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心得体会

中西医心得体会
中西医心得体会

中西医结合进展心得体会

中医西结合学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李琦

1305033 中西医结合自华佗和关云长刮骨疗伤时就开始了,华佗的手术做得很好,因此它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医学技术,只不过近二十年才开始系统化的结合,因为这时候西医和中医中药的发展都非常快,结合的形式和深度就更加广泛了。尤其实在手术、肿瘤治疗等领域,中西医结合是有卓越贡献的。中西医结合就跟西医和营养的结合一样,是一种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存在什么学术之争、领域之争,只是治疗、康复过程中的不同分工而已。

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临床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关于中西结合的思路至今仍无清晰的认识,当然更谈不上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本文从中西医各自的特点及“共通”点,从能结合宏观与微观的“黑箱方法”这一角度,通过分析人健康状态时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和疾病状态时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浅析中西医结合切入点,并提及未来医学发展的整体性方向。

1 中西医学各自的特点及联系

中医理论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受当时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人体五脏、六腑、经络等为研究内容,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理论体系。它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阐明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思维方式上,以形象思维等为主,主要采取取类比象等思维方法;在研究方法上,以观察法为主;在医学模式上,以朴素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主;在诊断方面以望、闻、问、切——人的主观体验为主;在治疗上,采用汤剂、情志调节为主的内治法,和以推拿、针灸等为主的外治法相结合的全方位治疗方法;在发展模式上,

中医以不断充实、完善已固有的理论框架为主。

西医学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受当时西方哲学和自然科学,特别是哲学上“还原论”的影响,西医将人体分解成各个不同的系统,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了解剖学、生理学等各个学科。以实验手段为主要研究方法;以逻辑方式为其思维特征;在诊断上,除通过人体器官的感受外,还引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手段,对人体感官加以延伸;治疗上则根据不同系统的病变采取化学药品、精神安慰、物理手段、生物手段等疗法;在发展模式上,西医不断吸收哲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正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从以上对比可知:中医和西医最本质的区别应该是思维方式的区别,具有整体、系统思维特征的就是中医,具有分析、“还原”思维特征的就是西医,我们不能把是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作为中西医学的判断标准。中医也可以用现代物理的、化学的手段延伸自已的视听范围。中西医学各有特点,有许多异同之处,但有相通的地方,最大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都是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另外,它们的目的都是使人体保证健康,促进疾病人体向健康人体转化。这是中西医结合最主要的根据之一。西医发展的模式,即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正与中医朴素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这是中西医能取得共识的又一根据。

包括在诊断上的病证结合,在治疗时的综合协调,在理论上的相互为用。病证结合就是运用西医诊断方法确定病名,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作出分型和分期。这样就从两种不同的医学角度审视疾病,既重视病因和局部病理改变,又通盘考虑疾病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及动态变

化,并以此指导治疗。综合协调是指在治疗的不同环节按中西医各自的理论优选各自的疗法,不是简单的中药加西药,而是有机配合、互相补充,这样往往能获得更高的疗效。理论上相互为用是根据不同需要,或侧重以中医理论指导治疗,或侧重以西医理论指导治疗,或按中西医结合后形成的新理论指导治疗。

主要是用西医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四诊,或创造新的诊法。开展最多的是经络诊法和脉诊、舌诊。经络诊法是把中医学关于经络检查所见和西医诊断联系起来,通过相关性研究,创立耳穴诊病法和经络检查法。通过各种脉象仪、

舌象仪,把医生诊脉时的指下感觉用图像、曲线、数字等客观指标表示出来,把各种舌诊所见舌苔、舌质的变化通过病理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血液流变学及光学等方法客观地反映出来;另外对脉象及舌象进行中医相关对照和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血液动力学等多方面进行原因和机理探讨。这项研究有利于中医四诊实现仪器化、客观化和规范化。

鉴于目前中西医结合面临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排除来自思想意识或政治权力以及民众思想情绪方面的影响或干扰。中西医的科学体制与方法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目前只能非常客观地承认并尊重此一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必须明确所谓的“中西医结合”,目前只能是一种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观预期或展望;

2.国家各级卫生主管行政部门对既往的卫生工作方针中有关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举措,尤其对所谓“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应进行冷静、全面、客观、合理的彻底检讨;一方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给予以中医药我主要构成部分的祖国医学予以恰如其分的肯定与扶持,另一方面要反对民族虚妄主义,承认传统医学仅可作为现代与未来医学之一个补充性的组成部分,予以适当的利用及适度的现代研究发展;避免医疗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

3.要特别注意尊重、保存与保护中医学、中医药事业的本色,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防止其进一步衰落,甚或嬗变;

4.要立即改变现有的完全不合理之培养教育中医药事业后继人才之方针与方法,依照中医药学的自身规律,大幅减少中医药院校而提倡真正有效的师徒传授沿袭之传承接代模式;

5.要从政策与举措上确保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特色的应有之发扬光大,而非在数量上的勉强维持与扩充;

6.在摆正中医药事业位置与规模的基础上,由具权威资格的中医药学术机构有限量的审定负有“中西医结合”研究课题之使命的研究所及其附属教学与科研医疗单位。不允许社会上随意假借“中西医结合”名义,行“挂羊头卖狗肉”之实的大小医疗实体单位来鱼目混珠,骗取钱财并由此而歪曲、丑化并进一步贬损了中医药事业,同时也有碍于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未来发展前景。

7.目前,应当遵循“简、实、小、支”之原则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科学研究:简单。

任何科研工作一般均宜从先易后难做起。就中西医结合这一宏大而颇艰难、前景难测的困难任务来说,只能从简易之处契入,逐步深入、扩大战果。实用。从现代医疗的实际应用状况出发,找准急需解决的医学临床与科研课题,组织精英力量予以突破。并由此实施“以点带面”的战略战术。从小规模做起。无论科研单位及课题目标均宜从小做起。切勿急功近利。功利动机过强必然会导致走向庸俗化的歧路。国家给予必要财政支持。宏观层面,此相当于自然科学中的理论物理学研究,由国家政府全额财政负担;微观层面,即有实用价值之应用科研课题的研究,譬如中药或其成药中有效成分之当代科学机理研究及其医疗实践开发应用,则政府主管部门可给予适度财力支持,在取得成效的情形下,研究成果应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二个方面回馈社会。篇二:中西医结合进展心得体会

中西医结合心得体会

中西医结合自华佗和关云长刮骨疗伤时就开始了,华佗的手术做得很好,因此它并不是

现在才有的医学技术,只不过近二十年才开始系统化的结合,因为这时候西医和中医中药的发展都非常快,结合的形式和深度就更加广泛了。尤其实在手术、肿瘤治疗等领域,中西医结合是有卓越贡献的。中西医结合就跟西医和营养的结合一样,是一种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存在什么学术之争、领域之争,只是治疗、康复过程中的不同分工而已。

