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语实验学校物理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章末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成都双语实验学校物理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章末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成都双语实验学校物理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章末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成都双语实验学校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章末练习卷(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几百欧的电阻R x。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为3V)、学生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学生用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滑动变阻器R1和电阻箱R2(0~9999Ω5A)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1)小明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如图是小明连接的电路。接通电路后,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2V。请你判断:

电路中哪一个元件发生了什么故障?答:______;

(2)在排除故障换用新元件后,经检查电路完好。闭合开关,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至最小,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流太小的原因是______。所以按小明所选的器材不能用伏安法测出该电阻的值;

(3)请你帮助小明在实验室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测出该电阻的值;

(a)画出实验电路图______;

(b)实验步骤:按图连接好电路;闭合S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显示合适的值;断开S1闭合S2,______;读出电阻箱的阻值R;

(c)写出待测电阻R x的表达式:______。

【答案】电流表短路待测电阻阻值太大保持滑片位置不

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与闭合S1时相同R x=R

【解析】

【分析】

(1)常见电路故障有断路与短路,根据电路故障现象分析电路故障原因。

(2)根据欧姆定律,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若电路的电阻增大,则电路中的电流减小,若电阻值很大,则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小。若电流值小于电流表的分度值时,将无法准确地测出电流值。

(3)根据实验电路图可知,实验时有电压表,没有电流表,可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特点进行实验,即:连接好电路图后,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再将开关与电阻箱连接并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相等和欧姆定律可知待测电阻的阻值与电阻箱的阻值相等;据此设计实验步骤。

【详解】

(1)[1]接通电路,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示数为零,而电压表示数为2V,说明电流表被短路。

(2)[2]由于电源电压为3V,而电阻R x的阻值大约为几百欧,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太小。

(3)[3]可以应用等效法测待测电阻阻值,待测电阻与电阻箱并联,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4]实验步骤:按图连接好电路;闭合S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显示合适的值;断开S1闭合S2,保持滑片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与闭合S1时相同;读出电阻箱的阻值R。

[5]写出待测电阻R x的表达式

R x=R

【点评】

本题的难点较多,一是电流表量程的选取,二是故障原因的判断,三是没有电压表测电阻的方法: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这一特点设计实验,着重体现了等效替代法

在实验中的具体应用。

2.小明对“篮球在空气中是否受受到浮力”进行探究,由此进行一系列的思考与实验,并最终设计出可直接测量空气密度的简易“空气密度仪”。

(1)如图甲,将一个带阀门的篮球放在天平的托盘上,阀门连接未充气的气球,且处于关闭状态。加砝码使天平平衡。打开阀门,气球变大(假设篮球体积不变),天平指针向

______偏转。指针偏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量篮球受到浮力大小,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电路中电源电压U为6V,R 是力敏电阻,其阻值与所受压力F压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当左盘中篮球未给气球充气时,电流表示数为0.2A,此时压敏电阻R大小为20Ω;当篮球给气球充气到体积为篮球2倍时(篮球体积不变),电流表示数为0.15A,力敏电阻R所受压力F B与篮球对左侧托盘的压力F A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则定值电阻R0阻值为______Ω,篮球所受浮力为______N。(3)图乙中篮球与气球内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并控制气球体积为篮球的2倍,在电压表指针所指的刻度盘上标上对应的空气密度值,就制成了一台测量当地空气密度的“空气密度仪”。若用此装置测量大于1.29kg/m3的空气密度,指针大概应在______(A/B)处。【答案】右气球受到浮力变大 10 0.09

A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打开阀门,气球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气球受到的浮力变大,蓝球对托盘的压力变小了,故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2)[3]压敏电阻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定值电阻的电压,当左盘中篮球未给气球充气时,电流表示数为0.2A,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

01

1

6V

2010 0.2A

U

R R

I

=-=-Ω=Ω

[4]由图丙知此时

F1B=309N

当篮球给气球充气到体积为篮球的2倍时(篮球体积不变),电流表示数为0.15A,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

20

26V

1030

0.15A

U

R R

I

=-=-Ω=Ω

由图丙知此时

F2B=300N

由图丁知

F B=50F A

1

1A

309N

5050

B

F

F==

2

2A

300N

5050

B

F

F==

托盘A所受压力的变化量

?F A=

309N

50

?

300N

50

=0.18N

篮球给气球充气到体积为篮球的2倍,由阿基米德原理,即篮球所受的浮力为

F浮=

1

2

×0.18N=0.09N

(3)[5]气球体积为篮球的2倍,即气球的体积不变,现用此装置测量大于1.29 kg/m3的空气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气球受到的浮力变大,篮球对托盘的压力变小,力敏电阻R所受压力F B也变小,可知压敏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电路的电流变小,根据U=IR,定值电阻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故用此装置测量大于1.29 kg/m3的空气密度,指针应在电压表盘1.29刻度线的左侧,即A处。

3.小致同学在做“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R1的阻值”的实验中,按如图甲所示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验,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2。

(1)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改变R1两端电压及通过电流,实现多次测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利用此数据计算出R1的阻值是_____Ω;

(3)小华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也测量出了此电阻的阻值,其电路如图乙,他的操作如下:

①开关闭合,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左端,记录电压表示数为3V;

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右端,记录电压表的示数为1V。

则R1的阻值为_____(用含有R2的代数式表示)。

(4)小峰同学在小华同学的电路基础上进行了调整,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他的操作如下:

①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中央位置,记录电压表示数为U 1;

②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阻值最大处,记录电压表示数为U 2。

则U 1_____

22

U (选填“>”、“<”或“=”),R 1的阻值为_____(用含有U 1、U 2、R 2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减小误差 5 20.5R >

212122U U R U U -- 【解析】

【分析】

(1)定值电阻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

(2)根据U R I

=算出电阻; (3)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左端,电路中只有电阻1R ;将滑片滑到最右端,两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4)要测量x R 的阻值,根据U R I

=

可知,需知道被测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据此分析。

【详解】

(1)[1]为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通常情况下要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其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2)[2]当电压表示数为2.5V 时,电流表示数为0.5A ,则1R 的阻值为 1 2.5V 5Ω0.5A

