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蜜

糖蜜
糖蜜

糖蜜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糖蜜

英文名称:molasses

定义:工业制糖过程中,蔗糖结晶后,剩余的不能结晶,但仍含有较多糖的液体残留物。

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糖类(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molasses

制糖工业的副产品,是一种粘稠、黑褐色、呈半流动的物体,组成因制糖原料、加工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其中主要含有大量可发酵糖(主要是蔗糖),因而是很好的发酵原料。

糖蜜产量较大的有甜菜糖蜜、甘蔗糖蜜、葡萄糖蜜,产量较小的有转化糖蜜和精制糖蜜。

用作酵母、味精、有机酸等发酵制品的底物或基料。也可用作某些食品的原料和动物饲料。

糖蜜的营养特性

【营养特性】

糖蜜含有少量粗蛋白质,一般为3%-6%,多属于非蛋白氮类,如氨、酰胺及硝酸盐等,而氨基酸态氮仅占38%-50%,且非必需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含量较多,因此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较低。

糖蜜的主要成分为糖类,甘蔗糖蜜含蔗糖约24%-36%,其他糖约12%-24%;甜菜糖蜜所含糖类几乎全为蔗糖,约47%之多。此外无氮浸出物中还含有3%-4%的可溶性胶体,主要为木糖胶、阿拉伯糖胶和果胶等。

糖蜜的矿物质含量较高,约8%-10%,但钙、磷含量不高,甘蔗糖蜜又高于甜菜糖蜜。矿物元素中钾、氯、钠、镁含量高,因此糖蜜具有轻泻性。一般糖蜜维生素含量低,但甘蔗糖蜜中泛酸含量较高,达37mg/kg。

将提纯的甘蔗汁或甜菜汁蒸浓至带有晶体的糖膏,用离心机分出结晶糖后所余的母液,叫“蜜糖”。这种第一糖蜜中还含有多量蔗糖,可重复上法而得是第二、第三糖蜜等。最后得到一种母液,无法再蒸浓结晶,称废糖蜜(waste molasses)。一般单称糖蜜指的就是废粮蜜,可用作食物或饲料,也可用于发酵工业的原料。

粉丝名

【糖蜜】也为北京橙天娱乐旗下当红小花旦唐嫣的粉丝名称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与管理经验浅析

黄继会(苏州市城西污水处理厂)

提要本文从一个操作管理者角度出发,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从颜色、气味、气泡、出水观测、排泥观测、触摸检查等方面,直观地判断运行是否正常。并通过进出水厂水质等化学指标分析,总结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经验,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经验

城西污水处理厂位于苏州古城区以西,三香路寺泾桥南,占地面积33.1亩。本厂隶属于排水管理处,主要接纳新村住宅群、居民生活污水以及部分单位排放的生活污水,现服务区东起古城河以西,西至苏浒南路,北起干将路,南至胥江。服务面积5.6平方公里,总服务人口6.6万人。处理工艺采用传统曝气活性污泥法。

城西污水处理厂于1982年4月开始建设,1983年6月一级处理投产运行,1985年9月二级处理投产运行,日处理污水5000m3,后于1989年开始扩建,扩建部分1993年正式运行,日处理量12500 m3。总投资1300.9万元。

该厂处理生活污水为主,设计进厂污水浓度为BOD5=250mg/l,SS=250mg/l;处理后出水达到BOD5<20mg/l,SS<30mg/l。经处理后污水排入里双河,后流入城外大运河,初沉池和二沉池剩余污泥经浓缩池自然浓缩以后外运填埋。

作为一个运行管理者,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对污水厂的运行管理经验得出以下总结。

一、影响运行的要素

一切生物都在自己生存的环境中生活,环境条件的变异必然影响到它们的正常生活。同样,微生物的生长亦必然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不同的条件如温度、营养、供养等都对污水处理有着很大的影响。

1、污水浓度

污水中大量的有机物质充当了活性污泥系统中的食物源,因此废水特征(即BOD负荷)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繁殖。

如果BOD负荷有效的增加,系统中就会出现大量食料,供微生物吞食。过量的食料将“刺激”新细胞的繁殖,使混合液菌体的生长率加快,这样就会产生生长分散的菌群,以及在二沉池

中沉淀性能差的未成熟污泥。且如果一些过量的BOD物质不能完全被微生物利用,就会流过处理系统,使出水BOD增高。

如果BOD负荷减少,微生物就不能获得足够的食物,其繁殖速率将陷入衰减状态,处理系统的生物群体就会减少。对胶体物质不起滤除作用的急速沉降的絮凝体也会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最后导致出水悬浮固体浓度增高。

投加到系统中的食料量和系统中保持的微生物量(即BOD负荷)必须保持一个适当的平衡关系。因此必须经常观察进水浓度以及曝气池中混合液的浓度大小,发现变化较大时及时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负荷。

2、营养物质

通常生活污水中含有足够量的营养物质(最佳BOD:N:P大约为100:5:1),而对于工业废水,则必须经常性的投加营养物质,以保持废水中的足够的氮和磷。细菌需要氮以产生蛋白质,需要磷以产生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的酶。

3、溶解氧

在污水的好氧处理中,微生物以好氧菌为主,为了维持好氧群体,需要向曝气池中补充氧气。如果溶解氧不足,好氧微生物的活性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氧,正常的生长规律将遭到影响,甚至被破坏。正常的反应过程将受到影响,污水中的有机物的氧化不能彻底进行,出水BOD浓度将升高,处理效果下降。如若环境严重缺氧,厌氧菌将大量繁殖,好氧微生物受到抑制而大量死亡,导致厌氧微生物生长占优势。这种情况下,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恶化变质,发黑发臭,出水水质显著下降。污水厂曝气池中溶解氧应该保持在1—2mg/l。氧供应过多时,不仅浪费能量,而且也会因代谢活动增强,营养物质供应不上而使微生物缺乏营养,使污泥老化,结构松散。故在运转过程中我们应该经常测定溶解氧,使曝气池中的溶解氧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以保证好氧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同时应当注意季节性变化将影响DO的浓度。夏季细菌的活性较强,需要更多的氧气,当废水温度上升时,水中的溶解氧的饱和值下降,根据这两种现象,需要更多的空气充入曝气池以维持溶解氧浓度不变。反之,在冬季应该减少氧气的供应量。

4、温度

温度是一个重要的操作因素,但是污水厂的操作者通常无法控制污水的温度。温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的活性程度。

根据运行经验,曝气池系统内的水温,以20-30℃为适宜温度,若水温度超过35℃或低于10℃时,处理效果就下降。

二、处理过程中的监测技术

恰当的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过程进行监测是必要的。通常有两类监测方法,即感官判断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为有效的管理好活性污泥处理厂,这两种方法都必须采用。

