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感复习题

光纤传感复习题
光纤传感复习题

一、简答

1.光纤作为传感器的优势有哪些?

光波不产生电磁干扰,也不怕电磁干扰。

光纤工作频带宽,动态范围大。

容易接受被测量场的加载,是一种优良的敏感元件。

光纤本身不带电,体积小质量轻,易弯曲,抗电磁干扰,抗辐射性能好。

2.什么是光纤的损耗,损耗的机理是什么?

光波在光纤中传输,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光功率会逐渐减少,这种现象称为光线的损耗。

损耗的机理:损耗主要包括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两部分。

吸收损耗是由SiO2材料引起的固有吸收和由杂质引起的吸收产生的。

散射损耗主要由材料微观密度不均匀引起的瑞利散射和由光纤结构缺陷(如气泡)引起的散射产生的。

瑞利(Rayleigh )散射损耗是光纤的固有损耗,它决定着光纤损耗的最低理论极限。

3.什么是光纤的色散,色散的分类有哪些?

色散(Dispersion)是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由于不同成分的光的时间延迟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物理效应。

色散的种类:模间色散、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偏振膜色散

4.光纤技术的应用领域都有哪些?

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

其他应用:广告显示牌、激光手术刀、仪表照明、工艺装饰、电力输送、光纤面板

医用内窥镜、潜望镜

5.按照光受被测量调制形式的不同,光纤传感器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a)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b) 偏振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c) 频率调制型光纤传感器(d) 相位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e) 波长调制型光纤传感器(f)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多点)

6.光源有哪些主要类型,按照光纤在传感器中的作用可以把光纤传感器分为哪几类?

光源类型: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或称激光器(LD) 发光二极管或称发光管(LED) 分布反馈激光器(DFB - LD)

(a) 功能型(全光纤型)光纤传感器(b) 非功能型(或称传光型)光纤传感器(c) 拾光型光纤传感器

7.常见的光纤光栅有哪两类,分别的技术特点是什么?

一般实际应用中,均按光纤光栅周期的长短分为短周期光纤光栅和长周期光纤光栅两大类。

周期小于1μm的光纤光栅称为短周期光纤光栅,又称为光纤布拉格光栅或反射光栅;

把周期为几十至几百微米的光纤光栅称为长周期光纤光栅,又称为透射光栅。

短周期光纤光栅的特点是传输方向相反的两个芯模之间发生耦合,属于反射型带通滤波器。

长周期光纤光栅的特点是同向传输的纤芯基模和包层模之间的耦合,无后向反射,属于透射型带阻滤波器。

8.在光纤相位传感器中,光束干涉法使用的干涉仪有哪些?

马赫-增干涉仪(M-Z光纤干涉仪)、迈克尔逊光纤干涉仪、斐索光纤干涉仪、萨格奈克Sagnac干涉仪三光束干涉法(三光束光纤干涉仪)

多光束干涉法(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干涉仪、微分干涉仪)

环形干涉法等

9.在光纤强度传感器中,非功能型使用的调制类型有哪些?

1)光束切割型光强调制2)光闸型光强调制

3)松耦合式光强调制4)物理效应型光强调制

10.按照寻址方式的不同,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可分为哪几类?

时分复用(TDM) 波分复用(WDM) 偏分复用(PDM) 空分复用(SDM)

频分复用(FDM) 混合复用(多种不同类型的复用系统组成网络)

11.什么是光的频率调制,目前较多采用哪种调制方式?

光频率调制,是指外界信号(被测量)对光纤中传输的光波频率进行调制,频率偏移即反映被测量。

目前使用较多的调制方法是多普勒法,即外界信号通过多普勒效应对接收光纤中的光波频率实施调制,是一种非功能型调制。

12. 光的跃迁可分为哪几类,激光器如何实现激光辐射?

光的跃迁类型:受激吸收 自发辐射 受激辐射

半导体激光器是向半导体PN 结注入电流,

实现粒子数反转分布,产生受激辐射,再利用谐振腔的正反馈,实现光放

13. 常见的光检测器有哪两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PIN 光电二极管: PD 中加了一个I 区,大大地提高了响应速度,I 层很厚, 吸收系数很小,入射光很容易进入材料内部被充分吸收而产生大量电子 - 空穴对,因而大幅度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 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外加200V 的电流值形成了一个雪崩区,于是形成了g 的倍增因子,但是缺点是噪声也同时增加了。

14. 光电二极管和激光器的异同点是什么?

LD 和LED 的区别

LD 发射的是受激辐射光

LED 发射的是自发辐射光

LED 的结构和LD 相似,大多是采用双异质结(DH)芯片,把有源层夹在P 型和N 型限制层中间,不同的是LED 不需要光学谐振腔, 没有阈值。

二、 分析计算

1. 某光纤为SIF 光纤,已知n1=1.52, n2=1.49

(1)光纤浸在水中(n0=1.33),求光从水中入射到光纤输入端面的最大接收角 (2) 光纤放置在空气中,求数值孔径。

2. 常见的石英晶体光纤可以分为哪三种基本类型?若某均匀光纤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分别为:n1=1.50, n2=1.45,纤芯半径a=2.5um

计算(1)相对折射率差Δ

(2)光纤的数值孔径NA

(3)在1米长的光纤上,由子午线的光程差引起的最大时延差

(4)若工作波长为1.55 um ,此光纤工作在单模还是多模状态?

