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姚大力

2002年第4期

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问题时,元朝灭亡后的那几十年中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明初甘为元遗民者为数众多。这里所谓遗民,指的是经历改朝换代后拒绝这样一种遗民概念的完全形成,大概要到元明之际。但是,凡在前一个王朝作过一道德约束实际上是从宋朝起就得到大力提倡和强调的。所以宋朝灭亡以后留下当然上述道德约束并没有要求作遗民的人直接去反对新政权或者从事秘密抵抗运合法性,只要采取消极的不合作态度(不再作官)就可以了。著名的宋遗民谢枋得就只不过他本人已是“宋室孤臣,只欠一死”而已。1传说中的商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土国家的概念去考量这段史事时,他们发现,像这样作遗民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草,莫不属于周朝所有。因此他们宁可把“不食周粟”解释成不接受周的俸禄。当那意思是:“伯夷久不死,必有饭之者矣。”这是实际上在婉转地说,他们并不是食。

元朝这样一个由蒙古人做皇帝的王朝,也留下大批心甘情愿的遗民,并且其中个人遭遇差别很大。其中名声最大的三个被明人称为“国初三遗老”,入明后分别考试的试卷等文化活动,但拒绝到明政府里面正式做官,居然都安然无恙地活到杨维桢写过一篇《老客妇谣》,借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不愿再嫁的话题来表诗拿给朱元璋看,建议朱元璋杀他。朱元璋说“老蛮子止欲成其名耳”,没有采取行因为也有一点名气,躲了几年,还是被政府找出来,强迫他们做官,结果只好自当然更多的人没有这样戏剧化的命运,能够平安无事地以遗民身份了却一生。

二是遗民心态的泛化。如果遗民是指拒绝在新王朝做官的人们,那么遗民的范王朝做官的机会而又拒绝了这种机会(包括拒绝科举考试)的人们。这样的人数量总能扩大到比之大得多的社会范围中去。元明之际的遗民心态突出地表现在对改仕舆论中间。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晚年因为子孙犯罪受牵连,被流放四川,息说,宋濂对自己一生小心为人,却几次遭遇命运颠簸很有点想不通。在夔州的来向一位老和尚请教。老和尚问他,“于胜国尝为官乎?”宋濂回答,曾经作翰林国

宋濂当晚就吊死在寺院客房里。另一则关于周伯琦的逸闻也很有典型性。此人是是当时有名的文人。他被放到江南做官后就一直赖在南方不肯回朝。朱元璋进攻朱元璋责问他说:“元君寄汝心膂,乃资贼以乱耶?”于是先赐他大醉三日,然后处疑问。虽然后来确有人(例如谈迁)相信,宋濂曾经应召入元廷作翰林国史编修;但记资料认定,他“以亲老不敢远违固辞”,“实未受官至京师也”。宋濂自己也曾明曾不能沾分寸之禄”。上述传言说他自认做过元代朝官,显然不会是事实。至于周但他是回到家乡江西,“久之乃卒”,也不存在被朱元璋处死之事。然而,传闻之的可贵。因为它表明了当时人们对事情本应当如何发生的普遍见解。对降臣结局民心态的泛化。

三是明朝推翻元朝而统治中国,这件事在明初的人看来,它的意义不过是实现给钱穆以极大的刺激。在他的长篇论文《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里,钱穆非常敏开国,不及攘夷”,“心中笔下无华夷之别”。在钱穆看来,元亡明兴,远不止是一结束异族统治、“华夏重光”的“大关节”。值得注意的是,钱穆自己感觉到,这是应该达到的认识。但实际情况却与他的想法大相径庭。元朝灭亡了,人们并没有伸政权”。元朝一百年统治的历史合法性并没有随这个政权的被推翻而一同失落。当讲过“驱逐胡虏”,这句话被后来的人们广为引用。但在更多的场合,他一直力图治衰败,群雄并起。元失天下于群雄(有时候他也会说是“群盗”),而明朝立国,乃天下。所以他说:“元虽夷狄,然君主中国且将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元据当时流言,奉命北伐的徐达因故意放纵元顺帝北逃而受到朱元璋的责备。徐达御中国。我执之以归,汝何治焉?”

钱穆确实可以说是目光如炬。他只是从以上所列举的三个方面之一,就一下子近代以前的中国历史上,尽管“华夷”的种族意识始终存在,非汉族对于人口比自己往往还是能够被汉族所接受。这是为什么呢?

对上述问题的一种最具有影响力的回答,就是所谓“文化至上主义”(culturalism 括如下。华夏或者后来的汉民族很早就认为,华夏文化是一种普世适应的文化。不是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的差异,而是一种普世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差异文明之间的差异。这样,在前近代的中国人看来,所谓“夷夏之辨”表面上是族类种文化的差异。蛮夷如果提高了文明程度就可以变成华夏;相反,华夏的文明如化至上主义”的解释认为,由于这样的立场出发,华夏民族的文化归属感超越了它是说,中国文化至上主义的传统把汉文化、而不是国家或族类(即种族)作为忠诚的的文化策略,那么从政治上接受蛮夷的统治也是可以的。

在回答以汉族为主的中国社会为什么会在历史上多次接受北方民族所建立的王上主义的解释确实有它很奏效的地方。蓝德彰在1980年发表一篇论文里指出,清有一种特别的关注。相类似的境遇使这两个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同样深刻地感受构上的种种弱点所导致的满族统治者君临天下的局面,可以由“充满力量的、真正来加以补偿。文化至上主义就这样克服了“被更狭隘地加以界定的各种政治忠诚的之际的王朝更递完成以后,“抱着对他们自身文化的普遍性与永恒性的信念,参与在这里,文化认同起到了超越政治、宗教乃至种族隔阂的功能。

但是,从现代人的观念看问题,“文化至上主义”的历史解释听上去总是有点让好像汉民族的祖先一点国家观念或者爱国主义传统都没有,无论谁跑来统治他们为,至少有两种原因,导致我们产生上面所说的这种感觉。

一个原因是,在近代民族国家的国际体系产生以后,人们的国家观念与过去已的关系方面,一个国家在政治上决不能容忍来自另一个国家的势力或集团的统治多数的民族也不能容忍被一个人口上属于少数的民族的来支配统治。可以说,一治体制具体性质的永恒的、不可侵犯的“祖国”观或者国家观,其实是与近代民族前的“王朝国家”(dynasty-state)或“帝国式国家”时代,前面说到的那种国家观即使不备多大的影响力。今天的法国在罗马帝国时是它的一个行省,后来统治过那里的族。而英国的皇室直到今天仍然是十一世纪侵占英格兰的诺曼底人的后裔。这些的法国人和英国人并没有从民族主义的当代立场出发,为他们的祖先曾经接受了个结论对中国人当然也是适用的。

“文化至上主义”解释使我们感觉不太妥贴的第二个原因,确实与这种解释本身化观的层面去解释“夷夏之辨”的时候,它基本上忽略了对前近代中国人的国家观作文化至上主义的解释者从来没有明确地说过,在前近代的中国根本不存在国家观的代表人物列文森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的一处甚至明确写道:“在中国政个历史悠久的并列观念。”但他紧接着又说,在后来,中国人对二者的“含义和对它列文森没有详细阐述前近代中国人对国家的“尊敬程度”究竟是如何变化的。但是化至上主义向民族主义转变的命题来看,从他断言“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大部分时间过程”来看,很明显,他认为中国在近代以前是缺乏充分的国家观念的。在这一点年的研究对象梁启超见解的影响。他在自己著作里引用梁启超的话说:“其不知爱故吾国数千年来常处独立之势,吾氏之称禹域也。谓之…天下?,而不谓之为…国?。真正想强调的本意都应当是,从中国传统本身很难产生出近代样式的国家观念。主义与无论何种形式的国家观念都臵于互相对立的位臵。好像中国这样一个有两

