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导员教学提纲

健康指导员教学提纲
健康指导员教学提纲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生活方

式指导员工作职责与指导技巧

背景: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发展的需要

各地非医务人员在社区中发挥健康指导作用

家庭保健员

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

社会体育指导员

重大医改项目的支持

问题:

如何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效率,充分发挥非医务人员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解决:

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的试点工作。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是指掌握了较多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和技能,

能够承担起家庭和社区健康教育、健康生活指导作用的社区成员。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工作职责一、定期接受培训和指导

参加区行动办组织的集中专题培训,日常工作中接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的培训指导。

二、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负责掌握服务对象,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掌握服务需求。对至少50户邻居、同事、朋友进行生活方式指导,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优选。

1、组织每个月1次的健康讲座(参考本手册第五节相关内容);

2、为每位指导对象发放一套健康宣传材料,材料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作;

3、督促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定期到当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随访服务,(2)对患者进行药物依从性教育,(3)转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心理调节、控制体重、增加身体活动、平衡膳食等。

三、开展健康宣传活动

利用讲座、赶场、院坝会,上门走访等方式配合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健康达人的现身体会行式,开展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知识。

四、促进患者早诊早治

通过与群众和病人的交流,及早发现疾病早期患者,建议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传递科学就医知识。

五、身体力行,带头参加社区和乡镇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系列活动。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工作技能

(一)、收集社区信息了解你的社区

(二)、好的计划好的开始

(三)、现场指导方式与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工作技能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在社区(村)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工作,在掌握基本健康常识的基础上,首先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工作方法和指导方式、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达到预期全民健康目的。

一、收集社区(村)信息了解你的社区

1、生活区域的一般情况:

* 居住区居民的基本情况

* 居民的文化程度与信仰情况

* 居民的文化氛围

2、居民的一些健康问题与健康需求

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

健康管理师培训标准 1.职业代码:X2-05-05-09 2.职业定义:从事个体或群体健康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三级健康管理师培训标准 1.培训目标 1.1总体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要使培训对象掌握健康管理的基础知识,能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信息收集、信心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跟踪随访、健康教育、实施干预方案、监测干预效果等常规工作。 1.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三级健康管理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健康管理工作的职业道德、职业守则、健康管理基本知识、健康保险相关知识、医学基础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知识。 1.3 专业能力培训目标 依据依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三级健康管理师的专业能力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信息收集、信息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跟踪随访、健康教育、实施干预方案、监测干预效果的基本方法,达到独立上岗工作的水平。 2 .培训机构要求 2.1编制说明 本标准规定了三级健康管理师培训机构的主体资格、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师、教学设施和场地等基本条件。按30人/周期的培训能力编制本标准。 2.2适用范围 本标准试用于国家职业三级健康管理师试技能培训机构。

2.3主体资格 健康管理师培训机构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者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委托直属下级机构。 2.4组织机构 健康管理师培训机构应设有教学、培训师、学员、质量、结业考试和设施和设备等管理组织。组织机构可以综合设置。 2.5人员配置 2.5.1负责人 负责培训机构全面管理工作。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高级以上技术职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培训或教育工作20年以上。 2.5.2助理 协助负责人管理培训机构的日常工作。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培训或教育培训工作15年以上。2.5.3工作人员 2.5.3.1办公室人员:2人以上,其中主任1人,专职,协助负责人管理培训机构日常事物,承担培训的具体事物性工作,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熟悉培训工作。 2.5.3.2培训师:自有培训师不得少于3人。配备流行病、统计、营养、运动、健康教育方向教师至少1名,均须从事教学工作三年以上,并具备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持有卫生部人才中心签发的培训师聘任证书。 2.5.3.3教学组织人员:培训师中核心师资担任。制定培训课程计划、安排相关授课人员、组织撰写培训讲义等。须至少在核心期刊发表“健康监测”、“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相关领域论文一篇。 2.5.3.4设备维修、保养人员:负责机构培训设备维修、保养及材料管理。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设备原理及使用,并持有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2.5.3.5财务管理人员:按财务管理规定配备。负责培训机构收费和日常账务管理。必须持有财务专业证书。

