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气体摩尔体积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决定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能叙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内容。2.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记住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3.能进行气体体积、物质的量、微粒数目之间的换算。

一、气体摩尔体积

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

(2)粒子数目相同物质的体积关系

2.图解气体摩尔体积

3.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的计算(1)计算关系

①气体的物质的量n =V

22.4

mol ;

②气体的摩尔质量M =V m ·ρ=22.4ρ g·mol -

1; ③气体的分子数N =n ·N A =V 22.4·N A ;

④气体的质量m =n ·M =V

22.4·M g 。

(2)计算填空

34.0 g 氨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是________,所含的氨气分子数是________。

答案 2.0 mol 44.8 L 1.204×1024

解析 根据气体相关计算公式n =m M =N N A =V

22.4

(标准状况)可知:

n (NH 3)=34.0 g

17 g·mol -1=2.0 mol 。V (NH 3)=n (NH 3)·V m =2.0 mol ×22.4 L·mol -1=44.8 L 。N (NH 3)=n (NH 3)·N A =2.0 mol ×6.02×1023 mol -1=1.204×1024。

(1)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2)计算公式

n =m M =N N A =V 22.4

(标准状况)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为22.4 L

B.1 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为22.4 L

C.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才约为22.4 L·mol-1

D.标准状况下,22.4 L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1 mol

答案 D

解析A中没有指明该物质所处温度、压强;B中没有指明该物质的状态;C中在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也可能是22.4 L·mol-1;选项D正确。

2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 L CO2所含的原子数为1.5N A

B.常温常压下,48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所含分子数为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 H2所含原子数为N A

答案 B

解析常温、常压(非标准状况)下11.2 L CO2的物质的量不是0.5 mol,所含原子数不是1.5N A;48 g O3的物质的量为1 mol,所含氧原子数为3N A;标准状况下H2O为液态,不能应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标准状况下22.4 L H2的物质的量为1 mol,所含氢原子数为2N A。

思维启迪——使用“22.4 L·mol-1”要“三看”

(1)看所处条件:必须为标准状况。非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不一定是22.4 L。

(2)看物质状态:必须为气态。如标准状况下水、酒精、四氯化碳等为非气体物质。

(3)看数值单位:单位是L·mol-1,而不是L;数值“22.4”为近似值。

二、阿伏加德罗定律

1.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关系的实验探究

(1)实验观察

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A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二者的体积之比是2∶1。

(2)计算推理

若有1.8 g水电解,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 g,物质的量为0.1 mol;产生氧气的质量为1.6 g,物质的量为0.05 mol;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相关结论

①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

②同温同压下,1 mol的不同气体,其体积相同。

2.阿伏加德罗定律

(1)定律内容: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2)特别提示:

①阿伏加德罗定律适用于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不适用于非气体;

②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共同存在,相互制约,且“三同定一同”;

③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一个特例。

(3)有关推论:

①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②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③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

④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必然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氧气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然相等

C.1 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

D.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物质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答案 B

解析只有气体物质才符合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具有相同体积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具有相同物质的量的两种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因温度、压强不

能确定,1 L 一氧化碳和1 L氧气的物质的量大小不能确定,二者的质量大小无法比较。

4同温同压下,1 mol氢气与1 mol氧气,它们的()

A.质量相同,体积不同

B.分子数相同,质量不同

C.体积相同,分子数不同

D.体积相同,原子数不同

答案 B

解析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其分子数和体积都相同;它们都是双原子分子,含有的原子数也相同;它们的摩尔质量不同,其质量一定不同。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

(2)标准状况下,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四氯化碳分子的体积约为22.4 L()

(3) 1 mol某气体的体积若为22.4 L,该气体必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4)标准状况下,1 mol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5) 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氧气所含的分子数相同,体积也相同()

(6)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物质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7)同温同压下,1 mol(或分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的体积相同()

(8)相同体积的密闭容器中,1 mol氮气比2 mol氧气产生的压强小()

(9)标准状况下,16 g氧气与2 g氢气的体积比是1∶2()

(10)标准状况下,1 g氢气的体积大于10 g氧气的体积()

答案(1)×(2)×(3)×(4)√(5)×(6)×(7)√(8)×(9)√(10)√

2.同温同压下,若两种气体所占体积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气体分子的大小不同

B.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不同

C.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

D.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

答案 C

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相同,其体积大小取决于气体物质的量的大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氧气中含有N A个氧气分子

B.标准状况下,0.5 mol水的体积约为11.2 L

C.44 g二氧化碳的体积约是22.4 L

D.标准状况下,2 mol氮气的体积约为44.8 L

答案 D

解析A、C中都没有指明为标准状况;B中水为液态,其体积不可能为11.2 L。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 ℃、1.01×105 Pa时,同体积的氧气和氮气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数

B.1 mol气态物质,当体积为22.4 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和氨气,前者质量小于后者

