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 教案

知其不可而为之 教案
知其不可而为之 教案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一、解题:

[问题]“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话怎么翻译呢?

【明确】知道自己这件事(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可能实现但还是要去做。(强调“其”指孔子的政治理想)

[问题1]孔子在他生活的时代也是被当时的人看成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课文中哪一章

直接提到这一点?

【明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宾语前置)?”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一)字词

1. 子路宿于石门:状语后置

2. 奚自:自奚,宾语前置

3. 与:通“欤”

(二)分析

1.生读,重点揣摩语气及蕴含的情感。重点揣摩句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晨门对孔子做法是带一种怀疑的,不以为然的看法。揣摩语气:“哦,就是那个明知事情不能做成功还一定要去做的那个人吗”。言下之意,不是傻瓜,便是疯子,有挖苦之意。

2.当时孔子很有名,人人皆知。这位看城门(看管人进出的,阅历很丰富)的话,大约颇能代表当时流俗对孔子的看法。

补充资料:课本P83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sǎng,额头)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

丧家之犬解释:比喻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孔子于55岁离开鲁国,带着一帮弟子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之行,先后到了6、7个国家,遍求十几位国君,但是终不被用,于68岁回到鲁国。历经14年。用“丧家狗”比喻孔子确实有些相似。在世俗人看来,孔子带着一帮弟子周游列国,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是根本不可能的。即“知其不可而为之”中的“知其不可”。

二、分析“知其不可”

【问题2】孔子知道“不可”这个现状吗?(分析14.21)

(一)字词

告于哀公:状语后置,于哀公告于,向

夫:fǘ那,那个

以:因为

之:到,往

省略句:之三子告,不可。(孔子)之三子告,(三子)不可。

(二)分析

1.弑君:

“弑”的理解(古代卑幼杀死尊长,多指臣子杀死君主,子女杀死父母);

春秋末期,由于公室衰微而私室强大,在权力的斗争中弑君的行为时有发生,弑君活动最频繁的国家当属晋、齐,在齐国这次政变中,孔子弟子宰我死于难。

2.在得知陈成子杀了齐简公之后,孔子为何要“沐浴而朝”?

(了解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

沐浴就是斋戒,古代在举行祭祀或其他典礼前要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洁食、禁欲,以示庄重和虔诚。这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3.孔子又为什么如此重视呢?杀的又不是鲁国的国君。

这是因为在孔子的观念中,臣子应该有自己的本分,应该依礼行事,臣子僭越诸侯的礼节都已经使得他很愤怒了,如他就曾说过:“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何况竟然有人弑君,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此种行径当然应该天下共击之,不仅是为了简公,还为鲁哀公的统治,甚至为了天下的君主统治的秩序。这是孔子“礼”的思想的体现,所以他才会如此隆重地提出这种要求。

4.孔子在禀告时为什么直呼陈成子为“陈恒”?

古代称呼他人,同辈称字或称官职。陈成子作为齐国的掌权大夫,地位何其尊贵,而孔子直呼其名,主要体现了孔子对他弑君行为的愤怒。

5.哀公又为什么说“告夫三子”?

哀公说“告夫三子”,实属无奈,因为当时的鲁国也是公室衰微,私室强大,三桓握有实权,以致国君没有实际的决断权。对讨伐陈成子这样的大事,鲁哀公不敢做主,故叫孔子向这三位大夫报告。这就是“陪臣执国命”的状况。

这种情况孔子理应知晓,但他首先禀告国君而没有直接找三桓这种实权人物,也体现了他遵守礼制的思想。

6.孔子在告三子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答复吗?

当然知道。“三桓”本身就是陈成子一样的人物,素有无君之心。但孔子仍去报告,是因为他觉得:弑君之贼,法所必讨;大夫谋国,义所当告。(《四书集注》)

7.在遭到哀公的婉拒,又遭到三桓的一致拒绝之后,孔子为什么一连两次说出“不敢不告”?

孔子曾经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即“在其位,就谋其政。”

这一方面说明了孔子因为自己做过鲁国的司寇,虽告老还家,但依然属于士大夫阶层,仍用士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出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于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抱太大的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的申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而又想有所作为的心情。

此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其”指对于弑君者的讨伐问题。

8.这一章让我们知道了孔子所处的那个时代——礼崩乐坏。“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且个个生龙活虎”。而且陪臣执国命。孔子也知道这样一个社会中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可,但他还是要去做,而且这一章中孔子已经71岁,过两年就死了,这更加体现了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三、孔子与隐士的对比

在这样一个“知其不可”的社会背景中,孔子选择了“为之”,而有些人选择“不为”,我们接下去来看一看孔子与隐士的对话。

18.5

(一)字词

兮:语气助词

何:多么

已:停止

而:语气词,表感叹

殆:危险

得:能够

省略句:(接舆)趋而辟之,(孔子)不得与之言。

(二)分析

1.接舆的名称

接舆:接,迎。舆,车。此人忽然而来,倏然而去,当然不知其姓名,因他出现时迎面遇着孔子的车,就把这个叫“接舆”。下文的“长沮”“桀溺”的称名亦如此。即指在泥水中劳动的一高一壮的两个隐士。沮,泥水之处。溺,浸在水国。长沮、桀溺,都是因形因情造名。

2.接舆为什么要对孔子唱歌?他的“凤歌”有什么含义呢?

古人认为,凤凰是一种有德行的鸟,它在天下太平时出现,而在乱世时隐藏不出。楚狂人把孔子比作凤凰首先是对孔子的尊重,是说,现在是乱世,你为什么还要寻求出仕呢?难道凤凰的德行衰微了吗?

凤歌笑孔丘,并非纯粹反对孔子,只是觉得孔子的思想在当时难以实现。接舆是一个隐士,他不满社会现实,眼看政治无可挽回而知难退隐。他对孔子传道济世的思想持悲观态度,接舆善意地讽喻孔子急流勇退。(讽喻劝告)

3.孔子在听了接舆委婉的劝说之后,为什么“下,欲与之言”?发挥你的想像,你觉得孔子会以什么态度对待接舆?又会说什么呢?从中你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

孔子听完接舆的话后,应该能够明白接舆的意图,即认为从政已岌岌可危了,应避祸为是,别去救治,要孔子及时悔改。但以孔子的一贯追求和主张,他必定不会放弃自己的坚持。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论语〃子罕篇第九》) P13 9.5

可见,孔子以周德之继承人自居,虽屡遭困厄,但依然不改初衷,当然也不会因为接舆的寥寥数语而改变自己的主张,因此,孔子当会以坚决回应之态度应对,可惜的是接舆缺乏一种对话的态度。

18.6

(一)字词

使子路问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之,代这两个人。

问于桀溺:状语后置,向桀溺问

谁以:谁与与,跟。跟谁,宾语前置。

而:你

与其……岂若;与其……哪比的上

子路行以告:子路行以(之)告(之)

鸟兽不可与同群:鸟兽不可与(之,代鸟兽)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宾语前置,我不和世上的人相处又和谁相处呢?

与:结交

丘不与易也:和,跟。丘不与(之,代斯人之徒)易也

(二)分析(嘲讽挑拨)

1.第一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嘲讽孔子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

2.第二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挑拨现在世道动乱,政治黑暗,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你不应该再追随孔子,而应该追随那些隐士。

3.桀溺称孔子为“辟人之士”,称自己为“辟世之士”,如何理解这两个称呼?

