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第一章

一.在实际使用机械时应贯彻以下原则;合理组合,强化调度,科学实用,文明使用,正确使用能源和油料。

二.工程机械机务管理包括两大方面,五个内容。

1.两大方面;管好机械和管好机务人员。

2.五个内容;机械的管理,使用,维护,修理,配件供应

3.合理使用;包括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第二章

一.工程机械通过性的评价指标:最小离地间隙,最大爬坡角,行走机械的平均接地压力。二.工程机械的稳定性分为:静稳定性和动稳定性。

静稳定性的评价指标是机械的纵向和横向静止坡角以及在静工作阻力作用下支撑面压力中心的偏移量;动稳定性则还需考虑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作用在机械上的各种动载荷。三.工程机械的使用特点。

1.工作环境差;

2.气候条件及润滑条件差;

3.施工条件复杂;

4.工程机械负荷变化剧烈,经常处于大负荷或接近大负荷;

5.工作装置和行走机构磨损严重。

四.机械的磨损与技术状况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机械零件的严重磨损和过早的磨损是机械技术状况恶化和使用寿命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

五.机械的磨损规率的三个阶段。

1.机械的磨合阶段

2.机械正常运转阶段

3.事故性的损坏阶段

六.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各种技术规范的变化。

1.机械零件配合间隙的变化

2.操纵装置行程的变化

3.工作系统压力的变化

4.工作系统温度的变化

5.机械在运转时产生噪声和振动

6.发动机正时变化

7.润滑油、润滑脂和工作油液的污染。

七.使用过程中机械技术性能的变化

1.发动机功率下降加速性能变差

2.燃料和润滑油的消耗增大

3.牵引力和牵引功率降低

4.机械的操纵性能变差

5.机械的生产效率降低,工作可靠性变差。

八.影响工程机械技术状况变化的因素。

工程机械零件的磨损是影响工程机械技术状况变化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

1. 现代检测诊断技术:计算机辅助检测诊断技术,专家诊断系统,神经网络诊断技术。

2. 工程机械故障产生的阶段和特点:

使用初级阶段:其故障是由高到低,与故障或维修质量和走合时期的使用有关。初期故障多是连接螺栓松动或松脱,管道接头松动或松脱,残留金属屑或铸造砂易堵塞油道或夹在相对运动摩擦中拉伤机件(如液压系统中的执行机构油缸)造成漏油,调整后的间隙或压力发生变化,使机件不能执行规定能力,有些接合平面因螺栓不紧而发生漏水漏油漏气等。

正常使用阶段:一般不发生故障,若发生则多是偶然的或使用不当。

接近大修期阶段:各部件损耗增大,技术状况恶化。此阶段故障率高,而且普遍,多数是因磨损过甚和零件老化所造成.

3. 工程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常用的有人工直观诊断和设备诊断。

4. 参数法诊断故障的原理:

原理:在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性能测试中,常见的测试指标有压力温度流量以及其他响应类型的参数。工作中若这些参数偏离了预定值,则系统就会出故障或有可能出现故障。当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时,必然是系统中的某个或某些元件有了故障,进一步可断定液压回路中的某一点或某几点的参数已偏离了预定值,需维修人员迅速进行处理。这样,在测量这些参数的基础上,结合逻辑分析法,即可快速准确的找出故障所在。

第四章

技术维护与修理的区别:1,性质不同2,内容不同3,工艺不同4,实施原则不同技术维护:降低零件的磨损速度,预防故障发生,为延长机械寿命而采取的预防性维护措施,是保护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状态的基本技术措施。

修理:机械设备达到极限磨损后修正出现的故障,或失去工作能力的零件总成,为恢复机械设备良好技术状况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机械维护的作业内容:清洁,紧固,调整,润滑,防腐。称为十字作业。

调整的内容:1,间隙方面,2行程方面3,角度方面4,压力方面

机械技术维护的分类:例行维护,技术维护,特殊维护。

例行维护:定义:指在机械开工前,班内工作暂停时间以及一班工作后的检查维护。1.启动前检查,2.启动后和作业中的检查,3.作业后的检查和维护

定期维护:在用的机械使用到规定的台班、工作小时或里程后所要求进行的维护。根据间隔时间长短、工作内容和要求不同分为一级维护、二级维护、三级维护。一级维护主要在于维护机械完好技术状况,确保两次一级维护间隔期中的正常运行。二级维护主要在于保持机械各个总成、机构、零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确保两次二级维护间隔期的正常运行。三级维护主要在机械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行后,除进行必要的维护外,重点进行较彻底的检查,发现和清除隐患,平衡各部件的磨损程度,确保机械在两次三级维护间隔期内的正常运行。

特殊维护:包括换季维护、走合期维护、停放和封存维护和转移前维护等,是在特定情况下进行的维护。

工程机械维护的实施原则:必须贯彻维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定期维护,强制进行,保障机械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维护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维护计划分为年度计划、月度计划、月份计划。制定维护计划的依据是:各种机械的年度、季度(或阶段)、月份施工任务的工程量或台班数;每台机械上次大(中)修后累计工作小时数(或公里数);各种机械维护间隔期;机械的技术状况和维护情况;保修力量;配件储备和供应情况。