答案:分类:(a) 阶跃型多模光纤SIF (b) 渐变型多模光纤 GIF (c ) 单模光纤 SMF

4)a=2.5um λ=1.55um

单模传输条件为:

将a 、λ代入公式 求得V ≈3.89 因为3.89>2.405,所以此光纤工作在多模状态。

3.光源为半导体激光器采用GaAs 材料,其禁带宽度E g =1.42eV ,求它的发光波长。 接收采用GaAs PIN 光电二极管,平均每两个入射光子产生一个电子-空穴对,假设所有的电子都被收集。

(1)计算该器件的量子效率(2)设在0.8μm 波段的接收功率是10-7W ,计算平均输出光电流和响应度

(3)计算这个光电二极管的长波长截止点。

答案:发波光长: 405.222221≤-=n n a V λ

π87.042

.124.124.1≈===g g E E hc λ

光纤传感器基础实验

光纤传感器基础实验 王帅 (哈尔滨工程大学13-3班75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1) 摘要:光纤传感实验仪开发研制的目的是将光纤传感这一现代技术进行广泛的普及和渗透。了解光纤传感仪试验仪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学习和掌握其正确使用方法;了解光纤端光场的径向分布和轴向分布的特点;定量了解一种光纤的纤端光场的径向分布和轴向分布;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通过对光纤接受端电压的测量,可以间接测量光纤端轴向和径向的光场强度的分布。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轴向;径向;光强分布 Optical Fiber Sensor Based Experiment Wang shuai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150001,Chnia)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fiber optic sensing experimental kits is to make this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fiber optic sensing experimental kits,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correct using method; Understand the radial and ax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fiber end; Learning to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 of optical fiber displacement sensor. By measuring the voltage of the optical fiber acceptting, optical fiber end light field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the axial and radial can be measured indirectly. Key words:fiber optic sensing experimental kits;axial; radial; light intensity distribution 0 引言 光纤传感实验仪是由多种形式的光纤传感器组成,是集教学和实验于一体的传感测量系统。它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切换方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用光纤传感实验仪构成反射式光纤微位移传感器,可用于测量多种可转换成位移的物理量。 1 实验原理 1.1光在光纤中传输的原理 光在光纤中的传输依据是光学中的全反射定律。普通石英光纤的结构包括纤芯、包层和

光纤传感器论文

光纤传感器 毛琪132640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南京210096) 摘要:光纤传感器是现在被广泛应用的一类新型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灵敏度高、重量轻、成本低等优良的特点。本文详细介绍了光纤传感器原理、结构和特性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举例说明了光纤传感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原理;工程应用 Fiber optic sensor Mao Qi 132640 (School of Instru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Abstract:Fiber optic sensor is a new type of sensor with excellent features of ant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high sensitivity, light weight and low-cost ,which is now widely used. The paper detailedly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s, struc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iber optic sensors. At the same time, some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illustrate that fiber optic sensors are extensive used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Keywords: fiber optic sensor(FOS); principl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1.引言 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传感 器作为探测与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环 节之一而被应用于工业、农业及军事 等各个领域。 近20多年来,光纤传感器的发展 则大有取代传统传感器的趋势。光纤 传感器是光通信和集成光学技术发展 的结晶,与传统的传感器不同,它将 被测信号的状态以光信号的形式取出。光信号不仅能被人所直接感知,并能 通过利用半导体二极管等小型简单元 件进行光电转换,极易与一些电子装 备相匹配。此外,光纤不仅是一种敏 感元件,还是一种优良的低损耗传输线。因此,光纤传感器还可以用于传 统的传感器所不适用的远距离测量。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光纤传感器诞生以来,便由于其具有的防火、防爆、精度高、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性价比高、复用性好、 响应速度快、抗电磁干扰、频带范围宽、动态范围大、易与光纤传输系统组成遥测网络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光纤传感器势必会对科学研究、国民生产、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2.光纤传感器原理 光纤传感器主要组成部分是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光纤是一种透明的玻璃纤维丝,直径只有1~100微米左右。它是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光由一端射入,在内芯和外套的界面上进过多次全反射,从另一端射出。光纤不仅可以作为光波的传播介质,而且光波在光纤中传播时表征光波的特征参量(振幅、相位、偏振态、波长等)因外界因素(如温度、压力、磁场、电场、位移、转动等)的作用而间接或直接地发生变化,从而可将光纤用作传感器元件来探测各种物理量。这就是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如图1