居然一直不存在国家观念和国家认同。前面提到的蓝德彰的文章,实际上只讨论面。明清之际的人不但关注参与到元政权中间去的那些人的想法,也高度关注拒想。而只有在把上述两种态度结合在一起加以对照考察时,我们才有可能对当时状况产生更准确的认识。

粗略地说,战国秦汉既是中国完成从早期国家向充分成熟的国家形态转变的时观”形成确立的重要时期。关于这个问题,罗志田在〈先秦的五服制与古代的天下出很细密的清理讨论。14这里只需要简单地提一下它最基本的几个特征。为讨论的它在商代出现时只是一个地理的概念。到秦汉时候,“中国”一词已经具备了它在是指包括关东和关中在内的北部中国的核心区域;二是指中央王朝直接统治权力它实际指的已经是一个国家;第三,它也是一种对汉族的称呼。

关于天下的观念,日本学者安部健夫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表的〈中国人的天篇论文中,他已经考察过“天下”一词在《诗经》、《尚书》以及诸子著述中的使从商周时代的“京师-四方/四国”的观念中蜕化出来,是战国时代的事。因此他把到了汉代,天下也有三层含义。最狭义的天下即所谓“赤县神州”,它与中国的上层含义指作为国家的中国与它四周被称为“蛮夷”的种种部落所构成的世界。天下州,中国之外更有大九州,所以“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所不了解的外部世界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和知识框架,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开放的没有什么直接关联。除了被记载在正史外国传里,以及在偶尔接触到据说是出产它们外,它们对中国人来说其实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前近代的国家观就是天下观和中国观二者的结合。排除了天下的第三层含义,而且也是天下唯一的国家。根据另一个日本学者尾形勇的研究,“天下一家”在战代终于变成“天下归于一家。”我们不敢说,从诸侯继起到七国争雄的这段时期,一种结局的可能,那就是在今天中国的这块土地上,演变出一种均衡的多国体系后,这种可能性似乎就再也不存在了。天下中国观形成一个中心投影的图像。中心点向外辐射。统一国家的边界可以随国力的盛衰而伸缩。非汉族的部落被压缩起中心部位以更大的比例增长。梁启超说中国“数千年来处独立之势”,应当就是 现在应该赶紧补充说,除了元朝和清朝,中国历史上的其他王朝从来没有把今版图;即使汉族所在的地区,也很多次出现多国并存的局面。但是出现在汉族社的控制地区实际上非常大,例如吐蕃、南诏,更大的如突厥、回鹘这些游牧国家制出来的图像压缩在“天下”边缘的狭隘地带里,所以它们的存在并不干扰天下中国天下中心地区的多次分裂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分裂

一套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但是从观念的层面,这种分裂被顽不正常局面和下一次统一的孕育期。中国的古话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什么必合”?因为前一种说法更加能够突现统一不断生长的过程,它从分裂的局面中孕衰弊,而这种衰弊又正是实现下一轮统一的预备期。只有统一的王朝才可以被视性。正统以外有各种“变统”,指的是合法性发生变异。而处于分裂时期的各国自身把对方看作自己实现统一的对象,称作“北虏”或者“南蛮”。朱元璋称杨维桢为“老宋国民的称呼。分裂时期也有一些小国家不敢有统一天下的野心,那就得承认自吴越国王临死叮嘱部下“子孙善事中国”。弱小国家与自以为强大的国家一样,都的观念。

天下中国观既然排除了均衡多国体系观念的生长,历史上分裂时期国家对国家与国之间的关系被转换为实现“中国”内部统一的征服和统治关系。也可以说,恰部更小单元的那种国家认同的产生和巩固。把一个汉族政权征服和统治其他国家的过程,这对历史上的和今天的汉族都是比较容易达成的认识。但当一个少数民族社会的时候,情况又会怎么样呢?如果族类差异的障碍能够得到妥善安臵,那么事实也就是可以接受的。而我们已经知道,“夷夏之辨”在中国人看来根本上是一此,结论自然是“能行中国之道,则为中国之主”。如果再回到一开头提到的钱穆为什么会接受来自汉地社会以外的非汉族政权的征服和统治?也许我们应当说,文个问题。在它的背后,还有一种来源于天下中国观的更深层、更基本的思想影响 秦汉时代的天下中国观本来包含着一层汉族王朝国家的内涵。汉民族对非汉族下中国观作出重要的调整。这个调整的过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中国历史上存在过很多建立在汉地社会的区域性的或全国性的非汉族政权。学朝”或“征服王朝”。建立这些政权的少数民族都来自中国北方,因此把它们叫做“北王朝包括:十六国时期的很多国家,北魏及其继承国家即东魏、西魏、北齐、北汉(都是沙陀族政权),辽、金、元,还有清。

就这一系列北族王朝的历史特征而言,公元十世纪上半叶是非常重要的时代界半叶)的北族王朝建立者,在入主中原之前,多经历过一个在汉族社会周边地区长社会的政治斗争、逐渐演变为支配汉族政治-军事局面的重要势力、最后在那里样的过程中,他们有机会对汉文化取得相当深入的了解,同时却逐渐疏远、甚至近内陆亚洲的原居地之间的联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北魏。建立北魏的是从大从表面上看,他们立国中原后,还不忘记派官员去祭奠在家乡时所崇拜的祖先居魏派人前去祭拜的史料记载,由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呼伦贝尔地区“嘎仙洞”的发

保留与故地的象征性联系的同时,却在实际上中断了他们与大兴安岭北端同族部证据便是居住在他们祖居地的鲜卑人,恰恰是在北魏时期被改用另一个汉语译名韦其实是同一个民族名称(*sirbi)的两个不同形式的汉语译名。不论是出于有意还联系总之是断绝了。这种断绝,意味着他们失去了维持自己的种族和文化认同的就意味着,这些王朝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被征服地的本土资源,也就是汉文化的些时候,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五代时的沙陀政权自己当然就属于“华夏”的范围。而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果然也称沙陀统治者为“恶总之已被认作为汉人。当时有一个沙陀将领被人怀疑要自立为皇帝,但也有人不子、跛脚皇后耶?”可见在当日人们衡量君主身份的合法性时,对沙陀人种族身份的一类仪表缺陷来得重要。以上讲到的这些北族王朝,它们的建立者事先都有一段作向汉地社会“渗透”的漫长经历。它们可以看作是“渗透型”的北族王朝。

与它们大不相同,十世纪上半叶以后建立的辽、金、元、清等王朝,都是真正个很短的时间里将一大部分汉地社会纳入自己的版图;同时始终把位于内陆亚洲视为领土构成中的重要部分,把它当作自己种族和文化认同的珍贵资源。中原王北京,应该说就是征服型北族王朝领土结构变迁所留下的重大历史影响之一。征和表现比渗透型王朝更为深刻和显著。元代在地方行政长官设臵上蒙古人、色目满汉双员制,便是最著名的例证。

