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5.3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研究实际气体性质首先要求得出精确的状态方程式。对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己作了百余年的研究,导得了许多不同形式的方程,至今仍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得出状态方程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利用由实验得到的各种热系数数据,按热力学关系组成状态方程。这种方法己在4-4节作过简单的介绍;二是从理论分析出发,考虑气体分子运动的行为而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引入一些常数加以修正,得出方程的形式,引入常数的值则根据实验数据确定。这一节着重介绍这一种方法。

5.3.1 范德瓦尔斯状态方程

1873年范德瓦尔斯针对理想气体模型的两个假定(分子自身不占有体积;分子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考虑了分子自身占有的体积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了修正。分子自身占有的体积使其自由活动空间减小,在相同温度下分子撞击容器壁的频率增加,因而压力相应增大。

如果用表示每摩尔气体分子自由活动的空间,参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压力应为。另一方面,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使分子撞击容器壁面的力量减弱,从而使气体压力减小。压力减小量与一定体积内撞击器壁的分子数成正比,又与吸引它们的分子数成正比,这两个分子数都

与气体的密度成正比。因此,压力减小量应与密度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与摩尔体积的平方成反比,用表示。这样考虑上述两种作用后,气体的压力为

或写成

(5-24)

这就是范德瓦尔斯导出的状态方程式,称为范德瓦尔斯状态方程式。它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基础上又引入两个常数:;

做范德瓦尔斯常数,其值可由实验测定的数据确定。

范德瓦尔斯方程的引出,是从理论分析出发导出气体状态方程的一个典型例子。范德瓦尔斯方程只不过是用两个常数很粗略地考虑了气体内分子运

动的行为,所以还不能精确地表述气体的关系。但是,它为用理论方法研究状态方程开拓了道路。特别是它在定性上能反映出物质气—液相

变的性质。按照范德瓦尔斯状态方程在图上作出的定温线称为范德瓦尔斯定温线。因为该方程可以展开成摩尔体积的三次方程。

所以范德瓦尔斯定温线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有图5-2所示的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在温度较低的范围内,定温线如曲线所示。它有一个极小值点和一个极大值点。直线与曲线的转折部分围成

两块相等的面积与。这样,段对应于液体状态;段对应于气体状态;而、两点分别对应于饱和液及饱和气状态。一

般实验测定的液—气相变是沿直线进行的。虽然范德瓦尔斯方程给出的相转变过程与实验测定的存在偏差,但在精确的实验中仍可观

测到中邻近点的一段,和中邻近点的一段,即所谓过热液及过冷气阶段。

第二种类型如图中曲线所示。它是由第一种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其中极小值点与极大值点逐渐接近,当温度升至某一定值时两极

值点重合而形成的曲线。这条曲线对应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极值点重合点称为临界点,它是临界定温线上的拐点。在临界点有:

(5-25)

及 (5-26)

临界定温线的段对应于液体状态,段对应于气体状态。

第三种类型的曲线如图中曲线所示,它对应的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曲线上不存在极值点及拐点,这表明,在温度高于临界温度的范围内物质总是呈现为气态。

将范德瓦尔斯代入式(5-25)及(5-26)然后联立求解,可得

(5-27)

(5-28)

式中、是临界点的温度和压力值,称为物质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历力。在临界点物质骤然全部地发生气—液相转变,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临界乳光现象发生,由此可测定出临界点参数。在测定出临界温度和压力以后,可按上式计算出范德瓦尔斯常数。表5-1列出的常用气体的范德瓦尔斯常数即是按临界点参数计算得出的。

5.3.2 其它状态方程

范德瓦尔斯方程的重要价值在于它开拓了一条研究状态方程的有效途径,在它以后,许多研究者对其作了进一步的修正,或引用更多的常数来表征

分子运动行为,提出了许多状态方程。这些方程具有更高的精度,有的可以较精确地表达气、液状态下工质的关系,用以制定工质的热力性质图、表。作为举例,下面仅列出其中的两个方程。

1949年瑞里奇邝(O.Redlich-J.N.S.Kwong)对范德瓦尔斯方程进行改进,提出只有两个具体常数的方程

(5-29)

简称方程,其中常数、可按临界点特性式(5-25)、(5-26)导得:

(5-30)

(5-31)

据报导,在临界温度以上,对于任何压力方程都给出令人满意的计算结果。令人满意的精确度,再加上简单的形式,使这个方程在工程应用中引人注目。

贝蒂.布里奇曼(J.A.Beattie-O.C.Bridgeman)状态方程为一多常数方程。

(5-32)

方程中,表达气体分子间的作用不是用两个常数,而是引入了两个密度的线性函数和,表示分子的作用与密度有关。此外方程

中还对气体常数进行了修正,即。这是考虑到缓慢运动的分子相碰时,它们的运动

会相互影响,分子就像联成聚集体一样。这与气体分子数量改变具有相同的效应,因此可以认为气体常数是变化的。实验资料表明,气体常数的变化与密度成正比,与热力学温度的立方成反比。

方程中,除气体常数之外还引入了五个常数( 、、、和),它们的数值可参阅有关书籍(如参考文献[11])。在气体摩尔体积超过临界摩尔体积(见附录表7)两倍的气体状态范围内,这个方程是相当精确的。

己提出的气体状态方程数目繁多,有的引用了十个以上的常数。它们在不同的范围内可以达到相当高的精确度。

例题5.4 体积的容器内盛有1 氧气,在下测得其压力。试分别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范德瓦尔斯方程及方程计算容器内氧气压力及它们的计算误差。

解:(1)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

计算误差 %

(2)按范德瓦尔斯方程计算

由表5-1查得、0.03184

计算误差%

(3)按方程计算

由附录表8查得,氧的临界参数、。按式(5-30)及(5-31)可得

= 19.82

计算误差%

5.3.3 维里(Virial) 状态方程

1901年,卡末林·昂尼斯(Kammerlingh Onnes)提出以幂级数形式来表达状态方程,即

(5-33)