U R I ===; (3)[3]①开关闭合,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左端,电路中只有电阻1R ,记录电压表示数为3V ,即电源电压为3V ;

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右端,两电阻串联,记录电压表的示数为1V ,即此时电阻1R 两端的电压为1V ,则滑动变阻器2R 两端的电压为3V -1V =2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有

121V 2V

R R =, 故120.5R R =;

(4)[4]①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中央位置,记录电压表示数为U 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有

111212

U U R U R -=电源

------① 则

2112

2R U U R R =+电源

, ②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阻值最大处,记录电压表示数为U 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有

2122

U U R R U -=电源------② 则

2212

222U R U R R =+电源, 故212

U U >; [5]联立以上①②两式,解得

211212

2U U R R U U -=-。 【点睛】 本题以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为基础,进行了多层次的拓展,既要掌握好重点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又要灵活运用欧姆定律进行深度探究,非常经典的一道探究实验综合题。

4.小明同学利用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规格为“15Ω 1A ”的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4.5V )、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和导线等器材,进行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

(1)小明选择10Ω的定值电阻,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________,电压表示数________(改变/不变)。经检查发现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一条导线上断“×”,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______;

(2)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到适当位置,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A ,又读得电压表示数为2V ,此时小明________(能/不能)得出“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结论;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小明将控制电压设为2.5V ,依次将阻值为5Ω、10Ω、15Ω,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在换上10Ω的电阻后,后续操作有以下四步:①闭合开关;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位置;③记录电流表示数;④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从安全和规范角度考虑,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他用20Ω的

电阻替换15Ω的电阻进行实验,发现无法使电压表读数调到2.5V。他可以在电路中与滑动变阻器________(串联/并联)一个阻值大于________Ω的电阻,才能使实验进行到底。

【答案】改变不变 0.2 不能

②①④③串联1Ω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则电阻与电压表被短路了,电流表与变阻器串联,故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示数改变,电压表示数不变(为0)。

[3]电流表应与电阻串联,电压表与电阻并联,同时电流表电压表都要正进负出,改正后如图(见答案)所示。

(2)[4]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2A。

[5]仅一组数据不能得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意义。

(3)[6]连接电路时,为了防止短路应断开开关且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然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达到要求电压,记录电流表示数。

[7][8]为保证每次都能将接入的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调为2.5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

阻器分得的电压为4.5V-2.5V=2V,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定值电阻电压的

2V

=0.8

2.5V

倍,当

接入20Ω的电阻时,根据分压原理,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R'滑=0.8×20Ω=16Ω

而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15Ω,故滑动变阻器不能将20Ω的电阻两端电压调到2.5V,此时应该串联一个电阻R′,故R′的最小值

R′最小=R'滑?R滑=16Ω?15Ω=1Ω

即需要串联一个阻值大于1Ω的电阻,才能使实验进行到底。

5.学校科技创新小组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电源电压为3V,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如图甲所示是他们连接的实验电路图,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实物图(______)。

(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且发生明显变化。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3)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要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4)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记录了多组数据,并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I-U图像,由图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Ω。

(5)完成测量后小明认为还可以用上述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小李认为用上述器材不能完成此探究,你认为小李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6)小金尝试用下面的方法将电流表改装成可直接测电阻的表,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在M、N中可接待测电阻R x。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源电压为12V。

①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B端;

②先将M、N直接用导线连接,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满偏,电流表的0.6A刻度上标注的电阻值为0Ω,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______Ω。

③电流表的0.2A刻度处,标注的电阻值为______。

④请写出电流表的刻线I与待测电阻R x的关系式:______。改装后可直接测电阻的表,其表盘刻度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答案】小灯泡短路左 12.5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

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0Ω 40Ω 20x

U I R =

Ω+ 不均匀

【解析】

【分析】

【详解】 (1)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连接,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无法起到调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的作用,连接正确的实物图,如图所示:

(2)[2]小灯泡不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且发生明显变化,说明电路发生了短路,且小灯泡不亮,说明是小灯泡短路。

(3)[3]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

2.1V ,小于2.5V ,要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因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 ,所以应该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

(4)[4]由图丙可知,电压为2.5V 时,电流为0.2A ,所以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V L L 2.5V =12.5Ω0.2A

U R I == (5)[5]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灯丝的电阻是在发生变化的,所以,小李认为用上述器材不能完成此探究。

(6)[6]因为电源电压为12V ,将M 、N 直接用导线连接,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满偏,电流表的0.6A 刻度上标注的电阻值为0Ω,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P 112V ===20Ω0.6A

U R I [7] 电流表的0.2A 刻度处,标注的电阻值为

P 212V =-=-20Ω=40Ω0.2A

U R R I 标 [8]已知电源电压为U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20Ω,滑动变阻器和R x 串联,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可写出电流表的刻线I 与待测电阻R x 的关系式为20x

U I R =Ω+。 [9]改装后可直接测电阻的表,其表盘刻度是不均匀的,因为电流和电压不是成正比关系。

6.小明要测量定值电阻R x 的阻值(约十几欧)。现有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V )、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他设计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接错的导线上打“×”,并画出正确的连线;

(__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小明发现两电表示数都为0。他用一条导线检查电路故障,将该导线的一端接在a接线柱上,另一端分别接到b、c、d、e、f上时,发现接到b、c、d 上时两电表示数仍为0,当接到e、f接线柱上时,两电表都有示数。则由此可以判断故障是_______;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却不慎将电流表损坏,小明利用电阻箱和原电源(电压恒为6V)及电压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R x的阻值。调节电阻箱读出电压表的示数,记录结果如下表,其中第3次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

实验次数123

电阻箱接入阻值(Ω)2710

电压表示数(V)0.8 2.0

①第3次实验时,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V;

②第1次实验时,电路中的电流是_______A;

③待测电阻的阻值R x=_______Ω。

【答案】滑动变阻器滑片与电阻线圈接触不良

(滑动变阻器断路) 2.4 0.4 14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电压表测量电阻R x两端的电压,原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和R x的两端,连接错误,改接后如如下图

