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及其分类

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及其分类
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及其分类

课程资源及其分类

一、课程资源的含义

什么是课程资源 ?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本章所要探讨的是广义的课程资源,即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对课程资源进行划分的方式。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地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资源的范围更广,可以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化资源。校内资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 VCD 、电脑软件、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主要指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家长、校外学科专家、上级教研部门、大学设施、研究机构、有关政府部门、其他学校的设施、学术团体、野外、工厂、农村、商场、企业、公司、科技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组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网络化资源,主要指多媒体化、网络化、交互化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资源。

上述三种类型的划分有其理论的依据,但大多是学校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只要是便于学校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采用何种方式划分都有其合理性。总体上说,三种课程资源的划分都比以前更能够反映课程改革的实际,课程资源的范畴更大,也更科学。但目前一些研究者和学校有将课程资源无限扩大的倾向,这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课程资源如果被过于宽泛地界定,那么反而可能造成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困难。学校建立起自身对课程资源比较合理和科学的观念,有助于课程资源得到合理的拓展和整合,从而对课程实施产生实效。

三、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开发的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主要有:

1、校内资源,包括学校发展的历史、学校物质环境、学校文化设施等;

2、社区资源,包括社区场所、文化景观、风俗、物质设施等;

3、社会资源,包括社会(历史)现实事件、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典型社会现象等;

4、自然资源,包括自然现象、地理现象、天文现象、自然环境等;

5、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包括家族发展历史、人物、生活中的典型故事等;

6、信息化课程资源,利用虚拟的信息空间,集合相关知识、图片、数据等,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提供相应支持;

7、校外人力资源,集合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相关的一切人员,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实践活动。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应该对无形资源的开发予以高度的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不仅需要有效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同时也需要积极开发一些有助于活动展开的资源。

(一)学生活动资源包

依据学校或地方活动领域目标,选择有助于学生实践活动的相关知识、图片资料形成有一定联系的资源包。包括知识发生的历史过程、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故事、人物逸事、典型史实等。

(二)资料收集工具

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真实记录和收集显示学生发展过程的资料,这些资料可用于评价学生的发展变化、评价活动成效、评价教师的活动管理绩效。相关工具可以是观察表、行为记录表、配合活动内容展开的图形、评价表、活动卡等等。如:活动卡可按照活动展开的过程制定相关的卡片,内容包括活动准备卡、活动反思卡、活动评价卡等等。

(三)教师指导手册

虽然不提倡体系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但是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类型的文本仍然是需要的,如教师指导用书、案例集或资料包等。

四、逐步深入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中小学在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并且逐步引向深入。

(一) 课程资源的建设必须纳入课程改革计划

任何课程改革政策的推行必须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如果制定政策时没有考虑实施政策所需的资源,而且如果没有必要的资源,学校、教师和学生就会处于要求得不到满足的局面。因此,课程资源的建设必须纳入课程改革计划,必须在政策上保证各种课程资源及其责任主体能够得到落实。这是各国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即使在美国这样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同样会面对这样的问题。反过来说,一项课程改革计划要得到很好的落实,要么课程资源得到保证,要么改革的目标定得合理,两者要相互协调。

各级政府在教育政策上必须保证为基础教育分配足够的基本资源,使其达到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起码要求,包括提供足够的教师、时间、材料和设备、适当而安全的场所和社区。课程改革计划还必须充分考虑到课程资源消耗、补充、维护和更新所需要的投入,要进行课程成本管理。

学校系统也需要开发一种能够鉴别与保管典型教学材料,并让教师能够及时利用的机制,确保教师在需要时可以获得必要的教学材料。教师有责任在时间、空间和学习材料等方面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并且在资源的安排与利用上起主导作用。但是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家长,以及社区成员也都必须担负起他们应该担负的那份责任,确保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

为学生们提供多种机会让他们参加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研究,这些研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考虑如何安排可利用的时间时,有经验的教师会意识到,学生们要有时间去试验自己的新想

法,需要有因出现错误而耽误的时间,需要有时间沉思默想,还要有时间用来开展相互交流讨论。所以,要提倡把应该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在作诸如此类的抉择的同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资源的适当用途和可获得性,也要努力培养他们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们有机会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评估和使用他们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总之,上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纳入课程改革计划,得到课程政策上的保证和支持。否则,课程资源的建设将举步维艰。

(二) 在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对于条件性课程资源而言,必须首先保证的是中小学实施课程最基本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基本的安全而必需的场地、物资和设备等,这是保证中小学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没有这样的前提条件,就谈不上中小学课程的实施问题。在具备了这些基本的前提条件之后,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建设则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拔高要求。条件性课程资源的过度建设,不仅会增加不必要的课程成本,而且会破坏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动态平衡,忽视甚至埋没大量素材性课程资源。当前,那种为追求一时的政绩和表面效应而过分热衷于条件性课程资源建设、忽略更为长远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建设的做法,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须知,现代化的教育是由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教师队伍来支撑的,而绝不是徒有形式的现代化物质外壳。与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比,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更具决定意义,有更大的丰富性、灵活性和创造空间。

从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一般情况来看,课程资源的总体状况是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比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优越,城市比农村优越,重点中小学比一般中小学优越。但就同一地区和学校而言,课程资源分布失衡的情况也相当普遍。因为人们往往容易把关注的重心过分集中在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建设上,而恰恰忽略了对于教育质量更具决定意义的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建设,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外壳与丰富内涵之间严重分离了。

所以,一个重要的课题是保持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之间的动态平衡,不仅要重视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建设,更要加强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建设,全面体现教育现代化的丰富内涵。

从理论上讲,即使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但缺乏的是对于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目前,带有共同性的问题是对于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一方面是课程资源特别是条件性课程资源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却是由于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而导致大量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加工、转化和进入实际的课程和教学之中,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一些学校甚至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对于课程资源的理解十分狭隘。

许多不同的材料,如果以条件性课程资源的眼光来看可能存在天壤之别,而如果以素材性课程资源的眼光来看,它们的教育价值则是同质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运用它们。特别是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中创造出的各种活动形式及其所生成的各种信息,将是充满无限生

机的课程资源。当然,这种说法绝不能成为我们拒绝改善条件性课程资源状况的理由,而应该成为我们开发和利用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动力。各类重点中学、实验小学或示范性中小学的建设,应该特别注意保持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之间的动态平衡,尤其是在素材性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全面体现教育现代化的丰富内涵,起到应有的实验和示范作用。

(三) 要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由于课程设计上的封闭性,教师缺少对课程资源的合法决策的权力,因而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问题、困惑、理解、智慧、意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丰富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大都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之外,原本十分丰富的教学过程缩减成为单一的传授书本知识和解题技能的过程,一种狭义的“双基”成为教和学的客观对象与目标,教师、学生在课程和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束缚了,在教学互动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被忽视甚至被压制了。

