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的抒情_论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抽象的抒情_论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抽象的抒情_论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抽象的抒情

)))论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X

刘涵之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

[摘 要]沈从文的文学理想较多注重观念形态上的艺术自律,它对个体自由的追求在文字德性、生命重造上的展开便是文学经典的塑造以及经典塑造背后的文化进步使命,其内容则表现为抽象的抒情和从抽象的抒情出发的自为色彩浓厚的文学实践。由于这样的文学自律原则无法与新文学的载道传统分离,沈从文的文学理想相应地表现出多重的矛盾性,包括他对现行文学政策的理解,对情感诉求方式的独立性的肯定也决定了他的文学理想的不合时宜之处。所有这一切都可看作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寂寞。

[关键词]沈从文;文字德性;生命重造;抽象的抒情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7)06)0091)07

Abstract Lyricism

)))On Shen Cong 2wen .s Literature Idea

LIU Han 2zhi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2,China)

Abstract:The literature idea of Shen Cong 2we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cept of artistic autonomy,which in pursuit of the individual freedom developed the literature virtue and life re 2creation as the creation of lit 2erary canon along with the cultural mission behind it.T he content then presents itself to abstract lyricism and the literary practice that proceeds from the abstract lyricism.T his principle of literary autonomy is a departure from the function of new literature that conveys the Dao.Therefore,the literature idea of Shen Cong 2wen ac 2cordingly shows the multiple contradictions,including his understanding of actual literary policy and his affirma 2tion of the independent emotional revelation.Thus his literature idea is determined to inappropriate to the occa 2sion.And all of this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loneliness of Shen Congwen .s literature idea. Key words:Shen Cong 2wen;literature virtue;life re 2creation;abstract lyricism. 1940年8月至10月,5国文月刊6刊载了沈从文在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各体文习作0课程上的三篇讲义,它们分别是5从徐志摩作品学习/抒情06、5从周作人鲁迅作品学习抒情6、5由冰心到废名6。讲义以摘抄作品的形式集中探讨了新文学作家对散文写作的情感处理问题。关于抒情,沈从文把它界定在一个较为宽泛的创作过程当中,/在写作上想到下笔的便利,是以-我.为主,就官能感觉和印象温习来写随笔。或向内写心,或向外写物,或内外兼写,

由心及物由物及心混成一片。0[1](251-

258)

应该说,这

样的见解就其时新文学取得的成绩、理论建树来说并无多少新意,况且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抒情传统一直得到很好的维护,但比较而言,沈从文个人对当代创作抒情的强调并不打算恢复到古典路数)))他是从文学与/现世光色0、/人生的意见0的关系审视抒情之于创作心灵的发现,以及心与物的/内外兼写0之于/文字性能的敏感0。所以,按照沈从文的理解,抒情当是连接内外书写的桥梁,既主内又主外地迎

X [收稿日期]2007-08-15

[作者简介]刘涵之(1975)),男,湖南衡阳人,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文艺学.

第21卷 第6期2007年11月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21,No.6Nov.2007

接来自心与物对文学的双重挑战。

这种挑战自然伴随文学的形式因素,也有道德力量的感召:

因为我活到这世界里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道德,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这点情绪同宗教完全一样。这点情绪促我来写作,不断的写作,没有厌倦,只因为我将在各个作品各种形式里,表现我对于这个道德的努力。人事能够燃起我感情的太多了,我的写作就是颂扬一切与我同在的人类美丽与智慧。若每个作品还皆许可作者安置一点贪欲,我想到的是用我作品去拥抱世界,占有这一世纪所有青年的心。,,生活或许使我平凡与堕落,我的感情还可以向高处跑去,生活或许使我孤单独立,我的作品将同许多人发生爱情同友谊,,[2](324-326)文学因为爱心、情感的饱胀而赋予写作以神圣、纯粹的内涵,作品形式在道德立场上则容易赢取对美的情愫的捕获。沈从文这样检视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遵循经典格言,生存作人,方合正道0的原则与文化操守的意义,/文字最根本的用途为-载道.,道有了新旧,问题因之而多。这问题与其说是-社会.问题,不如说是-文字.问题。0文字能够把新旧问题、社会问题简约化、本质化为一种意义独特的书写行为,文字的理性功能集中了人类的集体智慧,它因此能积极地参与/人类进步方面的建设0。但在中国文化,/用文字制成的历史0,/经典0,/诗文0,/文件0满足这个民族多数读书人的同时又滋生了一种/更合乎人性)))保守性0的/自恃与虚荣0。在20世纪30年代,民族、国家的进步、救亡图存/依然还建设在文字上0,这就需要/一种不依赖-过去.,不依赖-他人.民族复兴的自信与自尊观念0。在沈从文看来,/或推广这个观念,惟有文字。中国需要进步,倘若进步的理想是:一切腐败不长进观念与行为的扫除刷清,以及进步时所必需的秩序、组织、技术的重视,最先还应当使多数人明白-进步之不足惧.。想作到这一点,可运用的工具,看来也就只有文字。0文字的使命就是文化的使命、文明的使命、进步的使命,也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文学的使命。在作家具体的文学实践当中,/明白文学,选择文字,组织文字,来处理题材,是这个作家对于-一个作家其所以能伟大.的良好意见。0承认这种前提,方能明白沈从文的文学理想是完全渗透进社会历史的进步观念,用社会发展意识来烛照新文学重新塑造的文化基础,/凡希望重造一种新的经典,煽起人类对于进步的憧憬,增加进步的勇气和热情,一定承认这种经典的理想,是要用确当文字方能奏效的。0也就是说,写作道德使命的庄严在于对文字书写内容的确证,文字的承载能量总是与作家的经典创作紧密相关。不过,沈从文在肯定文学经典的社会内涵的同时,对将文学使命具体化为,/文学在任何情形下,都应当成为经典,这种经典内容且必需与当前政治理想和伦理理想相通0,与/当前流行的政治观伦理密切连接0的/社会主义文学0、/民族主义文学0又持有保留态度。[3](479-488)

于此,不难发现沈从文文学理想的明确性。他是借助文学的流布,利用爱、情感、道德来沟通心灵,利用新的文学经典/同许多人发生爱情同友谊0。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新文学依然是载道的文学(30年代,道因民族国家的救亡图存而蕴涵新的社会问题和内容)催生着进步观念的形成、发展,并服务于民族、国家的政治和伦理叙事。沈从文对此有着自己的一番考虑。

一文字德性与文学

/作品安排重在-与人相近.,运用文字重在-尽其德性.。一个能处置故事于人性谐调上且能尽文字德性的作者,作品容易具普遍性与永久性,那是很明显的。0[4](233-235)沈从文心目中文字能尽其德性的作家有鲁迅、冰心、叶绍钧、废名等。文字的德性当与人性紧密联系,问题是以何种人性为指归?沈从文在5现代中国文学的小感想6总结30年代初新文学尤其是海派文学的创作实际,曾说过,/在文字上有所企图,正像是一个道德的努力,在-创作态度.上,我们似乎也需要一点严肃才行。0即是说,文字德性落实到创作上即是作家对写作尊严的自我守护,以不游戏文字的态度审视/与人相近0的文学写作在情感沟通、德性呈现上于己于人的社会意义。显然,这一过程讲究由内向外的延展、规约作用。它把作家心性设定在一个有所超越的道德立场上,既注意律己也注意文字外化对德性的彰显效果。辩证地看,假如离开文字外化的德性效果,空谈作家律己的心性建设,则文字安排最终将偏离/与人相近0的特征,消泯文学价值。在沈从文的眼里,30年代初的海派文学的轻薄之处无疑在于不屑用/自己的言语0说明/自己的欲望0,惟有沉迷于都市趣味的表达、制造文坛消息的噱头。因此这种文学无法/使作者充实,使读者充实0。[5](32-36)

92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

稍后发表的5新文人与新文学6一文中,他对/新文人0又提出要求,/中国目前新文人真不少,最缺少的也最需要的,倒是能将文学当成一种宗教,自己存心作殉教者,不逃避当前社会作人的责任,把他的工作,搁在那个俗气荒唐对未来世界有所憧憬,不怕一切很顽固单纯努力下去的人。这种人才算得是有志于-文学.,不是预备作-候补新文人.的。0[6](83-88)不妨把这里的/宗教0和前述的/德性0联系起来:宗教致力于诚,德性致力于律,有诚才有律,有律才会深化诚,诚和律的结合证明宗教、德性之于作家心性、情怀、修养的必要,而/殉教0已示作家道义在德性上的极致发挥)))它更多地诉诸勇毅、决绝的虔诚品质。如此,看似温厚、普通的文字书写活动实际上更是与精神力量直接相联系,也不辱没文学/使作者充实,使读者充实0的价值期望。严格说来,/作品安排重在-与人相近.0寻求的乃是文字背后人的心性的相近、文字寄托与道德理想诉求的协调。只是当着这种律己的责任愈是重大,文字所承载的历史内容更是深厚,一旦在民族意识上被赋予新的使命,它不得不和社会进步目标保持一致。