(一)、感官判断方法

1、颜色

以生活污水为主的污水厂,进水颜色通常为粪黄色。说明污水比较新鲜。进水呈黑色且臭味严重,则污水比较陈腐,可能在管道内存积太久。

一个健康的好氧活性污泥的颜色应是类似巧克力的棕色,正常气味应为土腥味,如颜色变黑或闻到腐败性气体,说明供养不足或污泥已发生腐败。

2、气味

污水厂进水除去正常的粪臭外,有时在集水井附近有臭鸡蛋味(H2S)。曝气混合液应具有轻微的酶烂或者土腥味道。正常的污水厂不应该产生令人讨厌的味道,一旦污泥的气味转变成腐败的气味,污泥的颜色则会显得非常黑,污泥还会发出类似臭鸡蛋的气味。

3、气泡

在二沉池中经常有气泡析出,同时带有污泥浮出水面。活性污泥在二沉池泥斗中反硝化析出氮气,透明的氮气泡带着污泥小颗粒上升到水面,这种污泥颗粒呈黄色,池面上积得多了像一层浮渣。或者因污泥在二沉池泥斗中停留时间过久,产生厌氧分解而析出气体,污泥颗粒随之上升,呈黑色,此时要加强排泥或者排泥管排泥不畅,需要进行清通。

4、出水观测

正常的污水厂处理后出水透明度很高,悬浮颗粒很小,有时略带黄色,无气味,夏季,二沉池往往有大量的水蚤,说明水质较好。有经验的操作管理者,往往能用肉眼粗略判断出出水的BOD值。如出水透明度突然变差,出水中又有较多悬浮固体时,应马上检查排泥是否及时,排泥管是否被堵塞或是否由于高峰流量对二沉池冲击太大。

5、排泥观测

首先要观测二沉池污泥井中的活性污泥是否连续不断的流出,且有一定的浓度。从排出的污泥浓度和颜色来控制排泥时间的长短,同时能够判断出排泥管是否通畅。

6、触摸检查

触摸是用来检查污水厂运行情况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如果水泵、风机和电机的外表温度感觉比平常热,就应该对它们进一步的检查,避免产生重大事故。水泵管道的剧烈震动现象同样能预示着潜在的设备故障,应当检查振动的原因,及时进行修理,以免日后产生严重问题。

(二)化学分析指标

1、进出水水质测定

进出水水质的测定指标有BOD5、COD、SS、NH3-N、PH值等。其中COD、SS、PH值对生产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BOD5值的测定时间需要五天,因此它不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但是在特定的污水厂中BOD5/COD的值是大致不变,可以建立BOD5和COD的相关关系,用COD 粗估BOD5值,以指导生产。

同时BOD5/COD的比值,可作为该污水是否适宜于采用生物处理的判别标准,故把BOD5/COD的值称为可生化性指标,比值越大,越容易被生物处理。一般认为此比值大于0.3的污水,才适于采用生物处理。

PH值也影响到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活性,因此,应该每天检测污水中的PH值,以保证PH值在6.5-8.5之间。同时对PH值的检测还能检测出是否有未经处理工业污水进入污水厂,如果PH值较大或者较小说明有大量的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进入。

出水水质的测定结果可以显示出处理系统的工作性能,是否负荷设计标准和水质排放标准。

2、工艺运行中曝气池工况指标

(1)、污泥沉降比(SV),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和浓缩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某种浓度的活性污泥,SV越小,说明其沉降性能和浓缩性越好。正常的活性污泥,其MLSS浓度为1500-4000mg/l,SV一般在15-30的范围内。

(2)、污泥的体积指标(SVI),SVI与SV存在以下关系:

SVI=10×SV/MLSS。

SVI既是衡量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也是衡量污泥吸附性能的一个指标。一般说,SVI值越大,沉降性能越差,但吸附性能越好,过高时有产生污泥膨胀的可能;反之,SVI值越小,沉降性能越好,而吸附性能越差,污泥缺乏活性。在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中,一般认为,SVI值在70-100之间,综合效果最好,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出水质量的保证。

(3)、MLSS、MLVSS:被近似的看作是曝气池中的生物固体浓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相对的生物量值。对于生活污水MLVSS/MLSS值被认为是0.75左右。

(4)、DO:曝气池内的DO是一个重要的操作参数,应每天进行检测,以了解曝气池内微生物的呼吸和生活状况,而且可以避免设备的供氧量大于细菌的需要量而造成电能的浪费。

综上所述,一切生物都在自己的环境中生活,只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才能使生物有更好的生存和繁殖,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则是污水生物处理中的“主人”,作为一个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人员,其主要职责就是为微生物营造一个良好适宜的生活环境,使其能够很好的为我们服务,以

达到去除污水中污染物质,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环境的目的。

印染废水处理操作规程简介

时间:2008-01-28 15:51:03 来源:湖南环境保护网文号:大中小

推荐阅读

66网新品“官网认证”免费公测

自“66官网认证”项目公布以来,一直受到多方人士的关注,适逢……

66网深圳东门广告“上线” 繁华地段聚商机热烈祝贺深圳和鼎科技被评为深圳大学优秀实习基地深圳市和鼎电子商务职业训练中心首届培训班开学典礼盛大举行热烈祝贺和鼎科技荣获“高新科技企业”刺激真人CS 66网魅力作战精准广告投放纸箱设备生产加工、经销批发“高起点,高标准”“度身订造”数控机床具备各种型号灯泡模具、吹泡机备品备件

纺织印染行业用水量较大、排放废水量较多。印染厂每加工100m织物,产生废水

3-5m3。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纤维原料本身的夹带物,以及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浆料、油剂、染料和化学助剂等,具有生化耗氧量高、色度高、PH值高的特点。

废水水质分类

一般在印染加工的四个阶段中,预处理阶段(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炮废水。染色工序则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则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各阶段废水中含有诸如染料、浆料、浆料分解物、纤维、酸碱类、漂白剂、树脂、油剂、果胶、蜡质、无机盐等多种污染物。印染废水是上述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除漂白废水经外的综合废水。但印染废水最主要的来源还是染色废水,其中含有染料、助剂、微量有毒物和表面活性剂。

印染废水的污染物来源

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来自纤维材料、纺织用浆和印染加工所使用的染料、化学

药剂及印染助剂。

印染废水常规处理工艺

印染废水因其色度高,组分复杂,目前仍是工业废水治理中的难题之一。其处理方法有:物理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等。

印染工业废水的治理方法

对于棉混纺织物及纯化纤织物废水,可在好氧生物处理装置前增加水解酸化装置,使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水解为较易的物质,改善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提高全流程的去除率。

接触氧化池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过程

活性污泥生物处理单元的调试的主要工作为: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对于印染废水,因其成分复杂,浓度较高,在污泥的培养和驯化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研究,一般是加入粪便水等生活污水或直接从城市生活废水处理厂拉回一些驯化好的活性污泥或刚从城市污水处理站浓缩池压滤后的污泥,投加后再进行调试。

