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骨科体格检查

常用骨科体格检查
常用骨科体格检查

常用特殊检查

颈部检查

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双手手指互相嵌夹相扣,以手掌面压于患者头顶部或者前额部,两前臂掌侧夹于患者头两侧保护,不使头颈歪斜,同时向患侧或健侧屈曲颈椎,也可以前屈后伸,若出现颈部或上肢放射痛加重,即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或颈椎间盘突出症。该试验是使椎间孔变窄,从而加重对颈神经根的刺激,故出现疼痛或放射痛。

侧屈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 test):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并向患侧屈曲,下颌转向健侧,检查者双手放在患者头顶向下挤压。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手部放射即为阳性。最常见于C5椎间盘突出症,此时疼痛向拇指、手及前臂放射。怀疑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后仰椎间孔挤压试验(Jackson test):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检查者双手交叉放在患者头顶上,再向下方挤压。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上肢放射,即为阳性。阳性结果见于颈椎病。怀疑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颈椎间孔分离试验:检查者一手托住患者颏下部,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后逐渐向上牵引头部,如患者感到颈部和上肢的疼痛减轻,即为阳性。该试验可以拉开狭窄的椎间孔,减少颈椎小关节周围关节囊的压力,缓解肌肉痉挛,减少神经经根的挤压和刺激,从而减轻疼痛。

椎动脉扭曲试验:用于检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坐位、头颈放松,检查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抱住患者头枕两侧,将患者头向后仰的同时转向一侧,若出现眩晕则为阳性。

头顶部扣击试验:患者端坐,医生一手平按患者头顶,用另一手握拳叩击按在患者头顶的手掌背,如果患者感觉颈部疼痛不适或者向上肢串痛、麻木、为阳性。检查颈椎病或颈椎损伤。怀疑颈椎损伤时,头顶部叩击力及挤压力不宜过重,以免加重损伤。

屈颈试验:用于检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平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下肢伸直,令患者抬头屈颈,若出现上下肢放射性麻木则为阳性。

吞咽试验:患者坐正,嘱患者作吞咽动作,如出现吞咽困难或颈部疼痛为阳性。如果患者能正确说出平日吞咽食物时有疼痛,也是阳性体征。常用于检查颈部病变是否影响吞咽活动。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微屈,检查者立于患者被检查侧,一手推头部

向对侧,同时另一手握该侧腕部作相对牵引,此时臂丛神经受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麻木,则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阿德森试验(Adson)*:患者坐位,用手指触摸患者的桡动脉,同时将其上肢外展后伸并外旋,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并把头部下颌向患侧旋转,若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并出现颈、肩、背疼为阳性。常见于颈肋、前斜角肌综合症及胸廓出口综合征,也见于颈椎病、颈髓肿瘤及颈部肿瘤引起的臂丛神经受压。需加以鉴别

挺胸试验:医者摸及患肢的桡动脉,嘱患者立正尽量将肩部转向后下方作挺胸

动作,若桡动脉搏动减少或消失即为阳性。常见于检查胸廓出口综合征。

上肢过度外展试验:医者摸及患肢的桡动脉,并将患肢被动充分外展,若桡动脉搏动减少或消失者为阳性。

上肢外展握拳试验:嘱患者将两侧上肢外展90°并旋外,双手作连续快速握拳,展开动作。如患侧上肢迅速自远端向近侧出现疼痛、无力、自动下落;而健侧不出现症状,维持1分钟以上者,为阳性。检查胸廓出口综合征。

上肢过度下牵试验:嘱患肢提携重物,或向下牵拉患肢,患肢出现麻痛或紫暗发凉等神经、血管症状者为阳性。常见于检查胸廓出口综合征。

肩部特殊检查

搭肩试验:又称杜加(Dugas)征。将患肢肘关节屈曲,患肢手搭在对侧肩部肘关节能贴近胸壁为正常。若肘关节不能靠近胸壁,或肘关节贴近胸壁时而患肢手不能搭在对侧肩部,或两者均不能,为阳性征。表示肩关节脱位。

直尺试验:正常人肩峰位于肱骨外上髁与肱骨大结节连线的内侧。用直尺贴在上臂的外侧,下端靠近肱骨外上髁,上端如能与肩峰接触则为阳性征,表示肩关节脱位。

肩外展疼痛弧试验:在肩外展60—120°范围内时,因冈上肌腱与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征,这一特定区域内的疼痛称为疼痛弧。见于冈上肌腱炎。

冈上肌腱断裂试验:在肩外展30°--60°范围内时,三角肌用力收缩,但不能外展举起上臂,越外展用力,肩越高耸。但被动外展到此范围以上,患者能主动举起上臂。最初主动外展障碍为阳性征,提示冈上肌腱断裂。

肱二头肌腱抗阻试验:患者屈肘作前臂抗阻力旋后动作,引起肱骨结节间沟部位疼痛为阳性征。见于肱二头肌长

头腱鞘炎。

落臂试验:患者取立位,先将患上肢伸直,被动外展至90°,去除医生的帮助,令其缓慢地放下上肢。如不能慢慢地放下上肢,而出现突然直落到体侧则为本试验阳性。检查肩肌腱袖破裂。

肘部特殊检查

肘三角:正常的肘关节在完全伸直时,肱骨外上髁、内上髁和尺骨鹰嘴在一条直线上。肘关节屈曲90°时,三个骨突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称为肘三角。肘关节脱位时,此三角点关系改变。用于肘关节脱位的检查,和肘关节脱位与肱骨髁上骨折的鉴别。

腕伸肌紧张试验:患者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作腕关节的被动屈曲,引起肱骨外上髁处疼痛者为阳性征,见于肱骨外上髁炎。

前臂试验:1、患者与医者对面而坐,上肢向前伸直。2、医生一手握住肘部,一手握腕部并使前臂内收,握肘部的手推肘关节向外,如有外侧副韧带断裂,则前臂可出现内收运动。若握腕部的手使前臂外展,而拉肘关节向内,出现前臂有外展运动,则为内侧副韧带损伤,均为本试验阳性。检查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腕部特殊检查

握拳尺偏试验:又称芬克斯坦(Finkeisten)征。患者拇指屈曲握拳,将拇指握于掌心内.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尺偏,引起桡骨茎突处明显疼痛为阳性征,见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腕关节位于中立位;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向尺侧偏斜并纵向挤压,若出现下尺桡关节疼痛为阳性征,见于腕三角软骨损伤、尺骨茎突骨折。

屈腕试验:医者手握患者腕部,拇指按压在腕横纹处,同时嘱患腕屈曲,若患手麻痛加重,并放射到中指食指,即为阳性。表示患腕管综合症。

捏--握征:嘱患手拇指与食指尖对捏并成环形。如能成环形者为阴性,如不能成环形而成鸡头状者为阳性。检查有否骨间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

胸部检查

胸廓挤压试验: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被检查者胸骨和胸椎处,前后挤压胸廓,在将两手分别放置在胸廓两侧,向中间挤压,可引起被检查者骨折处剧烈疼痛,称胸廓挤压试验阳性。

腰部检查

拾物试验:让小儿站立,嘱其拾起地上物品。正常小儿可以两膝微屈,弯腰拾物;若腰部有病变,可见屈髋屈膝,腰部挺直、一手扶膝下蹲,一手拾地上的物品,此为该试验阳性。常用于检查儿童脊柱前屈功能有无障碍。

