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次实验基本路径测试(软件工程)

第4次实验基本路径测试(软件工程)
第4次实验基本路径测试(软件工程)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白盒测试技术之基本路径测试

姓名:祁兆彧

学号:1012210142

班级:11计本1

指导老师:蒋平

一、实验介绍

1.实验技术

基本路径测试是在程序控制流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制结构的环路复杂性,导出基本可执行路径集合,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2.实验对象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n,i;

int x=0;

int y=0;

printf("请输入n\n");

scanf("%d",&n);

printf("请输入i\n");

scanf("%d",&i);

while ( n-- > 0 )

{

if ( i==0 )

x=y+2;

else

if ( i==1 )

y=y+10;

else

x=y+20;

}// while

printf("x=%d,y=%d\n",x,y);

}// main

三、测试用例设计

程序流程图如下所示:

控制流图如下所示:

1

7

4

6

3

2

9

5

a

b

c

d

e

f

g

8

计算程序环路复杂

V(G)=E-N+2=11-9+2=4

独立路径集合为:

路径1: 1-2-9

路径2: 1-2-3-5-6-8-2-9

路径3: 1-2-3-5-7-8-2-9

路径4: 1-2-3-4-8-2-9

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用例{n,i} 预期路径预期输出

{1,0} a-c-d-b X=2,y=0

{1,1} a-c-e-g-b X=0,y=10

{1,2} a-c-e-f-b X=20,y=0

{0,3} a-b X=0,y=0

三、实验结果

输入输出

n=1 , i= 0 X=2,y=0

n=1,i=1 X=0,y=10

n=1,i=2 X=20,y=0

n=0,i=3 X=0,y=0

四、心得与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使我学会了在程序控制流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制结构的环路复杂性,导出基本可执行路径集合,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软件测试实验一

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 实验名称:“爱米云网盘”黑盒测试设计用例 实验类型: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 实验室名称:软件实验室 班级:软件12-2 学号: 姓名:张贺组别: 同组人:成绩: 实验日期: 2015年6月14日 实验报告成绩:指导教师审核(签名):年月日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①理解黑盒测试的概念。 ②理解测试用例的重要性。 ③掌握黑盒测试技术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Windows7操作系统爱米云服务器爱米云客户端 三.实验内容 应用黑盒测试技术,对“爱米云网盘客户端”登录功能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四.实验要求 ①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了解登录功能的测试需求。 ②重点针对账号、密码和登录流程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③应用黑盒测试技术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写出等价类表、边界值分析结果、用

例场景图等测试设计文档。 五.实验步骤 1、通读“爱米云网盘”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重点阅读登录功能的需求。 登陆时,用户名由3~20个字母、数字或“_”组成,密码由6~16个字符组成,不能是8位以下纯数字。登陆时,可以设置为“保存密码”或“自动登陆”。登陆成功的账号记录在账号输入框和下拉列表中,下拉列表最多记录5个账号。下拉列表中可以删除历史账号。登陆成功后可从主窗口菜单中,进行切换账号和修改密码。 2、针对登录功能,应用适当的黑盒测试技术的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场景法等 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列出每个测试子项对应的等价类表、边界值、用例场景图等。 账号和密码等价类划分法 测试点 用户名由3~20个字母、数字或“_”组成,密码由6~16个字符 下拉列表等价类划分法 账号和密码边界值分析法

软件工程实验1-软件测试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吴前斌同组 实验课程:软件工程 实验项目:软件测试 实验日期:2019 年10 月22 日

程序执行流程图如下图1所示; 1 2 3 4 5 6 7T F T F 图1 路径1:1、4、6、7 测试用例不存在 路径2:1、4、5、6、7 测试用例a= -1,b=0,x=3路径3:1、2、4、6、7 测试用例a=2,b=1,x=3 路径4:1、2、3、4、6、7 测试用例a=2,b=0,x=4

路径5:1、4、5、7 测试用例a=-1,b=0,x=0 P42-1: 首先点击工具条的【连接到文件夹】按钮,打开连接到文件夹对话框,选择实验数据所在目录,单击【确定】按钮,实现所需要的文件夹在目录树中显示出来,如下图1所示; 图1 接着在该文件夹下建立个人地理数据库单击【新建】、【个人地理数据库】,并且命名为“沈阳”,之后在该个人地理数据库中新建一个要素集,右击个人地理数据库单击【新建】、【要素数据集】,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输入“shenyang”,如下图2所示; 图2 接着在要素集下选择一个为“Xi‘an 1980”地理坐标系,如下图3所示;

图3 接着点击个人地理数据库,新建一个要素类命名为“路灯”,如下图4所示; 图4 点击新建好的路灯要素集,选择【导入】、【要素类(多个)】,导入实验所需要的实验数据\1\vector文件夹下的street.shp,donut.shp(shift多选)单击确定即可,展示的效果如下图5,图6、图7、所示; 图5 图6

