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试题[1]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试题[1]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试题[1]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

(×)1.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困难、复杂、但风险小。

(√)2.学好国际贸易课程有助于搞好本国对外贸易。

(×)3.超保护贸易不但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国内不发达或衰弱的垄断工业。

(×)4.自由贸易政策是对货物的进出口进行限制。

(x)5.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交换商品的场所。

(x)6.1851年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美国纽约举行。现金世界上有数百个城市举行不定期或定期的国际博览会。

(x)7.1999年在中国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综合性的博览会。

(√)8、机器大工业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ⅹ)9.关税也是一种税收,具备税收的基本属性,因此,与其他税一样,关税也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10.制定和实施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比关税的制定更迅速的更简单。

(× )11、“间接贸易”又称“转口贸易”。错

(√ )12、现实的国际分工是不完全分工。对

(√)13、科学技术进步削弱着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优势。对

(√)14、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对

(√)15、凯恩斯认为:一国增加出口有利于该国国民收入的提高。对

(√)16、任何国家的对外贸易都需要国家的干预和控制。对

(×)17、二战后出现的“贸易自由化”是“自由贸易时代”的重现。错

(×)18、一国限制进口的目的是保障该国的竞争利益。错

(√)19、财政关税的税率不能定得过高。对

(×)20、进口贸易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错

二、单选题

(B)1.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叫做__________。

A. 直接贸

易 B. 间接贸易

C. 转运贸

易 D. 过境贸易(A)2.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__________。

A.重金主义

B.重银主

义 C.重铜主义 D.金银主义(A)3. 出口价格指数比与进口价格指数的比值大于1,表明__________。

A. 贸易条件有

利 B. 贸易条件不利

C. 出口价格

低 D. 进口价格高

(D) 4.进料加工是指自己进口原辅料进行加工,成品销往国外,进料又称为进养出。

A.出口方 B.买方 C.卖方 D.加工方

(A)5.买方利用对方提供的设备、技术工艺等开发生产出来的产品偿还进口设备等贷款的

叫 A 。

A.返销 B. 购销 C. 互购 D.租凭

(C)6.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商品交易所是创办于1848年的 C 来进行。

A.英国伦敦B. 美国华盛顿C. 美国芝加哥D. 法国巴黎

(A)7、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因素的是________。

A.社会生产力

B.资源禀赋

C.国际生产关系

D.自然条件

(D)8、以下关于关税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关税是由海关向进出口商就经过一国关境的进出口商品和劳务征收的一种税收

B、关税具备税收的基本属性

C、关税的税收客体是进出口货物,主题是进出口商

D、欧洲最早关税出现在英国

(D)9、优惠关税的类型不包括。

A、特会税

B、普通优惠关税

C、最惠国

D、差价税

(B)10、某国对大豆的进口规定:从美国进口的大豆超过10万吨后,禁止进口。这种大豆配额属于、

A、绝对配额的全球配额

B、绝对配额的国别配额

C、全球性关税配额

D、国别关税配额

11、H-O模型理论是从各国的(D )出发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

A、人力资源

B、土地资源

C、资本资源

D、经济资源

12、(B )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体系的建立。

A、绝对利益

B、比较利益

C、相互需求

D、要素禀赋

13、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现实的市场是(D )的市场。

A、自由竞争

B、有限竞争

C、完全竞争

D、不完全竞争

14、因清理剩余货物而导致的倾销为(A )倾销。

A、偶发性

B、间歇性

C、连续性

D、习惯性

15、在采用国别配额时,进口商品时进口商必须提交(D )。

A、商品检验书

B、出口许可证

C、进口许可证

D、原产地证书

16、在人类社会第( C )次社会大分工时期产生了对外贸易。

A、一

B、二

C、三

D、四

17、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国家有(C )。

A、德国和英国

B、法国和德国

C、美国和德国

D、英国和美国

18、世界贸易组织规定各成员方在贸易上应实行( A )

A、无歧视的贸易措施

B、数量限制措施

C、优惠措施

D、普惠措施

19、外汇管制是通过( A )来限制进口

A、进口商外汇支付能力

B、进口商本币支付能力

C、出口商外汇支付能力

D、出口商本币支付能力

20、关税征收时需要确认完税价格的是(B )。

A、从量税

B、从价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三、多选题

(ABC)1.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是__________。

A.对外贸易总政

B.进出口货物与服务贸易政策

C.对外贸易国别政

策 D.对外贸易差别政策

(AD)2.世界主要石油市场是。

A.美国、日本

B.中国

C.东欧

D.西欧、东南亚

(ABCD) 3.以地理概念来划分的世界上较为成型的主要区域市场有。

A.西欧市场、北美市场

B.亚太市场、大洋洲市场

C.拉美的区域市场、中东区域市场

D.非洲的区域市场、东欧及独联体市场

(ABC) 4.贸易自由化主要表现为。

A.削减关税 B。减少非关税壁垒

C.放宽外汇管制 D。增加关税

(ABCD) 5.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分为。

A.国素推动阶段 B。投资推动阶段

C.创新推动阶段 D。财富推动阶段

6、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BCE )组织。

A、全面消除贸易壁垒的

B、推进贸易自由化的

C、约束国家行为的

D、约束企业行为的

E、全球性的

F、区域性的

7、比较成本理论的科学价值表现在它指出:( BE )

