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论文

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论文
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摘要】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务输出大国,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不仅其生活,教育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国家教育政策因素,其中家庭因素占主导地位。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多方面入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合作。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以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准,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但是农村人口仍然占一半以上的比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据国家统计局监测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加528万人,增长3.4%。[1]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加无疑证明: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日趋增加。

另外,据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况显示,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约1.5亿,18岁以下随父母流动的儿童2 000万,留守在农村的也有2 000万,这一数字约占全国农村儿童总数的8%。[2]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教育问题存在诸多困难。针对留守儿童问题,我们有以下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当前存在的教育问题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家庭以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为主,占留守儿童的55.7%;父亲单方面外出打工的占30.9%,母亲单方面外出打工的占13.4%。留守儿童的教育可分为三种形式:单亲教育、寄养教

育和隔代教育。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3]

(一)留守儿童普遍成绩差、逃学辍学较为严重

留守儿童在没有父母亲自督促、教导的条件下,完全靠自己的独立自愿能力去学习,加上农村的教育水平本身就不是很高,老师也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因此,多数的农村留守儿童都出现成绩偏差,甚至恶性循环造成逃学,进一步辍学现象。而且留守儿童在健康安全方面也存在很大的漏洞,甚至,由于无专人接送,对安全重视度不够高而出现的被拐卖、受侵害、出现意外伤害等事件。

(二)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缺失

留守儿童一般缺乏启蒙教育,而亲戚或爷爷奶奶不能对犯错误的他们进行及时的教育和疏导,甚至于忽视了道德教育,从而他们对学校和社会的相关规定理解存在偏差、道德意识淡薄。而且留守儿童心理也存在很多问题,在单亲教育、寄养教育和隔代教育的情况下,孩子难免会受到同龄人的欺辱,甚至于打骂,所以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普遍存在性格孤僻、自卑、自负、忧郁等缺点。这也对道德教育增加了更大的难度。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

正是由于城乡发展差异过大,父母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更舒适的环境去成长,更孩子更好的未来,所以他们才要到大城市去谋生,才存在农民工数量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国家政策的落后

没有一个父母原因抛下自己的孩子远走他乡,如果可以他们会带在身边,真是由于国家政策,农民工的孩子是没有办法拥有城市户口、甚至于无法接受城市的高等教育。另外,他们根本承受不起高额的借读费,他们别无选择。

(三)家庭教育理念的影响

目前看来,农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仍然很少,大部分没有意识到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家长和那些老一辈的人都存在同样的误解---上学没有用,最后还是要回到农村耕田种地,何必浪费钱呢!另外,老人对孩子过分宠爱,导致孩子任性、无理取闹的性格。

三、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统筹城乡同步发展

政府应采取宏观政策,从多方面的就解决问题。采取城市带动农村,大力扶持发展较为落后的地方,在较为落后的地方建厂,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响应国家政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富强,国家富裕。

(二)户籍制度改革

从根本上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城乡“二元分割”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城乡长期“二元分割”将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割裂开来,让城乡儿童在不同的制度构架中获得不均等的教育资源。各级政府应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

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制订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流人地的农民工享有与市民同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4]

(三)大力宣传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派遣专业人士定期去农村做以“接受高等教育与未来发展”以及“如何正确教育孩子”为主题的演讲,并让心理师对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水平,提供给孩子一个身体、心理健康的环境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一个综合性问题,由多方面因素引起,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从国家、社会入手,更要学校、家庭入手,从根部解决根本问题。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

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

[2] 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

[3] 徐宏升.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思考[J],河

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5).