鲍鹏山:什么叫“避人”呢?避人就是择人,就是避开那些昏庸无道的诸侯,而去寻找志同道合的有为之君,一同来重整乾坤。良禽择木而栖,贤才择主而事嘛,不择主,只要给富贵就帮他卖力,那是苏秦张仪的作为。孔子一心要的是救世,而不是人个富贵,所以他栖栖惶惶地驾车在纵横阡陌间奔走扬尘,就是要避开身后的昏君而去寻找前面的明君。所以孔子是“避人之士”。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7.16)P29

什么是“避世”?在“避人”的基础上再跨一步,彻底冷了心,闭了眼,认定天下不可能有什么诸侯还能与他一起改变这世界,于是彻底绝望,从而彻底不抱希望,回到田园中去,回到自己的内心中去,告

别都市、政治与熙熙嚷襄的外部世界,就叫避世。

4.在听了子路的报告之后,孔子为什么会“怃然”呢?

这是因为沮、溺虽然刁难孔丘之徒问津,孔丘却很尊重隐士的清净不扰、洁身不辱的拒污染的品德。他曾说过“无为而治者其舜乎”,还说“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其伯夷、叔齐乎”。而且当时的社会现状也确实如二人所说的,纷乱不堪,“而谁以易之”一语,不由得让孔子感受到了自己力量的渺小。因此,从自己所尊重的隐士口中听到这种话语,使得孔子内心的悲凉更为浓重,不禁“怃然”。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孔子说:“自己从容安静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干了什么呢?庄严端正地坐朝廷罢了。”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孔子说:“不动摇自己意志,不辱没自己身份,是伯夷、叔齐吧!”

5.在“怃然”之后,孔子又道出一番话来,对这些话语应该作何理解?

在怃然之后,孔子并未就此放弃,而是以此为契机,对子路等人表露了自己澄清天下、矢志不渝的心迹。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沮、溺二人看出天下恶浊,已是遍地皆然无从改,便说改革难成,不如逃避。一如后来的庄周玩诡辩、倡齐物,谓万物都一样亦是亦非、无是无非,沮、溺认为分善恶、谈改革本身就是荒谬命题,它们似乎超越人类观念的一切局限了,而事实上却是粉饰丑恶、玷污美善。古今智足以口辩清谈而胆不足以问苍生疾苦的士大夫们,最喜引庄生为同调。中国向来多的是人精,缺的是志士。世界纵丑恶,隐者岂真能遁出世外去?人和禽兽合不成群,不和滔滔的同类打交道还能和谁在一起?要说“滔滔者皆是”而导致改革之难,那么此时正需有人知难而进、知不可而为之,给黑暗以光明,方见君子仁人的分量与质量!若天下已有道,享现成福谁不会,何用我孔丘栖栖惶惶为天下先!话语之诚恳,如见肺腑。

18.7

(一)字词

1.子路从而后

..:子路从(之)而后,“之”代孔子。

而:连词,表承接。

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子路拱.手而.立:两手相合以示敬意。而,表修饰。

2.止:使…停止,即留

3.食:使…吃

4. 见:xiàn,使得以进见。

5. 省略句:子路行,以(之,指子路遇丈人之事)告(之,代孔子)

6.省略句:(子路)至,(丈人)则行矣。

7.如之何其废之:其,语中语气词,表反问。

8. 洁:使…清洁

(二)分析(鄙视批评)

1.如何理解“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

是对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产的讽刺。

2.子路是如何评价这位丈人的行为的?

子路寻师,路遇荷丈人,丈人却说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态度甚倨,然而子路却以礼相待,最终丈人留宿子路。

接下来子路的一番言语,实际体现了孔子的意图。依孔子之见,无论长沮、桀溺的耦耕避世还是荷蔡丈人的隐居都是鸟兽之行为,不合于义,且乱大伦。所谓大伦就是君臣之义、长幼之节。而丈人使二子见

子路,也是明晓长幼之节不可废,子路由此导出长幼之节尚且不可废,更何况于君臣之义的大伦呢!而孔子出仕就是为了行君臣之义,虽其道不行也不可废其义,尽到一个士大夫的职责,也就是明知不可而为之。

14.39

(一)字词

1. “有心哉,击磬乎!”:这个磬敲得大有深意啊!主谓倒装

2. 既而:不一会儿

3. 莫己知也:宾语前置,没有谁了解自己

4.斯已而已矣:斯,就。

5. 果:坚决

6.未之难矣:宾语前置,没有办法诘难他了。

(二)分析

1.段意:(批评劝导)

荷蒉之人听孔子击磬而知孔子之意,借硁硁的磬声评点孔子的旨趣,使得孔子无言辩驳。

2.琴与心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而师襄子又称为“击磬襄”,孔子应该也从师襄子学击磬。而“歌永言”,既然孔子能够根据音乐而知人之志,知其为人,由此可知孔子也可以将自己的心声寄托于音乐之中;荷蒉之人亦能听其音而察其意,亦可谓知音之人。因此,荷蒉之人也是一个通晓音律的隐士高人。

孔子学琴于师襄:

3.荷蒉者的处世主张是什么?

做事不要太固执,要通达权变,洁身自好。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深则厉,浅则揭:这是比喻,水深比喻社会非常黑暗,只得听之任之;水浅比喻黑暗的程度不深,还可以使自己不受沾染,便无妨撩起衣裳,免得濡湿。整句话比喻做事情要通达权变。(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

4.孔子在听了荷蒉之人的点评之后,为什么说“果哉!末之难矣”?

荷蒉之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孔子的知音,孔子击磬,将自己的心声托付于磬声,而荷蒉之人能听其声而察其意,虽有指责之意,却是切中肯綮的凿凿之言,不虚妄,不嫉妒,以一种平和中正的态度揭开了孔子心中的殷忧。所以无论从态度上还是从语言的切中度上都无法驳斥,是故孔子才发出此言。

小结:第二部分,主要讲的是“仕”与“隐”的问题,这里我们有个问题须探讨,即如何看待当时的“仕”与“隐”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放在最后。

9.9

(一)字词

已:停止,完毕

(二)分析

面对世人的反应,孔子内心会是怎样的感受?

失意,无奈,悲凉。

最后一节,是孔子对于自己的行为主张进行评判的话语。他所说的“凤鸟不至,河不出图”隐喻自己的主张不能行于天下了。这是孔子对自己作为的最终结果的暗示。

第三课时

一、“知其不可”体现在哪里?请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学生找出,结合句子具体分析,老师适时补充。

具体分析:

14.21:“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君不君臣不臣”的时代特点——“陪臣执国命甚至弑君,礼乐征伐自

天子出”。

18.5:“今之从政者殆而”:从政是一项高危的职业让孔子知难而退、迷途知返。

18.6:“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8.7:“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9.9:“风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反映了孔子内心的茫然和悲楚,悲观的情绪。

二、孔子与隐士的对话

对孔子和隐士的评价,应该辩证地看。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转型期,也可以说是一个乱世。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回,因而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他们对孔子很了解,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与他们交流,“欲与之言”。其实孔子与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他们都忧国忧民,担忧这个时代,这种忧郁是一样的,只是做法不同。

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晨门、荷蒉之人都应该算是有识之人,他们有别于一般的民众,也区分于那些摇舌鼓唇、干求名利的策士。他有有看清天下形势的睿智,具有较强的能力,却怀着无为的襟抱,揣着宝璧而不用于世,有着过度看穿的虚无。

