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人们进行产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若要使交换顺利完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需求

的双重巧合以及时间的双重巧合。

2、货币作为一种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3、货币形式的发展,其动因来自于人们对交换效率的要求。为了提高交换效率,作为货币

的材料被人们普遍接受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价值稳定性、

稀缺性、易于分割、易于辨认、易于携带和保存、弹性的供应。

4、货币的形成经历4个阶段:实物货币阶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信用货币阶

段。

5、货币制度:简称“币制”,主要包括确定本位货币;货币单位;主币和辅币的制造及流

通程序;货币发行过程及金准备制度等内容。从历史看货币制

度大致经历了银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等阶段。

6、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①确定本位货币金属②确定货币单位

③确定主币和辅币的制造及

流通程序④确定纸币发行和流通程序⑤规定金本位制度。

7、货币制度类型:⒈银本位制;⒉金银复本位制(①平行本位制:当金银铸币各按其本身

所包含的价值同时流通时②双本位制:国家用法律规定金币与

银币的比价③跛行本位制;⒊金本位制(基本特点是①金币可以自

由铸造和熔毁②金币的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黄金价值保持一致③辅

币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④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⑤黄金可

以自由输出入;⒋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8、金块本位制特点:①以价值符号的流通代替了金铸币流通,

并规定价值符号的含金量②

以有限制的金块代替了自由的金币兑换③以买入金块制代替了自由铸造。

9、金汇兑本位制特点:①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只流通价值符号②价值符号只能购

买外汇,即可兑换金块的外汇③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通货同一

个金块本位制国家的金币保持固定比价。

10、我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我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

力②人民币是代表一定价值的货币符号,没有含金量的规定,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③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通货④人民币的发行

实现高度集中统一,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央政府⑤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授权国有银行按国家规定,执行管理⑥由中国

人民银行集中统一管理国家金银、外汇储备。

第二章信用

1、信用的概念:作为道德范畴的信用是一种广义的概念,是一切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基

础;作为经济和金融范畴的信用是一种狭义的概念,是指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经济和金融范畴的信用是以道德范畴的信用为基础。

2、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产生以后,在商

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的。信用既是商品货币经济的产物,又是与商品货币紧密相连的经济范畴。

3、信用对现代经济的推动作用:①通过信用活动实现资源再分配②提高资源使用效益③节

约流通费用④信用是宏观调控手段⑤通过信用影响国际收支。

4、信用的形式:

⒈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

①形式:包括商品赊销、分期付款、预付货款、委托代销等。

②特点:商业信用的借贷行为与商品交易相联系,商品买卖行为与货币借贷相结合;商

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发生最简单的直接信用形式;商业信用状况与经济景气状况一致。

③优点:方便及时,缩短了融资时间和交易时间,是商品销售的一个有力竞争手段。

④局限性:规模和数量上的局限性;方向上的局限性;信用能力上的局限性;信用期限

的局限性;管理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⑤商业信用中使用的票据是商业票据分为商业期票和商业汇票。

⒉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①形式: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②特点:银行信用是间接融资信用;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主

体包括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工商企业以及个人等。

③优点:银行的信用规模巨大;银行信用的投资方向不受限制;银行信用的期限长短

均可;银行信用的能力和作用范围大大的提高和扩大。

⒊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借贷活动。

①形式:由国家发行政府债券,包括国库券和公债;政府发行专项债券,即政府特为

某个项目或工程发行债券;银行透支或借款。

②优点:是解决财政困难的较好途径;可以筹集大量资金,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投资

机会;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⒋消费信用:是工商银行或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①形式:工商企业以赊销商品或者分期付款的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银行或其他

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的消费信用,也就是消费贷款。

②优点: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消费者的购买力与现代化生活需求的矛盾,有助于提高消

费水平;可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⒌证券信用:是商品经济和信用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⒍国际信用:是指跨越国界的信用活动,本质上是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的输出入。

①国际商业信用表现为:国际租赁;补偿贸易;延期付款。

②国际银行信用表现为:国际商业银行贷款;项目融资贷款;出口信贷。

③其他:国际金融机构信用、国际政府间信用、国际直接信用。

5、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

①特征:偿还性是指信用工具的发行主体或债务人按期还本复习的特征。

流动性是指信用工具在短时间内转变为现金而在价值上又不受损失的能力。

收益性是指信用工具定期或不定期给持有者带来收益。

【注:收益的大小是通过收益率来表现的。分为名义收益率:即规定的利息与票面金额的比率;即期收益比率:即规定的利息与信用工具市场价格的比率;

实际收益比率:即实际收益与市场价格的比率。】

风险性是指投入的本金和预期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注:风险可能来自两方面:1、违约风险指债务人不能按时履行契约,支付利息及偿还本金的风险;2、市场风险指市场上信用工具价格下降可能带来的风险】(考点:信用工具的偿还期与风险性成正比,即偿还期越长,其风险性越大;而信用工具的流动性与风险性成反比,即流动性强的信用工具,其风险越小。

②分类:按偿还期限为标准,分为短期信用工具和长期信用工具。

按发行者性质划分,分为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

按是否与实际信用活动直接相关,分为基础性信用工具和衍生性信用工具。

③几种主要的信用工具:

票据:是具有一定格式,载明金额和日期,到期由付款人对持票人或指定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信用凭证。一般分为:汇票、本票和支票。

汇票由出票人签发付款人见票后或到期时,对收款人无条件支付款项的信用凭证。其中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签发,命令债务人支付款项的票据;

银行汇票是汇款人将款项交给当地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的票

据。

本票是债务人对债权人签发的在一定时期内承诺付款的信用凭证。其中分为商业本票和银行本票。

支票是银行活期存款人通知银行从账户上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票面指定人或者持票人的信用凭证。按支付方式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现金支票可以用来支取现金也可以办理转账结算,但是转账支票只能

够用于转账,不能提取现金。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国内没有国外有

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务凭证。分为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