2013华西公卫《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

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健康教育学教研室编2013-3-8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健康教育学(Health Education) 课程号(代码):50402620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32 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健康教育学是医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所产生的交叉学科,它力图在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和医学领域应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和成就,研究人类行为和健康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探索有效、可行、经济的干预策略及措施。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和相应实践教学,使得学生掌握健康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应用。教学要讲授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讨论与实践教学深化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并结合科研适当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与学术前沿。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表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表示熟悉内容,句尾的“*”表示教学难点) ㈠、理论部分 第一章绪论 健康教育的概念及目标和任务。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其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体系中的地位。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健康相关行为与影响健康的其他因素间的关系*。健康促进的概念、工作领域及其与健康教育的关系。健康教育工作的一般程序。健康教育的相关学科。健康教育发展概况。联合国所属国际卫生组织的网址及获取健康教育相关资料的途径。 第二章人类行为及健康相关行为 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及其健康教育意义。健康相关行为的概念和分类。需求\需要、动机和动机冲突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认知过程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态度、情感和意志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自然环境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经济发展、人口变化、法规和制度、社会道德舆论、社会思想意识、宗教、风俗、教育、大众传播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家庭因素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与疾病相联系的健康相关行为,团体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观点*。 第三章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和保护动机理论*。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理论。紧张和应对互动模式。创新扩散理论*。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社会营销的基本理念及其主要内容。对健康相关行为理论的综合理解*。 第四章健康信息传播 传播的概念、要素和过程模式*。传播分类。健康传播的概念、特点与发展历程。人际传播的特点、形式与基本技巧。群体传播的特点、应用和技巧;组织传播的特点和应用。大众传播的特点与媒介选择*;新媒体的特征与应用。健康传播材料的制作和使用技巧。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 第五章健康教育诊断 健康教育诊断的概念和基本思路*。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步骤:社会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教育与生态诊断*;管理与政策诊断。健康教育诊断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 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部于2002年8月6日发布了《全国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根据《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院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特点和体育场地设施条件,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以“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利用体育教育的特殊功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团队精神得到弘扬,使之成为具有开拓创新能力,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课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二)课程的任务: 1、传授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卫生保健常识,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的水平,积极参加具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真正达到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提高心血管系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运动兴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真正掌握一、二项独立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促其终生受益。

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

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 健康管理师是对人群或个人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为了贯彻2013年9月2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文件精神;落实《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及加快健康管理师等从业人员培训》政策方针;满足我国健康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对健康管理高级人才的迫切需求,依据国家“就业准入,执证上岗”的相关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与北京世健联健商医学研究院共同推出《高级健康管理师》岗位能力培训课程。 一、报考对象及申报条件: 有志于在健康体检、医疗服务、健康保险、中医保健、健康养老以及体育健身、医疗旅游、美容养生、母婴服务、保健食品、营养等行业从事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管理及相关的各界人士。报考专业共分健康管理师、高级健康管理师两个级别。健康管理师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或从事健康及相关工作2年以上;高级健康管理师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或从事健康相关工作5年以上。医学、营养、心理等健康领域特殊贡献者,在级别申报时可适当放宽,不同级别的学员需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大纲: 采用指定的《健康管理师培训专用教材》,内容涉及健康教育与促进、健康信息采集、健康风险评估、健康行为干预四大步骤;涵盖健康管理概述、基础营养学、心理与健康、中医养生、运动与健康、环境与健康、健康营销与产业分析、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八大模块;特殊人群健康管理、常见慢性病健康管理、职业人群健康管理专业技能实战三大核心。课程在涵盖与健康管理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和最新理念的同时,尤其突出健康管理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素质和能力的培训。 三、学习形式及结业待遇: 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基础知识学习,线下集中面授辅导,学完规定课程,由北京世健联健商医学研究院颁发相应等级《健康管理师》结业证书;参加统一考试合格者,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颁发相应等级《健康管理师》岗位能力证书,全国通用。该证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用人单位对持证人任用、聘用、考核和能力评价的重要依据和凭证,证书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官方网站和中国健康管理师网查询。 四、报名流程及开课时间: 报名时需提交本人身份证、学历证复印件各2份;2寸白底证件照电子版1份;1寸、2寸蓝底彩照各2张;报名建档、教材资料、考试测评等费用共计,健康管理师3900元,高级

《健康教育学》(理论课大纲)