图7 P42-2: 首先打开arcmap连接个人地理数据库TEXT1.mdb,接着在图层中添加库中的road、street、river这个三个要素,使用滚轮放大缩小进行查看,如下图1、图2所示; 图1 图2 点击图标arctoolbox工具进行添加一个新的工具箱,工具箱命名为“personal”,接着导入一些常规的工具即可,如下图3、图4所示。 图3 图4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2016版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吴鸿韬

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2016年9月 目录

第一章实验要求 (1) 第二章白盒测试实践 (3) 第三章黑盒测试实践 (6) 第四章自动化单元测试实践 (7) 第五章自动化功能测试实践 (35) 第六章自动化性能测试实践 (56) 附录1实验报告封皮参考模版 (71) 附录2小组实验报告封皮参考模版 (72) 附录3软件测试计划参考模版 (73) 附录4 测试用例参考模版 (77) 附录5单元测试检查表参考模版 (81) 附录6测试报告参考模版 (82) 附录7软件测试分析报告参考模版 (87)

第一章实验要求 一、实验意义和目的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实际的测试实验,使学生系统地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软件测试和软件测试过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工具,熟练掌握软件测试的流程、会设计测试用例、书写测试报告,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软件测试工作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本实验指导书共设计了2个设计型、3个验证型实验和一个综合型实验,如表1所示。设计型实验包括白盒测试实践和黑盒测试实践,验证型实验包括自动化单元测试实践、自动化功能测试和自动化性能测试实践,主要目标是注重培养学生软件测试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软件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意识。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技术,并能运用测试工具软件进行自动化测试。综合型实验以《软件设计与编程实践》课程相关实验题目为原型、在开发过程中进行测试设计与分析,实现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测试管理,完成应用软件的测试工作,提高软件测试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1 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内容学时实验性质实验要求 实验一白盒测试实践 4 设计必做 实验二黑盒测试实践 4 设计必做 实验三自动化单元测试实践 4 验证必做 实验四自动化功能测试实践 4 验证必做 实验五自动化性能测试实践 4 验证必做 实验六、综合测试实践课外综合选做 二、实验环境 NUnit、JUnit、LoadRunner、Quick Test Professional、VC6.0、Visual

白盒测试的基本路径测试法

白盒测试的基本路径测试法 一、白盒测试的主要测试方法 1、代码检查法 2、静态结构分析法 3、静态质量度量法 4、逻辑覆盖法 5、基本路径测 试法(应用最广泛)6、域测试7、符号测试8、Z路径覆盖9、程序变异 二、基本路径测试法 1、定义:基本路径测试法是在程序控制流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制构造的环路复杂性,导出基本可执行路径集合,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要保证在测试中程序的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2、基本路径测试法的基本步骤 1) 程序的控制流图:描述程序控制流的一种图示方法。 2)程序圈复杂度:McCabe复杂性度量。从程序的环路复杂性可导出程序基本路径集合中的独立路径条数,这是确定程序中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所必须的测试用例数目的上界。 3)导出测试用例:根据圈复杂度和程序结构设计用例数据输入和预期结果。 4)准备测试用例:确保基本路径集中的每一条路径的执行。 3、基本路径测试法的工具方法 1)图形矩阵:是在基本路径测试中起辅助作用的软件工具,利用它可以实现自动 地确定一个基本路径集。 三、程序的控制流图 控制流程图是描述程序控制流的一种图示方法。圆圈称为控制流图的一个结点,表示一个或多个无分支的语句或源程序语句流图只有二种图形符号:图中的每一个圆称为流图的结点,代表一条或多条语句。流图中的箭头称为边或连接,代表控制流。任何过程设计都要被翻译成控制流图。

1、根据程序流程图化成控制流图 在将程序流程图简化成控制流图时,应注意: 1)在选择或多分支结构中,分支的汇聚处应有一个汇聚结点。 2)边和结点圈定的区域叫做区域,当对区域计数时,图形外的区域也应记为一个区域。如下页图所示: 如果判断中的条件表达式是由一个或多个逻辑运算符(OR, AND, NAND, NOR) 连接的复合条件表达式,则需要改为一系列只有单条件的嵌套的判断。 例如: 1 if a or b 2 x 3 else 4 y 对应的逻辑为: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材料58877

标准实用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技术 实验项目:软件测试技术试验实验地点:实验楼211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学号: 学生:戴超 指导教师:兰方鹏 2015年10月7 日