政府债券是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是一种国家信用工具,一般

包括公债债券、国库券和地方政府债券。

公司债券是公司或企业向社会发行承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务凭

证,一般分为抵押公司债、无担保公司债、设偿债基金公司债、

可转换公司债。

金融债券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作为债务人发行的债务凭证。

股票:是股份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按其所持股份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所有权凭证。股票是一种有价债券。其特点有:非返还性、流动性、股东权、风

险性、投机性。一般分为:普通股、优先股、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蓝

筹股、成长股、绩优股、周期股、防守股和投机股等。我国股票现有种类

为:普通股票、面额股票和不记名股票,此外还有A股、B股、H股和N

股之分。

衍生性信用工具(不是重点,知道即可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1、利息:一般认为利息是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超出本金部分的报酬。利息是作为信用的伴

随物而产生,作为信用关系的附属物由信用决定,没有信用而就无所谓利息,信用决定利息的性质、量的大小及运动方向,但利息对信用又有影响。

2、利息率:简称为“利率”,是一定时期收取的利息同借出款(本金的数额比例,它是

决定利息数量的因素与衡量标准。

表示方法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及日利率。

利息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单利计算法和复利计算法。

单利计算法指在计算利息额度时,不论期限长短,永远在初始本金上计算利息。

公式为:利息=本金×利息率×计息期限

复利计算法指在计算利息时,按一定期限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逐期滚算利息。

公式为×[ (1 -1] ×(1

【注:其中P为本金为利息为利息率为期限表示本利之和。】

3、利率的种类: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种类。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就是直接以货币表示的,市场通行使用的票面利率。实

际利率是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

关系为: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注:判断利率水平的高低不能只看名义利率还应该考虑物价因

素。实际利率可以呈现三种情况:正、负、零】

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短期利率是指在1年期以内的利息率。长期利率是指在1年期以

上的利息率。一般情况下,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利息率在整个借款期间内固定不变,不随借贷资金

的供求关系和市场利率波动而发生变化。浮动利率又称可变利

率,是指利息随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定期调整变化的利率。

市场利率和官方利率(知道即可

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知道即可

4、利息与利息率的作用: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货币所有者因贷出货币而从借者手中获

得报酬。利息既是贷款者的收益,也是借款者的筹资成本。利率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它对其他各种经济变量的影响上。如:物价、储蓄、消费、投资等。

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由以下几个途径实现:

①利率储蓄经济运行:利息率越高,消费的机会成本就越大,而储蓄所得到的

利息收入就越多。而储蓄的增加又会提高,国民收入储蓄率从而增加社会总产出。

↓→↓→Y↓

i↑→

\S↑→Y↓

【注:其中i表示利率表示消费表示储蓄表示总产出表示总需求】

②利率投资经济运行:降低利率意味着企业投资成本降低,从而会增加投资,

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利率就意味着企业投资成本上升,从而会减少投资,抑制经济

增长。

↑→i↓→P股票→q>1→I↑→Y↑

【注:其中表示货币供应量表示利率股票表示股票价格表示投资

表示总产出】

③利率国际收支经济运行

④利率物价经济运行:调节商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调节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5、利率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利率市场化(利率管理体制大致分为三类:国家集中管理、

市场自由决定、国家管理与市场决定相结合;资金借贷双方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入主体;完善的金融市场。

6、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理论基础:发达国家利率理论、发展中国家利率自由化的金融深化理论。

必要性:①利率市场化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必要因素。

②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前提条件。

③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中央银行对金融的间接监控。

④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企业市场化经营。

⑤利率市场化与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

⑥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国家化的客观要求。

第四章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的含义:即金融与市场的统一。金融是有关资金金融通和货币流通活动的统称,

市场则是从事某种商品、劳务或技术等交易活动的场所。可以将金融市场的含义概括为金融产品交易的场所及交易活动和交易关系的总和。有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之分。

2、金融市场的特征:金融市场具有抽象性;金融市场活动具有公开性;交易对象具有信用

性;随着制度完善和技术的进步,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三个趋势(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和演变;无形化推出了现代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证券化的发展驱动了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扩张。

3、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①交易主体: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包括所有参与交易的个人(是金融市场的资金供应

者;企业(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也是整个经济生活的中心;金融机构(是金融

市场运行的主导力量和政府(在金融市场是资金需求者也是资

金供应者;中央

银行(作为国家管理金融事业的中心机构,为了加强管理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②交易工具: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客体,是资金供求双方进行交易的书面载体,是在

信用活动中产生的用以证明金融交易额、期限及价格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凭证。

③交易对象(资金的使用权:货币资金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是金融交易工具

的最终目标。

④交易的价格(市场化的利率: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也要受交易价格的支配。

4、金融市场的分类:

按照资金融通的期限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短期金融市场和

长期金融市场。

按照金融交易程序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按照金融交易的场地和空间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有形市场

和无形市场。

按照成交后是否立即交割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现货市场和

期货市场。

按照金融交易的地理范围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地方性金融市场和全国性金融市场以

及国际性金融市场。

5、金融市场的地位及功能:

地位:在商品货币经济中,金融市场是统一的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形成统一市场的有机整体。

功能:融通社会资金功能(供求双方灵活自由的进行资金调剂;优化资源配置功能(追逐资金中合理的流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反应经济信息功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体现;调控金融经济功能(具体表现为国家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保持经济秩序的稳定、通过制定各种金融市场交易规则及运用必要措施指导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在需要时借助国际金融市场筹集建设资金满足国内需要。

6、货币市场:

①特征:交易期限短;交易目的主要是短期资金周转需要,弥补流动性的暂时不足;

交易工具风险小,流动性强。

②分类:

⑴银行短期借贷市场

⑵同业拆借市场:特点是拆借资金期限较短;成交金额大;拆借利率由融资双方根

据资金供求关系及其他因素自由决定;拆借可以通过中介机构进行,也可由拆借双方直接洽谈而成;不需要提供担保,属于信用拆借。

⑶商业票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的关系人分为票据发行者和投资者两类。其中商业

票据的发行者多为金融公司、非金融公司、银行控股公司、境外企业。而投资者主要是商业银行、非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个人占的比重不大。

⑷银行承兑汇票市场:是指银行承诺汇票转让的市场,即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银行

承兑汇票持有人在汇票到期前向银行贴现换取现款并贴付利息的行为、转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银行将已贴现的未到期汇票转卖给其他银行的行为、再贴现市场(指银行或转贴现银行将已贴现的未到期汇票再卖给中央银行的票据转让行为和买卖市场

⑸可转让大定额定期存单市场:可转让大定额定期存单简称存单。存单特点是不记

名、可转让、面额大、期限短、种类多样化。

⑹国库券市场:是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财政收支差额或解决临时需要而发行的一种短

期政府债券。其特点是风险最低;流动性很强;交投较为方便;

税收优惠,净收益高。

7、资本市场:指融资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资金交易市场。资本市场交易对象主要是政府

中长期公债、公司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以及银行中长期贷款。

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是:交易工具期限长;交易的目的主要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供求矛盾;融资数量大以满足长期投资项目需要;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即包括债务性工具也包括股权性工具;资本市场的交易工具收益高,风险大,流动性差。

8、证券市场的分类:按照有价证券的交易程序分为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流通市场。

ⅰ证券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通过发行市场增加证券的供给量,扩大证券市场的规模。

主体:证券发行者;证券认购者;中介机构。

方式:公募发行(面向广泛的不确定的投资者与私募发行(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

初次发行和增资发行;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

条件:由证券发行的额度、期限、票面面值、票面利率和发行价格(有平价、折价、溢价三种等因素构成。

ⅱ证券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或次级市场,是指通过一级市场已经发行的证券的交易市场。通常由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两个层次构成。

其中,证券交易所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具有高度流动性;以竞价方式形成证券的公平价格;向投资者提供证券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及有关资料;促进了证券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协调发展。主要主体是:佣金经纪人;专业会员;场内经纪人;场内交易者。

而场外交易市场是非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和许多种不同债券的交易场所。具有的特点是非集中市场;开放性市场;证券种类繁多;双方协商议定价格。

9、交易所内常用的指令:

①市价指令这是指示经纪人根据市场价格买入或卖出的指令。

②限价指令这是一种有条件的指令,设置指令执行的价格界限。

③平单指令只有当市场价格移动到特定价格时才会执行。

④平单限价指令当市场价触到平单的既定价时,就会变成一个限价指令。

⑤触价指令如果市场达到特定的价格,触价指令就变成市价指令。

指令的期限:均在一定时间内有效,如日指令、周指令、月指令。

10、外汇市场:

定义:指由各种经营外汇业务的机构和个人汇合在一起进行具有国际性的外汇买卖的活动和交易场所。

参与者: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顾客、中央银行。

种类:

从组织形式上划分:无形市场(没有固定场所和时间、有形市场(有固定场所和时间。

从交易主体经营性质上划分(交易层次: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外汇市场、银行同业间的外汇市场、外汇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外汇市场。

从交易活动的范围划分:国内外汇市场、国际外汇市场。

从外汇交易的交割期划分:即期外汇市场(又称为现汇市场、远期外汇市场(又称期汇市场、掉期市场(同时进行现汇和期汇交易。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

1、金融机构定义:从狭义角度看,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金融活动或为金融活动提供专业

服务的营利性组织;从广义角度看,金融机构还包括金融监管组织及国际金融机构。

2、金融机构的类型:

①按照管理地位不同分为:金融监管机构与接受监管的金融企业。

②按照获取资金来源方式不同分为:存款性金融机构与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③按照是否担负国家政策性融资任务分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和非政策性金融机构。

④按照业务方式不同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⑤按照服务领域和功能不同分为: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

⑥按照出资的国别属性分为:内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和合资金融机构。

3、现代金融机构体系:

↗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核心机构。

金融机构体系→银行类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吸收活期存款】、专业银行【不

能吸收活期存款】(储蓄银行、开发银行、

进出口银行、抵押银行。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

信用合作社、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

金融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

4、金融中介机构(间接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由于资金的盈余者与借款者之间直接交易存在着交易成本、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诸多障碍,金融中介结构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些障碍,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

5、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①“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

②银行体系: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

其中,商业银行包括转制中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

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而政策性银行由政府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资本金由政府财政拨款;资金来源主要靠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及财政拨付;经营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力争保本微利;一般不设分支机构。

③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机构、投

资基金、财务公司、租赁公司。

④外资金融机构

第六章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

的。一般认为如今的商业银行产生于古代的货币经营业(早期:高利贷银行;现代:资本主义银行。

【注:1694年英国商人集资合股建立了第一家股份制的资本主义银行英格兰银行;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2、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依据分支机构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分为总分行制、单一银

行制、银行持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

3、现代银行的发展趋势:银行业务的全能化(体现在业务经营

出现证券化趋势;大力发展

中间业务;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银行资本集中化、银行公司治

理现代化、银行服务流程的电子化、银行的网络发展化、银行的

全球化趋势。

金融学概论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金融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位1:13,而市场比价位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A] 银币[B] 金币 [C] 金币银币同时[D] 都不是 2、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A] 平等的价值交换[B] 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C] 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D] 无偿的赠予或援助 3、商业信用的主体是() [A] 银行[B] 国家[C] 厂商[D] 消费者 4、下列属于短期资金市场的是() [A] 债券市场[B] 资本市场[C] 股票市场[D] 票据市场 5、下列()不属于政策性银行。 [A] 中国人民银行[B] 中国进出口银行 [C]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D] 国家开发银行 6、下列银行中,()对货币扩张影响最小。 [A] 中国人民银行[B] 浦东发展银行 [C] 中国工商银行[D] 中国进出口银行 7、存款准备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不一定 8、货币“面纱论”认为,货币的变动只会影响() [A] 价格的变动[B] 储蓄的变动 [C] 投资的变动[D] 经济增长的变动 9、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的调节。 [A] 利率机制[B] 价格机制 [C] 汇率机制[D]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 10、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之间此消彼涨的关系。 [A]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B] 经济增长与失业率 [C] 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D]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教学大纲(金融市场学)

