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接口技术

空中接口技术
空中接口技术

WCDMA的空中接口技术浅析

瞿水华

摘要:随着3G网络的走近,广大网络工作者面临新的挑战。与2G不同,3G 无线接入网采用CDMA技术,对大家来说是全新的概念。本文中,作者

根据自己对WCDMA无线接口关键技术的理解,,对扩频和加扰技术、上

下行链路、功率控制和RAKE接收等内容,向各位网络优化的同仁做简

要的介绍,抛砖引玉,希望能有助于读者对WCDMA无线接口技术的理解,未雨绸缪,为3G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WCDMA 扩频加扰传输信道物理信道比特符号功率控制 RAKE 接收

1无线接口协议结构

图1 UTRAN OSI MODEL

图1是WCDMA无线接入网(RAN)Un接口的协议结构图。无线接入网分成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用户平面负责数据的传送而控制平面负责信令接续。

Un接口分成三个协议层:L1、L2和L3,分别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其中L2又被分为媒体接入控制协议(MAC)、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L3的最底层是无线资源控制(RRC),负责处理UE和RNC 之间的信令管理,并直接负责物理层的呼叫建立和释放等事务,它只存在控制平面。

无线接入承载(RAB)是在UE和核心网之间为UMTS提供支持QoS承载业务的连接分段,类似于GSM里根据话音或数据业务建立的手机到核心网的电路连接。每个RAB映射到一个或几个RB(Radio Bearer),而每个RB映射到不同的RLC。在UE和RNC之间,通过一个或几个逻辑信道在RLC对等实体之间通信。

关于Un口的信道分类将在第二节里细述。

二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

1 引入传输信道的意义

在WCDMA里,传输信道是按照数据在空中接口上传输的方式和特点来定义的,而逻辑信道是按照传输信息内容的类型来定义的,包含了用户数据和L3控制信令,将在后面介绍下行DPCCH和DPDCH的复用时会提到它的具体应用。

GSM系统将信道简单地分为逻辑信道和物理信道,这里多出了一个传输信道的概念。逻辑信道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由于在高层协议中,控制信息和业务信息是分别由不同的实体处理的,而对于一个用户来说,在进行业务通信的同时,必然传送着相关控制信息,就涉及到要将业务信息和控制信息通过

某种方式复用后一起传送给用户。

物理信道是用户占用的特定资源,其容量和性能是和具体设备属性相关的。在空中接口中就表现为一个无线承载。对于GSM系统来说,就是在某一个中心频点上、占用一定带宽(200kHz)并持续一定时长(0.577ms)的一个突发脉冲。对于WCDMA系统来说,一个物理信道就是具有经过一特定的扩频码扩频、并经一特定的扰码加扰、占用5MHz带宽的一个符号序列。

对于GSM来说,因为其承载的是单一业务,其物理信道是固定的突发脉冲,因而在信息处理时逻辑信道按照一定的方式直接映射到物理信道。而WCDMA 系统是多业务承载平台,对于不同业务其传送方式差别很大,具体表现在信道编码方式、CRC校验等。

在WCDMA里对实时性要求较强的业务(如话音和VEDIO PHONE等业务)采用卷积码,因为它的特点是算法简单时延小但纠错能力稍弱;而对网址浏览业务采用Turbo编码,因为它算法复杂时延长纠错功能强。因此逻辑信道首先要映射到传输信道,再映射到物理信道,这就给上层处理带来方便。

2物理信道结构

对于不同的信道具有不同的帧结构,这里仅以DPCH(专用物理信道)为例说明,图2是上行DPCH的帧结构。

上行信道的帧结构采用类似“码分复用”的方式传送,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分别通过不同码信道传送。所有的物理信道多10Ms的高速码片含38400个chips进行加扰,因此每帧长10ms,分为15个slots。DPDCH-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传送用户信息。DPCCH-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专用控制信道,用于传送控制信息。

Pilot导频信号;TFCI-Transport Format Combined Indicator,传输格式综合指示。FBI-Feedback Indicator,反馈指示,用于终端向基站提供分集发射天线的反馈信息。TPC-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发射功率控制,用于终端向基站提供功率控制命令。

图2 上行DPCH帧结构

图3是下行DPCH(专用物理信道)的帧结构。和上行帧结构不同,下行信号的帧结构采用了一种类似“时分复用”的方式,即将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在同一个码信道中传输,但占用不同的时间片。

图3 下行DPCH帧结构

三扩频和加扰

在GSM中以时分复用和频率复用相结合来区分不同的小区和用户,WCDMA 技术中所有的用户共享相同的频率资源,也没有时间复用的概念,那么靠什么来区分用户和小区呢?这里引入一个重要的技术即:扩频和加扰,下面我们先来认识扩频(Spreading)和加扰(Scrambling)的概念。

WCDMA系统是一个FDD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码片速率3.84Mcps。扩频的理论基础:由Shanon 定理C=Wlog2(1+S/N)可知,在信道容量一定情况下,通信带宽W与信噪比S/N可以互换。即通过扩展频带使信噪比降低。扩频通信的特点:抗干扰能力强、隐蔽性好(信号频谱密度低于白噪声)、抗衰落、抗多径干扰、可以实现码分多址通信。

1 信号正交的概念

数字通信接收端信号解调过程—相乘、积分, 就是在一段时间内相乘、积分结果为零,例:正弦信号与余弦信号在一个周期内积分结果为零,正交。

图4 信号正交过程

2 码序列的正交概念

两个取值为+1或-1的码序列按位对应相乘,将每位相乘结果进行累加,结果为零就表示两个码序列正交。

3 扩

频过程

当物理信道成帧后,就需要进行扩频和调制,扩频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称为信道化超作:将每一个数据符号转换为若干个码片,大大提高数字符号的速率,增加了信号带宽,在接收端用相同的高数字序列符号与接收端相乘,进行相关运算,再将扩频符号解扩,即可得到原始的数据符号。

用来转换数据的数字序列呼号成为信道化码,在WCDMA系统中用OVSF 码(正交可扩频因子码)作为信道化码每个符号转换后的码片数成为扩频因子。

第二步是加扰处理:用一个伪随机序列与扩频之后的扩频符号相乘,对信号进行加密。扰码的码字速率与扩频码速率相同,因此不影响最总的符号速率。WCDMA采用Gold码作为扰码,它具有尖锐的自相干性,正交