光纤传感器与边坡监测

一、边坡问题的现状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或全部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地面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国家之一,尤以滑坡灾害的影响最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70多座城市和460多个县市受到滑坡灾害的威胁及危害,平均每年至少造成15-23亿元的经济损失。如果能够对滑坡进行监测, 实现滑坡危害的早期预报,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滑坡所造成的损失。因此, 监测既是滑坡调查、研究和防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崩塌滑坡灾害预测预报信息获取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滑坡监测的方法 从滑坡的监测内容来看,滑坡监测应该是由多种监测方法相结合的。对于不同的监测目的、不同的滑坡发育阶段及不同的滑坡类型所选择的滑坡监测方法也不同。目前滑坡动态监测中使用的技术大致可归纳为宏观简易地质检测法、大地精密测量法、设站观测法、仪器仪表监测法和综合自动遥测法。 2.1 、宏观简易地质检测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对滑坡发育过程中的各种迹象,如地裂隙、房屋、泉水动态等进行定期监测、记录,掌握滑坡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其中,最常用的是对地表裂隙、建筑物变形的监测。在裂隙处设置简易监测标志,定期测量裂隙长度、宽度、深度的变化,以及裂隙的形态和开裂延伸方向等。由于滑坡体在滑动过程中各部位受力性质和大小不同,滑速也不同,因而不同部位产生不同力学性质的裂隙,有滑坡后部的拉张裂隙、滑坡体中前部两侧的剪切裂隙、滑体前缘的鼓张裂隙和滑坡舌部的扇形裂隙。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滑坡标志,如封闭洼地、滑坡鼓丘、滑坡泉、马刀树、醉汉林等。该方法的特点是获取的信息直观可靠,简单经济,实用性较强,适应于对正在发生病害的边坡进行观测。但也存在内容单一、精度低和劳动强度大等缺点。 2.2、大地精密测量法 该方法即采用高精度光学和光电测量仪器,如精密水准仪、全站仪等仪器,通过测角和测距来完成监测任务。监测边坡的二维( X、Y 方向)水平位移常用前方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监测水平单向位移常用视准线法、小角法、测距法:监测边坡的垂直位移常用几何水准测量法、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法。 大地精密测量法长期以来受到滑坡工程监测人员的高度重视,是由于具有如下优点:能确定边坡地表变形范围;量程不受限制;能观测到边坡体的绝对位移量;精度高;多维测量能提供点位坐标和高程;测量数字化,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形成系统,实时性强;一机多测点,效率高。适用于不同变形阶段的位移监测。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受到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的限制,工作量大,周期长,连续观测能力差。 3.3 仪器仪表监测法 滑坡稳定性的监测涉及到一系列的影响滑坡特定的因素及其随时间的变化量,如降雨量、土壤潮湿度、地下水位及移动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因素是移动特征和地下水位。滑坡的移动特征则由滑动面的深度、方向、移动量和移动速度等指标来表示,通过监测这些指标中得一项或者多项就能达到监测滑坡的目的 2.2、GPS滑坡监测系统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 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型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型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数显单元、测微头、直流源、反射面。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1-6安装光纤位移传感器,二束光纤插入实验板上的座孔上。其内部已和发光管D及光电转换管T 相接。 图1-6光纤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将光纤实验模板输出端V O1与数显单元相连,见图1-7。 图1-7光纤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2、调节测微头,使探头与反射面圆平板接触。 3、实验模板接入±15V电源,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R W、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4、旋转测微头,被测体离开探头,每隔0.1mm读出数显表值,将其填入表1-4。 表1-4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数据 5、根据表9-1数据,作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特性,计算在量程1mm时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五、实验数据处理 1、实验数据:

2、光纤传感器位移与输出电压特性曲线: 3、1mm时的灵敏度与非线性误差: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直线为: 灵敏度为0.1458V/mm 在0.45mm处取最大相对误差为:0.07V 非线性误差为: 六、思考题 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时对被测体的表面有些什么要求? 答:表面要干净没有污点,而且光洁度要好;再因为一定要可以反射光,因此一定不能出现黑色表面的情况。

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系统

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系统 近年来,传感器在朝着灵敏、精巧、适应性强和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光纤传感器作为传感器家族的新成员,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而倍受青睐。在各种光纤传感器中以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灵敏度最高。 干涉仪结构的光纤传感器系统,通过深入研究随机信号的互相关函数和基于AR模型的功率谱估计,设计出具有事件发生检测功能的传感器信号处理算法。此算法可以对外界振动进行实时预警,并实现高速、高精度的定位。 该技术可用于检测第三方入侵,对需要防护的地域、管线进行监控、报警并提供精确定位。 研究成果对于长距离分布式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实用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并在工业和国防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本文设计的光纤传感系统分为传感线路、光收发模块、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等部分。 传感线路部分是一种基于马赫一泽德干涉仪的双向干涉结构。 当干涉仪中的干涉臂受到外力引起的振动时,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的相位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输出干涉波形的变化。 干涉信号经光电转换、数据采集送至信号处理系统,经信号处理分析后可以对外界振动发生的位置进行定位。 信号处理部分由DSP和PC机共同组成,DSP用于实现事件发生检测算法,PC机实现定位算法。通过实验分析表明,事件发生检测算法可以显著地改善光纤传感器的性能,提高系统准确性,降低误报率。在合理设置采样率

的基础上,可以实现lOOM的定位误差。采用DSP和PC机合理分配运算负担,可以满足光纤传感器系统实时监控的要求。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传感器是感受规定的被测物理量并按一定规律将其转换为有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它在工业生产、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传感器在朝着灵敏、精巧、适应性强和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光纤传感器作为传感器家族的新成员,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而倍受青睐。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光纤传感器具有以下的优势:首先,光纤是一种耐高压,抗腐蚀的介质,能在电磁或电子传感器不能工作的恶劣环境下运行。其次光波的传播频率极高,具有巨大的信息容量,又能有效的防止无线电波及电火花干扰传输的光波信号。同时,光纤很细,又具有极高的韧性,可以制造各种体积小、重量轻以及任意形状的传感器。更重要的是光纤传感器可以传感各种物理量,例如声,电、磁、温度、压力、振动、旋转等,并具有极高的灵敏度。 光纤传感器利用光纤本身的敏感特性进行工作。 由光源发出的光在光纤中传播时,若应力、温度、电场、磁场等外界因素发生了变化,则光波的振幅、相位、波长及偏振态等特征参量会随之变化,该过程称为光波的调制。含有调制信息的光波经光纤传输到光电转换部分,解调后被仪器接收,即可得到外场确切变化的信息。根据被测物理量对光的调制方法不同,光纤传感器可分为强度传感器,频率(或波长)传感器,相位传感器及光纤偏振式传感器四大类。其中尤其以光纤相位传感器(即各种光纤干涉仪)的灵敏度最高。光纤干涉仪将光波的相位信息转换位强度信息,通过检测光强信号分析出所测物理量。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飞速发展的光纤通信技术的带动下,光纤传感

