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论文封面

评分:_________

SHANGHAI UNIVERSITY

课程论文

COURSE PAPER

题目

学院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课程

打印日期

同济大学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上机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目的、方法、原理、结果或实验小节等)。 一、实验目的 掌握简单并行接口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按下面图一简单并行输出接口电路图连接线路(74LS273插通用插座,74LS32用实验台上的“或门”)。74LS273为八D触发器,8个D输入端分别接数据总线D0~D7,8个Q输出端接LED显示电路L0~L7。 2、编程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或数字,将其ASCⅡ码通过这个输出接口输出,根据8个发光二极管发光情况验证正确性。 3、按下面图二简单并行输入接口电路图连接电路(74LS244插通用插座,74LS32用实验台上的“或门”)。74LS244为八缓冲器,8个数据输入端分别接逻辑电平开关输出K0~K7,8个数据输出端分别接数据总线D0~D7。 4、用逻辑电平开关预置某个字母的ASCⅡ码,编程输入这个ASCⅡ码,并将其对应字母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图一图二 三、实验中使用到的程序 对于简单并行输出接口: stack1 segment stack 'stack' dw 32 dup(0) stack1 ends data segment baseport equ 0ec00h-280h;实际基址 port equ baseport+2a8h;基址+偏移地址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ss:stack1,ds:data,cs:code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again: mov ah,1 int 21h

上海大学硕士论文模版(工科)

论文标题论文标题 (居中,二号黑体) 张三三,李四四,王五(居中,四号楷体)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0072)(居中,小五号号楷体) 摘要:中文摘要(小五号宋体)200字左右,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要素。目的目的目的目的目的目的目的目的目的目的目的目的目的目的目的目的目的目的。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论结论结论结论结论结论结论结论结论结论结论结论结论结论结论结论结论。 关键词:(小五号宋体)关键词需3~8个;关键词一;关键词二;关键词三 English Title English Title English Title (居中四号加粗, Times New Roman) ZHANG San-san, LI Si-si, WANG Wu (居中五号)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China) (居中小五号) Abstract: Abstract (五号)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Key words: key word one; key word two; key word three 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 1提出问题(四号黑体) 1.1提出问题一(五号黑体) 1.1.1 三级标题(五号宋体) 正文(五号宋体)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 1.1.2 三级标题 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

同济大学混凝土试验 梁剪压破坏实验报告

┊┊┊┊┊┊┊┊┊┊┊┊┊装┊┊┊┊┊订┊┊┊┊┊线┊┊┊┊┊┊┊┊┊┊┊┊┊《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 L ENGINEERING 梁受剪试验(剪压破坏)试验报告 试验名称梁受剪试验(剪压破坏) 试验课教师林峰 姓名 学号 手机号 任课教师 日期2014年11月25日

┊┊┊┊┊┊┊┊┊┊┊┊┊装┊┊┊┊┊订┊┊┊┊┊线┊┊┊┊┊┊┊┊┊┊┊┊┊1. 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学习认识混凝土梁的受剪性能(剪压破坏),掌握混凝土梁的受剪性能试验的测试方法,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对于斜截面破坏的理解。 2. 试件设计 2.1 材料和试件尺寸 试件尺寸(矩形截面):b×h×l=120×200×18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纵向受拉钢筋的种类:HRB335; 箍筋的种类:HPB235; 2.2 试件设计 (1)试件设计依据 根据剪跨比l和弯剪区箍筋配筋量的调整,可将试件设计为剪压、斜压和斜拉破坏,剪压破坏的l满足1≤l≤3。进行试件设计时,应保证梁受弯极限荷载的预估值比剪极限荷载预估值大。 (2)试件参数如表1 表1 试件参数 试件尺寸(矩形截面)120×200×1800mm 下部纵筋②218 上部纵筋③210 箍筋①φ6@150(2) 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5mm 配筋图见图1 加载位置距离支座400mm 12 3 图1 试件配筋图 (3)试件加载估算 ①受弯极限荷载 ) ( / 2 1 2 ' - ' ' = ' - = ' ' = s s y u s s s y y s s a h A f M A A A f f A A