A、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基础均为比较利益

B、所有国家都能确定各自的比较优势产业

C、国际贸易中商品交换比率处于贸易双方的国内交换比率之间

D、国际贸易中商品交换的实际比率取决于贸易双方相互需求强度

E、劳动生产率落后的国家也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

8、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对进口商品有以下技术要求:(CDE)

A、高技术含量商品

B、新技术商品

C、商品性能技术标准

D、商品卫生标准

E、商品包装标准

9、征收关税的目的有:( AC )

A、增加财政收入

B、增加国民收入

C、保护本国市场

D、保护国际市场

E、提高本国竞争力

10、进口绝对配额制的实施形式包括:(CE)

A、关税配额

B、非关税配额

C、全球配额

D、区域配额

E、国别配额

四、案例分析题:

1、我国新疆生产的哈密瓜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但长期以来日本以我国有瓜实蝇病虫害为由,禁止我国的哈密瓜对日本的出口,后来我国作了大量细致深入的工作,经中日双方长期友好磋商,同意共同联合进行调查研究,最后确认“瓜实蝇不适宜在新疆生存”。在获得中日检疫专家共同考察认可后,日本有关部门才对我国的哈密瓜解禁, 1988 年中国的哈蜜瓜才第一次进入日本市场。

分析:(1)日本为什么禁止我国哈密瓜进口?这属于什么贸易壁垒?

(2)我国是如何应对这一局势的?

答:(1)日本以我国有瓜实蝇病虫害为由,故意刁难,禁止进口。这属于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产品检验、检疫制度。

(2)我国做了大量细致深入工作,与日本磋商共同联合调差研究,最后确认“瓜实蝇不适宜在新疆生存”,使日本对我国哈密瓜解禁。

2、2006年,就在以“着力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为主题的世界知识产权日的第二天,美国MPEG专利技术管理公司,即MPEG LA与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中方企业答应每销售一台DVD播

放机向MPEG LA缴纳2.5美元的专利费。这样,我国DVD企业每销售一台DVD就要向6C、3C、汤姆逊、杜比、MPEG LA等5家专利人交纳10多美元的专利许可使用费。

分析:中国DVD生产企业被追缴专利使用费的积极意义?

答:(1)技术的价格,通常也称技术的使用费,是指技术转移过程中技术受方应向技术供方支付的全部费用,对于供方来说是一项特定技术的卖价或回收,对于受方来说是一项特定技术的费用或成本。

(2)与一般商品不同,技术的价格不由价值决定,与供求的关系也不大。技术的价格不反映其价值,成交价格与实际价值往往不相关。

电工学试题库和试题及答案

第1章 直流电路 习题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 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必须有 、 和 3个基本部分组成。具有单一电磁特性的电路元件称为 电路元件,由它们组成的电路称为 。电路的作用是对电能进行 、 和 ;对电信号进行 、 和 。 2. 反映实际电路器件耗能电磁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 元件;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磁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 元件;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电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 元件,它们都是无源 元件。 3. 电路有 、 和 三种工作状态。当电路中电流0 R U I S 、端电压U =0时,此种状态称作 ,这种情况下电源产生的功率全部消耗在 上。 4.从耗能的观点来讲,电阻元件为 元件;电感和电容元件为 元件。 5. 电路图上标示的电流、电压方向称为 ,假定某元件是负载时,该元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元件的电流方向应为 方向。 二、 判断题: 1. 理想电流源输出恒定的电流,其输出端电压由内电阻决定。 ( ) 2. 电阻、电流和电压都是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 ) 3.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因此电路中有电压必有电流。 ( ) 4. 绝缘体两端的电压无论再高,都不可能通过电流。 (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即为假设该元件( )功率;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即为假设该元件( )功率。 A 、吸收; B 、发出。 2. 一个输出电压几乎不变的设备有载运行,当负载增大时,是指( ) A 、负载电阻增大; B 、负载电阻减小; C 、电源输出的电流增大。 3. 当电流源开路时,该电流源内部( ) A 、有电流,有功率损耗; B 、无电流,无功率损耗; C 、有电流,无功率损耗。 4. 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K Ω、2.5W ”,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 A 、50mA ; B 、2.5mA ; C 、250mA 。

《操作系统》模拟试题1参考答案

《操作系统》模拟试题1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中断2.在裸机上培植操作系统3.先来先服务 4.等待状态5.环路条件6.解决重名问题7.引用位改变位8.虚拟分配9.目录表目 二、选择填空 1.B 2.A 3.D 4.D 5.A 6.C 7.B 8.D 三、简答题 平均周转时间t=(1+2.8+1+1.3)/4=1.525 平均带权周转时间w=(1+2.33+3.33+2.6)/4=2.315 2.答: ①解释用户的I/O系统调用命令;②设备驱动;③中断处理 3.解答 页面大小为4KB 4KB=21212位 允许用户虚地址空间最大为16页16=24 4位 允许系统物理主存最多为512个主存块512=299位 虚地址寄存器位数:12+4=16;物理地址寄存器位数12+9=21 四、解答 1.该系统在时刻t的内存分布图 2.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在时刻t的空闲区队列结构如下图所示 3.(1)首次适应算法: 作业1(38KB)第1块100-38=62KB (2)最佳适应算法:

作业1(38KB),队列中的第1个元素(大小为36KB),不能分配; 队列中的第2个元素(大小为60KB)满足,60-38=22KB,队列重新排列。 五、解答:调度用的进程状态变迁图如下图所示。 1.有合理的响应时间:采用时间片调度; 2.有较好的外部设备利用率:请求I/O的进程,I/O完成后进入中优先就绪状态; 3.缺页对程序执行速度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请求页面的进程,页面调入后进入高优先就绪状态。 当CPU空闲时,首先从高优先就绪队列中选择队首元素去运行;若高优先就绪队列为

空,则从中优先就绪队列中选择队首元素去运行;若中优先就绪队列为空,则从低优先就绪队列中选择队首元素去运行。 六、在一个数据采集系统中,利用两个缓冲区buf1和buf2(缓冲区大小为每次存放一个数据)来缓和读和写速度不匹配的矛盾。方法是对这两个缓冲区交替进行读、写,并规定只已空的缓冲区进行写操作,又只能对已满的缓冲区进行读操作。试用信号灯的P、V操作实现读进程与写进程的同步问题,要求用一种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写出程序描述。 解答: Main() { s1:=1; S2:=0; T1:=1; T2:=0; Cobegin P1(); P2(); Coend } P1() p2() { while(输入未完成) {while(输出未完成) { { P(s1); p(s2); 数据放入buf1中;数据从buf1中取出; V(s2); v(s1); P(t1); p(t2); 数据放入buf2中数据从buf2中取出; V(t2); v(t1); } } } } 七、设一个已被打开的文件A有100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大小与物理块大小相等,都为512KB),现分别用连续文件、串联文件、索引文件来构造。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画出这三种文件的物理结构。 2.若要随机读r7记录,问在三种结构下,分别要多少次磁盘读操作?要求作必要说明。解答: 1、(1)连续文件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说课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 说课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教材名称:《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版本:高教京版、第3版 主编:肖文、应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一书是由肖文、应颖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该课程是商贸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2.教材处理 由于本节课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教材本身并没有做很多的解释。鉴于这种情况,我在实际教授过程中对教材内容作如下安排:由于采用纯教师讲授,学生死记硬背,效果势必不理想,故利用任务导向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结合,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归纳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是建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引入任务驱动机制和竞赛机制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实现教学过程的“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教师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学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整合。使学生获得广泛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让学生动口、动

脑、动手和各种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演练、尝试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实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 教学方法 本次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任务导向教学法等。 教案纸 课题第六章非关税壁垒措施第二节非关税壁垒—进品配额制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掌握非关税壁垒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非关税壁垒的种类 理解非关税措施的影响 全面理解非关税措施对贸易的意义 教材分析(包括教学重点、教学难 点)重点:1、进口配额制定义及相关概念 2、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的分析难点:进口配额的效应与关税的效应 教学方法 (包括教法、 学法) 案例讨论、多媒体辅助、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时间 安排 主要内容 师生双边活动及 教法运用 备注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5’ 10’ ’ 非关税措施的含义 非关税措施的特点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 工人联合会申请对中国产乘用 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9月12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 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 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 罚性关税。白宫发言人说,在 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 提问学生 分组讨论,分析 问题,发言表达 观点 1、美国为什么 提出“特保”? 2、“特保”为 什么针对中国? 3、“特保”为 什么选择轮胎行

电工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成绩统计表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一.选择(20分、2分/题) 1.变压器降压使用时,能输出较大的____b_____。 A、功率 B、电流 C、电能 D、电功 2.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是由三相电源的________b_决定。 A、相位 B、相序 C、频率 D、相位角3.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中,触头的位置是处于______a___。A、未通电状态B、通电状态C、根据情况确定状态4.为保证机床操作者的安全,机床照明灯的电压应选____d_____。 A、380V B、220V C、110V D、36V以下5.关于提高功率因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感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B.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可以降低功率因数

C.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6.乙类互补对称式功放电路,其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是指( c )。A.频率失真B、相位失真C、波形过零时出现的失真D、幅度失真 7.稳压管的动态电阻(b )稳压性能越好。 A、越大 B、越小 C、较合适 D、不一定 8.运算放大器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中反馈类型为( )。a (A) 串联电压负反馈(B) 串联电流负反馈 (C) 并联电压负反馈(D) 并联电流负反馈 ∞ 9.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状态有(a) A、一个稳态、一个暂态 B、两个稳态 C、只有一个稳态 D、没有稳态 10.一个8选1多路选择器,输入地址有 c 。

A、2位 B、3位 C、4位 D、8位 二、计算题(70分) 1.已知图5所示电路中U S1=24V,U S2=6V,R1=12Ω,R2=6Ω,R3=2Ω,试用戴维宁定理求流过电阻R3中的电流I3。(10分) a I3 b 2.如图所示R-L串联电路,R=280Ω,R L=20Ω,L=1.65H,电源电压U=220V,电源频率为50H Z。(10分)

