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整理)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整理)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及解决方法张伟

导师:刘自发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电1006班,1102201024)

0前言

随着电网规模越来越庞大,电压等级越来越高,如何有效、安全、可靠地提高输送能力,是我国电网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继电保护作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一屏障,始终承担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要满足四个要求,即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性能的最根本要求。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安全性是要求继电保护在不需要它动作时可靠不动作,即不发生误动作。信赖性是要求继电保护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可靠动作,即不发生拒绝动作。继电保护的误动作和拒动作都会给电力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然而,由于短路时一般都不是金属性的,而是在短路点存在过渡电阻。接地短路时过渡电阻的存在,尤其大的过渡电阻,往往会影响到保护装置的性能,造成保护误动、拒动,或者灵敏性不满足要求等。

过渡电阻一般为纯电阻。接地故障的过渡电阻包括电弧电阻和杆塔接地电阻,对树枝放电时还包括树枝电阻。每个杆塔的接地电阻,在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区一般为10Ω;在电阻率较高的地方,可达30Ω,甚至更高一些。接地故障时最大的过渡电阻发生在导线对树枝放电之时。在实际电力系统中,过渡电阻受当时故障方式、地质条件和天气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可能达到比较大的数值,例如单相接地故障,接地电阻可能达到100Ω(220kv线路)、300Ω(500kv线路)和400Ω(750kv 线路)。高阻接地故障都是单相故障。

距离保护因其很多优点,在高压输电线路保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例如,受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结构变化的影响较小,能瞬间切除输电线85%~90%范围内的各种故障,保护范围较长且较稳定,适合于远距离重负荷的高压线路,具有一定的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等等。因此距离保护一直是复杂电网中高压输电线路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保护方案之一[1~4]。

接地距离保护反应输电线路接地故障。距离继电器测量故障阻抗并判定故障位于保护区内或区外。理想的距离继电器仅对保护安装点和整定点之间的故障动作而对此区外的故障不动作。距离保护作为主保护通常整定为保护线路全长的80%~90%,并且通常期望阻抗测量误差少于±5%。对于I段之外的故障,距离保护阶梯时限延时配合的Ⅱ和Ⅲ段,保证了不同线路故障的选择性[5]。系统重负荷时或过渡电阻较大的区外故障,距离保护不误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6]。

传统距离继电器假设故障点电压为零,通过电压和电流比值测量故障阻抗。实际上,除了人为构造的短路,故障点电压几乎不可能为零,从而故障点电压将影响到故障阻抗的测量,尤其对于高阻接地故障和重负荷单相接地故障。在有负荷的情况下,过渡电阻部分会由于对侧电源的助增作用而转换成为感抗或容抗,导致距离保护超越或者保护范围缩短,大的过渡电阻也会造成距离保护范围缩短。当经过大的

过渡电阻接地,重负荷时故障电流可能小于负荷电流。测量阻抗实际上由负荷电流和过渡电阻决定。单相接地故障过渡阻抗达到300Ω时,传统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相对误差可能超过60%。

目前除距离保护外的各种接地保护方案中,除线路差动保护外,几乎都不能够为高阻接地故障提供可靠有效的保护。但是电流差动保护中制动量随负荷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在重负荷情况下发生经大电阻接地故障时,由于动作电流很小而制动电流很大,动作量有可能小于制动量而拒动。负荷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差动保护的灵敏度。在超高压、长线路或电缆线路上,分布电容的等值容抗大大减少,电容电流将使输电线路两端电流的大小和相位都发生严重畸变,降低了差动保护区内故障耐过渡电阻的能力[7]。为了提高纵联差动保护装置的耐过渡电阻能力,一般都在装置中配有零序差动保护作为辅助保护。零序差动保护比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灵敏度高,受电容电流影响少。但是差动保护不能作为后备保护且需要交换两端信息同步交换。

在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方向高频保护中,应用相电压补偿式方向元件的方案,具有方向性强,在系统振荡过程中反方向经任何过渡电阻短路时不误动、能自然地适用于两相运行的线路,能切除单相重合闸过程中的短路等优点,因而1978年以来就在我国220kv、330kv和500kv 线路上得到了应用。但是,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均表明,当过渡电阻达到一定值时,该方向元件可能拒动,尤其是线路末端短路时,容许的过渡电阻更小。

由上可以看出,各原理的保护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高阻接地时保护误动或拒动问题。保护误动或拒动,会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重大的损失,甚至有可能会威胁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高阻接地的问题在国内外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研究具有较高耐受过渡电阻能力的距离保护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工程研究价值。1国内外克服过渡电阻的方法

国内外为解决重负荷时经过渡电阻接

地短路或输电线路末端高阻接地故障,传

统距离保护无法正确动作的问题,进行了

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零序

电抗继电器、多边形特性继电器、复合特

性继电器、改进的正序电压极化的接地距

离继电器、自适应距离继电器、神经网络

距离继电器及其它一些方法。

1.1采用零序电抗继电器克服过渡电阻

零序电抗继电器以零序电流

I为极

化量,其动作判据为:

其中:

()() '

0011

3,/3,

ZD L L L U U Z I kI k Z Z Z ???

=-+=-

L

Z为线路零序阻抗,

1L

Z为线路正序阻

抗,?为线路A、B、C中某一相。

在单相经过渡电阻

g

R短路接地时,继

电器中增加了附加测量阻抗

()0

/3

R g f

Z R I I kI

?