俯卧背伸试验:患儿俯卧。双下肢并拢,医者双手提起双足,使腰部过伸,正常着,脊柱呈弧形后伸状态。如有病变则:大腿和骨盆与腹壁同时离开床面,脊柱呈强直状态。

屈膝屈髋试验(仰卧屈髋试验):患者仰卧位,双腿靠拢,嘱其尽量屈曲髋、膝关节,检查者也可两手推膝使髋、膝关节尽量屈曲,使臀部离开床面,腰部被动前屈,若腰骶部发生疼痛,即为阳性。若行单侧髋、膝屈曲试验,患者一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同样方法,使另侧髋、膝关节尽量屈曲,则腰骶关节和骶髂关节可随之运动,若有疼痛即为阳性。表示有闪筋扭腰、劳损,或者有腰椎椎间关节、腰骶关节或者骶髂关节等病变。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该试验为阴性。

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位,两下肢伸直靠拢,检查者用一手握患者踝部,一手

扶膝保持下肢伸直,逐渐抬高患者下肢,正常者可以抬高70°- 90°而无任何不适

感觉;若小于以上角度即感该下肢有传导性疼痛或麻木者为阳性。多见于坐骨神经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足背屈试验):若将患者下肢直腿抬高到开始产生疼痛的高度,检查者用一手固定此下肢保持膝伸直,另一手背伸患者踝关节,放射痛加重者为直腿抬高踝背伸试验(亦称“加强试验”)阳性。该试验用以鉴别是神经受压还是下肢肌肉等原因引起的抬腿疼痛。

健侧直腿抬高试验:医者作健侧直腿抬高动作,如患侧下肢出现坐骨神经放射痛为阳性。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屈颈试验:可让患者平卧,四肢自然放平,检查者一手托于患者枕部,另一手按于患者胸前。徐徐将患者颈部屈曲,若能够引发患者腰痛及下肢放射痛,即为阳性。此试验原理是:屈颈使枕部离开床面,可令脊髓上升

2cm左右,并使硬膜及神经根受到牵拉,加重了已经发生病变的神经根的紧张程度。

坐位屈颈(Lindner)试验:患者坐位,双腿伸直,然后颈部前屈,如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或患者为减轻牵拉痛而不自主屈膝,即为阳性。阳性见于椎间盘突出症或坐骨神经受压。

仰卧挺腹试验:通过增加椎管内压力,刺激神经根产生疼痛,以诊断椎间盘突出症,具体操作分4个步骤。第1步:病人仰卧,双手放在腹部或身体两侧,以头枕部和双足跟为着力点,将腹部及骨盆用力向上挺起,若患者感觉腰痛及患侧传导性腿痛即为阳性。若传导性腿痛不明显,则进行下一步检查。第2步:患者保持挺腹姿势,先深吸气后暂停呼吸,用力鼓气,直至脸面潮红约30秒钟左右,若有传导性腿痛即为阳性。第3步:在仰卧挺腹姿势下,用力咳嗽,若有传导性腿痛即为阳性。第4步:在仰卧挺腹姿势下,检查者用手轻压双侧颈内静脉,若出现患侧传导痛即为阳性。

股神经牵拉试验: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有意义。病人俯卧,患侧膝关节屈曲,上提小腿,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出现大腿前方痛即为阳性。在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为阳性,而腰4~5腰5骶1此试验为阴性。

Schober试验:令患者直立,在背部正中线髂嵴水平作一标记为零,向下5cm作标记,向上10cm再作另一标记,然后令患者弯腰(双膝保持直立)测量两个标记间距离,若增加少于4cm即为阳性。阳性说明腰椎活动度降低,见于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

骨盆部特殊检查

骨盆挤压与分离试验:患者仰卧位,医生用两手分别压在骨盆的两侧髂前上棘,向内相对挤压为挤压试验;两手分别压在骨盆的两侧髂嵴内侧,向外下方作分离按压称为分离试验。若引起损伤部位疼痛加剧则为阳性征,常见于骨盆环的骨折。

骶髂关节分离试验:又称“4”字试验。患者仰卧位,患侧下肢屈膝屈髋,将患侧下肢外踝放于对侧膝上,作盘腿状。医生一手扶住对侧髂嵴部,另一手将患侧的膝部向外侧挤压,若骶髂关节有病变,则出现该处的疼痛,为阳性征。同样的方法再检查对侧。作此试验应先排除髋关节的病变。

床边试验:又称盖氏兰(Gaensien)征。患者仰卧位,患者靠床边,臀部稍突出床沿,大腿下垂。健侧下肢屈膝屈髋,贴近腹壁,患者双手抱膝以固定腰椎。医生—手扶住髂骨棘以固定骨盆,另一手用力下压于床边的大腿,使髋关节尽量后伸。若骶髂关节发生疼痛则为阳性征,说明骶髂关节病变。

斜扳试验:患者仰卧,健侧腿伸直,患侧腿屈髋,屈膝各90 °,医者一手扶住膝部,一手按住同侧肩部,然后用力使大腿内收,并向下按膝部,如骶髂关节疼痛为阳性。

单髋后伸试验:患者俯卧,两下肢并拢伸直,医者一手按住骶骨中央部,另一手肘部托住患侧大腿下部,用力向上抬起患肢,使之过度后伸,如骶髂关节疼痛为阳性。检查骶髂关节有否病变

髋外展外旋试验,又称“4”字试验:患者仰卧位,被检查一侧下肢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将足架在另一侧膝关节上,使双下肢呈“4”字形。检查者一手放在屈曲的膝关节内侧,另一手放在对侧髂前上棘前面,然后两手向下按压,如被检查侧骶髂关节处出现疼痛即为阳性。说明有骶髂关节病变。

并腿屈髋试验:患者仰卧,医者握踝部,使双下肢并拢,并被动作直腿屈髋动作,若小于60°者为阳性。检查臀肌挛缩症

坐位交腿试验:嘱患者坐位,交叉双腿,不能完成者为阳性。检查臀肌挛缩症。

Ober征:患者侧卧,健侧在下,并使髋膝呈屈曲状。检查者一手固定骨盆,另手握住患肢踝部,使膝关节屈曲90 °状,之后屈髋、外展再伸直。此时放松握踝的手,使患肢自然落下,正常人应落在健肢之后方,如不能落下(或落在健肢的前方),则为阳性。检查髂胫束挛缩。

髋部特殊检查

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又称托马斯(Thomas)征。患者仰卧,将健侧髋膝关节尽

量屈曲,大腿贴近腹壁,使腰部接触床面,以消除腰前凸增加的代偿作用。再让其伸直患侧下肢,若患肢随之跷起而不能伸直平放于床面,即为阳性征。说明该髋关节有屈曲挛缩畸形,并记录其屈曲畸形角度。

髋关节过伸试验:又称腰大肌孪缩试验。患者俯卧位,患侧膝关节屈曲90°,

医生一手握其踝部将下肢提起,使髋关节过伸。若骨盆亦随之抬起.即为阳性征。说明髋关节不能过伸。腰大肌脓肿及早期髋关节结核可有此体征。单腿独立试验:又称屈德伦堡(Trendeienburg)征。此试验是检查髋关节承重机能。先让患者健侧下肢单腿独立,患侧腿抬起,患侧臀邹襞(骨盆)上升为阴性。再让患侧下肢单腿独立,健侧腿抬高,则可见健侧臀皱襞(骨盆)下降,为阳性征。表明持重侧的髋关节不稳或臀中、小肌无力。任何使臀中肌无力的疾病均可出现阳性征。

下肢短缩试验:又称艾利斯(Allis)征。患者仰卧,双侧髋、膝关节屈曲,足跟

平放于床面上,正常两侧膝顶点等高、若一侧较另一侧低即为阳性征。表明股骨或胫腓骨短缩或髋关节脱位。

望远镜试验:又称套迭征。患者仰卧位,医生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握患侧腘窝部,使髋关节稍屈曲,将大腿纵

