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XXX-20XX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XXX-20XX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XXX-20XX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ICS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 XXX-20XX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 for smart substation

(报批稿)

20XX-XX-XX发布 20XX-XX-XX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技术原则 3

5 体系结构 3

6 设备层功能要求 4

7 系统层功能要求 5

8 辅助设施功能要求7

9 变电站设计7

10 调试与验收8

11 运行维护8

12 检测评估8

附录A 10

前言

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指导智能变电站建设,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在本导则的编写过程中,积极创新变电站建设理念,着力推广新技术,探索新型运维管理模式,广泛征求了调度、生产、基建、科研等多方意见,力求充分展现智能变电站技术前瞻、经济合理、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先进理念,引领智能变电站技术发展。

本导则是智能变电站建设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对于实际工程实施,应在参考本导则的基础上,另行制定新建智能变电站相关设计规范,及在运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指导原则。

智能变电站技术条件及功能要求应参照已颁发的与变电站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本导则描述的内容如与已颁发的变电站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程相抵触,应尽可能考虑采用本导则的可能性。

本导则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导则由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部提出并解释。

本导则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导则主要起草单位:

本导则主要参加单位: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导则作为智能变电站建设与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指导性规范,规定了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原则和体系结构,提出了设备层、系统层及辅助设施的技术要求,并对智能变电站的设计、调试验收、运行维护、检测评估等环节作出了规定。本导则适用于110 kV(包括66 kV)及以上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00.15 电工术语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

GB/T 2900.50 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通用术语

GB/T 2900.57 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和配电运行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 44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 478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 663 220 kV~500 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装置检测要求

DL/T 723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

DL 755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782 110 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1075 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1092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DL/T 5149 220 kV~500 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JJG 313 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

JJG 314 测量用电压互感器检定规程

JJG 1021 电力互感器检定规程

Q/GDW 157 750 kV电力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Q/GDW 168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Q/GDW 213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工厂验收管理规程

Q/GDW 214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现场验收管理规程

IEC 61499 Function blocks for embedded and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 design

IEC 61588 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 network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

IEC 62271-3 High-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part3: Digital interfaces based on IEC 61850

IEC 62351 Power systems management and associated information exchange - Data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IEC 62439 High availability automation networks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34号文,2006年2月)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15、GB/T 2900.50、GB/T 2900.57、DL/T 860.1和DL/T 860.2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则。

3.1

高压设备 high voltage equipment

有高压绝缘、承担系统电压的电力设备。

3.2

测量单元 measurement unit

实现高压设备运行状态信息采集功能的单元,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

3.3

控制单元 control unit

接收、执行指令,反馈执行信息,实现对高压设备和高压设备组件控制的单元,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

3.4

保护单元 protection unit

实现保护宿主高压设备功能的逻辑元件,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

3.5

计量单元 metering unit

实现高压设备电量计算功能的逻辑元件,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

3.6

检测单元 monitoring unit

检测一个或一组健康状态参量的元件,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

3.7

智能组件 intelligent component

以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信息互动化为特征,具备测量、控制、保护、计量、检测中全部或部分功能的设备组件。

3.8

智能设备intelligent equipment

高压设备与相关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体。

3.9

智能变电站 smart substation

由先进、可靠、节能、环保、集成的设备组合而成,以高速网络通信平台为信息传输基础,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应用功能的变电站。

3.10

全景数据 panoramic data

采集到的变电站稳态、暂态、动态数据以及设备状态、图像等全面反映变电站设备状态与运行工况的数据。

3.11

顺序控制 sequence control

发出整批指令,由系统根据设备状态信息变化情况判断每步操作是否到位,确认到位后自动执行下一指令,直至执行完所有指令。

3.12

站域控制substation area control

一种基于变电站统一采集的实时信息,以集中或分布协同方式判定故障,自动调整动作决策的控制保护系统。

4 技术原则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可靠性的设备是变电站坚强的基础,综合分析、自动协同控制是变电站智能的关键,设备信息数字化、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检修状态化是发展方向,运维高效化是最终目标。

a) 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及建设应按照DL/T 1092三道防线要求,满足DL/T 755三级安全稳定标准;满足GB/T 14285继电保护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的要求;遵守《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

b) 智能变电站的测量、控制、保护等单元应满足GB/T 14285、DL/T 769、DL/T 478、GB/T 13729的相关要求,后台监控功能应参考DL/T 5149的相关要求。

c) 智能变电站的通信网络与系统应符合DL/T 860标准。应建立包含电网实时同步运行信息、保护信息、设备状态、电能质量等各类数据的标准化信息模型,满足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及一致性的要求。

d) 智能变电站设备应符合易集成、易扩展、易升级、易改造、易维护的工业化应用要求。

e) 应采集主要设备(变压器、断路器等)状态信息,并实现可视化展示,为电网设备

管理提供基础信息支撑。

f) 应实现变电站与调度、相邻变电站、电源、用户之间的协同互动,支撑各级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g) 各项功能应满足变电站集中控制、无人值班的要求,尽量减少人员现场操作。

h) 宜建立站内全景数据的统一信息平台,供系统层各子系统统一数据标准化规范化存取访问及向调度系统上送。

i) 智能变电站应进行性能方面的测试与评估。

j) 宜具备接入可再生新能源的能力。

5 体系结构

5.1 体系分层

智能变电站分为设备层、系统层。

设备层主要由高压设备、智能组件和智能设备构成,实现DL/T860中所提及的过程层和间隔层的功能。

系统层面向全站或一个以上高压设备,通过智能组件获取并综合处理变电站中关联智能设备的相关信息,按照变电站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求,控制各设备层协同完成多个应用功能。系统层包含自动化系统、站域控制、通信系统、对时系统等子系统,实现DL/T860中所提及的站控层功能。