=+,

F

I为短路点故

障电流。只要

F

I和

I的相位相同,则特性

直线的下倾角恰好与

R

Z的相角相同,

R

Z

永远与特性直线平行,

g

R不影响继电器的

动作,具有较强的躲过渡电阻能力,这是

理想的电抗特性,如图1-1所示:

图中取0

δ=。特性直线下倾δ

角是

安全裕度,包含了0I 超前于F I 的相角和可能的角度误差。对于给定的系统,0I 超前于F I 的最大相位差可以估算出来。接地电阻在测量阻抗中引起的附加分量R Z 的相角可被实际的θ角自动跟踪。但特性直线倾斜角对R Z 阻抗角的自适应并不是不受限制的。在假设0δ=时,θ角必须满足

180L L ?θ?-<<。才能保证下确动作。如

果不满足这个条件,特性直线转动的角度太大,区内故障时就会拒动。当过渡电阻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会出现所谓的“同相”问题,当过渡电阻进一步增大时,θ角就不再满足上述条件了,保护的动作方程将失效,此时应将保护闭锁。所以零序电抗继电器采用下面两个判据:

式(1-1)第一个判据为辅助判据,满足条件即可以使得180L L ?θ?-<<。

。目前采用相电压和零序电流相位来检测“同相”点,以过渡电阻达到“同相”点为临界点,切换不同的动作方程以提高耐受过渡电阻能力。该方法的缺点是在出口处经过渡电阻接地短路时,保护将拒动。受电端在过渡电阻超过出现同向问题的临界过渡电阻时,会发生区外故障超范围动作而区内故障时拒动的情况。零序电抗继电器虽然在理论上具有很强的抗过渡电阻能力,但还是受系统运行方式及过渡电阻大小的影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灵活应用。 1.2 采用多边形特性距离继电器克服过渡电阻

多边形继电器[8]特性包括四边形特性、五边形特性及类似的特性,它们具有较好的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图1-2所示为四边形特性距离继电器。它将距离继电器的测量距离功能、方向判别功能和躲负荷功能分别由3个独立元件完成。R 元件完成躲负荷功能,其特性如R 直线;X 元件完成测距功能,其特性如X 特性直线;D 元件完成方向判别功能,其特性如D 特性折线。R 整定电阻的选择应兼顾避开负荷状态和提高对过渡电阻的反应能力,可在R 轴方向独立移动以适应不同数值的过渡电阻。

D 元件要保证出口和背后母线经过渡电阻短路时能可靠动作。由于具有优越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四边形特性距离继电器在距离保护中获得广泛应用。在送端区外经过渡电阻故障时,测量阻抗的电抗分量比实际线路电抗小,线路越长,负荷越

重,情况越严重。对这种情况,如果X 元件与R 轴平行,则发生超越的可能性比圆特性方向阻抗继电器还大,这是四边形特性距离继电器的主要弱点。因此其动作特性直线必须下倾防止这种超越。特性直线的下倾降低了对区内故障时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9~10]。对单相故障,X 元件采用零序电抗继电器,零序电抗继电器要求0I 必

须落后于U ?才能满足180L L ?θ?-<<。

防止在双侧电源的受电侧可能发生的不正确动作。

1.3采用复合特性距离继电器克服过渡电阻

圆与四边形特性的复合:在相间短路时,过渡电阻较小,应用圆特性;在接地短路时,过渡电阻较大,此时利用接地短路出现的零序电流在圆特性上迭加一个四边形特性以防止阻抗继电器拒动,如图1-3所示。

方向圆与上抛圆的复合:既能容许在接近保护范围末端短路时有较大的过渡电阻,又能防止在正常运行情况下负荷阻抗较小时阻抗继电器误动作,见图1-4,通过动作特性的复合,可以获得各种不同的复合特性,适用于复杂电网对保护的特殊要求[11~12]。

1.4采用自适应接地距离继电器克服过渡电阻

自适应继电保护是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它可以定义为:能根据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的变化信息,在线计算并修改继电保护的整定值,以获得最佳保护性能的继电保护系统。自适应继电保护系统在选择性,快速性和灵敏性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继电保护系统,这不仅使现有电力网络能够传送更多的功率,而且还可以改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灵活性和系统的稳定性。实现自适应继电保护的关键在于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如何实时、快速、准确地判出系统的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新判据的多边形阻抗特性用纯电抗线来代替传统的电抗下倾线,不再像传统距离保护那样盲目地缩小动作范围。在可靠防止距离保护超越误动作的前提下,扩大了距离保护的动作范围。自适应继电保护系统尚属理论研究阶段,要达到大范围应用于工程实际,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

1.5 采用神经网络距离继电器克服过渡电阻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领域的边缘交叉学科,它是一种并行处理的非线性映射,具有强大的模式识别能力,可以对任何复杂的状态或过程进行分类和识别,有很强的容错性、鲁棒性和冗余度,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和模式分类等方面。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电力系统是近几年来的热门课题,目前神经网络距离继电器也只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2算例分析

图2-1 典型500kv电压等级的系统图

图2-1所示为一典型的500kv电压等级的系统图,TLine1长度为500km,TLine2长度为200km,两端连接到2个不同的500kv/100MV A系统

1

S,

2

S,线路参数为:1

0.13783(/)

R E m

=-Ω,

1

0.26303(/)

L

X E m

=-Ω,

1

500.1314(*)

C

X M m

=Ω,

0.14173(/)

R E m

=-Ω,

0.83073(/)

L

X E m

=-Ω,

1

800.5217(*)

C

X M m

故障为C相接地,接地电阻为200Ω

故障起始时间为0.1s,持续时间为0.1s,电源启动时间为0.05s,下面分别对比了金属性接地和高阻接地的电压电流波形图。

图2-2 金属性接地的三相电压波形图

从图2-2能看出,金属性接地,故障点的C相电压为零,保护装置能够辨别出故障,启动保护。

图2-3 金属性接地故障点处的电流

同电压一样,电流也与非故障时有很大差别,保护装置能启动保护,不会误动和拒动。

图2-4金属性接地时的电压有效值曲线

由图2-4可以看出,金属性接地时对电压的影响是明显的,电压波动的很厉害,有效值变化显著。

图2-5 经200Ω高电阻接地的电压波形图

从图2-4中能看出,经高电阻接地的C相短路,保护安装处的电压波形与正常时的差别不大,保护难以判断,这时就需要采用上述的继电器来克服这个缺点,从而防止保护拒动或者误动。

图2-6 经200Ω高电阻接地的电流波形图

与2-3相比,短路电流幅值也缩小了近三倍。

图2-7 经200Ω高电阻接地时的电压有效值变化

曲线

2-7表明,经高阻接地的故障使电压有效值变化并不明显,故障不易被发现。

3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知,高阻接地故障对系统的影响是很大的,可能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失灵,误动作,从而不能正确切除故障,或者引起更严重的后果,我们今后还需要在这方面做很多工作,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张保会,尹项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国电力

出版社,2005,9~12

[2] 朱声石.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28~131

[3] 沈冰,何奔腾.特(超)高压输电线路保护原理

与技术的研究.杭州: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07

[4] 周玉兰,程逍.2004年全国电网继电保护装置

运行中的问题分析.电力设备,2006,

7(l):13~17

[5] 洪维海.过渡电阻及其对方向阻抗选相元件的

影响.西北电力技术,1999,8(4):59~62 [6] 王梅义.高压电网继电保护运行技术.北京:电

力工业出版社,1981

[7] 贺家李,葛耀中.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分析与

继电保护.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8] 李清波,刘沛.