[4]吴霓,等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J].教育研

究,2004,(10).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论文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论文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社会、社区、学校、家庭的齐心协力”。 “政府对农村教育的稳定投入是农村义务教育正常进行的保障,也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根本保障”。 [1]这个观点是正确和合理的。 但是政府和社会的帮扶以及硬件设施的改善仅仅只是外源性的条件,学校才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枢纽和核心力量,留守儿童教育的很多问题都产生于学校教育的疏忽和不足,所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还要从学校内部来解决,以求更有针对性和可控性。 作为系统性正规性教育机构的学校,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只有强化学校自身的内涵发展,整合学校的各种资源,才能真正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据**镇关工委对全镇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进行的统计,我镇共有留守儿童1494人,其中单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有836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9.97%,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约有558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0%;隔代监护的有488人,其他亲属监护有70人。 自**市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启动以来,我镇各小学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为重点,以师生结对帮扶为主要形式,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正常化的轨道,涌现出一批网络健全、活动丰富、效果显

著的留守儿童工作先进学校,以及一批责任心强,甘于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默默奉献的留守儿童工作先进个人。 为了深入了解我镇农村学校里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掌握有价值的数据和第一手资料,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形式对**镇几所学校展开了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365份,回收有效率为87%。 同时乡镇分管教育的领导、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和部分留守儿童采取开放型深度访谈和半开放型访谈,为研究的深入奠定了基础。 一、我镇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一)学校管理制度兼顾留守儿童特殊性在调查的农村学校里,有将近一半左右的学生是留守儿童。 这种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的家庭教育缺失的变化是学校教育应该面对和重视的变化,各个学校都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特殊性设置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条例如,永安小学针对农忙季节,多数农村家长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学校组织教师志愿者每天下午放学后对学生学习进行辅导,组织留守儿童在校完成作业,进行课外阅读,家长在忙完农活之后再接走孩子,切实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从2007年开始,学校实施留守学生代理家长工程,解决了在外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目前,该学校59名教师已有43名成为了“代理家长”,他们每天为留守儿童辅导一次功课;每周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电话联系1次;每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18313983.html,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 作者:周玉江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7年第01期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349-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快,致使大部分的农村青壮年均外出打工,而这样的现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然而,没有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1.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1.1 家庭教育不足。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是爷爷奶奶等,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爷爷奶奶年纪一般比较大,同时没有什么文化修养,故而直接致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明显存在不足。农村留守儿童没有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难以形成良好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受父母外出打工的影響,他们认为学习没有用,想和父母一样外出打工。还有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一些儿童可能会觉得自己与别人有一定的差距,产生了自卑感,没有安全感与安全意识,使得留守儿童心理发育不健全。 1.2 学校教育不健全。大部分的农村学校仍是以学生的文化成绩为评判的唯一标准,只注重学生文化成绩的提升,而没有有效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这样的学校教育直接影响了留守儿童健康、全面地发展。当然,由于学校在农村,其教学资源也不够充分,大部分的学校是寄宿学校,住宿条件一般不如城市学校好,学生的生活环境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此外,教室的教学设施也不健全,像多媒体技术教学等还没有真正落实到农村学校之中。除此之外,大部分农村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而学校也没有完善的教学设施,这也使得学生难以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从而对英语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1.3 社会教育存在问题。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部分地方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加强重视,但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过程中并没有实行有效的对策。同时,由于社会对农村学生监管不够,而一些农村学校环境不够优越,存在网吧、台球厅等不良场所,这些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让学生无法专心学习。 2.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2.1 家长应承担起教子之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_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因此,父母在这方面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是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亲情缺失,性格孤僻。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面临挑战。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性格行为上在向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有些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行为失范,变得脾气暴躁、任性、打架斗殴等。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比较普遍。“当然也有部分儿童的心理行为发生令人欣慰的积极变化,生活能力和学习自觉性提高,自我约束增强,更富有责任感等等。” 2、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暇照顾子女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给孩子物质和对孩子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等陋习,甚至导致了一些“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的产生。调查中,不想读书,想自己去赚钱的留守儿童占12%,他们并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 3、不爱学习,不守规章。 在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或者因文化水平低,或者因事务繁忙,往往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学习上 的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向委托监护人求得帮助的比例很低。这使得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比较严重,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父母外出务工尤其对年幼儿童的学习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4、管理空档,违纪成风。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5、监护不力,存在安全隐患。 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扎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适当的约束与科学引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论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论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我们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文章从城乡差异、文化阶层差异等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其深层原因。 [关键词]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社会学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人的孩子也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农村,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被称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前,我们必要先弄清楚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哪些方面问题。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这些孩子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二是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危及自己的生命。[1] (二)心理问题

