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的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的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的教案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的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三、教学准备方格纸、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昨天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预设: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探索新知

1.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

教师:要想顺利的画出另外一半的图形,你有什么办法呢?根据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 我们刚刚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画。教师:很好,怎样来找点呢,所有的点都找吗?

预设:不用,只要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出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描出的各个点即可。

教师:谁能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探究结果汇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预设: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确定对称轴,找出关键点,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然后点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应点,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师:你能简要概述一下上面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时的步骤吗?

学生:确定对称轴后,一找关键点;二数出距离;三点对应点;四连线。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思考: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难点,在学生充分的讨论后,通过学生的实践来总结出方法,进行提炼,学生记忆的会更深刻。

四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宗文·小营实验学校 教学目标: 1.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概念。 2.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能根据对称轴一侧的图形画出另一侧的图形。 4.体验对称美,有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意愿,乐意用学到的轴对称图形知识创造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1、(课件)然后教师出示学生喜欢的卡通片里的小动物米老鼠的图片 让学生想办法帮助米老鼠把少的眼睛放到正确的位置上。 然后再让学生在这幅图片中找一找哪些是对称的? 2、出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幅我最喜欢的对称图形的图片,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以下,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 (出示蝴蝶,树叶,脸谱,天平及故宫建筑的图片,其中包含了生物、艺术、工业、建筑等多个领域,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存在对称图形,同时这些对称的事物不仅美观,而且实用。)请学生说说,这些图形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请学生动手演示自己的观点 3、这样的特征我们称为“完全重合”,有这样特征的图形我们称为“对称图形” (揭题,并且板书“完全重合”和“对称图形”) 二、动手操作,总结特点。 1、从生活到数学 师:你认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对称图形? 请你们拿出学具袋中的平面图形,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进行证明。 (学生动手对折,并比较左右两边图形是否完全重合,以判断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2、请学生说说找到了哪些对称图形把对称图形贴到黑板上。 3、讨论:平行四边形是不是对称图形 4、同学们对折了以后,图形中间都出现了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我们称为对称轴,这些图形我们称为轴对称图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画一画。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练习题 姓名:班别: 学号: 一.填空。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 2.在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 二.判断。 1.通过一个圆的圆心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 2.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 3.等腰梯形是对称图形。( ) 4.正方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 三.选择。 1.4.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梯形 E.等边三角形 F.角 G.线段 H.圆 I.正五角星 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长方形②平行四边形③圆④半圆 3.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 ) 4.【2004·安徽】如图14-18所示.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1】【2】 B.【1】【3】 C.【1】【4】 D.【2】【3】 5.(2004·厦门)如图14-19所示.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图14-19 A.【1】【2】 B.【1】【3】【4】 C.【2】【3】 D.【1】【4】 6.下列英文字母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N B.S C.L D.E 7.下列各时刻是轴对称图形的为【 】 A. B. C. D. 8.将写有字“B ”的字条正对镜面.则镜中出现的会是【 】 A . B . C . D . 9.和点P 【-3.2】关于y 轴对称的点是【 A.【3. 2】 B.【-3.2】 C. 【3.-2】 D.【-3.-2】 10.小强从镜子中看到的电子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电子表的实际读数是 . 四.作图题。 画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五.解答题。 1. 判断下列图形【如图14-6所示】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2.判断下面每组图形【如图14-7所示】是 否关于 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B : 第10题图

小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

小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够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能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探索某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性。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师;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生;图案体现了对称的美。 2. 复习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 师;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生;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演示图片沿一条直线对折的过程。 师;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什么? 生;叫对称轴。 师;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生;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师;今天我们就深入研究有关轴对称的知识。 板书课题;轴对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轴对称的性质