电工学(一)试题库一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一)选择题 1. 电荷的基本单位是(C )。 A.安秒 B.安培 C.库仑 D.千克 2. 1安培等于(B )微安。 A. 10 3 B. 10 6 C. 109 D. 10 2 3. 将一根导线均匀拉长为原长度的3倍,则阻值为原来的(C )倍。 A. 3 B. 1/3 C. 9 D. 1/9 4. 产生串联谐振的条件是(C )。 A. X L>X c B. X L V X c C. X L= Xc D. X L>X c E. X L< X c 5. 空载高压长线路的末端电压(B )始端电压。 A.低于 B.高于 C.等于 D.低于或等于 6. 三相对称负载的功率,其中是(B )之间的相位角。 A.线电压与线电流 B.相电压与线电流 C.线电压与相电流 D.相电压与相电流 7. 当电源频率增加后,分别与灯泡串联的R、L、C3个回路并联,与(B )串联的灯泡亮度增加 A. R B. L C. C D. R 和L E. R 和C 8 .额定电压为220V的灯泡接在110V电源上,灯泡的功率是原来的(D )。 A. 2 B. 4 C. 1/2 D. 1/4 9. 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其阻值较大的电阻发热(B )。 A.相同 B.较大 C.较小 10. 用叠加原理计算复杂电路,就是把一个复杂电路化为(A )电路进行计算的。 A.单电源 B.较大 C.较小 D. R、L 11?电路主要由负载、线路、电源、(B )组成。 A.变压器 B.开关 C.发电机 D.仪表 12. 电流是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习惯上把(D )定向移动的方向作为电流的方向。 A.左手定则 B.右手定则 C. N-S D.正电荷 E.负电荷 13、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其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穿过导体横截面的(B )代数和。

操作系统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组成的。C A、硬件 B、软件 C、硬件和软件 D、用户程序 2.为了使系统中所有的用户都能得到及时的响应,该操作系统应该是()。B A、多道批处理系统 B、分时系统 C、实时系统 D、网络系统 3.若当前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让出处理机时,该进程应转变为()状态。A A、就绪 B、等待 C、运行 D、完成 4.在一个单处理机系统中存在10个进程,则最多可能有()个进程处于阻塞状态。D A、2 B、9 C、1 D、10 5.在创建进程时,()不是创建所必需的步骤。C A、为进程建立PCB B、为进程分配内存等资源 C、为进程分配CPU D、将进程插入就绪队列。 6.作业调度是从处于()状态的队列中选取作业投入运行。B A、提交 B、后备 C、阻塞 D、就绪 7.下述解决死锁的方法中,属于死锁避免策略的是()。A A、银行家算法 B、资源有序分配法 C、资源分配图化简法 D、撤消进程法8.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最佳适配算法要求对空闲区表项按()进行排列。D A、地址从大到小 B、地址从小到大 C、尺寸从大到小 D、尺寸从小到大 9.在请求调页系统的多种置换算法中,选择最先进入内存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A A、FIFO算法B、OPT算法C、LRU算法D、NRU算法 10.在回收内存时出现释放区与插入点前一个分区F1相邻接,此时应()。C A、为回收区建立一个分区表项,填上分区的大小和起始地址 B、以F1分区的表项作为新表项且不做任何改变 C、以F1分区的表项为新表项,但修改新表项的大小 D、以F2分区的表项作为新表项,同时修改新表项的大小和起始地址。 11.在操作系统中,使用户所编制的程序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是由()功能实现的。D A、设备分配B、缓冲管理C、设备管理D、设备独立性 12.磁盘属于()。C A、字符设备 B、独占设备 C、块设备 D、虚拟设备 13.对文件空闲存储空间的管理,在MS-DOS中采用的是()。B A、空闲表 B、文件分配表 C、位示图 D、成组链接法 14.使命令的执行结果不在屏幕上显示,而将之引向另一个文件,这各功能称为()。D A、脱机输出 B、管道 C、联机输出 D、输出重定向 15.在数字加密算法中,DES算法是一种()。C A、序列加密算法 B、公开密钥加密算法 C、对称加密算法 D、数字签名算法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2分) 1.只有计算机硬件而没有任何软件支持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2.进程空间分为用户空间和(系统空间)。 3.若进程的用户程序段在执行时,该进程处于用户态,也称为(目态)。 4.根据响应时间分类,可以将实时系统分为(强实时系统)、(弱实时系统)和一般实时系统。5.程序被装入内存时由操作系统的连接装入程序完成程序的逻辑地址到内存地址的转换的过程称为(地址映射)。 6.虚拟存储器的主要特征包括多次性、(对换性)和(虚拟性)。 7.I/O设备的控制方式可分为程序控制方式、(DMA方式)、中断方式和通道方式等。8.(文件)是一组相关数据项的集合,用于描述一个对象在某方面的属性。 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电工学-电子技术-下册》试题及解答

第九章: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第十章:基本放大电路 一、 单项选择题 *1.若用万用表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的方法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好的管子应为( C ) A 、正、反向电阻相等 B 、正向电阻大,反向电阻小 C 、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大很多倍 D 、正、反向电阻都等于无穷大 *2.电路如题2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其正向导通压降为0V ,当U i =3V 时,则U 0的值( D )。 A 、不能确定 B 、等于0 C 、等于5V D 、等于3V **3.半导体三极管是具有( B )PN 结的器件。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晶体管的主要特性是具有( D )。 A 、单向导电性 B 、滤波作用 C 、稳压作用 D 、电流放大作用 *6.稳压管的稳压性能是利用PN 结的( D )。 A 、单向导电特性 B 、正向导电特性 C 、反向截止特性 D 、反向击穿特性 8.对放大电路进行动态分析的主要任务是( C ) A 、确定静态工作点Q B 、确定集电结和发射结的偏置电压 C 、确定电压放大倍数A u 和输入、输出电阻r i ,r 0 D 、确定静态工作点Q 、放大倍数A u 和输入、输出电阻r i ,r o *9.射极输出器电路如题9图所示,C 1、C 2足够 大,对输入的交流信号u 可视作短路。则输出电压u 0 与输入电压u i 之间的关系是( B )。 A 、两者反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B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小于且近似等于输入电 压 C 、两者相位差90°,且大小相等 D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11.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当其他参数不变只有 负载电阻R L 增大时,电压放大倍数将( B ) A 、减少 B 、增大 题2图 题9图