(2)[2]当小明准备读取电流表示数时,发现两电表示数突然都变为0,说明电路断路,他用一条导线检查电路故障,将该导线的一端接在a接线柱上,另一端分别接到b、c、d、e、f 上时,发现接到b、c、d上时两电表示数仍为0,说明b到电源负极之间断路,当接到e、f 接线柱上时,两电表都有示数,说明b、e之间断路,电路故障为滑动变阻器滑片与电阻线圈接触不良或滑动变阻器断路;

(3)①[3]第3次实验时,电压表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电压表示数为2.4V;

(3)②[4]电阻箱和电阻R x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箱R0两端的电压,第1次实验时,电阻箱

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2Ω,电压表示数位0.8V,电路中的电流为

1

1

1

0.8V

0.4A

U

I

R

===

③[5]第1次实验时,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1

X1

1

6V-0.8V

13Ω

0.4A

U U

R

I

-

===

第2次实验时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7Ω,电压表示数为2.0V,由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为

2

2

2

2V2

A

7Ω7

U

I

R

===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待测电阻

2

X2

2

6V2V

14Ω

2

A

7

U U

R

I

--

===

同理可得

X3

15Ω

R=

为减小误差,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13Ω14Ω15Ω

14Ω

3

R

++

==

7.小洋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的电阻值,他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最______(选填“左”或“右”)端。(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较小的示数,且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选填字母)

A.电阻R断路 B.滑动变阻器接了上面的两个接线柱

C.电阻R短路 D.滑动变阻器接了下面的两个接线柱

(3)小明排除故障后,重新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下表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第一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的电流是_______A,通过第一组实验数据算出该定值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Ω,本实验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

实验次数123

电压/V 1.5 1.8 2.4

电流/A0.360.5

(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红同学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出了另一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均为R0,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I0,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只闭合S和S1,调节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0;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0

③再将R1的滑片调至最左端,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1,再将R1的滑片调至最右端,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2;

④写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表达式,R L=_____________(用R0、I1、I2表示),

【答案】右D 0.3A 5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接着断开S1,闭合S2,调节R2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0I0220

12

I R

I I

【解析】

【详解】

(1)[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阻值最大处,根据图可知应移动到最右端;

(2)[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且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滑动变阻器没有起到变阻的作用,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较小的示数,说明滑动变阻器接了下面的两个接线柱,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是最大阻值,故选D;

(3)[3]由图所示,可知电流表量程0-0.6A,分度值为0.02A,根据指示位置可知此时电流表读数为0.3A;

(3)[4]由欧姆定律可以得出该定值电阻的阻值

2

2

1.5V

===5

0.3A

U

R

(3)[5] 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所以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4)[6]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均为R0,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I0,根据题意,实验步骤应为:

①只闭合开关S、S1时,移动R1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0;

②接着断开S1,闭合S2,调节R2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0;

③再将

R 1的滑片调至最左端,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1,再将R 1的滑片调至最右端,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2;

④在步骤①中,滑动变阻器R 1与小灯泡串联,小灯泡正常发光,在步骤②中,滑动变阻器R 1与滑动变阻器R 2串联,因电路中电流仍为I 0,所以,R 2=R L ;

[7]再将R 1的滑片调至最左端,滑动变阻器R 1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1,将R 1的滑片调至最右端,滑动变阻器R 1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2, 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电源电压:

U = I 1 R 2= I 2(R 0+ R 2)

解得

R 2=2012

I R I I - 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P = I 02R L = I 02R 2= I 022012

I R I I - 8.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源(两节新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开关,阻值分别为5Ω、10Ω、25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10Ω 2A ”“20Ω 1.5A ”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只添加一根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________

(2)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滑片P 移到_____端(选填“A ”或“B ”)。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原因可能是_____;

(3)故障排除后,依次将阻值为5Ω、10Ω、2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完成实验,获得数据如表。

实验组别 1 2

3 电阻R (Ω) 5 10

25 电流I (A ) 0.4

0.2 0.08

完成第一组实验,断开开关,拆下5Ω的电阻,改接10Ω的电阻。继续操作有以下四步:

①闭合开关;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位置;③记录电流表示数;④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从安全和规范角度考虑,正确的顺序是_____;

(4)上述操作④中判断滑片已处于适当位置的依据是_____;本次实验中选择较合适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_____。分析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

(5)依据表中数据作出了下列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

【答案】B电阻R出现了断路②①④③

使电压表指针指在2V的位置上“20Ω 1.5A”当导体两端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B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探究中,电压表应测定值电阻的电压,所以应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故电路连接如图:

(2)[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是最大,所以滑片应置于B端。

[3]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出现断路,而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偏转,则断路的应是定值电阻R。

(3)[4]将定值电阻改接后,应先将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最大位置处,再闭合开关,才能避免由于短路而造成电源受损。接着应滑动滑片,让电压表的示数与未改接定值电阻之前的电压相等,再记下对应的电流,因为在这个实验探究中要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①④③。

(4)[5]

由表格知,探究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U=IR=0.4A×5Ω=2V

那么要判断滑片是否已处于适当位置,要看改换电阻前后电压表的示数是否保持不变,而且要使电压表指针指在2V的位置上。

[6]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第3次实验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R滑=33

3

3V

0.08A

U

R

I

-=-25Ω=12.5Ω

所以应选“20Ω 1.5A”的变阻器。

[7]分析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是:当导体两端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4)[8]据“当导体两端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得,选A和D错误。而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倒数成正比,所以B选项正确。

9.小丽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 x的阻值,阻值大约为5Ω。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要求:导线不交叉,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电流表坏了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电阻处接触不良 D.电阻短路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正确测量后记录了多组数据,并在坐标系中画出了待测电阻R x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若R x两端所加电压如图丙所示,则其电压为__V,通过它的电流为___A;

(5)利用下面的实验电路图,也能够测出未知电阻R x阻值的电路是_______。

A.B.C.