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学院名称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专业班级软件工程实验成绩学生戴超学号实验日期2015.10.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实验题目实验一白盒测试方法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白盒测试方法中的逻辑覆盖和路径覆盖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逻辑覆盖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掌握程序流图的绘制。 (3)运用所学理论,完成实验研究的基本训练过程。 二、实验容和原理 测试以下程序段 void dowork(int x,int y,int z) { (1)int k=0,j=0; (2)if((x>0)&&(z<10)) (3){ (4)k=x*y-1; (5)j=sqrt(k); (6)} (7)if((x==4)||(y>5)) (8)j=x*y+10; (9)j=j%3; (10)} 三、主要仪器设备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说明:程序段中每行开头的数字(1-10)是对每条语句的编号。

A 画出程序的控制流图(用题中给出的语句编号表示)。 B 分别用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并写出每个测试用例的执行路径(用题中给出的语句编号表示)。 C 编写完整的C 程序(含输入和输出),使用你所设计的测试用例运行上述程序段。完整填写相应的测试用例表(语句覆盖测试用例表、判定覆盖测试用例表、条件覆盖测试用例表、判定/条件覆盖测试用例表、条件组合覆盖测试用例表、路径覆盖测试用例表、基本路径测试用例表) 流程图为: 开始 开始 k=0,j=0 (x>0)&&(z<1) k=x*y-1 j=sqrt(k) (x==4)||(y>5) j=x*y+10 j=j%3 结束 1 2 5 7 8 9

软件工程测试实验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软件工程》 题目:软件测试实验 班级:软件121 学号:2012122722 姓名:朱德坤

软件测试验报告要求 1目的与要求: 1)系统学习和理解结构化软件工程实现阶段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 2)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特别是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技术和方法; 3)通过实验,要逐步提高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4)熟悉C++编程环境下编写、调试单元代码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 5)按照实验题目要求独立完成本次试验任务,严禁拷贝、抄袭他人设计成果; 6)认真书写实验报告(要求给出完整的测试信息,如测试程序、测试用例,测试结果分析等),并于5月5日以前提交。 2 实验内容或题目 1.选择结构化详细设计试验中自己设计的某一具有代表性控制结构模块(含有分支和循环结 构),并用C语言实现(提前准备好,每种测试用例分别写在作业本上,上机时带上检查),而后分别完成下述2、3、4各题测试用例设计和测试结果分析; 2.采用白盒测试技术中逻辑覆盖方法(至少包含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组合 覆盖)设计测试用例,完成测试(测试屏幕截图)和测试结果分析; 3.采用白盒控制结构测试技术的基本路径测试和边界测试方法设计相应测试用例,并完成测 试和测试结果分析; 4.采用黑盒测试技术中的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相应测试用例(可重选适合黑盒测试技术的模 块),并完成程序测试和测试结果分析; 3 实验步骤与源程序 程序流程图:

流图:

程序: //拥有超级用户superuser,密码zdk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PD; //全局判断执行码 void SetPos(int i,int j) //界面光标位置函数{ COORD pos= {i-1,j-1}; HANDLE Out=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96812

实验一:软件测试方法 一:实验题目 采用白盒测试技术和黑盒测试技术对给出的案例进行测试 二:试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采用软件测试中的白盒测试技术和黑盒测试技术对给出的案例进行测试用例设计。从而巩固所学的软件测试知识,对软件测试有更深层的理解。 三:实验设备 个人PC机(装有数据库和集成开发环境软件) 四:实验内容 1):为以下流程图所示的程序段设计一组测,分别满足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并在各题下面写出测试用例、覆盖路径及结果等。 2):画出下列代码相应的程序流程图,并采用基本路径测试方法为以下程序段设计测试用例(需列出具体实验步骤)。 void Do (int X,int A,int B) { 1 if ( (A>1)&&(B==0) ) 2 X = X/A; 3 if ( (A==2)||(X>1) ) 4 X = X+1;

5 } 采用基本路经测试方法测试用例,并写出具体步骤 3):在某网站申请免费信箱时,要求用户必须输入用户名、密码及确认密码,对每一项输入条件的要求如下: 用户名:要求为4位以上,16位以下,使用英文字母、数字、“-”、“_”,并且首字符必须为字母或数字; 密码:要求为6~16位之间,只能使用英文字母、数字以及“-”、“_”,并且区分大小写。测试以上用例。 用所学的语言进行编码,然后进行等价类测试,当用户名和密码正确输入时提示注册成功;当错误输入时,显示不同的错误提示 通过分析测试用例以及最后得到的测试用例表分析所测程序的正确性,最后总结自己在这次试验中的收获并写出自己在这次试验中的心得体会。 五:实验步骤 1) (1)用语句覆盖方法进行测试 语句覆盖的基本思想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被执行一次。由流程图可知该程序有四条不同的路径: P1:A-B-D P2:A-B-E P3:A-C-F P4:A-C-G 由于p1p2p4包含了所有可执行的语句,按照语句覆盖的测试用力设计原则,设计测试用例 无法检测出逻辑错误 (2)用判定覆盖方法进行测试 判定覆盖的基本思想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程序每个判断的取真和取假分支至少各执行一次,即判断条件真假均被满足。 条件覆盖测试用例 (3)用条件覆盖进行测试 条件覆盖的基本思想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执行被测程序后要使每个判断中每个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满足一次。对于第一个判定条件A,可以分割如下: ?条件x>8:取真时为T1,取假时为F1;