文字德性恰恰在这种视野中被优先考虑,作品安排、文字运用的逻辑事理在心外、心内表现出一种反求诸己的道德自律,对德性的信心也来自对文字之于社会进步作用的确认。但这样的德性自律往往是一种价值判断,并不体现为用社会分析的眼光将文学当作宣传工具直接参与国家事务,对具体的政治行动发言。1相反,它是在文化传承中寄希望于文学的/经典创造0,寻求以社会良知为宗旨的文字德性在文学实践上的种种结果。

因此,文字德性并不要求作家践行某种人生高蹈主义的写作,它只是在贴近现实社会的基础上闪烁着作家宝贵的生命/灵光0,而宗教心态已在预构的理想世界调整好文字德性对周围现实的适应能力,它可能依赖一个虚构的文学空间去承载和配置文字德性暂时无法容纳的/人的责任0。但两者的理想成分显然无可置疑:文字德性、宗教情怀不应要求文字的运用受制于现实的种种束缚,现实牵绊性的因素过多往往容易导致作家分心于不太成功的应景式书写,使文字德性滑向现实的自恃与虚荣,乖违德性、宗教赋予作家写作的严肃心态。

德性演变为文学的理念、运用文字的理念,在在表明一个作家坚持自己使命的可能和丰富程度。这也有利于形成作家免于俗务的观察视野,毕竟它对写作尊严的维护贯穿着对现实有所超越的道德价值。也就是说它对于现实功利的东西可能是盲视,对于文字使命感的塑造却是洞察。/伟大作品的产生,不在作家如何聪明,如何骄傲,如何自以为伟大,与如何善于标榜成名;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作家-诚实.的去做。0中国新文学进程莎士比亚、歌德的缺失不是因为中国作家不聪明、不骄傲、不自以为伟大,而在于作家/诚实0心态的匮乏。作家心态不能校正到诚实、严肃的轨道上,文字德性相应地不能发挥它与人相近的效果,结果自然会牺牲文字参与人类进步方面建设的有利因素,促发部分作家游戏文字、登龙有术,/随便下注投机取巧0,/靠宣传渔利0。这是文字德性于文学的悲哀,也是文学于文字德性的伤害。在沈从文看来,摈弃游戏文字、登龙伎俩势必引发作家在以文学为己、为社会责任时,建筑起/厚重、诚实带点儿顽固而且也带点儿呆气的性格0,果真如此踏实,一个作家方能从事文学写作。[7](46-53)如果把殉教因素的参与看作对文学理想、文学精神的最高守护的话,文化传承也势必力图在文字德性上寻找文字运用的优越位置,以培植作家致力于文学事业的虔诚心态,这里面有作家自己运用文字能力的自信心的表达,也有作家对运用文字的效果的应然和实然之分。没有作家自信心的塑造,经典制造就会沦为空中楼阁;没有应然实然之分,作家则不易捕捉理想与现实中/人生的意见0的种种反差。这些要素对文学、对文字德性的统摄足以为作家提供一个高度自觉的文化平台,同时也能将社会问题恢复为文字问题)))因为说到根本点上,为文学空间提供意义支持必须诉诸文字在历史、经典、诗文、文件上对现实与理想的触及手段。沈从文集中关注的还是文字德性所蕴涵的对历史与现实的伦理承担,它不会偏废于文字德性对乌托邦世界的长久耽沉,但也不至于将文字问题还原为纯粹的社会问题。诚如沈从文1933年年底为萧乾小说作序对文字德性内容的明确,/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0崇拜和倾心的对象乃是文字德性为精神、人格、品性所范铸的美好素质,它以爱心为内核勾连着人性的纯洁和自然之处,爱心的存在保障了当文字问题、社会问题出现裂缝对之进行

93

1沈从文有过这样明确的表示,/我对于政治毫无知识,为的是-政治.二字给我的印象,向来就只代表-权力.,与知识结合即成为-政术.,在心理上历来便取个否定态度。0参见沈从文:5政治无所不在6,5沈从文全集6第2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第6期刘涵之:抽象的抒情)))论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弥补的可能,毕竟它始终涌现着/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0。

正因为沈从文敏感到文字德性在表达进步主义倾向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才更进一步将文化传承和文学创作的使命意识结合起来加以考虑,文字运用的经典化连同民族国家复兴的大业差不多都恪守新文学的载道原则,文以道进,道因文彰。凭借这种敏感,沈从文宁愿选择从小处、细微处着手来经营他的艺术天地,/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砌它。精致,结实,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0[8](1-7)在5小说作者和读者6一文中,沈从文又说,/我以为一个作品的恰当与否,必须以-人性.作为准则。是用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共通处多差别处少.的共通人性作为准则。一个作家能了解它较多,且能好好运用文字来表现它,便可望得到成功,一个作家对于这一点缺少理解,文字又平常又少生命,必然失败。0[9](65-79)沈从文不脱人性普遍论窠臼,但推崇的仍然是人性之于爱心、生命的重要作用,文字德性恰恰在对爱心、生命的书写上渗透作家有关社会人事的理解、文字技巧的运用。共通处的底线在于人性对生命意识的昭示,时空因素的参与又表明文字德性对言行一致的坚持和/吾道一以贯之0的道德理想对个体生命的有所超越。这也是文字德性足以为文化传承、进步主义提供精神资源的基础。

二文学形式与生命

对文字德性的考究引发的是作家内在的精神鼓舞之于社会人生的意义,社会人生的意义凝结为道,则新文学的发展逻辑就是推动文学现代化对于/文学与人生0、/文学与现实0、/文学与政治0等问题的处理。这可视为新文学因文载道的结构性差异。不过,沈从文所理解的新文学发展逻辑,在关注社会问题上还是以不牺牲作家的独立识见为宗旨,他维护和憧憬的也是这种独立识见产生出的不合时宜思想的深刻,/近几年来,如果什么人还有勇气和耐心,肯把大多数新出版的文学书籍和流行杂志翻翻看,就必然会得到一个特别印象,觉得大多数青年作家的文章,都-差不多.。文章内容差不多,所表现的观念也差不多。,,这个现象说得蕴藉一点,是作者大都关心-时代.,已走上了一条共通必由的大道。说得诚实一点,却是一般作者都不大长进,因为缺少独立识见,只知追逐时髦,所以在作品上把自己完全失去了。0[10](101-108)作家陷身于/时代0的书写中,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泯灭创作个性,致使文学沦为现实具体政策的宣传品、传声筒。这是新文学的经验和教训,沈从文的一番警惕不无来由。时代与作家创作理念之间的紧张总是或隐或显地反映着作者的内心焦虑与历史现实的非平衡关系)))它不是松散、自为的。当文学被一种实用主义性质的文学工具论的氛围笼罩,即使这样的氛围不是那么浓厚,时代给予文学的意义也会利用整齐划一的情感诉求、虚假的形象来扭曲文字德性所恪守的原则。时代在道德情感上对作家形成了魅力显著的召唤力量,但意义的偏向又胁迫文学对之有所俯就,作家的内心因此既渴望参与时代又试图拒绝参与。

沈从文毫不例外。整体上看,沈从文的反对/作家大都关心-时代.0而不是去反对/关心-时代.0。他对/文学在任何情形下,都应当成为经典,这种经典内容且必需与当前政治理想和伦理理想相通0观点的反感便是明证。问题是,受助于文学经典的产生的政治、伦理承担在与现实的沟通上是如何寻找最优化、便捷的途径?政治、伦理承担,或者文学经典的现实内容(也可能表现为载道)除政治、伦理承担别无他求,文学经典的内涵就会逐渐虚化,沦为另一种形相的宣传品。文学经典是人规范而出的,它必须守护文学成其为文学的价值和文学性,如果它的价值完全为时代内容占据,也就乖违了人们规范文学经典、守护文字德性的目的。沈从文相信文字德性能激发出作家的至诚、至真、至善的美好情愫,便是肯定从文学经典求索作家写作内在合法价值的可能。即是说,经典是一种外在的评估标准,文学经典的合理内核还需要作家利用殉教般的创作去充实。正如秘鲁作家略萨所言:/,,只有那种献身文学如同献身宗教一样的人,当他准备把时间、精力、勤奋全部投入文学抱负中去,那时他才有条件真正地成为作家,才有可能写出领悟文学为何物的作品。0[11](1-14)略萨主要从作家抱负以及文学兴趣的培养来探讨作家创作的非功利取向,在略萨看来非功利取向反映出的作家虚构的文学世界总是有着对现实的主动疏离倾向)))作家的初衷在于他要与现实抗争,而不是妥协于现实。沈从文厌恶/作家大都关心-时代.0和略萨主张与现实抗争的相通之处也许都是冲着作家创作要在虚构的文学世界安身立命并与外界现实保持相当的距离而来。沈从文以生命

