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流程图教学提纲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流程图教学提纲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流程图教学提纲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流程图

教学实施计划表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篇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篇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在观察、猜测、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找出2和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偶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归纳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策略:1、在观察、猜测、讨论过程中,认识2和5的倍数的特征。 2、在活动中交流,探索找2和5的倍数方法。 教学过程: 一、探索5的倍数的的特征。 1、淡话引入。 2、写几个5的倍数。分组讨论如何研究5 的倍数的特征。 3、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上记号(可以用○、△、等符号),并观察、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组织学生交流。 4、引导学生归纳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

的倍数, 5、试一试:用5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二、学生小组合作探索2的倍数的的特征。 1、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上记号(可以用○、△、等符号),并观察、思考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组织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3、揭示偶数、奇数的含义。 4、“你说我答” 二、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练一练: 根据2和5的倍数的特征,找出2的倍数,5的倍数,再找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归纳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法。在引导学生判断时,应根据2、5的倍数的特征说明判断。如“因为85不是2的倍数,所以不能正好装完;”又如“因为85是5的倍数,所以能正好能装完。” 3、数学游戏: 第一轮游戏可以先让学生任意摸一张数字卡片,与“5”组成的两位数后,再判断组成的数是不是2的倍数。 在此基础上,开展第二轮游戏,要求学生在摸之前先说说“摸出几和5组成的两位数是2的倍数”,然后按照这一顺序:摸数、

数学广场——流程图(2)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的构造方法。 2、掌握最大差和最小差的计算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造数才能得到最大的差和最小的差。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数字卡片:1、2、3、5、7、9 1)师;请小朋友们小组合作,从这六张数卡中选出三 张,组成两个三位数,并用这两个三位数用笔算的方法进行减法计算。学生小组活动,汇报。 例如: 2)师:现在请将两个三位数的减数与被减数的百位上 的5与十位上的1进行交换,现在的差是多少呢?和刚才的差之间有什么变化呢?学生尝试完成,汇报交流 例如:

问:为什么只交换了2个数字,差就变小了呢? 生:第一题5和1交换后,减数是159,减数变小了,差变大了。 3)师:如果把被减数的7和2的位置交换一下,差有 会怎么变呢?为什么?小组讨论一下。 生:第二题7和2交换后,被减数是273,被减数变小,差也就小了。4)师:差还可以变小吗?试试看。 学生再次尝试。 出示: 师:你们都做的非常好。今天我们再用这个本领学习新的知识。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出示:1、2、3、5、7、9六张数卡 师:用这六张数卡,造一个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是几? 生:975和123。 师:有什么好办法,找得又快又好?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从六张数卡中选出最大的三个数依次放在百位、十位、个位。

生:从六张数卡中选出最小的三个数依次放在百位、十位、个位。 师:请你们计算一下他们的差。生独立练习: 师:交换其中2张数卡7和9的位置,再计算出差。 得到: 师:差为什么变小了?还可以更小吗? 学生尝试完成。 练习1 师:学生独立的造数、求差。 师:谁能得到最大的差? 师: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独立尝试,有困难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讨论后完成。

如何上好一堂数学新授课

如何上好一堂数学新授课 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和新课改以后,学生完全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帮助、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作用。然而,老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首先老师应当备课,此过程不能忽略,更不能马虎人人知道事半功倍的道理,都想达到功倍的效果,倒是很少有人想事半要付出多少的辛酸。成功往往是给有准备有付出的人准备的,虽然准备了付出了也不一定成功,但是没有准备不付出的人是一定不会成功的。因此,老师备课是必不可少的。在上课之前老师应构思好本堂课该怎么上才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才能让更多的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方法是现代教学中老师的主要任务。比如说一堂课的流程以及教学方法等,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变,因为一套固有的教学模式长时间的话会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反感而影响到上的教学方法则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便于达到最佳效果。这是功在课前。 数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使之形成数学观念具有数学素质,并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途径。 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每一节具体的数学教学,因而加强对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的研究,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重视的一项研究课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与研讨价值。 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数学基本课型来完成的。数学课型通常可分为: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研究课、测验课、讲评课、活动课等。在数学教学中,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研究课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典型课型。 对数学典型课加以研究,有利于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有利于教师掌握数学课堂教学规律和基本要求,有利于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迅速准确地确定课型,采取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新授课是以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为特征的一种课型,是数学课的主要课型。新授课的教学目的应是:通过新授课的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基本训练,通过知识的巩固运用,使学生形成技能,在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新授课的课堂结构主要是:课前导入、讲授新课、课堂练习。 习题课是通过解题的形式,来形成学生的解题技能,发展智力。通过解题教学,进一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习题课的课堂结构是:范例引路、学生练习、变式训练、小结、布置作业。 复习课的基本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使之系统化,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复习课可为:单元复习、期末复习、两种形式。复习课的课堂结构是:

(完整)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七个教学单元及总复习,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教学代数的初步知识;图形与几何安排的教学内容是第二单元位置,初步渗透直角坐标系的思想,以及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第四单元可能性;还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了掷一掷。 与原实验教材相比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1.从六年级上册移来“位置” 单元,“观察物体”移到五年级下册。2.“可能性”单元根据课标要求进行了调整。 3.“数学广角”的内容进行调整。 4.“简易方程”的结构进行调整及其他单元内容的变化。 5.编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由原三上移来。 三、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简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最新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精品教案

第12课时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页的例15,完成练一练和P73练习十一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灵活运用方法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 2.使学生经历探索、交流分数大小比较的过程,感受运用已有的知识可以探索、解决问题,体会知识的联系;理解不同的比较方法,体验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比较方法并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引入新课 1.比较分数的大小。 ○○○○ 学生口答,教师呈现结果。 提问:前两组是怎样比较大小的?后两组呢?为什么小于? 2.引入新课 二、主动探索,学会方法 1.教学例5 出示例题:学生独立读题。 提问:从题里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比较谁看的页数多,可以怎样解决?(板书:○) 2.探索方法。 怎样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小组研究,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方法一:画图比较方法二:通分比较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 方法三:化成小数再比较

学生汇报,分类领悟比较的方法。注意方法的规范。你还有什么别的比较方法吗? 3.比较方法。 得出:通分的方法比较简单。 指出:我们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一般可以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先通分,再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第72页的练一练。 指明学生板演。 2.练习十一的第7题。 明白有几个要求,注意书写格式。 3.练习十一的第8题。 提示:先用除法算式求出商,再比较大小。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4、6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15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蒜叶的生长 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 和与积的奇偶性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球的反弹高度 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 第六单元圆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课题:等式与方程 第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 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做天平平衡。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 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 x+50>100 x+50=150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简解]:通过解答一个与长方形周长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一列举”的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教材首先结合场景图,提出问题: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这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题意,又有助于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展开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有条理的列举分析有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获得问题的答案。 2、体会有序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进一步发展运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使学生能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2、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策略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设计理念]:创设生活情境,借助生动的、有趣的生活信息,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设计思路]:故事引入,激发兴趣——独立探索,寻找策略——相互交流,提取策略——自主比较,感悟策略——知识迁移,分层练习——拓展延伸,巩固升华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师:你们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谁来说一说(生讲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们知道什么策略吗?你在哪里见过或者使用过?能不能举例说明?(生回答)师小结那么在数学里,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有哪些呢?等学完了这节数学课我们再来说说。师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意图:运用故事引入,引导学生把“策略”与具体方法相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感悟“策略”的含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寻找策略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情景图)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1)收集信息,看例题,提问,从例题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2)提问王大叔一共有多少种围羊圈的方法? 如学生猜出几种答案,这时教师追问,是不是这几种呢?你有办法验证吗?同桌讨论。 如学生一时说不上来,教师追问,看来,同学们一下子说不出答案,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吗?同桌讨论。 2、同桌讨论 3、在讨论的基础上,尝试利用手上的学具操作解决来验证。 4、交流方法 (1)摆小棒,整理出长方形所有长与宽长度的可能性。 教师根据学生的摆法板书:如果长方形的宽是1米,长就是8米。 如果长方形的宽是2米,长就是7米。 如果长方形的宽是3米,长就是6米。 如果长方形的宽是4米,长就是5米。

