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小车系统设计

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小车系统设计
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小车系统设计

第1章绪论

1.1 课题背景

目前,在企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对自动化技术要求不断加深的环境下,智能车辆以及在智能车辆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产品已成为自动化物流运输、柔性生产组织等系统的关键设备。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进行智能车辆的研究和开发设计。智能车辆也叫无人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和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具有道路障碍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距离、车速和巡航控制等功能。智能车辆的主要特点是在复杂的道路情况下,能自动地操纵和驾驶车辆绕开障碍物并沿着预定的道路(轨迹)行进。智能车辆在原有车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智能化技术设备:

1)计算机处理系统,主要完成对来自摄像机所获取的图像的预处理、增强、

析、识别等工作。

2)摄像机,用来获得道路图像信息。

3)传感器设备,车速传感器用来获得当前车速,障碍物传感器用来获得前

方、侧

方、后方障碍物等信息。

智能车辆作为移动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智能化作为现代社会的新产物,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他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自动的运作,无需人为管理,便可以完成预期所要达到的或是更高的目标。同遥控小车不同,遥控小车需要人为控制转向、启停和进退,比较先进的遥控车还能控制其速度,而智能小车,则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来实现其对行驶方向、启停以及速度的控制,无需人工干预,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自动行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地运用了计算机、传感、信息、通信、导航、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国外智能车辆的研究历史较长。它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是智能车辆研究的初始阶段。1954年美国Barrett Electronics 公司研究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自主引导车系统AGVS(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System)。

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智能车辆开展了卓有

成效的研究。在欧洲,普罗米修斯项目开始在这个领域的探索。在美洲,美国成立了国家自动高速公路系统联盟(NAHSC)。在亚洲,日本成立了高速公路先进巡航/辅助驾驶研究会。

第三阶段从90年代开始,智能车辆进入了深入、系统、大规模研究阶段。最为突出的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机器人研究所一共完成了Navlab系列的10台自主车(Navlab1—Navlab10)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而我国开展智能车辆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且大多数研究处在于针对某个单项技术研究的阶段。虽然我国在智能车辆技术方面的研究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存在一定得技术差距,但是我们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有:

1)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与2003

年研制成

功我国第一辆自主驾驶轿车。

2)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

多所院

校联合研制了7B.8军用室外自主车,该车装有彩色摄像机、激光雷达、陀螺惯导定位等传感器。

可以预计,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实力将为智能车辆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前景。因此,对智能小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但能加深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更能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运用,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图像识别技术是信息时代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其产生目的是为了让计算机代替人类去处理大量的物理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图像识别技术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图像识别技术的过程分为信息的获取、预处理、特征抽取和选择、分类器设计和分类决策。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广泛,人类的生活将无法离开图像识别技术,研究图像识别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毕业设计,我们将所学的基础课,专业课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能够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我们设计计算、编写设计文件、使用规范手册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培养我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我们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编写相关文档的能力。通过毕业设计,我们将学习如何将平时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能够更好地将课本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

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

2.1 系统设计方案概述

图2.1 系统整体框图

基于图像识别自主寻迹智能小车的系统总体结构如图2.1所示。系统由电源组件、检测组件、主控组件、输出组件共 4 个部分构成。电源组件采用电池供电,经过电压转换芯片转换之后,每个模块得到所需要的电压。检测组件由摄像头模块和测速模块组成, 主控组件采用ARM 芯片作为控制核心,输出组件由电机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组成,显示模块包含图像实时显示和速度实时显示。2.2 主控模块电路

STM32最小系统如图2.2所示。最小系统由CPU、电源模块、时钟模块、复位模块、BOOT 启动模块、下载模块组成。STM32F103ZET6 是一款32 位的ARM 芯片,其电源模块采用SPX1117 电压转换芯片和相关电路得到系统所需电压,时钟模块采用8 MHz 和32.768 kHz 的晶振分别作为芯片的备用时钟源和RTC 时钟源。复位模块包括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电路。BOOT 启动模块的作用是设置启动模式,通过BOOT0 和BOOT1 设置:当BOOT0 为0 时,CPU 执行片上FLASH 代码; 当BOOT0 为1、BOOT1为0 时,系统的模式为串口下载模式;当BOOT0 与BOOT1 均为 1 时,CPU 执行SRAM 内部

的代码,下载模块采用JTAG 下载。

图2.2 STM32最小系统

2.3 电源模块电路

由于各电路模块所需电压不同,本设计需多种电源供电。STM32F103主控芯片采用3.3V供电,电机驱动采用5V与12V,红外收发检测电路采用5V与3.3V,液晶显示与触角传感电路均采用3.3V供电。外部电源采用12V的直流电压,因此根据设计要求,本设计进行了电源转换设计。

采用KA7805芯片实现12V到5V的转换。KA7805的作用是输入大于5V的直流电压,输出5V的直流电压,且管脚较少,易于连接和实现,稳定性高,本设计采用LM1117-3.3芯片将5V转换为3.3V,具体电路设计如图2.3所示。

图2.3 电源模块电路

2.4 图像采集模块电路

图像采集模块电路如图 2.4所示。该模块采用CMOS 图像传感器OV7725 。图像采集原理如下:首先,OV7725 捕捉到原始信号后,将其输入到模拟处理器中,处理后分成G 和RB 两路输入到A/D 转换器,经A/D 转换器处理后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输入到FIFO,单片机从FIFO 读取、处理数据并采集图像。FIFO 存储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其存储空间为 3 M。

摄像头采集完一幅图像后,将帧中断信号输入到CPU, CPU 收到帧中断信号后,将WEN 和HREF引脚电平拉高,使图像数据存入FIFO。当CPU 再次收到帧中断信号,表明图像数据已存入FIFO,此时关闭帧中断,将WEN 电平拉低, 避免图像数据再次写入FIFO。

图2.4 图像采集模块电路

2.5 速度检测模块电路

小车的行驶速度常用检测方法包括霍尔传感器测速、光电编码器测速以及光电传感器测速。由于霍尔传感器体积相对较大,且光电编码器驱动齿轮靠近电机,容易受磁场干扰,而光电传感器结构简单,测速精度高、反应快,因此,本设计采用光电传感器测速。光电测速模块如图2.5所示。速度检测原理如下:当小车行驶时,车轮会带动光电码盘转动。当码盘中没有障碍物时,红外管发出的红外信号经红外接收管接收后输出电压比较值,再经LM393N 比较后, 输出开关量。码盘上一共有20 格没有障碍物,所以用码盘周长除以20 就得到 1 个脉冲来临车子行走的距离S,同时打开定时器和计数器,定时T,得到脉冲计数n,到时间后就将时间清零重新计数,得到小车的速度:

V = S ×n/T。

图2.5 速度检测模块电路

2.6 电机控制模块电路

电机控制包括电机的驱动和电机的调速 2 部分,本设计采用L293D 控制4 台直流电机。将每台直流电机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到L239D 的输出端。将L293D 的输入端接一个I/O 口,在第1 脚和第9 脚都使能的状态下,只需要控制I/O 口的电平状态即可控制电机。电机驱动模块如图2.6所示。

由于小车要在不同的赛道上行驶,为防止其冲出赛道,需要在不同的赛道上采用

不同的安全速度。对于直流电机的速度调节,本设计中综合采用PWM 控制、PID 控制和棒

棒控制技术。PWM 用于控制不同路径小车安全行驶的速度,PID 调速用来维持同一路段的速度,棒棒控制用于路径切换时的调速。

1)PWM 控制。计数器在时钟的驱动下计数,当计数器的值加到和输出比较寄存器的值相等时, I/O 口的电平翻转后接着计数。当计满后,计数器清零,重新开始计数。

2) PID 控制。PID 控制就是用比例(P)、积分(I)、微分(D)通过线性组合进行控制。比例系数越大,调节速度就越快。如果比例的作用太大, 会使得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使用积分调节会使得系统动态响应变慢,因此积分环节常以PI 或者PID 组合形式出现。微分环节能够反映系统偏差的变化率,预测偏差的动态变化,但是它的引入容易引起震荡, 因此它一般是以PD 或者PID 组合的形式出现。

3) 棒棒控制。棒棒控制是一种极限控制,其作用就是使得小车速度瞬间达到最大或者最小值保证小车完成路径切换动作。

图2.6 电机控制模块电路

小车运动状态通过电机A和B的不同方向转动来实现,电机有正转、反转和停止三种状态,每个电机由一对I/O口进行控制。表2.1是I/O端口状态与电机制动对照表。

L293D芯片采用5V(VSS)与7V(VS)直压供电,ENA和ENB分别用STM32F103主控芯片的TIM3_CH3和PB1/ADC_IN9/TIM3_CH4控制,产生PWM1和PWM2两路PWM

波输出,IN1-IN4分别用PE3-PE6实现I/O输出控制电机转动方向。

表2.1 I/O端口状态与电机制动对照表

2.7 OLED液晶屏显示模块

模块由一片 OLED 玻璃屏幕和一个驱动 PCB 板组成。模块分辨率是 128x64,内置了升压电路(OLED 点亮显示 8~14V 的高电压)和复位电路,所以只要 3~5V 电源输入电压即可。采用 I2C 总线通过,电路连接简洁。 0.96 英寸的大小与 1 元硬币差不多。小体积带来小的功耗,只要 3mA 左右的电流就能让它显示内容。原理:可以把 OLED 屏上的像素点理解成 LED 灯,小小玻璃片上嵌入了 8192( 128x64)个 LED,对应的 LED 点亮或熄灭,则形成图案和文字,OLED 与传统 LCD 屏的差异不大。但这款屏没有内部字库,不论是英文还是汉字,都要事先取模并导出数据表,可以把文字的显示理解成小像素的图片,一个汉字的像素是16x16,一个英文或数字的像素是8x16。OLED集成模块如图2.7所示。

图2.7 OLED液晶显示屏

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

3.1 IAR开发环境简介

IAR Systems是全球领先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和服务的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涉及到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开发和测试的每一个阶段,包括:带有C/C++编译器和调试器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实时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开发套件、硬件仿真器以及状态机建模工具。IAR软件是嵌入式设计软件产品中优质的开发工具。它最著名的产品是C编译器IAR Embedded Workbench,支持众多知名半导体公司的微处理器。许多全球著名的公司都在使用IAR SYSTEMS提供的开发工具,用以开发他们的前沿产品,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应用、医疗、航空航天到手机应用系统。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是IAR Systems公司为ARM微处理器开发的一个集成开发环境。比较其他的ARM开发环境,IAR EWARM具有入门容易、使用方便和代码紧凑等特点。IAR EWARM中包含一个全软件的模拟程序(simulator),用户不需要任何硬件支持就可以模拟各种ARM内核、外部设备甚至中断的软件运行环境,从中可以了解和评估IAR EWARM的功能和使用用法。IAR EWARM包含项目管理器、编辑器、编译连接工具和支持RTOS的调试工具,在该环境下可以使用C/C++和汇编语言方便地开发嵌入式应用程序。IAR EWARM界面如图3.1所示。

图3.1 IAR EWARM界面

3.2 主程序设计

小车在行驶过程中,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图像除噪,并提取行黑线中心位置,分析前方路径信息。针对不同的路径信息采取不同的方式控制电机的速度和方向。

整个小车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采用模块化的编程思想,整个主程序的流程图如图3.2所示。在系统初始化以后,首先进行不同路径行驶速度的设定,然后摄像头进行道路信息采集,将其传送给CPU 进行路径判断,CPU 路径判断处理后采用PID 控制或者棒棒控制同时控制相应电机转动,这样,小车就能够顺利地沿着路径行驶。小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有 2 种状态,一种是沿着同一路径行驶,另一种是路径切换。对于这 2 种状态,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 当沿着同一路径行驶时,采用PID 控制,目的是保证小车在同一路径上时能以稳定的速度行驶;当进行路径切换时,采用棒棒控制,因为小车经过不同的弯道时有不同的安全速度,采用棒棒控制能够保证小车在不同的路径切换时速度能瞬间达到弯道适合的速度值。

图3.2 主程序流程图

3.3 图像采集处理子程序

3.3.1 图像采集设计

首先开启行中断和场中断,摄像头逐行扫描像素点Dot_cnt,当一行像素240 个点扫描完毕后,进入行中断,行数Row_cnt 加1。接着扫描下一行,当第320 行扫描完毕后,进入场中断,一幅图像采集完毕。关闭所有中断,将Dot_cnt 和Row_cnt 清零,循环执行上述过程,即可连续地进行图像采集。图像采集流程如图3.3所示。

图3.3 图像采集流程

3.3.2图像除噪设计

图像除噪是为滤除噪声,减少噪声的影响,便于准确提取路径信息,本设计中考虑到实时性要求,采用中值滤波进行图像除噪。其实现思想是在整幅图像中选取一个大小合适的像素窗口,接着对窗口中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排序,取最中间的点作为窗口中心点的新灰度值,移动窗口,循环执行上述过程。具体实现方法如图3.4所示。