式中系数、、等只是温度的函数,称为第二、第三、第四等维里系数。这种形式的状态方程称为维里状态方程。维里状态方程的项数可以按照要求方程的精确程度来选定。各维里系数可依据实验数据拟合确定。维里系数的物理意义在统计物理学中有一定的解释,例如,第二维里系数反映一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气体性质与理想气体的偏差,第三维里系数反映三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偏差,等等。因此,维里系数还可以用理论导出,目前用统计力学方法已能计算到第三维里系数。

许多研究者将他们提出的状态方程表达成维里形式,如1955年马丁(J.J.Madin)与我国学者侯虞均合作提出的马丁-侯( )方程

(5-34)

式中:

其中包含、、、、、、、、,共9个常数,这些常数可依据临界点参数及饱和蒸气压数据确定。方程提出后,马丁和候虞均又分别对方程进行过改进。这个状态方程对于烃类物质及各种制冷剂都具有较高的精度。

各种状态方程也都可以展开成维里方程的形式。例如范德瓦尔斯方程可以展开成如下维里形式:

5.3.4 对比态状态方程

研究表明,各种物质的热力性质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称为热力学相似。这种相似性表现在用无量纲的对比参数来表达热力性质时,各种物质的热力性质可以用同一个方程式来表达,方程中不包含任何与物质种类有关的常数。对比态状态方程就是用无量纲对比参数表达的、各种物质通用的状态方程式。

用以表达关系的对比参数有对比压力、对比温度、对比体积及压缩因子。其中对比参数

、、都是

各点参数与临界点相同参数的比值;而压缩因子则是工质体积与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得的体积值的比值。压缩因子表达了实际工

质性质与理想气体性质的偏差,值偏离1愈远,工质的性质偏离理想气体愈远。

图5-3将在实验中对不同气体测得的、、、数据整理成对比参数、、的形式表示出来。结果表明,在图上各种气体等

值的定对比温度线相互重合(平均偏差在5%以内)。这一实验结果可以表述为:具有相同对比压力和对比温度时,各种气体的压缩因子相等。这个由

实验得出的规律称为对应态定律,其数学表达为

(5-35)

式(5-35)即为对比态状态方程的一种表达形式。附录图1给出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为参变量的通用压缩因子图,它是对比态状态方程的

图线表达,可供计算使用。

由通用压缩因子图可以看出:当、的低压范围内,,即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的误差小于5%;当时,

在较大压力范围内值与1非常接近,即在较大压力范围内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这个温度被称为波义耳温度;在临界点附近值最小,

远小于1,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偏差最大;在高压区值恒大于1。

对比态方程的通用性是它的优点,对各种工质只需知道它们的临界点参数就可应用它进行热力性质计算。因为各种物质间的热力学相似性只是近似的,仅包含两个对比参数的对比态方程不能给出较精确的计算结果。为此,一些研究者在方程中引入一些表征气体分子结构或运动特征的无量纲量,组成有较多参数的,精度较高的对比态方程式。哈尔滨工业大学严家禄教授提出的气体通用状态方程就是一个应用范围广、精度高的对比态方程。

(5-36)

式中

是临界点压缩因子。

对于单原子气体,双原子气体,多原子气体。

为波义耳温度。

用严家禄方程对氢、氦、空气、、、,及烃类、氟里昂类气体进行计算,得到的精确度较方程更高,而且使用的参数范围也更广。

例题5.5 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在、时的比体积,并用通用压缩因子图进行修正。

解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

由附录表8查得的临界参数为

其对比参数为

由通用压缩因子图(附录图1)查得

故修正后比体积为

由于状态方程在工质热力性质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众多研究者己提出的各种形式的状态方程数量极多,适用范围及精确程度各异,在应用中可查阅相关文献选用适当的状态方程。

专题三:气体实验定律_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专题三: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基础回顾]: 一.气体的状态参量 1.温度:温度在宏观上表示物体的________;在微观上是________的标志. 温度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表示方法,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T = ________.而且ΔT =____(即两种单位制下每一度的间隔是相同的). 绝对零度为____0 C,即___K ,是低温的极限,它表示所有分子都停止了热运动.可以无限接近,但永远不能达到. 2.体积:气体的体积宏观上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观上则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摩尔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均为_________. 3.压强:气体的压强在宏观上是___________;微观上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压强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①气体分子的__________,②分子的_________. 二.气体实验定律 1.玻意耳定律(等温变化)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跟体积成______;或者说,它的压强跟体积的________不变.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2.查理定律(等容变化) (1)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0 C ,增加(或减少)的压强等于它在_____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2)采用热力学温标时,可表述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3)推论: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初状态(P ,T )开始,发生一等容变化过程,其压强的变化量△P 与温度变化量△T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 3.盖·吕萨克定律(等压变化) (1)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0 C ,增加(或减少)的体积等于它在_____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2)采用热力学温标时,可表述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它的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3)推论: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初状态(V ,T )开始,发生一等压变化过程,其体积的变化量△V 与温度变化量△T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 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 能够严格遵守___________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从微观上看,分子的大小可忽略,除碰撞外分子间无___________,理想气体的内能由气体_____和_____决定,与气体_____无关.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实际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 2 2111T V P T V P = 3.密度方程: 2 22111ρρT P T P = [重难点阐释]: 一.气体压强的计算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第1章第零定律与物态方程 一、基本要点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1.系统的状态和状态函数及其性质 系统的状态—就是系统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综合表现,它采用系统的宏观性质来描述系统的状态,系统的宏观性质,也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系统的宏观性质(状态函数)—就是由大量(摩尔级)的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集合体所表现出的集团行为,简称"热力学性质"或“热力学函数”如p、V、T、U、H、S、A、G等。 Z=f(x,y)表示一定量、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其任意宏观性质(Z)是另两个独立宏观性质(x,y)的函数。状态函数Z具有五个数学特征: (1),状态函数改变量只决定于始终态,与变化过程途径无关。 (2),状态函数循环积分为零,这是判断Z是否状态函数的准则之一。 (3),系Z的全微分表达式 (4),系Z的 Euler 规则,即微分次序不影响微分结果。 (5),系Z、x、y满足循环式,亦称循环规则。 2.热力学第零定律即热平衡定律: 当两个物态A和B分别与第三个物体C处于热平衡,则A和B之间也必定彼此处于热平衡。T=t+273.15,T是理想气体绝对温标,以"K"为单位。t是理想气体摄氏温标,以"℃"为单位。 绝对温标与摄氏温标在每一度大小是一样的,只是绝对温标的零度取在摄氏温标的 -273.15℃处,可以看出,有了绝对温标的概念后,只需确定一个固定参考点(pV)0p=0,依国际计量大会决定,这个参考点选取在纯水三相点,并人为规定其温度正好等于 273.16K。 3.理想气态方程及其衍生式为: ;式中p、V、T、n单位分别为 Pa、m3、K、mol;R=8.314J·mol-1·K-1,V m为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 m3·mol-1,ρ为密度单位kg·m-3,M 为