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临床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关于中西结合的思路至今仍无清晰的认识,当然更谈不上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本文从中西医各自的特点及“共通”点,从能结合宏观与微观的“黑箱方法”这一角度,通过分析人健康状态时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和疾病状态时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浅析中西医结合切入点,并提及未来医学发展的整体性方向。

1 中西医学各自的特点及联系

中医理论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受当时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人体五脏、六腑、经络等为研究内容,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理论体系。它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阐明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思维方式上,以形象思维等为主,主要采取取类比象等思维方法;在研究方法上,以观察法为主;在医学模式上,以朴素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主;在诊断方面以望、闻、问、切——人的主观体验为主;在治疗上,采用汤剂、情志调节为主的内治法,和以推拿、针灸等为主的外治法相结合的全方位治疗方法;在发展模式上,中医以不断充实、完善已固有的理论框架为主。

西医学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受当时西方哲学和自然科学,特别是哲学上“还原论”的影响,西医将人体分解成各个不同的系统,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了解剖学、生理学等各个学科。以实验手段为主要研究方法;以逻辑方

式为其思维特征;在诊断上,除通过人体器官的感受外,还引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手段,对人体感官加以延伸;治疗上则根据不同系统的病变采取化学药品、精神安慰、物理手段、生物手段等疗法;在发展模式上,西医不断吸收哲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正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从以上对比可知:中医和西医最本质的区别应该是思维方式的区别,具有整体、系统思维特征的就是中医,具有分析、“还原”思维特征的就是西医,我们不能把是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作为中西医学的判断标准。中医也可以用现代物理的、化学的手段延伸自已的视听范围。中西医学各有特点,有许多异同之处,但有相通的地方,最大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都是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另外,它们的目的都是使人体保证健康,促进疾病人体向健康人体转化。这是中西医结合最主要的根据之一。西医发展的模式,即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正与中医朴素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这是中西医能取得共识的又一根据。

以上是我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认识。篇三:《中西医结合导论》的学习心得体会

《中西医结合导论》的学习心得体会

--结合戴恩来老师的讲课回顾中西医结合理论在神经内科的学习中的运用的心得体会

《中西医结合导论》,顾名思义,即在学习中西医结合这一体系医学之前所要学习的一门具有指导价值的课程。从“导论”二字来看,就是引导,指导我们中西医专业的学生去怎样很好的了解、学习、领会和创新中西医结合这一年轻的医学领域。

所以,作为这一门课程的讲师戴恩来老师就在第一节课问到我们一个问题,我记忆尤为深刻:“中医、西医到底能不能结合?”问题一出我们陷入深思,随后大家有踊跃发言,各执

观点。最后,经过大家一番激烈的讨论后,戴老师很肯定的说:“能”,并且给了我们三点理由:一、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那就是治病救人,所以能够结合;

二、自从有了中西医结合观点的提出以及临床应用,虽然有反对的声音,但是现在还依然存在,那就必然适应时代的发展,也是未来中医发展的趋势,所以能够结合;三、中医、西医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相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医学体系,所以能够结合。这三个理由清晰地阐述了中西医结合体系存在的必然性,还进一步给我们展示了中西医结合的稳定性,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无限创新性。从中,我们也坚定了学习中西医结合知识的信心与决心。

我的专业是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是神经内科。在有幸就读甘肃中医学院之前就在山西省中医研究院的神经内科进行5个多月的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学习的专业知识很是让我受益匪浅,并且在学习了戴老师的《中西医结合导论》

后原先学到的知识在头脑中渐渐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让我深深体会到“醍醐灌顶”的明快感。

回顾5个月的实习期间,遇到各种的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首先在门诊诊疗当中就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理论知识,即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西医治疗的普遍性相结合。

例如,有一名患者,女性,74岁,有子女陪同而来,一进门诊房门看见坐诊医生就抑制不住嘤嘤啼哭,难以抑制,观其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语声低微。扶其坐下后,稍加安慰哭泣渐止,自述1年多来心情烦躁,心中时感压抑难耐喜哭,难以入眠且早醒,每日睡眠不足4小时,食欲减退,常与老伴争吵。(叙述中呜咽不止),后坐诊医生观其舌象淡暗无光,边有齿痕;脉弦而滞。而后让患者经行心理ct的检测。后根据检测结果得出病人为西医诊断:焦虑抑郁状态;中医诊断:郁病-肝气郁,脾气虚。西药给予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焦虑抑郁状态,右旋佐匹克隆治疗患者失眠;中药给予疏肝解郁,健脾利湿方药。结合上课所讲内容,中医根据望闻问切后辩证分析得出结论进行调节,并在询问病史的过程中详细问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这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西医对症治疗,在对病人进行疏肝健脾的调解过程中,利用西药对病人的影响正常生活的症状经行改善。从诊断到治疗,到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理论。

住院病人中,影响尤为深刻的是一个患有“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患者,女性,53岁,入院时距发病已将近8个月,病人及家属一再强调:住院旨在恢复四肢的功能。入院见:病人坐轮椅推入病房,双下肢无力体格检查肌力3级,可缓慢行走但持续时间不长,双上肢肌力体格检查3级,双手不能进行精细活动,并呈明

显的“猿掌”(大、小鱼际肌萎缩明显)。根据患者之前在他院的住院病历,患者处于吉兰-巴雷综合征恢复期,中医辨证为萎病-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西医治疗以静点营养神经的药物,肌注皮质激素类药物;中医治疗辨证论治,认识到处于恢复期的后期,肌肉血管失去神经营养。主要表现为四肢痿废不起、肌肉瘦削、皮肤干燥、麻木不仁。故老师治予以中药方剂(未记)以补虚为主,益肝肾、强筋骨,使元气来复,精旺血生,四末得养,痿废渐起。并辅以针灸治疗,且与合谷穴注射激素以濡养经络,利筋骨,并进行康复治疗。经过半个月的治疗,患者症状改善明显。

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并不常见,其发病急,进展快,所以在疾病的急性期西医的作用较之中医为重,临床的治疗效果明显。但是,来势迅猛,传变迅速的疾病,对病人的愈后影响重大,所以,中医的作用在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恢复期就尤为重要。本病例中,患者入院就诊时已经处于1年后,即疾病的恢复期,在进行西医的治疗的情况下,中医的治疗就可以系统的进行。查资料以及根据住院部老师的讲解,本病的恢复期湿热之邪已去,气血亏虚之象渐显,气弱不能行血,血虚风燥,瘀血由生,筋脉失养更为明显,故以补阳还五汤加减,益气活血、祛风润燥,使气旺血行,促其尽快康复。中医用药可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通络。时间间隔更长的患者可于恢复晚期(晚期)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这里尤为深刻的是穴位注射的治疗,