图3.4 图像除噪流程

3.3.3 黑线中心提设计

在图像进行除噪后,就可以对黑线中心进行提取。目前常用的黑线中心提取方法是重心提取算法。小车行驶的路径由白色背景和黑色胶带组成,两者间灰度值相差很大,所以,可以通过一个阈值来区分黑点和白点。每一行从左至右判断每一个像素点的灰度值是否大于(或小于)该阈值,从而确定此处是否为黑线上的点。图像灰度阈值一般取128 左右为宜。针对图像矩阵数据中的每一行, 从左至右依次比较各个像素点和阈值的灰度值的大小,当某一个像素点的灰度值大于或者等于阈值,则判定该点对应的是白色;反之,则判定该点属于黑色路径区域。在图像的每一行得出每个黑点的位置坐标,然后将各黑点位置坐标相加再除以黑点数量就可以得到图像每行的黑点重心位置。黑线中心提取流程如图3.5所示。

图3.5 黑线中心提取流程

图3.5黑线中心提流程图

3.3.4 路径识别设计

本文应用了路径识别中常用的曲率计算法。得到黑线中心后, 在每幅图像取固定的2行上的点A、B,如图3.6(a),A、B 一般为整幅图像的1/3 和2/3行处的点。连接 2 点, 做出 2 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线与整幅图像第2/3 行的交点为C, 求出△ABC外接圆的半径R,R 的倒数为路径的曲率ρ。实现方法如图3.5(b)所示。

在实验过程中小车行驶的轨迹由直道、弯道和S 路径组成。在S 路径, 曲率ρ= 0 是小车的方向的转折点。小车在走S 线时既需要进行左转,又需要进行右转,此时就不能简单地按照ρ的大小控制小车的方向和速度。如果ρ不等于0 时小车左转,那么判断小车右转。

的条件就是经过 1 次ρ= 0 之后, 再得到一个不等于0 的ρ值。

(a)(b)

图3.5 路径识别流程

3.3 循迹子程序

图3.6 循迹子流程

当循迹模式键按下时,小车进入循迹模式,其流程图如图3.6。将小车置于黑迹上,进入循迹模式,主控芯片控制红外探测器使能,此时左右红外探测器均未检测到出界,小车开始向前行走,此后根据左右探测器的检测信号对小车的运动状态进行相应调整,使小车按设定的轨迹行走,实现简单的循迹功能。

第4章系统样机及测试

4.1 系统样机

本设计的系统样机如图4.1所示。

图4.1系统样机

4.2 测试

经测试, 本设计中研究的摄像头循迹小车实现了自主循迹功能, 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比较清晰, 能够实时更新显示路径和车速, 直线行驶速度大小可达25 cm/s,在不同路径下小车表现了较好的鲁棒性。在小车沿着黑线行驶的测试过程中, 通过设置PWM 跳变值(定时器计数值等于跳变值时电平翻转)来控制占空比, 程序中自动重装载寄存器的值为 1 000, 即计满 1 000 重新计数。测试结果如表1 所示。

表4.1给出了当小车左转,ρ= 0.01时,左右两边跳变值大小、左右电机转

速、小车运行效果数据记录。由表4.1可知,当左电机跳变值小于等于600,跳变值之差为200 左右时,小车能完成循迹;但是当电机速度较大达到650,无论右电机的速度为多少,

小车都不能完成循迹。其原因在于,受调速性能限制,小车在循迹时行驶速度较小。其他弯道和曲率的分析与此类似。

表4.1 ρ = 0.01时数据记录

左电机跳变值右电机

跳变值

左电机转速

/(cm·s -1)

右电机转速

/(cm·s -1)

小车能

否循迹

5507001025否5507501030能5508001035否6007501525否6008001535能6008501540否6508002035否6508502040否6509002045否

第5章总结

本文根据设计内容和要求,制定了设计方案,并逐步完成了硬件和软件部分的设计。整个系统以STM32为主控芯片,实现对小车简单运动的控制,其中硬件部分包括STM32F103核心电路及外围的一些电路,主要包括电源模块电路、图像采集模块电路、速度检测模块电路、电机控制模块电路、OLED液晶屏显示模块电路,完成各部分电路设计并使用Altium Designer画出电路设计原理图;软件部分在STM32集成开发环境IAR EWARM 5.3下编写各模块程序,主要包括图像采

集子程序、循迹子程序,并通过主控制程序将各模块融合一起。整个设计将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实现对小车的控制,使小车能够做出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动作,并通过液晶显示器实时显示小车的运动参数,通过传感检测电路实现简单的避障和循迹功能。论文基本完成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并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本设计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利用高性能的STM32F103芯片,经过摄像头所采集的头像进行处理后来检测路面、障碍物等周围环境,通过高可靠性的软件设计,来实现小型电动车的智能控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智能控制技术与传感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智能机器人雏形的智能小车在探测、考古、娱乐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足球机器人研究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智能机器人发展如火如荼之期,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研制为其提供了更有利的研制手段和方法,将有助于推动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由于初次接触STM32F10x系列芯片,对其先进的中断响应系统未能很好掌握,传感信号的接收选择了一般I/O口,不过基于STM32F103的高性能,其反应速度还是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但要充分利用芯片资源及更好的实时控制在这部分还有待改进;另外,对于小车转弯过程的车速未做区别对待,在本次设计中将PWM波占空比控制在1/2以下,使小车不会因速度过高而导致转弯过程中其方向不易控制。总的来说,设计方案是比较完善的,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要求。

浅析人工智能中的图像识别技术

浅析人工智能中的图像识别技术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图像识别技术是信息时代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其产生目的是为了让计算机代替人类去处理大量的物理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图像识别技术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图像识别技术的过程分为信息的获取、预处理、特征抽取和选择、分类器设计和分类决策。文章简单分析了图像识别技术的引入、其技术原理以及模式识别等,之后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技术和非线性降维的图像识别技术及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从中可以总结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广泛,人类的生活将无法离开图像识别技术,研究图像识别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1 图像识别技术的引入 图像识别是人工智能科技的一个重要领域。图像识别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文字识别、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物体识别。图像识别,顾名思义,就是对图像做出各种处理、分析,最终识别我们所要研究的

目标。今天所指的图像识别并不仅仅是用人类的肉眼,而是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识别。虽然人类的识别能力很强大,但是对于高速发展的社会,人类自身识别能力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于是就产生了基于计算机的图像识别技术。这就像人类研究生物细胞,完全靠肉眼观察细胞是不现实的,这样自然就产生了显微镜等用于精确观测的仪器。通常一个领域有固有技术无法解决的需求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新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也是如此,此技术的产生就是为了让计算机代替人类去处理大量的物理信息,解决人类无法识别或者识别率特别低的信息。 图像识别技术原理 其实,图像识别技术背后的原理并不是很难,只是其要处理的信息比较繁琐。计算机的任何处理技术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都是学者们从生活实践中得到启发而利用程序将其模拟实现的。计算机的图像识别技术和人类的图像识别在原理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机器缺少人类在感觉与视觉差上的影响罢了。人类的图像识别也不单单是凭借整个图像存储在脑海中的记忆来识别的,我们识别图像都是依靠图像所具有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自行车测速系统设计-精品