高中物理 范德瓦尔斯方程与真实气体状态研究

实验七 范德瓦尔斯方程与真实气体状态研究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等温线 2. 范德瓦尔斯方程曲线的描绘 3. 观察物质汽液态相变过程 二、实验原理 一般气体,在密度不太高,压力不太大(与大气压比较)和温度不太低(与室温比较)的实验范围内,遵守玻意耳定律、盖·吕赛克定律和查理定律。我们把在任何情况下都遵守上述三条实验定律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对于质量为m ,摩尔质量为M 的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 m PV RT M = (1) 其中,P 为气体的压强,V 为气体的体积,R 为普适气体衡量,T 为热力学温标,单位是开尔文。但真实气体只是在温度不太低,压力不太高的条件下,才能遵守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是等轴双曲线,而真实气体的等温线,并非都是等轴双曲线。研究真实气体的等温线,就可了解真实气体偏离理想气体定律的情况,从而对真实气体的性质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因此,理想气体方程应用到真实气体,必须考虑到真实气体的特征,予以必要的修正。上世纪以来,许多物理学家先后提出了各种不同的修正意见,建立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气体状态,其中形式较为简单,物理意义比较清楚的就是范德瓦尔斯方程: ()22v a P V vb vRT V ??+-= ?? ? (2) 式中的b 是考虑到气体分子本身体积的修正量,对于给定的气体,b 是一个恒量,可由实验来测定,一般约等于1摩尔气体分子本身体积的四倍。另一常数a 是由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引起,决定于气体的性质,可由实验来测定。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其摩尔数M m v = 。 图1 CO 2实验等温线 图2 范德瓦尔斯三次方程

范德瓦尔斯方程等温线与真实气体的实验等温线作比较(见图1),二者都有一条临界等温线。在临界等温线以上,二者比较接近;在温度很高时,二者之间没有区别。在临界等温线以下,二者却有显著的区别。范德瓦尔斯等温线的ABCDE 是一个三次曲线,如图2,曲线中BCD 段的斜率为正,意味着体积愈膨胀,压强越大,因而无法平衡。而AB 和DE 段是亚稳态,只可在谨慎的实验条件下才能实现,但极易失稳。真实气体的等温线有一个液化过程,也就是说有一个汽液共存区域,在汽液共存区当体积逐渐减小时,压力基本不变,近似为一水平直线(图2中ACE ),该线被称为汽液共存线,它不能由范德瓦尔斯方程给出,其高度P 可用相平衡条件求得。范德瓦尔斯方程也可以写成: 22 vRT v a P V vb V =-- (3) 公式右边第一项为动理压强P K ,在V →vb 时,P K →∝,反映了原子的不可入性。第二项为内压强P u ,是负的。在温度不太高时,它叠加到前一项,使P-V 曲线在高密度区出现凹陷。在一般实验中这一段曲线(ABCDE )观察不到。 当温度足够高时,上述凹陷不出现,P-V 等温线呈单调下降(近似为理想气体状态曲线)。在这两种情况之间,存在一条临界等温线,其中有一拐点C (见图1),称之为临界点。在拐点K 处曲线的一阶、二阶导数皆为零。所以应有: ()22320P vRT v a T V V V vb ???=-+= ????- (4) ()22324260P vRT v a T V V V vb ???=-= ??-?? (5) 再由范德瓦尔斯方程可得临界点: 温度 8/27K T a R b = (6) 体积 3K V v b = (7) 压强 2/27K P a b = (8) 如果测绘出等温线,则可以从实验曲线中求得临界温度、临界体积、临界压强。并从 (6)(7)(8)公式中可求出范德瓦尔斯方程中的a 、b 修正值,以及实验气体的摩尔数v 。 三、实验仪器: 1、范德瓦尔斯方程真实气体实验仪, 2、恒温水槽, 3、智能数字压力表。

气体状态方程

推导 宁业栋

摘要:气体状态方程是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在高中的学习中主要使用的是理想气体方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实用的是实际气体方程,又被称为Van der waals方程。本文通过对理想气体方程和Van der waals方程的推导探究对于气体状态造成影响的因素。 关键词:气体状态方程影响因素推导历史