光纤纵差保护的应用及灵敏度

的提高.电力自动化设备,2002,22(4):21~24 [9] 文明浩,李瑞生,王强,王尔寒,胡叶宾,

桑仲庆.分相电流差动线路保护中零序差动

作用分析.继电器,2002,30(2):42~44 [10] 赵海青.单相高阻接地保护装置的研制,福州: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03

[11]丁晓兵,赵曼勇,徐振宇,接地故障零序方

向元件拒动保护改进方案.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6,30(9):88~90

[12] 索南加乐,孟祥来,陈勇,王向兵,谢静,

刘东.基于故障类型的零序方向元件.中国电

机工程学报,2007,27(1):25~30

附录――仿真接线图

ABB有载分接开关原理介绍

? ABB PPTR Components - 1
DLJ
变压器组件
ABB 电力技术产品
有载分接开关

? ABB PPTR Components - 2
DLJ
UC型有载分接开关

UC型有载分接开关
?
概述
组合型
? 单独的切换开关和分接选择器 ? 切换开关在单独的油室内
? 安装,检修简单方便 ? 独特的驱动系统,吊芯和复装简单 ? 切换开关开放式设计,维修方便 ? 运行可靠性高,40年世界各地的运行经验 ? 性能指标 ? 最大冲击电压1050 kV ? 最大通过电流1600/4500 A
? ABB PPTR Components - 3
DLJ
? 最大级电压5000 V ? UC型开关可用于任何联结形式的变压器 ? 触头电气寿命最大50万次 ? 机械寿命100万次以上。

UC型有载分接开关 UC型开关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 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电动机构 ? 还包括传动系统、开关保护装置、储油柜( 用户可自备)等。 ? 此外,还可选装远方档位显示、自动电压调 整器、对应档位的空接点、BCD编码器等附 件。 ? 切换开关 分为UCG、UCL、UCD、UCC等,其 主要区别在外观尺寸、额定通过电流。
? ABB PPTR Components - 4
DLJ
结构特点
传动系统
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器
电动机构
? 分接选择器 分为I、III、C、G型等。 ? 电动机构 分为BUL、BUE1、BUE2型等。
UCG型有载开关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答案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规距离保护一般可分 为、和三部分。 2、距离保护I段能够保护本线路全长的。 3、距离保护第Ⅲ段的整定一般按照躲开来整定。 4、阻抗继电器按比较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式 和式。 5、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非故障相电压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方向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值相同,___________继电器受过渡电阻影响 大,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大。 7、全阻抗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均按躲过最小工作阻抗整定,当线路上发生短路时, _______________继电器灵敏度更高。 8、校验阻抗继电器精工电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9、阻抗继电器的0°接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加入继电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 10、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保护范 围,可能造成保护的。 11、根据《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的规定,对50km以下的线路,相间距离保护中应有对本线末端故障的灵敏度不小于的延时保护。 二、选择题: 1、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电器动作的。

(A)最小测量阻抗;(B)最大测量阻抗;(C)介于最小与最大测量阻抗之间的一个定值;(D)大于最大测量阻抗的一个定值。 2、为了使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在状态下,故要求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等于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最有选择;(B)最灵敏;(C)最快速;(D)最可靠。 3、距离保护中阻抗继电器,需采用记忆回路和引入第三相电压的 是。 (A)全阻抗继电器;(B)方向阻抗继电器;(C)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D)偏移特性和方向阻抗继电器。 4、距离保护是以距离元件作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 (A)测量;(B)启动;(C)振荡闭锁;(D)逻辑。 5、从继电保护原理上讲,受系统振荡影响的有。 (A)零序电流保护;(B)负序电流保护;(C)相间距离保护;(D)相间过流保护。 6、单侧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是。 (A)使保护范围伸长;(B)使保护范围缩短;(C)保护范围不变;(D)保护范围不定。 7、方向阻抗继电器中,记忆回路的作用是。 (A)提高灵敏度;(B)消除正向出口三相短路的死区;(C)防止反向出口短路动作;(D)提高选择性。 8、阻抗继电器常用的接线方式除了00接线方式外,还有。(A)900接线方式? (B)600接线方式? (C)300接线方式? (D)200接线方式 三、判断题: 1、距离保护就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 2、距离Ⅱ段可以保护线路全长。() 3、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的数值随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4、方向阻抗继电器中,电抗变压器的转移阻抗角决定着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 5、阻抗继电器的最小精确工作电压,就是最小精确工作电流与电抗变压器转移阻抗值的乘积。() 6、在距离保护中,“瞬时测定”就是将距离元件的初始动作状态,通过起动元件的动作而固定下来,以防止测量元件因短路点过渡电阻的增大而返回,造成保护装置拒绝动作。()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浙江工商大学2008 - 2009学年第1学期《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题目: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班级:统计0701 学号:0702100136 姓名:孙鹏 成绩: 2009年1月9 日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人均GDP、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乡物质资本存量差异,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对外开放程度这几个因素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分析,建模过程中用主成分回归方法解决了多重共线性问题,最后得出比较劳动率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原因,若干年来所推进的就业结构转变和城市化, 客观上起到了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人均GDP增长和对外开放扩大在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也起到缩小差距的作用,而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差距的扩大起到了一定的遏制效果。本文对这些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并提出一些合理调节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收入差距多元线性回归多重共线性主成分回归 一、文献综述 城乡差距是每个国家从弱到强,从农业化转为工业化过程中一定会经历的阶段,即便是发达国家也存在着程度不等的城乡差距问题。所谓城乡差距即是指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等诸方面落后于城市的状况,同时也是指农村居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上相对于城市居民较低的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相当突出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近些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急剧扩大。如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必将引发社会心理失衡,进而导致社会的失序。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1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只有这样才能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才能全面实现社会的小康目标。因此,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半个世纪前,西蒙·库兹涅茨主要基于对美、英、德等国历史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随着经济发展,这些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经历了首先扩大而后逐渐缩小的过程(Kuznets ,1955)。这意味着这些国家的收入差距和经济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答案42806资料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答案42806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规距离保护一般可分 为、和三部分。 2、距离保护I段能够保护本线路全长的。 3、距离保护第Ⅲ段的整定一般按照躲开来整定。 4、阻抗继电器按比较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式 和式。 5、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非故障相电压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方向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值相同,___________继电器受过渡电阻影响 大,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大。 7、全阻抗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均按躲过最小工作阻抗整定,当线路上发生短路时, _______________继电器灵敏度更高。 8、校验阻抗继电器精工电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9、阻抗继电器的0°接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加入继电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 10、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保护范 围,可能造成保护的。 11、根据《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的规定,对50km以下的线路,相间距离保护中应有对本线末端故障的灵敏度不小于的延时保护。 二、选择题: 1、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电器动作的。