(6)将甲图中的电路元件进行重新组装,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探究是(_______)

A.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

B.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关系

C.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答案】

U

R

I

C

2.5 0.625 AC A

【解析】

【分析】

【详解】

(1)[1]该实验的原理是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U

R

I

=

(2)[2]电压表选用的最大量程为3V,未知电阻R x的阻值大约为5Ω,故电流表的最大量程应选0.6A,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变小,连接的实物图如下所示:

(3)[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流表未发生断路或短路、滑动变阻器未断路、被测电阻未被短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电阻处接触不良发生断路,造成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故选C。

(4)[4][5]由图乙电阻R x的I-U图象可知,电压表最大量程为3V,当电压为2V时,电流为0.4A,则R x的电阻为

2V

0.5A

x

U

R

I

===

图丙中每小格表示0.1V,则电压表示数为2.5V,通过它的电流为

2.5

0.625A

V

x

U

I

R

'

'===

(5)[6]下面的实验电路图中,A为两个电阻串联,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可计算出电路总电阻,进而可求出未知电阻值;B为两个电阻并联,缺少未知电阻所在支路的电流值,故无法求解出其阻值;C为两个电阻并联,通过定值电阻所在支路电流示数可计算出电源电压,根据干路电流表示数及并联电路分流特点,可得到未知电阻所在支路电流,进而可求解出未知电阻值。故A、C中的电路也能够测出未知电阻R x阻值。

(6)[7]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中,需要用到多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而甲图中的电路元件中只有一个定值电阻,故无法完成;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需要用到已知额定电压的小灯泡,甲图中的电路元件无小灯泡,故无法完成;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中,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得到多组实验数据,可以完成。故选A。

10.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凯选择5Ω的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压为3V)连接成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另还可供选择的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 他们按要求改接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__________________(填“A ”或

“B ”)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V ,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2)断开开关,用5Ω的电阻更换为10Ω的电阻,再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________(填“A ”或“B ”)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__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换用不同的电阻,经多次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I 随电阻R 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得出:电压定时,____________。图乙 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

(3)为了让提供的电阻都能用到,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不小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Ω。

【答案】A A 2V 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电压 12.5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电路改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处,即A 端。

(2)[2][3]将5Ω的电阻更换为10Ω的电阻后,若滑片不动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就会大于2V ,为了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V 不变,应使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增大故滑片应向A 端移动。

[4]图象为反比例函数图象,故可得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5]图象中横坐标表示电阻,纵坐标表示电流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IR ,表示的物理量是电压。

(3)[6]当25ΩR =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2V 0.08A 25Ω

U I R =

==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1V 12.5Ω0.08A U R I =

=='滑

1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6V 保持不变,所给的定值电阻分别为10?、20?、30?、40?,则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至_____端(选填“A ”或“B ”);

(2)将10欧姆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2.5V ,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_____A 。他们将10?的定值电阻换为20?的定值电阻后,同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_____(选填“A ”或“B ”)移动到适当位置,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2.5V ;

(3)为了使所给的4个定值电阻都进行实验,所选的滑动变阻器的型号最适合的是_____ A .60? 2A B .40? 2A C .20? 2A

【答案】B 0.26 B A

【解析】

【分析】

【详解】

(1)[1]闭合开关前,滑片应该放在阻值最大处即B 处。

(2)[2]电流表选用的量程是0~0.6A ,图中的读数为0.26A 。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将10?的定值电阻换为20?的定值电阻后,电压表示数变大,为使电压表示数仍为2.5V ,应该将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即将滑片向B 端移动。

(3)[4]为使电压表示数保持2.5V ,滑动变阻器应该分得电压为6V-2.5V=3.5V ,

当定值电阻最大为40?时,电路中电流为

2.5V 0.0625A 40Ω

U I R =

==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为 3.5V ==56Ω0.0625A

U R I =滑滑 所以A 符合题意。

故选A 。

欧姆定律典型例题及答案

(北京市中考试题)电阻 R i 、R 2并联在电压为6V 的电源上,通过干路 0.75A , R i 的阻值是12Q ,则R 2的阻值是 ___________ .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 2 — 2—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 S 闭 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滑动时,电压表 ____________ (上海市中考试题) 如图2 — 2— 5,闭合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 电流表 A 的示数将 _________ .(选填 “变小”、“不变”或“变大”) R ',并联接到电路中,在 6 的电流是 例7 例8 动时, 例9如图2 — 2—乙两个电阻都为 R 。,再与变阻器 的过程中,电路总电阻 R 的变化范围是 A ? R 变大,R °> R > 0.5R 0 C . R 变大,但 R v 0.5R 0 例10 (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 ( ) B . R 变 小, 2R °> R > R 0 R v 0.5R 0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将 A . C . R',的滑片向右滑动 2—2 — 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 S 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 ( 欧姆定律典型例题 例2 (西安市中考试题)关于公式 R = U/I 的物理意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 C.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D.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比 例3 (西安市中考试题)若导体两端电压为 6V 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 0.1 A ,则该导体的电阻大小 为 ________ Q;若该导体两端电压为 3V ,则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 __________ A ;若两端电压为零,则该 导体的电阻为 _________ Q. 例4 (辽宁省中考试题)王明同学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 75Q 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 300 Q 、100 Q 、40Q 、35 Q 及15Q 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 _________ Q 和 ________ Q 两个电阻 ________ 联来获得;还可以选择其中 __________ Q 和 ________ Q 的两个电阻 _________ 联来获得. 例5电阻R i 和R 2串联后接入电路,如果它们两端总电流是 16V , R i 两端的电压是12V , R 2的电阻 是10Q,求R i 的阻. 图 2—2 — 3 )