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和原子数都相同

答案 A

解析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相同,所含的原子数不一定相同,选项A正确,选项D错误;在非标准状况时1 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也有可能为22.4 L,选项B

错误; C 中氧气和氨气的物质的量相同,摩尔质量前者大于后者,质量前者大于后者,选项C 错误。

5.标准状况下,若11.2 L 氧气含有n 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可表示为 ( ) A .4n B .3n C .2n D .n 答案 D

解析 N A =n ×22.4 L·mol -

12×11.2 L

=n mol -

1。

6.现有m g 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

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 A 表示,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4)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 (5)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为________。

答案 (1)m M mol (2)2mN A M (3)22.4m M L (4)M 22.4 g·L -1 (5)M N A

g

解析 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相关计算关系n =m M =N N A =V

22.4进行求解;由质量和标准

状况下的体积可求气体的密度,也可由M =V m ·ρ求气体的密度;气体摩尔质量(M g·mol -1)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比值,即为一个分子的质量。

[对点训练]

题组一 气体摩尔体积

1.(2017·河南信阳高一期中)决定气体的体积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气体的分子个数②气体分子的大小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由于气体粒子间距离较大,远大于粒子的直径,所以粒子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故决定气体体积的因素主要为构成气体的粒子数和粒子间的距离,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无关,故B正确。

2.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气体摩尔体积一定是22.4 L·mol-1

C.1 mol气体体积为22.4 L,则一定是标准状况

D.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也相同

答案 A

解析气体体积受温度、压强的影响,随着条件的不同,气体摩尔体积对应的数值有无数种,不一定是22.4 L·mol-1,B错误;非标准状况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强也可以使1 mol气体体积达到22.4 L,C错误;气体摩尔体积与物质的量无关,当条件不同时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相同,D错误。

3.(2017·河南漯河高一月考)下列物质的体积约为22.4 L的是()

A.标准状况下1 mol H2O

B.20 ℃、101 kPa时36.5 g HCl

C.常温常压下17 g NH3

D.标准状况下0.4 mol H2和0.6 mol O2的混合气体

答案 D

解析A项中水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态,B、C中气体都为1 mol,但不处于标准状况下。4.1 g 氮气所占有的体积为V L,则氮气的摩尔体积为()

A. 22.4 L·mol-1

B. 28V L·mol-1

C. 28

V L·mol

-1 D.

V

28L·mol

-1

答案 B

解析氮气的摩尔体积=V L÷(1 g÷28 g·mol-1)=28V L·mol-1。

5.有一份气体样品的质量是14.2 g,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28.4 g B.28.4 g·mol-1

C.71 g·mol-1D.14.2 g·mol-1

答案 C

解析该气体的物质的量=4.48 L÷22.4 L·mol-1=0.2 mol,其摩尔质量=14.2 g÷0.2 mol=71 g·mol-1。

6.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8 g冰水混合物中有N A个原子和10N A个电子

B.常温常压下16 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含有N A个氧原子

C.标准状况下,33.6 L水含有1.5N A个水分子

D.2.24 L二氧化碳中含有0.3N A个原子

答案 B

解析冰水中原子的物质的量=18 g÷18 g·mol-1×3=3 mol,冰水中电子的物质的量=18 g÷18 g·mol-1×10=10 mol;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16 g÷16 g·mol-1=1 mol;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22.4 L·mol-1)计算;二氧化碳的体积没有指明在标准状况下,不能用22.4 L·mol-1计算。

题组二阿伏加德罗定律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C.1 L一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

D.质量相等的一氧化碳和氮气,体积也相等

答案 B

解析选项A中的物质没有指明为气体;选项C、D中没有指明同温同压。

8.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所含原子数相等B.气体密度相等

C.气体质量相等D.摩尔质量相等

答案 A

解析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氮气、氧气的混合气体和一氧化氮,其物质的量和所含的分子数相等,所含的原子数相等(气体分子均为双原子分子);其质量和密度不一定相等,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左瓶中氮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为1∶1)。

9.(2017·襄阳五中高一月考)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

C.等温、等压、等体积的O2和N2

D.常温常压下,等质量的NO和CO

答案 D

解析选项A中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相等,质量相等时所含分子数相等;选项B中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相等,体积、密度都相等时其质量相等,所含分子数相等;选项C中两种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时所含分子数相等;选项D中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不相等,质量相等时所含的分子数不相等。

10.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子数之比为1∶1 B.密度比为11∶8

C.物质的量之比为8∶11 D.原子个数比为1∶1

答案 A

解析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其物质的量之比与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44∶32),密度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32∶44),质子数之比为(44×16)∶(32×22),原子个数比为(44×2)∶(32×3)。

11.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体积最大的是()

A.CO2B.O2C.N2D.CH4

答案 D

解析相同状况下,气体的质量相同时,其摩尔质量越小,物质的量越大,气体的体积越大。甲烷的摩尔质量最小,体积最大。

12.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2比O3的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答案 D

