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

郭沫若的戏剧,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其全部作品中所占地位的重要性却不因之减少。他的《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6部剧作,在历史剧领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他的这些戏剧不仅抒写个人的情思,而是有意识地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斗争武器来使用。他的几个取材于历史故事的剧本在形式上好像远远背离于现实,但内容却完全显示出“借古喻今”的作用,较之那些虽然取材于现实而表现肤浅无力者,其效果反而显得深沉而巨大。

郭沫若创造史剧,是由于当时国统区的文网森严,动辄得咎,反动统治者欲把大后方造成为“无声的中国”,在那样阴云密布的幕盖下,文艺家们不得不改变写作方式,借用历史题材以求更有效地达到“借古喻今”的目的。采用这种战斗方式,就更能击中敌人的要害而不致受到敌人的反击。郭沫若即是以自己的史剧来实践这种精神的。他以丰富的想像,对材料的精细钻研,与对现实的深刻体会,数者相互渗透地来写作历史剧。因此:他的史剧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说它是历史的,是它的内容“不完全违背历史的事实”。说它是现实的,是他没有把“现实”二字看得很狭窄。这种创作史剧的手法是‘失事求似’。

郭沫若历史剧的第一创作季节是20到40年代,他写于这一时期的历史剧是继《女神》之后在他的文学道路上出现的第二个高峰。在这一季节的后半期即40年代,《屈原》、《高渐离》和《孔雀胆》与其说展现的是古代主题还不如说是政治斗争的主题,作者以其作品表达出为“皖南事件”中被当局打压的中国共产党伸张正义的政治动机。1959年至1962年,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再起高潮,迎来了他同类文学体裁的又一个黄金时代。1959年2月完成《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武则天》,1962年10月完成《郑成功》。

注意历史剧创作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效果,是郭沫若一贯坚持的史剧观。早在20年代初期,他就说过:“我要借古人的骸骨来,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不过他前期的历史剧,只借历史的影子来驰骋自己的创造,而不是严格地根据历史文献对古人的精神面貌作深刻的理解和切实的描绘。后来郭沫若强调作家要研究历史、熟悉历史,“优秀的史剧家必须得是优秀的史学家”。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是《屈原》,《屈原》是抗日民主运动中影

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是一部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将历史加以新的解释,发挥了“古为今用”的战斗效能的新型历史剧。40年代初期,郭沫若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重庆,他“看见了不少的大大小小的时代悲剧”,于是决定“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剧本通过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一天的生活和斗争,概括了他的悲壮战斗的一生。剧本结尾,屈原出走汉北,继续坚持同黑暗势力斗争,表现了作者对黑暗世界的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憧憬。根据《史记·魏公子列传》而创作的历史剧《虎符》,主人公信陵君不复是一个礼贤下士的“贤公子”,他的“宽厚待人”已被赋予积极的思想内容,通过“窃符救赵”这一典型情节,展现了他的热爱国家、团结民众,目光远大、见义勇为的品质。如姬的形象,在剧中尤其显得突出和鲜明。如姬是一位有见识、重义气、贤淑而又刚强的女性。她反对国王的专横暴戾,主张联合抗秦,拥护信陵君的政治主张。她的窃符与自杀,构成了一幕壮烈的历史悲剧。这些剧作虽以悲剧结束,却摒弃了在悲剧文学中常见的哀婉凄凉、悲观绝望的情调,更多地注入了作者那种彻底反叛的精神,它的目的是号召人民起来作斗争。在历史题材中蕴含着严峻的现实,力图在实质上写出历史的精神而又能针对现实,给现实人生以温暖和希望,这显然是郭沫若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体现。

郭沫若的历史剧,以豪放、热烈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形成了他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戏剧含有丰富的情感,如同他的热情奔放的诗歌一样。他的戏剧,可以作为抒情的散文诗来读,清新瑰丽,荡漾着感情的微波。他在塑造古人形象时,从不采取客观描写的态度,在不违反人物特定的历史和阶级内容的条件下,往往在历史人物身上注入了更多的主观性,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融化在艺术形象里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大体保留了他过去历史剧创作的风格,坚持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具有作者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而且在历史剧如何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问题上,作者作了新的有益的探索。历史剧《蔡文姬》,通过文姬归汉的故事,着力渲染曹操在统一北方以后,为发展民族文化而广罗人才、力修文治的大业,也赞美了蔡文姬为继承父亲遗业、决心撰述《续汉书》而离别儿女归来的宏大志向。蔡文姬这个艺术形象饱含着郭沫若的生命和血泪。作者说过,蔡文姬就是他,是照着他自己写的,“我写这个剧本是把我自己的经验融化了在

里面的”,“其中有不少关于我的感情的东西,也有不少关于我的生活的东西”。剧本用《胡笳十八拍》来表现蔡文姬悲楚的经历和归汉途中的矛盾心情,这不仅加强了戏剧的历史气氛,而且也使全剧增添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郭沫若在《屈原》一剧里,卓越地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形象。毫无疑问,当时屈原与张仪上官大夫等之争,乃是楚国外交上两条不同政治路线的斗争,这斗争在战国各国间,是带有普遍性的,而以楚国表现得尤为激烈。斗争展开的结果,是投降派得到胜利,而以屈原为首的联合抗秦派宣告失败。在第二幕里,屈原对南后说:

我是问心无愧,我是视死如归,曲直忠邪,自有千秋的判断。你陷害了的不是我,是你自己,是我们的国王,是我们的楚国,是我们整个儿的赤县神州呀!……

这话是多么的热烈沉痛呵!无独有偶的,是历史上的事件,虽然一般说,都不会重复着第二次,但遗忠奸之争,人民与反人民的阶级利益之争,自从有了阶级以后,是从未间断过的。《屈原》一剧草成的年代,亦正是皖南事变发生不久的时候,当时一革命志士为着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自己最后的一滴血,其忠义之气直可动天地而泣鬼神。国民党反动派的设阱陷入,正是如屈原所说的:“你陷害的……是我们的楚国,是我们整个儿的赤县神州呀!”所以屈原这个伟大的形象乃是人类道义美的化身,古往今来一切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者的化身,也是皖南事变中的革命志士为人民与祖国的利益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者的化身。屈原的悲愤的呼号,也正是这些革命志士的呼号。在《雷电颂》里,屈原的这种呼号与风雷的咆哮几乎合而为一。他对它们说: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这是一首抢天呼地、悲壮万分的诗,也是人类的发自胸耀诚坦率的声音。他们于悲痛万分之余,不惜要将自己和这黑暗的宇宙一齐毁灭。但这些伟大的人类受难者的本意,却不是单纯要将宇宙毁灭,而是希望人类像“凤凰涅槃”一样,从圣火的燃烧中再次新生出来的。

《雷电颂》这首诗,有人将它与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唱诗相比。当然,

就其气势磅礴,想像丰富而言,两者是相似的。但如就意境来说,我以为郭沫若自己的解说尚有不足之处。在《李尔王》唱词里,显然有些向天上诸神发泄自己的愤怒,现出求饶的样子。而《屈原》则否。他虽也要毁灭自己,但更重要的是在于毁灭中求得新生,试看他对雷说,要叫它劈开“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使那光明得到暂时间的一瞬的显现”,足见他虽然诅咒黑暗,却更热烈地歌颂光明。他主要的意思却在于“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

火”“进射出光明”来。所以《雷电颂》我以为应与《凤凰涅槃》合起来读,两者的题旨虽然不同,但意境却是一样的。这是郭沫若的诗的独创精神。也正是《雷电颂》与李尔王的唱诗殊异的所在。

与《屈原》具有同一的主题的,是它的姊妹剧《虎符》。

《虎符》与《屈原》同写成于1942年,而在反映现实和推动现实前进上,起着同样的作用。

《高渐离》这个剧本,郭沫若在创作时,穿插了许多新的情节进去,成为作品构成的血肉部分。首先是把赵高这个人作了翻案,认为他是在暗中为赵复仇,要自己“像把一团锈了的铁加翟好铁里面一样”,“从这内部来把秦国腐烂”。作者的这样处理,是有他的解释的。在《赵高与里辛》一文里,他引了章太炎的诗句:“流汗蒙头愧里辛,赵家熏腐解亡秦。”认为“赵高这个人,从他的身世看来,对于秦二世的掇弄,确实是可以解为存心报复。”他同意章太炎的意见,这才在剧本中采用了他的思想。