事实上,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丧失,不仅否定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主观属性,也否定了教学过程作为师生共同的生活过程和人生过程的现实性,而且最终把教学过程窄化为“教教材、学教材、考教材”,甚至滑入“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怪圈。

应该看到,书本知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具有客观属性,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对象,对此我们仍然必须重视。但同时,知识也具有主观属性,是人类主观认识的成果,因而也可以是师生在教学过程

中共同建构起来的。仅仅把知识当作纯粹的客观对象来学习的时候,很容易把学生学习的知识演变为固定不变的唯一结论或真理,导致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简单的传授标准答案的过程,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处境十分尴尬,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学过程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对于这种状况,从事实际教学工作的广大中小学教师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例如,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对学生自己的理解给予肯定,因为书上不是这样说的。所以,教师不但不能理直气壮地肯定学生的理解,相反还得不断运用“教学技巧”和“教学机智”,想办法如何一步步地“启发”学生得出“正确”的认识——书上的结论。许多科目的教学都存在这样的现象——让学生生吞活剥地去接受书本提供的所谓客观知识结论,只不过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罢了。这样的教学片断看似平常,实则隐含着一个重要的课程设计思想——教师只是课程的执行者,教学过程即传授客观知识的过程。在这样的课程设计思想指导下,教学也好,考试也罢,都走向一个唯一的模式——追求标准答案,不管这个答案本身是否真的有“客观标准”,也不管追求这个标准答案的过程本身是否有教育价值。

表面上看来,绝大多数学生最后都“懂得”了书上的道理,而实际上这个教学过程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在这种课程设计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独立思考,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如果他独立思考了,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他就是错的。教师也是同样的命运 !

应该说,学生的经验、感受、见解、问题、困惑等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有权决定允许这些课程资源合法地进入课程,特别是进入教学过程。否则,学生就被排斥在课程与教学之外了,那他们怎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 怎能感受到学习的丰富意义 ? 同样的道理,如果教师自己的经验、理解、智慧、困惑、问题等素材性课程资源不能合法地进入教学过程,他们自身也就被排斥在课程和教学之外了,他们就只能是一个“传声筒”。这样,教学过程就演变成为一个纯粹的客观学习过程,这个过程除了与考试有关外,与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的人生无关 ! 教师的教学工作似乎成了一个纯粹的“技术活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似乎就是教学技巧。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实当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上课和下课两副“面孔”、两个“腔调”,而且彼此心照不宣,教学过程成了游离于教师和学生真实人生之外的“虚拟生活”。

事实上,一个教学过程,一旦缺少了真诚的交流,缺少了理解与感动,也就丧失了它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更为糟糕的是甚至可能丧失它应有的教育价值,成为浪费时间和生命的过程。即使从价值引导的角度看,教学应该关注的是,让学生知道书本上的知识以及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感受只 , 是一部分人的理解与感受,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但是,有一点必须十分强调,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是建立在倾听和尊重他人包括课本上提供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学生在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时,要同时学会倾听、尊重和分享别人的理解与感受,善于从别人的认识成果中获取启示。只有这样,作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感受的表达才变得有意义起来,这也同样适用于教师。在表达各自的认识和感受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共同解读书本知识,教师、学生与作者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关系,彼此倾听和分享对方的认识成果,从而加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与理解,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和学生都会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成长和发展。这时,“教学在互动中生成,在沟通中推进。与传统的教学机制相比,最大的差异就是:把学生不只是看作教学的对象,同时还是教学的资源;把教师不只是看作知识信息的传递者,同时还是课堂上不同信息的接受者、倾听者、处理者;不只是把教学看作是预设计划的执行,同时更是师生、生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所以,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除了具有学习客观知识的特点之外,还应该成为广大师生共同建构知识与人生的生活和创造过程。只有当广大师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问题、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能够真实地进入课程、进入教学过程的时候,教师和学生才会真实地感受到教学过程是他们的人生过程。是他们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才有可能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才有可能普遍

地恢复它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条件恰恰是教师拥有课程资源的决策权力和能力,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有深入到课堂教学层面,认真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这一类素材性课程资源的时候,课程资源建设才能从浅表走向深层,课程资源的丰富内涵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

五、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突破口

无论是素材性课程资源还是条件性课程资源,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课程资源普遍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确认那些居于主导地位、对于课程资源结构功能的发挥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并以此作为开发和利用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一) 教师队伍建设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主要突破口和生长点

在所有课程资源中,教师是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为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性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

平。事实上,随着课程教材改革和学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师是教育改革关键性因素的观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教师甚至在自身以外的课程资源极其紧缺的情况下,“点石成金”,实现了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

因此,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运用能力,特别是要提高教师识别、捕捉、积累、利用和开发在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的能力,通过教师自身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最长期和最核心的工作,也是反映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最主要的环节,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主要突破口和生长点。毫无疑问,学生的发展必须依靠训练有素的专业教师,教师必须做好准备以便能给在能力、需要、经验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同时,教师应该获得充分的专业发展机会,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用于这种发展的资金和专业时间,应该成为教育预算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方面的投入对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当然,重视专业教师资源并不意味着轻视其他人员的作用。相反,一所学校教师的资源优势能否恰当地形成和有效地发挥作用,与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班子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能力息息相关。因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发展的过程,所以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在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上应该树立高度的历史责任感。除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学同仁外,其他支持人员包括资料管理员、实验室技师或维

修人员等,他们也发挥着课程资源的作用。同样,学生的经验、智慧、问题和困惑等一旦进入教学过程,他们也就成为课程的重要建构者,发挥着课程资源的作用。

(二) 要引导教师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不断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从课程资源的角度看,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渠道和平台,引导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不断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1、探讨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用具

研究青少年的普遍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欢乐的种种活动,既有利于发现多姿多彩的不同奖赏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学业的信心,也可以启发教师打开记忆的宝库,从自己以往与学生交往的经验中挖掘出大量有益的参考资料。教学方式特别是学习方式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就学习动力而言,研究普通青少年的种种活动与兴趣,尤其是调查特定课程受教对象的兴趣和活动是大有益处的,从中可以归纳出能够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各种教学方式、手段、工具、设施、方案、问题,以及如何布置作业、安排课堂内外学习等诸多要素,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各种教学用具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具和学具,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服务。教学用具的开发和使用要因地制宜,简便实用,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2、研究和确定学生的发展基础以及相应的教学材料和要求