气门间隙:指当气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气门杆尾端与摇臂头之间的间隙。

什么叫冷、热气门间隙?冷机气门间隙是指在发动机为工作或为走热时的气门间隙。热机气门间隙是指发动机已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后停车检查的气门间隙。

气门间隙的调整:气门间隙必须在气门完全关闭状态是才允许调整,有逐缸检查调整法

和两次检查调整法。

逐缸检查调整法:对于四行程的发动机,当某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附近时,其进、排气门都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即进、排气门均可以调整,多以根据发动机汽缸的工作顺序,依次找到各缸的压缩上止点,并将其气门间隙调整到规定要求,这种方法叫逐缸检查调整法。

两次检查调整法:曲轴只需要转动两次就可将全部气门检查调整完毕,这种方法叫两次检查调整法。

配气相位的检查:静态检查和动态检查。配气相位检查时,应将气门间隙调整到比规定值小0.05mm。

在柴油机上装配PT喷油器时,调整柱塞对锥形座落座压力的方法:1.扭矩调整法:当喷油器柱塞处于工作行程下端时,用小量程扭矩扳手和螺丝刀附件将喷油器调整螺钉拧紧到规定的扭矩值,保证柱塞对锥形座的落座压力,以使喷油器柱塞对锥形罩作用一定的压力。

2.相同柱塞行程法:当喷油器柱塞位于工作行程上端是,用行程指示仪将喷油器柱塞的下行行程调整到规定值,以使喷油器柱塞至其工作行程的下端时,对锥形罩作用一定的压力。

喷油正时的检查与调整,按照什么步骤进行?根据活塞位置与喷油器推杆位置的相互关系,采用喷油正时仪进行的,具体检查和调整步骤如下(以一缸为例):1.转动皮带轮对正1~6TC记号,在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进排气门均关闭)时,将活塞行程百分表读数调零(注意百分表要留有一定的后背行程);2.顺时针转动的皮带轮,当到达上止点90度时(活塞行程百分表下的测杆上有相应的测线),将推杆行程百分表读数调零(使其测量头压缩5mm左右);3.逆时针转动皮带轮,当活塞行程百分表测量头下面的测杆与标尺45度刻线(相应曲轴位于上止点前45度)对准时,顺时针转动皮带轮,当转至压缩上止点前19度、12度、5度时两个百分表读数应符合百分表读数数据表规定,若不符合规定,根据测量的差值调整随动臂盖垫片厚度,使喷油正时符合规定值。推杆行程百分表的读数较规定值大,说明喷油迟,应更换厚度较大的垫片。反之,则需更换叫薄的垫片。

第五章

柴油机应在水温80~90℃的情况下工作。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1)水温过高(即柴油机过热)对柴油机带来下列危害

(1)进气不足,燃烧不及时、不完全,补燃严重,排黑烟,功率下降

(2)机油粘度较小,易氧化变质,润滑性能降低,磨损增大;

(3)活塞与气缸间隙变小,磨损增大,甚至产生拉缸、黏缸;

(4)零件的机械强度降低,易造成活塞断裂,活塞环槽变形或气缸盖裂纹;

2)水温过低(即柴油机过冷)对柴油机带来的危害

(1)柴油机工作粗暴性增大,使有关零件受力增大,磨损加剧;

(2)燃烧不及时、不完全,功率下降,未燃烧的燃油流入曲轴箱,稀释机油;

(3)机油黏度增大,流动性差,流动阻力大,局部供油不足,润滑不良。

因此,应该通过柴油机转速、负荷的控制,或利用散热器百叶窗对空气流量的控制,使冷却水温度保持在正常范文内。

柴油机运行中注意事项:

(1)在柴油机运转期间,应密切注意润滑系统中机油和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工作状况。在任何情况下,柴油机不应该在缺少防冻液(冷却液)、机油压力不正常和仪表失灵的状况下工作。

(2)柴油机在运行中,除监视速度、负荷外,还必须注意温度、烟色、油压、振动、声音、电流等工作情况,若有不正常的声音与振动,应迅速判断并及时处理,直至停车检查。

(3)柴油机启动后,依次使柴油机在低速和中速空负荷暖机后,通常在机油和冷却水温度升至40℃以上是,才允许带负荷工作。在额定功率下连续运转的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2h,不允许在冒黑烟的情况下长期运转。

(4)新的柴油机或大修后的柴油机应进行磨合(降低功率使用,负荷不应超过标定值的75%)《不允许一开始就以高速、重负荷工作,提高使用寿命。

(5)应注意传动皮带工作情况,若发现皮带伸长、松弛、工作时跳动厉害,应按要求调整皮带松紧度。

(6)注意油路、水路、气路的密封情况,如有泄露应立即排除,应保持柴油机及工作环境的清洁。柴油机首次启动或在更换机油及机油滤清器滤芯后启动时,应在柴油机运动几分钟以后,停下柴油机并等15min待机油流回底壳中再一次检查机油液面高度,若需要予以添加,使机油液面打到或接近机油尺上的高(H)标记处。