其次,高渐离对于赵高的向他吐露为赵复仇的思想,起初是不相信,后来却似乎有了改变。而且在怎样复仇的方案上,高渐离的思想,看起来还比赵高要进步,这就是高渐离已由个人复仇的思想前进到知道要联系群众的思想了。在他对宋意的话中,可以看出:

最要紧的还是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要晓得老百姓的甘苦,要能够替他们想办法。

高渐离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理解的高度呢?这确是一个谜。但他的这种思想却可以看作是作者自己思想的自白和发展。在郭沫若的初期剧作《棠棣之花》里,还多少对刺杀行为表示着歌颂的倾向,在《革命春秋》里,也曾表白过自己有这种思想,而对它作了批判。这种“带着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色彩”的想法,在稍后的剧作如《屈原》、《虎符》里,就逐渐改变了。我们可以认为作者是

在借剧中人物之口来表白自己的思想,正如他在一个地方所说的:“借着古人的皮毛来说自己的话”。

《孔雀胆》一剧,在郭沫若的几个史剧中,是较别致的一个。剧情凄美动人,非常富于地方、民族的色彩。段功以功高震主,梁王在暗中想谋害他。阿盖受父亲的指示,要她亲手谋害丈夫,因情爱甚笃,不忍下手。段功虽知早晚会有事变发生,却徘徊不决,终至祸变发作,段功被杀,而阿盖亦以身殉。这悲剧的形成,到底是属于性格的呢,还是属于客观条件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呢?作者是倾向于把它当做性格的悲剧来处理的。尤其是剧中对于阿盖内心矛盾的加强上,显出这个“昆明的茶花女”徘徊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爱恨之间,不能采取断然处置,终致迁延时机,发生了可怕的灾祸。她与段功的满足于爵禄荣华与妻子的情爱而走向妥协,形式上相似,但动机却不一样。作者在主题的处理上,显然有意想将段功对于异族统治的压迫不取公然反抗,欲以委曲求全达到团结的目的,而终于宣告失败,妻死身殉,从这方面来加以强调的。但由于对阿盖内心矛盾的一面过于渲染,就使原来构思中的主题思想表现得不能那么明确有力。试看梁王将孔雀胆授予阿盖后,她在段功的面前欲语还休者数次,当段功要她把车力特穆尔和王后合伙行毒的事,向父亲说明时,她说:

我为这事情苦闷了半天,究竟是说还是不说?不说吧!

你是受了不白之冤,而且还有危险。说吧!爸爸不一定肯相信。我们是受了嫌疑的人,说了,他会以为我是任意的栽诬。

其实这件事如果在别人来看,是很容易解决的。阿盖如真正笃爱丈夫,期望丈夫脱免危险,那就当然要把事情的原委向父亲和盘托出,信也罢,不信也罢,说出来总比不说的好。但她却不这样,这无疑是说明阿盖的为人,性格实在是太犹豫了。作者为了要表现她这种内心的苦闷,“因而在第三幕阿盖与段功对话中加入了将近一千字的…说还是不说’的心理过程的独白。”从现在的剧本看来,这一段独自确使阿盖性格的显露增色了不少。

从另一面来看:阿盖的性格从她在剧终表现的行动来看,又不是那么完全懦弱的人,段功被杀之后,她以一死殉夫,而且采取措施,一面使杨渊海杀死车力特穆尔,为段功报仇;一面又使阿黎设法将羌奴与段宝逃走,保全段功的骨血,为他日报仇的根基。有了这些坚决的行动,我们能说她是完全

懦弱的吗?相反,段功的为人倒真是表现得十分犹豫动摇,不免使人难于从剧情发展的本身来找出他所以和敌人妥协的真正原因来。其性格的柔懦,应该说比起阿盖还要彻底得多!但如这样来忖量的话,问题就又会发生在另一面,那就是作者自己所说的:

造成这个历史悲剧之最主要的内容,还是妥协主义终敌不过异族统治的压迫,妥协主义者的善良愿望,终无法医治异族统治者的残暴手段和猜忌心理。

这一作者主观上有意强调的主题,在表现上显然就不免退居到次要的地位了。所以总起来说,这个剧本虽富于传奇和民族色彩,但主题的不够明确,却不能不为其一个缺点。

最后,我们来谈谈《南冠草》吧!《南冠草》是写明季遗民夏完淳立志起兵复明,不幸被奸人告密,事泄被捕。在狱囚中,在法庭上,都表现出刚毅不屈的精神。这里穿插得有外族统治者对于汉奸的恩威并用;大小汉奸们向敌人的无耻屈伏,汉奸们自己对于其娄罗们又表现出奴隶总管的身份来。这些描写非常光怪陆离,既谐谑而又富于人情味。清摄政王对于洪承畴等的因嫌被捕,知道它不会是事实,因而故意表不宽大,利用他们来对江南士大夫进行残暴的迫害。这是从来的外族统治者对于被侵略的民族所采用的一套最恶毒的办法。也是当时日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所行使的“以华制华”的政策。汉奸汪精卫之被日本人当作傀儡利用,亦可说实际上就是剧中卖国贼洪承畴的化身。汉奸们的卖身投靠,以图显富尊荣,并不是都如他们自己所想的那么舒坦宽泰的。敌人是既要利用,又要震慑,既要他们感恩,又要他们时刻惴惴不安。在清摄政王及巴山的心目中,小汉奸王聚星如果是“一只耗子”,那么洪承畴就是一条狗。耗子与狗,在使用价值上,虽然有大小之别,但他们都不是人,却是一样的。

这些大小汉奸们,在敌人面前,虽都无耻的屈伏,但相互之间又倾轧排斥,争吵不已,觉得同为猪狗,也有身份大小之差。他们吃人,但又互相扑咬。当洪承畴利用王聚星捕获了夏完淳后,王聚星叫他实践自己的诺言,叫他“高抬贵手”。洪承畴说:

胡说,朝廷的功名富贵乃名器所关,不是买卖!你不要看见本部堂官居一品,你便眼红。……没有多的话说,你滚出去。

他要王聚星不要把功名富贵,当作买卖,但他自己就不止盗卖“名器”,而且是做了最大的卖国买卖,他的官居一品,就是这种卖国买卖的代价。郭沫若对于这些汉奸们丑恶嘴脸的刻画,真可说是“入木三分”了。

与汉奸们的群像并列的还有正面人物的形象。

夏完淳以明末遗臣之后,立志为明复仇,失败数次,但意志毫不屈服,辗转逃亡,力图再起,不幸被内奸告密,陷于敌人之手。当他在法庭上与洪承畴对话的那一段,不仅慷慨陈词,而且非常富于机智。他最初说仰慕洪承畴之为人,使这个汉奸不免得意忘形,以为夏完淳亦可收买。接着就申述他所以仰慕洪承畴,是由于“亨九先生是本朝的人杰。当他做蓟辽总督的时候,和清兵血战于松山、杏山,兵尽矢穷,至死不屈”。明知座上客即为洪氏,却装作不晓得,有意地来揶揄他。有趣的是这时在一旁陪审的巴山却信以为真,告诉夏完淳说:

(插入)哈哈,夏完淳,你这个孩子倒蛮有意思。你所说的洪承畴洪亨九先生就是座上的“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的洪大人啦。

这一插入,就当时来说,应使洪承畴不免啼笑皆非。夏完淳听完了巴山的插话后,马上即词锋一转,对洪承畴大骂一顿,词严义正,真可“动天地而泣鬼神”。像夏完淳这种代表民族气节的硬骨头,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什么时候都存在的。夏完淳的忠烈的形象,亦就是当时日帝国主义者进攻中国,有些革命志士不幸陷身敌手而英勇不屈从容就义者的形象。洪承畴与巴山二人,亦是分别的代表着当时汉奸与其主子的关系底形象。作者不是漫无所指的。