基于单片机自行车测速系统设计 摘要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行车不再仅仅是普通的运输、代步的工具,而是成为人们娱乐、休闲、锻炼的首选。自行车的速度里程表能够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让人们能清楚地知道当前的速度、里程等物理量。本论文主要阐述一种基于霍尔元件的自行车的速度里程表的设计。以 AT89C52 单片机为核心,A44E 霍尔传感器测转数,实现对自行车里程/速度的测量统计,采用 24C02 实现在系统掉电的时候保存里程信息,并能将自行车的里程数及速度用LED实时显示。文章详细介绍了自行车的速度里程表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硬件部分利用霍尔元件将自行车每转一圈的脉冲数传入单片机系统,然后单片机系统将信号经过处理送显示。软件部分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该系统硬件电路简单,子程序具有通用性,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里程/速度;霍尔元件;单片机;LED显示

Bike speed system design based on single chip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ing of people’s life, the bi cycle is not only the universal t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substitute for walking, but becomes the first choice of entertainment and exercising. The bicycle mileage/speed can fulfill the basic need of people’s life, so that they can learn the speed and the mileage of the bicycle. In this paper, the bicycle mileage/speed design based on the Hall element is elaborated. By AT89C52 as kernel, using A44E Hall element to measure revolution, the measure and statistic are achieved. The range information is saved by 24C02 when the power is off, the bicycle speed can be displayed on LED. In this article, the hardware circuit and software design of bicycle mileage/speed instrument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About the hardware, the pulse number is transmitted of one cycle of the bicycle into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ystem. Then the signal processed by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ystem is sent to display scream. About the software, in assemble language; the program is designed in the mode of modules. The system has simple hardware, common sub-program, and meets the demand of design. . Keyword:Mileage / speed; Hall element;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LED

基于STM32 智能抓物小车的设计 电子设计II课程报告

摘要 本实验主要分析把握对象的智能车基于STM32F103的设计。智能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STM32F103控制器、伺服驱动电路、红外检测电路、超声波避障电路。本试验采用STM32F103微处理器作为核心芯片,速度和转向的控制采用PWM技术,跟踪模块、检测、障碍物检测和避免功能避障模块等外围电路,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 小车行驶时,避障程序跟踪程序,具有红外线跟踪功能的汽车检测电路。然后用颜色传感器识别物体的颜色和抓取。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伺服控制功能,简单的智能车跟踪和避障功能的软件设计和控制程序,在STM32集成开发环境IAR编译,并使用JLINK下载程序。 关键词:stm32;红外探测;超声波避障;颜色传感;舵机控制

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mainly analyzed the grasping object intelligent car based on STM32F103 desig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telligent system mainly includes STM32F103 controller, servo drive circuit, infrared detection circuit, ultrasonic obstacle avoidance circuit. This test uses the STM32F103 microprocessor as the core chip, the speed and steering control using PWM technology, tracking module and detection, obstacle avoidance module for obstacle detection and avoidance function, other peripheral circuit to achieve the overall function of the system. The car is moving, obstacle avoidance procedures prior to tracking program, car tracking function with infrared detection circuit. Then use color sensor to recognize object color and grab. On the basis of the hardware design is proposed to realize the servo control function, simple intelligent car tracking and obstacle avoidance function of the software design, and the control program is compiled in the STM32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AR, and download the program using Jlink. Key words: STM32; infrared detection; ultrasonic obstacle avoidance; color sensing; steering control

汽车车速检测系统设计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1 论文综述 (2) 1.1 车速检测系统的背景和意义 (2) 1.2 车速检测系统的发展前景 (3) 2 车速检测系统的设计思路 (3) 3 系统单元模块选型 (3) 3.1传感器选择 (3) 3.2 单片机选型 (4) 3.3 显示模块的选型 (4) 3.4 报警电路选择 (5) 3.5 程序语言的选择 (5) 4 系统硬件设计 (6) 4.1 AT89C51主控电路 (6) 4.1.1 AT89C51的管脚说明 (6) 4.1.2 复位电路 (7) 4.1.3 晶振电路 (8) 4.1.4 存储器AT24CO2 (9) 4.2 传感器电路模块介绍 (9) 4.2.1 霍尔式车速传感器 (10) 4.2.2 霍尔传感器的特性 (11) 4.2.3 霍尔传感器引脚说明 (12) 4.2.4 霍尔传感器车速测量原理 (12) 4.2.5 霍尔传感器的转速测量方法 (12) 4.2.6 霍尔传感器设计电路 (12) 4.3 显示模块的介绍 (13) 4.3.1 LED数码管介绍 (13) 4.3.2 LED数码管特性 (13)

4.3.3 74HC573作用………………………………………………………………………… 13 4 4.3.4 显示电路 (13) 4.4 DM74LS14工作原理 (17) 4.4.1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17) 4.5 硬件总体设计 (17) 5 软件设计 (19) 6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A (21) 附录B (22) 致谢 (29)

(人工智能)关于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的就业情况

(人工智能)关于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的就业情况

关于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的就业情况(2008-10-0216:06:10) 最近遇到壹些朋友问我考研方向,我告诉他们叫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主要是图形图像处理这个领域。他们又问这个方向将来主要从事什么职业,进入什么样的公司?呀!这个我仍真没怎么关注,所以就上网查了查,来了解壹下。下面是转载的壹篇文章: 就我见来,个人觉得图像处理的就业仍是不错的。首先能够把图像见成二维、三维或者更高维的信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图像处理是整个信号处理里面就业形势最好的,因为你不仅要掌握(壹维)信号处理的基本知识,也要掌握图像处理(二维或者高维信号处理)的知识。其次,图像处理是计算机视觉和视频处理的基础,掌握好了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就业时就能够向这些方向发展。目前的模式识别,大部分也均是图像模式识别。于实际应用场合,采集的信息很多均是图像信息,比如指纹、条码、人脸、虹膜、车辆等等。说到应用场合,千万不能忘了医学图像这壹块,如果有医学图像处理的背景,去壹些医疗器械公司或者医疗软件公司也是不错的选择。图像处理对编程的要求比较高,如果编程很厉害,当然就业也多了壹个选择方向,且不壹定要局限于图像方向。 下面谈谈我所知道的壹些公司信息,不全,仅仅是我所了解到的或者我所感兴趣的,实际远远不止这么多。 搜索方向 基于内容的图像或视频搜索是很多搜索公司研究的热点。要想进入这个领域,必须有很强的编程能力,很好的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背景。要求高待遇自然就不错,目前这方面的代表公司有微软、google、yahoo和百度,个个鼎鼎大名。