体系分层要求及说明详细见附录A。

5.2 设备层

设备层完成变电站测量、控制、保护、检测、计量等相关功能。

智能组件是灵活配置的物理设备,包含如下单元:测量单元、控制单元、保护单元、计量单元、检测单元中的一个或几个。

外置的智能组件可以是测控装置、保护装置、状态检测的智能组件等。智能设备可采用方式如下:

a)独立运行的高压设备加上外置的智能组件。

b)高压设备加上内嵌的包含状态检测单元的智能组件,再加上外置的一个或多个智能组件。c)高压设备加上内嵌的智能组件。

5.3 系统层

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操作闭锁、同步相量采集、电能量采集、备自投、低压/低频解列、故障录波、保护信息管理等各项功能应高度集成一体化。根据变电站电压等级和复杂程度,可以集成在一台计算机或嵌入式装置运行,也可以分布在多台计算机或嵌入式装置运行。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的网络架构应合理,可采用环形、星型或混合型网络;网络冗余方式宜符合IEC 61499及IEC 62439的要求。

智能变电站数据源应统一,应能实现数据网络化共享。智能设备之间应实现进一步的互联互通,支持采用系统级的运行控制策略。

智能设备操作宜采用顺序控制。

6 设备层功能要求

6.1 高压设备

智能变电站宜采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智能设备。

高压设备应具备高可靠性,尽可能免维护。高压设备外绝缘应与当地环境相适应,推荐采用复合材料。

6.2 智能组件

6.2.1 基本功能要求

a)信号传变、数据采集宜完全数字化,且满足各种应用对数据采集精度、频率、故障暂态分量的要求。

b)采集与控制系统宜就地设置,与高压设备一体化设计安装时应适应现场电磁、温度、湿度、沙尘、振动等恶劣运行环境。

c)应具备异常时钟信息的识别防误功能,同时具备守时功能。

d)应具备参量自检测、就地综合评估、实时状态预报、自诊断、自恢复功能,设备故障自动定位,相关信息能以网络方式输出。

e)宜具备即插即用功能。

f)宜有标准化的物理接口及结构。

g)一台智能设备只对应一个状态检测单元智能组件;不同检测功能模块宜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硬件平台上。

h)宜将测量、控制、计量、保护和检测等功能进行一体化设计,但不同功能区应有足够绝缘强度的电气隔离功能。

i)宜采用测控、保护一体化设备,装置可分散就地安装。

j)应严格控制网络延时,不能影响智能组件功能及性能实现。

6.2.2 测量单元

a)宜采用高精度数据采集技术,用不小于16位的数据长度表示。

b)应实现统一断面实时数据的同步采集,提供带精确的绝对时标的电网数据。

c)宜采用基于三态数据(稳态数据、暂态数据、动态数据)综合测控技术,进行全站数据的统一采集及标准方式输出。

d)测量单元设备应满足测量输出数据与被测电力参量在较大频谱范围内的响应一致性要求。e)宜具备电能质量的数据测量功能。

6.2.3 控制单元

a)应具备全站防止电气误操作闭锁功能。

b)宜具备同期电压选择功能。

c)应具备本间隔顺序控制功能。

d)遥控回路宜采用两级开放方式抗干扰。

e)应支持紧急操作模式的功能。

f)应支持在线调试功能。

6.2.4 保护单元

a)应遵守继电保护基本原则,满足DL/T 769等相关保护的标准要求。

b)宜通过网络通信方式接入电流电压等数值和输出控制信号,信号的输入及输出环节的故障不应导致保护误动作,并应发出告警信号。

c)保护单元应不依赖于外部对时系统实现其保护功能。

d)双重化配置的两套保护,其信息输入输出环节应完全独立。

e)当采用电子式互感器时,应针对电子式互感器特点优化相关保护算法、提高保护动作性能。

f)纵联保护宜支持一端为电子式互感器另一端为常规互感器或两端均为电子式互感器的配置形式。

g)应充分考虑网络延时,确保保护功能及性能要求。

6.2.5 检测单元

a) 应逐步扩展设备的自诊断范围,提高自诊断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b) 宜具备通过传感器自动采集设备状态信息(可采集部分)的能力,同时宜具备从生产管理系统(PMS)自动复制宿主设备其它状态信息的能力,包括指纹信息、家族缺陷信息、

现场试验信息等。

c) 在不影响测量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宜采用外置型传感器,确需内置的,仅内置最必要部分。不论内置或外置,传感器的接入应不影响宿主高压设备的安全运行。

d) 应具备远方设定采集信息周期、报警阈值功能。

6.2.6 计量单元

a) 应能准确的计算电能量,计算数据完整、可靠、及时、保密,满足电能量信息的唯一性和可信度的要求。

b) 应具备分时段、需量电能量自动采集、处理、传输、存储等功能,并能可靠的接入网络。

c) 应根据重要性对某些部件采用双重设备以提高冗余度。

d) 计量用互感器的选择配置及准确度要求应符合DL/T 448的规定。

e) 电能表应具备可靠的数字量或模拟量输入接口,用于接收合并单元输出的信号。合并单元应具备参数设置的硬件防护功能,其准确度要求应能满足计量的需要。

f) 宜针对不同计量单元特点制定各方认可的检定和溯源规程。

6.2.7 通信单元

a) 宜采用完全自描述的方法实现站内信息与模型的交换。

b) 应具备对报文丢包及数据完整性甄别功能。

c) 网络上的数据应分级,有优先传送功能,并计算和控制流量,满足在全站电力系统故障时保护与控制设备正常运行的需求。

d) 宜按照IEC 62351要求,采用信息加密、数字签名、身份认证等安全技术,保证信息通信安全。

7 系统层功能要求

7.1 基本功能要求

7.1.1 顺序控制

满足无人值班及区域监控中心站管理模式的要求。

可接收执行监控中心、调度中心和当地后台系统发出的控制指令,经安全校核正确后自动完成符合相关运行方式变化要求的设备控制。

应具备自动生成不同的主接线和不同的运行方式下的典型操作流程的功能。

应具备投退保护软压板功能。

应具备急停功能。

可配备直观图形图像界面,在站内和远端实现可视化操作。

7.1.2 站内状态估计

应具备站内状态估计及数据辨识与处理功能,保证基础数据的正确性,并支持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现电网状态估计。

7.1.3 与主站系统通信

宜采用基于模型的通信协议与主站进行通信。

7.1.4 同步对时系统

站内采用基于卫星时钟与地面时钟的对时系统,系统层之间可采用IEC61588或SNTP协议对时方式,设备层之间可采用IEC61588或IRIG-B码对时方式,对时精度满足分布式应用功能的需要。

