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产地分布有哪些地方

黄桃产地分布有哪些地方
黄桃产地分布有哪些地方

黄桃产地分布有哪些地方?

黄桃又称黄肉桃,属于蔷薇科桃属,因肉为黄色而得名,营养十分丰富,黄桃的产地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北、华中、西南一带,较知名的黄桃产地有嘉善黄桃、武台黄桃、炎陵黄桃、潼南黄桃、大连黄桃、荣成黄桃、上海光明黄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黄桃的这些产地吧!

武台黄桃为平邑县特产,因最早产于平邑县武台镇,故名“武台黄桃”,2011年3月平邑县武台镇“武台黄桃”成功注册国家工商总局“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誉为“中国黄桃之乡”。

炎陵黄桃在湖南炎陵县已有25年的栽培历史。1987年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引进最新选育的优良黄桃新品种—锦绣黄桃。2011年炎陵县被评为“中国优质黄桃之乡”,是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同时在黄桃产业方面也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

嘉善黄桃是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的特产,姚庄镇位于嘉善县东北部,盛产的黄桃以口感松脆,味道甜美而有着良好的口碑,嘉善县姚庄镇黄桃果树面积已达到1万亩,是全国最大的鲜食黄桃生产基地之一。

潼南黄桃是指产自重庆市潼南县的黄桃,是全国两大黄桃生产基地之一,1980年全国黄桃鉴别评审会上被专家赞誉为“潼南黄桃,得天独厚”,1983年荣获国家外贸部颁发的“优质产品荣誉证书”,赢得了上海口岸的出口免检资格。其产品远销欧美、日本及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连黄桃一般为8月中下旬成熟的品种,椭圆形的果实色泽橙黄,单果重191克。内质韧细、多汁,甜酸适口。鲜食味美,加工成罐头更为适宜。

荣城是我国是黄桃的故乡,其栽培历史至少在3000年以上。色美而味鲜的桃子,品种甚多。荣成黄桃品种向以果大、肉厚、色黄、耐贮运等特点而赢得群众赞誉,而且营养丰富,是人体营养需要和保健价值较高的果品。

上海光明黄桃是指上海光明镇的锦绣黄桃,锦绣黄桃是上海名特优水果,注册商标为锦绣黄桃。锦绣黄桃在1986年荣获上海市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1989年命名为上海市名特优水果生产基地。1991年列为上海市丰收项目生产基地。1992年定为郊县农业发展十大产品基地之一。青村镇是上海市锦绣黄桃唯一生产基地。

中国有色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区域

铅矿属(铂锶矿铕矿矿产 铁矿县铁霍丘川攀肃红 南湘等锰 尔吉 气;冶一 目前中国已矿、锌矿、铝铂矿、钯矿、矿、铷矿、铯矿)、锗矿、镓产分布简介如铁矿:全国矿区、冀东一铁矿区、内蒙丘铁矿、湖北攀枝花一西昌红山铁矿、甘锰矿:全国湘潭、民乐、锰矿;四川高铬铁矿:有吉等铬矿。 铜矿:已探辽宁省红透一阳新铜矿集 中已探明储量的铝土矿、镁矿铱矿、铑矿铯矿、稀土元素镓矿、铟矿、如下。 国已探明的铁一北京铁矿区蒙古包头一白北鄂东铁矿区昌钒钛磁铁矿甘肃镜铁山铁国已探明的锰玛瑙山、响涛高燕和轿顶山有56处产地,探明矿区910透山;安徽省集中区;广东 国有色金属的金属矿产有、镍矿、钴矿矿、锇矿、钌矿素(钇矿、钆铊矿、铪矿铁矿区有1834、河北邯郸一云鄂博铁锈稀、江西新余一矿、云南滇中铁铁矿、新疆哈矿区共有21涛园等锰矿;锰矿;贵州主要是新疆处,主要为:铜陵铜矿集中省石菉;山西 属矿产主要54种,即:矿、钨矿、锡矿)、金矿、银矿、铽矿、镝矿、铼矿、镉4处。大型和一刑台铁矿区稀土矿、山东一吉安铁矿区铁矿区、云南密天湖铁矿,13处,主要有;广东有小带遵义锰矿。 疆萨尔托海、:黑龙江省多中区;江西省西省中条山地要分布区域 铁矿、锰矿、锡矿、铋矿、银矿、铌矿、镝矿、铈矿、镉矿、钪矿、和超大型铁矿区、山西灵丘东鲁中铁矿区区、福建闽南南大勐龙铁矿,等等。 有:辽宁瓦房带、新椿等锰西藏罗布莎多宝山;内蒙省德兴、城门地区;云南省、铬矿、钛矿钼矿、汞矿钽矿、铍矿镧矿、镨矿硒矿、蹄矿矿区主要有:丘平型关铁矿区、宁芜一庐南铁矿区、海矿、陕西略阳房子锰矿;福锰矿;广西八莎、内蒙古贺蒙古自治区乌门山、武山、省东川、易门矿、钒矿、铜矿、锑矿、铂矿、锂矿、锆矿、钕矿、钐矿。现就主要辽宁鞍山一矿、山西五台庐纵铁矿区、海南石碌铁矿阳鱼洞子铁矿福建连城锰矿八一、下雷、贺根山、甘肃乌奴格吐山、水平;湖北门、大红山;矿、族金 矿、 矿、金属本溪一岚安徽矿、四矿、甘矿;湖荔浦肃大道霍各北省大西藏