教学设计——算法与程序框图

程序框图 ——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会泽县实验高中张正华 如何上好高三复习课,一直以来都是每位高三毕业班的任课教师不断求索的问题。2014年高考,是云南省高中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的第三次高考,考试内容因课程内容的变化而变化,那么,我们的备考过程、特别是高三复习课的形式与内容,也自然发生了改变。本课,就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联系近两年的高考题所做的一次尝试。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设计思想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结合新课改的理念,我的设计思想遵循以下原则: 1、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论证、逻辑思维能力。 2、重视考纲,紧盯高考,全部例题均来自高考题和教材上的练习题、思考题及其 变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算法与程序框图的基础知识; (2)通过例题分析与练习,使学生清楚高考考什么?怎么考?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高考题的展示,为学生创造观察、实验、归纳、总结的机会,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例题分析,强化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对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的强大与呆板(机械),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程序框图的应用; 教学难点: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的应用。

六、学案设计: (一)基础回扣 1.程序框图的含义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2、程序框图规定图形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前准备的六个环节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前准备的六个环节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小学数学课前准备的研究 课前准备,最重要的是备课,备课其实就是老师对教学内容的解读过程,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再组合的教学计划过程,是对教学重、难点的破解过程,是教具学具的准备过程。小学数学课,一般分为三种类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由于课型的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就不同,课前准备的要求也不同。现在就新授课的课前准备的六个环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仔细研读教材是课前准备的必要环节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由富有教材编排经验,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专家组成教材编写组编写的,对小学数学各个知识点在各年级,各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每一个例题,演算过程,插图,练习题的安排都是经过反复思考,仔细推敲确定下来的。因此,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读教材就是读例题,读解题过程、思考过程,读概念结语,读反馈练习(做一做),读习题安排。读教材就是要知道教材编排的目的,明白编排的意图,知晓例题的作用,找到与例题相对应的练习题,巩固题,提高练习题等。只有仔细、认真、深入地对教材进行研读,才能准确把握知识的深浅度,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解、组合课时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进行课前准备。 二、科学合理地确定课时教学内容,制订教学目标是课前准备的重要环节 仔细研读了教材,就应该确定课时教学内容了。确定课时教学内容是对教材内容的分解、重组过程,具有再创造性。分解、组合课时教学内容要注意:1.知识体系的完整性,2.课堂教学的合理性,3.便于老师的教,学生的学。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班共有**名学生,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多数孩子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较高,能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获取知识,但抽象思维水平不高,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经过四年多的学习,多数孩子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能力,但在合作中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的基础差、习惯差,究其原因是经常上课走神,课后不做作业;需要时时刻刻地督促辅导。从上学年的质量检测情况看,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本学期需要继续与这家长沟通,做好问题孩子的转化工作,争取更多人取得更大进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八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中有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中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三、教学目标: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 2、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3、在活动中使学生初步感悟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发冲突 1、谈话:数的王国里有许多神奇的现象,如不起眼的“0”,表示什么意思?(一个也没有)别小看这个“0”,它的作用可大着呢。看,在整数5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添上

