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的演变与启示

世界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的演变与启示
世界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的演变与启示

世界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的演变与启示

摘要: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历史性转变,即从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步转向以

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这种转变有其重要成因,对我国

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产业关系;演变;原因;启示

在一国国民经济中,三次产业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阶段

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发展阶段关注的重点迥异。世界各国

经验显示,当一国经济处于低收入发展中阶段,一、二产业

的关系相对重要;而当一国经济进入高收入的发达阶段,由

于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二、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依次增大,二、三产业关系则上升为重要的产业关系。我国虽然仍

是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但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加速发

展时期,研究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中二、三产

业关系的演变过程、特点及成因,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演变的主要特征

自英国工业革命后,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

工业化历程。到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开始

发生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步转

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从70年代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后,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结构基本稳定,经济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二、三次产业内部。进入新世纪以来,发达国

家和地区的二、三产业关系也出现一些新变化。总体看,呈

现如下特征:

(一)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主导型

经济。战后发达国家的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

续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约占2%左右,2001年仅占 1.8%;第二产业的比重在50至60年代有所扩大,到70年代中期

后趋于平稳或下降,从1980年至90年代末其比重由33%~43%下降到26%~28%左右,2001年为26.9%;而第三产

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1980年至1998年,其比重约上升4到10个百分点,2001年所占比重达71.3%。其中,美国、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分别为75.3%、72.4%、72.8%、69.4%、69.5%和68.3%。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三次产业中也最大

(日本例外)。据2000年统计,一、二、三产业对GDP拉动率,美国分别为0.12%、0.74%、3.70%;英国分别为-0.01%、-0.45%、2.94%;法国分别为-0.06%、1.07%、2.52%;德国分别为-0.01%、0.74%、2 20%;意大利分别为-0.08%、0.65%、2.15%;日本分别为0.02%、1.42%、1.38%。第三产业也是

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发达国家的产出

结构与就业结构大体相似,第一产业就业约占整个就业的

1%5%,第二产业就业约占20%~30%,而第三产业就业约占60%~75%。2001年,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美国为 2.4%、22.4%、75.2%;英国为 1.4%、24.9%、73.4%;法国为 1.6%、24.4%、74.1%;德国为 2.6%、32.5%、64.7%;意大利为5.3%、32.1%、62.5%;日本为 4.9%、30.5%、63.9%。因此,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已普遍被称为是服务主导型经济或

“服务经济”。

(二)第二产业比重趋于稳定,但内部结构和劳动生产率

不断提升。发达国家第二产业的比重在战后经历了先升后降

的过程,近20至30年来一直稳定在25%左右。但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却不断优化和升级。美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淘汰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

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日本、德国从60~70年代就转向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

器、汽车等耗能耗材少、附加价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迫

于石油危机的压力,主要发达国家都加快了以汽车、宇航、

微电子、半导体、机电产品等为代表的低能耗的高技术产业

的发展,逐步取代了传统工业。由于大力开发和采用新技术,

制造业本身的劳动生产率也随之提高。自1983年以来,美

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 3.4%。90年代后,制造业

的劳动生产率增速进一步加快,1996年至1999年超过 4.7%。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带动了美国经济的整体增

长。因此,尽管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总制造业增

加值的比重在2001年比1980年下降约9个百分点,但仍然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达76%。其中,欧盟、北美和日本分

别占28.5%、2 6.3%和14.6%,仍居世界制造业主导地位。

(三)制造业出现“服务化”或“第三产业化”趋向。随

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知识价值的开发,近20年来发达

国家的制造业越来越多地呈现“服务化”趋向,制造业的附

加值和销售利润中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来源于服务,而不是加

工制造。由于制造业从总体上说利润呈递减趋势,而知识密

集型服务业则呈利润递增趋势,制造业企业出于追逐利润的

需要,纷纷调整其战略,将竞争重点从产品制造转向客户服

务,以提高制造业的获利能力。这样,便大大增加了对服务

性中间投入的使用,产生了制造业对服务的大量需求。如,

日本在1970年至1980年的高速发展阶段中,制造业对服务

业的中间需求年均增长率为13.4%。有数据表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制造业生产中的投入结构开始发生

较大变化,即服务投入增长速度快于实物投入增长速度。据

估计,在美国,服务活动的投入成本在现代制造企业中约占

60%~75%。另据美国1997年对一些美国公司的调查,销

售额在8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中,其服务开支增加了26%。在公司的总支出费用中,信息技术服务占全部费用的30%,人力资源服务占16%,市场和销售服务占14%,金融服务

占11%,仅仅这几项服务支出已占总支出的71%。

根据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在用户的需求进入

“多样化”阶段后,制造业就要从“硬件(生产)”为中心向以“软件(服务)”为中心、具有综合工程能力(产品+服务)的产业转变。日本大力倡导和培植制造业的工程服务能力,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机械工业基本完成了这样的