汉地社会较先面临的是渗透型北族王朝的征服与统治。天下中国观也由此面局面。对北方汉族最初的反应,可以通过下面这段话获得简明扼要的了解:“自古于名臣建功业者,则有之矣。”对此,北族统治者的态度也可以用一句话切中要害有怀介然。且大禹出于西羌,文王生于东夷。但问志略何如耳。”两种立场的冲突方汉人态度的关键转折,川本芳昭以为,大概发生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时代。简单情况。

第二次的调整,或许并不如同一般可能想像的那样,发生在最初的征服性王朝生在元灭宋进而统一中国的前后几十年里。很多新的因素,似乎使得这次调整应忠诚观念的进展。从北宋开始大力提倡的对改仕新朝的明确否定,经过近三百年治选择架设了一道前所未有的道德限制。其次,南宋长期面对占据着华北汉地的理紧张,在紧接着发生的蒙古威胁面前被进一步地扩大了。再次,当元朝的水陆大汉族文明所面临的,乃是它从未经受过的、可能会在它业已退守的南部中国被完征服与抵抗是历史上常见的主题,南宋人们在国家灭亡前所表现出来的忠诚观念显得非常突出。但是,总的说来,这次的调整,所用的时间,比前一次却要短。

数人对元的抵制,还是出于忠诚于旧王朝的动机;对他们从种族观念出发的民族过高的估价。至于个中原因,我们已经在前面简单地讨论过了。有些学者现在说主义”的萌发时期。在我看来,这种“原民族主义”如果真的存在,那么它也是带有的“原民族主义”。

所谓“认同”,是指自我在情感上或者信念上与他人或其他对象联接为一体的心一种归属感。如果说国家观念所讨论的是人们心目中的国家应该是何种形态的问是人们对于国家的归属感的状态、性质和表达方式等问题。在近代以前的中国,家统治体系运作的官僚群和作为国家候补官员的读书人中间。但是,由于占统治的渗透,也由于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权力至少是部分地直接伸向民间,这种认同在着。西欧在公元1000年左右可以说根本不存在国家这种政治组织。在此后的几百们的“中世纪起源”当中逐渐产生、发育。从那时候起,西欧的国家认同基本上是展起来的。中国的情况与之完全不一样。中国历史上的国家认同,在民族国家产直持续地存在于中国的政治文化中间。现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点混乱,所以 近代以前,中国历史上的国家认同由三个层面构成。它的第一个层面集中体现帝就是国家。直到西汉后期,“国家”仍然还可以被用来指称皇室的近亲成员。汉成皇帝一个人的特权。忠君与报国差不多是可以互相等同的概念。国家认同的第某一姓的君主统系的王朝。王朝在则国家在;王朝亡则国家亡。当人们说“自古无家当然只能是指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宋朝皇室投降蒙古后,一直代替小皇帝决定写信给还在抵抗的将领说:“如今我和小皇帝都已向蒙古称臣。你还能为谁守城呢与忠诚,在大多数场合是相一致的。但是二者有时也会发生互相冲突。蒙古俘虏官僚们为组织流亡朝廷,又先后拥立过两个年幼的皇帝。效忠于流亡朝廷的文天追随投降的天子而“别立二王”,“如何是忠臣”?文天祥的回答是,被俘的皇帝虽是政。他接着说:“当此之时,社稷为重,君为轻。吾别立君,为宗庙社稷计,所以面,“宗庙社稷”,也就是一姓王朝,是前近代的中国人国家认同观念最基本的核代时前政权的参与者不应再为新王朝服务的观念,自宋代开始得到大力的强调。和遗民心态在宋和宋以后每一个王朝的覆灭时期都成为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社会初明遗民的精神世界的,主要是王朝认同,而不是种族认同。

然而古代中国人的国家认同并没有完全局限于王朝这个层面。王朝总是有兴有续,于是出现了超越这个或那个具体王朝而始终存在的一个政治上共同体的观念作“中国”。王朝可能结束,中国却没有结束。它的生命会以下一个王朝为形式而往都自称“中国”,把与它并存的其他国家政权称为“北虏”或者“南夷”,也就是把它

区。而从追溯分裂时期中国历史的后来人的立场看来,由于这些分裂王朝都自称室出于不同的民族集团,因此他们对其中的哪个王朝或哪几个王朝可以代表中国相对的看法。因此也就引发了所谓“正统”问题的争论。争论的各方根据各自认定中国历史的正统序列。但是,不管这些具体序列之间的差异有多大,也不管有些正统也可能会中断(也就是不存在具备充分合法性的王朝),“中国”和正统这两个观个具体王朝的一个历时性政治共同体的集体记忆与追求的意识。这应当就是前近个层面。当然,这个层面上的国家认同,当时还只是一种在论证现存王朝的历史的意识。国家认同的核心,就像我们刚刚说过的,还是王朝认同。

但是上述情形,在清王朝的最后20年,也就是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前后20年化中的国家认同自然需要从本土的历史和文化资源中去寻求表达自己的适当形式的历史文化资源本身就蜕变出来。来自外部世界的因素,对中国近代史上国家认中国在西方列强的武装和外交压力下被迫打开国门。传统的“天下中国观”越来越效率。陈独秀在晚年曾经回忆说,直到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他才知道原来世界国只是其中的一个国家。这时候他已经22岁。这一点被今天的人们看作不过是最的中国大众却是一项破天荒的新知识。现在,中国面临着如何在世界性的多国体说在过去那个“自古无不亡之国”的时代,任何一个特定王朝的灭亡并不妨碍中国征服与被征服不过是一段在一统天下的国度内部改朝换代的故事,那么现在亡国体本身的灭亡。1898年,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不久组织“保国会”,以“保国、保种、和“种”,还是指的清王朝和包括汉族与满族、蒙古族在内的“黄种”人。但是他的不保大清”的政治帽子,并由此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论争。上述指责意味着,人们与维护一个作为历时性共同体的中国之间可能存在矛盾与冲突。以王朝为核心的国在新世纪的第一年,章太炎在日本的演说中提出要“卫国性,类种族”。他所说的而且与现存的清王朝是不能相容的;他说的“种族”,更是排除满、蒙等族的汉人 面对由多国体系构成的陌生世界,中国传统的“族类”的观念也被注入了新的内种不同的含义。一是与白种、黑种、红种相区别的黄种人类群体,它包括汉、满亚洲人在内。二是全体中国国民作为一个族类的生命延续体,这就是康有为提出中国之内的各民族划分,如汉族、满族、蒙古族等等。我们看到,在西方形成于族概念(大体上把民族理解为一国的全体国民)和形成于十九世纪后期的把民族视为一致性的人们群体的概念(即种族的概念),几乎同时传入中国。于是在中国产生了一是国家民族主义(state nationalism),它强调在现存国家领土范围内的全体国民的义(ethnonationalism /ethnicnationalism),它推动了汉民族、满、藏、蒙古等族各自

