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合金钎焊

硬质合金钎焊
硬质合金钎焊

1.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是一种高生产率的工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耐磨损及良好的红硬

性等优异性能。用来制作刀具、模具、量具、采掘工具以及耐磨作为主要性能的各种零部件,在机械加工、地质勘探、矿山开采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硬质合金价格昂贵且韧性差,使其难以生产较大尺寸、形状复杂的制品。而且许多

零件在使用时并不需要整体都用硬质合金制造,所以将硬质合金与韧性较好、强度较高、加工性能优异、廉价的钢连接起来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钎焊法是目前硬质合金与钢的主要焊接方法,近十年来,一些新的焊接方法如烧结

扩散焊、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也在积极研究探索之中,将有可能在硬质合金的焊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钎焊性

?Ⅰ硬质合金的钎焊性是较差的。这是因为硬质合金的含碳量较高,未经清理的表面

往往含有较多的游离碳,从而妨碍钎料的润湿。此外,硬质合金在钎焊的温度下容易氧化形成氧化膜,也会影响钎料的润湿。因此,钎焊前的表面清理对改善钎料在硬质合金上的润湿性是很重要的,必要时还可采取表面镀铜或镀镍等措施。

?Ⅱ硬质合金钎焊中的另一个问题是接头易产生裂纹。这是因为它的线膨胀系数仅为

低碳钢的一半,当硬质合金与这类钢的基体钎焊时,会在接头中产生很大的热应力,从而导致接头的开裂。因此,硬质合金与不同材料钎焊时,应设法采取防裂措施。

3.钎焊材料

硬质合金通常采用纯铜、铜锌和银铜钎料。

?ⅰ纯铜:纯铜对各种硬质合金均有良好的润湿性,但需在氢的还原性气氛中钎焊才

能得到最佳效果。同时,由于钎焊温度高,接头中的应力较大,导致裂纹倾向增大。

采用纯铜钎焊的接头抗剪强度约为150MPa,接头塑性也较高,但不适用于高温工作。

?ⅱ铜锌钎料:铜锌钎料是硬质合金最常用的钎料。为提高钎料的润湿性和接头的

强度,在钎料中常添加Mn、Ni、Fe等合金元素。例如B-Cu58ZnMn中就加有w(Mn)4%,使硬质合金钎焊接头的抗剪强度在室温达到300~320MPa:在320°C 时仍能维持220—240MPa。在B—Cu58ZnMn的基础上加入少量的Co,可使钎焊接头的抗剪强度达到350MPa,并且具有较高的冲击韧度和疲劳强度,显著提高了刀具和凿岩工具的使用寿命

?ⅲ银铜钎料:银铜钎料的熔点较低,钎焊接头产生的热应力较小,有利于降低硬质

合金钎焊时的开裂倾向。为改善钎料的润湿性并提高接头的强度和工作温度,钎料中还常添加Mn、Ni等合金元素。例如B-Ag50CuZnCdNi钎料对硬质合金的润湿性极好,钎焊接头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4.焊前准备

?①焊前应先检查硬质合金是否有裂纹、弯曲或凸凹不平等缺陷。钎焊面必须平整,

如果是球形或矩形的硬质合金钎焊面也应符合一定的几何形状,保证合金与基体之间有良好的接触,才能保证钎焊质量。

?②对硬质合金进行喷砂处理,没有喷砂设备的情况下,可用手拿住硬质合金,在旋

转着的绿色碳化硅砂轮上磨去钎焊面上的氧化层和黑色牌号字母。如不去除硬质合

金钎焊面上的氧化层,钎料不易润湿硬质合金。经验证明,钎焊面上若有氧化层或黑色牌号字母,应进行喷砂处理,否则钎料不易润湿硬质合金,钎缝中仍会出现明显的黑色字母,使钎焊面积减少,发生脱焊现象。

?③在清理硬质合金钎焊面时,最好不用化学机械研磨或电解磨削等方法处理,因为

它们都是靠腐蚀硬质合金表面层的黏结剂(钴)来加快研磨或提高磨削效率的,而硬质合金表面的钴被腐蚀掉后,钎料就很难再润湿硬质合金,容易造成脱焊现象。

特殊情况下,硬质合金钎焊面必须用上述方法或电火花线切割处理时,可将处理后的硬质合金再进行喷砂处理或用碳化硅砂轮磨去表面层。喷砂后的硬质合金可用汽油、酒精清洗,以去除油污。

?④钎焊前应仔细检查钢基体上的槽形是否合理,尤其是对易裂牌号的硬质合金和大

钎焊面的硬质合金工件,更应严格要求。刀槽也进行喷砂处理和清洗去除油污。清洗量大时,可采用碱性溶液煮沸10~15min。高频或浸铜钎焊的多刃刀具及复杂量具,最好用饱和硼砂水溶液煮沸20~30min,取出烘干后再进行焊接。

?⑤钎料使用前用酒精或汽油擦净,并根据钎焊面裁剪成形。钎焊一般硬质合金刀具

或模具时,钎料厚度0.4~0.5mm左右比较合适,大小与钎焊面相似即可。当用焦炭炉加热时,钎料可适当增加。在钎焊硬质合金多刃刀具、量具等工件时,应尽量缩小钎焊片的面积,一般可将钎料片剪成钎焊面的1/2左右,当钎焊技术熟练时,可将钎料片减少至钎焊面的1/3或更小。减少钎料可使焊后工件外形美观、刃磨更方便。

5.钎剂和保护气体

?钎剂:钎剂的选择应与所焊的母材和所选的钎料相配合。工具钢和硬质合金钎焊时,

所用的钎剂主要以硼砂和硼酸为主,并加入一些氟化物(KF、NaF、CaF2等)。铜锌钎料配用FB301、FB302和FBl05钎剂,银铜钎料配用FBl01~FBl04钎剂。采用专用钎料钎焊高速钢时,主要配用硼砂钎剂。

?保护气体:为了防止工具钢在钎焊加热过程中的氧化和免除钎焊后的清理,可以采

用气体保护钎焊。保护气体可以惰性气体,也可以是还原性气体要求气体的露点应低于-40°C。硬质合金可在氢气保护下进行钎焊,所需氢气的露点应低于-59°C。

6.钎焊过程

?硬质合金的表面在钎焊前应经喷砂处理,或用碳化硅或金刚石砂轮打磨,清除表面

过多的碳,以便于钎焊时被钎料所润湿。含碳化钛的硬质合金比较难润湿,通过在其表面上涂敷氧化铜或氧化镍膏状物,并在还原性气氛中烘烤使铜或镍过渡到表面上去,从而增强钎料的润湿性。

?焊接硬质合金工具时,均匀加热刀杆和硬质合金片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

如果硬质合金片加热温度高于刀杆,熔化后的钎料润湿了硬质合金片而不能润湿刀杆,接头强度就会降低,在沿焊层剪切合金片时,钎料不破坏,而随合金片脱开。

在焊层上还可看到刀杆支撑面铣刀痕迹。如加热速度过快,刀杆温度高于合金片时,会出现相反的现象。

?钎剂、钎料和硬质合金安放顺序和相互位置对钎焊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正确的安放