转变,工程服务产业创造的产值已相当于机械工业总产值的80%。专业或兼业的工程企业几乎涉及制造业的各行业,形

成了工业中的服务产业群;工程服务加强了制造业企业与用

户的结合,延伸了服务的内涵。

(四)大都市区或世界城市的第三产业比重更高,高端服

务业密集,体现了一国现代化水平。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现代

服务业主要集中在该国的大都市区或世界城市(world city)。以美国为例,美国东北沿岸的城市密集区,北起波士顿,南

至华盛顿,由纽约、普罗维登斯、哈特福德、纽黑文、费城、

巴尔的摩等一系列大城市组成,长600英里,人口3000多万。在20世纪20~50年代,这一大都市带已进人工业化

后期,三次产业结构中,二、三产业的产值占95%左右,非农劳动力占87%左右,中心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单个城市的向心集聚达到顶点。由于汽车和石油业的大发展,使城市

之间的职能联系更为密切,第三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区域城市体系的枢纽作用得到充分体现。1950年以后,该大都市带由于科技迅猛发展带来交通通讯的革命和劳动力结

构的“自领革命”,使城市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现代

服务业高度密集;城市郊区化的出现导致都市区的空间范围

扩大,并沿着发展轴紧密相连,大都市带自身的形态演化和

枢纽功能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成为美国社会高度发达的集

中体现。

世界性城市是经济全球化和后工业化的产物,汇集了全

球经济的指挥和控制功能,对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及服务部门

发挥影响,在资本高度流动的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资本配置中

心的作用。由于世界城市制造业中心地位的下降,使体现世

界城市经济影响力的产业部门主要集中在现代服务业和高

新技术产业上。因而,衡量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标准就是

金融、保险、财务、法律、咨询、国际贸易、海陆空运输、

教育、文化及创意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目前,世

界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多在80%以上。纽约、伦敦和东京服务业发展的重心逐步向生产者服务和商业服

务领域转移,以网络作为快速传递媒介的金融、咨询、贸易、

信息等知识服务业成为核心产业,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这

些城市作为金融中枢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强化。我国香港现在

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高达89%,其服务业优势主要体现

在金融、贸易、房地产、物流以及其它专业的服务上,如会

计、法律、市场推广等。英国的曼彻斯特曾是当年著名的制

造业中心,如今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已超过70%。纽约、东京在经历了艰难的产业结构转型后,最终都从世界级的制

造业中心转换成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最

近一些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对全球先进服务业(会计师行业、广告、银行和法律服务)领先的城市进行评定,共划分三组城市,最好的为“首要服务业世界城市”,排名依次为伦敦、

巴黎、纽约、东京、芝加哥、法兰克福、香港、洛杉矶、米

兰、新加坡。

二、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演变的重要成因

世界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的演变,特别是形成第三

产业主导型的经济形态,其重要原因可归纳为如下五个方

面。

(一)制造业的高度发展与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为服务业提

供了强劲的需求。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曾经历物质

生产部门长期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阶段,正是高

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和高国民收入这“双高”产生了对服务业

的强劲需求,拉动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因而,现代服务业

是在制造业高度发展和人均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蓬勃兴起

的。那么,这种“双高”表现在一国发展进程中的什么经济

水平上?或者说,制造业进入下降的拐点出现在什么时期?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的研究,北美和西欧主要

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由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30%左右降到90年代中期的20%以下。这一阶段的拐点大

致出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为8000美元(1997年价格)的时期。近年来,由于制造业进入门槛的降低以及发展中国

家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地位下降的拐

点出现在人均GNP为5000至6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也就

是说,人均经济水平达到5000至8000美元这一门槛,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由二产主导型向三产主导型演变的重要背景。

(二)面向全球市场是第三产业能主导经济的关键。在世

界发达国家中,无论是自身市场容量大的大国,还是自身市

场容量小的小国和地区,为什么其经济体都能依靠服务业而

获得可持续的支撑和增长?关键原因之一是在经济全球化条

件下,这些国家的服务业面向的是全球市场,而不只是国内。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服务业的服务范围都是跨国界的,

其金融、保险、零售、运输、医疗、教育、体育、科研、影

视、音乐制作等部门,不断在全球市场拓展,并形成难以撼

动的强势地位。换言之,是本土和海外两个市场共同滋养了

当今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发展。

(三)要素成本和环境约束推动一般制造业向海外转移。

不断将本土的制造业生产部门向海外转移是发达国家和地

区服务业比重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战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

经济结构经历了数次大规模调整,每次调整都伴随着产业的

海外转移。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

向日本、原西德等国转移;70年代末以后日本又陆续将钢铁、水泥、汽车、家电等部分制造业转移到海外,特别是东南亚

和我国。目前日本在华企业约2100家,其中3/4为制造业;而我国香港则将80%~90%的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及附加

值较低的工序转移到珠三角地区。

发达国家一般制造业企业不断向其他国家转移,从战略

上看有争夺未来全球经济主导权的考虑,但基本的驱动力来

自国内劳动成本升高、资源能源紧缺以及环境保护的压力。

另外,早期也有规避贸易壁垒的策略。如,日、德等国将一

部分能耗高、污染太的重化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发展中

国家转移,而本土则转向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

工、家用电器、汽车等耗能耗材少、附加价值高的产业,以

减缓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节省劳工成本,提高竞争力。当然,客观上这也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物质生产部门发展。