①出示例1图 师;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②小组讨论,探索验证。 ③集体交流汇报。 方法一;将图案沿虚线对折。发现直线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图案完全重合,叫 做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方法二;观察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如果学生想不到这一点,教师可以引到 学生说;刚才同学们用对折的方法,说明松树是轴对称图形,两棵小草也关于 这条直线对称,那么我们看看再图形上的各点,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点A到对 称轴是两格,点A’到对称轴也是两格,所以能重合, 师;我们把点A和点A’叫做对应点。图上还有哪几组对应点? 引导学生画出其他对应点的连线,再一次验证。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对轴对称图形有什么新的认识? 小结;轴对称图形可以是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也可以是两个图形关于 某条直线对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师;刚才我们一起通过数一数发现了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那么你能能根据对 抽对称的认识,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呢? 2.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师;你们能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吗?先想想怎样画能又好又快,再动笔。 ②学生独立试画。 ③汇报展示,交流画法。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先数出左图几个关键点到对称轴有几个格,再找到对称轴右边对应的各点,最后再连线就可以了。

小学数学2011版本小学四年级画轴对称图形

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三、教学准备 方格纸、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昨天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预设: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探索新知 1.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

教师:要想顺利的画出另外一半的图形,你有什么办法呢?根据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我们刚刚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画。 教师:很好,怎样来找点呢,所有的点都找吗? 预设:不用,只要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出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描出的各个点即可。 教师:谁能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探究结果汇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预设: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确定对称轴,找出关键点,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然后点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应点,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师:你能简要概述一下上面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时的步骤吗? 学生:确定对称轴后,一找关键点;二数出距离;三点对应点;四连线。 (三)知识运用练习二十相关题目

(word完整版)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 教学设计教案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李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三、教学准备 方格纸、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昨天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预设: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探索新知 1.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 教师:要想顺利的画出另外一半的图形,你有什么办法呢?根据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我们刚刚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画。 教师:很好,怎样来找点呢,所有的点都找吗? 预设:不用,只要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出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描出的各个点即可。教师:谁能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探究结果汇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预设: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确定对称轴,找出关键点,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然后点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应点,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师:你能简要概述一下上面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时的步骤吗? 学生:确定对称轴后,一找关键点;二数出距离;三点对应点;四连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难点,在学生充分的讨论后,通过学生的实践来总结出方法,进行提炼,学生记忆的会更深刻。

小学数学教案:轴对称图形

第四单元 1 第五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对称性质;课本第100~101页,完成相应 的“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与对称轴;会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知道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教具、学具:剪刀、复写纸、白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一说你是如何用对折的方法找出一个圆的圆心的。 二、新授。 1.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物体或图形很特别,把它们像圆一样沿着一条线对折,两边就完全重合;如枫树叶、蝴蝶(出示图形)等这些图有对称美;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图形与对称轴。 教师把一张白纸对折,中间夹上双面复写纸,在纸上面画半个花瓶,然后把纸展开,得到以折痕为对称轴的整个花瓶。 从图中不难发现折痕两侧物体形状与图形的大小完全一样。 师生一起打开课本第121页,看上半页的三个图(树叶、蜻蜓、天平)由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特点。(他们以树叶的主干、蜻蜓的身躯、天平的指针为轴左右两侧形状、大小一样。) 做课本上的实验,把一张纸对折并按书中的图样画好,再用剪刀剪下,把纸打开可看到它是以树干这直线为轴,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小结: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指着树叶等)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回答课本第121页下面的“做一做”。 3.画(找对称轴)。 对称轴的轴法是一横一点一横点穿过图形,如“—·—·—”。先要求学生判断下面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然后要求学生判断下面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 学生画出对称轴。 最后要求学生在课本上量一量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相等。通过多处的测量可概括出: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三、巩固练习。 1.课本100页“做一做”第1题。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李庄小学李慧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七第 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能在实物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作出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探索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 到物体或图形对称的美。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能正确找、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纸、剪刀、学过的基本图形(卡纸制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你最喜欢动画片里的谁?(学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咱们的课堂上就来了几位卡通小明星,看看你们认识吗?