(一)隐士对孔子的态度

1.他们了解孔子

接舆:凤兮,凤兮,这个称谓本身就是对孔子的肯定。

桀溺:避人之士,从这个称呼中可见桀溺非常清楚,孔子不是那种给富贵就效力的人,而是怀有与有道者一起整顿天下志向的人。

晨门: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说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荷蒉者:能从孔子的琴声中听出孔子的心声,可见是孔子的知音。

2.他们不赞同孔子的做法

楚狂接舆:敬佩其为人,反对其做法。讽喻劝告;倾诉

长沮桀溺:故意刁难,试图瓦解孔子队伍。批评孔子看不清形势。嘲讽挑拨;反驳

荷蓧丈人:挖苦鄙视,善待其弟子。批评他不务实。鄙视批评;否定

荷蒉者:音乐上的知音,规劝孔子要学会变通。批评劝导;承认

【小结】隐士们对孔子都是冷嘲热讽,孔子对他们却是敬佩之极。

(二)孔子对隐士

1.孔子敬佩这些隐士

孔丘却很尊重隐士的清净不扰、洁身不辱的拒污染的品德。他曾说过“无为而治者其舜乎”,还说“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其伯夷、叔齐乎”。而且当时的社会现状也确实如这些隐士所说的,动荡不安。

2.对于隐士的不支持,孔子的反映

(1)失落是难免的。

他很想和这些隐士对话,如听到接舆歌,他下车,欲与之言。听到子路讲起这个丈人,他使子路返见之。但这些隐士缺少对话的态度。

同时他又很失落,如夫子“怃然”。从自己所尊重的隐士口中听到这种话语,当然使得孔子内心的悲凉更为浓重。

(2)但改变是不会的。

面对知识阶层的不理解,孔子不因他们而改变,而是坚持自己的主张,继续“栖栖惶惶地驾着马车在纵横阡陌间奔走扬尘。”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出孔子的这种精神?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牺牲精神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执着精神

(三)那么孔子和隐士们身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明确】1、都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知识分子——狂人、老农等)

2、都有深刻的洞察力:都看出了这个时代的弊端,认识到天下无道,知其不可,一针见血

3、共同的担忧:忧国忧民,只不过他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爱之深,恨之切。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独立

于世俗之外。

(四)孔子和隐士的不同

孔子和隐士们有很大的不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他们之间的处世态度(边板书:为之、避人;不为、避世)和政治主张(板书:君子之仕行其义、隐居避世保其身)不同。

【明确】通过与当时隐士们的对比,烘托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精神。

板书2 :孔子隐者

为之避人不为避世

君子之仕行其义隐居避世保其身

【小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奥运会口号),孔子和隐士们面对同一个无道的世界,却是有着截然不同的梦想。面对污浊的社会,孔子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态度,“君子之仕行其义”;隐者抱着“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隐居避世保其身”的态度。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主张和处世态度。有了隐士们这个对比参照物,也许我们对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五)思考“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精神实质及对后世的影响

思考并讨论: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横线处填入一个词语,并说说这么填的理由。

(小组讨论)

1、可能填入的词语或者词组:伟大、悲壮、悲剧、可悲、愚蠢、孤独、迂腐、执著……

2、体现了孔子的“迂腐”。孔子“迂腐”吗

但是孔子也懂得变通,也会通达权变:如:“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有人任用就施展抱负,无人任用就退隐全身)。然而孔子还是占了出来,他的那股“迂”劲、较真劲让他站了出来。

孔子是个理想主义者,我想起一句歌词“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孔子一直在寻找那“遥远的地方”的那位“好姑娘”。但是这位好姑娘容颜如何一辈子也没有看到。我们为他惋惜,同时也为他具有理想主义情怀和他为心中的理想而奋斗的执着情怀而感动。

孔子是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很理想主义化,而不为时代接受)。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在十岁的时候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一定庸俗的可怕;如果在四十岁仍然是理想主义者,又未免幼稚的可笑。孔子在六七十岁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按照这个推理,他就是超级幼稚。但是我想,在一个理想主义普遍遭耻笑的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他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这是一种伟大的、绝不平庸的、孤独的人格与精神。我们不应该嘲笑一个有理想的人,更不能嘲笑一个为了心中的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人。

孔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情怀。自己的土地种好了,杂草锄了,那国家的杂草由谁来铲除?我们可以少一个农夫、渔夫,但是不能没有敢于担当责任的君子。

假如在乱世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了一种担当精神、一种奉献和牺牲精神。

鲁迅《隐士》:“泰山崩,黄河溢,隐士目无见,耳无闻”(鲁迅《隐士》),泰山崩了,黄河都已经泛滥了,这些隐士们眼睛不看,耳朵不听,这是潇洒吗?我们的文化传统里,经常对隐士给予很大的尊重,

而对于那些在社会上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解救民生苦难的人,给予的评价反而不够高。

3、孔子是孤独的,他站在清与浊之间,举目无亲,孤苦无依。

4、孔子是执著的,执着的男人最有魅力。(执着的女人最美丽)

5、出示PPT 7 (文天祥)

如果学生没有提到这一点,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这种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

“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一种义无反顾的殉道精神:孟子、司马迁、杜甫、韩愈、文天祥、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可以具体举文天祥为例:《指南录后序》(必修三)。南宋王朝已经风雨飘摇,“国事遂不可收拾”。但是文天祥逃出元营魔掌后,仍然“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在福建广东组织抗元,想像岳飞一样“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没有成功。其实,早在文天祥被囚于元大都时,南宋已正式投降,已然没有实质意义的国家可以效忠,连当时算掌持国柄的“前朝”太后都出来劝他投降。元朝的丞相对他说,只要你投降,我这个丞相的职位就是你的了,但是文天祥誓死不降,被囚禁三年后英勇就义。这是为什么?在他死后,其妻收尸时发现他衣带中的遗书:“孔曰成仁(不成功便成就仁德),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写出了文天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文天祥做了自己该做的,他的遗言道尽了一个读书人读书的最终追求: 读圣贤书,不是学做事,而是学做人,这样才能算读书的真缔,无愧于天地。)可以看出,文天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孔孟儒家思想滋养造就了文天祥。

【小结】大家的讨论很精彩,很深刻。

请一位同学来小结一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实质:

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是一种担当情怀,是“铁肩担道义”“当仁不让”的大无畏精神。但是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给这种精神蒙上了一层(悲壮、愚蠢、孤独、迂腐、悲剧:根据上课情况改)的色彩。

刚才我们都是站在孔子当时的时代和历史的角度上来看待“知其不可而为之”,那么让我们将视角移到现代社会。

6、不同的声音

“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对这种精神要一分为二的分析。

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

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注意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该做无谓的牺牲。

小结:

在我眼前呈现出了这样一幅画面: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挺身而出。他怀抱着“君子之仕行其义”的政治理想,勇往直前。他一个人孤独地前行着,然后背影慢慢地消失。在他走过的路上又出现了一个个的身影,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每个人都扛着一面大旗,上面写着“知其不可而为之”七个大字。“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已经凝聚为中华民族的品格且代代相传。我想这就是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魅力所在、价值所在吧!