(四)信息技术和高素质人口为二、三产业关系演变提供

了支撑条件。从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看,现代服务业主要是

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信息技

术和IT服务产业既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条件,又是现代服务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不仅是由IT服务产业所具有知识和资本含量高、产业附加值高的特征决定的,也是由信息技

术和IT服务对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所发挥

的作用决定的。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服务

的固有属性,如面对面服务、个性化服务、即时性服务等,

使数字化的服务产品也可存储、可远距离传送,从而具有可

交易性。所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及网络化,使现代

服务业也具有“制造化”的新趋向,即像制造业那样的规模

经济和定制生产。正是在这种范围扩展和技术进步的条件

下,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由一种不同经济活动组成的多样化群

组,并越来越呈现出“非中介服务”、“虚拟化服务”的新特点。目前,在第三产业内部,无论是以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房地产等为支柱的服务业,还是以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

等为内核的文化创意产业,其快速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

运用。据统计,全球信息技术的生产90%以上集中在经合组

织国家。

随着科技进步的加速和经济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从20世纪中叶开始,智力型的脑力劳动者的比重迅速

提高,逐步成为社会劳动中的主力。90年代后,发达国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智力化趋势更为明显,脑力劳动者

在就业结构中的比重已占绝大多数。据OECD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10年里,在其成员国的制造业

领域,技术工人就业人数增加10%,而熟练工的就业人数减

少70%;掌握一定高技术技能的高工资就业人数增加20%。可见,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演变和调整,都需要有大量

从事研究开发和掌握运用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否则,产业结

构升级难以成功,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来创造价值的“新经

济”富国,也只能是天方夜谭。

(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政府管

制政策调整有密切联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社

会化活动必须以交换的方式(有偿委托的方式)通过服务业的

部门和机构来完成,从而促进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对现代服

务业的许多需求,其本身就是由市场经济的环境所引发的。

如保险业、理财业、律师业和咨询业等的发展都离不开市场

经济体系的完善。世界上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而市场经济

体制完善的第三世界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津

巴布韦、赞比亚等)服务业比重也都已达50%左右。可见,

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服务业

的发展。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服务业扩张中,政府管制政策

的调整具有重大作用,直接决定了市场进入的机会,并决定

市场结构及竞争程度。以往服务部门在准入、经营、定价等

方面受到较多管制,而传统的分头管制、多重管制以及过度

管制的政策框架,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有较大抑制作用。因此,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发达国家的政策选择转向放松管制

及其政策框架调整,包括允许混业经营、业务交叉等,予以

现代服务业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度,从而导致更多的企业

进入,带动了相关的投资以及竞争活力,大大促进了现代服

务业的发展。如,德国、法国和西班牙由于改革电信法规,

使电信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40%,产业集聚的特点也很明显。

三、几点启示和想法

(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确立“优二增三”的长期战略。

近年来,我国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化尤其是重工业化推

进较快,在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

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投资和消费

比例失衡、吸纳就业能力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

经济结构中二、三产业关系的不协调,二产居高、三产明显

滞后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2006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仅为39 5%,与发达国家相差约30个百分点,这既是结构差异,也是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差异。

目前,我国对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并应大力发展第三产

业,已基本形成共识(但鼓励政策还很不到位),而对第二产业的比重是否过高(2006年为48.7%),要不要有所抑制,制造业是否应进入下降“拐点”?在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是否要退出一般制造业?二、三产业关系调整的目标是什

么(也就是要不要由“二三一”的结构次序,逐步向“三二一”的结构次序转变)?如何既能追赶发达国家,不致错失良机,

又能符合本土实际,避免造成产业衔接断裂、失业增加、社

会不稳定?这些问题都还亟待研究。

我认为,第二产业比重不能越高越好,要有所抑制,并

伴随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而逐步有所下降。我国产业结构调

整应确立“优二增三”的长期战略:着力优化制造业结构,

一般低附加值制造业不再无限制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若每年增加1~1.5个百分点,到2020年三产比重达55%一60%,则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国际性城市

应更高些,如北京和上海应接近70%(目前京沪两市的人均GDP都早已超过5000美元)。

(二)提升制造业水平和国民所得,为服务业大发展创造

本土需求。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远不是强国。所以,制造业发展的着力点应是优化升级,而不是强调数量和

增长速度。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还很不充分,要成为世界制造

业中心还有较长路要走,其中最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提升自

主创新能力,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增强国际竞争力。制造

业还有很大的乘数效应,即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带来的中间产

品和服务的生产活动,明显大于其它部门。据测算,美国制

造业每1美元的最终销售额可带来 1.19美元的中间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而服务部门只能带来0.77美元。制造业的发展也为服务业提供需求,尤其带动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同时,必

须重视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要把人均GDP水平转化为人均实际收入水平,这是二、三产业关系演进的重

要条件。近年来,财政收入增幅持续高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幅。所以,要加大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和对低收入人群的社

会保障。

(三)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和竞争,不仅重视承接制造业转移,也要开始重视承接国际服务离岸外包。近年来,发达国

家的跨国公司开始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不只是制造业,而且服务业向国外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服务业国际转