方法是:将钎料放在刀槽上,撒上钎剂,再放硬质合金,在硬质合金顶面沿侧面焊缝处再撒上一层钎剂。这样在钎焊时便于掌握钎焊温度,减少焊缝外黏附的多余钎料。

?※硬质合金与钢氧-乙炔钎焊的操作技术要点如下:

?①为了防止硬质合金刀片在钎焊过程中脱碳或过烧,要选用碳化焰。

?②钎焊温度1000℃左右为宜,即硬质合金刀片加热呈亮红色。如果刀片呈暗红色

或白亮色时不能钎焊,因为前者温度过低,后者温度过高,已出现过烧现象。

?③焊炬由左向右、由右向左、由上向下反复对刀体进行加热,使刀体和刀片受热均

匀一致。

?④钎焊时焊嘴与刀杆的间距约为50mm,焊嘴与刀杆端倾斜角度为110o,这样可保

证有效地利用火焰热量和加热平衡。钎焊过程中,要使火焰始终覆盖在整个钎焊部位,使之与空气隔离,以防止氧化或产生气孔。

?⑤钎焊速度应按刀片的大小来确定。钎焊40钢与YT15硬质合金车刀应尽量在1min

内完成,这样能有效地防止硬质合金过烧或脱碳。

?⑥钎焊之后,需用火焰对刀片部位进行加热,然后慢慢地将焊嘴离开,使焊件缓慢

冷却,以防止裂纹。

?钎焊过程中要正确地控制工件的钎焊温度。钎焊温度过高,会造成焊缝氧化和含锌

钎料中锌元素的蒸发;钎焊温度过低,焊缝会因钎料的流动性不好而偏厚,焊缝内有大量的气孔和夹渣,这是造成脱焊的主要原因。钎焊温度应比钎料熔点高30~50℃,这时钎料的流动性、渗透性好,易于渗透布满整个焊缝。钎料熔化后用紫铜加压棒将硬质合金沿槽窝往复移动2~3次,以排除焊缝中的熔渣。移动距离约为硬质合金长度的1/3左右。

?钎焊后的冷却速度是影响钎焊裂纹的主要因素之一。冷却时硬质合金片表面产生瞬

时拉应力,硬质合金的抗拉应力大大低于抗压应力。尤其是YT60、YT30、YG3X 等硬质合金钎焊面积较大以及基体小而硬质合金较大的工件,更应注意钎焊后的冷却速度。通常是将焊后工件立即插入石灰槽或木炭粉槽中,使工件缓慢冷却。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是无法控制回火温度。有条件的可在钎焊后立即将工件放入220~250℃的炉内回火6~8h。采用低温回火处理能消除部分钎焊应力,减少裂纹和延长硬质合金工具的使用寿命。

硬质合金车刀几何角度选择原则

●硬质合金车刀合理前角、后角的参考值 (1)前角的选择 增大前角,可减小切削变形,从而减小切削力、切削热,降低切削功率的消耗,还可以抑制积屑瘤和鳞刺的产生,提高加工质量。但增大前角,会使楔角减小、切削刃与刀头强度降低,容易造成崩刃,还会使刀头的散热面积和容热体积减小,使切削区局部温度上升,易造成刀具的磨损,刀具耐用度下降。 选择合理的前角时,在刀具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取较大的值,具体选择原则如下: 1)加工塑性材料时,为减小切削变形,降低切削力和和切削温度,应选较大的前角,加工脆性材料时,为增加刃口强度,应取较小的前角。工件的强度低,硬度低,应选较大的前角,反之,应取较小的前角。用硬质合金刀具切削特硬材料或高强度钢时,应取负前角。 2)刀具材料的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较高时,应取较大的前角。如高速钢刀具的前角比硬质合金刀具的前角要大;陶瓷刀具的韧性差,其前角应更小。 3)粗加工、断续切削时,为提高切削刃的强度,应选用较小的前角。精加工时,为使刀具锋利,提高表面加工质量,应选用较大的前角。当机床的功率不足或工艺系统的刚度较低时,应取较大的前角。对于成形刀具和在数控机床、自动线上不宜频繁更换的刀具,为了保证工作的稳定性和刀具耐用度,应选较小的前角或零度前角。 (2)后角的选择 增大后角,可减小刀具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间的摩擦,减小磨损,还可使切削刃钝圆半径减小,提高刃口锋利程度,改善表面加工质量。但后角过大,将削弱切削刃的强度,减小散热体积使散热条件恶化,降低刀具耐用度。实验证明,合理的后角主要取决于切削厚度。其选择原则如下: 1)工件的强度、硬度较高时,为增加切削刃的强度,应选较小后角。工件材料的塑性、韧性较大时,为减小刀具后刀面的摩擦,可取较大的后角。加工脆性材料时,切削力集中在刃口附近,应取较小的后角。 2)粗加工或断续切削时,为了强化切削刃,应选较小的后角。精加工或连续切削时,刀具的磨损主要发生在刀具后刀面,应选用较大的后角。 3)当工艺系统刚性较差,容易出现振动时,应适当减小后角。在一般条件下,为了提高刀具耐用度,可增大后角,但为了降低重磨费用,对重磨刀具可适当减小后角。 为了使制造、刃磨方便,一般副后角等于主后角。下表1给出了硬质合金车刀合理后角的参考值。 表1 硬质合金车刀合理前角、后角的参考值

硬质合金的焊接方法

硬质合金的焊接方法 硬质合金的性能主要有密度、矫顽力、硬度、抗弯强度。为改善现有硬质合金的质量,要进一步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在新的工艺和新的设备方面,最近发展起来的有喷雾干燥,搅拌球磨等。在改进现有和寻找新材料方面,主要有涂层硬质合金、细晶硬质合金。 那么硬质合金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焊接式切削刀具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刚性足够的刚性是以最大允许的外形尺寸以及采用较高强度的钢号和热处理来保证. 2、硬质合金刀片应固定牢靠硬质合金焊接刀片应有足够的固定牢靠程度,它是靠刀槽及焊接质量来保证的,故要根据刀片形状及刀具几何参数选择刀片镶槽形状. 3、认真检查刀杆。 在将硬质合金刀片焊接至刀杆上以前须要对刀片,刀杆进行必要的检查,首先应检查刀片支承面不能有严重弯曲.硬质合金焊接面不得有严重渗碳层,同时还应将硬质合金刀片表面及刀杆镶槽中的污垢进行清除,以保证焊接牢靠. 4、合理选用焊料 为了保证焊接强度,应选择合适的焊料.在焊接过程中,应保证良好的湿润性和流动性,并排除气泡,使焊接与合金焊接面充分接触,无缺焊现象. 5、正确选择焊接用熔剂 建议采用工业硼砂,在使用前应在烘干炉中进行脱水处理,然后进行碾碎,过筛去除机械杂物,待用. 6、选用网状补偿垫片 在焊接高钛低钴细颗粒合金及焊接长而薄的合金刀片时,为减少焊接应力,建议采用厚度为0.2--0.5mm的薄片或网孔径2--3mm的网状补偿垫片进行焊接. 7、正确采用刃磨方法 由于硬质合金刀片脆性较大,对裂纹形成敏感性强,所以刀具在刃磨过程中应避免过热或急冷,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粒度的砂轮及合理的磨削工艺,避免产生刃磨裂纹,影响刀具使用寿命. 8、正确安装刀具 在安装刀具时,刀头伸出刀架的长度应尽量小,否则,容易引起刀具震动,从而损坏合金片. 9、正确重磨、研磨刀具 刀具使用达到正常磨钝时,必须进行重磨,重磨后的刀具,一定要用油石对刃口及刀尖圆角进行研磨,这样会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及安全可靠性.