据调查,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由于正常的心理环境的缺失和农村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形成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集中表现为:任性、冷漠、自卑、敏感、孤独、不安、胆怯和自我封闭等。[2] (三)品行问题 留守儿童一般为学前儿童、小学生或初中生,他们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期。如果是由祖父母的隔代教育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来抚养孩子,托付亲戚照管,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而农村教师由于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对每位学生的关注也十分有限。其结果造成亲戚以为老师管教,而老师以为有家长照看的情况,学生的道德教育往往放任自流。[3]这样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变化,且难以及时得到纠正,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严重的违法乱纪的现象,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学习问题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下水平,尤其在初中阶段,有些甚至对某些科目到了一无所知的地步。有调查通过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为农村初中隔代监护学生学业分档,结果显示:优为11.70%,良为22.08%,中为32.44%,差为33.24%,即这类学生中学业成绩中下达三分之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戈本成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性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现状的不乐观性,要解决留守儿童的诸多相关问题,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尤其在政策措施,直接的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等方面应加大力度来改变现有状况 [关键字]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策略 一、“留守儿童”概念 何谓“留守儿童”?顾名思义就是“留守孩子”、“留在家里的子女”,要相对贴切一点说,它应该指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由父母单方、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他人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且年龄在6-18周岁之间的儿童。它不仅是一个特殊群体而且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有必要搞清楚这个特殊群体是如何产生的? 二、“留守儿童”研究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逐渐成为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机制,我国农村也改变了一代代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很多家庭不再单纯地以耕地来维持生计,大多青壮年外出打工,大量地涌向城市,而将年幼的儿童留在家里。致使他们“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①。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中劳动力外流家庭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的规模将不断扩大,这种形势随着地域水平差异的不断拉大,将呈继续增加的趋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阻碍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三、“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关注留守儿童论文

关注留守儿童论文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多一点关爱,少一点伤害 ————致我们的留守儿童 对于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大批的农民工进城,使得他们的数量与日俱增。这些留守儿童要么放在农村爷爷、奶奶家,要么放在外公、外婆家或者由其他亲属监护照顾,他们的心灵缺少雨露的滋润,他们的生活失去了的照耀,久而久之,这些儿童就成为了问题学生,不是成绩落后,就是调皮捣蛋。面对这些即将长成的幼苗,是辛勤培育,还是放任不管答案不言自明,我们必须辛勤培育,他们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国之栋梁;放任不管,他们只有枯萎而死,或成为农家的灶中薪炭。可见如何,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因此,关爱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生活问题、心理问题,教育问题以及安全保护问题,刻不容缓。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300多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9%至23%。并且有调查显示,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突出问题。 一是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留守儿童有的由隔代亲人监管,由于监护人知识观念、年老体弱、照顾多孙等原因,他们大多简单的认为只要孩子吃饱穿暖,身体不出问题就行,从而采取老一辈重物质轻精神的抚养孩子方式,忽略了对孩子而言更为重要的心理成长。也有的留守儿童是由父母寄养在亲戚家的,这些临时监护人很多是出于情面接受的留守儿童父母委托,对待留守儿童的态度不比对待自己孩子那么认真入则,有的迁就放任,有的十分冷漠,有的则态度粗暴,留守儿童的小过失就采取谩骂、体罚等不利孩子成长的惩罚手段,这些,都给留守儿童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除此之外,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二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情感是空白地带,孩子们是孤独的。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我更能体会到这一点,很多次批改作文,都能让我看到一些留守儿童让人心酸的作文:“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希望画好多好多的钱,让爸爸妈妈不再去打工,永远留在我身边。”“春节快到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妈妈能够回来看我一次,我已经有三年没有见到她了。”在《中国留守儿童日记》里孩子们这样写到:“我真是想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变革,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城镇化的进程异常迅猛,受农村贫困及城市利益的驱动,涌现了民工潮及农民外出经商、学习等普遍的社会现象,人口迁移流动也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那么,什么叫留守儿童呢?就是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离开父母,厮守在当地读书的儿童。这些儿童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经受前所未有的境遇。有的不适应,感到孤独无助,有的承受不了新的压力,诚惶诚恐,有的劳累过度,力不从心,等等。因此,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成了研究当今教育问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乃至会影响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我们期望家庭、学校和社会能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共同探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更为有效的途径。 我国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时代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有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部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留守儿童也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有关调查显示,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占据绝大多数,所占比例竞高达86.5%。 1.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2.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据统计,80%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己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性与制约,针