向上下推拉,若患肢有上下移动感即为阳性征。表明髋关节不稳或有脱位,常用于小儿髋关节先天性脱位的检查。蛙式试验:患儿仰卧,将双侧髋膝关节屈曲90°位,再作双髋外展外旋动作,呈蛀式位。若一侧或双侧大腿不能平落于床面,即为阳性征,表明髋关节外展受限。用于小儿先天性髋脱位的检查。

Ortolani征:患儿平卧,患肢屈髋、屈膝。检查者一手握膝部徐徐外展,另手拇指置于腹股沟下方偏内,余下四指抵住大粗隆,并逐渐向下加压。如感到滑动声,并有弹跳,则表示该关节脱位。如再让髋关节内收,又出现滑动及向外弹跳,表示股骨头又脱位,此即阳性。

股骨头位置的测量

内拉通线又称髂坐结节联线。患者仰卧位,髋关节屈曲45-60°,由髂前上棘至坐骨结节划一联线,正常时此线通过大粗隆顶部。若大粗隆顶部在该线的上方或下方,都表明有病理变化。

布莱安三角患者仰卧位,自髂前上棘与床面作一垂线,自大粗隆顶点与垂直线作一水平线,再自髂前上棘与大租隆顶点之间连一直线,构成一直角三角形。对比两侧三角形的底边长度,若一侧变短,表明该侧大租隆向上移位。

休梅克线患者仰卧位,双下肢伸直于中立位,两侧髂前上棘在一平面,从两侧髂前上棘与大粗隆顶点分别连一直线,正常时两线延长交于脐或脐上中线。若一侧大粗隆上移.则延长线相交于脐下且偏离中线。

膝部特殊检查

浮髌试验:患肢伸直,医生一手虎口对着髌骨上方,手掌压在髌上囊,使液体流入关节腔,另一手示指以垂直方向按压髌骨,若感觉髌骨浮动,并有撞击股骨髁部的感觉,即为阳性征,表明关节内有积液。

抽屉试验:又称推拉试验。患者仰卧,屈膝90°,足平放于床上,医生坐于患肢足前方,双手握住小腿作前后推拉动作。向前活动度增大表明前交叉韧带损伤,向后活动度增大表明后交叉韧带损伤,可作两侧对比检查。

挺髌试验:患侧下肢伸直,医生用拇、示指将髌骨向远端推压,嘱病人用力收缩股四头肌.若引起髌骨部疼痛为阳性征。常见于髌骨软骨软化症。

回旋挤压试验:又称麦克马瑞(Mc·Murry)征。患者仰卧,患腿屈曲,医生一手按在膝上部,另一手握住踝部,使膝关节极度屈曲,然后作小腿外展、内旋.同时伸直膝关节,若有弹响和疼痛为阳性征,表明外侧半月板损伤,反之,作小腿内收、外旋同时伸直膝关节出现弹响和疼痛,表明内侧半月板损伤。

研磨提拉试验:又称阿波来(APley)征。患者仰卧,膝关节屈曲90。,医生用小腿压在患者大腿下端后侧作固定,在双手握住足跟沿小腿纵轴方向施加压力的同时作小腿的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若有疼痛或有弹响,即为阳性征,表明外侧或内侧的半月板损伤;提起小腿作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而引起疼痛,表示外侧副韧带或内侧副韧带损伤。

侧卧屈伸试验:又称重力试验。患者侧卧,被检查肢体在上、医生托住病人的大腿,让其膝关节作伸屈活动,若出现弹响,表明内侧半月板损伤;若膝关节外侧疼痛表示外侧副韧带损伤。同样的方法,被检查的肢体在下作伸屈活动,出现弹响为外侧半月板损伤,出现膝关节内侧疼痛为内侧副韧带损伤。

侧副韧带损伤试验:又称为膝关节分离试验、侧位运动试验。患者伸膝,并固定大腿,检查者用一只手握踝部,另一手扶膝部,作侧位运动检查内侧或外侧副韧带,若有损伤,检查牵扯韧带时,可以引起疼痛或异常活动。

半月板重力试验:检查外侧半月板时,取患侧卧位,将患侧大腿垫高,使小腿离开床面,嘱患者作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如膝外侧发生疼痛或出现弹响为阳性。用同样

方法,健侧卧位可以作内侧半月板检查和健肢的对比检查。检查有否半月板损伤或盘状半月板。

交锁征: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嘱患者作患肢膝关节屈伸活动数次,若突然关节出现疼痛,不能屈伸为阳性。检查有否半月板损伤。

髌骨研磨试验:挤压髌骨,或者上下左右滑动髌骨时有粗糙感和磨嚓音,并伴有疼痛不适,或者一手尽量的将髌骨推向一侧,另一手直接按压髌骨,若髌骨后出现疼痛,均为阳性。髌骨软化症。

单腿下蹲试验:患肢单腿站立,逐渐下蹲时出现膝软,膝痛为阳性,髌下出现磨擦音亦为阳性。检查髌骨软化症。膝过伸试验:患者仰卧,膝关节伸直平放。医者一手握伤肢踝部,另一手按压膝部,使膝关节过伸,髌下脂肪垫处有疼痛,即为阳性。检查髌下脂肪垫损伤。

髌腱松弛压痛试验:患者仰卧,膝伸直。医者一手拇指放在内膝眼或外膝眼处,另一手掌根放在前一拇指指背上,放松股四头肌(髌腱松弛),逐渐用力向下压拇指,压处有明显疼痛感。再令患者收缩股四头肌,重复以上动作,且压力相等,若出现疼痛减轻者为阳性。检查髌下脂肪垫损伤。

踝与足部检查

捏小腿三头肌试验:患者坐位,足垂床边,医者用手捏挤小腿三头肌肌腹,如果引起足踝跖曲,为阴性,如果无足踝跖曲为阳性。检查跟腱是否断裂。

跟腱挛缩试验:患者坐位,如膝关节屈曲,跖屈畸形为比目鱼肌挛缩。如膝关节伸直,足跖屈畸形,为腓肠肌挛缩。如膝伸直或屈曲位均出现跖屈畸形,为双肌挛缩。检查跟腱挛缩是由比目鱼肌挛缩所致,还是腓肠肌挛缩所致。前足横挤试验:医者用手握住患足前足部横向用力加压,若出现剧烈疼痛为阳性。检查跖骨骨折。

跟轴线测量:患者站立位,作跟腱纵轴线和跟骨纵轴线。若两条线重叠为阴性,若两线成角为阳性。检查有否足内翻或外翻畸形。

足弓指数测定:足平放在地板上,测量足跟到第二足趾尖的长度为足长度,足最高处至地板的距离为足弓高度。正常指数=足弓高度×100/足长度≈29~31指数小于29为扁平足,大于31为高弓足。检查足弓是否正常。

足内、外翻试验:将踝关节内翻引起外侧疼痛,表示外侧副韧带损伤;踝关节外翻引起内侧疼痛,表示内侧副韧带损伤。

下肢体格检查讲义

骨科下肢疾病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按程序: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动诊 ?测量 ?特殊试验 骨科体格检查注意事项 ?充分暴露 ?双侧对比 ?动静结合 ?指示引导 ?系统检查与局部检查相结合 ?客观检查与主观症状相结合 ?手法规范,避免加重损伤和促进扩散 ?外固定时检查感觉、血运及固定情况 视诊 ?步态姿势、轴线(各方向和体位观察四肢和躯干) ?局部皮肤有无发红、发绀、色素沉着、发亮或静脉怒张