移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项目外包,即企业把非核心辅

助型业务委托给国外其他公司。二是跨国公司业务离岸化,

即将一部分服务业务转移到低成本国家。三是一些与跨国公

司有战略合作关系的服务企业,为给跨国公司在国外开展业

务提供配套服务而将服务业进行国际转移。跨国公司把非核

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框架的设计活动,

分包给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

不仅减少了固定投入成本,而且达到了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最

优资源的目的。我国要注意抓住这种国际服务业调整的机

遇,主动承接服务业的转移,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三大都市圈

更有条件率先承接这种转移。

(四)提高人口素质,加快人才培养,为二、三产业优化

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发展先进制造业,开发核心技术,关键

在于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制造业人才队伍。现代服务业也多是

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大都集中在知识密

集行业。毫无疑问,无论制造业的优化,还是现代服务业的

发展,主要决定于拥有人才的多寡和人口的整体素质。因此,我国二、三产业关系调整必须把人口素质的提升和人才的培

养置于重要位置。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复

合型、国际型的服务业人才。同时,还要通过优惠政策增加

国内服务业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要鼓励高等学校与国外高

水平的大学采取多种形式合作办学,迅速培养能适应国际竞争的管理、金融、法律、高新技术等方面的紧缺人才。

中国韩国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

国际服务贸易作业组员:

题目:搜索劳动行业,三次行业结构等数据验证配第—克拉克定理 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下面我们将从中日韩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的具体数据来验证此定理。 1.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 根据图4—1趋势图分析,不难看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也出现了若干年份的回调和波动。大致来看,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可划分五个阶段(见表2.1),离结构类型最高形态"三二一"只差一个发展阶段。这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变

化虽有曲折,但总的来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 与此同时,按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来衡量,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也十分明显。在此期间,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分布是从第一产业大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流动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大幅下降,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却大幅上升(见图2.2)。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50年的84%下降到2004年的46.9%,下降了约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的从业人数比重由1950年的7%上升为2003年的22.5%,上升了1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的从业人数比重由1950年的9%上升为2004年的30.6%,上升了21.6个百分点。如果仔细研究这种变动就会发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流动主要出现在1970年以后的工业高速增长期,1985年以后趋于稳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流动则主要出现在1985年以后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经济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经济结构的及时合理调整又是经济总量获得增长的必备条件。经过20余年的改革发展,湖南经济在发展速度及总量扩张上虽有很大突破,但经济结构尚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痕迹与传统内陆封闭型经济烙印;同时,由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经济结构调整又碰到新的问题。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属于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国际背景下的开放性调整,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升级性调整,短缺经济结束、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后的需求导向型调整,经济发展实现阶段性转变和体制转轨进入攻坚阶段后的战略性调整。尽管机遇和挑战并存,但结构调整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认清和掌握我省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对加快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效应对加入WTO后的各种挑战尤为重要。本文就我省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作初步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 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层次就越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则随工业化的推进呈现倒U 型曲线,即当一国工业化由初级阶段进入加速阶段,其增加值比重上升较快;当工业化进入成熟阶段,其比重则趋于缓慢上升继而停滞、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目前我省产业结构总体上处于升级优化阶段,其演变的主要特点: 1、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开放以后,湖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6.99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8.8%,比全国同期平均速度高0.7个百分点。伴随而来的是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继续得到相应发展;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基本的扭转,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使湖南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迈进。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0.7:40.7:18.6,演变成2001年的20.7:39.5:39.8(见表1)。第一产业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且90年代下降的幅度大大高于80年代;第二产业的比重80年代有所下降,由1980年的40.2%下降到1990年的33.6%,但90年代又回升了近6个百分点,2001年为39.5。第三产业比重一路攀升,大幅上升近20个百分点,2001年达到

最新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可根据是否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为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 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一般不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即在封闭的情况下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主要有:配第-克拉克定律、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技术集约化规律、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发现并由克拉克经济实证研究而系统归纳,其基本结论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配第-克拉克定理适用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三次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次序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 霍夫曼定律揭示的是工业结构演变的重工业化阶段,消费资料与资本资料工业之间的增加值的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他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部门的增加值与资本货物部门的增加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他把工业化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则不发达,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有:巴西、印度、新西兰等。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发展较快,消费资料工业虽也有发展,但速度减缓,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仍远不及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日本、荷兰、加拿大、匈牙利)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在规模上大致相当。(英国、美国、德国、法国)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处于这一阶段的当时还没发现。 技术集约化规律,即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的资源结构呈现出向以技术为主题的结构演进的趋势。在工业化初期,工业资源结构中劳动力的数量占据突出地位,形成以劳动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工业化中期,工业资源结构中的资本积累及积累能力居突出地位,形成以资本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后工业化时期,技术资本品的质量和劳动力质量为工业资源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从而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把人均收入开始增长,并伴随有不同形式的经济进步的时期称为“经济时代”,把其后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不是指狭义的经济增长,而是指经济时代以后的经济全面发展。库兹涅茨的现代增长理论不仅证实了配第-克拉克定理,而且更广泛更深入探导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雁行模式”,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该理论模式认为,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

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及与经济增长关系

广东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及与经济增长关系 学院:商学院 年级: 专业: 第小组成员:张三(组长)080803021004 李四 080803021014 2011-01-17