各门课程的选材都应该取舍得当,为此不但需要了解受教学生目前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而且还应该兼顾他们之间的差异,设计大量方案,组织多种活动,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因此,掌握学生现有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水平以利于因材施教,收集适应技能高低和知识多寡不同的各种活动和材料,是各门课程选材的必要依据。比如,学生的水平难以整齐划一,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阅览室和其他阅读材料汇编就应该备有从不同层次介绍同一主题的资料。同样,向学生布置作业,也应根据实际情况,从众多的方案和活动中选取与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相当的项目指定他们去完成。各种练习材料,其具体的内容往往也需要课程设计者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加以提取和编排。

很多技能都具有通用价值,教师可以将这些技能做一番调查整理,形成一个对于各门学科和多种课外情境都有参考价值的技能清单,作为对于学生学习的素质要求。至于态度、兴趣和接受能力等,虽然也有通则,但这方面的研究很难提供有益的通用标准素质清单。所以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定作为课程组织成分之一的素质标准。

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反馈材料,特别是向学生指出学习中的差错并分析原因的反馈材料,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找出课程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甚至可以自己尝试收集学生常犯错误的资料,设计和整理

成各种特定技能和知识领域的核查表,从而及时提供反馈性的教学材料。

学生的经验、感受、创意、见解、问题、困惑等是重要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具有很强的动态生成性,教师应该即时地激活、捕捉、归纳和总结,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生长点。

3、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这些资源可以有选择地进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乃至国家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教师可以结合乡土资源,安排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一般说来,教师对校内环境及所在社区的某些方面都有所了解,应该加以很好地开发和利用。至于学生平时的课外活动以及有些什么其他学以致用的机会,则恐怕要靠学生自己介绍,这时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老师应该注意发掘学生生活经验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4、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

教学工作本身是很复杂的,因而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与思考。教学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策略有多种多样的来源——来源于研究,来源于新教材和新手段,来源于先进教学法的报道,来源于同事,来源于督导人员,来源于对教学的自我总结,来源于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思考等等。教师们要不断地考虑如何来充实自己的教与学的知

识库,并且为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做出不懈的努力,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教学日志、研究小组和个人教学心得集锦夹、同事指导和建议等自我评价和合作总结的手段、方法和策略,提高自我总结和教学反思的水平。

总结和反思教学实践经验有许多的方法和技术,工作日志、录音带或录像带以及个人教学档案袋等自我总结的方法和策略,不仅可以使教师给自己的教学实况留下记录,也可以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发展路径作长期的跟踪,还可以对自己的进步作长期的分析,从而找出有待进一步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其他方法和技术包括对教师进行有组织安排的和无需组织安排的相互观摩、研讨和帮助,教师还要有机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经验交流,加入各种专业活动网络等,从而更好地了解教学研究的动态,逐步使自己成为教学知识的生产源。

5、根据现有条件和实际情况,广泛利用校内外场馆资源

图书馆、阅览室等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要有步骤地帮助学生建立图书情报检索方面的常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基本技能,更加主动和便捷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科技馆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加强学生对学习科目如科学、自然、地理等课程的直观和形象的理解,为正式的课程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我国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积累非常深厚的国家,全国各地的各种博物馆就是这种历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价值。在开发的形式选择上,一方面加强学校与博物馆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博物馆

与学校相应的课程如历史与社会等结合起来,或者通过网络和光盘等形式传播博物馆资源。此外,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运动场馆、专用教室、设备和设施、实践基地、科研院所、工厂、农村等,都是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

鉴于目前场馆资源的建设现状,在开发和利用场馆资源的过程中还可以考虑选择较为典型的场馆资源作为样本,运用现代信息和媒体技术,如制作成光盘或通过上网等途径实现这些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

6、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运用网络技术贡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使之成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与广大同行交流和分享;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

网络信息资源应用与管理基础(数据库与网络资源管理)复习题

《数据库与网络资源管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 2. 维基(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最大特点就是允许任何人创建新网页和编辑自己或别人已经创建的网页,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探讨。 3.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以网络信息资源为对象,通过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重组、浓缩、整序,将储藏在信息资源中的信息由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的信息活动。 4.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利用技术、经济和人文等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控制、计划、分类、组织、协调和交流的一种管理活动过程和方式方法。 5.信息检索是有目的的进行组织化的信息存取活动,其中包括了存储和获取两个基本过程。 6. 检索策略是为了实现检索目的而制定的具体检索方案,通常包括选择检索系统、确定检索途径和编制检索式等。 7. 搜索引擎(Searching Engine )是指一种能够自动对网络资源建立索引或进行主题分类,并通过查询语法为用户返回相匹配资源的系统。 8.信息检索途径是指信息检索的渠道或角度,也叫做检索点。 9.信息检索技术:在信息检索中,检索提问与信息集合之间依据一定的技术进行匹配进而查找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这种技术称为信息检索技术。 10. 截词检索:是指将检索词从某个位置截断,检索时只利用检索词的局部就可以从信息集合中选取匹配的信息。 11.信息推送是依据一定的技术标准和约定,自动从信息资源中选择特定的信息,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如电子邮件)有规律地将信息传递给用户的一种技术。 12.网络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和特点, 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一种服务。 13. 网络数据库提醒服务是在动态收集用户行为信息或在用户定制基础上,建立用户的信息需求模型,及时将符合用户兴趣的最新信息推送给用户的一种服务方式,是一种个性化内容定制服务。 14.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是根据确定的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来测定评价对象的各方面属性,以全面、综合地掌握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 15. 电子商务网站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对电子商务网站运行状况和工作质量进行评估。 16.电子商务是指在互联网上,买卖双方利用Web提供的通信手段,消除时间障碍而进行买卖交易或企业借助网络进行各种营销的商务活动。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贵阳六中 2012年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学科:地理 课题名称:旅游 学籍号: 141011060476 班级:高二(3)班 姓名:覃羽健 指导老师:张莉 贵阳六中教科处制表

摘要 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是符合贵州发展现状的支柱型产业,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与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观念落后,基础条件与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内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十八大会议上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报告,这些趋势都为我省发展旅游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氛围与发展机遇。本文着眼于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制约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并以此提出建议,因地制宜,促进发展 关键词: 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前言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十字路口”。贵州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知名旅游景点较多,但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理念相当落后,基础条件和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不过也不乏优秀的发展成绩:2011年,贵州省旅游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元,同比增长34.7%;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所以,要实现贵州省旅游业大发展,实现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必须进行深度的“开发、开放”,尤其要尽快转变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加大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联盟力度,引入外来资本,全面提升旅游业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