?软组织有无肿胀和淤血 ?肌肉有无萎缩或肌纤维颤动 ?有无包块,颜色如何 ?瘢痕、创面、窦道、分泌物及其性质 ?伤口形状与深度,有无异物残留及活动性出血 ?局部包扎和固定情况 ?有无畸形,如肢体长短、粗细或者成角畸形 触诊 ?压痛:部位、深度、范围、程度和性质 ?各骨性标志有无异常 ?有无异常活动及骨擦感 ?局部温度和适度,双侧对比 ?包块:部位、硬度、大小、活动度、与邻近组织关系、波动感?肌肉有无痉挛或萎缩 ?与骨科相关的神经系统检查:感觉、运动、反射、自主神经叩诊 ?主要检查有无叩击痛 ?轴向叩击痛(传导痛) ?棘突叩击痛 ?脊柱间接叩痛 ?神经干叩击征(Tinel征)

听诊 ?弹响和摩擦音 ?骨传导音 ?肢体血流杂音 动诊 ?主动运动 1.肌力测定 2.关节主动运动功能 3.角度测量(中立位0度法) ?被动运动 1.与主动运动方向相同的被动运动 2.与主动运动方向不同的被动运功,如牵拉挤压、侧方挤压等 ?异常活动 1.关节强直 2.关节运动范围减小 3.关节运动范围超常 4.假关节活动 量诊 ?肢体长度测量,骨性标志点 ?肢体和关节周径测量 ?肢体轴线测定

骨科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

骨科体格检查 1.杜加征Dugas sign :在正常情况下将手搭到对侧肩部,其肘部可以贴近胸壁,称为Dugas 征阴性。有脱位时,将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称为Dugas 征阳性。 2.米尔征Mill sign 又称为伸肌腱牵拉试验:伸肘、握拳、屈腕,然后前臂旋前,此时肘外侧出现疼痛为阳性,常见于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 of humerus ,或称网球肘 tennis elbow 。 3.Adson 试验:是查明血管是否受压的一种检查方法。其方法如下:病人端坐,两手置于膝上,头转向患侧,下颌抬起使颈伸直。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此时检查患肢桡动脉搏动。如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为Adson 试验阳性。 4.屈腕试验(Phalen 征):是检查正中神经是否受压的一种检查方法,检查方法为:让病人屈肘、前臂上举,双腕同时屈曲90 度,1 分钟内患侧即会诱发出神经刺激症状,即屈腕试验阳性。 5.Finkelstein 试验:指握拳尺偏腕关节时,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称为Finkelstein 试验阳性。多见于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6.毛细血管回流试验:即指压皮肤表面时,皮色变白,放开指压的手指后,皮色很快恢复红色者,表示活力良好。皮色恢复缓慢,甚至不恢复者,则活力不良或无活力。7.Froment 征:指示指用力与拇指对指时,呈现示指近侧指间关节明显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及拇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以及手部尺侧、环指尺侧半和小指掌背侧面感觉障碍。见于尺神经损伤。 8.Allen 试验:可检查尺桡动脉通畅和两者间的吻合情况,方法是:让病人用力握拳,将手中血液驱至前臂,检查者用两手拇指分别用力按压前臂远端尺桡动脉,不让血流通过,再让病人伸展手指,此时手部苍白缺血,然后放开压迫的尺动脉,让血流通过,则全手迅速变红。重复上述试验,然后放开压迫的桡动脉,全手也迅速变红。若放开尺动脉或桡动脉压迫后,手部仍呈苍白,则表示该动脉断裂或栓塞。 9.手的休息位rest position :即手处于自然状态的姿势。此种姿势手内肌、外在肌、关节囊和韧带的张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表现为腕关节背伸10 度至15 度,轻度尺偏,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呈半屈曲位,从示指到小指越向尺侧屈曲角度越大,各指尖指向腕舟骨结节,拇指轻度向掌侧外展,其指腹接近或触及示指远侧指间关节桡侧。 10.手的功能位functional position :即手可以随时发挥最大功能的位置。表现为腕关节背伸20度至25度,轻度尺偏,拇指处于对掌位,其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微屈,其它手指略微分开,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呈半屈曲位,远侧指间关节轻度屈曲,各指的关节屈曲位置较一致。 11.神经叩击试验(Tinel 征):既可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亦可检查神经修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即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性疼痛,并有麻痛感向该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表示为神经损伤的部位。或从神经修复处向远端沿神经干叩击,Tinel 征阳性则是神经恢复的表现。 下肢特殊体检 1.颈干角:股骨颈的长轴线与股骨干的纵轴线之间形成的角称为颈干角,它的正常范围在110?140度,平均127度。若颈干角小于110度为髋内翻,大于140度为髋外翻。 2?前倾角:股骨颈的长轴与股骨干的额状面形成的角度,称为前倾角。成年人约为12?15 度。

骨科体格检查教材

骨科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 1.系统全面:在详细询问病史的基础上,应按次序检查全身及局部体征。 2.充分显露:检查室的温度应适宜,小儿尽量脱去衣服,成人可仅穿短裤。充分显露是骨科对比检查的先决条件。 3.仔细对比:先进行患侧与健侧对比,如果两侧均有问题,可与年龄、性别、体型相似的健康人相对比。对比在骨科检查中很重要。 4.正确测量:应以正确的手法,准确测量肢体长度、周径、关节活动度、肌力强弱、皮肤温度等数值,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体征,使结果具有可比性。 5.反复检查:某些病损早期仅有功能性变化,X线片无异常,随着疾病的发展,才出现器质性改变。因此,反复耐心的和定期检查可以避免诊断疾病能力及检查方法的局限性。 6.检查工具:卷尺,关节量角器,指关节量角器,旋前、旋后量角器,叩诊锤,大头针,音叉,棉花,盛有冷、热水的试管,半导体皮肤点温计,握力计,有刻度木板等。 【骨科病历的书写】骨科病历的书写记录与普通外科病历的要求基本相同,但对于特有的症状(疼痛、跛行、畸形、关节僵硬、无力、功能障碍等)、专科检查和X线片要求详细描绘。例如疼痛应了解: (1)疼痛发生的情况、日期、起病方式?外伤或其它诱因?伴有其它症状? (2)疼痛的部位:初起时在何处?蔓延何方?游走性? (3)疼痛的性质:胀痛、酸痛、刺痛、烧灼样痛、麻痛、放射性痛、跳痛? (4)疼痛发生的时间、频率?持续性痛或间歇性痛? (5)影响因素:季节、气候?活动、动作、运动量?休息、晨起后疼痛? (6)接受何种治疗?时间、地点、方法、效果? 一、骨科体格检查 【视诊】 1.一般情况:神志、面色、营养、发育、体型、肤色、皮温、出汗程度、色素斑、静脉怒张。创面的肉芽、分泌物及周围组织情况。肌肉萎缩或肥大、松弛或挛缩、痉挛或震颤等。肿块的部位、形状、大小。 2.静态观察:从前面、侧面、后面、站位、坐位、卧位,观察躯干及肢体的轴线、夹角、生理弯曲有无异常和畸形,两侧是否对称? 3.动态观察:观察上肢梳头、打结、解扣等动作。躯干及下肢在站立、行走、伸屈、旋转、下蹲、跑跳时的姿势及步态。 【触诊】 1.压痛:从正常区向病变区触诊。手法上应先轻后重,以判断压痛的深浅。确定压痛部位对诊断十分重要,宜附简图说明。 2.肿块:肿块的形状、大小、质地、压痛、深度、硬度、移动性(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表面有无分叶、波动及震颤。区域淋巴结是否肿大。 3.皮肤温度、湿度、张力、弹性、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有无凹陷性水肿?瘢痕组织与深部组织有无粘连。 4.异常感觉:如骨擦感、皮下捻发音、肌腱的弹跳、关节囊厚韧。 【叩诊】 1.轴向叩击痛:远离伤处,沿肢体纵轴叩击,能诱发出伤处疼痛者,表示伤处骨折。 2.局部叩击:能引起疼痛者,常表示病变部位深在。 【听诊】