《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 (2016年修订) 适用专业: 护理学 前言 课程简介: 健康教育学是是引导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更科学、系统的方法,联系临床专业知识为护理对象开展全面、有效的健康教育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0学时;临床见习12学时。本课程将采用讲授、小组讨论和角色表演等教学方法。 课程负责人及授课团队: 姓名职称电子邮箱办公室地点 穆晓云讲师xymu@https://www.360docs.net/doc/3211097286.html, 社区护理教研室 王健副教授Jwang20@https://www.360docs.net/doc/3211097286.html, 社区护理教研室 臧爽讲师szang@https://www.360docs.net/doc/3211097286.html, 社区护理教研室考评方式: 1、平时作业(提交三次实习作业,分别以健康教育宣传板报、实习报告、小组角色扮演形式):30% 2、理论考试:70% 使用教材及其他建议参考书: 教材:黄津芳.护理健康教育学(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参考书:1.包家明.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单伟颖.护理健康教育(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3.米光明.护理健康教育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课程目标: 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开设旨在使护生明确并亲自体验护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的工作模式、专业角色、功能及特点,掌握将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本课程为提升护生的专业素质及能力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知识基础。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授课内容学时数 第一章概论 1 第二章护理健康教育基本概念 1 第三章健康测量指标及生活质量评价 2

第四章健康相关行为 1 第五章健康教育促进规划设计 1 第六章心理健康教育 2 第七章病人教育程序 4 第八章病人教育技巧 1 第九章护士与病人教育 1 第十章内科病人健康教育 4 第十一章外科病人健康教育 2 合计20 第一章概论 【教学目标及要求】 本章的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识记: 1.正确阐述护理健康教育学相关学科理论和基本概念 2.明确护理健康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及任务 理解: 1.深刻理解护理健康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运用: 1.掌握护理健康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护理健康教育学的性质 一、护理健康教育学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产物 二、护理健康教育学是一门交叉的边缘学科 三、护理健康教育学是护士角色多元化的必然结果 第二节护理健康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一、护理健康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护理健康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一)建立符合国情的病人教育学科体系 (二)建立病人教育的实践模式 第三节护理健康教育学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部于2002年8月6日发布了《全国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根据《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院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特点和体育场地设施条件,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以“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利用体育教育的特殊功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团队精神得到弘扬,使之成为具有开拓创新能力,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课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二)课程的任务: 1、传授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卫生保健常识,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的水平,积极参加具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真正达到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提高心血管系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运动兴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真正掌握一、二项独立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促其终生受益。 4、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公共营养师教学大纲

公共营养师技能培训计划及教学大纲 一、培训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二、培训目标: 学员通过培训,系统的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医学基础知识,营养学基础知识,人群营养基础知识,食物营养与食品加工基础知识,食品卫生基础知识,膳食营养指导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能成为餐馆酒楼、快餐公司、营养餐公司,各类食品、饮料、保健品公司,部队、院校、厂矿、机关单位、民航、铁路、医院、养老院等机构提供科学的膳食设计或指导;从事食物选择、食谱编制、营养评价,营养教育和管理工作,开展营养配餐工作,提供咨询,并传授烹饪原理知识、食品营养知识;从事公众膳食营养状况的评价与指导、营养与食品知识传播,促进社会公众健康的职业技术人员。 三、培训内容: (1)医学基础知识 (2)常见烹饪原料的基础知识; (3)基础营养学知识; (4)食品安全及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5)餐饮成本核算知识; (6)有关法律知识与职业道德; (7)营养配餐的准备; (8)营养食谱的制定:中国膳食结构模式;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及食谱设计;不同宴席的食谱设计;常见疾病饮食治疗及饮食禁忌等。 (9)营养餐的制作。 (10)膳后总结。 (11)营养计算软件的应用。

公共营养师四级培训教学大纲 第一章法规、职业道德知识 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相关知识 第二节《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相关知识 第三节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 的相关知识 第四节国家营养配餐员的定义及职业规范及国家职业资格说明 第二章医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知识 第二节食物消化吸收基础知识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消化。营养素的吸收与代谢物质的排泄。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知识——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第一节营养与健康概论和营养学发展史 第二节蛋白质: 蛋白质组成和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的生理功能。食物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蛋白质营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及需要量,第三节脂类: 脂类的组成和分类。脂类的生理作用。膳食脂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食物脂肪的营养价值评价。脂类的摄入量及其食物来源。 第四节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碳水化合物营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第五节:能量: 能量单位。能量来源与能量系数。人体能量消耗。能量的供给与食物来源 第六节:矿物质: 概述。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第七节:维生素: 概述。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