将西医的药物直接注入穴位之中,即是很好的利用了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中医经络学的中强调经络在辨证施治中的重要性,住院部老师注射的激素在中医中相当于益气养精的补益剂,注射到经络上的穴位之中,不仅可以治疗局部的病症,还可以循经治疗本经的病症。在治疗的过程中强调饮食的营养,以及康复治疗,即是体现了中医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临床的实习期间,经常性的会遇到一些“口眼歪斜”(周围性面瘫)的病人,年龄各异,男女都有,在询问病史的时候,门诊老师都会多次确认发病的时间,然后进行辨证治疗。其中有一种情况,对于刚刚发病的病人,一般在发病后的1至7天后再进行针灸治疗,我一直不是很了解,并且总是认为对于感受风邪的病人,发病的开始进行针灸的施治效果岂不是更明显,对于患者的康复及生活影响也会更小?但是请教带教老师后,也只是得到这样模糊的答案:本病的发病早期属于危急时期,还有发展的可能,不宜针灸。即使这样解释还是不能消除我的疑虑,依然百思不得其解。现在进行学习后,我查阅资料和自我见解认为;1、面神经炎引起的口眼歪斜,既然是为炎症,急性期给予针灸有可能会引起面部神经的水肿从而加重疾病的恶化,但是并不是不可以针灸,针灸施治离穴不离经,可以采用针灸的远端治疗的原则,进行远端针灸,一样可以起到治疗本病的作用;2、急性期机体与病邪正处于抗争阶段,此时脉络空虚,正不胜邪,局部取穴易伤正气,导致虚者更虚!邪实更盛的局面,因此针刺治疗面瘫并非越早越好(宋·赵估.《圣济总录》)。

枢纽。

正如《中西医结合导论》中所写的那样“中医、西医,二者结合不仅是科学研究方法的典型,也是促进整体医学发展、成熟,得以实现的中药途径和方法。最后,中西医结合也将从今中医学和西医学的发展”。篇四:寻觅名老中医心得体会

“寻觅名老中医”心得体会

老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受中医熏陶,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切为了临床,疗效才是硬道理”。他主张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反对死啃书本也反对没有理论的盲目实践,有理论、有实践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才能称得上是医学家。

老注重医学传承,平等待人,他认为中医药的生命力在基层。

多年来,他注重基层医生特别是乡村医生的医学教育培养,不辞辛苦,毫无保留的传授沈氏家族积累的诊疗经验,在业界得到肯定,受到广大基层医生的尊崇和爱戴。

二十多年来,我所走过的学医道路,是艰苦的,曲折的。总起来有以下体会:

(一)要学好中医,必须打好两个基础。首先是古文基础,最低要求繁体字能认识,文言文能断句。再就是中医基础,如《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白文要选读,药性、方歌、脉诀、经络歌诀要熟读,有了这两个基础,才能继续深入下去。

(二)要多看几种好的参考书。我在读高中的时候,老师教我读古典医着是不错的,但是指导我看的参考书,只限于汪切庵、陈修园两家,这就太局限了。后来我在中医大时所看的参考书,就使我的眼界开阔多了,因而获益不少。

(三)要多跟几个好的老师,因每个老师各有他的长处。比如,有的老师长于伤寒;有的老师长于温病,有的长于杂病,有的长于妇科,有的长于儿科。根据各老师辨证用药的特点,取其所长,为我所用,这就大有好处。但这个条件如不具备,也可自学成材。

(四)学医要有坚强的意志,朝斯夕斯,持之以恒。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前途,要看到光明,要提高自己的勇气。在顺利的时候,又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刻苦学习,继续前进。我在学医过程中,学习情绪曾有几次大的起落,教训是很深刻的。

(五)在医疗作风方面,对同道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对病人无论

工人、农民、领导干部,都要一视同仁,详细诊察,不得草率。有时病人情绪急躁,要求过高,也只能耐心说服,体谅病人。但也不能迁就病人,投其所好。更不能乘人之危,向病家需索财物,这是起码的医德。

我现在已经是一名大三的杏林学子,我以自己身在湖南中医药大学这个中医情结深厚的学府而感到骄傲自豪,我更为遇到这么多医学精湛的中医老师而欣喜,我将在这片热土中继续挥洒激情,为中医大的明天,为中医学的未来继续前行。

08高级护理一班郭双篇五: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药的心得体会

有人说: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他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发展,并使我们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繁衍生息。

在跟李冬黎中医学习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医是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本草纲目》,右手给人号脉,并能用毛笔写出药方的文人,他的疗效并不怀疑,可他的治愈时间确是我回避的主要原因。中药我只知道是用一些特殊的花草和特殊的昆虫动物所制成的汤剂,疗效好。中药治病,但口感不好,使我更多地选择西药片。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中医、中药,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又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迄今仍然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中医中药经历数千年,通过历代无数医家的努力得以不断地丰富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他融入了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五行。阴阳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阴阳即对立又是统一的整体,他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不断运动变化状态,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根基,且可相互转化。五行既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它们相生相克也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医诊病则通过观察患者外在的局部的表现来推测内脏的变化,以确定病情,尽而就产生了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病情的基本方法。我国老中医之所以神奇,能治百病,就在于他结合中医的理论把四诊运用到了极至,如东汉的华佗、张仲景,明代的李时珍,他们为中医、中药的发展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了中医的理论,中医的诊断就得有中药的治疗。谈到中药,他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其所有的药物大多数源于我国天然产的,但也有源于外国的,还有少数化学药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水土、气候、日照、温差、湿度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异,各地所产的同一种药材,其质量优势不一,可见中药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就有了“道地药材”。如四川的黄连、附子,东北的人参、五味子,甘肃的当归,湖南地黄,山东的阿胶,广西的肉桂等等。

近些年来,日本、韩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把中药纳入其居民医疗保险体系中,欧美很多医药学家也将目光投向了植物制药,中医药在预防、养身、保健、康复等方面也显示出了其特有的优势,我相信中医药会像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引领世界。我会认真的跟李冬黎老中医学习,继续钻研刻苦学习中医药知识,掌握的更好更扎实。

生物技术心得体会

生物技术心得体会 生物技术实验心得体会 基因克隆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核心技术,其目的是获得 某一基因或DNA片段的大量拷贝,用于深入分析基因的结构 与功能,并可达到人为改造细胞以及物种遗传性状的目的。 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基因克隆技术:目的基因 的获得、目的基因和载体的连接、重组分子的扩增和鉴定。 可概括为∶分、切、连、转、选。“分”是指分离制备 合格的待操作的DNA,包括作为运载体的DNA和欲克隆的目 “切”是指用序列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开载体DNA,的DNA; 或者切出目的基因;“连”是指用DNA连接酶将目的DNA同 载体DNA连接起来,形成重组的DNA分子;“转”是指通过 特殊的方法将重组的DNA分子送入宿主细胞中进行复制和扩 增;“选”则是从宿主群体中挑选出携带有重组DNA分子的 个体。基因克隆技术包括把来自不同生物的基因同有自主复 制能力的载体DNA在体外人工连接,构建成新的重组DNA, 然后送入受体生物中去表达,从而产生遗传物质和状态的转 移和重新组合。 一. 目的基因的获得 目的基因是指所要研究或应用的基因,也就是将要克隆 或表达的基因。获得目的基因是分子克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 步。基因工程流程的第一步就是获得目的DNA片段,。所需