┊ ┊┊┊┊┊┊┊┊┊┊┊┊装┊┊┊┊┊订┊┊┊┊┊线┊┊┊┊┊┊┊┊┊┊┊┊┊ M u u P 2.0 M= uM P=105.25kN ②受剪极限承载力 sv u tk0yk0 1.75 1 A V f bh f h s l =+ + uQ u 2 P V = 其中,当 1.5 l<时,取 1.5 l=,当3 l>时,取3 l=。 uQ P=65.98kN 可以发现 uQ P< uM P,所以试件会先发生受剪破坏。具体计算过程见附录一。 2.3 试件的制作 根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规定,成型前,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取样或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至少用铁锨再来回拌合三次。 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 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或在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养护。标准养护龄期为28d(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 3.材性试验 3.1 混凝土材性试验 凝土强度实测结果 试块留设时间: 2014年9月25日 试块试验时间: 2014年12月8日 试块养护条件:与试件同条件养护 1 2 1 1 1 1 ) 5.0 1( u u u c u s y c M M M bh f M A f bh f +' = - = = ξ ξ α ξ α

上海大学通识课:本科生课程论文统一格式

本科生课程论文模板 上海大学—学年学期 (新生研讨课) 课程名称:___________ 课程号: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语:

模板(可参考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 《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人名翻译的对比研究 (英文标题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若论文用中文写,标题为宋体四号加粗) 张××(姓名中文宋体五号)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注意:(无论是中文论文还是英文论文,都须有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若为英文论文,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在前;若为中文论文,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在前。英文为Times New Roman 五号;中文为宋体五号。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论文主体部分:主要包括Introduction、Body、Conclusion、Notes、Bibliography、Appendix。 英文论文为Times New Roman,小四,单倍行距。中文为宋体小四,1.5倍行距。 各级小标题(加粗)用词组或短语表述。小标题只需大写第一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专有名词除外)。形式可为: 1. XXXXXXXXXX 1.1 XXXXXXXXXX 1.2 XXXXXXXXXX 2. XXXXXXXXXX 2.1 XXXXXXXXX 2.1.1 XXXXXXXXX 2.1.2 XXXXXXXXX 2.2 XXXXXXXX

CIFLog实验报告

CIFLog实验报告 一、CIFLog简介 测井方法繁复多样,测井的常规数据处理操作起来简单,单调,重复,因此非常适合于计算机作业,于是出现了测井资料计算机处理的软件系统和平台。 测井处理系统也是多种多样。其中CIFLog2005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套同时支持工作站、微机、局域网和互联网环境,提供从单井解释、成像处理,到多井评价全部过程,同时挂接了石油大学等单位研制的电阻率反演、正交偶极子声波、产能预测和各油田解释方法的大型一体化网络化测井软件平台。现有应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土资源部资源勘测部门。 二、CIFLog处理流程 CIFLog处理流程主要有: 1)建立工区,项目文件(Project):形成本次解释的目录和数据库的标记; 2)数据管理和解编:将不同公司的数据,转换到解释平台可以识别和保存的格式,另 外,还具有数据查询,单位制转换和数据改名的功能; 3)数据查看和显示:查看数据解编是否正常,测井数据数据是否合格正常。 4)调用预处理程序:对不正常和受环境影响的数据,进行编辑和校正。 5)调用测井解释程序:应用测井平台自带的通用解释程序,专用解释程序,完成测井 数据处理。 6)处理结果查看和显示:查看测井解释结果,确认解释结果是否正常,解释参数是否 合理。 7)编写用户解释模块:很多测井解释平台都拥有这个功能,遵循平台制定的规则,用 户自行编写程序代码,完成用户自己的计算模块和解释方法。 三、CIFLog实例应用 1 建立工区、项目 在CIFLog中新建项目,并在项目中新建工区。

