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才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人才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人才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人才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以新埭镇为例

市政协新埭镇委员小组

随着与沪融合的逐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我市对高学历高技能的高层次人才需求愈发迫切。为深刻把握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谋划指导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以新埭镇为例,市政协新埭镇委员小组对高层次产业人才队伍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就下一步如何发展高层次产业人才做了有益探索。

一、高层次产业人才队伍状况及主要做法

(一)拓宽引才渠道,持续扩大高层次人才总量。全镇积极

拓展招才引智渠道,着力创建高层次人才培养交流的机制和平台,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至今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64人。一是加强人才对接。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立足装备制造业、机电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加大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进。积极参加各类人才创业创新环境推介会,对接上海高层次人才前来创业创新。今年,我镇参加高层次人才对接会21次,对接高层次人才不少于50多人次;报“创新嘉兴精英引领”领军人才项目4个,其中,甘家安博士的“第四代光致变色材料及应用开发项目”获得“2017年红船杯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参加人才对接活动和人才项目30余个,累计接触人才60余名;新注册人才项目4个,共引进硕士以上人才7名。二是挖潜在沪人才。我镇主打“上海张江牌”,探索多元化招才路径,通过3个上海蹲点招商点,大力承

接上海高层次人才和项目。同时加强与上海康桥、先进制造技术创业园、上海交通大学,以及上海张江创星园等高科技平台对接。三是定点输入人才。通过与全市一所高校(嘉兴学院平湖校区)、三所职业高中(中专)合作,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服务。建立与主导产业、行业用人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格局,切实发挥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渠道作用。

(二)加强载体建设,全力筑优人才创业创新平台。一是健全人才工作格局。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了园区的人才工作机构。二是加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近年来,平湖市建成了嘉兴学院平湖校区、人力资源市场、科创中心等一批人才培养和创业创新平台,开通人才服务热线,启动

了人才公寓租赁,以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把各类人才集聚到平湖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来。三是搭建两创平台。为进一步提升园区人才项目承载能力,2016年申报建设平湖市临沪产业园(新埭镇)机电装备创业创新中心,两创中心总用地面积53554.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总投资13904万元。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中小微企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助力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器)、领军人才项目转化中心等创新成果产业化。两创中心建设已基本完成,正在等待验收。

(三)强化机制保障,不断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一是提供政策咨询、项目落户医疗、子女就学、家属就业、户籍迁移等“一站式、一条龙保姆式”全程代理服务。二是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加大人才政策性投入,建立人才发展专项经费专户,实施优秀人才

考核激励机制。针对创业类人才,申报“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评选获得A类、B类、C类的,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资助;入选平湖市创业人才项目的,给予100万元奖励;申报“国千”“省千”的创业类项目的,直接给予500万元、300万元资助;且符合条件的,免掉500平方米办公场地的3年租金。

符合“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创新人才标准的,按人才年薪70%补助,按长短期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补助。

针对引进人才,给予每年3-9万元工资外津贴以及50%的购房补贴,其中国家级、省级、嘉兴市级高端人才最高分别为100万元、80万元、60万元,高级人才分三类最高分别为35万元、

12万元、6万元。

此外针对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和顶尖型人才,给予高额度奖励。(具体如下表格)

二、高层次产业人才发展制约因素

新埭镇在高层次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少瓶颈。根据调查了解,制约高层次产业人才发展壮大的因素主要有:

(一)高新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存在“不需引”的客观现象。

近年来,新埭镇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但服装、洁具、箱包等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高,总体工业结构层次不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至今累计10家,占规上企业数仅为12.6%,省级中小型科技企业52家,占全镇企业数约为6.5%,企业对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旺。规划设立的张江园区建设进度偏慢,配套设施难以跟上,产业链条不够完善,对高层次人才的承载力不够强。

(二)人才需求理念相对滞后,存在“不愿引”的普遍观念。近年来,新埭镇对人才工作进一步重视,但仍存在重招商引资轻招才引智、重项目投入轻人才投入的理念和做法,对于高学历高技能的高层次人才开发力度不够,人才工作的力度和成效有较大的不平衡性。同时,部分企业家不愿积极主动去招揽人才,不愿