光纤式传感器

光纤式传感器 传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被称为信息产业三大支柱技术, 是组成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世界各大强国均将传感器技术视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光纤传感器主要有传感型和传光型两大类, 两类传感器在传感原理上均可分为光强调制、相位调制、偏振态调制及波长调制不同形式, 由此构成不同的传感器。迄今业已证实, 被光纤传感器敏感的物理量有 70多种, 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 光纤传感器有灵敏度高、重量轻和体积小、多用途、对介质影响小、抗电磁干扰和耐腐蚀且本质安全、易于组网等特点, 使其近年来在航天航空、国防、能源电力、医疗和环保、石油化工、食品加工、土木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表 1 为光纤传感器对参数测定的原理及主要方式。 一、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组成 光纤传感器由光源、敏感元件、光探测器、信号处理器系统以及光纤等组成。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将来自光源的光经过光纤送入调制器,使待测量参数与进入调制区的光相互作用后,导致光的光学性质(如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振态等)发生变化,成为被调制的信号光,再经过光纤送入光探测器,经解调器解调后,获得被测参数。 1.1强度调制光纤传感器 强度调制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待测物理量引起光纤中传输光的光强变化,通过检测光强的变化实现对待测量的测量。待测量作用于光纤敏感元件,使通过光纤的光强发生变化。设输入光强为恒量Iin,输出光强为Iout,即待测量对光纤中的光强度产生调制。可

直接连接光探测器变成电信号(即调制的强度包括电信号)。 1.2相位调制光纤传感器 相位调制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被测能量场的作用,使光纤内传输的光波相位发生变化,再用干涉测量技术把相位变化转换为光强变化,从而检测出待测的物理量。所有能够影响光纤长度、折射率和内部应力的被测量都会引起相位变化,如应力应变温度和磁场等外界物理量。但是,目前的各类光探测器都不能探测敏感光的相位变化,必须采用干涉测量技术,才能实现对外界物理量的检测。与其他调制方式相比,相位调制技术由于采用干涉技术而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常用的干涉仪有四种:迈克尔逊、马赫-琴特、法布里-珀罗和萨格耐克。它们的共同点是:光源发出的光都要分成两束或更多束的光,沿不同的路径传播后,分离的光束又重新汇合,产生干涉现象。

传感技术与应用论文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与研究 学院名称:邵阳学院专业名称:自动化年级班别: 13 姓名:史利东指导教师:罗卲屏 2015年5 月 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类已经入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检测技术对信息经获取、筛选和传输,来实现制动控制,自动调节,目前我国已将检测技术列入优先发展的科学技术之一。由于微电子技术,光电半导体技术,光导纤维技术以及光栅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电传感器的应用与日俱增。这种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非接触、高可靠性、高精度、可测参数多、反应快以及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多样等优点,在自动检测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一种是以光电效应为理论基础,由光电材料构成的器件。 关键词:PSD,效应,原理,光电传感器 目录 摘要 (1) 一、绪论 (3) 1.1光电传感器概述 (3) 1.2光电传感器发展 (4) 二、光电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7) 2.1光电效应 (7) 2.2光电原件及特性 (8) 2.3光电传感器 (11) 三、新型的光电传感器 (15) 3.1 CCD传感器 (15) 3.2光纤传感器 (16) 3.3光电位传置感器 (6) 四、其他的光电传感器 (20) 4.1 高速光电二极管 (20) 4.3 光位置传感器 (22)

五、光电传感器的应用 (23) 5.1光电传感器的优点 (23) 5.2光电传感器的具体应用举例 (23) 六、我对光电传感器的看法 (26) 七、结论 (28) 一、绪论 1.1光电传感器概述 (1)定义 光电传感器是采用光电元件作为检测元件的传感器。它首先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光电传感器一般由光源、光学通路和光电元件三部分组成。光电检测方法具有精度高、反应快、非接触等优点,而且可测参数多,传感器的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多样,因此,光电式传感器在检测和控制中应用非常广泛。(2)光电传感器的分类 光电元件有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发光二极管(LED)、光电倍增管、光电池、光电耦合器件等。由光通量对光电元件的作用原理不同所制成的光学测控系统是多种多样的,按光电元件(光学测控系统)输出量性质,光电式传感器可分二类,即模拟式光电传感器和脉冲(开关)式光电传感器;模拟式光电传感器按被测量(检测目标物体)方法又可分为透射(吸收)式、漫反射式、遮光式(光束阻挡)三大类。 1.槽开光电开关把一个光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面对面地装在一个槽的两侧的是槽形光电。2.对射式光电开光若把发光器和收光器分离开,就可使检测距离加大。由一个发光器和一个收光器组成的光电开关就称为以射分离式光电开光,简称对射式光电开关。 3.反光板反射式光电开关把发光器和收光器装入同一个装置内,在它的前方装一块反光板,利用反射原理完成光电控制作用的称为反光板反射式(或反射镜反射式)光电开关。 4.扩散反射式光电开关它的检测头里也装有一个发光器和一个收光器,但前方没有反光板。正常情况下发光器发出的光收光器是收不到的;当检测物通过时挡住了光,并把光部分反射回来,收光器就收到光信号,输出一个开关控制信号。 光纤式光电开关把发光器发出的光用光纤引导到检测点,再把检测到的光信号用光纤引导到光接收器就组成光纤式光电开关。按动作方式的不同,光纤式光电开关也可分成对射式、反光板反射式、扩散反射式等多种类型。 (3)光电传感器的作用

Michelson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原理.