郭沫若的戏剧,如前所述,其最大的特点,乃是“借古喻今”的精神。他的从事于史剧的创作,并不是无所为而然的,乃是志在采用这种特殊的文艺斗争形式,用以隐喻现实和推动现实,正如鲁迅先生的在散文中的用杂文,小说中用“故事新编”那样的形式,其用意是一样的。他就以这样的精神和原则来创作史剧,也以这同样的理由来反对当时那些对他史剧存心曲解的人。那些人一则说“写历史材料是和现实脱节”。这是以“左”的面目来攻击他。一则又说写史剧要做到“绝对的写实”。这是从另一方面来攻击他。总之,不管是来自那一方面的攻击,其意图都是在有意降低他的史剧价值,为反动的统治阶级尽着鼓唇弄古的作用。然而郭沫若却坚持他的创作史剧的精神与

原则,毫不为之动摇。我们可以这样地说:正是由于他能坚持这样的精神和原则,所以他的史剧才会在当时的大后方发生那么巨大的作用,使故人为之震惊,使革命青年为之振奋鼓舞。

剧作家要能在史剧中真正做到符合如他所说的那样创作的精神和原则,却不是容易的事。这里必须注意两点:即是既“不能完全违背历史的事实”.也不能完全拘泥于历史的事实。如果史剧家一味的牵就史实,那就不是在创造作品,而是在写历史了。“史学家是凸面镜,汇集无数的光线凝结起来制造一个实的焦点,史剧家是凹面镜,汇集无数的光线扩展出去制造一个虚的焦点。”[13]这就是它们两者区别的所在。这里所说的:“一个虚的焦点。”却也不是完全脱离历史事实杜撰出来的,这也就是他常常一再郑重提起的“表现的真实性。”只是这样的虚构,才是合理的虚构,这种“虚的焦点”,才符合于“历史发展的精神”。

我们知道,历史的发展,总是处于未完成中,而在过去的阶级社会里,它的发展,由于统治阶级的支配作用,又总是不能循着正常的道路向前推进。史剧家根据这些理由,就有权利把他所要选取的题材,从想像中,而非从史实中,提取塑造形象的材料,按照其应该有的样子加以改造,使之推陈出新,出神入化,给予比历史更多的东西。因为他本来的目的,就不是描写过去而是在于刻画现代的灵魂。郭沫若的几个史剧,其最大的特色,当然是将时代的折光最大限度地投影于其所作的“凹面”上,但就全体说来,也能正确地表达出了他所描写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冲突本质,如《屈原》剧中的楚国两条政治路线的斗争就是。但也许由于他过分耽于幻想的缘故吧,有时在某些接合点上,如情节的演变,人物的安排,却使那些“虚的焦点”不免失去了真实感,不能使人信服。如前述的《高渐离》中秦始皇与巴寡妇清的场景,即其一例。作者虽然自己说过当时用意是要用秦始皇来影射蒋介石的,但插入了这样情节,却不必要:而且后来为了解决这一公案,还出现了审讯的场面,就更离开原来的剧旨太远了。又如《棠棣之花》中的卫士起义,酒家母的思想转变,都使人感觉得有些突然,产生这些条件的事实,在剧情上还不够具备,似乎太出于作者主观的过分要求。所有这些处所,即使是按照作者自己提出的“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的准则来要求,也是不无违背的。

郭沫若是非常富于幻想的人,在他的史剧中这一突出的特点,给我们放

出了不少异彩的奇葩,像上面所举出的那些一二欠缺的地方只不过是一些仅有的例子。正因为他是将对于历史的研究,丰富的想像力,强烈的现实精神三者统一的结合着的,所以虽然剧作数量不多,但都成为卓越的诗篇。说它是诗篇,并不算过分。剧作中有许多地方,真的简直是美的散文诗。从《女神之再生》一直保持下来的那种雄浑激越的格调,是再现着在他的《屈原》的《雷电颂》、《棠棣之花》的《豫让歌》,甚至是《虎符》的如姬最后将死时的独白中的。他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这些诗篇,我以为不仅由于其才情横溢使然,更重要的乃是他的人格的高尚,生命的充实,与人民共命运的决心,这才会歌唱出“心理最深奥处之告白”来的。

郭沫若历史话剧艺术简介

白话写史剧中华第一 人 ——郭沫若历史话剧艺术简介 王太学 写历史话剧,是作为文学家、剧作家的郭沫若在文学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他从1920年起至1960年的四十年间,以旷代罕见的才华和火样的激情,在史剧创作上纵横驰骋,取得了累累硕果,共创作剧本18部,其中史剧为17部,现代剧1部(《甘愿做炮灰》)。他的剧作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广大民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为史剧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是用白话写史剧的奠基人。他的剧作经验,对以后乃至今天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同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一、以古喻今、借古讽今,用史剧形式为现实生活服务,配合和推动社会的伟大变革。 1、五四时期,用史剧形式鼓动人们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民主与自由。 这个时期的史剧为三个叛逆的女性,即《卓文君》、《王昭君》、《聂(yíng)》,剧中的三位女性都聪明、美丽、大胆、机智,热爱自由、蔑视权贵,敢于反抗。 ①《卓文君》,(1923年2月),写西汉时年青寡妇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的故事。卓父为四川巨富卓王孙。文君婚后早寡,父逼其守节,她却跟穷困潦倒的书生司马相如私奔。父与公爹追上她,她坚决反抗,获得了自由。 ②《王昭君》(1923年7月),郭沫若笔下的王昭君,一反旧意,成为反抗封建最高统治者及奸臣、走狗的女英雄,她甘愿下嫁匈奴,就是向汉元帝挑战,她的反抗是大胆的。

③《聂》(1925年6月),写聂、聂政为国锄奸的故事。战国时韩国的民女聂机智、勇敢、果断有崇高的志气和丰富的感情,她女扮男装,追随弟弟聂政除奸,自己也献出了生命。郭沫若用此剧歌颂了为民请命的献身精神,对鼓舞人民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统治作坚决的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抗战时期,郭沫若用史剧教育人民,不屈不挠地反对分裂,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为真理斗争到尽头。这时期郭沫若共写了6部史剧,6剧朝代不同,主题都是爱国、统一、自由、光明,歌颂为正义献身的光辉形象,对独裁、卖国的丑类给予无情的揭露和鞭笞。他用史剧向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地斗争,立了大功。这6部史剧是: ①《棠棣之花》(1941年),写聂政为国锄奸,刺杀了韩哀侯及丞相侠累,姐姐聂继承弟弟遗志,继续斗争,直至最后献身,该剧的主题是反分裂。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浪漫主义特色

