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考试资料

篮球考试资料
篮球考试资料

篮球技术:是篮球比赛中运动员为了进攻与防守所采用的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

移动:指篮球比赛中队员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等所采用各种脚步动作总称。

转身:是队员以一脚蹬地向前或向后跨步的同时,另一脚做中枢脚进行旋转改变身体方向的一种动作方法。

传接球技术:是篮球比赛中队员之间有目的的转移球的方法。

投篮:是进攻队员将球投入对方球篮而采用的各种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

运球:是持球队员在原地或行进中用单手连续按拍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的一种动作方法。持球突破:是持球队员运用脚步

动作和运球技术快速超越对手的一项攻击性很强的技术。

防守技术:是防守队员为阻挠和突破对手的进攻,合理运用脚步移动和手臂动作,积极抢占有利位置,以达到争夺控制球权的目的所采用的各种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

篮球战术:是篮球比赛中队员个人技术的合理运用和全队队员相互协调配合的组织形式与方法。

篮球战术体系: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攻守战术构成的一个整体。

传切配合:是指进攻队员之间利用传切技术组成的简单配合。掩护配合:是掩护队员采用合理的行为,用自己的身体挡住

同伴的防守队员的移动路线,使同伴借以摆脱防守的一种配合方法。突分配合:是指持球队员突破对手后主动或应变地利用传球与同伴进行攻击的一种配合方法。

快攻:是由防守转为进攻时全队以最快的速度、最短时间,乘对方防守立足未稳,力争造成人数上或位置上的优势,或创造以多打少或无人防守或人数相等的有利攻击时机,果断而合理的进行快速攻击的一种进攻战术。

防守快攻:是指由攻转守的瞬间及时组织阻止和破坏对方快攻的防守战术。

区域联防:是每个队员负责防守一定的区域,严密防守进入该区域的球和进攻队员,并与同伴协同配合,用一定的队形把

每个区域都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一种集体防守战术。

现代篮球运动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院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于1891 年为解决冬季体育活动而设计发明的,并于1895 年由美国传教士首次传入中国初创传播时期(19世纪90年代——20世纪20年代)完善传播时期(20世纪30——40年代)普及成熟时期(20世纪50——60年代)全面提高时期(20世纪70——80年代)创新飞跃时期(20世纪90年代)

篮球的规律集体协同规律凶悍对抗规律攻守依存规律动态变换规律多元统一规律内外结合规律篮球的当代化特

点:人文性职业性商业性综合性智谋性协同性凶悍型转换性高空性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以1895~1948年为一个时期,其间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895~1918年的初始传播阶段;第二个阶段为1919~1936年的缓慢普及阶段;第三个阶段为1937~1948年的局部发展阶段。(2)以1949~1995年为第二时期,其间包括三个阶段:第四个阶段为1949~1965年的普及、发展、提高阶段;第五个阶段为1966~1978年的停滞、困惑阶段;第六个阶段为1979~1995年的复苏、提高阶段。

中国篮球运动的现状:大众篮球活动的发展竞技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中国篮球面临的问题:坚持改革创新发展的方针坚持举国体制,确立正确目标,催人奋进坚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与中国

实际相结合坚持五个统筹培养和发展和谐篮球坚持以人文本构建中国民族特色的篮球文化坚持竞赛改革探索篮球联赛的新途径坚持奋斗目标打造职业化精品赛事坚持发展社会篮球迅速壮大青少年篮球基础。

移动技术分类:跑(变速跑变向跑侧身跑后退跑)急停(跨步急停跳步急停)转身滑步跳

传接球技术动作方法:双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胸前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双手头上传球

投篮技术分为:原地投篮行进间投篮挑起投篮扣篮补篮

投篮技术包括:持球方法瞄篮点协调用力出售角度出手速度球的旋转投篮弧线和入篮角度几个环节。

运球技术包括: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手脚和身体的协调配合四个环节

。防守技术:是由脚步动作手臂动作结合对手与球篮的位置距离等因素构成的。

防守无球队员的方法包括:防守位置的选择防守姿势脚步动作和断球等环节。

防守技术的动作方法:防纵切接球放横切接球断球

防持球队员的动作方法:防投篮防突破防运球防传球抢球打球与盖帽。

抢篮板球技术分为:抢篮板球枪防守篮板球

抢进攻篮板球和枪防守篮板球都是由:判断与抢占位置起跳动作空中抢球动作和获得球后动作组成。

空中抢球动作:双手抢篮板球单手抢篮板球点拨球

进攻战术基础配合包括:传切掩护策应和突分配合。防守技术基础包括:抢过、穿过、绕过、关门、夹击、补防和交换。抢过、穿过、绕过和交换是破坏掩护配合积极有效的方法。快攻在组织形式上分为:长传快攻、短传快攻、运球突破。防守快攻的的基本要求:1、全队首先要积极防守,保持防守平衡,进攻投篮后既要有人积极拼抢篮板球,又要有人迅速退守

2、积极封截和破坏对方的一传接应,抢占对方习惯的接应点并堵截接应队员,堵截、干扰、延误对方的推进速度

3、要具有积极拼抢意识,当对方形成快攻时,应快速退守,及时迅速地在以少防多的情况下,大胆出击,赢得时间和力量上的均衡。

4、要随机变换防守战术,在失去球后,立即采取前场紧逼防守,退回后场,采用半场人盯人防守,使对方不适应,破坏其快攻。防守快攻战术的方法:1、提高投篮命中率,拼抢前场篮板球2、积极封堵第一传和接应3、堵截接应点4、防守快下的队员

5、提高以少防多的能力

。防守的基本姿势:两脚左右分开,一脚稍向前,同时两腿屈膝下蹲,重心放在两脚之间;上体挺胸塌腰;两臂左右自然张开。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方法:动作方法以右手投篮为例右手依照单手高手持球手法持球于肩上左手扶球左侧右臂屈肘上

臂于地面接近水平。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之间。投篮时下肢瞪地发力身体向前上方伸展采用单手高手出球手法将球投出球出手时身体随投篮出手方向自然伸展

.篮球运动教学理论1、认知理论2、动作技能形成与发展的理论3、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4、篮球运动技能开放性和对抗性理论。