《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

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专业、护理专业等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健康教育学教研室编20051130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健康教育学(Health Education) 课程号(代码):50402620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36 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健康教育学是医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所产生的交叉学科,它力图在医学,尤其是在预防医学领域应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和成就,研究人类行为和健康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探索有效、可行、经济的干预策略及措施。本课程通过对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方法的讲授,结合相应的教学实践,使得学生掌握健康教育学的基本结构,关键术语以及应用方法。教学要讲授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与课堂讨论深化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并结合科研适当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与学术前沿。 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表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表示熟悉内容,句尾的“*”表示教学难点) ㈠、理论部分 第一章绪言 健康教育的概念及目标和任务。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掌握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四大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生物学联系)*。健康促进的概念及其与健康教育的关系,健康教育工作的一般程序,健康教育发展历史,联合国所属国际卫生组织的网址及获取其健康教育相关资料。 第二章人类行为特点及健康相关行为 人类行为的主要特点及其健康意义,健康相关行为的概念和分类,“人生三阶段”相应健康教育目标和任务,需求\需要、动机和动机冲突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认知过程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态度、情感和意志对健康相关行为

的影响。自然环境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经济发展、人口变化、法规和制度、社会道德舆论、社会思想意识、宗教、风俗、教育、大众传播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家庭因素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与疾病相联系的健康相关行为,团体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观点。 第三章健康教育的行为改变理论 什么是“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和保护动机理论*;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理论,紧张和应对互动模式,创新扩散理论*,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对健康相关行为理论的综合理解。 第四章在健康教育中应用社会动员和社会营销策略 社会动员的涵义。健康教育社会动员的概念、社区资源和动员对象,社区参与的意义和类型,健康教育社会动员的步骤。社会营销的涵义?社会营销涉及的基本概念,社会营销活动的要点,健康教育市场与健康教育营销策略。 第五章健康传播方法与技巧 传播的概念,传播要素、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与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传播分类。健康传播的概念和特点与意义。人际传播的特点与基本技巧。群体传播的特点和功能、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群体传播技巧。大众传播的特点与选择原则。健康传播材料的制作和使用技巧。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 第六章健康教育培训方法(实习教学为主) 健康教育培训的概念,健康教育培训的过程及特点,健康教育培训者的职能,健康教育培训的基本原则。健康教育培训的常用方法,同伴教育理论与方法。 第七章在健康教育中应用心理评估与心理咨询方法 心理评估的概念,心理评估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简介心理评估的方法和量表,心理咨询的概念、特点、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心理咨询的形式,范围,程序与技巧。 第八章健康教育诊断 什么是格林模式?格林摸式的步骤及其逻辑关系,“社会诊断”、“流行病学

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 说明 体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必修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健康是每个人生存、文明生活、高效率学习与工作的前提。体育与健康课的功能是综合性的,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它对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提高生活质量,调剂学习和生活节奏,增添学习和生活乐趣有重要意义,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与国家的兴衰和他们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学校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必须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是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初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的。它是国家对全体初中学生体育与健康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编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教

材,开展教学工作、评估教学质量和进行管理与督导的依据。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一)教学目的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与要求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与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 2.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技能与方法,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目的和任务;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和青春期自我保护知识;学会锻炼身体的技能与方法,掌握部分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初步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能够初步运用获得的知识技能锻炼身体,进行自我调控,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