性不太好。

图5 下行发射过程图

图5显示了下行信号发射的整个过程。经过编码的bit流在扩频之前进行数模转换,为的是扩频后能将不同物理信道上的信号进行线性叠加(合路)。为了充分利用RF调制技术的I/Q特性,接下来将合路信号进行1:2的分路处理(de-multiplexing),即将所有的偶比特置于I支路而所有的奇比特置于Q支路,由于I路和Q路信息是采用不同的相位进行调制的,使得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增大一倍。

4 OVSF码和PN码共同作用

WCDMA系统的信道是码信道,任何时候,各个信道的频谱混合叠加在一起,所以WCDMA系统是一个自干扰系统,CDMA系统接收机接收的信号是各个码信道的信号之和:

S total(t)=A1S1(t)P N1P R1+ A2S2(t)P N2P R2+ A3S3(t)P N3P R3+…

WCDMA系统中,用两层码保护。因为OVSF码自相关特性不理想,而PN码互相关特性(正交性)不理想。P N1是第一个用户的扩频码序列,P R1是第一个用户的扰码序列。在WCDMA系统中,在一个小区中,下行使用同一个扰码,用

户身份靠扩频码(OVSF码)区分。上行使用相同的扩频码(相同类型的业务时),靠扰码区分用户身份。因此在WCDMA的网络规划中,对下行PN码的规划非常重要。

对第一个用户进行解扩、解扰后得到所需的信号:

S(t) P N1P R1=A1S1(t)P N1P R1 P N1P R1 + A2S2(t)P N2P R2 P N1P R1 + A3S3(t)P N3P R3 P N1P R1 +…=A1S1(t)+0

图6 一个WCDMA小区中的PN码和OC码

图6是一个PN和OC配合使用的例子,很好的说明了PN和OC配合使用在下行链路上对不同物理信道的区分和上行链路上对不同用户的区分。

5WCDMA的下行链路

图7是详细的下行链路形成过程,看起来非常复杂,但总体上遵循前文

介绍的物理信道产生过程,包含了各类信道之间的映射过程,并进行扩频和加扰。

图中显示,除了承载传输信道的部分物理信道之外,还有部分物理信道并不承载任何上层信息,只是用于基站和终端的物理层之间,起控制和辅助的作用。这些信道包括:SCH、CPICH、AICH、PICH等。其中SCH用于系统同步作用,CPICH是公共导频信道,起相位参考和信号强度测量作用,AICH是捕获指示信道,用于在UE申请接入的时候,基站向UE反馈信号的正确检测作用,PICH是寻呼指示信道,用于配合PCH完成对用于的寻呼。通过PICH的引入,可以大大提高终端的待机时间。

WCDMA技术中,在串并转换之前的数据流(sctreams)称为比特流,之后称为符号流(symbols),比特速率是符号速率的2倍。

在图3中,参数k决定了每个下行DPCH时隙的总比特数,它和物理信道的扩频因子SF有关,SF=512/2k,k取0-7,因此,下行扩频因子SF 范围为512-4。上行SF=256/2k,k取0-6,上行范围256-4。

正因为SF的可变性使得DPDCH携带的数据(包含了L3的控制信令,如切换信息等)速率可变。下面我们借助一个速率为15kbps的例子来说明比特、符号、SF等概念的关系。15kbps在S/P转换后得到两个7.5kbps (15/2)的分符号流,两个分流以相同SF为512的OC码扩频,这就是说用512个码片(chips)去扩展一个符号,一帧10ms总共有38400个码片产生75个符号(38400/512),或150个比特。150bits里60bits用于DPDCH携带用户数据和L3的控制信令,90bits用于DPCCH携带L1的控制信息,如TFCI、TPC 和pilot,具体的比特分配可以查阅[3]。注意:举例的15kbps是传输速率,

即不是RLC也不是应用层的速率,因此我们在查阅3G的相关资料时,注意区分各SF对应的速率是什么速率。

系统中公共导频信道(CPICH)和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PCCH)固定的OC码,分别为C256,0和C256,1,因此它们的速率是恒定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计算其值。

值得说明的是,同步信道SCH不需要经过扩频和加扰的,其原因是能让UE在捕获基站的下行加扰码之前,能顺利解码SCH,从实现更基站的同步。SCH和传输BCH通过时分复用在P-CPCCH里。

图7 WCDMA下行链路

6上行链路

与下行链路不同的是,DPCCH和DPDCH不再“时分复用”,分别在I和Q支路进行复数加扰。

图8 采用多码传输时的上行扩频加扰当上行DCH采用多个专用物理信道时,多个DPDCH共用一个DPCCH,且DPCCH只出现在第一个物理信道中。采用多码传输的时候,所有的DPDCH均使用相同的扩频因子SF=4。其中I和Q支路分别进行扩频并赋予每个扩频之后的信道化码流一个增益因子,然后将I和Q支路进行合并,进行复数扰码操作。这时,I和Q支路可以看作是两条并行传输的信道。

四功率控制

1 WCDMA系统特有的功率攀升现象

下行物理码信道之间的非正交产生多址干扰,存在功率攀升现象。WCDMA 系统的所有用户同时在同一频段工作,就象一间房间里,两个广东人+两个福建人+两个上海人交谈,只要讲话的声音不是太大,可以做到互不影响。吵架影响大家交谈,声音互相提高,功率攀升。很明显,房间外的干扰也会影响房间内的谈话,这就是WCDMA系统的小区外干扰。

2 功控的意义

图9功控效果示例

功率是CDMA系统的核心,一切是围绕着功率进行。CDMA系统是一个同频自干扰系统,任何多余不必要的功率不允许发射,这是一个一定要遵守的总准则!