在人才引进上多加投入,企业对自身人才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强化。

(三)人才环境相对不够优越,存在“引不进”的客观难题。新埭镇虽与上海比邻,有着交通及地理上的优势,但人才政策、落户政策等方面对于人才落地以及落地后的服务保障不强。一是人才公寓等硬件设施不占优势。目前平湖市人才公寓有525套,其中459套是单身公寓,只有66套二室一厅一卫的套房,不利于人才安家落户。二是缺乏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平台。人才引进之后,缺乏项目落地平台、项目孵化器,人才中介服务、投融资服务、技术支撑服务等在内的配套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招才引智平台能级有待提升。

(四)人才优惠政策绝对缺乏,存在“难引进”的客观现实。本科和专业技术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尤其是符合平湖产

业发展的生物医药等专业生,须依赖外来生源,但目前的人才环境不利于外来本科人才的引进。非本地户籍的本科生在平工作,一是落户难,目前平湖没有可落户的集体户,必须满足结婚或者买房条件之一才能落户;二是安家难,2007年平湖市针对本科人才实施1000-2000元的安家补助,但该政策现已取消,目前没有针对本科生及专业技术人员的优惠政策,包括不能享受租住人才公寓等。

三、高层次产业人才发展对策建议

当下,新埭镇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亟需引进大批的高层次产业人才。围绕如何破解当前高层次产业人才发展的各种瓶颈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思想认识,强化人才优先意识。一是加大平台推

介宣传。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做好科技型企业、研发中心等项目,提升专利申报数。二是抓好人才工作。通过“科学人才观”的宣传普及,增强人才第一资源意识,切实把人才优先发展融入到科学发展的全过程。三是抓好人才投入。强化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投资的意识,坚持按照不低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标准足额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加大人才政策兑现、重大活动经费投入保障力度。四是抓号人才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人才布局和结构调整,着力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的科技人才、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高技能的实用人才等“四高人才”。大力开发重点产业和领域急需的紧缺型人才,积极引导人才向企业一线流动,力争通过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带动一片特色高新产业发展。

(二)创新引才方式,构筑人才集聚高地。一是突出引才重点,大力推进高端产业人才集聚。积极参加各类高层次人才对接会,为新埭做好领军人才项目储备;围绕三大产业导向,紧贴新兴产业发展,依托上海张江资源,抓住与沪融合契机,大力引育创业创新领军人才。二是推进金平湖英才计划,深入推进“人才强企”工程。建立完善企业技术难题需求库和紧缺人才目录,引导企业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三是深刻把握国际化、市场化背景下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新趋势,积极对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康桥先进制造技术创业园、上海创新园这四大主要平台,进行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的对接,为其产学研成果转化提供平台和支持,同时借助其成果的产业化提升园区科研能力,形成科研产业链,促进良性发展。四是注重引才效益,积极

引进急需紧缺型人才。克服一味贪大求好思想和急躁情绪,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切实了解企业需求,引进各类实用型人才。围绕紧缺专业需求,深入实施“名校优生”工程和“学子归巢”计划,大力引进“985”“211”工程高校优秀毕业生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三)加强载体建设,不断优化人才环境。一是优化引进人才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大人才投入,对现有人才政策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扶持力度的同时,也不放松对本科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优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技能本科人才的优惠政策,根据平湖市物价水平,制定相应的补助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人才招引,加大社会引才奖励力度,对引进人才的企业、社会机构和个人进行奖励。二是优化人才创