工作报告之贵州省旅游调查报告

贵州省旅游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贵州旅游市场及现有旅游app的调研报告】关于贵州旅游市场及现有旅游app的调研报告 一、贵州旅游概况及前景分析 众所周知,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以奇特的山水风光、浓郁的民 族风情、古朴多彩的文物古迹、宜人的气候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 游客。而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和 第三产业重点来培育和发展,在各地各部门和全省旅游行业共同努 力下,贵州省旅游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建设开局良好,旅游 业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奇兵”。 2012年贵州省旅游业繁荣发展。全年旅游总人数21401.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国内旅游人数21330.68万人次,增长 25.8%。旅游总收入1860.1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国内 旅游收入1849.49亿元,增长30.2%。2013年全年贵州省接待旅游 总人数26761.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1%。其中,接待国内旅游 人数26683.58万人次,增长25.1%;接待入境旅游人数77.70万人次,增长10.2%。全年旅游总收入2370.65亿元,比上年增长 27.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358.18亿元,增长27.5%;国际旅 游外汇收入2.01亿美元,增长19.2%。 2014年,全省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8.7%左右,旅游支柱产 业地位进一步强化。全年全省接待游客3.21亿人次,旅游接待总收 入2895.98亿元,100个旅游景区在建项目1091个,全年完成投资231.19亿元。除此之外,贵州旅游进入“高铁时代”,贵广高铁使区 域旅游合作进入快车道。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开通当日,来 自广东省的2700余名游客乘贵广高铁赴贵州旅游,黄果树景区三天 迎来4647名高铁游客。2015年元旦期间,贵州省实现旅游总收入30.6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6%,高铁效应带动前来贵 州的游客快速增长。 2015年1月21日上午9:00全省旅游工作会议 在贵阳召开。会议上明确提出,2015年预计实现接待游客3.5亿人次,确保旅游总收入达到3400亿元左右。这意味贵州旅游市场将面 临持续增长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在会上提出的2015年贵州旅游要 重点抓好9个方面的任务中,明确把智慧旅游的概念提上议程。由

垃圾分类方案

垃圾分类方案 节约资源、垃圾分类方案 一、阶段: 1、【10月】以宣传普及节约资源、垃圾分类意义和方法为重点,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课、黑板报、校园广播等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学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广大师生对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利用的认知,提倡、鼓励师生实行垃圾分类投放,让全校师生逐步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好习惯。 2、【11月-1月】一方面继续多种形式,各种渠道、全方位开展以“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张纸”为内容的“四个一”节约资源活动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把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与日常行为规范、每月先进班评比,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加强管理过程的监督、整改。 3、【寒假】通过组织“小手牵大手”、“致家长一封信”等各类活动,全面开展“关爱地球,节约资源,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促进家庭、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活动。 二、具体措施: 1、开展以“四个一”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教育活动:各班利用晨会、班会、思品课等时间,组织学生学习节约资源的相关知识,重点学习《学校水电管理制度》、如何节约水电米纸的具体方法、爱护水电设施设备等内容。 2、加强垃圾分类回收教育,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教育,增强学生 垃圾分类的意识,使广大师生逐步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好习惯。

3、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增设垃圾分类回收箱,并统一标识。逐步取消各班原有的垃圾筒,实行“教室无垃圾化”管理,改为在每层教学楼摆放分类回收垃圾筒,设置可回收垃圾筒【大】、不可回收垃圾筒【小】和有害垃圾筒【小】,进一步落实末端处理措施和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扩大垃圾分类收集的范围,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4、将垃圾分类列入班级评比中。 5、垃圾处理:将可回收垃圾卖到回收站,平分后,获得各班班费。 将不可回收垃圾送到填埋场或者进行肥料处理。 将有害垃圾送到专门的处理机构进行收集处理。附: 可回收垃圾:塑料、纸、金属、玻璃等 不可回收垃圾:橱余垃圾 有害垃圾:废电池、水银体温计、过期药品等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第二次作业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课程实验第2次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实验项目名称:网络搜索引擎的应用 实验类型:验证 每组人数:1 实验内容及要求: 1.请分别针对网络资源目录使用的分类方法进行举例。 2.在 yahoo 的分类目录中找到一条路径指向网站论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3316963674.html,/Summer98/koumoutsakos.pdf。 3.在新浪网的分类目录中找到一条路径指向学校的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316963674.html, 4.在 sohu 的分类目录中找到一条路径指向网页:https://www.360docs.net/doc/3316963674.html,/newbook/ 5.请指出 yahoo,sina,sohu 的分类目录之间的异同和优劣(500 字以内) 6.请了解 google 和 baidu 在进行关键词检索中语法的异同,并说明这两者在针对某一主题进 行检索时检索结果的差异以及对检索意图理解准确度的差异。 实验结果: 1.请分别针对网络资源目录使用的分类方法进行举例。 (1)主题分类法 (2)学科分类法 (3)图书分类法 (4)分面组配法 2.在 yahoo 的分类目录中找到一条路径指向网站论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3316963674.html,/Summer98/koumoutsakos.pdf。

3. 在新浪网的分类目录中找到一条路径指向学校的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316963674.html, 4. 在 sohu 的分类目录中找到一条路径指向网页:https://www.360docs.net/doc/3316963674.html,/newbook/ 5. 请指出 yahoo,sina,sohu 的分类目录之间的异同和优劣(500 字以内)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特别是贵州的“苗族 文化”更是远近闻名。 以成都熊猫旅游纪念品为例 【摘要】当前,在新的市场经济竞争趋势下,旅游业已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国家支柱性产业之一,而旅游业这一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日渐凸显。笔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中国的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上问题很多,特别是旅游纪念品的品牌化设计,在这个问题上有人提出见解但并未深入研究。随着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纪念品的品牌化设计变成了一个亟待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成都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特别是成都的“熊猫文化”更是远近闻名。笔者对通过成都的大熊猫旅游纪念品的背景和现状进行剖析,调查,思考和分析,为其进行品牌设计的 总体战略和具体方案提供理论和技术的支持,其研究结果可供由相关部门参考,具有实质性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本文拟从美术学、品牌学的角度并整合民俗学、旅游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多向度的思考研究尝试。分析了旅游纪念品品牌化的必然性和品牌形象塑造的原则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契合,根据品牌的设计程序和设计原则,对成都熊猫旅游纪念品设计进行了品牌的规范,从品牌的角度来说明旅游纪念品的设计问题:一、对熊猫旅游纪念品进行识别系统也就是其包装进行简要规划;二、对品牌化的熊猫旅游纪念品的产品识别研究;三、成都熊猫旅游纪念品设计品牌化的方法研究,特别针对品牌中产品设计的延续问题进行研究;四、成都熊猫旅游纪念品品牌文化设计;五、成都熊猫旅游纪念品品牌持续发展的策略。最后,对旅游纪念品品牌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以黄陂民间泥塑手工艺为中心 【摘要】近几年,从只重视旅游路线的开发到注重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正逐步走向完善,各级政府都很重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目前湖北旅游纪念品市场面临的问题还比较多,首先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档纪念品较多,设计制作精美,中低当产品缺乏湖北地域特色。其次缺乏特色和本地名牌产品,湖北旅游商品种类繁多,但是能叫的响的似乎没有几个,市场上缺少品牌响亮能够吸引广大旅游者的纪念品,缺乏设计、生产、品牌一体化。最后市场开发和宣传促销力度低,湖北旅游景点多,旅游产品多,但是宣传的少,虽然近几年也看到一些宣传广告,比如咸宁温泉、汤池温泉,但是也只是个别行为,大部分景点的宣传促销力度还不够。关于旅游纪念品具有地方性特色是目前各个地方关注的焦点之一,提高湖北旅游纪念品的艺术含量,设计出具有湖北地域特征的旅游纪念品迫在眉睫。旅游纪念品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如何设计好具有湖北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呢?本文针对这个 问题从产品造型角度进行了分析。文章主要从旅游产品设计的角度对湖北的泥塑工艺产品进行创新型分析,分析探讨其他地区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产品是怎样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应用到湖北旅游纪念品中,设计出具有湖北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文章主要从三个层次展开论述。首先,本文通过对湖北各地民间泥塑工艺,

