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水的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

电解水的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
电解水的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

电解水的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

电解水的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 1,由已有知识让学生掌握水的化学性质、电解水的实验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 2,让学生了解电解水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现象,并学会分析实验结果。3,让学生加强理解水的组成部分及其比例,氢气和氧气的性质。二、导入新课(提问) 大家都知道刚洗过手不能触碰电源,为什么?(因为手上有水,容易导致触电,说明水是可以导电的。) 大家都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这是它的什么性质?还有什么其他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还有水为液体,水的密度等)那么水的组成是什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注意是元素。) 三、任务描述 1,用电解法证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比例是2:1。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由电解水的实验推测水的组成。实验一定要精确,才能正确判断出水的组成部分和比例。 难点:电解水的具体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安全问题和具体步骤。 五、实验设计

实验仪器:电池、导线、火柴、木条、水槽、试管。 实验试剂:蒸馏水、1:4稀硫酸。 实验原理: 1,水在通电情况下会发生水解,电解阴极产物为氢气,阳极产物为氧气,其体积比为2:1,以此可以确定水的组成成分。 2,纯水导电能力不强,电解速度慢,因此为改善这个问题,加快电解速度,可加入适量稀硫酸等电解质来增强水的导电能力。 实验步骤: (可以叫两名同学上来协助实验,利于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按照装置图搭建,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通电,让同学观察与正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气体的量。提问同学来描述他观察到的现象。(通电后电极周围产生大量气泡,两个试管中都有气泡产生,并看到水面下降,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阴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阳极产生气体体积的两倍。) 验证气体: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若复燃则证明为氧气;用点燃的火柴去点燃氢气,看到淡蓝色火焰,并有水滴产生,则证明为氢气。(提问学生,可以使他们回顾氧气和氢气燃烧的性质。) 注意要点: 被电解的水溶液必须充满试管,如果有空气存在,易发生危险。(提问:有什么危险?答: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容易发生爆炸。)六、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实验报告】关于探究电解水的实验报告

关于探究电解水的实验报告 实验人员:**、***、**、*** 报告撰稿人:***,*** 一、实验仪器及药品:自制水电解器、试管、导线、直流电源、铁制电极、少量稀硫酸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 2.探究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的代用装置; 3.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实验的预备实验以及进行演示 的初步能力。 通电 实验原理:2H2O ==2H2↑+O2↑ 四.实验步骤: 1.连接好电路(如下图) 2.装入1:10的稀硫酸溶液(液面高于电极0.5cm). 3.将两支试管装满溶液各自放入正极、负极。 4.打开直流电源,将电压调至12V进行电解。

5.观察和记录两极产生气泡的多少和速度、收得可检验量的氢气所需的时间、所收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检验氢气和氧气的直观效果、操作是否简便等。 6.检验生成的气体。 7.运用上述装置,将直流电压依次升高到24V和36V分别进行实验。注意练习实验操作,对比电解速度及直观效果。 五.实验现象: 1.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生成,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大,体积比小于1:2 2.检验气体时,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体积大的气体点燃时有爆鸣声。 3.直流电源电压从12V升高到24V时,两个试管中生成的气体的速 度明显加快;由24V升高到36V时,生成气体的速度继续加快。 六.实验结论: 1.水在接通直流电后,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水时,所通直流电的电压越大,电解速度越快。 3.O2在水中溶解度大于H2,使O2的溶解量大于H2的溶解量,会消耗少量O2,所以会使所得H2和O2体积比偏离2:1 一、文献综述: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您现在的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化学教案>九年级化学教案>“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2008-08-04 九年级化学教案 钻研初中化学课本中电解水这个演示实验的内容和相应的课文以及本实验后列的参考资料。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分析本实验在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和演示(试讲)计划,于实验前交指导教师审阅。预备实验计划的要求见实验一,并参阅本实验的步骤2。演示(试讲)计划相当于教案中教学过程的一个片段,其内容可包括:演示和讲授的课题(写出段落标题),如何引入本段课文的讲解(写出引言),如何交待演示实验的目的(简述实验目的),如何安装仪器并向学生说明实验装置的构造和作用(画出装置图,写出讲述要点),如何演示及指导学生观察(简述操作步骤,列出观察要点),如何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写出讲授提纲)等。 实验过程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同实验一,且特别要注意本实验中各实验装置、实验条件和实验效果的比较和总结。 采用霍夫曼电解器作实验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作电解液,用6V的直流电源进行电解实验。观察和记录两极产生气泡的大小及速度、收得可检验量的氢气(约15ml)所需的时间、所收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检验氢气和氧气的直观效果、操作是否简便等。 运用上述装置,将直流电压依次升高到 12V和 18V分别进行实验。注意练习实