欧姆定律单元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2Ω,R2=1Ω电压U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I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I'则I与I'的比值为() A.1:2 B.2:1 C.2:3 D.3:2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端电压保持不变已知R1:R2=1:4则开关S闭合前后通过R2的电流之比及R2两端的电压之比分别是() A.4:55:4 B.4:54:5 C.5:44:5 D.5:45:4 3.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另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装面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滑动变器的金属滑片上移时() A.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降低 B.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降低 C.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升高 D.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升高 4.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0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1.0A如果将电压减少到2.0V时导体中的电流为() A.2.0A B.0.25A C.3.0A D.0.50A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4.5V且保持不变电阻R1=5Ω变阻器R2的最大值为2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为保证电表安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A.2.5Ω~10Ω B.0Ω~20ΩC.2.5Ω~20Ω D.0Ω~10Ω 6.小明同学为了探究“保持电压不变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如图所示的情况下将A、B两点间10Ω的电阻更换为2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应当是()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B.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C.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7.有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将它接在6V的电源上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A如果把它们对折起来并拧成一股再接在这个电源上那么通过它的电流将是() A.0.5A B.1A C.2A D.0.25A 8.一只20Ω的定值电阻与一个最大阻值是60Ω的滑动变阻器并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两端之间滑动时总电阻的变化范围是() A.20~60Ω B.0~15ΩC.15~20 Ω D.0~20Ω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2Ω现将R1换成4Ω的电阻R2为保持电压的示数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 A.向a端滑动B.向b端滑动 C.保持原位不动 D.不可能使电压表示数不变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电压表示数分别U1、U2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I1、I2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深圳市龙华中学物理欧姆定律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深圳市龙华中学物理欧姆定律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15V保 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50Ω1A”,满足测量需求的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阻值为10Ω、20Ω、30Ω、40Ω的定值电阻各1个。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填“断开”或“闭合”)状态。 (2)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闭合S后,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________) (3)小明先探究“电阻R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将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作为R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测出电阻两端电压及对应电流,记录0 在下表中。 实验次序1234 U 3.0 4.0 5.0 6.0 V I0.300.410.59 A ①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此时流经电阻的电流为_____A。 ②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_____。 (4)小明再探究“电压U0一定,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①他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调节滑片P到适当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记入下表中。 ②断开开关S,小明用20Ω的电阻代替10Ω的电阻,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使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_____(填“增大”或“减小”),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实验次序1234

R/Ω10203040 I/A0.600.300.200.15 ③老师指出上表的数据中有一组数据不符合实际,你认为这是实验次序_____的数据。 ④若不更换实验器材和电路,在实验过程中小明为了能够利用上述4个定值电阻,顺利得到4组I、R数据、完成实验,所保持不变的电压U0的取值范围应满足_____。 【答案】断开;; 0.5;正比;增 大;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 4; 6.67V~10V; 【解析】 【详解】 (1)[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2]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即电阻变小,故变阻器左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由表中数据,电压表示数为: U IR =?, =0.60A10Ω=6V 故电压表选用大量程与电阻并联,连接如图所示: (3)[3]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1A,则此时流经电阻的电流为0.5A;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与考点归类复习

1.考点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其实验步骤分为( 1. A.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个步骤进行 B.保持电流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个步骤进行 C.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流不变两个步骤进行 D.保持电流不变、电阻不变和电压不变三个步骤进行 2.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1所示的图像。下列结论与图像相 符的是()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图1 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3.Ω 1A”字样。在a、b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R,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无论如何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A.一定小于1.5V B.一定大于1.5V C.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就可能达到1.5V D.增大接入电阻的阻值就可能达到1.5V 图2 考点2.欧姆定律的理解 4.关于公式R=U/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都无关 5.根据欧姆定律I=U/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考点3.图像法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6.右图是新型节能应急台灯电路示意图,台灯充好电后,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 的阻值R改变灯泡的亮度,假定电源电压、灯泡电阻不变,则灯泡两端电压U随R变化的图象 是( C ) 7.如图是R1和R2两个电阻中的电流随它们两端电压变化的I―U图象.从图3可知,电阻R1 R2(选填“<”、“>”或“=”). 8.小明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整理的实验数据绘制如图4所示 I-U关系图象,则甲、乙两个电阻串联后总电阻是_________Ω;这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压为 6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A;。________A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为6V这两个电 阻并联后接 在.

欧姆定律典型题

欧姆定律典型题 一、串联电路 1.如图所示,电阻R 1=12欧。电键SA 断开时, 通过的电流为安;电键SA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安。问:电源电压为多大电阻R 2的阻值为多大 2.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当滑片P 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安,电压表读数为伏,求: (1)电阻R 1和电源电压(2)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闭合电键S ,电流表示数为安。 求:(1)电压表的示数;(2)电阻R 2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到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有一个已达满刻度,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二、并联电路 1、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特,总电阻为欧姆,灯泡L 1的电阻为10欧姆,求: 1)泡L 2的电阻;2)灯泡L 1和L 2中通过的电流 ; 3)干路电流 ! 2、如图2所示电路,当K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伏, 电流表的示数为1A ; K 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 ⑴灯泡L 1的电阻 ⑵灯泡L 2的电阻 R 1 S R 2 P V A 图2 S R 2 R 1 A

3.阻值为10欧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安,现要把它接入到电流为安的电路中,应怎样连接一个多大的电阻 } 三、取值范围 1、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使用量程,电压表使用15V量程,电源电压为36V,R1为定值电阻,R2 为滑动变阻器,当R2接入电路的电阻是24Ω时,电流表的示数是,现通过调节R 2来改变通过R 1 的电 流,但必须保证电流表不超过其量程,问: (1)R 1的阻值是多大(2)R 2 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小不能小于多少 (3)R 2 取最小值时,电压表的读数是多大 ] 2、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R1=5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A、20Ω”,电源电压为并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求:①为保护电表,则滑动变阻器的变化范围为多少 ②当滑动变阻器R2为8Ω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少 ] 四、电路变化题 1、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是12V且保持不变,R1=R3=4Ω, R2=6Ω.试求: (1)当开关S1、S2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各是多少 (2)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各是多少 ? 图2