(7)应经常注意柴油机进气管道密封情况,严禁吸入灰尘、杂物。

(8)柴油机经常保持良好的通风散热状况,严禁散热器(水箱)上吸有异物。

(9)必须使用合格的燃润料,防止柴油机发生突爆,保证其正常工作,提高使用寿命。保持柴油机在正常温度和适宜的转速、负荷下工作,可防止减轻突爆。

(10)防止柴油机发生飞车,应经常检查柴油机高压泵的供油齿杠,防止卡住、咬死。如发生“飞驰”,应迅速挂低速档制动使柴油机熄火,或采取停止供油的各种方式。

柴油机走合期特点是:零件磨损速度快、故障多、油耗量高、润滑油易变质等。

柴油机走合期操作规则:

根据上述柴油机走合期的特点,遵循前倾柴油机缝合、降低转速、选择优质燃润料、合力操作的原则,按照下列规则正确惊醒柴油机的走合:

(1)柴油机走合期时间一般为100个工作小时;

(2)柴油机在最初60h的运转中,应降低功率使用,负荷不应超过标定值的75%,以保证良好的磨合,提高使用寿命。

(3)避免超有机长时间怠速运转;

(4)水温、油温不得超过规定值,否则要降低柴油机负荷;

(5)走合期内每10h要检查一次曲轴箱内机油液面高度。

走合期柴油机的维护分为:走合前、走合中和走合后的维护。

冷态起动可采用以下两种途径:一是提高发动机起动时的转速,二是降低发动机开始起动时的最低起动转速。

柴油机的正确停机:

停机前应先逐渐减荷,降低转速,卸荷后怠速运转3~5min,待水温降至60~70℃以下时再停机。其目的是使柴油机逐渐均匀的冷却,以避免高温部位因急剧停止冷却而引起一些零部件的变形。停机前,不允许做突然加速等无益的操作。

柴油机各系统的合理使用:

1、柴油机的冷却系统

(1)定期检查冷却液面,必要时添加符合要求的冷却液。不可向严重缺水而过热的柴油机加注冷却液,应等到柴油机冷却到常温时,才可添加。

(2)冷却液应保持干净,应使用人工软化水,尽可能不含可产生沉淀和化学腐蚀反应的矿物质。

(3)在寒冷的冬天,应定期测量防冻添加剂的含量,确保发动机具有防冻能力。

(4)定期检查风扇皮带张力和皮带使用期限。及时清除水箱散热片上的污物,确保散热效果。定期检查节温阀。

2、润滑系统

定期检查油底壳的机油位置。检查时机械应停在水平地面上,必要时应添加机油。加油后,一定要盖好加油口盖,以避免尘埃、水及其他异物进入油底。按照要求定期更换满足使用要求规定的机油及机油滤清器滤芯。应该注意查看机油质量,必要时可提前更换机油。

3、燃油系统

定期排除燃油箱内的水和沉积物。定期更换燃油滤清器,否则燃油供应不畅,亲戚发动机运转不稳定、输出功率下降等故障,降低发动机的性能。

电控柴油机上电子控制元器件的现场维护注意事项:

(1)电控柴油机上进行焊修,必须拆开蓄电池的电缆,断开控制单元的外部接插件,最好取下精密的电子控制单元。

(2)在发动机正在运行时或已给控制单元通电后,千万不要断开控制单元的连接或者连接控制单元。

(3)不论发动机是否在运转,只要在点火开关接通时,绝不可断开某些正在工作的电器装置。

(4)断开蓄电池惊醒维护工作后,重新连接时,各个连接端子应确保连接牢固。在发动机正在运行时,不要断开蓄电池的连接。不要使用蓄电池充电器起动发动机。

(5)在用充电机给蓄电池惊醒充电时,应断开蓄电池与机械主控制电缆的连接。跨接起动其他机械或用其他机械跨接起动本机时,须先断开点火开关,才能拆装跨接蓄电池电缆线。

(6)如果某种操作所要求的温度高于80℃时,应从机械上拆下电子控制单元。拆装时,操作人员应先使自己接地。

(7)在对电控系统进行任何元件的拆装和检测操作时,应首先断开蓄电池的负极连接电缆,以避免电控系统出现短路。

(8)电喇叭不能装在靠近电脑的地方,因为喇叭中磁铁的磁场会损坏电脑中的线路部件。

(9)出了在测试程序中特别指明外,不能用指针型欧姆表测试电脑和传感器,可使用高阻抗电表进行测试。

(10)蓄电池的极性不能接应,以防电控系统损坏。

(11)电控系统的故障较少,常见故障往往是接线不良引起的,所以要保证各接头、接线柱可靠接触。

(12)电控柴油机一般装有预热塞指示灯,当发动机处于冷态时,打开点火开关,预热

塞指示灯亮起,表示预热塞正在加热,经过一段时间预热后,该指示灯熄灭时,再起动发动机。

(13)维修电控柴油机时,不要随便八下传感器的插接器,因为每拔下一次传感器插接器,自诊断系统将记录一个故障代码,及时这种代码是“虚码”,也会给故障诊断带来麻烦。

(14)绝对不要用水清洗发动机。

(15)电控柴油机一般采用涡轮增压器,注意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管路的密封及焊接部位管内的处理。

技术维护周期:

技术维护操作分为4个级别:

(1)每日技术维护:通常在每个工作班8~10h结束时进行。

(2)一级技术维护:柴油机每累计工作100h或车辆每行驶4000~5000km后进行。

(3)二级技术维护:柴油机每累计工作500h或车辆每行驶20000~25000km后进行。

(4)三级技术维护:柴油机每累计工作1000h或车辆每行驶3000~4000km后进行,或用户根据柴油机工作状况自行决定。

技术维护内容:

1.每日维护内容:

除完成发动机起动前、起动后和停机后的工作外,还应注意柴油机运转时要随时查看仪表的工作情况,仪表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保持柴油机清洁。

加机油过多有许多危害:

(1)机油过多容易在曲轴前后端泄露出来,增加机油的消耗量,也污染环境,增加了维护的难度;

(2)发动机工作时由于曲轴搅动,使机油起泡沫变质,增加曲轴转动阻力,另外油面过高也会阻碍两岸的运动,从而减低机械效率;

(3)机油上窜到燃烧时燃烧增多,容易在活塞环、活塞顶部气门座、喷油嘴处形成积炭,导致活塞环的咬死、喷油嘴等故障;

(4)过高的油面在两岸大头搅动下容易产生油气,遇高温会着火燃烧,引起曲轴箱的爆炸。

排除柴油机故障的直观诊断法:

1.眼观

2.听噪声

3.手感觉

4.鼻嗅

5.其他辅助直观诊断方法

1)松高压油管

2)拆排气管

3)换件对比

第六章工程机械的运用

一.工程机械设备选型原则

正确地选择施工机械,可使有限的投资发挥最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工程机械的购置,首先要做好机械的选型工作。购置机械必须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生产适用的原则,对机械的适用性,技术先进性,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及维修性等方面综合考虑。

二.选用施工机械的一般原则

1.与施工工程的土质地形相适应

2.能满足工程设计的质量要求

3.不会损坏已完成的工序和降低其质量

4.生产效率高,能按期完成工程量

5.机械使用费低,施工成本低

6.机械配套合理,并有一定比例的储备应急机械

7.机械技术状况良好,能保证完成施工任务

8.使用安全而不污染环境

三.工程机械合理配套的基本原则

1.以工程作业系统整体目标最优为目标,以主要工程工序完整.作业效率高为原则。

2.配套机械的品种,规格,数量,必须符合工程作业内容

3.配套机械的性能必须符合工程质量要求

4.配套机械的生产效率应与所承担的任务量相适应

5.各个施工环节所配备的施工设备充分发挥作用,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的优势。

6.机械配套必须依据科学理论方法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经济评价

7.在专项施工工序机械配套上,必须遵循经济实用高效的原则

四.工程机械合理运用基本原则: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定期维护,按需修理

五.三定三包:定人定机定岗位,包使用包保管包维护

六.预防机械事故发生的措施

1.抓好安全制度建设,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2.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3.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活动制度,开展技术培训

4.合理配备机械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5.结合机械设备检查,加大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力度

6.改善设备技术状况

7.尽可能改善设备使用环境

七.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机械运用

1.进入冬季时,应对发动机.变速器.主传动器.最终传动和转向器等,换用冬季润滑油,轮毂换用低凝点润滑脂,并换用冬季制动液。

2.工程机械在行驶中,要降低速度,尽量放大转弯半径,避免急转弯。在冰雪路面行驶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在冰雪场地停机时,应该选择朝阳避风平坦干燥处停放,不得仅靠建筑物.电线杆和其他车辆,以防侧滑时碰撞。操作人员在雪地停车或作业时,应佩戴有色防护眼镜,避免患上“雪盲”。

3.加强液压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①选择适合低温条件的液压油,同时对系统采取保温措施

②冬季施工时防止冷凝水混入储油箱.管道内油中

低温条件,各种液压管变脆,易发生泄露。因此,应经常检查维护液压系统,防止密封失效和液压软管的破损和断裂

④冬季风沙较大,应注意液压系统外部清洁,液压系统滤清器要经常清洗

4.尽量采用库内保温法,即将车辆严密封闭,并在库内设置火炉暖气等热源

5.轮胎式工程机械采用气压制动方式的在每次出车前要放出储气筒中的冷凝水,拆洗空压机的空气滤清器,必要时更换芯片,以免受冻堵塞。轮胎气压应相等,防止侧滑

6.经常检查底盘重要螺栓或螺母的紧固情况,特别是转向.制动系的螺栓的松动和缺失。定期润滑底盘各部分,检查底盘各部分管路情况,查看有无泄漏

八.工程机械在沙漠地区的使用

1.选择适宜在沙漠环境作业的工程机械

具体要求:(1)质量稳定,可靠性高(2)能适应高温严寒的温度大幅度变化,在-35℃~+50℃范围内性能稳定(3)有较强的通过和越野能力(4)轮式工程机械要采用四轮驱动技术,轮胎采用适合沙质地形行驶的大直径.宽断面.无内胎的专用沙漠轮胎(5)按需要选用前置绞盘.空调.无线电台.AM/FM收录机.工程警报系统等

2.加强过滤

(1)进气系统必须使用高质量的品牌空气滤清器和滤芯。

(2)燃油系统必须使用清洁干净的柴油,在柴油滤清器前加一个滤清器,使进入喷油泵的柴油进一步过滤

(3)润滑.液压系统所有的加油口和通风口应加防护罩

3.工程机械进入沙漠前的检查维护

具体应注意:

(1)换用低凝点柴油,冬季-35号,夏季-10号

(2)检查和张紧风扇皮带,清洗散热器上的集尘,检查导风罩和风扇叶,保证通风散热。清洗冷却系统,保证节温器正常工作,选用冰点合适的冷却水

(3)清洗机油润滑系,维护机油散热器

(4)检查维修电气系统

(5)清洗工程机械,检查并消除漏油漏水漏电漏气情况

(6)选择能有效阻止极细微粉尘的空气滤清器,最好用沙漠地区专用空气滤清器

(7)沙漠施工条件恶劣,转向和制动频繁,所以检查转向系和制动系

(8)在柴油机机罩和散热器罩装棉质保温套在进排气管装铁质保温套,冷起动性能改善(9)换用粘温性好,能够适应沙漠中极大温差变化的齿轮油.液压油和润滑脂

4.工程机械在沙漠中的使用

(1)起动低温启动,加温器,并联蓄电池,增大起动电流

(2)起步时挂上全桥驱动,慢慢抬起离合器,同时缓慢加油

(3)行驶工程机械在行驶或作业时,首先要观察好整个区域的情况

(4)作业防止柴油机工作温度过高或过低。

九.机械打滑沉陷失去行走能力的解救措施

(1)轮式工程机械陷入泥泞的解救方法。最方便而拉力最大的方法就是利用绞盘自行拖拽(机器含绞盘)。拖拽时先找好锚桩。应当注意的是:作为锚桩其质量大于机械0.5~1倍。拖拽时,绞盘上钢索一端固定在锚桩上,开动绞盘拉出被陷机械

(2)履带式机械:如推土机等陷入泥泞时,也可以利用锚桩和机械自身动力的方法。即两钢索一端分别固定在锚桩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左右履带的前段,当履带行走时,左右两钢索固定点随履带的后移而移到后部,这便是机械前移一段距离。然后解开夹子,再按前法固定。重复直到机械自行从泥泞中拖拽而出

(3)机械陷入泥泞后,可用其他大功率的机械作为牵引机械将其拖拽而出

第七章:工程机械用友料的运用技术

1.石油主要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1)石油的化学组成:主要是由碳,氢,硫,氧,氮等元素组成;

2)石油的烃类组成:主要是由烷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不饱和烃组成

2.原油的种类:1)按原油的密度分为: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特重质原油

2)按含硫量分为:低硫,含硫,高硫

3)按含蜡量分为:低蜡,含蜡,多蜡

4)按含胶量分为:低胶,含胶,多胶

3.原油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特性因素分析法,另一是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方法。

4.石油的炼制分为两步:分别为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深度加工)

炼油厂分为:染料型,燃料----润滑油型和燃料---化工型;

5.石油的炼制过程大致分为分离,转化,精制;

6.油液的黏度有三种表示方法:1)动力黏度2)运动黏度3)条件黏度

7.液体的黏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叫做黏温特性,通常用黏度指数和黏度比表示

8.汽油可分为航空汽油和车用汽油

9.对汽油的质量要求是:良好的蒸发性,保证发动机在冬季易于启动,在夏季不易产生气阻,并能充分燃烧:抗爆性好:安定性好:抗腐蚀性要好。

10.汽油蒸发性的评价指标:馏程和饱和蒸汽压

世界燃料规范把汽油的蒸发性分为A,B,C,D,E五级

汽油抗爆性评定指标:辛烷值,抗暴指数;规定抗爆性良好的异辛烷的值为100,抗爆性极差的正庚烷辛烷值为0.;提高辛烷值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高辛烷值的途径:一是采用先进炼制工艺;二是在汽油中加入抗爆添加剂;三是在汽油中调入改善辛烷值的组分,如苯,甲苯等。

11.汽油的压缩比和辛烷值:抗爆性好的汽油可用在高压缩比的汽油机上,而提高汽油机压缩比可提高汽油机的经济性,而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增加了发动机的爆燃倾向,发动机压缩比的选择受到汽油抗爆性的限制。

12.汽油氧化安定性的评定指标:实际胶质和诱导期;

13.汽油选择依据是根据汽油机使用说明书的具体要求,以在正常条件发动机不发生爆震为前提

14.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评定指标:凝点,.浊点,.冷滤点

15.柴油雾化性和蒸发性的评定指标:馏程,运动黏度,密度,闪点;

柴油雾化性和蒸发性差,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1)产生黑烟,使油耗和排放污染物增加

2)影响正常润滑,加剧发动机零件磨损

3)产生后燃现象,使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

4)发动机难以启动

16.柴油黏度对柴油机工作有以下影响:影响供油量;影响雾化质量;影响供油系精密偶件的润滑;

17.油品的危险等级根据闪点来划分,分为两类:闪点在45度以下的为易燃品,在45度以上为可燃品;

18.柴油机的工作粗暴和汽油机的爆震之间的区别:汽油机的爆震是由于点火燃着的火焰前沿还没传播到时,部分混合气生成的过氧化物自行燃烧所致,一般发生在燃烧末期;柴油机