具体的培养方法有:间歇培养、低负荷连续培养、满负荷连续培养、接种培养。

采用间歇式方法。

营养物质的准备:

尿素:100-150kg,过磷酸钙:100Kg,面粉:200-300kg,白糖:50kg

若有条件,可以购买一些葡萄粉50kg,蛋白胨:20kg.。

粪便水:2-3车(约6-9t)。

培养过程:

a.首先将粪便水过滤,去除大块物质与纤维,用泵打入接触氧化池(靠近进水端的氧化池多打一些,靠近出水端的氧化池少打一些),用自来水稀释或将原氧化池水曝气2-3天再加粪便水),若有条件可适量加入一些城市生活废水处理的污泥作为接种菌种,同时加尿素2-3kg/d·池,磷肥2-3kg/d·池,面粉10-15kg/d·池,白糖1kg/d·池(同样,靠近进水端的氧化池多加一些,靠近出水端的氧化池少加一些)。连续闷曝4-6d,曝气风量为正常风量的1/2。

b.由于好氧菌繁殖必须及时换水,以去除排泄分泌物。每于换水时要先停止曝气,沉淀1h,放掉或用泵抽掉上层清水(占总体积的1/5或1/4),再加入新的生活污水(或自来水),曝气。同时投加营养物质:面粉、白糖、尿素、磷肥等。

每次换水从停止曝气到重新曝气的时间不要超过2h,以避免缺氧。

从第一次换水后,需每天换水。后期可以增加换水次数达到增加换水量。

c.大约经过10d(至15d),池中污泥不断成熟,絮体不断清晰,混合澄清液也逐渐清澈,

污泥中的原生动物的数量和种类渐多。污泥的培养即告完成。

d.为使上述污泥有处理印染废水的能力,还必须进行驯化。其步骤如下:向气化池投加印染废水,开始时每天投加池容的1/10,后1/9、1/8……1/2,直至全部。同时加入适量营养物质,逐渐加大风量,直至开到到正常风量。历时约10-15d。

e.注意事项:

1、从培养到驯化,每次停止曝气的时间不要超过2h,若一天多次停止曝气,则每次停止时间要短一些。

2、培养与驯化时间要严格控制进水量。

3、营养物比例可按:C:N:P=(100-200):5:(0.8-1)。

4、可以向水中投入适当的葡萄糖粉等物质,以增快培养速度。

选用:低负荷连续培养培养

其步骤为:

a.将曝气池注满水,停止进水。闷曝1天。(就是只曝气不进水);

b.为提高培养速度,缩短培养时间,应在水中投加一定量的生活粪便水或城市生活污水厂的污泥,并同时投加一定量的营养料。

本站好氧池每格约加半车至一车生活污水或每格投加至少10袋污泥。

营养料为:面粉、白糖、氮肥(尿素)、磷肥。

营养盐投加比例:N:P=(4-5):1,考虑到水中TOC较高,加面粉、白糖只是增加可生化性,故面粉、白糖的投加量不会太多。

培养期间,大约需面粉200kg,白糖50kg,尿素(含N46%)200kg,磷肥200kg。

c.然后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进水量控制在设计水量的1/2或更低(1/3左右)。

d.污泥培养初期,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产生的污泥也处于离散状态,因而曝气量不能太大,一般控制在设计正常曝气池容积的1/2即可,否则污泥絮体不易形成。

e.待污泥絮体出现时,开始回流。最初回流液(污泥)比不是太大。

f.要求:进水pH值控制在7.0-8.5,水量15-300C,进水COD不要太大(也就是说混凝反应阶段一定要正常)。曝气池不能停止曝气2h以上。

g.逐步加大进水量至设计值。

药剂的配置

1.本废水处理所采用的药剂包括:聚丙烯酰胺(PAM)、石灰[Ca(OH)2]、硫酸(H2SO4)、硫酸亚铁(FeSO4)。其中:硫酸用于调节控制PH值;硫酸亚铁(FeSO4)和石灰[Ca(OH)2]作为混凝剂,PAM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2.各药剂一般可配成以下浓度使用:

药剂PAMH2SO4Ca(OH)2FeSO4

百分浓度0.5‰10%10%10%

3.配制方法

(1)PAM:PAM的浓度按0.3%-0.5%配制,亦即将加水加至池容刻度线后,1m3水池加PAM0.3kg至0.5kg。配制后用手捏摸有胶状的感觉但感觉不是太稠就行。加药时一定要均匀的撒落,同时不能停止空气搅拌。切忌一次倒向水中。PAM的用量,通过观察混凝效果调整。

(2)硫酸:先将药槽放大半槽清水,一边用空气搅拌一边将硫酸慢慢地加入药槽中。由于浓硫酸的稀释是剧烈的放热过程,稀释过程中应注意温度的变化,如温度升高太快,则停止加入硫酸,待温度将下来后再继续配置,配制时浓度约为10%为宜。

(3)石灰[Ca(OH)2]:先将药槽放大半槽清水,在空气搅拌下慢慢加入石灰,配制时浓度约为10%为宜。

(4)硫酸亚铁(FeSO4):配制时浓度约为10%为宜,空气搅拌下加入,配制时浓度约为10%为宜。。

操作规程

各构筑物的操作要求

1、集水池的操作要求:

1)经常性地开启空气搅拌,防止杂物沉集于此减少池容。

2)提升泵(潜水泵)有自动控制液位装置,至最低水位会自动停止,至最高水位会自动开启。故:提升泵(潜水泵)应处于开启状态,不应关闭。

3)操作人员必须经常打捞漂浮在集水池水面上的杂物。

2、过滤器的操作要求:

1)操作人员必须经常清除过滤器上的纤维杂物,防止其堵塞过水板。不允许操作人员

将过滤板底部抬起,让水不经过滤直接进入调节池。

2)应当让水均匀流过过滤器。若水不能均匀流过,则可能是过滤器布水槽被纤维杂物堵塞,应立即清除。

3、调节池的操作要求:

1)经常启动空气搅拌,防止纤维杂物沉积,减少池容。

2)操作人员必须时常测定废水的pH值。当pH值≥9.5时,必须投加硫酸。硫酸要在过滤器附近的硫酸槽中滴加,不允许一次性将硫酸倾倒在调节池中。加酸调节后,调节池中废水pH值=8-8.5。

在将硫酸投入硫酸槽时应小心操作。操作人员要佩戴胶手套,先用虹吸管将硫酸吸入槽中,待桶中硫酸只有一半左右时再倾倒,要轻倒防止飞溅。

3)在开启自吸式离心泵前,应先将自吸罐中过滤板上的纤维杂物去除,每班至少要清除一次。然后按正常程序开启泵。

4)将混凝剂等药剂通过注入水泵投加时,开启水泵后要经常检查药剂是否注入,与注入量的大小,通过检查废水的混凝废水的混凝效果调整投药量。但药剂的投加量应在给定的范围内小幅调整,不宜做大的调整。

4、混凝反应池(浓密机)的操作要求:

1)开启提升泵时,必须同时开启加药泵(或向水泵注入药剂),即必须投加FeSO4与PAM。根据混凝情况,必要时投加石灰液。

若是开启药泵时,人必须到混凝池上观看药剂是否已经加入到混凝池中。若没有,停泵,重新启动,检查加药泵情况,直至正常加药。

2)自来水量充足时,药剂尽可能稀些,有利于混凝反应。一般:PAM浓度:0.3-0.5‰;FeSO4浓度:5%-10%;石灰乳浓度:10%。

3)药剂的投加量

PAM:0.4kg/100m3印染废水废水;

FeSO4:30-40kg/100m3印染废水废水;

石灰:50-60kg/100m3印染废水废水。

药剂的投加量可以根据水泵的流量按上述比例换算成每个小时加药量。操作人员必须记住:当开两台或多台水泵时,药量的流量大小要增加,不允许不作改变。

药剂的投加量可以根据废水的性质与浓度做适当改变或调整,但需先用小杯实验,或短时间内观察改变后的混凝效果。

比较正常的混凝反应是:矾花较大,沉淀分层迅速,上清液较清澈。

投药量过大时,矾花较大,能够发生泥水分离,但出水中却携带矾花,出水浓度大,上清液呈黑色。

投药量不足时,矾花细小,污水呈浑浊模糊状,混水分离困难。

操作人员应根据上述现象对投加药量进行判断,并做相适调整。

5、水解酸化池的操作要求:

1)操作人员只须定期(3d-5d)将池底沉积的污泥放至污泥浓缩池即可。每次排泥量约为池容的1/10至1/5。

2)进入水解酸化池中的废水的pH值不宜过高,pH值应<9,最好在8左右,PH太高或太低都对生化不利。

6、接触氧化池的操作要求:

1)既然是好O2反应,就不能停止曝气1小时以上。风机要散热,需要停止运行时,每次只能停止半小时左右。

2)曝气的风量:一般在进水段风量大一些,出水段风量可小些(防止剧烈搅动带走活性污泥)。

3)防止进水的突然变化,pH值过高(>9)或过低(<6),对好O2微生物的合成均不利。pH值宜在8.0-8.5之间。

4)当池中污泥不增长或减少时,可能因为污泥所需养料不足或严重不平衡,或过度曝气污泥自身氧化,可以停止曝气1小时,让污泥静止沉淀,投加一定的营养量(C、N、P),再把风量适当减小。

5)当填料上生物膜严重脱落时,说明废水中有中毒性污染物浓度太高,或pH值突变。操作人员必须将混凝反应做好,将大部分染料通过混凝沉淀下来,降低进入好O2池废水污染物浓度,并且将pH值比较稳定地固定在8左右。再适当增加一些营养物质,培养微生物。

6)接触氧化池的活性污泥培养由公司技术人员制订方案,驯化后交操作人员正常运行。

7、二沉池的操作要求:

1)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排泥。一般每2-3天要排泥一次。

2)当出水带有细小悬浮颗粒,可能由于排泥不及时,短流或减少停留时间,或者接触氧化池过度曝气使之内源呼吸解体或使池底污泥上翻流入二沉池。操作人员可以排泥,减小接触氧化池最后一格甚至最后两格的风量。

3)操作人员要经常清除出水堰口卡住的污物与堰底的污泥,不要让藻类或丝状菌膨胀在堰口积累。

4)当二沉池中污泥上浮时,可能由于污泥停留时间过长,有机质腐败,或者二沉池中污泥反硝化所致,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排泥进行处理。

5)必要时加NaCLO氧化脱色,投加量由出水色度决定。

6)每天定期检查出水PH值,若PH值超标,则及时调整。

8.污泥处理系统操作要求

1)每天至少将浓密机的污泥排入浓缩池1次,每次排泥量不少于池容的1/4。

2)要求开启污泥压滤机。压滤完污泥后要及时清除泥渣,装袋集中外运填埋。最好做好污泥外运填埋的记录。

几种规章制度

1.接班制度

接班人员要提前10分钟与当班人员会面。当班人员必须把该班出现的问题或者设备的运行状况,药剂的配置情况告诉接班者。当出现如水泵堵塞等大的事故或异常状况时,当班人员要同接班人员一起,与班长,机动人员共同进行处理或抢修,不能够影响系统的运行。不允许隐瞒设备事故,违者将会受到严重的处理。

当班者可以向接班者提出要求或建议,供当班者参考或执行。

2.设备保养制度

当班人员在上班时,要清除自吸式离心泵水罐中的纤维杂物,每班都要如此。要看情况

对风机进行停机散热(每次停留时间为30分钟,间歇为4个小时),并对风机添加润滑油。对水泵的轴承适当润滑。

当班者发现设备出现故障,且自己不能排除时,应及时向班长反映,并及时报告。

3.巡查制度

当班人员要经常对各构筑物水质情况进行观察、检查。要及时清除集水池中的漂浮物,过滤板上的杂物。要及时检测调节池中水的pH值,当pH值≥10时,必须投加硫酸。要经常到浓密机上去检查,检查加药情况,检查混凝效果,并清除水上的漂浮杂物。要经常观察接触氧化池与二沉池的情况,按操作要求进行对比处理。要经常检查出水情况。

4.安全操作制度

在废水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安全、不卫生的因素,如若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冒险蛮干或者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势必会危害到操作者本身的安全和健康,产生工伤事故,妨碍生产的正常进行。

i.安全用电

要遵守安全用电操作规程,特别是遵守保养和检修电器的操作规程,并使用必要的绝缘用具。

ii.防止溺水和防止高空附落

a.操作人员不得随便越栏工作或玩耍,若越栏工作必须做好防护措施且有人监护。

b.操作人员若需登高作业时,如必须登上栏杆更换灯泡,必须做好防护措施且有人监护。

c.防止硫酸飞溅

在向调节池投加硫酸时,必须小心,仔细地缓慢地将硫酸投入到调节池水中,防止硫酸飞溅。假如硫酸溅到皮肤上,必须立即用清水冲洗,直至皮肤无灼烧感为止。

人员管理

(一)废水处理需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操作人员需经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建立工作岗位制,操作人员不得擅离职守。