九年级欧姆定律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欧姆定律单元测试 题及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图 1 图2 图3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28分) 1、研究并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学发现,做出这一贡献的科学家是 ( ) A .安培 B .伏特 C . 欧姆 D .牛顿 2、如图1所示,当开关S 闭合后,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是 ( ) A .灯L 1两端的电压 B .灯L 2两端的电压 C .灯L 1和L 2两端的总电压 D .电源两端的电压 3、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 =U /R 可以导出R=U /I ,由公式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电流成反比 C 、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共同决定 D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4、如图2所示,某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时,误将电 流表和电压表调换了位置。闭合开关S 后,下列现象中会发生的是 ( ) A.电压表被烧坏 B.小灯泡不亮 C.小灯泡被烧坏 D.电流表被烧坏 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没有必要的是( ) A .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线,开关应靠近电源的正极 B .在无法估计被测电阻大小时,电流表、电压表应选用较大的量程 C .接电路时,先断开开关 D .将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滑片应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 6、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 A .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B .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C .改变待测电阻的阻值 D .保护电路 7、 图3所示的是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AB 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 0为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示压力的大小。则当握力F 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

三明物理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三明物理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难) 1.小红和同学们用“伏安法”测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电源电压保持9V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40Ω、1A”,连接电路如图甲所示。 (1)如图甲是小红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图。图中只有一处连接错误,请在错误处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_________________(注意不能与其它导线交叉);(2)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过了一段时间,灯突然熄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变为0,则产生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只有灯泡或滑动变阻器发生故障); (3)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并绘制出了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_______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向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小灯泡变化的阻值?R L滑动变阻器变化的阻值______________?R滑(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小红又找来10Ω、20Ω、40Ω定值电阻想要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只将10Ω的定值电阻代替小灯泡连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U0=4V。接下来断开开关,取下10Ω的定值电阻,换成20Ω的定值电阻,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不变,则闭合开关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在用40Ω的定值电阻替换20Ω的定值电阻时,他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不能调为U0。为完成四次探究,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一项是_________; A.如果只更换电源,则更换的电源电压范围是4~8V B.如果只调整电压表的示数,则应该控制电压表示数U0的范围为4.5~9V C.如果只更换滑动变阻器,则更换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至少为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至少为0.4A D.如果只更换定值电阻,则更换的定值电阻阻值范围是6.67~32Ω (5)实验结束后,小红还想知道所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与铭牌标注是否一致,但是发现电源意外损坏了,于是他找来另一个未知电压的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并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请你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已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 ①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最右端,闭合开关,记录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1; ②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__________,记录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2; ③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滑动=__________(用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doc

欧姆定律 知识框架 R 一定时, I 与 U 成正比 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U 一定时, I 与 U成反比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①公式中的 I 、U 和 R 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 公式:(变形式,)② I 、 U 和 R 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 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成立条件: I 、 U、 R是对应同一个导体或同一部分电路上的物理量 原理: 伏安法测电阻电路图: 应用实验步骤: 串联电路: R=R+R +R++R 1 2 3 n 串、并联电路的电阻 并联电路:= == 欧姆定律的规律: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 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 R=U/I )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I=U/R )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人体的安全电压≤36V 安全用电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 注意防雷 (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目的研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②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 实验步骤的电压成整倍数变化③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读 出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与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分析论证电压有关,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成正比关系。实验电路图 图 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目的研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n 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②闭合开关后,换不同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整倍变化 实验步骤③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定值电阻的两端电压不变 ④把对应着不同阻值的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 电流和电阻有关, 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即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分析论证实验电路图 图 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作用: 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改变R 两端的电压大小;保护电路,使电路中的电流不至于过高。注意事项:

【物理】欧姆定律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

【物理】欧姆定律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 【答案】 C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是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灯泡分压,当滑片向左滑动,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分压减小,灯泡分压变大,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电阻变大时,电流减小,减小的电阻分压减小。 2.我国刑法规定,从201年5月1日起,驾驶员醉酒后驾车要负刑事责任.为了打击酒驾行为,交警常用酒精浓度监测仪对驾驶人员进行酒精测试,如图甲所示是一款酒精浓度监测仪的简化电路图,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酒精气体浓度传感器(气敏电阻),R的阻值与酒精浓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接通电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酒精浓度减小时,R的阻值减少 B. 当酒精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大 C. 当酒精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 当酒精浓度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酒精气体的浓度越小传感器的电阻越大,故A错误;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传感器的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为定值电阻的阻值,它是不变的,故B错误;

由题知,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越小,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越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即电压表示数越大;故C 正确; 当酒精气体浓度增大时,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减小,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减小,电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传感器的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图象可知酒精气体的浓度越小传感器的电阻越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的变化、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再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变化. 3.如图所示,若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 A. 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B. 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C. 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D. 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V1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由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变阻器分担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2示数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所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就变大,即电压表V1示数变大; 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所以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就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就变大。BCD不符合题意,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串联电路的电阻起分担电压的作用,电阻越大,分担的电压就越大. 4.标有“6V 1.5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把这样的三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12V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阻和实际功率约为()

《欧姆定律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两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都向右滑动时,灯泡L1和L2的亮度变化是() A、L1和L2都变亮 B、L1和L2都变暗 C、L1变亮,L2变暗 D、L1变暗,L2不变 第1题第3题第4题 2.小明在研究“并联电路”特点时,用电流表测得通过灯泡L1、L2中的电流分别为1A和2A,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干路电流为3A B.L1的电阻小于L2的电阻 C.L1两端的电压小于L2两端的电压 D.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一定不同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4.5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是3V,则() A、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 B、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5V C、向右移动滑片P,电流表压数变小 D、向右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变大 4.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某两点之间来回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5~1.5安,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6~3伏.则电源电压为() A.6伏 B.7.5伏 C.9伏 D.15伏 5.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 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A的电阻大于导体B的电阻 C.当在导体B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B的电流为0.1A D.将A、B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 第5题第6题第7题 6.一次实验中,郝奇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1=8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0Ω.他所选用的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