(六)课外思考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曾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里曾说:“不要以为你是大学教授,所以作研究比较重要;不要以为你是杀猪的,所以没有人会听你的话;也不要以为你是个学生,不够资格管社会的事。

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

在我们现代社会,是否还需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想呢?请结合具体的事实,谈谈你的看法。【板书设计】

知其不可

孔子隐者

为之避人不为避世

君子之仕行其义隐居避世保其身

伟大、悲壮、悲剧、可悲、愚蠢、孤独、迂腐、执著

补充材料:可爱的子路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治长》

孔子道:“主张行不通了,我想坐个木簰到海外去,跟随我的恐怕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高兴得很。孔子说:“仲由这个人太好勇敢,好勇的精神大大超过了我,这就没有什么可取的呀!”

材:通“哉”。

子路最忠诚、最勇敢,且还是个武林高手,一直是孔子的保镖和卫士。孔子深知子路的为人,所以他说,当他完全失败与失望时,可能只有子路一个人会依旧跟随他,其他人都作鸟兽散了。这句话对子路来说,确实是很高的道德褒奖。子路本来就很喜欢沾沾自喜,此时更是高兴得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孔子一看,得赶紧给子路发烧的脑瓜降温,于是就直接将他一棍打死,说“无所取材”,在云头飘然半天的子路又被孔子一闷棍打回大地。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论语〃子罕》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门徒去作孔子的家臣,(负责料理后事,)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吧?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

在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中,只有子路能导出这样一幕可爱的悲喜剧。

课后练习译文:

天意和人为的道理是一样的。人们做一件事,到了无可奈何,然后就把它归咎于天意。譬如农夫种田,已经辛勤耕耘却遭遇水灾或旱灾,才能说上天实在使他饥饿;又如医生治病,已经用好药物却还不能治好病人,才能说上天实在使病人死亡。现在不曾辛勤耕耘却埋怨上天年成不好,不曾投放好药却责备上天索命,这行得通吗?古代的君子,因为对天意不了解,所以对人事能尽心尽力。因此在朝为官者,猝然遇到不同寻常的变故,等到明察将要发生的道理,必定据理力争挽救制止它发生,即使获罪直到赴死而无悔。这种想法表明:我懂得尽力而为罢了。幸亏当时国君听从了建议,能够转危为安,哪里知道这是人为的原因而不是天意所为呢?如果不幸当时国君没有听从建议,直到获罪而死,然后就归咎于无可奈何,说“这是天意啊,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君子也就没有遗憾了。

听写:

一、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1.陈成子弑简公杀

2.以吾从大夫之后因为

3.之三子告到

4.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表修饰

5.长沮、桀溺耦而耕表修饰

6.使子路问津焉渡口

7.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你

8.夫子怃然曰怅惘失意的样子

9.遇丈人,以杖荷扛、担

10.子路拱而立表修饰

11.不仕无义宜

12.群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表反问

13.鄙哉,乎偏狭

14.果哉,末之难矣辩驳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5.趋而辟之“辟”通“避”,躲开

16.是鲁孔丘与“与”通“欤”,吗

17.植杖而芸“芸”通“耘”,除草。

18.使子路反见之“反”通“返”,返回

(三)词类活用

19.止子路宿使停下来

20.见其二子焉使拜见

21.欲洁其身使洁

(四)古今异义

22.孔子沐浴而朝洗头为沐,洗澡为浴

23.使子路问津焉打听渡口

24.子路从而后,遇遇丈人

跟从表承接

对老人的尊称/岳父

25.明日,子路行第二天

26.凤鸟不至,河不出图黄河

(五)特殊句式

27.之三子告,不可省

28.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29.吾非其人之徒与而谁与宾前

30.天下有道,不与易也省

31.子路行,以告

32.晨门曰:“奚自?”

33.有心哉,击磬乎主谓倒装

34.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宾前

35.果哉,末之难矣

原文:

天人之理一也。人事尽,至于无可奈何,然后可以归之于天。譬犹农夫之治田,耕耘之功既至而遇水旱,乃可曰天实饥之也;医师之治病,药石之功既至而犹不起,乃可曰天实死之也。今未尝力耕耘而望岁于天,未尝投药石而责命于天,其可乎?古之君子,以在天者不可知,而尽其在人者。故立人之朝,卒然遇非常之变故,及察事理之将然,必力争而救止之,虽得罪至于蹈死而不悔。其意以谓:吾知尽夫人事而已。幸而时君听之,可以转危亡而为安存,庸讵知人之非天也?不幸而不听,至于得罪而死,然后可以归之于无可奈何,曰“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君子亦无憾焉。

论天人之理参考译文:

天意和人为的道理是一样的。人们做完一件事,到了无可奈何,然后就把它归咎于天意。譬如农夫种田,已经辛勤耕耘却遭遇水灾或旱灾,才能说上天实在使他饥饿;又如医生治病,已经用好药物却还不能治好病人,才能说上天实在使病人死亡。现在不曾辛勤耕耘却埋怨上天年成不好,不曾投放好药却责备上天索命,这行得通吗?古代的君子,因为对天意不了解,所以对人事能尽心尽力。因此在朝为官者,猝然遇到不同寻常的变故,等到明察将要发生的道理,必定据理力争挽救制止它发生,即使获罪直到赴死而无

悔。这种想法表明:我懂得尽力而为罢了。幸亏当时国君听从了建议,能够转危为安,哪里知道这是人为的原因而不是天意所为呢?如果不幸当时国君没有听从建议,直到获罪而死,然后就归咎于无可奈何,说“这是天意啊,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君子也就没有遗憾了。

案例第四章

例题4.1: 上海运往肯尼亚蒙巴萨港口“门锁”一批计100箱,每箱体积为20CMX30CMX40CM,毛重为25公斤。当时燃油附加费为30%,蒙巴萨港口拥挤附加费为10%。门锁属于小五金类,计收标准是W/M,等级为10级,基本运费为每运费吨443.00港元,试计算应付运费多少? 解:(1)先分清该批货物是按重量(W)收费还是按体积(M)收费,求出积载系数,本题按重量计算运费。 (2)公式:运费=基本运费率(1+附加费率)X计费重量 (3)算出该批商品的总重量为: 25公斤X100=2500公斤 2500公斤÷1000公斤/吨=2.5吨 (4)443(1+30%+10%)X2.5=1550.50(港元) 答:应付总运费1550.50港元。 案例4.2: 我某公司与南美商人按CIF条件达成一笔花生酥糖交易,我方在规定时间内将货物装上直驶目的港的班轮,由于货轮陈旧,船速

太慢且沿途到处揽活,结果航行4个月才到达目的港。花生酥糖因受热时间过长,全部软化,难以销售。外商就此向我方提出索赔。 案例4.3: 2003年7月19日,原告A公司与被告B货运公司签订一份货物运输合同,约定:B货运公司将A公司的国际销售合同金额40000美元的货物从A公司某基地仓库运至目的港汉堡,允许转船和分批装运,收货人凭指示,运费从仓库装完拒即开始计算,货物装船后支付运费。 10月17日,C分公司受B货运公司的委托,派汽车将已装入货柜的货物从原告A公司仓库运至装运港,但装载货柜的车在途中坠入河里,所装货物全部报废。此事故造成的原因是驾驶员未遵守交通规则,超车避闪不及,司机应承担全部责任。 事故发生后,A公司与B公司协商解决货损赔偿40000美元事宜。但B公司辩称,实际装运货物并造成货损的是C分公司及其雇员,B 公司仅是货运代理人,并非实际承运人,不应承担责任。A公司遂诉至法院,要求赔偿40000美元。 试分析法院会支持A公司的诉讼请求吗? 案例4.4: 中国某外贸公司(卖方)曾在广州秋交会上与英国某商人(买方)按CIF伦敦条件签订了一项出口白薯干的合同。由于卖方货源充沛,急于出售,所以当月成交时便约定当月交货。后因卖方临时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言实词翻译学案