新创业的载体环境。大力推进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重点吸引上海、北京高端人才和科技成果向平湖转移,努力打造人才的新高地。积极探索依托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与上海交大等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各类人才创新研发平台,促进企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战略研究等创新活动,推进科创中心建设。三是优化安居乐业的人文环境。加快推动小城镇建设,着力提升新埭承载环境。加大平湖落户型人才公寓和张江人才公寓的建设力度,推动配套设施及软性需求的完善。建立人才岗位津贴和安家购房补贴制度,开展人才交流、慰问、休养等活动,不断优化人才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 调研报告 正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〇二〇年二月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市场需求,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当前我们国家建设行业的发展状况、人力资源现状以及技能人才需求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研分析,现将调研结果作如下报告: 一.建筑业的大发展,市场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的总量需求 我国正处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增长,2019 年已达75131亿元,较之2018年又增长了12.6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0%以上要出自建筑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完成,近五年来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64%,增加值年均增长7.29%,都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6.98%的增长速度。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近五年来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年均4.25%的速度不断加,行业队伍的迅速扩大,使得行业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的总量需求逐年大幅度地增长。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2011年到2019年,我国城市化率由38.9%迅速提高到52.1%.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相当低。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到2025年城市化率要达到55%左右,全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2-8.7亿。这一宏大的战略目标,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急迫的、大量的需求。 三.建设事业中新兴行业的出现,拓展了急需人才的技术领域 伴随着建设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市场化进程,近年来出现了从业人员数量增长很快的新兴行业,比较突出的有建筑装饰业、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业,2019年这三业中从业人员数量分别已达950余万、258万和323万。这些新兴行业的出现,明显加剧了人才市场中建筑技术人才短缺的局面。 四.建筑领域的科学进步,对建筑智能化技术人才提出了大量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智能建筑工程已成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建筑工程施工先进技术水平的试题和工程投资的取向正在发挥重要影响,目前在建筑工程智能化方面的投资已占建筑工程总投资的8%—15%,大量的现有建筑正在进行建筑智能化的改造,建设行业的设计施工和物业管理单位,已经对建筑智能化技术人才,尤其是施工安装和运行维护的一线人才,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需求。 我国建筑技术人才需求分析: 当前,在建筑5293万从业人员中,生产一线的人员技能低,绝大多数未经任何培训直接上岗,高级工不足5.4%,技师不足2%,高级技师不足0.8%.专业技术人员194.6万,经营管理人员254.6万,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和5%,两类人员合起来仅9%这个比例数远远低于全国各行业18%的平均水平,也低于采掘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数量上严重短缺,是目前建筑业面临的严峻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建筑技术人才短缺突出表现在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建筑设备这三个专业领域。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领域

企业人才流失状况概述

企业人才流失状况的判定 人才流失是企业中人才流动超过其合理限度的部分。对企业人才流失状况的判定,不仅要衡量人才流失的总体水平,而且要从结构上对人才流失进行衡量,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判定企业内的人才流失状况。 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和员工自身情况的变化,必然伴随着人才流动。在这种流动中,有些是在人才流动的合理限度之内的,它们对组织和员工是有益的;有些超过人才流动合理限度的流动,则构成了人才流失,它们对企业和员工都可能是有害的。对一个企业中的人才流动,区分哪些是在人才流动的合理限度之内的,哪些是在人才流动的合理限度之外的,即对人才流失状况的判定,是做好人才流失危机管理的基本前提。 一、人才流动与人才流失 人才流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古今中外都是客观存在的。在我国古代,许多官僚和大户人家都有自己的谋士,这些人是可以自择其主的,这种自择其主就属于人才流动。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才流动出现了非常频繁的局面。在美国,各种组织中人才流动的频率都是非常高的,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平均每人一生要流动12次。在日本,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终生雇佣”的就业体制,人才在组织之间的流动频率是很低的,只有3%左右,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频率也是很高的,达到10%。在我国,改革开发以前,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人事管理体制,人才流动的频率是非常低的,但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人才流动也出现了非常频繁的局面。 人才之所以要流动,无论从组织还是从个人角度看,都有其客观必然性。美国学者卡兹(Katz)在其组织寿命学说理论中,从保持组织活力角度论证了人才流动的必要性。他通过对大量的科研组织所进行的调查统计发现,一个科研组织的成员在一起工作的时间在1.5到5年之间,成员相互之间信息交流水平较高,相应地出成果的情况也较好;低于1.5年或高于5年,成员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水平就不高了,相应地出成果的情况也就不好。因为组织中的成员共事不到1.5年,相互之间还处在熟悉适应的过程,很难畅所欲言,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共事超过5年,已失去了新鲜感,可交流的信息已交流的差不多了。卡兹的组织寿命学说实质上告诉我们,相同的一批人在一起工作的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时间长了组织就逐渐趋于老化,时间短了相互没有适应就分开对组织也不利。组织的最佳年龄区为1.5

人才市场调查报告

人才市场调查报告 班级:建经080102班 学生:王驰原 学号:20081190 人才市场需求调查表 (限建筑行业) 1.贵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A应用型B技能型C开发型D管理型E复合型 2.贵公司主要需要什么学历的人才?