医学图像方向 目前于医疗器械方向主要是几个大企业于竞争,来头均不小,其中包括Simens、GE、飞利浦和柯达,主要生产CT和MRI等医疗器材。由于医疗器械的主要功能是成像,必然涉及到对图像的处理,做图像处理的很有机会进入这些公司。它们于国内均设有研发中心,simens的于上海和深圳,GE和柯达均于上海,飞利浦的于沈阳。由于医疗市场是壹个没有完全开发的市场,而壹套医疗设备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所以于这些地方的待遇均仍能够,前景也见好。国内也有壹些这样的企业比如深圳安科和迈瑞 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方向 我没去调研过有哪些公司于做,但肯定不少,比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仍有壹个很大的方向是车牌识别,这个我倒是知道有壹个公司高德威智能交通似乎做的很不错的样子。目前视频监控是壹个热点问题,做跟踪和识别的能够于这个方向找到壹席之地。 上海法视特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于视觉和识别方面做的不错。北京的我也知道俩个公司:大恒和凌云,均是以图像作为研发的主体。 视频方向 壹般的高校或者研究所侧重于标准的制定和修改以及技术创新方面,而公司则侧重于编码解码的硬件实现方面。壹般这些公司要求是熟悉或者精通MPEG、H.264或者AVS,选择了这个方向,只要做的仍不错,基本就不愁饭碗。由于这不是我所感兴趣的方向,所以这方面的公司的信息我没有收集,但平常于各个bbs或者各种招聘网站经常见到。 我所知道的俩个公司:诺基亚和pixelworks

智能小车系统

智能小车系统 作者: 黎波 罗均元 李中华 赛前辅导:王老师 杨老师 摘要 本设计采用两块单片机(89S52)作为自动控制小车的检测控制、显示计算核心。路面黑线检测采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车速和距离检测使用了霍尔传感器,金属检测使用了金属接近开关。电源部分采用了强电流、弱电流分开。数字、模拟独立供电,利用光电耦合器件避免了电动机对控制系统的干扰。同时利用了PWM技术动态的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利用低密度PLD 简化电路提高硬件系统的可靠性,基于这些完备可靠的硬件设计,使用了一套独特的软件算法实现了小车在金属的检测,和在高速运动中的精确控制,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设计的主要特色: ~高效的H型PWM电路,提高电源的利用率。 ~控制电路电源和电动机电源隔离,信号通过光电耦合器传输。 ~红外检测路面,软件纠错,免受路面杂质干扰。 ~优化软件算法,智能化的自动控制,反应迅速。 ~前置式方向灯,行驶状态一目了然。 一:系统设计及方案论证 根据题目要求,系统可以划分为几个基本模块,如图1-1所示。对各模块的实现,分别有以下一些不同的设计方案: 1-1 1:电机驱动调速模块 方案一:采用继电器对电动机的开或关进行控制,通过开关的切换对小车的速度进行调整。这个方案的优点是电路较为简单,缺点是继电器的响应速度慢,机械结构易损坏,寿命短,可靠性差。 方案二:采用电阻网络或数字电位器调整电动机的分压,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但是电阻网络只能实现有级调速,而数字电阻元件价格昂贵,主要问题是一般电动机的电阻很小,但电流很大;分压不仅会降低

效率,而且实现很困难。 方案三:采用由双极性管组成的H型PWM电路。用单片机控制晶体管使之工作在占空比可调的开关状态,精确调整电机转速。这种电路由于工作在管子的饱和截止模式下,效率非常高;H型电路保证了可以简单地实现转速和方向的控制;电子开关的速度很块,稳定性也很高,是一种广泛采用的PWM调速技术。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选用方案三。 2:路面黑线探测模块 探测路面黑线的大致原理是:光线照射到路面并反射,由于黑线和白线的反射系数不同,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反射光强弱判断是否到达跑道边侧。 方案一:可见光发光二极管与光敏二极管组成的发射-接收电路。这种方案的缺点在于其他环境光源会对光敏二极管的工作产生很大干扰,一旦外界环境条件改变,很可能造成误判和漏判;虽然采取超高亮度发射管可以降低一定的干扰,但这势必会增加额外的功率损耗。 方案二:脉冲调制的反射式红外发射-接收器。考虑到环境光干扰主要是直流分量,如果采用有交流分量的调制信号可大幅度减少外界干扰;另外,红外发射管的最大工作电流取决于平均电流,如果采用占空比小的调制信号,在平均电流不变的情况下,瞬时电流可以很大(50-100MA),这样也可以大大提高信噪比。但电路较复杂且软件工作量加大。 方案三:不调制的反射式红外发射-接收器。由于采用红外管代替普通可见光管,可以降低环境光源干扰;如果直接用直流电压对管子供电,限于管子的平均功率要求,工作电流在10MA左右。 由于发射接收组件距离路面较近,切组件有外罩防止外界的干扰,所以我们采用了方案三。 3:车轮测速及路程计算模块 方案一:采用霍尔元件,该器件内部由三片霍尔金属板组成,当磁铁正对金属片时,由于霍尔效应,金属板发生横向导通,因此可以在车轮上安装磁铁,而将霍尔器件安装在固定轴上,通过对脉冲的计数进行车速测量。 方案二:受鼠标的工作原理启发,采用断续式光电开关。由于该开关是沟槽结构,可以将其置于固定轴上,再在车轮上均匀的固定多个遮光条,让其恰好通过沟槽,产生一个个脉冲。通过脉冲的计数对速度进行测量。 上述方案二计数精度较高,但安装不便且MCU计数负担过重,影响小车速度的提升。方案一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性能稳定切装配容易,因

基于单片机设计的自行车测速计系统

届.别. 2013届 学号 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设计的自行车测速系统 姓名 系别、专业 导师姓名、职称 完成时间 1