目的基因的来源, 不外乎是分离自然存在的基因或人工合成基因。常用的方法有PCR 法、化学合成法、cDNA法及建立基因文库的方法来筛选 PCR方法 PCR 是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等特点。它不仅可用于基因分离、克隆和核酸序列分析等基础研究,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或任何有DNA,RNA的地方。 化学合成法制备基因片段 采用DNA合成仪,对目的基因进行分段合成,然后进行连接,可以得到所需的目的基因。 二、重组质粒的构建 DNA体外重组是将目的基因在DNA连接酶作用下,连接到合适的载体DNA上,以便下一步转化之用。重组的DNA分子是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有Mg2 、ATP存在的连接缓冲系统中,将分别经酶切的载体分子与外源DNA分子进行连接。连接反应的温度在37℃时 有利于连接酶的活性。但是在这个温度下粘末端的氢键结合是不稳定的。因此采取折中的温度,即12~16℃,连接

师承心得体会范文

师承心得体会范文 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 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又如令现代医学棘手的冠心病,西医治疗需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有好的疗效。尹老师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温补肾阳药治疗骨质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师从尹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而今,跟从尹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尹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 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作为一位名老中医,尹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他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对于现代医学,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正是由于尹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成为医学界经久不衰的长青树,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尹老师常常教导我们

“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尹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篇二:师承心得体会 在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等倡导下,广东省中医院实施名医工程以来,先后聘请了20余位国家级名老中医来羊城带徒,传递岐黄薪火。上世纪80年代我是名中医张学文教授的硕士研究生,近年我又有幸拜国家首批名中医李振华教授为师,通过老师口传心授,精心指导,耳濡目染,在步入不惑之年更悟出中医学博大精深,学无止境,深感拜名师是我医学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愿将点滴跟师体会,与中青年同道共享。 一、坚信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中医学术的发展千万不能离开中医理论 李老经常强调要从思想上树立中医科学性的认识问题,解决思想问题是关乎中医发展的大方向问题,不可等闲视之。记得去郑州首次拜访,他的第一节课就是讲述中医学的科学性,中医学的历史与现状及发展前景,以及对中西医结合如何认识等一些关键性问题。他虽已八十多岁高龄,仍然时刻关注中医学的发展,参与中医高层论坛,今年四月应邀为河南中医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做关于中医科学性与发展中医事业造福世界人民的学术报告,长达三小时,三四百名青年中医深有感悟,受益匪浅。 继承名老中医的经验首先要继承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没有学术思想就没有灵魂。一位中医药学者评价到:“当今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

(完整版)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3篇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3篇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习和借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求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的特色。下面是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围绕着"和"这个核心,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人际和谐的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义、礼、智、信"的做人行为准则。另外就是对"孝"的理解,引申开来说,对家庭里的父母亲,为人子(女)一定要尽孝道,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尽忠,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责尽能。说实话,到学习之前,虽然心中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同,但是自认为自身做得还不错,经过两次学习,才逐步领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意义有多大,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的内容能够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帮我们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中国人。 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轻一代中尤为突出,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作为职场中的我们。

生物个人实习心得体会范文2篇

生物个人实习心得体会范文2篇Personal experience of biological practice 编订:JinTai College

生物个人实习心得体会范文2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实习期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生物个人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2、篇章2:高中生物教育实习心得体会文档 篇章1:生物个人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我是生物工程系xx级园艺班学生xxx,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们在大学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毕业后找工作首先要求“有工作经验”,如果能提前在企业实习,正好为将来求职积累一些资本。大三第一学期末,我有幸到连云港振兴恒巨花卉实习,在将近4个月的实习期里,我初步接触到蝴蝶兰各个苗期的栽培与养护的一些技术,

催花技术,组盆技术以及年宵花卉出售情况,熟悉了蝴蝶兰的 生物学特性,在不同的生长时期蝴蝶兰对光照,温度,水分,湿度,肥料的要求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负责指导我的是一名姓李的主管,实习内容主要是蝴蝶兰的日常管理技术。在我们主管的悉心教导下,很快我就熟悉了蝴蝶兰的栽培与养护流程,使自己的基础知识更牢固,技术更全面,实际操作能力有所提高,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实习过程和体会。 首先实习让我觉得很新鲜,因为这毕竟是自己的第一个 实习单位,也觉得自己应该会在这里过得很快乐的。第一天进仓实习,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你早”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只要你是真诚的,谁会在乎你资历小,又有谁会小看你呢?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进实习单位的时候,都做类似扫地,倒垃圾的“杂活”。或许

初中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经过多次的新课程阅读及自己在实际教学的实践,结合最近对新课标的重新学习和认真总结,本人感触颇深,体会如下:新课标使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述了生物学的基础性重要性。生物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物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生物新课程的内容要满足了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生物课程应具有开放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课程三维目标。具体心得总结如下。 第一、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刻领会其精髓,更新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 生物课的教学要注重初中学生与生俱来的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要注意把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周围世界的关注。要进行科学探究方面的训练,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原理、方法、要点,认识科学探究的性质及在科学中的核心作用等。同时还要给他们补充必要的生物基础知识,所以生物教师必须具有精深而广泛的基础知识,必须了解主要的生物学基本事实、理解其基本概念,通晓和弄懂某些辅助性的实验知识和理论知识。此外,教师还要对基础内容、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学生情况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了解,并把