7.1.5 通信系统

应具备网络风暴抑制功能,网络设备局部故障不应导致系统性问题。

应具备方便的配置向导进行网络配置、监视、维护。

应具备对网络所有节点的工况监视与报警功能。

7.1.6 电能质量评估与决策系统

宜实现包含电压、谐波监测在内的电能质量监测、分析与决策的功能,为电能质量的评估和治理提供依据。

7.1.7 区域集控功能

当智能变电站在系统中承担区域集中控制功能时,除本站功能外,应支持区域智能控制防误闭锁,同时应满足集控站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的要求。,。

7.1.8 区域智能防误操作

根据变电站高压设备的网络拓扑结构,对开关、刀闸操作前后不同的分合状态,进行高压设备的有电、停电、接地三种状态的拓扑变化计算,自动实现防止电气误操作逻辑判断。

7.1.9 配置工具

应通过统一的配置工具对全站设备进行全站数据模型及通信配置。

7.1.10 源端维护

变电站作为调度/集控系统数据采集的源端,应提供各种可自描述的配置参量,维护时仅需在变电站利用统一配置工具进行配置,生成标准配置文件,包括变电站主接线图、网络拓扑等参数及数据模型。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与调度/集控系统可自动获得变电站的标准配置文件,并自动导入到自身系统数据库中。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主接线图和分画面图形文件,应以网络图形标准SVG格式提供给调度/集控系统。

7.1.11 网络记录分析系统

宜配置独立的网络报文记录分析系统,实现对全站各种网络报文的实时监视、捕捉、存储、分析和统计功能。网络报文记录分析系统宜具备变电站网络通信状态的在线检测和状态评估功能。

7.2 高级功能要求

7.2.1 设备状态可视化

应采集主要高压设备(变压器、断路器等)状态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并发送到上级系统,为电网实现基于状态检测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综合优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7.2.2 智能告警及分析决策

应根据变电站逻辑和推理模型,实现对告警信息的分类和信号过滤,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在线实时分析和推理,自动报告变电站异常并提出故障处理指导意见,为主站提供智能告警,也为主站分析决策提供事件信息。

7.2.3 故障信息综合分析决策

宜在故障情况下对包括事件顺序记录信号及保护装置、相量测量、故障录波等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多专业综合分析,并将变电站故障分析结果以简洁明了的可视化界面综合展示。

7.2.4 支撑经济运行与优化控制

应综合利用FACTS、变压器自动调压、无功补偿设备自动调节等手段,支持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及优化控制类功能。

7.2.5 站域控制

宜运用集中或分布协调的方式采集全站统一实时信息并进行分析计算,实现全站备自投、故障录波等安全自动控制、优化后备保护等功能。

宜综合利用变电站全站信息,与继电保护协调互动,优化安全稳定控制功能。

7.2.6 与外部系统信息交互

宜具备与大用户、电源等外部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的功能,能转发进线、出线运行状况等相关信息。

8 辅助设施功能要求

8.1 视频监控

站内宜配置视频监控系统并可远传,与站内监控系统在设备操控、事故处理时协同联动,并具备设备就地、远程视频巡检及远程视频工作指导的功能。

8.2 安防系统

应配置灾害防范、安全防范子系统,告警信号、量测数据宜通过站内监控设备转换为标准模型数据后,接入当地后台和控制中心,留有与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通信接口。

宜配备语音广播系统,实现设备区内流动人员与集控中心语音交流,非法入侵时能广播告警。

8.3 照明系统

应采用高光效光源和高效率节能灯具以降低能耗,事故应有应急照明。有条件时,可采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清洁能源供电。

8.4 站用电源系统

全站直流、交流、逆变、UPS、通信等电源一体化设计、一体化配置、一体化监控,其运行工况和信息数据能通过一体化监控单元展示并转换为标准模型数据,以标准格式接入当地自动化系统,并上传至远方控制中心。

8.5 辅助系统优化控制

宜具备变电站设备运行温度、湿度等环境定时检测功能,实现空调、风机、加热器的远程控制或与温湿度控制器的智能联动,优化变电站管理。

9 变电站设计

9.1 设计原则

设备与系统的设计选型应满足安全可靠的原则,采用符合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高效化要求的结构紧凑型设备,减少设备的配置,实现功能整合、资源和信息共享。设备宜采用新材料。系统设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全站的网络图、VLAN划分、IP配置、虚端子设计接线图、同步系统图等。

9.2 变电站布置

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智能变电站设计应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原则和设计要求,结合智能设备的集成,宜简化智能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包括电气主接线、配电装置、构支架等),节约占地,节能环保。

9.3 土建与建筑物

结合智能变电站设备的融合,宜减少占地和建筑面积,合并相同功能的房间;合理减少机房、主控楼等建筑的面积,节约投资。

结合智能变电站电缆减少,光缆增加的情况,采用合理的电缆沟截面。

9.4 网络架构

网络设备应灵活配置,合理配置交换机数量,降低网络总成本。

网络系统应易扩展、易配置。

应计算和控制信息流量,设立最大接入节点数和最大信息流量,在变电站新设备接入引起网络性能下降时,也应满足自动化功能及性能指标的要求。

网络通信架构设计应确保在运行维护时试验部分的网络不影响运行系统。

10 调试与验收

10.1 调试

a) 应提供面向各项功能要求的方便、可靠的调试工具与手段,满足调试简便、分析准确、结果清晰的要求。

b) 调试工具通过连接智能组件导入智能组件模型配置文件,自动产生智能组件所需的信息文件,自动检测智能组件的输出信息流。调试工具具备电力系统动态过程的仿真功能,

可输出信息流,实现对智能组件的自动化调试。

c) 合并单元调试专用工具,可给电子式互感器提供输入信号,监测合并单元的输出,测试合并单元的同步、测量误差等性能指标。

d) 智能组件或单元调试工具,可为合并单元提供输入信号,监测智能组件或单元的输出,测试智能组件或单元的数字采样的正确性与同步、测量误差等性能指标。

e) 其它所需的调试专用工具也应满足a)、b)的要求。

10.2 验收

a) 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应参照DL/T 782及相关调试验收规范。工程启动调试组织应在实施启动前编制启动调试方案,相关调度部门负责编写调度方案。