软件测试实验4 类测试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实验题目:实验四 类测试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Junit测试原理 2.掌握类测试的原理及方法 3.掌握在Eclipse中结合JUnit3.8进行单元测试的另一种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使用java语言编写一个学生类,该类中包含学号和姓名两个成员变量及相应的set、get方法;然后使用Junit单元测试方法对编写的类进行测试。 2、使用Junit进行类测试。 背景:类是所有面向对象程序的构造基石,所以针对类的测试就特别重要。类的测试由类(class)和测试体(Tester)构成,测试时,通过运行测试体来验证类的实现和类描述是否一致,如果类的实现是正确的,那么表示该类的所有实例行为也是正确的。因此被测试类必须正确且完整的描述,也就是说这个类在设计阶段产生的所有要素都是正确且完整的。 测试案例:Lamp 是一个接口,定义了所有灯实体的最高级抽象描述,它拥有的两个接口方法setState() 和 getState() 方法,而这两个方法没有任何实现代码,但是不管是什么类,只要实现了Lamp接口,就表明该类是一个Lamp的具体可实现子类,拥有了两个公有的可视行为“设置信号灯状态”和“取信号灯状态”。 SignalLamp是一个简单的信号灯类,并且该类在无参数构造时产生一个GREEN SignalLamp实例,它实现了Lamp 接口,并且在setState() 和 getState()方法中书写具体实现方法的代码,changeState(Lamp lamp) 是SignalLamp 类自身定义的方法。本案例中SignalLamp作为被测试对象。 要求:(1) 先定义Lamp接口 (2) 创建SignalLamp类 实现了Lamp接口的具体信号灯类SignalLamp,该类属性、构造方法和实例方法的具体功能如下: GREEN静态不可修改常量,表明灯实例为“绿灯”。 RED静态不可修改常量,表明灯实例为“红色”。 SignalLamp()空构造函数,构造一个“绿灯”实例。 SignalLamp()公共带参数构造方法,根据传入参数值构造一个灯实例。 setState()公有方法,设置灯状态。 getState()公有方法,取灯状态。 changeState(Lamp lamp)公共方法,改变当前灯实例的状态。 (3) 编写测试类SignalLampTestCase,完成对SignalLamp类的测试工作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1、 (1)实验程序

(上课)软件工程实验一

实验指导书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导论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8年 2 月 24 日

系统简介:某单位准备开发一个购买办公用品与设备的总务办公管理系统。办公用品的购买申请由各科室提出,由负责总务工作的办公室统一收集。其中,购买申请的金额低于500元(含500元)可以由总务办公室直接审批,而高于500元的购买申请由机构主管领导审批,批准的购买申请形成采购清单由采购员负责购买,同时应记录每次实际购买清单,进行入账。在提出购买申请时要包括下述数据:申请单位、物品名称、物品数量、预计价格、物品用途等。每次购买完成后应记录以下数据:物品名称、物品数量、价格、总金额、购买日期、经办人等。 案例二:火车票预订系统 系统简介:某高校后勤集团为了学生寒暑假返乡,办理代学生预订返乡火车票事务,订票必须提前三天办理,后勤订票处提前三天向火车站办理购票事务。订票处使用一台微机处理订票后购票事务,学生订票一次称为一个事务,由订票员将其输入在微机中,系统核实订单后,将订票信息记录放在订票库中。系统每天打印预订三天的购票单,并更新订票库。 请对以上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后,绘制出该系统的系统流程图。 实验原理: 系统流程图就是描绘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就是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形式描绘系统里面的每个部件(程序、文件、数据库、表格、人工过程等等)。表达的就是信息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而不就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控制过程。 系统业务流程图的符号:

基本符号 系统符号实验过程与结果: 一、操作步骤: 1.运行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10

2.选择流程图中的基本流程图模板 3.用鼠标选拉图标进行绘图 二、实验结果:

基本路径测试法(第4章第4节)