解析氧气和臭氧等温度、等体积、等密度时,其质量一定相等;因二者的摩尔质量不等,其物质的量一定不相等,压强不相等,分子数不相等,但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综合强化]

1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8 g,完全燃烧后测得二氧化碳的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试回答:

(1)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

(2)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

(3)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________。

答案(1)7 g(2)5.6 L(3)1.607 g·L-1

解析燃烧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11.2 L÷22.4 L·mol-1=0.5 mol,设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y,x×28 g·mol-1+y×44 g·mol-1=18 g,x+y =0.5 mol,x=0.25 mol,y=0.25 mol,一氧化碳的质量=0.25 mol×28 g·mol-1=7 g,标况下,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0.25 mol×22.4 L·mol-1=5.6 L,原混合气体的密度=18 g÷11.2 L ≈1.607 g·L-1。

14.已知1.28 g某气体氧化物(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mL。

(1)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3)与3.6 g 水含有相同数目氧原子的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答案(1) 64 g·mol-1(2)32(3) 2.24 L

解析(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0.448 L÷22.4 L·mol-1=0.02 mol,其摩尔质量=1.28 g÷0.02 mol =64 g·mol-1。(2)R的相对原子质量=64-32=32。(3)水的物质的量=3.6 g÷18 g·mol-1=0.2 mol,该气体的体积=0.2 mol÷2×22.4 L·mol-1=2.24 L。

15.计算填空:

(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4 g 氢气、11.2 L 氧气、1 mol 水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___。

答案(1)1∶15∶34∶11(2)H2H2H2O H2O

解析(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甲烷、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同,原子总数之比等于分子中原子个数之比,即5∶3;相同状况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4∶11。(2)3

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H2)= 4 g

2 g·mol-1=2 mol,n(O2)=11.2 L

22.4 L·mol-1

=0.5 mol,n(H2O)

=1 mol。物质的量越大,所含分子数越多,故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氢气;所含原子数分别为2 mol×2=4 mol,0.5 mol×2=1 mol,1 mol×3=3 mol,故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氢气;质量分别为4 g,0.5 mol×32 g·mol-1=16 g,1 mol×18 g·mol-1=18 g,故质量最大的是水;体积分别为V(H2)=22.4 L·mol-1×2 mol=44.8 L,V(O2)=11.2 L,而水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只有18 mL,故体积最小的是水。

第四章第二节

第二节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 一、系统结构模型化基础 (一)结构分析的概念和意义 任何系统都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与结构的整体。结构即组成系统诸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现代企业在内的大规模复杂系统具有要素及其层次众多、结构复杂和社会性突出等特点。在研究和解决这类系统问题时,往往要通过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进行系统的结构分析,以求得对问题全面和本质的认识。 结构模型是定性表示系统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的本质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关联情况的模型。结构模型化即建立系统结构模型的过程。该过程注重表现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是系统认识、准确把握复杂问题,并对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阶层性是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基本特性,在结构模型化过程中,对递阶结构的研究是一项重要工作。 结构分析是一个实现系统结构模型化并加以解释的过程。其具体内容包括:对系统目的--功能的认识;系统构成要素的选取;对要素间的联系及其层次关系的分析;系统整体结构的确定及其解释。系统结构模型化是结构分析的基本内容。 结构分析是系统分析的重要内容,是系统优化分析、设计与管理的基础。尤其是在分析与解决社会经济系统问题时,对系统结构的正确认识与描述更具有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系统结构的基本表达方式 系统的要素及其关系形成系统的特定结构。在通常情况下,可采用集合、有向图和矩阵等三种相互对应的方式来表达系统的某种结构。 1、系统结构的集合表达 设系统由n(n≥2)个要素(S1,S2,…,Sn)所组成,其集合为S,则有: S={S1,S2,…,Sn} 系统的诸多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且一般都是以两个要素之间的二元关系为基础的。所谓二元关系是根据系统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所约定的一种需要讨论的、存在于系统中的两个要素(Si、Sj)之间的关系Rij(简记为R)。通常有影响关系、因果关系、包含关系、隶属关系以及各种可以比较的关系(如大小、先后、

高中化学选修5全书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学习目标定位]理解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现象的内涵,学会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能判断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一、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1.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 (1)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的现象。 (2)同分异构体 ①概念: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②特点: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性质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 ③转化: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2.常见的同分异构现象 (1)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三种,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别是CH3CH2CH2CH2CH3、 、;这三种同分异构体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碳链骨架不同。 (2)现有两种有机物CH3CH2CH2OH与它们共同的类别是醇,结构上的相同点是官能团同为—OH,结构上的不同点是官能团的位置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3)有下列两种有机物:

回答下列问题: ①有机物A的分子式是C3H6O2,类别是羧酸,官能团是 ②有机物B的分子式是C3H6O2,类别是酯,官能团是 ③A与B是(填“是”或“不是”)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的类别 (1)碳链异构 由于碳链骨架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 如:CH3CH2CH2CH3与。 (2)位置异构 由于官能团在碳链中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如:CH3CH2CH===CH2与CH3—CH===CH—CH3。 (3)官能团异构 分子式相同,但具有不同的官能团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如:CH3CH2OH与CH3—O—CH3。

例 1下列属于官能团异构的是() A.CH3CH2CH2CH3和CH3CH(CH3)2 B.CH2===C(CH3)2和CH3CH===CHCH3 C.CH3CH2OH和CH3OCH3 D.CH3CH2CH2COOH 和CH3COOCH2CH2CH3 答案 C 解析A中两种分子不含官能团,为碳链异构;B中两种分子都含有C==C键,双键位置不同、碳链不同;C中两种分子,前者的官能团为羟基,后者的官能团为醚基,二者为官能团异构;D 中两种分子二者分子式不相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考点】同分异构现象 【题点】同分异构现象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一、教学设想和策略 在上一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质的概念,知道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因而学生很容易了解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在此基础上,即可很自然地转入到对离子反应的讨论。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1】对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CuSO 4溶液和BaCl 2 溶 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Ba2+和SO 4 2-反应,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通过“是不是溶液混合就会发生离子反应呢?”过渡到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探究2】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总结出离子互换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生知道了离子反应的本质,了解了离子互换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再来简单介绍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这样设计主要有两好处:一是学生很快的知道哪些离子可以反应(或参加反应),直接写出表达式,再配平,改进了传统的“写”、“拆”、“删”、“查”书写步骤过于机械化而造成的思维定势。二是进一步加深对离子反应的本质的理解,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不同之处。这样,很自然地又过渡到离子方程式比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更为广泛。 本课题内容是高中阶段化学课程中较重要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之一,因此主要采用通过“实验—观察—问题—分析—讨论—结论”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设计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的实验,自己推断出离子反应的概念。 2. 通过分析实验事实,说出离子交换引起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 学会简单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交流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现象,养成探究的良好习 惯; 2. 从几组探究实验中,得到离子反应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3.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化学实验来研究化学知识的 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气体摩尔体积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决定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能叙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内容。2.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记住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3.能进行气体体积、物质的量、微粒数目之间的换算。 一、气体摩尔体积 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 (2)粒子数目相同物质的体积关系

2.图解气体摩尔体积 3.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的计算(1)计算关系

①气体的物质的量n =V 22.4 mol ; ②气体的摩尔质量M =V m ·ρ=22.4ρ g·mol - 1; ③气体的分子数N =n ·N A =V 22.4·N A ; ④气体的质量m =n ·M =V 22.4·M g 。 (2)计算填空 34.0 g 氨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是________,所含的氨气分子数是________。 答案 2.0 mol 44.8 L 1.204×1024 解析 根据气体相关计算公式n =m M =N N A =V 22.4 (标准状况)可知: n (NH 3)=34.0 g 17 g·mol -1=2.0 mol 。V (NH 3)=n (NH 3)·V m =2.0 mol ×22.4 L·mol -1=44.8 L 。N (NH 3)=n (NH 3)·N A =2.0 mol ×6.02×1023 mol -1=1.204×1024。

(1)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2)计算公式 n =m M =N N A =V 22.4 (标准状况)

例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为22.4 L B.1 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为22.4 L C.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才约为22.4 L·mol-1 D.标准状况下,22.4 L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1 mol 答案 D 解析A中没有指明该物质所处温度、压强;B中没有指明该物质的状态;C中在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也可能是22.4 L·mol-1;选项D正确。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 地图(第一课时) 备课教案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图(第一课时)备课教案(中图版 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重点: 1.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地形剖面模型、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章第四节地图第一课时 导入: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我们要通过地形图来反映这些内容。 板书:一、地形图的判读 过渡: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 (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 学生读图:读课本P126图B“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 导读: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B点的高度为500米,A点的高度1500米,以B点为基准面则A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A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A点与B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板书: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讲解: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板书: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 讲解: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 补充:我们如果用一个水平面去横截地形,这个水平面与地面的交线就是一条等高线。用不同的海拔的水平面去截地形,就得到不同层次等高线,再将它们转绘到平面图上(实质是垂直投影到平面图上)。 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接。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 看图:地图册“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

人教版选修3 第1章第1节 原子结构(第2课时) 作业

第1节原子结构 第2课时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基础练 1.下列有关电子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子云形象地表示了电子在核外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B.电子云直观地表示了核外电子的数目 C.1s电子云界面图是一个球面,表示在这个球面以外,电子出现的概率为零 D.电子云是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了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 解析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大小,小黑点的疏密表示出现概率密度的大小,密则概率密度大,疏则概率密度小,故A正确。 答案 A 2.下列离子中d轨道达半充满状态的是( ) A.Cr3+ B.Cu+ C.Co3+ D.Fe3+ 解析Cr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d轨道不是半充满状态,故A错误;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d轨道处于全满状态,故B错误;Co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d轨道不是半充满状态,故C错误;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d轨道达半充满状态,故D正确。 答案 D 3.下列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子的运动与行星的运动相似,围绕原子核在固定的轨道上高速旋转 B.能层数为3时,有3s、3p、3d、3f四个轨道