钎焊工艺规范.doc

v1.0可编辑可修改 钎焊工艺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相关部门与人员针对钎料、钎剂以及钎焊工序过程中的相应职责;钎料和钎剂的使用要求; 钎焊前的基本要求;钎焊工艺要求;补焊注意事项;钎焊质量的检验;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元亨工厂设计、生产所有空调产品以及零部件过程中的钎焊工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版本修改 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适用这 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046-2000银基钎料 GB/T 6418-93铜基钎料 GB/T 11618-1999铜管接头 GB 11363钎焊接头强度试验方法 GB 8619钎缝强度试验方法 GB 11364钎料铺展性及填缝性试验方法 3定义: .钎焊:钎焊是利用熔点稍低于母材的钎料和母材一起加热,使钎料熔化,并通过毛细管作用原理扩散和填 满钎缝间隙,形成牢固的一种焊接方法。 . 钎剂:去除钎焊金属和液体钎料表面上的氧化膜,保护钎焊金属和钎料在加热过程中不继续氧化,以改善钎料对母材表面的润湿性,促进钎缝的形成。 4 钎料和钎剂的使用要求: . 钎料(焊丝)的作用:利用高温熔化的液态钎料润湿钎焊金属(母材)表面并均匀地铺展,直至致密地填满 结合面的间隙而形成牢固接头。

v1.0 可编辑可修改 . 钎剂铜管外径 D W 3~20 20~30 30 以上 (助焊 最大 剂) 的作间隙 用:最小 去除钎焊金属和液体钎料表面上的氧化膜,保护钎焊金属和钎料在加热过程中不继续氧化,以改善钎料对母材表 面的润湿性,促进钎缝的形成。 . 钎料中磷的成分可以增加钎料的铺展性和浸润性,但是会增加焊接处的脆性;锌和铬能增加焊接强度和抗冲击性;含锌钎料的焊接后的外观比含铬钎料的焊接外观稍差,但铬蒸气对人的健康有伤害。 5钎焊前的基本要求 焊接位置、焊接配合间隙、配合面的表面处理、焊接材料的准备、插入深度和清洁度是钎焊前需要注意的 六大要素。 . 焊接位置:一般情况下优先选择钎料垂直向下漫流的方式,其次选择水平漫流方式;非特殊情况下不能采用垂直向上漫流方式。 . 焊接配合间隙:指对特定的钎料在其钎焊温度下,在被焊接处的径向间隙。要求外接管杯口内径至少应比将 要插入管的外径大,一般情况下管与管之间的配合间隙不能超过表(2)中的极限值。 表( 2):钎焊配合间隙(指单边间隙)单位:mm . 配合处的表面处理: 焊接处附近的20mm范围内必须清洁,不能有任何的残余油污和脏物、杂质、锈、各种氧化物,以免影响焊 接质量。 所有需要焊接的铜管内部不应有任何影响清洁度的物质和痕迹。 对于已经产生致密氧化皮的铜管和没有金属光泽的钢管,插入连接前均需要用清洁布加有机溶剂(丙酮) 进行铜管表面的金属擦亮或酸洗,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对于焊缝及其附近20mm范围内如有油污则一定要用清洁布加有机溶剂(丙酮)彻底擦洗干净,以保证焊接时没有油污染焊接表面。 . 焊接材料的准备:

铝合金的钎焊工艺

( 二 〇 一 三 年 十 二 月 本科科研训练论文 题 目:铝合金的钎焊工艺 学生姓名:/// 学 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系 别:材料成型及 控制工程 专 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 级:材///班 指导教师:///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科研训练论文 摘要 焊接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在制造行业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世界产钢、用钢大国,也是焊接大国。随着高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出现,机械制造、安装、维修业也逐步向精细方向发展,对焊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来,焊接的使用量迅速增加;焊接机械化自动化技术改造加快;焊接自动化率快速提高。钎焊是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为钎料,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和填充工件接口间隙并使其与母材相互扩散的焊接过程,这篇论文对钎焊焊接前的准备和焊接方法的做了设计,介绍了焊接所需的钎料和钎剂,给出了钎接接头形式以及接头的质量检测方法,在钎焊操作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焊料,焊剂,钎焊接头,钎焊装置,钎焊气体

Abstract Weld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idely used,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China is the world steel production, steel big country, but also the welding power. With the emergence of high-tech and new technolog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industry is also gradually to the fine direction of welding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are also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welding; welding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to acceler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elding automation rate rapidly increased. Brazing with a lower melting point than the base metal material is used as brazing filler metal, wetted with a liquid base material and the solder filling the gap and the interface to the work piece during welding and the base material inter diffusion, the paper prior to brazing welding preparation and welding methods to do the design, introduces the required solder and soldering flux, solder joints is given in the form of joint detection methods and the quality of the brazing operation should p ay attention to security issues. Key words: Solder, Flux, Solder joints, Soldering equipment, Soldering gas

硬质合金刀具基础知识

硬质合金刀具材料基础知识 文章来源:中国刀具信息网添加人:阿刀 硬质合金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类高速加工(HSM)刀具材料,此类材料是通过粉末冶金工艺生产的,由硬质碳化物(通常为碳化钨WC)颗粒和质地较软的金属结合剂组成。目前,有数百种不同成分的WC基硬质合金,它们中大部分都采用钴(Co)作为结合剂,镍(Ni)和铬(Cr)也是常用的结合剂元素,另外还可以添加其他一些合金元素。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硬质合金牌号?刀具制造商如何为某种特定的切削加工选择正确的刀具材料?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使硬质合金成为一种理想刀具材料的各种特性。 硬度与韧性 WC-Co硬质合金在兼具硬度和韧性方面具有独到优势。碳化钨(WC)本身具有很高的硬度(超过刚玉或氧化铝),而且在工作温度升高时其硬度也很少下降。但是,它缺乏足够的韧性,而这对于切削刀具是必不可少的性能。为了利用碳化钨的高硬度,并改善其韧性,人们利用金属结合剂将碳化钨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这种材料既具有远远超过高速钢的硬度,同时又能够承受在大多数切削加工中的切削力。此外,它还能承受高速加工所产生的切削高温。 如今,几乎所有的WC-Co刀具和刀片都采用了涂层,因此,基体材料的作用似乎显得不太重要了。但实际上,正是WC-Co材料的高弹性系数(衡量刚度的指标,WC-Co的室温弹性系数约为高速钢的三倍)为涂层提供了不变形的基底。WC-Co基体还能提供所需要的韧性。这些性能都是WC-Co材料的基本特性,但也可以在生产硬质合金粉体时,通过调整材料成分和微观结构而定制材料性能。因此,刀具性能与特定加工的适配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的制粉工艺。 制粉工艺 碳化钨粉是通过对钨(W)粉进行渗碳处理而获得的。碳化钨粉的特性(尤其是其粒度)主要取决于原料钨粉的粒度以及渗碳的温度和时间。化学控制也至关重要,碳含量必须保持恒定(接近重量比为6.13%的理论配比值)。为了通过后续工序来控制粉体粒度,可以在渗碳处理之前添加少量的钒和/或铬。不同的下游工艺条件和不同的最终加工用途需要采用特定的碳化钨粒度、碳含量、钒含量和铬含量的组合,通过这些组合的变化,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碳化钨粉。例如,碳化钨粉生产商ATI Alldyne公司共生产23种标准牌号的碳化钨粉,而根据用户要求定制的碳化钨粉品种可达标准牌号碳化钨粉的5倍以上。 在将碳化钨粉与金属结合剂一起进行混合碾磨以生产某种牌号硬质合金粉料时,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最常用的钴含量为3%-25%(重量比),而在需要增强刀具抗腐蚀性的情况下,则需要加入镍和铬。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其他合金成分,进一步改良金属结合剂。例如,在