《屈原》浪漫主义特点 各位同学还有老师大家下午好,接下来我将代表我们班的男生为大家讲述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浪漫主义特点。因为课本里对《屈原》的介绍十分少,三十年里也没有《屈原》的原文。所以呆会我们讲课将不会用到课本,所以还请大家把书本放在一边,只需要专心听我讲,谢谢。 由于老师提供的两本文献参考《郭沫若代表作》(华夏出版社)《郭沫若名作欣赏》(工人出版社)均只有原文。所以我们资料收集来自于郭沫若历史剧《屈原》诗话黄中模著四川人民出版社《郭沫若经典作品多元化解读》陈俐陈晓春著四川大学出版社以及网络。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别号鼎堂,四川乐山人。在新诗、历史剧、散文、小说等方面的著作十分丰富。尤以新诗和历史剧的创作,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的重大贡献。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和历史剧作家。相信大家上学以来,读过郭沫若的一些诗歌,比如初中时的《天上的街市》,因而对其有所了解,所以我们这里不多做介绍。 关于《屈原》, 郭沫若于1942年1月7日创作了历史剧《屈原》。该剧以战国七雄为背景,描写楚国三闾lǘ大夫屈原因主张对内主张革新政治,对外联齐抗秦,曾得楚怀王信任。但南后却勾结秦国密使张仪,以“淫乱宫廷”之加害屈原。怀王竟听信谗言,将屈原囚禁,并废弃齐楚盟约,依附强秦。屈原满怀忧愤。此时,学生宋玉已卖身投降南后,忠诚追随诗人的侍女婵娟又将被南后处死。宫廷卫士救出婵娟,并一起去营救屈原,不料婵娟误饮欲害屈原的毒酒身死。卫士杀死谋害屈原的帮凶,焚烧高堂,并在屈原作《桔颂》以悼婵娟后,跟随诗人走向汉北,走向民间。 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便是《屈原》。此剧以无比豪迈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赞颂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讴歌了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 郭沫若的戏剧,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其全部作品中所占地位的重要性却不因之减少。他的《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6部剧作,在历史剧领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他的这些戏剧不仅抒写个人的情思,而是有意识地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斗争武器来使用。他的几个取材于历史故事的剧本在形式上好像远远背离于现实,但内容却完全显示出“借古喻今”的作用,较之那些虽然取材于现实而表现肤浅无力者,其效果反而显得深沉而巨大。 郭沫若创造史剧,是由于当时国统区的文网森严,动辄得咎,反动统治者欲把大后方造成为“无声的中国”,在那样阴云密布的幕盖下,文艺家们不得不改变写作方式,借用历史题材以求更有效地达到“借古喻今”的目的。采用这种战斗方式,就更能击中敌人的要害而不致受到敌人的反击。郭沫若即是以自己的史剧来实践这种精神的。他以丰富的想像,对材料的精细钻研,与对现实的深刻体会,数者相互渗透地来写作历史剧。因此:他的史剧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说它是历史的,是它的内容“不完全违背历史的事实”。说它是现实的,是他没有把“现实”二字看得很狭窄。这种创作史剧的手法是‘失事求似’。 郭沫若历史剧的第一创作季节是20到40年代,他写于这一时期的历史剧是继《女神》之后在他的文学道路上出现的第二个高峰。在这一季节的后半期即40年代,《屈原》、《高渐离》和《孔雀胆》与其说展现的是古代主题还不如说是政治斗争的主题,作者以其作品表达出为“皖南事件”中被当局打压的中国共产党伸张正义的政治动机。1959年至1962年,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再起高潮,迎来了他同类文学体裁的又一个黄金时代。1959年2月完成《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武则天》,1962年10月完成《郑成功》。 注意历史剧创作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效果,是郭沫若一贯坚持的史剧观。早在20年代初期,他就说过:“我要借古人的骸骨来,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不过他前期的历史剧,只借历史的影子来驰骋自己的创造,而不是严格地根据历史文献对古人的精神面貌作深刻的理解和切实的描绘。后来郭沫若强调作家要研究历史、熟悉历史,“优秀的史剧家必须得是优秀的史学家”。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是《屈原》,《屈原》是抗日民主运动中影

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

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 郭沫若的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分别是《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以及《孔雀胆》。大家平时会看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吗?关于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棠棣之花》“棠棣之花”,“棠棣”出自《诗;小雅》有《常棣》一诗,代指兄弟情义。《棠棣之花》既是郭沫若五幕历史话剧,又是越剧剧目,亦名《芳草碧血》。两个剧目均根据战国时义士聂政刺韩相侠累的事迹改编。 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屈原》话剧《屈原》取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写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郭沫若首次将其形象塑造于舞台之上,他以神来之笔,在从清晨到午夜这段非常有限的舞台时空里,概括了这位诗人一生的悲剧。剧一开始,即写屈原以橘喻志,教育学生保持高洁的灵魂。 1942年,《屈原》重庆首演,导演陈鲤庭,金山饰屈原,白杨饰南后,顾而已饰楚怀王,石羽饰宋玉,施超饰上官大夫靳尚,丁然饰公子子兰,张瑞芳饰婵娟。当时的媒体报道说:“上座之佳,空前未有,此剧集剧坛之精英,经多日筹备,惨淡经营,堪称绝唱。” 1953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为了纪念屈原逝世2230周年,重新上演了这个戏。导演仍是陈鲤庭,屈原则由赵丹扮演,白杨饰南后,

王蓓饰婵娟。1979年《屈原》第四次在日本公演时,演出500余场。1980年11月,河原崎长十郎率演出团来华演出,自扮屈原,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 《屈原》这个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一生的故事,以楚怀王对秦对交上两条路线斗争作为全剧情节线索,构成代表爱国路线的屈原与代表卖国路线的南后等人之间的戏剧冲突. 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虎符》郭沫若的五幕话剧《虎符》取材于《史记;魏公子列传》,写于1942年,1943年首演。该剧描写的是战国“四君子”之一魏信陵君(无忌)窃符救赵的故事。魏安厘王二十年(纪元前二五七年),秦国侵赵,形势危急,赵国平原君的夫人(信陵君之姐)亲自突围到魏国求援。魏王的异母弟信陵君认为赵魏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因此,他固请魏王发兵救赵。暴戾狭隘自私的魏王执意不肯,反劝赵降秦。信陵君亲率三千门下客,前往救援。侯瀛建议窃取魏王虎符,凭符调用老将晋鄙统率的十万魏兵。如姬夫人素来佩服信陵君“宽厚爱人”的品质和“合纵抗秦”的政治主张,也感念他替她报了杀父之仇,因此冒死盗符。信陵君佩符至晋鄙军中,晋鄙疑,朱亥杀之,信陵君统兵八万解赵之围。魏王杀信陵君全家,信陵君之母魏太妃代如姬受过自杀。如姬逃出宫后,本可以逃至邯郸请信陵君保护,但为了不损害信陵君的声名,在父亲墓前自杀。 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高渐离》《高渐离》是郭沫若同志一九四二年的作品,原名《筑》,初版于一九四六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于一九五七年根据一九五四年新文艺出版社版,经作者作了较大的修

于无“戏”处起波澜--郭沫若历史剧《高渐离》第一幕技巧分析(论文)

郭沫若学刊2012年第3期(总第101期)史剧研究于无“戏”处起波澜 —— —郭沫若历史剧《高渐离》第一幕技巧分析 曾少祥 (湖南艺术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郭沫若历史剧《高渐离》第一幕,很为精彩的一场好戏。这场戏的中心事件:高渐离被抓。这“被抓”情节,其实是郭沫若虚构的,而为了使被抓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郭沫若巧妙而纯熟地使用了两个戏剧技巧:“乔装改扮法”和“正反法”。 关键词:郭沫若;高渐离;第一幕;戏剧技巧 中国分类号:I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25(2012)03-0047-03 《高渐离》第一幕,实在是写得很为精彩的一场戏。 大致的情节线条是这样的:大幕拉开,宋子城北门外的酒店—— —高渐离隐姓埋名在此当佣人。他受到了店主人怀贞夫人的怀疑。—— —有二人来店中喝酒。喝着喝着开始咒骂秦始皇。—— —接着又来了个酒客,喝酒中,这酒客说自己是秦始皇的御医夏无且,于是就把众人给吓了一跳。但夏无且却说道:自己已经看透了秦始皇之恶毒心,他深感后悔,已脱离始皇,游方四处,悔改自己的心灵。这一下,倒把大家给深深感动了。—— —大家说着话,喝着酒,突然闻听有敲筑之声音。—— —敲筑人来到酒店里,原来是一个白胡子的老头。—— —于是高渐离就说,我也会击筑的。怀贞夫人便要他试试。高渐离终于忍不住就敲起筑来。—— —敲着敲着,那个白胡子老头突然一把抓住高渐离。高渐离不明其意。场上人皆不明其意。—— —突然那老头儿扯掉自己的胡子和头套,啊!原来他是化了装的,他就是高渐离的好朋友宋意。—— —高渐离和宋意皆是荆轲的好朋友。高和宋这两位好友在这儿相会了!荆轲为了刺杀秦始皇自己已被杀了。人们怀念荆轲,敬仰荆轲。人们也一直敬仰和暗暗念叨着高渐高和宋意的大名。如今,这两位英雄出现在人们面前,于是大家就涌现出无比的敬意和巨大的激动。—— —于是,第一个激情的浪头在这儿出现了:这一群心心相印的对秦皇同怀一腔恨的人们,他们敲起悲壮的筑,唱起慷慨的歌,高举着酒杯,祭奠荆轲的在天之灵,只见他们热泪盈眶,歌声里带着哭音,这真是激动人心的一个好场面啊!—— —歌唱完毕,舞台气氛慢慢儿沉静下来时,夏无且说,刚才这歌词中描写荆轲刺秦始皇的场面有一点不确定。他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夏无且是当时的在场人,他讲到当时荆轲如何举匕首扑向秦始皇,而夏无且抱着“人各忠于其主”的念头,把药罐打向荆轲,因而救了秦王,而荆轲却被杀了。如今想起来,内心十分沉痛。—— —夏无且的忏悔引得人们落下泪来。刹那间,人们的情感出于一片高度的净化之中。—— —夏无且手中如今尚留有荆轲当时被杀,被秦皇之剑斩落下来的衣服破片,此遗物夏无且保持着,放在城里,他要拿来,给大家看看。于是他起身向城里去了。—— —人们依然沉浸在哀恸之中。—— —突然,场上气氛陡变,夏无且带着秦兵扑上场来!啊!这夏氏刚才的嘴脸是假扮的。—— —人们四处逃窜,于是舞台上掀起第二个高潮:一片紧张、混乱。宋意在混乱中逃跑了,可高渐离被抓,场上三人也被抓住。几个酒客,和那个幼小的孩童,和那个善良的老妈妈,却被杀死了!—— —台上突然归于一片安静,高渐离默默站着,胸臆中充满了无限的愤恨。—— —幕落下了。 好戏!真是一场好戏! 郭沫若是如何构思出这场好戏来的呢? 人们可能会说:“郭沫若写的是历史剧。而历史剧的材料,本来就有奇特情节,本来就是有戏的。!” 那我们就来看看,这盘原始材料的本身,到底是有戏还是无戏? 《史记·荆轲列传》载:“……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 收稿日期:2011-11-24 作者简介:曾少祥(又名曾绍祥),湖南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高级编剧。 47