94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

为喻来形容作家的身心感情寄托,/所以把写作看作本来就是一种违反动物原则的行为,又像是件自然不过的事情。为的是他的写作,实在还被另外一种比食和性本能更强烈的永生愿望所压迫,所苦恼。他的创作动力,可说是从性本能分出,加上一种想象的贪心而成的。比生孩子还更进一步,即将生命的理想从肉体分离,用一种更坚固材料和一种更完美形式保留下来,生命个体虽不免死亡,保留下来的东西却可望百年长青(这永生愿望本不是文学作家所独具,一切伟大艺术品就无不由同一动力而产生)。愿望既是如此深切,永生意义,就不必需普通读者来证实了!他的不断写作,但俨然非写不可,就为的是从工作的完成中就已得到生命重造的快乐。0这是在文学生产的动力上来描述作家创作的生命冲动与形式的结合过程,它有着至高、至尚的/愿望0。沈从文追溯5离骚6、5史记6等文学经典的产生原因,认为/人类知识到达某种程度时,能够稍稍离开日常生活中的哀乐得失而单独构思,就必然会觉得生命受自然限制,生活受社会限制,理想受肉体限制,我们想否认,想反抗,尽一切努力,到结果终必败北。,,这痛苦可说是惟有写作,方能消除。写作成后,却无多大问题。0[9](65-79)略萨对此问题也抱有大致相同的看法,/这个会编造人物和故事的早熟才能,即作家抱负的起点,它的起源是什么呢?我想答案是:反抗精神。我坚信:凡是刻苦创作与现实生活不同生活的人们,就用这种间接的方式表示对这一现实生活的拒绝和批评,表示用这样的拒绝和批评以及自己的想象和希望来制造出来的世界代替现实世界的愿望。0[11](1-14)注重从现实与理想的偏差来言说作家反抗现实社会的意义,而文学世界对生命冲动形式的肯定必然也是力求使现实生活的缺失能通过文学创作得到补偿,它会在对现实的反抗中自觉地走向想象性的满足,在想象性满足中来实现对现实的反抗。显然,现实与理想的偏差导致的创作冲动赋予了虚构空间生命极大的尊严感,作家的肉体生命和生活的现实只能遵循/食和性0某些本能的原则,在虚构空间,生命的跃动、精神的鼓舞既是生命重造的快乐,还能将生命冲动恢复到一个可以不断感觉和充实的美学状态,它有着代替、延续肉体生命的作用。此外,这样的偏差出现在一个对生活的世俗面相有所警惕的阶段,也是作家张扬创作个性需要的原动力。

/生命具神性,生活在人间,两相对峙,纠纷随来。情感可轻翥高飞,翱翔天外,肉体实呆滞沉重,不离泥土。0[12](30-35)文学创作激发的本是生命的神性,且要保护这样的神性,有了神性才可显示与现实生活的差异。理想与现实的分歧也只会在对神性的确立、保护上显现出来。但也应该看到,/生命)生活0、/神性)人间0原来并非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对峙关系:没有生活,何来生命?没有人间,何来神性?它们的对峙关系其实存在着一方对另一方的依赖,一方对另一方的确证。/变化0、/矛盾0、/毁灭0标志着生命以尘世生活的形式演绎着它的实际进程,这并不借助逻辑的证明。问题是,当生命的神性守护成为作家创作最为关切的内容,或者说现实总是对生命造成种种逼迫,它的理想性的一面会要求生命主体采取节制的方式)))相应地,作家获取什么,排斥什么,拒绝什么都成为合理的表述,甚至这种节制本来就是反抗,就是抗议。将生命冲动以对现实的抗议来作表现,这是作家最为宝贵的所在。作家为着社会进步考虑的经典塑造必然展开为从抗议出发到生命重造的伦理承担,它不仅仅为单一维度的感性冲动决定。或许在生命冲动中,作家表现出来的对现实的不满还能以间接关心/时代0的方式来完成。比如,文学经典也可能做到在葆有生命的神性的同时,对庸常的现实做出一番文明批评、社会批评来。就生命冲动来说,作家价值意识的树立也不会永远/离开日常生活中的哀乐得失而单独构思0,它毕竟是/稍稍0离开。要不然,作家完全置社会现实于不顾,大可不必去感受日常生活的哀乐得失了,遑论文学写作对/永生意义0的追求?

其实,/生命)生活0、/神性)人间0的矛盾也就是沈从文既反对/作者大都关心-时代.0,害怕作家主体立场的丧失,又言/凡希望重造一种新的经典,煽起人类对于进步的憧憬,增加进步的勇气和热情,一定承认这种经典的理想,是要用确当文字方能奏效的0形成的差异。坚持一端,反对另一端,难免顾此失彼。沈从文推崇5离骚6、5史记6,推崇屈原、司马迁,5离骚6的/上以讽谏,下以自慰0,5史记6的/述往事,思来者0,究其内容都是以文字来抒发现实寄寓,大抵可谓圣贤生命冲动的愤慨之作。沈从文祖述屈原、司马迁无疑应该有这样一层含义:文学经典并不斩断与现实世界的有机联系。

三抽象的抒情

蒂博代说,/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对他本人来说,有时是一种自我解放的方式,有时是一种自我矛盾

95

第6期刘涵之:抽象的抒情)))论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的方式,有时是与自己进行战斗的方式,有时又是自我欺骗的方式。0[13](202-203)当沈从文用/抽象0一词来限定抒情,这也意味着抒情的范围和有限性。/抒情0去关注什么和以何种方式去关注什么,乃是生命常态、变态,文学形式演变的常态、变态的种种反映。看似常态的文学创作,对作家本人来说,/自我解放0、/自我矛盾0、/与自己进行战斗0,乃至/自我欺骗0便是题有之事。只是沈从文关注抒情不忘生命,关注生命不忘抒情,即便文学艺术因为/生命的发展,变化,矛盾,以及无可奈何的毁灭0,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矛盾和毁灭0也属于文学形式自身进化的常态。但作家愿望总是以生命的发展、变化、矛盾和毁灭过程为基础敷衍开/想象以内或想象以外的新生0。[14](527-537)生命重造的痛苦也因此转化为文学经典塑造过程中的痛苦。生命可能是幻象,文字德性,经典内容则为实在。作家肉体生命易毁的痛苦因此不得不借助写作去挥发。这样,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抗议精神更容易落实到个体生命日常的哀乐得失上,抒情要捕获的也是哀乐得失的具体内容。沈从文/抒情0,文学经典的两相不忘恰恰维护了生命与生命冲动的表现形式的尊严,艺术的不朽和永生相应地占据了沈从文有关文学经典塑造和评断标准的最重要部分。以至于1961年,他的文学处境、政治处境相当尴尬,在5抽象的抒情6一文里,还要思考文学的独立、信誉问题:/政治的目的虽明确不变,政治形式、手段却时时刻刻在变,文学艺术因之创作基本方法和完成手续,也和传统大有不同,甚至于可说完全不同。作者必须完全肯定承认,作品只不过是集体观念某一时适当反映,才能完成任务,才能毫不难受的在短短不同时间中有可能在政治反复中,接受两种或者多种不同任务。艺术中千百年来的以个体为中心的追求完整、追求永恒的某种创作热情,某种创作基本动力,某种不大现实的狂妄理想(唯我为主的艺术家情感)被摧毁了。新的代替而来的是一种也极其尊大,也十分自卑的混合情绪,来产生政治目的及政治家兴趣能接受的作品。0[14](527-537)在沈从文看来,适时之作如过眼云烟不但浪费作家的创造热情,作家个人也容易随波逐流明哲保身,以/适时即伟大0的标准淡化甚至否定文学的生命力。这样的创作态势自然为沈从文难以适应,沈从文担心的是文学创作因其特殊性难以调和在统一机械的一般模式中,/文学艺术创造的工艺过程,有它的一般性,能用社会强大力量控制,甚至于到另一时能用电子计算机产生(音乐可能最先出现)。也有它的特殊性,不适宜用同一方法,更不是-揠苗助长.方法所能完成。0[14](527-537)较之一般性,正是特殊性才保障了文学创作的私人性质,文学审美价值和抒情品格也需要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才能得到孕育,/想象以内或想象以外的新生0才能激发作家对艺术自律规则有着最为彻底的坚持。以保全生命的不朽和纯粹、以人性的自适为标准,沈从文对文学自主的肯定不得不上扬为对/艺术中千百年来的以个体为中心的追求完整、追求永恒的某种创作热情0的肯定,正是在这样的创作热情中预成了审美的敏感转化为个体自由的敏感的契机。审美自由、生命个体的自由借助艺术自律得到有机的联系:生命重造的过程原本就是贯穿文学创作中个体生命的扩张、自娱过程,它是抒情的,也是自为的。换一句话说,文学创作的个体经验优先性才是保障文学自律的有效因素,它并不一定表现为集体经验的统一模式对私人情感的排斥和替代,蒂博代所言/自我解放0、/自我矛盾0、/与自己进行战斗0、/自我欺骗0以/自我0为出发点探讨文学创作的本义,涉及的都是自我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表达途径,沈从文突出/以个体为中心0、/以我为主0的创作自主性,宗旨亦莫不如此。