突破十五语句翻译题:落实关键字句,保证文意通顺 题型透视文言文翻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方面的知识。它注重考查文言文基础、语法知识、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文言文翻译由于涉及知识的广泛性和考查内容的全面性,便成为文言文阅读的重头戏。考生虽然对文言文翻译十分重视,但是在答题过程中常出现重点字词落实不到位,表述句子不通顺的问题。对此,考生应增强得分点意识,找准关键字词及句式,多方推敲仔细落实;增强语境意识,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做到表意清晰准确、表述通顺规范。 一、五类实词译到位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上张仆射①书 韩愈 九月一日,愈再拜:受牒②之明日,在使院中,有小吏持院中故事节目十余事来示愈。其中不可者,有自九月至明年二月之终,皆晨入夜归,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抑而行之,必发狂疾,上无以承事于公,忘其将所以报德者;下无以自立,丧失其所以为心。夫如是,则安得而不言? 凡执事之择于愈者,非为其能晨入夜归也,必将有以取之。苟有以取之,虽不晨入而夜归,其所取者犹在也。孟子有云,今之诸侯无大相过者,以其皆“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今之时,与孟子之时又加远矣,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闻命而奔走者,好利者也;直己而行道者,好义者也。未有好利而爱其君者,未有好义而忘其君者。今之王公大人,惟执事可以闻此言,惟愈于执事也可以此言进。 伏惟哀其所不足,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愈恐惧再拜。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有删改) 注①张仆射:张建封,字本立,兖州人。贞元四年为徐州刺史,徐、泗、凌三州节度使;十二年加检校右仆射,其任命韩愈为徐州节度使推官。②牒:任命的文书。 (1)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其不可而为之》公开课教案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18.5 18.6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及特殊文言现象; 2.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内涵;(重点、难点) 3.能从历史的高度认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诗意导入 “信仰是神圣,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中国人 现在最大的病根,就是没有信仰”。(梁启超) 人,需要一种信仰,一种理想,一种精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一起走近《知其不可而为之》,再次去寻找这位圣人的精神。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请两位同学分别诵读18.5和18.6章。(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尽可能读出情感。其他同学注意听清读音、句读。) 2.齐读课文 三、研习文本,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1.快速浏览文本,思考:当时的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请在文中找到你的依据。 明确:天下无道(板书)(社会政治混乱,“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依据:18.5“今之从政者殆而”(接舆);18.6“滔滔者,天下是也”(桀溺)——正面指出“天下无道”; 18.6“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侧面指出“天下无道”。 2.面对无道的社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世态度,那么,从处世态度而言,文中的人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类? 明确:仕—为与隐—不为(板书)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体会,思考:以接舆、长沮、桀溺为代表的“不为”者是如何看待孔子师徒的“为”的?(提示:这些隐者们的思想主要是通过他们的言行来表现的,请大家认真揣摩其言语背后的深层含义。) 明确:接舆:“凤兮!凤兮!(有同情、理解)何德之衰!(讥讽,认为孔子的行为是道德衰微的表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劝告孔子避乱归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不满社会现实,劝孔子知难而退)”;(请几个学生诵读,让学生读出接舆的情感。对孔子) 长沮:“是知津矣”(讽刺孔子周游列国,无处不到,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替长沮重新说一遍,明确地表达出长沮的态度。比如:你到处游历,无所不知,还不知道渡口在哪里啊?) 桀溺:“滔滔者,天下是也,而谁以易之”(讥笑孔子自不量力,也侧面反映出孔子的孤立无援)“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对自己处世方式的自信,对孔子行为的不屑。)

教育学练习题目(四)案例分析题教程文件

案例分析题 第一组 案例一:某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对某课题深钻教材,引经据典,上课滔滔不绝讲解课文,偶尔只喊个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而学生不知所云,使原本成为一堂儿童主体活动的课效果事与愿违。请问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有哪几种?试用儿童主题活动理论分析。 案例分析: 答:该四年纪语文老师教学效果事与愿违,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⑴尽管该老师深钻教材,可能没有科学地处理教材。⑵尽管该老师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讲课;可能没有针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的知识水平讲课;⑶尽管该老师偶尔也喊个别学生回答问题,而学生不知所云,更说明该老师不注重学生实际,只喊的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没有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发挥主体性出发。归纳起来,充分说明该教师没有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认识在教育过程中,儿童既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接受教育也必须以学生主体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现代儿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一种儿童主体的自我调节活动。外界的环境刺激,只有被主体选择,成为主体的反应对象时,才会对主体的发展产生影响。教育的成功,毕竟要以教育目标在儿童发展的结果中得到体现为标准。而该老师钻教材、讲课、抽问基本上是以教者出发,没有考虑备课与讲课的知识能否被学生主体选择,当然就不成为学生主体反应的对象。 故此,原本成为一堂儿童主体活动的课,效果却事与愿违。 案例二:甲小学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组建了不少兴趣活动小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乙小学四年级某数学教师教学生解算术题时,只教自己认为最好的一种方法,并要学生一步步严格按老师规定的程序去做题,违反程序的为错,用其他方法得出真确的答案也算错。请问甲乙两校的做法谁对谁不对?为什么?试用有关的教育学理论分析。 案例分析: 答:甲校的做法对。因为体现了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的理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 1、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①千乘之国②愿为小相焉③舍瑟而作 A.①chéng ②xiàng ③shèB.①chéng ②xiāng ③shě C.①shèng ②xiàng ③shěD.①shèng ②xiāng ③sh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A、喟(kuì)然舞雩(yú) 师旅(lǚ) 鼓瑟(sè) B、浴乎沂(yí) 莫(mù)春比(bǐ)及曾皙(xī) C、千乘(chèng) 率(shuái)尔摄(shè)乎饥馑(jǐn) D、侍(shì)坐铿(kēng)尔小相(xiàng)哂(shě)笑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A、以俟君子宗庙之事舍瑟而作春服既成 B、风乎舞雩喟然叹曰端章辅鼓瑟稀 C、因之以饥馑恃坐裕乎沂宗庙会同 D、千乘之国冉有无吾以也夫子栖之 3、解释下列词语: ①居则曰: ②率尔 ④知方 ⑤方六七十: ⑥端章甫 ⑦何伤乎 ⑧春服既成: ⑨异乎三子者之撰: ⑩喟然: [虚词、实词] 4、辨析下列加黑加横线的词的含义: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①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以②毋吾以也方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③则何以哉③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④以俟君子④方欲行,转视积薪后,狼洞其中 ①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①吾与点尔 如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与②唯求则非邦也与 ③如其礼乐,以俟君子③遂与外人隔绝 ④宗庙之事,如会同④往借,不与 5、下列句子中加黑加横线的词有什么特殊用法(词类活用)? ①端章甫: ②鼓瑟希: ③风乎舞雩 ④可使足民