(A)最小测量阻抗;(B)最大测量阻抗;(C)介于最小与最大测量阻抗之间的一个定值;(D)大于最大测量阻抗的一个定值。 2、为了使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在状态下,故要求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等于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最有选择;(B)最灵敏;(C)最快速;(D)最可靠。 3、距离保护中阻抗继电器,需采用记忆回路和引入第三相电压的 是。 (A)全阻抗继电器;(B)方向阻抗继电器;(C)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D)偏移特性和方向阻抗继电器。 4、距离保护是以距离元件作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 (A)测量;(B)启动;(C)振荡闭锁;(D)逻辑。 5、从继电保护原理上讲,受系统振荡影响的有。 (A)零序电流保护;(B)负序电流保护;(C)相间距离保护;(D)相间过流保护。 6、单侧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是。 (A)使保护范围伸长;(B)使保护范围缩短;(C)保护范围不变;(D)保护范围不定。 7、方向阻抗继电器中,记忆回路的作用是。 (A)提高灵敏度;(B)消除正向出口三相短路的死区;(C)防止反向出口短路动作;(D)提高选择性。 8、阻抗继电器常用的接线方式除了00接线方式外,还有。 (A)900接线方式? (B)600接线方式? (C)300接线方式? (D)200接线方式 三、判断题: 1、距离保护就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 2、距离Ⅱ段可以保护线路全长。( ) 3、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的数值随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4、方向阻抗继电器中,电抗变压器的转移阻抗角决定着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

第四章距离保护

第四章距离保护 一、GB5006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对距离保护的规定 (一)对110kV线路的下列故障,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 (1)单相接地短路。 (2)相间短路。 (二)110kV线路装设相间短路保护装置的配置原则如下 (1)主保护的配置原则。在下列情况下,应装设全线速动的主保护。 1)系统稳定有要求时。 2)线路发生三相短路,使发电厂厂用电母线或重要用户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60%,且其他保护不能无时限和有选择性地切除短路时。 (2)后备保护的配置原则。11OkV线路后备保护配置宜采用远后备方式。 (3)根据上述110kV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对接地短路,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装设带方向或不带方向的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 2)对某些线路,当零序电流保护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装设接地距离保护,并应装设一段或二段零序电流保护作后备保护。 (4)根据上述11OkV 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对相间短路,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侧电源线路,应装设三相多段式电流或电流电压保护。 2)双侧电源线路,可装设阶段式距离保护装置。 3)并列运行的平行线,可装设相间横联差动及零序横联差动保护作主保护。后备保护可按和电流方式连接。 4)电缆线路或电缆架空混合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保护装置宜动作于信号。当危及设备安全时,可动作于跳闸。 二、DL 400-9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规定 (一)ll0~22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的线路保护 (1)对相间短路,应按下列规定装设保护装置: 1)单侧电源单回线路,可装设三相电流电压保护,如不能满足要求,则装设距离保护; 2)双侧电源线路宜装设距离保护。 (2)对接地短路,可采用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之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 (二)330~500kV线路的后备保护 (1)对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宜采用阶段式距离保护。 (2)对接地短路,应装设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对中长线路,若零序电流保护能满足要求时,也可只装设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接地后备保护应保证在接地电阻不大于300Ω时,能可靠地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 第一节距离保护概述 一、距离保护的原理 这种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这一距离的远近决定动作时限的一种保护,称为距离保护。距离保护实质上是反应阻抗的降低而动作的阻抗保护。 二、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 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限与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距离的关系,称为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目前广泛应用的是三段式阶梯时限特性的距离保护。距离保护的Ⅰ、Ⅱ、Ⅲ段与电流保护Ⅰ、Ⅱ、Ⅲ段相似。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行业收入差距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和租金分享理论四个角度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总结出影响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包括:行业垄断、行业构成要素不同、行业人力资本水平不同和税收制度不完善。要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必须(1)规X 行业竞争制度,降低行业垄断水平;(2)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生产率;(3)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各行业人力资本水平;(4)完善税收制度,加强对垄断行业税收的重点监控。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人力资本水平;垄断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行业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并且已成为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对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相关文献也主要从行业垄断角度入手。本文从四个主流的行业间收入差距理论入手,分析了影响中国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行业收入差距的理论解释 (一)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由短期差异说和补偿性差异说 两部分构成。前者认为,行业收入差异只是一种短期现象,是劳动力市场对产品市场的需求变化做出的反应;而后者认为,劳动者在确定合适的工资水平时,不仅关心货币方面的收益,还重视非货币方面的收益。工作的复杂程度、工作强度、工作环境等会给劳动者带来负效应的非货币特征,为了补偿这些负效应,这些行业通常会为劳动者支付相对较高的工资,即补偿性工资。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实际上指出了行业收入差距形 成的主要原因是行业产品需求的变化或行业非货币特征的 差异。如果一个行业的劳动程序复杂、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较恶劣,亦或者行业的产品需求增加,则该行业通常会为劳动者提供较高的工资水平。 (二)人力资本理论 虽然早期的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0)等都在各自的著作中对人力资本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但是最早将其发展为理论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1960)。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行业收入差异反映了行业间劳动力质量的差异,高收入行业拥有更大比例的高质量劳动力。由于先