图1新建项目 图2新建工区 2 数据管理和解编 接下来进行数据操作。在数据格式转换中,选择DLIS(斯伦贝谢数字测井交互格式),并打开要处理的数据。本次实验处理的是184-1143A_1.dlis数据。点击智能解编并输出数据。

上海大学操作系统(二)实验报告(全)

评分: SHANGHAI UNIVERSITY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 学生姓名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一报告 实验一题目:操作系统的进程调度 姓名:张佳慧学号 :12122544 实验日期: 2015.1 实验环境: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实验目的: 进程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进程调度又是操作系统核心的主要内容。本实习要求学生独立地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进程调度程序。调度算法可任意选择或自行设计。例如,简单轮转法和优先数法等。本实习可加深对于进程调度和各种调度算法的理解。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有n个进程工行的进程调度程序。每个进程由一个进程控制块(PCB)表示。进程控制块通常应包含下述信息:进程名、进程优先数、进程需要运行的时间、占用CPU的时间以及进程的状态等,且可按调度算法的不同而增删。 2、调度程序应包含2~3种不同的调度算法,运行时可任意选一种,以利于各种算法的分析比较。 3、系统应能显示或打印各进程状态和参数的变化情况,便于观察诸进程的调度过程。 操作过程: 1、本程序可选用优先数法或简单轮转法对五个进程进行调度。每个进程处于运行R(run)、就绪W(wait)和完成F(finish)三种状态之一,并假设起始状态都是就绪状态W。为了便于处理,程序进程的运行时间以时间片为单位计算。进程控制块结构如下: 进程控制块结构如下: PCB 进程标识数 链指针 优先数/轮转时间片数 占用 CPU 时间片数 进程所需时间片数 进程状态 进程控制块链结构如下:

其中:RUN—当前运行进程指针; HEAD—进程就绪链链首指针; TAID—进程就绪链链尾指针。2、算法与框图 (1) 优先数法。进程就绪链按优先数大小从高到低排列,链首进程首先投入运行。每过一个时间片,运行进程所需运行的时间片数减 1,说明它已运行了一个时间片,优先数也减 3,理由是该进程如果在一个时间片中完成不了,优先级应该降低一级。接着比较现行进程和就绪链链首进程的优先数,如果仍是现行进程高或者相同,就让现行进程继续进行,否则,调度就绪链链首进程投入运行。原运行进程再按其优先数大小插入就绪链,且改变它们对应的进程状态,直至所有进程都运行完各自的时间片数。 (2) 简单轮转法。进程就绪链按各进程进入的先后次序排列,进程每次占用处理机的轮转时间按其重要程度登入进程控制块中的轮转时间片数记录项(相当于优先数法的优先数记录项位置)。每过一个时间片,运行进程占用处理机的时间片数加 1,然后比较占用处理机的时间片数是否与该进程的轮转时间片数相等,若相等说明已到达轮转时间,应将现运行进程排到就绪链末尾,调度链首进程占用处理机,且改变它们的进程状态,直至所有进程完成各自的时间片。 (3) 程序框图

上海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网络与通信》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三:数据包结构分析