上海长兴中学物理欧姆定律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上海长兴中学物理欧姆定律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难) 1.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几百欧的电阻R x。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为3V)、学生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学生用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滑动变阻器R1和电阻箱R2(0~9999Ω5A)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1)小明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如图是小明连接的电路。接通电路后,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2V。请你判断: 电路中哪一个元件发生了什么故障?答:______; (2)在排除故障换用新元件后,经检查电路完好。闭合开关,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至最小,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流太小的原因是______。所以按小明所选的器材不能用伏安法测出该电阻的值; (3)请你帮助小明在实验室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测出该电阻的值; (a)画出实验电路图______; (b)实验步骤:按图连接好电路;闭合S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显示合适的值;断开S1闭合S2,______;读出电阻箱的阻值R; (c)写出待测电阻R x的表达式:______。 【答案】电流表短路待测电阻阻值太大保持滑片位置不 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与闭合S1时相同R x=R 【解析】 【分析】 (1)常见电路故障有断路与短路,根据电路故障现象分析电路故障原因。 (2)根据欧姆定律,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若电路的电阻增大,则电路中的电流减小,若电阻值很大,则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小。若电流值小于电流表的分度值时,将无法准确地测出电流值。

最新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最新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500Ω的电阻R x.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两节,学生用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学生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滑动变阻器R1(10Ω、1A )、电阻箱R2(0~9999Ω)以及单刀双掷开关各一只,开关、导线若干。以下四种电路中,可以较准确地测出R x阻值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只有② 【答案】D 【解析】【解答】解:①由电路图可知,被测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R x 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通过电路的电流,但由于R x=500Ω>>R1=10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几乎不变,无法多次测量减小求平均值; ②由电路图可知,闭合总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可以使电压表分别测量R x两端电压和电源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可知电阻箱两端电压,已知电阻箱的阻值和两端电压,根据欧姆 定律即可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最后利用即可求出被测电阻,由于电阻箱的阻值变化范围比较大,可以改变电阻箱的位置起到多次测量减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③由电路图可知,电阻箱与被测电阻并联,闭合总开关,当单刀双掷开关与R x连接,读出电流表示数,当单刀双掷开关与R2连接,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表示数与原来的示数相同,读出电阻箱R2值,即为R x的阻值,可以进行多次测量;由于电阻箱R2的阻值不是连续的,则测量的值只能精确到1Ω; ④由电路图可知,电阻箱与被测电阻并联,闭合总开关,当单刀双掷开关与R x连接,电压表测量R x两端电压,读出电压表示数;当单刀双掷开关与R2连接,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调节R2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与原来的示数相同,读出电阻箱R2值,即为R x 的阻值,可以进行多次测量;由于电阻箱R2的阻值不是连续的,则测量的值只能精确到1Ω;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知,可以较准确地测出R x阻值的是②。 故答案为:D。 【分析】要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需要测量测未知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各选项的电路逐个分析判断. 2.在一次物理实验中,小于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磁铁的B端有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欧姆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设电阻 两端的电压为U ,通过R 的电流为I ,改变滑动变阻器 R ?连入电路的 阻值,记录下多组实验数据。某同学对其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其中 正确的是( ) A .当U 增大n 倍,R 就减小为原来的1/n B .不论U 怎样变化,U 与I 的比值不变 C . R 跟U 成正比、跟I 成反比 D .当U 为零时,I 为零,R 也为零 2. 如图所示,电源 电压不变,要使电流表的读数最大, 下列做法中正 确的是( ) A . S 、S 2都断开 B . S l 断开,S 闭合 C . S l 闭合,S 2断开 D . S l 、E 都闭合 3. 一根铜线和一根镍铬合金线, 长短粗细都相同,把它们串联在电路 中,铜导线中的电流为I I ,两端的电压为U i ;镍铬金合线中的电流为 ∣2 ,两端的电压为U 2 ,则I i 与∣2 , U i 与U 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I 1 = I 2,U 1 =U 2 B . I 1 = I 2,U 1 :::U 2 4.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 R =30,R 2=60。当开关S 与S 2 闭合、S 3断 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当开关S 与S 3闭合、S 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 数为I 2。则I 1与I 2的比值为( ) A . 1 : 2 B . 2: 1 C . 2: 3 D . 3: 2 5.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 端滑动过程中,电流表 A 和A ,电压表V 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 . 6V~0V B . 6~2.4V C . 6V~3.6V D . 3.6V~2.4V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 S 、S 2闭合,S 3断 本章测试 c . 11 ∣2 ,U 1 =U 2 D . I 1 l 2,U 1 :: U 2 A . A 示数变小, A 示数变小, V 示数不变 B . A 示数未变, A 示数变小, V 示数不变 C . A 示数不变, A 示数变大, V 示数变小 D . A 示数变小, A 2示数变大, V 示数变小 6 . 如图中的滑动变阻器 R 的阻值是20^1 ,电阻R 1 =300",电源的 &电阻R 接在电压为U 的电源两极上, 电压是6V 且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 a 端滑到b 端,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是( R 1中的电流为I 。当将另一电

《欧姆定律》单元测试题

图7-22 图7-23 图7-21 《欧姆定律》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17分) 1.电视信号在天线上感应的电压约为0.1 mV ,合 V .经验证明, 只有 的电压对人体来说是安全的.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V .家庭中常用的一种灯泡的电阻是1210Ω,若用KΩ作单位,可以写成 KΩ. 2.如图7-21,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 1 = R 2 = R 3 = 10Ω。要使R 2、R 3并联,应闭合开关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要使R 1、R 2串联,开关S 1、S 2应 (填“断开”或“闭合”),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2;则I 1︰I 2 3.小辉同学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实验方案和操作过程均正确,两表的连接和示数如图7-22所示. 这个实验可以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你这样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某同学在用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0~3V 和0~15V )测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电池组的电压时,记录的是10V 。他出现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实际电压应是___________。 5.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 ,在电压U 一定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R 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I 越 。两个电阻R 1和R 2(R 1>R 2)串联接入电路中,通过R 1的电流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R 2的电流。. 6.某用电器的电阻是120Ω,要使电路中的总电流的1/5通过这个用电器,就跟这个用电器 联一个 Ω的电阻;若要使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总电压的1/5,则应跟这个用电器 联一个 Ω的电阻.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进行家庭电路的装修时,如果不小心使白炽电灯灯座的两根电线相接触,闭合开关接通电源,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A .电灯的灯丝被烧断 B.电灯正常发光 C. 电灯发出暗淡的光 D.保险丝熔断 2.小强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按图7-23连接好了电路,合上开关S 后,发现两灯均不发光.为检测出电路故障,他将电压表接到灯L 1两端来测量电压,发现电压表有明显示数,而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A.灯L 1短路 B.灯L 2断路 C.电流表烧坏了 D.灯L 1断路 3.如图7-24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N 端滑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 况是( ) 图7-24