两个0呢?(屏幕依次出示一组数:5,50,500)我们再从右往左看,500去掉一个0,发生了什么变化? 2、引发猜想:如果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又会怎样?猜猜看。(学生自由发表,可能出现两种意见:①受整数末尾添“0”的思维定势,认为小数大小也会随之变化。②由钱数等生活经验认为小数大小不变) 谁的猜想正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举些例子) 二、实例作证,体验小数性质的合理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创设购物情境:两位同学去书店购买学习用品后在交流购物情况:小明:“我买1枝铅笔用了0.3元。”小芳:“我买1块橡皮用了0.30元。”你从图中能获取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为什么?你能想办法证明吗?先独立思考,有想法后可以和同桌交流。 (3)学生活动后组织全班交流,可能出现如下的比较方法: ①用具体钱数解释: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结构的解读-模板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结构的解读 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单位.一定教材单元的教学,要求每一节课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完整地实现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由于教学任务不同,便有了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一般在一节课只完成一两个教学任务的叫做单一课,完成两个以上教学任务的叫做综合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单一课,可分为准备课、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检查测验课、作业讲解课.综合课以综合与实践课最为典型. 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媒体及教材)相互、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新授课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主的课型.由于所选择的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有的选择以接受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有的选择以动手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有的选择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式.在这里,着重研究普遍适用于几种学习方式的一般新授课的课堂教学结构. 一、创设情境,再现经验 实施新课程以来,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伊始都要为学生创设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供攀爬的支架,课堂因此有了生机与活力.但一些教师只把创设情境作为一种点缀,或者由情境直接引出要研究的问题,其实这两种做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前者自不必言问题之所在,后者又存在怎样的问题呢?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到心理中的过程,而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所谓心理表征,即心理认识世界、反映世界的规则和形式.心理表征的建构包含两层涵义:第一,对新信息的学习和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重新建构而达成的;第二,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被从记忆中提取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这两层涵义是统一的:建构新信息的过程即是对旧信息的重新建构过程.因此,在教学伊始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又要为学生再现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教师上课伊始这样叙述道:“数学课,就要和数打交道.在1~9这9个数中,你最喜欢哪两个数?”有的学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理察、折纸、交流等活动,探索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2、掌握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同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対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多媒体操件、一些简単的几何图形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激情引趣: 电脑出示轴对称图形:花瓶、木板花纹、行船的人、中国结。 初步感知: (1)教师:这些图形好看吗?你能说说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2)学生观察,回答问题; (3)教师:通过观察,大家发现这些图形的左右两部分是完全一样的。 电脑显示结论:这些图形的两部分都是完全一样的。 2、揭示课题 (1)同学想一想,给这些图形起一个共同的名称,叫什么呢?(学生回答) (2)师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3、出示学习目标: 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师:目标清楚,让我们向着目标出发! 二、学习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1页,我们请学习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学习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第1页及第2页的内容,边看书边动手操作,思考并完成: 1、通过观察第1页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图形?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 2、什么叫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3、观察例1的图形,哪些是抽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独学--交流--讨论--汇报) 预设时间:6分钟 三、自研共探 1、教材例1 观察下面各图,说一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用折纸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生认真地看书自研,分析并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再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看每个小组展示的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增光添彩。展示方式可以多样化,由各组组长进行分工。(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4、知识小结: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四、学情展示 课本第2页练一练的第3题要求: 1、独立完成、互相讨论。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向对方示意,待对方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理解方程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的方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找出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 难点: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一个等量关系设未知数,根据另一个等量关系列方程,并且解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如新课。 1、出示课件: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2、解方程:(看谁能很快的说出方程的解) (挑选两道,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如:6m=42,可以说m=42÷6,还可以说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 6. 根据学生的回答,就可以知道了他们的老师以前是用哪一种方法教给学生解方程的:等式的性质或者是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出示课件,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邮票的张数 三、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课件: ①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②题目要求我们尝试用方程解决,那么谁能告诉大家,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③谁能根据第一个信息,找出等量关系?(师:点一下白板,会闪动第一个信息)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3倍,这是一个倍比关系,如果我们用一个长方形表示弟弟的邮票张数,点白板出示图形那么姐姐邮票的张数就是点白板出示图形 ③教师引导:这里有两个等量关系,我们是设弟弟的邮票张数为X好呢?还是要设姐姐的邮票张数为X好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师:老师前面就说过,第一个等量关系,实际是一个倍比关系。那么,我们就根据这个倍比关系,设是的后面弟弟有邮票X张用鼠标指是及是后面弟弟邮票的张数。那么,姐姐有3X张.邮票点白板出示(板书,设:弟弟邮票X张,那么,姐姐3X张邮票。) ③那么,根据第二个等量关系,你们能列出方程吗?(让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方程 X+3X=180 ③大家会解这个方程吗?哪里有问题可以提出来?(一个x与3个x合并起来就是4个x,即:4x) (指明学生说,教师板书解方程的过程,边解边提示每一步,重点提示x=45是谁的邮票张数,姐姐:3x=3×45=135张,答:...) 2、教师引导: ①今天通过邮票的张数,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师:学习了列方程解决问题。再次板书课题邮票的张数(列方程解决问题) 1)列方程的依据是什么?(等量关系)【板书: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我们今天学的这种类型的应用题特点是,题目中有两个等量关系:一个倍比关系,一个等量关系。 3、出示课件:教材中的情境图 ①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3倍,姐姐比我多90张邮票。(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巡回指导,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②集中评定板演。 四、练习: 1、出示课件: 2、出示课件:解方程,①上下同做。②评定板演。