C.氢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只有一个轨道 D.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 解析A项,质量很小的电子在做高速运动时,其运动规律跟普通物体不同,电子没有确定的运动轨道;B项,第三能层只有3s、3p、3d三个能级,而3s能级有1个轨道、3p 能级有3个轨道、3d能级有5个轨道,故第三能层有9个轨道;C项,氢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在1s轨道,但还存在其他空轨道;D项,电子的运动状态与能层、能级和自旋状态有关,在同一原子内部没有两个电子存在完全相同的运动状态。 答案 D 4.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1s22s22p2转变为1s22s12p3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原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 B.碳原子由激发态变为基态 C.该过程将产生发射光谱 D.碳原子要向外界环境释放能量 解析从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变化来看,2s一个电子跃迁到2p,能量升高,产生吸收光谱,A项正确,B、C、D项错误。 答案 A 5.下列对核外电子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B.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转变为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教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 教案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 2、认识元素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会以理论来指导后续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自学、思考、对比、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探究式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律的涵义 【教学难点】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教学过程】 [引]从上一节我们分析3-9、11-17号元素的得失电子能力强弱可知:当电子层相同时,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1增至8,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那么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随着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呢?假如我们要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二) [讲]请大家结合课前预习知识回答,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依据。 [投影小结]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单质跟H2O 或H+置换出H的难易程度(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越易,金属性就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就越强 3、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金属性就越强

4、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性逐渐减弱 5、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就越弱 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单质跟H2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跟H2化合,生成氢化物越稳定,说明非金属性就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说明非金属性越强 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单质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4、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 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标准以11-18号元素为例,来研究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情况,请先填写下表。 [投影]填写下列各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 ,下面我们通过一系列探究性实验来探究本节的研究主题 [投影]实验1 钠、镁、铝与水反应的实验 (1) Na与水反应的现象:常温下,与H2O剧烈反应,浮于水面并四处游动,同时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变红。 方程式:2Na+2H2O==2NaOH+H2↑ (2) 放少许镁带于试管中,加2mL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加热至沸,再观察现象。 现象:镁与冷水反应缓慢,产生少量气泡,滴入酚酞试液后不变色。 加热后镁与沸水反应较剧烈,产生较多气泡,溶液变为红色。 方程式:Mg+2H2O △ g(O H)2+H2↑ 结论:镁元素的金属性比钠弱 (3) 铝与水反应现象:在常温下或加热条件下,遇水无明显现象,很难与水发生反应。 [问]上述现象说明了Na、Mg、Al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怎样? [板书]金属性:Na>Mg>Al [讲]请大家预测一下,Mg、Al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时,现象是否会相同呢?若不同,应有什么样的区别? Mg与盐酸反应要比Al剧烈 [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

毛概教案第一章第四节

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称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过程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初步形成。 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开始指导全党。 1937年《实践论》和《矛盾论》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1941年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词“实事求是” 1945年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 3、“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涵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4、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科学的概括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的地位。 第二,科学的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第三,深刻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选择,简答)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论述) 第一,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 第二,要全面的看问题,绝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 第三,要发展的看问题,绝不能静止的僵化的看问题。 第四,要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3,毛泽东把理论联系实际比喻成“有的放矢”(单选) 4,怎样贯彻好理论联系实际(问答) 第一,重视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使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任何理论都是在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为空中楼阁,失去了价值。 第三,重视理论的创新。理论在于历史、现实的实际联系中,要进一步发展和创造出合乎中国需要的新理论。 5,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问答) 第一,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第二,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 第三,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 6,如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问答) 首先,坚持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其次,坚持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7,思想路线基本内容的联系(选择) 实事求是是核心,是思想路线的实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思想路线验证的条件和目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第2课时.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2课时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一、环境污染及其保护 1.环境问题的含义 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____________,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2.当今化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环境情况的监测、三废的治理、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等。 3.三废 (1)废气: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__________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______及其 ________________。 (2)废水(废液):往往含有复杂的成分,任意排放会导致______、______的污染。 (3)废渣:对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兼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重要目的。 二、绿色化学 1.核心 利用化学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子经济的含义 原子经济要求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__________,这时原子利用率达到______。 知识点一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1.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汽车使用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 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LPG)。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都是 () A.碳水化合物B.碳氢化合物 C.氢气D.醇类 2.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因含有氮的氧化物而污染大气,产生氮的氧化物的主要原因是() A.燃烧含氮化合物燃料引起的 B.燃烧含铅汽油引起的 C.是由于燃烧不充分引起的 D.是在气缸中N2被氧化生成的 3.当前,传统的塑料包装正日益被纸包装所取代,下述几种观点是对其原因的说明,其 中正确的是() A.纸包装比塑料包装便宜 B.纸包装比塑料包装美观 C.纸包装比塑料包装更易制作

