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政治选修二讲义:专题1+2 斯密的政策主张及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政治选修二讲义:专题1+2 斯密的政策主张及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政治选修二讲义:专题1+2 斯密的政策主张及答案

2斯密的政策主张

一、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

1.增加国民财富的两个途径

(1)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途径是分工。

(2)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最好的办法是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

[想一想]为什么说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可以免除工作转换的时间损失,可以推动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2.斯密的分工理论

(1)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他认为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

(2)局限性: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

[判一判]推动劳动分工,是因为交换决定分工。

提示:错误。在分工与交换之间,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

3.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

(1)内容

①“看不见的手”是市场,发挥作用的机制是自由竞争。

②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限制政府的作用。

③国家的职能只限于保卫本国不受侵犯、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以及建设、维护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三个方面。

(2)评价

①斯密认识到市场的积极作用:市场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及时、灵敏地传递供求信息,引导资本的投向。

②他未认识到市场的消极作用: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

[辨一辨]经济发展过程中,“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分别指向哪个因素的作用?

提示:“看得见的手”指向的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看不见的手”指向的是市场调节的作用。

二、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1.绝对成本学说内容: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进行交换,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

2.评价:绝对成本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从根本上看,这一学说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想一想]绝对成本学说对各国产品生产有什么启示?

提示:针对同一产品,根据本国生产成本与别国生产成本的对比,明确本国的生产优势,从而生产这些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

从2018年8月发现首例非洲猪瘟病例以来,全国累计有28个省份先后发生114起非洲猪瘟疫情,累计捕杀生猪接近100万头。更为重要的是,疫情持续发酵,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母猪和生猪的补栏预期,加速生猪养殖行业的产能下降。2019年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较疫情爆发前下跌了13.5%,同比增速更是创下了2009年以来新低(-19.8%)。能繁母猪淘汰进程加快,导致仔猪数量严重不足,2月以来仔猪价格大幅上涨100%,与此同时,2月末生猪存栏量同比也大幅下滑17%,创下近年来新低。专家说,这是市场调节带来的波动。

[探究任务]

1.(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根据斯密的观点,为什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

提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发挥市场的作用,有利于推动自由竞争,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2.(辨析与评价·科学精神)针对上述材料,说明发展市场经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有何弊端?

提示: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单纯的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这也正是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缺陷。

[探究总结]

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

(1)内容:斯密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人们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社会利益的实现依靠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是自由竞争。

(2)政策主张:斯密主张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以增进社会利益,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3)评价

①斯密看到了市场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及时、灵敏地传递供求信息,引导资本的投向,从而强调市场的作用,这对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②他未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这些又反映了他的理论的局限性。

《守夜人》这幅漫画主要体现了斯密的哪些观点()

①极力主张限制国家的作用②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③自由贸易④国家必须干预经济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思维建模]

斯密认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但是,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在将资本投在哪一部门能带来最大收益的问题上,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是攫取一种权利。

(1)上述材料反映了斯密的哪些主张?

(2)我们应如何评价斯密的上述主张?

[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斯密强调的是利己主义和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第(2)问应用辩证的观点加以分析。

[答案](1)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国民财富的增长。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最好的办法是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2)我们应以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它,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盘吸收。斯密认识到了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但他未认识到市场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

材料一亚当·斯密自由放任思想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表现,就是主张对外贸易的自由化,反对对外贸易垄断和政府限制对外贸易政策。为了论证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斯密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

材料二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呈增长趋势。主要优势产品如纺织品、玩具、机电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都保持了较快增长,重要能源、资源产品的进口增长较快。

[探究任务]

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提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

2.(预测与选择·科学精神)结合材料一、二,谈谈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意义。

提示:①如果各国将本国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进行交换,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

处。②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出口我国具有优势的产品,进口我国紧缺的能源资源产品,有利于节约我国的社会劳动,实现互利共赢。

[探究总结]

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1)内容: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进行交换,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

(2)评价:这一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有局限性。

①该学说的成立建立在两个假设条件的基础上,一是各国都具有绝对优势,二是某一种社会资源都被用来生产某一种商品。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某一种社会资源也不可能全部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

②该学说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从根本上看,它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对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主张一国应专门生产和进口其具有更大优势或更小劣势的商品②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③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④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思维建模]

斯密提出绝对成本学说,根据该学说,贸易参与国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从中获得好处的条件是()

①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②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③各国的绝对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④英国资产阶级对外侵略和扩张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A[对于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要掌握其内容和评价,根据前面所述,不难选出A项。③④不符合题意。]

1.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次,要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②用于分析优化资源配置的各种措施等)

2.斯密强调市场的作用,这对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他未认识到市场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②用于分析市场调节的利弊等)

3.人的本性在本质上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的,因而是具体的、不断变化发展的。(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②用于分析市场体制改革等)

4.绝对成本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从根本上看,这一学说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各国融入经济全球化;②用于分析推动自由贸易

的各项举措等

)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要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政府要坚决把不该管的事项交给市场,最大限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审批事项应减尽减,确需审批的要简化流程和环节,让企业多用时间跑市场、少费功夫跑审批。同时,还强调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以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发挥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丰富和灵活运用财政、货币、就业政策工具,增强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经济平稳运行创造条件。

1.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①斯密意识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难能可贵②斯密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③斯密认为分工决定交换,是正确的④斯密认为交换决定分工,是错误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C[在分工与交换的关系上,斯密认为交换决定分工,这是其局限性,故③说法错误、④符合题意;①②观点指出了斯密分工理论的积极性与局限性,故符合题意。]

2.根据斯密在市场作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想一想这给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什么启示?

[解析]此题考查斯密理论的缺陷对我国自身经济发展的启示。启示类的题重在谈如何做。既要认识到应该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还要认识到政府应当适时、适度进行干预,防止市场调节缺陷和弱点造成的消极后果。

[答案]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又要防止因市场自身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带来的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造成的两极分化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适时、适度地干预经济,实施宏观调控,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