篮球技术教学步骤:1、掌握技术动作方法,建立正确动力定型和初步的对抗意识。2、学会组合技术,提高初步运用能力,建立对抗概念。3、在攻守对抗情况下提高技术运用能力。

战术教学步骤:1、建立战术概念,掌握战术方法。2、培养攻守转化和战术综合运用能力。3、在比赛中运用战术,提高应变能力。

篮球运动教学方法:常用方法:1、讲解示范法2、纠正错误法3、完整与分解相结合的教学法现代教学法:1、发现见学

法2、掌握学习法3、程序教学法

技术训练步骤:1、单个技术训练2、组合技术训练3、位置技术训练4、攻防技术的对抗练习

战术训练步骤:1、基础配合训练2、全队战术配合的衔接训练3、战术配合的综合应变训练4、战术配合训练。篮球运动训练方法: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

篮球 体育选课 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1.列举裁判员手势中除队员号码以外的动作30种 3S 5S 8S 24S违例二次运球走步翻腕脚球球会后场跳 球踩线 非法用手推人阻挡拉人撞人肘击双方犯规技术犯规违体技术犯规 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控制球队犯规 违例或犯规后发球指向暂停替换联系手势 24S回表 1 2 3次罚球 1 2 3分有效 3分试投得分无效 2.双手胸前接球技术要点? 伸臂迎球,触球时收臂引球缓冲,持球于胸腹之间,动作连贯一致。 3.宣判犯规时裁判员的宣判程序。 如有和投篮相关,宣判得分有效或者得分无效 宣判犯规的人员 宣判犯规性质 宣判犯规后的法则 4.抢篮板球由哪几个技术动作组成? 抢位,起跳,空中得球动作,获球后动作4个子技术组成 5.符合球回场后违例的三要素? 1球队控制球 2控球方在前场最后触球 3控球方在后场最先触球 6.区域联防战术的特点?运用时机和基本要求? 特点:以球为主,随球移动,对持球队员采用盯人防守,其他防守队员根据球的转移和进攻队员的穿插,不断移动,调整防守位置,加强对有球区和篮下的防守,监视和限制自己防区内进攻队员的活动。这种防守战术对每个队员所负责的防守区域较为固定明确,因此对有组织地争抢后场篮球发动快攻较为有利,能有效的对付中近距离投篮,传切型配合及通过中锋进攻等战术。 运用时机:对方外围投篮欠准确,而内线进攻威胁较大时。本队个人防守能力较弱时。为避免防守队员过多的犯规时。为加强抢防守篮板球发动快攻时。为控制对方的进攻速度时,对方不善于进攻区域联防时。 7.试述半场人盯人防守的要求是什么? 第一,防守时以放人为主,人球兼顾,积极移动,占据有利的防守位置,控制对手。 第二,对持球队员采用紧逼防守,严密控制对手投篮,突破和助攻传球。 第三,对务求队员的防守,按照球-我-他的选位原则,根据对手离球和球篮的远近来决定。对手离球和球篮远,防守可松些,稍向有球一侧靠,在注意对手背插和溜底线的同时,还要随时注意与同伴协防。 第四,在防守过程中,随时观察场上攻防情况,及时进行防,补防,夹击和抢断球,有效的控制防区,还要随时注意与同伴协防。 第五,防守分工,一般从跳球开始按站位分工,也可按强防强,弱防弱。高防高,矮防矮的分工负责。在此基础上强调全队防守的整体性,攻击性,针对性,伸缩性,打到积极防御的目的。 1 篮球运动的创始人奈史密斯出生于(B):A美国 B加拿大 C 英国 2 篮球运动创始于(B)年:A 1681年 B 1891年 C 1781年 3 篮球运动传入中国的时间是(B): A 1894年 B 1895年 C 1897年 4 篮球运动区别于其它球类项目的最大特征是(A):A 对抗的高空性 B 快速性 C 智慧性 5 篮球运动列为现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是在 (C ) 年:A 1928年 B 1932年 C 1936年 6 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推行CUBA联赛是在(B): A 1995年 B 1996年 C 1998年 7 国际篮联规定供国际比赛用的标准场地为(B):A 长26米,宽14米;B 长28米,宽15米;C 长30米,宽16米 8 变速跑是队员在跑动中(B)来完成攻守任务的一种方法。 A 突然改变方向; B 利用速度的变换 C 突然制动速度 9 传球时,手腕、手指力量作用于球的正后方,则球飞行方向是向前而且是(B) A 沿弧线飞行的 B 平直的 C 折线弹出的 10 投篮队员与篮板形成什么样的角度和位置时采用碰板投篮效果好(C):A 46—60度角 B 70—90度角 C 15—45度角 11 投篮出手要有正确的抛物线,(B)是比较理想的抛物线,容易命中。A 高抛物线 B 中等的抛物线 C 低抛物线 12 在进行间低手投篮时,大都是使球围绕横轴(A):A 向前旋转 B 向恻旋转 C 向后旋转 13 投篮是靠(C)最后集中到手腕、手指上将球投出。A 腰腹伸展力量 B 手臂力量 C 身体各部的综合力量 14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球离手的一刹那应是(C):A 食指用力拨球 B 中指用力拨球 C 中指、食指用力拨球 15 在原地运球时,手按拍球的(A):A 正上方 B 后上方 C 前上方 16 防守无球队员时一般应站在(C)位置上:A 对手与球篮之间的有利 B 对手与篮之间远离球的一侧 C 对手与球篮之间偏 向有球一侧的 17 防守持球队员时一般应站在(B)位置上,对手离篮远则离对手远些,离篮近则近些。A 对手与球篮之间远离球的一侧 B 对手与球篮之间的有利 C 对手与球篮之间偏向有球一侧的 18 抢篮板球的前提是(B):A 抢球动作 B 抢占位置 C 抢球后的动作 19 无论进攻队员和防守队员,抢篮板球时,都应(C):A 抢占在对手与球篮之间靠外线的位置 B 抢占在对手的后面 C 抢 占在对手与球篮之间靠内线的位置 20 战术基础配合是(B)有目的、有组织、协调行动的方法。A 个人 B 二三人之间 C 全队 21 组成篮球战术的基本要素是(C):A 位置、路线、时机 B 技术、配合、意识 C 方法、技术、形式 22 突分配合是持球队员突破后利用(B)与同伴配合的方法。A 投篮 B 传球 C 运球 23 在比赛中,(B)发动快攻成功率最高。A 抢获后场篮板球后 B 抢断得球后 C 掷端线界外球时 24 发动快攻的首要条件是(C):A 良好的体力 B 熟练的技术 C 强烈的快攻意识 25 进攻战术基础配合包括(C):A 二三人半场进攻配合 B 传切配合、定位掩护配合、突破配合、策应配合 C 传切配合、掩 护配合、突分配合、策应配合 26 交换防守配合主要是为了破坏进攻队员之间的(C)配合。A 传切 B 突分 C 掩护 27 当对方加强内线进攻时,一般来说,本方应采用(B)防守: A 半场扩大人盯人 B 半场缩小人盯人 C 混合防守 28 当对方投中或罚中后,采用全场紧逼防守时,展开后场进攻的关键是(B):A 运球快速突破 B 接应发球 C 快速落位和 掩护 29 阻止快攻发动的关键是(C):A 积极拼抢前场篮板球 B 防守快下队员 C 堵截快攻第一传和接应 30 现代篮球运动是由一位叫(A)的美国人介绍到中国的。A 来会里 B蔡尔乐C马约翰 31 中国男子篮球队参加历届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中最好成绩 是(B):A 第7名 B 第8名 C 第9名