功率控制就是维护这个准则的手段。

码分多址技术是在同一频段同时建立多个码分信道,伪随机码具有很好的自相关性,但互相关不为0,产生码信道之间的干扰——多址干扰(AMI)。多用户检测和干扰对消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可以降低多址干扰。由于移动信道是一个衰落信道,快速闭环功控可以随着信号的起伏进行快速改变发射功率,使接收电平由起伏变得平坦。

功率控制技术能够解决以上提到的几种问题,是使CDMA走向实用化的重要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仅叙述功控分类和工作原理,对具体算法不作分析。

3 功控的分类

功率控制分为上行功控和下行功控。功控又分为开环功控和闭环功控两大类。

(1)开环功控

开环功控是接收机测量接收到的宽带导频信号的功率,并估计传播路径损耗,根据路径损耗计算得到需要发射的功率。接收到的功率越强,说明收

发双方距离较近或有非常好的传播路径,发射的功率就越小。由于在FDD系统,收发频差是190MHz,大大超过了信道的相关带宽(约100KHz左右),收发频率(信道)的快衰落特性不相关,因而从接收信号得到的路径损耗决定发射功率的方法误差较大,最大可达8dB以上,因此开环功控只能在决定接入初期发射功率和切换时决定切换后初期发射功率的时候使用。

(2)闭环功控

闭环功控是发方根据收方链路质量测量结果的反馈信息,进行增加或减少(降低)发射功率。可见闭环功控需要一个反馈通道。闭环功控又分快速的内环功控、慢速的外环功控两种。

内环功控:内环功率控制过程会在每一个功率控制组内执行,每帧15

次(10ms/15=0.67ms一次),每秒1500次。接收机在每个时隙测量信道的信噪比(SIR),并与目标SIR进行比较,当测量的SIR低于目标值时给出增加功率的指令,发射方增加一个单位功率,这个单位功率就是功控步长,从0.5dB

到2dB不等,一般是1dB,也可以变步长改变发射功率。当SIR测量值高于目标值时,就发出降低一个单位(步长)的功率。直到满足接收方通信质量为止。

并不是所有的物理信道都要进行内环功控,如P-CPCCH总是以恒定的功率发射,需要在初期规划时设定。

外环功控:实际上,外环功率控制技术并不在物理层实现,而是由高层实现的, 外环功率控制用于设置快速闭环功率控制的目标值,以使得系统在无线接口上可以提供可靠的质量;质量太好会影响容量,而质量太差则会影响正确接收。外环功率控制不仅在上行方向需要,而且在下行方向也需要,因为快速功控在两个方向上都有。

环功控慢得多,时间一般是在TTI(传输时间间隙)级,一个TTI从20ms 到80ms不等。外环功控是接收方通过每帧的CRC校验来统计误帧(块)率(BLER),当误帧率高于目标值时就提高SIR目标值,通过快速闭环功控实现通信质量的提高;当误帧率低于目标值时就降低SIR目标值,通过快速闭环功控实现刚好的通信质量,以降低不必要的功率发射。当业务要求误块率为10-3时,需要统计1000个以上的数据块才能给出一个统计的结果,这样就需要20s 以上的时间才能进行一次外环功控!实际上是通过时间窗来统计的,在通信初期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统计,在通信过程中,是一个滑动的时间窗(窗口尺寸是20s),每个TTI时间滑动一次,这样就可以在一个TTI时间进行外环功控了。

五 RAKE接收技术

图10 RAKE接收示意图

Rake接收技术是WCDMA的一个特殊优势。RAKE接收本质是将通过不同路径来的多径信号进行径分离,然后按照一定的算法给以不同的相位、延时补偿,并将这些处理过的信号进行合并,以达到增强接收信号强度的目的。与

IS-95 A的不同之处为,W-CDMA具有高3倍的多径分辨能力。WCDMA对传播波程差78米以上的多径就可以被RAKE接收机利用,一般可以利用6条多径以上,大大提高了通信质量,提高系统容量。

另外在W-CDMA系统中,可以利用用户发射的导频信息,在反向链路进行相干合并。对于W-CDMA理论分析显示,若在反向链路采用8个径的RAKE接收,75%以上的信号能量将被利用。RAKE接收对于多址干扰的抑制能力取决于不同用户特征码之间的互相关性。了很大的灵活和方便性。

图10是一个Raker 接收机的简单示意图,一组具有相关解调功能的Rake fingers用来跟踪同一个PN码的多个信号路径,为了能计算不同路径的相位,Rake fingers采用不同相位的PN码进行解调,解调后的信号送入合成器(Combiner),合成的方法大致三种:简单求和、加权平均和取最大值。

图中的“Searcher Fin ger”是软切换时使用的,通过它来测量邻近基站的功率,以判决是否要发起软切换。

3GPP规范可以在ETSI免费下载(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3218339533.html,)。限于作者还没任何实际3G网络维护经验,一切只在理论学习,本文也摘取了相关文献资料,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常永宏编著,《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与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年

[2] 胡健栋等,《码分多址与个人通信》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6年

[3] 爱立信培训教材,《WCDMA AIR INTERFACE》

[4] 爱立信培训教材, 《WCDMA RADIO FUNCTIONALITY》

[5] 3GPP TS 25.104

成文背景:3G未来风满楼,理论学习做好知识储备,为不久到来的3G网络优化打下理

论基础。由于3G牌照肯定不是一家,因此将来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就不像2G那样慢悠了。3G 要学的知识太多了,核心网和骨干网变化毕竟较少,而无线网的规划和优化是3G网络建设和优化的重头戏,所以作为无线网络优化人员当从无线接口技术开始学习。我希望通过学习,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和探讨,而不是闭门造车,这样更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Com 接口协议

Com 通讯接口协议(草稿) 概述 此通讯协议标准主要是规定了Reader与主机之间的通讯方式,此通讯协议是建立在RS232串行通讯基础上的,实现的是单点对单点的通讯,类似于3964通讯协议,通讯中有很多往返确认的控制信息,不大适合在网络环境中使用。 (一)报文格式 报文帧包含报文的不同字段和控制信息。实际数据字段的前面有首部信息,而后面有包含关于传输正确性检查信息的数据安全部分(故障识别) 一、编码方式: 协议规定以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模式通信,在传输过程中,除了标志字符和结束字符以外,其余字节按照16进制的数值拆分成两个ASCII字符表示。这样报文中的字节都是可见的ASCII字符,而且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如果有规定范围以外的字符出现,则为非法字符。 代码:(共计20个字符) ?十六进制,ASCII字符0...9,A...F (不使用小写字母) ?标志字符:开始符:’:’(0x3A)和地址标志符:’@’ (0x40) ?结束字符:CR(0x0D)和LF(0x0A) 二、报文帧格式: 协议规定有两种帧格式,不带地址码的短帧格式和有地址码的长帧格式。 1)如下表: 在这个地方程序实际发送数据长度已经按照编码结构,是这个展开的数据长度了,

