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如何建设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如何建设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如何建设

企业人事部门仍然是一个非生产性的行政职能部门,难以形成和维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一方面,传统的人事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生产性,无法有效提高职工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生产力;另一方面,传统的人事管理无力保留住优秀的人才,导致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因此,大力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是当前国企改革,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功能

一支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力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通过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功能——获取、开发和维系上的努力,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

1、人力资源的获取。

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包括企业人力资源计划、招募、选拔和调整。当企业面临人力资源的需求时,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人员的招募和从所招募人员中选拔出合格的职员。科学的招募和选拔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门闸。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中,无论是招募途径的选择,工作申请表的设计、面试、笔试的内容,都已形成成熟、科学的方法,从而有效保证了新员工的素质。

2、人力资源的开发。

经过第一步进入企业的新职员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但对于企业而言,他们仍然是一张空白的磁碟,需要输入特定的程序以满足企业的要求。人力资源开发通过职业培训和合理安排的职业发展道路,不断更新,发展职工的技能和知识,提高职工职业素质,以适应不同职业岗位的需要并将职工个人发展同企业发展相联系。在工作复杂性和更新性日益增强的今天,职业培训已不仅是新职工的“必修课程”,也是老职员需要不断参加的活动。

3、人力资源的维系。

人力资源的获取和开发为企业提供了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人力资源的维系则通过合理的工作评估、有效的激励和奖惩,确保这支队伍高效地发挥作用。企业因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流失而遭受重大损失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如何在企业职工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使职工对企业产生认同,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

二、大力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不仅是制度创新,同时也包括组织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从过去行政性人事管理向现代企业人力资源转变,需要在观念、体制、组织上对政府机构和企业进行改革。建立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首先需要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管理观念。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差异性已逐渐由物质资本差异性转变为人力资源差异性,因而也就出现了诸如象李。艾可卡这样的传奇人物。

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但是,国有企业人事管理部门的运作并不以市场竞争为导向,管理被动且缺乏目的性。转变传统人事管理观念,要求企业人事管理以企业发展目标为指导,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树立人事管理的市场观,使人事管理部门有目的地、主动地和有效地完成各项管理职能,从而实现企业战略。

因此,必须彻底改革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实现政企分开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完善劳动力市场,使企业面向市场,根据企业经营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自主管理。转变政府劳动人事部门职能,积极帮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在实现政企分开以后,政府劳动人事部门的职能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过去直接参与企业人事管理转变为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各种服务。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国有企业面临的崭新课题,政府部门可以利用专家和信息优势,广泛吸取国外先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优点,结合中国国情,建立我国自己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模式并向企业介绍和推广。同时,政府劳动人事部门还可为国有企业在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过程中提供专家服务和专业人员培训,人员选拔能力测试题库建设等技术服务。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建设,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功能。

为了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必须对国有企业的人事机构进行改革。重新确定人事部门在企业中的定位和作用,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功能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进行重新划分并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以企业发展目标为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健全人力资源的招募、选拔、培训、评估、激励以及奖惩制度,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实现职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统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