小学低段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小学低段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一、基本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4、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二、基本模式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建立数学模型——巩固练习,解释与应用——师生合作总结,完善知识结构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约4分钟) 目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富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注意事项: (1)创设情景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问题情景的创设不仅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不能为了情景而创设情景。 价值性原则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然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因此,问题情景的创设要有数学价值。

趣味性原则问题情景的创设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使学生想学、乐学。 (2)问题情景的内容 学生身边的人和事; 现代社会发展现实; 现代科技最新成果; 现代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 重大节日、纪念日等。 (3)问题情景的呈现方式 问题情景有两种,一种是真实的情景,一种是“虚拟”的情景。真实的情景就是实实在在的、学生亲身感受的客观情景。“虚拟”情景就是从客观情景中抽象出来的情景。 “虚拟”情景的呈现方式有: 图文并茂型 数字表格型 文字叙述型 故事形式:设计一些真实的或想像的故事,故事里包含有学习内容。 多媒体画面演示:如电视、录像等。 (4)创设教学情境的切入点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 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产生联想; 创设故事情境,进入角色; 创设竞争情境,活跃思维; 创设“障碍”情境,激化认识冲突。 (5)问题的针对性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1)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2)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4)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6) 第1课时认识因数和倍数 (7) 第2课时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 (9) 第3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 (11) 第4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13) 第5课时练习课 (15) 第6课时质数和合数 (17) 第7课时数的奇偶性 (19)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21) 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22) 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 (24) 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及计算 (26) 第4课时练习课1 (28) 第5课时练习课2 (30) 第6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 (32) 第7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34) 第8课时练习课 (36) 第9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37) 第10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 (39) 第11课时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41) 第12课时整理和复习 (43) 第13课时综合与实践探索图形 (46)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49) 第1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50) 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 (53) 第3课时分数与除数的关系的应用 (56) 第4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 (58) 第5课时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61) 第6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 (63) 第7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课 (67) 第8课时最大公因数 (70) 第9课时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 (73)

第10课时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 (75) 第11课时约分练习课 (77) 第12课时最小公倍数 (79) 第13课时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 (82) 第14课时通分 (84) 第15课时通分练习课 (87) 第16课时小数化成分数 (90) 第17课时分数化成小数 (92) 第18课时整理与复习 (94)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97) 第1课时旋转的特征 (98) 第2课时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 (100) 第3课时欣赏与设计 (102) 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04) 第1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06) 第2课时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 (108) 第3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 (111) 第4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12) 第5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 (115) 第6课时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117) 第7课时分数的简便计算 (120) 第8课时解决问题 (121) 第9课时打电话 (123)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127)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128)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131)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 (133) 第1课时简单的找次品问题 (134) 第2课时稍复杂的找次品问题 (137) 第九单元总复习 (139) 第1课时总复习——因数与倍数 (139) 第2课时总复习——分数的性质和意义 (141) 第3课时总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43) 第4课时总复习——空间与图形 (145) 第5课时总复习——观察物体与统计 (147)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2教案 4.1流程图