b) 电力设备的现场交接试验和预防性试验应满足GB 50150、DL/T 596以及Q/GDW 157、Q/GDW168等标准规范的要求。

c) 工厂验收流程应按Q/GDW 213开展;现场验收流程应按Q/GDW 214开展。

d) 工厂验收时对于不易搬动的设备,应具备设备模拟功能,以便完成完整功能验收。

e) 具备状态监测单元的设备验收应包括:对自检测功能逐一进行检验,要求测量值正确、单一测量评价结论合理;故障模式及几率预报功能正常,预报结果合理。

11 运行维护

a) 应配套成熟方便的一体化检验装置或系统,满足整间隔检修及移动检修的要求。

b) 智能变电站设备检修,应能依托顺序控制及工作票自动管理系统,自动生成设备和网络的安全措施卡,指导对检修设备进行可靠、有效的安全隔离。

c) 工作票自动管理系统应能根据系统方式的安排和调度员的指令,自动生成相关内容和步骤,并能与顺序控制步骤进行自校核和自监控。

d) 通过在线监测和实时分析诊断等技术,能对站内主要设备目前健康状况和未来健康趋势作出综合评估。

12 检测评估

12.1 基本要求

a) 设备和系统应进行智能化能力的测试与智能化程度的评估。

b) 智能电子设备、交换机及子站等设备,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及子系统,应满足对应的标准要求及工程应用需求,并通过国家电网公司认可的检验机构检验。

c) 工程选择应用的可批量生产的设备,应由国家电网公司认可的检验机构做定期抽样检验。

d) 通信规约应通过国家电网公司认可的检验机构的一致性测试,再进行工程应用。

e) 智能电子设备与系统应在仿真运行环境中进行测试与评估,在变电站典型故障的仿真环境下进行设备、网络、系统的测试与评估,验证功能与性能。

f) 应用创新技术的设备,相关应用单位应组织制定试验方法、评价工具及可靠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保证应用的质量和水平。

12.2 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

12.2.1 实验室检验

电能计量器使用前应先在实验室进行全面检测,量值应溯源到上一级的电能计量基准;电子式互感器量值应能溯源到电压和电流比例基准,其有关功能和技术指标的检定和现场检验,宜由当地供电企业在具备资质的电能计量技术机构进行,也可委托上级电力部门具备资质的电能计量技术机构进行。

12.2.2 现场检验

新投运的电能计量装置,应在一个月内进行首次检验,随后的检验周期应参照DL/T 448的相关规定执行。

12.2.3 远程检验

智能变电站宜适时实现电能表站内集中选择校验功能。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智能变电站体系结构

设备智能化和智能高级应用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特征。本导则将智能变电站分为设备层和系统层(见附图A.1)。其与基于DL/T860的数字化变电站的联系和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a)数字化变电站分为三层: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

b)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层对应于过程层和间隔层,系统层对应于站控层;

c)智能变电站在技术上更具备延续性,符合今后变电站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变电站分层除了形式上有以上对应关系外,在内容上也更为先进合理。设备层将传统一次,二次设备进行融合,体现了未来变电站设备智能化的发展方向。系统层强调信息共享、设备状态可视化、智能告警、分析决策等高级应用功能。

系统层划分应遵循功能和应用面向整个变电站或者多个元件对象的原则,强调各独立系统的集成。

实现系统功能的计算机根据变电站的实际规模灵活配置。

附图A.1 智能变电站体系结构示意图

附图A.2显示了设备智能化演变趋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a)属于智能组件的保护、测控、在线检测等装置都是外置独立的,也是传统的二次设备,其与高压设备(传统的一次设备),构成了一个松散的“智能设备”。而智能组件和高压设备之间的横线刚好划出了相当于过程层和间隔层的界限,其表现形式适合现阶段的变电站技术。由此可见设备层并没有排斥过程层、间隔层的概念。

b)在过渡阶段,在线检测设备应融入高压设备中,主要是传感器的嵌入,可以反映高压设备的诊断信息,其余的组件还是独立于高压设备外部,当然其也可以走出小室,安装在高压设备附近。松散的“智能设备”体现了紧凑化的趋势。

c)随着技术发展,智能组件和高压设备进一步融合,高压设备可以集成的组件也越来越多,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紧凑型一体化智能设备。

智能设备采用“高压设备+智能组件”的模式。智能组件是各种保护、测量、控制、计量和检测等装置的统称,与高压设备相对独立。智能组件的概念是灵活的,可以分散(一个组件一个功能),也可以集成(一个组件几个功能);安装方式是既可以外置,也可以内嵌。智能组件的构成,包含了传统间隔层的设备,其灵活的配置方式符合现状与未来的发展。

对于保护、测控、通信、状态检测等各种组件与高压设备集成,需要充分考虑传统二次设备与一次设备融合的技术难度与复杂性。在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考虑不同的技术方案,但原则上还是在保证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设计紧凑的集成方案,同时兼顾经济性。

附图A.2 智能设备演变图

系统层与设备层的进一步阐述可参见编制说明。

本规范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 本规范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国家电网公司计量现场施工质量工艺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计量现场施工质量工艺规范 1 总则 1.1 为确保电能计量、用电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落实电能计量装置、采集系统建设质量管理要求,提升计量装置、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的现场安装质量和工艺水平,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规定了计量箱(柜)、电能表、互感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试验接线盒等设备及连接导线的现场施工质量、工艺要求。 1.3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计量现场施工质量、工艺过程控制和检查验收。 2 计量现场施工一般要求 2.1 计量现场施工应遵守Q/GDW 1799的规定《国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定》。 2.2 计量现场应按照计量箱(柜)安装(检查)、箱(柜)内设备安装、导线敷设、设备连接、检查、封印的顺序进行施工。 (1)计量箱(柜)安装(检查):高压计量柜(高供高计),低压计量柜(高供低计),直接接入式三相动力表箱,经互感器接入式表箱,配变出口表箱,单相表箱。 (2)箱(柜)内设备安装: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刀闸开关,试验接线盒,电能表,采集终端,采集器,集中器,断路器,接线端子等。 (3)导线敷设:互感器至试验接线盒,试验接线盒至电能表,电能表至采集终端。先强电,后弱电安装,先安装采集器、集中器电源线,安装采集终端、采集器至电能表的通信线,安装采集终端天线。 (4)设备连接:

(5)检查:核对计量倍率,接线是否正确,是否专用计量绕组,导线连接是否可靠,电能表是否清零,标识和档案资料是否齐全等。 (6)封印:互感器二次端钮盒、试验接线盒、电能表端钮盖、采集终端、计量箱柜门。 2.3 计量装置、采集终端配置应满足GB/T 16934、DL/T 448、Q/GDW 347、 Q/GDW 11008及其他现行相关标准要求。 2.4 施工前应对设备外观进行检查。设备外观应满足以下要求: 2.4.1 设备外观完整、无破损、变形现象; 2.4.2 计量箱(柜)应有永固铭牌、有电气原理接线图、条码等必要信 息;各类信息正确、字迹清晰,无缺失或脱落可能,如图1、图2所示; 2.4.3设备资产号、型号、规格应与SG186系统的任务单、图纸一致; 2.4.4 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封印应齐全、合格证应在有效期内、计量准 确度等级应符合DL/T 448规定的要求。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电流互感器(JJG1021:电磁式电流、电压互感器的检定周期不得超过10年,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检定周期不得超过4年,JJG313/314是2年检定周期)。 电能表: 图1 计量箱外壳标识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 计量箱内部标识安装位置示意图 2.5 施工后应满足如下要求: ; ; 3 设备施工要求 3.1 安装前(后)应重点检查计量箱(柜)下列项目: ,柜门、铅封设施及防误操作安全联锁装置应完备、好用; 3.1.2各单元之间宜以隔板或以箱(盒)组件区分和隔离; ,并配置电能表、采集终端安装支架;

智能变电站功率振荡解列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智能变电站功率振荡解列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 智能变电站功率振荡解列装置采购标准 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 1、本标准技术规范(范本)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范本),通用技术规范(范本)部分条款及专用技术规范(范本)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

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③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投标人逐项响应专用技术规范(范本)部分中“ 1 标准技术参数表”、“ 2 项目需求部分”和“ 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专用技术规范(范本)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7、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 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国家电网技术标准基本配置清单(20160410)

技术标准基本配置清单 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 一法律 1 2009年第3号主席令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 2014年第9号主席令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 1996年第7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4 2010年第39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 2011年第46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6 2013年第8号主席令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7 1999年第15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8 1999年第2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9 2014年第13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正版) 10 2002年第74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1 2002年第77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评法 12 2004年第28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3 2004年第3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4 2008年第6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5 2009年第18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16 2014年第 4 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二法规 (一)行政法规 1 1984年国务院令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2 1987年国务院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 理办法 3 1993年120号国务院令 2011年1月8日修正 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4 1998年239号国务院令 2011年1月8日修正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5 1998年253号国务院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6 2000年279号国务院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7 2003年393号国务院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8 2005年432号国务院令电力监管条例 9 2006年466号国务院令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智能变电站失步解列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智能变电站失步解列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 序号名称编号 1 智能变电站失步解列装置专用技术规范2803002-0000-b1

智能变电站失步解列装置采购标准 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 1、本标准技术规范(范本)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范本),通用技术规范(范本)部分条款及专用技术规范(范本)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③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投标人逐项响应专用技术规范(范本)部分中“1 标准技术参数表”、“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专用技术规范(范本)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7、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1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SG/T XXXXX.XX 电网企业门户系统认证 设计和管理规范 Portal authentication for electric grid enterprise Desig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初稿) YYYY-MM-DD发布YYYY-MM-DD实施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发布 SG/T XXXXX.X 2 目次 1范围(5) 2规范性引用文件(5) 3术语和定义(5) 4电网企业门户系统认证框架(7) 4.1认证的概念(7)

4.2认证的方式方法(8) 4.2.1故障转移cookie (8) 4.2.2CDSSO 标识标记(8) 4.2.3客户机端证书(9) 4.2.4表单认证(用户名和密码)(9) 4.2.5SPNEGO(Kerberos)(9) 4.2.6基本认证(用户名和密码)(9) 4.2.7HTTP 头(9) 4.2.8IP 地址(10) 4.3电网企业认证的范围(10) 4.4电网企业认证实施的步骤(11) 5认证标准的具体内容(11) 5.1用户安全域体系的建立(11) 5.2用户身份的统一管理(12) 5.3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授权(12) 5.4用户身份ID编码规则(13) 5.4.1定义原则:(13)

5.4.2用户ID编码遵循以下原则:(13) 5.5用户身份认证技术规范(13) 5.5.1认证过程简介(13) 5.5.2认证过程概述(14) 5.5.3受支持的会话数据类型(14) 5.5.4受支持的认证方法(14) 5.5.5HTTP头认证管理(15) 5.5.6数字证书认证管理(16) 5.6用户管理流程(16) 5.6.1总体流程(17) 5.6.2添加用户(17) 5.6.3删除用户(19) 5.6.4信息变动—不跨域(19) 5.6.5信息变动—跨域调动(19) 5.6.6管理员变更――超级管理员变更(20) 5.7统一域名管理(20) 5.8附录(21)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清晰版)讲解(汇编)

Q / GDW 212 — 2008 ICS 29.240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426 — 2010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rging unit in Smart Substation 2010-××-××发布 2010-××-××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Q/GDW Q / GDW 426 — 2010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引用标准······················································································································································1 3 基本技术条件··············································································································································1 4 主要性能要求·········································································································

国家电网公司10kV~66k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附编制说明)

附件11: 10kV~66kV干式电抗器 技术标准(附编制说明) 国家电网公司

目 次 1.总则 (1) 1.1目的1 1.2依据1 1.3内容1 1.4适用范围1 1.5干式电抗器安全可靠性要求1 1.6电抗器的型式1 1.7选型原则2 1.8关于干式电抗器技术参数和要求的说明2 1.9引用标准2 1.10使用条件3 2.干式电抗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4) 2.1基本要求4 2.2.引用标准4 2.3.使用条件4 2.4.技术要求4 2.5.工厂监造和检验10 2.6试验11 2.7.制造厂应提供的资料16 2.8备品备件16 2.9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16 2.10包装、运输和保管要求16 2.11技术服务16 2.12干式电抗器性能评价指标17 附录A制造厂应提供的技术数据178 10k V~66k 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编制说明22