目录 1.调研背景 (2) 2.调研目的 (2) 3.调查方法 (2) 4.调查过程 (2) 4.1 1978-2009年生产总值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2) 4.1.1 1978-2009年生产总值的变动趋势 (2) 4.1.2 产业单位数的增长与产量增长的相关性及回归方程 (3) 4.2 三次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作用 (4) 4.2.1 三次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4) 4.2.2分时期三次产业占生产值比重 (5) 4.2.3 不同时期三大产业值差异性是否显著 (6) 4.2.4 三大产业之间的相关关系 (6) 4.3三大产业与GDP增长的关系 (7) 4.3.1 分时期三次产业对GDP增长平均贡献率 (7) 4.3.2 重要年份三次产业对GDP增长平均拉动率 (8) 4.4三大产业和经济增长相关关系 (9) 4.5抽样年份样本与总体年份样本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性 (10) 5.结论及建议 (10) 5.1调查结论: (10) 5.2对策建议: (11) 附录 (12) 附录1:参考文献 (12) 附录2:数据来源 (12) 附录3:小组成员及分工情况 (12)

1.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经济蓬勃发展,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二、三产业在调整中快速增长, 通过探索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路子, 以及大力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广东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但在其升级中必定会出现不少的问题,如何保持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以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如何保持产业结构均衡发展,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促进广东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调研目的 通过对广东省产业结构的统计,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分析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为广东产业经济持续化发展提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3.调查方法 通过利用互联网,收集有关广东省产业状况的相关数据,汇总整理,参考文献,查阅有关新闻报告。(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2010【国民经济核算部分】)采用 spss软件进行数据汇总、分析;Excle表格作为spss的导入数据源,Microsoft PowerPoint软件作为本次报告的展示形式。 4.调查过程 4.1 1978-2009年生产总值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4.1.1 1978-2009年生产总值的变动趋势 图一:生产总值变动情况(亿元)

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演变 一、三次演变 1、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2、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会议); 3、冷战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变动原因 1、第一次原因: ①一战打破原有格局,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

②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二次原因: ①二战使欧洲国际地位下降 ②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 ③苏联实力强大,成为唯一能够同美国抗衡的国家 ④美苏冷战,北约和华约先后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3、第三次原因: ①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世界经济结构的多级化 ②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③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欧盟、中、日、俄等实力不断增强 ④第三世界的崛起等 三、前两次国际格局的实质: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2、两极格局的实质是:美苏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四、前两次国际格局的结束: 1、1939二战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结束; 2、1991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五、三次国际格局变动的影响 第一次: ①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②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不能长久维持下去。 第二次: ①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②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③美苏势均力敌,防止了新的大战的爆发。 第三次:

世界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的演变与启示

世界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的演变与启示 摘要: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历史性转变,即从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步转向以 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这种转变有其重要成因,对我国 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产业关系;演变;原因;启示 在一国国民经济中,三次产业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阶段 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发展阶段关注的重点迥异。世界各国 经验显示,当一国经济处于低收入发展中阶段,一、二产业 的关系相对重要;而当一国经济进入高收入的发达阶段,由 于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二、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依次增大,二、三产业关系则上升为重要的产业关系。我国虽然仍 是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但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加速发 展时期,研究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中二、三产 业关系的演变过程、特点及成因,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演变的主要特征 自英国工业革命后,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 工业化历程。到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开始

发生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步转 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从70年代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后,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结构基本稳定,经济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二、三次产业内部。进入新世纪以来,发达国 家和地区的二、三产业关系也出现一些新变化。总体看,呈 现如下特征: (一)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主导型 经济。战后发达国家的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 续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约占2%左右,2001年仅占 1.8%;第二产业的比重在50至60年代有所扩大,到70年代中期 后趋于平稳或下降,从1980年至90年代末其比重由33%~43%下降到26%~28%左右,2001年为26.9%;而第三产 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1980年至1998年,其比重约上升4到10个百分点,2001年所占比重达71.3%。其中,美国、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分别为75.3%、72.4%、72.8%、69.4%、69.5%和68.3%。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三次产业中也最大 (日本例外)。据2000年统计,一、二、三产业对GDP拉动率,美国分别为0.12%、0.74%、3.70%;英国分别为-0.01%、-0.45%、2.94%;法国分别为-0.06%、1.07%、2.52%;德国分别为-0.01%、0.74%、2 20%;意大利分别为-0.08%、0.65%、2.15%;日本分别为0.02%、1.42%、1.38%。第三产业也是

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与思考

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的经济增长方式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断向集约型方向转变,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但由于南京作为制造业相对发达的城市,重化工业又占有相对较高的比重,加之自然资源比较贫乏,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要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对于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从数据变化的视角,对近年来南京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通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和问题的剖析,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以期促进南京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一、发展状态的基本表现 (一)三次产业总体结构分析 近年来,南京市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2008年初步测算全市GDP完成3775亿元,是2000年的3.5倍。从产业结构来看,2008年我市三次产业GDP比重依次为:2.5:47.5:50,呈现“三、二、一”结构形态。 1、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