膝关节体格检查简版

膝关节体格检查 除了现代化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和详细的病史询问外,正规、准确的体格检查对膝关节疾病的诊断也十分重要.和其余部位的骨科检查一样,其也分为望、触、动、量四个部分,同时还包括膝关节特有的手法检查和血管神经的检查。 一、望诊 望诊是通过目测观察患者的大体异常。检查时建议完全暴露双侧膝关节,内容包括观察患者的步态和姿势、关节畸形情况及活动度,还包括局部情况,如颜色、瘢痕、肿物等。对异常处可进一步加以动、触、量明确。 行走时的姿态称为步态.患膝因为负重时疼痛而表现为着地相时间短缩、负重时间减小,为“抗痛性步态”。同时出现行走谨慎、步幅减小、步速减慢、不敢以患肢为轴旋转的“保护性步态”.当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如关节交锁时,行走时膝关节活动僵硬,髋部活动增大,躯体出现摇摆。以上总的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跛行。 正常膝关节屈曲120~130°,过伸5~10°,屈膝90°位小腿内旋10°,外旋20°。检查时需两侧对照(图1)。 畸形是指膝关节外观的改变超出了正常的生理变异。正常双下肢伸直时,双膝内侧和双内踝可同时并拢。当双膝内侧可并拢而内踝分开,为膝外翻(“X”形腿);双内踝可以并拢而膝内侧分开,为膝内翻(“O"形腿)(图2、3)。如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为屈曲畸形,多见于急性损伤、游离体嵌顿、半月板异常及严重骨关节炎等。正常膝关节可有轻度的过伸,但如过伸角度过大,则为膝反张,常见于后交叉韧带损伤或后外侧复合体损伤.如有上述异常可进一步进行仰卧位的手工大体测量(详见量诊).下肢的角度畸形在双下肢负重站立位时更易于呈现,故站立位检查也十分重要,并可辅以双下肢全长站立位X线片的测量. 图1 图2 图3双下肢不等长可导致外观的长度畸形.其可能是结构性的,也可能是姿势性的,如髋的内收外展、骨盆的倾斜均可影响下肢外观上的长短。因此,下肢长度望诊时需仰卧位双膝放松伸直、内外翻及旋转均对称,比较双侧内踝的位置是否对称。如患膝不能完全伸直,可将健侧放置与患侧同样的位置进行观察。 急性损伤时,由于下肢软组织肿胀瘀血、膝关节腔内积液,患肢可出现周径增粗。而慢性患者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肢体变细。早期的肌肉萎缩主要发生于股四头肌内侧头,其有时可通过望诊发现,表现为髌骨内上方肌腹平坦,严重者髌上大腿周径变小,甚至累及小腿,可进一步进行两侧对比测量(详见量诊). 急性损伤或慢性病变均可由于不同原因形成膝关节不同程度的肿胀。膝骨关节炎表现为膝关节的弥漫性肥大。关节积液或滑膜弥漫性增生可表现为膝眼、髌上囊的局限性肿胀,进一步可通过浮髌试验明确(详见触诊)。半月板囊肿、腘窝囊肿、膝部肿瘤均可表现为相应部位的肿块,有些于膝关节活动或站立时更明显。

常用骨科体格检查

常用特殊检查 颈部检查 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双手手指互相嵌夹相扣,以手掌面压于患者头顶部或者前额部,两前臂掌侧夹于患者头两侧保护,不使头颈歪斜,同时向患侧或健侧屈曲颈椎,也可以前屈后伸,若出现颈部或上肢放射痛加重,即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或颈椎间盘突出症。该试验是使椎间孔变窄,从而加重对颈神经根的刺激,故出现疼痛或放射痛。 侧屈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 test):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并向患侧屈曲,下颌转向健侧,检查者双手放在患者头顶向下挤压。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手部放射即为阳性。最常见于C5椎间盘突出症,此时疼痛向拇指、手及前臂放射。怀疑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后仰椎间孔挤压试验(Jackson test):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检查者双手交叉放在患者头顶上,再向下方挤压。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上肢放射,即为阳性。阳性结果见于颈椎病。怀疑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颈椎间孔分离试验:检查者一手托住患者颏下部,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后逐渐向上牵引头部,如患者感到颈部和上肢的疼痛减轻,即为阳性。该试验可以拉开狭窄的椎间孔,减少颈椎小关节周围关节囊的压力,缓解肌肉痉挛,减少神经经根的挤压和刺激,从而减轻疼痛。 椎动脉扭曲试验:用于检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坐位、头颈放松,检查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抱住患者头枕两侧,将患者头向后仰的同时转向一侧,若出现眩晕则为阳性。

头顶部扣击试验:患者端坐,医生一手平按患者头顶,用另一手握拳叩击按在患者头顶的手掌背,如果患者感觉颈部疼痛不适或者向上肢串痛、麻木、为阳性。检查颈椎病或颈椎损伤。怀疑颈椎损伤时,头顶部叩击力及挤压力不宜过重,以免加重损伤。 屈颈试验:用于检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平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下肢伸直,令患者抬头屈颈,若出现上下肢放射性麻木则为阳性。 吞咽试验:患者坐正,嘱患者作吞咽动作,如出现吞咽困难或颈部疼痛为阳性。如果患者能正确说出平日吞咽食物时有疼痛,也是阳性体征。常用于检查颈部病变是否影响吞咽活动。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微屈,检查者立于患者被检查侧,一手推头部 向对侧,同时另一手握该侧腕部作相对牵引,此时臂丛神经受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麻木,则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阿德森试验(Adson)*:患者坐位,用手指触摸患者的桡动脉,同时将其上肢外展后伸并外旋,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并把头部下颌向患侧旋转,若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并出现颈、肩、背疼为阳性。常见于颈肋、前斜角肌综合症及胸廓出口综合征,也见于颈椎病、颈髓肿瘤及颈部肿瘤引起的臂丛神经受压。需加以鉴别 挺胸试验:医者摸及患肢的桡动脉,嘱患者立正尽量将肩部转向后下方作挺胸 动作,若桡动脉搏动减少或消失即为阳性。常见于检查胸廓出口综合征。 上肢过度外展试验:医者摸及患肢的桡动脉,并将患肢被动充分外展,若桡动脉搏动减少或消失者为阳性。 上肢外展握拳试验:嘱患者将两侧上肢外展90°并旋外,双手作连续快速握拳,展开动作。如患侧上肢迅速自远端向近侧出现疼痛、无力、自动下落;而健侧不出现症状,维持1分钟以上者,为阳性。检查胸廓出口综合征。