《金融市场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码: 2.课程中文名称:《金融市场学》 3.课程英文名称:finance market 4.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5.学时:周学时:3 总学时54 6.总学分:3 7.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等 8.适用专业:、财务管理及财经类专业(不含金融、证券期货)本科学生 9.开课单位:经济系证券期货教研室 10.授课教师:刘宏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从阐述和分析构成金融市场的几大基本要素人手,进而阐述金融市场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金融市场体系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功能;在了解和把握金融市场整体发展脉络、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对构成金融市场体系的几个主要子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金融期货市场及投资基金市场等,进行分别具体的介绍和阐述;最后,对国际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行展望。 本课程在方法论上,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规律,先阐述和分析构成金融市场整体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单个要素;然后再将其融为一个整体,阐述和分析金融市场的整体结构、整体运行机制和总体功能;进而又分别阐述和分析构成金融市场体系的不同的单个子市场;最后从整体上展望金融市场发展的—般趋势。 本课程从体系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第一章——金融市场总论;第二部分主要包括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第三部分主要包括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和第十二章——金融市场体系中的几个主要子市场,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是第三部分。 本课程要求单设试验课程,试验内容包括证券、期货、外汇模拟交易,课时为18学时。

金融学概论期末试卷

期末考试 金融学 一、名词解释(5*5=25) 金融: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通货膨胀:货币数量或信用增加,致使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利息:指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本金以外的报酬,是贷款人让渡货币使用权所获得的回报,也是借款人获得货币使用权所支付的代价。 股票: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金时向出资人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身份和权益、并据以向投资者分配股息和红利的凭证。 二、简答题(6*5=30) 1、简述金融的分类。 答:1)按照金融活动的运行机制划分:微观金融、宏观金融 2)按照资金融通是否通过中介机构划分:直接金融、间接金融 3)按照金融活动的目的划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 4)按照金融活动是否由政府主导划分:官方金融、民间金融 5)按照金融活动的地理范围划分:国内金融、国际金融 2、简述货币的职能。 答:1)价值尺度:货币具有表现商品价值并能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交换媒介,使买与卖不再像物物交换那样必须同时进行,而是可以分别进行。 3)贮藏手段: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在

退出流通领域之后可以被人们贮藏起来,具有保存价值。 4)支付手段: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作为清偿债务、赋税、支付租金和工资的时候,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5)世界货币:货币在国际市场上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即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3、社会总供求与货币供求的关系。 答:(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 (2)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但也不是等量的。 (3)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等的货币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 (4)总需求的偏大或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足,则总供给不能充分实现;过多,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推动总供给增加,但不可能由此消除差额。 (5)总需求的偏大或偏小也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予以调节,但单纯控制需求也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的目标。 4、金融市场的功能。 答:1)资金融通: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可以有效地将资金富余者手里融通到资金需求者手里。 2)资金积累:资金积累功能是指金融市场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促进资本形成。 3)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可以引导资金的流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经济调节:金融市场的经济调节功能是指金融市场本身对经济的调节和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提供渠道和场所。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自己总结)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职能: ①价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⑤世界货币 3.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R,与商品的价格总额Q成正比,与同一货币单位货币流通速度E成反比R=Q/E 第三章信用与融资 1.信用: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2.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信用形式)特点:①商业信用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 ②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经营者 ③商业信用的供求与经济状态一致 3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特点:①银行信用所贷放的是社会资金 ②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 ③.银行信用与产业循环的资金变动不一致 ④信用过程稳定、风险小 4.国家信用:指以政府为债务人和债权人的信用形式 作用:①调节政府收支不平衡的手段 ②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

③筹集建设资金的重要手段 ④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5.消费信用: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消费目的的信用 不利影响:①加强供求紧张 ②导致物价上涨的虚假繁荣 ③造成过度消费和经济更萧条 第四章利息与利率 1.利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 利息的本质: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归货币所有者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2.利率:r=I/P×100%(P=本金,I=利息额,r=利率) 第九章金融市场概述 1.金融市场的含义: 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和机制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概论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金融 课程性质:必修 总学时数:64课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财经类各专业学生顺利进入专业课的基础。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金融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阐述的是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以及货币银行方面有关基本理论、基本业务的基础知识。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授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内容构成。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银行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理解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基础。 二、内容及重点难点 1、内容: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现象、货币流通、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学习方法、学习货币银行学的意义、货币银行学的内容构成。 2、重点难点: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学习方法、货币银行学的内容构成。 三、主要内容 (一)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现象 (二)货币流通 (三)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学习方法 (四)货币银行学的内容构成 (五)参考书籍介绍 四、思考题 1、列举你所遇见并希望求得理论解释的货币银行领域中的问题,现在你对这些问题是如何理解的? 2、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金融安全与经济安全的关系。 3、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授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形式、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定义与货币制度。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形式,理解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掌握货币制度的定义、本位货币的特点、货币制度的演变。 二、内容及重点难点 1、内容: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形式、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定义、货币制度 2、重点难点:货币的定义、货币制度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 一、古代货币起源说 二、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 三、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第二节货币的形式 一、古代的货币 二、币材 三、铸币与纸币 四、存款货币与电子货币