[文言句式] 6、下列句子与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①毋吾以也 ②不吾知也 ③则何以哉 ④求,尔何如? ⑤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⑥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7 ①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②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③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④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8、根据你的了解,请你介绍一下孔丘及其政治思想、教育思想。 9、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学生的言志,那些不同,那些相同?孔子是怎样表示态度的? 10、写曽皙答话时的动作为什么比较详细?曽皙的答话跟子路等三人有什么不同? 11、曽皙言志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为什么孔子表示赞同?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一、解题: [问题]“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话怎么翻译呢? 【明确】知道自己这件事(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可能实现但还是要去做。(强调“其”指孔子的政治理想) [问题1]孔子在他生活的时代也是被当时的人看成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课文中哪一章 直接提到这一点? 【明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宾语前置)?”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一)字词 1. 子路宿于石门:状语后置 2. 奚自:自奚,宾语前置 3. 与:通“欤” (二)分析 1.生读,重点揣摩语气及蕴含的情感。重点揣摩句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晨门对孔子做法是带一种怀疑的,不以为然的看法。揣摩语气:“哦,就是那个明知事情不能做成功还一定要去做的那个人吗”。言下之意,不是傻瓜,便是疯子,有挖苦之意。 2.当时孔子很有名,人人皆知。这位看城门(看管人进出的,阅历很丰富)的话,大约颇能代表当时流俗对孔子的看法。 补充资料:课本P83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sǎng,额头)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 丧家之犬解释:比喻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孔子于55岁离开鲁国,带着一帮弟子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之行,先后到了6、7个国家,遍求十几位国君,但是终不被用,于68岁回到鲁国。历经14年。用“丧家狗”比喻孔子确实有些相似。在世俗人看来,孔子带着一帮弟子周游列国,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是根本不可能的。即“知其不可而为之”中的“知其不可”。 二、分析“知其不可” 【问题2】孔子知道“不可”这个现状吗?(分析14.21) (一)字词 告于哀公:状语后置,于哀公告于,向 夫:fǘ那,那个 以:因为 之:到,往 省略句:之三子告,不可。(孔子)之三子告,(三子)不可。 (二)分析 1.弑君: “弑”的理解(古代卑幼杀死尊长,多指臣子杀死君主,子女杀死父母); 春秋末期,由于公室衰微而私室强大,在权力的斗争中弑君的行为时有发生,弑君活动最频繁的国家当属晋、齐,在齐国这次政变中,孔子弟子宰我死于难。 2.在得知陈成子杀了齐简公之后,孔子为何要“沐浴而朝”?

关于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例子、事例_作文

关于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例子、事例 1、齐桓公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事例 春秋时,齐桓公帮助燕驱逐山戎的时候,事成,燕庄公对齐桓公感激涕零,亲自送齐桓公出燕,恋恋不舍,不知不觉已经送入齐境,桓公说:“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理于燕。”于是划地割燕庄公所至之齐地与燕。 “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这是周的礼节,桓公拘泥于如此的小小礼节,白送给了刚刚接受了自己莫大恩惠的燕数十里土地。 这是成大事者拘小节的例子。 2、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例子——楚庄王令将摘缨 春秋时期,“问鼎”的楚庄王。一天晚上,携爱妃举办烛光晚会,大宴群臣。酒至半酣,忽然一阵大风把蜡烛吹灭。一名武将欲乘黑调戏爱妃,被爱妃一把扯下盔上红缨,爱妃建议楚王即刻点灯,看看哪个家伙盔上红缨已失,严加惩办。朋友妻不可欺呀,何况是领导之妻呢?岂料庄王大度能容,下令众将全都摘去盔上红缨,然后方可点灯。不久,楚王御驾亲征与敌国开战,被困重围,手下兵将四散奔逃,楚王命悬一发,忽然窜出一将拼死力战,保楚王杀出重围,捡回一条性命。 楚王激动地说:“别人都自逃性命,唯有爱卿肯舍命救驾,你叫什么?是哪个单位的?”该将答曰:“我就是那日烛光晚会上调戏您媳妇的人啊!” 3、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实例——鸿门宴

项羽的名字叫籍,他的叔父项梁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项家在楚国世代为将,威望很高,很受楚国人的尊重。 项羽小的时候不爱学习,也不练剑,叔父批评他胸无大志时,他还说:“识字有什么用,不过记记自己的名字罢了,学习剑术也不过只能抵挡一个人。如果要学习,就学那些可以打败万人的本领。” 项梁因为杀了人,便带着项羽逃到关中地区,当地人也很敬佩他,乐于追随在他的左右。 秦始皇前往会稽巡视时,许多人都去观看,项梁和项羽挤在人群之中,也想一睹秦始皇的威严。谁知,项羽看到秦始皇后,突然说:“此人有什么了不起,将来我也可以取代他!” 项梁吓得赶快捂住他的嘴。 项羽身高八尺,力大无比,可以轻易地举起一只大鼎。吴中青年好斗的人不少,可是没有人敢向项羽挑战。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他的暴虐无道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天下百姓无不痛恨。公元前209年的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为推翻秦王朝的统治拉开了序幕。 陈胜、吴广率领农民起义军与秦军作战,取得了节节胜利,很快就在陈县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张楚”。张楚政权的建立是农民英雄的创举,它的诞生,使全国各地的反秦力量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在各地的反秦武装中,有两支力量很具影响力,其中一支就是项羽和项梁领导的。 项羽和项梁杀了会稽郡守殷通,于此起兵抗秦。由于他们是

《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案

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 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首先一层意思是“知”,“知”也就是明察世态、洞悉政局。“知其不可”是孔子与当时的隐者、智者的共识。然而,在别人“知其不可”明哲保身的时候,孔子挺身而出,急流勇进。虽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也要做疾风中挺立的劲草,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理想。这是孔子的独特之处,故而不同凡响。 “知其不可而为之”,固然是对孔子政治实践的评说,但又毋宁说是对孔子忠于理想的精神的描述;因为孔子的全部政治实践都渗透了忠于理想、坚持理想的执著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给予孔子的政治实践以独特的光彩。 孔子当了两千年的“至圣先师”,不能算是他的成功;一生追求理想而始终四处碰壁,也不能算是他的失败。因为孔子一生实践着自己的理想,他坚信自己的理想是正确的。正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感动着当时的人们,也激励着后人。孔子在现实的政治斗争中失败了,却在对理想的追求中取得了莫大的成功。 1.字音识记 (1)殆.(dài)(2)桀溺.(nì) (3)接舆.(yú) (4)怃.然(wǔ) (5)耰.而不辍.(yōu chuò) (6)黍.(shǔ) (7)击磬.(qìnɡ) (8)荷(diào) 2.重要词语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谏,匡正,挽回;追,及 (2)趋.而辟之:快步走 (3)使子路问津.焉:渡口 (4)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改变,改革 (5)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扛,担 (6)不仕无义.:宜,指应该遵守的礼法和道德规范等 (7)果哉!末.之难.矣:末,没有,不;难,辩驳