(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操作规程操作,并保留系统的原始数字记录以备查看。

(四)操作人员须着工作服,配药时须戴手套、穿胶鞋,以防药物损伤。

(五)操作人员若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不得延误时机,以免造成染事故。

标准解读-《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生物饲料团体标准

标准解读-《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生物饲料团体标准 2018年12月1酵饲料技术通则》、《饲料原料酿酒酵母培养物》、《饲料原料酿酒酵母发酵白酒糟》和《饲料日,中国生物饲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发布的《发添加剂植物乳杆菌》四项团体标准正式实施。 1、导读 我国生物饲料产业正在飞速发展,但我国生物饲料现行标准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为促进我国生物饲料产业标准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参与标准制定的作用,建立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团体标准,在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组织领导下,2018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生物饲料产品分类》团体标准,是我国生物饲料领域首部团体标准,填补了我国在生物饲料领域标准的空白;201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生物饲料团体标准,加速了生物饲料标准化进程,更好地规范了生物饲料产业健康发展,将为发酵饲料产业的健康规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关于真菌毒素 在最新实施的《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团体标准中对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做了明确的规定,是卫生指标中的必检项目,这说明真菌毒素对生物饲料领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真菌毒素也称为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对动物、人类和农作物具有较大毒性。它们可通过饲料或食品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人和动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生殖系统等。 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霉菌毒素就有三百多种。其中以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伏马霉素、T-2毒素最为受人关注。 3、真菌毒素限量标准 《饲料原料酿酒酵母培养物》(T/CSWSL003-2018)酿酒酵母培养物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限量标准:

2019-2020年整理生物发酵饲料企业标准汇编

备案号: 江西高安生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生物发酵饲料 发布实施 江西高安生物科技饲料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由江西高安生物科技饲料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钟启平、杨林海。

生物发酵饲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发酵饲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玉米粉、豆粕粉、麦麸、米糠为主要原料,配合而成发酵配料,再加微生物发酵剂菌种,加水,密封,发酵而成的生物发酵饲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0-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6435 饲料水分的测定方法 GB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15699-1-93 饲料采样标准方法 GB 10648 饲料标志规定 GB/T20191-2006 饲料中嗜酸乳杆菌的微生物学检验 3 要求 3.1 原料 本品所使用的原料应当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 3.2 感官指标 浅黄色,湿润,无发霉,无异物,有一定酸香味和醇香味。 3.3 理化指标 3.3.1 水分≤45% 3.3.2 理化指标 乳酸含量≥3亿/克

3.4 卫生指标 按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规定执行。 3.5 对激素和添加的规定 饲料中不得添加国家尚未批准在配合饲料中使用的激素、药物和添加剂。 4 试验方法 4.1 感觉指标 采用感官评定。 4.2 水份 按GB6435-1986规定执行。 4.3 乳酸菌活菌计数检验方法 4.3.1 设备和仪器 电子天平:感量0.01克; 震荡器:往复式; 恒温培养箱:33℃±1℃; 冰箱:1~5℃; 高压灭菌锅:0~3Mpa; 电炉:可调式 灭菌移液管:1ml 10ml 25ml; 恒温水浴锅; 灭菌三角瓶:100ml 250ml 500ml; 灭菌玻璃珠:直径5mm; 灭菌试管:16×160mm; 灭菌培养皿:直径90mm; 酒精灯; 显微镜:400~1000倍以上;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规范使用的研究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规范使用的研究 微生态制剂又称益生素,是一种重要的肠道菌群调节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指被添加在饲料中的益生素。 各国微生态学家在总结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益生素是含活菌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产物的细菌制品,经口或经由其它粘膜途径投入,旨在改善粘膜表面微生物或酶的平衡,或者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作为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重大成果之一,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将导致畜禽、水产、种植业、环境保护和医学等领域的根本变革。国际上把它誉为“拯救地球的技术”。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作为一种“绿色”添加剂,对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防病治病,改善饲料适口性和转化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该技术的最大功绩在于,它可以逐渐替代农用化学物质,取代激素和抗生素,生产出绿色食品。用于畜禽水产养殖,可以预防畜禽、鱼虾疾病,净化水质,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胆固醇含量,消除粪恶臭,减少环境污染;用于种植业,可以改良土壤,改善植物品质,达到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用于医药,可解除大量抗生素使用和滥用所造成的对人体严重的毒副作用。目前,世界各国对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开发,(包括菌种资源的调查、优良菌种的筛选和改造、作用机理研究、理论基础研究及在各种饲养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已成为热点。可以预见,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作为无公害的“绿色”饲料代饲用的抗生素,其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应用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国内外对微生物菌种(菌株)的有关规定 菌种是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功能和质量的基础,也是产品安全的首要保证,世界各国对此都有明确规定和严格管理。 1989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美国饲料公定协会(AAFCO)公布了44种“可直接饲喂且通常认为是安全的微生物(GenerallyRecognizedasSafe,GRAS)”作为微生态制剂的出发菌株,主要有细菌(bacteria)、酵母(yeast)和真菌(fungi)。其中乳酸菌28种(包括乳酸杆菌11种、双歧杆菌6种、肠球菌属2种、链球菌5种、片球菌3种、明串珠菌1种)、芽孢杆菌5种、乳球菌1种、丙酸杆菌2种、拟杆菌4种、曲霉2种、酵母菌2种等。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eae)11种:短乳杆菌(L.Brevis)、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干酪乳杆菌(L.Casei)、纤维二糖乳杆菌(L.Cellosus)、弯曲乳杆菌(L.Curvatus)、德氏乳杆菌(L.Delbruekii)、发酵乳杆菌(L. Fermentum)、罗特氏乳杆菌(L.Reuterii)、乳酸乳杆菌(https://www.360docs.net/doc/329789704.html,ctis)、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等。②双歧杆菌属(Bifi dobactirium)6种:青春双歧杆菌(B.adolescentis)、婴儿双歧杆菌(B.infantis)、动物双歧杆菌(B.animalis)、长双歧杆菌(B.longum)、嗜热双歧杆菌(B.thermophilum)、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③肠球菌属(Enterococcus)2种:粪肠球菌(E.faecalis)又称粪链球菌(S.faecium)、屎肠球菌(E.faecium)又称屎链球菌(S.faecium)。④链球菌属(Strep

发酵生物饲料标准参考

发酵生物饲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发酵生物饲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等菌种与豆粕、玉米、麸皮等饲料原料混合后,经固体发酵后生产的发酵生物饲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917.1-2008饲料粉碎粒度测定两层筛筛分法 GB/T6432-1994饲料粗蛋白测定方法 GB/T6433-1994饲料粗脂肪测定 GB/T6434-2006饲料粗纤维的测定过滤法 GB/T6435-2006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测定 GB/T6438-2007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GB10648-2013饲料标签 GB/T13091-2002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 GB/T14699.1-2005饲料采样 GB/T17480-2008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 B1B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 GB/T18246-2000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 GB/T18823-2010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GB/T18869-2002饲料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GB/T20195-2006动物饲料试样的制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2012)第1773号《饲料原料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要求 3.1原料 符合《饲料原料目录》的要求 3.2感官 粉状,黄褐色,色泽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异嗅,具有特殊的发酵气味。 3.3水分 发酵生物饲料:≤42.0%。

饲料原料验收标准(新)