金融学概论试卷2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货币政策时滞即( D )。 A. 内部时滞 B. 外部时滞 C. 货币政策制定过程 D. 货币政策制定实施等时间过程 2、公开市场业务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 B )而发挥作用。 A. 资金成本 B. 超额准备 C. 贷款利率 D. 存款利率 3、若经济中的潜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但货币供给仍在继续扩张,经济体系会出现( C )的现象。 A. 实际产出水平提高 B. 实际产出水平减少 C. 价格总水平上涨 D. 价格总水平不变 4、通货膨胀和失业在长期中存在的关系是(D)。 A. 正比关系 B. 反比关系 C. 交替关系 D. 没有关系 5、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为( D )。 A. 一国政府与工商企业 B. 一国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 C. 工商企业与家庭个人 D. 一国政府与金融机构 6、下列中央银行的行为和服务中,体现其银行的银行的职能是( C )。 A. 代理国库 B. 对政府提供信贷 C. 集中商业银行现金准备 D. 发行货币 7、商业银行资产在无损状态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是指( C )。 A. 负债的流动性 B. 经营的安全性 C. 资产的流动性 D. 经营的盈利性 8、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 B )。 A. 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B. 具有最强的流动性

C. 可以满足人们的投资需求 D. 是最好的金融资产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紧缩的货币政策实施的手段主要包括(ACD )。 A.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 提高再贷款利率 C. 提高再贴现率 D. 出售政府债券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具备的两个条件是(CD )。 A. 物价稳定 B. 有效的宏观调控 C. 市场利率机制 D. 发达的金融市场 3、中央银行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进行调节时通常采用(ACD )等措施。 A. 消费者信用控制 B. 信用配额 C. 不动产信用控制 D. 优惠利率 4、在集中计划经济国家,货币供求失衡通常表现为(BC )。 A. 物价迅速上涨 B. 商品供应短缺 C. 凭票配给供应 D. 利率下降 5、紧缩的货币政策实施的手段主要包括(ACD )。 A.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 提高存贷款利率 C. 提高再贴现率 D. 央行出售政府债券 6、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是由(AB )等组成的。 A. 现金资产与汇差资产 B. 贷款资产与证券资产 C. 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 D. 现金资产与股票资产 7、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有(AC )。 A. 安全性 B. 社会性 C. 流动性 D. 政策性 8、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是由(AC )等组成的。 A. 存款负债 B. 资本负债 C. 借入负债 D. 现金负债

金融学整体教学设计

金融学原理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金融学是高等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教育改革经济类会计学、金融保险专业的必修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运行方式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有清醒的感知和认识,对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与金融国际化、宏观金融调控与金融发展等范畴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同时也为经济类各专业学生从事金融或与金融紧密相关的职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的和教学要求 1 、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货币政策、金融活动及其宏观调控的理论、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 、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和全新的金融理念,努力提高广大学生金融科学的理论和知识素养。 通过学习,学生应按各章节具体要求了解或掌握货币、信用、银

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货币政策以及宏观金融调控等范畴所涉及的知识、理论、运行规律及其行为主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 前言 1、[教学内容要点]: 现实生活中的货币问题:货币与金融;货币银行学体系;主要参考书目。《货币银行学》,钱晔,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教学内容要点]: 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趋势;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化。从货币的起源与发展理解货币的本质;能正确辩析各种货币学说。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重点掌握货币职能的特点与作用。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重点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行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容与特点。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2、[教学安排]:8课时 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1、[教学内容要点]:

《金融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B

《金融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B 一、单选题(15*1,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以金为货币金属,以金币为本位币,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是()。 A.金块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D.银行券制 2、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基准利率 B.差别利率 C.实际利率 D.公定利率 3、属于资本市场工具的是()。 A.国库券 B.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C.债券 D.回购协议 4、一张差半年到期的面额为2000元的票据,到银行得到1900元的贴现金额,则年贴现率为()。 A、5% B、10% C、2.56% D、5.12% 5、中央银行在中国的萌芽是()。 A.户部银行 B.中国银行 C.中国农民银行 D.华北银行 6.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国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A.国际开发协会 B.国际金融公司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国际清算银行 7、相对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以较高的利率吸引存款人,但最大的弱点在于其()。 A.安全性差 B.赢利性差 C.主动性差 D.流动性差 8、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证券交易方式实现的金融交易,已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人们把这种趋势称为()。 A、资本化 B、市场化 C、证券化 D、电子化 9、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上升,则会()。 A、多买债券、少存货币 B、多存货币、多买债券 C、卖出债券、多存货币 D、少买债券、少存货币 10、在金本位制下,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受()的限制。 A.黄金储备状况 B.外汇储备状况 C.外汇政策 D.黄金输送点 11、个人获得住房贷款属于()。 A、商业信用 B、消费信用 C、国家信用 D、补偿贸易 12、认为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特殊转化形式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 B、马克思 C、杜尔阁 D、俄林 13. 基础货币等于( )。 A、流通中的现金+存款货币 B、存款货币+存款准备金 C、原始存款+派生存款 D、流通中的现金+存款准备金 14、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A.货币供应过多 B.货币贬值 C.纸币流通 D.物价上涨 15.某日伦敦外汇市场报价GBP/USD=1.5752/83。其标价属于()。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美元标价法 D、都不是 二、多项选择题(10*2,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金融学概论练习题以及答案

金融学概论练习题以及答案单项选择题 1.股票市场下跌造成了。 A.社会财富减少 B.股民财富减少,其余的人财富增加 C.社会财富增加 D.股民财富减少,其余的人财富不变 2.目前在我国,哪一个利率是我国最早的市场化利率。 A.居民储蓄存款利率 B.贷款利率 C.同业拆借利率 D.活期存款利率 3.当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时,扩大货币供给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是。 A.利率上升 B.利率不变 C.利率下降 D.先上升后下降 4.在可贷资金理论中,若政府赤字通过发行债券弥补,赤字增加意味着。 A.利率上升 B.利率下降 C.利率不变 D.利率难以确定 5.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所决定。 A.资本供求 B.借贷资金供求 C.利润的平均水平 D.货币供求 6.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 )。 A负债业务B资产业务C清算业务D其他业务 7.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 A 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B 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C 使商业银行没有行动 D 使企业得到成本更低的贷款 8.下列中,体现中央银行其“银行的银行”的职能的是( )。 A代理国库 B对政府提供信贷 C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D发行货币 9.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属于: A.单一银行制 B.总分行制 C.代理行制度 D.银行控股公司制度