验操作,对比电解速度及直观效果。 i、按本书图2—2的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为电解液,直流电压6V,分别用保险丝(或铅棒)、石墨捧(干电池芯)、铜片作电极,依次进行电解实验。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同前,并注意相互对比。 ii、仍按上述图2—2的装置,以10%的NaOH溶液为电解液,直流电压6V,用铁钉(或粗铁丝)作电极进行电解实验。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同前。改变两只电极之间的距离(由最远移到最近,但两极不可相碰而短路),观察和比较两电极之间距离的改变对电解速度的影响。 实验装置不变,将铁电极先后换成石墨电极和铜片电极,分别进行电解实验,按以上同样的要求进行观察和记录。 a、是否用任何材料作电极、配以任何溶液作电解液,都适用于电解水(证明水的组成)的演示实验? iii、用本书图2-7所示的双管电解器(任取一种),以10%的NaOH溶液作电解液,直流电压6V,进行电解实验。正式实验之前应预先电解一次,对阳极和电解液分别进行氧化和氧气饱和的处理。正式电解时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同前。 按直观、简单、安全、可靠等演示实验的基本条件,选择并准备一套电解水的演示实验装置以及所需的药品和材料,供演示(试讲)之用 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轮流演示试讲。小组成员互相观摩,并进行评议,提出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1)整理实验记录,总结获得电解水的演示实验较佳效果的条件、关键和注意事项。选择或设计一套较优的霍夫曼电解器代用装置,画出装置图,简述操作步

电解水的教案

电解水的教案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让学生认识水的组成。 3)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思维。 2.重点目标: 使学生掌握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并且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比试2:1,从而确认水的分子式。 3.教学过程 1)引入 地球被大家俗称为水球,地球上70%都是由水组成的。那么地球上有这么多水,为什么还会有水资源缺乏的现象呢看一组数据:水总量、水资源、可利用水资源比例为156400:4210:1。因此水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是弥足珍贵的,那么这么珍贵的生命的源泉,到底水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

2.检验气密性 在霍夫曼电解器的漏斗中加入水,水不进入电解器中说明气密性良好。 使电解液充满电解器,接通电源,开始实验。 、 3.提问,看到什么现象4.等到与负极相连的滴管 内页面达到15cm左右,结束实验,提问再看到什么现象,两支玻璃滴管中页面有什么变化 5.告诉同学结论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请全体同学通过实验试着写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帮组同学一起分析 2H2O=(通电)2H2(g)+O2(g)负极正极 2 1通过化学实验,和理论,帮助同学们理解水的组成,和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 ! 6.再提问:刚刚实验是电解水的实验,为什么要加入稀硫酸呢 告诉同学加入稀硫酸可以加快电解水的速度,并引出电解水的2个影响因素(电解质的浓度和电压的大小)帮同学讲述实验的步骤。 : 看到电解器中有气泡产生,并 且电解器中的页面下降。 与负极相连的页面比与正极 相连的页面低,差不多2:1 小组讨论,分析现象,得出结 论 、 $ 集体提问,叫个别同学回答问 题。 老师提问,学生回 答,师生互动,提 高上课的注意力, 以及调动学生的热 情。 《 让学生仔细观察实 验,自己得出实验 现象。并且控制在 与阴极相连的滴管 的液面到15cm左 右,便于同学观察。 用理论和实验相结 合的方法,让学生 从视觉,听觉等各 方面理解水的组 成。从而达到本节 课的目标。

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教案

实验基本操作训练 实验目的 : 1. 学习使用酒精灯 2. 学习玻璃仪的洗涤 3. 学习加热的方法 实验器材 :酒精灯、火柴、试管、试管夹、水、毛刷酒精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火柴量筒 实验步骤 : 一.酒精灯的方法 1. 点燃酒精灯,仔细观察火焰分层的情况。 2. 取下一根火柴根, 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 约 1-2秒后取出,观察? 3. 哪一层的火焰温度最高?应该用哪一层火焰加热? 二.给物质加热 1.取三支试管各加 3ML 的水。将其中的一支试管和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 3CM 处加热 2.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接近灯蕊处加热; 3.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到沸腾时所需要的时间。 结 论:

三 . 1. 用 10ML 量筒量取 2ML 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然后用滴管在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 用试管夹夹住试管, 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四.玻璃仪器的洗涤 1. 先将废液倒入拽定的容器内,再注入水,振荡后把水倒掉,再注入水,振荡后把水倒掉。如有残留物就用刷子转动或上下移动刷, 不能用力过猛。 2. 洗过的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志:—————————————―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 :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器材 :蜡烛火柴烧杯石灰水小刀水 实验步骤 : 一. 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并闻一下气味, 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放水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 二. 点燃蜡烛: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 熄灭蜡烛: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巧记电解水实验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氢气的性质和水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水的电解实验,检验水的两种电解产物-----氢气和氧气,进而从理论上解释水 的电解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2)通过对水的组成的认识,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乐于探究身边 的物质世界。 二、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三、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的过程,即从宏观理解到微观分析。 四、教学手段:化学实验,分析抽象难点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练习巩固知识点。 五、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完“水的净化”后,从宏观到微观探究水的物理性质和组成,本节课的知识点不多,包括二个实验和一个微观电解水分解示意图,主要教学目的是学习化学用语中对物质组成的描述以及科学探究物质组成的思路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探究精神。 六、学生分析:学生的整体素质较高,平时学习认真,学习成绩呈正态分布。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自觉性较强。水作为初中化学第一个被研究的化合物,又是大家最熟悉的化合物, 学生会有较大兴趣去探讨和研究。 七、教学过程: 仪器、用品1、电解水实验(两套) 2、多媒体平台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回顾上一节课中说到的节约用水的标志,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和水污染情况,引出水的珍贵快速回答教师提问的知识点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环节,在此 环节通过“水”一连串知识,让 学生形成以水为一条线继续学 习。 手拿一瓶水,告诉学生这是一瓶“神奇的水”。让学生说出在生活当中在关键时刻起最大的作用。 从而引出开始对水的组成的探究之旅。学生利用自身的生活常识和 知识构架回答老师的问题 创设情境,从学生熟悉的水继 续学习,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 氛围。将课本的一个知识点设 计为“神奇的水”,以提高水 的神秘性,调动学生听课的兴 趣 。

九年级化学上册电解水实验知识点深度解析粤教版

电解水实验 ?电解原理 电解就是将两根金属或碳棒(即电极)放在要分解的物质(电解质)中,然后接上电源,使电流通过液体。化合物的阳离子移到带负电的电极(阴极),阴离子移到带正电的电极(阳极),化合物分为二极。 电解过程 用电使化合物分解的过程就叫电解过程。 水(H2O)被电解生成电解水。电流通过水(H2O)时,氢气在阴极形成,氧气则在阳极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向阴极移动,溶于水中的矿物质钙、镁、钾、钠……带正电荷的离子,便在阴极形成,就是我们所喝的碱性水;而带负电的离子,在阴极生成。 ?电解水实验:1.实验装置图: 2.表达式: 水氢气+氧气 2H2O2H2↑+O2↑ 3.实验现象: (1)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一端产生的气体比连接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少, 接负极一端玻璃管中气体的体积是接正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的2倍。 4.产物检验 (1)正极一端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2)负极一端的气体能燃烧,并看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 证明气体是氢气。 5.实验结论: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6.注意事项: (1)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者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加快反应速率。 (2)实验开始时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会小于1:2,是因为氢气难溶于水, 氧气不易溶于水,开始产生的氧气有一部分溶于水,实验时间越长, 其比值越接近1:2。 电解水记忆口诀: 水中通入直流电,正氧负氢会出现;氢二氧一体积比,任何时候都不变。