原料验收标准 山东天普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零零六年十一月

说明 为了使公司产品质量稳定、创优质名牌,树立公司及产品形象,在总结过去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政府有关规定,特重新修订了这套《原料验收标准》,为使本标准顺利执行,现对编制与使用作如下说明。 一、编制依据: 1.行业通用标准GB10647-89 2.价值评估原则 3.产品标准 4.市场供应状况 二、指标说明 1.指标分营养指标、非营养指标及物理性状指标三大类。 2.本指标为可以直接使用指标,因市场原因确不能保证时,应及时报告技术部,经配方验算可以调整使用者,方可采购,否则不予采购及验收。 3.水分指标必须严格控制,确因市场原因不能满足时,由技术部确定允收标准,但必须经过处理,达到使用标准后方可使用。 4.玉米霉变粒必须按标准要求操作,不允许放宽。 三、检验方法 1.加大对原料的抽样检验力度,特别是对中间商及零星玉米客户、零星辅助原料客户的抽样必须进行30%、100%抽样检验。 2.对本标准规定的指标项目在检验能力内全部检验。 3.制定检验单或报告单,填满检验项目与数据由检验员签字。 本标准由技术部主编并负责解释,由总公司颁布实施。 山东天普阳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CONTENT) 原料名称页次玉米 (1) 小麦 (2) 大豆粕 (3) 脱皮大豆粕 (4) 鱼粉 (5) 国产鱼粉 (6) 肉骨粉 (7) 葵花粕 (8) 棉籽粕 (9) 菜籽粕 (10) 花生粕 (11) 芝麻粕 (12) 麸皮 (13) 次粉 (14) 玉米蛋白粉 (15) 玉米酒精糟及可溶物 (16) 玉米胚芽饼 (17) 全脂米糠 (18) 脱脂米糠 (19) 碎米 (20) 乳清粉 (21) 乳糖 (22) 麦芽根 (23) 磷酸氢钙 (24) 磷酸二氢钙 (25) 石粉 (26) 贝壳粉 (27) 食盐 (28) 玉米油 (29) 精炼鱼油 (30) 动物油脂 (31)

饲料行业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饲料行业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007年7月18日)共341项 综合标准(19项) 1.GB/T 10647-1989 饲料工业通用术语 2.GB 10648-1999 饲料标签 3.GB 13078-2001(2003年1号修改单)饲料卫生标准 4.GB 13078.1-2006 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亚硝酸盐允许量 2006-07-01实施 5.GB 13078.2-2006 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 酮的允许量 2006-07-01实施 6.GB 13078.3—2007 配合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允许量 2007-03-01实施 7.GB/T 16764-2006 配合饲料企业卫生规范2007-03-01实施 8.GB/T 18695-2002 饲料加工设备术语 9. GB/T18823-2002(2003年1号修改单)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10.GB 19081-2003 饲料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11.GB/T 20192-2006 环模制粒机通用技术规范 2006-09-01实施 12.GB/T 20803-2006 饲料配料系统通用技术规范2007-03-01实施 13.NY 929-2005 饲料中锌的允许量 14.NY/T932-2005 饲料企业HACCP管理通则 15.NY/T 1023-2006 饲料加工成套设备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16.NY/T 1024-2006 饲料混合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17.NY/T 1025-2006 青饲料切碎机安全使用技术条件 18.NY/T 1031-2006 饲料安全性评价亚急性毒性试验 19.SBJ 05-1993 饲料厂工程设计规范 方法标准(115项) 1. GB/T 5917-1986 配合饲料粉碎粒度测定法 2. GB/T 5918-1997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3. GB/T 6432-1994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4. GB/T 6433-1994 饲料粗脂肪测定方法 5. GB/T 6434-2006 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过滤法 2006-11-01实施

微生物制剂企业标准2020版

企业产品标准 Q/12DZXX0036-2020微生物制剂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由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微生物制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制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为主要原料,添加载体或稀释剂配制混合而成的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文本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3181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通则要求 GB/T4789.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T4789.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T4789.2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GB10648饲料标签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13079饲料中总砷的测定 GB/T13080饲料中铅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13081饲料中汞的测定 GB/T13091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 GB/T14699.1饲料采样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NYT1444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技术通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224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微生物 3.1.1枯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属于芽孢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有芽孢,有鞭毛,中生或近中生。在饲料工业被制成微生物添加剂使用。 3.1.2植物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属,革兰氏阳性、不产芽孢、无鞭毛、兼性厌氧。在饲料工业被制成微生物添加剂使用。 3.1.3产朊假丝酵母 产朊假丝酵母属于假丝酵母属,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腊肠型,繁殖方式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关于饲料添加剂目录的公告的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关于饲料添加剂目录的公告 的整理 (2011-06-27 15:42:58) 转载▼ 标签: 杂谈 微生态制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指被添加在饲料中的一种重要的肠道菌群调节剂,又称益生素。美国FDA把传统上通称的益生素定义为可直接饲喂的微生物(Direct-fed microbials, DFMs),这些微生物菌种应具有以下特性:①产生有机酸,如乳酸、乙酸、甲酸等,这些酸能够抑制病原微生物,也可作为动物的能量或对其他微生物有益;②产生抗菌物质,如细菌素、过氧化氢或其他化合物抑制病原微生物;③有益微生物粘附占位,竞争排除,防止病原微生物定植;④刺激免疫反应,增加免疫系统活力;⑤产生各种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糖苷酶(glycosidases),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此外双歧杆菌还产生DNA聚合酶可修复机体损伤的细胞;⑥减少毒胺的产生,中和内毒素。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作为一种“绿色”添加剂,对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防病治病,改善饲料适口性和转化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该技术的最大功绩在于,它可以逐渐替代农用化学物质,取代激素和抗生素,生产出绿色食品。用于畜禽水产养殖,可以预防畜禽、鱼虾疾病,净化水质,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胆固醇含量,消除粪恶臭,减少环境污染;用于种植业,可以改良土壤,改善植物品质,达到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用于医药,可解除大量抗生素使用和滥用所造成的对人体严重的毒副作用。 各国微生态学家在总结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益生素是含活菌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产物的细菌制品,经口或经由其它粘膜途径投入,旨在改善粘膜表面微生物或酶的平衡,或者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作为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重大成果之一,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将导致畜禽、水产、种植业、环境保护和医学等领域的根本变革。国际上把它誉为“拯救地球的技术”。