骨科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

骨科体格检查 1.杜加征Dugas sign:在正常情况下将手搭到对侧肩部,其肘部可以贴近胸壁,称为Dugas征 阴性。有脱位时,将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称为Dugas征阳性。 2.米尔征Mill sign又称为伸肌腱牵拉试验:伸肘、握拳、屈腕,然后前臂旋前,此时肘外侧 出现疼痛为阳性,常见于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 of humerus,或称网球肘tennis elbow。 3.Adson试验:就是查明血管就是否受压得一种检查方法。其方法如下:病人端坐,两手置于 膝上,头转向患侧,下颌抬起使颈伸直。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此时检查患肢桡动脉搏动。 如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为Adson试验阳性。 4.屈腕试验 (Phalen征):就是检查正中神经就是否受压得一种检查方法,检查方法为:让病 人屈肘、前臂上举,双腕同时屈曲90度,1分钟内患侧即会诱发出神经刺激症状,即屈腕试验阳性。 5.Finkelstein试验:指握拳尺偏腕关节时,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称为Finkelstein试验阳 性。多见于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6.毛细血管回流试验:即指压皮肤表面时,皮色变白,放开指压得手指后,皮色很快恢复红色 者,表示活力良好。皮色恢复缓慢,甚至不恢复者,则活力不良或无活力。 7.Froment征:指示指用力与拇指对指时,呈现示指近侧指间关节明显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 伸及拇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以及手部尺侧、环指尺侧半与小指掌背侧面感觉障碍。见于尺神经损伤。 8.Allen试验:可检查尺桡动脉通畅与两者间得吻合情况,方法就是:让病人用力握拳,将手中血液驱至前臂,检查者用两手拇指分别用力按压前臂远端尺桡动脉,不让血流通过,再让病人伸展手指,此时手部苍白缺血,然后放开压迫得尺动脉,让血流通过,则全手迅速变红。重复上述试验,然后放开压迫得桡动脉,全手也迅速变红。若放开尺动脉或桡动脉压迫后,手部仍呈苍白,则表示该动脉断裂或栓塞。 9.手得休息位rest position:即手处于自然状态得姿势。此种姿势手内肌、外在肌、关节 囊与韧带得张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表现为腕关节背伸10度至15度,轻度尺偏,掌指关节与指间关节呈半屈曲位,从示指到小指越向尺侧屈曲角度越大,各指尖指向腕舟骨结节,拇指轻度向掌侧外展,其指腹接近或触及示指远侧指间关节桡侧。 10.手得功能位functional position:即手可以随时发挥最大功能得位置。表现为腕关节背 伸20度至25度,轻度尺偏,拇指处于对掌位,其掌指关节与指间关节微屈,其它手指略微分开,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呈半屈曲位,远侧指间关节轻度屈曲,各指得关节屈曲位置较一致。 11.神经叩击试验(Tinel征):既可判断神经损伤得部位,亦可检查神经修复后,再生神经纤 维得生长情况。即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性疼痛,并有麻痛感向该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表示为神经损伤得部位。或从神经修复处向远端沿神经干叩击,Tinel征阳性则就是神经恢复得表现。 下肢特殊体检 1.颈干角:股骨颈得长轴线与股骨干得纵轴线之间形成得角称为颈干角,它得正常范围在 110~140度,平均127度。若颈干角小于110度为髋内翻,大于140度为髋外翻。 2.前倾角:股骨颈得长轴与股骨干得额状面形成得角度,称为前倾角。成年人约为12~15度。 3.Pauwells角:就是指股骨颈骨折远端骨折线与两侧髂嵴连线得夹角。Pauwells角越大,骨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脊柱特殊体检 1.上臂牵拉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on sign:检查者一手扶患侧颈部,一手握患腕,向相反方向牵拉。此时因臂丛神经被牵张,刺激已受压之神经根而出现放射痛、麻木感,为阳性,见于颈椎病。 2.椎间孔挤压试验(压头试验)Spurling sign:患者端坐,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检查者用手掌在其头顶加压,出现颈痛并向患手放射为阳性,见于颈椎病。 3.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 sign及加强试验Bragard sign: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正常人神经根有4mm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度~70度始感腘窝不适。本 症患者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抬高到60度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 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其阳性率约为90%。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降低患 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这时再被动背屈患肢踝关节以牵拉坐骨神经,如又出现放 射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 4.健肢抬高试验(Fajersztajn征):直腿抬高健侧肢体时,健侧神经根袖牵拉硬膜囊向远端移动。从而使患侧神经根也随之向下移动,当患侧椎间盘突出在神经根的腋 部时,神经根向远端移动受到限制而引起疼痛。如突出的椎间盘在肩部时则为阴性。 检查时病人仰卧,当健侧直腿抬高时,患侧出现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 5.仰卧挺腹试验:病人仰卧,作挺腹抬臀动作,使臀部和背部离开床面,出现患肢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 6.股神经牵拉试验:病人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上提伸直的下肢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者为 阳性。此方法用于检查L2~3和L3~4椎间盘突出的病人。 7.屈颈试验(linder征):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两下肢伸直,此时坐骨神经已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然后向前屈颈而引起患侧下肢的放射疼痛为阳性。 骨盆特殊体检 1.骨盆分离试验与挤压试验阳性:医生双手交叉撑开两髂嵴,此时两骶髂关节的关节面凑合得更紧贴,而骨盆的骨盆前环产生分离,如出现疼痛即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医生用双手挤压病人的两髂嵴,伤处出现疼痛为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2.骶髂关节扭转试验Gaenslen sign:病人仰卧,屈健侧髋、膝,让病人抱住;病侧大腿垂直于床缘外。检查者一手按健侧膝,一手压病侧膝,出现骶髂关节痛者为阳性,说明腰骶关节有病变。 3.腰骶关节过伸试验Naoholos sign:病人俯卧,检查者前臂插在病人两大腿前侧,另一手压住腰部,将病人大腿向上抬,若骶髂关节有病,即有疼痛。 4.骶髂关节斜扳试验:病人仰卧,充分屈曲病侧髋、膝关节,检查者一手按住患侧肩部,一手按住患侧膝部外侧,向健侧推去,骶髂关节疼痛者为阳性。 上肢特殊体检 1.杜加征Dugas sign:在正常情况下将手搭到对侧肩部,其肘部可以贴近胸壁,称为Dugas 征阴性。有脱位时,将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称为Dugas征阳性。 2.米尔征Mill sign又称为伸肌腱牵拉试验:伸肘、握拳、屈腕,然后前臂旋前,此时肘

常用骨科体格检查

常用骨科体格检查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常用特殊检查 颈部检查 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双手手指互相嵌夹相扣,以手掌面压于患者头顶部或者前额部,两前臂掌侧夹于患者头两侧保护,不使头颈歪斜,同时向患侧或健侧屈曲颈椎,也可以前屈后伸,若出现颈部或上肢放射痛加重,即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或颈椎间盘突出症。该试验是使椎间孔变窄,从而加重对颈神经根的刺激,故出现疼痛或放射痛。 侧屈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 test):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并向患侧屈曲,下颌转向健侧,检查者双手放在患者头顶向下挤压。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手部放射即为阳性。最常见于C5椎间盘突出症,此时疼痛向拇指、手及前臂放射。怀疑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后仰椎间孔挤压试验(Jackson test):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检查者双手交叉放在患者头顶上,再向下方挤压。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上肢放射,即为阳性。阳性结果见于颈椎病。怀疑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颈椎间孔分离试验:检查者一手托住患者颏下部,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后逐渐向上牵引头部,如患者感到颈部和上肢的疼痛减轻,即为阳性。该试验可以拉开狭窄的椎间孔,减少颈椎小关节周围关节囊的压力,缓解肌肉痉挛,减少神经经根的挤压和刺激,从而减轻疼痛。 椎动脉扭曲试验:用于检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坐位、头颈放松,检查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抱住患者头枕两侧,将患者头向后仰的同时转向一侧,若出现眩晕则为阳性。 头顶部扣击试验:患者端坐,医生一手平按患者头顶,用另一手握拳叩击按在患者头顶的手掌背,如果患者感觉颈部疼痛不适或者向上肢串痛、麻木、为阳性。检查颈椎病或颈椎损伤。怀疑颈椎损伤时,头顶部叩击力及挤压力不宜过重,以免加重损伤。 屈颈试验:用于检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平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下肢伸直,令患者抬头屈颈,若出现上下肢放射性麻木则为阳性。 吞咽试验:患者坐正,嘱患者作吞咽动作,如出现吞咽困难或颈部疼痛为阳性。如果患者能正确说出平日吞咽食物时有疼痛,也是阳性体征。常用于检查颈部病变是否影响吞咽活动。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微屈,检查者立于患者被检查侧,一手推头部向对侧,同时另一手握该侧腕部作相对牵引,此时臂丛神经受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麻木,则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阿德森试验(Adson)*:患者坐位,用手指触摸患者的桡动脉,同时将其上肢外展后伸并外旋,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并把头部下颌向患侧旋转,若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并出现颈、肩、背疼为阳性。常见于颈肋、前斜角肌综合症及胸廓出口综合征,也见于颈椎病、颈髓肿瘤及颈部肿瘤引起的臂丛神经受压。需加以鉴别 挺胸试验:医者摸及患肢的桡动脉,嘱患者立正尽量将肩部转向后下方作挺胸动作,若桡动脉搏动减少或消失即为阳性。常见于检查胸廓出口综合征。 上肢过度外展试验:医者摸及患肢的桡动脉,并将患肢被动充分外展,若桡动脉搏动减少或消失者为阳性。 上肢外展握拳试验:嘱患者将两侧上肢外展90°并旋外,双手作连续快速握拳,展开动作。如患侧上肢迅速自远端向近侧出现疼痛、无力、自动下落;而健侧不出现症状,维持1分钟以上者,为阳性。检查胸廓出口综合征。 上肢过度下牵试验:嘱患肢提携重物,或向下牵拉患肢,患肢出现麻痛或紫暗发凉等神经、血管症状者为阳性。常见于检查胸廓出口综合征。 肩部特殊检查