但沈从文的困难在于,他对艺术自律的坚持,对文字德性、伦理承担与社会进步关系的思考都是不妥协于现行文学政策的安排,这使得他的文学理想从别种途径迂回深入到文学创作规律的内部,具有永恒的一面。同时,他对文学革命意义两个目标/工具重造0、/工具重用0的理解落实在/文学社会性的价值意识0上,并且以为两者/终复异途同归,二而一,-文学与人生不可分.0[15](286-288),又可看作文学工具论的发挥,这样构成文学美的因素也因此容易转化为相对的、短暂的、功利的内容。沈从文的文学创作,无论乡村书写还是都市批判发扬的都是/文学与人生不可分0的新文学启蒙主义的载道传统,即那种/不进入革命性改造中国的一途,而主张经由文化改造人、改造生命、改造民族0的作派[16](288),它不但偏离了新文学创作的主流,也稍稍修改了沈从文自身/以个体为中心0的文学初衷。所有这些悖论性的处理方式决定了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寂寞。

值得注意的是,沈从文时常将他的文学理想的寂寞归属到/乡下人0的身份上,

你们多知道作品要有/思想0,有/血0,有/泪0; ,,你们所要的/思想0,我本人就完全不懂你说的是什么意义。

提到这点,我感到异常孤独。乡下人太少了。

96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

倘若多有两个乡下人,我们这个/文坛0会热闹一点吧。目前中国虽然也有血管流着农民的血的作者,为了/成功0,却多数在体会你们的兴味,阿谀你们的情趣,博取你们的注意。自愿做乡下人的实在太少了。[8](6)

并非乡下人身份能赋予文学创作多么特殊的内涵,而是沈从文认识到人的改造、生命的改造、民族的改造的长期性,文字建设推动的工具重造、工具重用不是简单的血泪控诉就能奏效,不是将严肃的甚至需要殉教精神担当的文学使命贴上急功近利的政治标签以便满足眼前的利益,不是滥用文字误用文字制造物质的破坏人力的浪费,,沈从文以/乡下人0身份自居,为的是要努力摈弃文坛标榜成名的世故主义,别求新声于乡下人淳朴的爱与憎的表达。也许沈从文理解的乡下人爱与憎的情感表达更合乎他的文学理想,合乎艺术自律的实际规则,他的文学实践才更多地展开在乡土书写中人与事、人心与人心沟通的可能等事项上。即便沈从文的描摹方式在主观上没能与他的抽象的抒情保持一致,在客观上这样的爱与憎的抒情效果每每也能帮助他构筑一个暂时的乌托邦世界来化解他的矛盾、他的无奈。沈从文力主/生命重造0,在精神王国企图实现生命的自我超越:他的超越路径总是依赖着文字德性提供的合适目标,让作者和读者共同分享到/想象以内或想象以外的新生0带来的乐趣。而这一做法的前提乃是,/让人不再用个人权力或集体权力压迫其他不同情感观念反映方法。0[14](527-537)倘若生活要寻求意义,自由便不可缺少;倘若写作要寻求意义,自由便不可缺少。抒情要实现的也是赋予生命活动一种个体的特征,以推动艺术自主的方式来推动生活的自主。

/艺术之所以是社会的,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生产方式体现了其生产过程中各种力量和关系的辩证法,也不仅仅因为它的素材内容取自社会;确切地说,艺术的社会性主要因为它站在社会的对立面。但是,这种具有对立性的艺术只有在它成为自律性的东西时才会出现。通过凝结成一个自为的实体,而不是服从现存的社会规范并由此显示其-社会效用.,艺术凭藉其存在本身对社会展开批判。0[17](386)阿多诺对艺术自律和社会效用的对立的分析也适合沈从文。当沈从文试图将文学纳入到社会进步的文化事业建设上时,他首先考虑的还是文学的经典性内容(自然包括文学的美学价值和自主问题)的/美丽与智慧0,宁愿/造希腊小庙0而非/崇楼杰阁0,在文字工具上找到利于民族复兴的/载道0功能。与其文学理想契合的文学作品结构形式的确如其/希腊小庙0般的/精致,结实,形体虽小而不纤巧0,这本来就范围了沈从文的写作境界和追求:/,,一个作家在写作观念上,等得到应有的自由,作品中浸透人生的崇高理想,与求真的勇敢批评态度,方可望将真正的时代精神与历史得失,加以表现。0[18](46-52)而/载道0目标的实现大都致使文学自律原则受困于社会效果,因之,沈从文的文学理想虽明确,他的文学实践未免不事与愿违地与社会关系发生矛盾。这大概是沈从文主张/抽象的抒情0的根源。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从徐志摩作品学习/抒情0[A].沈从文全集(第16卷)

[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2]沈从文.萧乾小说集题记[A].沈从文全集(第16卷)[C].太

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沈从文.谈进步[A].沈从文全集(第16卷)[C].太原:北岳文

艺出版社,2002.

[4]沈从文.论穆时英[A].沈从文全集(第16卷)[C].太原:北岳

文艺出版社,2002.

[5]沈从文.现代中国文学的小感想[A].沈从文全集(第17卷)

[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6]沈从文.新文人与新文学[A].沈从文全集(第17卷)[C].太

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7]沈从文.文学者的态度[A].沈从文全集(第17卷)[C].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8]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A].沈从文全集(第9卷)[C].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9]沈从文.小说作者和读者[A].沈从文全集(第12卷)[C].太

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10]沈从文.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A].沈从文全集(第17卷)

[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11][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赵德明译.绦虫寓言[A].给青

年小说家的信[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2]沈从文.潜渊[A].沈从文全集(第12卷)[C].太原:北岳文艺

出版社,2002.

[13][法]蒂博代.赵坚译.六说文学批评[M].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2003.

[14]沈从文.抽象的抒情[A].沈从文全集(第16卷)[C].太原:北

岳文艺出版社,2002.

[15]沈从文.学鲁迅[A].沈从文全集(第16卷)[C].太原:北岳文

艺出版社,2002.

[16]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1998.

[17][德]阿多诺.王柯平译.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

人民出版社,1998.

[18]沈从文.新的文学运动与新的文学观[A].沈从文全集(第12

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97

第6期刘涵之:抽象的抒情)))论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名家欣赏:沈从文

边城:美丽与哀愁 摘要:沈从文的《边城》是要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是要构建一种“希腊小庙”式的理想社会。那里有风景之美、风俗之淳、人情之善。湘西的美让人如痴如醉,但是在这美丽的背后又有一层淡淡的伤、隐隐的痛,现代文明的无情冲击、民族家园的坍塌、美好爱情的无疾而终,这些都给平静祥和的湘西带来了一层深深的哀伤。本文旨在发现一个温暖背后的哀伤的、孤独的边城。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美感;悲剧性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里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的故乡,也是他的精神家园。湘西的水流进了沈从文的血液之中,以至于他无论在生前还是在死后都对边城魂牵梦遗,沈从文的性格中有山的宽容与伟岸,也有水的细腻和灵性。《边城》是川湘渝的交界地带,是一个文化融合的地方,这里的美好必定是多元的。同时这里又是是个被遗忘的角落,闭塞的自然环境必然造成生活的单调,人心的孤寂。正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地方,在上演着属于自己的美丽和哀愁。沈从文作为生活在边城之中的普通人,他听闻了边城的历史,见证了边城的变化。他生在边城长在边城,而后又走出边城,但他的心却从未离开过。与其说是沈从文成就了边城,不如说是边城成就了沈从文。如今的边城依旧在,但那片宁静美好依然不复存焉。但在沈从文的笔下,梦幻的、朦胧的、静谧的边城成为了一种永恒,这份美丽与哀愁永远地定格在文字之中,也永远的停驻在读者的心中。 一、温暖的边城 茶峒是湘西的一个小山城,这里具有浓厚的湘西人的生活气息,那里有青山绿水,有绕城而过的小溪,有见证历史的巍巍白塔,有传荡山谷的动人歌声,有节日里的烟火,这里的生活简单,这里的人儿质朴,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浮躁,也没有现代文明带来的冷漠与矫饰,这里的一切都是清新淡雅的,这里的一切都向我们传递着温暖与和谐。 (一)风情美 生活在边城里的人,一生守候着这一片净土,在这个如诗如画的世界里,他们没有对物质没有过多的奢求,他们热情好爽、乐善好施,他们总是尽其所能帮助别人。在这里有免费摆渡的老船夫,有慷慨济人的船总,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中秋节都是边城人的大节日。他们热爱生活,他们以最勤恳的态度捍卫着这片土地,他们也以最饱满的热情礼赞这片土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中秋节、过年都是茶峒人的大节日,“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他们把最好的热情都献给了这些最美好的节日,男女老少各有其趣,他们用欢聚一堂,共享这份美