硬质合金基础知识

硬质合金基础知识 1概述 1.1 硬质合金定义 硬质合金是由难熔金属硬质化合物和金属粘结剂经过粉末冶金方法而制成的。其中难熔金属化合物有碳化钨(WC)、碳化钛(TiC)、碳化铌(NbC)、碳化钽(TaC)等。粘结金属有铁(Fe)、钴(Co)、镍(Ni)等。 1.2 硬质合金的性能及用途 硬质合金具有熔点高、硬度高、屈服强度高;良好的耐磨性、导热性、抗腐蚀性、抗氧化性等特殊的优良性能,广泛地应用于切削刀具、耐磨零件、模具材料、矿用齿、石油控制件等方面。 1.3 硬质合金的分类 按照硬质合金的用途,可分为: (1)切削工具:用作各种各样的切削工具。如:焊接刀具、数控刀具、整体硬质合金钻头、PCB等。我国切削工具的硬质合金用量约占整个硬质合金产量的1/3。 (2)矿用工具:主要用于冲击凿岩用钎头,地质勘探用钻头,矿山油田用潜孔钻、牙轮钻以及截煤机截齿,建材工业冲击钻等。我国地矿用硬质合金约占硬质合金生产总量的25%。(3)模具:拉丝模、冷镦模、挤压模、冲压模、拉拔模以及轧辊等。用作各类模具的硬质合金约占硬质合金生产总量的8%, (4)结构零件:如压缩机活塞、车床夹头、磨床心轴、轴承轴颈等。 (5)耐磨零件:如喷嘴、导轨、柱塞、球、轮胎防滑钉、铲雪机板等。 (6)耐高压高温用腔体:顶锤、压缸等制品。 (7)其他用途:如表链、表壳、高级箱包的拉链头、硬质合金商标等。 2. 硬质合金生产流程

3 硬质合金性能与应用 硬质合金性能指标: 包括材质检测和外观尺寸检测。 ?密度D—密度是单位体积重量; ?硬度HRA、HV—表征合金抵抗变形和磨损的能力; ?相对磁饱和Ms%—现代硬质合金生产总碳控制是通过合金的磁饱和来实现的; ?矫顽磁力Hc—主要决定于钴层厚度,同时与钴相分布的均匀性和合金的碳含量有 关; ?抗弯强度TRS—表征合金在弯曲负荷的作用下,试样完全断裂时的极限强度。 ?冲击韧性a k—试样破断时的冲击消耗功与所测试样横截面积之比值。固溶度越大, 冲击韧性越大。 ?金相—微观结构特征和缺陷。微观结构特征包括合金相成份、平均晶粒度和粒度组 成,钴层厚度及其分布。缺陷包括孔隙度,夹杂,聚晶、夹粗、混料、钴池、渗碳、脱碳等。 ?尺寸——主要指合金的尺寸以及形位公差。 ?外观——主要指合金的外观颜色、缺口、掉边、凹坑等等。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硬质合金钎焊

1.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是一种高生产率的工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耐磨损及良好的红硬 性等优异性能。用来制作刀具、模具、量具、采掘工具以及耐磨作为主要性能的各种零部件,在机械加工、地质勘探、矿山开采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硬质合金价格昂贵且韧性差,使其难以生产较大尺寸、形状复杂的制品。而且许多 零件在使用时并不需要整体都用硬质合金制造,所以将硬质合金与韧性较好、强度较高、加工性能优异、廉价的钢连接起来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钎焊法是目前硬质合金与钢的主要焊接方法,近十年来,一些新的焊接方法如烧结 扩散焊、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也在积极研究探索之中,将有可能在硬质合金的焊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钎焊性 ?Ⅰ硬质合金的钎焊性是较差的。这是因为硬质合金的含碳量较高,未经清理的表面 往往含有较多的游离碳,从而妨碍钎料的润湿。此外,硬质合金在钎焊的温度下容易氧化形成氧化膜,也会影响钎料的润湿。因此,钎焊前的表面清理对改善钎料在硬质合金上的润湿性是很重要的,必要时还可采取表面镀铜或镀镍等措施。 ?Ⅱ硬质合金钎焊中的另一个问题是接头易产生裂纹。这是因为它的线膨胀系数仅为 低碳钢的一半,当硬质合金与这类钢的基体钎焊时,会在接头中产生很大的热应力,从而导致接头的开裂。因此,硬质合金与不同材料钎焊时,应设法采取防裂措施。 3.钎焊材料 硬质合金通常采用纯铜、铜锌和银铜钎料。 ?ⅰ纯铜:纯铜对各种硬质合金均有良好的润湿性,但需在氢的还原性气氛中钎焊才 能得到最佳效果。同时,由于钎焊温度高,接头中的应力较大,导致裂纹倾向增大。 采用纯铜钎焊的接头抗剪强度约为150MPa,接头塑性也较高,但不适用于高温工作。 ?ⅱ铜锌钎料:铜锌钎料是硬质合金最常用的钎料。为提高钎料的润湿性和接头的 强度,在钎料中常添加Mn、Ni、Fe等合金元素。例如B-Cu58ZnMn中就加有w(Mn)4%,使硬质合金钎焊接头的抗剪强度在室温达到300~320MPa:在320°C 时仍能维持220—240MPa。在B—Cu58ZnMn的基础上加入少量的Co,可使钎焊接头的抗剪强度达到350MPa,并且具有较高的冲击韧度和疲劳强度,显著提高了刀具和凿岩工具的使用寿命 ?ⅲ银铜钎料:银铜钎料的熔点较低,钎焊接头产生的热应力较小,有利于降低硬质 合金钎焊时的开裂倾向。为改善钎料的润湿性并提高接头的强度和工作温度,钎料中还常添加Mn、Ni等合金元素。例如B-Ag50CuZnCdNi钎料对硬质合金的润湿性极好,钎焊接头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4.焊前准备 ?①焊前应先检查硬质合金是否有裂纹、弯曲或凸凹不平等缺陷。钎焊面必须平整, 如果是球形或矩形的硬质合金钎焊面也应符合一定的几何形状,保证合金与基体之间有良好的接触,才能保证钎焊质量。 ?②对硬质合金进行喷砂处理,没有喷砂设备的情况下,可用手拿住硬质合金,在旋 转着的绿色碳化硅砂轮上磨去钎焊面上的氧化层和黑色牌号字母。如不去除硬质合