我国农作物分布

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小麦 (1)春小麦区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一年一熟制作物。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为主要产区。 (2)北方冬麦区分布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各省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是我国最大的小麦生产区和消费区,该区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2/3以上,有我国的“麦仓”之称。 (3)南方冬麦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地区。安徽、江苏、四川和湖北等省为集中产区,大部分为棉麦和稻麦两熟制。本区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故小麦商品率较高。 玉米 玉米属高产作物,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最主要的杂粮,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对自然条件要求不严格,在我国分布很广,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吉林、山东、河北、辽宁、四川产量最多。 其他作物 (1)高粱 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强的特性,所以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涝洼及盐碱地区多有种植。高粱在我国分布很广,以东北平原最为集中,其次为黄河中下游和淮北平原一带。 (2)谷子 谷子是我国传统粮食作物。谷子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需水量少,比小麦低1.5倍左右,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生长期较短。谷子容易储藏,适宜作储备粮,营养价值较高,主要分布在

中国矿产资源特点

安全管理编号:LX-FS-A28240 中国矿产资源特点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中国矿产资源特点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能源矿产资源中国能源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结构不理想,煤炭资源比重偏大,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煤炭资源的特点是:蕴藏量大,但勘探程度低;煤种齐全,但肥瘦不均,优质炼焦用煤和无烟煤储量不多;分布广泛,但储量风度悬殊,东少西多,北丰南贫;资源赋存东深西浅,露采煤炭不多,且主要为褐煤;煤层中共伴生矿产多。油气资源的特点是:石油资源量大,是世界可采资源量大于150亿吨的10个国家之一;资源的探明程度低,陆上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仅占全部资源的1/5,近海海域的探明程度更低;分布比较集中,大于10万平方

中国粮食作物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特点

中国粮食作物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特点 分 析 报 告 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王学渊

中国粮食作物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特点 中国国土广阔,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复杂,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在各地区之间也很不相同,为多种粮食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加上农业历史悠久,耕作制度多样,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作物种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作物重要的起源中心。就全国而言,我国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薯类等作物为主,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种植其他作物(主要为青稞)。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特点与生产特点。 表1 各省市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结构表(2007) 地区稻谷 播种面积 (千公顷) 稻谷 所占比重 (%) 小麦 播种面积 (千公顷) 小麦 所占比重 (%) 玉米 播种面积 (千公顷) 玉米 所占比重 (%)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 辽宁吉林 上海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 河南 0.5 14.4 84.5 1.5 79.9 660.6 669.9 2253.2 109.1 2228.1 954.3 2205.2 868.7 3194.3 130.5 600.0 0.25 4.93 1.37 0.05 1.56 21.12 15.45 20.82 64.21 42.72 78.25 34.04 72.33 90.61 1.88 6.34 41.4 104.9 2412.4 712.3 533.4 12.4 5.4 233.0 37.5 2039.1 49.3 2330.3 4.5 11.2 3519.1 5213.3 20.96 35.92 39.11 23.52 10.42 0.40 0.12 2.15 22.07 39.10 4.04 35.97 0.37 0.32 50.73 55.06 139.0 162.2 2862.6 1270.5 2012.5 1998.6 2853.7 3883.6 3.9 391.2 23.6 710.4 34.7 15.5 2854.2 2779.2 70.38 55.55 46.41 41.96 39.31 63.91 65.83 35.89 2.30 7.50 1.94 10.97 2.89 0.44 41.15 29.35

中国煤矿产地分布图

中国煤矿产地分布图,中国煤矿分布介绍 发布日期:2009-12-16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分布广泛。全国32个省(区、市)中除上海市外,都有煤炭资源,但区域分布不均衡。总体特征是北多南少,西多东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分布广泛。全国32个省(区、市)中除上海市外,都有煤炭资源,但区域分布不均衡。总体特征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山西和西北地区最富集。根据国土资源部《二○○六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截至2006年底全国煤炭保有储量为:资源储量11597.79亿吨,资源量8262.99亿吨,基础储量3334.8亿吨,储量1825.39亿吨。 从地理分布上看,在秦岭—大别山以北的储量约为9100亿t,约占全国保有储量90.0%左右;分布于太行山—雪峰山以西的储量约为8750亿t,约占全国总储量的87%左右,其中晋陕蒙地区约为6459亿t,占全国总储量的64%左右,西北自给区的新甘宁青四省区约为

1405亿t,约占14%,西南的云贵川渝四省市约为903亿t,约占9%,且集中分布在云、贵两省,其余东北、京津冀、华东和中南各省市区保有储量约为1266亿t,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3%;尤其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十省市(含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等省市)已查证的资源量仅为568亿t左右,约占全国总量5.7%左右。 按区域分布,华北地区1930.84亿吨,占57.87%,华中地区148.68亿吨,占4.46%,华南地区11.25亿吨,占0.34%;华东地区253.75亿吨,占7.60%,东北地区144.53亿吨,占4.33%,西北地区557.39亿吨,占16.70%,西南地区290.35亿吨,占8.70%。详见图1。 2007年全国煤炭产量25.36亿吨,其中2008中国煤炭企业100强产量在各地区分布与2007比相对稳定,其中产量占100强企业全部产量比例达10%以上的省份和公司是山西省、神华集团、内蒙古,分别是18.13%、16.08%、10.43%,3家产量合计占总产量的44.63%,基本与上年持平。排在第4~10位的是省份分别是:山东7.76%、河南7.27%、中煤7.17%、安徽5.95%、河北5.32%、陕西3.73%、辽宁3.48%、黑龙江3.69%。如图2。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图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全景图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情况: 1、影响条件 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 2、耕作制度 即某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3、主要耕作方式 4、农业特色 5、主要农作物分布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6、主要油料作物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大豆 (1)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 (2)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 (3)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 (4)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 (5)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 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7、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 8、森林资源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1)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3)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温带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热带水果: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