浅析沈从文“魇”系列散文的艺术魅力

浅析沈从文“魇”系列散文的艺术魅力【摘要】: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上,沈从文的最高成就应属以湘西为题材的乡土小说的创作,然而沈从文的散文创作也同样是很有成就的。尤其是他的早期散文,更是比同期小说备受青睐,一经发表就获得林宰平、徐志摩等老一辈学者的肯定与赞赏,而其中的“魇“系列散文以其独特的创作模式代表了其散文领域的独特阶段。并以作品的独到艺术魅力展现了一个泅渡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而又深感自我迷失的生命个体形象。 【关键词】:浅析;“魇”;系列;散文;艺术魅力 沈从文先生的作品,无论是成就显著的小说,或是退而居其次的散文,从广义的方面来讲,应归属于“乡土系列”。然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其他乡土小说或散文相比,却又有着其富于个性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作品的题材、作品的创作方法以及作品的语言等几个方面。其实从沈从文散文创作的纵向发展轨迹来看,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这是以其表现形式的差异而别类的。具体说来,就是二十、三十以及四十年代三个时期,但其中有一条线索却始终如一的贯穿于整个散文的创作过程,即一种对生命的原初意义的终极探究。 而在这里,我所要选取的论题内容就为沈从文先生于四十年代所创作的“魇”系列散文,在我看来,这些散文应是最能体现沈从文先生的生命本质的,因它集中体现了一种融合于他内心的惯常的“哀情”与“苦闷”。同时,“魇”系列散文亦是他于抗战爆发后,寄居云南时所作,是作者本人民族危机感的“感同身受”以及个人内心焦虑相冲突而产生精神无所皈依的产物。所以对这类散文,我们称之为“抽象的抒情”。而这与其后期的散文相比,如《湘行散记》、《湘西》等写实记闻的散文,它却并不以对地方自然与人生风貌的描写取胜,而是由对外在现实的叙写返归到对内心的烛照。但是它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对其内心的精神实质及全新的艺术探索方式有一更深刻的认识。接下来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此系列散文的艺术魅力。 一、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创作话语 他的作品具有这样的写作特色,是与他的家庭背景及成长坏境有非常大的联系的。沈从文先生是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家人所愿,是望其成长为一位强壮威严的将军以光耀门楣。同时,在儿时的沈从文心中也似与当时的教育方式格格不入,以致他经常性的逃学,专致力于一些(按他自己的话说)无聊甚至于野蛮的事情,如逃学与同伴一同去看杀头的场面。也就是在这样一种心理的引导下,他常常将几本破旧的图书,即教科书连同装书的破竹篮一起放到土地庙的神像后

论沈从文的文学理想与社会理想

论沈从文的文学理想与社会理想 摘要:沈从文的小说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身处喧嚣、冷漠、自私的城市生活中时,他依然追求人性美,于是他只能到自己的文学世界中去追寻一种近乎完美的“世外桃源”。他曾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于是他便沉醉于自己的理想国中。而在当时中国的国情下,这种乌托邦式的生活是不能存在的。于是他只能通过文学来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关键词:沈从文、文学理想、社会理想 正文: 一、沈从文的个人经历与其文学理想 青年时代的沈从文,由于经常目睹发生在家乡的饥荒、暴乱与杀人越货的场景,不满湘西的黑暗统治,产生了人道主义思想,并且萌生了去城市生活的想法。据说他离开家乡的导火线是当地的几个乡绅同时看上了他,想纳他为女婿。而他为了追求自由独立的生活,摆脱既定的庸俗生活,毅然离开湘西,走向都市。 而当他真正到了城市后,越发感觉到城市的自私、市侩与腐化堕落。这一切令他感到失望。于是他又想念昔日湘西未被现代文明污染的人性美与人情美,他想用自己的笔把这种清新恬淡的生活表现给世人看,给这个日益功利的社会带去一种清新的气息。然而他又深知古老的湘西文化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充斥着落后与愚昧。于是他不得不构筑一种理想世界以把充满人性美的生活展示给人看。 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更是以“乡下人”的固执和顽强意志去追寻充满着美与和谐的世外桃源。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他通过描写以湘西生活为题材构建的理想国赞美人性美,以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心理震撼。 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建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颇有“乡土小资”的淡淡情调。他主张作家应该远离政治、远离党派,追求一种永恒的文学,也沉溺于自己的“希腊神庙”中。并希望用自己构筑的世外桃源给愈发麻木的城市人带去心灵的震撼,带给人们心灵的洗礼,召唤人们回归充满人性与人情美的社会。这也是他人道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表现。 二、沈从文的社会理想 对于沈从文的社会理想,苏雪林曾经这样做过解释:“想是什么?我看就是想借助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们兴奋起来,年轻起来,好在20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的权利”。他想把这种野蛮的气质当做火焰去引燃中华民族奋斗的气焰。 追求陶渊明‘桃花源’式的和谐、美满、朴素的生活方式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传统,从另一角度讲,也是中国知识分子逃避现实苦难和精神思索的集体无意识的长期沉淀。这种逃避带来的最大后果是它可能促使作家慢慢退守

论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

论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 【摘要】中篇小说《边城》创作于1934年,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作者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省凤凰县人。他生长在湘西沅水流域,苗、侗、土家族汇居的地方。其创作思想为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立场,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观察人生,以表现人性为主要内容,注重民族品德的重建,宣扬原始古朴的人生审美理想。他在《边城》中描写湘西男女爱情、邻里互爱等人际关系,来表现人性美,这种美是淳朴的、原生态的、至高无尚的、可尊可敬的美。以湘西小山城茶峒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一个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作品通过对男女之间的爱情,祖孙之间淳浓的亲情,邻里之间友爱互助、和睦相处的乡情的细腻刻画,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民的健康、优美、质朴的民风和人情。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人性美翠翠 一、这里的山水,孕育出了茶峒人的真诚、善良、淳朴的美。 茶峒——不属于外面繁杂的世间,这儿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坐看夕阳西下,云卷云舒,聆听风抚过竹林留下的眷恋之音、鸟儿飞越河面时的倾慕之声。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边城偏于中国西部,环有武陵山、雪峰山与云贵高原,酉水等河也汇集于此。这里,没有人与人的利益争吵,没有情敌间的怒目相向,没有亲人、父子的反目成仇。有的只是人们的坦诚宽容,有的只是被世间遗忘的热情助人。

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勾画了大段大段极有诗意的风俗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随着故事的展开,《边城》描述了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 二、《边城》表现出的人性美 (一)、翠翠的人性美 首先,翠翠,这个名字在读者眼里、心里也是美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简单称呼,它体现了爷爷对翠翠所寄予的理想。在这里,爷爷之所以给外孙女取名“翠翠”,除了希望她富有生命力,茁壮成长而外,更希望她出落得美丽动人。平时在渡船上,如果有人对她注意时,她用大大的眼睛怯怯地盯着陌生人,作出随时都可能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当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她长得如她的名字那样动人、可爱。 其次,翠翠美在行为切合她的个性。翠翠有着对爷爷的那一份深深的依恋之情,所以她不愿意离开爷爷,就连上一里路远的茶峒城看热闹,也要和爷爷一起去。她不愿意让小船来陪爷爷,她要和爷爷一同撑渡船,一同歇息,一同看热闹。她是那么地毫无心机,甚至于超出了一切利害关系之上,她拉着摆渡客衣角说:“不许走,不许走!”要别人收回钱去,引来一阵阵的欢笑。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喜欢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喜欢听新嫁娘的故事;喜欢把野花戴在头上。有时过渡的是从川东过茶垌的小牛,是羊群,是新娘子的花轿,翠翠必争着作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地攀引缆索,让船缓缓地过去。牛、羊,花娇上岸后,翠翠必跟着走,送队伍上山,站到小山头,目送这些东西走去很远了,方回转船上,把船牵靠近家的岸边;有时采把野花缚在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她喜欢听人唱歌,

中国当代文学 第十讲 沈从文

中国现代文学讲稿 第十讲沈从文 第一节“凤凰之子”沈从文 一、“乡下人”的传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省凤凰县人。 1902年出生在凤凰城内一个旧式官吏家中,16岁时参加了本乡土著部队,在部队的六年中,他踏遍湘、川、黔边境各县和沅水流域,领略了数不尽的秀山丽水,见识了古朴奇特的风俗人情,广泛接触到士兵、农民、土匪、流氓、船夫、妓女、矿工、铁匠等下层人民,亲眼目睹了湘兵的勇猛威武,也感受到了嗜杀者的残酷暴戾,这些经历和见闻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年轻的沈从文过早地直面了生活中的鲜血和阴暗,反而促成了他后来追求真善美的艺术品格。在军队生活的后期,沈从文的性格和经历开始逆转,他逐渐由贪玩转向好学,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书本知识。五四之后新书报、新思想的影响增长了他支配自己生命的独立意识,给他带来了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真正契机。 1923年8月,沈从文来到北京,先是在北大当旁听生,后来经过超常的刻苦写作,成为中国文坛上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并收获了与大家闺秀张兆和的美好爱情。1933年,沈从文接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主持《大公报》文艺奖,有力地扩大了京派的影响,后来曾任西南联大教授。建国后,沈从文转业到了中国历史博物馆,开始潜心研究中国历史文物,并且在这个领域再创了生命的辉煌,1981年正式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古代服饰的大型学术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读书界的高度评价。1988年5月去世,终年86岁。 二、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沈从文生长的湘西沅水流域,地处湘、川、桂三省的交界,是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地方。沈从文身上便有苗族血统。这里地处偏远、经济文化落后,社会生活中古风犹存,某些方面甚至带有一定的原始性。在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这是一个很独特的地方。沈从文出身于当地的行伍世家,青年时当过兵,经年累月辗转于沅水流域各处,稔熟于此地的乡俗民情,热爱这里善良淳厚充满生命活力而又带有野蛮性的民风。这些都成为他日后从事文学创作的“湘西情结”,深深镌刻于他的作品之中。这也使他站定了“乡下人”的立场,认同于湘西古朴而康健的乡村山野文化,担忧于世事变迁对这种凝固的文化形态的冲击,对立于半殖民地都市社会的畸形文明。由于沈从文的人生理想设置在过去,所以,在他的作品中较少对社会人生进行历史评价,而更多采取道德评判的立场。当沈从文宣称“永