第四节-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及采取的防止措施

第四节 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及采取的防止措施 一、短路点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保护1的测量阻抗为g R ,保护2的测量阻抗为g AB R Z +。由图(b)可见,当g R 较大时,可能出现1.J Z 已超出保护1第Ⅰ段整定的特性圆范围,而2.J Z 仍位于保护2第Ⅱ段整定的特性圆范围以内。此时保护1和保护2将同时以第Ⅱ段的时限动作,因而失去了选择性。 结论:保护装置距短路点越近时,受过渡电阻的影响越大,同时保护装置的整定值越小,则相对地受过渡电阻的影响也越大。 对图3—36(a ) 所示的双侧电源的网络,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可能使量阻抗 增大,也可能使测量阻抗减小。 保护1和保护2的测量阻抗分别为 式中 α—d I 超前1d I 的角度。 当α为正时,测量阻抗增大,当α为负时,测量阻抗的电抗部分将减小。在后一种情况下,可能导致保护无选择性的动作。过渡电阻主要是纯电阻性的电弧电阻R g ,且电弧的长度和电流的大小都随时间而变化,在短路开始瞬间电弧电流很大,电弧的长度很短,R g 很小。随着电弧电流的衰减和电弧长度的增长,R g 随着增大,大约经0.1~0.15秒后,R g 剧烈增大。 减小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影响的措施 (1)采用瞬时测定装置 它通常应用于距离保护第Ⅱ段。原理接线如图3—37所示。 (2)采用带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保护2的测量阻抗Zcl2=Zd+Rg 当过渡电阻达Rg1时,具有椭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开始拒动。 当过渡电阻达Rg2时,方向阻抗继电器开始拒动。 当过渡电阻达Rg3时,全阻抗继电器开始拒动。 结论: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在+R 轴方向所占的面积越大则受过渡电阻的影响越小。 采用能容许较大的过渡电阻而不致拒动的阻抗继电器,如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等。 二、电力系统振荡对距离保护的影响及振荡闭锁回路 (一)电力系统振荡时电流、电压的分布 图3-38为简化系统等值电路图, 当系统发生振荡时,设M E 超前于N E 的相位角为δ,E E E N M == ,且 系统中各元件的阻抗角相等,则振荡电流为 ∑-=++-=Z E E Z Z Z E E I N M N L M N M zh =∑δ--Z )e 1(E j 振荡电流滞后于电势差N M E E -的角度为系统振荡阻抗角为 N M Z M E 图3-38 系统振荡的等值图

第三章距离保护

第三章:电网距离保护 1.距离保护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壁纸,反映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而工作的保护。 基本原理:按照继电保选择性的要求,安装在线路两端的距离保护仅在下路MN内部故障时,保护装置才应该立即动作,将相应的断路器跳开,而在保护区的反方向或本线路之外正方向短路时,保护装置不应动作。 与电流速断保护一样,为了保证在下级线路的出口处短路时保护不误动作,在保护区的正方向(对于线路MN的M侧保护来说,正方向就是由M指向N的方向)上设定一个小于本线路全长的保护范围,用整定距离Lset来表示。 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首先判断故障的方向,若故障位于保护区的正方向上,则设法测出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Lk,并将Lk与Lset相比较,若Lk小于Lset,说明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之内,这时保护应立即动作,跳开相应的断路器;若L K大于Lset,说明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之外,保护不应动作,对应的断路器不会跳开。若故障位于保护区的反方向上,则无需进行比较和测量,直接判断为区外故障而不动作。} 通常情况下,距离保护可以通过测量短路阻抗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和判断故障距离。 2.几种继电器的方式: 苹果特性:有较高的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耐受过负荷的能力比较差;橄榄特性正好相反。电抗特性:动作情况至于测量阻抗中的电抗分量有关,与电阻无关,因而它有很强的耐过渡电阻的能力。但是它本身不具有方向性,且在负荷阻抗情况下也可能动作,所以通常它不能独立应用,而是与其他特性复合,形成具有复合特性的阻抗原件。 电阻特性:通常也与其他特性复合,形成具有复合特性的阻抗原件。 多边形特性:能同时兼顾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和躲负荷的能力。 3测量阻抗:Zm定义为保护安装处测量电压Um&与测量电流Im&之比,即Um&/Im& 动作阻抗:使阻抗原件处于临界动作状态对应的阻抗(Zop)。 Zset1的阻抗角称为最灵敏角。最灵敏角一般取为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 短路阻抗:Zk=Z1Lk(单位长度线路的复阻抗与短路距离的乘积) 整定阻抗:Zset=Z1Lset 4.负荷阻抗与短路阻抗的区别:负荷阻抗的量值较大,其阻抗角为数值较小的功率因数角,阻抗特性以电阻性为主。短路阻抗的阻抗角就等于输电线路的阻抗角,数值较大,阻抗特性以电感性为主。 5.测量电压的选取和测量电流的选取:要取故障环路上的电压、电流。 为保护接地短路,取接地短路的故障环路为相-地故障环路,测量电压为保护安装处故障相对地电压,测量电流为带有零序电流补偿的故障相电流,由它们算出的测量阻抗能够准确反应单相接地故障、两相接地故障和三相接地短路情况下的故障距离,称为接地距离保护接线方式。 对于相间短路,故障环路为相-相故障环路,取测量电压为保护安装处两故障相的电压差,测量电流为两故障相的电流差,由它们算出的测量阻抗能够准确反应两相短路、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接地情况下的故障距离,称为相间距离保护接线方式。