电解水的实验

电解水的实验 通电分解水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实验之一,也是中考化学的一个重要的考查点。现举例对其考点进行分析如下: 1、紧扣课本考基础 例1.如图,关于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a中的气体是氢气 B.试管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为1:2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解析:从图中要以看出,试管a连接电源的负极,试管b连接电源的正极;且试管a 中产生的气体体积大约是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体积的两倍。所以,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H2 ,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O2,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且二者体积比为2:1,故选答案C。 2、图示反应考查实质 例2.通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 (2)从图中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_______(填序号) 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③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3)列举一个你学过的符合图示的化学反应(用文字表达式表示)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给出的物质的结构模型可知,甲物质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则甲物质属于化合物。从图示可以看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甲物质的分子破裂成原子,这些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乙物质和丙物质的分子,在这个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并没有改变,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通电分解水的实验过程刚好可以用该微观示意图来表示。通电 答案:(1)甲(2)①③(3)2H2O === O2↑+ 2H2↑ 3、分析数据设埋伏 例3.某学习小组做电解水实验,测定两管收集到气体体积如下: 请回答: (1)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二者体积比的理论值是________; (3)装置密闭性良好、读数正确,但电解开始阶段两管中气体体积比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___分钟起管A和管B产生的气体体积比非常接近理论值。 解析: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从理论上讲,二者的体积比为1:2。电解开始阶段两管中气体体积比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开始阶段氧气和氢气在水中溶解未达到饱和状态且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大,所以开始阶段产生的气体体积不符合理论比值。从第四分钟开始,每分钟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接近理论值。 通电 答案:(1)2H2O === O2↑+ 2H2↑ (2)氧气;氢气;1:2 (3)因为开始阶段氧气和氢气在水中溶解未达到饱和状态且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大,所以开始阶段产生的气体体积不符合理论比值(4)4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水的组成》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课题内容 本节选自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三水的组成。 二、课型 实验探究课. 三、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水的组成这节课的目标设定为认识水的组成,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水的组成。因此,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出发,重点应该让学生通过检验确定两种气体,以及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点,清晰的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明确水的组成,之后再通过验证实验的方式进行活动探究,并设计了具体的实验问题供学生填写。而在水分子化学式的确定部分。最后,教材简要的说明也可以通过氢气的燃烧证明水的组成。通过分析,我认为应该将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水分解产物的检验,以及水的元素组成的推理上,同时,我大胆的在本节课中引导鼓励学生从分解水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水的组成。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对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缺乏设计实验的思路以及具体的实验方法,因此需要教师的有意培养。而且学生在由实验现象提升到实验结论这一部分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教师一步步的引导。而在水

分解的微观过程中,学生缺乏对微观世界的感知与认识,通过动画及图片的设置,可以增强他们进行多视角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认识水的组成。 (3)能结合分子、原子的知识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水分子的微观构成,得出水的化学式。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通过电解水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3)借助多媒体指导学生观察动画和图片,培养学生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地对待客观事物,爱护自然资源的情趣。逐步建立认识人类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精神。 六、教学重点: 电解水的实验。 七、教学难点:

电解水实验

设计实验课程论文 题目:电解水实验教学研究 学生姓名:xxx 导师姓名:xxx 院别: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系别:化学 专业:化学教育 年级:2009级 学号: 0906******* 0906******* 0906044700209060447003完成日期2012年4月24日

电解水实验教学研究 摘要:目前电解水实验是中学化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演示实验。该实验不仅为探究水分子的构成提供了有用资料,而且有利于学生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分子)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在现行的实际操作中,用纯水电解无论用何种材料做电极,外加电压加大至12V,要收集到一定体积氢气和氧气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即实验效果不明显。因此,为使实验效果明显,中学教师往往会加人一定浓度的NaOH或H2SO4溶液。因而影响该实验效果的因素有电极材料、外加电压、温度,还有加入的NaOH或H2SO4的浓度等。 一、前言 理解在不同电解质环境中电解水的原理及其规律;了解水的元素组成及其比例;通过本实验进一步理解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关系;了解电解质对电解的作用;探究各因素对电解水实验的影响,寻求最优实验条件;掌握正交实验法探究实验条件的原理及操作;培养学生“以教师姿态”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以及进行演示的初步能力;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实验原理: 1、正交实验设计是安排多因素实验、寻求最有水平组合的一种高效率实验设计方法。通过对部分实验结果的全面分析了解全面实验情况,找出最优水平组合。 2、水可以被直流电源还原和氧化,负极还原为氢气,正极氧化为氧气,理论上氢氧比例为2:1。水中存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通电的情况下,氢离子向负极移动,而氢氧根离子向正极移动,氢离子得负极电子而变成氢气,氢氧根在水参与下失去电子而得到氢离子和氧气,得到的氢离子又移向负极,从而接通外部电源成为回路。 电解水方程式: 产生的氧气和氢气体积比为2∶1。纯水导电能力不强,电解速度慢,所以要改善这个问题,加快电解速率,可加适量的稀硫酸等电解质来增强水的电解能力。而电解液浓度、电极材料、两电极间的距离和电压都是影响实验的因素。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实验仪器:低压直流电源、碳棒、铁丝、保险丝、量筒 试剂:硫酸5%、10% 、15% 四、实验部分 1、实验装置图