就是2倍了。 报文帧的各部分说明如下: (1)开始: 协议规定以字符‘:’(Hex 0x3A)作为报文帧的起始标志。 (2)帧编号: 帧编号是由发送方设定的帧序列号。接收方收到帧以后,回发“应答帧”,“应答帧”必须带有相同的帧编号。帧编号从0开始,长度是1Byte,循环使用。 (3)功能码 定义长度为1Byte,编码范围0x00—0xFF。分为四种,定义范围和作用,如下 (4)数据长度: 标记数据包部分的数据长度。规定长度为2Byte。 (5)数据包: 是报文帧携带的状态和数据部分。数据长度不固定。 如果报文帧是指令帧,数据包部分就是指令参数。 如果报文帧是应答帧/数据帧,数据包部分就是传送的状态和数据,数据格式由主机指令规定。 状态部分就是接收报文的错误代码。如果接收正确,状态值为“00”。 (6)校验码: 校验范围是帧编号、功能码、源地址、数据包长度和数据包。不包括起始字符和结束字符。 计算结果是2字节,加入报文帧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7)结束符: 协议规定报文帧的结束标志是‘CR-LF’(Hex 0x0D和0x0A) 三、通讯方式: 协议支持规的通讯方式:主—从应答方式。

2.4G-RFID平安卡空中接口协议_v1.0

智慧平安城市"地网工程"项目 2.4GHz-RFID空中接口协议 深圳市海振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016年03月

目录 1. 引言............................................................................................................................. 1-3 1.1 范围 .................................................................................................................................... 1-3 1.2 缩写和术语.......................................................................................................................... 1-3 1.3 参考文档 ............................................................................................................................. 1-3 2. 射频识别...................................................................................................................... 2-4 2.1 射频识别 ............................................................................................................................. 2-4 2.2 阅读器................................................................................................................................. 2-4 2.3 标签 .................................................................................................................................... 2-4 3. 空中接口协议 .............................................................................................................. 3-5 3.1 物理层................................................................................................................................. 3-5 3.1.1 射频芯片 .................................................................................................................. 3-5 3.1.2 工作频率 .................................................................................................................. 3-5 3.1.3 调制方式 .................................................................................................................. 3-5 3.1.4 空中码率 .................................................................................................................. 3-6 3.1.5 工作模式 .................................................................................................................. 3-6 3.2 数据链接层.......................................................................................................................... 3-6 3.3 握手协议 ............................................................................................................................. 3-7

12种无线接入方式

12种无线接入方式 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宽带需求的不断增多,原来羁绊人们手脚单一、烦人的电缆和网线接入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接入方式的需要。这时,因势而起的另一种联网方式消然走入了人们视线,并在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中演绎着一场“将上网进行到底”的运动,这就是无线接入技术。借助无线接入技术,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轻松地接入互联网。或许,未来的互联网接入标准也将在此诞生。本文特选出当前国内、国际上流行的一些无线接入技术,并对其进行一次大检阅,希望对大家今后选择无线接入方式有所帮助。 1、GSM接入技术 GSM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是目前个人通信的一种常见技术代表。它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GSM手机用户总数在1.4亿以上,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2、CDMA接入技术 CDMA即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的缩写,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采用这一技术的市场主要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全球用户达9500万。CDMA手机具有话音清晰、不易掉话、发射功率低和保密性强等特点,发射功率只有GSM手机发射功率的1?60,被称为“绿色手机”。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应用成为可能。CDMA与GSM一样,也是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与使用Time-Divisi

空中接口协议栈

5.3 LTE系统接口协议 2013-06-08移动通信网 空中接口协议栈 空中接口是指终端和接入网之间的接口,通常也称之为无线接口。无线接口协议主要是用来建立、重配置和释放各种无线承载业务。无线接口协议栈根据用途分为用户平面协议栈和控制平面协议栈。 2.1 控制平面协议 控制平面负责用户无线资源的管理,无线连接的建立,业务的QoS保证和最终的资源释放,如图3所示:

控制平面协议栈主要包括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无线资源控制子层(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子层(Packet Date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无线链路控制子层(Radio Link Control,RLC)及媒体接入控制子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 控制平面的主要功能由上层的RRC层和非接入子层(NAS)实现。 NAS控制协议实体位于终端UE和移动管理实体MME内,主要负责非接入层的管理和控制。实现的功能包括:EPC承载管理,鉴权,产生LTE‐IDLE状态下的寻呼消息,移动性管理,安全控制等。 RRC协议实体位于UE和eNode B网络实体内,主要负责接入层的管理和控制,实现的功能包括:系统消息广播,寻呼建立、管理、释放,RRC连接管理,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管理,移动性功能,终端的测量和测量上报控制。 PDCP、MAC和RLC的功能和在用户平面协议实现的功能相同 2.2 用户平面协议 用户平面用于执行无线接入承载业务,主要负责用户发送和接收的所有信息的处理,如图2‐4所示:

空中接口Um协议

在GSM的信令协议的结构分为三个一般的层。 Layer 1: 物理层, 这是无线接口的最低层,使用射频信道,提供传送比特流所需的物理链路、为高层提供各种不同功能的逻辑信道。 Layer 2: 数据链路层。 Um口使用的是基于ISDN的DM信道链路接入协议上的LAP-Dm协议。是LAPD的修改版本。 主要目的是在移动台和基站之间建立可靠的专用数据链路。 通过协议和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机制,保证两个终端间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Layer 3:网络层,被划分成三个子层: 无线资源管理RR:主要存在于MS和BSC中。 它管理的是无线资源,包括不同逻辑信道的建立、维持和释放。在移动台中,主要是用来选择小区、在物理层测量的结果基础上监听信标信道。 移动性管理MM: 负责移动台的位置信息、鉴权和TMSI的分配。在BTS中是透明传输的。 接续管理CM:包括呼叫控制CC,短消息业务管理SMS和补充业务管理SS。在BTS中也是透明传输的。 物理层中定义了很多逻辑信道 TCH 为业务信道 用来传输语音和用户数据 BCH 广播信道 用来发送广播消息,频率校正信息和同步信息 RACH 随机接入信道