A硕士以上B大学本科C大学专科D高中及中学专科 3.贵公司对哪些专业(方向)人才有需求? A建工技术B工程预算C现场管理D建筑设计E其他(请列出 4.贵公司对工作经验是否有要求? A五年以上B三到五年C一年到三年D无要求 5.贵公司是否会对工作职称有要求? A有B没有 6.贵公司对大学毕业的待遇要求如何? A1000-1500B1500-2000C2000-2500D2500-3000E3000以上 7.贵公司是否有浮动工资制度? A有,按工作年龄上调B有,按工作效率提成C有,按个人职称浮动D没有 8.贵公司的签约制度是? A一年一签B三年一签C五年一签D只签订临时合同 9.贵公司的招聘渠道是? A网上B媒体广告C人才市场D大学E职业猎头公司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结构、具体职 位、作业流程调查表 调查单位:宜宾鲁能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1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结构:

设立人力资源部 下设有:实务操作科室和策略制定科室 其中,实务操作科室包括人事组,劳资组,教育培训组,考核组,共计十四人) 策略制定科室包括招聘组,人力结构组,需求反馈组(共计十 三人) 2具体职位:实务操作科室负责具体的人事工作,具体针对集团内部人员,下设各部门各司其职。 人事组:根据考核组的意见,对公司员工做出人事管理 的初步意见,其中,人事的任免、晋升、降级 意见做出后,上交上级部门,工资的奖励、惩 罚,以及奖金发放意见交给劳资组审理。 劳资组:对公司各级人员工资奖金进行管理,具体的意 见有人事组交接,对意见进行审核后上交上级 部门。 教育培训组:对新进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分为公司 荣誉感培养和职工技能培养两方面。 考核组:对所有在职员工进行工作考核,将考核意见转 交给人事组,由人事组给出员工意见。 策略制定科室负责对外招聘的事宜。具体针对集团外部 进行工作,下设三部门负责细节。 招聘组:接收人力结构组资料,制定相应的招聘计划,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专业名称: 印刷技术 系 别: 包装印刷系 专业负责人: 陈海生 日 期: 2010年5 月20 日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制 二O一O年四月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印刷技术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印刷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指导思想 为使我院印刷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显高职教育的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缩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从了解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入手,及时跟踪人才市场需求及岗位要求的变化,来研究分析高职院校印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能力与素质结构,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现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也有必要对广东省内兄弟院校的印刷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等情况进行考察。调研的主要内容有: (1) 中山火炬开发区及周边地区本行业的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情况; (2) 企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对学生核心技能的具体要求、所需的知识结构等; (3)考察、了解省内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等情况。 主要采用现场交流、问卷调查及座谈等等方式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现状、印刷技术专业岗位的人才结构及需求情况;企业对高职学生的总体评价;企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等。调查计划表见表1。 表1:调研企业及兄弟院校计划表 时间段调研单位及部门名称调研内容负责人 5.10—5.20 中山中荣纸类制品有限公司 人才结构、人员招 聘情况,企业的主 要就业岗位、典型 岗位工作任务对 学生核心技能的 具体要求、所需的 知识结构等 陈海生、付文亭金田包装印刷有限公司陈海生、付文亭中山鸿兴印刷有限公司陈海生、付文亭中山松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皮阳雪、蒲涛安姆科软包装(中山)有限公司李新芳,陈海生广东省印刷复制协会蒲涛、陈海生珠海豪迈印刷有限公司陈海生、付文亭中山市包装印刷协会蒲涛、陈海生东莞当纳利印刷有限公司陈海生、付文亭中山伟达印务有限公司官燕燕、谢文彬中山华力包装有限公司付文亭、李新芳东莞富阳彩印有限公司官燕燕、李新芳广州天禧科技有限公司付文亭、官燕燕东莞虎彩印刷有限公司官燕燕、陈海生

企业人才流失情况的调查报告

企业人才流失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企业人才流失已取代融资困难、配套服务跟不上等问题而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人才流失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企业必须为此付出高额的招聘及培训费用,同时也降低了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人才流失已成了市场经济的常态。人才流失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双倍的损失,甚至是致命的。因为这不仅削弱了企业的力量,更强化竞争对手的力量。而高层流失会带走整个团队,中层离职会带走大批下属,核心骨干离职会带走大量的经验或技术。人才流失,轻则让企业伤筋动骨,重则让企业一蹶不振。 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一般人员多,紧缺的人才少,有用人才留不住,跳槽随时发生,人才流失尤其是优秀人才的流失问题日渐突出。不少企业反映,自己培训的人员,刚培训完,因为有些资本了,有的就想办法要高工资,另寻出路了。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考虑,对流失人才的管理是企业对人才“选—育—用—留”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留住人才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前三个环节是否有效。 二、调查对象 有过离职经验的在职人员 三、调查时间 2016-05-24——2015-05-25 四、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五、调查内容 (一)企业人力资源现状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较差,他们比较喜欢岗位变动,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喜欢跳槽,平均每分工作的任职期不会超过3年。如下图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超过八成的在职人员在上一个企业的工作时间不超过5年,说明企业的人员流失率还是很高的。根据人员分布的构成来看,较为年长的人对于企业的忠诚度较高,不愿意轻易变动岗位,能在一个企业长久的干下