电解水的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

电解水的实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由已有知识让学生掌握水的化学性质、电解水的实验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 2,让学生了解电解水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现象,并学会分析实验结果。 3,让学生加强理解水的组成部分及其比例,氢气和氧气的性质。 二、导入新课(提问) 大家都知道刚洗过手不能触碰电源,为什么?(因为手上有水,容易导致触电,说明水是可以导电的。) 大家都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这是它的什么性质?还有什么其他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还有水为液体,水的密度等) 那么水的组成是什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注意是元素。) 三、任务描述 1,用电解法证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比例是2:1。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由电解水的实验推测水的组成。实验一定要精确,才能正确判断出水的组成部分和比例。 难点:电解水的具体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安全问题和具体步骤。 五、实验设计 实验仪器:电池、导线、火柴、木条、水槽、试管。 实验试剂:蒸馏水、1:4稀硫酸。 实验原理: 1,水在通电情况下会发生水解,电解阴极产物为氢气,阳极产物为氧气,其体积比为2:1,以此可以确定水的组成成分。 2,纯水导电能力不强,电解速度慢,因此为改善这个问题,加快电解速度,可加入适量稀硫酸等电解质来增强水的导电能力。 实验步骤: (可以叫两名同学上来协助实验,利于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按照装置图搭建,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通电,让同学观察与正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气体的量。提问同学来描述他观察到的现象。(通电后电极周围产生大量气泡,两个试管中都有气泡产生,并看到水面下降,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阴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阳极产生气体体积的两倍。)验证气体: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若复燃则证明为氧气;用点燃的火柴去点燃氢气,看到淡蓝色火焰,并有水滴产生,则证明为氢气。(提问学生,可以使他们回顾氧气和氢气燃烧的性质。) 注意要点: 被电解的水溶液必须充满试管,如果有空气存在,易发生危险。(提问:有什么危险?答: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容易发生爆炸。) 六、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在适当的时候提问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也可以巩固他们之前已学的知识。要引导他们主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回答的好要及时表扬同学,给他们信心,回答错误,要及时纠正他的想法,并鼓励他多思考。

电解水实验探究报告

电解水实验教学研究 摘要: 电解水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从电极材料、电解液浓度和电压以及电极距进行分析,探索用简易装置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电解水”实验时所产生的H2、O2对电解速度的影响。同时用正交试验法找到使氢、氧气体积比接近2:1的实验条件,找到最佳组合。 1前言: 电解水实验是中学化学课本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该实验主要是验证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实验的理论现象为: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所收集到的氢、氧气体积比约为2:1。影响该实验的因素有以下几个:电解质种类、电解液浓度、电极材料、电极距、外加电压。通过探究的过程,利用正交实验法探究影响水电解实验的因素以及实验最佳条件。 2实验原理: 水在通电情况下会发生水解,氢离子向负极移动,氢离子得负极电子而变成氢气,故阴极产物为氢气,而氢氧根离子向正极移动,氢氧根在水的参与下失去电子而得到氢离子和氧气,故阳极产物为氧气。其体积比为2:1,以此可以确定水的组成成分。纯水导电能力不强,电解速度慢,因此为改善这个问题,加快电解速度,可加入适量电解质来增强水的导电能力,本实验采用硫酸作为电解液,对电解液浓度,电压和电极矩三个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以便好中选优。 水在通电下总反应方程式为:2H 2O电解2H 2 ↑+O 2 ↑ 阴极:2H+ + 2е- ==H 2↑阳极:4OH- _ 4е- ==2H 2 O+O 2 ↑