关于节约资源_垃圾分类的活动方案

关于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的活动方案 关键词:垃圾分类环保问题探究 相关学科:物理化学生物环境保护科学 活动类型:科学探究(问题探究) 活动对象:五年级3班 活动人数:12人 活动时间:50分钟 一、活动简介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是实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对于改善人民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不仅关系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城市形象,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最基础的工作,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 本项活动主要是通过讨论、探究、设计方案等形式让学生们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从而引导学生重视环境保护,注意节约资源。 二、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

2.在日后生活中能够分类投放各类垃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出问题、设置竞赛,引导学生讨论、设计方案、表达,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科学思维的素质。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树立环保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垃圾,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 难点:让学生设计垃圾分类方案。 四、活动准备 1.组织准备: 3人一组,共分4组 一人作组长,主要负责上讲台汇报;一人主要负责

设计方案; 一人负责记录活动情况,填写《活动报告》,并且作时间控制。 2.器材准备: 写字白板一块、《垃圾分类》活动报告(每小组一份)、笔、 《垃圾分类》PPT课件、多媒体设备 五、活动过程 (一)介绍活动导入 1.活动形式介绍 欢迎小朋友参加活动!本次活动以小组竞赛为形式,通过讨论、游戏、探究、设计方案、分享等方式让小朋友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给两分钟时间准备:请小朋友分成四组,给小组命名,准备才艺表演。两分钟后抢答,小组派代表上讲台报组名,并写在白板上。 【评分规则】(1)按上台顺序倒记分:第一位小组上讲台报组名的记4分,第二位小组上讲台报组名的记3分,第三位小组上讲台报组名的记2分,第四位小组上讲台报组名的记1分。 (2)有才艺表演的小组加1分。 2.活动主题介绍 简单介绍垃圾分类的意义: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是实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对于改善人民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独特性强、聚集度高、开发潜力大 贵州是我国旅游地类型最丰富、聚集度较强的地区,无论是自然旅游地、 历史名胜旅游地、城市观光旅游地,还是民族风情旅游地,都是应有尽有, 而且旅游资源的等级和品位也非常高,并且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喀斯特地貌等有些旅游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和垄断性,如黄果树瀑布、织金洞、荔波小七孔、梵净山、遵义会议旧址等都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的聚居区山水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姿,极具开发潜力。贵阳、遵义等城市更是因城市历史悠久、城市环境优美、城市形象各具特色、城市经济繁荣发展而在旅游市场上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贵州独具特色的黔味饮食文化、丰富的物产(名酒、山野特产、民族工艺品等)更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力保障。 (二)气候条件好,四季宜旅游 气候对所有户外活动都有影响,对观赏性旅游活动主要在于影响旅游者的体感舒适程度,而对运动性旅游活动的影响则主要是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活动质量。另外,适宜的气候也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尤其是吸引度假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 贵州省属于多阴雨的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如全省大部分地区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多为3—6℃,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为-6—-8℃,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在22—26℃之间,没有国内同纬度东部地区那样的酷热天气,因此,我们可以说,贵州省几乎可以常年开展旅游活动,更是开展亚高原度假旅游极具潜力的地方。 (三)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业大省 客观分析贵州旅游业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贵州是旅游资源的大省,但从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上来看,贵州并不是一个旅游业大省。毗邻贵州省的云南省,其旅游资源类型与贵州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以“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取胜,但云南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已位居全国前列,据统计资料,在旅游收入和人数等方面,云南已进入全国前十名。而有着更为广阔的喀斯特地貌和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省份的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滞缓,与其资源丰富程度极不相称。在“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正在成为中西部各省共识的今天,如何将贵州省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是一个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影响贵州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 ●贵州省旅游业尚未建立起自己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没有形成区域知名旅游品牌系统; ●旅游策划、旅游营销经验、水平与能力的缺乏; ●政府、景区、旅游企业的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综观周边省、市、自治区,云南、广西已经是旅游业大省,四川、重庆、湖南的旅游经济总量也要比

《垃圾分类》教案设计

《垃圾分类》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到合理处理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掌握相关知识,初步学会给垃圾分类,能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通过各种形式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初步学会合理处理垃圾。 4.在实际生活中也能用所学知识,积极爱护环境。 活动准备: 全班55人,分成4队,分别是红队、蓝队、黄队、绿队。四队对应四类垃圾桶,收集相应垃圾的资料。四队队长手持对应的小旗子,以小旗子贴的红花数来决定优胜组。 活动过程: 主持甲: xx的老师! 主持乙: 亲爱的同学们! 合: 大家早上好!我们是这次主题班会的小主持人,我是***我是***合: 现在我们宣布,二 (1)班“垃圾分类我能行”环保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有请我们的大主持人: xx(大家掌声欢迎) 师: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活的美丽家园,创建一个文明、洁净的环境,保护地球,爱护地球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来看看地球妈妈的遭遇吧: (PPT出示垃圾成堆的情景。) 看到了吗?这些山一样的垃圾让地球妈妈的呼吸不了了,你有什么感受呢?(指名回答) (评价) 师: 同学们,我们可以想象的到地球妈妈的的难受,她一定在伤心地哭泣着,那 我们能做点什么帮帮地球妈妈呢? 主持甲: 我想,我们就从认识垃圾,学会垃圾分类开始吧。 主持乙: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常见的垃圾有哪些吗? 我看到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事先收集到的常见垃圾,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认识一下这些垃圾,一会请每个组的小组长来汇报一下吧。(小组交流)——小组长汇报。(4人) 主持人甲评价: 感谢***的汇报,她说的很详细…… 主持人乙: 感谢各个小组的搜集。是的,我们每天都在产生垃圾,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城市有多少垃圾。(出示PPT)