江苏省体育高考篮球专项考试实施方案

江苏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统考考试方案 我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设身体素质和专项考试两个部分,共150分,其中身体素质考试占100分,专项考试占50分。身体素质设1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800米跑、原地双手头后向前掷实心球等四项必测考试内容;专项设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体操、武术、健美操、羽毛球(新增)等九个项目,由考生根据自身特长在上述九个项目中自主确定选考一项。各专项(田径除外)考试均包含选考内容,具体考试内容由省教育考试院在每年考试前一个月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一、身体素质考试内容 (一)考试项目 1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800米跑和原地双手头后向前掷实心球,共四项,每项分值均为25分。 (二)考试办法与要求 1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800米跑和原地双手头后向前掷实心球四个项目分别按最新田径竞赛规则全能径赛、田赛项目比赛的有关规定和裁判方法执行。其中原地双手头后向前掷实心球采用铅球投掷圈和落地区(不安装抵趾板)。 原地双手头后向前掷实心球动作要求:①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站立,出手前双脚不得移动;②两手持球,由头后经头上方向前掷出;③球出手时,脚不得触及投掷圈上沿或圈外地面;④实心球落地后,从后半圈走出。 二、专项考试内容 专项按百分制的形式计分,所得分数×0.5折算成专项最后成绩。 (二)篮球 1.考试项目

专项技术 全场综合技术A 二选一50分全场综合技术B 投篮A 二选一30分投篮B 2.考试办法与要求 (1)专项素质考试办法与要求 ①助跑摸高 测定身高:预先将测量尺固定在墙上(或在墙上预先画出),考生以两脚并拢、身体保持正直(头的后部、臀部、小腿突出部和脚跟必须同时接触墙壁)的姿势站在标有测量尺的位置,监考教师借助三角尺(数学课教具)测定考生的身高(H)。 助跑摸高:经过助跑,用单脚或双脚跳起,单手向上触摸“摸高板”,助跑距离和助跑考试方法不限。每名考生摸高2次,取其中最高的1次成绩(h)。 成绩评定:助跑摸高的成绩(M)用下列公式计算: H h M- = ②“V”脚步移动 见图1。考生右脚踩在①圈上,听信号启动,前滑步到②,用右脚踏②后撤步到③,并用右脚踏③,再上步移动用左脚依次踏②和①为一次往返,共往返三次。每人测试2次,计其中1次最佳成绩。 场地要求:①、②、③是直径0.25米的实心圆圈,①、②、③之间为等边三角形,间距5米(起止点从圆心丈量,内角60°) 图1 (2)专项技术考试办法与要求

数电课程设计篮球24秒倒计时

目录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计时器 ................................................ - 2 - 1.1篮球竞赛24秒计时器功能................................ - 2 - 1.2 设计任务及要求 (2) 1.2.1基本要求 (2) 1.2.2 设计任务及目标..................................... - 2 - 1.2.3 主要参考器件:..................................... - 3 - 第二章电路设计原理与单元模块 .. (3) 2.1 设计原理 (4) 2.2 设计方案 (4) 2.3 单元模块 (4) 2.3.1 8421BCD码递减计数器模块 (5) 2.3.2 时钟模块 (7) 2.3.3 辅助时序控制模块 (8) 第三章实验体会 (10)

第一章计时器概述 1.1篮球竞赛24秒计时器功能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用模电和数电知识设计的电子产品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各种竞技运动中,定时器成为检验运动员成绩的一个重要工具。在篮球比赛中,规定了球员的持球时间不能超过24秒,否则就犯规了。本课程设计的“篮球竞赛24秒计时器”,可用于篮球比赛中,用于对球员持球时间24秒限制。一旦球员的持球时间超过了24秒,它自动的报警从而判定此球员的犯规。 本设计主要能完成:显示24秒倒计时功能;系统设置外部操作开关,控制计时器的直接清零、启动和暂停/连续功能;在直接清零时,数码管显示器灭灯;计时器为24秒递减计时其计时间隔为1秒;计时器递减计时到零时,数码显示器不灭灯,同时发出光电报警信号等。 1.2 设计任务及要求 1.2.1基本要求 1. 具有24秒计时功能。 2. 设置外部操作开关,控制计时器的直接清零、启动和暂停/连续功能。 3. 在直接清零时,要求数码显示器灭灯。 4. 计时器为24秒递减时, 计时间隔为1秒。 5. 计时器递减到零时,数码显示器不能灭灯,同时发出光电报警信号。1.2.2 设计任务及目标 (1)根据原理图分析各单元电路的功能; (2)熟悉电路中所用到的各集成块的管脚及其功能;