第1章第1节第2课时

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 一、选择题 1.(2015·云南省景洪市三中高一期中)分离沸点不同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的方法 是() A.过滤B.蒸馏 C.萃取D.分液 【解析】蒸馏是分离沸点不同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答案】 B 【点评】本题为简单题,主要考察了蒸馏的概念。 2.(2015·云南省景洪市三中高一期中)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 互接触的是() 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解析】过滤的操作中玻璃棒要与三层滤纸紧靠;漏斗下端与接液烧杯内壁紧靠;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接液烧杯内壁紧靠;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悬于试管的正上方滴加液体。 【答案】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点,属简单题。 3.(2015·广州市高一期末)下列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操作中,可将花生油和水分离的 操作是() 【解析】花生油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将其分开,答案选B。 【答案】 B 4.(2015·西安市庆安中学高一期末)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 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B.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解析】蒸馏烧瓶是用来做蒸馏实验的;普通漏斗是用来过滤的;分液漏斗是用来萃取或分液的;蒸发皿是用来做蒸发实验的。 【答案】 A 【点评】本题为简单题,主要考察了实验和仪器的配套使用。 5.(2015·徐州市高一期末)现有三种液态混合物:①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1℃);②汽油和水;③溴水。在实验室分离这三种混合物的正确方法依次为() A.蒸馏、分液、萃取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解析】①乙酸和乙酸乙酯是互溶两种液体,利用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②汽油和水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③溴易溶于有机溶剂,采用萃 取的方法进行分离。A正确。 【答案】 A 6.(2015·吉林省延边二中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物质分离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B.用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 C.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 D.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 【解析】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故可以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A正确;用蒸馏的方法可将水转变为蒸馏水,除去了Cl-等杂质,B 正确;汽油和煤油本身是有机溶剂,不能用萃取的方法将它们分离,C不正确;氯化铵加热 易分解为气体,氯化钠加热难分解,所以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D正确,选C。 【答案】 C 7.(2015·北京市昌平区高一期末)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完成的实验任务是() A.粗盐提纯 B.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 C.用CCl4提取碘水中碘 D.分离酒精和水 【解析】题图所示装置用于分液,粗盐提纯必须要过滤和蒸发,不选;从海水中提取

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第2课时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知识点一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 (1)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2)对地表影响:其结果使地表趋于平坦。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风力作用 【思考】 一首《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试分析说明长江上、中、下游主要的外力作用和地貌。 提示:上游地区:侵蚀、搬运为主,多峡谷;中游地区:搬运、堆积作用为主,多冲积平原;下游地区:堆积作用为主,多冲积平原、三角洲。 材料一“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许多地貌往往鬼斧神工。侵蚀作用是大自然的雕塑师,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精心“雕刻”,使大自然变得更加千姿百态。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对地表的侵蚀作用不同,影响范围、强度及地貌的影响也不同。下面是三幅侵蚀地貌景观图。 (1)结合材料探究: ①上述三种地貌中,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________,列举常见的风蚀地貌。 ②流水侵蚀作用包括冲蚀和溶蚀两种形式,三幅图所示的地貌是流水冲蚀作用形成的是________;冲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是什么?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分布地区主要在哪里? 提示:①图B常见的风蚀地貌还有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②图A它对地貌的主要影响是使坡面破碎、沟壑纵横。图C其主要分布地区是高

温多雨的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 材料二陆地上的沉积作用可分为风、流水、冰川和海浪等沉积类型,类型不同,其形成的地貌形态和分布地区也不同。例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风不断地把地表沙尘、碎屑等物质吹起后搬走,等风速降低后,这些物质便堆积下来,形成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地貌;当河水的流速降低后,水中的泥沙便逐渐堆积下来,在不同河段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下面四幅图表示四种沉积地貌。 (2)结合材料探究: ①冰川沉积物和流水沉积物特点有何不同? ②A、B、C三图中表示风力沉积地貌的是________。在图中画出风向。 ③说明B、C两幅图所示的沉积地貌名称及分布地区。 提示:①冰川沉积物大小不分,杂乱堆积;流水沉积物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具有分选性。 ②图A沙丘背风坡陡,风向箭头自右向左画。 ③图B所示地貌为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图C所示地貌为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处。 1.风化作用是侵蚀作用的基础 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遭受破坏,碎屑物残留地表形成风化壳,这种普遍存在的外力作用为侵蚀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新2015_2016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二节第2课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问题和对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