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历史

文艺复兴后期,科学界开始其启蒙运动。在化学方面,化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是炼金术士和炼丹术士的工具。化学的“文艺复兴”主要以气体问题的研究为主。当时人们并不知道气体的微观构成,但对于气体的宏观行为的研究因此进行了几个世纪。1662年,英国物理学家Robert Boyle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Boyle定律*。18世纪,法国科学家Amontons Grillaume和Jacque Alexandre Cesar Charles 均先后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降低)1℃,增加(减小)的提及等于它在0℃时的体积的1/273。19世纪初,法国科学家Gay-Lussac经多种气体的实验,终于确定了这一关系,后人称为Gay定律。这个Gay总结了他和基友Boyle和Charles的成果,总结出了一个让高中生头疼的方程式,就是 PV=nRT 注释: *:Boyle定律为P1×V1=P2×V2

二、理想气体 假设有一种气体,同时它的分子只有位置而不占提及,是一个质点;且分子间没有互相的吸引力,不遵循万有引力定律,分子之间和容器之间发生的碰撞不会造成动能的损失。这种气体就被称为理想气体。 这种气体明显是不存在的,只是人为规定的一种气体模型。因为理想气体将气体状态问题简化了许多,所以在中学阶段我们使用理想气体模型进行气体状态的研究。 在研究中发现,在高温低压的情况下某些气体的性质可以接近理想气体。因为在高温低压的条件下,分子间的间距极大,一方面可以忽略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另一方面也使分子间的作用力微乎其微。所以尽管理想气体是一种人为模型,不过在现实的研究中仍然有意义,尤其对于中学阶段的粗略研究。

气体状态方程 练习题

气体状态方程 练习题 1.关于气体分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由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气体分子可以看作质点 B .气体分子除了碰撞以外,可以自由地运动 C .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斥力,所以气体对容器壁有压强 D .在常温常压下,气体分子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 2.关于密闭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由于气体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 B .是由于气体分子碰撞容器壁产生的 C .是由于气体的重力产生的 D .气体温度越高,压强就一定越大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A .先等压膨胀,再等容降温,其温度必低于初始温度 B .先等温膨胀,再等压压缩,其体积必小于初始体积 C .先等容升温,再等压压缩,其温度有可能等于初始温度 D .先等容加热,再等温压缩,其压强必大于初始压强 4.一个绝热气缸,气缸内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压缩活塞前缸内气体压强为p ,体积为V 。现用力将活塞推进,使缸内气体体积减小到 2 V ,则气体的压强( ) A .等于2p B. 大于2p C. 小于2p D. 等于2 P 5.如图所示,将一气缸悬挂在弹簧下,缸内密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缸壁间的摩擦不计,若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到某一数值, 下列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活塞的高度h B .缸体的高度H C.气体的压强p D.弹簧的长度L

6.一玻璃管开口朝下没入水中,在某一深度恰好能保持静止,假如水面上方的大气压突然降低一些,则试管的运动情况是() A.加速上升 B. 加速下降 C. 保持静止 D. 无法判断 7.封闭在贮气瓶中的某种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容器的膨胀忽略不计) A.密度不变,压强增大 B. 密度不变,压强减小 C. 压强不变,密度增大 D. 压强不变,密度减小 8.密闭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气体() A.当密闭容器压强不变时,温度越高,气体的体积越小 B.当密闭容器体积不变时,气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C.当压缩气体体积时,气体压强一定增大 D.当压缩气体体积时,气体压强可能不变 9.如图所示,两个容器A和B容积不同,内部装有气体,其间用细管相连,管中有一小段水银柱将两部分气体隔开。当A中气体温度为t A,B中气体温度为t B,且t A=t B,水银柱恰好在管的中央静止。若对两部分气体加热,使它们的温度都升高相同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银柱一定保持不动 B.水银柱将向上移动 C.水银柱将向下移动 D.水银柱的移动情况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倒插在水银槽中,其位置保持固定。已知封闭端内有少量空气。若大气压强变小一些,则管中在水银槽水银面上方的水银柱高度h和封闭端内空气的压强p将如何变化( ) A.h变小,p变大 B.h变大,p变大 C.h变大,p变小 D.h变小,p变小

气体状态方程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选修3-3第2讲:气体状态方程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知识清单 1.气体实验定律 1.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1)分子很小,间距很大,除碰撞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 (2)气体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数目都相等。 (3)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大量分子的速率按“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分布。 (4)温度一定时,某种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是确定的,温度升高时,“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不变,气体分子的速率增大,分布曲线的峰值向速率大的一方移动。 2.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 (1)压强;(2)体积;(3)温度。 2.气体实验定律的比较 3.平衡状态下气体压强的求法 1.液片法:选取假想的液体薄片(自身重力不计)为研究对象,分析液片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平衡方程,消去面积,得到液片两侧压强相等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 2.力平衡法: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液柱(或活塞)的受力平衡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 3.等压面法: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不间断)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液体内深h处的总压强p=p0+ρgh,p0为液面上方的压强. 4.气体压强的产生 1.产生的原因 由于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而碰撞器壁,形成对器壁各处均匀、持续的压力,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气体的压强. 2.决定因素 (1)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