篮球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篮球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1.篮球运动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即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干部训练学校,在加拿大出生的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James Nai smith)1881年发明的。2.1891 ~1920年,由于篮球比赛的趣味性较强,在美国教会学校迅速得以推广。3.篮球运动是一项技能类同场对抗的集体运动项目,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围绕着悬挂于离地3.05m、直径0.45m的篮筐,以周长75~78cm、重为600~650g的篮球展开空间和时间的争夺 4.1976年,在第21届奥运会上,女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5.1959年举办的新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设有男女篮球赛。 6.2001年4月,王治郅与达拉斯小牛队签约,成为第一位在NBA效力的中国球员,同时也是“NBA亚洲第一人”。 7.2002年6月,中国球员姚明当选NBA状元秀,加盟休斯敦火箭队。中国球员巴特尔在2002 ~2003赛季效力于圣安东尼奥马刺队,获NBA总冠军。 8.2002年中国首次承办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国女篮进入世界六强行列。 9.篮球基本功可为手功、脚功、腰功、眼功,他们之间既是相辅相成互相关联的,同时各自又相对独立,具有个性和形成自己规律的特点。 10.篮球技术主要由移动、接球、传球、运球、投篮等动作组成。 11.起动是队员在球场上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的一种起始的动作,是获得位移初速度的方法。 12.接球是篮球运动中的最主要技术之一,是获得球的动作,是抢篮板球和抢断球的基础。13.运球的种类很多,有高运球、低运球、运球急起急停、体前变向换手练习、背后运球、转身运球、跨下运球等动作。 14.2002年10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又印发了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方法的通知。 15.抢球、打球、断球是具有攻击性的防守动作,也是防守对手时获得球的重要手段。16.进攻技术是指比赛中具有进攻效果的、实用的动作以及动作多元组合。 17.篮球比赛中队员经常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技术动作组成的动作系列去完成具体的进攻任务。 18.穿越与突破是持球者传球或运球通过对手的防守,是进攻中具有攻击性的手段,是得分的前奏。 19.圆柱体原则是一名站在地面上的队员占据一个假象的圆柱体内的空间。 20.积极拼抢进攻篮板球是一个重要的进攻行动,是争夺继续控球权的重要方法。 21.防守无球是指进攻队员处于无球状态时,防守队员灵活的利用多种移动动作和手部的有效组合,最大限度的防止和破坏对手行动。 22.进攻队员有球时有三种攻击行动,即传球、运突和投篮。 23.防传球的重点应放在不让对手轻易地把球传向篮下有攻击威胁的内线区域。 24.抢防守篮板球是防守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是夺回控球权的重要的途径。 25.力量素质是篮球运动中的首要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6.篮球力量训练过程中要力求选择与篮球运动技术、结构相一致的动作方法。 27.耐力素质的发展对篮球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8.篮球运动员宽阔的视野是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能力的基础。 29.灵敏素质有助于掌握、运用各种复杂技术、战术和提高场上的应变能力,对篮球运动有着重要作用。

篮球专项测试内容方法及标准

篮球专项测试内容、方法及标准 一、测试内容与权重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身体素质(15分) 助跑摸高(15分) (1)测试方法:助跑起跳摸高。 (2)测试要求:左右手不限,每人测2次,以最高一次成绩为最终成绩。(3)评分标准(米): (二)基本技术(20分) (1)测试方法:运动员在三分线外投篮后自抢篮板,再运至三分线外投篮,以投中次数评分。测试由三位考委完成,一人记录、报号、记时,一人数投中次数,一人检查有无踩线和违例。 (2)测试要求:不允许两次运球、走步。如出现上述违例,一次扣0.5分。投篮时脚踩三分线投中无效。(每人限测两次,以投中次数多者计入最后成绩)。

(三)综合技术(25分) 1.半场综合技术练习(15分) (1)测试方法:测试考生在球篮右侧端线外运球至中线场角处做后转身,运球到中圈障碍物前做背后变向换手运球,运球绕过处于中线场角处的障碍物后立即传球给配合者,快速跑至罚球线延长线附近的障碍物前接球急停,持球突破上篮。测试由三位考委完成,一人记录、报号、记时,两人检查有无踩线和违例。(线路如下图) (2)测试要求: 不允许两次运球、走步、出界、过中线,出现违例一次扣0.5分,漏做 一个动作扣1分:(每人限测两次,取最好成绩) (3)达标评分标准:

2.综合技术评定(见下表): (四)实战能力(40分) 实战比赛(40分) (1)测试方法:将加试运动员分成若干队,每队5人,进行全场比赛或每队3人进行半场比赛。分队时应注意各个位置配备合理,两队比赛20-30分钟。考试由六位考委完成,六人的平均得分即最终得分。 (2)测试要求: ①队员比赛中应注意充分展示自己的篮球意识; ②通过比赛中的进攻、防守,展示个人的篮球技术、战术水平和能力。

篮球理论复习重点

篮球理论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运球技术:是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拍球推进的一种动作技术。 2.篮球技术: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的专门动作和方法。它是双方对抗的载体。 3.快攻:防守队员在由守转攻时力争在对手立足未稳之际,抓住战机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果断采取行动的一种速战速决的战术配合。 4.传球的落点:传球队员传出的球与接球同伴的手相遇的点。 5.中锋策应:进攻中锋在背对或侧对球篮时,通过传球与外线队员的切入结合,借以摆脱防守创造里应外合的进攻机会进攻配合。 6.侧滑步:一般指防守队员在防守对手时,通过向侧面跨出,然后另一只脚跟进的方式进行横向移动,获取合法防守位置的技术。 7.移动技术:指篮球运动中队员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空间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方法的总称。 8.投篮动作:一个连续的投篮动作指持球队员从将球开始上举开始,运用正确的身体姿势和手法,将使球进入篮筐的动作,对于腾空队员,这一动作持续到该队员落下。 9.篮球战术:概念:双方相互遏制,充分自己优势限制对手的优势的组织形式。 战术组成的基本要素;1)技术2)配合方法3)形式(阵势) 10.持球突破:合理地运用脚步动作和运球技术相结合的快速攻击技术。 11.非法运球:在场上已获得活球的队员将球掷、拍、滚或运在地上,并在球再次接触其他队员前再次触击球即为运球开始;当双手触及球或将球在一只手或双手上停留即为运球结束;队员在第一次运球结束后不得再次运动。除非他在二次运球之间已失去了控制活球,如投篮、被对方触及球、传球或漏接后求触及了另一队员。下列不是运球:连续投篮、运球前后的漏接、用拍击的方式试图获得球。 12.球回后场:控制球队在前场控制活球;控制球队在前场最后触及球;控制球队队员在后场最先触及球。 13.盖帽:当进攻队员投篮或上篮时,球刚离手的一刹那,防守队员立即跳起将球打落,成为盖帽。简述题: 1.篮球文化的特点:1)独特性:篮球运动专门的技术动作、丰富的战术形式、特有的比赛方法和严密的竞赛规则构成了篮球文化的言语系统,特有的立体攻守对抗形式则孕育了篮球文化的精髓。 2)地域性:不同地区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也造成了地区间对篮球运动规律、本质和特征的理解的差异性,以至于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篮球风格和流派。 3)交融性:虽然篮球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但各种地域篮球文化同时也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人才的交流而进行广泛交融,并在交融过程中实现文化互补和文化变异,从而使篮球文化在多样性和地域性的基础上还表现出了共性。