肩关节体格检查概述

肩关节体格检查概述 与传统骨科的体格检查程序类似,对于肩关节疾患也是从“视、触、动、量(包括特殊试验)”等方面进行检查。 一、“视”:患者双肩应充分暴露,观察肩关节的轮廓,有无外伤、手术改变,有无肌肉萎缩,畸形、肿块等。 二、“触”:分别于肩锁关节、喙突、喙肱韧带、肱骨大结节、肱二头肌长头腱、Bankart点(盂唇前缘中点)等部位检查有无压痛。为了与颈椎病鉴别,还需了解颈椎有无压痛。 三、“动”:主要观察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肩关节活动度受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骨胸壁活动度的共同影响。其中盂肱关节属于球窝关节,有很大的关节活动度。为了简化临床检查程序,通常检查肩前屈(forward flexion)、外展(abduction)、外旋(external rotation)、内旋(internal rotation)四个方向的活动度。 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前屈90°)内收0-75°前屈 0-180°0-130° 外展0-180°后伸 0-60°0-40° 屈肘90°,肩关节中立位:内旋:0-90°;外旋:0-90° 屈肘90°,肩外展90°:旋前:0-90°;旋后:0-90°

前屈活动度 上肢保持内收位,肘关节伸直,上肢自前方向上举直至超过头顶,前屈至最上方时掌心向前。 外展活动度 上肢保持肘关节伸直,自身体侧方向上举直至超过头顶,外展至最上方时掌心向外。 外旋活动度 内收位外旋:患者肩内收位,肘部贴紧身体,屈肘90度,前臂旋转中立位。肩关节外旋使手向侧方移动。

外展位外旋(注意:检查者只是保持肢体位置) 患者肩外展90度位,屈肘90度,前臂旋后掌心向前。肩关节外旋使手向体后移动。 内旋活动度 肩关节内旋,使手从后下方向上方摸背,保持手心向后。以拇指尖所能触及到最高的脊椎棘突,作为内旋活动度的衡量标志。

膝关节体格检查 简版

膝关节体格检查除了现代化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和详细的病史询问外,正规、准确的体格检查对膝关节疾病的诊断也十分重要。和其余部位的骨科检查一样,其也分为望、触、动、量四个部分,同时还包括膝关节特有的手法检查和血管神经的检查。 一、望诊 望诊是通过目测观察患者的大体异常。检查时建议完全暴露双侧膝关节,内容包括观察患者的步态和姿势、关节畸形情况及活动度,还包括局部情况,如颜色、瘢痕、肿物等。对异常处可进一步加以动、触、量明确。 行走时的姿态称为步态。患膝因为负重时疼痛而表现为着地相时间短缩、负重时间减小,为“抗痛性步态”。同时出现行走谨慎、步幅减小、步速减慢、不敢以患肢为轴旋转的“保护性步态”。当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如关节交锁时,行走时膝关节活动僵硬,髋部活动增大,躯体出现摇摆。以上总的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跛行。 正常膝关节屈曲120~130°,过伸5~10°,屈膝90°位小腿内旋10°,外旋20°。检查时需两侧对照(图1)。 畸形是指膝关节外观的改变超出了正常的生理变异。正常双下肢伸直时,双膝内侧和双内踝可同时并拢。当双膝内侧可并拢而内踝分开,为膝外翻(“X”形腿);双内踝可以并拢而膝内侧分开,为膝内翻(“O”形腿)(图2、3)。如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为屈曲畸形,多见于急性损伤、游离体嵌顿、半月板异常及严重骨关节炎等。正常膝关节可有轻度的过伸,但如过伸角度过大,则为膝反张,常见于后交叉韧带损伤或后外侧复合体损伤。如有上述异常可进一步进行仰卧位的手工大体测量(详见量诊)。下肢的角度畸形在双下肢负重站立位时更易于呈现,

故站立位检查也十分重要,并可辅以双下肢全长站立位X线片的测量。 图1 图2 图3 双下肢不等长可导致外观的长度畸形。其可能是结构性的,也可能是姿势性的,如髋的内收外展、骨盆的倾斜均可影响下肢外观上的长短。因此,下肢长度望诊时需仰卧位双膝放松伸直、内外翻及旋转均对称,比较双侧内踝的位置是否对称。如患膝不能完全伸直,可将健侧放置与患侧同样的位置进行观察。 急性损伤时,由于下肢软组织肿胀瘀血、膝关节腔内积液,患肢可出现周径增粗。而慢性患者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肢体变细。早期的肌肉萎缩主要发生于股四头肌内侧头,其有时可通过望诊发现,表现为髌骨内上方肌腹平坦,严重者髌上大腿周径变小,甚至累及小腿,可进一步进行两侧对比测量(详见量诊)。 急性损伤或慢性病变均可由于不同原因形成膝关节不同程度的肿胀。膝骨关节炎表现为膝关节的弥漫性肥大。关节积液或滑膜弥漫性增生可表现为膝眼、髌上囊的局限性肿胀,进一步可通过浮髌试验明确(详见触诊)。半月板囊肿、腘窝囊肿、膝部肿瘤均可表现为相应部位的肿块,有些于膝关节活动或站立时更明显。 二、触诊 首先应对所有的骨性标志进行触诊,包括髌骨、股骨髁、腓骨头、胫骨结节、Gerdy结节、胫股关节间线等。着重于压痛、皮温、肌张力的检查。 压痛可为弥漫的和局限的。局限的压痛点一般提示相应结构的损伤。如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可引起髌骨内侧缘压痛,常见于髌骨脱位;侧副韧带损伤可引起韧带附着点的压痛;肌腱止点的压痛提示肌腱损伤或滑囊炎;胫股关节间