硬质合金的焊接工艺现状与展望

硬质合金的焊接工艺现状与展硬质 合金的焊接工艺现状与展望 高频感应钎焊,硬质合金钎焊,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硬质合金是一种以难熔金属化合物(WC、TaC、TiC、NbC等)为基体,以过渡族金属(Co,Fe, Ni)为粘结相,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金属陶瓷工具材料,它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模量、耐磨损、耐腐蚀、热膨胀系数小以及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切削工具、耐磨零件、采矿与筑路工程机械等领 域【1】。 硬质合金的材质脆硬、韧性差而且价格高,这些因素使其难以被制成大尺寸、形状复杂的构件加以应用,而硬质合金与钢体材质的焊接是弥补其不足的

主要方法,合适可靠的焊接技术正在不断拓展它的应用范围。因此,欲更好更合理地应用硬质合金,必须了解它的性能特点,根据其用途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 1硬质合金的焊接性 由于与硬质合金相焊的基体材料一般是碳素钢,硬质合金与之相比具有较小的热膨胀系数和较低的热导率,因此焊接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焊接裂纹 硬质合金的热膨胀系数较小,一般为钢的1/2? 1/3,硬质合金和钢材焊后由于不能同步收缩,会在焊缝区形成很高的残余应力,且在硬质合金上多为拉应力,由此导致硬质合金开裂。焊接应力是钎焊硬质合金时出现裂纹以及接头低应力断裂的主要原因【2】。 2)焊缝脆化 主要是在焊缝区形成M6C型复合碳化物n相, 其中M包含W、Fe、Co、Ni等元素,主要原因是硬

质合金与钢进行焊接时,硬质合金中的碳向钢侧扩散,使硬质合金中含碳量降低而形成n 相【3】。焊缝脆化导致接头的抗弯强度低。 3)气孔、夹渣及氧化 这主要是出现在钎焊接头中。当加热温度过高时,造成钎缝氧化及焊料成分的严重烧损;而加热温度偏低,则钎料流动性不好,形成虚焊,且焊缝内留有大量气孔和夹渣,以至严重降低焊缝强度 【4,5】。 2硬质合金的焊接方法与工艺要素 由于硬质合金与碳素钢之间的物理性能相差较大,目前钎焊和扩散焊仍然是可行而又实用焊接方法。此外一些新的焊接方法如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仃IG),电子束焊(EBW),激光焊(LBW) 等也在积极的研究探索之中,将有可能在硬质合金的焊接中得到应用。 2.1钎焊

铝及铝合金的焊接特点

铝及铝合金的焊接特点 (1)铝在空气中及焊接时极易氧化,生成的氧化铝(Al2O3)熔点高、非常稳定,不易去除。阻碍母材的熔化和熔合,氧化膜的比重大,不易浮出表面,易生成夹渣、未熔合、未焊透等缺欠。铝材的表面氧化膜和吸附大量的水分,易使焊缝产生气孔。焊接前应采用化学或机械方法进行严格表面清理,清除其表面氧化膜。在焊接过程加强保护,防止其氧化。钨极氩弧焊时,选用交流电源,通过“阴极清理”作用,去除氧化膜。气焊时,采用去除氧化膜的焊剂。在厚板焊接时,可加大焊接热量,例如,氦弧热量大,利用氦气或氩氦混合气体保护,或者采用大规范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在直流正接情况下,可不需要“阴极清理”。 (2)铝及铝合金的热导率和比热容均约为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的两倍多。铝的热导率则是奥氏体不锈钢的十几倍。在焊接过程中,大量的热量能被迅速传导到基体金属内部,因而焊接铝及铝合金时,能量除消耗于熔化金属熔池外,还要有更多的热量无谓消耗于金属其他部位,这种无用能量的消耗要比钢的焊接更为显着,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焊接接头,应当尽量采用能量集中、功率大的能源,有时也可采用预热等工艺措施。 (3)铝及铝合金的线膨胀系数约为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的两倍。铝凝固时的体积收缩率较大,焊件的变形和应力较大,因此,需采取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铝焊接熔池凝固时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热裂纹

及较高的内应力。生产中可采用调整焊丝成分与焊接工艺的措施防止热裂纹的产生。在耐蚀性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铝硅合金焊丝焊接除铝镁合金之外的铝合金。在铝硅合金中含硅%时热裂倾向较大,随着硅含量增加,合金结晶温度范围变小,流动性显0.5. 着提高,收缩率下降,热裂倾向也相应减小。根据生产经验,当含硅5%~6%时可不产生热裂,因而采用SAlSi条(硅含量4.5%~6%) 焊丝会有更好的抗裂性。 (4)铝对光、热的反射能力较强,固、液转态时,没有明显的色泽变化,焊接操作时判断难。高温铝强度很低,支撑熔池困难,容易焊穿。 (5)铝及铝合金在液态能溶解大量的氢,固态几乎不溶解氢。在焊接熔池凝固和快速冷却的过程中,氢来不及溢出,极易形成氢气孔。弧柱气氛中的水分、焊接材料及母材表面氧化膜吸附的水分,都是焊缝中氢气的重要来源。因此,对氢的来源要严格控制,以防止气孔的形成。 (6)合金元素易蒸发、烧损,使焊缝性能下降。 (7)母材基体金属如为变形强化或固溶时效强化时,焊接热会使热影响区的强度下降。 (8)铝为面心立方晶格,没有同素异构体,加热与冷却过程中没有相变,焊缝晶粒易粗大,不能通过相变来细化晶粒。 2. 焊接方法 几乎各种焊接方法都可以用于焊接铝及铝合金,但是铝及铝合金对

硬质合金钎焊前后处理产生的裂纹原因

硬质合金钎焊前后处理产生的裂纹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对不同硬质合金进行钎焊前期和后期进行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其截齿、车刀、刀具等硬质合金材料的焊接质量以及应用质量。 我们常说的钎焊工艺主要是完成工件的钎焊工艺过程中的技术规范,这种工艺是由技术人员将成熟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参数制定成技术总结,这样大家使用起来可以更为清晰,更为明了。 随着现代机械化越来越强,工件的焊接方法也越来越机械、自动化。这样使用可以为企业发展降低不少生产成本。现在自动化进行钎焊工艺主要涉及工件接头、母材、钎前清理、钎剂或者气体介质、钎焊方法(用比亚特自动化感应钎焊方法相对多点)、钎焊后期清理、钎焊后热处理和检验要求等内容。 上图显示的是钎焊的一种感应加热设备 一、硬质合金的焊前处理 一般采用喷砂或者机械磨削处理,而不采用酸洗处理。如果是采用酸洗处理,