的民族主义之间当然可能存在互相的冲突。例如章太炎所坚持的排满、排蒙古族得他主张把满族、蒙古族等等排除在汉民族的中国之外。而辛亥革命临近时,一宣称,无论将来的国体如何,东北作为满族的家乡,绝不应该是一个省份,而只 但是,中国近一百多年以来的历史现实已经表明,尽管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种族民念和国家认同方面,国家民族主义的立场始终具有一种支配性的影响,中国保持一点吃力。很多外国学者把这种所谓“令人吃惊的统一”看作是“中国的神话”。例如家白鲁恂说:“以西方的标准看来,今日中国就好像是罗马帝国或查理曼时代的欧正在行使着一个单个的民族国家的功能。”在另一处,他又写道,现代中国的民族洲基督教世界的历史统一体在后来所发生的那样,在一个大帝国的版图之内导致着说,“现代中国民族主义一直艰难地致力于将一种文明硬塞进一个民族国家的框 为什么白鲁恂会把他所揭示的现象看作是一种“神话”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就因量中国历史。如果从中国历史变迁的自身逻辑去分析,那么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以民族主义总是支配着现代中国国家认同的领域。第一,从天下中国观到统一王朝的的认同意识在内),乃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发育过程中长时期持续的历史记忆与人的国家观念和国家认同的形态。例如现代中国人对中国的多民族构成和中国版遗产、特别是清朝政治遗产有着极密切的历史联系。第二,少数民族的种族民族代国家的建构过程相比显得有一些滞后,结果除了在外蒙古各部成为例外,它们大第三,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是在国家面临灭亡或被列强肢解的危急形势下产生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紧迫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各民族的种族民族主义 上世纪九十年代西方中国学领域内一个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对中国民族国家认如此,是因为在不少西方观察家和学者看来,由于经济改革所导致的各地区间越联及东欧发生的划时代的历史转折,也由于反帝国主义的列宁主义意识形态及指先由上述意识形态和计划经济所支撑的中国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国家目标、现代过程中发生极大的不确定性。中国会因此分崩离析吗?这就是西方学术界产生中国景。对中国人来讲,这似乎是一种过分严重的背景估计。但是,由此引发的讨论启发。

我们现在知道,对国家观念的价值强调,在中国并不始于近代。而近现代中国包括西方列强的蚕食鲸吞、日本侵华战争、东西方之间的长时期冷战和与前苏联主义在极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国家主义”的主张。对“国家利益”的强调似乎无论素的“工农兵语言”,把国家利益与小集体的或家庭、个人的利益之间的关系比喻话说:“大河水涨小河淌。”它的用意并不在揭示从大河水涨可以推知小河淌的逻

先有水,小河才会有水。这里不必去追究工农兵为什么竟会讲出这种完全违反普常生动地反映了现代中国民族主义立场中突出的国家取向。在民族关系方面,国国人都是“龙的传人”,是“黄帝子孙”,是“同种、同血脉、同文化”,从而在不同民同意识。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稍微换一个角度去观察问题,那就不难发现,对一个已经族国家来说,要想将归属不同民族的全体国民整个地转换为一个种族意义上的民把黄帝或者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或共同象征,主要反映了汉族、或者至多共同意识。它很难被另外一些少数民族大众所真正接受。正因为如此,在推进中们现在正面临一个迫切需要实现历史性转换的严重时刻。这就是要通过加快国家求人民认同国家、并且对国家保持政治上忠诚的合法性基础。这本来是民族主义家的形式,最初正是通过将权力主体转移到全体国民一方,也就是形成所谓人民不同阶层民众之间的基本平等乃是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精髓,同时这也正是民主主与民族的意识同时诞生。十八世纪西方的民族主义,在极大程度上是一场限制运动。而英国的民族主义更以一种在其他地方都未曾达到过的程度与个体自由密原发地是民主政体的催发剂。但它在向其他不同地区传播时,它与民主原则的最民族国家来说,民主化就成为它必须面对的历史任务。

今日中国的巨大经济增长和大面积中国人口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事实上成为础。同时这种机会并不总是援手可得的。即使经济增长的奇迹能维持一个很长的这一点保持较高的满意程度,因为它可能导致代际价值目标的转移。在新世纪到可能会把他们的上一代认为是来之不易、因而倍加珍惜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看作是能产生与上一代很不相同的追求。如果我们有那么一点预见的眼光,那么面对未来这就成为每一个负责任的中国人不得不思考的严肃问题。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四)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课题:中国古代史(四)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教学目标: 1、识记: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②金与南宋的对峙;③宋代经济的发展; ④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⑤宋元时期的都市。 2、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到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战争是短暂的,和平交融是历史主流。。 教学重难点: 北宋的中央集权政治和元朝的行省制度;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导入提问“什么是“贞观之治”?该皇帝的统治措施有哪些?”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9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 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第6-11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9—11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大金。 (2)澶州之战后,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为“澶渊之盟”。之后,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北宋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3)金灭辽后,对北宋发动了战争,北宋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北宋灭亡后,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4)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之后,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代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领先于世界地位,南宋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宋朝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杭州;还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第六章 中国各民族与国家统一

第六章中国各民族与国家统一 一、单项选择题(20题) 1.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于A A. 秦朝 B. 汉朝 C. 元朝 D. 唐朝 2.“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表述者是B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邓小平 3.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D A. 和谐社会 B. 民族自决 C. 共产主义 D. 祖国统一 4.建立元朝的统治者是B A.汉族 B.蒙古族 C.满族 D.契丹族 5.建立清朝的统治者是C A.汉族 B.蒙古族 C.满族 D.鲜卑族 6.率部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曾任国民革命军左路军第一路司令的邓玉鳞的民族成分是C A.壮族 B.汉族 C.土家族//////////向瑾予也是土家族 D.蒙古族