全国煤矿分布图

1、神东基地:神东、万利、准格尔、包头、乌海、府谷矿区 2、陕北基地:榆神、榆横矿区 3、黄陇基地:彬长(含永陇)、黄陵、旬耀、铜川、蒲白、澄合、韩城、华亭矿区 4、晋北基地:大同、平朔、朔南、轩岗、河保偏、岚县矿区 5、晋中基地:西山、东山、汾西、霍州、离柳、乡宁、霍东、石隰矿区 6、晋东基地:晋城、潞安、阳泉、武夏矿区 7、蒙东(东北)基地:扎赉诺尔、宝日希勒、伊敏、大雁、霍林河、平庄、白音华、胜利、阜新、铁法、沈阳、抚顺、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矿区 8、两淮基地:淮南、淮北矿区 9、鲁西基地:兖州、济宁、新汶、枣滕、龙口、淄博、肥城、巨野、黄河北矿区 10、河南基地:鹤壁、焦作、义马、郑州、平顶山、永夏矿区 11、冀中基地:峰峰、邯郸、邢台、井陉、开滦、蔚县、宣化下花园、张家口北部、平原大型煤田 12、云贵基地:盘县、普兴:、水城、、六枝、织纳、黔北、老厂、小龙潭、昭通、 镇雄、恩洪、筠连、古叙矿区