用来发送用户的各种接入请求 AGCH 准予接入信道 对RACH信道的应答信道 PCH 寻呼信道 发送用户的寻呼消息 SDCCH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 发送链接过程中的各种信令 SACCH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 发送功率控制和定时提前消息 FACCH 快速随路控制信道 发送切换和挂机等消息 再来看看LAPDm协议 利用实现准备好的物理层的块,将每一帧插入一个单独的物理块,长为23字节。 a) 它可以在Dm信道上提供一个或多个数据链路连接。数据链路连接之间是利用包含在各帧中的数据链路连接标示符来加以区别; b) 它可以允许帧类型的识别; c) 可以顺序控制,以保持通过数据链路连接的各帧的次序; d) 可以检测一数据链路连接上的帧格式差错和操作差错; e) 可以把不能修复的差错通知管理实体; f) 还可以进行流量控制

空中接口技术

WCDMA的空中接口技术浅析 瞿水华 摘要:随着3G网络的走近,广大网络工作者面临新的挑战。与2G不同,3G 无线接入网采用CDMA技术,对大家来说是全新的概念。本文中,作者 根据自己对WCDMA无线接口关键技术的理解,,对扩频和加扰技术、上 下行链路、功率控制和RAKE接收等内容,向各位网络优化的同仁做简 要的介绍,抛砖引玉,希望能有助于读者对WCDMA无线接口技术的理解,未雨绸缪,为3G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WCDMA 扩频加扰传输信道物理信道比特符号功率控制 RAKE 接收 1无线接口协议结构 图1 UTRAN OSI MODEL 图1是WCDMA无线接入网(RAN)Un接口的协议结构图。无线接入网分成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用户平面负责数据的传送而控制平面负责信令接续。

Un接口分成三个协议层:L1、L2和L3,分别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其中L2又被分为媒体接入控制协议(MAC)、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L3的最底层是无线资源控制(RRC),负责处理UE和RNC 之间的信令管理,并直接负责物理层的呼叫建立和释放等事务,它只存在控制平面。 无线接入承载(RAB)是在UE和核心网之间为UMTS提供支持QoS承载业务的连接分段,类似于GSM里根据话音或数据业务建立的手机到核心网的电路连接。每个RAB映射到一个或几个RB(Radio Bearer),而每个RB映射到不同的RLC。在UE和RNC之间,通过一个或几个逻辑信道在RLC对等实体之间通信。 关于Un口的信道分类将在第二节里细述。 二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 1 引入传输信道的意义 在WCDMA里,传输信道是按照数据在空中接口上传输的方式和特点来定义的,而逻辑信道是按照传输信息内容的类型来定义的,包含了用户数据和L3控制信令,将在后面介绍下行DPCCH和DPDCH的复用时会提到它的具体应用。 GSM系统将信道简单地分为逻辑信道和物理信道,这里多出了一个传输信道的概念。逻辑信道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由于在高层协议中,控制信息和业务信息是分别由不同的实体处理的,而对于一个用户来说,在进行业务通信的同时,必然传送着相关控制信息,就涉及到要将业务信息和控制信息通过

物联网通信协议解析大集合

本文将对常用的通信协议进行剖析,重点面向市场上使用率较高的,且又不是诸如TCP/IP之类老生常谈的。 2 近距离通信协议 2.1 RFID RFID的空中接口通信协议规范基本决定了RFID的工作类型,RFID读写器和相应类型RFID标签之间的通讯规则,包括:频率、调制、位编码及命令集。ISO/IEC制定五种频段的空中接口协议。(1)ISO/IEC18000-1《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第1部分:参考结构和标准化的参数定义》。它规范空中接口通信协议中共同遵守的读写器与标签的通信参数表、知识产权基本规则等内容。这样每一个频段对应的标准不需要对相同内容进行重复规定。 (2)ISO/IEC18000-2《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第2部分:135KHz以下的空中接口通信用参数》。它规定在标签和读写器之间通信的物理接口,读写器应具有与Type A(FDX)和Type B(HDX)标签通信的能力;规定协议和指令再加上多标签通信的防碰撞方法。 (3)ISO/IEC18000-3《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第3部分:参数空中接口通信在13.56MHz》。它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关于防碰撞协议可以分为两种模式,而模式1又分为基本型与两种扩展型协议(无时隙无终止多应答器协议和时隙终止自适应轮询多应答器读取协议)。模式2采用时频复用FTDMA协议,共有8个信道,适用于标签数量较多的情形。 (4)ISO/IEC18000-4《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第4部分:2.45 GHz空中接口通信用参数》。它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该标准包括两种模式,模式1是无源标签工作方式是读写器先讲;模式2是有源标签,工作方式是标签先讲。(5)ISO/IEC18000-6《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第6部分:860 MHz - 960 MHz 空中接口通信参数》。它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它包含TypeA、TypeB和TypeC三种无源标签的接口协议,通信距离最远可以达到10m。其中TypeC 是由EPCglobal起草的,并于2006年7月获得批准,它在识别速度、读写速度、数据容量、防碰撞、信息安全、频段适应能力、抗干扰等方面有较大提高。2006年递交V4.0草案,它针对带辅助电源和传感器电子标签的特点进行扩展,包括标签数据存储方式和交互命令。带电池的主动式标签可以提供较大范围的读取能力和更强的通信可靠性,不过其尺寸较大,价格也更贵一些。(6)ISO/IEC18000-7《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第7部分:433 MHz有源空中接口通信参数》。它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有源标签识读范围大,适用于大型固定资产的跟踪。属于有源电子标签。 此外,还有3个常用的RFID协议: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整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参考资料 第一章概述 一、计算机中的数制 1、无符号数的表示方法: (1)十进制计数的表示法 特点:以十为底,逢十进一; 共有0-9十个数字符号。 (2)二进制计数表示方法: 特点:以2为底,逢2进位; 只有0和1两个符号。 (3)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法: 特点:以16为底,逢16进位; 有0--9及A—F(表示10~15)共16个数字符号。 2、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 (1)非十进制数到十进制数的转换 按相应进位计数制的权表达式展开,再按十进制求和。(见书本1.2.3,1.2.4)(2)十进制数制转换为二进制数制 ●十进制→二进制的转换: 整数部分:除2取余; 小数部分:乘2取整。 ●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转换: 整数部分:除16取余; 小数部分:乘16取整。 以小数点为起点求得整数和小数的各个位。 (3)二进制与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1位十六进制数 3、无符号数二进制的运算(见教材P5) 4、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 特点:按位运算,无进借位 (1)与运算 只有A、B变量皆为1时,与运算的结果就是1 (2)或运算 A、B变量中,只要有一个为1,或运算的结果就是1 (3)非运算 (4)异或运算 A、B两个变量只要不同,异或运算的结果就是1 二、计算机中的码制 1、对于符号数,机器数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原码、反码和补码三种。数X的原码记作[X]原,反码记作[X]反,补码记作[X]补。

