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专版)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考点速查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三讲 古代文化试

第三讲 古代文化

考情分析

思维导图

自主复习 命题点 考点 年份 题号 题型 分值 考查角度 未考查

1.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2.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 3.明朝古典科技名著 4.戏剧的繁荣

戏剧的繁荣 xx 3 选择题 2 明清文化活动 1.两汉科技与文化 2.隋唐文

3.宋词

《本草纲目》

xx

2

选择题

2

明朝三部科学著作

唐朝书法艺

xx 2 选择题 2

颜真卿书法特点

总结与预测

从近三年中考试题反映情况来看,近三年对本讲知识考查主要是对知识点的熟记,且本讲内容是宜宾市近几年考试的热点,复习时请注意新教材中知识的变化,预测今年考试还是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自主复习七年级上册教材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七年级下册教材第3课《盛唐气象》——“多彩的文学艺术”、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宋词”“元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并完成下列基础练习。

1.__西汉__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__蔡伦__改进了造纸术,为世界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__张仲景__,其代表作是《__伤寒杂病论__》,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名医华佗发明了“__麻沸散__”、创造出了“__五禽戏__”。

2.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纪传体__通史,记述了从__黄帝__到__汉武帝__时约3 000年的史事。__道教__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__东汉__末年兴起。佛教起源于__古印度__,在__张骞通西域__后,佛教通过__丝绸之路__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

3.唐朝文学的主要形式是__唐诗__,最著名的三大诗人是__李白__、__杜甫__、__白居易__。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__颜真卿__、__欧阳询__。唐代阎立本的代表作品有《__步辇图__》;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品有《__送子天王图__》。

4.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是__词__,主要的代表人物有__苏轼__、__李清照__、__辛弃疾__。元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是__曲__,“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其中最为著名的是__关汉卿__,其代表作是《__窦娥冤__》。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__高峰__时期,重大科技成就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__指南针__和__火药__的应用。

5.明朝李时珍的《__本草纲目__》总结了我国古代__药物学__成就,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译为多国文字;宋应星的《__天工开物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的农业著作《__农政全书__》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6.明长城东起__辽东__,西至__嘉峪关__,总长万余里。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整个北京城平面呈“__凸__”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体现皇权至高无上)。北京的__紫禁城__是北京城的核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__罗贯中__的《__三国志通俗演义__》。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红楼梦__》。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__汤显祖__,其代表作为《__牡丹亭__》。清代的戏剧,最有影响的是__昆曲__和__京剧__,其中__京剧__后来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知识梳理

一、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科学成就

年代人物主要成果(观点)影响(评价)

造纸术西汉

时期

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

造纸术的发明,是

中国对世界文明的

伟大贡献之一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医学东汉

张仲景

(“医圣”)

写成了《伤寒杂病论》,提出

“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

病等

张仲景是中医临床

理论体系的开创

者,为中医药学的

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东汉华佗

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全身麻

醉药剂“麻沸散”,创编了医

学体操“五禽戏”

“麻沸散”是世界

医学史上的创举

(二)史学

司马迁,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约 3 000年的史事,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司马迁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三)宗教

1.道教: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兴起,主要教派有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

2.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张骞出使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河南洛阳白马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二、盛唐气象——多彩的文学艺术

(一)唐诗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两千多位诗人和五万多首诗歌)

1.李白(“诗仙”):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代表作《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2.杜甫(“诗圣”)(诗被称为“诗史”):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代表作“三吏”“三别”。

3.白居易: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代表作《新乐府》。

(二)书法和绘画

隋唐时期我国书法、绘画又步入一个高峰。

1.书法: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颜真卿(特点: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代表作品《颜氏家庙碑》)和欧阳询(特点:方折峻丽,笔力险劲;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铭碑》)。

2.绘画:阎立本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代表作《步辇图》。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三、宋元科技和文化

(一)宋词

1.词是一种新体诗歌,也称长短句,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2.宋词的代表人物:

派别词人词的特点主要贡献

婉约派

李清照

(两宋之交)词风委婉、细腻、清

豪放派

苏轼(北宋)

词风豪迈而飘逸,把

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

一起

改进了词的创作,扩

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

的格调

辛弃疾(南宋)

词风豪放,具有报国

情怀等

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

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

(二)元曲

1.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2.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3.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重大科技成就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特点是:世界领先、注重实用。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2)北宋时,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后来又出现了木活字,到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3)意义: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指南针的应用:

(1)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2)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4)指南针由阿拉伯商人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5)意义: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3.火药的应用:

(1)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2)到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元朝发明了火铳。

(3)意义: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4.四大发明整体的意义: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代表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对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合称“四大发明”,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四、明清科技和文化

(一)明朝古典科技名著

作者著作地位(影响)

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应星《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农政全书》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

(1)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2)起止地点: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3)作用: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长城实质上是军事防御系统工程)(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秦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进攻修建的)

(4)意义:它已成为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坚韧刚毅和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2.明朝北京城:

(1)修建基础: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城中心的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2)北京城的布局特点:①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②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体现皇权至高无上);③北京城建筑以宫殿为重点。

(3)北京紫禁城:宫城又叫紫禁城,今称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古典小说

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

年代著作作者地位(影响)

元末明初《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

作,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

之一

元末明初《水浒传》施耐庵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明代中期《西游记》吴承恩

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清朝《红楼梦》曹雪芹

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

(四)戏剧的繁荣

1.明代戏剧: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汤显祖,其代表作为《牡丹亭》,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元朝关汉卿《窦娥冤》)

2.昆曲和京剧:

(1)昆曲:明朝末期,昆曲成为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这两部政治历史剧,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清朝中期以后,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2)京剧的形成与发展:1790年,由徽商出面组织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也就是后来的“京剧”。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京剧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典题回顾

1.(xx宜宾中考)我国古代书法史上有“颜筋柳骨”“颜骨赵姿”的说法。下列作品中能反映“颜筋”“颜骨”的是(B)

A B C D

2.(xx宜宾中考)李时珍经过27年研究,写成有药物1 800多种、药方11 000多个的《本草纲目》。这

一书( B )

A.成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C.是中国系统介绍了西医的著作

D.奠定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基础

3.(xx宜宾中考)明清时期,成为广大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的是( C )

A.小说创作B.书法鉴赏

C.戏剧表演 D.名画收藏

当堂检测

1.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在古代的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 D )

A.西周B.秦朝C.西汉D.东汉

2.《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又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能够通过《史记》查到的史实有( D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蔡伦改进造纸术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⑤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

3.获得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主题演讲中指出:“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和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以下能体现我国古代中医药学发展、变化的有( D )

①华佗的“麻沸散”②孙思邈的“五禽戏”③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两汉时期佛教和道教开始在中国传播,对两者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有( C )

①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②都对儒学地位构成冲击③都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影响④都曾被统治阶级所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下列关于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B )

①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②汉代,华佗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③东汉时期的张仲景被后人尊为“医圣”④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东汉明帝时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主要表明( C )

A.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

B.北宋时期活版取代雕版

C.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速度

D.印刷术促进了文化传播

7.有学者认为:“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此时的“创新和文化繁盛”主要表现为( D )

①造纸术②火药的广泛使用③活字印刷术④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人物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B )

①王实甫②关汉卿③马致远④郑光祖⑤白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9.从唐朝到清朝,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

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