学年论文——以《边城》为例,浅谈沈从文

以《边城》为例,浅谈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蕴 【摘要】:作为“京派”作家的代表,沈从文在形诸笔墨时形成了一种追求生活真、善、美的艺术品格,在乡村与都市的对照中建构自己的审美天地。沈从文不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而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审视和剖析人生,抨击现代异化的人性,讴歌古朴美好的人性。他继承了“五四”时期“人的文学”的观念和“改造国民性”的传统,所坚持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人性立场和文化精神。 【关键词】:京派小说乡村牧歌情调人性美人生形式文化内蕴 沈从文(1902-1988),京派小说代表作家。三十年代起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作为一名乡土文学作家,沈从文全身心投入的是一个他所熟悉的乡土世界,显示出的是为他所有的未经伪装粉饰过的东西。 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县的一个行伍世家,身上流淌着汉、苗、土家等民族的血液,湘西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长期被歧视的历史,使他形成了特殊的气质,既富于幻想,又在心灵上积淀着沉痛隐忧。他幼年时就在家乡凤凰这片原始而古老的土壤上嬉戏玩耍。14岁从军以后,便跟随土著部队辗转于沅水流域,亲眼目睹了两岸的风土人情,绵延千里的沅江见证了他的成长。1922年当他只身进入北京这个色彩斑斓的大都市,经历逆境,目睹城里人的尔虞我诈,回想起故乡的一草一木,闭塞的凤凰小镇,醇厚的民俗风情激起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独特的乡下人的生活经历给沈从文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激发了他的灵感和智慧,也使他的小说洋溢着浪漫气息和古典情调。湘西在沈从文笔下是一个诗意的田园牧歌世界,没有现代文明的污染,民风醇厚、人性纯真,淡泊超然,散发着淡淡的忧郁。 沈从文把创作看成是自我生命意识的自由表现。他不受任何传统与理论的束缚,创作思想一任其性,艺术风格极具特色。他所营造的湘西风情画般的文学意境,使他成为中国现当代少数几个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在小说中歌颂人性的健康淳朴,叹惋人性在现代文明中的变异,崇尚自然、优美、健康不违背人性的审美情趣,“对人性美的赞美”是他始终不渝的艺术追求。沈从文的小说中质朴的语言体现了 第1页

论沈从文小说的人生态度

论沈从文小说的人生态度 桂乙雯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321004)摘要:沈从文以他独特的湘西视角展现了一幅幅纯美的乡村画卷,同时也反衬出灰暗的都市生活。对于城市和乡村, 沈从文在城市里看到了文明和堕落,在乡村里看到了纯美和落后,沈从文一直在二者之间寻找着一个平衡点,试图支撑起两种文明。因此,在他的小说中,体现着多层次的主题,城市与乡村相互杂糅,互相影响。面对不可阻止的城市化进程,沈从文在极力维护着乡土文明不被破坏的同时,也在寻求着一条和谐之路。作为京派的代表作家,沈从文在推崇湘西,批 判城市的同时,表现出对人生的追寻,在浪漫的书写中追求着和谐的生存状态,为“为人生”现实主义创作增添了一抹独特 的浪漫色彩。 关键词:和谐;沈从文;生命;悲剧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 (2012)04-0058-05 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被视为美的象征,而在这种美的背后却蕴藏着不易察觉的悲壮和凄凉,正如沈从文所说:“我因为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背 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1〕一、悲剧宿命的超脱湘西,作为乌托邦的化身,承载着作者精神的寄托。在这水一般的世外桃源里,所有的人和事都被蒙上了一层唯美的光辉,人们生老病死,世代轮回,生命作为独特的存在个体展现出多样的人生态势,而每一 种人生态势都是顺着时间, 平静地向前推移,没有大风大浪般的起伏,即使有冲突,也都被特有的湘西风情淡化,继而转化为乌托邦般的和谐。然而,在这和谐的背后是一个个“生的悲剧”,可这样的悲剧却被赋予 了强烈的美学意蕴,人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华,呈现出悲美的人生状态。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写的是湘西边境一个名叫“茶峒”的小山城里人们的生活状况。小说由一个 老人、一个女孩和一只黄狗引出一段段故事。天保、傩送、翠翠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本是平常年轻人的平常事,但作者没有将这段感情以平常的方式圆满地结束,而是选择了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带走了爷爷的生命,天保为成全弟弟傩送坐水船到茨滩却溺水身亡、一去不回,对此,傩送充满了愧疚也驾船出走,而翠翠一直在河边等待着傩送回来。结尾,作者用“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句话留给了读 者无限的想象, 但更多的是一种遗憾。倘若傩送不回来,翠翠便会如同爷爷当年一样来回渡船直至生命的尽头;倘若回来了,结局是否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完美?我想不会。翠翠是“寄作者所企求优美、健康、自然人性的代表者,然而安静恬淡的边城生活却使她无法逃避爱情的悲剧。沈从文将他对不可知命运的忧 患意识加以诗化,把人性扭曲变形之处剪除,敷衍成悲郁的意境,将忧患与追求融合在一起。”〔2〕在《边城》 中,没有好坏善恶之分,每一个人都按既定的轨道行走,他们永远也无法跳出这样的“圈套”,命运早就为 他们安排好了结局。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从未曾想过要“跳出来”,离开“茶峒”这个地方,离开这样的生活 方式。在这里,他们是以最本真的状态呈现生活的全部面貌,死亡于他们来说是一段插曲,活着的人仍要 好好地活下去。因此,在文中,没有惊心动魄的挣扎,更多的则是含蓄哀婉的“笑看人生”,这也就冲淡了 小说本应有的悲剧性。 《边城》这部代表作品表现出了作者的创作宗旨,他并不刻意追求湘西的安宁平和,却是强调在这种氛围 中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 以及人性以最完美的方式绽放。正如短篇小说《萧萧》中的萧萧,我认为《萧萧》这部第32卷第4期2012年7月绍兴文理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 Vol.32No.4Jul.2012 *收稿日期:2012-04--30 作者简介:桂乙雯(1989-),女,江苏南京人,浙江师范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

沈从文与道家思想

沈从文与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种哲学思想,虽然它没有儒家思想那么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国人,但在文学发展史上他同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们。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独立独行、别具个性的引人注目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很少去描绘惊心动魄的社会巨变或是激烈复杂的政治矛盾冲突,他终身为他自己所构建的“湘西世界”进行着不断的努力和探索,从而创造出了与当时的文学主潮流相去甚远的深远自然、清灵纯朴、和谐隽永的美丽的人性湘西世界,给我们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就是沈从文。沈从文从文体到文风的形成可以说都受到了道家思想深远的影响。 一、人生经历与道家思想 沈从文出生在湖南西部边远地区一个汉苗杂处的小小山城里,山城周围数十里全是山重山,只临到城边时,西边一点才有一坝平田出现。城东南还是群峰罗列,一年四季随同节令的变换,山上草木岩石也不断变换颜色,形成不同画面,神秘奇丽。山城里的人们终日与古朴、宁静、和谐、美妙如画而又充满灵性的大自然为伴,拥有原始、野性、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他们的人性、人情、道德与孕养他们的大自然保持着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这种地域性文化呈现出某些和道家文化相同的价值取向,如对自然的顺应,对与自然相契的人性的凸现等。沈从文拥有浓烈厚重的乡土情结,这一情结使他在走上创作道路后一直生活在对家乡土地的印象中。这一文化背景为沈从文提供了一个有利的道家文化的接受场。 沈从文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职业军人,家人对他本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沈从文小时侯非常顽皮,完全是个充满童心、野性”自然之子”,“任何方法都不能拘束这颗小小的心”,他经常逃学,在逃学中学会了许多生活知识和人情世故。他到市场观察打铁、杀牛、织蕈子、骂架、打猎,学会了游泳,赌博,甚至偷别人家的李子枇杷,结识了许多奇人趣事,沉湎于大自然中,认识了三十种树木名称,十多草药,观察了“大千世界微妙的光,稀奇的色,以及万汇百物的动静”。在他的眼里,自然是主体,人是大自然中的风景。这造就了沈从文“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的性格,形成了他顺应自然,回归天性的审美趣味和生命理念。 辛亥革命时,起义军攻打凤凰城失败。他的父亲和叔父卷入了那次攻城,而表哥险些被害。年仅九岁的沈从文就听叔父说衙门从城边抬回了410个人头,一大串耳朵,死者上千。