注意:对正数,三种表示法均相同。 它们的差别在于对负数的表示。 (1)原码 定义: 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 数值位:真值的绝对值。 注意:数0的原码不唯一 (2)反码 定义: 若X>0 ,则[X]反=[X]原 若X<0,则[X]反= 对应原码的符号位不变,数值部分按位求反 注意:数0的反码也不唯一 (3)补码 定义: 若X>0,则[X]补= [X]反= [X]原 若X<0,则[X]补= [X]反+1 注意:机器字长为8时,数0的补码唯一,同为00000000 2、8位二进制的表示范围: 原码:-127~+127 反码:-127~+127 补码:-128~+127 3、特殊数10000000 ●该数在原码中定义为:-0 ●在反码中定义为:-127 ●在补码中定义为:-128 ●对无符号数:(10000000)2= 128 三、信息的编码 1、十进制数的二进制数编码 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位十进制数。有两种表示法:压缩BCD码和非压缩BCD码。(1)压缩BCD码的每一位用4位二进制表示,0000~1001表示0~9,一个字节表示两位十进制数。 (2)非压缩BCD码用一个字节表示一位十进制数,高4位总是0000,低4位的0000~1001表示0~9 2、字符的编码 计算机采用7位二进制代码对字符进行编码 (1)数字0~9的编码是0110000~0111001,它们的高3位均是011,后4位正好与其对应的二进制代码(BCD码)相符。

无线接入解决方案

无线接入解决方案 篇一:成都阳城大厦无线接入网络解决方案 波迅WBS无线网络 Wi-Fi通信系统 成都阳城大厦 无线网络接入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 ................................................... ...................................... - 2 - 商务中心无线网络 ................................................ ................................................... ................. - 2 - 厂商介绍 ................................................ ................................................... ................................. - 2 - 项目概况 ................................................ ...................................................

................................. - 3 - 第二章项目需求分析 ................................................ ................................................... .................... - 5 - 项目需求分析 ................................................ ................................................... ......................... - 5 - 方案设计 ................................................ ................................................... ................................... - 5 - 第三章工程实施配套要求 ................................................ ................................................... .......... - 10 - 设备安装方式 ................................................ ................................................... ....................... - 10 - 接

(完整版)LTE知识点梳理(一):网络架构及协议修改版

目录 LTE知识点梳理(一):LTE网络架构及协议 (2) 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2) 1.2 LTE概述 (2) 1.2.1 LTE的主要技术特点 (2) 1.2.2 LTE设计目标 (3) 1.3 LTE网络架构 (3) 1.3.1 E-UTRAN(接入网) (4) 1.3.2 EPC核心网 (5) 1.3.3 LTE网络特点 (6) 1.4 LTE无线接口协议栈 (6) 1.4.1 LTE协议栈的三层 (6) 1.4.2 LTE协议栈的两个面: (7) 1.4.3 协议栈架构 (8) 1.5网络接口 (8)

LTE知识点梳理(一):LTE网络架构及协议 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在学习LTE技术之前,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一下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过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是指采用蜂窝技术组网、仅支持模拟语音通信的移动电话标准,其制定于上世纪80 年代,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技术。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区别于第一代,使用了数字传输取代模拟传输,根据其特点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起源于欧洲基于TDMA的GSM系统和起源于美国基于CDMA技术的IS95系统。在技术的不断推进下,又出现了以GPRS、CDMA20001X为特征的2G升级版2.5G,它的业务包括了语音业务、低速数据业务。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的最大特点是在数据传输中使用分组交取代了电路交换,电路交换使手机与手机之间进行语音等数据传输,而分组交换则将语音等转换为数字格式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包括语音、视频和其他多媒体内容在内的数据包传输。高度数据业务则是3G的主要特征,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2/3G 网络语音收入下降,网络成本高。营运商需要在吸引用户、增加收入的同时,大幅度降低网络建设和营运成本。话费赚钱时代结束,流量经营正成为核心。LTE 通过提升带宽,发掘新业务来弥补语音业务的下降;降低每 bit 成本来控制网络成本。而LTE 能带来更加流畅和便利的移动业务,大宽带确保了用户体验。 下面将给大家介绍4G LTE技术。 1.2 LTE概述 LTE是Long Term Evolution的缩写,全称应为3GPP Long Term Evolution,中文一般译为3GPP长期演进技术,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 3GPP 发布的第一个LTE版本为R8版本,实际为 3.9G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4G技术,而是3G向4G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技术,是被称为3.9G的全球化标准,它通过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作为无线网络演进的标准,改进并且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使其能获得更高的峰值速率。对于LTE技术的研究历来已久,我国的LTE项目是基于3G时代的TD-SCDMA技术和WCDMA技术发展起来的,那么,其对应的也将发展成为TD-LTE和FD-LTE技术。后续的 R9/R10 版本为 LTE Advanced 才是实际的 4G 网络。 1.2.1 LTE的主要技术特点 LTE有如下主要技术特点: (1)实现灵活的频谱带宽配置,支持1.25-20MHz的可变带宽; (2)采用OFDM,MIMO等先进技术支持更高的用户传输速率,20M带宽时,实现下行峰值速率100Mbps和上行峰值速率50Mbps; (3)频谱利用率是HSPA(高速分组接入,是WCDMA的其中一种规范)的2-4倍,用户平均吞吐量(吞吐量指上下行流量)是HSPA的2-4倍;