问题1:无法安装Sniffer软件。 刚开始的时候是希望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要求,安装Sniffer软件来进行实验。可是后来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经过上网查询原因发现是因为Sniffer软件无法和Win7系统兼容,后来发现了实验室机房自带的科来网络分析系统,就用该软件进行实验。最后成功。 问题2:该开始使用科来网络分析系统是不知道如何操作。 因为实验指导书上主要写的是一些原理方面,所以在真正进行操作的时候会有一些不知所措。后来通过网上查找教程和看实验模板,一步步做成功了。 问题3:在捕获数据包中,查看数据包协议发现HTTP协议中没有内容。 通过实验参考的一些协议说明以及报告模板的分析发现起初在实验时选择协议因为是自己随便选择的,所以发生了失误。然后重新做的时候特意留心了这一点,选择了EhernetII协议,最后成功。 本次实验的体会(结论)(10分)得分: 通过这次的实验,我了解Sniffer的工作原理,掌握Sniffer抓包、记录和分析数据包的方法,并且在这个实验中,使用抓包软件捕获数据包,并通过数据包分析每一层协议,也对协议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不再是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再用科来网络分析系统的时候从刚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熟悉操作,我觉得自己的收获很大。 这是一次很实用的实验操作,并且在实验课上发现的问题能够通过自己思考网上查询和询问老师得到的及时的解决,所以这次的实验做得很顺利,尽管在刚开始的时候安装软件发生了一些不可预知的错误,整个实验还是很顺利的完成了,希望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 思考题:(10分) 思考题1:(4分)得分:写出捕获的数据包格式。(见实验过程中的结果分析) 1.打开机房桌面上的科来网络分析系统软件,设置过滤器,选择网卡。 2.设置数据包过滤器 3.新建过滤规则,自定义数据包过滤器 4.开始抓包 5.停止抓包后的协议统计信息 思考题2:(6分)得分:写出实验过程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中选择HTTP协议进行分析,涵盖了TCP/IP/数据链路层MAC帧等。 1.选择一个数据包 2.双击打开,查看该数据包 3.以太网,MAC帧 3.1格式:

上海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

上海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基本格式 根据《上海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规定,我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一律必须用电脑打印成文,现将有关基本格式要求如下: 一、论文打印与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必须用宋体或楷体打印于学校统一的毕业论文专用纸上。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与装订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按前后装订顺序排列): (一)理工类 ①封面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③开题报告④论文:论文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论文正文(含有关 图纸)、致谢、参考文献等⑤附录(包括译文) (二)人文、社科、经管类 ①封面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③开题报告④论文:论文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论文正文、致谢、参 考文献等⑤附录(包括译文) (三)外语类 ①封面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③开题报告④论文:论文目录、外文摘要、论文正文、致谢、参考文献等⑤ 附录 二、论文撰写主要格式及要求: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汉)黑体一号或小一号(英)TimesNewRoma26(日)明朝26号,题目不易过长(二)中英文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摘要”(汉)黑体小二号(英)Times New Roman22(日)MS明朝22号 摘要正文(汉)宋体小四号(英)Times New Roman12(日)MS明朝12号 关键词(汉)宋体小四号(英)Times New Roman12(日)MS明朝12号 (三)论文正文: 1、论文正文部分主要包括:绪论、论文主体、结论 2、论文正文题行打印要求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汉)黑体小二号(英)Times New Roman22(日)MS明朝22 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汉)黑体小三号(英)Times New Roman18(日)MS明朝18 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汉)黑体四号(英)Times New Roman16(日)MS明朝16 第四层次正文(汉)宋(或楷)体小四号(英)Times New Roman12(日)MS明朝12 (四)目录、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目录、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小二号黑体字 目录、致谢、参考文献、附录正文宋(或楷)体小四号(英)Times New Roman12(日)MS明朝12号 (五)论文页面设置注意装订线,页码一律用小5号居中标明。 教务处

同济大学开题报告-范例

课题名称 副标题 学院(系)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 专业土木工程(桥梁工程课群组) 学生姓名学号 年月日