课题:基本路径测试法(第4章第4节)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1、本路径测试方法思想 2、路径测试方法举例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1.了解基本路径测试方法概念 2.掌握基本路径测试方法用例设计过程 3.掌握基本技巧、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 基本路径测试方法用例设计过程 教法、学法:讲演辅结合(以幻灯片讲解、举例、课堂练习)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复习逻辑覆盖测试用例设计) 1.逻辑覆盖测试有哪些类型? 2.条件覆盖与判定覆盖的概念? 二.新知 1.基本路径测试方法思想 注意:以幻灯片进行讲解,以例题驱动,增加课堂提问。 主要知识: (1)概念:基本路径测试就是这样一种测试方法,它在程序控制流图的基础上,通过分 析控制构造的环形复杂性,导出基本可执行路径集合,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要保证在测试中程序的每一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2)步骤: A、绘制程序控制流图 B、通过分析环形复杂性,计算圈复杂度,导出程序基本路径集合中的独立路径条 数,这是确定程序中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所必须的测试用例数目的上 界。 C、导出测试用例:根据环形复杂性和程序结构设计用例数据输入和预期结果。 D、准备测试用例:确保基本路径集中的每一条路径的执行。 (3)控制流图:为了更加突出控制流的结构,可对程序流程图进行简化,简化后的图称为控制流图。在控制流图中只有两种图形符号: A)节点,用带标号的圆圈表示,代表一个或多个语句、一个处理方框序列和一个菱形判断框(假如不包含复合条件)都可以映射为一个节点; B)控制流线,用带箭头的弧或线表示,称为边或两节点连接。它代表程序的控制流,类似于流程图中的箭头线,控制流线通常标有名字。 2. 基本路径测试方法举例 如下面的C函数: void Sort(int iRecordNum,int iType) 1 { 2 int x=0; 3 int y=0; 4 while (iRecordNum-- > 0) 5 { 6 if(iType==0) 7 x=y+2; 8 else

软件测试——实验1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课内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黑盒测试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班级:Z软件161 姓名:陈真杰 学号:2018140539 指导教师:陈艳艳 实验日期:2019年3月13

一、实验目的与环境 1.实验目的: (1)理解黑盒测试的含义以及基本的测试方法。 (2)采用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用例。 (3)掌握用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4)掌握用因果图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5)掌握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2.实验环境:C语言、Java语言、Python语言等。 二、实验内容 1.三角形问题:输入3个整数a、b、c,分别作为三角形的3条边,通过程序判断由 3条边构成的三角形的类型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或者3条边不构成三角形。 2.现有一个学生标准化考试批阅试卷、产生成绩报告的程序。其规格说明为:程序的 输入文件有80个字符的记录组成,分为试题部分和学生答卷部分,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试题部分包括如下内容: (1)标题。这一组只有一个记录,其内容为输出成绩报告的名字。 (2)标准答案。每个记录在第80个字符处标以数字2。第一个记录的第1~3个字符为“试题数”,用于标示题目编号;第10~59个字符给出第1~50题的答案,以此类推。 学生答卷部分包括内容:每个记录的第80个字符均为数字3。第1~9个字符给出学号,第10~59字符给出第1至第50题的答案,以此类推。 程序的输出有4个报告: (1)按学号排列的成绩单,列出每个学生的成绩、名次。 (2)按学生成绩排序的成绩单。 (3)平均分数及标准偏差的报告。 (4)试题分析报告。按试题号排序,列出各题学生答对的百分比。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1.1 实验一结构化需求分析 一.实验类型 图书馆管理系统 假定校图书馆需要你设计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要求包括以下功能: ●图书管理员可以管理馆藏图书,包括每本图书的藏书编号、书名、编著者、 ISBN号、出版社、出版时间、入馆时间、馆藏数量(如果馆藏数量为1,则标明为孤本图书)、在馆数量、学科类别等(或其它你认为有用的信息); ●管理员可以查询、统计所有图书、每一类图书或每一本书的借阅记录; ●图书管理员可以管理所有读者的信息,包括读者类型(学生、教师、社会人 士)、姓名、图书证编号、办证时间、证件状态(正常、挂失、冻结)等信息; ●图书管理员可以查询和统计所有读者、每一类读者或每一个读者的借阅记录; ●读者可以通过本系统查询馆藏图书; ●读者可以通过本系统借阅读书。但对于孤本图书或在馆数量为1的图书则不 准外借; ●管理员可以对超期未归还图书的读者发送电子邮件进行提醒,对于超期一年 不归还图书的读者冻结其图书证; ●读者可以通地本系统归还图书。如果图书超期,则自动计算罚款金额。二.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流的分析技术 2.掌握软件需求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3.熟悉项目开发计划和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制定方法。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用结构化数据流分析技术进行软件系统需求分析,得出系统的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2.正确运用图表工具进行表示。 3.按规范正确编写软件文档。