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

§3.5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Power Swing Blocking of Distance Protection ) §3.5.1振荡闭锁的概念(Concept of Power Swing Blocking ) 并联运行的电力系统或发电厂失去同步的现象,称为电力系统的振荡(Power Swing )。电力系统振荡时,系统两 侧等效电动势间的夹角 在o o 360~0范围内作周期性变化, 从而使系统中各点的电压、线路电流、功率方向以及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也都呈现周期性变化。这样,以上述这些量为测量对象的各种保护的测量元件,就有可能因系统振荡而动作。 电力系统的振荡是属于严重的不正常运行状态,而不是故障状态,大多数情况下能够通过自动装置的调节自行恢复同步。如果在振荡过程中继电保护动作,切除了重要的联络线,或断开了电源和负荷,不仅不利于振荡的自动恢复,而且还有可能使事故扩大,造成更为严重后果。所以在系统振荡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保护因测量元件动作而误动。这种用来防止系统振荡时保护误动的措施,就称为振荡闭锁。 因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和功率方向保护等一般都只应用在电压等级较低的中低压配电系统,这些系统出现振荡的可能性很小,振荡时保护误动产生的后果也不会太严重,所以

一般不需要采取振荡闭锁措施。距离保护一般用在较高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系统出现振荡的可能性大,保护误动造成的损失严重,所以必须考虑振荡闭锁问题。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本书所提及的振荡闭锁,都是指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 §3.5.2 电力系统振荡对距离保护测量元件的影响(Effect of Power Swing to Measuring Unit of Distance Protection ) 1.电力系统振荡时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 现以图3-31所示的双侧电源的电力系统为例,分析系统振荡时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 设系统两侧等效电动势M E 和N E 的幅值相等,相角差(即功角)为δ,等效电源之间的阻抗为N l M Z Z Z Z ++=∑,其中M Z 为M 侧系统的等值阻抗,N Z 为N 侧系统的等值阻 抗,l Z 为联络线路的阻抗,则线路中的电流和母线M 、N 上的电压分别为: ∑-∑∑-=?=-=Z e E Z E Z E E I j M N M )1(δ (3-144)

中国贫富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贫富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理论分析中国现在正面临着严重的社会不公平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很多民众却觉得生活的质量提高很少。因此我希望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考察当今中国影响贫富差距的因素是什么。我这次进行研究的数据全部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反映的是2008年的经济动态。我想以省为单位进行考察因为各省的情况有别经济发展程度不同面临问题不同通过这种考察能够找到影响中国贫富差距的最本质的因素。线面我先对选取的数据进行说明。一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按照通行的测量贫富差距的标准基尼系数是一个很好的测量各地区人口贫富差距的指标但是我国并没有对全国的基尼系数进行过系统的统计更不要说以省为单位进行统计了。因此我们只能使用替代指标了。根据现有的数据我选用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来替代基尼系数。二经济开放程度影响社会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济的开放程度。而当下最容易对经济发展产生扭曲的因素就是政府的干预一个地区的经济越发达在私人企业和个体企业从事商业活动的居民比例越高因此我选用各地国有企业人数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经济活跃程度的指标。三科技实力一个地区的科研水平越高那意味着这个地区经济竞争能力越强那么

这个地区民众的生活水平也就也富足因此我选用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研究与实验RD的投入额作为衡量各地区科研水平的指标。四居民服务水平考虑一个地区的贫富差距同样要考虑政府的职能是否充分发挥一个地区的基础建筑越发达居民服务投入越多则该地区的民众的生活差距就会越小因为政府投入的领域往往是基础设施领域对富裕民众来说这点投入不算什么而普通民众受益最大。因此我选用各地区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作为衡量各地区政府对居民服务领域投入的指标。五垄断一个地区的经济如果被垄断企业掌握那就意味着该地区的财富将会集中用于少数人手中。当今中国最大的垄断企业基本上全是国有企业因此我用国各地区国有企业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作为衡量垄断的指标。六教育在影响居民贫富差距的因素里教育是不可不考虑的。一个地区的民众其平均教育水平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认知水平越高社会也就越公平。在此我用各地区高等学府的学生教师数量比作为衡量当地整体教育水平的指标。二、回归模型一建立模型根据上述分析建立函数12345iiiiiiiYPPAPBPEPFPHU 其中Y表示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iA表示各地国有企业人数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iB表示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研究与实验RD的投入额iE表示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量iF表示我国各地区国有企业收入占国民

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及防止方法

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及防止方法 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 一,短路点过度电阻的影响 二,电力系统震荡的影响 三,电压回路断线的影响 四,串联电容补偿的影响 五,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短路点过度电阻的影响 过度电阻的存在,使得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会使保护范围缩短,有时也会引起保护的超范围动作,或反方向误动作。 例如:①下图中,BC始端经过度电阻Rt短路 (图5-48、图5-49) 若Rt较大,Zk1会超出保护1的Ⅰ段整定范围,而Zk2仍位于保护2的Ⅱ端段,这时,保护1、保护2的Ⅱ段将同时动作,将B母线切除,扩大了停电范围。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保护装置离保护点越近,受过度电阻影响就越大;保护装置整定值越小,受过度电阻影响就越大。(所谓手过

度电阻影响大是指,一个较小的过度电阻就有可能使测量阻抗超出整定范围。) ②对于不同动作特性的阻抗继电器,过度电阻对其影响也是不同的,如图: (图5-51) 当Rt逐渐增大时,测量阻抗依次超出透镜型阻抗继电器、方向性阻抗继电器、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范围。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在R轴正方向上动作特性所占面积越大,受过度电阻的影响就越小。 针对以上讨论结果,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和手段来防止过度电阻的影响: ⑴采用合适的阻抗继电器 过度电阻大多是纯电阻,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图5-13c)所示的阻抗继电器,只要电抗值不超出整定范围,阻抗继电器不会拒动。 利用多边形阻抗继电器可以灵活整定的特点,我们可以使继电器不发生拒动(图5-14) (图5-52)a所示动作特性既容许在接近保护范围末端发生短路时有较大的过度电阻,又能防止在正常运行情况下,负荷阻抗较小时阻抗继电器误动作;b所示动作特性既可以满足相间短路时过度电阻较小的情况,又能满足接地短路时过度电阻较大的情况。 ⑵利用瞬时测量回路固定阻抗继电器动作 所谓固定阻抗继电器动作,即使其动作只反映短路瞬时的过度