判断题 1.有违约风险的公司债券的风险溢价必须为负,违约风险越大,风险溢价越低。 2.分割市场理论认为收益率曲线的形状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短期利率变动的预期。 3.预期理论认为如果未来短期利率上升,收益率曲线下降;如果未来短期利率下降,收益 率曲线则上升;如果未来短期利率不发生变化,收益率曲线也不动,即呈水平状。4.实行浮动利率,借款人在计算借款成本的难度要大些,但是借贷双方承担的利率风险较 小。因此,对于中长期贷款,一般都倾向于选择浮动利率。 5.由市场决定利率,穷人借贷的利率会比富人高。 6.农村女孩得到的事故赔偿额低于城市女孩可以由受益资本化的道理解释。 7.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所以除中央银行外任何其他金融机构的行为都不会影响货币供 给。 计算题 1.现有一张10000元的商业汇票,期限为6个月,在持有整4个月后,到银行申请贴现, 在贴现率为10%的情况下,(1)计算贴息和贴现净额各为多少元?(2)银行在此次交易中获得的收益率是多少? 2.第一年初向银行借款2万元,第二年初向银行追加借款1万元,年复利结息一次,第三 年初偿还本利和34128元,求借款的年利率。 3.某人3年后需一笔93 170元的货币,银行存款的年利率为10%,他应该筹集多少本金 存入银行,才能在3年后得到这一数量的货币? 4.某毕业生受雇于某企业,该企业向其提供两种付薪方案:一是年薪制,每年6月末付薪 10000元;另一种是月薪制,每月月末付薪1000元,现假定月利率为1%,请问该毕业生应接受哪一种付薪方案?为什么? 5.在我国外汇市场上,假设2007年12月的部分汇价如下:欧元/美元:1.4656/66;澳元 /美元:0.8805/25。请问欧元与澳元的交叉汇率欧元/澳元是多少? 6.已知: 2005年7月2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折合人民币的中间价 为 USD 1 = RMB 8.2765;2006年12月2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USD1 = RMB 7.8190,请问美元对人民币的贴水年率、人民币对美元的升水年率各是多少? 7.假定在同一时间里,英镑兑美元汇率在纽约市场上为1英镑=2 .2010/2.2015美元,在伦 敦市场上为1英镑=2 .2020/2.2025美元。请问在这种市场行情下(不考虑套汇成本)如何套汇?100万英镑的套汇利润是多少?设某

金融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金融学概论》复习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 货币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货币到电子货币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1.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特殊性:第一,货币是衡量和使用价值 的统一体;第二,货币具有双重使用价值。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共五种功能。 3.货币的作用 价值尺度:是货币最早产生的、最基本的职能,货币的其他职能都是以这个职能为基础的。 流通手段: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为商品世界充当交易媒介,使所有的商品通过它进行交换。 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蓄水池”功能。即当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是,多余的货币会退出流通而成为贮藏货币。 支付手段:(1)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一切信用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2)克服了现款交易对商品生产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可能使买卖关系进一步脱节,使商品流通增加了爆发危机的可能性。 世界货币:在国与国之间作为商品和劳务流通的媒介,执行货币的各种职能。 第三节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R与商品的价格总额Q成正比,与同一货币单位货币速度E成反比.即R=Q/E.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因而不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纸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决定纸币流通量的规律,即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数量。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当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反之,也会引起通货紧缩。 第四节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构成要 素: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种类以及发行保障制度共4个要素。 2.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以及纸币本位制、 3.人民币制度:(1)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发偿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2)人民币发行权垄断于中国人民银行; (3)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4)人民币正在加快区域化、国际化步伐。 第三章信用与融资 第一节信用 1.信用: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体现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2.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款形式提供的 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特点:(1)商业性用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 (2)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的经营者;

《国际投资》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1、课程性质:《国际投资》是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它着重阐述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概括了国际投资的内涵、方法、形式和手段,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投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国际投资的主要经营业务的操作,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国际投资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对现实社会经济中资本运作的方式运用,能使用一些基本的投资技术分析工具。 2、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与学习,掌握国际投资的概念、基本理论、目的和作用,学科发展现状,深入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投资的特点和方式;了解发达国家对华投资的发展及特点,以及投资的政策,掌握国际投资环境分析、经济分析和适度规模分析的一般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学习进行国际投资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在开放经济下分析与解决国际投融资问题的能力和技术。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学生充分掌握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学生对国际投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与深刻的认识,对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国际投资环境、跨国公司、跨国并购、国际融资、国际风险投资、国际投资管理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2、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投资问题的现状,学会观察与分析国际投资问题的,培养解决国际投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在国际投资方面的实践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4、在教学中要注意的要点: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课堂讨论;课后常留有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实际,供学生思考。 三、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国际投资》课程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又是投资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为《国际金融》等国际经济核心课程打下基础。 四、主要教学方法

