端与装有皮球的网袋连接。转动空心圆筒,使金属球转动(如图)。随着转速加大,网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球转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金属球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网袋静止时,它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网袋开始向上运动,说明所受到的拉力大于它的重力 3.利比亚当地时间2011年3月19日18时45分起,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开始对利比亚实施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打击.从一架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颗炸弹,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在炸弹未落地之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和三颗炸弹的运动情况是 A.B.C.D. 4.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不受力D.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 5.为了保证飞机在起降过程中的安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前轮先接触地面 B.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后轮先接触地面

C.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前、后轮同时接触地面 D.起飞时前、后轮同时离开地面,降落时前、后轮同时接触地面 6.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的垂直于墙面的力挤压黑板擦,黑板擦静止于墙面上,此时黑板 擦受到的摩擦力为f1;改变F的大小使其变成1 3 F,黑板擦恰好匀速下滑,此时黑板擦受 到的摩擦力为f2,请问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 A.f1f2D.无法判断 7.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轮滑运动慢慢成为广大青年群众积极参与的社会活动,在轮滑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轮滑受到的重力和水平地面对轮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轮滑下面的轮子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摩擦的 C.轮滑匀速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轮滑运动时不用力仍能保持向前滑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8.在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正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将悬挂电灯的绳索剪断后它将() A.匀速下落B.匀速上升C.保持静止D.无法判断 9.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与瓶子所受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B.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瓶子正放与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力是不同的 D.如果瓶子受到的所有力同时消失,它将仍留在原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10.下列情景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绕地球匀速运行的卫星 B.加速追赶猎物的猎豹

运动和力单元 易错题难题同步练习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块从左侧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冲上右侧的光滑曲面,最远能到达A点。现在启动传送带,使皮带沿逆时针方向运动,让该物块仍从P点自由滑下,则物块最远能到达图中的() A.A点B.B点C.C点D.D点 2.如图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它在大气层外运行,假若卫星运动到远地点位置时所有外力消失,那么卫星将会() A.在远地点静止B.沿远地点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落回地球D.仍然会沿着原来的椭圆轨道匀速运行3.小强重力为G,乘坐竖直电梯上楼的过程中,电梯对小强的支持力F随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在电梯中受重力、支持力、绳子拉力3个力的作用 B.在1t到2t时间段,电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2t到3t时间段,小强所受合力为零 D.在整个过程中,小强相对电梯一直静止,所以小强所受合力一直为零 4.如图甲所示装置,其中心固定着一根竖直的杆,杆顶有一小球。一开始小球和装置一起沿某一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装置突然停止,小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乙所示,请由此判断装置是向哪个方向运动()

A.西南B.东南C.东北D.西北 5.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C.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在空中会下落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6.小红和妈妈在超市购物,她用8N的力水平推着一个购物车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小红发现前面有人,她马上用17N的水平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运动(此时妈妈不再施力),在此过程中有关小车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是17N B.小车受到的合力是8N C.小车受到的是平衡力D.小车受到的合力是25N 7.小轩与爸爸乘火车去旅游时,用新买的数码相机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如下图甲乙丙所示为车厢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 B.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 C.甲图中火车在减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 D.甲图中火车在加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 8.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水瓶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水瓶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水瓶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9.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通过物理实验,展示了飞船内部物体在失重(相当于物体不受重力)情况下的物理现象。王亚平利用小球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