1.总则 1.1目的 为适应电网的发展要求,加强干式电抗器技术管理,保证干式电抗器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特制定本技术标准。 1.2依据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行业和国际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报告、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现场运行经验制定。 1.3内容 本标准对10kV~66kV干式电抗器的设计选型(运行选用)、订货、监造、出厂验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和现场验收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1.4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10kV~66kV干式电抗器,包括并联电抗器和串联电抗器(含并联补偿电抗器、调谐电抗器或滤波电抗器、阻尼电抗器、限流电抗器、分裂电抗器)。 1.5干式电抗器安全可靠性要求 10k V~66k V干式电抗器应优先采用设计制造经验成熟、结构简单、经受过运行考验的干式电抗器。 1.6电抗器的型式 1.6.1按电抗器有无铁芯分为三类: (1)空心电抗器:由包封绕组构成、不带任何铁芯的电抗器。 (2)铁芯电抗器:由绕组和自成闭环的铁芯(含小气隙)构成的电抗器。 (3)半芯电抗器:在空心电抗器的空心处放入导磁体芯柱的电抗器。 1.6.2按电抗器接入电网方式分为两大类: (1)并联电抗器:主要用于补偿电网中的电容性电流等。 (2)串联电抗器:主要用于限制系统的短路电流、涌流及抑制谐波等,包括限流电抗器、阻尼电抗器、调谐电抗器或滤波电抗器等。 1.6.3按相数分类:分为单相电抗器和三相电抗器。

国家电网公司使命 宗旨 愿景 企业精神 核心价值观

企业文化 企业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和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将公司使命、宗旨、愿景、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公司各层级、各单位,形成共同的思想认识和一致的价值取向。 企业使命 “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的企业使命是公司生存发展的根本意义,是公司事业的战略定位,是公司工作的深刻内涵和价值体现。 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能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国家电网公司在中国能源的优化配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坚强的智能电网不仅是连接电源和用户的电力输送载体,更是具有网络市场功能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载体。充分发挥电网功能,保障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和可持续的电力供应,“促使发展更加健康、社会更加和谐和生活更加美好”是国家电网公司的神圣使命。 公司宗旨 “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企业宗旨体现了公司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是公司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指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承担着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责任。公司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把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作为检验工作成效和企业业绩的根本标准。 “服务电力客户”是指公司作为经营范围遍及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供电人口超过10亿的电网企业,承担着为电力客户提供安全、可靠、清洁的电力供应和优质服务的基本职责。公司坚持服务至上,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深化优质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服务发电企业”是指公司作为电力行业中落实国家能源政策、联系发电企业和客户和发挥桥梁作用的经营性企业,承担着开放透明、依法经营的责任。公司遵循电力工业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建设电网,严格执行“公开、公平、公正”调度,与合作伙伴共同创造广阔发展空间。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指公司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主体之一,承担着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增长对电力需求的责任。公司坚持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相统一,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服务清洁能源开发,推进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履行社会责任和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企业精神

国家电网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电力英语水平考试题库-4英语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 Passage 1 Have you ever seen a moon that looks unbelievably big? 1.To what do—harvest moon(All of these) 2.The main purpose—is to(inform) 3.The author knew—the moon(mysterious) 4.The moon looks bigger if(it is--horizon) 5.The autumm moon(help farmers--crops) Passage 2 Strange thing happens to time when you travel. 1.The best title—is(how time--world) 2.The difference in—is(one hour) 3.From this –ocean(is divided--zones) 4.The international—name for(the point--begins) 5.If you cross—clock(ahead one--zone) Passage 3 Holidays in the United States usually occur at least once a month 1.The government—have a(3-day) 2.Workers in the—from(Tuesday to Friday) 3.Which statement—passage?(All the--vacation) 4.The reason—that(no one--place) 5.Which of the—passage?(Something—U.S) Passage 4 Sarah Winchester was a very rich woman. 1.What did—house(Making it bigger) 2.The story—had(7 floors) 3.Who did—house(Carpenters--workers) 4.How long—continue(For 38 years) 5.Sarah’s—finished(when she died) Passage 5 The diner is only a humble restaurant, 1.What’s the—2(The attraction--people) 2.The purpose—to(gove a--passage) 3.Why do—diner?(It’s--loneliness) 4.Diners attract(many--people) 5.Diners are(fascinating) Passage 6 In the past two years,millions- 1.The word—to(make use of) 2.It can—fitness,(bicyle--rise) 3.The bicycle is(enjoying--revival) 4.The reader—are(concerned--lives) 5.in the—means(a rapid--sale) Passage 7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智能变电站 智能终端调试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写: 作业负责人:

目次 1.应用范围 (1) 2.引用文件 (1) 3.调试流程 (1) 4.调试前准备 (3) 4.1 准备工作安排 (3) 4.2 作业人员要求 (3) 4.3 试验仪器及材料 (4) 4.4 危险点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 (4) 5.单体调试 (5) 5.1 电源和外观检查 (5) 5.2 绝缘检查 (6) 5.3 配置文件检查 (7) 5.4 光纤链路检查 (7) 5.5 GOOSE开入/开出检查 (8) 5.6 动作时间测试 (8) 5.7 SOE精度测试 (9) 5.8 检修压板闭锁功能检查 (9) 5.9 异常告警功能检查 (9) 5.10 变压器/电抗器非电量保护检验 (10) 5.11 断路器本体功能检验 (10) 6.联调试验 (11) 6.1 与保护装置的联调试验 (11) 6.2 与测控及监控后台的联调试验 (11) 7.送电试验 (11) 8.竣工 (12) 附录:调试报告 (13)

1.应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的现场调试工作,规定了现场调试的准备、调试流程、调试方法和标准及调试报告等要求。 2.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本作业指导书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及技术资料都会被修订,使用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5147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DL/T 478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782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995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Q/GDW 161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 175 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 267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 Q/GDW 396 IEC 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 Q/GDW 41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 Q/GDW 428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Q/GDW 431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 Q/GDW 44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Q/GDW 689 智能变电站调试规范 Q/GDW XXX 智能变电站标准化现场调试规范 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3.调试流程 根据调试设备的结构、校验工艺及作业环境,将调试作业的全过程划分为以下校验步骤顺序,见图1:

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表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表技术规范 1 总则 1.1本通用要求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计量用单相多功能载波电能表的招标采购,它包括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商务、供货、质保、售后服务等要求。 1.2 本通用要求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通用要求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卖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 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 则买方认为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通用要求。如有异议, 都应在投标书中以投标差异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通用要求所建议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卖方应按较高标准的条文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1.5 本通用要求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 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除本规范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循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如果供方有自已的标准或规范,应提供标准号及其有关内容,并经需方同意后方可采用。但原则上采用更高要求的标准。 GB/T 15284-2002 《多费率电能表特殊要求》 GB/T 17215-2002 《1级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 GB/T 18460.3-2001 《IC卡预付费售电系统第3部分:预付费电能表》 DL/T614-2007 《多功能电能表》 DL/T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 GB/T 17215.211-2006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DL/T 830-2002 《静止式单相交流有功电能表使用导则》 GB/T 17442-1998 《1级和2级直接接入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验收检验》 JJG 596-1999 《电子式电能表》 3 术语和定义 3.1静止式载波电能表 应用于低压电网,测量单元由电流和电压作用于固态(电子)器件而产生与电能成比例的输出量,并对该输出量具有记录、存储以及通过电力线进行数据交换能力的电能表。 3.2CPU卡 配置有容量很大、类型不同的存储器和逻辑控制电路及微处理(CPU)电路,能多次重复使用的IC卡。 3.3CPU卡预付费电能表 用CPU卡作为预购电费的传输介质实现先付费后用电的电能表。 3.4ESAM模块 嵌入式安全存取模块,用于对IC卡进行认证和数据交换的模块,由电力公司发行,安装在仪表中。 3.5剩余金额 在电能表中记录的可供用户使用的金额值,该值应大于等于零。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XXX-20XX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ICS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 XXX-20XX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 for smart substation (报批稿) 20XX-XX-XX发布 20XX-XX-XX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技术原则 3 5 体系结构 3 6 设备层功能要求 4 7 系统层功能要求 5

8 辅助设施功能要求7 9 变电站设计7 10 调试与验收8 11 运行维护8 12 检测评估8 附录A 10 前言 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指导智能变电站建设,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在本导则的编写过程中,积极创新变电站建设理念,着力推广新技术,探索新型运维管理模式,广泛征求了调度、生产、基建、科研等多方意见,力求充分展现智能变电站技术前瞻、经济合理、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先进理念,引领智能变电站技术发展。 本导则是智能变电站建设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对于实际工程实施,应在参考本导则的基础上,另行制定新建智能变电站相关设计规范,及在运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指导原则。 智能变电站技术条件及功能要求应参照已颁发的与变电站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本导则描述的内容如与已颁发的变电站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程相抵触,应尽可能考虑采用本导则的可能性。 本导则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导则由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部提出并解释。 本导则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导则主要起草单位: 本导则主要参加单位: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导则作为智能变电站建设与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指导性规范,规定了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原则和体系结构,提出了设备层、系统层及辅助设施的技术要求,并对智能变电站的设计、调试验收、运行维护、检测评估等环节作出了规定。本导则适用于110 kV(包括66 kV)及以上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00.15 电工术语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 GB/T 2900.50 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通用术语 GB/T 2900.57 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和配电运行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 44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

规章制度编码:国网(基建/3)186-201 5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 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深化应用标准工艺,持续提升输变电工程质量和工艺水平,全面创建优质工程,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等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标准工艺,是对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工艺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等方面成熟经验、有效措施的总结与提炼而形成的系列成果,由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典型施工方法”、“标准工艺设计图集”等组成,经公司统一发布、推广应用。标准工艺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便于推广等特点,是工程项目开展施工图工艺设计、施工方案制定、施工工艺选择等相关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公司依据“统一研究、集中发布、全面推广、严格考核”的原则进行标准工艺全过程管理。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建设管理的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含新建变电站同期配套10千伏出线工程)的标准工艺管理,其他工程参照执行。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五条国网基建部管理职责 (一)负责公司系统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的归口管理。 (二)负责组织开展标准工艺的深化研究、成果发布。 (三)指导标准工艺应用与实施工作。对省公司级单位标准工艺的应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评价、考核。 (四)负责组织标准工艺应用培训,组织召开标准工艺研究与应用现场交流会,总结、推广工作经验。 第六条省公司级单位(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电力公司和公司直属建设公司,以下同)基建管理部门管理职责 (一)负责所辖区域标准工艺应用管理工作。 (二)在年度质量管理策划方案中编制标准工艺应用专篇,明确标准工艺管理目标及措施。 (三)负责对建设管理单位(负责具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省公司级单位、地市供电企业、县供电企业,以下同)标准工艺实施管理的督导、检查、考核工作,负责组织在本单位投资或建设管理的输变电工程中全面应用标准工艺。 (四)负责组织标准工艺应用培训,组织召开标准工艺研究与应用现场交流会,总结、推广工作经验。 (五)负责标准工艺研究项目的初审和申报,以及标准工艺更新建议的汇总、审核、上报。 (六)负责组织标准工艺研究成果的初审、上报。 (七)开展本单位标准工艺应用管理工作的自评价。 第七条建设管理单位(业主项目部)管理职责