数据库课程设计NBA篮球管理系统

山西大学软件学院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NBA数据系统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7年6月

目录 一、选题背景 (3) 二、需求分析. (3) 2.1 功能需求 (3) 2.2 数字字典 (4) 2.2.1 数据项............................................................ .. .4 2.2.2 数据结构 (6) 2.2.3 数据流 (6) 三、概念结构设计 (6) 3.1 球员E-R图 (7) 3.2 球队E-R图 (7) 3.3 赛程E-R图 (8) 四、逻辑结构设计 (8) 五、物理结构设计 (8) 5.1 球员数据表 (9) 5.2 球队信息表 (9) 5.3 赛程信息表 (10) 六、数据库实施............................................................ ..10 七、界面及代码 (13) 八、心得体会 (23)

一、选题背景 本学期的课设又开始了,我的想法就是为每个球迷建立一个方便查询NBA 相关信息的数据库系统。虽然当今NBA数据系统很强大而且很全面,但这次我 就是想继续通过自己的能力以及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来做出一个可以利用的软 件系统。 另外,NBA球员多,球队多,比赛也多。球迷需要一个可以方便查询所有 信息的一个系统。所以,针对这个背景,我便定了这个题目。以下就是我的设计 思想和过程。 二、需求分析 2.1 功能需求 系统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有: (1)建立数据库: 根据系统功能设计的要求以及功能模块的划分,设计相关数据库。 (2)球员数据管理模块: 实现NBA球员基本情况的录入、删除等基本操作;对球员基本信息能提供灵活的查询方式。 (3)球队信息管理模块: 实现NBA球队的录入、删除等基本操作;能方便的查询球队的各项信息。 (4)球队赛程信息管理模块: 实现NBA各球队赛程信息的录入、删除等基本操作;能方便查

篮球复习资料11

篮球运动的起源: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干部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的。 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集体协同规律,凶悍对抗规律,攻守平衡规律,动态变化规律。 篮球运动的特点:1.集体性、2.对抗性、3.转换性、4.时空性、5.综合性、6.职业性、7.商业性。 篮球教学原则 1.概念::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准则。 2.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直观性原则,实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对抗性原则。(每一点原则自己细看) 篮球教学方法:是根据体育教学的一般方法,依据篮球教学原则,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为完成篮球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 篮球技术的教学方法 篮球技术教学:包括四个环节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和纠正错误。 技术教学的步骤 ㈠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讲解,示范,试做 ㈡形成正确的技术动力定型:1.在简单条件下练习技术动作2.掌握组合技术,巩固技术动作3.掌握假动作,提高 应变能力 ㈢在攻守对抗条件下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1.在规定的攻守条件下进行练习2.在消极对抗条件下进行练习3.在积 极对抗条件下进行练习。 篮球战术的教学方法(步骤) ㈠建立战术概念,掌握战术方法:⒈建立完整的战术概念⒉掌握局部战术配合方法⒊掌握全队战术方法 ㈡提高攻守转换和综合运用战术的能力:⒈提高攻守转换能力⒉提高综合运用战术的能力,⒊提高战术运用和应变能力 ㈢发现与纠正错误:⒈及时发现错误⒉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⒊纠正错误(讲解示范法,诱导法,限制法,变换法, 暂停练习法,鼓励法) 中学篮球 中学篮球教学及课外篮球运动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手段之一,也是贯彻健康第一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和培养篮球爱好者的主要手段。 中学篮球教学的目的:以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运用篮球这一特殊的身体活动形式来增强中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发展,提高健康水平,培养终身体育观念,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合格建设者与保卫者。 中学篮球教学的任务:1.培养和建立终身体育的观念2,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增强体质3 学习和掌握篮球基本技术,简单战术配合4 培养团队精神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5 篮球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 中学篮球教学的要求:运用理解教学法,从实际出发,课内与课外结合,处理好各种教育教学关系。 中学篮球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一.高尚的职业道德(1 忠诚体育教育事业2 为人师表,严以律己3 一视同仁,公平

单片机课程设计篮球计时器

单片机课程设计篮 球计时器

绪论 篮球比赛中除了有总时间倒计时外,为了加快比赛的节奏,规则还要求进攻方在24秒内有一次投篮动作,否则视为违例。以下为一个篮球比赛计时器,该计时器采用按键操作、数码管显示,非常实用。此计时器也可作为其它球类比赛的计时器。 本课程设计介绍了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篮球比赛计时器硬件设计,包括STC89C51, 2个八段共阳数码管显示、上电复位电路、时钟发生电路等基本模块的设计。其功能土要有:一场篮球比赛共分四节,每节12分:每次进攻为24秒,计时器的显示均为倒计时方式,24秒计时用两位数码管显示;所有的计时都要具有暂停、继续、复位;当球员的持球时间超过24秒时,24秒倒计时减为零且有蜂鸣器报警提示。本次课程设计是采用单片机C语言实现倒计时24秒篮球比赛计时器。

1系统工作原理 1.1 功能说明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用模电和数电知识设计的电子产品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篮球比赛中,规定了球员的持球时间不能超过24秒,否则就犯规了。 大多数篮球计时器的主控芯片为AT89C51,采用12MHz晶振,P0.0-P0.7作数码显示端。24秒计时开始,A3为24秒复位开启键(投篮或交换控球时按下此键);A4为24秒计时停止键(有违例时按下此键); A5为24秒计时启动键;A6为总复位键。而此次我们设计的是1个简易篮球比赛计时器。 最简单的篮球球计时器是24秒倒计时计时器。也就是本次课程设计的课题。24秒篮球计时器要求设置外部操作开关,控制计数器的直接复位、启动和暂停,而且计时电路递减计时,每隔1秒钟,计时器减1,当计时器减0时,显示器上显示00,同时发出蜂鸣器报警信号。 1.2基本原理 24秒计时器的总体参考方案框图如图1所示,它包括秒脉冲发生器、计数器、译码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和辅助时序控制电路