初二物理欧姆定律的知识点

初二物理欧姆定律的知识点 初二物理欧姆定律的知识点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根两端电压的关系试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 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1安=1 伏/欧。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 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 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 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 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串联 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原因是几个电阻 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都要小)

④、分压作用:R1/R2=U1/U2, ⑤、电流之比为I1∶I2=1∶1;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欧姆定律典型例题及答案

图2—2—3 欧姆定律典型例题 例2 (西安市中考试题)关于公式 R =U/I 的物理意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 C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D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比 例3 (西安市中考试题)若导体两端电压为6V 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0.1 A ,则该导体的电阻大小为________Ω;若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V ,则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________A ;若两端电压为零,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 例4 (辽宁省中考试题)王明同学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75Ω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300Ω、100Ω、40Ω、35Ω及15Ω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_Ω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还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_Ω的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 例5 电阻R 1和R 2串联后接入电路,如果它们两端总电流是16V , R 1两端的电压是12V ,R 2的电阻是10Ω,求R 1的阻. 例6 (北京市中考试题)电阻R 1、R 2并联在电压为6V 的电源上,通过干路的电流是0.75A ,R 1的阻值是12Ω,则R 2的阻值是________. 例7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2—2—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电压表 例8 (上海市中考试题)如图2—2—5,闭合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 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 “变小”、“不变”或“变大”) 例9 如图2—2—7,两个电阻都为R 0,再与变阻器R ′,并联接到电路中,在R ′,的滑片向右滑动 的过程中,电路总电阻R 的变化范围是 ( ) A .R 变大,R 0>R >0.5R 0 B .R 变小,2R 0>R >R 0 C .R 变大,但R <0.5R 0 D .R 变小,R <0.5R 0 例10 (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2—2—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将 ( )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图2—2—5 图2—2—7 图2—2—8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对“篮球在空气中是否受受到浮力”进行探究,由此进行一系列的思考与实验,并最终设计出可直接测量空气密度的简易“空气密度仪”。 (1)如图甲,将一个带阀门的篮球放在天平的托盘上,阀门连接未充气的气球,且处于关闭状态。加砝码使天平平衡。打开阀门,气球变大(假设篮球体积不变),天平指针向 ______偏转。指针偏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量篮球受到浮力大小,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电路中电源电压U为6V,R 是力敏电阻,其阻值与所受压力F压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当左盘中篮球未给气球充气时,电流表示数为0.2A,此时压敏电阻R大小为20Ω;当篮球给气球充气到体积为篮球2倍时(篮球体积不变),电流表示数为0.15A,力敏电阻R所受压力F B与篮球对左侧托盘的压力F A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则定值电阻R0阻值为______Ω,篮球所受浮力为______N。(3)图乙中篮球与气球内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并控制气球体积为篮球的2倍,在电压表指针所指的刻度盘上标上对应的空气密度值,就制成了一台测量当地空气密度的“空气密度仪”。若用此装置测量大于1.29kg/m3的空气密度,指针大概应在______(A/B)处。【答案】右气球受到浮力变大 10 0.09 A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打开阀门,气球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气球受到的浮力变大,蓝球对托盘的压力变小了,故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2)[3]压敏电阻R 与定值电阻R 0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定值电阻的电压,当左盘中篮球未给气球充气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 0116V 20100.2A U R R I = -=-Ω=Ω [4]由图丙知此时 F 1B =309N 当篮球给气球充气到体积为篮球的2倍时(篮球体积不变),电流表示数为0.15A ,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 2026V 10300.15A U R R I = -=-Ω=Ω 由图丙知此时 F 2B =300N 由图丁知 F B =50F A 故 11A 309N 5050B F F == 22A 300N 5050 B F F = = 托盘A 所受压力的变化量 ?F A = 309N 50?300N 50 =0.18N 篮球给气球充气到体积为篮球的2倍,由阿基米德原理,即篮球所受的浮力为 F 浮= 1 2 ×0.18N=0.09N (3)[5]气球体积为篮球的2倍,即气球的体积不变,现用此装置测量大于1.29 kg/m 3的空气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气球受到的浮力变大,篮球对托盘的压力变小,力敏电阻R 所受压力F B 也变小,可知压敏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电路的电流变小,根据U =IR ,定值电阻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故用此装置测量大于1.29 kg/m 3的空气密度,指针应在电压表盘1.29刻度线的左侧, 即A 处。 2.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15V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50Ω 1A ”,满足测量需求的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阻值为10Ω、20Ω 、30Ω 、40Ω 的定值电阻各1个。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知识讲解

欧姆定律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设计实验:因电流与电压、电阻均有关系,我们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 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2个)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 电路图: 4.进行实验: ①按图连好电路,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开关闭合之前要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实物图如下所示。 ②保持电阻R1=5Ω不变,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V、2V、3V,并读出电流表相应的数值、填表。 R1=5Ω 次数电压U/V 电流I/A 1 1 0.2 2 2 0.4 3 3 0.6 改变电阻,使R2=10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V、2V、3V,并读出电流表相应的数值、填表。 2 次数电压U/V 电流I/A 1 1 0.1 2 2 0.2 3 3 0.3 5.根据数据画出I-U

6.得出结论: 在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要点诠释: 1.任何电学实验,在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应调节到阻值最大处,这样可以保护电路。 2.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两点:①保护电路;②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3.如果只凭一组数据,就得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结论,缺乏普遍性,所以本实验用不同阻值的电阻,重复实验操作,这样得出的数据更具普遍性。 4.要会根据I-U图,判断电阻值的大小。 如图,通过相同的电流时,U B>U A,所以R B>R A 知识点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提出问题:电流和电阻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猜想与假设: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设计实验:仍使用控制变量法,即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研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路图: 4.进行实验: ①按图接好电路。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开关闭合之前要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实物图如下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