(8)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完了,结束 (9)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而,语气词“吧”;殆,危险 3.通假字 (1)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通“避”,逃避 (2)植其杖而芸.:通“耘”,除草 4.“与”字的用法 (1)是鲁孔丘与.:语气助词,表疑问,通“欤” (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介词,和、跟 (3)不得与.之言:介词,和、跟 (4)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动词,参与 (5)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语气助词,表疑问,通“欤” 5.词类活用 (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使动用法:止,使……停下来,留;食,让……吃;见,让……拜见 (2)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使动用法,洁,使……洁 6.特殊句式 (1)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介词宾语前置 (2)晨门曰:“奚自?”:介词宾语前置 (3)有心哉,击磬乎:主谓倒装 (4)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宾语前置 7.成语积累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以往的已无法改变,未来的还来得及挽回。 (2)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成而偏要去做。 (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四肢。不勤,不劳动。不参加劳动,分不清五谷。 8.名句积累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4)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报孙会宗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报孙会宗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报孙会宗书》选自《汉书·杨恽传》》,是西汉的杨恽写给孙会宗的一封著名书信。在信中,他以嬉笑怒骂的口吻,逐点批驳孙的规劝,为自己狂放不羁的行为辩解。还赋诗讥刺朝政,明确表示“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卿大夫之制”决裂的意向。全信写得情怀勃郁,锋芒毕露,与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桀骜不驯的风格如出一辙。 报孙会宗书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⑴。遭遇时变⑵,以获爵位。终非其任,卒与祸会⑶。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⑷。然窃恨足下不深推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⑸。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默而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⑹。故敢略陈其愚,惟君子察焉⑺。 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⑻,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⑼。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与群僚同心并力,陪辅朝庭之遗忘,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10)。怀禄贪势,不能自退,遂遭变故⑾,横被口语,身幽北阙,妻子满狱⑿。当此之时,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意得全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⒀?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⒁。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说以忘罪。窃自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末世矣⒂。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⒃。 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⒄。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

时而既⒅。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⒆。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⒇,仰天抚缶而呼乌乌(21)。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22)”是日也,奋袖低昂,顿足起舞(23);诚滛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恽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24)。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25)?董生不云乎:“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26)。”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27〕! 夫西河魏土,文侯所兴(28),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遗风(29),漂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30)。顷者足下离旧土,临安定,安定山谷之间,昆戎旧壤,子弟贪鄙,岂习俗之移人哉(31)?于今乃睹子之志矣!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毋多谈(32)。 阅读练习 【1】下列文中划线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略士也知:通智,有才智 B.终非其任,卒与祸会卒:死了 C.而猥随俗之毁誉也猥:苟且,屈从 D.岂意得全首领全:保全 【2】下列选项中,全都直接表现杨恽“内怀不服”的一项是() ①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

(完整版)简论语高考复习资料讲和练

《论语(选读)》重要思想陈述 一、为政以德 复习目标: (1)背诵并理解重要语录。(2)正确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深刻领会孔子所提出的“均贫富”的含义。 重要思想 (1)“为政以德”:“德”和“礼”是孔子政治的主要主张。“为政以德”是对执政者的素养、执政的方法提出的要求。要求执政者实行“仁政”:A以民为本,对百姓不能过分地压迫剥削,应在富民的同时教化百姓;B执政者应用自身的德行给百姓作示范,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 (2)“民生与教化”:孔子高唱仁爱赞歌的同时不忽视老百姓的温饱。子贡问政时,孔子先强调“足食”再强调“教之”。在孔子的思想中,物质与精神不容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当两者必选其一时,孔子做出“去食”的选择,这体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主张。 (3)“先富后教”: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富”比“教”重要。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的基本生活,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孔子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重视人的基本准则。 (4)“均无贫”与“均贫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是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在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是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的;“均无贫”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一致,不是均贫富,而是上下各得其分。 二、克己复礼 复习目标: (1)背诵并理解重要语录。(2)明确礼治的内涵,礼与仁的关系,礼与孝的关系(3)了解孔子所提出的“克己复礼”、所主张的君臣关系与宋儒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主张的联系和区别。 重要思想陈述 (1)“礼”的内涵:“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以“宗族嫡长继承制”、“等级制”为核心的“周礼”受到冲击,“礼崩乐坏”,所以孔子竭力提倡“克己复礼”。这就要求个人以“礼”为规范,不违规逾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的这一理论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但后来的统治者借此强化自己的绝对统治,作为压迫百姓的手段。) (2)“礼”与“仁”:礼的内核是仁,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德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之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3)克己复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而汉代统治者则发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统治者的意志强化为“天理”,特别是明代后,更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切愿望需求,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 案例1: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教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教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答:(1)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 (2)赵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懂得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 案例2: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老师主动跟学生问好或打招呼。 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及师生关系角度进行分析。 答:这个现象说明在现今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的缺点以及教师对学生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作学生的知心人。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爱应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统一,应做到公正无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落后生、差生,做为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不要扮演高高在上、遥不及的“老师”。 案例3:70%的学生恐惧开家长会。据北京汇文中学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谢海涛介绍,从调查结果看,至少有70%的学生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提心吊胆,剩下的30%是那些被公认的好学生。谢海涛说,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向家长揭孩子的短儿,甚至有些家长会遭到教师的严厉批评,以至于家长都不愿意开家长会,怕丢面子,而学生也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教师找爸爸”的想法。另一方面,即使教师在家长会上以表扬学生为主,但多数家长回家后只表扬孩子几句,剩下的又是一顿“臭批”。在学校进行的一次测试中,教师在家长会上表扬了全班学生,第二天教师问学生,谁在家长会后得到了家长的表扬,举手的只有两名学生。 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开家长会?如何让家长会成为教育孩子的新契机?如果你是学生家长,会后如何做好与孩子的沟通? 答:(1)举行家长会一般在学期开始、期中或期末举行。主要内容是向家长汇报学校或班级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计划、征求家长意见、表扬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等。家长会

文言文翻译学案

高三往一轮复习 文言文翻译学案 选编:审核: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2.能结合所学的文言知识准确翻译浅易文言句子 二、文言语句翻译方法 1、替换法(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 ㈠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㈡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例题1:请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哪些词语可用替换法翻译。 ①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古今异义,实词) 译文: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译文: 2、保留法(留): 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三)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例题2:请翻译下面的句子,原句有哪些词语可以用保留法翻译。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 ②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师说》) 译文: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译文: 3、删减法(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如:①部分句首发语词(如夫、盖)。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虚词。③调节音节的虚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例题3:翻译句子,并标明翻译时哪些词语可以不译出来。 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译文: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译文: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 译文: 4、增补法(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有时为了使句子衔接更好还要加上关联词。 例题4: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并用括号表示出来: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译文: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译文: ③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 5、调整法(调):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对象是文言文中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 例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语序的变化。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主谓倒装) 译文: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宾语前置) 译文: 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介词结构后置) 译文: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定语后置) 译文: 6、文言文翻译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意译就是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表达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言文中的修辞,像比喻、借代、用典、夸张、互文、委婉等修辞可以意译。 例题6: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比喻) 译文: ②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借代) 译文:蔺相如只不过凭借几句言辞立了些功劳,他的职位却在多之上 ③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夸张) 译文: ④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互文) 译文: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用典) 译文: 三、其他注意事项: 1.观照上下文语境,善于推断。 2.注意词义活用,译出活用现象 3.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 4.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去把握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5.熟记文言固定句式。