13、宁东基地:石嘴山、石炭笋、灵武、鸳鸯湖、横城、韦州、马家滩;积家并、萌城矿区 大型煤炭基地煤炭储量丰富、煤类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已具有一定的生产开发规模和配套工程设施。规划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和优化煤炭生产结构、促进资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大型煤炭基地处于中西部地区,主要担负向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区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北通道电煤基地。冀中、河南、鲁西、两淮基地处于煤炭消费量大的东中部,担负向京津冀、中南、华东地区供给煤炭。蒙东(东北)基地担负向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供给煤炭。云贵基地担负向西南、中南地区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南通道电煤基地。黄陇(含华亭)、宁东基地担负向西北、华东、中南地区供给煤炭。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将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综合开发利用煤炭及与煤共伴生资源,实现上下游产业联营和集聚,把大型煤炭基地建成煤炭调出基地、电力供应基地、煤化工基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规划要求,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优先建设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和矿井。国家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重组,并通过合作、合资等形式吸引各类投资者,参与国有煤炭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参与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对大型煤炭基地内已经存在的小煤矿不再新配置资源,地方政府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中小煤矿联合改造规划,对小煤矿进行分类处理:凡适宜大矿开采的资源,要按照规划进行资源整合和矿井改造;凡影响大矿开采的要予以关闭,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或折价入股;凡非法及布局不合理、浪费资源严重、没有安全保障的小煤矿要坚决依法关闭。 13个亿吨级煤炭能源基地概况 1、神东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 神东基地:以神府、东胜矿区为主。1984年发现的神府煤田位于陕西榆林,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煤矿储量达1349.4亿吨,其与内蒙古东胜煤田连为一体,是我国规模较大的优质造气动力煤田。东胜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境内,面积12860平方千米,探明储量2236亿吨,是我国已探明储量最大的整装煤田。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4,属世界八大煤田之一。神府-东胜煤田的煤为世界少见的优质动力煤,尤以煤田南部为最佳。2005年神华集团神东分公司原煤产量突破1亿吨,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亿吨级安全高效绿色煤炭基地。此举树起了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的丰碑。在亿吨煤炭基地规划中,神东煤田地区占到8个矿区,分别是神东矿区、神府新民矿区、榆神矿区、榆横矿区、渭北矿区、彬长矿区、宁东矿区、平朔矿区,神东矿区已率先建设成为我国第一个亿吨煤炭生产基地。 神华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公司,2004年,神华集团原煤产量居全球第5位。神东分公司是神华集团的"长子"。神东矿区开发20年来,神东分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原煤产量连续6年以千万吨速度递增,这在世界煤炭发展史上极为罕见。神东分公司建成了以大柳塔煤矿、补连塔煤矿、榆家梁煤矿、上湾煤矿等为代表的7个千万吨级矿井群和3个千万吨综采工作面。其中大柳塔煤矿年产原煤超过2000万吨,被誉为"世界第一矿"。仅用10 个月建成的千万吨级的榆家梁煤矿创造了世界同类矿井建井史上的纪录,成为世界上一井一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介绍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介绍 铁矿:全国已探明的铁矿区有1834处。大型和超大型铁矿区主要有:辽宁鞍山一本溪铁矿区、冀东一北京铁矿区、河北邯郸一刑台铁矿区、山西灵丘平型关铁矿、山西五台一岚县铁矿区、内蒙古包头一白云鄂博铁锈稀土矿、山东鲁中铁矿区、宁芜一庐纵铁矿区、安徽霍丘铁矿、湖北鄂东铁矿区、江西新余一吉安铁矿区、福建闽南铁矿区、海南石碌铁矿、四川攀枝花一西昌钒钛磁铁矿、云南滇中铁矿区、云南大勐龙铁矿、陕西略阳鱼洞子铁矿、甘肃红山铁矿、甘肃镜铁山铁矿、新疆哈密天湖铁矿,等等。 锰矿:全国已探明的锰矿区共有213处,主要有:辽宁瓦房子锰矿;福建连城锰矿;湖南湘潭、民乐、玛瑙山、响涛园等锰矿;广东有小带、新椿等锰矿;广西八一、下雷、荔浦等锰矿;四川高燕和轿顶山锰矿;贵州遵义锰矿。 铬铁矿:有56处产地,主要是新疆萨尔托海、西藏罗布莎、内蒙古贺根山、甘肃大道尔吉等铬矿。 铜矿:已探明矿区910处,主要为:黑龙江省多宝山;内蒙古自治区乌奴格吐山、霍各气;辽宁省红透山;安徽省铜陵铜矿集中区;江西省德兴、城门山、武山、水平;湖北省大冶一阳新铜矿集中区;广东省石菉;山西省中条山地区;云南省东川、易门、大红山;西藏自治区玉龙、马拉松多、多霞松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舍勒等铜矿。 铝土矿:有310处产地,主要为:山西省的克俄、石公、相王、西河底、太湖石、郭偏梁一雷家苏、宽草坪;河南省的曹窑、马行沟、贾沟、石寺、竹林沟、夹沟、支建;山东省的淄博;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平果那豆;贵州省的遵义(团溪)、林歹、小山坝等铝土矿区。 铅锌矿:有产地700多处,主要为:黑龙江省的西林;辽宁省的红透山、青城子;河北省的蔡家营子;内蒙古自治区的白音诺、东升庙、甲生盘、炭窑口;甘肃省的西成(厂坝);陕西省铅硐山;青海省的锡铁山;湖南省的水口山、黄沙坪;广东省的凡口;浙江省的五部;江西省的冷水坑;江苏省的栖霞山;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厂;云南省的兰坪、会泽、都龙;四川省的大梁子、呷村等铅锌矿。 镍矿:有产地近百处。主要是吉林省的红旗岭、赤柏松;甘肃省的金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喀拉通克、黄山;四川省的冷水菁、杨坪;云南省的白马寨、墨江等镍矿。 钼矿:有产地222处,主要是吉林大黑山;辽宁省杨家杖子、兰家沟;陕西省金堆城;河南省栾川等钼矿。 钨矿:探明产地252处,主要是江西省西华山、漂塘、大吉山、盘古山、画眉坳、浒坑、下桐岭、岿美山;福建省行洛坑;湖南省柿竹园、新田岭、瑶岗仙;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状况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状况(原创)煤炭产量2010年03月29日 1、我国煤炭资源漫衍状态 为止1999年底,我国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总额为10 062.5亿t,其中漫衍于秦岭——大别山以北的为9 083.4亿t,占90.3%,漫衍于太行山——雪峰山以西的为8 747.85亿t,占87.0%。其中晋、陕、蒙三省(区)为6 458.51亿t,占64.2%。我国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漫衍总身子骨儿式是北富南贫,西多东少,从而形成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消费格式。 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贵州、云南、安徽六省(区)储存有的数量占储存有的数量总额的77.6%,六省(区)根蒂根基储存有的数量占根蒂根基储存有的数量总额的74.8%,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六省(区)资源量占资源量总额的87.80%。 二、煤炭资源的煤类煤质特征 1.煤类漫衍情况。 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大且煤类齐备。但各煤类数量和地舆漫衍差异较大。 ①炼焦用煤。全国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中,炼焦用煤有2 645.11亿t,占资源/储存有的数量的26.3%。其中气煤1 223.22亿t,占炼焦用煤总额的46.3%;肥煤330.34亿t,占12.5%;焦煤616.84亿t,占23.3%;瘦煤421.23亿t,占15.9%;归属炼焦用煤而未分小类的53.48亿t,占2%。上述数值表明,我国炼焦用煤在资源/储存有的数量中比例较少,只占1/4,且其中半壁是气煤,而强粘结的肥煤、焦煤只占炼焦用煤的1/3,炼焦用煤还受灰、硫、磷等有害身分及可选性影响,炼焦用煤资源/储存有的数量中真正可作炼焦配煤的不足1/2。在地舆漫衍上更为不均衡,炼焦用煤首要漫衍在晋陕蒙和华东区,两区占全数炼焦用煤75.6%。其中山西、安徽、山东、贵州、黑龙江、河北、河南等七省有2 222.09亿t,占炼焦用煤总量的84%。各大区中炼焦用配煤的煤类赋存也很不般配,如东北就缺肥煤和瘦煤,华东缺焦煤和瘦煤,中南缺气煤和肥煤,西南缺气煤和肥煤,甘、宁、青、新缺肥煤和瘦煤。 ②非炼焦用煤。全国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中,非炼焦用煤有7 289.8亿t,占资源/储存有的数量总额的73.7%,其中贫煤589.70亿t,占8.1%;无气煤1 130.52亿t,占15.5%;弱粘煤161.23亿t,占2.2%;不粘煤1 619.1亿t,占22.2%;长焰煤1 488.46亿t,占20.4%;褐煤有1 312.26亿t,占18%;未分煤类的非炼焦用煤及天然焦988.53亿t,占13.6%。总体来讲,低变质气煤,包括弱粘、不粘、长焰煤,它们占非炼焦用煤的58.2%,其次是褐煤和无气煤。非炼焦用煤的各煤类在地舆漫衍上也极不平衡。无气煤首要漫衍在晋、陕、蒙和西南区占81.3%。其中山西(434.36亿t)、贵州(361.39亿t)两省就占70.3%,首要漫衍在山西阳泉、晋城矿区和贵州的织金、纳雍、毕节、大方等矿区。而东北、西北区无气煤则很缺乏。首要作为非炼焦用煤的低变质气煤(弱