《篮球运动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篮球运动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系别: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计16分) 1、移动技术: 答案:指篮球比赛中队员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等所采用各种脚步动作总称。 2、快攻: 答案:是由守转攻时,进攻队以最快的速度将球推进至前场,争取造成人数上和位置上的优势与主动,果断合理进行攻击的一种进攻战术。 3、战术基础配合: 答案:是指在篮球比赛中队员两三人之间有目的、有组织、协调行动的简单攻守配合方法,它是组成全队战术配合的基础。 4、篮球战术: 答案:指比赛中队员个人技术的合理运用和全队队员相互协调配合组织形式和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本队的特长,制约对方,以争取比赛的胜利。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篮球运动是年,由美国体育教师发明的。 答案:(1891)(詹姆斯.奈史密斯) 2、篮球比赛应由节组成,每节分钟,前两节允许暂停次,第三和第四节允许暂停次。 答案: (4) (10) (2) (3) 3、女子篮球运动是年正式列入第届奥运会比赛项目。 答案: (1976 ) ( 21) 4、比赛中常见的投篮技术形式有原地投篮、和三种。 答案:(行进间投篮) (跳起投篮) 5、传切配合是进攻队员之间利用和所组成的简单配合。 答案:(传球) (切入) 6、抢篮板球技术动作有抢占位置、、和、抢球后动作组成。 答案:(起跳动作)(抢球动作) 7. 篮球比赛记分方法是胜一场得分,负一场得,弃权得分。 答案:(2)(1) (0) 8、快攻在组织形式上,分、两种。 答案:(长传快攻) (短传与运球结合快攻) 9、持球突破分为和两种。 答案:(交叉步持球突破)(顺步持球突破) 10、球的飞行路线分为直线、和三种。 答案:(弧线)(折线)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在瑞士日内瓦成立的时间是1932年7月8日

篮球计分器课程设计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设计题目篮球计分器的设计 所学专业名称自动化 班级111 学号011123 学生姓名小微 指导教师王老师 2014年5月10日

机电学院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任务书 设计名称:篮球计分器的设计 学生姓名:小微指导教师:王老师 起止时间:自2013 年 5 月12 日起至2013 年 5 月26 日止 一、课程设计目的 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技术对篮球比赛进行简单计分的篮球计分器。 二、课程设计任务: 1、能记录整个赛程的比赛时间,并能随时实现暂停。 2、能随时刷新甲、乙两队在整个过程中的比分, 加分有误时可通过按键实现减分调整。 3、中场交换比赛场地时,能自动交换甲、乙两队比分的位置。 4、比赛结束时,能发出报警声。 5需要调整比赛时间,可通过按键进行加时和减时的调整。 三、基本要求: 1、允许采用MCS-51系列或其他类型单片机。 2、系统程序采用汇编或C语言编制。 3、硬件原理图采用proteus软件绘制。 机电学院单片机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评价表

摘要与关键字 (1) 1.绪论 (2) 1.1设计背景 (2) 1.2计任务及要求 (2) 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 2.1方案设计与选择 (3) 方案一: (3) 方案二: (4) 方案确立: (4) 3.系统硬件设计 (5) 3.1篮球计分器硬件设计的基本要求 (5) 3.1.1硬件设计基本要求 (5) 3.1.2引脚应用说明 (5) 3.1.3引脚排列图 (6) 3.2显示电路 (7) 3.2.1显示电路设计 (7) 3.2.2按键设计 (8) 3.4晶振电路模块 (8) 3.5复位电路模块 (9) 3.6报警模块 (9) 4. 系统程序设计 (10) 4.1 设计思想 (10) 4.2 主程序设计 (10) 5.仿真验证 (12) 6.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一 (15) 附录二 (16)

篮球复习题

1篮球诞生于(C)年。 A.1892 B1893 C1891 D1890 2国际篮联规定的主要正式比赛的球场为(D)米 A28X16 B28X17 D28X11 D28X15 3中国开始举办职业篮球联赛是(B)年 A1995 B1996 C1994 D1997 4篮球运动列为现代奥运会的正式项目是在(D)年 A1924 B1928 C1932 D1936 5起动时运动员在球场上由( A )状态变成为运动状态的一种起始动作。 A静止B动态C混合D站立 6基本站立姿势是所有移动技术的准备姿势,它的动作要领是( B ) A上体前倾,全脚掌着地。 B两脚自然前后或平行开立,两腿自然弯曲,重心位于两腿之间,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 C两脚直立,重心高,两臂自然下垂,置于体侧。 D直立站立 7投篮是靠(D)最后集中到手腕、手指上将球投出。 A屈膝踩地力量B腰腹伸展力量C手臂力量D身体各部的综合力量 8发动快攻得首要条件是(c)。 A良好的体力 B 熟练的技术C强烈的快攻意识D队员之间的默契的配合 9篮球运动员所需要的力量主要是(D ) A静力性力量B动力性力量C绝对力量D快速力量 10向左侧滑步时,起动的第一步应是(c ) A右脚先移动B左脚和右脚无论任何一脚移动都可以 C左脚先移动D双脚同时移动 11判断带球跑的关键是(B ) A看哪一只脚先落地B确定中枢脚 C看球在手中是否停留D双脚上半行站立还是前后站立 12.3秒钟规则是当某队员控制球时,同队队员在( B )停留不得超过3秒钟A本方限制区B对方限制区C本方罚球区D对方罚球区 13单手肩上传球,这种传球的( A ),球飞行的速度快。 A力量大B动作大C爆发力大D弧度大 14传切配合是进攻队员之间利用( C )技术组成的简单配合 A传球和运球B运球和切入C传球和切入D传球 15比赛结束时,两队积分相等,以( A )决定名次 A两队间比赛胜负B胜负场数多少 C两队间得失分率D两队在全部比赛中得失率 填空题 1.篮球运动时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学院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 斯)博士发明的。 2.我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简称是(CUBA)