12种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全介绍

12种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全介绍 无线发展,离不开无线技术的进步。那么我们现在的无线接入技术都有哪些呢?有些技术我们还在使用,有些已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归纳下这些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吧。 无线接入技术类型1.GSM接入技术 GSM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是目前个人通信的一种常见技术代表?它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GSM手机用户总数在1.4亿以上,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无线接入技术类型2.CDMA接入技术 CDMA即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的缩写,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手机具有话音清晰?不易掉话?发射功率低和保密性强等特点,被称为“绿色手机"?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应用成为可能?CDMA与GSM一样,也是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与使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技术的GSM不同的是,CDMA并不给每一个通话者分配一个确定的频率,而是让每一个频道使用所能提供的全部频谱?因此,CDMA数字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高效的频带利用率和更大的网络容量?简化的网络规划?通话质量高?保密性及信号覆盖好,不易掉话等?另外,CDMA系统采用编码技术,其编码有4.4亿种数字排列,每部手机的编码还随时变化,这使得盗码只能成为理论上的可能? 无线接入技术类型3.GPRS接入技术

DMR协议PART 1:空中接口

DMR PART 1:Air Interface(AI)空中接口协议 欧标ETSI TS 102 361-1 2006.09版

说明: 本标准总共由4个部分组成, 1.空中接口协议。 2.DMR语音,通用业务和设备 3.分组数据协议 4.中继协议 这里为第一部分,空中接口协议。由于英文原版的第1.2.3章主要为参考文献,词汇,缩写的介绍,故在此不作为单独的章节进行阐述,主体内容从第4章开始。

目录 4 综述 4.1 协议结构 4.1.1空中接口物理层 4.1.2空中接口数据链路层 4.1.3空中接口呼叫控制层 4.2 DMR TDMA结构 4.2.1 脉冲、信道结构概述 4.2.2脉冲和帧的结构 4.3帧同步 4.4时序参考 4.4.1基站时序系 4.4.2直接模式时间关系 4.5通用公告信道 4.6基础信道 4.6.1有CACH的业务信道 4.6.2带保护时间的业务信道 4.6.3双向线路信道 5 第2层协议描述 5.1 第2层的时序 5.1.1 信道的时序 5.1.1.1无时间偏差(即同时)的信道时序 5.1.1.2 有时间偏差的信道时序 5.1.2声音信号的时序 5.1.2.2 声音超帧 5.1.2.2声音开始 5.1.2.3 声音的结束 5.1.3数据的时序 5.1.3.1 单时隙模式的数据时序 5.1.3.2 双时隙模式的数据时序 5.1.4业务时序 5.1.4.1 BS时序 5.1.4.2单频BS的时序 5.1.4.3直接模式时序 5.1.4.4 时分双工(TDD)的时序 5.1.4.5 连续发送模式 5.1.5反向信道时序 5.1.5.1 嵌入呼出反向信道 5.1.5.2 专用呼出反向信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重点概念

1.什么是中断?什么是中断向量?中断向量表的地址范围? 答:中断就是CPU在执行当前程序时由于内外部事件引起CPU暂时停止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而转向执行请求CPU暂时停止的内外部事件的服务程序,该程序处理完后又返回继续执行被停止的程序;中断向量是中断处理子程序的入口地址;地址范围是00000H-003FFH。 2.微机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存储器,I/0接口,系统总线),外围设备,电源。 3.什么是微机的总线,分为哪三组? 答:是传递信息的一组公用导线。分三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4.8086/8088CPU的内部结构分为哪两大模块,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总线接口部件(BIU)功能:根据执行单元EU的请求完成CPU与存储器或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执行部件(EU),作用:从指令对列中取出指令,对指令进行译码,发出相应的传送数据或算术的控制信号接受由总线接口部件传送来的数据或把数据传送到总线接口部件进行算术运算。 5.8086指令队列的作用是什么? 答:作用是:在执行指令的同时从内存中取了一条指令或下几条指令,取来的指令放在指令队列中这样它就不需要象以往的计算机那样让CPU轮番进行取指和执行的工作,从而提高CPU的利用率。 6.8086的存储器空间最大可以为多少?怎样用16位寄存器实现对20位地址的寻址?完成逻辑地 址到物理地址转换的部件是什么? 答:8086的存储器空间最大可以为2^20(1MB);8086计算机引入了分段管理机制,当CPU寻址某个存储单元时,先将段寄存器内的内容左移4位,然后加上指令中提供的16位偏移地址形成20位物理地址。 7.段寄存器CS=1200H,指令指针寄存器IP=FF00H,此时,指令的物理地址为多少?指向这一物 理地址的CS值和IP值是唯一的吗? 答:指令的物理地址为21F00H;CS值和IP值不是唯一的,例如:CS=2100H,IP=0F00H。 8.设存储器的段地址是4ABFH,物理地址为50000H,其偏移地址为多少? 答:偏移地址为54100H。(物理地址=段地址*16+偏移地址) 9.8086/8088CPU有哪几个状态标志位,有哪几个控制标志位?其意义各是什么? 答:状态标志位有6个:ZF,SF,CF,OF,AF,PF。其意思是用来反映指令执行的特征,通常是由CPU根据指令执行结果自动设置的;控制标志位有3个:DF,IF,TF。它是由程序通过执行特定的指令来设置的,以控制指令的操作方式。 10.8086CPU的AD0~AD15是什么引脚? 答:数据与地址引脚 11.INTR、INTA、NMI、ALE、HOLD、HLDA引脚的名称各是什么? 答:INTR是可屏蔽请求信号,INTA中断响应信号,NMI是不可屏蔽中断请求信号,ALE是地址锁存允许信号,HOLD总线请求信号,HLDA总线请求响应信号。 12.虚拟存储器有哪两部分组成? 答:有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13.在80x86中,什么是逻辑地址、线性地址、物理地址? 答:线性地址是连续的不分段的地址;逻辑地址是由程序提供的地址;物理地址是内存单元的实际地址。 14.段描述符分为哪几种? 答:分为三大类,程序段描述符,系统段描述符,门描述符。 15.RAM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ROM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RAM有两种,SRAM(静态RAM),它采用触发器电路构成一个二进制位信息的存储单元,这种触发器一般由6个晶体管组成,它读出采用单边读出的原理,写入采用双边写入原理;DRAM (动态RAM),它集成度高,内部存储单元按矩阵形式排列成存储体,通常采用行,列地址复合