一、引言 光纤传感由于具有本质安全、电绝缘性好、灵敏度高及便于连网等优点,已在许多物理量的测量中得到应用,特别是基于光纤干涉的传感系统已成为物理量检测中最为精确的系统之一。 光纤干涉仪是一种高精度测量仪器,但存在相位随机漂移及倍频等光学问题。现有文献报导中,解决的方法是采用相位生成载波技术,调制解调的实现过程复杂,并有可能产生信号波形的失真。另外,虽有采用压电陶瓷(PZT)的报导,但未见对相位随机漂移及倍频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为此,本文给出一种简单实用的解决方案,在原理上说明其可行性,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二、Michelson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原理 图1所示为Michelson相位调制型光纤干涉仪结构示意图。由激光器发出的相干光经光隔离器和耦合器后一分为二分别送入2根长度基本相同的单模光纤(即干涉仪的两臂,其一为信号臂,另一参考臂),而后被反射膜反射,在耦合器的输出端发生干涉。显然,这是一种双光束干涉仪,干涉光的幅度与信号光及参考光的幅度有关,其相位为两臂光相位之差,干涉场光强分布为 I=I1+I2+2I1I2cos(Φ)=A+Bcos(Φ)(1) Φ=2nπl/λ(2) 式(1)右端是光电转换的信号,I1、I2分别为干涉仪两臂单独存在时的光强,在检测时通常以直流项对待;2I1I2cos(Φ)表示干涉效应,当Φ=2mπ时,为干涉场的极大值,其中m为干涉级次。式(2)中,Φ为干涉仪两臂光波的相位差,它可以表示为因为环境波动引起的随机漂移信号S和待测信号N之和,由光波波长λ、光纤折射率n以及光纤两臂长度差l共同决定。在波长一定的情况下,两臂光程差改变nl,就改变了干涉信号的相位差,从而实现传感功能。

光纤传感器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光纤传感器 实验目的: 掌握干涉原理,自行制作光线干涉仪,使用它对某些物理量进行测量, 加深对光纤传感理论的理解,以受到光纤技术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实验仪器: 激光器及电源,光纤夹具,光纤剥线钳,宝石刀,激光功率计,五位调 整架,显微镜,光纤传感实验仪,CCD及显示器,等等 实验原理:(见预习报告) 实验数据: 1.光纤传感实验(室温:24.1℃) (1)升温过程 (2)降温过程

2.测量光纤的耦合效率 在光波长为633nm条件下,测得光功率计最大读数为712.3nw。数据处理: 一.测量光纤的耦合效率 在λ=633nW,光的输出功率P1=2mW情况下。在调节过程中测得最大 输出功率P2=712.3nW 代入耦合效率η的计算公式: 3.56×10-4 二.光纤传感实验 1.升温时 利用Origin作出拟合图像如下: B 温度/℃由上图可看出k=5.49±0.06

根据光纤温度灵敏度的计算公式,由于每移动一个条纹相位改变 2π,则 Δφ=2π×m (m 为移动的条纹数) 故灵敏度即为 因l=29.0cm 故其灵敏度为±1.30)rad/℃ 2.降温时 利用Origin 作出拟合图像如下: -40 -20 A B 由上图可看出k=7.45±0.11 同上: 条纹数 温度/℃

灵敏度为 因l=29.0cm 故其灵敏度为±2.38)rad/℃ 由上述数据可看出,升温时与降温时灵敏度数据相差较大,这是因为在升温时温度变化较快,且仪表读数有滞后,所以测出数据较不准确,在降温时测出的数据是比较准确的。 思考题: 1.能否不用分束器做实验?替代方案是什么? 答:可以,只要用两个相同的相干波波源分别照射光纤即可,这样也可造成光的干涉。 2.温度改变1℃时,条纹的移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1)与光纤的温度灵敏度有关 (2)与光纤置于温度场的长度有关 3.实验中不可用ccd是否能有办法看到干涉条纹?替代方案是什么? 答:可以。可以用透镜将干涉条纹成像在光电探测器上进行测量。 实验小结: 1.光纤的功能层非常脆弱,光纤剥离过程中要使力均匀,不可用力过猛, 否则易造成光纤的断裂,必要时可分段进行剥离。 2.使用宝石刀进行切割时,要轻轻划一下,再将光纤弹断,直接切断会 造成光纤断面不平滑,导致测出的光纤耦合系数较低。 3.光纤传感实验时记录移动的条纹数时可自行在显示器上寻找参照点, 保证记录的准确即可。