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

(一) 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分布 1.稻谷 稻谷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种植稻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产稻谷最多的国家。稻谷在全国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消费中均占第一位。 稻谷按其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大小,可分为旱稻和水稻两类,我国主要是水稻,旱稻种植极少。水稻按其品种不同,可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按其成熟期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水稻在我国分布很广,除了个别高寒或干旱地区以外,从北纬18.5°的海南岛到北纬52°的黑龙江呼玛县,从东部的台湾到西部的新疆都有分布。水稻的分布广而不均,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大致分为两大产区 (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

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 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

中国煤矿分布及发展现状

中国煤矿分布及发展现状 摘要:中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但分布十分的分散,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是什么?中国现在煤矿发展状况,现在对于煤矿生产方面有哪些方针政策法律,以及影响煤矿生产的环境因素等,这些方面哪些是机会,而那些又是挑战,论文将予以讨论。 关键词:企业数量生产规模较大企业状况煤炭“十一五”计划 正文:我国具有工业价值的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晚古生代的早石炭世到新生代的第三纪。其间重要成煤期有:早石炭世(C1)、北方晚石炭世—早二叠世(C3-P1)、南方二叠纪(P)、晚三叠世(T3)、早中侏罗世(J1-2)、早白垩世(K1)和第三纪(E)。其中最主要的是:广泛分布在华北地区、东北南部和西北东部地区的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广泛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的二叠纪;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华北北部和东北南部的早中侏罗世以及分布在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的早白垩世(图2.2.1)。这4个时期所赋存的煤炭资源量约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8%。由于成煤期多,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比较广泛,并且还在一些成煤条件有利的地区集形成了若干个富煤带。分布广泛,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相对集中是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也造成了我国煤矿分布散乱,管理相对繁琐的现状! 中国煤炭行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十五”期间,在市场的强劲拉动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扭转了“九五”期间建设规模严重不足的局面,煤炭产量年均增速达11%,保障了国民经济发展。2005年,煤炭产量22亿吨,比2000年增长69.7%;在建规模4.4亿吨/年,是“九五”末期的10倍;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6.3%,比2000年提高4.3个百分点;占消费总量的68.7%,比2000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十五”期间建设的大中型煤矿,主要分布在大型煤炭基地内。2005年,大中型煤矿产量占54%,比2000年上升7个百分点;原煤入选率32%,比2000年提高6个百分点;在建煤矿中,大中型煤矿规模占82%。目前,已形成3000万吨级以上的煤炭企业10家。其中,亿吨级特大型企业集团2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企业3个。煤炭企业与电力、化工等企业合作步伐加快,向区域化、多元化发展,23家煤炭企业跨入全国500强。现有神化集团,中国中煤集团,山西

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分布情况

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分布情况 一、玉米的分布 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有3 亿亩左右。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是主省、区。1983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12962.7 万公顷,总产为44925.5 万吨,平均单产为3466kg/ha. 。中国种植玉米18824 万公顷,68190万吨,是一年四季都有玉米生长的国家。北起黑龙江省的讷河,南到海南省,都有玉米种植。 全国玉米分为六个种植区:*北方春播玉米区,以东北3 省、内蒙古和宁夏为主,种植面积稳定在650 多万公顷,占全国36%左右;总产2700多万吨,占全国的40%左右。 * 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以山东和河南为主,种植面积约600 多万公顷,约占全国32%,总产约2200 万吨,占全国34%左右。 * 西南山地玉米区,以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主,面积约占全国的22%,总产占18%左右。 *南方丘陵玉米区,以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和江西为主。种植面积为全国的6%,总产不足5%。 *西北灌溉玉米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一部分地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3.5%,总产约占3%。 *青藏高原玉米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种植面积及总产,都不足全国的百分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号玉米生产大国,年产量亿余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同时,我国也是玉米的头号消费大国,消费量的90%以上靠国内生产。在过去五年,我国有两年进口玉米,有三年出口玉米。尽管进出口量每年在数百万吨到一千余万吨,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第二的位臵(头号出口国是

美国,头号进口国是日本),但占国内的消费量,一般在5%一10%。 我国传统的玉米出口市场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我国传统的玉米进口来源国是美国、阿根廷等。 东北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其中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的第一大玉米主产省。1996 年吉林省产玉米175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4%。其次是山东省和黑龙江省,产量分别为1600万吨和1450 万吨。河北、河南两省也有千万吨的年产量。 国际上,美国既是我国玉米出口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是我国玉米进口最主要的来源国。美国玉米年产量大致在2.4 亿吨,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当我国的玉米供不应求时,我们进口美国玉米。例如,1995 年我国进口美国玉米500万吨;当我国玉米供过于求时,我国玉米与美国争夺亚太市场. 二、小麦的分布小麦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历年种植面积为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2-30%和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0-27%,分布遍及全国各省(市、区)。根据各地域的气候特征、地势地形、土壤类型、品种生态类型、种植制度以及栽培特点和播种、成熟期早晚等,将全国小麦种植区划分为10个主要区和30 个副区。 1.东北春麦区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辽宁除南部沿海地区以外的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全区麦田面积及总产分别占全国的8%和6.5%(各区小麦生产现状的描述,均取1980-1983 年统计数字的平均值),为春麦主要产区,其中黑龙江省为该区主产区。 2.北部春麦区全区地处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西至内蒙古的伊盟及巴盟,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并包括河北、陕西两省长城以北地区及山西北部。小麦面积及总产分别占全国的2.7%和1.2%,为全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0%左右。小麦亩产在全国各麦区最低,但不平衡。内蒙古巴、伊盟亩产150 公斤左右,