目录 摘要 .............................................................. 3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Abstract............................................................ 3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1 绪论 ........................................................... 4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1.1 课题背景 ................................................. 5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1.2 课题主要任务及内容........................................ 5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1.3 任务分析与实现............................................ 5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2 系统设计 ....................................................... 6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2.1 硬件方案设计.............................................. 6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2.2 软件方案设计.............................................. 7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 2.3 硬件电路设计.............................................. 8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 2.3.1 概述................................................ 8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 2.3.2 系统总电路图......................................... 9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 2.3.3 单片机简介.......................................... 9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 2.3.4 单片机的引脚功能介绍............................... 10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 2.3.5 单片机中断系统介绍................................. 10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 2.3.6 传感器及其测量系统................................. 11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 2.3.7 霍尔传感器的测温原理............................... 11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 2.3.8 集成开关型霍尔传感器............................... 12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 2.4 单片机外围电路的设计......................................... 13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 2.4.1 时钟电路的设计......................................... 13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 2.4.2 复位电路的设计......................................... 14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 2.4.3 显示电路的设计......................................... 15锹籁饗迳琐筆襖鸥娅薔。 3 软件程序设计 .................................................. 16構氽頑黉碩饨荠龈话骛。 3.1 概述 ..................................................... 16輒峄陽檉簖疖網儂號泶。 3.2 总体程序设计............................................. 16尧侧閆繭絳闕绚勵蜆贅。 3.3 中断子程序设计........................................... 18识饒鎂錕缢灩筧嚌俨淒。结论 ............................................................ 19凍鈹鋨劳臘锴痫婦胫籴。参考文献 ......................................................... 20恥諤銪灭萦欢煬鞏鹜錦。致谢 ............................................................. 20鯊腎鑰诎褳鉀沩懼統庫。附件一:总体原理图设计............................................ 21硕癘鄴颃诌攆檸攜驤蔹。

智能小车硬件系统-STM32最小系统

智能小车硬件系统设计-STM32最小系统 1.智能小车的车体结构选择 目前常用的移动机器人运行机构的方式有轮式、履带式、腿式以及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轮式和履带式机器人适合于条件较好的路面,而腿式步行机器人则适合于条件较差的路面。为了适应各种路面的情况,可采用轮、腿、履带并用。在各种实用的移动机器人中以轮式机器人,最为常见,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机械设计上非常成熟。本文中智能小车的设计思想是作为在路面环境较好的场合中工作的机器人使用,所以采用轮式机器人。机器人车体由车架、蓄电池、直流电机、减速器、车轮等组成,它是整个小车的基础部分。 从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车轮个数来说,常用的为三轮或四轮,更多轮的机器人则多见于可变构形的移动机器人应用。四轮机构在稳定性方面强于三轮机构。而一般轮式移动机器人转向装置的结构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使用舵机转向,在此方式下前轮是自由轮,后轮是驱动轮,使用一个电机进行驱动,转向使用舵机控制转向轮前轮实现另外一种方式使用差动控制转向,与舵机转向相同的是,后轮是驱动轮,但左、右轮使用独立的电机驱动,前轮为自由轮,转向通过控制左右驱动轮速度的方式实现。综合考虑到智能小车承载能力、稳定性以及转向精度的要求,系统采用了四轮差动转向式,其中后部两轮为驱动轮,前部两轮为随动万向轮。 2.智能小车控制系统方案 在整个智能小车系统的总体设计之中,控制系统是最重要的,它是整个系统的灵魂。控制系统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机器人系统智能化水平的高低。机器人的各种功能都在控制系统的统一协调前提下实现,控制系统设计的策略也决定了整个机器人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其可扩展性。本文设计的智能小车控制系统,具备了障碍物检测、自主定位、自主避障、总线通信、无线通信等一系列功能。根据上述所提及的智能小车的功能要求,课题研究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源模块、微控制器模块、障碍检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速度检测模块、通讯扩展模块等部分。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具体设计过程中,各模块硬件以及软件部分力求相对独立,为日后的更新和后续升级提供便利。

智能小车设计报告

智能小车 学校:江汉大学 学院:物信学院 班级、姓名: 10通信曹聪慧 10自二彭洋

摘要: 本系统采用STC89C52作为主控制芯片,采用7805作为稳压芯片,采用L9110芯片作为直流电机驱动,在PWM 控制下,小车自动寻路,快慢速行驶和转向。三者的结合使小车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并用霍尔元件测速,用1602液晶把速度显示出来。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能高。 关键词:STC89C52单片机、PWM调速、自动循迹,测速

目录 1.系统方案 (4) 1.1 车体设计 (4) 1.2 控制器模块 (4) 1.3电机模块 (4) 1.4电机驱动模块 (5) 1.5测速模块 (5) 1.6电源模块 (5) 1.7最终方案 (6) 2.系统硬件设计 (7) 2.1电源模块的设计 (7) 2.1控制模块的设计 (6) 2.1循迹模块的设计 (6) 2.1电机驱动模块的设计 (7) 2.1测速模块的设计 (7) 3.软件程序的设计 (10) 3.1总体流程图 (10) 3.2软件大体思路 (10) 4.系统功能测试 (9) 4.1 问题分析及解决 (10) 5.总结 (12) (附录)

系统方案 1.1 车体设计 自己制作电动车。一般的说来,自己制作的车体比较粗糙,性能不太稳定。但只要对车体仔细制作,通过优良的控制算法,也能实现控制小车前进转弯的功能。 1.2 控制器模块 采用STC公司的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STC89C52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的51内核的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空间的可反复擦些1000次的Flash只读存储器,具有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32个IO口,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且该系列的51单片机可以不用烧写器而直接用串口或并口就可以向单片机中下载程序。我们自己制作51最小系统板,体积很小,下载程序方便,放在车上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 1.3电机模块 方案一:采用步进电机实现物体的精确定位和方向控制。步进电机可以作为一种控制用的特种电机,可以精确地控制角度和距离。缺点是相对体积较大,力矩比较小,容易失步,而且价格比较昂贵。 方案二:采用普通直流电机。直流电机运转平稳,精度有一定的保证。直流电机控制的精确度虽然没有步进电机那样高,但完全可以满足本题目的要求。通过单片机的PWM输出同样可以控制直流电机的旋转速度,实现电动车的速度控制。并且直流电机相对于步进电机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工智能的应用围变得越来越广,而模式识别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方向。在介绍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的相关知识的同时,对人工智能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论述。模式识别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智能,着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以及50年代人工智能的兴起,模式识别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模式识别与统计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控制论等都有关系。它与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的研究有交叉关系。模式识别的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词:模式识别;数字识别;人脸识别中图分类号;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kes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ecome more and more widely. Pattern recognition,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 the introduc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related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pattern recognition applications were discussed.Pattern recognition is a basic human intelligence, the emergence of the 20th century, 40 years of computer and the ri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1950s,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statistics, psychology,

区间测速方案分解

卡口区间测速系统设计方案 设 计 方 案 书 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00九年五月