光纤传感器-位移测量

实验四光纤传感器————位移测量 实验目的 1、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光纤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曲线。 实验原理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传输型光纤传感器。其原理如图1所示:光纤采用Y型结构,两束光纤一端合并在一起组成光纤探头,另一端分为两支,分别作为光源光纤和接收光纤。光从光源耦合到光源光纤,通过光纤传输,射向反射片,再被反射到接收光纤,最后由光电转换器接收,转换器接受到的光源与反射体表面性质、反射体到光纤探头距离有关。当反射表面位置确定后,接收到的反射光光强随光纤探头到反射体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显然,当光纤探头紧贴反射片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为零。随着光纤探头离反射面距离的增加,接收到的光强逐渐增加,到达最大值点后又随两者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图2所示就是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曲线,利用这条特性曲线可以通过对光强的检测得到位移量。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具有探头小,响应速度快,测量线性化(在小位移范围内)等优点,可在小位移范围内进行高速位移检测。 图1 反射式位移传感器原理 图2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实验所需部件: 光纤(光电转换器)、光电传感器模块、{光纤光电传感器实验模块}、支架、电压表示波器、螺旋测微仪、反射镜片 实验步骤: 1、观察光纤结构:本实验仪所配的光纤探头为半圆型结构,由数百根导光纤维组成,一半为光源光纤,一半为接收光纤。 2、连接主机与实验模块电源线及光纤变换器探头接口,光纤探头装上通用支架(原装电涡流探头),{探头支架},探头垂直对准反射片中央(镀铬圆铁片),螺旋测微仪装上支架,以带动反射镜片位移。 3、开启主机电源,光电变换器V 端接电压表,首先旋动测微仪使探头紧贴反射镜片(如 两表面不平行可稍许扳动光纤探头角度使两平面吻合),此时V 输出≈0,然后旋动测微仪,使反射镜片离开探头,每隔0.2mm记录一数值并记入下表: Xm m 0 0. 2 0. 4 0. 6 0. 8 1 1. 2 1. 4 1. 6 1. 8 2 2. 2 2. 4 2. 6 2. 8 3 3. 2 3. 4 3. 6 3. 8 4 V 位移距离如再加大,就可观察到光纤传感器输出特性曲线的前坡与后坡波形,作出V-X 曲线,通常测量用的是线性较好的前坡范围。 注意事项: 1、光纤请勿成锐角曲折,以免造成内部断裂,端面尤要注意保护,否则会光通量衰耗加 大造成灵敏度下降。 2、实验时注意增益调节,输出最大信号以3V左右为宜,避免过强的背景光照射。 3、双支光纤三端面均经过精密光学抛光,其端面的光洁度直接会影响光源损耗的大小,需 仔细保护。禁止使用硬物、尖锐物体碰触,遇脏可用镜头纸擦拭。如非必要,最好不要自行拆卸,观察光纤结构一定要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二、实验仪器: 光纤位移传感器模块、Y型光纤传感器、测微头、反射面、直流电源、数显电压表。三、实验原理: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传输型光纤传感器。其原理如图36-1所示:光纤采用Y型结构,两束光纤一端合并在一起组成光纤探头,另一端分为两支,分别作为光源光纤和接收光纤。光从光源耦合到光源光纤,通过光纤传输,射向反射面,再被反射到接收光纤,最后由光电转换器接收,转换器接收到的光源与反射体表面的性质及反射体到光纤探头距离有关。当反射表面位置确定后,接收到的反射光光强随光纤探头到反射体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显然,当光纤探头紧贴反射面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为零。随着光纤探头离反射面距离的增加,接收到的光强逐渐增加,到达最大值点后又随两者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具有探头小,响应速度快,测量线性化(在小位移范围内)等优点,可在小位移范围内进行高速位移检测。 图36-1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原理图36-2 光纤位移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光纤传感器的安装如图36-2所示,将Y型光纤安装在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模块上。探头对准镀铬反射板,调节光纤探头端面与反射面平行,距离适中;固定测微头。接通电源预热数分钟。 2.将测微头起始位置调到14cm处,手动使反射面与光纤探头端面紧密接触,固定测微头。 3.实验模块从主控台接入±15V电源,打开实验台电源。 4.将模块输出“Uo”接到直流电压表(20V档),仔细调节电位器Rw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5.旋动测微器,使反射面与光纤探头端面距离增大,每隔0.1mm读出一次输出电压U值,并记录。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 1、数据记录表格 X(mm)0.10.20.30.40.50.60.70.80.9 1.0 Uo(V)0.080.180.280.400.520.640.750.870.97 1.06

基恩士光纤传感器的分类及原理

基恩士光纤传感器的分类 KEYENCE光纤传感器根据光受被测对象的调制形式可以分为:强度调制型、偏振态制型、相位制型、频率制型;KEYENCE光纤传感器根据光是否发生干涉可分为:干涉型和非干涉型;KEYENCE光纤传感器根据是否能够随距离的增加连续地监测被测量可分为:分布式和点分式;根据光纤在传感器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一类是功能型(传感型)传感器; 另一类是非功能型(传光型)传感器。 基恩士光纤传感器的原理 KEYENCE光纤传感器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FBS)是一种使用频率最高,范围最广的光纤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能根据环境温度以及/或者应变的变化来改变其反射的光波的波长。光纤布拉格光栅是通过全息干涉法或者相位掩膜法来将一小段光敏感的光纤暴露在一个光强周期分布的光波下面。这样光纤的光折射率就会根据其被照射的光波强度而永久改变。这种方法造成的光折射率的周期性变化就叫做光纤布拉格光栅。 当一束广谱的光束被传播到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时候,光折射率被改变以后的每一小段光纤就只会反射一种特定波长的光波,这个波长称为布拉格波长,这种特性就使光纤布拉格光栅只反射一种特定波长的光波,而其它波长的光波都会被传播。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传感器产品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3215765143.html,/