【免费下载】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情况

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情况 一、我国矿产的总体概况。 初步评估,我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居世界第三位,20多种矿产 在世界上具有优势地位。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资源总量大、 配套程度较高的资源大国之一。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12%, 仅次于美国和原 苏联,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 位。从这方面看,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二、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情况。 (一)我国铁矿产的主要分布情况。 中国是铁矿资源总量丰富、矿石含铁品位较低的一个国家。目前已探 明储量的矿区有183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63亿吨,居世界第5位。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出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 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 我国铁矿产的主要分布情况。 (1)东北地区铁矿东北的确铁矿主要是鞍山矿区,它是目前我国 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鞍、本溪,部分 矿床分布在吉林省通话附近。鞍山矿区是鞍钢、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 (2)华北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迁安和邯郸、邢台地 区的武安、矿山村等的地区以及内蒙和山西各地。是首钢、包钢、太钢 和邯郸、宣化及阳泉等钢铁厂的原料基地。

(3)中南地区铁矿中南地区铁矿以湖北大冶铁矿为主,其他如湖南的湘潭,河南省的安阳、舞阳,江西和广东省的海南岛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储量,这些矿区分别成为武钢、湘钢及本地区各大中型高炉的原料供应基地。大冶矿区是我国开采最早的矿区之一,储量比较丰富。矿石主要是铁铜共生矿,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是赤铁矿,其他还有黄铜矿和黄铁矿等。 (4)华东地区铁矿华东地区铁矿产区主要是自安徽省芜湖至江苏南京一带。此外还有山东的金岭镇等地也有相当丰富的铁矿资源储藏,是马鞍山钢铁公司及其他一些钢铁企业原料供应基地。 (5)其他地区铁矿除上述各地区铁矿外,我国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各省,如四川、云南、贵州、甘肃、新疆、宁夏等地都有丰富的不同类型的铁矿资源,分别为攀钢、重钢和昆钢等大中型钢铁厂高炉生产的原料基地。 (二)我国铁矿产的主要分布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铜矿较多的国家之一。总保有储量铜6243万吨,居世界第7位。但是我国铜矿资源总储量大、矿床规模小。这个庞大的铜矿储量数字中,大部分为小型规模铜矿床,铜储量产过十万吨的大型铜矿床数量并不多。 我国铜矿产的主要分布情况。 我国铜矿分布广泛,除天津、香港外,包括上海、重庆、台湾在内的全国各省(市、区)皆有产出。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910处。江西铜储量位居全国榜首,占20.8%,西藏次之,占15%;再次为云南、甘

2014年全球粗粮产量及生产区域分布分析【图】

2014年全球粗粮产量及生产区域分布分析【图】 2000年全球粗粮产量为8.8亿吨,2013年增长至13.1亿吨,2014年产量13.3亿吨。相关报告:《2016-2022年中国粗粮电商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00-2014年全球粗粮产量:亿吨 数据来源:FAO 美洲和亚洲是全球粗粮主要产区,其中美洲产量为总产量的43%,亚洲产量占全球产量的25.3%。 2000-2014 年全球粗粮生产区域分布:%

2014年全球粗粮产量及产区格局(图) 全球粗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13年全球粗粮产量12.81亿吨,2014年全球粗粮产量为12.97亿吨。相关报告:《2015-2020年中国粗粮饮料市场调查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2014年全球粗粮产量及区域分布:百万吨 数据来源:USDA 美国是全球最大粗粮产区,2014年美国粗粮产量占全球的29.1%,其次是中国,约占17.1%。

2014年全球粗粮产量区域分布:% 杂粮的地域分布及产量 五谷杂粮——永恒的补品!“五谷”泛指谷类粮食作物;'杂粮'通常是指五谷以外的粮豆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荞麦(甜菜、苦荞)、燕麦(莜麦)、大麦、糜子、黍子、薏仁、籽粒苋以及菜豆(芸豆)、绿豆、小豆(红小豆、赤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兵豆)、黑豆等。其特点是生长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产量较低,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粳米就是大米、稻米、紫米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粮食,除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满足人体需要外,还具有食疗作用。 产地分布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华南的广东、广西、福建以及东北三省,形成明显的南方籼稻区和北方粳稻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水稻生产国。