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背景(含文献综述) 1.课题背景 本课题为结合实际工程的真题习作,是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该桥主桥为双索面地锚式悬索桥。悬索桥是当代桥梁中跨越能力最大的桥梁,千米级桥梁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通过方案比选、钢箱梁设计、缆索设计及主塔设计等,掌握结构整体受力分析、悬索桥主塔、缆索以及钢箱梁的设计等桥梁设计的主要环节,巩固和应用了所学桥梁知识,为日后设计、研究工作作铺垫。 江阴大桥位于江苏省中部,是同江到三亚沿海高速公路和京沪高速公路两条国家主干线共线后的越江工程。它是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桥,桥面净宽29.5米。长江下游的航运十分繁忙,而所选的桥位正好是该段河流最窄处,江面仅仅1.4km。为了防止船舶撞击桥墩,南塔布设在岸边,北塔设在最大水深3米的浅滩上,通航净高为50米保证了五万吨级海轮的通航。 2.项目资料 2.1项目概述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江苏省江阴市西山与靖江市十圩港之间长江江面最窄处(仅有1.4km),它是国家2000年前建成“两纵两横”公路骨架中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以及北京至上海国道主干线跨长江的“咽喉”工程,对于沟通大江南北,促进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家公路主骨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2自然条件 桥址位于长江干流下游的江阴河段,江面两端宽中间窄,尤以西山鹅鼻嘴突出江中为天然节点,上下游的河势呈南凸的微弯,河道南岸由于基岩临江,形成抗冲性强的岸线,北岸为高漫滩冲击平原,水流的冲力弱,河床断面呈V形,深泓贴靠南岸且长期保持不变。本河段为感潮河段,水流既受长江径流控制,又受海洋潮汐影响,水位每日两涨两落,径流小时能出现往复流。 江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季阴冷多雨冷暖交替,间有寒潮;夏季梅雨明显,酷热期短;秋季受台风低湿影响,秋旱或连日阴雨相间出现;冬季严寒期短,雨日较多。 地质表层为第四系覆盖层,下伏基岩多为三叠系灰岩,风化程度较弱,但北岸的覆盖层厚度较大。 2.3主要技术参数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计算,挂车—120验算; (3)设计车道:双向六车道; (4)桥梁宽度:2.2m(检修道)+1.5m(风嘴)+2.5m(紧急停车带)+11.25m(行车道)+2.0m(中央带)+11.25m(行车道)+ 2.5m(紧急停车带)+1.5m(风嘴)+2.2m(检修道)=36.9m。

上海大学研究生论文模板

中图分类号: 单位代号:10280 密 级: 学 号: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SHANGHAI UNIVERSITY MASTER ’S DISSERTATION 作 者 学科专业 导 师 完成日期

姓名:学号: 论文题目: 上海大学 本论文经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审查,确认符合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要求。 答辩委员会签名: 主任: 委员: 导师: 答辩日期:

姓名:学号: 论文题目: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 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论文及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上海大学×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种新型NC代码的研究 姓名: 导师: 学科专业: 上海大学×××学院 ××××年××月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 The Research of a New NC Code MA Candidate: Supervisor: Major: ×××××College, Shanghai University ×××, 2005

上海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 专业不要写错(通信工程或电子信息工程)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科研、生产实践、自拟(三选一)(课题的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一 、 课 题 背 景 及 意 义

(课题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二 、 课 题 研 究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对研究的内容进行说明,并阐明要达到的目标)三 、 研 究 内 容 及 研 究 目 标

(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理论难题或技术难点)四 、 预 计 的 研 究 难 点 (选题、观点、理论、材料、方法等创新点) 五 、 创 新 点

六、进度计划(根据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所预计的进度安排) 从3月26日~7月6日分6个时间段表述(共15个星期)如: 3月26 日~*月*日?????? *月* 日~*月*日?????? *月* 日~*月*日?????? *月* 日~*月*日?????? *月* 日~*月*日?????? *月* 日~7月6日??论文答辩 十三周后、十四周前左右论文答辩 七、资料来源(指能够支持“课题背景”、“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所论述内容的主要文献资 料) 3篇以上文献资料例: [1 ]孙长东. ERP 管理思想及其实施风险分析[J ] . 管理世界, 2002 , 8 : 143 -144 [2 ]Geske R. The valuation of compound options[J ]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1977 , 7 : 63-81. [3 ]薛华成. 管理信息系统[M] . 第3 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124 -156. [4 ]网上资料类:作者、文章名、网址、日期()。