1 区间测速系统 1.1概述 传统超速抓拍系统采用的是单点测速方式,测量的是车辆的瞬时速度,争议较大、容易躲避。区间测速是在高速公路某一区间(一般为20公里左右)的两端安装自动抓拍系统,记录车辆通过两端的时间,利用“速度=距离/时间”公式,计算出车辆在该区间内的平均车速。为达到满意的效果,抓拍系统应具有很高的车辆捕获率和识别正确率。区间测速让驾驶员难以回避,做为处罚超速违法行为的法律依据将更有说服力。区间测速与单点测速相比有如下优势: 1.监控范围大。区间测速系统由于对监控路面进行长距离监控,对该区间内行驶的机动车进行全程监控,扩大了超速监控的范围,控制了区间内整体的行车速度。 2.测速精度高。区间距离为两个监测断面之间的距离,通过激光测量标定,距离误差几乎为零;机动车行驶时间为经过两个监测断面的时间差,所有断面点设备时间同步,并采用GPS时钟校时,时间误差小。 3.“反监控”能力强、监控效果显著。机动车驾驶员常利用电子狗等高科技设备提前发现电子警察并进行逃避;在单点测速或监控点周边地段刹车减速,经过监控点后继续超速行驶;这类具有反监控能力的违法超速车,在区间测速系统监控下将无所遁形。 4.说服力强,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区间测速系统测速原理简单,精度高,监控范围为全区间,控制区间内的平均车速,更容易被驾驶人接受。 5.可拓展性更强。根据应用的需要,区间测速系统可以扩展更多的应用功能,如:道路监控功能、治安(交通)卡口功能、交通流采集功能、非法占用路肩等违法取证功能(路肩加设备)、交通诱导功能(加诱导屏)等。

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发展规划报告

图像所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根据学校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特制定图像所相应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以推动本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一、学科建设总体目标 (一)学科基础 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简称图像所)将继续以跻身于我国的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切入点,从事发展巡航导弹中制导、末制导关键技术,承担相关预先研究和攻关科研任务为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 (1)目前本学科点共有五个研究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应用”、 “成像自动目标识别与精确制导技术”、 “多谱成像与遥感图像处理”、 “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 “面向模式识别的专用处理机与IC芯片设计”。 (2)本学科点现有科研人员26人,其中教授(含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7人。科研教学梯队层次高,年龄、专业结构合理。现有教学科研用房4000 平方米。实验设备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已初步形成先进、配套的教学、科研、开发环境和雄厚的技术储备。 (3)学科特点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信息科学技术领域中发展最迅速的前沿领域之一。

来自不同成像传感器的不同谱段的图像信号能全面揭示客观世界的各种特性,智能控制是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相结合的现代控制理论和技术,图像模式处理、识别与智能控制的结合构成了智能信息系统和智能自动化系统发展的基础,不仅科学意义深远而且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学科点的主要特色是紧密结合航天、航空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国家目标,进行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重点研究多谱段图像模式信息的获取、表示、处理、分析与智能系统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同时培养和造就本领域高层次、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本学科点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是: ·计算机视觉与应用 在基于信息融合的信号处理、基于视觉、力觉和超声波接近觉的多传感器机器人系统和飞行器三维航迹规划技术方面具有特色,承担了国家重大型号XY-20末制导航迹规划攻关项目并进入型号研制。 ·成像自动目标识别与精确制导技术 开展面向复杂背景和随机环境下成像自动目标检测、识别、跟踪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算法和新系统的研究,其特色是瞄准有关国家安全的国家目标,紧密结合航天航空高技术发展,在基于图象和图象序列的自动目标识别,景象匹配定位等精确制导领域开展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的研究,并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应用于国防高技术武器系统中。 ·多谱成像与遥感图像处理 研究微波辐射特性及成像技术、激光雷达成像信号处理和遥感图像处理与

智能小车系统项目设计方案

智能小车系统项目设 计方案 第一章引言 1.1 智能车研究背景 1.1.1发展历史 智能小车系统是迷你版的智能汽车,二者在信息提取,信息处理,控制策略及系统搭建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说智能小车系统将为智能汽车提供很好的试验和技术平台,从而推动智能汽车的发展。 智能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将在减少交通事故、发展自动化技术、提高舒适性等许多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同时智能汽车是一个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信息融合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于一身的行业,它的发展势必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在自动化智能方面的水平[1]。汽车在走过的100多年的历史中,从没停止过智能化的步伐,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日益加剧和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兴起,国际上对于智能汽车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成为热门,一大批有实力有远见的大公司、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很多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都十分重视并积极发展智能车系统,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取得了很多成就。我国的相关研究也已经开展,清华大学成立了国最早的研究智能汽车和智能交通的汽车研究所,在汽车导航、主动避撞、车载微机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2000年智能交通系统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国防科大研制出第四代无人驾驶汽车,西北工业大学、交通大学、大学等也展开了相关研究。这一新兴学科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学者投入其中。

1.1.2 智能车的应用前景 智能车系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结合传感器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实现汽车的自适应巡航并把车开得又快又稳、安全可靠;汽车夜间行驶时,如果装上红外摄像头,就能实现夜晚汽车的安全辅助驾驶;此外,智能车系统还可以工作在仓库、码头、工厂或危险、有毒、有害的工作环境里,并能担当起无人值守的巡逻监视、物料的运输、消防灭火等任务。在普通家庭轿车消费中,智能车的研发也是很有价值的,比如雾天能见度差,人工驾驶经常发生碰撞,如果用上这种设备,激光雷达会自动探测前方的障碍物,电脑会控制车辆自动停下来,撞车就不会发生了。 1.2智能汽车大赛介绍 公司开发嵌入式解决方案的历史可追溯到50多年前,现在,已发展成为在20多个国家设有业务机构,拥有 20,000多名员工的实力强大的独立企业。 公司专门为汽车、消费电子、工业品、网络和无线应用提供“大脑”。他们无比丰富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微处理器、微控制器、传感器、射频半导体、模块与混合信号电路及软件技术已嵌入在全球使用的各种产品中。并拥有雄厚的知识产权,其中包括6,200 多项专利。 为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教高司函[2005]201号文,附件1),由教育部高等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自动化分教指委)主办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该竞赛以智能汽车为研究对象的创意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一种具有探索性工程实践活动,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之一。该竞赛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旨在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该竞赛由竞赛秘书处为各参赛队提供/购置规定围的标准硬软件技术平台,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设计、实际制作、整车调试、现场比赛等环节,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协同工作,初步体会一个工程性的研究开发项目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该竞赛融科学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为一体,是以迅猛发展、前景广阔的汽