(2)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 5.理想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1.等温变化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在这种情况下,体积减小时,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气体的压强增大。 2.等容变化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保持不变时,分子的密集程度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增大。 3.等压变化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只有气体的体积同时增大,使分子的密集程度减小,才能保持压强不变。 二、经典习题 6.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有一个是表示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从状态a等压膨胀到状态b的过程.这个图象是() 7.(多选)(2014·静安模拟)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图示A状态开始,经历了B、C,最后到D状态,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图5 A.A→B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B.B→C体积不变,压强变大 C.C→D体积变小,压强变大 D.D点的压强比A点的压强小 8.(2014·普陀区二模)如图2-6,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p-V图线,气体沿直线A→B→C→D→E变化,则气体在此变化过程中5个状态对应的最高与最低的热力学温度之比为() 图2-6 A.9∶5B.4∶1 C.5∶4 D.12∶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ideal gas,equation of state of),也称理想气体定律或克拉佩龙方程,描述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程。质量为m,,摩尔质量为M的理想气体,其状态参量压强p、体积V和绝对温度T之间的函数关系为pV=mRT/M=nRT 式中ρ和n分别是理想气体的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R是气体常量。对于混合理想气体,其压强p是各组成部分的分压强p1、p2、……之和,故 pV=(p1+p2+……)V=(n1+n2+……)RT,式中n1、n2、……是各组成部分的摩尔数。 以上两式是理想气体和混合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由理想气体严格遵循的气体实验定律得出,也可根据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由气体动理论导出。在压强为几个大气压以下时,各种实际气体近似遵循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压强越低,符合越好,在压强趋于零的极限下,严格遵循。 pV=nRT(克拉伯龙方程[1]) p为气体压强,单位Pa。V为气体体积,单位m3。n为气体的物质的量,单位mol,T为体系温度,单位K。 R为比例系数,数值不同状况下有所不同,单位是J/(mol·K) 在摩尔表示的状态方程中,R为比例常数,对任意理想气体而言,R是一定的,约为8.31441±0.00026J/(mol·K)。 如果采用质量表示状态方程,pV=mrT,此时r是和气体种类有关系的,r=R/M,M为此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经验定律 (1)玻意耳定律(玻—马定律) 当n,T一定时V,p成反比,即V∝(1/p)① (2)查理定律 当n,V一定时p,T成正比,即p∝T ② (3)盖-吕萨克定律 当n,p一定时V,T成正比,即V∝T ③ (4)阿伏伽德罗定律 当T,p一定时V,n成正比,即V∝n ④ 由①②③④得 V∝(nT/p)⑤ 将⑤加上比例系数R得 V=(nRT)/p 即pV=nRT 实际气体中的问题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运用于实际气体时会有所偏差,因为理想气体的基本假设在实际气体中并不成立。如实验测定 1 mol乙炔在20℃、101kPa 时,体积为24.1 dm,,而同样在20℃时,在842 kPa下,体积为0.114 dm,,它们相差很多,这是因为,它不是理想气体所致。 一般来说,沸点低的气体在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压力时,更接近理想气体,如氧气的沸点为-183℃、氢气沸点为-253℃,它们在常温常压下摩尔体积与理想值仅相差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5.3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研究实际气体性质首先要求得出精确的状态方程式。对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己作了百余年的研究,导得了许多不同形式的方程,至今仍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得出状态方程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利用由实验得到的各种热系数数据,按热力学关系组成状态方程。这种方法己在4-4节作过简单的介绍;二是从理论分析出发,考虑气体分子运动的行为而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引入一些常数加以修正,得出方程的形式,引入常数的值则根据实验数据确定。这一节着重介绍这一种方法。 5.3.1 范德瓦尔斯状态方程 1873年范德瓦尔斯针对理想气体模型的两个假定(分子自身不占有体积;分子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考虑了分子自身占有的体积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了修正。分子自身占有的体积使其自由活动空间减小,在相同温度下分子撞击容器壁的频率增加,因而压力相应增大。 如果用表示每摩尔气体分子自由活动的空间,参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压力应为。另一方面,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使分子撞击容器壁面的力量减弱,从而使气体压力减小。压力减小量与一定体积内撞击器壁的分子数成正比,又与吸引它们的分子数成正比,这两个分子数都

与气体的密度成正比。因此,压力减小量应与密度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与摩尔体积的平方成反比,用表示。这样考虑上述两种作用后,气体的压力为 或写成 (5-24) 这就是范德瓦尔斯导出的状态方程式,称为范德瓦尔斯状态方程式。它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基础上又引入两个常数:; 做范德瓦尔斯常数,其值可由实验测定的数据确定。 范德瓦尔斯方程的引出,是从理论分析出发导出气体状态方程的一个典型例子。范德瓦尔斯方程只不过是用两个常数很粗略地考虑了气体内分子运 动的行为,所以还不能精确地表述气体的关系。但是,它为用理论方法研究状态方程开拓了道路。特别是它在定性上能反映出物质气—液相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式 1.范德瓦尔方程式 2.R-K方程(*) 3.维里方程(*) …范德瓦尔方程式 按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定质量气体等温变化时p V=常数(或pv=常数),但实际气体 仅在压力较低,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近似满足此关系。试验证明,气体的压力愈高、温度愈低,这一偏差愈大。因此需要适用于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式来描述气体p-v-T之间的关系。 最早的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式是1873年范德瓦尔(Van der Wals)提出的方程式。他针对理想气体的两个基本假设,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实际气体的范德瓦尔方程式: (2-17) 式中的常数a和b叫做范德瓦尔常数,与分子的大小和相互作用力有关,随物质不同而异, 可由实验方法确定。是考虑到分子之间吸引力的修正值,b是考虑到分子本身所占有体积的修正值, V m为比摩尔体积,即1mol气体的体积。 范德瓦尔方程式是从理论分析得出的。如果把式(2-17)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作一比较即可看出,比摩尔体积V m愈大,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愈小。随着压力的降低与温度的升高,气体比体积增大。因此,当压力愈低,温度愈高时,实际气体的性质愈接近于理想气体。 范德瓦尔方程式比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有了显著的进步,对于离液态颇远的气体,即使压力很高,也能得到较准确的结果,但对于较易液化的气体就显得不很准确,对于接近液态的气体,例如水蒸汽,即使在不怎么高的压力下已可见到很显著的误差。范德瓦尔方程式仍不能在量上正确反映实际气体状态参数间的关系,不宜作为工程计算的依据。范德瓦尔方程式的价值在于能近似地反映实际气体性质方面的特征,并为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式的研究开拓了道路。 百多年来,有不少的学者,通过长期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状态方程式。如R-K方程、BWR方程、M-H方程、维里型方程,等等。这些状态方程式可归结为理论型、半经验型和通用型三类,但由于各种不同气体存在着不同的分子间聚集态,分子间力的变化又是错综复杂的,故很难用既合理又简单的方程适合所有物质和不同聚集态。所以,每一个方程式都有其一定的应用范围。 工程上为了求得未经详细研究的工质的热力学性质,目前常运用对应态原理,通过少量实验数据,进行估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相当满意的近似结果。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训练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训练 一、封闭气体压强计算 1.在图中,各装置均静止,已知大气压强为P0 ,液体密度为ρ,求被封闭气体的压强p 2.如图所示,一个横截面积为S的圆筒形容器竖直放置.金属圆板A的 上表面是水平的,下表面是倾斜的,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圆板 的质量为M.不计圆板与容器内壁之间的摩擦.若大气压强为p0,则求 被圆板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的压强p. 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一质量为M的汽缸,汽缸内放有一质量为m、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的活塞,活塞面积为S,现用水平恒力F向右推汽缸,最后汽缸和活塞达到相对静止状态,求此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P。(已知外界大气压为P0)