电工学试题及答案

*1.若用万用表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的方法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好的管子应为( C ) A 、正、反向电阻相等 B 、正向电阻大,反向电阻小 C 、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大很多倍 D 、正、反向电阻都等于无穷大 *2.电路如题2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其正向导通压降为0V ,当U i =3V 时,则U 0的值( D )。 A 、不能确定 B 、等于0 C 、等于5V D 、等于3V *6.稳压管的稳压性能是利用PN 结的( D )。 A 、单向导电特性 B 、正向导电特性 C 、反向截止特性 D 、反向击穿特性 *9.射极输出器电路如题9图所示,C 1、C 2足够大,对输入的交流信号u 可视作短路。则输出电压u 0与输入电压u i 之间的关系是( B )。 A 、两者反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B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小于且近似等于输入电压 C 、两者相位差90°,且大小相等 D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11.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当其他参数不变只有负载电阻R L 增大时,电压放大倍数将( B ) A 、减少 B 、增大 C 、保持不变 D 、大小不变,符号改变 *16.题16图示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是( D ) *19.题19图示放大电路,输入正弦电压u i 后,发生了饱和失真,为消除此失 真应采取的措施是( C ) A.增大R L B.增大R C C.增大R B D.减小R B *21.电路如题21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组件,其正向导通压降为0V ,则电路中电流I 的值为( A )。 A.4mA B.0mA C.4A D.3mA *22.固定偏置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 如题22图所示,当温度升高时,工作点Q 将( B )。 A.不改变 B.向Q′移动 C.向Q″移动 D.时而向Q′移动,时而向Q″移动 *26.半导体三极管是一种( C ) 题22图 题21图 题2图 题16图 题19图 题19图

操作标准系统模拟试题(含答案)

操作系统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A ) A、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 C、合理的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 D、由若干层次的程序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有机体 2、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在(C )内处理完来自外部的事件 A、响应时间 B、周转时间 C、规定时间 D、调度时间 3、在操作系统中,P、V操作是一种(D ) A、机器指令 B、系统调用命令 C、作业控制命令 D、低级进程通信原语 4、下面对进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A、进程是动态概念 B、进程执行需要处理机 C、进程是有生命期的 D、进程是指令的集合 5、下面所述步骤中,( A )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需的。 A、由调度程序为进程分配CPU B、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 C、为进程分配内存 D、将进程控制块链入就绪队列 6、对于两个并发进程,设互斥信号量为mutex,若mutex=0,则( B ) A、表示没有进程进入临界区 B、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C、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另一个进程等待进入 D、表示有两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7、系统中有n(n>2)个进程,且当前不在执行进程调度程序,试考虑下列4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 ) A、没有运行进程,有2个就绪进程,n-2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B、有1个运行进程,没有就绪进程,n-1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C、有1个运行进程,有1个就绪进程,n-2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D、有1个运行进程,有n-1就绪进程,没有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8、为多道程序提供的可共享资源不足时,可能出现死锁。但是,不适当的(C )也可能产生死锁。 A、进程优先权 B、资源的线性分配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 001 引力模型 一个经济体的规模对贸易的影响距离和其他因素对贸易的影响疆界和贸易协定对贸易的影响 在引力模型的基础形式中,假设只有规模和距离对于贸易来说是重要的,并以如下形式表示Tij = A x Yi x Yj /Dij where Tij is the value of trade between country i and country j A is a constant Yi the GDP of country i Yj is the GDP of country j Dij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country i and country j 002 机会成本 嘉图模型运用了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的概念。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衡量这样一种成本:资源因被用于生产该产品而放弃生产的其他产品。 当一个国家用其资源生产产品和服务时就面临机会成本。 003 比较优势与嘉图模型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也可以说,当某一个生产者以比另一个生产者以更低的机会成本来生产产品时,我们称这个生产者在这种产品和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以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贸易理论模型。嘉图国际贸易模型是最简单的贸易理论模型之一,它的两个核心含义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贸易模式取决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 004 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理论是一个旨在阐明一个国家如何在国际贸易中获利的理论。这种贸易通常是出口其在成本上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在成本上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当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时,如果刚好A国家在一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高,B国家在这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低,则A国该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两国按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生产分工并参与贸易,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种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005 课后习题 1、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苹果和香蕉。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2。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b.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c.贸易前,苹果对橡胶的相对价格是多少?为什么? a.当所有劳动用于生产苹果时,苹果的产量=劳动总供给/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1200/3=400;当所有劳动用于生产香蕉时,香蕉的产量=劳动总供给/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电工与电子技术考试题库含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若各门电路的输入均为A和B,且A=0,B=1;则与非门的输出为_________,或非门 的输出为_________。 2、一个数字信号只有________种取值,分别表示为________ 和________ 。 3、模拟信号是在时间与幅值上________ 的,数字信号在时间与幅值上是________的。 4、根据逻辑功能的不同特点,逻辑电路可分为两大类: ________ 和________。 5、二进制数A=1011010;B=10111,则A-B=____。 6、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仅仅只与该时刻的________ 有关,而与________ 无关。 7、将________变成________ 的过程叫整流。 8、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如果负载平均电流是20A,则流过每只晶体二极管的电流是 ______A。 9、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已知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有效值为22V,负载电阻RL=10Ω,则整 流输出电压的平均值是______;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是______;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 电压是______。 10、三极管是________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________控制元件。 11、逻辑函数Y=(A+B)(B+C)(C+A)的最简与或表达式为_______。 12、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指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间所加电压V CE一定时,与之间的关系。 13、作放大作用时,场效应管应工作在区。 14、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通常是指__、和_。 15、某三级放大电路中,测得Av1=10,Av2=10,Av3=100,总的放大倍数是_。