篮球专项测试标准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篮球专项考试 测试内容和评分标准 (一)考试内容 1. 30秒投篮 2. 运球接行进间投篮 (二)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1)考试方法: 1. 30秒投篮 方法:考生站在罚球线后,听到开始指令后进行投篮,投篮后抢篮板球后运球至罚球线后再次投篮。(投篮区:罚球线后与罚球弧形成的半圆区)30秒停表。每名考生做2次,取最好成绩。 2. 运球接行进间投篮 方法:(在篮球半场按图示进行) 考生在准备区站好,听到开始指令后用右手做运球接行进间投篮,投中后运球在A区做一次背后运球后运球至第2准备区;进入第2准备区后返回用左手运球接行进间投篮,投中后运球在B区做一次后转身运球至第1准备区。 运球接行进间投篮往返2次,共投中4次篮。每名考生做2次,取最好成绩。

(2)评分标准: 1.每一次未完成背后运球、后转身运球扣3分,出现动作不完整、不规范、不连贯、不协调扣2分; 2.违反运球规则扣2分; 3.运球时没有进入准备区或A、B区时,每次扣1分; 4.违反考试方法所规定的手进行运球时,每次扣1分; 5.在一次运球考试中如果出现未进入准备区(A、B区)虚线区域的为违例扣15分,出现两次评为零分。 背后运球、后转身运球动作规格: 1.背后运球(右手为例): 右手将球拉至身体后侧方,异侧脚前跨时,右手由身后作变向运球。球落于前跨脚跟侧后方,反弹至前跨脚侧前方。左手快速运球超越对手。 2.后转身运球(右手为例): 运球后转身时,左脚为轴做后转身的同时。右手随着转身将球拉至身体的左侧前方。转身后左手快速运球超越对手。 (三)具体要求 1. 30秒钟投篮 (1)投篮方式不限 (2)投篮时脚不得过罚球线或踩罚球线,否则该次投篮投中无效。(投篮出手之后可过线或踩线) (3)运球时不得持球跑或运球违例,否则该次投篮投中无效。 2. 运球接行进间投篮 (1)运球、行进间投篮时按左、右手的要求进行。不得交换手运球,投篮不中进行补投时,左、右手不限。 (2)做背后、后转身运球时左、右手不限。 (3)进入准备区和A、B区是指脚踩线或进入区域上方。 注:1. 准备区是以中线与边线交点为圆心以1米为半径画出的扇形区域; 2. A、B区是以罚球线延长线的一点(距边线 3.5米)为圆心,以1米为 半径所形成的圆形区域; 3. A、B区的违例区是以罚球线延长线的一点(距边线3.5米)为圆心,以 0.8米为半径所形成的圆形区域; 4. 准备区的违例区是以中线与边线的交点为圆心以1.3米为半径画出的扇 型区域。

篮球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08级篮球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篮板下沿离地面高度为(A ) A 2.90 米 B 3.05米 C 3.00米 2.当两位裁判员同时鸣哨时,应由( C )作出宣判。 A 、前导裁判。 B、追踪裁判。 C 、最靠近比赛的裁判。 3.第一节开始时,副裁判员应在( B )站位。 A、记录台对面的中线延长线。 B、临近记录台在场内骑跨在中线上。 C、端线。 4.第二节开始时,副裁判员应在( B )站位。 A、记录台对面的中线延长线。 B、靠记录台一边的前场罚球线的延长线与边线的交界处。 C、端线。5.下列那种情况球是活球。( C ) A 、投篮中篮时。 B、球队控球,24秒装置响起。 C 、罚球时,罚球队员手里持着的球。6.甲4罚球时,球还没有出手,站在位置区的同队队员甲5提前进入限制区,这时甲4继续完成他的投篮动作,球投中篮。裁判员应判甲4( B ) A 、得分有效,由对方队员在端线掷界外球开始比赛。 B、得分无效,因为甲5违例在先。C、得分有效,由对方队员在罚球线的延长线与边线的交界处掷界外球开始比赛。 7.每个决胜期的比赛时间应为( C )分钟,比赛场地应()。 A、5分钟,交换。 B、10分钟,不交换。 C、5分钟,不交换。 8.、A队队员在3分线外无意的将球抛进本方篮圈,应判给( B ) A 、 B队队长得2分 B、 B队队长得3 分 C、违例,不算得分 9.当某队场上比赛队员少于( B )人时,应判该队比赛因缺少队员告负。 A 、 1 B、 2 C 、 3 10. A4突破上篮,球投中篮。但裁判员判其带球跑违例,投中无效。重新开始比赛时应由B队在( B )掷界外球。 A 、在B队后场端线。B、在B队后场罚球线的延长线与边线交界处。C、在中线延长线。11.认可那种情况球是死球。( B ) A 、球飞向界外的飞行中 B 、队控球24秒装置响起。 C、罚球中,罚球队员可处理球时。12.在罚球线投篮得分,应判得( A ) A 、 2分 B、 3分 C 、 1分

课程设计--篮球24秒定时器的制作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各种竞技运动中,定时器成为检验运动员成绩的重要工具。 篮球是一项大众化的运动,现实生活中的比赛有很多规则,正规比赛中我们知道,在一次进攻中,一方队员只有24秒的进攻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则表示一次违例。本课程设计题目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用简单的数字逻辑电路实现24秒减数计时器,每隔一秒计数一次直到减到零并发生光报警,计数器有置数功能,最初置数为24,并且有清零功能和暂停功能,使设计电路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计时器主要是由即使电路、控制电路、以及译码显示电路3个部分组成。电路结构简单,功能方便、快捷。 篮球24秒定时器的制作 结构设计与方案选择 本设计是以555构成震荡电路,由74LS192来充当计数器,构成NBA24秒倒计时电路。该电路简单,无需用到晶振,芯片都是市场上容易购得的。设计功能完善,能实现直接清零、启动和暂停/连续计时,还具有报警功能。 一、设计原理与电路 原理方框图图: 包括秒脉冲发生器、计数器、译码与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和控制电路(辅助时序控制电路)等五个部分组成。计时电路递减计时,每隔1秒钟,计时器减1其中计数器和控制电路是系统的主要部分。计数器完成24秒计时功能,而控制电路完成计数器的直接清零、启动计数器、暂停/连续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的显