这些知识应用于生物教学。而且生物教师还应该具有指导学生所提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活动所需要的种种技能,以及改进教学、评价和课程设置等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思考和总结,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第二、新课标新课程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总书记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新课标和新教材就注重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尽管讲得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分析得有板有眼,入木三分,但由于忽视了综合、归纳、渗透,结果造成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而新教材的内容与时俱进,图文并茂,精选了一些反映生命科学最新进展并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健康等息息相关的内容,尽可能精简课堂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探究、观察、操作、思考、表达、交流的机会,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例如“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通过分组做发豆芽的实验,再分组讲出由学生自己归纳的关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水分、空气、温度。在做发豆芽的实验的同时,请学生注意观察自己发的豆子有多少发了芽,又有多少不发芽,同时计算出种子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3篇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3篇 篇一:跟师心得体会 跟师心得通过一年的跟师学习,我崔荣副主任医师默默地为我铺垫了一条开悟中医之路,当时自已并未明白,只是在刻苦钻研中医学。跟师学习患者比较多,常常白天跟老师看病,晚上自己钻研,到家九点多钟,看着满街的夜灯闪烁,川流不息的车辆,匆匆行走的路人,想着家中焦急等着吃饭的爱人,心中不免感叹,但一想到这一天跟师学习中我又明白了一个中医的道理,见识了一个新的疾病,加深了以前浅薄的看法,纠正了过去错误的认识,心中的欢喜及对老师的由衷感谢无以言表。如今2年的跟师学习结束,自始至终,我认为跟师学习并不在于老师一字一句的教,而是在无形中潜移默化中徒弟感受老师的思维和智慧的火花,思之又思再思,三思之后仍无法明白,我找其他同事探讨,仍无答案,找一合适机会请教于老师,此时老师字字是真言,无数次跟师学习中是病人的询问,老师的回答使我顿悟,回答病人的问题时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而非专业术语,病人明白了道理同时也学到了一些保健治病的常识,这一点使我受益终生。下面我把自己2年来跟师学医积累的心得体会写下来, 1 供同道参考、借鉴。 一、在跟师前,首先要对老师有一个全面了解,做到“两要”,这是跟师学习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一要了解老师所在医院及所在学科的发展现状,其师从何人,是家传还是师承,对哪家医论有所精研,其医疗特色是什么,注重哪家理论等。掌握了这些情况,就能了解其学术源流及学术思想,其继承和发展了哪些理论与观点。这样,总结其经验时,就有所依据;二是要了解老师的学术特长和经验特色。并

围绕这方面问题,广泛收集资料,要积累和掌握详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这是我们将来进行学术经验整理的基本素材和依据。 为了做到上述“两要”,在日常跟师学习工作中,就要做到“六多”: 多发问:对于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要多向老师请教,深入提出问题,把问题尽量搞清楚。例如一个经验方,都有哪几位药组成,配伍特点是什么,用量变化如何,煎服法有什么要求,如何加减化裁,对什么情况适用,什么情况不适用,有何禁忌,根据什么制定的处方等。切忌想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多问是使问题深入的重要做法。老师虽有多年经验,但并不一定每次都将问题讲透。有些问题,老师自己认为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对于其他人不一定知其中之妙。因此,我们要追根问底,深究其妙。在此过程中,学 2 习者还要经常向自己发问:掌握了老师哪些经验,临床上是否会用,要勤于向患者发问:患者服用药物后症状是否改善、有何变化、有无不适反应,这样才能细致地体会到老师治疗经验的精妙之处。 多聆听:在跟随老师临证或听其讲述时,要多听听老师对每个问题的看法和想法。从中掌握其思维方法、治学思想和学术观点,摸清辨证、用药规律,这是第一手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多阅读:对老师临证诊病,处方以及其论文、著述等,要多看,反复体会其学术思想在临床上的应用。同时,要根据其学术渊源,翻 阅对其影响较大的前贤的医论、医著,以溯本求源,掌握理论依据;阅读与本学科相关的的现代医学书籍,熟练掌握中西医理论,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阅读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各种文献材料,了解医学源流。 多记录:要将听到、看到的内容随时记录下来,这是搜集资料的重要手段,一种是即时记录,即随听、随看、随记录;另一种是追记,即将听到、看到的内容,

生物教育实习总结报告范文

生物教育实习总结报告范文 时间过得很快,还记得踏进大学的第一天,转眼间现在也快毕业了;还记得出发去实习的第一天,转眼间现在已经实习结束了。一个多月的实习,现在已经成了一种回忆,一笔财富……回忆起实习的点点滴滴,梳理着实习的收获与成长。 还记得那天,xx年9月17日,带着对大学校园的眷恋,带着对新生活的期盼,我们一整天颠簸于路上。虽然很累,可是依旧满怀期待地想象着接下来的实习生活。终于,一个多月的教育实习就这样拉开美丽的帷幕。 在这次实习中,我付出了,所以收获了;我行动着,所以成长着。因为在这段时间我经历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真正站在讲台上,第一次有人甜甜的叫我老师,第一次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第一次批改学生的作业……这些第一次将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种回忆,将是我今后工作中最精彩的一笔财富。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段实习生活进行总结。 一、教学工作篇——付出努力,收获快乐 教学工作是我们教育实习的重点之一。实践教学又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所以在实习过程中,

我们每个实习生要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师范技能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教学指导老师袁老师是一中高一生物组的备课组长,也是我院的一个研究生师兄。他经验丰富,为人随和可亲,在教学工作方面给了我很多指导。还有科组里的师兄师姐们和老师们。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也感受到学习之余的一些快乐。非常感激这些老师们。 (一)听课篇——虚心取经 实习的前段时间我一直在听课,一节新课即使听了五六遍也不觉得厌烦,因为每个老师上课的方式都不同,即使是同样的内容,一节课下来也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期间还有幸遇到教研员去听课评课,更是受益匪浅。 在听课前,首先我自己已经明确:这种听课和之前作为学生的听课完全不同,这一点之前在学校进行教育见习就有意识到了。我告诉自己:我们现在是以老师的身份去听课,不是为了学习老师所讲的知识,而是要学习老师怎么讲课,学习如何传授知识,如何驾驭课堂,如何控制授课时间等等。在听课时,我会认真做好听课笔记,注意老师讲解过程中的教学思路,如何引入,如何设置问题,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还会特别注意老师的课堂语言组织能力。每个

学习生物心得体会

学习生物心得体会 ????生物有机化学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是有机化学与物理科学以及生物科学等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产物。 ????生物有机化学:以现代有机合成、结构分析、物理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药理学为手段,发展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有机小分子并研究其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对具有抗癌、抗炎、抗菌以及神经活性的生物碱、环肽、甾体及糖类天然产物进行全合成,结构-活性关系,及其与靶分子的作用机制研究。2)针对在细胞内外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因子如g-蛋白偶联的受体、蛋白激酶以及细胞凋亡过程,发展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小分子调节剂并应用于了解生物大分子功能的研究。3)利用单晶-衍射或nmr 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以及活性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结构和构象,从而探讨活性小分子如药物分子作用的内在机制。4)研究酶,细胞或微生物催化的新反应,酶催化反应的机理,酶的改性等。研究酶或微生物参与的复杂分子的合成机理。 ????我是中药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植物药的开发和利用,但是对化学知识的运用非常多,而自己以前主要掌握的是生物方面的知识,对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教少。但让我庆幸的是一门生物与化学的结合学科——生物有机化学开设了。因此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么课。周老师讲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使每个学生都获益匪浅。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主要的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专业知识方面的,另一个就是对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对我经验性知识的积累。 ????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收获我总结了一下几点: ????生物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核酸、蛋白质和多糖三大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及其它参与生命过程的有机分子,它们是维持生命机器正常运转的最重要的基础物质。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蛋白质是生物体的基本构成组分,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它通常是由几十种天然存在的氨基酸通过肽键(酰胺键)按各种特定顺序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具有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第二章,核酸化学,也就是遗传物质核酸,可分为两类,一种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它是兼有储存和传递信息二种功能的高分子聚合物,另一种是核糖核酸(rna),其作用是把特殊的遗传信息转变成特殊的氨基酸指令系列。dna将生物遗传信息rna,再通过rna合成蛋白质,由蛋白质表现出一定生物性状。 ????第三章,糖类化学,糖类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是数