四.实验步骤 1.理解所承担项目的业务流程和业务内容。 本软件项目是面向中小型学校、单位机构对于图书管理的基于服务的一款便捷式软件。能满足一系列常用图书管理的功能模块,提供简介、准确的操作性,可以很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数据错误,统计错误,系统逻辑错误。并且规模小,很容易进行推广。 ●本项目的参与对象有图书管理员及读者。 ●对于读者,能通过该软件浏览馆藏的所有图书。读者在图书馆找到自己喜欢 的书后,能自行通过该软件操作完成借阅操作。若读者是第一次借书,必须通过图书管理员进行添加读者记录,登记读者信息。读者在登陆后方能完成借阅操作,对于孤本图书(即图书馆中馆藏只有一本的图书)则拒绝进行借阅操作。在规定期限内,读者可以通过该软件完成还书操作,对于超期的图书,应将扣除一定罚款金额,对于超期一年不归还图书的读者冻结其图书证。 并且读者能修改个人信息。 ●对于图书管理员,能管理自己和比自己低一级管理权限的管理员。一级管理 员能完成维护管理员的基本信息和二级管理员的一切操作。二级管理员则能维护自己的信息和添加读者、添加图书的功能。管理员可以对超期未归还图书的读者发送电子邮件进行提醒,对于超期一年不归还图书的读者冻结其图书证; 2.按照系统的功能及性能要求,系统的作业范围等,确定软件系统的开发环境(操作系统、开发工具、程序设计语言等)。 根据软件编程经验,本系统将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使用Eclipse开发工具,java窗体应用程序,操作系统使用Win8。 3.绘制数据流图、功能分析图等。

软件测试-实验4

学号:201241402102 姓名:温燕姿 班级:12计科1班指导教师:张福勇地点:7A202, 时间:2014-11-4 实验四基路径测试 一、实验目的(实验所要达到那些目的) 1、理解基路径测试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由基路径产生测试用例的方法。 3、能够对软件进行基路径测试。 二、实验内容或实验过程(实验所做的内容) 内容:1、自编软件的基路径测试:(只测主要函数或过程) 1)、由给定软件规格说明书写出源程序并运行。(见附录) 2)、用基路径方法产生测试用例。 3)、运行软件,输入测试用例并记录结果。 4)、分析结果,调试源程序。(注意:调试前一定要保存上一个版本) 5)、重复步骤3),直到所有测试用例的输出与预期的一致。 附录1 规格说明:编制一元二次方程式AX2+BX+C=0的求根程序。程序有以下功能: 1. 输入A、B、C三个系数;-200<=A、B、C<=200 2.输出根的性质的信息:包括两个相等实根、两个不相等的实根、一个实根、两个虚根、有无数根、无根等。 过程:先编写出就一元二次方程式的求根程序,给每一句代码标号,并画出流程图,再根据流程图画出DD路径图,再找出所有的基路径,最后依照基路径设计测试用例。 三、实验中出错信息及处理方法(可选) 四、实验结果(包括实验处理结果和设计心得) 程序代码: 1.#include

2.void formula(int a,int b,int c){ 3.int i=0; 4.i=b*b-4*a*c; 5.if(a<-200||a>200||b<-200||b>200||c<-200||c>200){ 6.printf("输入的系数有误\n");} 7.else{ 8.if(a==0){ 9.if(b==0){ 10.if(c==0) 11.printf("此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根\n"); 12.else printf("此二元一次方程无根\n");} 13.else printf("此二元一次方程有1个实根");} 14.if (a!=0){ 15.if(i>0) 16.printf("此二元一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根"); 17. if(i==0) 18. printf("此二元一次方程有2个相等的实根"); 19. else printf("此二元一次方程有2个虚根");} 20.} 21.} 22.void main(){ 23.int a,b,c; 24.printf("请输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的系数ABC:(注意:输入以逗号为间隔; ABC均为整数,且每个数都在-200到+200间)"); 25.scanf("%d,%d,%d",&a,&b,&c); 26.formula(a,b,c); 27.} 程序图如下:

(整理)基本路径测试

白盒测试的测试方法有代码检查法、静态结构分析法、静态质量度量法、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测试法、域测试、符号测试、Z路径覆盖、程序变异。 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是基本路径测试法。 基本路径测试法是在程序控制流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制构造的环路复杂性,导出基本可执行路径集合,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要保证在测试中程序的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在程序控制流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制构造的环路复杂性,导出基本可执行路径集合,从而设计测试用例。包括以下4个步骤和一个工具方法: 1. 程序的控制流图:描述程序控制流的一种图示方法。 2. 程序圈复杂度:McCabe复杂性度量。从程序的环路复杂性可导出程序基本路径集合中的独立路径条数,这是确定程序中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所必须的测试用例数目的上界。 3. 导出测试用例:根据圈复杂度和程序结构设计用例数据输入和预期结果。 4. 准备测试用例:确保基本路径集中的每一条路径的执行。 工具方法: 图形矩阵:是在基本路径测试中起辅助作用的软件工具,利用它可以实现自动地确定一个基本路径集。 程序的控制流图:描述程序控制流的一种图示方法。 圆圈称为控制流图的一个结点,表示一个或多个无分支的语句或源程序语句 流图只有二种图形符号: 图中的每一个圆称为流图的结点,代表一条或多条语句。

