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剧大赛活动方案

校园心理剧大赛活动方案
校园心理剧大赛活动方案

校园心理剧大赛活动方案

校园心理剧是一种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形式,通常通过角色扮演唤起参与者相应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其题材可以是表现学生青春期迷茫心理,或反映校园学习和生活矛盾,或反映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或美美好生活、传统美德等,寝室、教室、自习室等皆有故事。学生们通过自编、自导、自演,将发生在他们身边熟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故事融入剧中,从中体验心理的细微变化,进而达到宣泄、释压并从中领悟一定道理的目的,是一种富有成效和极具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为了能够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繁荣校园文化,丰富校园生活,我校将于第五届

5.25 心理健康活动月(20**年5月)期间举办海南中学首届校园心理剧大赛。本届大赛旨在增强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展现当代中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情境,激发全体学生对自己以及身边的同学心理健康的关注、重视和自我保健,并以此提升到对生命的关注和呵护。

一、大赛主题:阳光生命,和谐校园。关爱生命,关爱心灵,拥抱阳光;用真心演绎身边的故事,用感动传递心灵的力量。

二、参赛对象:高一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参赛。初中年级,由心理组选派班级参加(友好参赛,不占用高中班级的获奖名额)。

三、参赛要求本次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暨汇报大赛三个环节。初赛:参赛班级每班报送一个剧本参赛。评出15个班级的剧本进入复赛。

1)剧本内容要求健康向上,反映当代初高中学生的生活,突出初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反映出主人翁心理变化的过程,给人以启迪。内容力求新颖、有创意。

2)剧本时间应控制在8-12分钟,主要角色人数控制在8人之内。

3)各参赛班级的剧本内容若有重复,以报名的先后顺序为准,后报名的班级须更换剧本。

4)若剧本为原创作品,应在报名时说明为原创,以参评最佳剧本奖。复赛:进入复赛的班级进行剧本表演。评出8个班级进入决赛。

1)参赛队自备剧目所需道具、服装以及背景音乐等。

2)参赛队提前做好配音录制工作,表演时原声与录制音同时展现。决赛暨汇报大赛:进入决赛的班级(高中8个,初中2个)进行决赛暨汇报表演。

三、具体安排

1、宣传及准备阶段:20**.

3.7-20**.

3.18

2、报名及上交剧本阶段:20**.

3.18-20**.

4.7 请参赛班级的心理委员将报名表、参赛剧本、演员名单、负责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等资料于4月7日前交至教务科陈韵君老师处(综合楼二楼教务科,联系电话65883641),同时上交一份电子稿

(邮箱:rose.rah@163.);初中参赛班级相关材料交至邓婷婷老师处(初一年级班主任办公室,邮箱:8833843@qq.)

3、初赛:20**.

4.8-20**.

4.11 剧本筛选阶段

4、复赛:20**.

5.5-20**.

5.6 地点:艺术活动中心

5、决赛暨汇报大赛:20**.

5.27 地点: 艺术活动中心

四、奖项设置:团体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单向奖:最佳剧本奖1名、最佳表演奖1名、最佳舞台效果奖1名、最具感染力奖1名。

获奖班级和个人将获得由学校颁发的荣誉证书及精美奖品。

五、评分标准:

1、内容:思想内容健康向上且特色鲜明,有一定的思想性、启发性;

2、主题:紧密联系校园生活实际,真实反映初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语言:语言吐字清楚,生动活泼,幽默机智,感染力强;

4、表演:表演具有感召力,能充分体现角色心声;

5、服装道具:服装道具齐备且富有创意

6、剧本若为原创加5分

六、评委老师及特邀嘉宾:

1、评委老师:政教科(处)、心理组老师

2、特邀评委:艺术组老师

3、汇报赛特邀嘉宾:校级领导、心理教育界专家、团委书记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