郭沫若的代表作

郭沫若的代表作 篇一:郭沫若 郭沫若先生是文学史上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和历史剧作家,尤其是他的诗集《女神》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开一代诗风,堪称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1]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力也是举足轻重的,然而学界对其作品和人格的讨论却呈现出两极现象。“两极阅读”是不是绝对的两极,“文学史读法”是否应该对“非专业读法”进行“强制性”引导,本文将试图对此进行讨论。 一、“两极阅读”现象产生及产生原因探析 “两极阅读”现象是对郭沫若先生的作品评价出现的两种对立观点的现象,年轻读者对郭沫若的作品没有很大兴趣,评价也不一定高,而文学史的评价却很高。[2]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诸多因素限制的,只有正确了解这些因素,才能客观看待“两极阅读“现象。 1两极阅读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具有时代的隔膜。 (1)、郭沫若的诗具有思想的前瞻性,把握其诗歌需从思想内涵去领会。郭沫若之所以能称之为大家,真正走向文学的舞台是由于其在诗歌上的突破和影响力。以收入《女神》的《天狗》为例,初读其作品,就有一种让人狂躁的感觉。“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一样地飞跑”。诗人在反复渲染心中的狂热,预示着一种强烈的爆发力量。而以今天的眼光去看此诗,则无法领会郭沫若在所处时代思想的爆发性。这对以前陈腐的思想造成毁灭性打击。这在今天看来当然是很普通甚至可以说是落后的,但在当时,却是很难得的。正是情感的渲染,思想的深刻,使他的诗歌在当时具有魅力,特别是在年轻读者中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感悟郭沫若当时的诗歌,应该站在当时当时的高度去领悟。在思想上的差异性解读是形成两极阅读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2)、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处于新旧诗体转型的过程中,其诗歌的创作与今天新诗存在差异,故会形成“两极阅读”现象。郭沫若说过:“我所写的一些东西,只不过飞翔我一时的冲动,随便地乱跳舞的罢了。”[3]由此可见,郭沫若的创作很多只是一时灵感激发,当时创作之际只是依靠满腔激情,并没有注重文辞修饰。如收入《女神》的《晨安》:“……晨安!万里长城呀/啊啊!雪的旷野呀/啊啊!我所敬畏的俄罗斯呀/晨安!我所敬畏的Pio呀/晨安!雪的帕米尔呀/晨安!雪的喜马拉雅呀/晨安!Bengal的泰戈尔翁呀/晨安!自然学园里的学友们呀……”这首诗作读来让人热血沸腾,他选取富有生命力的名词让人如临其境。但可以说没有美感而言,基本是地名的罗列。这是郭沫若有意而为之。当时新旧文体转型,郭沫若的贡献就是要改变旧诗体追寻辞藻华丽、对仗讲究的现象。这在当时是一个突破,也正是因为郭沫若在这方面的探寻和贡献,从而奠定了他在20年代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地位。在新诗日益成熟的今天解读郭沫若的诗歌会形成隔阂,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3)、郭沫若处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中,特殊的时代造就特殊的作品,许多新的意象的使用与今天存在差距。正确解读其作品,必须设身处地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中。如在《晨安》中:“晨安!太平洋呀!太平洋上的诸岛呀!太平洋上的扶桑呀/扶桑呀!扶桑呀!还在梦里裹着的扶桑呀/醒呀!Mesame呀/快来享受这千载一时的晨光呀。”诗人就选取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特定意象,尽情地召唤时代的光明使者。这在当时无疑是十分难得的。如果不能置身于当时去考虑,当然无法领悟诗歌的魅力,对其作品自然就会发生误解。 2、“两极阅读”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对郭沫若人格的怀疑,从而产生对其文格的质疑。 (1)正确看待郭沫若人格流变及其文学史地位。对郭沫若先生的文学史地位的评定主要是其诗歌创作在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和其历史剧作,但是在其人格上却历来有许多质疑。主要体现在信仰中人格问题,关键时刻脱离共产党,加入了国民党,对革命信仰不坚定;信用中的人格问题,他答应鲁迅和他联合起来,共同“向旧社会进攻”,但随即在其出版的《文化批判》、《太阳月刊》等刊物中就出现了围攻鲁迅的文章;婚姻家庭中的人格问题,为了自

郭沫若的戏剧创作特点

郭沫若的戏剧创作特点 华文戏剧发展一百周年;戏剧大师系列 一九三六年五月,鲁迅在回答埃德加?斯诺关于现代中国文坛最优秀的作家有那些的提问时,把郭沫若同时列入「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最优秀的戏剧家」和「最优秀的诗人」之列,这在当时的新文学作家中是独一无二的。事实上戏剧—主要是历史剧—创作贯穿了郭沫若的一生,亦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个重要贡献。 郭沫若的戏剧创作时期 郭沫若的戏剧创作有诗剧、话剧,更以历史剧题材为主,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几乎是与他的诗歌创作孪生于「五四」文学新潮中,迄于六十年代初,这四十余年大致可分为三期:二十年代以《三个叛逆女性》为代表的成型期,四十年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成熟期和建国后产生了《蔡文姬》《武则天》的延续期。 (1)早期诗剧 郭氏共创作了十多部篇幅较短小的诗剧。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二十年代创作的《卓文君》、《王昭君》和《聂萦》。《卓文君》描写汉代孀居才女卓文君不从父命,私奔司马相如的故事。《王昭君》根据历史上汉代女子王昭君被选入宫,后又遣嫁匈奴的身世写成。但作者将王昭君的「命运的悲剧」改写成「性格的悲剧」。王昭君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敢于冒犯帝王淫威,自愿出嫁匈奴。《聂萦》着重表现聂萦、聂政姐弟舍身除暴的侠义精神。这三部诗剧,不仅体现了时代精神,而且也初步显示了郭沫若历史剧豪放、热情、诗情迸发的特点。 (2)抗日战争时期的戏剧创作。 抗日战争时期是郭沫若戏剧创作的高峰。他在一九四一年冬到一九四三年春的一年多时间连续写了六部剧作,其中以《屈原》为标志,思想艺术达到了他戏剧创作的顶峰。一九四二年一月,郭沫若以十天时间完成了他的杰作《屈原》。