第2课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问题和对策【学习目标】分析珠三角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①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②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与③管理严重滞后,城市间缺少④分工合作,竞争力明显下降。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全国⑤酸雨中心之一,⑥水质性缺水严重,噪声扰民,土壤肥力下降,⑦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二、对策 1.产业结构调整:以⑧广州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⑨原材料工业和⑩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分工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加强规划与管理: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都制定了发展规划,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规划与治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一问题 1.下列不属于珠三角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 A.酸雨现象严重 B.耕地锐减 C.水地流失严重 D.水源枯竭 答案 D 解析珠三角地处我国南方,降水丰富,水源并未枯竭,只是由于用水不合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水质性缺水现象。 2.与长三角地区相比,珠三角地区在产业升级中面临的困境表现为( ) ①产业基础差②科技实力薄弱③人才队伍落后④南岭的阻隔,使其国内腹地范围较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四方面内容均是珠三角与长三角相比的薄弱环节。 考查点二对策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 制糖业、罐头食品业?服装、印染、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等?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汽车、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 3.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技术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 中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D.这种变化完全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答案 A 解析从图中分析可以得知,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是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这种转变是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变化。 4.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植物的一生教案

第四节植物的一生 教学目标: 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3.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基本过程。 4.了解芽发育的情况和顶芽与侧芽的生长过程。 5.知道花的主要结构。 6.知道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大致情况。 7.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探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⑴识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异同点。 ⑵识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概念; ⑶识记种子的成分。 2.能力方面: ⑴初步学会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 ⑵通过设计表格,列表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⑶探究种子的成分,掌握定性实验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⑷通过单、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⑴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向学生渗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⑵通过探究种子的成分,向学生渗透事物的个性和共性统一的观点。 ⑶通过课上及课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科学素质。 教学重点: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识记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 2.初步学会通过设计对照实验探究种子萌发外界条件的方法 3.参与探究实验,体验通过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初步养成对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 4.通过模仿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培养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 教学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探究种子萌发外界条件实验的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依据初一学生参与意识强,思维积极主动的特点,采用了探究、创新教学法。通过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让学生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提出不同的观点与看法。 课前准备: 学生:玻璃瓶或烧杯、玻璃水杯、罐头瓶等;通过咨询和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了解种子萌发的一般规律;试做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实验;收集各种不同类型的种子. 教师:培养皿、滤纸或纱布等实验用具;课前一周分发给每位同学40粒绿豆种子,引导学生先自己探究;用视频动画制作的动态展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长出根、茎、叶过程的教学软件,设计实验讨论提纲。

第一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 [学习目标定位] 1.正确认识中和热的概念。2.通过中和热的测定,初步学会测定化学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方法,会分析测定反应热时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措施减小实验误差。 一中和反应中和热 1.中和反应的概念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实质是酸电离产生的H+与碱电离产生的OH-结合成H2O。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将0.02mol·L-1盐酸与0.02mol·L-1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HCl+NaOH===NaCl+H2O。 (2)将0.01mol·L-1硫酸与0.02mol·L-1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H2SO4+2NaOH===Na2SO4+2H2O。 3.上述两反应,若从物质类别的变化分析,其反应类型是中和反应;若从能量的变化分析,其反应类型是放热反应。 4.上述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OH-===H2O,两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相同(填“相同”或“不同”),判断的依据是参加两反应的H+、OH-的数目都相同。 关于中和热的理解 (1)中和热的概念是酸和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_mol_H2O(l)时的反应热。 (2)浓的强酸和强碱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还要发生溶解,溶解要放出热量;若是浓的弱酸和弱碱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还要发生电离,电离要吸收热量,故放出的热量均不完全是中和热。 (3)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时,1molH+和1molOH-反应生成1molH2O(l),放出57.3kJ的热量,表示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 B.1mol酸与1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 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D.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 答案 C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一、气体摩尔体积 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 (2)粒子数目相同物质的体积关系 2.图解气体摩尔体积 3.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的计算 (1)计算关系 ①气体的物质的量n =V 22.4 mol ; ②气体的摩尔质量M =V m ·ρ=22.4ρ g·mol - 1; ③气体的分子数N =n ·N A =V 22.4·N A ; ④气体的质量m =n ·M =V 22.4 ·M g 。 (2)计算填空

34.0 g 氨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是________,所含的氨气分子数是________。 答案 2.0 mol 44.8 L 1.204×1024 解析 根据气体相关计算公式n =m M =N N A =V 22.4(标准状况)可知:n (NH 3)=34.0 g 17 g·mol -1 =2.0 mol 。V (NH 3)=n (NH 3)·V m =2.0 mol ×22.4 L·mol -1=44.8 L 。 N (NH 3)=n (NH 3)·N A =2.0 mol ×6.02×1023 mol -1=1.204×1024。 (1)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2)计算公式n =m M =N N A =V 22.4 (标准状况) 例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为22.4 L B .1 mol 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为22.4 L C .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才约为22.4 L·mol - 1 D .标准状况下,22.4 L 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1 mol 答案 D 解析 A 中没有指明该物质所处温度、压强;B 中没有指明该物质的状态;C 中在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也可能是22.4 L·mol -1;选项D 正确。 例2 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1.2 L CO 2所含的原子数为1.5N A B .常温常压下,48 g O 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H 2O 所含分子数为N A D .标准状况下,22.4 L H 2所含原子数为N A 答案 B 解析 常温、常压(非标准状况)下11.2 L CO 2的物质的量不是0.5 mol ,所含原子数不是1.5N A ;48 g O 3的物质的量为1 mol ,所含氧原子数为3N A ;标准状况下H 2O 为液态,不能应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标准状况下22.4 L H 2的物质的量为1 mol ,所含氢原子数为2N A 。 思维启迪——使用“22.4 L·mol - 1”要“三看”