的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

的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 近期,我部组成专题调研组,对XX年以来全市31家规模以上企业人才队伍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个别座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通过多层次、多角度调研,基本掌握了规模企业人才队伍情况,对如何加强全市企业人才工作,为“工业强市”提供人才支撑进行了一些思考。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尚需改进。一是企业“人才资源是资源”理念缺乏。这在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多数企业管理层没有培养职业经理人及新产品研发带头人的想法和措施,对人才的使用只看眼前,不重长远,能用一时则用一时,不愿花钱培养人才,而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特别是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理念的缺失导致了人才环境的不优。调查中,64%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主对人才的重视和关心情况是“一般”,69%的企业人才对自己目前的薪金感觉“一般”或“不满意”。二是企业用人“近亲繁殖”现象普遍。民营企业大多采取的是家 家族式的管理和族群式的人才聚集,特别是企业管理层基本是“自己人”,对外聘技术人才也是顾虑重重,不敢放手使用,怕他们跳槽或者自己办公司,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这就导致部分企业人才没有归属感而一走了之,长此以往,企业缺乏人才支撑,缺乏发展后劲。三是企业用人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一些企业虽然也表现出了对某些岗位人才的渴

求,但也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表现在对人才的“只用不养”或“重用轻养”,只把人才当“蜡烛”,而不是“可充电电池”,不少企业都认为人才就要来即能用,企业可以不承担人才培养和培训义务。如邦乐公司负责人就表示他们的技术人员全部来自汽车改造行业人才队伍比较成熟的株州,基本不用公司培训。对企业培训情况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大多数企业虽然也对员工开展比较经常的培训,但多是一些基本的公司章程或操作流程等应知应会教育,少有涉及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或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岗位技能培训采取最为广泛的形式就是“师傅传带式”,少有正式的理论培训班或产品研发班。调查中,54.9%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近两年“培训活动开展较多”、60%的企业人才反映企业培训员工的主要方式是“企业内部专长员工授课”、65.5%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目前比较注重“一线生产技能培训”。 3、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亟待健全。一是企业人才人事管理不规范。有的企业与员工签订的聘用合同不鉴证,不实行人事代理,不为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导致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连续多年没有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现有职称还是从原来的公有制单位带进去的;大部分企业人才引进后没有人事档案、养老保险、劳动保障,各类应由企业负担的保险都没有;“个体户式”经营与“家庭式”管理对企业人才只有月薪或年薪,没有正常的薪酬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

县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县人才工作调研报 告 1 2020年4月19日

XX县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人才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引进急需、注重培养、留住人才、创新机制”的人才开发思想,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科教兴县”战略,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突出重点,加强领导,着力开发人才资源,提升各类人才的能力素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当前我县人才资源的现状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一)人才队伍资源现状 截止底,全县有各类人才5274人,其中: 1、党政人才:1165人,女315人,少数民族896人,研究生5人,大学本科223人,大学专科及以下938人,35岁及以下382人,36岁及以上783人; 2、经营管理人才:134人,女47人,少数民族87人,大学本科13人,大学专科及以下121人,35岁及以下31人,36岁及以上103人;