健康管理课程教学大纲培训讲学

健康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 健康管理课程是开放教育药学专科课程的选修课,2学分,共36课时。 健康管理课程主要介绍日常生活中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健康的运动生活方式、烟酒不良行为和良好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与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阐述人体各系统常见生活方式疾病的预防,简单介绍疾病概念、危害、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然后较详细地从衣食住行的角度介绍常见生活方式病健康的预防措施。 二、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在了解生活方式与健康关系的基础上,加强对人体各系统常见生活方式病的健康预防措施的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建议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对教学方法和形式提出如下建议: 1.本课程是一门通识课,是介绍人体各系统常见生活方式病预防的应用学科,涉及到生活方式的吃、穿、住、行、娱的方方面面,包涵的内容比较广泛。根据成人、在职、业余学习的特点,合理控制教学内容总量,以必需、够用为度,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强调实用性。 2.本课程通过具体的临床案例,讲解人体各系统常见的由于生活方式导致疾病的重要性、生活方式预防措施,典型临床案例的选择应是非常常见的病案。 3.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理论要紧密结合实际临床案例。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掌握、理解、了解。其中掌握和理解的内容是考核的重点,约占90%。 五、课程教材 本课程教材选用《生活方式与常见病预防》,郑州大学出版社,杨爱华、龚小红主编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课内学时36,共2学分,一学期开设。

各章学时分配表 二、媒体的选择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按照本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文字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录像教材的基础。 2.录像教材 录像教材是文字教材的补充,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呈现。主要讲授常见生活方式病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以及生活方式病的预防措施。 三、教学环节 本课程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自学、看录像、参加网上和教学点辅导、小组学习等。学生以自学为主,学生利用文字教材和录像教材自主学习,通过网络或教学点与各级电大主持教师或教学点辅导老师联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部分大纲文本

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

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健康教育学(Health Education ) 课程号(代码):2503100 课程类别:限选课 学时:24学分:1.5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健康教育学是医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所产生的交叉学科,它力图在医学,尤 其是在预防医学领域应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和成就,研究人类行为和健康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探索有效、可行、经济的干预策略及措施。本课程通过对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方法的讲授,结合相应的教学实践,使得学生掌握健康教育学的基本结构,关键术语以及应用方法。教学要讲授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与课堂讨论深化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并结合科研适当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与学术前沿。 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表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表示熟悉内容,句尾的“*表示教学难点) ㈠、理论部分 第一章绪言 健康教育的概念及目标和任务。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 掌握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四大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生物学联系)*。健康促进的概念及其与健康教育的关系,健康教育工作的一般程序,健康教育发展历史,联合国所属国际卫生组织的网址及获取其健康教育相关资料。护理与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研究内容与基本方法。 第二章健康基本理论 健康(WHO)概念,健康的内涵,HFA的具体含义。健康的影响因素(四大因素之间的关系)。健康危险因素概念、种类与特点_

第三章人类行为特点及健康相关行为 人类行为的主要特点及其健康意义,健康相关行为的概念和分类,人生 阶段”相应健康教育目标和任务,需求需要、动机和动机冲突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认知过程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态度、情感和意志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自然环境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经济发展、人口变化、法规和制度、社会道德舆论、社会思想意识、宗教、风俗、教育、大众传播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家庭因素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康相关行为分类,_ 促进健康行为与危害健康行为分类、特点。 第四章健康教育的行为改变理论 理论概述、常见的健康行为改变理论,什么是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内涵、运作框架、应用举例、健康信念模式的局限性*、自我效能理论概念、应用、测量:保护动机理论内涵及框架结构。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理论,紧张和应对互动模式,创新扩散理论*,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对健康相关行为理论的综合理解」 第五章健康传播方法与技巧 传播的概念,传播要素、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与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传播分类。健康传播的概念和特点与意义。人际传播的特点与基本技巧。群体传播的特点和功能、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群体传播技巧。大众传播的特点与选择原则。健康传播材料的制作和使用技巧。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 第六章健康测量 躯体健康测量指标体系,心理社会角色功能健康测量、群体测量指标体系、生存质量评价、健康测量指标选择原则。 第七章健康教育设计、实施与评价 什么是格林模式?格林摸式的步骤及其逻辑关系,社会诊断” 流行病学 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的基本内容,行为诊断的任务与步骤;教育与生态诊断”中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管理与政策诊断的基本内容。健康教育诊断中的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的方法,健康教育诊断资料的分类,健康教育诊断思路的逻辑关系,健康教育诊断的伦理道德问题。健康教育计划的优先项目确定和优先干预行为确定,计划目标的确定,健康教育干预框架的确定,健康教育项目计划书撰写,健康教育干预过程。健康教育目标回顾、细分人群、确定干预场所,健康教育实施进度表的制定,项目组织机构的建立,健康教育干预的质量控制。健康教育评价的目的与意义,健康教育评价的种类和内容,健康教育结 果评价方案设计,影响健康教育评价的因素,健康教育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益 分析*。 第八章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类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 认真上好体育课,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按学校安排进行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自觉与同伴组成小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学会制定和实施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具备选择利于提高职业素质运动项目的意识、自我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能力。 2. 增强体能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努力提高以耐力、力量和速度为主的体能素质水平,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类体育活动。 3. 体育技能 基本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技能,不断提高运动能力。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有能力参加班级、校际和更高级别的体育运动比赛。 4. 身体健康 了解一般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懂得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方式。具有改善与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我健康状况的科学健身手段,特别是有氧健身手段,学会用养生保健的方法改善身体健康。对所从事的体育活动可能发生的伤害有初步认识,有意识控制和回避不规范动作的产生,懂得紧急处置运动创伤的简单方法。 5. 心理健康 了解与体育有关的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认识青春期性心理的变化规律。具有良好的情绪和自控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缓解性格差异导致的心理冲突。通过运动竞赛中的胜与负,领悟积极进取对形成稳定心理状态的重要意义。能有意识通过轻松、休闲的体育活动,缓解学习紧张带来的心理压力。 6. 社会适应 参与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能主动关心与帮助同伴,共同完成体育锻炼过程,培养“竞争、团结、友谊与合作”的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协调沟通能力。 7. 职业素质 根据未来职业工作的特点,学习与职业相关的健康保健知识,提高防范职业病的意识和能力,选择有助于防治职业病的体育手段进行锻炼。学习与职业生涯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认识体育对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的价值,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健康教育学复习题(含答案)