《屈原》取材于战国时代诗人屈原的事迹,但剧本未拘泥于实事,而是把屈原与楚怀王为首的统治集团的矛盾集中在一天之内,以南后对屈原的引诱不成,阴谋陷害为主线,以屈原的弟子宋玉变节攀附权贵,而侍女婵娟却代屈原误饮毒酒而死为陪衬,生动地表现出伟大诗人忧国忧民、不畏强暴、磊落坚贞、大义凛然的崇高质量。屈原在暴风雨中的悲愤呼号「雷电颂」,作为「道义美的化身」和「诗的魂」的婵娟之死,控诉了旧中国的黑暗,道出了广大人民的心声,引起当时观众的强烈共鸣,这是中国话剧史上的光辉一页。一九四二年四月,中华剧艺杜在重庆国泰大剧院演出此剧,由陈鲤庭导演,金山饰屈原,白杨饰南后,张瑞芳饰婵娟,顾而己、孙坚白,施超等人演出,引起轰动。其后,《屈原》曾多次演出。并远赴日本,苏联上演,一九七九年第四次在日本公演时,演出五百余场。一九八0年十一月,河原崎长十郎率演出团来华演出,自扮屈原,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 其后,郭沫若继续创作了历史剧《虎符》(一九四二年二月)、《高渐离》(一九四二年六月)《孔雀胆》(一九四二年九月)《南冠草》(一九四三年三月)。多产而创作力充沛的郭沫若身兼浪漫主义诗人与历史学家,在历史剧创作上,他使史与戏、戏与诗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他的历史剧在内容上以古鉴今,在艺术上则发挥激越的诗情和丰富的想象,从而产生出巨大的感染力量。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戏剧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负着繁重政治和文化领导工作的郭沫若开始着手武则天和蔡文姬的艺术形象塑造。 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一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蔡文姬》(导演焦菊隐,朱琳饰蔡文姬,刁光覃饰曹操,蓝天野饰董祀,朱旭饰左贤王)。 一九六0年初,剧本《武则天》创作完成,描写武则天「最成熟的时代」(即六十岁前后的六年),以平息徐敬业策动叛变作为剧情的中心,塑造了一个胸怀大度、才识过人的女政治家形象。《武则天》是郭沫若最后的一部剧作,一九六二年七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北京公演(导演焦菊隐、梅阡,朱琳饰武则天,郑榕饰裴炎,童超饰太子贤,郭莘华饰上官婉儿)。

郭沫若著名历史剧

郭沫若著名历史剧 屈原是郭沫若创作的著名历史剧的代表作。关于郭沫若著名历史剧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郭沫若著名历史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郭沫若著名历史剧屈原的创作背景 话剧《屈原》取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写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郭沫若首次将其形象塑造于舞台之上,他以神来之笔,在从清晨到午夜这段非常有限的舞台时空里,概括了这位诗人一生的悲剧。剧一开始,即写屈原以橘喻志,教育学生保持高洁的灵魂。 1942年,《屈原》重庆首演,导演陈鲤庭,金山饰屈原,白杨饰南后,顾而已饰楚怀王,石羽饰宋玉,施超饰上官大夫靳尚,丁然饰公子子兰,张瑞芳饰婵娟。当时的媒体报道说:“上座之佳,空前未有,此剧集剧坛之精英,经多日筹备,惨淡经营,堪称绝唱。” 1953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为了纪念屈原逝世2230周年,重新上演了这个戏。导演仍是陈鲤庭,屈原则由赵丹扮演,白杨饰南后,王蓓饰婵娟。1979年《屈原》第四次在日本公演时,演出500余场。1980年11月,河原崎长十郎率演出团来华演出,自扮屈原,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 《屈原》这个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一生的故事,

以楚怀王对秦外交上两条路线斗争作为全剧情节线索,构成代表爱国路线的屈原与代表卖国路线的南后等人之间的戏剧冲突。 郭沫若著名历史剧屈原的剧情简介 屈原给弟子宋玉讲自己的《橘颂》一诗,赞美橘树“独立不倚”、“至诚一片”的品格,告诫宋玉在这大波大澜的时代“生要生的光明,死要死得磊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这实际也是屈原光明磊落、爱国爱民伟大襟怀的诗意概括和自我抒发。秦为破坏楚齐联盟派使者张仪游说楚王,诡称秦以商于六百里之地与楚,条件是楚齐绝交。左徒屈原识破秦国虎狼之心,从维护楚国独立和关东六国人民利益出发,力劝楚王坚持联齐抗秦。张仪阴谋受挫,转而与楚王宠姬南后勾结。南后郑袖是个狠毒自私的女人,楚王长子正在秦国作为人质,南后为了固宠便接受张仪奸计,以离间楚王与屈原关系,破坏楚齐联盟换取秦国对立稚子子兰为王位继承人的支持,二人共同设下宫廷“构陷”的阴谋。南后以帮助指导“九歌”为名,把屈原骗入宫廷,当面吹捧屈原:“文章又好,道德又高,又有才能,又有操守”,待见到楚王回宫时,便诈作头疼,倒入屈原怀中,反诬屈原调戏她。昏庸暴戾的楚王,不辨真伪,便以“淫乱宫廷”的罪名,免去屈原左徒官职逐出宫廷,并宣布和齐国绝交,同秦国修好。屈原悲愤满腔,告诫国王:“要多替楚国的老百姓设想,多替中国的老百姓设想”。痛斥南后:“你陷害了的不是我,是我们整个儿楚国呀!”“是我们整个儿的赤县神州呀!”屈原被贬,谣诼四起。无耻文人宋玉叛离屈原,投靠贵族集团。屈原愤而出走,路遇楚王、南后、张仪,情不可遏,痛骂张仪,

郭沫若是如何论历史剧

郭沫若是如何论历史剧 郭沫若 他认为历史剧毕竟是戏, 应划入艺术范畴。 历史剧既然是艺术而不是历史教 科书,作者就有想象和虚构的权利。 从 1920 年 9 月开始,郭沫若在写十多部历史剧的同时,还发表了一系列以 创作谈方式出现的有关历史剧的文章,在不少问题上触及了历史剧创作的规律。 郭沫若对历史剧的看法, 有一个发展过程。 从“五四”到北伐战 争前,他的历史剧理论以倡导积极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著称。抗日战争后,当他 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时, 他的历史剧理论出现了新的飞跃。 1949 年后, 他又写了(或 由别人整理)《序俄文译本史剧〈屈原〉》(1950 年 10 月)、《谈〈屈原〉剧本 中的宋玉》(1953 年 9 月)、《由〈虎符〉说到悲剧精神》(1951 年 7 月)、 《为〈虎符〉的演出题句》(1956 年 12 月)、《〈蔡文姬〉序》(1959 年 7 月)、 《谈〈蔡文姬〉的创作》(1959 年 2 月)、《我怎样写〈武则天〉》(1960 年 8 月)、《〈武则天〉序》(1962 年 6 月)、《谈戏剧创作》(1958 年 6 月)等文章, 进一步丰富和补充了他原有的历史剧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戏剧界展开过一场历史剧是 “ 历史 ” 还是 “艺术”的争论。 郭沫若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论战, 但从他的一贯论述 看,他认为历史剧毕竟是戏,应划入艺术范畴。他在谈《武则天》时说:“ 我依然相信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所说过的话,‘诗 人的任务不在叙述实在的事情, 而在叙述可能的——依据真实性、 必 然性可能发生的事件。史家和诗家毕竟不同’。”在古希腊,诗包括 戏剧。他这里强调的是历史学家和艺术家的不同。他在接见《剧本》记者的采访 时又指出: “写戏不同于写历史教科书, 艺术有想象的天地。 ”“ 艺术家写历史题材,当然也要占有材料。材料不足,就需要推想,以想象来丰富 材料。艺术家主要是写可能性,没有的人物、事件,容许虚构。”这里同 样认为历史剧是艺术创作而非历史教科书。 他这种看法, 不仅和外国文论家中的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一致, 而且也和德国戏剧家莱辛、 法国理论家狄德罗所见略 同。 如果说还有什么不同的话, 那就是郭沫若并不认为历史剧因是叙述可能发生 的事件而可以完全不顾“实在的事情”, 不必花精力去研究历史。 相 反, 他认为“史剧家对于所处理的题材范围内, 必须是研究的权威”。 在总结《武则天》的创作经验

[棠棣之花郭沫若]郭沫若的历史剧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品是[]A.《棠棣之花》