小学六年级语文易错题分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易错题分析 一、字音 (一)多音字如: ★给多音字注音 树冠(guàn)旋转(zhuàn) 错误原因分析: 想当然的,随意地读 纠错策略及改进措施: 1、查字典明确“冠”和“转”在表示不同意思时的不同读音。 2、学生订正。 3、指出学习不能想当然,鼓励学生纠正身边人的错误读音。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上“√”。 树干(gān√gàn) 错误原因分析: 发音不标准,以往对字词的读音不重视。 纠错策略及改进措施: 据义定音,懂得“树干”的意思,选择正确读音。 ★朗读错误:五行(háng) 错误原因分析: 将“五行”的意思理解为“几行” 纠错策略及改进措施: 理解词义: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正音五行(xíng) ★朗读错误:憎恶(è) 错误原因分析: 多音字读音不明 纠错策略及改进措施: 1、查工具书了解恶(è)与恶(wù)的意思; 2、改错; 3、举一反三:èwù凶恶()可恶()恶()劣无恶()不作深恶()痛绝 (二)习惯误读的字如: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渺(miáo) 小 错误原因分析: 平时发音不准 纠错策略及改进措施: 查字典明确正确读音miǎo,反复呈现着读。 ★给带点字注音 亲昵(nī)依偎(wèi ) 错误原因分析: 生活中口语读错。 纠错策略及改进措施: 查字典正音牢记:亲昵(nì)依偎(wēi ) ★“旋涡”的“旋”读成了第四声。 错误原因分析: 生活中口语错误 纠错策略及改进措施: 查词典明确正确读音。 二、字形 (一)形近字如: ★划去不恰当的字 (辨辩)认有的同学选择错误,有的同学做题的要求不对。 错误原因分析: 审题不清,词义不明 纠错策略及改进措施: 1、要求认真审题; 2、复习“辨”与“辩”的意思,认真区别; 3、举一反三:(辨辩)论(辨辩)别争(辨辩)分(辨辩) ★抄写词语:寒暄(寒喧) 错误原因分析: 形近字混淆 纠错策略及改进措施: 明确“暄”在词语中的意思是“温暖”,所以是“日字旁”;订正。

受力分析练习题 (2)

受力分析 例1: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A 物体的受力示意图。(F 垂直于斜面) 例2: 画出下图中光滑斜面上被一挡板挡住的静止钢球的受力示意图。 例3: 在竖直双线悬吊着的斜木梁M 上,放着物体m ,分析斜梁受哪几个力的作用? 例4: 质量相同的两块砖A 、B 被两木板夹住,试分析 A 、B 的受力情况。 例5:物体A 放在水平传送带上,且A 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若传送带向右匀速运动,试分析A 的受力。 例6.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 1.分别画出图中A 、B 两物体的受力示意图(A 和B 均静止) 2.如图所示,用力F 将一个木块压在倾斜板 上静止 不动,则木块( ) A .有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 .有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 C .必定受四个力作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3.如图所示,A 、B 、C 三木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对B 木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恒力F ,三木块共同向右匀速运动,三木块的重力都是G ,分别画出三木块受力示意图。 v v

4.下图中的三个物体正在匀速直线向左运动,那么各接触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如何? 5.如图所示,质量都是m的4块砖被夹在两木板之间静止。求中间两块砖之间的摩擦力。 6: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轮带动B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B.B轮带动A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C.C轮带动D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D.D轮带动C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7.如图所示,A、B两物体排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以下情况中对B进行受力分析。 (1)B与水平面间无摩擦。 (2)B与水平面间及B.A之间都存在摩擦。 8.如图所示,人重600N,木板重400N,人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系数均为0.2,现在,人用一水平恒力拉绳子,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人拉绳子的力及人与木块间的摩擦力分别是多少?