1、影响人类健康因素和主要的因素,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增加的原因(不良健康行为)。 1)急性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威胁所造成的突发事件 2)慢性、持续性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健康构成的威胁 3)自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4)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主要的因素是行为与生活方式 2、健康、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概念。健康促进的具体目标和健康促进的主要策略。健康教育的主要特点和核心问题。 健康: 身体的、精神的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健康教育: 是通过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公民的健康素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 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 健康促进的具体目标: 1)全面提高我国公民健康素养 2)促进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环境的健康 3)预防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中相关的危险因素 4)促使个人和社区人群降低因不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所致的危险

5)降低性别、种族、年龄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公平性,特别关注脆弱人群的健康促进的主要策略: 1)社会动员: 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基础,以社区参与为原则,以自我完善为手段。 2)倡导与游说 3)协调 健康教育的主要特点:1)多科性和跨学科性;2)以行动改变为主要目标3)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4)注重计划的设计和效果的评价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 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组织的行为改变。 3、在健康促进中,政府的角色 促进健康和社会发展是政府的核心义务和职责,并由社会其他所有部门共同承担。如果没有一个由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组成极具凝聚力的领导机构是难以完成促进健康的使命的。重新认识健康促进面临的挑战、建立新的战略伙伴关系、调整战略方向。 4、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卫生宣教的关系 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延伸,其概念要比健康教育更为广义。 5、组织管理的一般程序和手段,管理工作的核心 组织管理一般程序为: 计划、组织、用人、指导和控制五步骤。 目标管理是管理工作的核心。 手段是行政干预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doc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代码:00029 学分:6 总学时:104 理论学时:8 实践学时:96 机动学时:0 教育部于2002年8月6日发布了《全国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根据《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院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特点和体育场地设施条件,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以“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利用体育教育的特殊功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团队精神得到弘扬,使之成为具有开拓创新能力,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课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二)课程的任务: 1、传授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卫生保健常识,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的水平,积极参加具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真正达到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提高心血管系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运动兴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

习惯,促进身心健康,真正掌握一、二项独立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促其终生受益。 4、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生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一)基本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的运动创伤的处理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当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发展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3、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