《【如何对信息资源分类】信息资源分类》

《【如何对信息资源分类】信息资源分类》(徐枫宦茂盛)根据不同群体对信息资源观察角度的不同,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对同一个信息资源进行多重分类。信息资源分类是根据信息资源自身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其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起一定的分类体系和排列顺序。信息资源分类的依据取决于分类对象的属性或特征。根据不同群体对信息资源观察角度的不同,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对同一个信息资源进行多重分类。从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的角度,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主要是方便使者用通过分类的方式快速找到符合需求的信息资源。 分类的基本原则 信息资源分类是信息资源目录建立过程中最为复杂的工作之一,通常从信息资源目录建立的角度来说,信息资源的分类一般会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信息资源的分类必须简洁,类目的设置一般以分到二级类目为宜,至多不超过三级类目。因为超过三级类目后,从管理和元数据著录的角度,对信息资源分类的难度和工作量将会有很大的增加;同时,从使用者的角度,对信息资源的分类查找变得更加困难,这将偏离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的初衷,难以达到对信息资源快速查找定位的目的。 二是在设置不同的分类方式时,不同分类方式的类目设置尽量不要重复,即需要从不同的维度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不同的分类维度最好能够正交。

三是需要注意分类标准的可操作性,很多信息资源的分类都是基于信息资源的业务分类进行细化和合并,尤其对于细化的情况,除非有明确的判定规则和判定依据,应尽量避免,大多数情况下,对已有类目进行细分是一件非常困难和无法完成的工作。 三种维度方法 对信息资源的分类一般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是从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二是从信息资源的来源和提供部门的角度进行信息资源的分类,三是从不同的应用主题,建立信息资源的分类体系。 首先,从信息资源的管理维度分类。从信息资源建立的最初目的来看,一般信息资源都是在业务信息化基础上形成的各种信息。例如,对自然人管理形成的人口信息资源、对法人管理形成的法人信息资源、对各种自然资源以及空间基本信息进行管理的自然地理与空间信息资源等等。各领域、各部门在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过程中,从业务管理的角度一般都有比较明确的信息资源分类,用于指导信息采集的专业分工。同时,管理角度的信息资源分类也是专业业务分工的结果,某些情况下,二者相互影响。 专业业务分工决定了管理维度的信息资源分类,而从整个业务整体角度考虑,在信息和业务整合的过程中,信息资源的管理分类可以促进专业部门更好的合作。从实际操作的情况看,管理维度的分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专门的业务部门所采用的信息资源管理分类体系。例如,一般地震信息资源的分类包括了测震、前兆、强震动、应

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

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 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分为一次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二次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和三次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一次网络信息资源是指网上传输的原始信息资源是未经过加工处理的第一手信息资源;二次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将一次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描述、揭示、分析和存储后,形成了有序化、系统化的网络信息资源;三次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对二次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而形成的网络信息资源。 一次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有:文件方式(以文件名标识信息内容,用文件夹组织信息资源)、数据库方式(将搜索引擎的巡视软件采集和标引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固定的记录格式存储,用户通过关键词及其组配查询)、主题树方式(将信息资源按照某种概念体系分门别类地逐层加以组织,用户通过浏览的方式层层遍历)、超文本方式(以节点和链接在网上相关信息间建立关联,将众多的网络文本信息组织成某种网状结构,可从任一节点开始随机、自然地浏览查找自己所需信息)、超媒体方式(将文字、图表、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以超文本方式组织)、自由文本方式(全文数据库的全文检索)。 二次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有:机器人搜索引擎方式、指示数据库方式(贮存的是有关网上一次信息的网址以及相关信息的描述信息)、元数据库方式(对特定网络资源的总体管理和记录)、浏览器书签方式。

三次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有:网络数字图书馆组织方式(对虚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中的二次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的再组织)、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网站组织方式、元搜索引擎目录组织方式。 未来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两方面: 1.主题指南与分类法的结合 利用主题指南和分类法对网络资源进行组织,有助于为网络资源构造基本结构和框架,从而使信 息分布有序化。虽然现在有些网站已经使用分类主题一体化方式来组织信息,但是现有的主题指南和分类法在涵盖网络信息的数量和规模上还是有限的,但它反映了网络信息组织的一个重要趋势,而且分类主题一体化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也将不断得到完善。 2 数据库方式与超媒体方式的结合 超媒体技术是超文本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它使人们可通过高度链接的网络结构在各种信息库中 自由航行,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但当超媒体网络过于庞大时,就不可避免会出现“迷航”现象。因此,现代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方式最好是数据库方式和超媒体方式的结合,这也是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的发展趋势。

(完整word版)旅游和旅游资源练习题.doc

河北安国中学高二地理 编制人:宋树威 王艳 审核人:齐丽新 旅游和旅游资源练习题 一、结合教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方面知识完成如下连线: 浙江雁荡山 山水组合景观 险峻华山 路南石林 生物景观 武陵源群峰 黄山云海 地质地貌景观 黄果树瀑布 桂林山水 气象气候景观 香山红叶 二、结合教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方面知识完成如下连线: 八达岭长城 埃及金字塔 风土民情 巴黎埃菲尔铁塔 北京故宫 秦始皇陵兵马俑 宗教文化景观 少林寺 彝族火把节 傣族泼水节 古代遗存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 A .风土民情 B .孔府碑林 C .北京云居寺 D .路南石林 2.在自然景观中,处于相对重要位置的景观是( ) A .地貌景观 B .生物景观 C .森林景观 D .建筑景观 3.下列旅游资源中,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的是( ) A .北京故宫 B C .哈尔滨的冰雪节 D 4.自然景观美的核心是( ) A .形象美 B .色彩美 C .动态美 D .听觉美 5.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 ) A .科学价值 B .美学价值 C .经济价值 D .历史文化价值 6.长白山的科学价值主要是因为长白山地区有( ) A .喀斯特地貌 B .断块山 C .河流峡谷 D .山地垂直自然带 7.布达拉宫的旅游价值在于它具有( ) A .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B .动听的听觉美价值 C .形象的动态美价值 D .变换万千的气象价值 8.张家界、九寨沟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游览,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三亚的潜水.埃及金字