光纤传感器论文

摘要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介绍;优点;应用 近几年来,物联网发展飞快。光纤通信与光纤传感技术将在物联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光纤具有宽带特性,可将各种传感器复用到一根光纤,进行检测和传输。由于光纤本身具有电绝缘性好、不受电磁干扰、无火花、能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还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光纤材料用做传感器具有独特的优势。物联网与光纤传感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各种光纤传感器有望在物联网中得到广泛应用。 ABSTRAC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develop quickly in recent years.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and optical fiber sensing technology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Internet of things.Optical fiber have broadband characteristics, various sensors can be reused to a single fiber to text and transport.Because of the fiber’s good electrical insulation, not subject to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no spark, can in inflammable and explosive environment ,also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simple structure, high reliability ,optical fiber materials used for sensor has a unique advantage.The Internet of things with the optical fiber sensing supplement each other and promote each other. All kinds of optical fiber sensor is expected to be widely used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Keywords:Optical fiber grating sensor; Introduction; Advantages; application

干涉型微纳光纤传感器

干涉型微纳光纤传感器 金龙,李杰,关柏鸥 (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32) 摘要:本文报道我们在干涉型微纳光纤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高双折射微纳光纤环形传感器、级联长周期光栅传感器及基于单锥结构的微纳光纤干涉型传感器。通过对干涉仪几何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实现了104 nm/RIU 量级的折射率感测灵敏度,为研制成本低廉、高灵敏度的光学生物化学传感器提供了可选方案。 关键词:微纳光纤;微纳光纤传感器;干涉型传感器 微纳光纤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巧、结构灵活、强瞬逝场等特点,基于对周围液体折射率的测量,能够实现对微弱生化成分变化的检测。已报道的微纳光纤折射率传感器包括光栅型、谐振型等。我们通过结构设计与优化,实现了几种干涉型微纳光纤折射率传感器,具有折射率灵敏度高、温度灵敏度低,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具体包括: (1)高双折射微纳光纤环形传感器。在闭合光纤环镜结构中加入一段由矩形截面光纤熔融拉锥而成的高双折射微纳光纤,构成M-Z 干涉型传感器,其折射率灵敏度达到18897nm/RIU ,并通过进一步将干涉仪制成灵巧型尖端式结构,将灵敏度提升到24373nm/RIU ,温度灵敏度仅为5 pm/°C 。理论分析表明其传感特性由群双折射色散决定,可通过对光纤截面的椭圆度和和直径的优化实现灵敏度的提升。 (2)级联长周期光栅微纳光纤传感器。通过用CO 2激光器在微纳光纤上构成级联长周期光栅,感测灵敏度达到2227nm/RIU ,温度灵敏度为11.7 pm/°C ,并通过理论计算指出,通过进一步降低光纤直径到 3.5μm 左右时,由于瞬逝场作用的增强和模式色散因子的降低,感测灵敏度有望达到40000nm/RIU 左右。 (3)单锥结构的微纳光纤干涉型传感器。在光纤熔融拉锥过程中,通过减小过渡区长度,可激发微纳光纤中的高阶模式,并基于单个锥区实现干涉仪结构。这种结构制作方法简便,锥区总长度更短,本文还将介绍我们在这方面的最新结果。 CO 2 Laser L d =9.5μm 73.5 μm d Λ 图1左图:基于高双折射微纳光纤环镜结构的传感器原理图及实物图;右图:基于级联微纳光纤长周期光栅的干涉型传感器原理图及实物图。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实验二十五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内容 用传光型光纤测位移。 三、实验仪器 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数显单元、测微头、直流源、反射面(用电涡流传感器的铁测片做反射面)。 四、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型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 型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时注意光纤探头与反射面保持平行,调整光纤探头使其位于反射面的圆心上。 2、实验前应用纸巾擦拭反射面,以保证反射效果。 六、实验步骤 1、根据图9-1安装光纤位移传感器,二束光纤插入实验板上的座孔上。其内部已和发光管D及光电转换管T 相接。 图9-1 光纤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将光纤实验模板输出端VO1与数显单元相连,见图9-2。

图9-2光纤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3、调节测微头,使探头与反射面圆平板接触。 4、实验模板接入±15V电源,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调RW使数显表显示值最小,然后微调测微头使数显表显示为0.000(电压选择置2V档)。 5、旋转测微头,被测体离开探头,每隔0.05mm读出数显表值,将其填入下表:(实验结论:1、本实验每隔0.05mm是相对位置,起始值看做0.05mm即可,无需从测微头上读绝对位置值。每旋转0.05mm,输出的电压的增量应该大致相等。2、由于学生做实验可能不能正确的找到起始点,导致采集的数据不在线性范围内,从而影响数据采集的线性度,可以让学生从选取的起始点开始计数,多计几组数据,然后选取线性度较好的十组数据,填入下表。3、如果只看本实验的线性情况,可选取十组较好的数据填入下表,若要看到光纤传 感器的整个变化趋势,则至少应该记录25组数据,其V—X曲线见思考题答案) 6、根据上表数据,作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输出曲线图。计算在量程1mm时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七、实验报告 在实验报告中填写《实验报告二十五》,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数据、图表、 波形等)并结合原始记录进一步理解实验原理。 八、实验思考题 根据实验步骤(6)中的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输出曲线图,分析其原理。 答:由光源发出的光经发射光纤传输后入射到被测物表面,经反射体反射后再经接收光 纤接收并传输至光敏元件。由于光纤有一定的数值孔径,当光纤探头紧贴反射体时,发射光 纤中的光不能发射到接收光纤中,因此接收光纤中无光信号;当光纤探头逐渐远离被测体时, 接收光纤中的光强越来越大,当整个接收光纤被全部照亮时,接收光强达到峰值;当反射体 继续远离时,将有部分反射光没有反射进Y型光纤束,接收到的光强逐渐减小。位移特性 如下图所示。