人教版第八章 运动和力单元 易错题质量专项训练试卷

人教版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易错题质量专项训练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块从左侧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冲上右侧的光滑曲面,最远能到达A点。现在启动传送带,使皮带沿逆时针方向运动,让该物块仍从P点自由滑下,则物块最远能到达图中的() A.A点B.B点C.C点D.D点 2.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无人机上,图甲中无人机带着小球竖直向上运动;图乙中无人机带着小球水平向右运动;两图中,小球与无人机均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小球可能做加速直线运动 B.甲图中,若悬挂小球的细线突然断了,小球立刻向下运动 C.乙图中,小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图中,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3.小强重力为G,乘坐竖直电梯上楼的过程中,电梯对小强的支持力F随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在电梯中受重力、支持力、绳子拉力3个力的作用 B.在1t到2t时间段,电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2t到3t时间段,小强所受合力为零 D.在整个过程中,小强相对电梯一直静止,所以小强所受合力一直为零 4.如图所示,是南开中学教师运动会的“同心鼓”项目,这个项目要求老师们同时用力拉着鼓四周的绳子,通过有节奏的收、放绳子使鼓起伏,让球在鼓面上跳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B.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平衡力 C.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 D.鼓悬空保持静止时,因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不为零 5.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系于轻质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斜跨过左右吸在黑板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如图所示.此时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要证明:“两个力平衡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手扶卡片,在右侧加挂一个钩码,松手 B.手扶卡片,使其竖直向下移动一些,松手 C.手扶卡片,绕其中心在竖直平面旋转90°,松手 D.手扶卡片,将右侧滑轮竖直向下移动至与左侧滑轮在同一水平线上,松手 6.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通过物理实验,展示了飞船内部物体在失重(相当于物体不受重力)情况下的物理现象。王亚平利用小球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下列四图表示小球在这两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7.如图所示,昆明公共自行车绿色标志由人、自行车和道路三个元素组成,寓意绿色出行,以下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运动和力易错题4份

《力和运动》 一、惯性问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停止作用时,它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逐渐慢下来,最后停止运动 C、可能改变运动方向 D、做匀速直线运动 错误!未指定书签。.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错误!未指定书签。.有一气球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气球里脱出一个物体, 这个物体离开气球后将: 【】 A、继续上升一段时间, 然后下降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错误!未指定书签。.氢气球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共同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到达某一个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这个重物将【】 A、继续上升一段,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错误!未指定书签。.火车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一人在车厢地板上的P点竖直向上跳起0.5秒后落回到地板上。这个人的落地点是【】 A、在P 点前方1米处 B、在P点后方1米处 C、仍在P点处 D、无法判断 错误!未指定书签。.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上,有人竖直向上跳起,他的落地点在【】 A、位于起跳点后面 B、位于起跳点前面 C、落于起跳点左右 D、位于起跳点处 二、平衡问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一个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这两个力的三素完全相同, 这两个力: 【】 A、肯定是平衡力 B、肯定不是平衡力 C、一定是重力和支持力 D、一定是拉力和摩擦力 错误!未指定书签。.质量相等的两只降落伞,甲伞以3 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 乙伞以5 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 在下降的过程中:【】 A、甲伞受到的阻力大 B、乙伞受到的阻力大 C、两只伞受到的阻力一样大 D、无法确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某同学站在磅秤上, 下列哪一对是平衡力:【】 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承力 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压力 D、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 错误!未指定书签。.起重机吊着3吨的货物,下列哪种情况下,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最大:【】 A、货物停在空中时 B、货物匀速上升时 C、货物匀速下降时 D、三者都一样大 三、合力问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重500N的一袋大米放在地面上,一个同学用200N的力,沿竖直向上的方向提这袋大米,此时这袋大米受到的合力是:【】

典型固定搭配易错题分析复习进程

典型固定搭配易错题 分析

典型固定搭配易错题分析 典型 1. I wonder _______ it is worth _______. A. that, reading B. if, reading C. that, to read D. whether, to read 【解析】此题陷阱选项为D。这是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引起的。其实,此题主要 考查worth的搭配,worth后面不接动词不定式,而要接动词的ing形式, sth. be worthy doing意为“某事值得做”。这里句子意为“我想知道这是否 值得一读”。正确答案为B。 2. It’s very nice _______ you to take care of my baby while I was away. A. for B. of C. with D. to 【解析】此题陷阱选项为A。其实,此题考查“It’s +形容词+of/ for sb. to do sth. ”这个固定句型中介词的正确选择,介词用for还是用of,关键 看句中的形容词:如果形容词是描述不定式的行为者的性格和品质(如kind, nice, good, clever, polite等)时,用介词of;如果形容词是描述客观情况(如difficult, easy, hard, dangerous, important等)时,则用介词for。 正确答案为B。 3. The boys felt sad as they lost _______ the girls in the talk show. A. by B. in C. to D. on 【解析】此题陷阱选项为C或D。其实,此题考查be lost in这个固定短语介 词的使用。正确答案为B。 4.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r? —Go along this road, and _______ the first turning on the right. Then you will find it. A. walk B. take C. make D. turn 【解析】此题陷阱选项为A或C或D。其实,表示走哪一个路口,习惯上要用take。正确答案为B。 5. The third girl _______ the left is a famous film star. A. at B. beside C. next to D. on 【解析】此题陷阱选项为A。其实,这道题是考查介词的固定搭配,表示“在 左边”或“在右边”介词要用on,而不用at。正确答案为D。 6. —I’m looking forward _______ tak ing a holiday in Hainan. —So am I. It’s great to be _______ holiday there. A. for, on B. to, at C. to, on D. for, at 【解析】此题陷阱选项为A。其实,这里考查的是look forward to和on holiday这两个固定搭配。正确答案为C。 7. —Must I come at four o’clock?