中华美德心得体会600字

中华美德心得体会600字 #中华美德心得体会600字1# ##在我们身边,言而有信,一诺千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品德,即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财富。一个有品德的人,就会被人称赞,尊重和信任。在当今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人,为人诚恳,脚踏实地。可有一些欺骗别人的人,却失去了人格和尊严,失去了诚信,这样的人不计其数。 在一次休假的时候,我和爸爸一起去书城买书,在公交车上,一位阿姨站在门边,却不见有空位置,看她的肚子很大,一定是孕妇吧。可是所有人都静静的坐在位子上,一声不吭的望着窗外,没有人理会她。有一个年轻人,他看了看她,心里有丝许犹豫,是让还是不让?最后他做出了一个明确的决定,走到了孕妇的面前,并有些羞涩的说:“小姐,你坐那里吧”。这时车里响起了热烈的响声,不少人都纷纷赞扬他的品德,而我心里却受到了无尽的暖流,就像喝了一杯热茶一样,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动。 还有一次,走在天桥下。一个抽着烟的中年男子站在桥下,脸上充满凶气,满脸长着胡子,戴着墨镜,一看就不像是个好人。果然不出我所料,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走了过来,身上都是名牌物品。男人一看就眼红了,甚至想一下把东西抢走,当时这个女子不知情,走到他面前时,男人一个箭步把她挎着的包抢在手上,用他敏捷的脚步准备逃走。这时一个年轻力壮的年轻男子拦着他,男人一看形势不对,用飞快

的脚步逃了几步,可他一把抓住了胡子男人,并将胡子男人送到了公安局,街上的人纷纷围住他,不停的称赞他,这时女子问他要什么报偿时,他却笑了笑的走了……我想,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是这样的话,那这样的事件就不会发生了。他虽然不是什么大官大富,可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发扬! 在许许多多的事件时,总会有美德和丑恶两面的人。而善良让我们流传,丑恶让我们为耻。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了它,城市和国家就不可能发展。所以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也希望所有公民一起做起,不要让中华民族从我们的手中毁灭,让它世世代代都传承下去。 俗语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中华美德心得体会600字2#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 在华夏大地,这片波涛汹涌的大地上,在寒风凛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着一面用爱凝结成的,万古流芳的旗帜。 中国年历史,中华人民的美德却渐渐消失,但这件事让我难以忘怀讲信用,说到便做到,这件事也改法。 讲信用,说到便做到。那是在一个周五的下午,我爸爸新给我买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钢笔。我的好朋友小琳,用着羡慕的眼光仰慕我的钢笔,说:“好漂亮的钢笔,一定很贵吧!

最新学习初中生物新课标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学习初中生物新课标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第一篇:学习初中生物新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初中生物新课标心得体会 经过多次的新课程培训及自己在实际教学的实践,结合最近对新课标的重新学习和认真总结,本人感触颇深,体会如下:新课标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述了生物学的基础性重要性。生物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物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生物新课程的内容要满足了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生物课程应具有开放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课程三维目标。具体心得总结如下。 第一、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刻领会其精髓,更新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 生物课的教学要注重初中学生与生俱来的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要注意把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周围世界的关注。要进行科学探究方面的训练,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原理、方法、要点,认识科学探究的性质及在科学中的核心作用等。同时还要给他们补充必要的生物基础知识,所以生物教师必须具有精深而广泛的基础知识,必须了解主要的生物学基本事实、理解其基本概念,

通晓和弄懂某些辅助性的实验知识和理论知识。此外,教师还要对基础内容、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学生情况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了解,并把这些知识应用于生物教学。而且生物教师还应该具有指导学生所提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活动所需要的种种技能,以及改进教学、评价和课程设置等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古人讲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思考和总结,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第二、新课标新课程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新课标和新教材就注重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尽管讲得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分析得有板有眼,入木三分,但由于忽视了综合、归纳、渗透,结果造成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而新教材的内容与时俱进,图文并茂,精选了一些反映生命科学最新进展并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健康等息息相关的内容,尽可能精简课堂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探究、观察、操作、思考、表达、交流的机会,

生物心得体会

生物心得体会 【篇一:生物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 生物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 追求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个教师永恒的追求。民主、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梦寐以求的期待。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认为构建高效课堂就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思考,营造有利的学习氛围,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期追求高效的生物课堂教学。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而教学效益应取决于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方面,收益愈大,则课堂效率愈好。高效课堂,它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让所有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我认为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理想,即 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从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规律入手,努力上好每堂课,使学生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至于用何种方法和手段,则需要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谈谈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见解。 一、高效的生物教学要体现教学价值” 生物教学必须体现教师、学生、教学存在的真正价值,即教学的价值”。对于教学的价值”,如果不站在教学”的必要性上来考虑,而单纯从是否教了知识来考虑,教学也是低效的。我们的教学就要考虑是否有必要再花很多时间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教学,搞所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搞所谓对话教学等,而效果不佳的原因,不在于这些理念、理论本身有问题,而是教师忽视了课堂的教学”价值,把理论简单、片面,甚至极端地拿到了课堂上,使得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不协调,因而学生主体的学习能力、思想认识停留于原有的水平。 二、高效的教学必须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与实施 在教学之前,我们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年段要求,深入、认真研究学生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才能真正体现以学定教。脱离学生的实际,一味追求时髦式”教学, 不是新课改追求的课堂教学。 当研究清楚了学生的实际后,我们就要研究教学内容与目标。不要认为有教学目标就行,只有教学目标适宜于学生,教学才可能有效。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实际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无论是目标的数量还是

师承心得体会

师承心得体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师承心得体会(六) 《中医诊断学》已经开始了,老师说,中医诊断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法、诊病、辩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通过老师的讲解,似乎明白了它更注重患者的本身,也就是更注重整体观念,无论是环境,还是人本身而言,治疗的过程,都是需要辩证论治,而这一点,西医是完全达不到的。 中医学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因果联系,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疾病变化的病理本质虽然藏之于“内”,但必有一定的症状、体征反映于“外”,局部的表现常可反映出整体的状况,通过微小的改变看反常的所在,从而认识事物本质,这便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讲课之中,老师举例西晋皇甫谧《甲乙经序》里说:“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 老师举仲景与王仲宣的例子,虽然掺杂神奇色彩,但也更体现出诊断的原理——司外揣内,从外知内,通过望