7.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位于A A.西藏自治区 B.广东省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云南省 8.由蒙古族于1957年创建的“乌兰牧骑”闻名全国。“乌兰牧骑”是蒙古语,意思是C A.文工团 B.文艺工作者 C.红色文化工作队 D.草原艺术团 9.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建立于B A.公元221年 B.公元前221年 C.春秋时期 D.商朝后期 10.历史上的北魏王朝建立者D A.东胡族 B.肃慎族 C.契丹族 D.鲜卑族 11.历史上的西夏王朝建立者A A.党项族 B.女真族 C.契丹族 D.乌桓族 12.历史上的辽朝建立者C A.党项族 B.女真族 C.契丹族 D.乌桓族 13.土尔扈特人曾经迁至伏尔加河流域。1771年,在渥巴锡汗率领下毅然东归,返回祖国。 土尔扈特人是A A.蒙古族 B.锡伯族 C.鄂伦春族 D.达斡尔族 14.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位于D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先秦历史的主要特点 1、生产力水平低下,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到金(铜)石并用时代、再到铁器和牛耕时代的进步历程。 2、生产活动日益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生产关系不断变化,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氏族公社、传说时期几个阶段)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漫长历程,是中国古代史上经历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 4、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在天文历法、文字、医学、建筑、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成就突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奠定了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 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的确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方面的发展上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 6、先秦历史的发展过程明显的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等唯物史观的原理。 7、井田制的兴废成为奴隶制和奴隶社会兴衰的纽带和标志。 秦汉时期的历史特点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初步发展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以及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基础。 1、政治上: 第一,封建国家由战国分争走向统一,并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一,奠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国家统一的基础。 第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巩固发展起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制逐渐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巩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主阶级内部主张继续推行井田制和主张实行郡县制的两大势力进行了反复的争论和数次的斗争。 第三,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由崇尚法家思想演变到推崇儒家学说,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第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 第五,地主阶级在不同的阶段,针对具体问题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政策调整。 第六,奴隶制的残余势力还大量存在,表明社会制度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七,先后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其斗争方式和策略以及他们的反抗精神大都为以后历代农民阶级所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第八,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弊端开始暴露,导致封建王朝和封建国家灭亡的主要因素在这一时期已大都出现。 第九,地主阶级内部开始分化,形成特权阶层。 第十,对外交往初步发展起来。 第十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 2、经济上: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劳动人民的劳动,这一时期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并呈现出以下时代特色。 第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和巩固。 第二,各种经济制度由参差不齐实现了全国统一。 第三,在经济思想上确立了“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观念。 第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向边疆地区拓展。 第五,确立了中唐以前的以人丁为主的封建赋税制度。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_袁娥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 袁 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 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 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 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关键词: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身份认同 社会秩序 作者袁娥,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邮编650091。 社会中的人参与了不同群体形式的建构,扮演着多个角色,由此形成了一个个角色集。社会成员因隶属于不同群体而拥有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传统国家中,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至于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0;而民族-国家时代,/其内部的行政调节仰赖于那些能反思性地予以监控并具有国际特性的条件0,1民族国家建构后的社会成员所担任的角色集较之传统社会亦发生着变化。作为某个民族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群体里担任的角色集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引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亦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0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0,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 体施压的国家。o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 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一旦少91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1o本文系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0(项目编号:09CM Z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5民族)国家与暴力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参见[加]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5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6,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国家——民族——个人——文化4个因素构成一个相关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国家、民族和个人通过共同的文化结合在一起。在文化认同这种强力精神粘和剂的作用下,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民族的归属感和个人的献身精神结合成为一种独特的精神联合系统。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外化,在一个国家中必定有一个或多个民族,民族的延续要靠国家来保护。民族是国家的依托,国家政权存在的合法性要依靠民族感情的认同。国家和民族又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在文化上结合形成民族,在政治上结合形成国家,个人是民族、国家的基础单位。由于身处民族和国家中的每个个人依赖文化的凝聚力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伙伴关系,构成彼此的身份认同,因而这种关系必然是某种与外部相区别的文化关系。 这种文化关系构成独立于外的文化共同体,成为民族在古代的表现形式。在现象上,人们对文化共同体的支持往往表现在对国家的忠诚上面。在中国尤其如此,传统文化更多地将国家、民族和个人伦理联系在一起,成为文化和国家、民族的现代联系的先行者。在传统中国,习惯上将文化差异放在与外族差异的首位,文化的不同较早地成为划分族裔的标准。在此种文化的共识下,组成由此种文化凝聚的国家。这种文化将个人的伦理道德与是否对古代文化共同体的忠诚联系起来——体现为个人是否对古代民族和古代国家效忠,将对个人评判的标准系于对国家、民族的效忠上。这种模式也可以用来阐释清军入关时的情况。以史可法为代表的扬州城军民正是在对传统的华夏——汉文化认同的驱动下对清军进行了抵抗,史可法也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受到人们传统的肯定,被认为是古代的民族英雄。 叶教授对这种传统看法提出质疑。他认为当有外族入侵时,民族不用冒着灭亡的危险进行抵抗,因为国家亡了,民族还可以再建立国家,民族亡了国家就永无再建的可能性。个人在这种情况下牺牲生命是毫无价值的。因而叶教授否定了史可法抗清,认为史可法仅仅是一个“愚忠”者,他愚忠的是一个昏庸之君和一个混乱的朝廷,而非效忠汉民族,他的抵抗是毫无意义的,仅仅使更多人失去生命而已。在这里,叶教授将国家和民族进行了划分,无疑是正确的,但两者的区别是与外部条件息息相关的。在某种意义上民族是一个对外的概念,在外来影响刺激下才有意义。民族确实不等同于国家,这是对内而言。然正如叶教授所言“民族是由自己的国家来代表的”,在面对外敌入侵时一个失去了国家政权依托的民族,无疑更难保证民族的延续性。因为民族的延续性在人的个体终有一死的世界上,惟有借助于精神的力量——文化。而文化的保持又常常需要国家这个政治屋顶的遮蔽,若逢乱世它没有了政治基础,整个暴露于狂风暴雨之中,民族能否延续就只有被动地依靠文化自身的竞争力了。所以,当外敌入侵时惟有尽力维护国家,才能为民族的延续增添有力保障。此时,国家的存亡就与民族的存亡息息相关了。史可法正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知识精英的代表。他对国家、民族的关系虽未必如今人明晰,但在民族文化的传统影响中实践了文化规范,虽然表面上看他所效忠的是明王朝,但实际上在文化认同的作用下,顺理成章地成为汉民族的英雄。他虽是一个民族冲突中的英雄,但他的经历却反映了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过程中的普遍情况。 在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中,外来的统治者总是希望保持并传播自己的文化,用自己的文化来进行统治。在满族这个外来异族群体威胁到明朝的同时,带来的相异文化使汉族人群对本民族是否能延续产生了恐惧。特别是知识精英的恐惧,更会为自己的文化信念献出生命,而这种本族的文化所导致的献身行为,在广大民众中往往引起极大的共鸣,从而引起普遍的抵抗。如,明清之际的嘉定城抵抗正是由于满族统治者下令结辫,这一强迫性的违反汉民族传统的政策,引起普通人群的文化恐慌而兴起;史可法的牺牲更是知识精英献身的范例,各地抵抗者纷纷用其名义来号召人民。此时身为民族中人,常常以不畏牺牲的精神去进行战斗,这时个人的战斗就不仅仅是为了这个王朝,也是为了祖先的坟茔和民族的文化信仰去战斗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感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首先何为认同?“认同: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idem。在哲学和逻辑学中,identity被译成“同一性”,它既表示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也表示同一事物在时空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而国家认同是在他国存在的语境下,国民所构建出来的归属于自己国家的身份感,即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这个国家,意识到自己具有这个国家成员的身份。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体施压的国家。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后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 学界在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进行初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学者们首先对民族,国家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其次在理论分析上提出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三种模式,既矛盾冲突关系,调试共生关系,权力运用关系。 民族与国家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民族”指一个国家内部处于次国家层次的各种具有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差异性的族类共同体:“国家”就是在一定地理边界内具有对外主权独立性和对内统治至高性的政治共同体。现代民族国家是在超越以文化,民族和宗教等原生态性纽带联结局限性之上,通过低于领土,中央权威和政治法律规范的统一等次生性政治练习纽带,实现了包容众多族类共同体的历史建构。钱雪梅也指出:“国家是一种政治实体,有特定的降雨及主权,一般由两个以上的群组组成,有统一的法律制度,公共文化,经济社政治生活。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两者都是其成员对所诉群体的认可,都能增强本群体的凝聚力,而且都收情境的影响。学界更多的是从不同的视角对待两者进行辨争。郑晓云认为民族史一个共同体,对这一共同体中人们相互关系的认同。是民族认同中的核心问题。也正是这种认同,使我们就能够区分此民族与彼民族的界限。从认同对象上看,民族认同的对象是其所属的各个不同的民族。其认同必然是多元的,而国家认同的对象是生活在其中的唯一的政治共同体。就认同与个人行为规范的关系而言,国家的规则和惯例具有强制性,而族群习俗相对则宽松很多。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拥有主权,族群则是一个历史文化共同体。国家的权威要求服从和秩序,这主要依靠以暴力机关为后盾的法律制度来确立和维护。从成长机制上来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也有很大的差异。每一个人都出生,成长与自己无法选择的民族或群族之中,受到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涵养,共同的文化背景使每个人集合为所谓的“民族”,以区别于其他的民族或族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认同就具有先赋性的特点。诚如王希恩所言:“民族认同是具有天然群聚性和类别功能和类别感知能力的人类具有的社会认知,有很强的自发性。”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紧密相连。某种程度上是民族意识的投射和转化的形式。 而国家认同是纯粹构建起来的。正如波齐所考察的,国家创建过程与国家认同的形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统治者不懈努力的结果”“这些统治者依靠其统治机构来保证和扩展他们的权力基础,并且提高他们自己在管理和动员社会资源时的有效性与影响力。”因此,任何国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通过政治与文化动员来来建构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姚大力 2002年第4期 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问题时,元朝灭亡后的那几十年中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明初甘为元遗民者为数众多。这里所谓遗民,指的是经历改朝换代后拒绝这样一种遗民概念的完全形成,大概要到元明之际。但是,凡在前一个王朝作过一道德约束实际上是从宋朝起就得到大力提倡和强调的。所以宋朝灭亡以后留下当然上述道德约束并没有要求作遗民的人直接去反对新政权或者从事秘密抵抗运合法性,只要采取消极的不合作态度(不再作官)就可以了。著名的宋遗民谢枋得就只不过他本人已是“宋室孤臣,只欠一死”而已。1传说中的商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土国家的概念去考量这段史事时,他们发现,像这样作遗民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草,莫不属于周朝所有。因此他们宁可把“不食周粟”解释成不接受周的俸禄。当那意思是:“伯夷久不死,必有饭之者矣。”这是实际上在婉转地说,他们并不是食。 元朝这样一个由蒙古人做皇帝的王朝,也留下大批心甘情愿的遗民,并且其中个人遭遇差别很大。其中名声最大的三个被明人称为“国初三遗老”,入明后分别考试的试卷等文化活动,但拒绝到明政府里面正式做官,居然都安然无恙地活到杨维桢写过一篇《老客妇谣》,借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不愿再嫁的话题来表诗拿给朱元璋看,建议朱元璋杀他。朱元璋说“老蛮子止欲成其名耳”,没有采取行因为也有一点名气,躲了几年,还是被政府找出来,强迫他们做官,结果只好自当然更多的人没有这样戏剧化的命运,能够平安无事地以遗民身份了却一生。 二是遗民心态的泛化。如果遗民是指拒绝在新王朝做官的人们,那么遗民的范王朝做官的机会而又拒绝了这种机会(包括拒绝科举考试)的人们。这样的人数量总能扩大到比之大得多的社会范围中去。元明之际的遗民心态突出地表现在对改仕舆论中间。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晚年因为子孙犯罪受牵连,被流放四川,息说,宋濂对自己一生小心为人,却几次遭遇命运颠簸很有点想不通。在夔州的来向一位老和尚请教。老和尚问他,“于胜国尝为官乎?”宋濂回答,曾经作翰林国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袁娥 2012-10-10 16:45:07 来源:《民族研究》(京) 2011年5期内容摘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身份认同;社会秩序 作者简介:袁娥,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社会中的人参与了不同群体形式的建构,扮演着多个角色,由此形成了一个个角色集。社会成员因隶属于不同群体而拥有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传统国家中,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至于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而民族-国家时代,“其内部的行政调节仰赖于那些能反思性地予以监控并具有国际特性的条件”,①民族国家建构后的社会成员所担任的角色集较之传统社会亦发生着变化。作为某个民族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群体里担任的角色集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引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亦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