骨科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1. 病人,女,38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双手指关节及手腕关节肿胀、疼痛,晨起时活动不灵活,1小时后可缓解,近一年来发现手开始变形。体检:双侧指间关节肿大,压痛明显,X线检查见指间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囊样变;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阴性,血沉15mm/h。试述诊断及治疗原则。 答案: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原则:控制炎症,消除关节水肿,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 1. 男性,8岁,右小腿上端疼痛10天,伴高热、咽痛、食欲不振。有膝部扭伤史。体格检查:体温39.2℃,脉搏120次/分,右小腿上端红、肿、热,膝关节呈30°屈曲位,伸直时痛加重,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该病人的初步诊断是什么? 答案:该病人的初步诊断是右胫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病年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及X 线表现均符合这一诊断。 2. 女性,9岁,8天前突发左髋剧痛,左下肢活动受限,伴畏寒、高热、全身不适及食欲不振,急重病容,贫血,体温38.7℃,脉搏100次/分,左大腿近端肿胀,皮温升高,但外观无异常,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深压痛,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答案:最可能的诊断是左髋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发病年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均符合这一诊断。 3. 男性,13岁,左膝肿痛伴发热7天,有跌伤史,初始高热寒战,体温达到39℃,左膝肿痛,行走时痛重、拒压,浮髌试验阳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试问最可能的诊断、最有价值的进一步检查,以及此时应怎么处理? 答案:①最可能的诊断是左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②最有价值的进一步检查是膝关节穿刺,并作革兰氏染色涂片及脓培养;③及时的处理应该是膝关节腔冲洗闭式引流 4. 男性,13岁,跌倒后10天,左膝上疼痛5天,伴高热39℃以上,寒战,烦躁,膝上皮温高、压痛,左膝屈曲状,浮髌试验阴性,X线检查未见异常,此时行局部脓肿分层穿刺骨膜下抽出混浊液体。试问病人的诊断、应作哪些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 答案:①诊断应该是左股骨下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②进一步检查应该是抽出液行革兰氏染色涂片及脓培养;③治疗方案应该是手术开窗引流。 5. 男性,14岁,突然寒战、高热3天,左膝部痛,活动受限,发病前一周有跌伤史,浮髌试验阳性,左膝红肿热痛,心脏正常,X线片显示左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增宽。试问比较准确的诊断、还需作哪些进一步的检查,以及其最佳治疗方案? 答案:①较准确的诊断是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②进一步的检查是膝关节穿刺抽液行革兰氏染色涂片及脓培养;③最佳治疗方案是膝关节切开引流。 1. 男性青年人,无意中发现左膝内下有一硬性肿物,触之不痛,质地硬,边界清楚,X线示左胫骨上端内侧有一边缘清楚,杵形肿块。试述疾病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答案:初步诊断为良性骨肿瘤,骨软骨瘤的可能性大。应与骨软骨瘤恶变、异位骨化、骨化性肌炎、外伤后骨痂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对于无症状者可以不予处理,观察病情的变化。如果具有手术指征,则选择手术治疗。

骨科病历书写要点

1.现病史 (1)损伤:损伤情况(时间、地点、致伤种类、受伤姿势),局部及全身症状,现场救治情况。 (2)炎症:发病缓急、发热情况、肿块性质,窦道有无死骨排出及畸形情况。 (3)有疼痛、跛行、畸形、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或丧失者,要详细记录其特点、演变过程、治疗经过和疗效。 (4)肿块:发现时间、部位、大小、生长速度,有无疼痛及与运动的关系等。 2.过去史 (1)结核病人应了解肺、淋巴结及其他脏器结核病史。 (2)有肿块者应了解肿瘤史、外伤史或感染情况。 (3)损伤史:了解既往损伤情况及治疗结果。 3.个人史 与职业有关者应了解其工作环境、工种、操作方式,有无毒物接触史及同车间工人健康状况。 4.家族史 (1)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患者要询问家族中有无类似病人。 (2)结核病人要了解家族成员中有无肺结核史、淋巴结核史。 5.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 (1)视诊:病变部位的肿胀、肿块、畸形、皮肤色泽、创面(肉芽及分泌物性质)、窦道、瘢痕、皮下静脉等,患肢的姿势、步态和活动情况。(2)触诊:压痛及其范围,有无放射痛,肿块(部位、大小、形态、质地、边界、表面情况、活动度、深度、与骨关节的关系)、局部皮温、全身或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3)运动:自主运动与被动运动,静态和动态的检查(需与健侧对比)。上肢包括手功能的检查,下肢包括步态检查,脊柱包括站立活动检查。 (4)测量: 肢体:测量长度和周径。 关节活动:角度以关节中立位为0°,以此为起点,测量其伸、屈、外展、内收、外旋及内旋等角度。记录方法:膝、肘关节记录如下:0°(伸)←30°(屈)25°(收)← 30°(展) →→ 脊柱活动:记录如下: 肌力测定:可用6级分类法。 感觉消失区测定法:触觉边缘标记用断续直线(——————),痛觉边缘标记用锐角(ⅤⅤⅤⅤⅤⅤ),温度觉边缘标记用断续波浪线(~~~~~~),深感觉边缘标记用圆圈(○○○○○),位置感觉边缘标记用三角(△△△△△)表示。 植物神经检查:观察皮肤干燥、出汗、温度、色泽、角化等情况。 2)各部位的检查 (1)肩部 视诊:有无肿胀、“方肩”、肌萎缩、畸形和窦道等。 触诊:肩三角位置、压痛、肿块。 运动:关节活动范围,搭肩试验(Dugas征)。 (2)肘关节与上臂: 视诊:观察提携角,有无肘内翻或外翻畸形,有无肿胀、淤斑或窦道等。 触诊:压痛点、肿块、骨摩擦感。 运动:关节运动范围、腕伸肌紧张试验(Mill征)。 测量:肘后三角和肘线(Hüter线)。 (3)前臂:有无成角畸形,旋转活动角度测定并与对侧对比。 (4)腕关节: 视诊:“鼻烟”窝有无肿胀,有无肿块(大小、性质等)、餐叉样畸形、腕下垂。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 1.系统全面:在详细询问病史的基础上,应按次序检查全身及局部体征。 2.充分显露:检查室的温度应适宜,小儿尽量脱去衣服,成人可仅穿短裤。充分显露是骨科对比检查的先决条件。 3.仔细对比:先进行患侧与健侧对比,如果两侧均有问题,可与年龄、性别、体型相似的健康人相对比。对比在骨科检查中很重要。 4.正确测量:应以正确的手法,准确测量肢体长度、周径、关节活动度、肌力强弱、皮肤温度等数值,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体征,使结果具有可比性。 5.反复检查:某些病损早期仅有功能性变化,X 线片无异常,随着疾病的发展,才出现器质性改变。因此,反复耐心的和定期检查可以避免诊断疾病能力及检查方法的局限性。 6.检查工具:卷尺,关节量角器,指关节量角器,旋前、旋后量角器,叩诊锤,大头针,音叉,棉花,盛有冷、热水的试管,半导体皮肤点温计,握力计,有刻度木板等。

【骨科病历的书写】骨科病历的书写记录与普通外科病历的要求基本相同,但对于特有的症状(疼痛、跛行、畸形、关节僵硬、无力、功能障碍等)、专科检查和X线片要求详细描绘。例如疼痛应了解: (1)疼痛发生的情况、日期、起病方式?外伤或其它诱因?伴有其它症状? (2)疼痛的部位:初起时在何处?蔓延何方?游走性? (3)疼痛的性质:胀痛、酸痛、刺痛、烧灼样痛、麻痛、放射性痛、跳痛? (4)疼痛发生的时间、频率?持续性痛或间歇性痛? (5)影响因素:季节、气候?活动、动作、运动量?休息、晨起后疼痛? (6)接受何种治疗?时间、地点、方法、效果? 一、骨科体格检查 【视诊】 1.一般情况:神志、面色、营养、发育、体型、肤色、皮温、出汗程度、色素斑、静脉怒张。创面的肉芽、分泌物及周围组织情况。肌肉萎缩或肥大、松弛或挛缩、痉挛或震颤等。肿块的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