最新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人们进行产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若要使交换顺利完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需求 的双重巧合以及时间的双重巧合。 2、货币作为一种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3、货币形式的发展,其动因来自于人们对交换效率的要求。为了提高交换效率,作为货币 的材料被人们普遍接受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价值稳定性、稀缺性、易于分割、易于辨认、易于携带和保存、弹性的供应。 4、货币的形成经历4个阶段:实物货币阶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信用货币阶 段。 5、货币制度:简称“币制”,主要包括确定本位货币;货币单位;主币和辅币的制造及流 通程序;货币发行过程及金准备制度等内容。从历史看货币制度大致经历了银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等阶段。 6、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①确定本位货币金属②确定货币单位③确定主币和辅币的制造及 流通程序④确定纸币发行和流通程序⑤规定金本位制度。 7、货币制度类型:⒈银本位制;⒉金银复本位制(①平行本位制:当金银铸币各按其本身 所包含的价值同时流通时②双本位制:国家用法律规定金币与银币的比价③跛行本位制);⒊金本位制(基本特点是①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毁②金币的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黄金价值保持一致③辅币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④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⑤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⒋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8、金块本位制特点:①以价值符号的流通代替了金铸币流通,并规定价值符号的含金量② 以有限制的金块代替了自由的金币兑换③以买入金块制代替了自由铸造。 9、金汇兑本位制特点:①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只流通价值符号②价值符号只能购 买外汇,即可兑换金块的外汇③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通货同一个金块本位制国家的金币保持固定比价。 10、我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我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 力②人民币是代表一定价值的货币符号,没有含金量的规定,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③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通货④人民币的发行实现高度集中统一,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央政府⑤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授权国有银行按国家规定,执行管理⑥由中国人民银行集中统一管理国家金银、外汇储备。 第二章信用

金融学概论试题自考试题

货币的职能1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2购买和支 推动作用。付手段3积累和保存价值。欧洲货币的特点1经营 自由一般不受所在国的管制2资金来自世界各地3 存款利率相对较高4借款条件灵活。国有商业银行 的经营范围1吸收公共存款2发行金融债卷4从事 同业拆借5提供信用证明及服务担保。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的宗旨1通过会员国共同研讨和协商国际间 货币问题,促进国际货币合作2促进国际贸易的扩 大和平衡发展开发会员国的生产资源3促进汇率稳 定和会员国有条不紊的汇率安排避免竞争性的货 币贬值4协助会员国建立多边支付制度5协助会员 国支付国际收支困难。商业银行的作用1充当社会 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工具2充当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支 付工具3创造信用流通工具4提供金融服务。《新 巴塞尔资本协议》三大支柱1最低资本要求2监管 当局的监管3市场纪律。行的三大制度1单一的中 央银行制度2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3准中央银行制 度。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评价1现代货币信用制度 是最廉价的制度2双层的货币创造结构3连接微观 金融与宏观金融的关节点。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1 主动性强2灵活性高,买卖数量大,方向可以灵活 控制3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4影响范围大。国 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1弥补我国资本不足2引进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3扩大出口增加就业机会4可以 改善国际收支。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1生产者 的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2债务人和投资者的实际债 务增加3公众的未来投资预期趋向悲观4金融业面 临更多不良资产5社会就业减少失业率提高6宏观 调控手段效果减弱。金融体系五个构成要素1由货 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2金融市场3金融机构4 金融工具5国家对金融运行的管理。金融功能归纳 1事件空间上的转移2提供分散转移和管理风险的 途径3提供清算和结算的途径4提供和集中资本和 股份的机制5提供价格息位6提供解决激励。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国际收支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和掌握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编制方法、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和调节二、课程内容 (一)、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1.国际收支基本概念;国际收支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国际收支失衡原因和经济影响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编制方法,我国的国际收支 (二)、国际收支调节 1.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的局限性

2.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一般原则、我国的国际收支调节 本章重点:国际收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和调节 本章难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编制方法 第二章:国际储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和掌握国际储备、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基本原则 二、课程内容 1.国际储备的概念、国际储备的概念和特点、国际储备的构成、国际储备的作用 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基本原则、我国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2.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多元化、国际储备的作用、适度国际储备量的确定、国际储备总量管理手段、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储备货币结构管理、我国国际储备的总量管理、我国国际储备的特点 本章重点:国际储备的概念、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基本原则 本章难点: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原则 第三章:外汇与外汇汇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和掌握外汇与外汇汇率、汇率的决定与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二、课程内容 (一)、外汇与外汇汇率 1.外汇、汇率的标价法、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汇率制度的选择 2 汇率、汇率制度的类型、人民币汇率制度 (二)、汇率的决定与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1.购买力平价、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汇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2.金本位制下的汇率、金平价、汇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人民币调整的经济影响、汇率变动对国际储备的影响 3人民币汇率的演变、反常的人民币汇率现象 本章重点:外汇、汇率的标价法,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本章难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汇率的决定与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第四章外汇交易业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和掌握外汇与外汇汇率、汇率的决定与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二、课程内容 (一)、外汇市场 1、外汇市场概述:外汇市场的种类、构成、功能 (二)、外汇交易业务 1.即期外汇交易的概念、即期汇率的套算、套汇、远期外汇交易、无抛补套利、掉期和抛补套利 2.外汇市场的分类、外汇市场供求、即期外汇交易涉及的问题 3.世界主要外汇市场、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商业性即期外汇交易、银行间即期外汇交易 本章重点:外汇市场、外汇交易 本章难点:即期汇率的套算、套汇、远期外汇交易

金融学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货币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 .金融的本源性要素是【A】 A. 货币 B.资金 C.资本 D.市场 2. 商品价值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是【D】 A.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3 . 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 时,价值表现形式为【B】 A.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4 ?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A】 A.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5 ?货币最早的形态是【A】 A.实物货币 B.代用货币 C.信用货币 D.电子货币 6 ?最适宜的实物货币是【C】 A.天然贝 B.大理石 C.贵金属 D.硬质合金硬币 7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D】 A.银圆 B.铜钱 C.金属刀币 D.贝币