高中物理各种模型受力分析练习题

单一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受力问题 1、如右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它们受到的摩擦 力的大小关系是( ) A.三者相同B.乙最大 C.丙最大D.已知条件不够,无法比较 2、如右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 20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 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取10N/kg)( ) A.10N,向右B.10N,向左 C.20N,向右D.20N,向左 3、质量为m的木块,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的推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 面做匀速运动,如右图所示,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 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应为( ) A.μmg B.μ(mg+F sinθ) C.μ(mg-F sinθ) D.F cosθ 4、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一水平力F的作用,如右图所示,现将作用力F保持大小不变,沿逆时针方向缓缓转过180°,在转动过程中,物体一直在向右运动,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对地面的正压力F N和地面给物体的摩擦力F f的变化情况是( ) A.F N先变小后变大,F f不变 B.F N不变,F f先变小后变大 C.F N、F f都先变大后变小 D.F N、F f都先变小后变大 5、如右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A.10N,方向向左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右D.零 6、如下图甲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向右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试问在下列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怎样变化? (1)当F突然增大时; (2)从撤去F到物体最终静止的过程中; (3)将物体立放起来(如图乙),仍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的过程中. 7、质量为的空木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当拉力F1=时,木箱静止;当拉力F2=时,木箱做匀速运动,求: (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木箱在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3)木箱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kg的物块,在F=10N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方向与水平成θ=370,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cos37°=。 (1)画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人教版第八章 运动和力单元 易错题难题检测试题

人教版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易错题难题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无人机上,图甲中无人机带着小球竖直向上运动;图乙中无人机带着小球水平向右运动;两图中,小球与无人机均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小球可能做加速直线运动 B.甲图中,若悬挂小球的细线突然断了,小球立刻向下运动 C.乙图中,小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图中,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2.现有3块相同的砖,每块砖重为10N,一人用竖直的两板将三块砖如图所示夹起,则“2号”砖左侧和右侧各自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5N 5N B.5N 10N C.10N 5N D.10N 10N 3.小明发现蹦极运动中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大小不变,而弹性绳的弹力是变化的。蹦极运动的过程是利用弹性绳捆住人的脚,从高处p跳下,人到a处时刚好拉直弹性绳,人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c后又返回向上运动,如此反复,最终停在b 位置。在开始下降时,经过pa段、ab段、bc段的过程中,人的运动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A.pa段加速运动 B.ab段加速运动 C.bc段减速运动 D.a点速度最大 4.一个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管道如图甲所示,利用拉力F将一木块从管道的左端竖直

拉进,右端竖直拉出。已知管道中的竖直管口对木块的挤压作用相同,并测得拉动全过程中拉力和木块移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重力为2N B.4~6秒,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8N C.0~2秒,木块受到的合力为7N D.2~4秒,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5.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杯子的压力就是杯子的重力 B.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6.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小杨骑共享单车游玩邛海湿地公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杨骑行的速度最大可以达到50m/s B.小杨下坡时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 C.小杨骑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如下图所示,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受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 B.小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小球的拉力 C.弹簧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受到的重力 D.小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小球的重力 8.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如图所示的“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