农业行业标准《饲料原料稻谷》

农业行业标准《饲料原料稻谷》 编制说明(送审稿) 一、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 1、标准制定背景 稻谷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指没有去除稻壳的子实,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稻属普通栽培稻亚属中的普通稻亚种。稻谷籽粒的外形结构主要由稻壳和稻米两部分组成。稻壳的厚度为25~30μm,质量约占谷粒的18%到20%。稻壳的厚薄和质量与稻谷的类型、品种、栽培及生长条件、成熟及饱满程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成熟、饱满的谷粒,稻壳薄而轻。粳稻的稻壳比籼稻的薄,而且结构疏松,易脱除。早稻的稻壳比晚稻的稻壳薄而轻。未成熟的谷粒,其稻壳富于弹性和韧性,不易脱除。稻谷脱壳之后即可得到糙米,糙米表面平滑有光泽。稻谷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我国稻谷年产量达2.0到2.1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7.5%,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6.9%,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3,产区遍及全国各地,主要产区分布在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各品种间分布区域差异较大。黑龙江、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和安徽7省的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国内六成以上。 稻谷营养成分与国际二级玉米相当,其中稻谷的蛋白质品质、氨基酸平衡性、微量元素含量甚至优于玉米。此外玉米所含的脂肪虽高于稻谷,但玉米脂肪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构成,不利于肉品质的提升和肉的储藏。然而稻谷的粗纤维含量比玉米高,适口性很差,营养成分的消化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直接用作饲料效果不佳,经脱壳处理后的糙米饲用价值大大提升,甚至优于玉米。但是脱壳处理的成本较高,导致糙米提供的单位重量的蛋白质的可比价格较高。因此,如果能培育出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出糙米率高的稻谷品种,作为畜禽的饲料是一条经济可行的途径。 不同品种稻谷的营养特性和营养成分有差异,其中干物质在86%左右,差异不大,粗蛋白质含量在5.3%到8.8%范围内,粗纤维含量在5.5%到12.5%范围内,粗脂肪含量在1.3%到2.5%范围内,粗灰分在3.0%到5.0%范围内,稻谷的营养特性和营养成分的差异导致不同糙米之间的差异,脱壳后的糙米的粗蛋白质含量略有提高,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不同品种差异较大。糙米可为猪、牛、羊、鸡

发酵生物饲料标准参考

发酵生物饲料标准参考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发酵生物饲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发酵生物饲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等菌种与豆粕、玉米、麸皮等饲料原料混合后,经固体发酵后生产的发酵生物饲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饲料粉碎粒度测定两层筛筛分法 GB/T 6432-1994 饲料粗蛋白测定方法 GB/T 6433-1994 饲料粗脂肪测定 GB/T 6434-2006 饲料粗纤维的测定过滤法 GB/T 6435-2006 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测定 GB/T 6438-2007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GB 10648-2013 饲料标签 GB/T 13091-2002 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 GB/T 饲料采样 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GB/T 17480-2008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B 1B GB/T 18246-2000 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

GB/T 18823-2010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GB/T 18869-2002 饲料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GB/T 20195-2006 动物饲料试样的制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2012)第1773号《饲料原料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要求 原料 符合《饲料原料目录》的要求 感官 粉状,黄褐色,色泽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异嗅,具有特殊的发酵气味。 水分 发酵生物饲料:≤%。 成品粒度 01和02全部通过孔径的标准编织筛,其他全部通过孔径的标准编织筛。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理化指标

秸秆生物饲料

秸秆生物饲料、生态养殖、屠宰加工、产品销售产业化发展可行性分析报告 辉县市太行生态农牧合作社 一、辉县市太行生态农牧合作社成立的必要性 合作社组织是一种经济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是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部署,在成员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引导农民自愿合作,加快经济体制和组织的创新,提高成员市场的竞争力,维护成员合法权益,增加成员收入。 目前,我市的畜牧业养殖总体现状是各家各户分散养殖,人畜不分;猪、鸡等畜禽混合养殖,品种杂乱;防疫程序混乱或是不防;饲料、药品非常随意,极不规范,产品质量差别很大。造成养殖数量不少、成活率不高,疾病瘟疫经常发生;品质不好,价格低,销路困难。致使养殖户一年忙个不停,最终结果却是不挣钱,或者塌个大窟窿。这种局面势必阻碍我市的畜牧业健康发展,为了改变这种养殖不挣钱的局面,我们成立了辉县市太行生态农牧合作社。 二、合作社给社员带来的经济效益 在我市各级政府以及信用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辉县市太行生态农牧合作社适逢其时,应运而生。合作社下设的辉县市莲花生物饲料有限公司利用太行山丰富的农作物秸杆,各类树叶,无毒野草等20多种资源,天然中

草药,蒲公英、车前草、血参、柴胡、板兰根、黄芩、白头翁、天然益生素等十几种药材和蚯蚓粉、黄粉虫、无菌蝇蛆粉、土元、蛴螬、晰蝎、壁虎、虫蛸等十种昆虫类药材,大力开发与研究生物饲料,每年可向社会提供绿色生物颗粒饲料10000余吨;莲花种猪场从美国丽来公司引进的父母代种猪,经过精心培育,每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品种猪4000余头;种兔场从山东、江苏、北京名优种兔场引进的优质品质兔经选育后,每年可向社会提供种兔3000余只;蚯蚓场从天津蚯蚓进出口公司引进日本爱胜2号高产新品种,每年可向社会提供高蛋白蚯蚓品种1000多公斤,带动了周边5000多户农民发展各种养殖业、加工业、运输等致富(其中残疾人员30多人),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750多万元,每户平均增加收入1500多元。 合作社向社员提供各种养殖信息、技术、品种、饲料、药品、防疫、疾病诊断、购销等各方面服务,实行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药品保健、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服务标准,并对社员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引导养殖户进行规范、标准化生产,最大限度降低了养殖风险,增加了农户收入。 目前,该合作社拥有固定资产483万元,年产值1150多万元,实现利税177万元。 以养猪为例: 加入辉县市太行生态农牧合作社的养殖户,利用本饲料公司生产的生物颗粒饲料成本低、猪吃了不生病、生长快、肉质好、价位高、效果好,再另上合作社对成员的“五统一”服务,每头育肥猪可在原来不规范喂养的基础上净增值100-150元钱,每户每年在原来喂养的基础上多增加收入5000元。

饲料添加剂使用的范围及分类标准

臻植生物根据目前饲料添加剂使用的范围和受限制程度,将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分为4个标准: 1、禁止使用的添加剂 此类添加剂主要指药物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此类添加剂可通过饲料或饮水途径进入动物机体,产生药物残留,或产生“3致”性而危害人体健康,因而禁止其在食品动物中的使用。 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农业部公告176号),公布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该目录收载了5 类40种禁用药物品种。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包括盐酸克伦特罗、沙丁醇胺、莱克多巴胺等,共7种; 性激素类,包括已烯雌酚、雌二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生长激素等,共12种;蛋白质同化激素,包括碘化酪蛋白、苯丙酸诺龙及其注射液2种;精神药品类,包括(盐酸)氯丙嗪、盐酸异丙嗪、安定、利血平、苯巴比妥及其钠盐等,共18种;各种抗生素滤