2008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795、188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97.5%,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推动南京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近五年来南京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其所占GDP比重(表1-1) 由表1-1可知,近五年来,南京市产业结构基本呈现以下变化: 一是第一产业增加值不断上升,但所占GDP比例逐步下降。2004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5.27亿元,到2008年增至93.00亿元,年均增长3.3%(可比价)。从所占GDP比重来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始终最低,并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从2004年的3.6%逐渐下降到2008年的2.5%,五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 二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较快,所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2004年南京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04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五章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二节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冲突 江阴市第二中学庄巧岚 [知识结构] 一、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1、基本特点: 2、世界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①、俄罗斯 ②、美国 ③、日本 ④、欧洲 ⑤、中国 一超: 3、主要力量中心:①、局面多强: 近期: ②、趋势长远: 二.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1、霸权主义:美国 ①、原因: 2、地区冲突:②、范围: ③、典型冲突 三、国际裁军的进展和地区缓和 ①1996年 1、国际裁军的进展: ②近年来 2、地区缓和:朝鲜半岛 [重点难点分析] 1、冷战后国际形势呈现多极化趋势的原因及表现。 答:原因:①俄罗斯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日本提出以日美欧三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并积极建立政治大国。③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在国际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④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将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表现:①世界格局中存在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洲联盟、日本、俄国、中国等国家和国家联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②从近期看,美国仍将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 2、二战后建立的两极格局是如何结束的?结束后,关于建立世界新格局的主张有哪些?你同意哪一种?基本依据是什么? 答:20世纪末,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主张:①美国企图建立由他主宰的单极世界;②日本提出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③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希望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同意:第③种。

山西省三次产业结构演变效应的实证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21582683.html, 山西省三次产业结构演变效应的实证分析 作者:张卓罗淏炜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1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生产总值;劳动力;演变 产业结构指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产业结构的演变,表现出本地区内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流动,主要包括就业人数和资本额等。本文采用各产业的就业人数及其所占比例变化和各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及其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来衡量山西省三大产业的演变规律,这是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研究产业结构演变对于掌握经济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趋势,最直观的表现是名义GDP从1978年的87.99亿元增长到了到2015年的12766.49亿元,从1978年到2015年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如图1: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第二、三产业总值和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山西省是资源大省,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很大。从三大产业生产总值占山西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在2015年第三产业超越了第二产业。在发展速度上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具有明显落后的特征。如上海在2005年第三产业就已经超越了第二产业。面临新的产业结构周期,山西应该抓住机遇,积极采取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的长远发展。 一、山西三次产业演变特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三大产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从1978年18.2亿元增长为2015年783.16亿元,增长了40倍;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从1978年51.47亿元增长为2015年5194.27亿元,增长了101倍;最为突出的是第三产业总值从1978年19.32亿元增长为2015年6789.06亿元,增长了371倍。总体来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在不断减少,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增加,产业结构变得更加合理。山西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转移。 本文主要采取三次产业产值和三次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两个指标对山西省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演变所呈现的特征进行描述。 1.产出分析 1978-2015年山西省三次产业占本省GDP比重的变化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1978-2015年,山西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除个别特殊年份外(这些年份主要受政策影响)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在1978-2014年处在45%-65%波动,并未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在2012年后,第二产业产值出现下滑。其原因

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①确立原因:a、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b、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②丧失原因:a、英国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b、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 2、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 原因:a、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b、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c、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 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 4、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在发展。 原因:两极格局的结束;日本、西欧经济的发展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1、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P48 )阶段特征 2、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P52)欧盟 3、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P54) 4、西欧和日本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点:(P56) 5、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原因: 2、表现: 3、影响: 4、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策略: 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间: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 (1)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2)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3)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4)维护工具:国际联盟 (5)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的统治秩序。华盛顿

【发展战略】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及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及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作者:金元浦发布时间:2003-6-2 13:10:19 点击数:6419 经济的文化化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极大增加,比如人们对书籍、音像、影视、艺术产品的需求,对娱乐服务、旅游服务、信息与网络服务的需求。即使物质层次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的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究结实、耐穿、耐用,而更多地关注审美、时髦、品牌与流行等服饰文化的当代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发展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国家财政统包,人员、资金、物资统分统配,一个“统”字将文化包容无遗。在过去的经济核算体制中,也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而把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价值排除在国民经济收入之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日益增长的新的需求,使我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鲜明地凸现出来,文化的经济化成为历史性的潮流。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了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以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而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才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 从理论上看,三次产业结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并创新的过程。 三次产业的分类 产业分类是建立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是西方学者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最重要的分类方法之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的提出和应用,使产业结构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三次产业分类的主要原则,是把全部经济活动按照经济活动的客观序列与内在联系,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是欧美、日本和前苏联等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产业分类法。我国于1985年也首次对1984年的第三产业作出了统计,国务院并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①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指出建立这种分类法的必要性和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和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了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D.Fisher)完成的。本世纪30年代初,费希尔研究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所有其他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费希尔在当时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不仅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而且指出第三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1935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他认为:综观世界经济史可以发现,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在初级生产阶段,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迄今世界上许多地区还停留在这个阶段上。第二阶段是以工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纺织、钢铁和其他制造业的商品生产为就业和投资提供了广泛的机会。显然,确定这个阶段开始的确切时间是困难的,但是很明显,英国是在18世纪末进入这个阶段内……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劳动和资本不是继续流入初级生产和第二级生产中,而是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保健、教育和科学、政府等活动中。处于初级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三产业。 费希尔虽然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但他没有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克拉克则在继承费希尔研究成果的