的工作粗暴是由于柴油发火行差,喷入燃料过多,自然一开始造成压力增长过快,大大超过正常燃烧的压力,一般发生在燃烧初期;

19.柴油燃烧性的评定指标是十六烷值和十六烷指数;

20.柴油安定性的评定指标是碘值,色度,氧化安定性,实际胶质,百分之十蒸余物残炭和喷油器清洁度;

21.柴油腐蚀性评定指标是硫含量,硫醇硫含量,酸度,和铜片腐蚀试验

22.柴油清洁性的常用机械杂质,水分和灰分来评定

23.柴油分为轻柴油,车用柴油,重柴油,农用柴油和军用柴油

24.我国的轻柴油按凝点分为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七个牌号,各自的使用范围见书P136

25.发动机润滑油按用途分为汽油润滑油,柴油润滑油和二冲程汽油润滑油

26.润滑油的作用是:润滑,冷却,清洁,防腐,密封,减应。

27.酸值的意义:1)根据酸值可大概判断油品对金属的腐蚀性质;

2)由酸值的大小可判断使用中的润滑油的变质程度

3)根据酸值的大小判断油品中含酸物质的量

28、发动机润滑油的分类:带字母W的牌号是根据最大低温粘度、最低边界泵送温度以及100℃的运动粘度范围划分的;不带字母W的牌号仅根据100℃时的运动粘度划分的。29、如果一种发动机油100℃运动粘度在5.6~26.1mm2/s的粘度范围内,同时它的低温粘度和边界泵送温度还能满足W级油的粘度等级指标,则称这种油为多级汽油机或多级柴油机油,有时也称作稠化机油。也就是说粘度既符合W系列的一种粘度级别,又符合非W系列的一种粘度级别发动机油为多级油。

30、目前我国发动机润滑油采用美国SAE粘度分类法和API性能分类法。

31、汽油机机油的选用:汽油机的质量级别选用原则主要是根据汽油机的工作状况而定。工作状况缓和的选用低级油,工作状况苛刻的选用高级油。汽油机油还可根据发动机压缩比选用。压缩比在6.8~7.2,最高转速在3000r/min以上,升功率超过17.5KW/L的发动机可选用SC级汽油机油;压缩比超过8,最高转速达到5000r/min,升功率在30KW/L的发动机可选用SD或SE级汽油机油。

32、汽油机油的质量等级一般是根据发动机负荷、压缩比等进行选择。

33、粘度的选择原则:(1)根据发动机的负荷和转速选用。负荷高、转速低,如工程机械,一般选用粘度较大的机油。负荷小、转速高,如小轿车、吉普车以及小型动力设备等,一般选用低粘度的机油。(2)根据地区、季节和气温选用。冬季寒冷地区选用粘度小、凝点低的机油或多级机油;全年气温较高的,选用粘度适当高些的油;(3)根据发动机的新旧程度、磨损情况选用。新机选用粘度较小的油,磨损严重、间隙增大的发动机,应选用粘度较大的油;(4)为减少冬夏季节换油,可以尽可能选用多级油,如长城以南、长江以北课选用15W/30或15W/40油品,寒区可选用10W/30油,严寒区可选用5W/30油。(5)各种不同质量级别的发动机油,都可以有不同的粘度级别。

34、发动机油质量等级的选择:选择发动机油质量等级时,应在满足质量等级要求情况下,选择质量等级的发动机油以降低运输成本。高质量等级的油可代替低质量等级的油,但过多降级使用不合算。决不能用低质量等级的油去代替高质量等级的油,否则会导致发动机出现故障甚至损坏。

35、机油换油期的合理确定,主要根据机油在使用中的污染程度和机油润滑性能的改变程度。过晚换油,会加速发动机磨损;过早换油,则造成润滑油的浪费。

36.工程机械常用液压油是L-HM,L-HV,L-HS三种。L-I-IM和L-HV属矿物油型液压油,L-HS 属合成烃型液压油

37.液压油的选择(1)液压油的品种选择a.根据液压设备所处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等因素选择液压油的品种b.根据液压泵类型选择液压油(2)液压油的粘度选择。其主要取决于液压泵的类型,工作压力,起动温度,使用温度及环境温度等

38.液压油混入水的后果:(1)液压油的蒸气压增高,容易出现气蚀(2)形成水蒸气,夜间凝结成水滴或结露,腐蚀金属表面,严重时金属被严重锈蚀,甚至穿孔,锈蚀形成的铁锈粒在液压油中作为磨粒存在其危害性更大(3)当液压油混入水分占1%以上时,液压油呈乳浊状,润滑性能下降(4)液压油中混入的水分对油本身的氧化起媒介作用(5)混入液压油中的水分和微细金属粉末必然生成不溶解的成分,从而污染了液压油

39.液力传动油分为PTF-1,PTF-2,PTF-3三类。PTF-1油主要用于轿车和轻型货车的液力传动系统。其特点是低温起动性好,对油的低温粘度及黏温性有很高的要求;PTF-2油主要用于重负荷的液力传动系统,如大型货车大型客车和工程机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点是适于在重负荷下工作,对极压抗磨性的要求很高;PTF-3油主要是随着全液压拖拉机的发展而产生,主要功用是做传动,差速器,和最后驱动齿轮的润滑,以及液压转向,制动,分动箱和悬挂装置的工作介质。这类油的特点是适于在中低速下运转的拖拉机及野外工作的工程机械液力传动系统和齿轮箱中使用,其极压抗磨性和负荷承载能力比PTF-2类油的要求更严格