老年康复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老年康复与保健》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该课程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老年康复与保健是介绍养老护理员如何对残疾、慢性病患的老年人进行日常康复与保健的学科,预防继发残疾,减轻残疾的影响,以达到全面康复的目标,使他们重返社会的一门课程。其内容包括老年康复保健的概念、目标、基本原则,现代康复技术,传统康复技术,常见老年基本的康复治疗。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学生树立起以人为本指导思想,了解老年康复与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会老年现代康复与中医传统保健的措施,熟练掌握老年康复保健的操作技能。使学习者具备初步开展老年康复保健服务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融合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资格标准,以老年服务与管理的典型工作过程,以来源于养老机构的实际案例为载体,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坚持突出养老护理员的康复保健专业特点,依据养老护理员职业岗位需求,选取教学内容。以基层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养老服务工作者综合职业能力为准绳,以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为依据,以养老机构实际工作任务为顺序,以学习典型个案和项目为载体,设计最佳的学习情境,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以使课程贴近养老职业岗位、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达到“能干、会干、能干好”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预期目标。考核方式基于课程总体目标的要求,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考核。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核心,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全面改革本课程的教学内涵。 三、课程总体目标 知识目标 本课程作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让学生们了解适合于老年人的康复保健的目的、基本原则,掌握一些常用的现代康复技术及传统康复技艺,期待日后在老年机构将这些技能熟练地应用于老年人的日常照护,从而减少老年人因疾病所导致的残疾程度,减轻并发症,缓解因衰老、病痛所导致的身体不适,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运动、作业、物理因子等治疗技术,同时掌握一些中医传统保健知识,如:针灸、推拿、养生技术,并对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如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糖尿病、肺病、冠心病等进行日常的康复保健,达到协助医生缓解病痛、降低残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能力的目的。 素质目标 巩固专业思想,树立热爱养老事业、献身养老事业的远大理想;具备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对老年人具有高度的耐心、细心、责任心;具有高度的专业责任感,能与同事合作共事,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健康教育学》人卫第3版-教学大纲

《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一、课程简介 略 二、教学教材 1、选用教科书:《健康教育学》(第三版)傅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 7月。 2、辅助参考书目:《健康教育学》案例版郑振佺,霍建勋主编.科学出版社. 2016年7月 三、学时分配 内容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健康行为 2 第三章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理论 2 第四章健康信念模式 1 第五章阶段变化理论 1 第六章社会认知理论 1 第七章社会网络与社会支持 1 第八章社区与组织机构改变理论 1 第九章创新扩散理论 1 第十一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的设计、 4 实施与评估 第十二章健康传播方法与技术 2 合计18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健康教育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 2、行为与健康及学习健康教育学的意义 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 4、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历史发展

【教学目标】 1、掌握健康教育学、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增权、健康素养以及健康共治的概念。 2、熟悉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健康教育学与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的关系、健康教育与增权的关系、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的关系、健康促进与健康共治的关系、健康促进5大行动领域与3大策略的关系。 3、了解“健康选择”和“使健康选择成为既方便又实惠选择”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意义,以及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发展的历史和展望。 【重点】 1、健康教育学、健康教育以及健康促进的概念; 2、理解如下几种关系: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健康教育与增权的关系、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的关系、健康促进与健康共治的关系。 【难点】增权、健康素养、以及健康共治的概念以及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关系。 第二章健康行为 【教学内容】 1、行为与人类行为概述 2、健康行为及其健康相关行为 3、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 4、健康行为生态学模型与行为干预的策略 【教学目标】 1、掌握行为、健康行为、健康相关行为的概念,以及健康相关行为的分类、主要特点和内容。 2、熟悉人类行为的概念和特点,人类行为的发展特点、人生三阶段与社会化。 3、了解健康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健康行为的生态学模型以及基于生态学模型的行为干预策略。 【重点】 1、人类行为及行为发展的基本特点及与健康教育的关系;健康行为与健康相关行为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含五年制) 、教学时数:116 学时,周学时:第一学期周学时为1,其余三个学期周学时为2 三、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四、课程性质与任务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 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我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意识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和适应社会能力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五、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的 1.积极参与目标:要求我校学生能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形成自觉锻炼习惯,初步形成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四个学期的体育课能较好的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初步了解常见的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 身体健康目标:了解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具有健康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自我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体育活动中调节自己的情绪,体验乐趣和成功感。 5. 社会适应目标: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团队精神;较好的反应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 二)基本要求 1.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课程基本出发点,同时注 重课程的体育文化含量。 2.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根据学生特点及场地、气候情况课程内容力求丰富多彩, 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 3.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教学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 既要考虑学生个性发展,也要考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炼。 4.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结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现时代性、发展性和我校特色。 5.充分宣传体现和实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和要求。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