中国煤矿产地分布介绍

立志当早,存高远 中国煤矿产地分布介绍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分布广泛。全国32 个省(区、市)中除上海 市外,都有煤炭资源,但区域分布不均衡。总体特征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山西和西北地区最富集。 根据国土资源部《二○○六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截至2006 年底全国煤炭保有储量为:资源储量11597.79 亿吨,资源量8262.99 亿吨,基础储量3334.8 亿吨,储量1825.39 亿吨。 从地理分布上看,在秦岭大别山以北的储量约为9100 亿t,约占全国保有储 量90.0%左右;分布于太行山雪峰山以西的储量约为8750 亿t,约占全国总储量的87%左右,其中晋陕蒙地区约为6459 亿t,占全国总区域储量的64%左右,西北自给区的新甘宁青四省区约为1405 亿t,约占14%,西南的云贵川渝四省 市约为903 亿t,约占9%,且集中分布在云、贵两省,其余东北、京津冀、华 东和中南各省市区保有储量约为1266 亿t,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3%;尤其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十省市(含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等省市)已查证的资源量仅为568 亿t 左右,约占全国总量 5.7%左右。 按区域分布,华北地区1930.84 亿吨,占57.87%,华中地区148.68 亿吨,占4.46%,华南地区11.25 亿吨,占0.34%;华东地区253.75 亿吨,占7.60%,东北地区144.53 亿吨,占4.33%,西北地区557.39 亿吨,占16.70%,西南地区290.35 亿吨,占8.70%。2007 年全国煤炭产量25.36 亿吨,其中2008 中国煤炭企业100 强产量在各地区分布与2007 比相对稳定,其中产量占100 强企业 全部产量比例达10%以上的省份和公司是山西省、神华集团、内蒙古,分别是18.13%、16.08%、10.43%,3 家产量合计占总产量的44.63%。排在第4~10 位

我国矿物晶体的四大产区

我国矿物晶体的四大产区 aijijinzita奇石馆-- 馆主文章我国矿物晶体的四大产区 日期:2009-4-2 点击数:2995 加入文章收藏夹 我国矿物晶体的四大产区 五彩缤纷、晶莹剔透的矿物晶体,不但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而且还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许多人都在积极寻求这一类赏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类赏石只生长于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并不如传统赏石,有山有水的地方就能找到它们的身影。据地质资料和藏友们寻石实践证实,我国现有西南、西北、中南、华南四大矿物晶体产区。 西南产区(含云南、贵州、四川三省) 这一地区正处于我国第三台阶向第二台阶过渡处,群山奔涌,河流纵横,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据报道,这三省区探明的矿产达110种之多,有“矿物晶簇王国” 美称。现已开发上市的品种有:七彩褐铁矿、异极矿、水锌矿、辉锑矿、铅锌矿、方铝矿、菱镁矿、黄铜矿、蓝铜矿、黄锑华、绿柱石、水铝氟石、重晶石、方解石、白云石、锡石、文石、萤石、石英、雄黄、水晶、白云母、白钨、透石膏等。

需要说明的是,誉满全球的辰砂、辉锑矿,就产自这一地区的贵州。1980年在万山汞矿发现一颗净重237克的巨大辰砂晶簇,并伴生一块白云石晶体,红白相间,非常美丽。这颗“辰砂王”现由中国地质博物馆珍藏。当年周恩来总理出访,曾将辰砂作为国礼赠送国外政要。贵州大厂的辉锑矿也非常有名。据当地人介绍,有近千人在大厂以开采锑华谋生。美国、韩国、泰国等国奇石家,经常来此收购珍贵的锑华。 此产区内的云南,与盛产宝石的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因此云南产有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电气石、海蓝宝石、透明锡石、石榴石、橄榄石、尖晶石、钙镁闪石、透辉石、黄玉、水晶等多种宝石级晶体。 西北产区(含新疆、青海两省区) 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很少有好的矿物晶体,但新疆、青海两省区则除外。新疆阿尔泰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产地。在该处的花岗伟晶岩中,常常可见到色彩艳丽、千姿百态的矿物单晶和晶簇。主要品种有石榴石、绿柱石、锂辉石、磷灰石、钽铌铁矿以及各种色调的宝(玉)石矿物、水晶晶簇、钠长石晶簇、电气石――钠长石――石英――绿帘石集合体、绿柱石---白云母---石英--钠长石集合体,还有金黄色的黄铁矿晶簇等。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分布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分布 中国资源 2008-03-20 17:31:23 阅读6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铁矿:中国是铁矿资源总量丰富、矿石含铁品位较低的一个国家。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83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63亿吨,居世界第5位。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铁矿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东北、华北地区资源为最丰富,西南、中南地区次之。就省(区)而言,探明储量辽宁位居榜首,河北、四川、山西、安徽、云南、内蒙古次之。中国铁矿以贫矿为主,富铁矿较少,富矿石保有储量在总储量中占2.53%,仅见于海南石碌和湖北大冶等地。从铁矿成因类型来看,根据程裕淇和赵一鸣等的意见,主要有与铁质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型铁矿床,如四川攀枝花铁矿床,与中酸性(包括偏基性与偏碱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如湖北大冶、福建马坑、内蒙古黄岗等;与中性钠质或偏钠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如江苏、安徽两省的宁芜铁矿、云南大红山铁矿等;沉积型赤铁矿和菱铁矿床如鄂西、赣西、湘东地区的赤铁矿;变质沉积铁矿,如鞍山铁矿、冀东铁矿等;风化淋滤残积型铁矿,如广东大宝山、贵州观音山等。铁矿成因类型以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的变质-沉积磁铁矿为最重要。该类型铁矿含铁量虽低(35%左右),但储量大,约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且可选性能良好,经选矿后可以获得含铁65%以上的精矿。从成矿时代看,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铁矿形成,但以元古宙力量重要。 锰矿:中国锰矿资源较多,分布广泛,在全国21个省(区)均有产出;有探明储量的矿区21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5.66亿吨,居世界第3位。中国富锰矿较少,在保有储量中仅占6.4%。从地区分布看,以广西、湖南为最丰富,占全国总储量的55%;贵州、云南、辽宁、四川等地次之。从矿床成因类型来看,以沉积型锰矿为主,如广西下雷锰矿、贵州遵义锰矿、湖南湘潭锰矿、辽宁瓦房子锰矿、江西乐平锰矿等;其次为火山-沉积矿床,如新疆莫托沙拉铁锰矿床;受变质矿床,如四川虎牙锰矿等;热液改造锰矿床,如湖南玛璃山锰矿;表生锰矿床,如广西钦州锰矿。从成矿时代来看,自元古宙至第四纪均有锰矿形成,以震旦纪和泥盆组为最重要。 铬矿:中国铬矿资源比较贫乏,按可满足需求的程度看,属短缺资源。总保有储量矿石1078万吨,其中富矿占53.6%。铬矿产地有56处,分布于西藏、新疆、内蒙古、甘肃等13个省(区),以西藏为最主要,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一半。中国铬矿床是典型的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型矿床,绝大多数属蛇绿岩型,矿床赋存于蛇绿岩带中。西藏罗布莎铬矿和新疆萨尔托海铬矿等皆属此类。从成矿时代来看,中国铬矿形成时代以中、新生代为主。 钛矿:中国钛矿分布于10多个省区。钛矿主要为钒钛磁铁矿中的钛矿、金红石矿和钛铁矿砂矿等。钒钛磁铁矿中的钛主要产于四川攀枝花地区。金红石矿主要产于湖北、河南、山西等省。钛铁矿砂矿主要产于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省(区)。钛铁矿的TiO2保有储量为3.57亿吨,居世界首位。钛矿矿床类型主要为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其次为砂矿。从成矿时代来看,原生钛矿主要形成于古生代,砂钛矿则于新生代形成。 钒矿:中国钒矿资源较多,总保有储量V2O52596万吨,居世界第3位。钒矿主要产于岩浆岩型钒钛磁铁矿床之中,作为伴生矿产出。钒矿作为独立矿床主