酸液将会腐蚀硬质合金的晶界,使硬质合金的机械性能降低,从而引发裂纹。这样对与再次钎焊工件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前期处理已经产生裂纹,再次钎焊工件的质量会更加的不好。 二、对于钎焊后期的处理 (1)由于刃磨引发的钎焊后的硬质合金工具开裂占很大的比例。刃磨时,所使用的砂轮选择不当(如砂轮材料、硬度和粒度等)会发生裂纹。将硬质合金刀具与高速钢刀等同起来,刃磨时也发生浸水,会发生裂纹。 (2)磨削余量留的过大,则刃磨时易发生裂纹,强力连续磨削一把工具容易将硬质合金磨出裂纹。在一组工具集中刃磨时,可以采用轮换或者流水刃磨法。在刃磨时,可以轮换刃磨一组工具或者用一组模具分别粗磨、细磨、精磨、这种工艺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大大减少裂纹的产生。 上图显示的是比亚特自动化钎焊处理后的工件 虽然有好的钎焊工艺,但是对于钎焊前期和钎焊后期的准备和处理也显得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提升工件的焊接质量,厂家需要对每一步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和 正确使用生产工艺。

硬质合金刀具角度

一、车刀的组成 如图1所示,车刀由切削部分和夹持部分(刀杆)两大部分组成。 刀头承担切削工作,由各种刀具材料制作;刀杆用于将车刀夹持在车床刀架上,常用普通碳钢(45)、球墨铸铁制成。 车刀的切削部分由三个表面、两条刀刃和一 个刀尖组成。 1.前刀面 直接与切屑接触的表面,用γA 表示。 2.主后刀面 与工件上过渡表面相对着的表 面,用αA 表示。 3.副后刀面 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对着的 表面,用α A '表示。 4.主切削刃 前面与后面的交线。承担主要切削工作,用S 表示。 5.副切削刃 前面与副后面的交线。其靠刀尖处起微量切削作用,具有修光性质。用S '表示。 6.刀尖 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的交点。通常以圆弧或短直线形成出现,以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 不同类型的刀具,其刀面、切削刃的数量不完全相同,如切断刀就有两个副后面,两个副切削刃和两个刀尖。 二、刀具的几何角度 (一) 刀具角度的参考系 切削能否顺利进行,刀具的几何角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在设计、绘图、刃磨、测量中正确表示这些角度,须确定一参考坐标平面作为基准。下面介绍刀具静止参考系中常用的正交平面参考系。如图2所示。 图2 正交平面参考系 1.基面 过主切削刃上的一点,垂直于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用r P 表示。 图 1 车刀的组成

2.切削平面过主切削刃上的一点,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用s P表示。 3.正交平面垂直于主切削刃在基面上投影的平面,又称主剖面,用o P表 示。 切削平面、基面、正交平面(主剖面)在空间相互垂直,构成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是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平面。 (二)车刀的基本角度(图3) 图3 车刀的几何角度 1.在正交平面(主剖面)中测量、标注的角度 ⑴前角前刀面(γA)与基面(r P)的夹角,用oγ表示。当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小于90°时,oγ为正值;大于90°时,oγ为负值。 ⑵后角后刀面αA与切削平面s P间的夹角,用oα表示。当后刀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小于90°时,oα为正值;大于90°时,oα为负值。 前刀面、后刀面间的夹角β称为楔角。 β=90°-(oγ+oα) 2.在基面内测量、标注的角度: ⑴主偏角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的夹角,用r k表示。它总为正值。 ⑵副偏角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相反方向的夹角,用r k'表

硬质合金与钢的焊接

硬质合金与钢的焊接 硬质合金是种高生产率的工具材料,是将高熔点、高硬度的金属碳化物粉末与黏结剂混合,用粉末冶金法压制成各种所需形状的工件。硬质合金与钢的焊接主要用于机械加工的刀具、刃具、模具、采掘工具和以耐磨作为主要性能的各种零部件,特点是可以节省大量的贵重金属,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硬质合金工具在各工业部门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1. 硬质合金的分类、用途及性能 硬质合金是金属碳化物粉末与钴的混合物,常用的金属碳化物是碳化钨、碳化钛、碳化铌和碳化钒等,均可使硬质合金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硬质合金的黏结剂主要是金属钴或金属镍等,能保证硬质合金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 1.1 硬质合金的分类及用途 (1)常用硬质合金的分类、成分及用途 我国常用硬质合金的分类、化学成分、使用性能及用途见表1。我国生产的硬质合金分为YT和YG两大类。YT类是由碳化钛、碳化钨和钴等组成,主要成分为WC、TiC和Co,多用于制作切削钢材的刀具。YG类是碳化钨和钴的合金,主要成分是WC和Co,多用于制造切削铸铁件、淬火钢、不锈钢等的刀具,以及用于制造各种硬质合金量具、模具、地质采矿和石油钻井用的采掘工具等。此外,还有YW类加入少量碳化钽或碳化铌等贵重金属碳化物的钛钨钴类硬质合金,用做切削特殊耐热合金材料的刀具。

表1 常用硬质合金的分类、化学成分使用性能及用途

(2)用于各类工具的硬质合金 另一种分类方法是将用于切削、采掘等用途的各类硬质合金分为金属瓷硬质合金和钢结硬质合金两类。 ①金属瓷硬质合金将难熔的金属碳化物粉末(如WC、TiC等)和黏结剂(如Co、Ni等)混合,加压成形,经烧结而成的粉末冶金材料。例如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钨钴类硬质合金(YG3、YG6、YG8等)和钨钴钛类硬质合金(YT5、YT15、YT30等)。这类硬质合金的刀具耐高温、耐磨损,广泛用于制造量具、模具,也用于制造钎头、钻头等。