光纤传感器的主要应用领域

关于传感系统中光纤的应用有基本其实本站早就有探讨过。对于光纤的传输特性,在传感器技术中的要求与其在工业中应用中是不同的:邮政,电报等方面的应用中不希望的(如损耗),在传感技术中恰恰是可以利用的。在光纤传感技术中,为了获得所期望的灵敏度,可以将光纤“增敏”或者“去敏”,就是比如果只是采用通讯用普通光纤,那么光纤传感器性能将受到限制。根据传感技术的需虽选用新的材料、设计特殊结构的专用光纤是光纤传感技术发展的一个基础课题。 传感器的概念并不陌生,可以类似人的眼睛就是一种传感器。人步行时,要用眼睛观察道路状况,由大脑作出判断并控制着步行的方向和行动,这样才能保证安全行走。在人类有目的指向的行为中,关于目标的识别和判断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工程技术中控制和测量的关系也是如此:要实现准确的自动控制,必须从工程对象那里得到信息,在其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判断。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不仅带来了计测技术本身的高度发民同时也促进了高可靠快自动控制机器的发展与普及。无论是计测还是控制,其最重要的部分都是作为来自待测目标的信息入口的传感器。随着对于计测和控制方面的要求越来越民相应的实现各种目的传感器的研制开发都迅速展开。 至于光纤传感器,可以这样定义:一种用来检测光在光纤中传播时,因光纤的全部或部分环节所在环境(物理量或化学置或生物虽等)的变化带来的光传榆特性改变的装置。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的各类传感器相比,有独特的优点。光纤本身用作基本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抗电磁干扰,耐腐蚀、防爆及不干扰被测场等特点;光纤作为传感信号的传送系统,与传统的金属线路相比,具有抗电磁场相地球环流的干扰、可靠住高、安全及可长距离传送等优点;并且便于与计算机连接、与光纤传输系统组成遥测网络;加之光纤传感器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因此光纤传感器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传感器产品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3215765143.html,/

光电式传感器论文光纤传感器论文

传感器与微系统(Transducer and M i c rosyste m Technol ogi es)2010年第29卷第3期 纱线检测中光电传感器及其前置放大器设计 董晓亮,李醒飞,杨光,高雅彪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摘要:针对当今纱线检测中/色纱疵0难以检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光电传感器。通过专门的反 射光检测通路感知由纱线反射回来的光强的变化,根据接收到的光强变化,判断有无纱疵。设计了前置放 大电路,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关键词:纱线检测;纱疵;光电;前置放大 中图分类号:T H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9787(2010)03)0102)02 Design of optoelectronic sensor and pre2amp lifier in yarn detection D ONG X iao2liang,LI X i n g2f e,i YA NG Guang,GAO Y a2b iao (Sta te K ey L abora tor y of P rec ise M ea sur ing Technol ogy and In strum en t, T ianJ in Un iver sity,T ian ji n300072,C h i n a) Abstr a ct:To slo ve t he pro b le m of detec ting different col or yarn defects,a ne w type of optoelectronic sensor wh i ch has a re fl ected li ght detect channe l is des i gned to rece i ve t he reflected li ght.The yarn defects are detected by the li ght change fro m the yarn pre2a m plifi er c ircu it i s desig ned and t he system i s proved re flected feasi b l e by test. K ey word s:yarn detecti on;yarn defect;optoelectronic;pre2a m plifier 0引言 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和电子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种新型传感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中[1],纱疵检测技术也有了显著的发展,使基于各种传感器的电子清纱器的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 机械式清纱器作为最早使用的清纱器,其接触式的测量原理存在很大的缺陷,纱疵的清除效率低于50%,所以,早已被电子清纱器所替代[2]。目前应用最广的是电容式电子清纱器,它应用的电容检测技术是纱疵检测领域的主流技术,能有效地感知纱线的平均密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检测纱线材质的变化,同时,电容传感器造价较低,相对稳定性较好。但是,电容检测技术受环境湿度影响较大,对检测环境要求相对较高,对当今纱线检测中的难点)/异色纱疵0的检测效果很差。 异色纱疵包括异色同质纱疵、异色异质纱疵以及特殊纱疵如丙纶丝等,要满足这些检测要求,需要采用光电检测的方式。本文在分析现有光电传感器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型光电式电子清纱器方案,以解决/异色纱疵0检测难题。 收稿日期:2009)09)111光电式电子清纱器 光电检测是指利用光电传感器来获取纱线信息的检测方法[3]。光电检测原理如图1所示。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测量区,其中的一部分被纱线反射和吸收,剩余部分到达光接收器。光接收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后续电路整理输出。当有粗细变化明显的疵点通过时,输出信号发生相应的幅度变化,将该信号送交鉴别电路,即可判断该纱疵属于有碍纱疵还是无碍纱疵,若超过预先设定的工艺标准,则判定为有碍纱疵,鉴别电路发出一个清除信号,驱动电路驱动切刀将其切除,完成一次清除纱疵的过程[4]。在理想条件下,这种方法感知的是纱线沿光束方 向 图1光电式电子清纱器原理 F i g1Pr i n ci p le of op toelectron ic yarn cl ean er 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