人工智能YOLO V2 图像识别实验报告材料

第一章前言部分 1.1课程项目背景与意义 1.1.1课程项目背景 视觉是各个应用领域,如制造业、检验、文档分析、医疗诊断,和军事等领域中各种智能/自主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它的重要性,一些先进国家,例如美国把对计算机视觉的研究列为对经济和科学有广泛影响的科学和工程中的重大基本问题,即所谓的重大挑战。计算机视觉的挑战是要为计算机和机器人开发具有与人类水平相当的视觉能力。机器视觉需要图象信号,纹理和颜色建模,几何处理和推理,以及物体建模。一个有能力的视觉系统应该把所有这些处理都紧密地集成在一起。作为一门学科,计算机视觉开始于60年代初,但在计算机视觉的基本研究中的许多重要进展是在80年代取得的。计算机视觉与人类视觉密切相关,对人类视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将对计算机视觉的研究非常有益。 计算机视觉是一门研究如何使机器“看”的科学,更进一步的说,就是是指用摄影机和电脑代替人眼对目标进行识别、跟踪和测量等机器视觉,并进一步做图形处理,使电脑处理成为更适合人眼观察或传送给仪器检测的图像。作为一个科学学科,计算机视觉研究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试图建立能够从图像或者多维数据中获取‘信息’的人工智能系统。这里所指的信息指Shannon定义的,可以用来帮助做一个“决定”的信息。因为感知可以看作是从感官信号中提取信息,所以计算机视觉也可以看作是研究如何使人工系统从图像或多维数据中“感知”的科学。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之一,未来社会进一步地朝着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前进。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这其中图像信息是目前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信息。利用这些图像信息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图像目标定位识别技术。不管是视频监控领域还是虚拟现实技术等都对图像的识别有着极大的需求。一般的图像目标定位识别系统包括图像分割、目标关键特征提取、目标类别分类三个步骤。 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含多隐层的多层感知器就是一种深度学习结构。深度学习通过组合低层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层表示属性类别或特征,以发现数据的分布式特征表示。深度学习的概念由Hinton等人于2006年提出。基于深度置信网络提出非监督贪心逐层训练算法,为解决深层结构相关的优化难题带来希望,随后提出多层自动编码器深层结构。此外Lecun等人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是第一个真正多层结构学习算法,它利用空间相对关系减少参数数目以提高训练性能。

智能小车硬件系统设计正文

1 引言 智能作为现代的新发明,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它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环境里自动的运作,不需要人为的管理,可应用于科学勘探等用途。智能电动小车就是其中的一个体现。设计者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它的行进、绕障、停止的精确控制以及检测数据的存储、显示,无需人工干预。因此,智能电动小车具有再编程的特性,是机器人的一种。 根据本设计的要求,确定如下方案: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电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案,运用光电传感器、金属探测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组成不同的检测电路,实现小车在行驶中自动寻迹、探测预埋金属铁片、躲避障碍物等问题。并将测量数据传送至单片机进行处理,然后由单片机根据所检测的各种数据实现对电动小车的智能控制。 这种方案能实现对电动小车的运动状态进行实时控制,控制灵活、可靠,精度高,可满足系统的各项要求。 本设计采用了比较先进的AT89C51为控制核心,功耗很低。该设计具有实际意义,可以应用于考古、机器人、娱乐等许多方面。尤其是在足球机器人研究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考古方面也应用到了超声波传感器进行检测。所以本设计与实际相结合,现实意义很强。 1.1 智能电动小车设计概述 随着计算机、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化技术的开发速度越来越快 ,智能度越来越高 ,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在海洋开发、宇宙探测、工农业生产、军事、社会服务、娱乐等各个领域。智能电动小车系统以迅猛发展的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了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主要由路径识别、角度控制及车速控制等功能模块组成[2]。同时,当今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如火如荼,其应用在国防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开展。神五、神六升天、无人飞船等等无不得益于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已把机器人制作比赛作为创新教育的战略性手段。如日本每年都要举行诸如“NHK杯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日本机器人相扑大会”、“机器人足球赛”等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制作比赛,参加者多数为学生,目的在于通过大赛全面培养

基于51单片机自行车测速系统设计

摘要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尤其是对健身的要求。自行车不再仅仅是普通的运输、代步的工具,而是成为人们娱乐、休闲、锻炼的首选。自行车的速度里程表能够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让人们能清楚地知道当前的速度、里程等物理量。而对于自行车运动员来说,最为关心的莫过于一段时间内的训练效果。因为教练要根据一段时间内运动员的训练效果进行评估,从而进行适当的调整已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的状态。因此爱好自行车运动的人十分学要一款能测速的装置,以知道自己的运动情况。并根据外界条件,如温度,风速等进行适当的调节,已达到最佳运动的效果。 关键词:单片机、LED显示、里程/速度、霍尔元件

第一章系统总方案分析与设计 1.1 课题主要任务及内容 本课题主要任务是利用霍尔元件、单片机等部件设计一个可用LED数码管实时显示里程和速度的自行车的速度里程表。本文主要介绍了自行车的速度里程表的设计思想、电路原理、方案论证以及元件的选择等内容,整体上分为硬件部分设计和软件部分设计。 本文首先扼要对该课题的任务进行方案论证,包括硬件方案和软件方案的设计;继而具体介绍了自行车的速度里程表的硬件设计,包括传感器的选择、单片机的选择、显示电路的设计;然后阐述了该自行车的速度里程表的软件设计,包括数据处理子程序的设计、显示子程序的设计;最后对本次设计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具体的硬件电路包括AT89C52单片机、霍尔元件以及LED显示电路等。 软件设计包括:中断子程序设计,里程计算子程序设计,显示子程序设计。软件采用汇编语言编写,软件设计的思想主要是自顶向下,模块化设计,各个子模块逐一设计。 1.2 任务分析与实现 本设计的任务是:以通用AT89C52单片机为处理核心,用传感器将车轮的转数转换为电脉冲,进行处理后送入单片机。里程及速度的测量,是经过AT89C52的定时/计数器测出总的脉冲数和每转一圈的时间,再经过单片机的计算得出,其结果通过LED显示器显示出来。 本系统总体思路如下:假定轮圈的周长为L,在轮圈上安装m个永久磁铁,则测得的里程值最大误差为L/m。经综合分析,本设计中取m=1。当轮子每转一圈,通过开关型霍尔元件传感器采集到一个脉冲信号,并从引脚P3.2中断0端输入,传感器每获取一个脉冲信号即对系统提供一次计数中断。每次中断代表车轮转动一圈,中断数n和周长L的乘积为里程值。计数器T1计算每转一圈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计算出即时速度v。当里程键按下时,里程指示灯亮,LED切换显示当前里程;当速度键按下时,速度指示灯亮,LED切换显示当前速度。 要求达到的各项指标及实现方法如下: 1. 利用霍尔传感器产生里程数的脉冲信号。 2. 对脉冲信号进行计数。 实现:利用单片机自带的计数器T1对霍尔传感器脉冲信号进行计数。 3. 对数据进行处理,要求用LED显示里程总数和即时速度。 实现:利用软件编程,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需要的数值。 最终实现目标:自行车的速度里程表具有里程、速度测试与显示功能,采用单片机作控制,显示电路可显示里程及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