(完整版)《电工学(电子技术)》试卷及答案

《电工学(电子技术)》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 (本大题分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本小题2分)二极管的死区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 2、(本小题2分)一接线有错误的放大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错误之处是()。 (a) 电源电压极性接反(b) 基极电阻RB 接错 (c) 耦合电容C1,C2 极性接错 3、(本小题2分)分压式偏置单管放大电路的发射极旁路电容CE因损坏而断开,则该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将()。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 4、(本小题2分)电路如图所示,电阻RE引入的反馈为()。 (a) 串联电压负反馈(b) 串联电流负反馈 (c) 并联电压负反馈(d) 串联电压正反馈 5、(本小题2分)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流等于零,其原因是()。 (a) 同相端和反相端的输入电流相等而相位相反 (b) 运放的差模输入电阻接近无穷大 (c) 运放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接近无穷大 6、(本小题2分)运算放大器电路如图所示,欲构成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则虚线框内应连接( )。

(a) 电阻元件(b) 电感元件(c) 电容元件 7、(本小题2分)电路如图所示,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电压为12V,稳压管的稳定电压为8V,正向压降为0.6 V,当输入电压ui=-1V 时,则输出电压uO等于( )。 (a) - 12 V (b) 0.7V (c) -8V 8、(本小题2分)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所用整流二极管的数量是()。 (a) 一只(b) 四只(c) 二只 9、(本小题2分)直流电源电路如图所示,用虚线将它分成了五个部分,其中稳压环节是指图中()。 (a)(2)(b)(3)(c) (4) (d) ( 5 ) 10、(本小题2分)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的名称是()。 (a)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b) 单相全波整流电路(c) 单相

电工学试题库和试题

电工电子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11 ) <双语) 二、课程代码:15011550 三、课程性质:必修课程 四、考核内容: 1>电路部分 a.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受控电源,采用戴维宁定理、电源的等效变换、叠加定理等方法分析直流电路,最大功率传输。 b.电路的暂态分析:电感与电容的伏安特性以及串并联等效,电路的暂态、稳态以及时间常数的概念,初始值的求解,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c.正弦稳态分析及频率特性: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复阻抗和相量图,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流电路的方法,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经济意义,正弦交流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以及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三相交流电路电源和负载的联接方式,相序的概念,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滤波器和转移函数的概念,滤波器的分类与工作原理,交流电路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条件、特征和频率特性。 2>数字逻辑电路部分 a.组合逻辑电路: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异或门等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法则,简单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以及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的方法。 b.时序逻辑电路: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寄存器、计数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 3>模拟电路部分 a.二极管:二极管、稳压管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曲线,理想二极管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单相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b.放大电路的分类与外特性:放大电路的分类与特性参数,各种放大电路之间的转换,多级放大的概念,各种理想放大电路的特性,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的概念。 c.场效应管:MOS场效应管的基本结构、3个工作区域以及特性方程,共源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的估算,简化的小信号等效电路的分析法,源极输出器的结构与基本特点。 d.双极结型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的估算,简化的小信号等效电路的分析法,射极输出器的结构与基本特点。 e.运算放大电路: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性,“虚断”与“虚断”的概念,由理想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和差动输入三种组态电路。 第1章直流电路习题参考答案 填空题: 1.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必须有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3个基本部分组成。具有单一电磁特性的电路元件称为理想电路元件,由它们组成的电路称为电路模

操作系统模拟试卷

《操作系统》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D)。 A.程序 B.数据 C.文件 D.资源 2.一种既有利于短小作业又兼顾到长作业的作业调度算法是(C) 3. A.先来先服务B.时间片轮转法 4. C.高响应比优先D.均衡调度法 5.操作系统中引入进程概念后并不能够(B)。 A.允许一个程序被多个用户调用 B.正确描述程序的执行情况 C.使处理器与外设之间有效地并行工作 D.提高资源利用率 6.以下()属于临界资源。 A.磁盘存储介质 B.共用队列结构 C.私有变量 D.可重入的程序代码 7.在下列情况下,会发生引起调度事件并立即产生调度的是()。 A.处理中断的过程中 B.进程在操作系统内核程序临界区 C.进程在原子过程中 D.正在运行实时任务 8.采用资源剥夺的方法可以解除死锁,还可以采用()的方法解除死锁。 A.执行并行操作 B.拒绝分配 C.撤消进程 D.修改信号量 9.用户在程序中试图读某文件的第100个逻辑块,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 A.系统调用 B.图形用户接口 C.键盘命令 D.原语 10.若一个程序为多个进程所共享,那么该程序的代码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能被修改,即程序应是()。 A.可运行的 B.可重入的 C.可改变的 D.可连接的 11.虚拟存储器的容量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若CPU的地址为32位,则对于一个进程来说,其最大的虚拟存储空间为()。 A.2G B.4G C.1G D.8G 12.仅有基本地址变换机构的分页存储管理方式中,CPU每次存取一个数据时,要( )访问内存。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3.MS-DOS采用的外存分配方法是() A.单级索引分配 B.隐式链接 C.显示连接 D.两级索引分配 14.UNIX系统对空闲磁盘空间的管理,采用的是()。 A空闲链表法B位示图法 C成组链接法 D.线性检索法 15.有能避免“磁臂粘着”的磁盘调度算法是()。 A.FCFSB.SSTF C.SCAND.N-STEP-SCAN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试卷