4.1 流程图 课前预习学案 1) 课前预习 ① 预习目标:通过模仿、操作、探索,掌握流程图的用法。体会流程图在表示数学 问题解决过程以及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优越性。 ② 预习内容:1、“算法初步”一章中程序框图的常用图形符号及功能; 2、想一想去医院就诊的过程,写出程序框图; 3、阅读课本76-82页并思考对应的思考题; ③ 提出疑惑: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程序框图。 2、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工序流程图。 3、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体会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士兵过河问题: 一队士兵来到一条有鳄鱼的深河的右岸, 只有一条小船 可供使用,这条小船一次只能承载两个儿童或一个士兵. 这队士兵怎样渡到右岸呢? 你能用语言表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吗? 2、图中所示的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已知31 a ,输出的结果为7,则2a 的值是 A .9 B .10 C .11 D .12 二、探究以下问题 1、 流程图有哪些特征? 2、 流程图的作用是什么?与程序框图有什么关系? 3、 使用流程图有哪些优越性? 4、 某“儿童之家”开展亲子活动,计划活动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儿童与家长按事先约定的时间来到“儿童之家”。 开始

然后,一部分工作人员接待儿童,做活动前的准备;同时, 另一部分工作人员接待家长,交流儿童本周的表现。第三步, 按照亲子活动方案进行活动。第四部,启导员填写服务跟踪表。 你能为“儿童之家”的这项活动设计一个活动流程图吗? 三、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见教案 反思总结 1、这一节介绍了流程图在哪些发面的的应用? 2、你会用流程图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了吗 当堂检测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流程图只有1 个起点和1 个终点 B .程序框图只有1 个起点和1 个终点 C .工序图只有1 个起点和1 个终点 D .以上都不对 2.下列关于逻辑结构与流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流程图一定会有顺序结构 B .一个流程图一定含有条件结构 C .一个流程图一定含有循环结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给出以下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该程序框图的功能是( ) A .求出a 、b 、c三数中的最大数 B .求出a、b 、c三数中的最小数 C .将a 、b 、c 按从小到大排列 D .将a 、b 、c按从大到小排列 4. 某同学一天上午的活动经历有:上课、早锻炼、用早餐、起床、洗漱、午餐、上学.用流程图表示他这天上午活动的经历的过程. 1.B 2.C 3. B

初中数学新授课的教学

关于上好初中数学新授课的教学反思 上传: 张文荣更新时间:2013-1-14 21:10:48 一新课改下的新授课的新理念 新课改大背景下,如何以课改新理念为指导,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基础与发展的关系,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扎扎实实的初中数学新授课,是我们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我根据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感悟,认为上好一堂初中数学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来备课和上课: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编写、教学情境设计和例题和习题安排的意图,把握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它包括知识技能目标,过程目标,以及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目标。 二.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创设教学情境。对每一个学习目标都要有相应的内容 过程和相应的措施加以落实,反之作用于每一个教学内容(包括题目)、创设的每一个教学情境都要体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并突出重点。 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 重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的运用,运用这三种方式教学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 四、尊重学生 新课程标准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上好一堂数学课的立足点应是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学生,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乐趣无限的“数学环境”,同时尊重学生应是建立在如何让学生在数学上有所发展基础上的。 五、尊重知识 数学教学首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没有知识的教学即使有最华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是空洞和盲目的。殊不知数学课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课,数学课堂应是以是否落实系统的数学知识,是否培养学生数学修养为唯一目标的。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应该让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充分领略到数学固有的挑战性。 六、尊重规律 尊重规律,我们首先应尊重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规律。数学知识本身就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而发展的,一般不具有跳跃性。我们对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的设计也应如此。其次,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数学学习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认知规律基础上的。如果学生的心理规律没有发展到某个程度,就不要拔苗助长,任何事物总是按照其客观规律发展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急功近利。 七、尊重自己 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开发者,是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探索者和创造者。长期教学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应自然升华形成别具一格、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教学风格。教学个性应该是每位教师的终身追求,是教学的高境界,不要轻易受一些“时尚理论”的左右,应有自己明辨是非、虚心吸取的能力。 八.在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活动中,要关注数学教学本质。 数学活动之后,要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归纳、总结活动中隐含的或发现的数学规律,让学生真正体验和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九.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不同观点、不同的方法、质疑等,教师都要耐心倾听,并引导学生讨论,特别要关注生生交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使其做到能让同学们听懂并能理解所表达的数学思想,鼓励生生之间开展辩论式的讨论。 十.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