3仪器与试剂: 3.1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电极(铁钉、碳棒、保险丝)、饮料瓶、刻度试管(10ml)、导线、胶塞(一号)、1000ml烧杯、火柴、量筒、尺子、剪刀、秒表、酒精灯 3.2试剂:蒸馏水、浓硫酸(98%) 4 实验部分: (1)根据因素水平表,按正交表1 L9(34)进行实验。 (2)将饮料瓶剪成水槽状,按电极距要求打孔,装入电极,用蜡封好,检验是否密封完好。 (3)分别配置质量分数为5%、10%、15%的硫酸溶液,装入广口瓶中备用。 (4)按图7-1所示将饮料瓶与电极组装成简易的电解水装置。 (5)将直流稳压电源调节到所需电压,关闭。将正、负极与电极接好,打开开关并立刻计时,当负极收集的氢气为6ml时关闭开关,停止计时,读出正极收集的氧气的体积。 图7-1:电解水简易装置图

电解水实验及说明的物理知识

电解水实验及说明的物理知识 固体导体中的电流是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的,液体导体中的电流是离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的;电流的产生离不开电动势,电势就像抽水中产生水压的装置,电子在电势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因为电势能够在导体中产生电场(这是产生电流的内在原因)。电解水实验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知识点,其中也蕴含了物理知识。本文将分别从化学和物理角度分析一下电解水中电流产生的原因,复习一下物理与化学的共同知识点。 电解水实验原理是水分子O H 2会分解为+H 和-OH ,氢离子+H 和氢氧根离子-OH 会在电场作用下沿相反方向运动,电解水实验如下: 上图中水中两电极之间+H 由阳极(即与电源正极连接)运动到阴极(即与电源负极连接),-OH 由阴极运动到阳极,这是水中离子的运动方向,而导线中的电流是从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所以,液体中阴极聚集的+H 会得到电子,从而被还原为2H ,液体中聚集的-OH 会失去电子,从而被氧化为2O 。 因为+H 与-OH 得失电子一样,+H 每得到4个电子会被还原为2个2H 分子, -OH 每失去4个电子会被氧化为1个2O 分子,所以阴极得到的2H 体积是阳极得到的2O 体积的二倍。 分析:从电解水实验中,可以知道,在电源的作用下,导线中会有电子定

向移动,这正是导线中电流产生的原因,而液体中不会有电子运动,而会有离子的运动,本实验中,导体中电子的运动和液体中离子的运动产生了宏观电流。本实验揭示了一个物理规律:带电粒子的运动会产生电流,而不用考虑这个带点离子是什么样的离子,而常见的带电粒子有电子,各种离子等,而不常见的有半导体中“空穴”的运动,这些运动都会产生电流。

水的分解与合成教案

《水的分解与合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3、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 起点分析:在上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作为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1、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 [活动天地] 探究课题: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 探究目标: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 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学变化。 3、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提出问题:1、水中通以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 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 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做出假设: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 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该气体是。 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该气体是。 分析归纳:1、电解水是变化。 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和 ,二者的体积比为。 交流与反思: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和改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 知识应用: 1、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2 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解释水受热蒸发和电解水这两个变化 [板书]一、电解水 1、水通电氢气+ 氧气 H2O H2 O2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化学反应。 [分析] 讨论分析图片获得的信息 2、化学变化的实质: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 [说明]水、氢气、氧气由分子构成,也有的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 3、原子: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具有微观粒子的一般性质。 [练习]做P38 [在线测试] [小结] 教学反思:

电解水实验报告

电解水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 水溶液中有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通电的情况下,氢离子向负极移动,得电子形成氢气,氢氧根离子向正极移动,失电子,形成氧气和氢离子,形成的氢离子又往负极移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 纯水导电能力不强,点解速率慢,原因在于氢离子在阴极的电子形成氢气,在阴极附近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少,导致水本来的电离平衡受到影响,阴极附近溶液带负电,吸引其他的正离子,影响氢离子在阴极被氧化,阳极原理也是如此。 加适量的电解质可以加快点解速率。本实验用的是10%的硫酸,硫酸浓度过大,实验不安全,过小不会对电解速率有多大的改善。实验装置:

霍夫曼水电解器 简易水电解器不足之处: 1.电极、试管均不固定,不便于气体的收集; 2、试管没有刻度,不易准确地判断气体的体积比,无法进行定量研究; 3、实验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收集气体时手与溶液接触,有腐蚀性; 4、实验无法反复使用; 5、电源装置比较笨重,携带不方便 霍夫曼水电解器不足之处:

1.重心偏高 2.固定困难 3.实验所需时间较长 4.压挤橡胶管部分检验气体时不太方便,极易损坏 5.在电解过程中漏斗中液面升高,易溢出 实验用品: ?仪器和装置: 霍夫曼水电解器,电极,低压电源,导线,烧杯,铁夹 ?试剂和材料: 10%硫酸,水,电极,10%碳酸钠溶液,电极,固体氢氧化 钠, 实验步骤: 1.用简易水电解器进行水的电解: ○1电极用粗铁丝制作,套于塑料管内,是两段裸露,用一大烧杯做电解槽,电解液用10%碳酸钠溶液或者氢氧化钠溶液。 ○2用两支口径,长短都一样的事关收集电解形成的氢气和氧气,如图(简易水电解器图) ○3先将电解液注入烧杯中,两根电极挂在烧杯壁上,两支试管都灌满电解液倒扣在电极上。 ○4将电极与电源相连,通以12v的直流电流尽享点解。 ○5断电后对阴阳极气体进行检验。 2.用霍夫曼水电解器进行水的电解

电解水的实验教案初中化学

电解水的实验教案初中 化学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电解水的实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由已有知识让学生掌握水的化学性质、电解水的实验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 2,让学生了解电解水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现象,并学会分析实验结果。 3,让学生加强理解水的组成部分及其比例,氢气和氧气的性质。 二、导入新课(提问) 大家都知道刚洗过手不能触碰电源,为什么?(因为手上有水,容易导致触电,说明水是可以导电的。) 大家都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这是它的什么性质?还有什么其他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还有水为液体,水的密度等) 那么水的组成是什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注意是元素。) 三、任务描述 1,用电解法证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比例是2:1。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由电解水的实验推测水的组成。实验一定要精确,才能正确判断出水的组成部分和比例。 难点:电解水的具体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安全问题和具体步骤。 五、实验设计 实验仪器:电池、导线、火柴、木条、水槽、试管。 实验试剂:蒸馏水、1:4稀硫酸。 实验原理: 1,水在通电情况下会发生水解,电解阴极产物为氢气,阳极产物为氧气,其体积比为2:1,以此可以确定水的组成成分。 2,纯水导电能力不强,电解速度慢,因此为改善这个问题,加快电解速度,可加入适量稀硫酸等电解质来增强水的导电能力。 实验步骤: (可以叫两名同学上来协助实验,利于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按照装置图搭建,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通电,让同学观察与正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气体的量。提问同学来描述他观察到的现象。(通电后电极周围产生大量气泡,两个试管中都有气泡产生,并看到水面下降,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阴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阳极产生气体体积的两倍。) 验证气体: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若复燃则证明为氧气;用点燃的火柴去点燃氢气,看到淡蓝色火焰,并有水滴产生,则证明为氢气。(提问学生,可以使他们回顾氧气和氢气燃烧的性质。) 注意要点: 被电解的水溶液必须充满试管,如果有空气存在,易发生危险。(提问:有什么危险?答: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容易发生爆炸。) 六、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电解水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的组成 2、初步学会氧气、氢气的检验方法 3、通过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实验 2、难点:氧气、氢气的检验方法,水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上课时间:15年11 月24 日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水的分解 设疑导入 电解水实验(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反应式 分解反应 第三节水分子的变化 (第一课时) “海上之火”水会着火信吗?化学是一个神奇 的魔术师。 实验装置介绍 实验现象:正极:产生气体少;负极产生 气体多。体积比约1:2 根据提示:可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的气体 是氢气;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推断正极:产生的气体少,能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两 倍),能被点燃,是氢气。 总结: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结论: 水? ?→ ?通电氢气+氧气 H2O? ?→ ?通电H2+O2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 质的反应。 字母表达式:A→B+C+… P36实验探究 观察现象 现象 根据链接推断结论 熟记文字及符号表达式、反应现象 分析反应的特点 一变多 通式 分析氢分子、氧分子的形成过程

微观解释 解释奥秘,揭示悬念回顾反思 课堂小结 达标反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得出化学反应的实质 1、产生了新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还是 物理变化? 2、在水的分解过程中构成反应物的分子是 否改变? 3、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是否有改变? 得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 子不可再分 引导学生揭示海上之火奥秘 教师引导 观看动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 学生展示和表演 学生展示 学生总结与思考 学生讲解