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模拟考试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试卷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 1. 运输、保险、金融、国际旅游、技术有偿转让等方面各种服务提供和接受属于 ( ) A 、有形贸易 B 、无形贸易 C 、水平贸易 D 、垂直贸易 2. 指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入称之为 ( ) A 、复进口 B 、复出口 C 、净进口 D 、净出口 3. 以关境为标准划分和统计的进出口贸易称为 ( ) A 、 总贸易 B 、专门贸易 C 、复出口贸易 D 、复进口贸易 4. 电子数据交换又称为 ( ) A 、DIE B 、EDI C 、ISO D 、IEC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5.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称为() A、水平贸易 B、垂直贸易 C、直接贸易 D、间接贸易 6.对出口企业直接给予现金的行为属于()。 A.直接出口补贴 B.商品倾销 C.社会倾销 D.间接出口补贴 7.一国对外贸易在该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叫()。 A.贸易差额 B.国际商品流向 C.国际生产关系 D.外贸依存度 8. 若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则称之为() A.贸易赤字 B.贸易逆差 C.出超 D.入超 9. 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状况重要指标,也是表示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国 际收支状况好坏的重要指标是() A、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B、国际贸易条件 C、贸易差额 D、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10. 日本在汽车贸易方面出口量大于进口量,日本是汽车的() A复出口国 B复进口国 C净出口国 D净进口国 11. 在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中一直名列榜首的是() A美洲 B非洲 C亚洲 D欧洲 国进口中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B国正好相反,这可反 映出A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比B国()。 A.高 B.低 C.相等 D.不等 13.要考察一国宏观上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如何,应从()来考察 A国际贸易地理结构 B贸易差额 C国际贸易条件 D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14. 在一定的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数,超过者便不准进口,这是() A、国别关税配额 B、全球关税配额 C、关税配额 D、绝对配额 15.开征进口附加税的直接效果是()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增加商品的出口 C、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 D、阻碍商品的进口 16.发达国家给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低税待遇是() A、普惠制 B、优惠税 C、特惠税 D、差价税 17.最惠国税通常称为() A、正常关税 B、普通关税 C、高额关税 D、进口附加税

电工电子技术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理想二极管的反向电阻为( B )。 A 零 B 无穷大 C 约几百千欧 D 以上都不对 1.在换路瞬间,下列各项中除( B )不能跃变外,其他全可跃变。 (a)电感电压 (b)电容电压 (c)电容电流 4.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一定值的电容,以提高功率因素,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D )。 (A)减少负载的工作电流 (B) 减少负载的有功功率 (C)减少负载的无功功率 (D) 减少线路的功率损耗 5.当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连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 V t u BC )180sin(2380-=ω,则相电压=C u ( D )。 (a)V t )30sin(2220-ω (b) V t )30sin(2380-ω (c) V t )120sin(2380+ω (d ) 2202sin(30)t ω+o 6.两个完全相同的交流铁心线圈,分别工作在电压相同而频率不同 (f1>f2)的两电源下,此时线圈的磁通1和 2 关系是( B )。 (a) 1 > 2 (b)1< 2 (c)1=2 7.一负载电阻为RL ,经变压器接到内阻R0=800Ω的电源上,变压器 原、副绕组的额定电流为2A /20A ,若使从变压器原绕组看进去的等 效负载电阻RL ′=R0时,则RL 等于( B )

(a) 0.8Ω (b) 8Ω (c) 80Ω (d) 800Ω k的电阻中通过2mA的电流,试问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D )。 1、3Ω A、10V B、6mV C、1.5V D、6V 2、有一额定值为5W 500Ω的线绕电阻,其额定电流为( D )。 A、2500 B、100 C、1 D、0.1 3、一个电热器从220V的电源取用的功率为1000W,如将它接到110V 的电源上,则取用的功率为( B )W。 A、125 B、250 C、500 D、1000 1. 稳压管起稳压作用,是利用它的( D )。 A 正向特性 B 单向导电性 C 双向导电性 D 反向击穿特性 2.某一负载消耗的有功功率为300W,消耗的无功功率为400var,则该负载的视在功率为( c )。 (a)700VA (b)100VA (c)500VA 3.图右所示电路中P点电位为( a ) (a)5V (b)4V (c)3V (d)2V 2. 采用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 B ) A 加强电路对称性 B 抑制零点漂移 C 增强放大倍数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操作系统)模拟试卷1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操作系统)模拟试卷1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 1.单项选择题1-4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 (分数:2.00) A.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B.在分布式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C.在一台处理机上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D.在一台处理机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多道程序设计的概念。 3.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多种接口,它们是( )。I.计算机高级指令Ⅱ.终端命令Ⅲ.图标菜单Ⅳ.汇编语言Ⅴ.C语言Ⅵ.系统调用 (分数:2.00) A.I,Ⅱ,Ⅴ B.Ⅱ,Ⅲ,Ⅵ√ C.Ⅲ,Ⅳ,Ⅴ D.Ⅱ,Ⅳ,Ⅵ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操作系统的接口。操作系统有两种接口:命令输入和系统调用,而命令输入又可以分为命令行和图形用户界面。命令行是在终端或命令输入窗口中输入操作和控制计算机的规定的命令,既可以一条一条输入,也可以组织成一批命令,逐条自动执行,称为批处理命令。图形用户界面是我们熟知的图标和菜单形式。系统调用是我们编写程序过程中,需要计算机所做的操作,一般要按固定格式来调用。 4.操作系统是扩充( )功能的第一层系统软件。 (分数:2.00) A.软件 B.裸机√ C.机器语言 D.中断 解析:解析:操作系统是裸机的第一层软件扩充。 5.从资源管理程序的观点来看,操作系统是( )的管理者。 (分数:2.00) A.程序和数据 B.系统硬软件资源√ C.进程 D.中断 解析: 6.下列属于实时控制系统的是( )。 (分数:2.00) A.飞机自动驾驶系统√ B.飞机订票系统 C.电子商务系统 D.管理信息系统 解析: 7.操作系统的职能有三个:管理系统硬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 )。 (分数:2.00)