[棠棣之花郭沫若]郭沫若的历史剧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品 是[]A.《棠棣之花》 [棠棣之花郭沫若]郭沫若的历史剧中最有影 响的代表作品是[]A(《棠棣之花》篇一 : 郭沫若的历史剧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品是[]A(《棠棣之花》 郭沫若的历史剧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品是[ ]A(《棠棣之花》 B(《屈原》 C(《虎符》 D(《愚公移山》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考点: 考点名称:郭沫若的《屈原》郭沫若: 郭沫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唯物史观史学的先锋、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以后,曾任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首任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 《屈原》创作于1942年1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加紧对中国的侵略,集中主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蒋介石则加紧反共,大搞分裂,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同时,在国统区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抗日进步人士。整个国统区成了令人窒息的铁罐头。面对黑暗如漆的现实,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 愤怒。郭沫若便以历史剧为投枪,借古喻今,创作了历史剧《屈原》,有意识地“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并说:“我是有意借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

们的时代。”篇二 : 郭沫若的五幕历史剧《棠棣之花》在抗日战争期间上演,曾引起巨大反响? 《棠棣之花》 郭沫若的五幕《棠棣之花》在抗日战争期间上演,曾引起巨大反响。剧名中的“棠棣”是什么意思, 1、棠棣花又名小碧桃,为蔷薇科桃花的1个变型,落叶灌木。高约1米,萌蘖性强,枝干丛生,种植1株,可萌发为1大丛。花重瓣,花形较桃花小,径约1 .5~2.0厘米,被称为袖珍桃花。花冠粉红色,颇娇丽,早春先叶开放,每枝着花极多,竞相吐艳,与桃李共争春色,显示出浓郁春意。 古人以棠棣喻兄弟,有“兄弟联芳,谓之棠棣竞秀”以及“棠棣之花,其萼相辉”等名句,被誉为和睦兴旺之花。 2、棠棣:《诗?小雅》有《常棣》一诗,“常棣”,亦作“棠棣”。毛《传》:“常棣,周公燕兄弟也。”燕,通宴。后因以常棣或棠棣指兄弟情谊。 篇三 : 浅析郭沫若历史剧《棠棣之花》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摘要:《棠棣之花》作为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六部历史悲剧之一,以古喻今、借古鉴今,体现出了强烈的“五四”时代精神,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作品独特之处一方面体现在,郭沫若先生独具创新的将聂政的形象由《史记》中所记载的“士为知己者 死”提升至“为国献身”的英雄形象,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其作品中所塑造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女性形象。本文以作品中的两位主要女性聂嫈与春姑的形象与结局为分析对象,浅析《棠棣之花》中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郭沫若棠棣之花女性形象女性意识觉醒 《棠棣之花》是郭沫若先生将《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聂政篇注入现实的血液加以改编而完成的历史剧。作品通过英雄人物聂政、聂嫈姐弟的抗暴锄恶,表现了

略论郭沫若的历史剧_武则天_

戏剧研究郭沫若学刊2009年第3期(总第89期) 略论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 张剑平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历史剧《武则天》是郭沫若在新中国成立后精心创作的一部历史剧,集中体现了史学家的严谨和艺术家的形象化的虚构的鲜明特点。该剧对于树立武则天的正面形象,促进相关的问题的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围绕郭沫若笔下的《武则天》的争论,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启示。 关键词:郭沫若;《武则天》;争论 中图分类号:I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25(2009)03-0039-05 《武则天》是郭沫若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一部重要历史剧,该剧的上演和发表,对于活跃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正确认识和评价武则天,促进学术争鸣都曾发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探讨该剧的创作情况以及剧作的内容及其影响,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郭沫若在新中国的学术活动仍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武则天》的创作缘由及其特点 关于郭老创作《武则天》的缘由,当代学者认为:“在写完《五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一文后,1959年7月初,在洛阳参观武则天捐助脂粉钱修造的大奉先寺石窟,又引发了他的剧作激情。1960年1月10日,便开始了新的剧作,写完五幕历史剧《武则天》的初稿。”[1](P288-289)从一般意义上来看,这种说法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郭老曾明确地说:“去年(1959年)我曾经到龙门去游览,我只想写这个剧本,实际上是受胎于此。”[2]实际上,游龙门仅仅激发了郭沫若写武则天历史剧的念头,并不能说引发了他的创作激情,真正引发他的创作激情的是正确认识和评价武则天时不我待的历史紧迫感。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政治家,她死后,关于武则天的评价就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话题。成书于五代北宋时代的《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和《资治通鉴》对武则天的评价,不同程度打上了理学家的道德观念。宋明以后,从儒家固有的封建伦理观念出发,对武则天大肆贬低的倾向逐渐蔓延开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历史著作,也大都设有“武韦之祸”、“武韦之乱”“武后之乱”的章节,从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目的出发,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也主要揭露武则天的严刑峻法和滥用民力物力的罪恶。今天看来,对武则天的片面的否定,与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武则天曾为中国历史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本着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历史主义原则,史学家在为恢复武则天的本来面目,正确评价武则天的历史功过在做不断努力。范文澜首先就武则天的评价问题检讨了过去认识的片面性,他说:“事实上武则天统治的时候,中国还保持强盛的形势,对人民说来,她不算是属于坏的一类皇帝。”[3]其他学者也就武则天的评价发表意见。1951年,历史学家罗元贞在《光明日报》发表《武则天批判》一文,指出: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有积极作用,她外抵突厥、契丹、吐蕃的进攻,客观上保护了人民的安全。[4]在五十年代出版的杨志玖《隋唐五代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新中国历史学发展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06BZS002。 收稿日期:2009-05-30 作者简介:张剑平(1964-),陕西咸阳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的研究。 39

第二十章:40年代戏剧——郭沫若

历史剧创作的繁荣(1941年后) 郭沫若像及其戏剧代表作《屈原》 一、兴起原因P95 ①时代因素; ②现实原因——借古讽今,以古喻今; ③文化心理原因 二、历史剧创作特征:P95 ①题材;②主题;③风格 三、代表作家:郭沫若、阳翰笙P113、阿英P114 四、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屈原》P95 《屈原》剧照 (一)概况:抗战时期六部历史剧 ①时间:1941年12月——1943年春。 ②剧目:P96—99。《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

(二)总主题: 歌颂中国历史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表现反侵略,反投降,反独裁专制,争取自由、民主、人权的时代主题。 (三)历史剧——《屈原》 舞剧《屈原》 1、创作背景:皖南事变前后的反共逆流及政治不自由的状况。 2、主题:借古讽今,抨击国民党政权的黑暗统治。 3、剧情简介: 4、人物形象: A、#屈原形象 屈原像 屈原是伟大诗人和政治家的典型,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具有崇高的品格。 2、政治上:屈原是一个有才干,有报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3、具有为反抗黑暗,实现光明而奋斗到底的英雄气概,是民族灵魂的化身。 4、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性。

B、女性形象——婵娟和南后郑袖 婵娟与南后郑袖像 1、婵娟—补充、互衬屈原形象。 2、南后郑袖——反衬屈原形象。 (四)其它历史剧创作 (五)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点: 1、剧作都是英雄悲剧。塑造了历史剧的悲剧英雄群像,悲剧冲突庄重、严肃;格调高昂悲壮,富有悲剧崇高感。 2、以古讽今,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现实针对性和政治尖锐性。 3、“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精神。 4、具有浓郁的主观性。 5、充满了强烈的抒情色彩和浓郁的诗意,是戏剧的诗。 ①外在抒情:表现为插了相当数量的抒情诗和民歌。 ②内在抒情:大起大落的情节激化人物内心的情感,最后以直抒胸臆,渲染的手法倾泻出来。如《雷电颂》。