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体施压的国家。②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一旦少数民族认为他们的利益无法在现存国家中得到安排,他们就会考虑分离。③ 一、采借初探:多维视野下对民族认同研究的聚焦 “认同”作为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由英语名词“identity”及其蕴含动态含义的衍生词汇“identification”翻译而来,因此,同时具备“认同感”与“认同行为”之义。“认同”问题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哲学与逻辑问题,由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移植到心理学领域,并把其表述为个体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④“认同作用是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的一人与另一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的表现形式”。⑤后来,埃里克森(E. H. Erikson)在弗洛伊德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认同”实际上是关于“我是谁”这一问题或明确或隐晦的回答。因此把“认同”放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来考察,指出“认同”是在与他者的比较中形成的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界定,是自身独特的、与他人不同的特征。在埃里克森的认同理论中,认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群体的、社会的。认同就是指自我在情感上或者信念上与他人或其他对象联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是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中所发现的差异、特征及其归属感。⑥随着认同研究的深入,“认同”概念开始走出单一的心理学研究视角,进入到广泛的人文和社科领域,成为当代学术界的一大流行词汇,并聚焦于民族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长期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中,共同创造开发了中国的统一、辽阔的疆域与繁荣的民族文化。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泱泱大国,其民族与文化、疆域与统一,在东亚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一、地理环境中的民族关系——半封闭内向型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各民族的内聚趋势 中国的地理环境,从边界的自然环境来看,除东部与南部临海,其他边界大多被山脉、高原、沙漠所阻隔,自然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的、内向型的地理区域。这种环境,一方面阻断了区域内各民族与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区域内各民族之间密切的交往,使各民族的多元文化能在发展中逐渐走向一体,而中国历史上多次分裂后而统一的版图都基本相似也得益于该地理环境。 而从内部环境来看,内部地形变化多样,又造成了各民族社会、经济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北方是蒙古高原,以草原游牧民族为主,相继有北狄、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和蒙古等部落和民族;东北既有茂密的森林丘陵又有辽阔的东北平原,主要以狩猎民族为主,相继有东胡、肃慎(满族祖先)、乌桓、鲜卑(锡伯族祖先)、室韦(蒙古族祖先)、契丹和女真等族;西北地区是一系列的山脉和沙漠,其间有绿洲适合人类发展,不少民族在此孕育了绿洲文化,相继有塞人、乌孙、月氏、匈奴、突厥、回纥和蒙古准葛尔部等居住;西南是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以藏、羌等半农半牧的高原民族为主,自古就有吐蕃(藏族祖先)、门巴、羌、白、苗、傣等几十个民族。 这些周边地区的民族,与边界外的联系被自然地理屏障所阻断,而中原地区温和的气候、肥沃的平原、丰富的资源物产和先进的文化对他们充满了吸引力。所以,尽管周边民族之间互相也有一定的流动与交往,如东北的鲜卑、室韦等民族向西进入蒙古草原,蒙古草原上的匈奴、突厥向西北扩张等,但总体来说,中国历史上的四边少数民族总是向着中原方向发展的,这是地理环境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内聚的影响。 二、政治中的民族关系——“中原—四方”的“天下一统”格局和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中国一词作为我们国家的名称,是从辛亥革命以后才开始使用的。在古代,中国是指国家领域的中心部分,而整个国家的概念是以“天下”、“四海”、“海内”等词来称呼的。中国历代皆认为天下既包括中原地区,也包括四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历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不管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都有“天下一统”的思想。尽管在国家之内有华夏和狄夷的区分,有民族歧视的观念和政策,但几千年来,“夷夏一体”、“四海一家”的思想始终与这些民族歧视的观念并存。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都执行或多或少的善待异民族的政策。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中原王朝,境内都包括了众多的民族,“夷蛮狄戎,犹错处内地”,而即便是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也往往是多民族杂居的局面。几千年各民族日益密切的交往,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使得华夷之分的概念逐渐淡漠,各民族大一统的思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思想则日益深入人心。至清末民初,各民族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意识和中国的国家概念。 几千年来,中国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之下允许多种类、层次的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并存,也是多民族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中央集权制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占主导地位,皇帝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答案)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抢分试题】 一、选择题 1.B 2.C 3.C 4.B 5.A【解析】依据材料语境的大意分析推断。 6.B 7.C 8.B 9.A【解析】玄奘西游是到印度,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10.B【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中的限制语“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③戚继光是抗击外来侵略,没有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故排除。⑥郑成功收复台湾不是对外活动,也可排除。11.A12.A 13.A【解析】B与邓世昌有关;C与谭嗣同有关;D与林则徐有关。 14.D【解析】读懂材料是解题的关键。 15.B16.C17.B18.B19.A 20.C【解析】我国能够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最主要原因是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影响相应的提高,才能把半殖民地时期割让的领土收回,而综合国力的提高是由于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非选择题 21.(1)目的。①创造互惠互利、和平双赢的未来。②为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尽绵薄之力。(2)①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确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②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党和政府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③1995年初,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3)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合则两利,离则两伤;统一才能双赢。 22.(1)鉴真;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等。 (3)日本前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通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日本政府