(完整word版)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铜陵县老洲乡白沙小学魏百海徐家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因为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稳定,下一代健康成长,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此,如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关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主要面临的问题 1、缺少家庭教育,缺乏亲情抚慰 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父母的爱是儿童最为安全、温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陈旧,农村的教育现实滋生了农民“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另外,临时监护人的

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由于长时间不与父母一起生活,缺乏父母的关怀和交流,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从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不希望父母在外打工。93.1﹪的农村留守儿童希望“爸爸妈妈在家”,认为“无所谓”的学生占6.9﹪。老师提问“最想对外出父母说的一句话”时,一位学生这样写道:“爸爸妈妈,我好想你们!”,这句话正是所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渴盼的真实写照。 2、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笔者对所在乡中小学124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抽样问卷,其中学习成绩优秀的12人,占9.7﹪;良好的38人,占30.6﹪;合格的61人,占49.2﹪;不合格的13人,占10.5﹪,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与父母的分离,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缺失了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外出务工的家长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有厌学倾向。而他们的监护人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加之忙于操持家务和农活,无法对他们进行学习辅导,对其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问一下孩子:“作业写完了吗?”,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数据显示,当学习上遇到问题时,56.3﹪的会找教师,只有6.3﹪的会找家人,6.9﹪的会找同学,30.5﹪的选择自己

留守儿童教育的论文

留守儿童教育的论文 留守儿童教育的论文 摘要:留守儿童——近期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流动大,大批农民工进城工作,而他们的孩子却被留在家中,他们大多由祖辈照顾,由于祖辈的教育观念和父辈的教育观念有差异,这给正在成长的儿童造成了影响,也使他们缺失了家庭教育,形成了严重地家庭教育问题,当今社会,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正文:随着社会经济的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这些孩子从小离开父母,有祖辈或其他亲戚带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孩子的性格通常比较孤僻、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对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很容易被“坏人”带坏。 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比例还是很大的,仔细观察这些孩子,和父母带大的孩子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格较内向。 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2、依赖性较强。