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基础应用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状态B变为状态C,其有关数据如p-T图象甲所示.若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为-73.15℃,在状态C的体积为0.6m3.求: (1)状态A的热力学温度; (2)说出A至C过程中气体的变化情形,并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计算图中V A的值;(3)在图乙坐标系中,作出由状态A经过状态B变为状态C的V-T图象,并在图线相应位置上标出字母A、B、C.如果需要计算才能确定坐标值,请写出计算过程. 三、单一封闭气体问题 5.一足够长的粗细均匀的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由15cm长的水银柱 封闭着50cm长的空气柱.若将管口向下竖直放置,空气柱长变为多少cm? (设外界大气压强为75cmHg,环境温度不变) 6.在如图所示的气缸中封闭着温度为400K的空气,一重物用绳索经 滑轮与缸中活塞相连接,重物和活塞均处于平衡状态,这时活塞离 缸底的高度为10cm,如果缸内空气变为300K,问: (1)重物是上升还是下降? (2)这时重物将从原处移动多少厘米?(设活塞与气缸壁间无摩擦)

气体状态方程的发展及应用

气体状态方程的发展及应用 (方源成楚旸陈其伟张少斐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100871) 摘要:气体状态方程是描述宏观气体p-v-t行为的解析式方程,在科学研究及工业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气体状态方程历史的回顾与各种气体状态方程的分析和评价,给出了判断气体方程如何应用之标准,并对气体状态方程的研究应用方向作出了判断。 关键词:气体状态方程历史应用判断标准 1.气体状态方程的历史 文艺复兴后期,科学界开始其启蒙思想运动。化学方面,这一运动以气体问题研究为主。当时的人们并不清楚气体的微观构成,但对于气体宏观行为的研究从此进行了几个世纪。1 662年,英物理学家Robert Boyle根据实验结果提出Boyle定律。18世纪,法国物理学家A montons Grillaume和Jacques Alexandre Cesar Charles均先后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增加(或减小)的体积等于它在0℃时 体积的1/273 。1800年左右,法国另一位化学家Gay-Lussac经多种气体的实验,最终确立 了这一关系,后世称之为Gay-Lussac定律。19世纪中期,法国科学家Clapeyron综合Boyl e定律与Charles- Gay-Lussac定律,把描述气体状态的三个参量归并于一个方程,即PV/T= C(恒量)。后于1874年经Менделе?ев推广,人们开始普遍使用现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为了解释这些从实验里总结出的经验规律,Boyle曾提出两种微粒模型:第一种模型认为气体粒子相互挤在一起,他们每一个都具有弹性;第二种模型认为气体粒子并非挤在一起,而是处于剧烈运动之中。Daniel Bernoulli于1738年给上述第二种模型一个更精确的说明,并由此提出了气体压强的碰撞理论,很好地解释了Boyle定律。但这一理论在当时并未获得应有的重视。约100年后,一位英国杂志编辑赫拉派斯独立地提出Bernoulli曾提出过的气 体理论。1848年,Joule在赫拉派斯的工作基础上,测量了许多气体的分子速度,在他的推动下,这一理论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是为气体分子运动论之先驱。此后不久,Rudol f Clausius引入统计概念,精确解释了Boyle定律与Gay-Lussac定律。伴随着众多气体定律与气体模型的提出,人们对气体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分子运动论越来越成熟。它基于从分子微观运动出发,运用统计力学研究气体的方法。根据这个理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此外,人们根据这一理论的研究方法,开始尝试对实际气体进行描述。于是,众多的实际气体状态方程被提出。其中最早的为1873年提出的范德瓦尔斯方程式(Van der Waals Eq uation of State)。二十世纪上半叶,量子力学与统计力学的飞速发展又为纯理论性的气体状态方程——维里方程的产生与成熟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为提高状态方程结果的精确度,人们不断引入经验参数,最著名参数方程的是1928年提出的Beattie-Bridge man方程式与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四种情况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如图所示,U形管右管横截面积为左管2倍,管内水银在左管内封闭了一段长为26cm、温度为 280K的空气柱,左右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36cm,大气压为76cm Hg.现向右管缓慢补充水银. ①若保持左管内气体的温度不变,当左管空气柱长度变为20cm时,左管内气体的压强为多大? ②在①条件下,停止补充水银,若给左管的气体加热,使管内气柱长度恢复到26cm,则左管内气 体的温度为多少? 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足够长的玻璃管插在水银槽中,管的上部有一定长度的 水银,两段空气柱被封闭在左右两侧的竖直管中。开启上部连通左右水银的阀门A,当温度为 300 K平衡时水银的位置如图(h1=h2=5 cm,L1=50 cm),大气压为75 cmHg。求: (1)右管内空气柱的长度L2; (2)关闭阀门A,当温度升至405 K时,左侧竖直管内气柱的长度L3。 3、如图所示,截面均匀的U形玻璃细管两端都开口,玻璃管足够长,管内有两段水银柱封闭着一段空气柱,若气柱温度是270C时,空气柱在U形管的左侧,A、B两点之间封闭着的空气柱长为15cm,U形管底边长CD=10cm,AC高为 5cm。已知此时的大气压强为75cmHg。 (1)若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从U形管左侧管口处缓慢地再注入25cm长的水银柱,则管内空 气柱长度为多少?某同学是这样解的: 对AB部分气体,初态p1=100cmHg,V1=15S cm3,末态p2=125cmHg,V2=LS cm3, 则由玻意耳定律p1V1=p2V2解得管内空气柱长度L=12cm。 以上解法是否正确,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如不正确则还须求出此时管内空气柱的实际长度为多少? (2)为了使这段空气柱长度恢复到15cm,且回到A、B两点之间,可以向U形管中再注入一些水银,且改变气体的温度。问:应从哪一侧管口注入多长的水银柱?气体的温度变为多少? 4、一圆柱形气缸,质量M为10 kg,总长度L为40 cm,内有一厚度不计的活塞,质量m为5 kg,截 面积S为50 cm2,活塞与气缸壁间摩擦不计,但不漏气,当外界大气压强p0为1′105Pa,温度t0为7° C时,如果用绳子系住活塞将气缸悬挂起来,如图所示,气缸内气体柱的高L1为35 cm,g取 10 m/s2.求:①此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②当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活塞与气缸将分离. 5、如图所示,两个绝热、光滑、不漏气的活塞A和B将气缸内的理想气体分隔成甲、乙两部分, 气缸的横截面积为S = 500 cm2。开始时,甲、乙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为1 atm(标准大气压)、 温度均为27 ℃,甲的体积为V1 = 20 L,乙的体积为V2 = 10 L。现保持甲气体温度不变而使 乙气体升温到127 ℃,若要使活塞B仍停在原位置,则活塞A应向右推多大距离? 6、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竖直放置,在距气缸底部l=36cm处有一与气缸固定 连接的卡环,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气体的温度T0=300K、大气压强p0=1.0 ×105Pa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l0=30cm,不计活塞的质量和厚度.现对气缸加热,使活塞缓 慢上升,求: ①活塞刚到卡环处时封闭气体的温度T1.②封闭气体温度升高到T2=540K时的压强p2. 7、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按图中箭头所示的顺序变化,图线 BC是一段以纵轴和横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 (1)已知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T A=300K,问气体在状态B、C和D的温度 各是多大? (2)将上述气体变化过程在V-T中表示出来(图中要标明A、B、C、D 四点,并且要画箭头表示变化方向)。