A.历史文化价值B.经济价值 C.美学价值D.科学价值 9.下列风景名胜区与其地貌特征的组合中,不正确的是() A.海南的天涯海角——海浪侵蚀地貌 B.挪威的峡湾——河流峡谷地貌 C.日本的富士山——火山地貌 D.五大连池——火山地貌 10.北京先后修建了“世界公园”、“北京海洋馆” 、“昌蒲河公园”等一批著名旅游 景点,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的特性之一是() A.多样性B.非凡性C.可创造性D.长存性 11.乞力马扎罗山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资源,其非凡性表现为它() ①有“赤道上的雪峰”之称②是非洲的最高峰 ③是世界上自然带最丰富的山峰之一④是世界上最险峻的山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 12.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无论是自然风光、文化古迹,还是民族风情和革命纪 念地都十分丰富。这句话说明:旅游资源的特性之一是() A.多样性B.非凡性C.地域性D.可创造性 13、以下自然现象或事物中,不可能成为旅游资源的是 () A.温泉B.台风C.溶洞D.雾松 14、下列旅游资源的特性中,文化景观旅游资源所独有的是 ( ) A.位置相对稳定性B.物质景象组合性 C.历史文化属性D.非消耗性 15、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共有的特性是 ( ) ① 位置相对稳定性② 物质景象组合性③ 美学属性④ 历史文化属性⑤ 非消耗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16、下列各选项中旅游景观均属于文化景观的是( )

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省会贵阳。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全省东西长约595公里,南北相距约509公里,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贵州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有黄果树瀑布、赤水风景名胜区、荔波漳江、遵义会议会址、梵净山等名胜古迹。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为斜坡地带,恰处于中国地势第二大梯级(西部高原山地)向第一大梯级(东部丘陵平原)的过渡部位。境内地势起伏、高差悬殊。最高海拔达2 901米,最低148米,全省平均海拔1110米。贵州在热量带上处于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的位置,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降雨适中,且多夜雨,多微风,素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说法,没有绝大多数大陆性气候所特有的极端温度。由于地势由北、东、南三面向中部和西部增高,内部起伏较大和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等原因,各地光照、辐射、热量差异较大。加之由于地质、地貌和生物气候条件的复杂多样,贵州的土壤类型也极为复杂,从而为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二、主要旅游特色 由于以上诸多因数,构成了贵州独特的旅游构造,当今贵州,旅游总体方向为以下五个方面: 1、红色旅游 贵州的土地上,遍布着革命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会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上流血、奉献、牺牲,而那些承载着革命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的纪念地、标志物,会址,是组织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的必到之处。红色旅游分布广泛而相对集中,我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全,数量多,分部广但相对集中,据网上初步调查,我省红色旅游点160多处,具有开发潜力的精品旅游点50多处。在红色旅游点中,长征文化突出,各类红色旅游资源遍布全省,北至赤水,南至荔波,东至玉屏,西至赫章、盘县,行成三线三区。一下是主要路线:一、贵阳(息烽集中营)、遵义(遵义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景区、乌江景区区)、仁怀、习水、赤水(红军四渡赤水)二、贵阳、黔西、大方(红二、六军团战斗遗址)、毕节(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毕节烈士陵园等)。三、贵阳、镇远、黎平(黎平会议会址等)。 2、民族文化旅游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民俗文物之多位居全国第一。民族村寨山清水秀,竹林葱茏,吊脚楼房鳞次栉比,民族服饰款式丰富多彩,工艺巧夺天工内涵广博深邃。民主节日数量之多,活动人数和内容之光,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贵州省黔东南州更是号称百节之乡。此外,香纸沟布依寨、雷山西江苗寨、雷山郎德苗寨、凯里寨瓦苗寨、清镇黑土苗寨、镇宁石哨布依寨、水城青林苗寨、水城海坪彝寨、六枝坝湾布依寨、安顺娄家庄苗寨、榕江三宝侗寨等,这些都各自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节约资源活动方案

焦作市示范区实验学校 2017年资源节约、垃圾分类活动实施方案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好我校“美丽校园”创建工作,特制定2017年度实验学校资源节约活动的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着力培育和建设“高品质、多样化、人文化”的“美丽学校”,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构建师生和谐家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教育现代化。通过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美丽校园。 二、领导小组 组长:丁让花 副组长:贺静静薛芬芬刘斌 成员: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 三、活动目标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勤俭当成生活态度和方式。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意识,积极创设节约型班级,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让节约成为一种态度。 四、活动内容 (一)宣传和动员: (1)掌握必备的垃圾分类知识对实施垃圾分类是非常有必要的,为

了给进行垃圾分类活动做准备,在学科教学(科学课、美术课等)中,渗透“垃圾分类与资源节约”的宣传,指导学生理解:环保是一项全球性的公益活动,垃圾可以分类,资源可以回收利用。 (2)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更深的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逐步形成垃圾分类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3)定期召开“垃圾分类与资源节约”班队会。 (二)发起倡议: 在了解有关“垃圾分类与资源节约”知识后,经过办公室的宣传,发出如下倡议:希望全校的同学能积极行动,科学处理垃圾,节约资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让学生们知道被我们称为“垃圾”的许多物质都具有被再次资源化利用的可能,完全可以合理的加以开发利用变废为宝,这些“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好的卫生习惯带到社区、带到社会,认真做好在自己周围的“由点向面”的推广。(三)落实“五个一”节约行动。 1、关紧水龙头,节约每一滴水。要求学生平时尽量不饮用瓶装水,自带水杯喝开水;要求师生及时关闭、关紧水龙头;要求学生不要倒掉热水瓶内隔夜水,而是用于清洁卫生。 2、不开无人灯,节约每一度电。要求学生养成随手关灯、关电扇、关电视的习惯;出门前切断所有电器电源。 3、不乱扔纸屑,节约每一张纸。要求师生节约使用草稿纸,提倡双面书写(打印);用过的纸盒不随意丢弃;提倡使用电子贺卡,或使用再生纸制作贺卡;提倡使用手帕,少用一次性纸巾。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1]

课内实验报告 课程名: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任课教师:刘婧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号:12004710 姓名:姜玉莹 二○一一至二○一二年度第 2 学期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课程实验第 1 次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实验项目名称:网络基础知识 实验类型:验证 每组人数: 1 实验内容及要求: 1. 请写出多种查询本机IP地址的方法(数量和工具不限)。 2. 如果没有任何客户端软件,在一台除了操作系统外没有装任何程序的电脑上,如何登陆并下载https://www.360docs.net/doc/3316963674.html,上面的https://www.360docs.net/doc/3316963674.html,客户端文件。 3. 请找到最简单的判断某机器的21端口是否打开的方法。 4.请用搜索引擎检索“网络融入生活”有关的话题,你知道如何将网络融入生活吗? 5.请找到人民日报的网络版本(图形版或文字版都是网络版),看看它都有些什么内容。 6. 找到一个网络问卷调查网站,学会使用它发布问卷并且回收。 要求简明扼要的用文字和图表完成上述作业相关内容。 7.利用CNKI数据库查找下列信息。 实验结果: 1.请写出多种查询本机IP地址的方法(数量和工具不限)。 方法一:本地连接查看法。点击桌面右下脚的本地连接图标,点击“支持”分页选项,在“连接状态”中,有IP地址一栏,这里显示的就是本机的IP地址。 方法二:命令行法。点击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进入到DOS窗口,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ipconfig /all 即可。