产业结构演进

2.2.2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这种经济现象是与区域的经济发展而相对变动的,它的变动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趋势,即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进,同时,它又要求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即产业间保持协调的情况下,不断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首先发现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及其形成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因而得出结论:比起农业来,工业的收入多;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即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的附加值高(配弟,1928)。威廉·配弟的这一发现为探求经济发展因素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从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产业转移是推动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从而开辟了产业结构这一重要研究领域,为建立经济发展理论奠定了基础。继威廉·配弟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的重大发现之后,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重新发现并第一次研究了产业结构演进的现象。柯林·克拉克根据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的主张,对产业结构演进趋势进行了考察,揭示出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即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第一次产业为主体时,人均国民收入低并占有绝大多数劳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次产业逐渐取代第一次产业而占居主导地位,这时人均国民收入增加,劳动力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使第二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迅速提高,第一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相对下降;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增大,人均国民收入大大提高,同时劳动力主要向第三产业转移,使第三产业所占劳动力比重迅速提高,而第一次产业劳动力比重迅速下降。人们将柯林·克拉克这一研究成果称之为克拉克法则(柯林·克拉克,1940)。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仔细地挖掘了各国的历史材料,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揭示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导致产业重心的转移,以及三次产业产值变动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西蒙·库兹涅茨,1985)。与此同时,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结论与库兹涅茨结构变动理论相似。区别在于刘易斯的研究重在理论,而库兹涅茨重在对实际经济现象的研究与实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强调经济发展一定使资源配置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转换(演进),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把宏观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结构变动结合起来,认为资源通过结构的转换实现优化配置,促进总量经济的增长,从而把宏观和中观结合起来,对凯恩斯主义理论是一个较大的发展(凯恩斯认为,成熟的经济不存在结构缺陷,只是总量的调整)。 钱纳里运用库兹涅茨的统计归纳法,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考察了产业结构转换的主要变量,并将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口作为外生变量,代入GDP 市场占有率回归模型,从而可以得出一个标准的产业结构。这种研究方法对于揭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变动趋势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成为观察分析各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所常用的一种方法。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及其改进以后的模型,对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大量相互关联情形有了进一步的揭示,并能描述不同类型的国家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特征及差异性,大大深化了对产业结构变动及演进趋势的认识。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是否 合理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基准,但目前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基准有不同的 主张,侧重点也有所差异,有代表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国际基准,即以钱 纳里等人倡导的标准产业结构,该标准用以判断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产业结构 是否达到了合理化。这种标准产业结构是通过各国同一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统计