郭沫若写的历史剧

郭沫若写的历史剧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 郭沫若的戏剧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其全部作品中所占地位的重要性却不因之减少。他的《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6部剧作在 历史剧领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他的这些戏剧不仅抒写个人的情思而是有意识地将它 作为一种特殊的斗争武器来使用。他的几个取材于历史故事的剧本在形式上好像远远背离 于现实但内容却完全显示出“借古喻今”的作用较之那些虽然取材于现实而表现肤浅无力 者其效果反而显得深沉而巨大。 郭沫若创造历史剧 是由于当时国统区的文网森严动辄得咎反动统治者欲把大后方造成为“无声的中国” 在那样阴云密布的幕盖下文艺家们不得不改变写作方式借用历史题材以求更有效地达到 “借古喻今”的目的。采用这种战斗方式就更能击中敌人的要害而不致受到敌人的反击。 郭沫若即是以自己的史剧来实践这种精神的。他以丰富的想像对材料的精细钻研与对现实 的深刻体会数者相互渗透地来写作历史剧。因此?他的史剧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说它是 历史的是它的内容“不完全违背历史的事实”。说它是现实的是他没有把“现实”二字看 得很狭窄。这种创作史剧的手法是‘失事求似’。郭沫若历史剧的第一创作季节是20到 40年代他写于这一时期的历史剧是继《女神》之后在他的文学道路上出现的第二个高峰。在这一季节的后半期即40年代《屈原》、《高渐离》和《孔雀胆》与其说展现的是古代 主题还不如说是政治斗争的主题作者以其作品表达出为“皖南事件”中被当局打压的中国 共产党伸张正义的政治动机。1959年至1962年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再起高潮迎来了他同 类文学体裁的又一个黄金时代。1959年2月完成《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武则天》1962年10月完成《郑成功》。注意历史剧创作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效果是郭沫若一贯坚持 的史剧观。早在20年代初期他就说过?“我要借古人的骸骨来,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 不过他前期的历史剧,只借历史的影子来驰骋自己的创造而不是严格地根据历史文献对古 人的精神面貌作深刻的理解和切实的描绘。后来郭沫若强调作家要研究历史、熟悉历 史,“优秀的史剧家必须得是优秀的史学家”。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是《屈原》《屈原》是抗日民主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是一部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将历 史加以新的解释发挥了“古为今用”的战斗效能的新型历史剧。40年代初期,郭沫若生活 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重庆他“看见了不少的大大小小的时代悲剧”于是决定“把这时代的愤 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剧本通过战国时代楚 国爱国诗人屈原一天的生活和斗争概括了他的悲壮战斗的一生。剧本结尾屈原出走汉北继 续坚持同黑暗势力斗争表现了作者对黑暗世界的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憧憬。根据《史 记·魏公子列传》而创作的历史剧《虎符》主人公信陵君不复是一个礼贤下士的“贤公子”他的“宽厚待人”已被赋予积极的思想内容通过“窃符救赵”这一典型情节展现了他的热 爱国家、团结民众目光远大、见义勇为的品质。如姬的形象在剧中尤其显得突出和鲜明。 如姬是一位有见识、重义气、贤淑而又刚强的女性。她反对国王的专横暴戾主张联合抗秦,

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

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 郭沫若创作了为数不多的历史剧,但每一篇都很有代表意义。关于郭沫若写的历史剧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郭沫若写的历史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 郭沫若的戏剧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其全部作品中所占地位的重要性却不因之减少。他的《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6部剧作在历史剧领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他的这些戏剧不仅抒写个人的情思而是有意识地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斗争武器来使用。他的几个取材于历史故事的剧本在形式上好像远远背离于现实但内容却完全显示出“借古喻今”的作用较之那些虽然取材于现实而表现肤浅无力者其效果反而显得深沉而巨大。 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背景 是由于当时国统区的文网森严动辄得咎反动统治者欲把大后方造成为“无声的中国”在那样阴云密布的幕盖下文艺家们不得不改变写作方式借用历史题材以求更有效地达到“借古喻今”的目的。采用这种战斗方式就更能击中敌人的要害而不致受到敌人的反击。郭沫若即是以自己的史剧来实践这种精神的。他以丰富的想像对材料的精细 史剧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说它是历史的是它的内容“不完全违背历

史的事实”。说它是现实的是他没有把“现实”二字看得很狭窄。这种创作史剧的手法是‘失事求似’。郭沫若历史剧的第一创作季节是20到40年代他写于这一时期的历史剧是继《女神》之后在他的文学道路上出现的第二个高峰。在这一季节的后半期即40年代《屈原》、《高渐离》和《孔雀胆》与其说展现的是古代主题还不如说是政治斗争的主题作者以其作品表达出为“皖南事件”中被当局打压的中国共产党伸张正义的政治动机。1959年至1962年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再起高潮迎来了他同类文学体裁的又一个黄金时代。1959年2月完成《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武则天》1962年10月完成《郑成功》。注意历史剧创作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效果是郭沫若一贯坚持的史剧观。早在20 人的骸骨来,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不过他前期的历史剧,只借历史的影子来驰骋自己的创造而不是严格地根据历史文献对古人的精神面貌作深刻的理解和切实的描绘。后来郭沫若强调作家要研究历史、熟悉历史,“优秀的史剧家必须得是优秀的史学家”。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是《屈原》《屈原》是抗日民主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是一部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将历史加以新的解释发挥了“古为今用”的战斗效能的新型历史剧。40年代初期,郭沫若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重庆他“看见了不少的大大小小的时代悲剧”于是决定“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剧本通过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一天的生活和斗争概括了他的悲壮战斗的一生。剧本结尾屈原出走汉北继续坚持同黑暗势

郭沫若专题基础知识资料

郭沫若(2006.简论郭沫若的诗学主张及其意义、2001.简述《女神》的思想特征、2000.简述郭沫若历史剧的主要成就、简述《女神》的思想内容特征、1999.比较胡适《尝试集》和郭沫若《女神》) 作品: a.《女神》:剧曲诗歌集,郭沫若的第一本新诗集。1921年8月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 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 其中主要作品有《鹭鸶》《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球,我的母亲!》《匪徒颂》《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棠棣之花》(戏剧)《女神之再生》(诗剧)《湘累》(诗剧)等。 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b.《星空》:诗歌,戏曲,散文集;是郭沫若诗歌的又一代表作,在艺术上是属于另一种 风格的作品。1923年10月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为创造社丛书之一。主要作品有《天上的市街》《星空》《黄河与扬子江对话》《孤竹君之二子》(诗剧)等。《星空》中多数诗篇是"五四"退潮后,郭沫若苦闷寂寞但又不甘沉沦的思想感情的反映。 c.其它诗集:《瓶》《前茅》《恢复》《战声集》《蜩螗集》 d.历史剧本:《屈原》《南冠草》《武则天》《虎符》《卓文君》《聂嫈》《棠棣之花》《王昭君》 《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 e.郭沫若早期的诗学主张:郭沫若《论诗三扎》:诗的本质专在抒情,诗=(直觉+情调+想 象)+(适当的文字);艺术是“灵魂与自然的结合”,“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个性最彻底的文艺便是最有普遍性的文艺,民众的文艺”。 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a.《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 b.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创造,成为《女神》思想艺术的主要追求。 c.《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首先是“开辟鸿荒的大我”——“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 族的自我形象。如《凤凰涅槃》,凤凰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正经历着伟大的涅槃,“死灰中更生”的历史过程。如《炉中煤》,中华古国成了“我”“心爱的人儿”“年青的女郎”; 在《女神》里,处处喧嚣着自觉的呼声,如《天狗》:“我飞奔,我狂叫…我便是我呀”,这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人的尊严得到尊重,人的创造力得到承认。《女神》的魅力及其不可重复性,正是在于它所达到的民族(与个体)精神及作家写作的自由状态。 d.《女神》中的自我抒情形象又是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个性的真实袒露。《女神》中 的“我”不仅表现了崭新的民族魂,也袒露着诗人自己的灵魂。 e.《女神》同时真切地展现了诗人在美学追求中的内在矛盾。这也是《女神》价值所在: 它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性。 二.《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 a.郭沫若是使新诗的翅膀飞腾起来的第一人。《女神》的艺术想象与形象体系建筑在泛神 论(即无神,自然只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自然是我的表现)的思想基础上。 b.《女神》形象的基本特色:壮阔性,奇异性与飞动性,由此形成了“女神体”雄奇的艺 术风格。【壮阔性:诗人把大自然作为自己的抒写对象,居于中心的是地球,海洋,太阳的形象。奇异性:大自然被充分地人化,地球成了有生命的母体。如《地球,我的母亲》。飞动性:诗人把宇宙世界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过程,从宇宙万物看到了“动的精神”和创造的“力”。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c.《女神》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即形式是自由的。每首诗的节数,诗节的行数,每一行 的字数都不固定,押韵不统一。但要求格律的某种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