高中物理气体状态方程

1、如图所示,一粗细均匀的U 型玻璃管开口竖直向上放置,左、右两管都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 、B ,水银面a 、b 间的高度差h 1与水银面c 、d 间的高度差h 2相等,a 面与c 面恰处于同一高度。现向右管开口端倒入少量高为Δh 的水银柱, 正确的是 ( ) A .水银面c 下降的高度大于水银面b 下降的高度 B .水银面c 下降的高度小于水银面b 下降的高度 C .水银面a 、b 间的高度差h 1′大于水银面c 、d 间的高度差h 2′ D .水银面a 、b 间的高度差h 1′小于水银面c 、d 间的高度差h 2′ 2、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个高为40cm 、 质量为35kg 的金属容器内密闭一些空气,容器侧壁正中央有一阀门,阀门细管直径不计。活塞质量为10kg ,横截面积为60cm 2。现打开阀门,让活塞下降直至静止。不计摩擦,不考虑气体温度的变化,大气压强为1.0×105 Pa 。忽略所有阻力(阀门打开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大气压相等)。求: (1)活塞静止时距容器底部的高度; (2 )活塞静止后关闭阀门,对活塞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通过计算说明能否将金属容器缓缓提离地面? 3、一根截面积均匀粗细不计的U 形管两侧长度均为50 cm ,水平部分长度为30 cm ,且左侧管口封闭,右侧管口敞开,如右图所示。管内灌有水银,左边水银上方的空气柱长度为40 cm ,右边水银面离管口30 cm 。(大气压强为75 cmHg ,环境温度为27 0C ) (1)若将U 形管绕其水平部分AB 缓慢旋转180 ,试分析说明管中的水银是否流出; (2)若往右管中加入10cm 水银柱后,为了保持左管气柱长度不变,则环境温度要升高到多少0C ? (3)若改变环境温度使左右两管水银面相平,求环境温度的改变 量。 c d 第19题图 第30题图 第31题图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模型: 微观上不考虑分子本身体积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宏观上始终遵循恒量=T PV 的气体; 气体分子之间平均距离相当大,分子体积与气体的总体积相比可忽略不计;分子之间无作用力;分子之间相互碰撞及分子与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 当气体压力不太高,温度不太低时,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分子本身体积可忽略,气体可作为理想气体; 实际气体范德瓦尔方程: RT b V V a p m m =-+))((2 或 nRT nb V V a n p =-+))((22 式中a 和b 为范德瓦尔常数,与分子大小和相互作用力有关,随物质不同而异,可由实验方法确定;2 m V a 考虑到分子之间吸引力的修正值,b 考虑到分子本身所占体积的修正值;把在任何温度压力下均服从范德瓦尔方程的气体称为范德瓦尔气体; 适用范围:中低压范围,高压下有一定误差; 范德瓦尔方程式近似地反映了实际气体性质方面的特征,为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研究开拓了道路; 不同气体存在着不同的分子间聚集态,分子间力的变化错综复杂,因此R-K 方程、BWR 方程、M-H 方程、维里方程等等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 R-K 方程: a 和 b 是各种物质的固有常数,可以从p 、v 、T 实验数据拟合求得;缺乏这些数据时可用临界参数求取近似值: 特点:应用简便,对气液相平衡和混合物的计算十分成功; 适用范围:适用于烃类、N 2、H 2等非极性气体,且精度很高,即使在高压下误差仍很小,对NH 3、H 2O (g )等极性分子气体误差较大; 维里方程,以幂级数形式表达: ...132++++==v D v C v B T R pv Z g (体积幂级数) 式中B 、C 、D …是温度的函数,分别称为第二、第三、第四等维里系数; ...13'2''++++==p D p C p B T R pv Z g (压力幂级数) 用统计力学方法导出维里系数,并赋予维里系数物理意义:第二维里系数表示两个分子相互作用,第三维里系数表示三个分子相互作用,以此类推; 适用范围:一般略去第三维里系数及以后的高次项,不适用于高压情况; 维里方程的另一个特点:截取不同项数可满足不同精度要求;例如在低压下,只要截取方程的前两项,就能得到较满意的精度;在高密度区的精度不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练习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练习题(一) 1.关于理想气体,下列说确的是( ) A.理想气体能严格遵守气体实验定律 B.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高、压强不太大的情况下,可看成理想气体 C.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情况下,可看成理想气体 D.所有的实际气体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看成理想气体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1、V1、T1,在另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2、V2、T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V1=2V2,T1=1 2 T2 B.p1=p2,V1= 1 2 V2,T1=2T2 C.p1=2p2,V1=2V2,T1=2T2 D.p1=2p2,V1=V2,T1=2T2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膨胀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下图上 的直线ABC来表示,在A、B、C三个状态上,气体的温度T A、T B、T C相比 较,大小关系为( ) A.T B=T A=T C B.T A>T B>T C C.T B>T A=T C D.T B