论沈从文的报刊情缘与编辑责任

论沈从文的报刊情缘与编辑责任 李天福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现代媒介的演变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出版事业的日益繁荣,报刊杂志的兴盛发达,作家、编辑的身份聚合,对于文化思想阵地的繁衍、文学社团流派的形成、作家创作风格的影响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本文以沈从文为例,剖析现代传媒对于作家成长的重要性及报刊编辑如何践履社会责任。 一、圈内效应与四面开花 近代以来,大众传播的巨大变革使刊物成为团结同道、形成风气的核心力量。各大报刊注重凝集作家、编辑和读者,形成风格多样、追求各异的社团和流派,彰显出文学报刊对作家个体和群体成长的重要意义。同样,作家个体熟悉报刊市场,走进媒介圈,发现或培育自己的园地,成为成功的重要因素。 沈从文对此深有感触:“现代史许多举例示范作品,当时似乎即半为编辑催逼而成。……弟二十年来多数作品,也多半是徐志摩、叶圣陶、徐调孚、施蛰存诸先生主持杂志编辑时,用‘鸡毛文书’方式逼出。”[1]这段感慨算是幸福的回忆了。 众所周知,创作起步阶段,沈从文经历了无数刻骨铭心的投稿辛酸。其中包含诸多的因素制约,如不熟悉白话文法和新式标点、不熟悉投稿门道、不了解办刊宗旨及作品形式和内容的缺陷,等等。《一封未曾付邮的信》记录了初学写稿和投稿的不得已经历,《〈第二个狒狒〉引》表达了写作及投稿起步的艰辛与不易。 其实,沈从文对投稿诀窍并非一无所知。他也曾不忘附加一封谦卑的书信向编辑求助,也曾对《晨报副刊》的宗旨和编辑方针进行研究,并采取集中投稿的方式以求接近,但终未得到首任主编孙伏园的赏识反而遭到嘲讽。这让沈从文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并使他多年以后还难以释怀。 沈从文的幸运在于遇上了一个文学至上的时代,遇上了一批惜才爱才的大家。郁达夫冒雪看望并相助的佳话早已广为传颂,胡适去酉西会馆探望并为其推荐作品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北大教授林宰平襄助,并向徐志摩、闻一多等推荐,也给了沈从文极大的动力。徐志摩接任《晨报副刊》后,沈从文更是迎来了投稿生涯的春天。 沈从文不断融进媒介圈,结识了一大批著名作家、编辑、学者,作品随后陆续发表在《晨报副刊》、《京报·民众文艺》、《语丝》等刊物。1925年,是沈从文的首个丰收年。这一年,

沈从文的文学成就

沈从文的文学成就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沈从文对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诗化小说的文章体式。 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他的散文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一些后来的作家曾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在文学态度上,沈从文先生一直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坚持文学要超越政治和商业的影响。 沈从文对现代文学的贡献在于他创造了诗意的抒情小说文体,他把诗和散文引进小说之中,打破了三者的界限从而大大扩大了小说的表现领域和审美功能. 沈从文小说的主要贡献是他创造了一个特异的"湘西世界".他以湘西人,乡下人的视角,来赞美湘西的山水美景,人的淳朴和风俗的古雅.并以这样一个世界来观照,批判,否定他所生活的,他认为是丑恶的都市社会.因此,沈从文的小说同三十年代主流文学以阶级,阶层的观念分析考察社会不同,他是取地域的,文化的视角,通过两种文化的对峙来表达自己的文学理想。 曹禺戏剧的主要特征(艺术特点) 总的说来,曹禺剧作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语言个性化,且具动作性,抒情性。 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表现在: 1、如《雷雨》时间跨度长达30年,但剧情却浓缩在24小时内; 2、地点集中:故事在周公馆展开; 3、人物集中:以周朴园为中心,以周、蘩为明线;周、侍暗线,由血缘关系使矛盾冲突尖锐,且使整个剧情波澜起伏。 人物性格鲜明: 《雷雨》、《日出》、《北京人》中塑造了蘩漪、周朴园、陈白露、李石清和曾文清、愫方等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蘩漪、陈白露、愫方更是个性鲜明,具有美学价值。 语言的个性化表现在:

沈从文《边城》浅析

乡土乌托邦的陨落与重塑 ——浅析沈从文《边城》 [摘要]沈从文的湘西系列乡土小说源于他对故乡的怀念和都市生活的压力,他提取出湘西净土去构建与现实人生遥遥相对的理想宫殿。故乡湘西收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使他的代表作《边城》在营造美好和谐的世界,展现的人性人情之美的同时,也展现了美好世界背后的不和谐因素。 [关键词]湘西故土乡土乌托邦人性美矛盾 引言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也是其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核心之作。关于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沈从文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1] 一、都市与乡土的双重失意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始于二十岁左右。在这个时期他离开家乡来到北京,作为一个“安土重迁”的民族一分子,作为一个长期在这文化氛围中所养成的热爱故土、对家乡有着母亲般依恋的人来说,远离家乡无疑是一种痛苦,而这痛苦又往往会随着时间的迁延和知识的增多日益加重,同时引起儿时的许多美好、附着层层神奇光圈的回忆。而同时都市生活环境对彼时的他也形成了一种极其深刻的心理压力。他从遥远的湘西来到北京,是为了寻找“理想”。但是,理想中的北京却对他这个“乡下人”板起了无情的面孔。

大学他考不起,而无事可做的都市使他只能借住在同乡处。[2] 于是,这一切使早年的沈从文更加怀念儿时的湘西,以极其清新的格调和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他的家乡湘西沉水流域那块偏远山乡的风土人情,提取出与都市生活风尚截然不同的道德范畴,回忆着早年家乡的生活,并且把这种记忆当作自己心目中美的典范来尽力表现,希望把家乡的美事、美景、美人及其命运,尽数展现在读者面前。一来是对城市文明的一种对抗,二来也以此安慰自己的一颗漂泊异乡的心。 而1934年1月,由于母亲病重,沈从文放下只写了一章的《边城》,再一次踏上了阔别了十八年的故土,千里归乡路途的所见所闻,使沈从文倍感悲凉,心里像压了一块沉甸甸的巨石,一份浓重的乡土悲悯感浸透了全身:“一入长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情美,几乎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的庸俗人生观……‘现代’两字己到了湘西,可是具体的东西不过是点缀都市文明的奢侈品大量输入。” [3]这全不是十多年来沈从文魂牵绕的湘西!回忆里的湘西故土是经过自己情感净化升华的净土,十多年来都市“文明”所造成的精神重压,使早年曾令沈从文苦痛过的故土也曾带有一丝甜蜜,沾染着一缕生机活泼的野趣,而这次返乡,一入沉水,眼前的景象立即将自己从想象中的田园乌托邦拉回到现实的家园。 由此,沈从文的理想都市与乡土乌托邦接连陨落。 二、重塑人性的神庙 双脚触碰到这片现实中的热土,沈从文感到刻骨铭心的痛楚,同时作为一个湘西忠诚的儿子,他也感到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这再来的春天……我明白我不应当翻阅历史”。[3]沈从文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不应该再去津津乐道儿时的故土,应该喊出这块土地长期受压抑的痛苦,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寻找一块新的家园,让他们在“过去”与“当前”的对照中明白自己的处境,唤起正直朴素的人性美对未来发展的适应。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和早年表现“地域故土”的乡土小说一样,《边城》大肆渲染了显然是以湘西为原型的边地风物和习俗。在边城世界中,山水是优美的,灵动的。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

试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涵解娅婷

学生姓名:解娅婷 用户名:xieyating 所属教学服务中心:云南省昆明市广播电视大学 指导教师:吴新苗 提纲:试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涵 一、引言 1.提出中心论题: 沈从文的小说是作家理想、希望和追求的具像化。他的湘西世界不再是个人情感的承载物,而是整个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承载物。沈从文用他抒情般的笔调和诗化般的语言,勾勒出了湘西优美的风物、人情画卷,通过以《边城》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渗透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他的视野里发现了整个人类,在河流中映见出整个人生。一种崭新的,更庄严些与透入些”的对现实的掌握和解释在他心里涌动,一种通向“新的真实”的文学形式和内容在呼之欲出,并使当时的沈从文相信,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完成这项伟业。 2.说明写作意图: 沈从文以湘西世界为基点发现了淳朴、自然、美、善的人性,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来阐释这种本真自然的人性虽然美丽却又是简陋的。从沈从文话中与无数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他的很多作品的根在于那个沉思中的时代、那个独具特色的湘西地域和那永远也奔腾不息的浩荡沅水所蔚成雍雍大气的沅水文化,这种独特的、地域的、民族的、个性化的文化意蕴成为了沈从文小说的生命之根。 二、本论 (一)沈从文小说中的文化内涵与外延 1.沈从文小说中的文化内涵 2.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湘西文化 (二)沈从文小说《边城》中乡土情结的文化背景 (三)沈从文小说中人性美的文化探索 (四)沈从文小说文化内蕴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三、结论 沈从文大量的小说提供了自己的作品系统——一个独立自主的艺术世界。他自觉地使自己的创作既从“五四”流行思想的影响下脱出,又由30年代的普遍空气中脱出。这种“独立性”却同时给他带来了损害。“五四”彻底反封建的民主要求(包括“个性解放”的要求),30年代联系于社会革命运动的关于阶级对抗的思想,都是使现代文学获得其“现代特性”的东西。沈从文在创作中避免社会历史判断,却不能不使他的作品包含着、体现着某种社会历史判断,这在他的创作中,也许是一种更深刻也更难以摆脱的矛盾吧。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可能发现并肯定沈从文作品中真正的“现代性”所在,他的文化思想的价值所在。在我看来,这就是他关于人的改造的思想——沈从文的创作中最基本的、最富于积极意义的思想。他在“湘西世界”中寄寓的,经由城市世界与湘西世界的反复对照而显示的改造民族性格的思想,正属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主题之一,也是现代中国思想史的重大命题。在这一方面,沈