化学电解水实验教案

电解水的实验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由已有知识让学生掌握水的化学性质、电解水的实验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 2,让学生了解电解水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现象,并学会分析实验结果。 3,让学生加强理解水的组成部分及其比例,氢气和氧气的性质。 二、 导入新课(提问) 大家都知道刚洗过手不能触碰电源,为什么? 触电,说明水是可以导电的。) 大家都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这是它的什么性质?还有什么其他的物理性 质?(物理性质,还有水为液体,水的密度等) 那么水的组成是什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 成。注意是兀素。) 三、 任务描述 1,用电解法证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比例是 2: 1。 四、 重点和难点 重点:由电解水的实验推测水的组成。实验一定要精确,才能正确判断出水 的组成部分和比例。 难点:电解水的具体实验过程。 具体步骤。 五、 实验设计 实验仪器:电池、导线、火柴、木条、 实验试剂:蒸馏水、1:4稀硫酸。 实验原理: 1,水在通电情况下会发生水解, 氢气,阳极产物为氧气,其体积比为 确定水的组成成分。 2,纯水导电能力不强,电解速度慢,因此为改善 这个问题,加快电解速度,可加入适量稀硫酸等电解 质来增强水的导电能力。 实验步骤: (可以叫两名同学上来协助实验,利于观察实验过 程和结果)按照装置图搭建,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然后通电,让同学观察与正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气体的 (因为手上有水,容易导致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安全问题和 水槽、试管。 电解阴极产物为 2: 1,以此可以 用直的屯Wf 实验

量。提问同学来描述他观察到的现象。(通电后电极周围产生大量气泡,两个试管中都有气泡产生,并看到水面下降,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阴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阳极产生气体体积的两倍。)验证气体: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若复燃则证明为氧气;用点燃的火柴去点燃氢气,看到淡蓝色火焰,并有水滴产生,则证明为氢气。(提问学生,可以使他们回顾氧气和氢气燃烧的性质。)注意要点: 被电解的水溶液必须充满试管,如果有空气存在,易发生危险。(提问:有什么危险?答: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容易发生爆炸。) 六、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在适当的时候提问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也可以巩固他们之前已学的知识。要引导他们主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回答的好要及时表扬同学,给他们信心,回答错误,要及时纠正他的想法,并鼓励他多思考。 要求同学们讨论什么因素可以影响水电解实验的速度。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 来研究影响因素,并在有机会的时候让他们亲自操作实验,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动脑思考能力,并能够使他们对化学反应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这样更加有利于今后的教学。 七、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过程,使同学们对于水的性质有更加深刻和具体的了解。通电 水------ ?氢气+氧气 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有氧元素组成,由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练习:以下判断中是正确的有: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③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④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A,③只能说明H元素和0元素数量比为2:1;④这个结论就是错的)

初中化学教材实验——电解水实验

初中化学教材实验专题复习:电解水实验 一、实验原理: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二、实验装置: 三、实验现象: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大约为1:2。 四、气体的检验:待两只玻璃管收集了一定体积的气体后 1、乙玻璃管(正极):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气体体积小的玻璃管尖嘴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甲玻璃管(负极):用试管在甲玻璃管尖嘴处收集气体,然后用大拇指堵住管口,将试管口朝下移向酒精灯火焰,松开大拇指点火,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或点燃时有爆鸣声),证明是氢气。 五、实验结论 1、正极收集到氧气,负极收集到氢气,氧气体积:氢气体积=1:2。 2、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特别提醒: 1、电解水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3、由电解水实验得出水的组成应用的是推理法; 4、电解水时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稀硫酸)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它们本身并未参加反应。 六、误差分析:氧气和氢气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1:2的原因: 1、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稍大。 2、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在电极上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七、实验拓展:结论的推广及应用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依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2、验证了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3、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构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 O。 2 专项检测 1.(2016?湖南湘西)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答案】B【解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因此B错误;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A、C、D正确。2.(2016·海南)从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是分子的重新组合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 C.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该反应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答案】C 【解析】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故A错误; B、由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在通电的条件下,每两个水分子变化成了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 C、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故C正确; D、由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