上海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上海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篇一:上海大学操作系统(二)实验报告(全) 评分: shanghaiuniVeRsity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 学生姓名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一报告 实验一题目:操作系统的进程调度 姓名:张佳慧学号:12122544实验日期:20xx.1 实验环境:microsoftVisualstudio 实验目的: 进程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进程调度又是操作系统核心的主要内容。本实习要求学生独立地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进程调度程序。调度算法可任意选择或自行设计。例如,简单轮转法和优先数法等。本实习可加深

对于进程调度和各种调度算法的理解。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有n个进程工行的进程调度程序。每个进程由一个进程控制块(pcb)表示。进程控制块通常应包含下述信息:进程名、进程优先数、进程需要运行的时间、占用cpu的时间以及进程的状态等,且可按调度算法的不同而增删。 2、调度程序应包含2~3种不同的调度算法,运行时可任意选一种,以利于各种算法的分析比较。 3、系统应能显示或打印各进程状态和参数的变化情况,便于观察诸进程的调度过程。操作过程: 1、本程序可选用优先数法或简单轮转法对五个进程进行调度。每个进程处于运行R(run)、就绪w(wait)和完成 F(finish)三种状态之一,并假设起始状态都是就绪状态w。为了便于处理,程序进程的运行时间以时间片为单位计算。进程控制块结构如下:进程控制块结构如下: pcb 进程标识数 链指针 优先数/轮转时间片数 占用cpu时间片数 进程所需时间片数 进程状态

2013年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模板

分类号: TP311.5 单位代码: 10335 密级:(注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学号: 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论文题目:(小二号仿宋体加粗) 英文论文题目:(小二号Time New Roman字体加粗) 申请人姓名: 指导教师: 合作导师: 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领域:软件工程 所在学院:软件学院 论文提交日期年月日 仅限于论文课题来源于国防军 工项目,如没有请填:无 四号仿宋

学位论文书脊示例 题 3cm 目 作 者 姓 名 浙 江 大 学 3cm左右

中文论文题目(小二号仿宋体加黑)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论文评阅人1:(姓名\职称\单位,下同) 评阅人2:(隐名评阅学位论文省略) 评阅人3: 评阅人4: 评阅人5: 答辩委员会主席:(姓名\职称\单位) 委员1: 委员2: 委员3: 委员4: 委员5: 答辩日期:

英文论文题目(16pt Time New Roman,Bold) Author’s signature: Supervisor’s signature: Thesis reviewer 1:(姓名\职称\单位,下同) Thesis reviewer 2:(隐名评阅学位论文省略) Thesis reviewer 3: Thesis reviewer 4: Thesis reviewer 5: Chair:(姓名\职称\单位) (Committee of oral defence) Committeeman 1: Committeeman 2: Committeeman 3: Committeeman 4: Committeeman 5: Date of oral defence: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浙江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和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上海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模版

SHANGHAI UNIVERSITY 毕业设计(论文)UNDERGRADUATE PROJECT (THESIS) 题目: 学院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讫日期

目录 摘要:-----------------------------------------------------------------------------------------------------1 ABSTRACT-------------------------------------------------------------------------------------------------1 引言--------------------------------------------------------------------------------------------------2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同济大学钢结构实验报告——T型柱受压

—— T 型柱受压构件试验 1551924张舒翔 一、 实验目的 1. 通过试验掌握钢构件的试验方法,包括试件设计、加载装置设计、测点布置、试验结果整理等方法。 2. 通过试验观察T 形截面轴心受压柱的失稳过程和失稳模式。 3. 将理论极限承载力和实测承载力进行对比,加深对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计算公式的理解。 二、 实验原理 1. 可能发生的失稳形式 (1) 绕x 轴弯曲失稳 (2) 绕y 轴弯曲同时绕杆轴扭转的弯扭失稳 2. 基本微分方程 而对于T 型截面,X 0=0,Y 0≠0,得到 ()0 0x EI v v Nv ''''-+= ()0 00y EI u u Nu Ny θ''''-++= ()()20 t 00000EI GI Nx v Ny u r N ωθθθθθ''''----++= 3. 长细比计算 4. T 型截面的欧拉荷载 5. T 型截面压杆的极限承载力 三、 实验设计 1. T 型截面加工示意图 2. 支座设计 形成约束: 双向可转动 端部不可翘曲 端部不可扭转 3. 应变片及位移计布置