学生说卡通小明星的名字。 师:看来大家看过的动画片可真多!你们知道吗?在动画片里也能学到不 少的数学知识。比如说今天来到咱们课堂的这六位小明星(海绵宝宝、喜羊羊、黑猫警长、派大星、大耳朵图图、多啦A梦),我们就能从它们身上学到不少 的数学知识,一起来看一看。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观察卡通小明星,发现对称图形特点。 师:大家仔细观察,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把你的发现 和同桌说一说。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卡通人物的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 学生自主交流。(引出对称的概念) 2、剪图形,送礼物 师:这些小明星来到我们的课堂,你们高兴吗?老师也特别的高兴,为了 表示欢迎,我们送点小礼物给他们吧。既然它们是对称的,我们也来剪一些对 称的图形送给他们。先看老师是怎么剪的(教师示范剪轴对称图形:小树)师:接下来大家就发挥你们的想象,剪一个你喜欢的对称图形吧。(老师 还剪了另外的几个图形,你们也可以照着老师的剪) 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并进行展示(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 师:大家动手剪的时候,是先将纸——对折,剪出图形的一半,能看到另 一边吗? 生:不能。 师:所以说两边能——完全重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轴对 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小学四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的教案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的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三、教学准备方格纸、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昨天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预设: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探索新知 1.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

教师:要想顺利的画出另外一半的图形,你有什么办法呢?根据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 我们刚刚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画。教师:很好,怎样来找点呢,所有的点都找吗? 预设:不用,只要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出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描出的各个点即可。 教师:谁能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探究结果汇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预设: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确定对称轴,找出关键点,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然后点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应点,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师:你能简要概述一下上面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时的步骤吗? 学生:确定对称轴后,一找关键点;二数出距离;三点对应点;四连线。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思考: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难点,在学生充分的讨论后,通过学生的实践来总结出方法,进行提炼,学生记忆的会更深刻。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案

轴对称图形 一、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4、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 突破方法:让学生充分观察、讨论,动手操作,逐步探索。 教学难点:按步骤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突破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1、同学们,今天我们猜猜这些都是什么?出示课件图片。 2、请仔细观察,这些物体都有什么共同特征?(都能在沿一条线对折后能完全重合) 小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中间的折痕就是对称轴。 出示常见的轴对称几何图形并说明其对称轴 几何图形的对称轴一都是从顶点或边中点的连线 思考:平行四边行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动手折纸,得出正确结论。 (提醒学生注意平行四边行不是轴对称图形,而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就是底边上的高) (二)探索新知 1.轴对称图形性质。 出示教材例1, 让学生观察A、A'和B、B'两组对称点,找出不在对称轴上的对称点的特征。(1)每一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2)每组对称点的连线都与对称轴垂直 让学生观察C、C'这组对称点,找出在对称轴上的对称点的特征 对称轴上的点的对称点就是它本身 2、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

教师:要想顺利的画出另外一半的图形,你有什么办法呢?根据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我们刚刚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画。教师:很好,怎样来找点呢,所有的点都找吗? 预设:不用, 只要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出关键点的 对称点;顺次连接描出的各个点即可。 教师:谁能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小结:画轴对称图形的步骤 第一步:找关键点(一般是图形的顶点) 第二步:标对称点(要注意与对应的关键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而且要保证每一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不要数错格子) 第三步:顺次连线。 (三)知识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15页《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3.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 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彩色卡纸平行四边形纸 一、情境导入 1.谈话: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非常开心。 课件出示不对称“脸图”问:“这张脸可爱吗?” 生:不可爱! 课件演示脸图由不对称变为对称,问:现在呢? 生:可爱! 师:看来,人人都喜欢美丽的东西。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欣赏。 2.图片欣赏(课件出示对称图形图片) 看完图片后师问:这些图片中的图形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学生可能会说,它们两边完全一样。 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后说明:它们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都是对称的。 看,这是笑笑自己剪的一棵对称的小松树,你们想不想也动手剪一剪呢?(课件出示小松树的剪纸图形) 生:想! 师:老师和你们来一场比赛,看谁剪的又快又好,开始! 师生同时动手剪,完成后教师把自己剪的贴在黑板上。 请剪的最快的学生拿剪出的小松树展示,并让他给到大家说说是怎么剪的。 (指导学生演示方法) 问演示学生:你怎么让大家知道你剪的小松树是对称的呢? 生:我把它对折(生边说边演示)(师板书:对折) 师:同学们跟他一起把自己剪的小松树对折,对折后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师板书:完全重合) 师演示左右对折并讲解,像这样把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图形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出示概念,补充课题:轴对称