方法三:命令行法。点击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进入到DOS窗口,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ipconfig 即可。 2. 用两种方法(使用FTP客户端工具和不使用FTP客户端工具)下载https://www.360docs.net/doc/3316963674.html,上面的https://www.360docs.net/doc/3316963674.html,客户端。 (1)、使用FTP客户端工具:打开cute ftp软件,在ftp中找到相应的应用程序,然后设置好njupt的IP地址,即可下载https://www.360docs.net/doc/3316963674.html,客户端,如下图所示 (2)、不使用FTP客户端工具:打开南邮网页,选择信息服务目录下的“FTP下载”选项,然后单击https://www.360docs.net/doc/3316963674.html,客户端即可下载。如下图所示: 3. 请找到最简单的判断某机器的21端口是否打开的方法。 开始—运行—键入cmd,回车—在DOS界面光标后输入netstat –an,回车. 在Local Address一行寻找21端口号,看对应的State行是否出现LISTENING。

贵州省旅游资源特色

贵州省旅游资源特色 及其发展思路 杨刚 摘要:旅游业是近些年来国内外比较热门的行业,而开发喀斯特山区作为观光、休闲旅游圣地是喀斯特地区开发旅游的首选之地。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多民族文化交融,给本省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贵州的众多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了必然。想要把他们开发出来就必须对其资源特色有个大体的认识,必须认清其开发的优劣势以制定旅游业发展思路、带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正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吃穿的物质生活,而是开始注重提高修养和知识水平的精神生活,旅游就是其中之一。 贵州是中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目前集观光、度假和深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和谐旅游目的地正在悄然形成。正如世界旅游组织所称赞的贵州是“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高富集省份。其资源分布广、类型多、品位高、保护好。概括起来讲,有五大特点: 1、由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景观的奇特性。贵州省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总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东西相距595公里,南北相距500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其中岩溶面积约10.9万平方公里,

占61.9%,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贵州的岩溶面积由于岩溶发育三维空间的不断扩展,导致地形演进过程的变化十分复杂,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迭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漫长而奇妙的地质结构过程,孕育了全省千姿百态的奇山秀水、飞瀑异洞,形成了无数地上地下贯通,动态静态结合的自然奇观。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2007年,荔波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 2、多民族构建的文化原生性。贵州省的常住总人口3975.4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8.9%,世居少数民族18种。多种族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经反复对撞和相互涵化,逐渐积淀在贵州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等,无不富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正所谓“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走进民族村寨,人们会发现,汉晋遗风,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等古老的文化模式,在这里仍被原汁原味地保存着,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一笔文化遗产。 3、历史文化的厚重性。人类可能起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在这里人类完成了由猿到人的演变。在距今4亿—2.3亿年前的古生代,这一带曾几经海浸。在贵州发现的大量古生代的鱼、龙化石表明,陆地脊椎生物的祖先,很可能最早就出现在这里。此外,贵州还发现有旧时器时代中期的“桐梓人”、中晚期的“水城人”和晚期的“兴义人”文化遗址。贵州不仅是古生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春秋时期,牂牁国是贵州这块土地上的大国之一,春秋后期夜郎国取代牂牁,日渐强大,今天,在贵州仍不难寻觅到夜郎文化的遗踪。明太祖朱元璋从南京等地调集30万大军到贵州屯田驻军,“开一线以通云南”,使江南文化与高原山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屯堡文化。被称为“中国儒学最后一个高峰”和“近代启蒙思想先导”的王阳明,在“王学圣地”贵州修文龙场“悟道”,开一代学风,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变革;发生在贵州的“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则是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最具浓重色彩的一笔,是“长征文化”的经典。[①]

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与节约资源的探讨

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与节约资源的探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节能减排 ——校园垃圾处理建议 摘要: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可大幅减少垃圾增加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在校园中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活动,不但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对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意义,可行性,措施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校园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化;节约资源? 目前,垃圾问题已成为一个污染环境,困扰人类的大问题。全世界平均每天新增加垃圾490万t,高出其可再生资源的近6倍。这些垃圾一方面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水,空气,影响环境卫生;另一方面本身又含多种有用物质,是一种资源,如果将这些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将是人类一笔可观的财富。进行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研究在节约资源方面意义重大。? 一校园垃圾分类?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校园垃圾成分越趋复杂,合理地确定分类依据对垃圾的后续处理环节极为重要,它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处理过程中以及处理后的能耗,可防止再次污染的发生。根据国家标准,校园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三大类。? 1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 (1)纸类。未严重玷污的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品等,如报纸,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纸盒等。? (2)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如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具,硬塑料等。? (3)金属。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废电池等。? (4)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 (5)织物。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 2不可回收物? 不可回收物指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 3有毒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也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废弃物,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打印机墨盒等。? 二校园垃圾组成? 在校园垃圾中,废纸约占10%,塑料包装约占5%,电池,碎玻璃约占5%,食物等饮食垃圾比重较大,约占80%。总体上看,在教学区的垃圾以废纸为主,数量所占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和种类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和种类 特点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一切投入到互联网络的电子化信息资源的统称,它具有与传统的信息资源不同的鲜明特点: ①数量庞大、增长迅速;②内容丰富、覆盖面广;③传输速度快; ④共享程度高;⑤使用成本低;⑥变化频繁、难测;⑦质量良莠不齐等等。正是这些特点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在信息时代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说无所不在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进一步的促进了信息时代的发展,但是它在带给人们充分的信息价值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虚假信息的发布导致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失真性、黑客的攻击导致的一些机密信息的泄漏等等,因此如何更好的解决网络信息资源使用的安全问题显得日益重要。 种类 网络信息资源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一,网络信息资源从内容范围上可以分为五个大类:学术信息,教育信息,政府信息,文化信息,有害和违法信息等。 第二,按信息源提供信息的加工深度分,可分为一次信息源、二次信息源、三次信息源等。 第三,依据信息源的信息内容则可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以下类型:一是联机数据库,即各类数据库是联机存储电子信息源的主体。二是联机馆藏目录。三是电子图书。四是电子期刊。五是电子报纸。六是

软件与娱乐游戏类。七是教育培训类。八是动态性信息。 第四,从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可使用程度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级别划分可以将它分为三类:①完全公开的信息资源:这一类信息资源每个用户均可使用,例如各类网站发布的新闻和可以通过免费注册而获得的信息等等;②半公开的信息资源:这一类信息资源可以有条件的获得,比如通过注册以后通过缴纳一定的费用才可以获得的较有价值的符合你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等等;③不对外公开的信息资源(机密信息资源):这一类信息资源只提供给有限的具有一定使用权限的高级用户使用,例如各军事机构和跨国公司等等内部的通过网络交流的机密情报和信息等等。对于以上三类网络信息资源均面临着不同的安全问题,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措施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实时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