流图中的箭头称为边或连接,代表控制流 任何过程设计都要被翻译成控制流图。 如何根据程序流程图画出控制流程图? 在将程序流程图简化成控制流图时,应注意: n 在选择或多分支结构中,分支的汇聚处应有一个汇聚结点。 n 边和结点圈定的区域叫做区域,当对区域计数时,图形外的区域也应记为一个区域。 如下页图所示 n 如果判断中的条件表达式是由一个或多个逻辑运算符(OR, AND, NAND, NOR) 连接的复合条件表达式,则需要改为一系列只有单条件的嵌套的判断。 例如: 1 if a or b 2 x 3 else 4 y 对应的逻辑为: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软件测试技术》 实验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2017年9月

软件说明 电话号码问题 某城市电话号码由三部分组成。它们的名称和内容分别是:地区码:空白或三位数字; 前缀:非'0'或'1'的三位数字; 后缀:4位数字。 流程图 源代码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awt.event.*; public class PhoneNumber extends Frame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 *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private final String[] st = {"Name","Local","Prefix","Suffix"}; static int c_person=0; TextField t_name,t_local,t_prefix,t_suffix; RecordDialog d_record; MessageDialog d_message; person a[]=new person[100]; public PhoneNumber() { super("电话号码"); this.setSize(250,250); this.setLocation(300,240); Panel panel1 = new Panel(new GridLayout(4, 1)); for (int i = 0; i < st.length; i++) panel1.add(new Label(st[i],0)); Panel panel2 = new Panel(new GridLayout(4, 1)); t_name =new TextField("",20); t_local =new TextField(""); t_prefix=new TextField(""); t_suffix=new TextField(""); panel2.add(t_name); panel2.add(t_local); panel2.add(t_prefix); panel2.add(t_suffix); Panel panel3 = new Panel(new FlowLayout()); Button b_save = new Button("Save"); Button b_record= new Button("Record"); panel3.add(b_save); panel3.add(b_record); this.setLayout(new BorderLayout()); this.add("West", panel1); this.add("East", panel2); this.add("South", panel3); addWindowListener(new WindowCloser()); b_save.addActionListener(this); b_record.addActionListener(this); d_record=new RecordDialog(this); d_message=new MessageDialog(this); this.setVisible(true);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软件测试技术》 实验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2017年9月

软件说明 电话号码问题 某城市电话号码由三部分组成。它们的名称和内容分别是:地区码:空白或三位数字; 前缀:非'0'或'1'的三位数字; 后缀:4位数字。 流程图 源代码 import .*; import class PhoneNumber extends Frame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

*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private final String[] st = {"Name","Local","Prefix","Suffix"}; static int c_person=0; TextField t_name,t_local,t_prefix,t_suffix; RecordDialog d_record; MessageDialog d_message; person a[]=new person[100]; public PhoneNumber() { super("电话号码"); (250,250); (300,240); Panel panel1 = new Panel(new GridLayout(4, 1)); for (int i = 0; i < ; i++) (new Label(st[i],0)); Panel panel2 = new Panel(new GridLayout(4, 1)); t_name =new TextField("",20); t_local =new TextField(""); t_prefix=new TextField(""); t_suffix=new TextField(""); (t_name); (t_local); (t_prefix);