留守儿童是由祖辈带大,爷爷奶奶对孩子也是百般疼爱,什么事情都包办,这就造成了这些孩子的依赖性比较强。什么事情都想别人来帮忙,自己从来不主动的去做,即使自己会的事情,也依赖别人帮忙。 3、普遍缺乏自信心。 父母亲长期不在自己的身边,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观念:爸爸妈妈不要我了,人家都有爸爸妈妈,而我却没有。 这种思想一旦产生,是很难去除的,所以孩子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认为我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所以什么事情都不敢去表达,从而是自己的自信心越来越少。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怎样帮助这些留守儿童,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能发光发彩呢?值得我们认真的去思考。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把自己的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这样,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二、做留守孩子的知心朋友 由于留守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的监护人大多只能管理好孩子的衣食起居,很难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学习要求,对孩子的性格特点也不十分了解。所以做好留守孩子的知心朋友,经常与留守孩子谈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就拿我们班的丁思成小朋友来说吧,她从小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以至于上了三年的幼儿园,我甚至连她爸爸妈妈的面都没见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乐平浯口小学李安安我在农村学校执教已有四个年头了,特别让我关注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特殊产物。伴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快,成千上万的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涌入城市。外出打工的农民一般都是青壮年劳动力,而他们的子女这个时候正好处于小学或初中阶段,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离开家乡外出务工(多为进城务工),而其仍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儿童。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以及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正是因为这样,使这些“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性格以及人身安全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学习、心理、性格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意义重大。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习成绩?? 据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居上等和中上等的低于非留守儿 童?5.6%;再对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前后的成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现在的成绩和父母外出务工以前相比,上等和中上等的人数下降 了?11.9%。由此可见,父母的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确实存在明显的影响,很多孩子的成绩在父母外出后都出现了下降。? (2)家庭教育? 由于不能生活在一起,父母平时缺乏与子女沟通和对其必要的教育,既造成了亲情淡漠,又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归属感,这样留守儿童就会比普通儿童更易不守规矩,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另一状况就是我们所说的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最大的问题就是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知识、精力上基本无法代替父母履行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督促孩子学习的义务,即使父母有一方在家,特别是母亲,由于既要照顾老人,又要操持整个家庭生活,对于留守儿童的文化和道德教育的力度就被大大削弱。?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教育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教育对策 摘要: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留守儿童” ,随着 1985 年的“打工潮”的兴起而开始大规模的出现。在这二十多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仅增大了,而且留守儿童在生存状况、心理状况、教育状况上暴露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多年来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无力,使得这些教育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大的工程,涉及到社会、家庭、学校的各个方面,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教育对策 何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十四周岁以及以下的儿童。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与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在代理监护人的照顾下生活,远离传统式的家庭生活,使得留守儿童在生存、心理、教育问题上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就从有关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心理特点、教育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一、有关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问题 在正常状态下,家庭成员以“面对面”为条件展开活动,孩子是家庭生活的一份子。家中有了孩子便有了地,有了爸爸便有了天,有了妈妈便有了万物。但是,留守儿童生活在“残缺不全”的家庭中,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呢?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 ⑴ 生活质量不能保障。一般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是由祖父辈进行代理监护的,这些老年人一般最为关注的是孩子的吃饱穿暖问题,而并不懂得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孩子的食物营养往往达不到孩子身体生长的需要,并且在农忙时,老人们又忙于农活,不能够让孩子按时吃饭,更不利于孩子的身体生长;其次,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有较差的生活习惯,由于父母给他们多寄零花钱,再加上代理监护人的管教不力,留守儿童用钱自由度大,禁不住零食的诱惑,常用零食代替主食,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发展。 ⑵ 所受待遇不公平。由于一些代理监护人的思想文化的素质较差,对留守儿童的待遇有不公平现象,这突出表现在那些代理监护人为亲戚家庭中的情况。代理监护人往往根据孩子父母寄款的多少来决定孩子的生活,或者有些代理监护人偏心于自己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位被寄养在叔叔家的女孩,在日记中写出了自己的苦楚:堂弟经常拿了我的学习用品乱丢,问他又不承认,他还大哭大闹,他的哭声招来了叔叔婶婶,婶婶不分青红皂白,一定要我向弟弟道歉,我死也不肯,叔叔就打我。这样的偏心对孩子的影响会是很大的,孩子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吗? ⑶ 留守儿童劳动强度大。由于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家中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在农忙季节,由于有大量的劳动,家长下地干农活,家

论文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策略

浅谈双峰县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策略 【内容摘要】随着我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队伍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我们关爱留守儿童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对留守儿童要有爱心、耐心,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 【关键词】留守儿童问题策略教育 一、什么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二、留守儿童在生存、心理、教育问题上出现的许多问题。 (一)、生活问题 留守儿童的父母因为在家务农的收入无法让家庭过上稳定富裕的生活,所以才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如若不然,他们当然也想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虽然他们出去打工可以挣到一些钱,但其付出与收入相比依然是不平衡的,所以他们在家庭生活开支方面很节约。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俭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饮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饱就行。儿童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时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更是十分重要的。其次,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有较差的生活习惯,由于父母给他们多寄零花钱,再加上代理监护人的管教不力,留守儿童用钱自由度大,禁不住零食的诱惑,常用零食代替主食,这也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发展。 (二)、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基本上都是孩子由于