示与灭灯、定时时间到报警等功能。当计时器递减计时到零(即定时时间到)时,显示器上显示00,同时发出光电报警信号。 二、电路 方案中采用两片192芯片,能实现暂停、清零、置数的功能。结构比较简单,开关3为清零控制端,开关2为置数端,开关1为暂停/继续开关。秒脉冲由555定时器构成。 它的工作原理是:只有当低位BO1端发出借位脉冲时,高位计数器才做减数器。当高低位全部变为零时,且CPD为0时置数端LD2=0,计数器完成置数,在CPD脉冲信号的作用下,计数器再次进入下一轮减计数。 秒脉冲发生器产生的信号是电路的时钟脉冲和定时标准,但本设计对此信号要求并不是太高,电路采用555集成电路或由TTL与非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构成。 译码显示电路用74LS48和共阴极七段LED显示器组成。报警电路在实验中可用发光二极管代替。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 1、进制计数器的设计 计数器选用集成电路74LS192是十进制可编码同步加法计数器,它有可逆计数功能,CPU、CPD分别是加计数器、减计数器的时钟脉冲输入端(上升沿触发)其中RD是异步清零端,高电平有效,PL是异步并行置数控制端(低电平有效)预置数据输入端包括P0,P1,P2,P3,其中最高端为P3。TCU为加法计数的进位输出端,TCD是减法计数的借位输出端,MR是并行数据输入端,Q3-Q0是输出端。 计数器选用中规模继承74LS192进行设计较为简便,74LS192是十进制可编程同步加/减计数功能。下图是74LS192外引线排列图与功能表:

篮球理论考试题库完整

名词解释 1、篮球运动:是一种充分利用人的四肢、躯体和头脑的体育运动。 2、进攻基础配合:是指进攻时两、三人之间有组织有目的的协同行动,它包括传切配合、策应配合、突分配合、掩护与挡折配合和快攻配合。 3、区域联防:是每个队员负责防守一定的区域,严密防守进入该区域的球和进攻队员,并与同伴协同配合,用一定的队形把每个区域都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一种集体防守战术。 4、体育: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5、突分配合:进攻队员运球或运球突破,遇到对方协防时,及时将球传给插入防守空隙地带接应的同伴,这种突破中根据情况及时传球的配合叫突分配合。 6、快攻:快攻是由防守进入进攻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在人数上造成以多打少的优势或在人数相等以及人数少于对方的情况下,趁对方立足未稳,果断而合理地进行攻击的一种快速进攻战术。 7、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8、篮球基本技术:是指篮球运动所运用的符合人体运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原理,是在篮球比赛中所运用的各种专门动作的总称。它分为进攻和防守两大部分,他们是篮球比赛的基础。 9、疲劳:人们经过连续工作、学习、锻炼后,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能力开始逐渐下降,这种现象叫做疲劳。 10、策应配合:策应配合是进攻队员背对或侧对球篮接球后,作为进攻的枢纽,与同伴的

切入相结合以摆脱防守,或传给外线同伴投篮的一种配合形式。策应的位置可分内策应和外策应。 11、篮球战术:是指在篮球比赛中,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和具体对象确定的攻、防集体配合,以及全队协调行动的特定组织形式和方法。 12、防守基础配合:是防守中两三人之间有目的、有组织的协同行动。它包括挤、穿配合、换防 合和协防(补防、夹击等)配合。 13、什么叫侧掩护?(并用图示说明):掩护者跑到被掩护者的体侧进行掩护,称为侧掩护。如图4传给5后,给另一侧的6做侧掩护,让6摆脱切入要球进攻。 14、合理营养的概念?合理营养是指:对人体提供合理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使膳食的质和量都能适应人体的生理、生活、劳动以及生理活动的需要。合理营养有利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合理营养,指提供人体全面的营养素,即包括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矿物质等六大营养素。 15、奥林匹克的格言是什么?出自哪本书?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口号和座右铭——更快、更高、更强。出自《奥林匹克宪章》。 16、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哪一年举行、地点?当时有几个国家参加?几年举行一次? 答: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当时共有13个国家参加。现代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填空题 1、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萌发的体育,同样也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和完善,体育发展经过了萌芽时期的体育、独立形态的体育、渐成科学体系的体育三个阶段。 2、运动损伤的分类方法较多,按损伤组织创口界面分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

篮球24秒倒计时器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逻辑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系(部):三系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11通信 1班 姓名:张梦瑶 学号:20110306111 成绩: 指导老师:李海霞 开课时间:2012-2013学年二学期

一、设计题目 篮球比赛 24 秒倒计时器 二、主要内容 1、分析设计题目的具体要求 2、完成课题所要求的各个子功能的实现 3、用multisim 软件完成题目的整体设计 三、具体要求 (1)具有显示24s 倒计时功能:用两个共阴数码管显示,其计时间隔为1s。 (2)分别设置启动键和暂停 /继续键,控制两个计时器的直接启动计数,暂停/继续计数功能。 (3)设置复位键:按复位键可随时返回初始状态,即进攻方计时器返回到24s。 (4)计时器递减计数到“00”时,计时器跳回“24”停止工作,并给出声音和发光提示,即蜂鸣器发出声响和发光二极管发光。 四、进度安排 第一天:介绍所用仿真软件;布置任务,明确课程设计的完整功能和要求。 第二天:消化课题,掌握设计要求,明确设计系统的全部功能,图书馆查阅资料。 第三天:确定总体设计方案,画出系统的原理框图。 第四天:绘制单元电路并对单元电路进行仿真。 第五天:分析电路,对原设计电路不断修改,获得最佳设计方案。 第六天:完成整体设计并仿真验证。 第七天:对课程设计进行现场运行检查并提问,给出实践操作成绩。 第八天:完成实践报告的撰写 五、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最终考核成绩由四部分组成:

1、理论设计方案,演示所设计成果,总成绩40%; 2、设计报告,占总成绩30%; 3、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占总成绩20%; 4、考勤情况,占总成绩10%; 无故旷课一次,平时成绩减半;无故旷课两次平时成绩为 0 分,无故旷课三次总成绩为 0 分。迟到 20 分钟按旷课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