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 版

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2017版) 《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2017版)》是在2014版基础上,由国网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单位系统梳理电网技术发展需求和新技术工作成果,以“先进成熟、普遍适用、影响重大”为原则总结提炼,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配电与用电重点推广新技术。 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一、技术原理与特点 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是指采用环保气体为主绝缘、真空灭弧、所有高压带电部件(进出线装置除外)全部密闭在微正压(≤金属箱体内、用少量固体绝缘材料作支撑、连续运行性不低于LCS2A、具备零表压条件下正常开断额定短路故障能力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按其应用功能可分为环网柜(RMU)和开关柜(充气柜、C-GIS)两大类,以干燥空气、纯N2或其它合成环保气体为主绝缘,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对SF6气体的依赖,且制造成本与原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相当。主要有欧式和日式两种结构。欧式结构的气箱采用薄金属板焊接,制造工艺简洁,能保障规模生产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和运行的可靠性;日式结构采用厚金属板焊接,体积大,防腐处理工艺落后,整机的机械联锁复杂。国内主要采用欧式结构,以干燥空气或纯N2为主绝缘的环保气体。 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相对于敞开式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设备占地可减少50%以上,安全性可提高70%,耐受恶劣运行环境影响的能力提高90%以上,维护成本降低80%以上;相对于SF6气体绝缘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环保性可提高10000倍以上,安全性也显着提高,设备LCC全生命周期成本有效降低,在生产和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排放任何可吸入颗粒物和有毒气体及温室气体,性价比较高。 二、适用条件 (1)对环保要求和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地区; (2)运行环境恶劣的地区(沿海、潮湿、高热、严寒、高海拔、具有腐蚀性化学气体或污秽严重地区等); (3)偏远、交通与运输不便、不易巡视维护的地区; (4)额定电流630A及以下、开断电流20kA及以下宜优先选用环保气体金属封闭环网柜;额定电流630A以上,开断电流20kA以上,宜优先选用环保气体金属封闭开关柜。

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保护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专用技术规范(范本) 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专 用技术规范(范本)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范本)目录

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专用技术规范(范本) 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 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 1. 本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技术规范“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技术规范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3)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技术规范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技术规范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技术规范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 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 投标人逐项响应专用技术规范中“1 标准技术参数”、“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专用技术规范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7. 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技术规范中详细说明。

(完整版)《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

《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 为进一步规范电网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保证智能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本规范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及相关网、省电力公司相关管理标准及现场运行实际,参考各省的《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完成现《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供各单位参考和借鉴。 目录 1 总则 2 引用标准 3 术语 4 管理职责 4.1 管理部门职责 4.2 运检单位职责 5 运行管理 5.1 巡视管理 5.2 定期切换、试验制度 5.3 倒闸操作管理 5.4 防误管理 5.5 异常及事故处理 6 设备管理 6.1 设备分界 6.2 验收管理 6.3 缺陷管理 6.4 台账管理 7 智能系统管理 7.1 站端自动化系统 7.2 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7.3 智能辅助系统 8 资料管理 8.1 管理要求 8.2 应具备的规程 8.3 应具备的图纸资料 9 培训管理 9.1 管理要求 9.2 培训内容及要求 1 总则 1.1 为规范智能变电站设备生产管理,促进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依据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有关法规、规程、制度,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规范等,并结合智能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实际而制定。 1.3 本规范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管理职责、运行管理、设备管理、智能系统管理、资料管理和培训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内容提出了规范化要求。 1.4 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系统内的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常规变电站中的智能设

备的运行管理参照执行。 1.5 本规范如与上级颁发的规程、制度等相抵触时,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2 引用标准 Q/GDW 383-2010《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Q/GDW 393-2010《110(66)kV~22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394 《330kV~75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 410-2010《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及编制说明 Q/GDW 424-2010《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5-2010《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6-2010《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7-2010《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8-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9-2010《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30-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31-2010《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及编制说明 Q/GDW 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Q/GDW580 《智能变电站改造工程验收规范(试行)》 Q/GDWZ41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 Q/GDW640 《110(66)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6411 《220kV 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642 《330kV 及以上330~750 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750-2012 《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 国家电网安监[2006]904 号《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生[2008]1261 号《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 国家电网科[2009]574 《无人值守变电站及监控中心技术导则》 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 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国家电网生[2006]512 号《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 国家电网生[2008]1256 号《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管理规范(试行)》 3 术语 3.1 智能变电站 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3.2 智能电子设备 包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接收来自外部源的数据,或向外部发送数据,或进行控制的装置,例如:电子多功能仪表、数字保护、控制器等,为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定环境中特定逻辑接点行为且受制于其接口的装置。 3.3 智能组件 由若干智能电子装置集合组成,承担主设备的测量、控制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时,智能组件还可承担相关计量、保护等功能。 可包括测量、控制、状态监测、计量、保护等全部或部分装置。 3.4 智能终端 一种智能组件,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与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对

国家电网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水平考试

数字 1、*.POT文件是(模板文件)文件类型。 2、1GB表示2的30次方。 3、1KB等于1024B。 4、21世纪的计算机将向巨型化、多媒体化及微型化、智能化及(以上三个)方向发展。 5、16倍速的DVD比52倍速的VCD速度还快很多(√) A 1、按键盘上的(F3)键可以切换对象捕捉ON/OFF。 2、按键盘上的(F7)键可以切换栅格显示ON/OFF。 3、按键盘上的(F8)键可以切换正交模式ON/OFF。 4、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划分,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或广域网), 下列几种网络中属于局域网的是(NOVELL)。 5、Access“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中,在学生基本情况表与成绩表之间建立的关联关系是(一对多)。 6、Access报表的最后一页底部输出的信息是通过(报表页脚)设置的。 7、Access创建窗体的数据源可以是(表或查询)。 8、Access对表中某一字段建立索引时,若其值有重复,可选择(有(有重复))索引。 9、Access默认的数据库文件夹是(My Document) 10、Access数据库是(关系)型数据库。 11、Access下列字段类型中,字段长度固定的是(日期/时间类型)。 12、Access中“是/否”类型的字段长度为(1位)。 13、Access中不允许输入重复数据的字段类型是(自动编号类型)。 14、Access中可以嵌入OLE对象的字段类型是(OLE对象)。 15、ASCII码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16、按Print Screen键和按住ALT键再按Ptint Screen的作用都是将当前屏幕上显示的信号复制到剪贴板。(×) 17、Access2003是层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18、Access2003系统能够对用户输入的日期/时间类型数据进行格式检查(√) B 1、不能进行索引的Access字段类型是(OLE对象)。 2、不是Access报表的组成部分的是(报表设置器)。 3、不能打开网页属性对话框的是(单击格式菜单的属性命令) 4、标准键盘可分为主键盘区、功能键区、数字逻辑键区和光标控制键区4个区。(√) 5、报表只能输出数据源中的数据,不能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C 1、CAM是指(计算机辅助制造)。 2、Caps Look键的功能是大写锁定。 3、CPU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字长、主频、内存容量。 4、超文本语言称为(HTML语言) 5、材料、能源、信息是构成当今世界的三大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