祖父母或亲戚,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安全看护。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就是孩子学校的事情了。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儿童成了绝对自由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像留守儿童被性侵的案件比比皆是。此外由于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孩子缺乏亲情的温暖照顾,导致孩子轻生自杀的案例也不少。 (三)、心理问题 据调查显: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突出的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代理监护人无法代替父母完整的监护职责。当留守儿童遇到成功、失败、困惑、孤独时,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代理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1)自卑、缺乏自信。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老师找其谈话容易掉眼泪。(2)对父母产生不理解的情绪,每当看到其他的同学都有父母陪伴的时候,会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表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可能会疏远他们。不久前,我对印塘乡白马群众工作站所辖的东风学校、白马学校、盐井学校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测验以及游戏测验,结果显示,留守儿童比较孤独、内向、缺乏自信,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这说明留守儿童远比非留守儿童更渴望父母的关爱,更渴望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 (四)、学习问题。 留守儿童绝大多数是由爷爷奶奶抚养,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留守儿童无法在学习上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指导。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业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上网、辍学等现象。这种现象很明显,很多留守学生的作业经常是做不完整,书写也不够工整,导致学习效率较低。

留守儿童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 【论文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成因对策 【论文摘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性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现状的不乐观性,要解决留守儿童的诸多相关问题,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尤其在政策措施,直接的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等方面应加大力度来改变现有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我县位于湘西边陲,以农林为主的生产模式导致剩余劳力多,从而使我县成为一个农村劳务输出大县,存在着大量的“留守儿童”。如我校虽属城郊一所市级农村示范性初中,1200余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达到398人,占全校总人数的近30%。“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因为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稳定,下一代健康成长,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此,如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关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这一特殊群体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亟需引起全社会的正视与关注。 一、“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多,极易遭到伤害 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这时候的“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适当的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少年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他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能力差,伤亡事故极易发生,甚至成为不法分子的侵犯对象,极易遭受伤害。 二、“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差,身体发育不良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不洗脸、不洗澡、不讲卫生、吃饭不按时、作息不按时、生活不规律、营养不良、抵抗疾病能力弱等情况,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父母关爱缺乏,心理健康失衡。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遇到不当行为的表现得不到有效制止,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致使不少“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自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严重。孤僻敏感,爱发脾气,情绪异常,难于沟通。对老师同学甚至家人产生隔阂,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人格扭曲隐患。如我校初二年级189班林红彬同学,人很聪明,上网成隐,性格孤僻,老师多次找他谈话无济于事。经与他外婆交流,原来他7岁时就寄养在外婆家。八年来,父母没有回来过,给孩子心理上产生了极

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论文[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汪宇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务输出大国,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就我们学校就有过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这部分孩子,不仅在生活上有很大的困难,教育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国家教育政策因素,其中家庭因素占主导地位。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多方面入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合作。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们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很多的留守儿童,在教育中也会经常感到束手无策,中国是一个人口的大国,虽然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但是农村人口仍然占一半以上的比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加无疑证明: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日趋增加。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针对留守儿童问题,我们做了以下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当前存在的教育问题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家庭以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为主,留守儿童的教育可分为三种形式:单亲教育、寄养教育和隔代教育。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一)留守儿童普遍成绩差、逃学辍学较为严重 留守儿童在没有父母亲自督促、教导的条件下,完全靠自己的独立自愿能力去学习,加上农村的教育水平本身就不是很高,老师也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因此,多数的农村留守儿童都出现成绩偏差,甚至恶性循环造成逃学,进一步辍学现象。而且留守儿童在健康安全方面也存在很大的漏洞,甚至,由于无专人接送,对安全重视度不够高而出现的被拐卖、受