COM接口协议

COM接口协议 1 概述 此通讯协议标准主要是用来说明RFID原理机开发平台与主机或其他控制器之间通讯协议的规定和通讯方式的介绍,通讯协议是建立在RS232串行通讯基础上的,由于RFID原理机与电子标签之间的通讯是主—从应答方式,所以主机与RFID原理机之间通讯也是主—从应答方式。 当主机按照发送格式发送一帧数据到RFID原理机时,RFID原理机如果校验通过将按照协议规定提取有效信息发送出去,如果可读卡范围之内有电子标签存在,并返回相应信息,RFID原理机再次校验接收到的数据,如果数据校验通过,RFID原理机会将命令字和接收到的数据全部上发给主机,这样就更接近ISO/IEC15693标准协议。 RFID原理机提供标准RS232和USB-B口方便二次开发和ISO/IEC15693标准协议的学习,可以通过原理机上的SW2开关进行选择两种接口;也可以通过自带上位机软件通过RS232或USB-B口进行读写数据或教学演示。 2 数据通信协议 2.1 通信协议概念 通信协议是指双方实体完成通信或服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协议定义了数据单元使用格式,信息单元包含的信息与含义等,从而确保网络中数据顺利着传送到确定地方并被有效识别。 a.协议是基于一次交换 ●上位机或其他控制器到RFID原理机一次请求 ●RFID原理机到上位机或其他控制一次响应 b.每一次请求包含在一帧内,请求中包括针头(0x02)、指令长度、标志、命令字、 数据域、校验位和针尾(0x03) ●指令长度(8bits):包括针头和针尾在内的整条指令的长度 ●标志(8bits):b2(数据编码模式选择),b1(数据速率选择),b0(位编码模式选择), 其他位未使用 ●命令字(8bits):同ISO/IEC 15693中的规定 ●数据域(不定):应用数据域 ●校验位(8bits):从指令长度开始到数据域结束,逐字节累加值,累加过程中 溢出不做处理,只取低字节 c.每次响应包括以下的域: ●命令字(8bits):与请求命令中的命令字相对应,作为请求指令应答对应标志 ●标志(8bits):同ISO/IEC 15693中响应域规定 ●强制和可选的参数:取决于命令,同ISO/IEC 15693中响应域规定 ●应用数据域:同ISO/IEC 15693中响应域规定

UHF超高频RFID标准详解 空中接口协议(物理层、MAC层)

超高频RFID空中接口协议 1RFID系统组成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基本原理就是将电子标签安装在被识别的物体上,当被标识的物体进入RFID系统的阅读范围时,射频识别技术利用无线电波或微波能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来实现识别和数据交换功能。 标签向读写器发送携带信息,读写器接收这些信息并进行解码,通过串口将读写器采集到的数据送到后端处理,并通过网络传输给服务器,从而完成信息的全部采集与处理过程,以达到自动识别被标识物体的目的。 RFID应用系统的架构如图1所示,基本由阅读器,天线和标签组成,另外还有后台的企业应用系统。标签和读写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非接触耦合。系统中有一个中间件负责完成系统与多种阅读器的适配,过滤阅读器从标签获得的数据,以减少网络流量。标签与读写器之间通过空中接口协议进行通讯,读写器与中间件之间的通信通过读写器协议进行定义,中间件与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接口由ALE协议规定。 图2为RFID系统阅读器和标签之间的通信过程。读写器和标签通过射频电磁场进行数据交换。 阅读器首先发送连续载波信号,通过ASK调制等方式发送各种读写命令,标签通过反向散射调制的方式响应阅读器发出的命令,返回EPC(电子产品编码)等信息。

2空中接口协议 如图1所示,RFID系统涉及的协议从底层通讯到上层应用都有各自的规范,根据标签的供电方式不同,RFID系统可分为有源系统和无源系统两种;根据系统工作的频段不同,可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频段的RFID系统。论文主要讨论超高频段无源RFID空中接口协议部分的关键技术。 当前超高频RFID空中接口协议主要是ISO18000-6TYPEB协议和EPCGlobalClass1GEN2协议(EPCC1GEN2协议,现已经成为ISO18000-6TYPEC)。两种协议的对比如表1所示。总体来讲,EPCC1GEN2空中接口协议定义更完备,现有的产品大多遵循此类协议。另外,ISO18000-6基本上是整合了一些现有RFID 厂商的产品规格和EAN-UCC所提出的标签架构要求而订出的规范。它只规定了空中接口协议,对数据内容和数据结构无限制,因此可用于EPC。所以EPC协议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事实标准。 空中接口协议包含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物理层包含数据的帧结构定义,调制/解调,编码/解码,链路时序等,MAC层包含链路时序,交互流程,防碰撞算法及安全加密算法等。 2.1物理层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试题库(含答案)

一、问答题 1、下列字符表示成相应的ASCII码是多少? (1)换行0AH (2)字母“Q”51H (3)空格20H 2、下列各机器数所表示数的范围是多少? (1)8位二进制无符号定点整数; 0~255 (2)8位二进制无符号定点小数;0.996094 (3)16位二进制无符号定点整数;0~65535 (4)用补码表示的16位二进制有符号整数;-32768~32767 3、(111)X=273,基数X=?16 4、有一个二进制小数X=0.X1X2X3X4X5X6 (1)若使X≥1/2,则X1……X6应满足什么条件? X1=1 若使X>1/8,则X1……X6应满足什么条件?X1∨X2 ∨X3=1 (2) 5、有两个二进制数X=01101010,Y=10001100,试比较它们的大小。 (1)X和Y两个数均为无符号数;X>Y (2)X和Y两个数均为有符号的补码数。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