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以中国某边疆地区的朝鲜族为例 王纪芒 【内容摘要】中国朝鲜族作为中华民族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等,与其他民族有清晰的边界,族群认同意识非常明确;出于对共同世系、血缘和文化上的认同,他们将朝韩两国作为他们曾经的故国去感知,民族认同比较强烈;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中国朝鲜族有对中国的坚定认同。目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认同纽带趋于多元化,中国朝鲜族亦发展着多元化的社会认同。保证多民族国家认同的根本,是建立起基于公民权的认同形式,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坚持民族间的平等与团结,加强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以加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向心力。 【关键词】朝鲜族;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作者简介】王纪芒,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一、引言:概念的界定、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背景 1.概念的界定。在讨论本文的主题之前,须首先澄清关于“民族”这个概念的不同层次的含义,因为在现代的语境中,民族是一个蕴含丰富的社会现象和概念,一般来说有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它是指一个源于(或自认为源于)同一祖

先、血缘的“族性群体”(ethnic group);其次它可以是指一个具有共同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共同体——民族;最后指一个众多拥有平等权利成员组成的主权实体——民族国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还可以在更多情况下,民族是上述几种意涵的错综结合或者重合。区分民族的这几层含义是有意义的,因为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中国朝鲜族,具备了上述所有关于民族的层层含义:它作为一个独特的族群(ethic group),与其他诸多的民族或族群一起,是中华民族这个国家(民族国家,nation)的一员,同时,它与中国境外的朝鲜和韩国的朝鲜族,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那么,对于中国朝鲜族的认同问题的研究也相应地具有三个层次: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2.问题的提出。目前学术界有一个共识,就是在全球化时代到来的情况下,随着资本、劳动力、原材料等各种资源的全球化流动,人员的流动及其带来的民族国家的认同问题亦引起学者的关注,现代民族国家(nation- state)内部的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需要越来越强烈,民族国家日益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即如何让文化、民族上的多元与国家政治上的统一和内部秩序和谐并存。有学者指出,“全球化时代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复苏的时代,表现在对既有的民族国家的挑战及各地以民族性为基础的认同(重)建构;现今的历史阶段,多民族国家——不论是想要保持其完整的自主权,还是否认自己国家构成的多元性——都面临崩溃瓦解的命运。”[1] 还有学者宣称,20世纪的后半段,将会成为民族主义高涨及扩散的时代……这种要表达自己的认同且被别人确切地加以认可的急迫感有着越来越强的感染力[2]。著名学者亨廷顿更是指出,冷战后世界的根本冲突将不是意识形态为主的或以经济为主的,人类的重大分野和冲突的主要根源将是文明的或文化的;民族国家虽然是世界事务中最有力的行动者,但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跨越国家疆界、信仰不同宗教、分属不同文化的民族和族群之间[3]。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历史>>学生中心>>同步学习资源>>复习检测>>七年级下册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综合检测题 山东冯静 一、单项选择题 1.酷爱旅游的小明准备沿着丝绸之路古道进行一次西部旅游,请你指出他不能游览到的文化遗址 A.四川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敦煌莫高窟 D.吐鲁番火焰山 2.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3.汉朝时,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世界也开始关注中国,下列史实不正确的是 A.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 B.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以到达印度半岛南端 C.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汉朝 D.中国的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和非洲 4.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下列不符合史实的是 A.隋唐时期,日本派学问僧、留学生、专业技术人员来中国学习 B.日本曾大量出土唐朝的货币“开元通宝” C.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生活多年,并在唐朝做了官 D.日本的茶道在唐朝时传入中国 5.如右图:唐朝时,我国和各国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下列原因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 D.唐朝的一些皇帝推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 6.祖国历史是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下列史实中,不是为建立和谐民族关系而进行的是 A.昭君出塞 B.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 7.为了写一篇论文,小明同学阅读了《契丹的兴起》《陈桥兵变》《辽、西夏、宋的战与和》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A.民族政权的并立 B.国家的统一 C.民族政权的繁荣 D.中华大家庭的团圆 8.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9. 9. 2008年北京奥运会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在四大发明西传的过程中做出最大贡献的是 A.西方传教士 B.大秦安敦王朝使者 C.阿拉伯人 D.中国航海家 10.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著作中(右图)写到:“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里说的“此城”是指 A.东京 B.临安 C.大都 D.南京 11.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民族国家与国家构建:一个理论综述

民族国家与国家构建:一个理论综述 杨雪冬 现代国家(modern state)或者说民族-国家(nation-state)是迄今为止人类创造的最有效的政治组织单位(吉尔平,1994),而现代国家的构建则是一个不断寻求国家与社会、市场关系合理化的持续性历史进程。这种持续性不仅体现在单个民族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而且体现在诸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共时性和历时性上(宁骚,1995)。因此,国家构建可以作为检视现代化进程的一个视角和基点。 一国家构建、民族构建和民族国家构建 20世纪晚期以来,随着西方社会科学作品的大量译介,国家构建(state-building)、民族构建(nation-building)和民族国家构建(nation-state-building)三个概念也开始被国内学界较频繁地使用。尽管如此,对于三者的界定、相互间的关系(定义上和历史时段上)以及适用范围,存在着比较混乱的看法。比如,对于国家构建(state-building)的译法就有多种。比较流行的有“国家政权建设”、“国家建设”或者“国家形成”。实际上,这种混乱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即使在创造这些概念的西方社会科学界,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民族国家有多个表述形式(nation-state, national state,nation state)就说明了这点。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从西方引入的概念所反映的历史情境与这些概念使用者的非西方认识情境的不对称。具体而言,一方面,与社会科学中的许多概念一样,这三个概念也是从西方经验中归纳出来的,虽然在进入社会科学领域后得到了理论上的抽象,具有了相对的普适性,但不可避免地带着某种地域历史性。另一方面,在中国的认识背景下,国家本来就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现代汉语中的“国家”起码充当了英语中的三个词:作为地理概念的country;作为政治概念的state;作为民族/文化概念的nation。作为研究者很难在语言表述上把作为分析概念的“国家”与作为日常生活概念的“国家”区分开来。这直接导致了研究表述中的困境。 除语言表述的独特性外,“国家”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及当代政治文化中还被赋予了强烈的本土性的解释。在传统政治文化中,“国”与“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是政治人的生长逻辑,也是“国”的家庭化或家族化的典型写照。虽然与西方传统类似,传统文化在序列上把“国”置于“家”之上,但是并没有把二者作为“公域”和“私域”区别开来(亚里斯多德,1965),而是把两者重叠在一起,淡化了国家的制