侵害、出现意外伤害等事件。 (二)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缺失 留守儿童一般缺乏启蒙教育,而亲戚或爷爷奶奶不能对犯错误的他们进行及时的教育和疏导,甚至于忽视了道德教育,从而他们对学校和社会的相关规定理解存在偏差、道德意识淡薄。而且留守儿童心理也存在很多问题,在单亲教育、寄养教育和隔代教育的情况下,孩子难免会受到同龄人的欺辱,甚至于打骂,所以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普遍存在性格孤僻、自卑、自负、忧郁等缺点。这也对道德教育增加了更大的难度。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 正是由于城乡发展差异过大,父母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更舒适的环境去成长,更孩子更好的未来,所以他们才要到大城市去谋生,才存在农民工数量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国家政策的落后 没有一个父母原因抛下自己的孩子远走他乡,如果可以他们会带在身边,真是由于国家政策,农民工的孩子是没有办法拥有城市户口、甚至于无法接受城市的高等教育。另外,他们根本承受不起高额的借读费,他们别无选择。 (三)家庭教育理念的影响 目前看来,农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仍然很少,大部分没有意识到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家长和那些老一辈的人都存在同样的误解---上学没有用,最后还是要回到农村耕田种地,何必浪费钱呢!另外,老人对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毕业论文)_2

开放教育 专科专业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 专业: 姓名:学号: 分校:教学点: 指导教师:上交日期:

目录 写作提纲 (1) 论文摘要 (2) 关键词 (2) 正文 (3)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 (3) 二、留守儿童形成的主要原因 (4) 三、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 (5) 参考文献 (7)

【写作提纲】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存在问题 1留守儿童生活现状问题 2留守儿童学习状态问题 3留守儿童心理障碍问题 4 留守儿童品行价值问题 5、留守儿童安全问题 二、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 1、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 2、从家庭认识来看 3、从家长自身来看 4、从学校教育来看 三、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 政府应加大投资 采用恰当的、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论文摘要】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成了研究当今教育问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我国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因范围广、影响大、形成因素复杂、解决难度大等原因,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离开父母,有些是被扔给了老人监护和寄养,厮守在当地读书的儿童。这些儿童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经受前所未有的境遇。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贫困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变革,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城镇 化的进程异常迅猛,受农村贫困及城市利益的驱动,涌现了民工潮及农民外出经商、学习等普遍 的社会现象,人口迁移流动也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 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那么,什 么叫留守儿童呢?就是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离开父母,厮守在当地读书的儿童。这些儿童 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经受前所未有的境遇。有的不适应, 感到孤独无助,有的承受不了新的压力,诚惶诚恐,有的劳累过度,力不从心,等等。因此,近 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成了研究当今教育问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留 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乃至 会影响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我 们期望家庭、学校和社会能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共同探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更为有效的途径。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基于社会责任与良知,近年来我一直非常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通过对我身边的留守儿童家庭的走访调研,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存在的“五缺”现象,即:“生活上缺少照料、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缘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存在的“五缺”现象,衍生出这一特殊群体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亟需引起全社会的正视与关注。 一是“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多,极易遭伤害。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是孩子学校的事了。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孩子则成了绝对自由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论文4篇(1500字2019字2500字3000字)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论文4篇(1500字2019字2500字3000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的同时,农民工背后的留守儿童问题近年来也日益凸现。作为农民工进城后的最大牵挂和未来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状况如何?其文化素质、心理健康情况怎样?他们在哪些方面急需社会的关爱和支持?这些,都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点关注和深入思考。 (小标题)我国“留守儿童”有2000万大军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

个词汇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专指因为父母出国留学、工作而留在国内的孩子,而现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强,主要是指由于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广大留守在农村得不到正常结构家庭抚养的农民工未成年子女。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1.21亿,到2003年,流动人口大约为1.4亿,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10%。未来5年,我国还将有至少1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中劳动力结构以“九九”(指老人)、“三八”(指妇女)、“六一”(指儿童)三支军(俗称“386199部队”)的村屯将越来越多,而其中的留守儿童问题近年来尤为突出。 由于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广大农民工在自己进城落脚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等诸多现实问题,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

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据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况显示,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约1.5亿,18岁以下随父母流动的儿童2000万,留守在农村的也有2000万,这一数字约占全国农村儿童总数的8%。而在我国重庆、江西、四川等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比例达到20%左右。这些人中很大部分已进入学龄,在甘肃、河北、江苏等省开展的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在农村学龄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47.7%。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流动,其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不得不生活在结构不完整的家庭之中。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年做出的一份调查表明,留守儿童中56.4%与留守的单亲生活在一起,32.2%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4.1%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