诊,面色、舌苔,望神,通过侦察其外部的征象,便可测知内在的变化情况,如《丹溪心法》总结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 当下,许多宫廷剧中,体现太医医术精湛,经查会有“悬丝诊脉”的情节设置,夸大的同时,更无法衡定其中的真伪和是否属实,不过这一点设置,我觉得更能体现《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中的诊断学的另一个基本原理——“见微知著”,机体的某些局部的、微小的变化,中医对脉、面、舌等的侦察,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黄帝内经素问》篇中,有“平人气象论”篇,详细的介绍了正常人的脉象,也就是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加以辨别,发现太过、不及以及异常的情况,这就是诊断的另一个基本原理——以常衡变,要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才能知常达变。中医望色、闻声、切脉等用以诊断病变,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老师说,这也就是所谓以我知彼,以观太过不及之理的诊断原理。 老师运用举例子,生动的讲解了中医诊断学入门的基础,同时也复习了中医基础中的部分内容,深入浅出,更是指出学习诊断学,是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基本思维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

传统美德教育心得体会

( 教育心得体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11131 传统美德教育心得体会Experience of traditional virtue education

传统美德教育心得体会 在道德教育中,美德教育比道德规范教育更具有优先性,无论是谁,只有拥有美德的人才会遵守道德规范。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传统美德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传统美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篇1 美德是人类长期积淀的良好习惯与优良传统的荟萃,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中华民族素来有文明礼仪之邦之称,有着五千多年的优良传统,更有诸多惠及我们每个人的传统美德。一张灿烂的笑脸、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不经意的牵手……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凡、那么的不起眼,可正是这一个个、一次次,让无助的小孩感到了温暖,让生分的彼此变得亲近,让失落的少年找回自信,让孤僻的心灵融入快乐的家园……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需要美德,需要每个人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共同构筑我们美好的和谐家园。与人交往要以诚相待,要诚实、诚信,不能言而无信,不能凡事都以自己的利益为重,要多替别人着想;做事要踏实、要勤奋、要有始有终,做每一件事,只要是自己经过考虑决定要做的,就要为了达到目标而不懈努力,要勤奋耐劳,更不能半途而废;要乐于助人,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只有互相帮助,我们做事

才会事半功倍,人与人之间也会因此而更加亲近……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将爱心与温暖相互传递,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也才能让我们的传统美德之花永远鲜艳而芳香,也才能让美德代代流传。 自参加soho基金会组织的美德项目培训以来,我们师生对美德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自美德课程开始以来,学生变得更加活泼可爱了,更加聪明乖巧了,更加惹人爱了!通过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对每一个话题的实践都非常到位,效果很明显。尤其通过礼貌、干净、尊重、团结等内容的学习后,学生都勤于实践、乐于实践,能时刻以学习的主题为自己行为的准则。现在,学生见了任何人都比以前礼貌了,也能为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管是个人卫生,还是能做到的其他卫生,都比以前干净彻底了,同学之间、伙伴之间也更加团结和谐了,所有孩子变得更有自信、更有活力了。 总之,通过对美德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变得更可爱了,小家伙们经常得到家长和老师们的赞扬!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更加惹人爱,一个个小家伙都会在和谐美好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传统美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2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能生活在这个美好、精彩的世界上,是因为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是因为我们的父母养育了我们,如果没有我们亲爱的父母就不会有我们的存在。我认为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们不但教会了我们人生的每一个第一,而且还教会了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我记得最刻骨铭心的一件事:“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在寒假期间,也就是农历腊月28日那天,我与父亲每人背一大背篮青菜到集市上去卖,从28日凌晨3点钟就开始出发,途中老父亲由于不小心扭伤了脚,可没办法,老父亲只得强忍剧痛,硬

生物实验心得体会3篇.doc

生物实验心得体会3篇 生物实验心得体会范文1: 分子生物实验,这是在以往的实验训练中没有的,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等,所涉及的通常只是某个数据的测定或某种物质的提取,实验持续的时间通常也就两三个小时;而分子生物学实验,每次会持续一天时间。不过最重要的是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整体大实验的概念。实验设计得与科研比较相似,毫不夸张的讲,每个实验都可以直接用于科研。在这里我们学到了实验设计的概念,不是单纯的实验技术的堆砌,而是根据自己的目的,有机的将各种方法组合起来。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进入科研工作所必须的素质。而且我感觉分子生物学实验是我们所做的实验中一门设计到比较高深知识或新问题的实验,能激发出我们对学习分子生物学理论与实践的兴趣。 通过这次实验的学习,亲身体会生物学研究的苦辣酸甜,得到正确实验结果时刻的畅快感,那是无法言明的。下面谈谈我的经验: 1操作要求精确严谨仔细是关键 分子实验所用的主要工具是移液枪,精度一般在微克级别有时甚至更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做试验时精力高度集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池。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小失误就有可能造成接下来的实验失败。而菌种转化接种操作更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无菌操作的要求,因此更需要耐心与集中。要做好实验,我的经验是,先熟悉仪器的操作规范,在能够熟练的操纵仪器后,实验就简单多了,快、准、稳是分子实验操作的成功三要素。还有防污染是关键! 2仪器使用自动化了解原理 实验室的电子仪器主要有PCR仪,离心机,荧光照相仪等。操作这些仪器的关键在于是否了解仪器按键设置及作用,说明书对仪器的使用有详细说明。而且这些电子仪器大多都是电脑编程

的,具有自动化程序控制,因此在操作完成后,就不太需要操心了,但一些注意事项任然是需要留心的,否则也会有可能造成仪器损坏。 3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做好防护 不可否认,分子实验是所有生物实验中危险程度最高的实验之一。主要原因是分子实验的试剂可以直接渗入皮肤并且嵌入细胞DNA链中造成DNA突变甚至是染色体畸变,因此在进行这些危险操作的实验过程中需要带上防护手套,操作完毕后需要进行清洗工作。液氮的使用要做好防护,防冻伤。 老师把整个课程安排的十分合理,给我们许多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在遇到问题时,鼓励我们积极思考,和我们一起讨论,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他们要求严格,待人和蔼可亲,实验要求严且对实验技术的知识的深刻掌握与理解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都很认真完成了每一次的实验,每个人都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每一个小实验的成功,对于我们这些初生之犊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不过失误也是常有的,经历过失望、后悔、无奈,检讨分析,最后重新开始。一波三折的记忆清晰的印在脑海中,这种深深的挫折感,再试一次的勇气,我会一生记取的。 生物实验心得体会范文2: 探究性实验是学生自己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它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探究性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现就自己对探究性实验教学谈谈体会。 一、亲自动手,激发兴趣 比如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这个实验无论是知识背景,还是材料用具对学生来说都没有难度,组织实验也不受实验器材和装备的影响,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做。从实验设计本意理解,也并不是要求学生严格按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去