关于成功名人的事例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天下有道,丘也不与易也》学案答案

《天下有道,丘也不与易也》学案答案 导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填空: (1)鸟兽不可以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论语·微子》 (2)孔子是“”,孟子则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则说:“四大圣人,在历史上具有无可伦比的深远影响。”其中的四大圣人是指:、、孔子和。 (1)丘也不与易也(2)知其不可而为之(3)苏格拉底、佛陀、耶稣 2.基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长沮、桀溺耦而耕{桀通杰} 是鲁孔丘与?{与通欤} 而谁以易之{而通尔}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辟通避} 植其杖而芸{芸通耘} 使子路反见之{反通返} (2)一词多义 过 ①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经过] ②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③过犹不及[超过] ④是谁之过与[过错、过失] 殆 ①今之从政者殆而[危险] ②农者殆则土地荒[懒惰] ③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近于] 与 ①孔子下,欲与之言[和] ②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改革、变革] ③是鲁孔丘之徒也[语气词“欤”] 是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这样] ②是知津矣[这个人] ③是鲁孔丘之徒也[动词“是”] (3)古今异义 丈人:今义为岳父,古义为老年男子的尊称。明日:今义为明天,古义为第二天。 从而:今义为表顺承的连词,古义为两个词,从是跟从,而是连词。 (4)词类活用 耰而不辍(名词活用做动词) 孔子下(名词活用做动词) 子路从而后(名词活用做动词) 见其二子焉(动词的使动用法) 欲洁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5)重点句式 君子之至于斯也(定语后置) 而谁以易之(宾语前置)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宾语前置) 奚自(宾语前置)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与其…岂若…”是固定结构) (二)课文梳理 1.将文中选段译成现代汉语。(写在课本上即可。) 【译文】 (1)仪地长官求见孔子,他说:"君子到了这里,我都要求见。"见孔子后,出来说:"诸位,不要在乎官职,天下无道很久了,老天要你们的老师成为号令天下的圣人。" (2)长沮、桀溺一起耕田,孔子路过,让子路询问渡口。长沮说:"驾车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是鲁国孔丘吗?"是。"他天生就应该知道渡口在那里。"子路再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我是仲由。"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是。"坏人坏事象洪水一样泛滥,谁和你们去改变?你与其跟随避人的人,哪里比得上跟随我们这些避世的人呢?"他边说边不停地播种。子路回来告诉孔子,孔子失望地说:"人不能和鸟兽同群,我不同人打交道而同谁打交道?天下太平,我就用不着提倡改革了。" (3)楚国的狂人接舆唱歌路过孔子车旁,说:"凤啊!凤啊!你怎么这样倒霉?过去的不可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赶上。算了!算了!现在的执政者很危险!"孔子下车,想同他说话。他赶快避开了,孔子没能与他交谈。 (4)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人,用拐杖挑着农具。子路问:"您见到过我的老师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说完,就扶着拐杖除草。子路拱着手站在一边。老人留子路过夜,杀鸡煮饭给子路吃,又让两个儿子跟子路相见。第二天,子路告辞,赶上孔子一行,把情况向孔子做了汇报。孔子说:"是隐士。"让子路返回去见老人,到了他家,他已出门了。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之间的礼节,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又怎能抛弃呢?想洁身自好,却破坏了君臣之间的大伦。君子做官,只是履行人臣的义务,至于天下太平的理想,早就知道行不通了。" (5)子路在石门睡觉,看门的说:"哪来?"子路答:"从孔子那里来。"问:"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三)思考探究 1.读第二小节(长沮、桀溺耦而耕),回答:孔子是怎样理解桀溺所言之“津”的?孔子的回答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处世态度?你赞同吗? ①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之“津”,与道家的主张不同。 ②孔子怃然,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道。 ③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这种孜孜不倦的执著精神,做事情时应该艰苦努力,有一点锲而不舍的精神。 2.读第三小节(楚狂接舆),回答:从楚狂接舆的歌词中可看出接舆对孔子持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看待此时的行为的呢? 参考:接舆把孔子比作凤鸟,对孔子四处奔走,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力量而执著追求的行为进行了讽刺。认为过去的理想已不能实现,当着眼以后,退而修身,保持自身的德行。歌词里既包含有对孔子的敬仰,又含有对孔子的惋惜。 孔子为自己的信念与理想而努力,周游列国、执著不易,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入世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具体做法不敢苟同,要因时因地因世而异。 3.读第四小节(子路从而后),回答: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如何看这一待这一问题? 参考: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问题。对此,我们不想多作评论,因为当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政治需要。 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即认为,隐居山林避世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反映了孔子明知其不

知其不可而为之公开课教案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味孔子为政治理想而百折不挠而特立独行的坚韧品质。 2、感觉隐士“邦无道则隐”的不同人生追求,比较他们和孔子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丧家之狗。 ——《史记·孔子世家》 一次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城墙东门旁发呆,郑国有人对子贡说:“东门边有个人,他的前额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产,不过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看他劳累的样子就像一条“丧家之狗”。子贡把这段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孔子。 孔子很坦然地笑着说:“把我的外表说成这样,实在是夸过头了。不过说我像条无家可归的狗,确实是这样!确实是这样啊! 孔子外貌看着挺大气,精神却有些萎靡,看着像是丧家之犬,为什么而劳累着? 推行他的主张,施行德治,礼治,然而他成功了吗?他放弃了吗? 大家看幻灯片,孔子的一生 ●孔子一生(前551—前479年) ◆55岁之前,仕于鲁国====努力恢复鲁国的君臣之礼====计划失败 ◆55—68岁,周游列国====努力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无人理睬 ◆68岁以后,返回鲁国====努力收徒授业整理典籍====培养治国贤才,让理想表于后 世 孔子的一生可谓悲剧的一生,然而,令我们佩服的是,虽然他一直处在失败中,却坚定着,知其不可而为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一、探究文章 1、请同学们把课文自由地读一遍,考虑一个问题。“知其不可“具体表现在那件事情 上。 对陈成子弑君这件事情上。孔子把这件事情报告哀公,但是鲁哀公没有权利,问三子,曰,不可。但是作为大夫的职责,却不得不告,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重视礼仪,可引申到颜渊死时,他的父亲叫孔子把车卖了买棺椁的事。 2、其实,在鲁国当官,或是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在推行主张的这条路上,像三子这样 的权贵不采纳他的建议是很平常的,然而孔子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除了这些达 官显贵,他还遇到一些什么人呢? 有才华的人,避世的人,楚狂,长沮桀溺,丈人,荷蒉者,隐士 3、他们对孔子的评价以及对态度是怎么样的?速读全文,找出类似的人并找出他 们对孔子或直接或间接的评价,完成下面的表格 分组讨论:适当的分角色朗读。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班训,作为全班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一个班级班风、学风和教风的集中体现,表现了班级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一条班训,伴我高中三年。在潜移默化中,班训激励着我们,感染着我们,鞭策着我们…… 请从以下班训中选出最能引发你感悟的一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主题,文体不限,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注:备选班训 ①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②为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 ③乐观豁达,宽厚待人 ④通知书,不要让我哭泣;全力拼,辉煌触手可及 【试题来源】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答案解析】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出自《荀子·修身》,此言强调踏实笃行的意义,也可以看作《荀子》该篇的主旨。荀子认为,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可不是容易的事。这就如同走路,路程即使很近,不走也不会到达目的地;这就如同做事,事情即使很小,不做也不会成功。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整日游手好闲的人,即使有成就,也不会超出常人多少。 了解了一件事,就要亲身去实践。荀子反复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劝学篇》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儒效篇》说“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说的都是关于行动的道理。不从点滴做起,就无从谈论成功。“知明而行无过”,这才是理想的境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哲学就是“行”的哲学。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贤能之士追求学问和真理勤勤恳恳、坚持不懈。孔子强调“敏于行”“敏于事”,又说“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孔子认为“力行近乎仁”,在他看来,人要身体力行做一个君子,竭力实践、勉力而行,就是接近于仁的美好品质。历史上,有识之士都强调“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司马光说“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陆游则在冬夜里告诫儿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现实中,一个人“行”得如何,最能彰显他的素养。《中庸》说:“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