3、专业技术人才:2494人,女973人,少数民族165人,大学本科289人,大学专科及以下2205人,35岁及以下1729人,36岁及以上765人; 4、技能型人才:827人,女38人,少数民族526人,大学本科386人,大学专科及以下441人,35岁及以下186人,36岁及以上641人; 5、农村实用型人才:654人,女27人,少数民族487人,中专2人,高中208人,初中及以下444人。 (二)人才队伍结构特点 人才总量不足。全县各类人才5274人,仅占全县同期人口总数的2.2%,远低于全省、全州水平,人才增长幅度较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人才量不协调,同时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造成的人才闲置与基层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的问题依然突出。 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内部结构不均衡,在五支人才队伍中,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仅占人才总量的 2.5%,呈现逐年减少的态势;少数民族人才占人才总量的64.9%与我县人口比例不相适应;大专及以上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党政人才中;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中专及以上学历,仅占全县人才总量的8%; 人才分布不均衡。行业分布不均匀,且学历低,人才主要 3 2020年4月19日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市场营销专业社会和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调研的目的 认真落实“立足地方、面向市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及时了解市 场营销专业发展前景、营销行业发展动态,掌握市场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 海南岛发展特色相关岗位有特殊能力的需求。根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能力、知识、素 质要求,构建与岗位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就业导向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与专业建设目标。 二、人才培养状况 目前全国开办市场营销专业的院校达到1180所,在校生的规模超过45 万人。有数据表示,我国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达到93%以上,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市场营销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高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调查显示,我国人才市场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状况,总体表现为:一方面,深受企业欢迎的高技能、高素质的适用型专业人才,非常短缺,缺口很大;另一方面,一般销售人员无人问津,大量积压。 三、调查的范围和方法 1、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电话访谈等多种方法。 2、被调查者: 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 四、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营销行业人才需求背景分析 1、营销人才需求量增加 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里,不仅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也都在讲市场营销。人们对市场营销的观念也将有更深的认识,所以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将继续看好,并有继续升温的可能。 2、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供给增加 由于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所有高校基本上都设置了这个专业,导致连年供给不断增加,反映在人才市上就是低层营销人员的薪资水平被拉低,人才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 对策分析 学生所在校外学习中心重庆黔江校外学习中心批次层次专业112批次本经济与工商管理学号 学生王文 指导教师王蘅 起止日期20起至20止

摘要 中小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外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小企业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威胁,其中人才流失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在参考国内外人才流失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人才流失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我国不同性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企业人才流失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人才流失对中小企业造成的严重影响。并进一步从社会环境、企业、员工个人三大方面对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分析,总结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问题,确定了使人才产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相应地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要加强社会服务支持;企业应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建立和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制定适合的人才战略规划、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人才流失预警机制。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引言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我国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人才流失的定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不同性质企业人才流失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不同行业人才流失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不同区域人才流失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5不同规模企业人才流失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人才流失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成因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1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2企业因素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3员工个人因素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4.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对策建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国家宏观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植和保护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1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2政府要加强社会服务支持............................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中小企业应对人才流失应采取的对策.................... 错误!未指定书签。 5.总结 ................................................. 错误!未指定书签。注解 ................................................... 错误!未指定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人才市场调查报告2篇

人才市场调查报告2篇 *目录人才市场调查报告大学生人才市场调查报告大学生如何才能跨好迈出校门的第一步?大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就职人?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诸如此类的话题早以引起了大家众多的关注和热情。大学的学习生活,不仅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一站。因此,为了了解和熟悉人才市场的现状,有助于毕业之后能更快、更成熟地融入社会之中,特此做出一份人才市场实践报告,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现在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倾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问题引起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大量外流,以及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人才优势尚未培育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此,一定要在人才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不符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问题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人才工作中,XX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人才工作政策,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工作的原则,紧紧把握“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指导思想,为XX公司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人员情况分析 (一)公司人员情况分布 目前,XX公司在册人数16人,xx公司在册人数24人,xx 公司在册人数36人,xx公司在册人数23人,xx 在册人数32人,xx公司在册人数17人。(包含试用期员工)

(二)各公司人员情况分布及男女比例 (三)公司员工年龄分布情况 (四)公司员工学历情况 xx公司及控股公司现有博士生学历0人,研究生学历6人,本科

学历69,大专学历53人,中专及以下学历20人。 (五)政治面貌情况分布 xx公司及控股公司现有党员26人,其中预备党员4人,发展对象2人,积极分子11人。 二、人才政策和待遇落实情况 xx公司把落实人才政策待遇列入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引进人才各项政策待遇,营造重才、爱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一是认真落实引进人才工资待遇。将引进人才提前转正,及时定级定岗,核定工资发放标准,并健全档案资料。二是对引进人才破格提拔。将引进人才列入后备干部管理序列,因工作需要,对表现突出者,实行破格提拔。三是关心引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通过举办座谈交流、联谊等活动,加强与引进人才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和协调解决引进人才工作、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三、人才管理方式 xx公司人才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引进,xx公司积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根本理念,积极配合推动xx公司进行人才引进工作,人才引进多渠道、多样化,采用市场化模式,引进企业所需人才。 人才培育,xx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员工培训教育的机会,结合企业内训与外训的模式,加大对人才专业技能、员工执行力、企业归属感、企业文化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培育学习,激励人才各方面的提升,加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力。