软件工程白盒测试实验

实验三软件测试(白盒测试) 预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覆盖率的计算方法。 2 掌握语句覆盖,分支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 分支组合覆盖,条件组合覆盖,组合覆盖的含义及区别。 3 掌握使用各种覆盖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测试覆盖率 测试覆盖率是指用于确定测试所执行到的覆盖项的百分比。其中的覆盖项是指作为测试基础的一个入口或属性,比如语句、分支、条件等。 测试覆盖率可以表示出测试的充分性,在测试分析报告中可以作为量化指标的依据,测试覆盖率越高效果越好。但覆盖率不是目标,只是一种手段。测试覆盖率包括功能点覆盖率和结构覆盖率。 功能点覆盖率大致用于表示软件已经实现的功能与软件需要实现的功能之间的比例关系。 结构覆盖率包括语句覆盖率、分支覆盖率、循环覆盖率、路径覆盖率等。 (1) 语句覆盖率 语句覆盖率=至少被执行一次的语句数量可执行的语句总数*10% (2) 判定覆盖率 判定覆盖率=判定结果被评价的次数/判定结果的总数*100% (3) 条件覆盖率 条件覆盖率=条件操作数值至少被评价一次的数量/条件操作数值的总数*10% (4) 定/条件覆盖率 判定/条件覆盖率=条件操作数值或判定结果值至少被评价一次的数量/ (条件操作数值总数+判定结果总数) *100% (5) 条件组合覆盖率 条件组合覆盖率涤件操作数值至少被评价一次的数量/条件操作数值的所有组合总数*100% 2 逻辑覆盖 根据覆盖目标的不同和覆盖源程序语句的详尽程度,逻辑覆盖又可分为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判定组合覆盖、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组合覆盖。 (1) 语句覆盖 语句覆盖是选择足够多的测试数据,使得程序中的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语句覆盖的缺点是对程序执行逻辑的覆盖率很低。 为使程序中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只需设计一个能通过路径ace的例子就可以了,例如选择输入数据为:A=2,B=0,X=3,就可达到“语句覆盖”标准。 为使程序中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只需设计一个能通过路径ace的例子就可以了,例如选择输入数据为:A=2,B=0,X=3,就可达到“语句覆盖”标准。 (2) 判定覆盖 判定覆盖是通过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的每一个判定至少获得一次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技术 实验项目:软件测试技术试验实验地点:实验楼211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学号: 学生姓名:戴超 指导教师:兰方鹏 2015年10月7 日

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白盒测试方法中的逻辑覆盖和路径覆盖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逻辑覆盖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掌握程序流图的绘制。 (3)运用所学理论,完成实验研究的基本训练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测试以下程序段 void dowork(int x,int y,int z) { (1)int k=0,j=0; (2)if((x>0)&&(z<10)) (3){ (4)k=x*y-1; (5)j=sqrt(k); (6)} (7)if((x==4)||(y>5)) (8)j=x*y+10; (9)j=j%3; (10)} 三、主要仪器设备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黑盒测试方法中的等价类测试方法和边界值测试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如何应用黑盒测试用例。 (3)运用所学理论,完成实验研究的基本训练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用你熟悉的语言编写一个判断三角形问题的程序。 要求:读入代表三角形边长的三个整数,判断它们能否组成三角形。如果能够,则输出三角形是等边、等腰或者一般三角形的识别信息;如果不能构成三角形,则输出相应提示信息。 (2)使用等价类方法和边界值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三、主要仪器设备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先用等价类和边界值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然后用百合法进行检验和补充。 (2)判断三角形问题的程序流程图和程序流图如图1和图2所示。用你熟悉的语言编写源程序。 (3)使用等价类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并填写表2 和表3。

软件测试计划与测试分析报告软件工程大作业实验总结报告

河北北方学院软件件工程大作业软件测试计划与测试分析报告 [系统名称+版本]

版本变更记录

目录 第1章引言 (3) 1.1 编写目的 (3) 1.2 项目背景 (3) 1.3 参考资料 (3) 1.4 术语和缩略语 (4) 第2章测试概要 (5) 2.1 各阶段测试内容 (6) 2.2测试用例设计 (7) 2.3测试环境与配置 (7) 2.3.1功能测试 (7) 2.3.2性能测试 (7) 2.4测试方法和工具 (8) 2.5 需求的可追溯性 (8) 第3章测试内容和执行情况 (8) 3.1 项目测试概况表 (9) 3.2 功能 (9) 3.2.1 总体KPI (9) 3.2.2 模块二 (10) 3.2.3 模块三 (10) 3.3 性能(效率) (10) 3.3.1 测试用例 (11) 3.3.2 参数设置 (11) 3.3.3 通信效率 (11) 3.3.4 设备效率 (12) 3.3.5 执行效率 (12) 3.4 可靠性 (13) 3.5 安全性 (13) 3.6 易用性 (13) 3.7 兼容性 (13) 3.8 安装和手册 (14) 第4章覆盖分析 (14) 第5章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15) 5.1 缺陷汇总 (15) 5.2 缺陷分析 (15) 5.3 残留缺陷与未解决问题 (15) 第6章测试结论与建议 (16) 6.1 测试结论 (16) 6.2 建议 (17)

项目基本信息

第1章引言 1.1 编写目的 [以下作为参考] 本测试报告为XXX项目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或达到XXX功能目标)。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 …… [可以针对不同的人员进行阅读范围的描述。什么类型的人可以参见报告XXX页XXX章节等。] 1.2 项目背景 本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对项目目标和目的进行简要说明。必要时包括简史,这部分不需要脑力劳动,直接从需求或者招标文件中拷贝即可。] 1.3 参考资料 [需求、设计、测试用例、手册以及其他项目文档都是范围内可参考。 测试使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指标、公司规范和质量手册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