40.齿轮油适用范围分为车辆齿轮油和工业齿轮油

41.美国汽车齿轮油粘度分级是按100℃的运动粘度和低温粘度为150Pa·s的最高温度分的

42.普通车辆齿轮油采用SAE粘度等级分为80W/90,85W/90,和90等三个牌号;中负荷车辆齿轮油采用SAE粘度等级分为75W,80W/90,85W/90,90和85W/140等五个牌号;重负荷车辆齿轮油采用SAE粘度等级分为75W,80W/90,85W/90,85W/140,90和140等六个牌号43.正确使用车辆齿轮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正确选择齿轮油的质量等级;正确选择齿轮油的粘度级别;正确选择齿轮油的换油周期

44.车辆齿轮油的粘度等级的选择依据是环境温度,粘度级别的选择可按最低使用温度和传动机构最高运行温度来选择

45.正确确定车辆齿轮油的换油周期:(1)磨合期换油;(2)正常工作时的更换(3)按需换油对油料实行质量监控,达到换油指标时,应更换新油

46.工业齿轮油的选用原则(1)根据齿面接触应力选择齿轮油类型(2)根据齿轮线速度选择齿轮油粘度,速度高的选用低粘度油,速度低的用高粘度油(3)注意使用温度。油温高,油粘度应该大一点,夏天用粘度高的油,冬天用粘度低的油(4)考虑齿轮润滑和轴承润滑是否处在同一润滑系统中;时滚动轴承还是滑动轴承,滑动轴承要求润滑油粘度较低些

47.润滑脂的作用是润滑密封和保护

48.润滑脂主要由基础油(润滑液体),稠化剂,添加剂组成

49.稠度一般用锥入度计测定,锥入度是润滑脂稠度和软硬程度的衡量指标

50.润滑脂的高温性能可用滴点,蒸发量和轴承漏失量等指标进行评定

51.润滑脂按稠度等级划分,NIGI稠度号包括:000,00,0,1,2,3,4,5,6,相对应的锥入度分别为:445-475,400-430,355-385,310-340,265-295,220-250,175-205,130-160,85-150

52.润滑脂选用考虑的因素有温度,转速,负荷和工作环境

53润滑脂选用的原则:(1)根据工作温度选用。若对润滑脂影响最大的是工作温度,就应选择合适滴点指标的润滑脂。工作温度越高,选用的滴点也越高(2)根据轴承负荷选用。重负荷机械采用稠度大的一些润滑脂,若承载负荷对润滑脂的影响最大,就应选择合适锥入度指标的润滑脂。承载负荷较大,速度低的摩擦机件,应选用锥入度较小的润滑脂;承载负荷较小的摩擦机件,应选择锥入度较大的润滑脂(3)根据工作环境选用。选择润滑脂时还应考虑润滑部位的湿度,灰尘,腐蚀性等因素,特殊环境选用特殊性能的润滑脂。若润滑脂的工作环境较差,直接与水接触,就应选择耐水性比较强的润滑脂

54.导热油的四个指标:闪点残炭酸值和粘度

55.导热油使用的注意事项:(1)为避免导热油氧化,高温导热油不应和空气接触,膨胀槽不应带温运行。不宜采用敞口加热器进行加热(2)导热油中严禁混入水或其他杂物(3)导热油会引起自然,应注意防止泄漏引起着火(4)当新的导热油和新的供热系统投入运行时,应注意缓慢升温,让水分充分蒸发,避免导热油中的水与油气化形成泡沫喷出而发生事故(5)停炉操作中应待炉温降低达到要求范围后,才能关停循环油泵(6)导热油都是有机物组成,应在许可温度下运行(7)油品要定期化验(每年一次),达到报废指标后,一定要更换新油56.制动液选择原则:(1)根据环境条件选择(2)根据车辆速度性能选择(3)根据机械说明书选择

57.制动液的正确使用(1)制动液的正确加注和更换,一是正确选用与机械制动系统技术性能相适应的制动液;二是使用正确的方法将制动液加注到制动系统中(2)制动液的检查和添加a.如果是新车,制动液液位在储液罐上的位置应低于最高标记处 b.机械行驶一段时间后,制动液液面可能会下降,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制动液液面下降到最低标记处(MIN)以下是时,则说明制动摩擦片已经磨损到极限,此时不必添加制动液c.更换新摩擦片后,制动液液面应位于最高(MAX)和最低(MIN)两条标记之间

58.冷却液的种类有:乙醇-水型,甘油-水型,乙二醇-水型等

59.冷却液分为合格品和一级品两个质量等级,按照冰点又分为-25,-30,-35,-40,-45,-50共六个水溶液和七个浓缩液新产品

60.选择防冻液的原则:(1)根据环境温度条件选择防冻液的冰点(2)根据机械不同要求选择防冻液(3)按照机械多少和集中程度选择防冻液(4)防冻液最重要的是防锈蚀,一般应选用具有防锈,防腐及除垢能力的防冻液(5)选择与橡胶密封导管相匹配的防冻液,应对橡胶密封导管无溶胀和侵蚀等副作用