康复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背景: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门促进伤患者和残疾人身心功能康复的新的治疗学科,也是一门新的技术专业。据有关方面曾对我国的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现状做过调查,我国拥有13亿人口和6千万之多的残疾人,我国现有康复治疗师5640人, 每10万人口仅分摊0.4名。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 达到1:5到1:10。康复治疗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 要。因此,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开设,正是顺应社会民众健康、审美的需要,满足人们对意外伤害、疾病所致的残疾、手术后的恢复等在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等多方面的需求,有着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市场广阔,就业前景更是可观。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国富民强,健康为本,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重视的程度,对健康和医疗保 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由治疗服务扩大到康复服务,国家提出2015年达到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学校为适应人民医疗观念的转变,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要求,组织力量对省内相关医院进行人才需求状况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专题调查,目的是为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课程设置、技能培训、课程改革等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研时间: 2012-2013-2学期暑假期间、2013-2014-1学期寒假期间以及平时学院与医 院交流期间。 (三)调研对象: 1、长期从事临床康复治疗技术的行业专家。 1 / 20 2、临汾市内多家医疗卫生机构(含三级、二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康复科主任或主管康复工作的负责人。 3、临汾市内从事临床康复工作的一线大夫。 4、我院康复专业毕业后从事临床康复工作2-5年的毕业生以及高职康复专业的 实习生。 (四)调研内容: 1、以《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依据,了解我国医疗卫生行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单位代码10 学号082545247 分类号密级毕业论文中小企业人才流失 原因及对策分析院(系)名称国际学院专业名称工商管理学生姓名邹荣青指导教师夏林2012 年 5 月 6 日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第I 页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中小企业得以快速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消费需求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要在未来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中小企业就必须从人力资源上获取竞争优势,为企业更好发展创造条件。但是人才的严重流失给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较高的人才流失率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留住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搜集资料,本文从目前中小企业人力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人才流失问题展开 分析,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理论为指导,深入全面的阐述了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带来的负面影响,说明了研究的必要性,然后从外部因素、中小企业自身因素及员工个人因素分析企业人才流失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应对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管理对策和建议:从发展企业经济,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企业文化建设,提高管理者水平等方面解决问题。关键词: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对策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第II 页Discussion on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brain drain reason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Author:Zou Rongqing Tutor:Xia Ling Abstract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of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o rapiddevelopment become a new system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most dynamic economicgrowth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in promoting

高大上的人才市场调查报告

高大上的人才市场调查报告 进入知识时代以来,伴随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 技术的广泛运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显得犹为重要。实际上,它与物质资本、自然资本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过后者。目前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上大至可概括为4个方面:1、人力资源的配置,2、培训与开发,3、社会保险及工资福利,4、制度建设。 在现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的竞争和人才 的流动空前加剧。但是有了人才并不一定能保证企业的成功,如果不懂得知人善用,不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越是优秀的人才可能越会反过来成为组织发展的破坏因素。一

个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承担比传统的人事部门更多的职能,除了组织的人才管理,组织的创新管理和文化管理也应该纳入到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范畴。 一、建立一支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作为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必须努力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1、是道德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形成崇高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境界。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必须严格自律、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秉公办事、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干事

创业,以全行员工的根本利益为切入点,完成历史赋予的 神圣职责,为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是心理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心理 承受能力,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面对各种压力要意志坚强、不怕压力、无所畏惧,还要心胸开阔、不计个人得失,并能容忍和原谅别人的过失,以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面对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3、是知识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 信息知识、人文知识和实践知识。 4、对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要有所了解和掌握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主要有管理能力、文字组

赴外学习考察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252 赴外学习考察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赴外学习考察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 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按照县委安排,20xx年3月下旬,县委组织部组织县委政研室、政府办、人力资源局、编委办一行7人赴安徽省cf县、四川省jt县,考察学习两地人才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地人才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一)cf县 cf县隶属于合肥市,1965年由寿县、定东、肥东、肥西四县的边缘结合部划并而成,总面积1922平方公里,人口78.99