中国历史民族关系

中国历史民族关系 姓名XXX 学号;学院;班级年级;1 摘要:中国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民族关系形态。从总体上来说,历史上民族关系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民族群体动态平衡过程。由于阶级社会的这一决定性条件,民族关系的调整核心实际上是各民族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调整和关系的调适,而大量的各民族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的调整并不在各朝代政策和制度的调整之列,属于地缘、经济等民间需求的自然结果,只不过在一些特定的时期借助了王朝政策的力间需求的自然结果,只不过在一些特定的时期借助了王朝政策的力量。 关键词:历史上民族关系主流;历史民族关系调整;历史民族融合 参考文献; 1)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丁龙召,李晶主编.—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 2)单静,中国民族关系和谐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 3)施芳,中国史史学研究论述[D]云南大学,2012. 正文: 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题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虽然在文化上的发展程度不同,但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对共同发展、共同缔造伟大的中国,都有重要的贡献。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 1.春秋战国时期:此时中原战乱,诸侯争霸,华夏族内部及与其他少数民族之 间的相互交往,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其主要特征是:华夏族(汉族)的形成。 2.秦汉时期:这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 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此时由于少数民族的大批内迁,形成了中华民族大 融合的第一次高潮,各民族间的共同斗争及政治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其主要特征是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加快。 4.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此时汉族政权衰微,少数民族政权强盛,各少数民 族为推进自身的发展,纷纷学习汉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使汉化进程加快。元朝的统一进一步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此时期民族融合的特 征是:民族政权对峙和少数民族汉化。 在古代的民族关系中,有民族斗争的一面;也有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一面。民族斗争毕竟不是经常发生的事,不是年年月月天天都要发生的事;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事,确是年年月月天天都在进行的,因而我们认为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各族人民群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各族人民基本生活的需要乃是无声的律令,它能够冲破一切障碍而力求满足。就

全球化与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前景

全球化与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前景 摘要:全球化是指它的超地域性,也就是人类活动和社会关系与特定领土框架的连接变得越来越松散的趋势。领土距离的日趋有限和疆界意义的日益淡化,从根本上冲击着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国家的传统职能及其价值,国家本身及其作用必然要有一个历史性的调整和转变过程,但国家不会失去对其领土范畴内的社会进行管理的合法性。全球化松懈了空间与文化的关系,对民族文化(尤其是非西方的文化) 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挑战,但全球化越加强,民族性也就可能会越高涨。在此背景下,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将出现杂交化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全球化;领土疆界;国家;民族文化 以超越领土框架为标志的全球化,突出了与“边界”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如国家司法权、经济活动、民族与国家的认同和政治经济治理等。目前,全球化进程已非常明显地冲击着世界政治经济体系,民族与世界的关系,政治、经济、社会活动以及传统的管理模式。其中,地域性最强的国家与民族文化处于全球化影响和冲击的前沿地带。 准确地理解全球化与人类社会几百年来不断呈水平式国际化发展的历史相比,全球化是一个世界向垂直式纵深方向发展的进程,其深刻之处在于它所包涵的民族间、国家间、社会间和文化间的渗透性和全面的高强度的相互依存性。我们可以从对全球化的社会学和经济分析中准确地理解它的深刻性。任何事情都有其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印记,对空间的组织和利用,既界定了时代特征和社会关系,也为取得权力提供了关键的条件,如资本在世界范围的空间内自由流动,使得资本的所

有者拥有了决定性的优势,而工人由于流动性受限制则获利甚少。同样,时间也代表着价值和权力的源泉,投资的获益时间对投资者和引资者的利益与政策均有着很大的影响。这里,起作用的问题是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今天,技术的进步“无疑 大大地压缩了时间- 空间的方程式” ,即缩短了穿过同一距离所需要的时间。尽管受到难以逾越的空间距离的制约,但时间已不再是决定性的障碍,而非物质交流则基本上不存在空间与时间的分离问题。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与结合,创造出了一个缩小了和高度流动了的世界,不论身居何处,不论属于何种地域性约束的共同体,人们都已有可能在同一时间内了解到各种重大事件的发生及其发展进程,同步地产生相互间的作用与影响,也可以建立起密切的和深刻的社会关系,甚至组成共同体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逐步地具有了全球治理委员会所提出的“天涯若比邻”的感受,提高了“全球意识”,从政治、经济、生态等方面谈论全球命运,关注全球事务与个人间的互动关系。因此,罗伯特森指出,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是全球意识和全球文化的显现,就是认识到我们都参与到了全球网络的互动之中, “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现象,由它推动着跨国界的经济一体化达到了一个新的强化程 度” 。 全球化的经济属于一种生产、交换和消费逐渐与距离和疆界的地理范畴相脱离的新型世界经济。第一,产品生产和服务的标准化。跨国公司随着经济自由化和技术的进步而在全球范围内灵活地组织生产被认作是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和标志,但更为重要的是应看到跨国公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第4课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巩固基础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崛起: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 (2)东突厥:唐太宗时,俘获颉利可汗,在其旧地设都督府,任用突厥人为都督、将军。 (3)西突厥:太宗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高宗灭西突厥;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2.从回纥到回鹘 (1)回纥首领受册封: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2)与唐交往: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与唐和亲,到中原经商,筑城定居。 (3)改名:8世纪后期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瓦解,迁至新疆的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迁至今甘肃的是裕固族的祖先。 3.靺鞨和渤海国 (1)靺鞨兴起: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7世纪中叶强大。 (2)黑水靺鞨:8世纪初,唐设黑水都督府,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3)粟末靺鞨: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4.南诏的崛起:7世纪前期,云南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5.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 (1)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为巩固统治,松赞干布仿唐官制,设置各级官府,建立严密的军事组织,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创制了吐蕃文字。 (2)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先进技术,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此后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3)唐蕃会盟: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1.和新罗的友好往来:①新罗留学生多,以崔致远最有名。②长安及沿海城市设“新罗坊”等。③仿唐朝制度立国,设立国学,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等,日常生活带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往来 (1)政治:从贞观年间开始,派遣唐使十多次;由留唐学生发动的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 (2)文化经济:京都仿长安;学校授儒学,文字仿汉字;贸易频繁。 (3)人物:日本的吉备真备、唐朝的鉴真。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1)东南亚: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 (2)天竺:贞观时遣使唐朝;中国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入天竺;玄奘西游天竺,义净从海路到天竺。 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1)波斯:隋朝时互遣使节;唐朝时其国王居长安;许多波斯商人在唐开设“波斯店”;波斯舞蹈传入中国。 (2)大食:唐高宗时通使交好,持续一个半世纪;造纸术传入大食。 (3)东罗马:有使节往来,进行技术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