5 有两个容积相等的容器,里面盛有同种气体,用一段水平玻璃管把它们连接起来。在玻璃管的正中央有一段水银柱,当一个容器中气体的温度是0℃,另一个容器中气体的温度是20℃时,水银柱保持静止。如果使两容器中气体的温度都升高10℃,管中的水银柱会不会移动?如果移动的话,向哪个方向移动? 6一艘位于水面下200m 深处的潜水艇,艇上有一个容积为3 2m 的贮气筒,筒贮有压缩空气,将筒一部分空气压入水箱(水箱有排水孔和海水相连),排出海水3 10m ,此时筒剩余气体的压强是95atm 。设在排水过程中温度不变,求贮气钢筒里原来压缩空气的压强。(计算时可取 Pa atm 5101=,海水密度233/10,/10s m g m kg ==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练习题

选修3-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练习题 学号班级姓名 1.关于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理想气体能严格遵守气体实验定律 B.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高、压强不太大的情况下,可看成理想气体 C.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情况下,可看成理想气体 D.所有的实际气体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看成理想气体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1、V1、T1,在另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2、V2、T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V1=2V2,T1=1 2 T2 B.p1=p2,V1= 1 2 V2,T1=2T2 C.p1=2p2,V1=2V2,T1=2T2 D.p1=2p2,V1=V2,T1=2T2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膨胀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下图上 的直线ABC来表示,在A、B、C三个状态上,气体的温度T A、T B、T C相比 较,大小关系为( ) A.T B=T A=T C B.T A>T B>T C C.T B>T A=T C D.T B

5 有两个容积相等的容器,里面盛有同种气体,用一段水平玻璃管把它们连接起来。在玻璃管的正中央有一段水银柱,当一个容器中气体的温度是0℃,另一个容器中气体的温度是20℃时,水银柱保持静止。如果使两容器中气体的温度都升高10℃,管中的水银柱会不会移动?如果移动的话,向哪个方向移动? 6一艘位于水面下200m 深处的潜水艇,艇上有一个容积为3 2m 的贮气筒,筒内贮有压缩空气,将筒内一部分空气压入水箱(水箱有排水孔和海水相连),排出海水3 10m ,此时筒内剩余气体的压强是95atm 。设在排水过程中温度不变,求贮气钢筒里原来压缩空气的压强。(计算时 可取Pa atm 5 101=,海水密度2 3 3 /10,/10s m g m kg ==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优.选)

***********学院 2015 ~ 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师课时授课教案(首页) 学科系:基础部授课教师:**** 专业:药学科目:物理课次: 年月日年月日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一)引入新课 在讲授本节课之前,让学生完成理想气体方程的实验。上课时,利用学生实验的一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气体状态方程,再引入理想气体。 (二)引出课程内容 1.气体的状态参量 (1)体积V 由于气体分子可以自由移动,所以气体具有充满整个容器的性质。因而气体的体积由容器的容积决定。气体的体积就是盛装气体的容器的容积。 体积的单位:立方米,符号是m3 。体积的其他单位还有dm3(立方分米)和cm3(立方厘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用1L(升)作单位。 各种体积单位的关系: 1 m3=103 L=103 dm3=106 cm3 (2)温度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要定量地确定温度,必须给物体的温度以具体的数值,这个数值决定于温度零点的选择和分度的方法。温度数值的表示方法称为温标。 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温标称为摄氏温标。它是把1.013×105Pa气压下水的冰点定为零度,沸点定为100度,中间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代表1度。用这种温标表示的温度称为摄氏温度,用符号t表示。 摄氏温度单位:摄氏度,符号是℃。 温标:温度数值的表示方法称为温标。 ②在国际单位制中,以热力学温标(又称为绝对温标)作为基本温标。这种温标以 -273.15 ℃作为零度,称为绝对零度。用这种温标表示的温度,称为热力学温度或绝对温度,用符号T表示。 绝对温度单位: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 K。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只是零点的选择不同,但它们的分度方法相同,即二者每一度的大小相同。 ③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之间的数值关系: T t=+(为计算上的简化,可取绝对零度为-273℃) 273 例如气压为1.013×105 Pa时 冰的熔点t =0 ℃→T = 273 K 水的沸点t =100 ℃→T =(100+273)K 温度与物质分子的热运动关系: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速率也越大(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