论沈从文的

论沈从文的《边城》 内容摘要:《边城》是沈从文描写歌颂人性美的湘西小说中最优秀的代表作。 书中有爱情的曲折和人事的纠葛,同时也讴歌边城人民朴素正直、善良忠诚的人性美、人情美,展现一种自在自为的人生形式,借以寄托重塑民族性格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人性美、乡土气息、湘西世界、理想化

目录: 一、《边城》中的湘西世界 (3) 1、《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 (3) 2、浓厚的悲剧意识 (3) 3、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作者把一对男女自由恋爱的故事处理成悲剧,以次引起读者对“美”的毁灭的深沉思考。 (3) 二、《边城》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4) 1、美丽的湘西世界,山美水美,这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4) 2沈从文的人性美 (4) 三、《边城》艺术表现上鲜明独特的个性 (5) 1、作者以诗意抒情的笔调营造了情景交融的诗情画意的意境,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5) 2、文中的语言简洁质朴,清新纯真,深沉蕴藉。 (5) 1、作者的创作灵感。 (6) 2、民风民俗的刻画,渗透着理想化的色彩 (6)

正文 一、《边城》中的湘西世界 1、《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 (1)这里人性皆真、善、美。人人勤劳,为他人作奉献。如老船夫忠于职守,对过河人分文不收,实在难却的则买了烟茶再招待乡亲。 船总顺顺虽是富人,但常常体恤穷苦人,老船夫死后,他资助并组织安排料理丧事。商客、妓女等各式人均待人以诚,表现出仁厚、纯朴的土性乡风。加上美丽的自然环境,俨然是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 (2)集中表现“边城”世界人性美的,是发生在这里的一个爱情悲剧,这个故事也同样建立在人性思想的基础之上。船总的两个儿子天 保、傩送同时爱上了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而翠翠却是心属傩送。 天保求婚未成,失望之下驾船外出而以外溺水而死。船总在大儿子死后,一时未答应傩送娶翠翠的要求,使傩送与其父发生争吵而远走他乡。这种种的“不巧”,使翠翠与傩送的爱情终成“善”的悲剧。天保与傩送,对翠翠展开自由竞争,未伤同胞之情。作者所表现的似乎是一个“谁也没有错”的悲剧。 2、浓厚的悲剧意识 以翠翠为中心人物的恋爱悲剧,其实并非完全是“谁也没有错”的悲剧。苗、汉两个民族婚俗的对立与矛盾,是悲剧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苗族的婚俗,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成婚。傩送以“马路”求婚,是苗族的习俗。他相信唱山歌能使翠翠心领神会。所谓“车路”,是汉族的婚俗观念。这种观念在作品中通过天保及其父得以表现。两种婚俗观念冲突的结果,使热恋中的翠翠与傩送生生分离。 3、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作者把一对男女自由恋爱的故事处理成悲剧,以次引起读者对“美”的毁灭的深沉思考。 茶峒地区历史上过着原始、自由自在的牧歌生活。20世纪20年代国民党实行黑暗的统治。非人性、非人道的现实生活,为满目疮痍的现实

民国时期文学的成就

民国时期文学的成就 茅盾(1896-1981),代表作《子夜》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长篇小说。 巴金(1904-2005),,代表作《家》是他的《激流三部曲》之一,出版过三十多版。 老舍(l899-1966),,代表作《骆驼祥子》在国内外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叶绍钧,又名叶圣陶(1894-1988),代表作《倪焕之》,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影响。 傅雷(1908-1966),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代表译作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鲁迅(1881-1936),代表作《阿Q正传》《狂人日记》,被鲁迅是世界文化的巨匠,他翻译了前苏联大量作品,代表作《海燕》。 徐志摩(1897-1931),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等,散文集《落叶》等,一生中翻译过大量泰戈尔的诗。 郁达夫(1895-1945),著有《郁达夫诗词抄》、短篇小说集《沉沦》。 沈从文(1902-1988),代表作《边城》、《长河》等。 钱锺书(1910-1998),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 张爱玲(1920-1995),代表作有《传奇》、《流言》等。 林语堂(1895-1976),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夏衍(1900-1995),翻译出版了高尔基的《母亲》,其主要著作有:电影剧本《春蚕》、《上海24小时》等;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等。 赵树理(1906—1970),著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小说,有《赵树理文集》。 丁玲(1904—1986),1927年发表成名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著有《丁玲文集》五卷。 民国时期的戏剧成就 曹禺(1910-1996),代表作《雷雨》《日出》 田汉(1898-1968),代表剧《名优之死》《丽人行》 梅兰芳(1894-1961),著名京剧艺术家,多次赴欧美日本演出,深受好评,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文学名誉博士称号。 民国时期电影事业 阮玲玉、金焰、胡蝶、周璇、王人美等成为一代电影巨星。 夏衍编剧的《狂流》、《春蚕》等。 故事片《渔光曲》,联华影业公司1934年摄制,蔡楚生编导,王人美等主演,1935年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奖的影片。 《风云儿女》、《十字街头》、《桃李劫》,都具有进步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性。 绘画艺术成就 徐悲鸿(1895-1953),曾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意、苏诸国展览。《徐悲鸿画的奔马》。《九方皋》《田横五百士》 白石(1864-1957),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 张大千(1899-1983),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画家。山水、花鸟、人物造诣均高,驰誉国际艺坛。《张大千画册》《张大千书画集》等问世。 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五四后开始漫画创作。著有《丰子恺画集》。 黄宾虹(1864-1955),其画以山水为主,兼工诗、书,并对古画、画史有颇深的造诣。有《中国画学史》《宾虹诗草》及大批名画传世。 音乐艺术成就 黎锦晖(1891-1967),中国儿童歌舞和流行歌曲开创者。他的“小孩儿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几乎所有中国人都会唱。流行歌曲代表作《毛毛雨》《妹妹我爱你》《落花流水》《人面桃花》等。 聂耳(1912-1935),他的名曲有《毕业歌》、《开路先锋》。《义勇军进行曲》,

浅析沈从文小说

浅析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美的融合 汉语言文学(师范)2010级3班彭鹰侨20100532118 [摘要]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的小说朴实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本文以两个分论点:一是湘西的淳朴风情造就了《边城》,二是理想的建筑——“人性”美。阐述沈从文的《边城》中风情美与人性美的融合。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人性美风情美融合 一、关于文本的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实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 二、论述小说《边城》中人性美与风情美的融合 1、湘西的淳朴风情造就了《边城》开头第二段:“小溪流下去,绕山咀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小溪宽约廿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明丽的图画。故事就在这样纯净的环境中展开,又怎能让它不美呢?湘西是一个既美丽又梦幻的地方,就如同是许多年前、不知是初夏还是早春的一天、从湿漉漉的小巷中走向河边的那位梳着又黑又粗长辫子的清纯少女。所以,沈从文理解的湘西、亦或是他心灵深处的湘西,永远是那个穿着碎花布上衣晃动着渐渐远去的鲜活背影。凤凰,曾被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称为是中国两个最美的小城中的一个。在许多没去过那里又好幻想的人的心里,总是对它寄予了无尽的想象。的确,凤凰很美。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湘西的这座小城,让许多人梦萦魂牵。它是先生的故乡,先生满怀情地深倾注于这片神奇的土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凤凰淳朴的民风与古老文化,造就出民国初年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作家学者沈从文、著名土家族画家黄永玉,他们都是从凤凰这座古朴的小城中走出去的。 沈从文的凤凰——老街青石板铺就的巷道还在,街两边开设了许多卖工艺品的店铺。沈从文先生的故居,就坐落于老街中营街的24号。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出生在湘西古城凤凰县的这条老街。清秀而古雅的沱江穿越而过,沿沱江岸边的古老的吊脚楼陪伴沈从文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重峦叠翠的南华山耸入云天,像母亲的怀抱一样,成为沈从文的情结。在湘西的另一座小城——花垣县的茶峒乡有这么一条河,这条河清澈幽静。它与沱江相比,水显得更加绿,一见之下,任何人都会喜欢它。茶峒是个小镇,沈从文从凤凰出走后曾在此住过几天。镇子建在河边,部分民居沿河岸而建,长长地直达渡口,依然是湘西常见的吊脚楼。这里是川、湘、黔三省交界点,茶峒这边归湖南,对岸的小镇叫洪安,属四川秀山,上游百米处有座大桥,桥的南面归贵州。河滩上有一片沙洲,以前称作“一脚踏三省”的地方,老百姓叫它“三不管”地区,如今已划归洪安管了。以前四川秀山的人,年轻时因躲抓丁跑到茶洞这边来安了家,成了湖南人。所以在他们口音里少湖南味道,多四川腔调。 有人说,《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是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