4. 承载力估算 (1) 规范公式 (2) 欧拉公式 所测得的承载力应介于两者之间 四、 实验前准备 1. 构件数据测量 2. 承载力估算 将截面特性带入公式得 即发生弯扭失稳 (1) 欧拉公式计算的承载力 2 1/0.6586?λ== 95.33E y N Af KN ?== (2) 规范公式计算的荷载 ?查表为 67.47cr y N Af KN ?== 3. 则最终承载力应为正式加载前准备 检查应变片及位移计工作良好并进行预加载,预加载荷载一般为极限承载力的30%,可实现检测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检测应变片和位移计、压紧试件,消除空隙。并且若发现初偏心过大还可进行偏心调整。 五、 正式加载 1. 试验现象 (1) 加载初期:无明显现象,随着加载的上升,柱子的位移及应变呈线性变化,说明构件处于弹性阶段。 (2) 接近破坏:应变不能保持线性发展,跨中截面绕弱轴方向位移急剧增大。 (3) 破坏现象:柱子明显弯曲,支座处刀口明显偏向一侧(可能已经上下刀口板已经碰到) ,千斤顶作用力无法继续增加,试件绕弱轴方向失稳,力不再增大位移也急剧增加,说明构件已经达到了极限承载力,无法继续加载。卸载后,有残余应变,说明构件已经发生了塑性变形。荷载不继续增加,而试件的变形明显增大荷载位移曲线越过水平段,开始出现下降

上海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封面

上海大学 本科生课程(选修)论文论文题目: 课程名称: 姓名: 学号: 年月日

【摘要】摘要[200字以内(仿宋,小4号)]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3-5个(仿宋,小4号)] 正文[宋体,小4号。]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①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②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 层次标题: 一级标题用一、二、三……编号; 二级标题用1、2、3……编号; 三级标题用(1)、(2)(3)……编号。 参考文献[仿宋,5号。(至少5篇)] [1] [2] [3] ①XXXXXXXXXXXXXXXXXXXX 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课程论文评分表 论文题目 姓名学号 评分标准: 优(90-100分):选题新颖,有很大的实践价值;资料掌握翔实;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文笔流畅,写作规范。 良(80-89):选题比较新颖,有较好的实践价值;资料掌握比较充分;论点比较有新意,论据比较充分,论证思路比较清晰,逻辑性比较强;文笔较好,合乎写作规范。 中(70-79):选题一般,有一定的实践价值;资料掌握能够满足论文需要;论点清楚,论据尚可,论证思路能合乎逻辑;文笔合乎写作规范。 及格(60-69):选题一般,有一定的实践价值;资料掌握基本满足论文需要;论点基本清楚,论据尚可,论证思路尚能合乎逻辑;文笔一般,基本合乎写作规范。不及格(60以下):选题不适宜,缺乏实践价值;资料掌握不充分;论点不明确,论据不足,论证思路不合乎逻辑;写作能力差,不合乎写作规范。 评语: 论文得分日期 学年季学期

上海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材料(全)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一 时间 2015.12.17 地点行健楼 609机房 一.数据传送实验 1.实验容及要求 在试验箱上完成以下容: 将58H写入A寄存器。 将6BH写入W寄存器。 将C3H写入R1寄存器。 2.实验环境 本实验箱用74HC574(8D型上升沿触发器)构成各种寄存器。 3.实施步骤或参数 ①注视仪器,打开电源,手不要远离电源开关,随时准备关闭电源,注意各数码管、发光管的稳定性,静待10秒,确信仪器稳定、无焦糊味。 ②设置实验箱进入手动模式。 ③ K2接AEN,K1和K2接EX0和EX1,设置K2K1K0=010,设置K23~K16=0101 1000。 ④注视A及DBUS的发光管,按下STEP键,应看到CK灯灭、A旁的灯亮。记住看到的