制冷设备钎焊工艺研究及应用

制冷设备钎焊工艺研究及应用 口汤健1口宋延钢2口顾福明1 1.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200062 2.上海市金山区四方设备安装维修服务部上海200062 摘要:介绍了制冷设备钎焊的基本过程和气体助焊剂的应用,使用表明采用合适的装配间隙、正确的火焰加热过程和添加钎料的方法是保证钎焊质量的关键,所采用的工艺过程能铺满钎焊接头并满足制冷设备的质量要求。 关键词:钎焊制冷设备气体助焊剂 中图分类号:TG4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998(2008)02—0016—03 随着现代工艺技术的发展,钎焊得到了迅速发展,无论在钎焊工艺方面,还是钎焊材料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在制冷设备中,换热器的制造及制冷循环管路的连接都用到钎焊,钎焊焊接接头数量多,直径变化范围大,焊接质量将直接影响制冷设备的性能及制冷效果,因此,任何公司对钎焊都比较重视。 在钎焊中,如果没有正确的工艺,在铜与铜、铜与黑色金属如铁连接时,钎料不易在钎缝结合处形成较好的连接。在钎焊过程中,首先要熔解和破坏母材和钎料表面的氧化膜,能够很好地润湿母材和减小液态钎料与母材的表面张力,使钎料能充分铺展,最后在钎焊过程结束以后会形成焊缝金属。因此要保证系统管路的钎焊接头质量及焊接接头的密封性能,必须有正确的钎焊工艺过程和较先进的钎焊工艺。 本文叙述了制冷设备钎焊的气体助焊剂的使用及钎焊的基本过程,钎焊的清洁及装配间隙的要求、正确的火焰加热过程和钎料添加方法是保证钎焊质量的关键,所采用的工艺过程使焊接接头加热、加料均匀,得到理想的毛细作用,钎料到达内件的根部,全程铺满接头的内、外件间隙。所采用的气体助焊剂使系统管路的钎焊接头不易被腐蚀从而引发泄漏事故,同时保护工件金属和钎料在施焊过程中不被继续氧化,以改善钎料对工件金属表面的润湿性,促进焊缝的形成。 1气体助焊剂及钎焊装置 在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制造中,钎焊是关键的工艺,最早的工艺是采用含银45%的钎料及焊剂102,钎焊时要不停地将钎料蘸焊剂加入,焊接时要注意焊剂不能过多,以防污染空调系统,焊接后要清理接头的焊剂,防止焊剂腐蚀接头和铜管,为了提高焊接效率及质量,气体助焊剂在钎焊过程中得到应用,气体助焊剂是把助焊剂添加到火焰中进行铜银钎焊,适用于现代化、高收稿日期:2007年11月 回2∞8/2速、经济的焊接方法。气体助焊剂是一种高挥发性液态化合物,既无腐蚀,又不含氟,它在气源的燃气路中加入,在钎焊时发出明亮的绿光,助焊剂随火焰从焊枪中喷出,自动均匀地输送到钎焊区,形成一层保护膜,以防止焊缝金属表面氧化,润滑钎焊区,从而提高了钎焊质量,同时防止了有害气体的产生。钎焊时可用低银钎料,如204,可降低成本,焊后钎焊区域清洁、明亮,附着物少,钎焊的装置如图l。由于助焊剂的添加,在火焰中形成“雾化”状态。大大提高了焊缝的质量和焊接水平,减小了焊缝的泄露机率,确保高质量焊缝的形成。 2焊接前准备 2.1清洁钎件和去除污物 毛细作用只有在金属表面相当清洁时才可很好地发生。因此,去除所有污物(油、油脂、垃圾、铁锈和氧化物)非常必要,清洁钎件的方法如下。 1)先清除表面脏物、油和油脂,可将钎件浸入化学清洗溶液中,然后清除污垢、铁锈、氧化物或油漆,可用砂纸彻底清理表面,磨松污物后,以抹布或海绵清除残余物或渣粒。 2)钎件清洗完毕之后,应使之完全干燥。然后,应尽快地施焊以免再度污染。 2.2保证良好的装配和正确的间隙 为了得到毛细作用,便于装配,保证接头的强度, 机械制造46卷第522期 盛  万方数据

铝与铝合金的焊接方法

铝合金焊接的几种先进工艺:搅拌摩擦焊、激光焊、激光- 电弧复合焊、电子束焊。针对于焊接性不好和曾认为不可焊接的合金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几种工艺均具有优越性,并可对厚板铝合金进行焊接。 关键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激光焊激光- 电弧复合焊电子束焊 1 铝合金焊接的特点 铝合金由于重量轻、比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无磁性、成形性好及低温性能好等特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焊接结构产品中,采用铝合金代替钢板材料焊接,结构重量可减轻50 %以上。 铝合金焊接有几大难点: ①铝合金焊接接头软化严重,强度系数低,这也是阻碍铝合金应用的最大障碍; ②铝合金表面易产生难熔的氧化膜(Al2O3 其熔点为2060 ℃) ,这就需要采用大功率密度的焊接工艺; ③铝合金焊接容易产生气孔; ④铝合金焊接易产生热裂纹; ⑤线膨胀系数大,易产生焊接变形; ⑥铝合金热导率大(约为钢的4 倍) ,相同焊接速度下,热输入要比焊接钢材大2~4 倍。 因此,铝合金的焊接要求采用能量密度大、焊接热输入小、焊接速度高的高效焊接方法。 2 铝合金的先进焊接工艺 针对铝合金焊接的难点,近些年来提出了几种新工艺,在交通、航天、航空等行业得到了一定应用,几种新工艺可以很好地解决铝合金焊接的难点,焊后接头性能良好,并可以对以前焊接性不好或不可焊的铝合金进行焊接。 2. 1 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焊接 搅拌摩擦焊FSW( Friction Stir Welding) 是由英国焊接研究所TWI ( The Welding Institute) 1991 年提出的新的固态塑性连接工艺[1~2 ] 。图1为搅拌摩擦焊接示意图[3 ] 。其工作原理是用一种特殊形式的搅拌头插入工件待焊部位,通过搅拌头高速旋转与工件间的搅拌摩擦,摩擦产生热使该部位金属处于热塑性状态,并在搅拌头的压力作用下从其前端向后部塑性流动,从而使焊件压焊在一起。图2 为搅拌摩擦焊接过程[4 ] 。由于搅拌摩擦焊过程中不存在金属的熔化,是一种固态连接过程,故焊接时不存在熔焊的各种缺陷,可以焊接用熔焊方法难以焊接的有色金属材料,如铝及高强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以及异种材料、复合材料焊接等。目前搅拌摩擦焊在铝合金的焊接方面研究应用较多。已经成功地进行了搅拌摩擦焊接的铝合金包括2000 系列(Al- Cu) 、5000 系列(Al - Mg) 、6000 系列(Al - Mg - Si) 、7000 系列(Al - Zn) 、8000 系列(Al - Li) 等。国外已经.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在挪威已经应用此技术焊接快艇上长为20 m 的结构件,美国洛克希德·马丁航空航天公司用该项技术焊接了铝合金储存液氧的低温容器火箭结构件。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焊缝是经过塑性变形和动态再结晶而形成,焊缝区晶粒细化,无熔焊的树枝晶,组织细密,热影响区较熔化焊时窄,无合金元素烧损、裂纹和气孔等缺陷,综合性能良好。与传统熔焊方法相比,它无飞溅、烟尘,不需要添加焊丝和保护气体,接头性能良好。由于是固相焊接工艺,加热温度低,焊接热影响区显微组织变化小,如亚稳定相基本保持不变,这对于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及沉淀强化铝合金非常有利。焊后的残余应力和变形非常小,对于薄板铝合金焊后基本不变形。与普通摩擦焊相比,它可不受轴类零件的限制,可焊接直焊缝、角焊缝。传统焊接工艺焊接铝合金要求对表面进行去除氧化膜,并在48 h 内进行加工,而搅拌摩擦焊工艺只要在焊前去除油污即可,并对装配要求不高。并且搅拌摩擦焊比熔化焊节省能源、污染小。 搅拌摩擦焊铝合金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设计