影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报告

影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维持社会稳定一直是政府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追求的重要目标,社会的稳定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显现,并对整个社会的稳定性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能否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关乎中国能否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研究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其次就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展开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收入差距城乡居民农村城市

一、文献回顾和问题提出 收入作为居民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重要基础,对于维护社会整体的稳定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国民收入是国生产净值扣除间接税以及企业转移支付的部分与政府补助金的总和,由此可以看出,包括居民收入在的国民收入的高低以社会总产出为基础(高鸿业,2006)。根据英国经济学家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以农业生产部门为主的农村地区由于耕地数量的相对有限以及农业生产技术在一定时期难以有所突破,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日益突出,而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彬,200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势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1978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为343.4元与133.6元,而2014年则分别增至29381元与9892元。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逐渐拉大,如表1所示,2010年至2014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10年的13190.4元增至2014年的19489元。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号召,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已然超过了合理的区间,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不仅严重威胁中国的社会稳定,更对中国“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终极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研究中国城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谭昌银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及其定性的关系。 2、通过阅读表格了解不同材料的电阻特性。 3、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和超导现象。 4、了解电阻大小的改变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 1、经初步分析能猜测影响电阻的一些因素。 2、知道在与一个物理量的相关因素较多时,能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 3、能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 4、能从实验结果定性得出导体电阻与其长度、粗细和组成材料之间的关系。 5、能设计实验来探究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加学习活动。 2、感受知识建立,品尝成功喜悦,燃起学习兴趣,激发思维热情。 (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从实验结果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粗细、材料之间的关系难点: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三)、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实验与课件 (四)、教学预设 展示图片(老师展示一些同材料和粗细的生活中的导线)。提问:在生活中会用到这么多不同型号和不同材料的导线不是很多余,如只用一种型号不更方便?不同型号电阻丝是什么不同呢? 同学回答:他们的电阻不一样 【猜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同学回答:导线的粗细、长度、材料和温度等。 我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比较电阻的大小呢?请大家设计出电路图并说出你的比较方法 老师提问:现在我想让同学买验证一下你的猜想是否正确,你们打算怎么做?我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器材你们能否验证你们的猜想。(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灯泡电阻演示器) 同学们设计出你们的方案, (各小组设计实验,分组:1、2、3组设计粗细、4、5、6组设计长度、7、8、9组设计材料)现在说明一下我们现在都在教室做实验温度一样现在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老师请各小组将设计方案展示,并说说做实验时注意事项,同学自己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答案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规距离保护一般可分为、和三部分。 2、距离保护I段能够保护本线路全长的。 3、距离保护第Ⅲ段的整定一般按照躲开来整定。 4、阻抗继电器按比较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式和式。 5、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非故障相电压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方向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值相同,___________继电器受过渡电阻影响大,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大。 7、全阻抗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均按躲过最小工作阻抗整定,当线路上发生短路时, _______________继电器灵敏度更高。 8、校验阻抗继电器精工电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9、阻抗继电器的0°接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加入继电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 10、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保护范围,可能造成保护的。 11、根据《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的规定,对50km以下的线路,相间距离保护中应有对本线末端故障的灵敏度不小于的延时保护。 二、选择题: 1、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电器动作的。 (A)最小测量阻抗;(B)最大测量阻抗;(C)介于最小与最大测量阻抗之间的一个定值;(D)大于最大测量阻抗的一个定值。 2、为了使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在状态下,故要求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等于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最有选择;(B)最灵敏;(C)最快速;(D)最可靠。

美国的贫富差距及原因(较全)

美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其原因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无产阶级状况趋于恶化,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别越来越悬殊,这是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对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作出的科学分析。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当今资本主义国家贫富悬殊状况如何,形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这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经济的恢复和生产的发展,西方国家各阶层的收入和财产有了显著增长,生活得到了改善。从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纵向来看,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那种普遍性的赤贫和营养不良的现象已不复存在。西方国家的贫困标准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提高。尽管如此,70年代后半期以来贫富之间的相对差距却迅速扩大,这个严酷的现实必然引起西方国家政府和百姓的关注。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对美国在本世纪70年代以来的收入分配状况作一分析。 一、70年代以来美国的贫富状况 战后直到60年代,美国各阶层收入差距是趋于缩小的。按照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美国全国家庭可分为最低收入家庭、次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中上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五大类。 从下表可见,在70年代以前,占全国20%的上层家庭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趋于下降,由1936年的51.7%降到1965年的41%。而中层家庭(从次低到中上)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缓慢上升,由1936年的44.2%上升到1965年的54%。最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比重略有上升。 但进入70年代以后这种趋势发生了变化,70年代后半期收入差距开始呈现扩大倾向。对20%收入最高者和20%收入最低者的平均收入进行比较,两者的差距在1974年是7.5倍,1992年扩大到了10.2倍。1977~1992年间,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的部分几乎都归入富裕阶层手中。在这15年间,美国全国60%的人的收入在不同程度上都下降了,只有40%的人的收入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最穷的20%的人的税后收入绝对下降了12%,而最富的1%的人的税后收入却增长了136%,其平均收入从约20万美元增至48万美元左右。