小学数学2011版本小学四年级轴对称图形

七单元图形的运动 轴对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材P82图形运动(二) 轴对称(例1、例2练习课)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通过画、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 ②过程与方法: 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利用轴对称的知识,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 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和特征。 四、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引语: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轴对称图形。 2、问题: (1)你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画出课件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轴对称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3、合作讨论: 4、汇报:对称轴我发现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了。 (二)探索新知 1、研究学习例题 (1)观察课件例题 (2)你看到了些什么? (3)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 2、合作探究:点A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 3、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 ⑴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⑵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⑶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⑷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知识运用 1、动手操作:

剪下教材附页上的图形,先折一折,再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看看能画几条。 (2条4条3条6条1条) 2、课本P85第5题 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3、课本P84第3题 像下面这样把一张纸连续对折3次,剪出的是什么图案?对折4次呢? 剪出的是4只蝴蝶的图案。 4、生活中的轴对称:(课件播放) (1)动物、植物、昆虫身体,花纹等都是轴对称 (2)人们生活的用品许多都是轴对称 (3)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建筑都是对称的。 例如:英国塔桥中国赵州桥印度泰姬陵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建筑也是对称的?和同学们说一说。法国埃菲尔铁塔。 (四)课堂小结 1、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2、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五)布置作业 1、第83页“做一做”第1题 2、剪出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⑴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⑵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⑶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⑷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六)总结收获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感?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轴对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2—83页的内容,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轴对称这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轴对称》,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轴对称,知道了轴对称的特点,本课将进一步学习轴对称,教材注意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的提出疑问,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同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这部分知识主要是对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要求学生掌握对称轴的画法和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步骤,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方面知识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点,知识技能: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用“折叠”“重合”这样的词语准确的描述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第二点,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欣赏想象、操作发现等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

力,发展其空间观念。 第三点,情感态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性,学会用生活的眼光来观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外一半;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四、说教法: 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动态形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数学学习过程应成为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中采用以情景教学法、观察发现法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情景,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说学法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这节课中我将:根据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

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82页例1,83页例2. 二、教材分析: 认识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不仅仅是把一个图形分成两半。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概况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从而对轴对称的认识从经验上升的理论。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又在前面研究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以上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经验基础。本单元学习轴对称图形,教学时,重视实践操作和探究学习,积累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通过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概况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知识目标) 2、会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方法和步骤,画出图形关键点的对称点,在连线。(能力) 3、学生在探究中增强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通过观察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概况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难点:2、会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方法和步骤,画出图形关键点的对称点,在连线。 六、教具准备: PPT 钉子板导学案

七、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 2、自主探究学习: 学习目标(例1)观察并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概况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小组交流展示 学习目标(例2)在钉子板上找出图形的另一半并用不同颜色标记。 小组交流展示 学习目标(83页做一做)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方法和步骤。(画出图形关键点的对称点,在连线。) 小组交流展示 4、巩固提升:84页第6题。 5、小结反思: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6、拓展延伸对称图形只有一个对称轴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轴对称图形》优质教案【新版】

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能用折纸等方法确定对称轴,根据对称轴判断已知的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够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在方格图中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飞机图、蝴蝶图和奖杯图。 提问:这三幅图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指着蝴蝶图问:你怎么知道它是轴对称图形的? 指名学生到讲台前折纸演示。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取出课前从教材第113页剪下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

形,折一折,说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汇报交流。 (3)指名演示并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追问:为什么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引导学生认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经过对折,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平行四边形经过对折后,折痕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2.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提出问题:把长方形纸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有几种不同的折法? (2)指名汇报不同的折纸方法,并说说折纸时应该注意什么。(3)小结:像这样对折,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画对称轴。 请学生在长方形纸上画出它的对称轴。 引导:刚才我们用折纸的办法找到了长方形的对称轴,那么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能对折吗?如果要画出它的对称轴,你有什么办法?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学生说怎样画对称轴,教师指出:因为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doc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执教者:八步龙山小学张立华 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第82 内容 页例1、例2及相关的练习。 本课教材先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轴对称图形,通过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唤起学生已有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生活经验,观察轴对称 图形的特征,复习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并通过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 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 教材分析基础上探索新知识,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例1是借助方格图,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的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轴对称图形上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方格数(距离)相等,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例2是在方格纸上,让学生根据对称轴探索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也就是在方格纸上补全五角星。通过补全轴对称图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方格数(即距离)相等。 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知道将一张纸对折后画一画、剪一剪得到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 学情分析叫做对称轴。本课的教学要充分调动、利用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使学生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用“折叠”“重合”这样的词语准确地描述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本节课采 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辅助,通过观察、猜测、实践、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过程地参与教学的每一环节。 1.在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体会 教学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目标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增强空间观念。 3.感受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 探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重点 教学 探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