(完整版)《电工学-电子技术-下册》期末试题汇总

2013年电工学下册复习试卷《内部资料》 第九章: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第十章:基本放大电路 一、单项选择题 1.若用万用表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的方法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好的管子应为( C ) A 、正、反向电阻相等 B 、正向电阻大,反向电阻小 C 、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大很多倍 D 、正、反向电阻都等于无穷大 2.电路如题2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其正向导通压降为0V ,当U i =3V 时,则U 0的值( D )。 A 、不能确定 B 、等于0 C 、等于5V D 、等于3V 3.半导体三极管是具有( B )PN 结的器件。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晶体管的主要特性是具有( D )。 A 、单向导电性 B 、滤波作用 C 、稳压作用 D 、电流放大作用 5.稳压管的稳压性能是利用PN 结的( D )。 A 、单向导电特性 B 、正向导电特性 C 、反向截止特性 D 、反向击穿特性 6.对放大电路进行动态分析的主要任务是( C ) A 、确定静态工作点Q B 、确定集电结和发射结的偏置电压 C 、确定电压放大倍数A u 和输入、输出电阻r i ,r 0 D 、确定静态工作点Q 、放大倍数A u 和输入、输出电阻r i ,r o 7.射极输出器电路如题7图所示,C 1、C 2足够大,对输入的交流信号u 可视作短路。则输出电压u 0与输入电压u i 之间的关系是( B )。 A 、两者反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B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小于且近似等于输入电压 C 、两者相位差90°,且大小相等 D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8.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当其他参数不变只有负载电阻R L 增大时,电压放大倍数将( B ) A 、减少 B 、增大 C 、保持不变 D 、大小不变,符号改变 9.在画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时常将耦合电容视作短路,直流电源也视为短路,这种处理方法是( A )。 A 、正确的 B 、不正确的 C 、耦合电容视为短路是正确的,直流电源视为短路则不正确。 D 、耦合电容视为短路是不正确的,直流电源视为短路则正确。 题2图 题7

华农电工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1.电路如图1-1所示,图中A 点电位为 ? A 、8V - B 、4V - C 、V 0 D 、4V 2.在图1-2中,说法正确的一个是 。 A 、电流方向为实际方向; B 、电压方向为实际方向; C 、电流与电压的参考方向是非关联方向; D 、电阻的阻值为Ω-5。 3.电路如图1-3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电路有7条支路 B 、该电路有4个节点 C 、该电路有3个回路 D 、该电路有7个网孔 4.下列表示方法中, 表示的内容与其余三项不相同。 A 、V )3 sin(22π ω+t B 、V 3j 1+ C 、V 2j60 e D 、V 602 ∠ 5.图1-4中电压表0V 的读数为 。 A 、20V B 、40V C 、80V D 、0V 6.如果两个正弦信号反相的话,那么它们之间的相位差为 。 A .90° B .180° C .0° D .270° 7.纯电感正弦交流电路如图1-5中,下面表达式错误的是 。 A .L u i ω= B .t i L u d d = C .L U I ω= D .L X I U j = 8.变压器原绕组实际电流的大小是由 因素决定的。 A .变压器容量 B .副边电压 C .原边电压 D .副边负载 9.工作时定子绕组三角形联结的笼型电动机采用星形-三角形换接的起动转矩是直接起动转矩的 倍。 U L R 图1-3 Ω Ω 2 图1-4 A 1-=I V 5-=U 图1-2 图 1-5

A .31 B .31 C .3 D .3 10.下面具有过载保护作用的低压元件是 。 A .按钮 B .热继电器 C .组合开关 D .行程开关 11.时间继电器触点的符号如下,下面 是通电延时闭合的动合(常开)触点。 A . B . C . D .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试指出表示正弦量的三要素是什么?并指出式V )120314sin(2100?-=t u 中的三要素各为多少? 2.图2-1为感性负载,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提高其功率因数?并绘图说明其原理。 3.简述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4.试就安全用电的内容提出问题并回答。 三、分析计算题(58分) 1.用戴维南定理计算图3-1中电阻L R 上的电流,并请分析电路中各电源功率情况。(12分) U L R 图3-1 Ω Ω 图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