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了更好的进行专业建设~更准确的进行专业定位~我们组邓军~唐艳~陈佑明~唐铮、张艳辉学员在此培训期间对计算机专业就业岗位、用人需求进行了市场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侧重了解用人单位的相关岗位能力、素质要求~主要地点是湖南省联龙投资有限公司和湖南省嘉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现将调研结果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调研目的与对象 (一)调研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维修维护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及电脑销售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岗位设置情况及变化趋势~企业对计算机维修维护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电脑销售岗位的需求~能根据就业市场对计算机维修维护专业技能型人才和电脑销售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 或岗位群, ~能根据岗位要求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和教学分析~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以“教、学、做”合一为总体原则选择教学方法~广泛运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培训者理解和吸收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较强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能力。 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创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品牌~深化计算机专业“校企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适合本专业本层次培养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品质。(二)调研时间、地点、对象 时间:2011-7-14 地点: 湖南省联龙投资有限公司 湖南省嘉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 对象: 调研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以及计算机维修维护及电脑销售岗位的职责和任务。本次调研的对象是用人单位: 湖南省联龙投资有限公司、湖南省嘉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第二部分调研方法与内容 (一)调研方法 1、专家座谈会 调研中~我们在湖南省联龙投资有限公司分别请到了郭海清董事长、张宝文总经理和联龙公司通信事业部包迎松总经理参与了座谈。在湖南省嘉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请到了费锡秋总经理和李丁事业IV 部总经理助理参与了座谈。会上各专家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各层次岗位的人才需求及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等都表示了不同意见。会上~专家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就业人才的要求~首先是全方位发展的人才~能很好地与客户沟通等, 其次才是技术过硬型人才。至于学历~那是没有制约性的影响的。 2、参观交流本次调研我们分别参观了湖南省联龙投资有限公司和湖南省嘉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各部门办公室和工作室以及他们的零售卖场部。发现这两公司都有各自的特色~联龙公司是以销售为主~需要的人才主要是懂计算机的有经验营销人员, 嘉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以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设计、施工和服务为主~需要的人才主要是精通计算机硬件或精通计算机网络以及技术过硬、动手能力强的人。 至于学历、个人品质, 如积极向上~善于学习、沟通能力、服从意识、团结协作意识, 与岗位的关系~从交流中发现~从事销售业务、与客户沟通等岗位与学历没有直接关系~而技术主管、人事经理等与学历有一定联 2 系~而对于维修技术人员来说~学历的影响还是占相当的比重。 (二)调研内容 (1)湖南联龙投资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公司人才流失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修订稿

阿里巴巴公司人才流失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阿里巴巴公司人才流失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人员的管理也渐渐的从人事劳资管理转化成为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以及以人为本的资源管理阶段,从而表现出战略性的人才管理阶段的发展态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互联网企业也大量出现,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加大了对于人才的需求。但是因为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落后,使得人力资源出现大量流失的情况。 本文通过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等方式对阿里巴巴公司的人员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激励措施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调研分析,认为阿里巴巴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处于传统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不清,各种管理手段效果不佳,尤其是绩效和薪酬管理上的不完善,使得人才流失现象日趋严重,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提高认识,而且要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员工激励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相应改善。 本文首先给出了论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论文本身的意义,以及相关的理论概述。并讨论了关于阿里巴巴公司的管理制度以及公司文化,从而了解阿里巴巴公司人力管理的运行模式,从中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性方案。论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结合,探索了二者结合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人才流失;绩效管理;薪酬管理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based Alibaba Brain Drain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enterprise management personnel has gradually transformed from a labor management personnel become importance of talent and training, as well as people-oriented resource management phase, which show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trategic talent management phas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ina's Internet companies have appeared in large numbe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business allows companies to increase the demand for talent. But because the Internet behi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make the situation appear huge loss. Through quantitative surveys,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of Alibaba's staff recruitment, train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incentives and othe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sues for research analysis, that Alibaba is in the traditional personnel management stage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go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unclear, a variety of management tools to poor effect, making the brain drain phenomenon is growing, to solve this problem, not only to raise awareness, but also to continue to improv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employee motivation and corporate culture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and other improvements to make the appropriate. This paper gives the topic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aper itself, as well as an overview of relevant theories. And discussed about Alibaba's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rporate culture, to understand Alibaba workforce management mode of operation, which identify problems and propose solutions programs. Research papers to some extent, to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xplore an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both mod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