生物心得体会4篇

生物心得体会4篇 xx年12月18日上午我到xx城市xx小学,有幸参加了xx市中学生物教师培训基地送培送教活动,这次活动时间虽紧,但收获颇丰,体会颇深,相信它能成为我生物课教学生涯中的一块值得珍惜的“宝玉”。 对于这次活动周xx老师经过精心的准备,不再单纯的用幻灯片制课件,课件的科技含量也加强了。在周老师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将来的教学中,我应该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完成自己的工作,学无止境! 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感到最难把握就是如何将科学探究有效、有机的融入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这次听课活动我觉得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授课周老师在课堂驾驭能力方面很强,原因是本节课是让学生分组实验,自主探究去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但是由于各方面没有协调好,所以只准备了显微镜,其他的器材都没有准备,所以根本做不了分组实验,就连演示实验都做不了,临时准备也需要一段时间。而周老师并没有感到手忙脚乱,重新快速

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一边让人准备,一边先进行理论讲解,讲解条理很清晰分四部分:一是制作临时玻璃标本;二是显微镜观察细胞;三是绘图;四是收拾整理。而且每部分周老师都作了全面详细的分析讲解,特别是容易出错的地方,通过多媒体给展示出来,加以强调说明。更重要的是周老师在绘图部分不但讲解,很附有图片,我觉得很好,因为这个实验也是xx年中考生物实验的考题,我们对到底应该怎样正确的画出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一直都是模棱两可的,所以周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细胞的图片,而且还加上详细的说明,让我感到很高兴,这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另一个收获就是周老师很注意保护学生的安全,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提醒学生说话不拿刀,拿刀不说话,怕学生分心,伤到自己;在显微镜的拿放时,提醒学生要拿稳,别砸了自己。实验结束后,收拾器材时要注意不要伤到自己等等,都值得我好好学习。 这次听课活动我觉得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周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改变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利用电教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老师实验教学中引导、启迪、设疑、归纳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实现实验教学目标,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另一

中医师承总结

中医师承年度总结 从医十八年以来,我一直从事内科住院部工作,虽然有时也在临床中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念,处方用药,但总不能得心应手。故大多数情况下以西医治疗手段为主,对中医的疗效没有信心。今年有幸能师承于四川省十大名中医之一陈老师,通过老师口传心授,精心指导,耳濡目染,我逐渐领悟了祖国医学的经久的魅力,看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和现代医学不可及的地方,故而对中医事业充满了信心,决心专心致志学好中医,用好中医,传承好中医。通过半年多的学习,我受益匪浅,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以大医精诚为念,矢志利益苍生” “古今欲行医于天下者,先治其身;欲治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 其心者,先诚其意,精其术”,此可谓医者仁心。作为一名医者,除了要有高超的医术,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陈老在“仁心、仁德、仁术”方面都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总是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以解除他们的病痛为己任;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态度谦和,耐心为病人讲解、分析病情;总是为患者着想,从来不开价格昂贵的检查和药物;有时不收取挂号费为患者免费诊治....老师的言传身教深深的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学员,我将继承老师对患者的这份责任心和爱心,定将孙思邈“大医精诚”做为自己一生圭臬,真正做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二、加强中医理论学习,理论联系临床。 理论来源实践,实践基于理论,这是中医药学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中医理论学习,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中医临床的依托,乃由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四诊八纲,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基本理论,而如何掌握和运用好,无疑需弄清各有关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彼此间错综复杂关系,并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地加以充实和提高,从而指导临床,开拓创新。当然,熟读、熟背经典的主要条文,并读懂全书的宗义也非常有必要。如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外感温热篇》等读到不加思索,张口即来,才能对中医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到临症时就会有活水源头,不至枯涩乏术。陈老还教导我们,作为一名中医师,还应该熟知中药学的知识,掌握好药物的性、味、归经;并且能够熟悉药物的炮制;识别药物的品质和伪劣,才能保证用药的疗效与安全。因此,我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加强理论学习;到中药房辨识药材;把理论和临床有机的联系起来,不断思考可总结,使得自己的中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三、与时俱进,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陈老认为: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辨病与辨证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认识和治疗疾病的需求,其局限性已渐渐在临床上显露。为弥补传统的辨病与辨证方法不足,将现代医学诊断疾病的指标作为中医辨证的一部分,不仅可以提高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而且还给传统的辨证思维方式以新的思想。陈老主张1.病证结合。在临床中,首先是诊断病人患了什么病,再根据中医理论辨证

关于美德心得体会3篇

关于美德心得体会3篇 本文是关于关于美德心得体会3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关于美德心得体会范文1 漫漫的长路灯光闪闪,每个人都提着一盏诚信的灯走在坎坷的人生长路上。诚信的灯忽隐忽亮宛如天上的明星眨着那天真无邪的大眼睛,对我们诉说着点点真诚。 我和小云约好一起去游玩,我们信誓旦旦:“无论风雨,都会如约前行。”当晚刮起了大风,而早晨却又下起了倾盆大雨,在睡梦中一点点诚信的光催促着我,好像在说:“快起,快起,小云正等着你呢!”我一下子滚了起来,我看了看窗外,雨下得正大,两个小精灵跳了出来,一个说:“别去了,雨这么大,她也不一定会来。”另一个说:“跟别人约好的就要遵守。”我不顾他们的争吵,抓起伞就往外面冲,终于到了车站,我看了看表:幸好没有迟到。 雨越来越大,我左等又等却始终不见小云的到来,而此时我那可怜的肚子正因没有吃早饭而“咕咕”的抗议。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车也过去了不知多少辆,心中抱着的希望也一点点消失,这时,从车上跳下来一个小男孩,用书挡着头,我把伞轻轻的移了过去,他抬头看了看我用一种欢快的声音说:“谢谢,姐姐你也在等人么”我点了点头,。车过了一辆又一辆,我劝告那个小男孩说:“小弟弟,别等了,雨这么大,他不会来了。”他没有说什么,但眼中的光彩,也逐渐消失。 忽然小男孩眼中又闪出了光彩,这时,从车上冲下来一个小男孩,小弟弟冲出了雨伞和那个小男孩紧紧拥抱后,手拉着手,唱着欢快的歌走了。又剩我独自等候好友,最后不知是该吃午饭了,还是希望消磨完了,我独自打着伞回到了家,刚到家,铃~铃~的响了起来,我抓起电话,那边传来生气的口吻:“给你打了十几个电话,你也没接。”然后向我解释为什么没来,多半是因为雨太大了具体谈话内容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她说完后,我静静地把话筒放了回去,之后我眼前出现了刚才的情景为什么我们不能像约定的那样:无论风雨都会如约前行。 诚信犹如一盏明灯,当你提着它时,你的人生道路就会变得平坦,广阔;当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