实际显示情况。 ⑤放开STEP键,应看到CK灯亮、A寄存器显示58。记住看到的实际情况。 ⑥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在做6BH时,K2接WEN,K1和K2接EX2和EX3,设置K2K1K0=010,设置K23~K16=0110 1011;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在做C3H时,K2接RWR,K1和K2接SB和SA,设置K2K1K0=001,设置K23~K16=1010 0011。 ⑦关闭实验箱电源。 4.测试或者模拟结果 A寄存器显示58,W寄存器显示6B,R1寄存器显示C3,完成实验目的。 5.体会 本次实验相对简单,只需要三根线便可以完成整个实验,但是,今天认识了实验箱,并且在老师的带领下较为完整的认识了整个试验箱,还是很开心的,今后实验箱将是我们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重要工具,也是我们的好朋友。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二 时间 2015.12.24 地点行健楼 609机房

上海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

上海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重要的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或研究)的综合性训练,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包括调查研究、检索中外文献资料、方案制定、设计与计算、实验研究、选择测试手段、模拟抽象、数据处理、技术文件撰写、口头表达等方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规范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特制订本管理办法,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自本办法发布之日终止执行。 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来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各学院(系)要在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做好毕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大型综合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在毕业设计(论文)中要注意因材施教的原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重视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允许其提前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 一、毕业设计(论文)组织领导 (一)学校成立校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校长任组长,组员由各学院负责教学的院(系)负责人、有关处的负责人组成。其职责是统筹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解决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具有全校共通性的问题,评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以及组织经验交流等项工作。 (二)院(系)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由负责教学的院(系)负责人任组长,相关学科(专业)负责人为组员。其职责是严把审题关,检查全院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负责抽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质量及组织答辩、成绩评定,推荐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等各项环节的管理工作。 二、毕业设计(论文)大纲 (一)各学院(系)应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大纲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明确要求、时间安排、成绩考核办法等)。 (二)毕业设计(论文)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学院、系、专业教研室要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院(系)与院(系)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提倡学生选择跨院(系)、跨学科的选题。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方式和考核

同济大学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通信网络 任课教师: 实验项目名称:跨交换机实现VLAN 实验项目名称:静态路由 实验项目名称: OSPF单区域 姓名: 学号: 姓名: 学号: 姓名: 学号: 实验地点:

实验名称:跨交换机实现VLAN 【实验名称】 跨交换机实现VLAN。 【实验目的】 理解跨交换机之间VLAN的特点。 【背景描述】 假设某企业有两个主要部门:销售部和技术部,其中销售部门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分散连接,他们之间需要相互进行通信,但为了数据安全起见,销售部和技术部需要进行相互隔离,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 【技术原理】 Tag Vlan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另外一种类型,主要用于实现跨交换机的相同VLAN内主机之间可以直接访问,同时对于不同VLAN的主机进行隔离。Tag Vlan遵循了IEEE802.1q 协议的标准。在利用配置了Tag Vlan的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在数据帧内添加4个字节的802.1q标签信息,用于标识该数据帧属于哪个VLAN,以便于对端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进行准确的过滤。 【实现功能】 使在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能跨交换机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不能进行相互通信。 【实验设备】 S2126G(两台)、主机(3台)、直连线(4条) 【实验拓扑】 【实验步骤】 步骤1:在交换机SwitchA上创建Vlan 10,并将0/5端口划分到Vlan 10中。 SwitchA #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 vlan 10 !创建Vlan 10。 SwitchA(config-vlan)# name sales !将Vlan 10命名为sales。 SwitchA(config-vlan)#exit Switch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5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将0/5端口划分到Vlan 10。 验证测试:验证已创建了Vlan 10,并将0/5端口已划分到Vlan 10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