有载调压分接开关过渡电阻选用设计

有载调压分接开关过渡电阻选用设计 摘要: 本文通过介绍有载分接开关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过程中暂态过程的建模来选用合适过渡电阻值,同时着重从几个方面(有利于改善触头的切换任务,提高触头的电气寿命以及其工作可靠性三个原则来进行匹配)来分析并从中筛选出最佳方案。这对于变压器设计者更深入的了解有载分接开关以及设计过程中考虑更为全面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灭弧;有载调压开关;变压器 Abstract: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on-load tap basic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transient process on-load tap changer switching process modeling to choose a suitable transition resistance value at the same time focus from several aspects (help to improve the contact switch tasks, three principles to improve the contact electrical life as well as its operational reliability to match) to analyze and to filter out the best solution. For transformer designer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n-load tap switch as well as the design process to consider more comprehensive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guiding.Keywords: interrupter; OLTC; transformer 引言 变压器通过调压线圈中增减绕组的分接头来改变电压比的方法几乎与变压器同时问世,有载调压开关的应用使得在不切断负载的情况下可以调节电压。 如今,有载调压分接开关已经由油中灭弧的方式向通过真空泡灭弧的方式发展。无论是工业用户还是电网用户为了缩小维护成本降低维护工作量,都对真空开关比较青睐。所以真空有载调压分接开关是当今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选用真空开关对节省维护成本,降低供电公司工作量也是非常有益的。 1 传统有载调压开关(例如M型)的作用及原理 1.1分接开关的基本功能 一是在开路情况下“选择”一个分接头,二是在不中断电流的情况下把功率“切换”或“调换”到所选的分接头上。而其中也有简易式有载分接开关(即:选择开关)是把两种功能结合在一个装置中,而分接选择器与切换开关或调换开关互相分开的分接开关是用于功率较高的情况下。

短路和系统振荡对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用电负荷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对于电能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电能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求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110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中,距离保护占了大多数。距离保护在保护110kV 输电线路可靠输送电起到重要的作用。距离保护的核心元件就是阻抗继电器,它的作用是测量保护安装处到输电线路故障点之间的阻抗,这个阻抗也就反映了故障点离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因为输电线路的阻抗不会随着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与短路故障的类型没有关系,所以距离保护相比于电流保护而言更加稳定可靠;距离保护也不会因为重负荷情况下短路时造成灵敏度不足的情况;同时距离保护对于各种复杂的电网结构更好的适应性。总之,距离保护的性能更为完善。 距离保护中的阻抗继电器是反映距离保护性能的一个硬指标,阻抗继电器测量距离越准确,距离保护装露的性能越好。 本文主要研究输电线路短路与振荡时对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1.2 我国阻抗继电器研究现状 1.2.1 传统距离保护原理 1.2.1.1 直线特性阻抗继电器 直线特性阻抗继电器主要有电阻型继电器,电抗型继电器,眼相继电器。其阻抗特性在阻抗 复平面中分别为一直线。电阻继电器动作与否,只取决于测量阻抗的电阻值,电抗继电器动作与

否,只取决于测量阻抗的电抗分量。直线特性虽然判句简单,但无方向性.而且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测量的阻抗变化情况,因此单纯利用电阻、电抗值作判别误差很大,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 1.2.1.2 圆特性阻抗继电器 圆特性阻抗继电器,有全阻抗圆,方向阻抗圆,偏移阻抗圆是传统继电保护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阻抗继电器。它实际是把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扩大为一个圆,以便继电器的制造和调试,简化继电器的接线。其中全阻抗圆特性无方向性,方向阻抗圆存在电压死区,偏移阻抗圆特性事前两者的综合。特性较好,应用较多。 1.2.1.3 四边形特性阻抗继电器 四边形特性阻抗继电器是综合了电阻电抗型直线特性,并考虑了阻抗的方向性,是一种较为精确反映故障测量阻抗边界的阻抗继电器,并且具有良好的抗过渡电阻的能力。在传统继电保护中,因实现因难而很少使用,但随着微机保护的出现。四边形阻抗特性继电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2 现有阻抗继电器新原理简介 现有一些较新的距离保护原理主要是同时利用电流电压量的变化情况,来鉴别故障,进行线路保护,主要有电流自适应保护,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以及利用行波来鉴别故障的距离保护原理等。 1.2.2.1 电流自适应保护原理 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是利用在线浏得到的电流电压值,由微机保护装置在线实时计算电流定值,可以免去麻烦的人工整定工作.且能使保护范围显著扩大。因此在理论上.其速断定值不是常数,是由当前的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决定.即根据电力系统当前实际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实时、自动整定计算,无需人工参与,能使速断定值和保护范围能保持最佳状态。但实际上,计算电流整定值的过程,引入了电压量,并要求输入被保护线路的阻抗值,即利用在线电压,实时算得的系统综合阻抗值,得到实时电流整定值,而后与在线电流相比较,以判别故障情况。可以看出其本质上还是距离保护,它同样受到PT断线,过度电阻等因素的影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截止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分别是1978年的98倍和93倍,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城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2016年城乡居民收入相对收入达到 2.72:1,绝对差距达到了21253元,如果加上城乡在住房、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以及教 育等方面的隐形福利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更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俨然已成为目前中国社会无法规避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的顺 利进行、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乃至民心团结和社会稳定都会受到城 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直接影响。我国政府一直对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十八大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 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本研究将对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具有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包括政策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及农业产业自身特性的影响。每种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起到怎么样的作用,以及影响力度有多大,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从政策性因素中选择户籍政策、城镇化政策、对

外开放政策、政府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以及金融资源的城乡配置等 因素,从结构性因素中选择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教育结构、收入分 配结构和消费结构,再加上农业与非农产业特性差异因素,对这些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各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从中确定不同要素的影响方向和贡献度,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施路 径和具体对策。本文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通过对政策性因素变量的筛选,论文选择了包括人口城市化率、社会保障差别、人均GDP、对外贸易依存度、农业财政支出比重、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金融发展规模7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结果来看,政策性因素变量之间存在相关,人口城市化率、社会保障差别、人均GDP、对外贸易依存度和金融发展规模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正向作用。结构性因素筛选出第一产业比重、非农业人口比重、人力资本差异、科技拨款占 财政支出比重和城乡恩格尔系数比值共5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 模型,得出第一产业比重、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和城乡恩格尔系 数比值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负向作用,非农业人口比重和人力资本差异为正向作用。农业与其他产业特性差别,这也是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论文建立二元对比系数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回归模型,二元结构因素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显著关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负向作用。为了进一步确定各要素的影响力度,论文对13个变量的贡献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了第一产业比重、二元结构对比系数以及金融发展规模是当前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主要 的因素,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和解决。了解和研究世界各国城乡居民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