七、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设计 [原始条件] 加工推动架工序1中车¢50端面,工件材料HT200,铸件。表面粗糙度要求达到Ra6.3,需采用粗车完成其端面车削,总余量为3 mm,使用机床为CA6140普通车床。 试设计一把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 设计步骤为: (1)选择刀片夹固结构。考虑到加工在CA6140普通车床上进行,且属于连续切削,由《切削手册》表4-22典型刀片夹固结构简图和特点,采用偏心式刀片夹固结构。 (2)选择刀片材料(硬质合金牌号)。由原始条件给定:被加工工件材料为HT200,连续切削,完成粗车工序,按照硬质合金的选用原则,选取刀片材料(硬质合金牌号)为YT15。 (3)选择车刀合理角度。根据刀具合理几何参数的选择原则,并考虑到可转位车刀几何角度的形成特点,选取如下四个主要角度:①前角γo=15°;②后角αo= 5°;③主偏角k r = 90°;④刃倾角λs= -6°。 后角αo的实际数值以及副后角α'o和副偏角k'rg在计算刀槽角度时,经校验后确定。 (4)选择切削用量。根据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查表确定切削用量。 粗车时:切削深度a p=3mm,进给量f=0.5mm/r,切削速度v= 122m/min ; (5)选择刀片型号和尺寸: ①选择刀片有无中心固定孔。由于刀片夹具结构已选定为偏心式,因此应选

用中心有固定孔的刀片。 ②选择刀片形状。按选定的主偏角k r = 90°,根据《切削手册》表4-20刀片形状的选择原则,选用正三角形刀片。 ③选择刀片精度等级。由《切削手册》表4-17刀片精度等级的选择原则,选用U 级。 ④选择刀片切圆直径d (或刀片边长L )。根据已确定的a p =3mm ,k r = 90°和λs = 0°,将a p 、k r 和λs 代入《金属切削刀具课程设计指导书》公式(2.5),可求出刀刃的实际参加工作长度L se 为 L se =s r p k a λcos sin =?-?6cos 90sin 3=3.0mm 则所选用的刀片边长L 应为 L >1.5 L se =1.5×3.016=4.50mm 因为是正三角形刀片,L=√3d d=2.60mm ⑤选择刀片厚度s 。根据已选定的a p =3mm 、f=0.5mm/r ,根据刀片厚度的诺模图求得刀片厚度s ≥3.8mm 。 ⑥选择刀尖圆弧半径r ε。根据已选定的a p =3mm 、f=0.5mm/r 及通过刀尖圆弧半径诺模图,求得连续切削时的r ε=0.8mm 。 ⑦由于工件材料为HT200,所以刀片可以无断屑槽。 综合以上七方面的选择结果,确定选用的刀片型号是:TNUM160408-V2(《金属切削刀具课程设计指导书》表2.11),其具体尺寸为 L =16.5mm ;s=4.76mm ;d 1=3.81mm ;m=13.494mm ;r ε=0.8mm 刀片刀尖角εb = 60°;刀片刃倾角λsb = 0°;断屑槽宽Wn =2mm ;取法前角γnb = 20°。刀片法后角αnb = 0°

硬质合金的焊接特点

硬质合金的焊接特点 硬质合金主要制造刀具、量具、模具、采掘工具已经整体刀具等双金属结构。切削部分为硬质合金,基体为碳素钢或低合金钢,通常为中碳钢。这类工件在工作时受到了相当大的应力作用,特别是压缩弯曲、冲击或交变载荷,要求接头强度高、质量可靠。硬质合金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好的特点,但也存在脆性高、韧性差等缺点。 大部分硬质合金工具是采用焊接的方法相切在中碳钢或低合金钢基体上使用,焊接工艺与硬质合金的使用性能密切相关,焊接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硬质合金的使用效果。 一般焊接的特点 硬质合金含有较高含量的碳化物和合金元素,虽然可以进行焊接加工,但焊接时容易出现组织和裂纹。必须采用有限的工艺措施,才能获得满意的焊接接头。生产中硬质合金与钢的焊接常用的方法有;氧 硬质合金与钢焊接时如有下的特点 线膨胀系数与焊接裂纹的关系 硬质合金的尺寸较小,一般是固定在一个比较厚大的钢支撑材料上使用。钎焊是把硬质合金和基体金属连接在一起的焊接方法。硬质合金的线膨胀系数(401~7.0*10)与普通钢的线膨胀系数相比差别很大,硬质合金只有钢为,线膨胀系数的差异是嵌缝冷却时产生很大应力,导致裂纹产生。 加热时硬质合金和钢都自由膨胀,但冷却时钢的收缩量比硬质合金大得多,此时焊缝处于手压应力的状态,而在硬质合金表面上则承受拉应力。如果残余应力大于硬质合金抗拉强度或抗裂性要求是,硬质合金的表面就可能产生裂纹,这是硬质合金钎焊是产生裂纹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硬度与裂纹敏感性的关系 硬质合金的硬度与耐磨性和焊接裂纹敏感性成正比,硬质合金的硬度越高,钎焊时产生裂纹的可能性越大,而且一般精加工或超精加工所用的硬质合金,在钎焊时容易发生裂纹,根据不同牌号的硬质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大小可以判断硬质合金的焊接裂纹敏感性,其由差到好的排列顺讯如下:

钎焊工艺规范

钎焊工艺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相关部门与人员针对钎料、钎剂以及钎焊工序过程中的相应职责;钎料和钎剂的使用要求;钎焊前的基本要求;钎焊工艺要求;补焊注意事项;钎焊质量的检验;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元亨工厂设计、生产所有空调产品以及零部件过程中的钎焊工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版本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适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046-2000 银基钎料 GB/T 6418-93 铜基钎料 GB/T 11618-1999 铜管接头 GB 11363 钎焊接头强度试验方法 GB 8619 钎缝强度试验方法 GB 11364 钎料铺展性及填缝性试验方法 3定义: 3.1. 钎焊:钎焊是利用熔点稍低于母材的钎料和母材一起加热,使钎料熔化,并通过毛细管作用原理扩散和填满钎缝间隙,形成牢固的一种焊接方法。 3.2.钎剂:去除钎焊金属和液体钎料表面上的氧化膜,保护钎焊金属和钎料在加热过程中不继续氧化,以改善钎料对母材表面的润湿性,促进钎缝的形成。 4钎料和钎剂的使用要求: 4.1.钎料(焊丝)的作用:利用高温熔化的液态钎料润湿钎焊金属(母材)表面并均匀地铺展,直至致密地填满结合面的间隙而形成牢固接头。 4.2.钎剂(助焊剂)的作用:去除钎焊金属和液体钎料表面上的氧化膜,保护钎焊金属和钎料在加热过程中不继续氧化,以改善钎料对母材表面的润湿性,促进钎缝的形成。 4.3.钎料中磷的成分可以增加钎料的铺展性和浸润性,但是会增加焊接处的脆性;锌和铬能增加焊接强度和抗冲击性;含锌钎料的焊接后的外观比含铬钎料的焊接外观稍差,但铬蒸气对人的健康有伤害。 5 钎焊前的基本要求 焊接位置、焊接配合间隙、配合面的表面处理、焊接材料的准备、插入深度和清洁度是钎焊前需要注意的六大要素。 5.1.焊接位置:一般情况下优先选择钎料垂直向下漫流的方式,其次选择水平漫流方式;非特殊情况下不能采用垂直向上漫流方式。 5.2.焊接配合间隙:指对特定的钎料在其钎焊温度下,在被焊接处的径向间隙。要求外接管杯口内径至少应比将要插入管的外径大0.06mm,一般情况下管与管之间的配合间隙不能超过表(2)中的极限值。 表(2):钎焊配合间隙(指单边间隙)单位: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