臻植生物渣,即各种抗生素类产品生产过程中的“3废”,对养殖业的危害较大,一是易引起耐药性,二是未做安全性检查,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2、可常规使用的饲料添加剂 农业部于1999年7月26日发布公告(农业部公告第105号),公布了《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该目录共收录了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12大类173种,包括饲料级氨基酸7种,饲料级维生素26种,饲料级矿物质、微量元素43种,饲料级酶制剂12种,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12种,饲料级非蛋白氮9种,抗氧化剂4种,防腐剂、电解质平衡剂25 种,着色剂6种,调味剂、香料6种(类),粘结剂、抗结块剂和稳定剂13种(类),其他类10种。 为加强对兽药的使用和管理,防止滥用饲料药物添加剂,根椐其使用情况,将饲料药物添加剂分为2类。具有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作用,可在饲料中长时间添加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其产品批准文号须用“药添字”,包括二硝托胺预混剂、甲基盐霉素预混剂、黄霉素预混剂等33种;用于防治动物疾病,并规定疗程,仅是通过混饲给药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其产品批准文号须用“兽药字”,如环丙氨嗪预混剂、甲矾霉素散等24种。 3、无公害食品的饲料添加剂 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按照农业部发布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执行。无公害生猪、肉鸡饲料中不应添加氨苯砷酸、洛克沙生等砷制

(warm原创)生物饲料与传统饲料的比较

饲料安全与生物饲料 1 传统饲料及其存在的问题 1.1传统饲料存在的问题 传统饲料往往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①饲料中的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很多饲料成分中含有一些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在植物性饲料中含有多种次生代谢物,如生物碱、生氰糖甙、硫化葡萄糖甙、皂甙、棉酚、蛋白酶抑制剂、致甲状腺肿瘤因子、有毒硝化基化合物等;在某些动物性饲料中含有组胺、抗硫胺素(鱼虾及贝类)、抗生物素(生鸡蛋清)肌胃糜烂素(劣质鱼粉)等,含有上述成分的饲料在使用时若用量控制不合适会使饲料中毒素含量超过饲料卫生标准规定的允许量,给畜禽带来危害。②饲料被化学污染物污染。环境化学污染物在饲料中的存在,有其自然背景(产地的地质化学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两方面的原因。饲料中无机污染物如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元素及氟,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受饲料原料产地的地质化学条件所左右,但主要还是人类活动带来的,如工业、采矿、交通、城市排污等造成的“三废”污染以及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引起的污染。有机污染物如N-亚硝基化合物(N-亚硝胺及N-亚硝酰胺)、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苯并芘等)、二噁英、多氯联苯等工业化合物或工业副产物,其污染源在我国均广泛存在,势必也会对饲料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上述化学污染物都具有在环境、饲料和食品链中富集、难分解、毒性强等特点,对饲料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威胁极大。随着今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新资源、新材料的开发,还可能出现新的污染物,加上人类环境有持续恶化的趋势,因而饲料或食品成分中的污染物可能有增无减,对此不能掉以轻心。③饲料致病微生物的污染。饲料是很多致病微生物(病原菌、病毒等)的重要传播途径。如英国发生的“疯牛病”,是由于动物摄入被该病毒污染的饲料而感染。无数事实表明,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可通过排泄物、水、空气等污染畜禽饲料,这些被污染的饲料进入畜禽体后可通过其产品转移、传播,危害人类健康。④饲料霉变。全世界由于霉菌污染粮食和饲料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影响甚为巨大。我国一些地区6尤其是南方7

ISO标准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

ISO标准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 ——沙门氏菌检测的基准方法 内容 1 范畴 2 参考标准 3 定义 4 原理 4.1 概要 4.2前增菌——非选择性液体培养基 4.3 增菌——选择性液体培养基 4.4 划平板和鉴定 4.5 确认 5 培养基、试剂和血清 5.1 概要 5.2 培养基和试剂 5.3 血清 6 设备和玻璃器皿 7 采样 8 检验样品的制备 9 程序 9.1 试验样品和原始悬浮液 9.2 非选择性前增菌 9.3 选择性增菌 9.4 划平板和鉴定 9.5 确认 10 结果表示

11 检验报告 12 质量保证 附录A (标准化)程序图表 附录B (标准化)培养基和试剂的成份及预备 附录C (非标准化)实验室间试验结果 参考书目 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国际标准化团体的全世界同盟。通常由ISO 技术委员会来执行国际标准的制订工作(ISO成员体)。通常由ISO技术委员会来完成国际标准的预备工作。在委员会中,若对建立的技术委员会有爱好的话,每个成员体有权作为代表。国际组织、政府或非政府组织,通过ISO联系,也能够参加这项工作。在所有电工标准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紧密合作。 国际标准按照ISO/IEC指南第三章所列的规则草拟。 技术委员会的要紧任务是预备国际标准。被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 以投票方式在成员体内运行。至少要75%成员体的投票赞成,才能作为一个国际标准公布。 要引起注意的可能性是:本国际标准的一些要素可能是专利权主体。IS O不应承担鉴定部分或全部的这种专利权。 ISO6579是由食品ISO/TC34技术委员会、微生物SC9分委员会所预备的。 第四版删除或更换了第三版(ISO6579:1993),并已作了技术性修订。 附录A和附录B形成了本国际标准的标准化部分。附录C仅为资料。

生物饲料企业标准文件

B 46 Q/TXSDK 畜禽、特种动物用 微生物活菌发酵配合、精料补充 和补充饲料 斯达克(北京)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

Q/TXSDK 0005-2013 前言 本标准系畜禽、特种动物用微生物活菌发酵配合、精料补充和补充饲料标准。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和农业部第1224号公告,编写制定了本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销售的依据。 本标准由斯达克(北京)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斯达克(北京)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刁海明张伟王国胜。

Q/TXSDK 0005-2013 畜禽、特种动物用微生物活菌发酵配合、 精料补充和补充饲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畜禽、特种动物用微生物活菌发酵配合饲料、精料补充饲料和补充饲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及其合作企业加工、销售的猪、鸡、狐狸、貉微生物活菌发酵配合饲料和牛、羊微生物活菌发酵精料补充饲料和猪、鸡、狐狸、貉、牛、羊微生物活菌发酵补充饲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917 饲料粉碎粒度测定两层筛筛分法 GB/T5918 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GB/T6435 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GB/T6432 饲料粗蛋白质测定方法 GB/T6433 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GB/T5538 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 GB/T6434 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过滤法 GB/T6438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GB/T6436 饲料中钙的测定方法 GB/T6437 饲料中总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GB/T6439 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方法 GB10648 饲料标签标准 GB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13078.1 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亚硝酸盐允许量 GB13078.2 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许量 GB13078.3 配合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允许量 GB21693 配合饲料中T-2毒素的允许量 GB26418 饲料中硒的允许量 GB26419 饲料中铜的允许量 GB26434 饲料中锡的允许量 GB/T13882 饲料中碘的测定(硫氰酸铁-亚硫酸催化动力学法) GB/T13883 饲料中硒的测定方法 GB/T14699.1 饲料采样 GB/T15398 饲料中有效赖氨酸测定方法 GB/T18246 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 GB/T 18868饲料有效蛋氨酸测定方法 GB/T18823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GB/T20191 饲料中嗜酸乳杆菌的微生物学检验 JJF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