中国小麦主产区的分布

中国小麦主产区的分布 中国小麦栽培学》曾将全国小麦划分为北方冬麦区、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3个主区和东北春麦、北部春麦、西北春麦、新疆冬春麦、青藏春冬麦、北部冬麦、黄淮冬麦、长江中下游冬麦、西南冬麦、华南冬麦10个亚区。 三个主区: 1.春小麦区: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区。处在高寒或干冷地带,冬季严寒;无霜期短促,常在200天以下,栽培制度绝大部分是一年一熟。 2.北方冬小麦区: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淮以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小麦集中产区和消费区,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全国2/3。一般实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仅北部长城沿线两侧地带为冬、春麦混合的过渡地带。冬小麦是越冬作物,种植冬麦与其他粮食作物矛盾较少,因此能减少冬闲地面积,扩大夏种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 3.南方冬小麦区:在秦淮以南、折多山以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全国30%左右。由于本区人民多以稻米为主要口粮,因此,小麦的商品率较高,是我国商品小麦重要产区。 十个亚区: 1.东北春麦区:包括黑、吉两省全部,辽宁省除南部沿海地区以外的大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全区小麦面积及总产量均接近全国的8%左右,约占全国春小麦面积和总产量的47%及50%,故为春小麦主要产区,其中以黑龙江省为主。本区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土壤以黑钙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全区属大陆性气候,气温偏低,热量不足,冬夏温差极大。本区小麦品种属春性,对光照反应敏感,生育期短,多在90天左右。病害以根腐病、锈病、赤霉病为主,丛矮病和全蚀病也有发生。种植制度一年一熟,4月中旬播种,7月20日前后成熟。全区除对各类病害及时防治外,东部排涝防湿;北部防除杂草;西部兴修水利,采用少深翻,多深松,少耕、免耕等防风固沙和减少蒸发的耕作技术,均为小麦增产的主要措施。据温度、降水量,又可将本区分为北部高寒、东部湿润和西部干旱3个副区。 2.北部春麦区:本区地处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西至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和巴彦淖尔盟,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区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主,并包括河北、陕西两省长城以北地区及山西省北部。全区小麦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和1%左右,约为全区粮食作物面积的20%。小麦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在全国各麦区中为最低,且发展很不平衡;西部河套灌区的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等地的产量水平较高,向河北省的张家口、山西省的雁北及陕西省的榆林等地区均为低产区。全区海拔1000~1400米,土壤以栗钙土为主。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显着,寒冷少雨,土壤贫瘠,自然条件差。最冷月平均气温-17~11℃,绝对最低气温-38~27℃。全年降水量309~496毫米,多数地区为300毫米左右,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只有94~168毫米。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个别地区有两年三熟。本区小麦品种属春性,对光照反应敏感,生育期90~120天。播种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成熟在7月上旬前后,最晚可至8月底。全区病害主要有叶锈病、秆锈病和黄矮病,丛矮病;虫害以麦秆蝇及粘虫为主。早春干旱,后期高温逼熟及干热风为害以及河套灌区的土壤盐渍化,均属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在增产措施上应实行休闲轮作等种植制度,以培肥地力;灌区提倡沟、畦灌,作好渠系配套,改进灌溉制度,防止土壤盐渍化。依据全区南、北降水量的不同,可分为北部干旱和南部半干旱两个副区。 3.西北春麦区:本区以甘肃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主,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及青海省东部部分地区。麦田面积约占全国的4%,总产量达5%左右。单产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而居各春麦区之首;地区间差异大,其中甘肃省河西走廊灌区及宁银引黄灌区的单产较高。本区部分地区属干旱荒漠气候。海拔1100~2240米,土壤主要为棕钙土及灰钙土,结构疏松,易风蚀沙化。黄土高原地区沟深坡陡,水上流失严重,地力贫瘠。最冷月平均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