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

第2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证据推理:通过化学平衡状态时的浓度数据分析,认识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并能分析推测其相关应用。2.模型认知:构建化学平衡常数相关计算的思维模型(三段式法),理清计算的思路,灵活解答各类问题。 一、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状态时浓度数据分析 分析课本表2-1 457.6 ℃时反应体系H 2(g)+I 2(g)2HI(g)中各物质的浓度数据,我 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1)无论该反应从正向进行还是从逆向进行,平衡时,只要温度一定,c 2(HI ) c (H 2)·c (I 2)的值近似相等。 (2)无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如何改变,平衡时只要温度一定,c 2(HI ) c (H 2)·c (I 2)的值也近似相等。 2.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 表示。 3.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1)浓度商: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在任意时刻的 c p (C )·c q (D )c m (A )·c n (B )称为浓度商,常用Q 表示,即Q =c p (C )·c q (D ) c m (A )·c n (B ) 。 (2)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K =c p (C )·c q (D )c m (A )·c n (B ) 。 (3)Q 与K 关系:当反应中有关物质的浓度商等于平衡常数时,表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4.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也叫反应的限度)。 K 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当K >105时,该反应就进行的基本完全了。K 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越不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当K <10-5 时,该 反应很难发生。 5.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1)内因:不同的化学反应及方程式的书写形式是决定化学平衡常数的主要因素。 (2)外因:在化学方程式一定的情况下,K 只受温度影响。

第四章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二课时)

第四章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活动导入)投影打出中国地形图,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过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那么,谁愿意利用这副中国地形图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的地形和气候分布情况呢?(老师对参与学生给以评价、鼓励) (过渡转折)由以上活动,我们又一次明白了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复杂多样,五种陆地地形我国全都俱备,沿海还有广阔的大陆架,南北、东西在气温和降水上相差也很大。这些都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类型提供了条件。 (分组讨论)同学们,假如现在你就是一个农业决策者,让你在以下不同地区选择农业类型,你会选哪一种,为什么?(用投影打出:内蒙古草原、成都平原、太行山区、长江沿岸等)学生分析后,老师评价。 (总结归纳)由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与不足,在选择农业类型时必须考虑地域特点,才能做出合理的选择,促进农业的良性发展。即发展农业必须因地制宜。 (板书)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讲授新课] (读图分析)怎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这要求同学们必须先搞清什么样的自然条件适合什么样的农业。请同学们利用图4.16,分析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考虑,哪些地方适合农?哪些地方适合林?哪些地方适合渔?哪些地方适合牧? (师生总结)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适合发展耕作业。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平原区等地区,这些地方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条件相对来说都比较优越。2.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方适合发展林业。既增加收入,又可保持水土,发挥森林的环境效益。3.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牧草生长良好地方,适合发展畜牧业。4.河湖较多,水资源充足的地方适合发展渔业。“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这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四大原则,违背这些原则不合理利用土地或利用过度都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讨论归纳)让学生结合以上分析,总结因地制宜的概念。 (板书)因地制宜概念、原则 学生归纳后用投影打出因地制宜概念: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方。

人教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课时3

人教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课时3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ⅦA族的元素最大 B.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数都和它的族序数相等 C.第ⅠA、Ⅱ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第一电离能越大 D.在同一主族中,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2.①Al和Si、②Mg和Ca、③P和S三组元素中,每组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 A.40 B.41 C.42 D.48 3.元素X的各级电离能数据如下: 则元素X的常见价态是( ) A.+1 B.+2 C.+3 D.+6 4.下列对电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电负性是人为规定的一个相对数值,不是绝对标准 B.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反映了元素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C.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D.元素的电负性是元素固有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无关 5.不能说明X的电负性比Y的大的是() A.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 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 D.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6.下列对价电子构型为2s22p5的元素描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最小B.原子序数为7 C.第一电离能最大D.电负性最大7.已知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中的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W3+、X+、Y2-、Z-都具

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X>W B .离子的还原性:Y 2->Z - C .氢化物的稳定性:H 2Y>HZ D .原子半径:X③>②>① B .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 .电负性:④>③>②>① D .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9.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 -1),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可能是Q 元素 B .R 和S 均可能与U 在同一主族 C .U 元素可能在周期表的s 区 D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 2np 1的可能是T 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