(完整版)天津市三次产业结构

专业班级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1502班 实训报告 姓 名 彭鑫恬 学 号 150005071048 实训日期、时间 2016年5月11日 同组学生姓名 王燚(数据制图)、王志鑫(资料收集) 课程名称 经济地理学 指导老师 岳云华老师 实训地点 1B104 实训项目名 区域经济数据获取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数量分析 实训类型 实训成绩 _______ 内 容: 一、实训目的和要求 二、实训内容和原理 三、主要仪器设备 四、操作方法和实训步骤 五、实训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训结果与分析 七、心得 一、 实训目的和要求: 目的: 1.认识区域经济数据平台 2.掌握区域性经济数据获取与挖掘方法; 3.掌握三次产业结构的数量分析与图形编绘方法; 4.学会用动态数列分析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数量变化调整与分析原因,培养研究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要求: 1.以3人一组为单位,以天津市为对象,获取有效数据; 2.整理数据完成数据表格,并根据表格和图形得出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训内容和原理 内容: 1.按照指导书的提示,掌握相关数据平台的地址、熟悉界面、数据类型等 2.查找需要的区域性经济数据; 3.静态、动态相结合,分析某经济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并编制结构图; 4.对三次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进行特征分析与解释。 原理: (一)三次产业分类来源 三次产业分类源于西方经济理论。 (二)分类依据 根据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顺序将国民经济部门划分为三次产业。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三)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标准 ……………………………装……………………………………………订…………………………………………线……………………………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相关理论 一、产业分类理论 产业分类是对构成国民经济的各种活动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解和组合,以形成多层次的产业门类的过程。产业分类方法比较多,下面介绍2种比较重要的分类方法。 第一种:二次产业分类法 它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进行划分,将产品直接取于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将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将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具体划分如下: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等。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其中的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的制造和供给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所以又将第二产业再分为两大部门和四个层次。两大部分分别指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四个层次则指: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水利服务业和水利业,公路、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这种分类法被称为“克拉克分类法”,上述划分的依据主要有两类指标:一是克拉克分类指标。就是用三大产业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表示,这类指标反映的是劳动力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中的分配状态。二是库兹涅茨分类指标,就是用三大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表示,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结果。 第二种:产要素集约程度分类法 根据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要素的需求各类和依赖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将国民经济各产业划分为劳动集约型产业、资本集约型产业和技术集约型产业。劳动集约型产业是指在其生产过程中对资本的需求依赖度较大的产业,一般可用资本系数来对其范围进行界定。资本集约型产业是指在其生产过程中对资本的需求依赖度较大的产业,一般可用资本系数来对其范围进行界定。技术集约型产业也称为知识集约型产业,指在其生产过程中对技术的需求依赖度较大的产业。这种分类方法的长处是可以从一个侧面来研究一国的产业结构,而不足之处在于各种类型的范围不易界定。 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是一种阶段性发展的有序过程,每一阶段都是在前一阶段中渐进产生和成长起来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主要理论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配第一克拉克定理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可以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越小,而第二、二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第二种:库兹涅茨法则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三次演变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三次演变 国际格局〔体系)是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时期同相互作用、不断斗争,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20世纪以来政治格局历经三次演变,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了“一起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本块内容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这三次国际格局从形成到崩溃的演变过程: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为重新分割世界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英、法、日、中等九个国家在以美国发起的华盛顿会议上,签定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的《九国公约》等国际条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 瓦解:由于该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强国瓜分弱国基础上的,因而体系中隐含着复杂的矛盾。战胜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使战败国处于被宰割和奴役的地位,从而加深了两者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并未真正平息;帝国主义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随着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力扩展陆军并进驻莱茵河非武装区和1931年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突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名存实亡。而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扩大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二、美苏两极争霸格局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 形成:二战结束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在战后不久,美苏两国的合作基础不复存在,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华沙条约组织两个军事政治集团的相继成立,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瓦解:50年代后期,苏联采取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30年的争霸,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二战后建立的新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结束了。 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1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探讨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化的关系 郝成磊 20130202015 产业经济学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汇储备、外贸出口额由1978年的全球排名38、30上升到2011年的全球第一;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48.20亿元飙升至2011年的79646.65亿元,增加了24.44倍;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年均增9.62%,远远大于同期的世界经济平均增长水平约为2.5%。特别是在2000——2010年这一段长达11年的时间里,国内生产总值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经济总量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城镇化水平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全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研究我国在1978年到2012年期间,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为当前国内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推进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1978年——2012年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变要受经济增长阶段的影响 判断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所处的阶段,对于把握产业结构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判断经济增长阶段的主要指标有三个: 1.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是最重要的综合指标。 2.产业结构GDP 比例。 3.就业结构。

2 (二)中国产业结构转变受到国内具体条件的影响 1.较高速度的增长和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仍将并存。 2.多层面多档次的需求旺盛。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很大,不同企业使用的设备和产品的技术档次差距很大,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和基础设施 建设状况差距很大,这种差距为各类产业的生产和服务提供了客观的市场条件。 3.就业压力很大。在这16年中,有近2亿劳动力要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每年需要转移1000万人以上.再加上随着工业结构的升级,工业中就业人数的增长会明显慢于工业产值的增长,工业中吸收农业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就业的压力十分突出。 (三)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1.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格局演变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格局演变 11100923 申定科11100928 谢春仪 摘要:世界经济作为特定的经济领域,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世界经济格局在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多次的演变,先是英国取代荷兰和西班牙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后来美国取代英国确立其领先地位;欧盟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日本、东亚经济合作加强;如今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必将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关键词:世界经济形成世界经济格局演变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形成条件: (一)、国际分工 社会分工是生产力提高的结果, 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强有力的杠杆。社会分工超越了国界, 便具有国际分工的性质。 工业革命发生后,由于广泛采用机器技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工业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工业部门内部进一步分工, 社会生产全面专业化。与此同时,社会分工还向国际领域发展,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或多或少地吸引国际分工中来,马克思说:“由于有了机器, 现在纺纱工人可以住在英国,而织布工人却住在东印度。”在机器发明以前,一个国家的工业主要是用本地原料来加工。 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于是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形成了,新的英国等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全世界的工业中心。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的落后国家则变成它们的原料和食品的供应基地。新的国际分工的形成,表明各国的生产力都专门化了,并且在不同程度上互相依赖着。 (二)、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同国际分工直接相联系的,资产阶级社会真正的任务是创造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取得胜利的必要前提,又是资本主义向深度和广度进军的历史结果。在十四、十五世纪, 有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意大利北部诸城, 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 成为了欧洲的贸易中心。到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地理上的大发现,以及海外殖民地的开拓,欧洲的贸易中心又从地中海区域扩展到大西洋沿岸。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尔、尼德兰的安特卫普、英国的伦敦等,成为繁盛的国际贸易港埠。它们的贸易范围远及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 世界市场对于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说:“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十六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资本主义生产进人工场手工业时期后, 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互相消长。西班牙和葡萄牙,由于国内封建势力比较强大, 工场手工业发展缓慢, 一从十六世纪后半叶起, 它们在世界市场上的 地位逐渐降低。荷兰和英国, 由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因而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不断增强。十七世纪后半叶, 荷兰几乎垄断了西班牙同北方各国的贸易, 取得了世界市场的霸权。但是从十七世纪末叶起, 荷兰的工业发展越来越落后于英国, 于是荷兰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又被英国取代。马克思说: “荷兰作为一个占统治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