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29页例1,以及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里面的美。【教学重难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图片、纸盒剪刀等;常规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教材第28页单元主题图。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这些玩具大家都玩过吗?那你对这个场景肯定不陌生了,你能个大家介绍下这个游乐场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吗?(请认识的学生介绍项目。) 小结:你瞧,这个游乐场可好玩了,高高的上空有缆车、摩天轮,下面还有小火车、滑滑梯、飞机,小朋友们在这里玩得可高兴了,他们还在这儿放风筝呢。这里不仅好玩,还藏着好多数学知识,想不想认识它们呢?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这样的游乐场里学习数学知识。 二、探究新知,感受对称 1.引导观察,感知对称。 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小蜻蜓、小蝴蝶、树叶都是一家子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你们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下面,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想法。自由发言。 2.认识“轴对称图形”。 我们把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对折起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你们的想法正确吗?我们可以去验证一下。 (让学生用手中的图形对折试一试) 教师小结:把一个图形对折以后,如果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3.动手剪“轴对称图形”。 现在,同学们都知道小蜻蜓、小蝴蝶、树叶为什么在图形王国里是一家的了吧。因为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穿的衣服、用的剪刀和戴的眼镜,这些东西也是对称的。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用纸剪出来的图形,来看看都是些什么?(有松树、飞机、爱心桃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折折看。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4.认识对称轴。 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剪出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虽然每个人剪出的图案不一样,但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中间都有什么?(有一条折痕)对,我们把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5.距离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显身手。(辨对称)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9页“做一做”。 判断下列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是的请画出它的对称轴。 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将图形对折,看看左右两部分是否能完全重合。 2.找对称轴。(玩对称) 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2题。 谈话:生活中还有很多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老师收集了一些图形,这里有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辨认的? 出示第1题的图形,让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指名汇报。 教师小结:这里的五角星,乒乓球拍和飞机的图案对折后能完全重合,都是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轴对称图形》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 一、课题:轴对称图形 二、设计思路:在传统教学观点的弊端中,教师重书本知识的传播, 轻动手水平的培养;重学习结构,轻学习过程;重 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取,这种封闭的 教学方式,严重的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动手实 践水平的提升,割裂了数学与生活密切的联系。这 节课中我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 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发 生发展过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把生动的课 堂还给学生,因为生活才是数学的源泉。 同时在这节数学课中增加知识含量和密度,穿插

美学、实践、艺术等学科知识,让学生的手、口、 脑充分的动起来,在轻松、愉快、自主的环境中学 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体会学习过程。从 而得到情感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轴对称图形以及对称轴。 2、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准确地画出来。 3、能够自己用多种方法动手验证结果,学会与同 学合作完成。 4、体验与感受对称带给大家的美的感受。 四、教学重点: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五、教学具准备:课件、学具、彩纸一张、自制几何图形、白纸、 直尺、铅笔、剪刀、组长用记录纸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师:你熟悉你同桌的脸吗?请你观察你同桌30秒,看看他的五官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生:

师反问:如果某人的五官不是这样分布,而是双眉在一侧,双眼在另一侧,嘴和鼻子、耳朵随意分布,你觉得这个人还好看 吗?为什么? 生: 师:(或师或生引出“对称”一词)对称体现了一种美,这种美在我国的京剧脸谱中有着更加完美的表现,今天我就为大家 准备了一组脸谱图片,请你一边欣赏一边找出与众不同的一 张来,并说明他为什么与众不同? (配《说唱脸谱》乐出示课件:幻灯片1) 生:6号脸谱与众不同,因为左右不对称。(可视机提示) 师:京剧中的画脸谱就是使用了数学中的“对称”知识,对称分为中心对称和轴对称两种,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轴对称图形。 (出示课件:幻灯片2)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1、师:看到这个标题你有哪些问题需要问?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则师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 称图形有什么特点等等)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一)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29页例1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能在实物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作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探索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对称的美。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识别轴对称图形,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 师:同学们,我昨天到眼镜店看到了一副眼镜,请大家帮我看一看,我要不要买呢?为什么?(用课件出示一副不对称的眼镜图片) 学生汇报:不买,因为两边不一样、不对称…… 师:大家都说不对称,那到底怎样才算是对称呢?(板书:对称) 生:两边一样就是对称。 师:哦,两边一样就是对称了(板书:两边一样),那你能用你的身体来做一个对称的动作吗?(请学生上台来演示) 二、课内探究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请你用你理解的对称来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的呢?(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们都确定的对称:蝴蝶、衣服、乒乓球拍、叶子、天安门 学生们都确定的不对称:房子 学生们不太确定的:紫荆花、鸭子 师:对于大家都确定的对称,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吗? 两人一组交流,之后集体汇报,请学生一边演示一边介绍验证的方法:对折(板书:对折) 师:那紫荆花和小鸭子是不是对称呢?为什么? 师:那你能再来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吗? 生:对折之后两边完全重合(板书:两边完全重合) 师:像这样对折之后完全重合的图形就叫对称图形。 2.实际操作中深入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大家都认为这件小衣服是对称图形,下面我们就专门来研究研究它。你有什么办法把它剪出来吗?赶快和你的同桌一起讨论一下吧。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再动手剪。 (1)、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 (4)、展开(出示课件) (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 师:你能剪其他图形吗?如:松树、桃心、葫芦等。展示学生剪的作品。(把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 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啊,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剪纸,但剪下来的图形和剩下的纸边不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练习题

《轴对称图形与成轴对称》练习题 姓名:班别: 学号: 一.填空。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 2.在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 二.判断。 1.通过一个圆的圆心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 2.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 3.等腰梯形是对称图形。 ( ) 4.正方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 ) 三.选择。 1.4、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梯形 E.等边三角形 F.角 G.线段 H.圆 I.正五角星 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长方形②平行四边形③圆④半圆 3.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 ? )4.(2004·安徽)如图14-18所示,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1)(2) B.(1)(3) C.(1)(4) D.(2)(3) 5.(2004·厦门)如图14-19所示,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图14-19 A.(1)(2) B.(1)(3)(4) C.(2)(3) D.(1)(4) 6、下列英文字母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N B、S C、L D、E 7、下列各时刻是轴对称图形的为() A、 B、 C、 D、 8、将写有字“B”的字条正对镜面,则镜中出现的会是() A、B、C、D、 9、和点P(-3,2)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 A.(3, 2) B.(-3,2) C. (3,-2) D.(-3,-2) 10.小强从镜子中看到的电子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电子表的实际读数是 .四.作图题。 画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B : 第10题图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 设计及教学反思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打好基础。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课本23-24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 教学准备: 课件、一些轴对称图形图片、纸和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等。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发好奇心。

花园里有只可爱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见了小蜻蜓,对小蜻蜓说: 我们是一家人。”小蜻蜓就奇怪了,我是小蜻蜓,你是蝴蝶,怎么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说,在大白然里还有很多物体和我们是一家呢。 二、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这不,你瞧。蝴蝶找来了什么? 课件出示:蝴蝶、枫树叶、七星瓢虫、蜻蜓、脸谱、交通标志、数字8、飞机、天平、一些字母等。这些图形漂亮吗?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 2、引导观察图形,交流汇报 冈才同学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发现他们都很美。 生2:左右一样。上下? 生3:我发现它们是对称的。 师:你是怎么理解对称的? 生3:对称就是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板书又寸称” (1)课题导入 师:是啊,刚才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现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刘元平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刘元平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2)结合剪纸作品,抽象概念 师:谁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剪出一个葫芦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