&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其货币价值的关系是【C】

A.本身价值大于其货币价值B?本身价值等于其货币价值 C.本身价值小于其货币价值 D.无法确定 9.在货币层次中M0是指【C】 A.投放的现金 B.回笼的现金 C.流通的现金 D.贮藏的现金 10 .从近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D】 A. M0 B. M1 C. M2 D. M0 和M1 11.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C】 A. M0 B. M1 C. M2 D. M0 和M1 12 .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A】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13 .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B】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14 .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 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C】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15 .货币在支付租金、赋税、工资等的时候发挥的职能是【D】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16 .观念货币可以发挥的职能是【A】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17 .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A】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金融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金融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临近期末了,以下由YJBYS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金融学的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 )职能基础上的。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2、历史上最早的货币是( ) [A] 金本位制 [B] 银本位制 [C] 金银复本位制 [D] 金块本位制 3、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 [A] 发行政府债券 [B] 短期借款 [C] 长期借款 [D] 自愿捐助 4、一般而言,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与风险性、收益性之间存在( )关系。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不相关 [D] 不确定 5、按资金的偿还期限分,金融市场可分为( ) [A]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B] 同业拆借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 [C]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D]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6、下列( )是金融市场所具有的主要宏观功能。 [A] 价格发现 [B] 减少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 [C] 提供流动性 [D] 实现储蓄─投资转化 7、短期资金融通市场又称为( ) [A] 初级市场 [B] 货币市场 [C] 资本市场 [D] 次级市场 8、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 )的行为。

[A] 中央银行 [B] 商业银行 [C] 社会公众 [D] 都不是 9、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应量( ) [A] 越多 [B] 越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1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 [A] 放松 [B] 收紧 [C] 不变 [D] 不一定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1、代用货币是指由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 ) 12、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它最终取代商业信用。( ) 13、金融工具的流动性越强,其收益越高。( ) 14、相对而言,股票的票面收益率比市场收益率更有实际意义。( ) 15、在股份公司盈利分配和公司破产清理时,优先股股东优先于普通股股东。( ) 16、在我国,交通银行属于政策性银行。( ) 17、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利率。( ) 18、货币政策诸目标呈一致关系的是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9、本位币 20、信用风险 21、再贴现 22、存款准备金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8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3、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最新)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货币:货币,是指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并体现一定社会关系的特殊商品。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又称纸币本位制,金银等贵金属不再作为本位币进入流通,流通中的货币是由国家强制发行和流通的纸币;纸币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现成黄金(银行券规定了含金量)。 信用:道德层面是指:遵守承诺、信任、言而有信等; 经济层面是指:资金的借贷关系和行为,是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外汇:狭义的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和工具。 广义外汇 = 狭义的外汇(即外币支付凭证)+外国货币+ 外币有价证券 + 特别提款权+ 其他外汇资产 汇率:汇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外一国货币的比率,或者说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是货币的国际价格、对外价格。 同业拆借: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借贷而形成的市场,参与者为银行等金融机构。 商业汇票:即收款人或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票据。 银行汇票: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当地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持往异地办理转帐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叫做银行汇票。其中,用于转帐结算的叫“转帐汇票”,用于支取现金的称为“现金汇票”. 本票:本票又叫期票,是出票人签发并承诺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票据贴现:是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扣除一定利息后,将剩余部分提前支付给持有人的一种融资行为。 期货:期货交易:即买卖双方在合约里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以特定价 格交易特定资产的交易形式. 教材定义是期货是有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期货就是一张标准化的合约,内容是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化的内容,期货市场买卖的就是这张标准化合约。它是由现货中远期交易发展而来的标准化合约的买卖 期货合约:期货合约是期货公司制定的标准合约,从合约的格式到合约的内容规定,包

金融学概论教学大纲

<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性质:必修 计划时数:50学时上机课10学时 学分:2.5学分 教学对象:经济学专业学生 《金融概论》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济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也是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业务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金融概论》是经济类其他各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它以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金融制度,以现代信用货币与货币制度为主线,阐述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宏观调控、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理论与实务。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和掌握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基础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描述 《金融概论》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基本原理和现代银行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授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讨论、实习的课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发展的历史;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掌握货币职能的特点与作用;熟悉货币量的概念和货币各层次的范围;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 [本章主要内容] (1)货币 (2)货币制度 教学重点:货币职能 教学难点:货币职能和类型 教学方法:讲授 第二章信用与金融工具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该部分主要是有关信用产生、发展、类型以及各自的特点。着重阐述了现代信用制度的基本形式以及信用工具。正确理解信用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掌握各种信用形式及其特点,及其相互联系;理解利息的性质、利率主要分类; [本章主要内容] (1)信用概述 (2)信用形式 (3)金融工具 教学重点:信用制度基本形式 教学难点:信用工具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1利息与利息率概述

《财务分析》教学大纲(含章节知识点)

《财务分析》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 财务分析实际上是在会计信息供给(会计学)与会计信息需求(财务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财务分析是财务分析主体为实现财务分析目标,以财务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为基础,运用财务分析技术,对分析对象财务活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为经营决策、管理控制及监督管理提供依据的一门具有独立性、边缘性、综合性的经济应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作为财务分析师或分析人员应如何阅读与分析财务报表、如何分析财务活动状况、如何评价财务绩效等等。财务分析无论对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还是对政府、客户、供应商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财务分析将为各分析主体进行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评价等提供可靠信息。 课程概述: 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告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 本课程将全面系统地介绍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领域,包括四篇十三章内容:第一篇为财务分析概论,本篇包括财务分析理论、财务分析信息基础和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三章内容。第二篇为财务报告分析,本篇包括资产负债表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利润表分析和现金流量表分析四章内容。第三篇为财务效率分析,本篇包括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和企业发展能力分析四章内容。第四篇为财务分综合分析和评价,本篇包括综合分析和业绩评价和企业价值评估两章内容。 课程性质: 财务分析是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也是金融学专业及工商管理其他专业的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与年级: 《财务分析》教材适用于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及其经济管理类相关学科的教学。本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 课程共54学时,共3学分。其中:课堂讲授40学时,习题10学时,课堂讨论4学时。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一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应该先修的专业课程为《中级财务会计》(或《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 课程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课堂讲授及作业布置: 《财务分析》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是在一些基础的相关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基础上的专业课程。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重点介绍财务分析的理论知识,财务分析的程序与方法,财务报告分析,财务效率分析和财务综合分析评价;根据所授内容,安排课堂讨论和课后思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