61.油品变质的原因有四个方面:氧化蒸发外来杂质和混油污染

第八章工程机械传动装置与液压系统的运用技术

1.油温过高的危害:

(1)油液黏度减少,泄漏量增大,油压降低,变矩器驱动力矩不足,变速器中的离合器、制动器容易打滑,同时润滑条件变差,加速液压元件磨损。由于黏度下降,泄漏显著增加,液压泵及整个系统的效率也显著下降。

(2)液压系统的零件因过热而膨胀,破坏了相对运动零件原来正常的配合间隙,导致摩擦阻力增大,液压阀容易卡死;同时,使润滑油变薄、机械磨损增加,泄漏显著增加,结果造成泵、阀液压马达等的精密配合因过早磨损而使其失效或报废。

(3)油温过高使油液氧化加剧,油液使用寿命降低,石油基油液形成胶状物质,并在过热的元件表面上形成沉积物,容易堵塞各种控制孔。

(4)油液汽化,容易使液压元件形成穴蚀。

(5)油温过高的油液使橡胶密封件和软管早期老化变质,寿命缩短,甚至丧失其密封性能,使液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2.换挡指示器是利用皮托管油压作为换挡指示,换挡指示采用弹簧管式油压机,它的表盘上刻有换高档、换抵挡的位置和正常工作范围。

3.采用液力传动的工程机械能否被拖起动,要根据机械传动的结构来定。

4.影响供油压力过低的因素有:

(1)液压泵供油压力不足。影响液压泵供油压力的因素有油底壳油面过低;由于离合器过脏而堵塞;液压泵传动零件磨损及密封装置损坏。此外,液压泵油封及滤油器结合面密封不严,会吸进空气,使液压泵供油压力低。应拆下滤油器及液压泵,进行维修。

(2)离合器调压阀失灵。失灵的原因可能是滑阀卡住或调整不当。应拆下调压阀,进行清洗和调整。

(3)换挡控制阀阀芯磨损。

(4)离合器供油管接头及变速器分配器和离合器油缸活塞密封圈密封不严而漏油。应拆下液力机械变速器,更换已损坏的密封圈。

如果挂空档时油压低,一般是1.2.3项原因造成;若空档时油压正常,挂挡使油压低,是第4项造成;若发动机转速低时油压正常,高速时油压降低或油压表指针跳动,一般是由于油面过低,滤油器堵塞或液压泵吸入空气造成的。

5.主离合器的合理操作

(1)起步时,在离合器踏板还未抬起之前,应避免发动机油门过大。(2)接合离合器时,动作应缓慢,即脚要慢慢从离合器踏板抬起,使离合器平顺接合。(3)分离离合器时,动作要迅速,要将离合器离合器踏板一踩到底。(4)提倡使用“两脚离合器换挡法”,并用“快、停、慢”3个过程抬起离合器。这种方法能够使换挡平顺,减轻离合器磨损,同时也能够节省燃料。(5)在运用“快、停、慢”3个过程抬起离合器时,要把握通过半联动状态的速度,也就是“停”的时机,一要选择正确,二要时间短促,不要停留过长。(6)高速行驶时,应避免采用分离和半分离离合器的方式控制车速。(7)遇到障碍或者发生陷车时,应避免在离合器分离的状态下急加速和猛然松开离合器踏板接合离合器的办法驶出洼地。(8)上坡时,禁止在挂档的情况下使发动机熄火,分离离合器滑行,然后在坡底加速并猛然松开离合器踏板接合离合器,重新起动发动机。(9)禁止把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10)要定期检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分离臂、主动盘限位螺钉,必要时进行调整。(11)分离轴承长期使用后,会缺少润滑油,需勤维护,勤注油,避免产生严重故障和噪声。

6.主离合器的维护

(1)非经常接合式离合器与经常接合式离合器的调整

非经常接合式离合器摩擦片磨薄后,离合器接合时,压杆的变形量较小,这将使离合器的压紧力不够。调整时可将调整圈相对于离合器盖旋进而使压紧力恢复原值。经常接合式离合器分离杠杆与分离轴承之间应保证有合适的间隙。

(2)离合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

一般情况下,踏板的自由行程最好控制在20-30mm之间。

(3)离合器的维护

经常进行分离轴承和分离套筒的润滑;定时清除离合器摩擦片和压盘结合面上的油污,以防离合器打滑和传动无力。

7.制动器的调整和维护

(1)制动间隙的调整

对于蹄式制动器,主要是调整制动器摩擦片与制动毂的间隙,此间隙一般控制在0.2~0.4mm之间为宜。若间隙过小,容易产生制动器抱死现象,且易烧损摩擦片;若间隙过大,会增大机械的制动距离,达不到安全要求。对两轮制动而言,还必须做到使两制动器的制动间隙保持一致,防止出现制动跑偏现象。

制动间隙的调整方法比较简单。制动器上一般都有可供调节的凸轮轴、偏心销,制动器的壳体上开有测量孔,调整是只要通过测量孔用厚薄规进行检验以保证间隙即可。如果没有测量孔,可采用手触摸法调整.

8.履带式工程机械的合理操作及使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